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息的写作之新闻背景ppt课件
合集下载
《消息课件》PPT课件_OK
![《消息课件》PPT课件_OK](https://img.taocdn.com/s3/m/fd275ed867ec102de3bd896d.png)
• 具体写法是:导语或开头部分往往用倒金字塔式,导语 之后,主体和结尾部分,则用时间顺序式,完全按事情 发展顺序来展开新闻。
2021/7/27
15
第六章:消息
6.3.4散文式结构。 • 散文式结构,就是用自由、灵活的手法组织安排材料。
这种结构像散文那样富于变化,没有框框,浑然天成, 形散神不散,最重要的材料,常常不写在消息的开头, 而是根据表达主题的需要,灵活安排。 • 这种结构写新闻,轻松、自由、活泼,突破了长期形成 的导语——主体——背景——结尾几大段的写作模式, 一般来说它常常具有鲜活的细节描写,可在现实基础上 展开适度联想,而且有文采。
2021/7/27
19
第六章:消息
6.4. 2消息标题的配置方式
1.完全式标题。 这类标题,既有主标题,又有肩题和副题。这种配置多用于
报道重大事件,重要因素较多的消息。 2.主肩式标题 。 由主标题和副标题构成。 3.单行标题。 只有一个主标题,这是短讯、国际消息采用最多的标题形式。
2021/7/27
2021/7/27
25
第六章:消息
6.4.5消息的背景
▪ 消息背景指的就是消息报道中与新闻事件发生或新闻人
物成长密切相关的历史、环境与原因,它解释事件发生 或人物成长的主客观条件及其实际意义,为突出新闻价
值和深化主题服务。
▪ 按功能划分的三大类:对比性背景、说明性背景、注释
性背景
▪ 背景材料在消息中有较大的作用。其作用主要有:
2021/7/27
10
第六章:消息
6.2.6人物消息
• 人物消息又称人物新闻,是以写人为主的消息,迅速及 时地反映人物的某一典型事实或某个侧面,反映某个特 定人物的思想、成就、行为或遭遇的消息种类,在目前 报纸上运用比较广泛。
2021/7/27
15
第六章:消息
6.3.4散文式结构。 • 散文式结构,就是用自由、灵活的手法组织安排材料。
这种结构像散文那样富于变化,没有框框,浑然天成, 形散神不散,最重要的材料,常常不写在消息的开头, 而是根据表达主题的需要,灵活安排。 • 这种结构写新闻,轻松、自由、活泼,突破了长期形成 的导语——主体——背景——结尾几大段的写作模式, 一般来说它常常具有鲜活的细节描写,可在现实基础上 展开适度联想,而且有文采。
2021/7/27
19
第六章:消息
6.4. 2消息标题的配置方式
1.完全式标题。 这类标题,既有主标题,又有肩题和副题。这种配置多用于
报道重大事件,重要因素较多的消息。 2.主肩式标题 。 由主标题和副标题构成。 3.单行标题。 只有一个主标题,这是短讯、国际消息采用最多的标题形式。
2021/7/27
2021/7/27
25
第六章:消息
6.4.5消息的背景
▪ 消息背景指的就是消息报道中与新闻事件发生或新闻人
物成长密切相关的历史、环境与原因,它解释事件发生 或人物成长的主客观条件及其实际意义,为突出新闻价
值和深化主题服务。
▪ 按功能划分的三大类:对比性背景、说明性背景、注释
性背景
▪ 背景材料在消息中有较大的作用。其作用主要有:
2021/7/27
10
第六章:消息
6.2.6人物消息
• 人物消息又称人物新闻,是以写人为主的消息,迅速及 时地反映人物的某一典型事实或某个侧面,反映某个特 定人物的思想、成就、行为或遭遇的消息种类,在目前 报纸上运用比较广泛。
学习写消息PPT课件
![学习写消息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a88627bb80d6c85ec3a87c24028915f804d84b2.png)
在撰写综合消息时,需要注意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避免出现信息遗漏或误导读 者的情况。
人物消息写作要点
人物消息是报道人物经历、成就和事迹的消息类型,其写作要点包括: 突出人物的特点和亮点,注重人物的情感和心理描写,强调人物的代表 性。
