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原理 第17课 剩余价值的流转与分配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笔记第七章:剩余价值的分配
一、商品价值(W )商品价值(W )= 不变资本价值(C )+ 可变资本价值(V )+ 剩余价值(m ) = 生产成本(K )+ 剩余价值(m )全部劳动耗费(实际耗费)=物化劳动耗费+活劳动耗费生产商品的实际耗费=商品的全部价值•商品的价值由实际耗费的劳动量决定。
•二、生产成本(K )1、含义(生产成本即资本的消耗)生产商品所耗费的预付资本价值就是生产成本(生产费用),即c+v ,用K 来表示。
2、假象生产成本这一范畴,掩盖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根本区别,掩盖了它们在价值增殖过程中的不同作用。
在生产成本这一范畴下,剩余价值被看作商品价值在生产成本以上的余额,即资本家所耗费资本的产物3、意义在资本主义生产中,生产成本有着以下实际意义:生产成本的补偿是资本主义再生产的条件。
a.生产成本是资本家经营企业盈利或亏本的标志b.生产成本是商品销售价格的最低界限。
若销售价格高于生产成本,则盈利;反之,则亏损。
生产成本的高低也是决定资本家在竞争中胜败的关键c.对于资本家来说,生产商品所耗费的的只是资本的耗费C+V ,剩余价值m 是无偿获得的,是资本家预付资本的增殖,因此不计入生产成本。
➢三、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P )1、如何转化事实上,剩余价值由生产中所耗费的可变资本带来•由于资本家关心的只是资本的投入与产出之比,当剩余价值被看作是全部预付资本(C )的产物是,剩余价值便取得了利润这个转化形式。
•此时剩余价值来源表达式由C+(V+m )变成(C+V )+m•若P 代表利润,商品价值的公式W=K+P•2、二者的联系与区别(1)联系利润是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本质上就是剩余价值,都是由雇佣工人的剩余劳动所创造的,二者数量上相同。
第七章:剩余价值的分配2022年5月21日20:35(2)区别剩余价值是可变资本的产物,利润表现为全部预付资本的产物在生产成本和利润的形态下,剩余价值的真正来源、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关系都被掩➢盖了3、利润率(P')(1)定义剩余价值与全部预付资本的比率,叫利润率。
剩余价值理论的主要内容
剩余价值理论的主要内容
剩余价值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核心理论之一,它是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深刻剖析,也是对资本主义剥削机制的深刻揭示。
剩余价值理论的主要内容包括剩余价值的产生、剩余价值的实现和剩余价值的分配。
首先,剩余价值的产生是指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工人创造的价值远远大于他们所获得的工资。
这是因为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下,工人所获得的工资只能保证他们的生存,而剩余价值则是资本家通过剥削工人而获取的。
马克思指出,剩余价值的产生是由于工人在劳动过程中所创造的价值与他们所获得的工资之间的差距,这种差距就是剩余价值。
其次,剩余价值的实现是指剩余价值在商品交换过程中得以实现。
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商品的交换是通过市场来实现的,而剩余价值则是通过商品的交换来实现的。
资本家通过出售商品获得剩余价值,从而实现对工人的剥削。
这也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下剩余价值的实现方式。
最后,剩余价值的分配是指剩余价值在社会中的分配方式。
在
资本主义社会中,剩余价值主要分配给资本家作为利润,而工人只能获得他们创造的价值的一部分作为工资。
这种剩余价值的分配方式导致了社会的阶级分化和贫富差距的加剧,是资本主义剥削机制的体现。
总之,剩余价值理论深刻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下的剥削机制和阶级矛盾,对于我们深刻理解资本主义社会的本质和特点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对剩余价值理论的研究,可以更好地认识和把握资本主义社会的运行规律,为实现社会主义的最终胜利提供理论指导和思想武器。
《剩余价值的分配》课件
剩余价值的分配也可以影响阶级流动,为底层人群提供上升通道。
对劳动者权益的影响
01
工资水平
剩余价值的分配决定了劳动者的 工资水平,影响劳动者的生活水 平。
工作条件
02
03
社会保障
剩余价值的分配也会影响企业对 于工作环境的投入,进而影响劳 动者的工作条件。
剩余价值的分配对于社会保障制 度的建立和完善也有重要影响, 关乎劳动者的基本权益保障。
从劳动价值论出发,认为剩余价值是劳动者创造的超过其劳动力价 值的部分。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派
从剩余价值理论出发,认为资本主义生产的实质是剩余价值的生产 ,剩余价值的分配是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基础。
新古典政治经济学派
认为市场机制能够自动调节剩余价值的分配,反对政府干预。
02
剩余价值的分配方式
工资分配
济关系。
利润分配的实质是企业所有者 取得的利润中的一部分被经营 管理者以分红、奖金等形式占 有。
利润分配的形式包括股息、红 利、股票回购等。
地租分配
01
地租是土地所有者凭借土地所有 权取得的一种收入,是剩余价值
的转化形式。
03
地租分配的实质是土地使用者为 了获得土地使用权而向土地所有
者支付的租金。
THANKS
感谢观看
01
工资是劳动力价值的货币表现, 是工人的劳动报酬。
02
工资分配是剩余价值分配的重要 方式之一,它反映了工人与资本
家之间的经济关系。
工资分配的实质是工人创造的剩 余价值被资本家以工资的形式占 有。
03
工资分配的形式包括计时工资、 计件工资、奖金、津贴等。
04
利息分配
01
马克思主义的剩余价值论与社会财富分配
马克思主义的剩余价值论与社会财富分配马克思主义的剩余价值论,作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核心理论之一,对于社会财富的分配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本文拟从剩余价值的概念、剩余价值的产生与实现以及剩余价值对社会财富分配的影响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剩余价值的概念剩余价值是指在生产过程中,由工人创造的劳动价值超过其实际工资的部分。
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工人无产阶级通过出卖劳动力为资本家创造剩余价值,而这部分价值则被资本家占有。
二、剩余价值的产生与实现剩余价值的产生源于生产过程中的剩余劳动。
