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高中化学 模块复习课学案 苏教版必修2

合集下载

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复习课基础有机知识点线结合教案设计

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复习课基础有机知识点线结合教案设计

基础有机知识的点线联合教课方案一、设计思路高一学生首次接触有机,固然对有机化学充满好奇,但学习方法和答题的规范性还有待加强。

本节课设计上,让学生先紧紧掌握点(详细物质),而后由点成线(一类物质),最后由线集面(有机化合物)。

并重申让学生规范表达能力,争取在解题中不由于表达的不规范而失分。

二、复习目标:1、熟习并能掌握典型物质:甲烷、乙烯、苯、乙醇、乙酸、乙酸乙酯等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由点成线的认识烃(烷烃、烯烃、炔烃、苯)及烃的衍生物(醇、醛、酸、酯)的官能团决定化学性质的规律;2、能对“同分异构体”、“同系物”、“蒸馏”、“液化”、“气化”、“萃取”等观点有明确的辨析三、教课过程(一)来自于化石燃料的有机物——点:名称甲烷乙烯乙炔苯分子式构造式构造简式官能团空间构型化学性质重要反响:1、甲烷与氯气光照条件下发生一氯代替2、乙烯水化法制乙醇3、乙烯在催化剂条件下的加聚反响4、苯和液溴在铁催化下的代替反响5、苯和浓硝酸在浓硫酸催化下的代替反响【当堂练习1—5】(一)来自于化石燃料的有机物——线:分类饱和烃不饱和烃烷烃烯烃炔烃苯构造特色碳碳单键呈链状碳碳双键呈链状碳碳叁键呈链状—C≡C—分子式组C n H2n+2 C n H2n C n H2n-2成通式n≥1 n≥2 n≥2代表物CH4(甲烷)C2H4(乙烯)C2H2(乙炔)H—C≡C—H正四周体型平面构造线型构造构造式键角10928键角约为120键角180CH2=CH2CHCH构造简式CH4注意双键不可以省略(CH2CH2书写错误)分类饱和烃不饱和烃烷烃烯烃炔烃苯甲烷在光照条件下与代替反响卤素单质(气态)反————应生成卤代烃与H2、X2(卤素单质)H2O、与H2、X2(卤素单加成反响——HX(卤化氢)发生加成反质)H2O、HX(卤化氢)应发生加成反响化可可燃性可燃性可燃性可燃性燃火焰呈蓝色火焰亮有烟火焰光亮有浓烟火焰光亮有浓烟性氧高锰不可以使能使能使不可以使学化酸钾+ + +)+ KMnO4(H)KMnO4(H)KMnO4(H KMnO4(H)反溶液溶液退色溶液退色溶液退色溶液退色应(酸性)与O2性催化——*被氧化成醛————氧化发生加聚反响生成高分加聚反响——子化合物————质分类饱和烃烷烃高温下受热分解可得热稳固性乙烯、乙炔、氢气烯烃——不饱和烃炔烃——苯稳固3CHCH其余——————(二)食品中的有机物——点:名称乙醇乙酸乙酸乙酯分子式构造式构造简式官能团化学性质重要反响:1、乙醇在Cu或Ag催化作用的氧化反响2、乙醇的焚烧反响3、乙酸和氢氧化钠的反响4、乙酸和碳酸钠溶液的反响5、乙醇和乙酸在浓硫酸作用下的酯化反响6、乙酸乙酯在氢氧化钠作用下的水解反响【当堂练习6—7】发散性题目:阿司匹林药物的主要成分如图,,请推断该药物的化学性质。

高中化学必修二教案苏教版

高中化学必修二教案苏教版

高中化学必修二教案苏教版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有机化学的基本概念,掌握有机化合物的命名规则和结构特点。

教学重点:有机分子的结构、碳原子的化学键及其分类、有机化合物的命名
教学难点:有机分子的结构、有机化合物的分类和特性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的内容,让学生了解有机化学的重要性和应用领域。

二、讲解(15分钟)
1.介绍有机化学的基本概念,引导学生认识到有机化学是研究含碳元素有机化合物的化学
学科。

2.讲解碳原子的特性和化学键的分类,让学生了解碳原子的四价性和单、双、三键的特点。

3.介绍有机分子的结构特点,引导学生掌握有机分子的饱和与不饱和以及环状结构等概念。

三、实践(20分钟)
1.老师出示一些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并让学生进行分类和命名练习。

