一、关于网络环境下加强德育的背景与研究-21页PPT资料

合集下载

浅谈网络环境下的学校德育工作

浅谈网络环境下的学校德育工作

浅谈网络环境下的学校德育工作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人类社会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网络时代。

网络把社会各部门、各行业以及各国、各地区联成了一个整体,使整个世界形成了一个“网络社会”。

在网络社会中,大量不良信息充斥其中,种种道德失范现象频频发生,这对我们现实的德育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

同时作为一种新技术的网络又给德育工作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抓住网络的特点,分析其给德育工作带来的利弊、优劣作出积极的回应,是我们德育工作不可回避的历史使命。

一、网络环境对德育工作的影响同其他任何一种影响因素一样,网络对德育效果的影响具有正面效应和负面效应。

1.网络是一个多元文化并存的交往空间,提供了广泛的选择机会,因而对青少年道德的发展带来了一些有益的影响。

在网络社会中,由于多元文化的并存,也就产生了多元道德并存的局面,参与者可以通过接触不同的道德规范,来进行比较、选择或者建构自己的道德价值观。

多元道德并存有利于培养主体的批判思维,学会主动选择。

网络交往能促进不同文化、不同民族和具有不同风俗习惯、价值观念的人们之间的相互理解、相互尊重。

人对人的理解是道德教育的基础,在理解的基础上才能学会关心他人,关心周围的世界,从而使人性中的善性得以张扬和提升,由彼此真诚相待、相互关心,最终使人的德性更加完美。

2.网络也是一把“双刃剑”,它给人思想品德带来的消极影响也不容忽视。

网络是人类有史以来最大的信息库,同时也是一个巨大的信息垃圾场。

网上信息良莠不分,大量色情信息充斥其中,据调查因特网上非学术性信息中大约有47%与色情有关。

这些色情信息不仅会对青少年的身心健康造成极大的危害,而且会使性道德观念产生混乱,对德育产生很大的消极影响。

此外,网上还存在许多反动的思想言论,进行公开的反社会主义宣传。

还有一些“邪教”组织在网上散布歪理邪说,扰乱人心。

二、面对网络挑战的学校德育工作学校德育的开展及其效果离不开其存在的外部环境,当外部环境发生变化时,学校德育必须作出相应的调适,充分利用外部环境中能促进学校德育实施的有利因素,同时尽力消除不利因素。

网络环境下的学校德育工作(2)

网络环境下的学校德育工作(2)

综合天地2005.6网络环境下的学校德育工作操春和文教随笔网络时代,如何加强德育工作,如何加强对青少年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引导好青少年的思想和行为,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大课题。

面对网络的发展,江泽民总书记提出“积极发展,加强管理,趋利避害,为我所用”的十六字方针。

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坚持一手抓监督管理,一手抓教育引导的原则,积极联合信息、公安、文化和工商等部门,搞好对网吧的监督管理,加大青少年德育工作力度。

1.学校加强对青少年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

学校应该加强对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教育和引导,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引导广大青少年,加强对青少年一代的爱国主义、社会主义、集体主义教育,充分考虑青少年的身心特点,以生动活泼的形式开展理想信念教育,使他们坚定走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努力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激发青少年的斗志,砥砺青少年的意志,增强青少年精神上的免疫力,抵制资产阶级和平演变的图谋,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

2.学校为青少年学生提供心理咨询。

学校应深入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随时掌握学生的心理发展状况,组织有关教师对学生进行网上心理健康教育,并且可以对一些网上心理问题的案例组织专门的讨论、交流,开展各种形式的心理辅导活动,使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有所提高,给那些迷失的心灵、困惑的心灵、躁动的心灵送去航标、火把和抚慰。

3.学校大力强化法制教育。

学校应组织学生学习《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计算机网络国际互联网安全保护管理办法》以及《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等,在宣传法律常识的同时应特别强调《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所指出的“要善于网上学习,不浏览不良信息;要诚实友好交流,不侮辱欺诈他人;要增强自护意识,不随便约会网友;要维护网络安全,不破坏网络秩序;要有益身心健康,不沉溺虚拟时空”。

学校要开设网络安全防范教育课,并加强网络德育与网络法制教育,培养学生自觉的网络道德意识、道德意志和道德责任感,提高学生的道德自律能力,从根本上防止不健康网站毒害青少年。