在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中,雇佣劳动和资本之间形成了雇佣关系,资本家通过占有生产资料支配了生产过程,并通过购买工人的劳动力使其参与生产。
工人在工作时间内创造出的劳动价值分为两部分:一部分等于其工资,另一部分则是剩余价值。
这种剥削关系造成了劳动者与资本家之间的阶级矛盾。
剩余价值的实现主要依靠商品的交换过程。
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的过程可以通过商品的买卖来实现。
资本家将生产出来的商品作为价值的体现,出售给消费者获取利润。
在这个过程中,商品的价值由劳动价值和剩余价值构成,剩余价值则为资本家所占有。
三、剩余价值对社会财富分配的影响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揭示了资本主义制度下财富分配的根本矛盾。
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导致了财富的不平等分配和贫富悬殊的现象。
剩余价值的占有者是资本家,而劳动者只能获得其对应的工资。
这使得少数资本家享有巨大的财富,而劳动人民则处于相对贫困的境地。
剩余价值的存在使得资本家可以持续积累资本,进一步加剧了社会财富的不平等。
资本主义社会中,富者愈富,穷者愈穷的现象屡见不鲜。
剩余价值凸显了资本主义制度中阶级矛盾与社会不公的本质。
然而,马克思主义的剩余价值论也提供了一种社会财富分配的解决方案。
马克思主义追求消灭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剥削与压迫,通过无产阶级的革命推翻资本主义制度,建立社会主义制度。
在社会主义制度下,生产资料和社会财富将成为全体人民(劳动人民)的共同财富,剩余价值的占有关系将得到彻底改变。
剩余价值的分配课件
• 剩余价值的定义与来源 • 剩余价值的分配方式 • 剩余价值分配的理论基础 • 剩余价值分配的实践与影响 • 剩余价值分配的改革与探索
01
剩余价值的定义与来源
剩余价值的定义
剩余价值
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创造的价值减去劳动力价值 后的差额。
劳动力价值
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所需要的生活资料的价值。
剩余价值分配对劳动者生活水平的影响
剩余价值分配对劳动者收入水平的影响
合理的剩余价值分配能够提高劳动者的收入水平,改善其生活状况。剩余价值过 多地集中在大资本家手中,会导致劳动者收入水平低下和社会贫富差距扩大。
剩余价值分配对劳动者职业发展的影响
合理的剩余价值分配能够促进劳动者的职业发展,提高其技能和素质。剩余价值 过多地集中在某一行业或领域,会导致劳动者职业发展的局限性。
利息分配
01
利息是借贷关系中债务人支付给债权人的报酬,是资金使用权 的价格。
02
利息分配受到市场供求关系、风险因素、政策法规等多种因素
的影响。
利息分配应遵循公平、合理、透明等原则,保障债权人的合法
03
权益,促进金融市场的健康发展。
利润分配
利润是企业经营成果的体现,是企业创造的价值。
利润分配是企业将利润按照一定的比例和方式分配给投资者、股东和企业 的留存收益。
剩余价值分配的国际经验与借鉴
发达国家剩余价值分配的经验
发达国家在剩余价值分配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如工资集体协商、员工持股计划等,值 得借鉴和学习。
国际劳工组织的相关规定
国际劳工组织通过了一系列关于剩余价值分配的公约和建议书,为各国制定相关政策提供 了指导和参考。
国际比较研究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剩余价值理论的基本原理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剩余价值理论的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概论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介绍和总结。
其中一个重要的理论是剩余价值理论,它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核心内容之一。
剩余价值理论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中剥削的本质和特点。
本文将介绍剩余价值理论的基本原理。
一、剩余价值的概念剩余价值是指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所创造的超过其自身维持和再生产所需要的价值部分。
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经济体系中资本家对工人剥削的体现,也是劳动者无偿劳动的结果。
二、剩余价值的产生过程剩余价值的产生过程主要包括两个阶段,即货币资本转化为生产资本的过程和生产过程中剩余价值的产生过程。
在货币资本转化为生产资本的过程中,资本家将货币资本用于购买劳动力和生产资料,形成生产关系。
劳动力作为商品被买卖,而劳动者作为雇佣者的雇佣劳动力,则成为资本家获取剩余价值的对象。
在生产过程中,劳动者进行有偿劳动,创造新的价值。
其中,所创造的能够抵偿自身维持和再生产的价值部分被称为必要劳动,而超过这部分的创造价值则属于剩余价值。
三、剩余价值率的计算剩余价值率是指剩余价值和资本总量的比率。
其计算公式为:剩余价值率=(剩余价值/可变资本)×100%。
其中,可变资本是指用于购买劳动力的资本量,剩余价值是指劳动者创造的超过自身所需价值部分。
剩余价值率的高低反映了资本主义经济体系中剥削的程度。
四、剩余价值理论的意义剩余价值理论对于揭示资本主义社会中剥削的本质和特点具有重要意义。
它不仅为理解资本主义经济体制提供了理论支持,也为认识阶级矛盾和社会变革提供了理论基础。
剩余价值理论揭示了劳动者无偿劳动和资本家对剩余价值的占有,从而揭示了社会财富分配的不公平性。
通过剩余价值理论,人们可以认识到资本主义社会中阶级矛盾的尖锐性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必要性。
总结起来,剩余价值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核心理论之一。
它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中剥削的实质,深刻影响了人们对社会现象和社会制度的认识。
理解和掌握剩余价值理论的基本原理,对我们深入了解和研究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具有重要的意义。
考研政治之马经剩余价值规律精讲
考研政治之马经剩余价值规律精讲考研政治之马经剩余价值规律精讲中国大学网考研频道>>政治经济学的根本任务在于揭示经济运行的规律。
其中,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社会的最基本规律。
商品及价值规律在历年真题中呈现出重复命题的趋势。
马克思通过分析剩余价值的生产、积累、流通以及分配,揭示了剩余价值的运动规律及其作用,创立了剩余价值理论。