2.让学生观察实验现象,探讨有机化合物的特性和反应规律。

四、训练(15分钟)
1.设计相关练习题,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答题练习。

2.指导学生复习之前所学内容,巩固知识点。

五、总结与拓展(5分钟)
1.让学生小结本节课所学的有机化学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2.引导学生思考有机化学与生活的联系及应用场景。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有机化学的基本概念和特点有了一定的了解,对有机化合物的
结构和命名规则也有了初步认识。

在后续教学中,可以通过实验和案例分析等形式,进一
步激发学生的兴趣,让他们更深入地理解有机化学的知识。

2019高中化学 专题3 有机化合物的获得与应用专题小结与测评学案 苏教版必修2

2019高中化学 专题3 有机化合物的获得与应用专题小结与测评学案 苏教版必修2

2019专题3 有机化合物的获得与应用[知识网络构建]一、烃的结构和性质写出图中标号所代表的化学方程式: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食品中的有机化合物转化关系2019写出图中标号所代表的化学方程式: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教案

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教案

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教案课程名称:高中化学必修二课时:第一课时教材: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教学内容:物质的结构教学目标:1. 了解物质的微观结构,能够解释物质的性质和变化。

2. 掌握原子、分子和离子的概念。

3. 能够运用化学符号和式表示化学物质。

教学重点:1. 原子、分子和离子的概念。

2. 化学符号和式的表示方法。

教学难点:1. 怎样用化学符号和式表示化学物质。

2. 怎样区分原子、分子和离子。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复习上节课所学的化学元素的性质和分类。

2. 引出本节课的话题:物质的结构。

二、讲解(15分钟)1. 通过实验或图片展示,引入原子、分子和离子的概念。

2. 讲解原子、分子和离子的定义和区别。

3. 示范化学符号和式的表示方法。

三、练习(15分钟)1. 完成课本上的练习题,巩固原子、分子和离子的概念。

2. 在黑板上进行化学符号和式的练习,让学生理解符号和式的含义。

四、拓展(10分钟)1. 通过案例分析或实际应用,深入了解分子的结构与化学性质的关系。

2. 引导学生思考某些物质的性质和变化与其分子结构的关系。

五、总结(5分钟)1. 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化学生对原子、分子和离子的理解。

2. 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和提问,激发学习兴趣。

六、作业布置(5分钟)1. 布置课后作业:完成课后习题,复习本节课内容。

2. 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多阅读相关知识,提高化学素养。

反思:本节课主要围绕物质的结构展开,通过讲解和实践,让学生了解原子、分子和离子的概念,掌握化学符号和式的表示方法。

在教学中,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结合,激发学生对化学的兴趣和热情,提高学习效果。

高中化学集体备课 《第二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第二章 专题复习教案 苏教版必修

高中化学集体备课 《第二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第二章 专题复习教案 苏教版必修

高中化学集体备课《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第二章专题复习教案苏教版必修专题复习授课班级课时教学目的知识与技能1、巩固物质的分类及方法,了解胶体的主要性质;2、进一步了解离子反应的本质及离子方程式的书写3、进一步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及有关概念过程与方法通过知识归纳总结的教学,让学生学会对所学知识进行归纳总结,引起学生对学习方法的重视。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本次课的学习,让学生找到学习的感觉,重视轻松学习的方法,感受学习的快乐重点离子方程式的本质及离子方程式的书写;难点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及有关基本概念的应用知识结构与板书设计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专题复习一、本章知识结构梳理1、物质的分类2、物质的化学变化二、本章典型题剖析三、本章专题讲座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规律1、守恒律:化合价有升必有降,电子有得必有失,对于一个完整的氧化还原反应,化合价升高总数 ==降低总数 ==失电子总数 ==得电子总数2、价态律:(1)元素处于最高价,只有氧化性;元素处于最低价,只有还原性,元素处于中间价,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

(2)同种元素不同价态之间发生反应,元素化合价只靠近不交叉,相邻价态间不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注意:1 元素处于最高价,具有氧化性,但不一定氧化性最强,2 金属元素只有正价无负价, F、 O只有负价无正价3 含同一元素的不同物质,若价态相邻,则不发生氧化还原3、强弱律化合价降低,得电子,被还原氧化剂 + 还原剂== 还原产物 + 氧化产物氧化性:氧化剂氧化产物还原性:还原剂还原产物教学过程教学步骤、内容教学方法、手段、师生活动板书一、本章知识结构梳理讲分类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的一种常用方法。