人物消息的写作风格应生动形象,注重细节描写和情感表达,使读者对 人物有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
02 消息写作技巧
标题写作技巧
01
02
03
标题要简短明了
标题应简短有力,概括消 息的主要内容,避免冗长 和复杂的表达。
突出关键词
标题中应突出关键词,以 吸引读者的注意力,使消 息更容易被检索和传播。
创新性
标题要有创新性,可以通 过使用修辞手法、引用、 疑问句等方式增加吸引力。
导语写作技巧
开门见山
主体部分应客观公正地报道事实,避 免主观臆断和偏见。
详略得当
主体部分应根据消息的重要性和相关 性进行详略处理,重点突出,次要内 容可以适当省略。
结尾写作技巧
总结全文
结尾应对全文进行简明扼要的总 结,概括消息的主要观点和信息。
引导读者行动
结尾可以提出建议、号召或引导读 者采取行动,以增强消息的影响力。
让读者快速了解事件的基本情况。
在撰写动态消息时,需要注意新闻价值 的判断,选择具有代表性、时效性强的
事件进行报道。
综合消息写作要点
综合消息是报道一段时间内发生的多件事情的消息类型,其写作要点包括:选取有 代表性的典型事件,注重事件的关联性和逻辑性,强调整体效果。
综合消息的写作风格应条理清晰,层次分明,注重信息的整合和提炼,使读者对整 个事件或现象有全面的了解。
导语应直接切入主题,简 明扼要地介绍消息的主要 内容,避免过多的铺垫和 修饰。
人物消息写作要点
人物消息是报道人物经历、成就和事迹的消息类型,其写作要点包括: 突出人物的特点和亮点,注重人物的情感和心理描写,强调人物的代表 性。
人物消息的写作风格应生动形象,注重细节描写和情感表达,使读者对 人物有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
02 消息写作技巧
标题写作技巧
01
02
03
标题要简短明了
标题应简短有力,概括消 息的主要内容,避免冗长 和复杂的表达。
突出关键词
标题中应突出关键词,以 吸引读者的注意力,使消 息更容易被检索和传播。
创新性
标题要有创新性,可以通 过使用修辞手法、引用、 疑问句等方式增加吸引力。
导语写作技巧
开门见山
主体部分应客观公正地报道事实,避 免主观臆断和偏见。
详略得当
主体部分应根据消息的重要性和相关 性进行详略处理,重点突出,次要内 容可以适当省略。
结尾写作技巧
总结全文
结尾应对全文进行简明扼要的总 结,概括消息的主要观点和信息。
引导读者行动
结尾可以提出建议、号召或引导读 者采取行动,以增强消息的影响力。
让读者快速了解事件的基本情况。
在撰写动态消息时,需要注意新闻价值 的判断,选择具有代表性、时效性强的
事件进行报道。
综合消息写作要点
综合消息是报道一段时间内发生的多件事情的消息类型,其写作要点包括:选取有 代表性的典型事件,注重事件的关联性和逻辑性,强调整体效果。
综合消息的写作风格应条理清晰,层次分明,注重信息的整合和提炼,使读者对整 个事件或现象有全面的了解。
导语应直接切入主题,简 明扼要地介绍消息的主要 内容,避免过多的铺垫和 修饰。
2024版新闻写作完整版PPT课件
![2024版新闻写作完整版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6501cc36429647d27284b73f242336c1eb930f4.png)
注意提问语气和方式 提问时要注意语气和方式,保持礼貌、尊重、客 观的态度,避免引起采访对象的反感和抵触情绪。
3
避免引导性提问
在提问时要避免引导性提问,即不要将自己的观 点或态度强加给采访对象,以免影响采访的客观 性和真实性。
资料收集与整理规范
多渠道收集资料
在采访前后要通过多种渠道收集 相关资料,包括书籍、报刊、网 络等,以便更好地了解相关背景
01
02
03
04
准确性原则
标题应准确反映新闻内容,避 免误导读者。
简洁性原则
标题应简洁明了,避免冗长和 复杂的句式。
吸引性原则
标题应具有吸引力,激发读者 的阅读兴趣。
独特性原则
标题应具有独特性,避免与同 类新闻标题雷同。
导语写作方法论述
概述式导语
简要概括新闻的主要内容,为读 者提供整体印象。
描写式导语
新闻特点
