沱江流域底泥原位红壤覆盖修复技术应用分析

合集下载

湖泊底泥原位修复技术进展探讨

湖泊底泥原位修复技术进展探讨

1182018年第7期生态产业随着城区建设的不断扩张,乡村城市化发展速度日益加快,大量的施工和过度生产导致污染程度远远高于治理程度,很多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被排入附近河流或湖泊,水质问题成了最受关注的民生问题之一,针对受污染的底泥进行治理才是解决水体污染最有效的方法。

通过对河流或湖泊中的污染物进行分析发现,只有1%的污染物可以在水中溶解,而99%的污染物会沉积在底泥中。

当底泥中淤积了大量重金属污染物或N、P 营养盐等成分,长期下去有害物就会向水体和水生生物进行释放,很容易导致水体的二次污染。

因此,针对底泥污染物及其原位修复技术研究进展进行详细分析,力求找到最为有效的污染物解决办法。

1.原位覆盖技术原位覆盖技术主要的目的是不用移动底泥,而是采用将沙石、粉尘灰、炉灰渣等材料直接覆盖在底泥上层,在水与底泥之间形成一层屏障,防止受污染的底泥与水体的直接接触,这是最早的防止受污染的底泥释放出有害物质直接扩散到水体中的方式。

通过实践证明原位覆盖技术可以有效阻止底泥中的重金属污染物和N、P营养盐进入水体中,对水质的改善有着明显的效果。

而且原位覆盖技术所需的成本较低,应用的范围也比较广,因此使用率也较高。

但是原位覆盖技术在水流满急地水域不宜使用该技术,因为水流急时沙石、粉尘灰、炉灰渣等材料就会被水流带走,无法很好地沉淀到水底。

同时在覆盖材料的选择上要根据底泥受污染的原因和污染成分,选择一些运输便利、操作方便、价格低廉的覆盖材料,尽可能较小改变底泥水体的微生物圈,维持好该领域的生态平衡。

2.原位生物修复技术原位生物修复技术是一种新型的底泥修复技术,就是利用土壤微生物或人工驯化微生物的代谢作用将底泥中有害物质逐渐转化为无害物质,这种技术主要是采用水生植物或微生物等生命体,对水中的一些污染物进行吸附、分解和转化,进而起到净化水体作用。

被投入到底泥中的微生物群就是外来的工程菌,可以很好的增加底泥中的微生物数量和多样性,但是同时也有可能破坏底泥环境自身的微生物链,很难把握污染物的解效果。

原位底泥修复工程方案

原位底泥修复工程方案

原位底泥修复工程方案一、前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工业化的发展,水体环境受到了愈发严重的污染。

底泥是水体中的一种重要生态环境,其质量直接影响着水体生态系统的健康。

底泥污染不仅危害着水生生物的生存,还可能对人体健康造成潜在的危害。

因此,进行底泥修复工程对于改善水体环境的质量,维护生态平衡至关重要。

本文将以某城市的R河为例,提出了一种原位底泥修复工程方案,着重介绍其工程背景、目标和原理,同时结合具体的施工方案,基于现有的技术和经验,希望为类似项目的实施提供参考。

二、工程背景R河是该城市的一条重要支流,水质在过去几年中逐渐恶化。

据监测数据显示,R河的底泥中含有大量的重金属和有机污染物,直接危害了周边居民的生活健康,并且威胁到了水生生物的生存环境。

因此,政府决定对R河进行底泥修复工程。

三、工程目标1.减少底泥污染对周边水体的污染和生态的影响。

2.提高R河的水质,恢复水生生物的种群和生态平衡。

3.为周边居民提供清洁、健康的生活环境。

四、底泥修复原理底泥修复是指通过技术手段,将污染物从底泥中去除或降解,达到修复水体环境的目的。

其原理主要包括物理方法、化学方法和生物方法。

1.物理方法:包括吸附、沉淀、过滤等通过物理手段去除底泥中的污染物。

2.化学方法:通过化学分解、还原、氧化等手段,使底泥中的污染物发生变化,转化为无害物质。

3.生物方法:通过微生物的作用,降解底泥中的有机物,减少污染物的浓度。

本次底泥修复工程将综合使用以上三种方法,通过不同的技术手段,全面清理和修复R河的底泥污染。

五、底泥修复工程方案1.前期调查在进行底泥修复工程之前,需要对R河的地理环境、水质情况和底泥特性进行全面调查。

包括采集底泥样品,测定其含水率、孔隙度、有机质含量、重金属和有机污染物的种类和浓度等。

2.污染源控制分析调查结果,确定了土壤中的重金属成分的来源。

并开始了治理污染源工作。

在工程实施中要严格遵守环保标准,确保修复事件后不再释放这些有害物质。

污染沉积物原位和异位修复方法概述

污染沉积物原位和异位修复方法概述

污染沉积物原位和异位修复方法概述李国新【期刊名称】《《安徽农学通报》》【年(卷),期】2019(025)019【总页数】3页(P114-116)【关键词】污染沉积物; 原位修复; 异位修复; 河流治理【作者】李国新【作者单位】成都理工大学环境学院四川成都 61005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X5重金属可以通过污水排入、地表水入侵、雨水冲刷等作用进入到水体中,进而累积在沉积物中,对水生生态系统产生重金属毒性效应和食物链累积、放大效应[1]。