分类要有一定的标准,根据不同的标准可以对化学物质及其变化进行不同的分类。

常用的分类方法有交叉分类法和树状分类法。

板书1、物质的分类投影 (1)以分散质粒子大小对分散系分类 (2)以组成为标准对物质进行分类单质金属:Na 、 Mg 、 Al 非金属:S、 N2 、 O2 氧化物酸性氧化物:SO2、 SO3、 P2O5、碱性氧化物:Na2O、 CaO、 Fe2O3 两性氧化物:Al2O3 不成盐氧化物:CO、 NO 按酸根含氧酸:HNO3、 H2SO4 投影主干知识,让学生回忆细节知识。

高中必修二苏教版化学教案

高中必修二苏教版化学教案

高中必修二苏教版化学教案第一单元元素的发现与性质课时安排:4课时教学目标:1.了解化学元素的概念及其与化合物的区别。

2.认识现代元素周期表的构成和意义。

3.掌握几种基本元素的性质和常见化合物的性质。

4.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实验技能,锻炼动手能力。

教学重点:1.化学元素与化合物的区别。

2.元素的性质。

3.常见化合物的性质。

教学难点:1.元素的性质之间的联系。

2.元素周期表的组成和分类。

教学内容:1.化学元素的概念及其与化合物的区别。

2.现代元素周期表的构成和分类。

3.氢气、氧气等元素的性质和用途。

4.水、氧化钙等常见化合物的性质和用途。

教学过程及方法:1.引入:通过实验展示氢气的性质,引发学生对元素的兴趣。

2.讲解:介绍化学元素的概念及其与化合物的区别,讲解元素周期表的构成和意义。

3.实验:让学生进行氧气的收集实验,观察氧气的性质。

4.讨论:引导学生讨论常见元素的性质和用途,总结各元素之间的联系。

5.小结:梳理本节课的重点内容,提出问题进行复习。

教学素材:1.化学元素周期表。

2.实验器材:氢气收集装置、氧气收集装置等。

3.图片资料:氢气、氧气等元素的性质展示。

教学评价:1.观察学生在实验中的表现,评价其实验技能和动手能力。

2.针对学生的问题和思考,评价其对本节课内容的掌握程度。

作业安排:1.预习下节课的内容。

2.完成课堂上未完成的实验报告。

3.针对本节课内容,完成一份元素周期表的简单介绍。

教学反思:1.及时梳理学生的问题和疑惑,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

2.在实验环节加强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提高实验的质量和效果。

教学延伸:1.组织学生进行元素周期表的探究活动,让学生自主发现其中的规律。

2.辅导学生进行化合物的实验制备,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和创新意识。

教案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

教案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

教案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
教学内容: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第一章
教学目标:使学生掌握化合物的组成和结构、离子键和共价键的形成、离子晶体和共价晶体的性质、晶格常数以及化合物的晶体结构等知识。

教学重点:共价键和离子键的形成、晶格常数及晶体结构的理解。

教学难点:化合物的晶体结构的分辨。

教学方法:讲授、小组讨论、实验探究。

教学准备:教材、投影仪、实验器材。

教学过程:
1.引入:通过举例引入化合物的离子键和共价键的概念。

2.讲解:讲解离子键和共价键的形成过程和性质,引导学生理解化合物的组成和结构。

3.实验:进行实验观察不同晶体的性质,比较离子晶体和共价晶体的差异。

4.讨论:分组讨论晶格常数和晶体结构的相关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化合物的结构特点。

5.总结: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化合物的组成和结构对其性质的影响。

6.作业: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学生对离子键、共价键和晶体结构的理解。

教学反思:本节课主要围绕化合物的结构展开教学,通过讲解、实验和讨论,激发学生对化学结构的兴趣和理解。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培养其分析和判断能力,提高化学知识的应用能力。

2019_2020年高中化学专题4专题复习课教案苏教版必修2

2019_2020年高中化学专题4专题复习课教案苏教版必修2

专题复习课一、金属的冶炼写出图中标号所代表的化学方程式: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化学是人类创造新物质的工具写出图中标号所代表的化学方程式: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离不开化学促进科技发展⎩⎪⎪⎪⎨⎪⎪⎪⎧化学是科学技术的基础⎩⎪⎨⎪⎧高新材料电路板的制作:FeCl 3与Cu 反应⑥单晶硅:制取粗硅反应⑦化学新技术⎩⎪⎨⎪⎧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核科学和核武器技术航空航天和导弹技术激光技术化学合成和分离技术纳米技术写出图中标号所代表的化学方程式: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解决环境问题需要化学科学解决环境问题⎩⎪⎪⎪⎨⎪⎪⎪⎧治理环境污染⎩⎪⎨⎪⎧(1)燃煤烟气脱硫,如氨水法:SO 2+2NH 3+H 2O===(NH 4)2SO 3,SO 2+NH 3+H 2O===NH 4HSO 3,⑧(2)消除汽车尾气污染,污染物为CO 、NO 、NO 2、碳氢化合物等(3)回收二氧化碳绿色化学⎩⎪⎨⎪⎧原子经济:反应物的原子全部转化为期望的 最终产物,即原子利用率为100%核心:利用化学原理从源头上消除污染写出图中标号所代表的化学方程式: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中化学 专题1 专题复习课教案 苏教版必修2-苏教版高一必修2化学教案