剩余价值论深刻揭露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剥削本质,阐明了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之间阶级斗争的经济根源,指出了无产阶级革命的历史必然性。
剩余价值论是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基石,是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揭示资本主义制度剥削本质的锐利武器。
由于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的发现,社会主义由空想变为科学。
马克思在分析剩余价值的生产、积累、流通以及分配过程,揭示资本主义经济特殊规律的同时,也揭示了商品经济和社会化生产的一般规律,例如资本循环周转规律,社会再生产规律,积累规律等。
这些规律,在资本主义条件下,由于受到资本主义制度的制约,具有了特殊的表现形式。
如果抛开制度因素,则对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具有重大指导意义。
一、价值规律1.价值规律的内容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的交换依据商品的价值实行等价交换。
2.价值规律的作用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它通过市场机制自发地起作用,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具有客观性。
具体作用表现在:自发地调节社会劳动在生产部门间的分配,调节商品的生产和流通;促进商品生产者改进生产技术,改善经营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从而推动社会生力的发展;促进商品生产者展开激烈竞争,优胜劣汰。
3.价值规律的要求价值规律要求进入交换领域的商品的交换价值与价值一致。
二、剩余价值的生产1.不变资本之与可变资本及其意义马克思把资本区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进一步揭示了剩余价值的源泉。
它表明,剩余价值既不是由全部资本创造的,也不是由不变资本创造的,而是由可变资本创造的。
雇佣劳动者的剩余劳动是剩余价值的唯一源泉。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剩余价值的再分配与社会公平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剩余价值的再分配与社会公平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认为,剩余价值是指在生产过程中劳动者创造出的超过其自身劳动力价值的剩余部分。
剩余价值的分配问题一直是社会公平与社会正义的重要议题之一。
本文将探讨剩余价值的再分配与社会公平的关系,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
一、剩余价值的再分配对社会公平意义重大剩余价值的再分配是指将剩余价值按照一定的原则和规定重新分配给社会成员,以实现社会公平和社会正义。
这一再分配的过程对于社会公平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剩余价值再分配可以缩小贫富差距,促进社会公平。
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剩余价值主要由资本家占有,并且进一步导致贫富差距的不断扩大。
通过将剩余价值再分配给广大劳动者,可以减少社会贫困现象,缩小贫富差距,实现更加公平的财富分配。
其次,剩余价值再分配可以提高劳动者的工资水平,增加其收入来源。
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劳动者通常只能获得较低的工资,而剩余价值则由资本家全部获取。
通过再分配剩余价值,可以确保劳动者合理分享创造财富的成果,增加他们的收入来源,提高其生活水平。
最后,剩余价值再分配对于实现社会稳定和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因为剩余价值的不合理分配,劳动者的不满情绪会逐渐积累,并可能导致社会动荡和冲突。
通过合理再分配剩余价值,可以缓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的长期平稳发展。
二、解决剩余价值再分配与社会公平的办法为了实现剩余价值再分配与社会公平之间的良好结合,我们可以采取以下几方面的办法:1. 建立健全的税收制度和福利机制。
政府可以通过税制改革,增加对高收入者和富人的税收负担,减少贫困人口的税负。
同时,建立起完善的社会福利机制,提供基本的社会保障和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以减轻低收入者的生活压力,调整社会收入分配结构。
2. 推动劳动者工资的合理增加。
政府可以通过法律法规的制定和实施,确保劳动者获得合理的工资报酬。
同时,鼓励工会发挥作用,代表劳动者争取更好的工资待遇和工作条件,以确保劳动者能够公平分享创造的财富。
马原理 第17课 剩余价值的流转与分配
其三,资本主义国家的政党制是一种维护资产阶级统治的政治 制度,其多党制则是资产阶级选择自己的国家管理者,实现其 内部利益平衡的政治机制
考点70
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及其本质
资本主义国家意识形态的本质,可以概括为两个方面:第一, 资本主义意识形态是资本主义社会条件下的观念上层建筑,是 为资本主义社会形态的经济基础服务的;第二,资本主义意识 形态是资产阶级的阶级意识的集中体现
下节课再见
2019考研政治强化课程
马原理
新浪微博:考研政治徐涛 配套教材:《考研政治核心考案》
第十七课 剩余价值的流转与分配
考点65
剩余价值的循环
产业资本在循环过程中要经历三个不同阶段,与此相联系的是 资本依次执行三种不同职能:
第一个阶段是购买阶段,产业资本执行的是货币资本的职能;
第二个阶段是生产阶段,产业资本执行的是生产资本的职能;
考点68
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与经济危机
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和生产社会化之间的矛盾,是资本 主义的基本矛盾。这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在资本主 义社会的具体体现 生产相对过剩是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本质特征 经济危机的可能性是由货币作为支付手段和流通手段引起的
考点68
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与经济危机
考点65
剩余价值的循环
经济危机的发生,实际上是资本主义条件下以强制的方式解决 社会再生产的实现问题的途径。这种强制性地恢复平衡,是以 社会经济生活的严重混乱以及社会资源和财富的极大浪费为代 价的。
考点66
剩余价值的分配