在工业分布密集的长江流域,重金属是沉积物中最主要的污染物,王岚等人对长江干流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含量进行了测定与评价,结果表明Cd平均含量达到2.46mg/kg,远远高于长江流域沉积物背景值0.45mg/kg,Cd的潜在生态风险性指数平均值164,具有极强生态风险[2]。

水体富营养化问题也是目前面临的主要地表水环境问题。

生态环境部公布的2019年5月地表水环境质量报告,总磷仍然是我国主要湖库的主要污染物、江河的第2污染物。

沉积物作为营养盐的内源污染源,对上覆水中的总磷贡献足以维持和加速富营养化[3]。

沉积物不仅是水体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天然的物质贮藏库。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地表水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进入水体中的污染物,可以通过扩散、被吸附等作用累积在沉积物当中。

而另一方面,沉积物也可以作为内源污染源,向上覆水中释放污染物,干扰水质修复,甚至加速水体污染[4]。

目前,沉积物作为“源”的作用已经被人们重点关注,污染水体沉积物的修复工作也在迅速发展。

沉积物的修复方法可以分为原位和异位法,本文从这个角度概述目前污染沉积物的修复机理和应用技术,以期给相关工作提供参考。

1 原位修复技术沉积物的原位修复技术是指不移动污染沉积物,直接在发生污染的位置进行污染治理的方法措施。

目前应用较多的原位修复技术主要有原位覆盖、化学钝化、原位生物修复、原位曝气等方法。

1.1 原位覆盖原位覆盖技术是指在污染沉积物上覆盖1种或者多种材料,形成物理阻隔来减少沉积物与上覆水的接触,进而阻碍污染物从沉积物中释放的治理方法。

沱江流域土壤侵蚀动态变化及驱动力分析

沱江流域土壤侵蚀动态变化及驱动力分析

沱江流域土壤侵蚀动态变化及驱动力分析钟旭珍;张素;吴瑞娟;敬远兵;门雷雷;周婷【期刊名称】《水土保持研究》【年(卷),期】2022(29)2【摘要】为了解沱江流域土壤侵蚀的动态演变规律及驱动机制,以沱江流域为研究区,基于GIS和RS技术,运用RUSLE模型测评流域2000—2018年的土壤侵蚀,对其时空动态演变规律进行了探索分析,并结合海拔、坡度、植被覆盖度、地形地貌、土地、降雨、GDP、人口等影响因子,借助地理探测器对其土壤侵蚀进行了定量归因研究。

结果表明:(1)沱江流域土壤侵蚀以微度侵蚀为主,主要分布于低矮的平原和坡耕地地区;2000—2018年,微度侵蚀等级比例随时间在逐渐增大,2018年相比2000年增加了7.03%,剧烈侵蚀等级比例随时间在逐渐减小,2018年相比2000年减小了2.00%。

(2)以2010年为分界点,2000—2010年和2010—2018年土壤侵蚀等级微度的变化稳定率都大于75%,两个时间段内土壤侵蚀强度等级降低的范围均大于侵蚀等级升高的范围。

(3)地理探测器结果表明,不同影响因子对土壤侵蚀的解释力具有差异性,解释力最强的为坡度,达到48.32%,因子间交互作用均能增强对土壤侵蚀的解释力,坡度与土地利用、坡度与降雨量的交互最为显著,交互作用解释力分别达到61.58%,52.32%,风险探测表明坡度大于35°,海拔大于1500 m等起伏较大的山区是土壤侵蚀的高风险区,需重点治理。

【总页数】8页(P43-49)【作者】钟旭珍;张素;吴瑞娟;敬远兵;门雷雷;周婷【作者单位】内江师范学院地理与资源科学学院;中煤科工生态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157【相关文献】1.沙汝河流域土壤侵蚀状况动态变化分析2.南北盘江流域土壤侵蚀时空动态变化及影响因素分析3.基于RS的岷江流域土壤侵蚀变化及其驱动力分析4.基于RS和GIS的漾濞江流域土壤侵蚀动态变化分析5.贵州省猫跳河流域土壤侵蚀动态变化分析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黑臭水体底泥治理方法分类及治理技术

黑臭水体底泥治理方法分类及治理技术

黑臭水体底泥治理方法分类及治理技术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加速,城镇规模和人口不时增加,人类生产和生活污水排放量日益增大,进入水体的污染物浓度逾越水体自净能力。