高中化学 专题1 专题复习课教案 苏教版必修2-苏教版高一必修2化学教案

专题复习课元素的推断现),主要考查元素周期表中“位、构、性”的关系及利用物质结构和性质进行综合推断能力,要求熟练掌握短周期所有元素的结构特点,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以及它们的重要化合物的性质,在此基础上进行综合分析。

1.一般解题思路在以上基础上,针对题目按以下具体方法进行推断2.推断方法(1)对于简单的推断题只要应用有关知识点进行直接判断、比较或计算,即可找到答案。

(2)很多情况下只涉及短周期元素或前20号元素,可在草稿纸上画出一个只包含短周期或前20号元素的周期表,对照此表进行推断。

(3)可利用题目暗示的突破口,联系其他条件,顺藤摸瓜,各个击破,推出结论。

①对无明显突破口的元素推断题,可利用题示条件的限定,逐渐缩小范围,并充分考虑各元素的相互关系。

②有时限定条件不足,则可进行讨论,得出合理结论,有时答案不止一组,只要合理就可以;若题目只要求一组,则选择自己最熟悉、最有把握的。

③有时需要运用直觉,大胆尝试、假设,再根据题给条件进行验证。

同时这类试题关联性很强,如有不慎,一种元素推断错误,往往全盘皆输,因此一定要仔细,不要忘记将推出的元素代入试题中检验,以免出现不必要的错误。

这类试题一般是通过化学基本用语回答相关问题,为此回答问题要简洁明确。

3.推断常见“突破口”(1)原子结构与元素在周期表中位置关系的规律①核外电子层数=周期数。

②主族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主族序数。

③质子数=原子序数=原子核外电子数。

④主族元素的最高正化合价=主族序数(O,F除外);最低负化合价的绝对值=8-主族序数。

(2)主族元素在周期表中的特殊位置①族序数等于周期数的元素:H、Be、Al。

②族序数等于周期数2倍的元素:C、S。

③族序数等于周期数3倍的元素:O。

④周期数是族序数2倍的短周期元素:Li。

⑤周期数是族序数3倍的短周期元素:Na。

⑥最高正价与最低负价代数和为零的短周期元素:C、Si等。

⑦最高正价是最低负价绝对值3倍的短周期元素:S。

2019_2020年高中化学专题4专题复习课课件苏教版必修2

2019_2020年高中化学专题4专题复习课课件苏教版必修2

冶炼金属成本较低,易
原法 剂 2CuO+C=高==温== CO2↑+ 形成合金(含碳)
2Cu
电解法
2Al2O3(熔融)冰=通=晶=电=石= 4Al +3O2↑
金属纯度高,耗电量 大,生产成本高
微点拨:炼铁时,CO 来源于焦炭与空气中 O2 的反应,会在金 属中含有碳元素,形成含碳的合金。
1.下列冶炼方法错误的是( ) A.2HgO==△===2Hg+O2↑ B.4Al+3MnO2=高==温==2Al2O3+3Mn C.2AlCl3=通==电==2Al+3Cl2↑ D.4CO+Fe3O4=高==温==3Fe+4CO2 C [C 项,工业上冶炼铝是电解熔融的氧化铝,而不是氯化铝。]
微点拨:居室污染——来自建筑、装饰和家具材料散发出的甲 醛、苯、氨气等污染起居空间的现象。甲醛对眼、鼻、喉有明显的 刺激性,严重时甚至致癌。苯则会损坏人体造血功能,长期在这种 环境下人们会有头疼、失眠的症状,严重者则导致某些血液疾病。 所以在家庭装修过程中一定要使用环保材料。
2.绿色化学的原则 (1)防止——防止产生废弃物要比产生后再去处理和净化好得 多。 (2)讲原子经济——应该设计这样的合成程序,使反应过程中所 用的物料能最大限度地进到终极产物中。 (3)较少有危害性的合成反应出现——无论如何要使用可以行得 通的方法,使得设计合成程序只选用或产出对人体或环境毒性很小 或无毒的物质。
[答案] (1)加成反应 (2)乙 A
由于金属的活动性不同,金属离子得到电子还原成金属单质的 能力不同,因而不同的金属就有不同的冶炼方法。在金属活动性顺 序表中,金属位置越靠后,越易被还原,用一般还原方法就能使金 属还原。金属位置越靠前,越难被还原,最活泼的金属只能用最强 的还原手段来还原。总的说来,金属的性质越稳定,越容易将其从 化合物中还原出来。金属应用的早晚就是由金属的活动性决定的, 金属越活泼,冶炼越难,其使用时间就越晚。铝的应用比铁晚,就 是因为铝难冶炼,只有发现用电解法冶炼后,才能大量冶炼铝。

