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造性使用教材之我见
心中有课标,教材随我用--关于创造性使用教材之我见
《 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 在“ 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中指出 : “ 品德与社会课程承担着学 生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 的重 要 任务 , 课程资源不限于传统意义上的教材 , 要使学生 广泛地接触
和了解社会 , 就必须充分开 发 、 利用校 内外的各种课程资 源 , 以利
踪性教 育 、 持续性教育 、 发展性教育 , 甚 至终身教育 , 为学生 的全 面
二、 从生活中来 。 到生活中去 “ 到学生 中去” 就是 在品德与社会 的课程教学 中 , 树立课堂教
学是起点 、 社会实践是过程 、 健康成长是结果 的理念 。 因此 , 我们要 关注学 生教育 的后期发展 , 关注学生的生活实践和成长经历 , 将德
育教育延伸 到课外 , 延伸到学生的社会生活实践 中, 对学生实行跟
使 品德与社会这 门课 程更 能体现德育的针对性 、实效性和主动性 材 , 使学生 的社会生活成为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 的基础 。 教材不是 的要求 , 我们每一位教师在品德与社会课教学过程 中应将学生的生 : 教学 的唯一 资源 , 学生 的生活世界 、 直 接经验 、 感 知体验都是课堂
活经验作为重要的教育资源 ,根据学生的实际需要创造性地使用教 教学 的重要资源。 材, 不断扩大认知范围, 提高德育教育实效 。 于此 , 我提出以卞见解。
的思想 理念 和课程要求 , 树立 以新校本课程为纲领 , 以课程理念 为 核心 , 以学生 的发展为 目标的卓识 和远见去研究教材。 只有深入地 吃透教 材 , 才能创造性使 用教材 , 才能真正站在 以新课程为纲领 的 高度 , 努力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
“ 到课 程 中去” 就是要站在 国家课 程标 准的高度去把握教 材 、
浅论如何创造性运用教材
浅论如何创造性运用教材教材是教学活动必不可少的工具,教师的教学活动都少不了教材,教师们所认定的教材一般是指狭义的教材,即师生共用的教科书,也称课本。
近代以来制度化的学校教育,学校教学课程也大多以“教科书”作为唯一的教材,教师们扮演了“教教材”的教书匠角色。
但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对教学课程的认识已经发生了变化,认为教师应该发挥主观能动性,应引导教师树立“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的观念。
新课改针对教师运用教材问题,主张改革传统教材的功能,从“教的教材“走向”“用的教材”注重激发教师积极性,提倡教师摆脱教材的束缚,创造地、个性化地使用教材。
教师如何创造性的运用教材,我认为应该做到以下几点1.创造性地使用教材,首先要树立起新的教材观念:创造性运用教材,要求教师的教学角色发生了转变,由消极的课程实施者变成积极的课程合作者。
这需要教师认识理解新旧两种不同的教材观,才能树立新的传统教材观。
旧的教材观是一种将教材神圣化,强调教师对其绝对服从的教材观,这种观点认为教材的价值在于“规范”教学,教师只是忠实的按教材实施教学过程,不主张教师作为教学资源的设计者和组织者,积极主动地去选择和增添教学资源。
它限制了学校的课堂生活空间和学生的学习活动空间,限制了教师的创造性及其教学的个性化,容易导致学生对教材乃至所有书本的盲目崇拜,扼杀其自主精神和创新能力,同时也使教师无法在教学中找到其生命的价值和职业的乐趣。
新课改则提倡一种新的“材料式”的教材观。
即教材不再是完成教学活动的纲领性权威文本,而是以一种参考提示的性质出现,教师是作为课程的积极合作者,尽可能给学生展示多样的学习方法和丰富多彩的学习参考资料。
它是教师针对不同情况,照顾不同学生的差异,因地制宜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开展教学活动的平台。
以教材为平台,教师可以积极地开发课程资源。
跳出了教材狭小的圈子,教学的天地将是广阔的、开放的、丰富的、多彩的,教师可以灵活自由地教,学生可以主动用心地学,教学将会出现前所未有的崭新气象。
对创造性使用教材的思考
对创造性使用教材的思考标签:语文教学;教材;创造性;备课;立足点《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应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