好氧微生物通过新陈代谢作用消耗水体中氧气,使水体处于缺氧或厌氧状态,此时大量繁殖的厌氧微生物与有机物发生腐败、分解和发酵等反应,发生有机硫化物、氨氮和甲烷等14000多种致臭气体;同时水体中铁、锰等重金属被还原,与硫离子结合形成FeSMnS等黑色沉淀使水体变黑。

另外,乡村水体流动性差,水动力不足,导致水环境恶化,污染物积累,水体黑臭状况加重。

根据黑臭程度不同,《乡村黑臭水体整治工作指南》将乡村黑臭水体分为“轻度黑臭”和“重度黑臭”两级。

截至2019年12月,全国295个地级以上城市中,70%以上的乡村存在黑臭水体,黑臭水体总认定数已达2899个。

黑臭水体的存在不只给人们带来了恶劣的感官安慰,也直接对人们饮水、用水平安构成了严重的威胁。

目前,治理乡村黑臭水体主要包括物理治理技术、化学治理技术以及生物生态治理技术。

黑臭水体治理虽然广泛运用3种治理技术,但各自都有不同的优缺点,单独运用某种技术可能不会保证其耐久有效性。

因此,多种技术联合运用于黑臭河道的治理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其中,黑臭内源治理是基础措施。

1. 内源污染的形成及危害外来污染物进入水体后经过长期的积累、沉淀和固化以及水体中死亡生物体的沉降,积于水底底泥,形成内源污染源。

底泥中含有大量的有机物和氮磷营养盐,一定条件下会从底泥中释放出来,对水体水质造成二次污染,严重影响了乡村水体环境,加大了水体黑臭程度。

2. 内源污染治理技术目前,黑臭水体底泥的治理方法分为异位和原位两大类技术。

异位治理技术以底泥清淤最为典型。

底泥清淤是去除底泥中有害物质的最快速简便的方法。

其原理是通过采取人工、机械的方法移除水体底部污泥,以削减累积在底部的氮、磷、有机物等污染物质,从而增加河道水体容量和降低内源污染,改善水体水质。

受污染底泥原位修复技术研究进展

受污染底泥原位修复技术研究进展

受污染底泥原位修复技术研究进展作者:王超陈亮廖思红来源:《绿色科技》2014年第11期摘要:介绍了受污染底泥原位覆盖技术、原位生物修复技术、原位化学修复技术的研究进展,提出了底泥原位修复技术联合应用的建议。

关键词:底泥;原位修复技术;进展1引言当前,国民经济飞速发展,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城镇人口急剧增加,但大多数地区的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却严重滞后,导致排入河流及湖泊的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及固体废物大幅增加,引起河流湖泊水质严重恶化,其中甚至出现了季节性和常年性水体黑臭现象。

研究表明进入河流湖泊的污染物中只有1%以下的污染物能溶解于水中,99%以上的污染物会沉积在河流湖泊的底泥中[1]。

因而,底泥淤积了大量的耗氧性物质、重金属污染物、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和N、P营养盐等并缓慢而持久的向水体、水生生物体释放[2],导致水体的二次污染,严重威胁水生生态环境及人类健康。

因此,要从根本上解决河流湖泊的污染问题,不仅仅是要从源头上切断污染源,更重要的是要修复受污染底泥。

根据处理过程中是否需要移动底泥,可将底泥修复技术分为原位修复和异位修复两大类。

由于异位修复技术需要挖掘出受污染的底泥并寻找场地进行堆放和处置,工程量巨大且花费不菲,而且很容易造成二次污染,所以底泥原位修复技术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3]。

本文对近年来受污染底泥原位修复技术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简要综述。

2原位覆盖技术原位覆盖技术不需要移动底泥,直接采用砂石、粉尘灰、炉灰渣、人工合成物等材料在底泥上方形成一层或多层覆盖物,从而阻止底泥与上覆水的接触,防止受污染底泥中的有害物质扩散到水体中。

最早的底泥原位覆盖技术是美国于1978年首先使用[4],在流动性不大的水体中采用沙土覆盖的的方式,随后推广到其他国家。

实验证明,原位覆盖技术能够有效阻止底泥中的耗氧性物质、重金属污染物、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和N﹑P营养盐等进入水体[5,6],对水质改善具有显著作用。

原位覆盖技术适用于多种污染类型的底泥,成本低廉,便于施工,应用范围较广[7]。

科技成果——重金属污染底泥、土壤植物生态修复技术

科技成果——重金属污染底泥、土壤植物生态修复技术

科技成果——重金属污染底泥/土壤植物生态修复技术技术开发单位山东建筑大学适用范围水污染生态修复治理;土壤污染修复。

该技术应用的前提是,河道、湖泊的流域重金属点源污染得到有效控制。

最终处理的工艺需要因地制宜结合地方条件来实施。

成果简介(1)筛选了重金属污染底泥/土壤的富集植物类型,开发了富集植物的种植、监测、收获技术及装备;(2)开发了重金属污染底泥/土壤的吸附、固化/稳定化及改良增效药剂,构建了河道底泥重金属污染原位植物修复技术及土壤重金属污染腐殖酸增效-植物修复技术。