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工人工资是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这是资 本主义工资的本质。
工资表现为“劳动的价格”或工人全部劳动的报酬,这就模糊 了工人必要劳动和剩余劳动的界限,掩盖了资本主义剥削关系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剩余价值理论与社会分配问题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剩余价值理论与社会分配问题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核心内容,其中包括了复杂的经济理论。
本文将着重回顾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的一个重要理论——剩余价值理论,并进一步探讨它与社会分配问题的关系。
一、剩余价值理论概述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核心之一。
这一理论描述了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劳动力创造的价值与工人实际收到的工资之间的差距。
简而言之,剩余价值指的是劳动力使用价值和劳动力交换价值之间的差异,它是由劳动者创造的,但归资本家所有。
按照马克思的观点,资本家雇佣工人给予工资作为工人劳动力使用价值的报酬,然而,工人实际所创造的价值远远超过他们的工资。
这部分实际创造的价值被资本家占有,即为剩余价值。
剩余价值的存在是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内部矛盾的产物。
二、剩余价值理论与社会分配问题剩余价值理论与社会分配问题有着密切的联系。
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剩余价值的产生和分配通常导致了贫富差距的加剧。
资本家通过占有剩余价值使自身财富不断累积,而工人则无法分享到他们创造的全部价值,仅仅依靠工资生活。
由于剩余价值的存在,社会分配不公平成为资本主义社会的一个显著特征。
资产阶级占有剩余价值,而无产阶级只能依靠出卖劳动力生存。
这种剥削关系导致社会贫富悬殊的进一步拉大,形成了阶级的对立和社会矛盾。
三、对剩余价值理论的解读与争议剩余价值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基石,但同时也引发了很多争议。
其中,有学者对剩余价值理论的提出和计算方法表示怀疑,认为剩余价值理论过于简化,无法完全准确地描述现实经济。
此外,剩余价值理论还会受到资本主义体系中其他因素的影响,例如市场需求、竞争状况、劳动生产率等。
缺乏对这些因素的全面考量可能导致对剩余价值计算的不准确。
四、剩余价值理论的现实意义与启示尽管剩余价值理论存在一些局限性,但它对理解资本主义经济及社会分配问题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剩余价值理论提醒我们,资本主义社会存在着广泛而深刻的不平等现象,贫富的悬殊并非偶然,而是制度内在的矛盾体现。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剩余价值理论与社会主义分配体制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剩余价值理论与社会主义分配体制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剩余价值理论与社会主义分配体制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作为一门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综合性课程,旨在使学生全面了解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核心观点。
在这门课程中,理解和掌握剩余价值理论与社会主义分配体制的内容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对剩余价值理论与社会主义分配体制进行复习,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些重要概念。
1. 剩余价值理论剩余价值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础,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核心内容。
它探讨了商品生产中剩余价值的产生和分配问题,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中剥削的本质和资本家阶级的统治。
通过分析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的价值交换、商品生产和劳动力价值等要素,马克思认为剩余价值是劳动者所创造的价值与其获得的报酬之间的差额。
而这部分剩余价值则被资本家阶级占有和利用。
剩余价值理论的核心观点包括劳动价值论、剩余价值率和剩余价值公式等。
马克思通过阐述劳动力价值是商品价值的源泉,进而推导出劳动价值是商品价值的基本核算单位。
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工人出卖自己的劳动力给资本家,而资本家则通过不付出等值的报酬而依靠剥削劳动者获得剩余价值。
这一理论充分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关系的本质。
2. 社会主义分配体制社会主义分配体制是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资本主义的分配方式有着本质的区别。
在社会主义分配体制下,按劳分配和按需分配是两种主要形式。
按劳分配是基于个人劳动贡献多少来决定个人在社会生产中所获得报酬的一种分配方式。
按需分配则是根据个人的合理需求来分配社会资源和收入。
社会主义分配体制的目标在于实现社会公平、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和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基本需求。
在社会主义分配体制中,还存在着一些其他的分配方式,如国家的收入分配、社区的分配以及特殊行业的分配等。
这些不同的分配方式在不同的社会主义国家和阶段会有所不同,但它们都以实现社会公平和人民福祉为宗旨。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概论(第二版)》第七章 剩余价值的分配
可见, 平均利润的形成过程, 是不同部门资本家通过竞争瓜分剩 余价值的过程。
三、资本主义地租
资本主义土地私有制: 土地归私人所有者占有,农业由资本家经营。 资本主义土地私有制的形成 资本主义土地私有制主要通过三种途径形成: •资本原始积累,即通过暴力手段掠夺土地,强制农业小生产者与土地 分离。在英国较为典型。 •封建地主经济通过改良方式,采用雇佣劳动,按照资本主义经营方式 改造地主庄园,逐步转变为资本主义土地私有制。 •在自由农民土地所有制基础上逐步发展成资本主义土地所有制。