网络环境下的学校德育

网络环境下的学校德育

网络环境下的学校德育21世纪教育改革的进一步实施使广大教师必须以信息技术为认知工具,将其它学科知识的学习过程作为载体,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实现信息技术课程与其它学科教学的整合,已迫在眉睫。

网络文化是一把双刃剑,带来全新的生活和学习方式,同时也在深刻地影响着学生的思想,因此信息技术教师在为学生提供丰富的信息资源的同时,应特别注意将德育贯穿于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正确利用网络资源。

一、充分利用网络优势,引导学生正确使用。

随着校园网络的构建,加上社会随处可见的网吧,使学生上网人数和上网机会大大增加,对此,大多数家长和教师担心对学生产生负面影响。

但是网络时代是不可拒绝的,而且学生对于上网也乐此不疲。

为此,我们在教学中应注意抓住学生这种兴奋心理,充分发挥网络育人的优势。

我们平时特别注意搜索与中学生有关的网站,从中挑选出一些有价值的网站或中学生论坛(如:中国中学生报、中学生在线等)推荐给学生。

在教学和日常与学生的接触中我发现,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有的学生不敢面对现实社会中的一些问题,有心事不敢或不愿向教师、家长、同学诉说。

对学校或教师有些看法虽不敢说,但一旦进入网络世界他却会尽情倾诉,这就需要教师换一种身份(如:成为他们的网友)与他们交流,因势利导,并及时与有关人员沟通,使其在现实中得到实实在在的帮助。

当然,教师要成为学生的网友并与他们交流必须事先安排、计划好,在学生自己全然不知的情况下进行。

我们由此认识到,作为教师更应善于发现和利用网络等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育人方面的优势,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

二、进行积极心理辅导,提高学生道德免疫力Intemet在带给人们快捷的信息和商机的同时,诽谤、色情、偷窃和欺骗在网上也时有发生,学生对一些社会现象还缺乏必要的鉴别能力,因此在学校德育工作中和信息技术教学中加强网络道德教育是非常必要的。

这就要求教师充分发挥网络技术在育人方面的优势,预先设定“防御程序”,即做好上网学生的心理辅导工作,提高学生对网络信息的选择能力、对不良信息的免疫力。

《络环境对研究生德育的影响及对策研究》PPT教学课件

《络环境对研究生德育的影响及对策研究》PPT教学课件

根本 不太 一般 比较 完全
不符合 符合
符合 符合
研究生 12.9% 6.9% 20.8% 12.9% 46.5%
2020/12/10
20
在校园网络建设比较完善的高校,研 究生在信息获取、网络人际交往以及休闲 娱乐等主要网络行为上已经形成了对校园 网络的依赖。可以认为,校园网络亚传播 圈在校园网络建设比较完善的高校中是存 在的而且对研究生的影响力很大。
(二)网络条件下研究生德育工作的 重要意义
网络已经掌握了青年,我们能否掌握网络?
2020/12/10
3
(一)初步探索阶段 (1994年~ 1998年前后的一段时期)
(二)主动建设阶段 (1999年~2000年)
(三)自觉深入阶段 (2001年~ )
2020/12/10
4
1、我国互联网建设快速发展,大学生群 体对于网络的使用走在社会前列, 互联网的负面影响引起高校德育工 作者的关注。
同学 同学
老乡
研究生 65.0% 8.0% 16.0% 10.0%
其它 1.0%
2020/12/10
17
表5 校园网络媒介在休闲娱乐方面的作用
校园网络媒介在“从紧张的学习中放松自己”方面 的作用
没有作用 有点作用 作用较大 作用很大 研究生 4.0% 24.0% 39.0% 33.0%
2020/12/10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2020/12/10
8
1、网络为受众提供了一个虚拟的自由交 流平台。
2、网络传播信息具有快捷性、信息海量 性、开放性、隐蔽性、广泛性和不 可控性等特点。
2020/12/10
9
1、网络对研究生德育的积极影响 2、网络对研究生德育的消极影响

网络环境下开发和利用德育资源的研究与实践

网络环境下开发和利用德育资源的研究与实践

网络环境下开发和利用德育资源的研究与实践计算机网络的迅猛发展,正改变着人类原有的社会空间。

但是,网络犹如一柄“双刃剑”,作为涉世未深、明辨是非能力较弱的广大青少年学生,不少人在汹涌而来的不良网络信息面前迷失了方向,甚至严重地道德失范和走上了犯罪道路。

网络环境下的青少年道德教育,是网络时代的新生事物。

探索网络环境下的青少年学生道德教育,充分开发和利用网络的德育功能,拓宽学校德育的渠道,加强对中学生网络道德规范的教育,是摆在广大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项长期而紧迫的任务。