技术效果治理技术可有效降低了土壤/底泥重金属含量,治理后底泥重金属含量小于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筛选值(重度重金属污染土壤/底泥需配合异位处理技术),水体重金属浓度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要求,可有效保障水生态安全。

运营成本(1)建设成本:一次性投入费用:无。

(2)吨水处理费用:50-400元(主要取决于底泥/土壤污染程度)。

(3)后期维护费:无。

应用情况(1)孝妇河底泥重金属污染治理工程、淄博、300亩(2.5km长),运行时间2015至今;(2)东平湖底泥重金属污染治理示范工程、泰安东平县、1000亩,运行时间2017年至今;(3)枣庄市山亭区新薛河支流重金属污染治理工程、枣庄山亭区、30亩(2.25km长),运行时间2019年至今。

治理后底泥重金属含量低于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筛选值;河道水质重金属指标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要求。

市场前景土壤重金属污染形势严峻,污染预防与治理已刻不容缓。

国土资源部统计表明,目前全国耕种土地面积的10%以上已受重金属污染。

华南部分城市约有一半的耕地遭受镉、砷、汞等有毒重金属和石油类有机物污染;长三角有的城市连片的农田受多种重金属污染,致使10%的土壤基本丧失生产力。

重金属污染的增加,农药、化肥的大量使用,造成土壤有机质含量下降,土壤板结,导致农产品产量与品质下降。

重金属病开始出现,人们身体健康和农业可持续发展构成严重威胁。

科技成果——毒害性有机物和重金属复合污染河涌底泥原位修复技术

科技成果——毒害性有机物和重金属复合污染河涌底泥原位修复技术

科技成果——毒害性有机物和重金属复合污染河涌底泥原位修复技术技术开发单位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适用范围流域污染防治成果简介针对河涌在截污后仍出现以内源(底泥)污染为特征的黑臭问题,本技术利用微生物生态学原理建立以土著微生物呼吸调控与功能微生物定向强化为核心,集成微孔曝气、人工湿地等水污染治理和生态修复工程,有效提高河涌污染净化能力,解决珠三角河涌黑臭污染的问题。

本技术的创新点在于利用微生物呼吸耦合污染物降解转化原理定向强化功能微生物达到底泥污染物去除的效果,最终通过内源污染的消除,达到水体净化的目标。

应用情况本技术于2010年至2012年在佛山市顺德区容桂街道中心城区河涌(文华市场-文塔公园内河段)实施示范工程,工程段全长约4.2km,运行28个月,工程区段内黑臭现象明显改善。

技术效果本技术在现场示范工程实施3个月后,工程区段内黑臭现象即得到明显改善,水相透明度达50cm以上;溶解氧、高锰酸钾指数、生化需氧量、氨氮和总磷等指标削减50%以上,分别达到2、16、4、0.8和0.2mg/L,底泥中总多环芳烃和总多溴联苯醚降解率达到63%(原1216μg/kg)和41%(原171μg/kg),铜、铅、铬、锌等重金属向残渣态(稳定形态)转化明显。

市场前景城镇区域黑臭水体不仅给群众带来了极差的感官体验,也是直接影响群众生活的突出水环境问题。

当前面对黑臭水体修复问题未有深刻的认识,在严峻的问题和艰巨的目标下,黑臭河治理主体的市场空间和关注度也被相应放大。

我国地级市及其建成区估计有1000个,每个区平均20条中小河道,每条河道平均2000万投入计,到2020年全国黑臭水体治理市场规模上千亿,黑臭水体治理市场空间广阔。

黑臭水体治理市场扩增,也在业内掀起了新一轮对黑臭水体治理技术的探讨。

针对珠三角密布的黑臭河网系统以及电子电器生产所造成的毒害性有机物和重金属复合污染特征,本技术将能响应河涌修复市场的迫切需求。

知识产权情况授权专利2项:多环芳烃类化合物污染沉积物的原位修复剂及其修复方法,ZL2013104615621;一种修复黑臭河道底泥的环保型硝酸钙缓释颗粒及其制备方法,ZL201610316764。