生产成本对资本主义生产重要影响 •生产成本的补偿是资本主义再生产的条件。 •生产成本是资本家经营企业盈利或亏本的标志。 •生产成本的高低, 也是决定资本家在竞争中胜败的关键。
二、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
利润概念 •剩余价值是由可变资本带来的, 但资本家只关心资本的投入 和产出, 剩余价值在资本家眼中被看作是由生产过程中所耗费 的全部资本的产物。 •当剩余价值不被看做可变资本的产物, 而是被看做全部预付 资本的产物或增加额时, 剩余价值便转化为利润(用p表示)。
平均化过程, 商业资本家要获得与产业资本家一样的平均利 润。
商业流通费用 商业流通费用分为生产性流通费用和纯粹流通费用。 •生产性流通费用是由商品使用价值运动所引起的费用, 如商品
的保管费、运输费、包装费等, 这些费用是生产过程在流通领域 内的继续而产生的相关费用。 •纯粹流通费用是由商品的价值运动所引起的费用, 即在商品变 为货币、货币变为商品的单纯的商品买卖过程中所支出的费用, 如商店的簿记费、广告费、办公费、商业店员的工资等。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剩余价值的产生、增殖和分配问题
❖ 有人认为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忽视了“组织者”的 作用:企业家组织了社会生产活动、扮演了配置社会 资源的重要角色。
❖ 历史到底是人民创造的?还是伟人(组织者)创造的? ❖ 有人认为:历史是人民和伟人(组织者)共同创造的,
两者缺一不可,是共力的结果 。
❖ e.g. 周有光谈政治经济学和资本家的作用.doc
❖ 二是劳动者没有别的商品可以出卖,必须出卖自己 的劳动力。
❖ 也就是说,他除了自己的劳动力外,必须一无所有,不得不靠 出卖劳动力来维持生活。
❖ (2)劳动力的价格:工资(生活资料的价值 \生活必需品的价格)
❖ ①维持劳动者本人生存所必须生活资料的价值。 ❖ ②维持劳动者家属生存所必须的生活资料的价值。 ❖ ③劳动者教育与培训的费用。
❖ 马克思关于劳动力价值的规定,对于认识以劳动力商品的 出卖为基础的资本关系是极其重要的。它揭露了剩余价值 的来源和工资的实质,是剩余价值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 分。
❖ 思考题:工人依靠工资能否摆脱贫 困和实现共同富裕?
❖ 个例:企业高管、职业经理人等,年薪过百万, 过千万的有很多,生活也比较富足。
❖ (3)离开流通领域,价值也不能发生增殖,因为如果 不满足A和B来个条件,剩余价值就不可能产生和 实现。
❖ A:资本家把货币投入流通领域购买劳动力商品(剩余价值生 产的前提);
❖ B:把凝结了劳动者剩余劳动的商品在市场(流通领域)上销 售出去(剩余价值的最终实现)。
❖ 剩余价值生产的条件3、货币转化为资本—
❖ 案例:最低工资保障制度.doc
❖ 问题:工资的本质是什么?是劳动 力的价格,还是劳动的价格(或报 酬)?(重点)
❖ 西方经济学家认为:劳动的价格就是工人报酬 ❖ 原因:把工资看做劳动的报酬,可以说明利润来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剩余价值理论的基本内容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剩余价值理论的基本内容剩余价值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的重要理论之一,它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中的核心内容。
本文将从剩余价值的概念、产生方式以及意义等方面对剩余价值理论进行复习。
一、剩余价值的概念剩余价值是指在商品生产过程中,劳动者所创造的价值与其所获得的工资之间的差额。
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剩余价值是资本家剥削工人的经济基础。
二、剩余价值的产生方式剩余价值的产生方式主要是通过资本家对劳动力的剥削实现的。
在资本主义经济中,劳动力成为商品,工人出卖自己的劳动力给资本家,而资本家则以工资形式支付给工人一定的交换价值,工人在工作过程中创造的价值超过自身所获得的工资,这部分价值就是剩余价值。
三、剩余价值的意义剩余价值的存在使资本家能够获取利润,进一步推动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同时,剩余价值的存在也导致了阶级分化和社会不平等的加剧,使剥削阶级和被剥削阶级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
四、剩余价值的分配方式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剩余价值的分配方式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剩余价值归资本家所有,这部分剩余价值被资本家用于扩大再生产、投资、获取利润等。
二是剩余价值以工资的形式返还给工人,用于维持其生存和再生产。
五、剩余价值理论的局限性剩余价值理论需要在资本主义社会条件下才能得以实现,而且只适用于商品生产领域。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结构的变化,该理论的适用范围也在不断缩小。
六、剩余价值理论的现实意义尽管剩余价值理论有其局限性,但它依然为我们理解和分析当代社会经济现象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通过对剩余价值的研究,我们能够更好地认识资本主义社会的内在矛盾和不平等问题,为推动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提供理论基础。
综上所述,剩余价值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中重要的内容之一。
复习剩余价值理论的基本内容,有助于深化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理解和运用,对于分析和解决当代社会经济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理解剩余价值理论不仅仅是对一个经济概念的认识,更是对社会制度、阶级矛盾和社会变革的思考与探索。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资料剩余价值理论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资料剩余价值理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资料:剩余价值理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是一门系统阐述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课程,主要是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进行深入研究和理解。
其中一个重要的理论就是剩余价值理论,本文将重点对剩余价值理论进行复习和总结。