新闻具有时效性、重要性、显著性、接 近性和趣味性等特点,这些特点使得新 闻能够吸引公众的注意力,满足人们的 知情权和娱乐需求。
新闻价值判断标准
重要性
新闻事件对于社会、政治、经 济、文化等方面的影响程度越 大,新闻价值越高。
接近性
新闻事件与受众的地理、心理、 利益等方面的接近程度越高, 新闻价值越大。
新闻写作完整版 PPT课件
目 录
• 新闻写作基本概念与原则 • 新闻采访技巧与方法 • 新闻稿件撰写流程与要点 • 不同类型新闻报道写作规范 • 新闻语言运用与修辞技巧 • 新闻伦理道德及法律法规遵守
01
CATALOGUE
新闻写作基本概念与原则
新闻定义及特点
新闻定义
新闻是一种信息传播,是媒体和公众 之间进行沟通的重要手段,旨在报道 新近发生的事实,传递社会动态和信 息。
3
避免引导性提问
在提问时要避免引导性提问,即不要将自己的观 点或态度强加给采访对象,以免影响采访的客观 性和真实性。
资料收集与整理规范
多渠道收集资料
在采访前后要通过多种渠道收集 相关资料,包括书籍、报刊、网 络等,以便更好地了解相关背景
01
02
03
04
准确性原则
标题应准确反映新闻内容,避 免误导读者。
简洁性原则
标题应简洁明了,避免冗长和 复杂的句式。
吸引性原则
标题应具有吸引力,激发读者 的阅读兴趣。
独特性原则
标题应具有独特性,避免与同 类新闻标题雷同。
导语写作方法论述
概述式导语
简要概括新闻的主要内容,为读 者提供整体印象。
描写式导语
新闻特点
新闻具有时效性、重要性、显著性、接 近性和趣味性等特点,这些特点使得新 闻能够吸引公众的注意力,满足人们的 知情权和娱乐需求。
新闻价值判断标准
重要性
新闻事件对于社会、政治、经 济、文化等方面的影响程度越 大,新闻价值越高。
接近性
新闻事件与受众的地理、心理、 利益等方面的接近程度越高, 新闻价值越大。
新闻写作完整版 PPT课件
目 录
• 新闻写作基本概念与原则 • 新闻采访技巧与方法 • 新闻稿件撰写流程与要点 • 不同类型新闻报道写作规范 • 新闻语言运用与修辞技巧 • 新闻伦理道德及法律法规遵守
01
CATALOGUE
新闻写作基本概念与原则
新闻定义及特点
新闻定义
新闻是一种信息传播,是媒体和公众 之间进行沟通的重要手段,旨在报道 新近发生的事实,传递社会动态和信 息。
第1课《消息二则》课件(共28张ppt)++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第1课《消息二则》课件(共28张ppt)++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55e88115b5daa58da0116c175f0e7cd185251857.png)
单元目标
1.在阅读中理解新闻“用事实说话”的基本 原则,了解常见新闻体裁的基础知识。 2.通过观察与选择采访目标,捕捉新闻线 索,抓住新闻热点。 3.养成关注现实、关心时事、自主思考的 习惯;学会准确、负责任、言必有据的表 达。
新闻阅读 新闻采访 新闻写作
知识链接
定义
特点
新闻
六要 素
表达 方式
知识链接
①用一句话说出这则新闻的内容;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这一句话说出 了课文的内容;
用一个语句单独介绍新闻的内容就叫标题 ②用一段话说出这则新闻的内容; 课文开头第一、二句话简明准确的说出了全文的内容;
用一段话在开头介绍新闻的内容就叫导语
③用几段话说出这则新闻的内容。 课文中关于中路军、西路军、东路军三个层次的内 容说出课文的内容。
标题 可可西里藏羚羊数量“涨”至7万多只 导语 近年来,可可西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藏羚羊种群数量从不
足2万只“涨”至7万多只。
背景 位于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治多县境内的可可西里,被誉为
“青藏高原珍稀野生动物基因库”。上世纪80年代,藏羚羊在可 可西里遭到大规模盗猎,数量从20万只锐减到不足2万只。
据三江源国家公园管理局长江源园区可可西里管理处达哇卓
用几段话具体地介绍新闻的内容就叫主体
本文语言方面的特点 :
(1)准确:
(2)简洁而具有气势。 如导语中“百万大军”、“冲破敌阵”、
“横渡长江”,再比如“英勇善战,锐不可 当”,“敌军则纷纷溃退, 毫无斗志”。 (3)字里行间洋溢着胜利的豪情。
评价任务三:精读课文,分析六要素的 具体内容,感受解放军的精神品质。
新闻通讯文体知识
通讯是运用记叙、描写、抒情、议论等多种手法,具体、
如何撰写新闻稿件PPT课件(24张)
![如何撰写新闻稿件PPT课件(24张)](https://img.taocdn.com/s3/m/19186d4bbd64783e08122b19.png)
如何撰写 新闻稿 件(PPT2 4页)
11
如何撰写 新闻稿 件(PPT2 4页)
二.导语
导语是指一篇消息的第一自然段 或第一句话。它是用简明生动的文字, 写出消息中最主要、最新鲜的事实, 鲜明地提示新闻的主题思想。导语的 写作要求,一是要抓住事情的核心, 二是要能吸引观众看下去。导语的特 点:有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
四忌学术语言作导语。将一些学术专业性强、难 懂的专业名词放在导语中,显然使人看不懂,这 里要做好“第二种语言的翻译”,使之通俗化、 大众化、口语化。
五忌导语公式化。一些通讯员喜欢用一个框框去 套多种内容,结果是平淡无奇,千篇一律。公式 化导语必然导致导语无新意,面目可憎。
如何撰写 新闻稿 件(PPT2 4页)
如何撰写 新闻稿 件(PPT2 4页)
16
如何撰写 新闻稿 件(PPT2 4页)
导语要“立片言以居要”,但在 写作时,往往免不了出现各种问题, 常见问题称之为导语写作十忌:
如何撰写 新闻稿 件(PPT2 4页)
12
如何撰写 新闻稿 件(PPT2 4页)
一忌名称罗列式导语,某一活动往往是由五六 家单位主办的,有的人在导语中将这些单位名称 全部罗列出来,使导语显得既罗嗦又臃肿。读者 关心的是这场活动,而不是主要单位,如果非要 出现,可放到消息末尾。
注意的是:要题文一致!有很多人的标题 和正文是不对应的,就是说标题是标题,正文是 正文,两者毫无关系。出现这种问题的关键在人 人都想把标题设置的更好,而在设置标题的时候, 脱离了正文的主题。(比如说,街道曾经有这么 一篇通讯,是写街道市政管理方面的。文章内容 是写街道拆了多少违章,种了多少绿化等等。结 果他的标题是“传承千年文化,打造魅力陇南”。 文章通篇读下来,没有看到半点文化。显然这个 标题是题不对文的。)
实务一讲消息的写作ppt课件
![实务一讲消息的写作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46493fbdc3383c4bb4cf7ec4afe04a1b071b00d.png)
四、主体
1、根据导语扩展消息主体 2、避免违背新闻客观性的词句,如据悉,记者了解到,日前等。 3、每一段落不宜太长,三五行为宜。且每一段最多引用一个人的观点。 4、引用只能采用……说或冒号,不使用形容词。 5、最后一段可以适当交代背景材料。
引题又叫肩题、眉题,是主题的辅助题,其位置在主题之前,用来交代新 闻事实发生的背景、原因及周围的环境、气氛,揭示新闻事实的意义,引 出主题。引题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交代和说明相关的背景(新闻事实发生的地点,新闻事实涉及到的人物, 新闻事实正处于何种状态及重要的历史背景等)。
例如 三年前摔伤 手术后昏睡(引) 南京一“植物人”开口说话(主) 2.交代和说明新闻事实发生的原因、目的。 例如: 改革开放为经济建设注入新活力(引) 今年国内生产总值增一成三(主) 3.交代和说明新闻事实的意义。 例如: 铁的见证 血的教训(引) 永安市挖出一颗日军燃烧弹(主) 4.烘托和渲染新闻事实的气氛。 例如: 彩灯映照笑脸 歌声洋溢大厅(引) 中央领导同志和首都小朋友喜迎新春(主) 5.引题发表议论或提出问题。 例如: 背老子抱孙子 企业怎迈步? 商养工工养商 包袱变财富(引) 联机厂走出“胡同”踏上征途(主)
பைடு நூலகம்
2、言之有物,实际实在 导语贵在开篇有物,切忌空洞,力避满是概念和口号,不能有太