概念的内涵和理论依据“网络环境下德育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指运用互联网手段和空间围绕现代德育思想、德育目标和德育内容来开展的一系列的德育工作或活动,是德育现代化的一种形式。

网络德育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研究是对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精髓——“生活即教育”理论的发展。

随着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网络生活日渐成为学生生活的重要内容,根据生活即教育的理论,网络时代的生活必然有网络时代的教育。

网上德育信息的传播、浏览与被吸收的速度之快,远高于广播、电视、报纸等传统媒体,也强于班会课、主题活动、家访、外出参观等传统德育手段,其教育覆盖面更比“一对一”式的个别交谈要大得多。

同时,在网上,德育信息可集文字、声音、图像、动画、影视于一体,并能应用虚拟现实手段,使中学生身临其境、感同身受,在自觉浏览的同时受到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的熏陶。

因此网上德育更具有生动性和吸引性,有利于德育工作者抓住思想教育契机,增加了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研究实践过程及相关思考1.调查、分析和发现问题为了研究网络环境对中学生的影响,我们采用随机取样的方法,以无记名方式对200份学生问卷和50份家长问卷进行统计、分析,我们了解到一些情况,同时也发现了一些值得注意的问题。

(1)中学生及其家长对网络的态度和相关行为的情况中学生上网率极高,上网时间长,多数家长却从未上过网;家里是中学生上网最主要的场所,网吧的主要客源是中学生;多数中学生对在校上网的条件不满意,家长、教师呼吁改善条件;网上交友已成为中学生乐于交往的形式,网友主要是同龄人;多数中学生承认网上内容有健康的也有不健康的;多数家长既赞成子女上网,又担心子女上网影响学业。

网络环境下的德育教育探索

网络环境下的德育教育探索

网络环境下的德育教育探索2016年4月,山东省发布了《山东省中小学德育课程一体化实施指导纲要》,针对当前学校德育落不到实处等问题,建立了“德育课程、学科课程、传统文化课程、实践课程”四位一体的中小学德育实施体系,让学生在学校所上的每一门课程、参加的所有活动中都渗透着德育。

这就要求我们学校要从小学基础阶段就把德育内容按要求渗透到教育教学和日常管理当中,构建全覆盖、多途径、常态化的小学德育工作体系。

随着时代的发展,教育的阵地已经由单一的课堂教育走向了多维化。

其中,网络教育更是成为各种教育方式中的首选形式。

德育教育作为中华传统教育的主要内容,其教育内容和形式也随之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为了进一步加强对德育教育途径的研究,促进对学生德育教育的有效发展,我们开展了网络德育教育研究课题,在日常的教育工作中,充分利用网络的优势,有效地开辟网络德育教育新阵地。

网络时代的不断发展,深刻影响着青少年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但是在德育教育的过程中,很多网络资源无法得到有效利用。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对人们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其中受影响最深、最大而且数量最多的群体当属青少年学生。

在网络和时代的冲击下,学生的传统美德教育学习受到影响,部分孩子思想虚空,在做人、做事和学习等方面,都迫切需要好的网络德育教育的引导。

一、加强网络德育建设,拓宽德育教育阵地,构建德育教育三位一体化我们在立足德育课堂的基础上,通过多种教育途径,继续培养中小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公民素养。

立足美德课主课堂,让学生知情明理。

充分利用美德教育课、思想品德课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通过丰富多彩的美德主题活动,让学生在生动有趣的角色体验中实现情感的升华。

通过行为训练,使学生的道德意识与道德行为得以巩固与强化。

此外,我们还开展了公民道德教育课题研究,在全校开展了社会道德大讲堂等活动。

学校是德育教育的主阵地。

在学校、家庭和社会三方面的联系中,学校要起主导作用,用网络与家长架起教育孩子的桥梁,共同创建协调一致的教育网络。

高一网络德育模式研究初探PPT课件

高一网络德育模式研究初探PPT课件


标题 发起人 你希望广播站有咩内容? 李欣婷 觉得我们四班男生最帅的是谁 ? 白冰龙 你最近最中意睇的电影? yen+yen=我中意 喜不喜欢看流星花园2? suwyzi 我最喜爱的网络游戏是√? ..雨後の升空 我地0既NO.1级花_D名唔系0甘清楚? 开波工具 你对哪门课最有兴趣? 级长 你读过下列哪几本名著? 级长 你最喜欢以下哪条班级宣言? 级长 你对家长会有何想法? 级长