一、剩余价值理论的概念剩余价值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核心理论之一,也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基本理论之一。
剩余价值,指的是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劳动者创造的劳动价值与其从资本家所获得的工资之间的差额。
简单来说,剩余价值就是资本家剥削工人所获取的利润。
二、剩余价值理论的基本原理1. 商品和劳动价值理论首先,理解剩余价值理论需要了解商品和劳动价值的概念。
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商品是指劳动成果,具有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
而劳动价值是商品的价值由劳动时间来决定的。
2. 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资本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
不变资本是指用于购买生产资料和工具的资本,它在生产过程中不改变价值。
可变资本是指支付给劳动者的工资,它在生产过程中通过劳动创造剩余价值。
3. 剩余价值的创造过程剩余价值的产生是通过工人在生产过程中创造价值,而资本家占有部分创造的价值的过程。
剩余价值的创造主要涉及到劳动者剩余劳动和剩余价值率的概念。
劳动者剩余劳动是指工人在工作时间中不生产自己工资所需要的价值,而是为资本家创造剩余价值。
剩余价值率则是剩余价值与可变资本之比。
4. 剩余价值的实现和再生产马克思认为,剩余价值的实现是通过商品交换来实现的。
资本家通过将商品出售获得利润,从而实现剩余价值的获取。
而剩余价值的再生产则指资本家将获得的利润再投入到生产中,从而实现再次创造剩余价值。
三、剩余价值理论的意义和批判剩余价值理论对于理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剥削现象具有重要意义。
它揭示了资本主义经济制度中存在的剥削关系和剩余价值的产生过程。
同时,剩余价值理论也对于揭露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内在矛盾和不可持续性起到了重要作用。
马克思主 义经济学剩余价值理论知识点总结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剩余价值理论知识点总结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剩余价值理论无疑是一颗璀璨的明珠,它深刻地揭示了资本主义经济的本质和内在规律。
接下来,让我们一同深入探索这一重要理论的各个方面。
剩余价值的概念是理解这一理论的基石。
简单来说,剩余价值就是由劳动者创造的、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那部分价值。
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资本家支付给工人的工资仅仅能够维持工人及其家庭的基本生活,而工人在劳动中所创造的价值远远超过了他们所得到的工资。
这部分超出的价值,就是剩余价值。
为了更清晰地理解剩余价值的产生,我们需要了解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的劳动二重性。
劳动具有二重性,即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
具体劳动创造了商品的使用价值,而抽象劳动则创造了商品的价值。
在资本主义生产中,资本家关心的并非具体劳动所创造的使用价值,而是抽象劳动所创造的价值。
资本家通过购买劳动力,使工人在生产过程中为其创造价值。
工人的劳动时间被分为必要劳动时间和剩余劳动时间。
必要劳动时间是工人用于生产自身劳动力价值的时间,在这一时间内,工人创造的价值刚好等于资本家支付给工人的工资。
而剩余劳动时间则是工人为资本家创造剩余价值的时间。
剩余价值的生产有两种基本方法: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
绝对剩余价值生产,是指通过延长工作日的长度,使工人在剩余劳动时间内创造更多的剩余价值。
在资本主义发展的早期,资本家主要依靠这种方法来增加剩余价值。
然而,这种方法受到工人身体和社会舆论的限制,不可能无限制地延长工作日。
相对剩余价值生产,则是通过缩短必要劳动时间,相对延长剩余劳动时间来实现。
资本家通过改进生产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使得单位商品的价值降低。
这样,工人在相同的劳动时间内生产出更多的商品,从而降低了劳动力价值,缩短了必要劳动时间,相对延长了剩余劳动时间,实现了剩余价值的增加。
剩余价值规律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规律。
它决定了资本主义生产的目的是追求剩余价值的最大化。
资本家为了获取更多的剩余价值,不断地进行资本积累和扩大再生产。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资本的流通过程和剩余价值的分配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资本的流通过程和剩余价值的分配第一节资本的循环和周转1.产业资本循环的三个阶段,产业资本的三种职能形式,产业资本的循环。
2.资本周转和资本周转速度,影响资本周转速度的因素,生产时间和流通时间,生产资本的构成——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预付资本的总周转速度,资本周转速度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影响,资本周转速度对年剩余价值量的影响,资本周转速度对年剩余价值率的影响。
第二节社会资本的再生产1.单个资本与社会资本,社会资本再生产的实现,社会总产品及其分类2.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实现。
实现过程,实现条件。
3.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实现,前提条件,实现过程,实现条件。
4.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和根源,资本主义再生产的周期性。
第三节产业资本的利润和平均利润1.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生产成本,利润,剩余价值率转化为利润率,影响利润率的因素。
2.利润转化为平均种润,不同生产部门利润率的差别,部门之间的竞争形成平均利润,平均利润率水平的决定,平均利润的本质3.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生产价格是价值的转化形式,生产价格形成后价值规律作用形式的变化和超额利润。
第四节商业资本和商业利润1.商业资本的本质和职能,商业资本的作用。
2.商业利润的本质和来源。
第五节借贷资本和利息1.借贷资本的形成和本质。
2.利息的本质和来源,利息率。
3.资本主义银行及其职能,银行资本,银行利润。
4.股份公司的产生,股票和股息,股份公司的组织结构和股票控制额,股票价格。