多人名、头衔、单位名称,避免因此冲淡重要的新闻事实。 如:12月10日上午,县农牧科技局地震观测台、政策法规股、动物疾病控制中心、 农机中心、种子站、土肥站等13个站股16人,利用休息日到县工商银行门前开展 了主题为‘深入学习宣传宪法,大力弘扬法制精神’的2011年‘12.4’法制宣传日 农业法制宣传活动。
实务第一讲——消息的写作
消息的写作——倒金字塔结构 倒金字塔结构又称为“三度反复”。意思是,对同一新闻事件,从标 题至导语,再到主体,分三步呈递进式展开叙述。
第一单元《新闻写作写好消息》课件(共18张PPT)语文八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新闻写作写好消息》课件(共18张PPT)语文八年级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5e4c33180622192e453610661ed9ad51f01d54cb.png)
管 课 上 课 前 , 张 xx 在 黑 板 上 写 上 “ h a p p y birthday”的祝福语。上课铃响起,寿星陈xx端 坐在自己的座位上,其他同学一起为他唱起了生 日快乐歌。然后,他的两个铁哥们——蔡xx、汤 xx为他送上生日祝福。接下来,王xx同学邀请陈 xx上台,代表全班同学送给他一个大红包,红包
请根据以下信息完成一则消息
时间 地点 人物 事件 原因
如何
2023年9月18日晨会
海中全体师生
举行以“勿忘国耻 吾辈自 强”为主题的晨会 纪念“九·一八”事变92周年
升旗仪式→二班诵读展示《勿忘国耻 振兴中华》→ 温基盛老师讲话《传承红色血脉 弘扬爱国精神》, 关键句“我们一定要记住先辈的事迹,坚守他们的信 仰,弘扬他们的精神”→各班学生代表签名。激发了 全体师生的爱国热情。
2023年9月18日早晨,我校为纪念918这个悲痛的日子,命本周进 行文化展示的八二班,以纪念918为核心,由该班带来以勿忘国耻,振 兴中华为主题的演讲,并圆满完成。(学生作业)
写好主体
(客观叙述新闻事实,以记叙为主)
随着我班领诵人余xx、付 xx些许沉痛的语调,我们又仿 佛回来了那个时代,那个用鲜 血浇灌成的日子。“初二二 班”,随着梁xx的口号,我们 铿锵有力的声音响起“少年之 则国之,少年富则国富......” 那是我们对未来的誓约亦是誓 言。“勿忘国耻,振兴中 华!!!”随着最后一个字落 下,后排八个同学将用正楷写 的八个大字举起,鞠躬,退场。
病句修改
浮现,指具体的事物在眼前显现出来。浮现多在脑中、眼前、 脸上等。对象多是人的形象、印象、往事、表情等。有时可换用, 如“脸上呈现(浮现)出喜悦的神情”。
十五年前的那段往事,时时浮现在我的脑海里。 我的脑海里浮现出和她初次见面时的情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 闻 写作
消息的写作(下)--新闻背景
.
1
❖ 教学内容:新闻背景概述内容,如何选择背景材料、 如何巧妙穿插
❖ 教学目的:了解新闻背景的定义、类型和作用,熟 练掌握选择背景材料的方法和巧妙穿插背景材料的 方式
.
2
❖ 试探讨一下新闻背景材料的重要性。
❖新闻学者、哥伦比亚大学教授麦尔文·麦切尔 : ❖ “不使用背景材料,几乎没有什么报道是全面的。
❖ 2、鉴于思维逻辑和文章过渡的需要,可在导语 之后立即加入背景段。
.
13
❖ (三)、分散插入主体之中
❖ 1、主体中分散穿插独立的背景段;
❖ 2、将背景材料化作句子的某种成分揉进主体,使其 黏着在新闻事实之上,让读者看不出背景与新闻事 实的界限。
.
14
五、写作背景材料应注意的问题
❖ (一)要围绕新闻主题选用背景材料 ❖ (二)选用背景材料要注意其真实性 ❖ (三)背景材料要详略得当,恰到好处。 ❖ (四)要注意使新闻背景与新闻事实本身做到水乳
交融。
.
15
部分进行解释、补充、烘托的材料。
.
5
请标识出以下消息中的背景材料部分, 并说明其作用
.
6
❖南海海底发现巨大宝藏--“可燃冰”
❖ “可燃冰”这个大自然为人类子孙后代备下的 丰厚礼品,最近在祖国的南海被发现。日前从中国 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传来消息说,经初步判定, 南海海底有巨大的“可燃冰”带,能源总量估计相 当于全国石油总量的一半。
.