级长制做的投票 标题:
你对家长会有何想法 期待 1票 7.14% 害怕 6票 42.85% 没感觉 6票 42.85% 最好家长学生一起开 1票 7.14% 其他 0票 0.0%
3、整理结题:(05,1 )
收集整理资料, 撰写课题研究报告、论文, 召开成果报告会。
谢谢大家!

要充分运用信息网络 技术,使思想政治工作提 高时效性,扩大覆盖面, 增强影响力。
江泽民
一、研究背景:
1、互联信息时代的冲击:优势—困惑 2、新时期高中生的特性:自主—喜新 3、学校德育形式的趋势:传统—现代 4、网络德育的基本概念:多元—互动
网络德育
在局域网( LAN)和广域网( WAN)上
网站建设
教育法规(教育法规、校纪校规、网络文明) 青春驿站(关注学生成长、塑造健康人格) 教学园地(研究学习、在线课堂、高考链接、 课件展示、佳作欣赏) 热点论坛(天下事、身边事) 闪光一刻(班级推荐、自我展示) 家教空间(家教理论、情感互动) 校长信箱 友情链接 留言板
二、理论依据:
1、信息学、教育心理学、
现代德育理论; 2、学校“普通中学主动发展教育 模式”理论。
三、德育目标:
1 、健全人格的形成:实现德育对心

网络环境下加强小学德育工作的建议

网络环境下加强小学德育工作的建议

网络环境下加强小学德育工作的建议摘要】网络时代开展小学德育,主要应对网络信息繁杂以及学生对网络的过度痴迷情况,小学德育受到网络的直接冲击,需要学校做出适当的应对,为学生营造出一个健康以及良好的学习氛围。

学校也应该积极借助网络带来的教育优势,促进小学德育的革新。

本文对小学德育受到网络冲击的情况展开分析,并对小学德育提出一些建议,希望对提升小学德育的水平是有促进作用的,让学生在小学德育的合理开展下健康成长。

【关键词】网络环境;小学德育;工作建议中图分类号:G68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19)09-032-02前言:小学生的思想品质处于刚开始形成的时期,将小学德育做好是非常关键的,过去小学德育主要是借助教师的讲授以及学校的宣传,而当下网络发展十分迅速,小学德育开始出现变化,虽然网络对小学德育是极大的冲击,但也同时给小学德育革新带来一定的机遇,学校要积极把握这种时代和技术的机遇,让小学德育实现本质上的革新,改善小学德育的水平。

一、小学德育的主要内容(一)基本道德和行为规范小学德育是为了让学生可以学会做人,那么正直、城市以及爱劳动这些重要的品质,是小学德育中不可忽视的内容,对学生展开良好的行为教育。

让学生形成不错的行为习惯,是小学德育的任务[1]。

其中学生守则以及日常行为规范,就是最基本的内容,也是小学德育要接受的核心要求。

(二)公民道德与政治品质道德以及政治品质,其中涉及到爱国主义、法治观念等,需要学生了解关爱集体,提升学生的集体责任感。

爱国主义在小学德育中占据着核心地位,让学生对祖国更加依恋,并对祖国有奉献精神,在政治生活中,爱国精神是至关重要的。

让学生可以对民主以及法制展开自主维护[2]。

二、网络环境对小学德育工作的冲击(一)网络信息泛滥庞杂的网络信息,会在很大程度将德育的信息淹没,对小学德育造成冲击。

网络上有非常庞大的信息,就是一个信息库,各类的信息不断更新出来,直接送到学生的眼前,对学生是极大的诱惑。

网络时代的学校德育工作研究

网络时代的学校德育工作研究

网络时代的学校德育工作研究21世纪,世界进入了网络时代。

特别是青年学生,在网络大潮的冲击下,思想和生活方式正在发生着深刻的裂变。

学校德育工作是随着社会发展而不断更新变化和向前发展的。

目前,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应用,有越来越多的中小学生加入到了“网民”的行列,上网成为许多中小学生度过课余时间的主要方式之一。