第六节农业资本和地租1.资本主义农业中剩余价值分配的特点。
2.级差地租,形成条件,形成原因,形成源泉,级差地租的两种形态。
3.绝对地租,形成条件,形成原因,形成源泉,绝对地租在当代的新变化。
4.土地价格。
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1.资本的循环和周转(1)识记:货币资本。
生产资本。
商品资本。
资本周转。
周转时间。
周转速度。
固定资本。
流动资本。
(2)领会:产业资本循环的三个阶段。
产业资本的三种职能形式。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剩余价值理论的基本原理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剩余价值理论的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概论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体系的核心内容,其中包含了许多重要的理论原理。
其中之一便是剩余价值理论,它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将对剩余价值理论的基本原理进行复习。
一、价值与剩余价值的概念1. 价值的定义及产生在经济交换过程中,商品具有一定的价值。
马克思认为,商品的价值是由其中所包含的劳动时间决定的。
这是因为在生产过程中,劳动是创造价值的唯一源泉。
因此,劳动时间决定了商品的价值大小。
2. 剩余价值的概念剩余价值是指在商品生产过程中,劳动者所创造出来的实际价值超过了他们自身劳动力价值的部分。
也就是说,剩余价值是劳动者未得到的部分,它在资本主义社会中表现为资本家占有劳动者创造的价值的剩余部分。
二、剩余价值理论的基本原理1. 剩余价值的实现剩余价值只有在商品实际上被出售并得到相应的货币形式时才能实现。
这就要求剩余价值必须通过商品交换来实现。
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剩余价值通过资本家占有和支配下的工人阶级无偿劳动而实现。
2. 剩余价值的来源剩余价值的产生离不开资本家和工人之间的雇佣关系。
在资本主义社会中,资本家占有生产资料,拥有控制和支配劳动过程的权力。
工人们被迫出卖自己的劳动力,为资本家提供劳动,而资本家则以工资的形式支付给工人劳动力价值的一部分。
通过剩余价值理论,马克思指出,剩余价值的源泉就是工人们被迫超时工作,从而超出了雇佣合同规定的工时,并创造了超过劳动力价值的价值。
3. 剩余价值的转化在生产过程中,剩余价值实际上是由劳动者创造出来的。
但在商品交换过程中,剩余价值转化为了资本家占有的剩余价值。
这是通过雇佣关系和国家的加入实现的。
资本家占有并支配着生产资料,能够通过控制劳动过程和价值流转来转化剩余价值。
三、剩余价值理论的意义剩余价值理论是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经济体系中剥削工人的本质进行深刻揭示的理论。
它揭示了剩余价值的产生和实现方式,揭示了资本家占有和支配劳动者创造的价值的本质。
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人教版高二年级思想政治随堂PPT学习
思考:你能用图示来表示这两种方法吗?
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 2
0 必要劳动时间
5
8 10
剩余劳动时间
工 作 日(10小时)
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
0
必要劳 动时间
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人教版高二年 级思想政治随堂PPT学习
年 级:高二年级 学 科:思想政治(人教版)
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
(一)剩余价值的生产 (二)剩余价值的实现 (三)剩余价值的分割 (四)剩余价值理论的意义
(一)剩余价值的生产
探究一:剩余价值的生产
材料一: 制鞋厂的老板比特为了组织生产,在劳动力市场 上雇佣了鲍波等众多工人,并按其劳动力的日价值量,支付给 鲍波日工资10美元。在厂里,鲍波一方面使用生产工具加工原 材料,生产出新的商品,把生产资料的价值转移到新产品中去; 另一方面,他消耗劳动力形成新价值。鲍波一天工作8小时, 他创造的新价值是16美元。
探究二:剩余价值的实现
材料一:比特为了维持企业正常生产,必须使购买、生产 和销售同时进行。这样,他的资本必须一部分以货币的形式存 在(称为货币资本),一部分以生产要素的形式存在(称为生 产资本),还有一部分以商品的形式存在(称为商品资本); 他还必须使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三者之间能够顺利 地依次转化,否则他的企业运行就要出问题。
①把全部资本按一定比例分成三个部分,使三种形式 的资本在空间上同时存在;
条 件 ②必须使不同部分的资本依次从一个阶段进入另一个
阶段,保持三种资本在时间上相继转化。
材料二:如果比特加强管理,同时市场上对鞋的需求量上 升,比特制鞋厂的产品就会出现供销两旺的状况。这时,比特 发现他的资本周转速度大大加快,他获得的剩余价值也更多了。
《马原剩余价值论》课件
《马原剩余价值论》PPT 课件
通过本课程PPT,我们将深入探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剩余价值的概念和 定义,并了解其重要性和实际应用,同时讨论该理论所引起的批评与争议, 以及其在现代社会中的应用与发展。
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的意义和时代价 值
分析资本主义经济
剩余价值理论帮助我们深入了解资本主义社会中的剥削和不平等现象。
3
可持续发展
通过将剩余价值用于可持续发展项目,推动环境和经济的双赢。
剩余价值理论的批评与争议
1 剩余价值测量的难题
存在一定的主观性和估算难度,导致理论的可信度受到质疑。
2 利润来源的多样性
剩余价值理论无法完全涵盖所有利润来源,限制了其应用范围。
3 经济制度的多样性
剩余价值理论更适用于资本主义经济,对其他经济制度的解释不足。
启发社会变革
通过剩余价值理论,我们可以思考如何实现社会的公平和共享。
马克思主义的核心概念
剩余价值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理解其整体思想的基石。
剩余价值在现代社会的应用与发展
1
社会福利与公共服务
剩余价值的合理分配可以用于提供更多的社会福利和公共服务。
2
员工福利与激励
合理分配剩余价值可以激励员工的表现,并提供更好的福利。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
阶级斗争
马克思认为社会的发展是由阶级 之间的斗争驱动的。
社会主义
马克思主张通过社会主义实现阶 级和谐和共享财富。
共产主义
马克思设想的最终目标是实现共 产主义社会,消除阶级差别。
剩余价值的概念和定义
剩余价值指劳动者创造出来的价值超过其劳动力价值所带来的报酬,被资本家占有的部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资本主义国家的职能是以服务于资本主义制度和资产阶级利益 为根本内容的,是资产阶级进行政治统治的工具