2019版高中化学 专题1 知识体系构建与核心素养解读学案 苏教版必修2(1)

2019版高中化学 专题1 知识体系构建与核心素养解读学案 苏教版必修2(1)

专题1 微观结构与物质的多样性本专题知识体系构建与核心素养解读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能用原子或物质结构解释元素或相关物质的性质,其实质是能根据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典型物质的结构(电子式、结构式等)、典型物质(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氢化物)性质的变化规律等,通过知识的类比迁移,推断、比较、解释元素及相关物质的性质。

例析(2018·余姚中学高一4月质检)短周期元素 Q、R、T、W 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如图所示,其中T 所处的周期序数与主族序数相等,请回答下列问题:(1)W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 Q、R、T三种元素原子的半径从大到小排列顺序是 (用元素符号表示),Q的最高价氧化物的电子式是,R的气态氢化物分子的结构式为。

(2)元素的原子得电子能力:Q W(填“强于”或“弱于”)。

(3)T、Q、R、W的单质中,固态时属于原子晶体的是 (填名称)。

(4)现有8种元素的性质、数据如下表所列,它们属于短周期元素。

请指出R元素在下表中的对应编号,与T同周期且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碱性最强的元素在下表中的对应编号为。

答案(1)第 3 周期ⅥA族Al>C>N (2) 弱于(3)金刚石(4)⑦⑥解析T所处的周期序数与主族序数相等,所以T是第3周期ⅢA族元素, T是Al元素,则Q、R、W分别是C、N、S元素。

(4)根据表格数据,①的化合价为-2,①是O元素;⑤的化合价是+7、-1,所以⑤是Cl元素;④⑦的化合价都是+5、-3,半径④>⑦,所以④是P元素、⑦是N元素;③⑥的化合价都是+1,根据半径,③⑥不可能是H元素,半径③<⑥,所以③是Li元素、⑥是Na元素;②的化合价为+2,半径大于锂,所以②是Mg元素;⑧的化合价为+3,半径小于P,所以⑧是B元素。

2019高中化学 模块复习课学案 苏教版必修2

2019高中化学 模块复习课学案 苏教版必修2

模块复习课[化学核心素养解读][核心知识回顾]一、原子结构与核外电子排布1.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原子核中一定有质子,可能有中子。

2.原子核外电子优先排布在能量低的电子层内,每层最多容纳2n2个电子,最外层电子数目不超过8个(K 层为最外层不超过2个),次外层不超过18个,倒数第三层不超过32个。

二、元素周期律1.同周期主族元素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最外层电子数增多,原子半径减小,元素金属性减弱,非金属性增强。

2.同主族元素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原子序数越大,电子层数越多,原子半径越大,元素金属性增强,非金属性减弱,主族元素的最高正价等于主族序数(或最外层电子数)(O、F除外)。

3.元素金属性强弱的判断依据:金属单质和水或非氧化性酸反应置换出氢越容易,金属性越强;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越强,金属性越强。

4.元素非金属性强弱的判断依据:单质越容易与氢气化合,生成的气态氢化物越稳定,非金属性越强;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越强,非金属性越强。

三、元素周期表1.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元素周期表有7个横行,称为7个周期,其中1、2、3周期为短周期,4、5、6、7为长周期。

18个纵行,分为16个族,7个主族,7个副族,1个0族,1个Ⅷ族(包括8、9、10三个纵行)。

其中副族和Ⅷ族位于ⅡA族和ⅢA族之间。

2.主族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与原子结构的关系:周期序数=电子层数;主族序数=最外层电子数。