这汹涌的学生触网潮,给学校德育工作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

学校德育工作如何适用网络时代的要求,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不可回避且应该及时深入探讨和研究的课题。

一、网络时代给学校教育带来挑战网络让世界浓缩于一个小小的屏幕,又让屏幕成为一个大大的世界。

它消除了时间与空间的限制,给人以充分的吸纳信息和自我表达的自由。

正因如此,网络不可避免地以其特有的诱惑力吸引着那些好奇心极强的中小学生,课堂已不是他们获取知识的唯一途径。

在网上,他们学到了在书本中学不到的知识,了解了在学校所了解不到的世界,认识了自己学习生活范围以外的更多的朋友,感到了可以无拘无束地发表自己的见解和观点的自由。

值得注意的是,网络在带给学生各种益处的同时,也带来了非常多的负面影响。

据网络权威部门调查,目前,全球互联网用户为2.7亿,黄色网站300多万个,国内有关部门搜查的网址库中的黄色网址有5万多个。

而我国网民中,25岁以下的青少年占45.2%。

网上信息丰富多彩,良莠不齐,浩如烟海,这些信息鱼龙混杂,许多中学生上网,会自觉与不自觉地接触到一些反动、迷信、凶杀、色情、暴力、赌博等不良信息,这些对学生的成长极为不利,严重时会诱发青少年犯罪。

其次,是一些计算机网络应用发展的相当普及的西方发达国家通过网络传递文化信息,将其意识形态、价值观念强加给成长中的我国青少年,久而久之,会使我们的青少年学生对西方国家的文化理念产生信任感、亲近感,最后认同、依赖,而对自己民族传统文化的自豪感产生动摇。

再次,西方的腐朽生活方式会乘信息大潮蜂拥而来,拜金主义、享乐主义、追求奢侈的生活习气以及注重感官刺激的庸俗情趣已成为影响青少年思想的重要问题。

一、关于网络环境下加强德育的背景与研究

一、关于网络环境下加强德育的背景与研究

2.研究目标、研究内容、主要观点 和创新之处
• 目标、内容要明确具体 • 表达简洁、清晰,最好用1、2、3、标明 • 主要目标、内容要放在前头 • 内容要能够支持目标的达成;
3.研究思路、研究方法、技术路线 和实施步骤
• 研究思路主要介绍对课题研究工作的总体 设想、规划;
• 研究方法要主次分明,主要研究方法建议 多应用实证性研究法;
ST.L@
0591-87856730
学校要变堵为导,主动占领网络阵地
• 主动为学生创造在学校上网的条件 • 保证网络交流的自由、开放和民主 • 提高教师的网络素养,精心设计网络德育活动 • 主动出击,建立德育网站
– 正面宣传教育的版块(德育课堂、道德案例、党团知 识)
– 网上讨论(论坛、定期论题) – 心理热线 – 师生联系箱
• 10、你要做多大的事情,就该承受多大的压力。8/27/2
020 12:32:52 AM00:32:522020/8/27
• 11、自己要先看得起自己,别人才会看得起你。8/27/2
谢 谢 大 家 020 12:32 AM8/27/2020 12:32 AM20.8.2720.8.27
• 12、这一秒不放弃,下一秒就会有希望。27-Aug-2027 August 202020.8.27
代化德育网络体系
目前有关研究的不足之处
• 理论上探讨多,具体实践少; • 提出问题的多,拿出切实可行办法的少; • 理性思考的多,实践研究的少。
一般性的工作做的多,成效分析的少
二、网络环境下加强德育课题的选题
• 结合学校德育工作实际 • 结合学生思想道德发展中的现状 • 有效利用现有资源
三、网络环境下德育课题设计与论证
• 13、无论才能知识多么卓著,如果缺乏热情,则无异 纸上画饼充饥,无补于事。Thursday, August 27, 202027

网络环境学校德育建设

网络环境学校德育建设

网络环境学校德育建设一、网络环境下德育的优势随着农村学校办学条件的改善和“农远”项目走进班级,教育的网络技术有了迅猛发展,农村学校教师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手段也有了根本的改变,学校的德育环境随之也发生了深刻变化。

网络环境下的学校德育完全打破了传统的德育模式,与现实德育相比,有它突出的优势。

1.网络环境下的德育突破了时空限制现实的学校德育主要是通过教师、家长、学生及其之间来传递的,在校园和学生家庭中还可由板报、电视、广播、报纸、人们相互交往等来传播和学习道德。