8
一、背景的定义及作用
❖ (二)作用 ❖ 1、有助于突出、烘托、阐述、深化主题,增强说服
力; ❖ 2、可以提高新闻事件的意义和价值,使消息大为生
色。 ❖ 3、有助于增强新闻的知识性、趣味性和可读性。
.
9
二、背景材料的种类
❖(一)、 对比性背景材料 ❖(二)、 说明性背景材料 ❖(三)、 注释性背景材料
❖ 究竟什么是“可燃冰”,它对人类有何影响呢? 据能源所海洋专家介绍,透明无色的“可燃冰”外 形似冰,能够燃烧,学名叫“天然气水合物”,是 天然气(甲烷类)被包进水分子中,在海底低温与压 力下形成的透明结晶。美国和日本最早在各自海域 发现了它,中国近年才开始对其进行研究。
.
7
❖ 与石油和天然气相比,“可燃冰”的优点更为 突出。一立方米的“可燃冰”所释放的能量相当于 164立方米的天然气。目前在全球公认的“可燃冰” 总能量是所有煤、天然气、石油总和的两到三倍。
忽视这个忠告的记者,他们决不能给读者和听众提 供充分的情况。” ❖ “事情并不是突然从不知什么地方蹦出来的。记者 的任务就是发现它们的起因,说明它们的发展,而 且最好在一个最短的篇幅里做到这些”
.
3
❖ 在新闻写作时,不必每篇稿件都交待背景;但 在新闻背景的认识上,每一篇稿件都不应忽略这方 面的内容。
❖ 不久前,广州市海洋地质调查局利用地震波探 测海底地表反射,发现了南海区域有“可燃冰”存 在。为此专家解释说,由于其特殊的物理性能,天 然气和水也可以在温度2至5摄氏度内结晶,而南海 海底600至2000米以下的温度和压力都很适合“可 燃冰”的生成。
❖ 除了南海以外,在我国的东海也发现了“可燃 冰”的踪迹。据悉,国家已经开始组织力量就全国 “可燃冰”资源进行勘察。(北莞)《科技日报》 2000年8月11日
.
10
三、精选背景材料
❖ (一)、明确目的,抓住重点 ❖ (二)、注意背景材料的广泛性、多样性 ❖ (三)、借用新闻价值标准精选背景材料
.
11
四、巧妙穿插
❖ (一)、插入导语 ❖ 1、背景本身为一典型实例,插入导语可以用来吸引
读者,用来帮助“说话”; ❖ 2、背景材料极具吸引力,将其作为定语,用来修饰
导语中的事实或人物,为新闻事实的出场鸣锣开路; ❖ 3、用历史性背景与新闻事实对比,在导语中造成新
旧反差,引起读者注意。
.
12
❖ (二)、导语之后接背景段
❖ 1、导语中出现的关键性的人和事、关键性的词 语急需解释,否则,会影响对新闻事实的理解,影 响主体的进一步展开。在这种情况下,导语之后可 立即插入背景;
.
4
一、背景的定义及作用
❖ (一)定义
❖ 广义和狭义之分
❖ 广义的新闻背景涉及新闻报道的全过程,具有三重 含义:
❖1、 对导致新闻事件发生、发展的广阔的时代背景 的了解。
❖2、 向记者提供消息、介绍情况的人的背景情况
❖3 、与新闻人物和新闻事件发生、发展过程直接有 关的背景材料。
❖ 新闻事实之外,对新闻事实或新闻事实的某一
消息的写作(下)--新闻背景
.
1
❖ 教学内容:新闻背景概述内容,如何选择背景材料、 如何巧妙穿插
❖ 教学目的:了解新闻背景的定义、类型和作用,熟 练掌握选择背景材料的方法和巧妙穿插背景材料的 方式
.
2
❖ 试探讨一下新闻背景材料的重要性。
❖新闻学者、哥伦比亚大学教授麦尔文·麦切尔 : ❖ “不使用背景材料,几乎没有什么报道是全面的。
❖ 2、鉴于思维逻辑和文章过渡的需要,可在导语 之后立即加入背景段。
.
13
❖ (三)、分散插入主体之中
❖ 1、主体中分散穿插独立的背景段;
❖ 2、将背景材料化作句子的某种成分揉进主体,使其 黏着在新闻事实之上,让读者看不出背景与新闻事 实的界限。
.