四、离子键与共价键1.离子键是指使阴、阳离子结合的相互作用。

离子化合物一定含有离子键,可能含有共价键,可用电子式表示离子化合物的构成,如NaOH的电子式为。

2.共价键是指原子间通过共用电子对所形成的强烈的相互作用。

共价化合物只含有共价键,可用电子式表示共价化合物的构成,如CO2的电子式为。

五、同素异形现象与同分异构现象1.同一种元素能够形成几种不同的单质,这种现象称为同素异形现象,这些单质互称为该元素的同素异形体。

2019版高中化学 专题1知识体系构建与核心素养解读学案 苏教版必修2

2019版高中化学 专题1知识体系构建与核心素养解读学案 苏教版必修2

专题1 微观结构与物质的多样性本专题知识体系构建与核心素养解读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能用原子或物质结构解释元素或相关物质的性质,其实质是能根据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典型物质的结构(电子式、结构式等)、典型物质(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氢化物)性质的变化规律等,通过知识的类比迁移,推断、比较、解释元素及相关物质的性质。

例析四种短周期主族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表所示,元素X的原子核外电子数是M的2倍,Y的氧化物具有两性。

回答下列问题:(1)元素Y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第______周期______族,其单质可采用电解熔融________的方法制备。

(2)这四种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中,酸性最强的是____________,碱性最强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填化学式)(3)气体分子(MP)2的电子式为________。

(MP)2称为拟卤素,性质与卤素类似,其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3 ⅢA氧化铝(或氧化铝与冰晶石混合物)(2)HNO3Mg(OH)2(3)2NaOH+(CN)2===NaCN+NaCNO+H2O解析短周期主族元素中元素X的原子核外电子数是M的2倍,则X的原子序数为偶数12、14、16,Y的氧化物具有两性,而短周期中最典型的两性氧化物是氧化铝(Al2O3),再结合表中的相对位置可知Y为Al,X为Mg,M为C,P为N。

(1)13号元素铝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铝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第3周期ⅢA族。

制备单质铝采用电解熔融氧化铝(或氧化铝与冰晶石混合物)的方法。

(2)元素非金属性越强,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越强,所以酸性最强的是HNO3,元素金属性越强,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碱性越强,所以Mg(OH)2碱性最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模块复习课[化学核心素养解读][核心知识回顾]一、原子结构与核外电子排布1.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原子核中一定有质子,可能有中子。

2.原子核外电子优先排布在能量低的电子层内,每层最多容纳2n2个电子,最外层电子数目不超过8个(K 层为最外层不超过2个),次外层不超过18个,倒数第三层不超过32个。

二、元素周期律1.同周期主族元素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最外层电子数增多,原子半径减小,元素金属性减弱,非金属性增强。

2.同主族元素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原子序数越大,电子层数越多,原子半径越大,元素金属性增强,非金属性减弱,主族元素的最高正价等于主族序数(或最外层电子数)(O、F除外)。

3.元素金属性强弱的判断依据:金属单质和水或非氧化性酸反应置换出氢越容易,金属性越强;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越强,金属性越强。

4.元素非金属性强弱的判断依据:单质越容易与氢气化合,生成的气态氢化物越稳定,非金属性越强;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越强,非金属性越强。

三、元素周期表1.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元素周期表有7个横行,称为7个周期,其中1、2、3周期为短周期,4、5、6、7为长周期。

18个纵行,分为16个族,7个主族,7个副族,1个0族,1个Ⅷ族(包括8、9、10三个纵行)。

其中副族和Ⅷ族位于ⅡA族和ⅢA族之间。

2.主族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与原子结构的关系:周期序数=电子层数;主族序数=最外层电子数。

四、离子键与共价键1.离子键是指使阴、阳离子结合的相互作用。

离子化合物一定含有离子键,可能含有共价键,可用电子式表示离子化合物的构成,如NaOH的电子式为。

2.共价键是指原子间通过共用电子对所形成的强烈的相互作用。

共价化合物只含有共价键,可用电子式表示共价化合物的构成,如CO2的电子式为。

五、同素异形现象与同分异构现象1.同一种元素能够形成几种不同的单质,这种现象称为同素异形现象,这些单质互称为该元素的同素异形体。

2.化合物具有相同的分子式,但具有不同结构的现象,称为同分异构现象。

分子式相同而结构不同的化合物互称为同分异构体。

六、晶体类型与性质比较1.分子晶体的构成微粒是分子,微粒间的相互作用力是分子间作用力,分子晶体熔点较低,硬度较小。

2.原子晶体的构成微粒是原子,微粒间的相互作用力是共价键,原子晶体熔点高,硬度大。

3.离子晶体的构成微粒是离子,微粒间的相互作用力是离子键,离子晶体熔点较高,硬度较大。

七、化学反应速率及影响因素 1.v =Δc Δt。

2.影响因素:增大浓度,反应速率加快;对于有气体参加的反应,增大压强,反应速率加快,反之减慢;升高温度,反应速率加快,反之减慢;使用催化剂,反应速率加快。

八、可逆反应与化学平衡状态1.可逆反应:在同一条件下正反应方向和逆反应方向均能进行的化学反应。

2.化学平衡状态:可逆反应进行到一定程度时,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相等,反应物和生成物浓度不再发生变化的状态。