而网络突破了时空限制,它的远程、随机、互动等特性,使人的交往方式、范围有了扩大和延长。

现实生活中的很多局限,网络能够解决,人们通过网络获得更多的知识和技术,也获得更多的道德信息,从而逐步培养提升了自身的综合素质。

2.网络环境让学校德育增添了新内容网络环境下人们没有现实社会中的等级差别,有的是平等、自由、自主,网络让人们实现了自由对话、自我管理,因而随网络环境产生的道德要求也是一个新课题。

通过实践,我们认为“自我约束、自主管理”是网络行为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学生要学会“自己管理自己”、“对自己的网络行为完全负责”。

面对丰富多彩而又鱼龙混杂的网络信息,学生应学会挑选、为己所用,实现道德“自主构建水平”和“自我增强免疫力”。

网络能实现学生自由、自主的道德发展,相对于学校的“硬性规定”,教师“酌情监督”要顺畅得多。

3.网络环境下的德育丰富了学校教育形式学校在对学生实行心理健康教育和道德规范教育过程中,注意择取学生生活中的典型并加以辨析引导,用适当的文字、图片、动画、音像等数字化形式表现在学校网页上,使师生在查看观赏的同时强烈地感到教育的生动性、针对性。

网络环境下信息传播与接受的互动,声、光、影集于一体的表现形式,为师生喜闻乐见,激活了德育主体的创造性,创造了绚丽多彩的生活、学习、娱乐和工作空间,为学校德育提供了更加活跃的形式及渠道。

4.网络环境下的德育更具人文关怀随着“农远工程”的实施和计算机网络教室的普及,师生们通过QQ、E-mail、Blog、BBS等工具在网络上相互接触交流,敞开心扉。

浅谈利用互联网加强中学德育工作的途径-德育

浅谈利用互联网加强中学德育工作的途径-德育

浅谈利用互联网加强中学德育工作的途径-德育浅谈利用互联网加强中学德育工作的途径互联网的出现,一方面给德育工作提供了新的载体和平台,另一方面,也给涉世粗浅、可塑性很强的中学生带来诸多负面影响。

如何把握好机遇,迎接挑战,把互联网建设成为德育重要渠道,建构全新的德育平台,是我们中学德育工作者应该认真思考和解决的重大课题。

本文就从青少年接触和利用网络的现状出发,就如何利用互联网加强中学德育工作提出若干对策。

据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介绍,截至xx年12月30日,中国网民规模达到3.84亿人,其中,10到19岁网民占35.2%,并且一周上网时间大约19小时,10岁以下上网人数占整个网民群体的1.1%。

由于中学生特有的生理、心理特点,使他们既是网络文明的重要缔造者和受益者,又可能是网络文化的主要的破坏者与受害者。

当前,加强青少年网络道德教育是件刻不容缓的大事,要动员社会一切力量,营造文明健康的网络文化氛围,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监督体系,共同实施网络道德教育。

一、家庭方面(一)控制孩子的上网时间有关专家指出,青少年上网时间每天累积不应超过2小时,连续操作1小时后,应提醒孩子休息15分钟。

家长也应学习、了解、掌握一般网络知识,这样才能有效地保护和监督自己的孩子,必要时,家长还应陪同和指导孩子上网,用成人的经验来帮助孩子远离网上垃圾信息,以防止可能出现的不良后果。

如发现孩子恋网、迷网,则应设法让孩子停止上网,或及时请心理医生治疗,不断调整孩子的身心健康。

(二)加强与孩子的沟通与交流家长要多与孩子交流,了解孩子的交友情况。

告诫他们不得轻易透露个人信息,如果没有家长的同意和陪同,绝不要与网友见面。

在生活中要加强与孩子的沟通,通过交流,了解孩子的真实想法,以便正确引导,避免他们因为思想上的一些问题而采取极端的做法,踏入网络犯罪的禁区。

二、学校方面(一)更新观念,增强网络道德教育意识教师要有信息资源意识和网络技术意识。

网络背景下的德育工作

网络背景下的德育工作

网络背景下的德育工作——记积极建设班级网站有感瓜沥镇一中孔国兴一、案例背景网络的悄然出现、迅速发展,给中学德育工作提出了新的课题。

当今世界,多媒体和互联网正以惊人的速度发展着,一方面,它快捷地传播着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迅速地改变着世人的学习、生活、工作方式,我们在客观地承认网络对社会经济、文化发展产生了巨大推动作用的同时,也应清楚地看到,由于它的开放性、交互性、趣味性、预见性、能动性和隐匿性等特点,各种思想意识形态冲破了时空的限制,以一种新的传播方式影响着人们的观念、道德和价值取向。