红壤原位覆盖对河流底泥氮污染物释放的抑制研究

红壤原位覆盖对河流底泥氮污染物释放的抑制研究

红壤原位覆盖对河流底泥氮污染物释放的抑制研究李雪菱;张雯;李知可;夏蕾;谢志豪;刘国【期刊名称】《环境污染与防治》【年(卷),期】2018(040)001【摘要】使用红壤(RS)原位覆盖黑臭河底泥来抑制底泥中氮污染物的释放.结果表明,RS覆盖可有效控制氮污染物释放,经RS覆盖60 d后,上覆水中T N、氨氮的释放抑制率分别为77%、63%;同时,RS覆盖可有效减少底泥中T N浓度,60 d后RS覆盖组底泥T N从1409 m g/kg下降至786 m g/kg,下降了44%,明显高于无RS覆盖的对照组(22%).随着水流速度增加,水体复氧量增大,使红壤与底泥中部分金属元素(如铁和锰)被氧化,使水中溶解性氮更容易被吸附到底泥中,从而有助于降低TN的释放.【总页数】5页(P28-32)【作者】李雪菱;张雯;李知可;夏蕾;谢志豪;刘国【作者单位】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成都理工大学) ,四川成都610059;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成都理工大学) ,四川成都610059;国家环境保护水土污染协同控制与联合修复重点实验室(成都理工大学) ,四川成都610059;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成都理工大学) ,四川成都610059;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成都理工大学) ,四川成都610059;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成都理工大学) ,四川成都610059;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成都理工大学) ,四川成都610059;国家环境保护水土污染协同控制与联合修复重点实验室(成都理工大学) ,四川成都610059【正文语种】中文【相关文献】1.原位覆盖层厚度对污染底泥氮磷释放的影响 [J], 苏青青;胡志华;罗玉红;高婷;赵小蓉2.几种覆盖材料抑制湖泊污染底泥氮释放的试验研究 [J], 唐艳3.原位覆盖法控制底泥氮释放的研究 [J], 朱兰保;盛蒂;葛友成4.有机改性沸石覆盖抑制底泥氮磷释放的效果 [J], 林建伟;朱志良;赵建夫;马红梅5.原位曝气对底泥中污染物释放的影响研究 [J], 彭安;刘炎炎;乔稳超;余纯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原位覆盖法对底泥中磷释放的影响

原位覆盖法对底泥中磷释放的影响
终释放趋于稳定状态 。经 过静置释放 试验后 , 没有覆盖材 料 的对照组上覆水 中总磷浓度为 1 . 3 8 m g / L , 分别 为覆盖红土 、
将新 鲜底 泥均匀地摊平 在 3 L烧杯底 部 , 使底泥厚 度为 4 c m。然后在底泥上面仔细 、 均匀地添加煤渣、 红土作为覆盖
离, 从而阻止底泥污染物 向上覆水中释放 。它与传统 的底泥受
控 自然恢复技术和疏浚技术相 比具有 良好的修复效果 、 较小的 生态风险和低廉 的成本 , 是 目前具有较好发展前景的一种底泥 污染控制 技术 。目前 , 国外原 位覆 盖控制技 术 已经在 水 , 而我国采

2 . 1 覆盖材料对底泥磷释放 的影响 以煤渣和红土为覆 盖材料 , 在覆 盖层 厚度 为 4 c m、 环 境 温度 ( T ) 为 2 0 ℃、 上覆水 p H 值为 7 . 0 、 溶 解 氧 含 量 为 6 . 8 m g / L 、 避光静置 的条 件下 , 研 究底 泥 中磷 向上覆 水 中的 释放量 随试验时 间的变化而变 2 O 1 1 B 0 8 8 ) ; 蚌埠学院 自然科 学基 金 ( 编号 : 2 0 1 0 Z R 0 3 ) ; 蚌 埠学
库、 河 口、 河道和近海岸等区域有较 广泛 的应用
用原位覆盖技术来控制底泥污染还停留在试验探索 阶段
并且对覆盖材料的选用、 覆盖效果的影响 因素和施工技术缺乏
系统 的研究。在前期研究 的基础上 , 本研究以红土和煤渣为
覆盖材料 , 通过室内模拟试验研究在原位覆盖控制技术下环境 因子对底泥中磷释放的影响 , 以期为地表水体底泥污染物的释 放控制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
材料 , 控制覆盖层厚 度为 4 c m, 同时设置 对照试 验。用虹 吸

重水可生物降解的河道底泥原位修复结构体关键技术研发领域

重水可生物降解的河道底泥原位修复结构体关键技术研发领域

重(水):可生物降解的河道底泥原位修复结构体关键技术研发一、领域:资源与环境技术—水污染控制技术二、主要研发内容:(一)河道底泥修复结构体构造技术研发;(二)结构体对河道底泥再悬浮的防治效果研究;(三)结构体对底泥营养盐释放的抑制作用研究;(四)结构体对底泥有机物消解的影响规律研究;(五)可生物降解的结构体应用于典型河道污染底泥原位修复技术应用。