九、化学反应中的热量 1.ΔH 的计算(1)从宏观角度ΔH =生成物的总能量-反应物的总能量。

(2)从微观角度ΔH =反应物的键能总和-生成物的键能总和。

2.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1)要注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状态。

(2)在右端注明ΔH ,其单位为kJ·mol -1,放热反应ΔH 为负值,吸热反应ΔH 为正值。

(3)化学计量数只表示物质的量,因此可以是整数也可以是分数,ΔH 与化学计量数成正比关系。

十、原电池1.原电池的构成条件:两个电极、电解质溶液、闭合回路。

2.工作原理:原电池在工作时,负极失去电子,电子通过导线流向正极,溶液中氧化性物质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这样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不断发生,闭合回路中不断有电子流产生,也就形成了电流,即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十一、电解池电解池中与外接电源正极相连的是阳极,发生氧化反应,与外接电源负极相连的是阴极,发生还原反应。

电解池工作时溶液中阳离子流向阴极,阴离子流向阳极。

十二、甲烷CH 4的特征反应是能与卤素单质在光照条件下发生取代反应,但有机产物一般有多种,CH 4不能被酸性KMnO 4溶液氧化,也不与强酸、强碱反应。

十三、乙烯1.乙烯能使酸性KMnO 4溶液褪色,利用该性质可鉴别甲烷和乙烯。

2.乙烯能发生加成反应,如乙烯与溴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十四、苯1.苯的结构:苯分子为平面正六边形结构,6个碳原子和6个氢原子共平面,6个碳碳键完全相同,是一种介于碳碳单键和碳碳双键之间的特殊化学键。

2.苯的重要反应 (1)苯与H 2的加成反应:。

(2)苯与浓硝酸、浓硫酸的反应:。

十五、乙醇的重要反应 1.乙醇与金属钠反应2CH 3CH 2OH +2Na ―→2CH 3CH 2ONa +H 2↑。

2.乙醇的催化氧化反应。

十六、乙酸的重要反应 1.乙酸与碳酸钠溶液的反应2CH 3COOH +Na 2CO 3―→2CH 3COONa +H 2O +CO 2↑。

2.乙酸与乙醇的酯化反应CH 3COOH +CH 3CH 2OH ――→催化剂△CH 3COOCH 2CH 3+H 2O 。

十七、酯和油脂的重要反应1.乙酸乙酯在酸性条件下的水解反应。

2.乙酸乙酯在碱性条件下的水解反应 CH 3COOCH 2CH 3+NaOH ――→△CH 3COONa +CH 3CH 2OH 。

3.硬脂酸甘油酯的皂化反应。

十八、糖类1.葡萄糖是单糖,不能发生水解反应,葡萄糖有还原性,能被O 2、银氨溶液、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氧化。