14
五、写作背景材料应注意的问题
❖ (一)要围绕新闻主题选用背景材料 ❖ (二)选用背景材料要注意其真实性 ❖ (三)背景材料要详略得当,恰到好处。 ❖ (四)要注意使新闻背景与新闻事实本身做到水乳
交融。
.
15
部分进行解释、补充、烘托的材料。
.
5
请标识出以下消息中的背景材料部分, 并说明其作用
.
6
❖南海海底发现巨大宝藏--“可燃冰”
❖ “可燃冰”这个大自然为人类子孙后代备下的 丰厚礼品,最近在祖国的南海被发现。日前从中国 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传来消息说,经初步判定, 南海海底有巨大的“可燃冰”带,能源总量估计相 当于全国石油总量的一半。
.
8
一、背景的定义及作用
❖ (二)作用 ❖ 1、有助于突出、烘托、阐述、深化主题,增强说服
力; ❖ 2、可以提高新闻事件的意义和价值,使消息大为生
色。 ❖ 3、有助于增强新闻的知识性、趣味性和可读性。
.
9
二、背景材料的种类
❖(一)、 对比性背景材料 ❖(二)、 说明性背景材料 ❖(三)、 注释性背景材料
❖ 究竟什么是“可燃冰”,它对人类有何影响呢? 据能源所海洋专家介绍,透明无色的“可燃冰”外 形似冰,能够燃烧,学名叫“天然气水合物”,是 天然气(甲烷类)被包进水分子中,在海底低温与压 力下形成的透明结晶。美国和日本最早在各自海域 发现了它,中国近年才开始对其进行研究。
.
7
❖ 与石油和天然气相比,“可燃冰”的优点更为 突出。一立方米的“可燃冰”所释放的能量相当于 164立方米的天然气。目前在全球公认的“可燃冰” 总能量是所有煤、天然气、石油总和的两到三倍。
忽视这个忠告的记者,他们决不能给读者和听众提 供充分的情况。” ❖ “事情并不是突然从不知什么地方蹦出来的。记者 的任务就是发现它们的起因,说明它们的发展,而 且最好在一个最短的篇幅里做到这些”
.
3
❖ 在新闻写作时,不必每篇稿件都交待背景;但 在新闻背景的认识上,每一篇稿件都不应忽略这方 面的内容。
❖ 不久前,广州市海洋地质调查局利用地震波探 测海底地表反射,发现了南海区域有“可燃冰”存 在。为此专家解释说,由于其特殊的物理性能,天 然气和水也可以在温度2至5摄氏度内结晶,而南海 海底600至2000米以下的温度和压力都很适合“可 燃冰”的生成。
❖ 除了南海以外,在我国的东海也发现了“可燃 冰”的踪迹。据悉,国家已经开始组织力量就全国 “可燃冰”资源进行勘察。(北莞)《科技日报》 2000年8月11日
.
10
三、精选背景材料
❖ (一)、明确目的,抓住重点 ❖ (二)、注意背景材料的广泛性、多样性 ❖ (三)、借用新闻价值标准精选背景材料
.
11
四、巧妙穿插
❖ (一)、插入导语 ❖ 1、背景本身为一典型实例,插入导语可以用来吸引
读者,用来帮助“说话”; ❖ 2、背景材料极具吸引力,将其作为定语,用来修饰
导语中的事实或人物,为新闻事实的出场鸣锣开路; ❖ 3、用历史性背景与新闻事实对比,在导语中造成新
旧反差,引起读者注意。
.
12
❖ (二)、导语之后接背景段
❖ 1、导语中出现的关键性的人和事、关键性的词 语急需解释,否则,会影响对新闻事实的理解,影 响主体的进一步展开。在这种情况下,导语之后可 立即插入背景;
.
4
一、背景的定义及作用
❖ (一)定义
❖ 广义和狭义之分
❖ 广义的新闻背景涉及新闻报道的全过程,具有三重 含义:
❖1、 对导致新闻事件发生、发展的广阔的时代背景 的了解。
❖2、 向记者提供消息、介绍情况的人的背景情况
❖3 、与新闻人物和新闻事件发生、发展过程直接有 关的背景材料。
❖ 新闻事实之外,对新闻事实或新闻事实的某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