三、项目考核指标(项目执行期内):(一)经济指标:实现销售收入≥1000万元。

(二)学术指标:申请专利≥6项,其中发明专利≥2项;发表论文≥3篇。

(三)技术指标:1.形成1套完整的技术体系,并应用于河道修复工程;2.提出1套完整且行之有效的工艺流程;3.提出新型材料制作的河道底泥原位修复结构体设计指标体系。

四、项目实施期限:2年五、资助金额:不超过500万元重(水):近岸海域微塑料毒性机理与生态修复关键技术研发一、领域:资源与环境技术—水污染控制技术二、主要研发内容:(一)深圳市近岸海域微塑料与常见污染物的相关性、迁移转化规律及其毒性机理研究;(二)针对近岸海域微塑料污染复合生态修复系统构造;(三)典型近岸海域进行现场实验。

三、项目考核指标(项目执行期内):(一)经济指标:实现销售收入≥1000万元。

(二)学术指标:申请发明专利≥6项;发表论文≥5篇。

(三)技术指标:1.阐明近岸海域微塑料污染现状、与常见有毒有害物质的相关性、迁移转化规律和毒性机理;2.开发高效降解微塑料的功能微生物菌群≥2个;3.研发生态修复技术方案≥2套,并获得最优运行参数;4.典型近岸海域现场试验面积≥1000m2,示范区的海水水质指标达到《海水水质标准》(GB3097-1997)Ⅱ类标准;四、项目实施期限:2年五、资助金额:不超过500万元重(水):溯源机器人及预警系统关键技术研发一、领域:资源与环境技术—环境监测及环境事故应急处理二、主要研发内容:(一)满足不同水域及涵管环境下,溯源机器人技术研发,实现污染源准确定位;(二)基于溯源机器人传输的数据和图像,结合大数据和云计算等手段实现数据分析与处理;(三)满足城市近岸海域污染物需求的专家诊断系统研发;(四)研发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客户端预警软件。

原位底泥修复工程方案书

原位底泥修复工程方案书

原位底泥修复工程方案书底泥是潜在的污染源,对水域生态系统和水质的影响极为重要。

底泥中含有的有机物、重金属、磷等污染物质在特定条件下会释放到水体中,对水质造成污染。

因此,对底泥进行修复是水环境保护的重要工作。

本方案书针对某水域底泥进行修复工程设计,旨在通过合理的方法和技术对底泥进行修复,提高水体环境质量,保护水域生态系统,减少水污染。

二、工程概况本次工程针对某水域的底泥进行修复,该水域是某市区重要的自然水体资源,也是周边居民生活的重要水源。

但由于长期的工业排放、城市污水排放等原因,水域底泥中含有大量的有机物、重金属等污染物质,给水体生态系统和水体环境质量带来了严重影响。

因此,有必要对该水域底泥进行修复,提高水体质量,保护水域生态系统和水体资源。

三、修复目标1. 降低底泥中重金属等有害物质的含量,减少对水体的污染;2. 降低底泥中有机物质的含量,减少底泥释放对水体的影响;3. 提高水域中的透明度,改善水质;4. 促进水域底部生态系统的恢复和重建;5. 保护水域生态系统,提高水体环境质量。

四、修复方案1. 传统修复方法采用传统的机械疏浚和填埋方法进行底泥的修复。

通过机械疏浚将含污染物较高的底泥疏浚出来,然后进行填埋处理。

这种方法具有操作简单、成本低的特点,但由于填埋处理需要选址、建设审批等,且对周边环境有一定影响,因此不适合本次工程的修复情况。

2. 高效生物修复方法采用高效生物修复方法对水域底泥进行修复。

该方法通过引入特定的微生物或植物种类,通过生物吸附、生物降解等方式对底泥中的污染物进行修复。

该方法具有环境友好、效果可控、无需大面积填埋等优点,适合本次工程的修复需要。

3. 植物修复方法采用植物修复方法对水域底泥进行修复。

该方法通过引入特定的水生植物种类,利用植物的吸附、生长代谢等特性,对底泥中的污染物进行修复。

植物修复方法具有环境友好、运维成本低、可持续性强等优点,适合本次工程的修复情况。

4. 水泥固化修复方法采用水泥固化修复方法对水域底泥进行修复。

底泥原位覆盖技术案例

底泥原位覆盖技术案例

背景底泥是水体底部沉积物的统称,通常包括有机质、悬浮物、沉淀物等。

底泥的富营养化和有毒物质的积累会对水体生态系统造成严重影响,如引发藻华爆发、水质恶化、生物多样性下降等。

为了改善水体质量和保护生态环境,底泥原位覆盖技术应运而生。

底泥原位覆盖技术是一种通过在水体底部覆盖一层材料来减少底泥暴露的技术。

覆盖材料通常是一种具有一定厚度和稳定性的材料,如沉积物、砂子、岩石等。

底泥原位覆盖技术可以通过隔离底泥与水体的接触,减少底泥中有害物质的释放,进而改善水体质量和生态环境。

案例1:底泥原位覆盖技术在湖泊水质改善中的应用背景某湖泊由于长期受到周边农业和城市污水的排放,水质严重受损,底泥中有机质和重金属含量较高,导致水体富营养化和有毒物质积累。