2.淀粉、纤维素是多糖,能发生水解反应,最终的水解产物均为葡萄糖。

3.葡萄糖转化为酒精的化学方程式为C 6H 12O 6――→酒化酶2C 2H 5OH +2CO 2↑。

十九、蛋白质和氨基酸 1.蛋白质的盐析和变性(1)蛋白质的盐析属于物理变化,是可逆过程。

盐析析出的蛋白质,加入较多量的水,还会溶解。

利用盐析可分离和提纯蛋白质。

(2)蛋白质的变性是一种化学变化,是不可逆的。

这种变化使蛋白质的化学组成或空间结构发生变化,因而生理功能会随之改变。

2.蛋白质的特征反应(1)颜色反应:在盛有鸡蛋清溶液的试管中,滴加浓硝酸,观察到的现象是鸡蛋清溶液变黄色,利用此性质可以鉴别某些蛋白质。

(2)蘸取少量鸡蛋清或取一根头发,放在酒精灯上灼烧,闻气味。

可以闻到有烧焦羽毛的特殊气味,用此性质可鉴别毛料纤维和合成纤维。

3.氨基酸的化学性质(1)氨基酸既能与碱反应,又能与酸反应,具有两性。

(2)在一定条件下,氨基酸之间能发生反应,合成更复杂的化合物(多肽),构成蛋白质。

二十、有机高分子的合成1.合成聚乙烯的化学方程式为n CH 2===CH 2――→一定条件CH 2—CH 2。

2.合成聚苯乙烯的化学方程式为。

[易错易混辨析]1.核外电子排布相同的微粒化学性质也相同。

( )2.短周期第ⅣA 与ⅦA 族元素的原子间构成的分子,均满足原子最外层8电子结构。

( ) 3.元素周期表中位于金属与非金属分界线附近的元素属于过渡元素。

( ) 4.元素周期表中镧系元素和锕系元素都占据同一格,它们是同位素。

( ) 5.某元素原子的核电荷数为53,则该元素位于第五周期ⅦA 族。

( ) 6.共价键只存在于共价化合物中,离子键只存在于离子化合物中。

( )7.同一反应,在相同时间间隔内,用不同物质表示的反应速率,其数值和意义都不一定相同。

( ) 8.在实验室使用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制取CO 2,是为了控制CO 2生成的速率。

( )9.两试管各加入5 mL 0.1 mol·L -1 Na 2S 2O 3溶液,同时分别滴入55 mL 0.1 mol·L -1硫酸和盐酸,两只试管同时变浑浊。

( )10.对反应A(g)+B(g)C(g)+D(g),压强不随时间而变,说明反应已达平衡状态。

( )11.对NO 2(g)+SO2(g)SO3(g)+NO(g)反应,当每消耗1 mol SO3的同时生成1 mol NO2时,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 )12.放热反应不需要加热就能反应,吸热反应不加热就不能反应。

( )13.可逆反应的ΔH表示完全反应时的热量变化,与反应是否可逆无关。

( )14.2SO2(g)+O2(g)===2SO3(g)和4SO2(g)+2O2(g)===4SO3(g)的ΔH相等。

( )15.已知:500 ℃、30 MPa下,N 2(g)+3H2(g)2NH3(g) ΔH=-92.4 kJ·mol-1;将1.5 mol H2和过量的N2在此条件下充分反应,放出热量46.2 kJ。

( )16.在原电池中,发生氧化反应的一极一定是负极。

( )17.在原电池中,负极材料的活泼性一定比正极材料强。

( )18.原电池放电时,电流方向由电源的负极流向正极。

( )19.二氯甲烷有一种结构说明甲烷不是平面形分子。

( )20.苯不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说明苯不能发生氧化反应。

( )21.将某气体通入溴水中,溴水颜色褪去,该气体一定是乙烯。

( )22.在分子组成上相差若干个“CH2”原子团的物质一定是同系物。

( )23.制备乙酸乙酯时可用热的NaOH溶液收集产物以除去其中的乙酸。

( )24.乙醇、乙酸均能与钠反应放出H2,二者分子中官能团相同。

( )25.饱和Na2SO4溶液或浓硝酸均可使蛋白质溶液产生沉淀,但原理不同。

( )26.油脂在酸性或碱性条件下,均可发生水解反应,且产物相同。

( )27.天然植物油常温下一般呈液态,难溶于水,有恒定的熔点、沸点。

( )28.淀粉、纤维素和油脂都属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

( )29.电解时,电解液中阳离子移向阳极,发生还原反应。

( )30.用焦炭和空气反应产生的CO可用来还原铁矿石中铁的氧化物。

( )【答案】1.×微粒可能是原子也可能是离子,如Na+和Mg2+核外电子排布相同,但性质不同。

2.√3.×过渡元素位于ⅡA族和ⅢA族之间。

4.×同位素是指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的同一元素的不同原子。

5.√6.×共价化合物中只有共价键,离子化合物中一定有离子键,可能含有共价键。

7.×同一反应,在相同时间间隔内,用不同物质表示的反应速率,其数值可能不同,但表示的意义相同。

8.√9.×硫酸溶液中H+浓度大,速率快,试管内溶液变浑浊的时间短。

10.×此反应反应前后气体物质的量不变,压强不变。

压强不能作为化学平衡的标志。

11.×消耗1 mol SO3生成1 mol NO2均表示逆反应,不能说明到达平衡状态。

12.×反应放热还是吸热与反应条件无关。

13.√14.×同一化学反应化学计量数不同时ΔH与化学计量数成正比关系。

15.×可逆反应不能进行到底,将1.5 mol H2和过量的N2充分反应,放出热量小于46.2 kJ。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