西方国家正利用互联网对其他国家意识形态领域的渗透,积极推销他们的生活观、价值观、道德观,许多不法分子利用互联网传播暴力、色情信息并形成了一股凶猛浪潮。

在我国,由于多媒体和网络的迅速发展,很多青少年正以数倍的年增长率成为网络的主要群体。

网络时代对我们的挑战是十分严峻的,我们不能掉以轻心。

但网络时代,青少年的德育教育也并非毫无办法。

因为网络是一种新的技术工具,是由人发明出来的,本身不是什么洪水猛兽,它给青少年德育教育工作提出严峻挑战,但也存在着巨大的机遇。

利用网络开展德育教育工作具有传统政治思想工作不可替代的优势。

我们应当趋利避害,加强引导,把学生的德育教育工作与现代网络结合起来,利用网络的特点,寓教育于网络,通过网络来开展生动活泼的青少年思想工作。

二、案例实践(一)网上安家, 师生共建班级网站—竹风--希望之旅(/)(2005年10 月1日建网)。

既可以增强班级的凝聚力,又可以引导学生正确使用网络。

这是班主任申请建立的,师生共同努力建设的。

这样,同学们拥有自己设计的页面,能体现自己的个性和才华,转移部分玩游戏的同学的注意力。

班主任可以在网站公告栏里,提出阶段性的班级目标,考试动员,好人好事等。

学生就是放假了,也可以通过网络和班级在一起。

(二)班网中设立学生自治区,完全由学生自己评选、评论和小结,并输入、编辑和上传.在自治区中只要是学生认为必要设立的栏目,通过班委会2/3成员通过都可以被设立.目前设立了:最佳提问奖最佳作业登记奖最佳班干部奖最佳纠错奖学习进步奖班级周记等。

网络时代如何加强德育建设

网络时代如何加强德育建设

网络时代如何加强德育建设摘要:学校应该积极探索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德育的新途径,认真分析网络时代中小学校德育工作的新特点和新规律,把网络德育教育放在核心的主导地位上。

那么面临一个虚拟的网络世界,作为教育工作者,应怎样认识网络给学校德育带来的新变化呢?本文以此展开论述。

关键词:德育信息技术方法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普及,网络也正快速地向社区各个角落延伸,给在校中小学生的成长带来了巨大的变化和影响。

绚丽缤纷、神奇莫测的网络世界既为青少年学生的成长和学习提供了新的载体,同时又给他们带来了不容忽视的负面影响,部分学生沉迷在网络中不能自拔,误入歧途,甚至用自杀来毁灭自己,造成许多血的教训。

针对上述情况,学校应该积极探索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德育的新途径,认真分析网络时代中小学校德育工作的新特点和新规律,把网络德育教育放在核心的主导地位上。

那么面临一个虚拟的网络世界,作为教育工作者,应怎样认识网络给学校德育带来的新变化呢?1、德育工作者自身素质需提高由于网络时代的信息具有开放性,学生可以通过网络查到各种真真假假的信息,而教育者已没有了”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的信息优势。