资本主义国家的职能包括对内对外两个基本方面,即对内实行 政治统治和社会管理,对外进行国际交往和维护国家安全及利 益
考点69
资本主义的国家、政治制度及其本质
民主制度:“主权在民”、“天赋人权”、“分权制衡”、 “社会契约”、“自由、平等、博爱”
内容 第一次划分 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 第二次划分 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和 商品资本 依据 是否能增殖(是否能带来剩 余价值) 资本执行的不同职能形式
第三次划分 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
资本的周转方式
例题(多选)
资本家经营的畜牧场中的种牛, 属于 A.不变资本 B.可变资本 C.固定资本
D.生产资本
考点65
考点66 成本价格 利润
剩余价值的分配
平均利润
考点66 平均利润率 生产价格
剩余价值的分配
超额利润
考点66
剩余价值的分配
在利润平均化规律作用下,产业资本家获得产业利润,商业资 本获得商业利润,银行资本家获得银行利
某企业投资汽车生产,生产一辆汽车所耗费的生产资料价值为 15 万元,支付给工人的工资为 5 万元,假定市场的平均利 润率 为 10%,那么,在自由竞争条件下,该汽车的生产价格为 A. 20万元 B. 20.5万元 C. 21.5万元 D. 22万元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这 种基本矛盾具体表现为两个方面:
第一,表现为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与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 求相对缩小的矛盾。
第二,表现为个别企业内部生产的有组织性和整个社会生产的 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
经济危机一般包括四个阶段:危机、萧条、复苏和高涨
考点69
资本主义的国家、政治制度及其本质
第三个阶段是售卖阶段,产业资本执行的是商品资本的职能
考点65
剩余价值的循环
产业资本运动的两个基本条件: 一是产业资本的三种职能形式必须在空间上同时并存。 二是产业资本的三种职能形式必须在时间上继起
考点65
剩余价值的循环
资本是在运动中增殖的,资本周而复始、不断反复的循环,就 叫资本的周转。
影响资本周转快慢的因素有很多,关键的因素有两个:一是资 本周转时间,二是生产资本中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构成
2019考研政治强化课程
马原理
新浪微博:考研政治徐涛 配套教材:《考研政治核心考案》
第十七课 剩余价值的流转与分配
考点65
剩余价值的循环
产业资本在循环过程中要经历三个不同阶段,与此相联系的是 资本依次执行三种不同职能:
第一个阶段是购买阶段,产业资本执行的是货币资本的职能;
第二个阶段是生产阶段,产业资本执行的是生产资本的职能;
剩余价值的循环
社会再生产的核心问题是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即社会总产 品的价值补偿和实物补偿问题
例题(多选)
通过对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实现过程中交换关系的分析,可以 看出 A. I(c)是通过第I部类内部交换实现的 B. II(v+m)是通过第II部类内部交换实现的 C. I(v+m)是通过和II(v+m)交换实现的 D. I(v+m)是通过和II(c)交换实现的
法制:宪法是资本主义国家法律制度的核心,它所依据的基本 原则有:私有制原则,“主权在民”原则,分权与制衡原则和 人权原则
国家政权:分权制衡的组织形式,即国家的立法权、行政权、 司法权分别由三个权力主体独立行使
考点69
资本主义的国家、政治制度及其本质
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进步作用和局限性: 其一,资本主义的民主是金钱操纵下的民主,实际是资产阶级 精英统治下的民主 其二,法律名义上的平等掩盖着事实上的不平等
考点65
剩余价值的循环
经济危机的发生,实际上是资本主义条件下以强制的方式解决 社会再生产的实现问题的途径。这种强制性地恢复平衡,是以 社会经济生活的严重混乱以及社会资源和财富的极大浪费为代 价的。
考点66
剩余价值的分配
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工人工资是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这是资 本主义工资的本质。
工资表现为“劳动的价格”或工人全部劳动的报酬,这就模糊 了工人必要劳动和剩余劳动的界限,掩盖了资本主义剥削关系
考点68
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与经济危机
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和生产社会化之间的矛盾,是资本 主义的基本矛盾。这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在资本主 义社会的具体体现 生产相对过剩是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本质特征 经济危机的可能性是由货币作为支付手段和流通手段引起的
考点68
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与经济危机
其三,资本主义国家的政党制是一种维护资产阶级统治的政治 制度,其多党制则是资产阶级选择自己的国家管理者,实现其 内部利益平衡的政治机制
考点70
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及其本质
资本主义国家意识形态的本质,可以概括为两个方面:第一, 资本主义意识形态是资本主义社会条件下的观念上层建筑,是 为资本主义社会形态的经济基础服务的;第二,资本主义意识 形态是资产阶级的阶级意识的集中体现
考点67
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的意义
马克思通过分析剩余价值的生产、积累、流通以及分配,揭示 了剩余价值的运动规律,创立了剩余价值理论。剩余价值理论 深刻揭露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剥削本质,阐明了资产阶级与 无产阶级之间阶级斗争的经济根源,指出了无产阶级革命的历 史必然性。剩余价值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基石,是无 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揭示资本主义制度剥削本质的锐利武器。 由于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的发现,社会主义由空想变为科学
下节课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