为了改善湖泊水质和恢复生态系统,研究人员决定采用底泥原位覆盖技术。

过程1.底泥采样和分析:研究人员对湖泊底泥进行采样,并对底泥中有机质和重金属含量进行分析,以确定覆盖材料的种类和厚度。

2.覆盖材料选择:根据底泥分析结果,研究人员选择了一种稳定性较好、能够有效隔离底泥与水体接触的覆盖材料。

3.覆盖材料覆盖:将选定的覆盖材料均匀地覆盖在湖泊底部,形成一层较厚的覆盖层。

4.监测和评估:覆盖完成后,研究人员对湖泊水质进行定期监测和评估,包括底泥中有害物质的释放情况、水质指标的变化等。

结果经过一段时间的覆盖和监测,研究人员发现底泥原位覆盖技术在湖泊水质改善中起到了积极作用:1.底泥中有害物质的释放减少:覆盖材料有效隔离了底泥与水体的接触,减少了底泥中有害物质的释放,降低了水体的污染程度。

2.水质指标改善:湖泊水质指标如氨氮、总磷等明显改善,水体富营养化现象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

3.生态系统恢复:水体中的生物多样性逐渐恢复,湖泊生态系统逐渐稳定。

案例2:底泥原位覆盖技术在河流污染治理中的应用背景某河流由于长期受到工业废水的排放,底泥中重金属和有机污染物含量较高,对河流生态系统和人类健康造成威胁。

科技成果——河道底泥原位生态修复及资源化建设生态护岸成套技术

科技成果——河道底泥原位生态修复及资源化建设生态护岸成套技术

科技成果——河道底泥原位生态修复及资源化建设
生态护岸成套技术
技术开发单位
堡森(上海)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成果简介
针对村镇级中小型河道普遍存在的底泥资源化利用困难、处理成本高、处理中易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河道岸坡坍塌导致水土流失严重、河床淤积、底泥重金属污染等环境问题,提出一项生态、实用、无二次污染且综合成本低的生态修复及淤泥资源化利用技术。

该技术以一种生态修复固化稳定处理剂和河道疏浚底泥原位固化处理系统为依托,以河道疏浚底泥为原材料,采用原位固化稳定化技术,形成以疏浚底泥固化体为结构形式的新型护岸体系,代替水泥混凝土板桩、木桩等刚性硬质护岸。

解决了河道内源污染,实现疏浚底泥资源化利用,有效减轻面源污染,实现水质提升和河岸生态修复。

技术特点
无侧限抗压强度、干密度、孔隙率、抗滑移性(粘聚力C、摩擦角φ)、允许最大不冲流速、重金属浸出毒性。

适用范围
适用于城乡中小型河道生态修复及疏浚底泥原位资源化建设生态护坡、护岸,提升河坡护岸结构整体稳定性和抗侵蚀能力。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沱江流域底泥原位红壤覆盖修复技术应用分析
作者:江西会
来源:《科学导报·学术》2019年第32期
摘要:黑臭水体的治理是我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重点之一,也是治水的头号任务,而污染水体综合治理中主要内容是对河道底泥进行处理。

本文综述了底泥中存在的主要污染物以及黑臭水体治理中河道底泥的处理技术,并对沱江流域底泥原位红壤覆盖修复技术的优势及应用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和阐述。

关键词:沱江流域;底泥污染;原位红壤覆盖;
随着城市城镇化的不断进展和人口不断增长,与城市相配套的排水体制不健全以及面源污染的加剧,使得城市受纳水体污染加剧,大量氮、磷、有机质等营养物质和重金属等随着污水中絮体及颗粒物逐渐沉降形成河道污泥,当累积到一定量时向水体释放导致水体发黑发臭,河道堵塞、淤积、水质污染越来越严重。

目前城市水体的“黑臭化”已经成为影响我国水环境质量的主要问题之一。

因此污染水体的治理关键在于控制河道的底泥污染。

1 底泥主要污染物
底泥中的污染物主要有营养元素、重金属及POPs(持续性有机污染物)。

氮磷是底泥中主要的营养元素,磷富集造成水中藻类大量繁殖,溶解氧被大量消耗,底泥富营养化会使得氮磷持续释放到水体中造成水体污染进一步加剧。

POPs具有生殖毒性、强致癌性、内分泌毒性以及难被降解,对免疫效应有抑制作用,不仅会影响水体水质,对水中生物产生毒害,且可通过食物链富集滞留在人体内,产生三致作用。