有的年长的教育工作者没有受过计算机教育,加上没有学过英语,想在网上获取信息比较困难,许多信息落后于学生。

有时教师说的知识学生早就知道,而学生嘴里蹦出的网络语言和新鲜事儿,教师都是闻所未闻。

解决这种尴尬问题的办法只有一条,就是德育工作者要不断提向自身素质,学习新知识,接受新知识、新事物。

2、德育工作的过程复杂化过去学生的思想变化,往往通过语言和行动再现出来,比较容易被察觉。

教师可以进行有针对性的思想教育,帮助学生解决思想问题。

但是,学生通过网络来表达思想时就给我们教师的工作带来了极大的不便。

因为学生是通过各自的昵称或qq号码上网,即使他们用错误的庸俗的思想在网上和同学交流,教师也无法知道。

由于网络的不可监控性,使德育工作的过程越来越复杂化。

3、德育工作的方式应更新传统的学校德育模式以学校的教学为主要载体,或对英雄事迹进行演讲,或组织观看几部爱国主义教育影片,或举办几次主题班会等,不可否认,这些教学方式对启迪学生灵魂的确具有积极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网络信息与传递的价值观多元性 • 与传统德育理念的一元化的矛盾 • 网络的开放性、交互性与传统德育方式的
单向性矛盾 • 网络发展形式的创新性与传统德育模式的
滞后性矛盾
4.对运用网络进行德育的方法与 策略研究
• 转变观念,树立以学生中心的理念 • 变堵为导,主动占领网络阵地 • 学校、家庭、社会形成合力,努力构建现
一、关于网络环境下加强德育的研究
• 人类社会进入21世纪,互联网飞速发展, 网民人数以几何级数递真增。在传统德育 走出困境、网络不良影响日益凸现、传统 道德规范在网络社会作用弱化的背景下, 网络德育应运而生。
1.网络道德认识(道德感)的研究
• 德国的调查 • 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网络调查 • 广州市穗港澳青少年研究所调查
4.预期研究成果
• 阶段性成果指研究工作进行到不同阶段所 形成的研究成果,如实施方案、研究论文、 阶段研究报告、课件资源、研究课例等;
• 最终研究成果指研究完成后提交给鉴定组 的鉴定成果,如研究报告、论文集、专题 学习网站、精品课例(课件)等,其中必 须包括研究报告。
向在座的诸位老师们学习、 致敬,你们辛苦了!
ST.L163
0591-87856730
学校要变堵为导,主动占领网络阵地
• 主动为学生创造在学校上网的条件 • 保证网络交流的自由、开放和民主 • 提高教师的网络素养,精心设计网络德育活动 • 主动出击,建立德育网站
– 正面宣传教育的版块(德育课堂、道德案例、党团知 识)
– 网上讨论(论坛、定期论题) – 心理热线 – 师生联系箱
• 1.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选题意义、 研究价值
– 可以略写 – 宜精不宜细 – 不可缺项;
对初步选定的课题广泛查阅文献, 主要了解:
• 拟选的课题以往是否已有人研究过? • 他们是怎么做的?结果如何? • 有待深入或不够称查新),是指研究者 根据课题研究的需要查证有关研究内 容的新颖性的科研信息与内容。
民盟北京市委调查 • 中科院心理所调查 • 嵊泗县团委调查
当今孩子成长中的三缺失
• “父亲功能”的缺失 • 游戏缺失 • 同伴的缺失
对道德发展三大冲击
• 无限制的网络交际 • 沉迷于电子游戏 • 阅读不健康的东西
2.网络德育特点的研究
• 开放性 • 交互性 • 预见性 • 主体性 • 创新性
3.对网络与传统德育矛盾的研究
学校、家庭、社会形成合力,努力 构建现代化德育网络体系
• 建立网络家长学校 • 通过网络把存在的共同问题、教育管理建
议提供给教育行政部门和地方政府 • 尽可能地实现全国范围内学校之间、至少
在地区范围内学校之间的德育网络体系的 贯通与一体化
技术路线
• 亦称解决方案,简而言之就是从设计-实施到完成各技术环节的组成。具体来说,它 指贯穿于准备、实施、结题三个阶段中研 究操作的载体或平台、使用的教育技能或 技术、运作过程的基本结构或模式。内容 包括指导思想和理论,过程的设计,使用 的方法和技术(如是信息技术,可有使用 平台、编程语言、网络技术),组织监控 策略和管理措施。可画成结构图形式。
2.研究目标、研究内容、主要观点 和创新之处
• 目标、内容要明确具体 • 表达简洁、清晰,最好用1、2、3、标明 • 主要目标、内容要放在前头 • 内容要能够支持目标的达成;
3.研究思路、研究方法、技术路线 和实施步骤
• 研究思路主要介绍对课题研究工作的总体 设想、规划;
• 研究方法要主次分明,主要研究方法建议 多应用实证性研究法;
代化德育网络体系
目前有关研究的不足之处
• 理论上探讨多,具体实践少; • 提出问题的多,拿出切实可行办法的少; • 理性思考的多,实践研究的少。
一般性的工作做的多,成效分析的少
二、网络环境下加强德育课题的选题
• 结合学校德育工作实际 • 结合学生思想道德发展中的现状 • 有效利用现有资源
三、网络环境下德育课题设计与论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