2 底泥的处理技术
污染水体的综合治理首先应控源截污,对河道的外源污染进行截除之后再对河道底泥进行处理。

底泥的处理技术根据是否移动底泥分为异位处理和原位处理。

2.1异位处理技术
当河道底泥过厚或污染物浓度超出本底值3倍以上时,可以采取对河道底泥进行异位处理。

底泥的异位处理主要是将河道底泥疏浚清淤后再对底泥进行处理,底泥的异位处理主要包括焚烧、堆肥、固化填埋和资源化利用如填方、制砖瓦等。

异位处理技术比较成熟,应用广
泛,但是由于其工程量大,工程投资费用高昂,在处理过程中会对水体栖息生物群落造成严重破环且存在二次污染,清淤后污泥的资源化利用困难,异位处理还需进一步研究。

2.2原位处理技术
底泥原位处理指不进行疏浚而直接在污泥的原位进行污染物治理。

原位处理技术主要包括原位覆盖技术、原位化学处理技术以及原位生物处理技术。

2.2.1原位覆盖技术
原位覆盖技术指通过在底泥上覆盖一层或多层覆盖物,隔离污染底泥,防止底泥中污染物向上层水体迁移并且通过覆盖层的吸附作用,将水体中污染物固定在覆盖物材料上进而使溶解态污染物浓度降低。

覆盖材料多采用清洁泥砂、天然功能土、粉煤灰、改性材料、沸石等。

施工方式可采取机械设备表层倾倒法、水力喷射表层覆盖法、移动驳船表层撒布法等。

原位覆盖具有工程造价低、处理效果明显的优点,对水深和水流稳定性有一定的要求,在实际应用中可行性高。

2.2.2原位化学处理技术
原位化学处理指将化学药剂通入污染底泥,经过吸附、沉淀等作用使底泥中营养物质、重金属和有机物稳定化,防止向上层水体释放。

化学处理又分为氧化还原法、底泥固化钝化、淋洗法和玻璃化法等。

化学药剂可采用硝酸钙药剂、铁铝盐、石灰、固定化制剂等。

化学方法适用于处理污染严重的水体,能有效控制硫化物和重金属,优点在于操作简便,成本低廉,见效快但存在的问题是持續时间短且药剂的量不好控制,投加过量容易对水体造成严重破环,危害到水中的动植物,因此在实际应用中不建议采用化学方法。

2.2.3原位生物处理技术
原位生物处理指通过向底泥中投加特定微生物或生物制剂,利用微生物的代谢作用降解底泥中污染物使其浓度降低或者栽种水生植物利用植物吸附、运输、异位以及植物酶的转化和矿化来吸收底泥中的污染物并且固化底泥。

常见的水生植物包括挺水、沉水和浮叶植物。

生物修复具有处理效果好,低投资、高效益且可以建立良好的生态系统,增加水体的生物多样性且能有效避免水中反向污染,是未来处理底泥的重要发展方向。

3 沱江流域原位红壤覆盖技术
成都沱江流域近年来受污染程度加剧,在流域综合治理中通过分析比较不同的底泥处理技术的优劣势,建议采用原位红壤覆盖。

原位覆盖技术能够将水体和污染底泥有效隔离,避免污染源的二次污染,通过采用不同的覆盖材料,还可以有效降低污染物浓度。

研究表明,采用富
含铁、锰的高氧化还原电位红壤作为覆盖材料,在模拟流动河水条件下,红壤改变了底泥表层的氧化还原环境,不仅阻隔了底泥中氮磷污染物向上覆水释放,同时可减少上覆水中氮磷污染物的含量,水体流动促进大气向水体复氧,促使红壤和底泥中金属物被氧化从而将污染物吸附至底泥表面,降低了水体污染物浓度。

且红壤大量分布在西南地区,取用方便,经济可行。

原位红壤覆盖技术在沱江流域底泥治理中应用前景较好。

4 结论
随着黑臭水体整治工作的开展,外源污染得到控制后如何解决内源污染已成为水环境治理的关键。

物理、化学、生物处理技术各有特点,联合修复技术在目前来看具有广阔的应用空间。

在治理河道底泥时,要根据河道污染情况,从经济、实用角度出发,综合考虑采用治理技术,以期发挥其最大作用。

参考文献:
[1] 唐艳,胡小贞,卢少勇.污染底泥原位覆盖技术综述[J].生态学杂志,2011,1(1):137-137.
[2] 陈春梅,刘国,夏蕾,等.动态模拟功能土原位覆盖抑制底泥磷释放[J].环境科学与技术,2018,41(6):103-109.
[3] 洪祖喜,何品晶,邵立明.水体受污染底泥原地处理技术[J].环境与保护,2002,10(6):15-17.
作者简介:
江西会,1997-12-19,女,四川省自贡市,本科,研究方向:建筑给排水
(作者单位:西华大学土木建筑与环境学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