这就要求教师要千方百计地创设情境,以教材为凭借,将自身置于组织者、引导者、指导者、诱导者的地位,多角度挖掘教材的潜在价值,把教材的死内容变成活知识,使学生通过教材的学习,掌握知识和学习方法,培养其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那么,语文教师要如何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呢?一、在备课过程中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在教学实践中,很多教师存在一种认识上的误区,认为“教语文”就是“教课文”,只要在一学期内将一册语文书中三十几篇课文引领学生掰开揉碎地学完,就算完成了教学任务。
但是实践证明,只有繁杂而冗长的分析、讲解,而不是通过文本引导学生阅读,不但会浪费大量的阅读时间,使学生因体验不到阅读的乐趣而丧失学习兴趣,而且会破坏学生的情感体验,影响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我们所用的教材具有弹性和开放性的特点,教材在合理安排基本课程内容的基础上,给教师留有开发、选择的空间,也为学生留出选择和拓展的空间,以满足不同学生学习和发展需要。
这就告诉我们,要把教材看成是一种资源,而这种资源就像一处无形的宝藏,只有合理地开发和利用,它才会日益丰富,才会最大限度地回馈开发者。
为此,语文教师必须以课程资源开发的意识和眼光重新审视它,创造性地使用它。
在备课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 创造性地挖掘教材。
语文教材中的每一篇课文都是有独特价值的,一堂成功的语文课不是用了什么“花招”,而是如何把课文中最有“意义”的内容传授绘学生。
2. 创造性地组合教材。
创造性地组合教材是指教师根据教学的需要,以语文教材中的某—个教学文本为依据,灵活地和教材中或者教材之外的相关文本组织在一起使用的方法。
3. 创造性地综合教材。
教材的综合性使用是指教材在创造性使用时,以学生的语文生活经验需要为依据,使教科书与生活融为一体,强调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的有机联系,密切语文课堂与社会生活的关系。
顶岗实习教学体会: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课程改革实施以来,许多教师都认识到应该“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
而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关键之一。
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讲究把教材用好、用活、用实,教师对教材要有真知灼见,能够于平凡中见新奇,发人之所未发,见人之所未见,挖掘出教材的精髓内涵,深入浅出,只有这样讲起课来才能游刃有余,讲在点子上,一语方能达到至善至美的境界,教学更是如此。
要投入到教材中,把握教材的内容,对教材充分理解,全方位认识,明确大纲要求,大胆地根据教育对象改动教材顺序,灵活教学,从学生听课的神态、发言得到反馈信息,果断选用各种教学方法,全身心投入到教学中去。
尽管教材的编者是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循序渐进、深入浅出地构建教材体系,但是它无法适应每个学生的需要。
况且,教材只是一个静止的知识库,它的内容相对稳定,不可能及时地吸收当前的信息,与学生接受知识的动态不吻合。
另外教材本身也是一个反复实验、修改和不断完善的过程。
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要求教师在充分了解和把握课程标准、学科特点、
教学目标、教材编写意图的基础上,以教材为载体,灵活有效的地组织教学,拓展课堂教学空间。
因此,在我们的教育教学实践中,我们可以根据学生的具体实际情况,适当调整教材中的有关内容和顺序。
着眼于调动学生的主动参与,在突破教学难点、突出教学重点上着力,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引导美术实践上着力。
第十五期丰润、迁安分队唐山市62中学美术曹晓艳。
也谈创造性使用教材
也谈创造性使用教材
创造性使用教材是指利用教材内容对教育现象进行全面深入的探索,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及自身特点,尝试以多种多样的方式,利用教材中内容和活动来学习和实践,从而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性。
在实施创造性使用教材时,首先要有良好的教育理念,认为学生是本体,不能以填鸭式的教学方式来限制学生的创造力。
其次,要注重对教材的分析和研究,熟悉教材的要点、重点和难点,并基于此进行合理安排和有效组织,最大限度地发掘学生潜力。
此外,还要注重课堂气氛,促使学生融入群体活动,根据各自特点尽可能多地发言,参与和发表自己的看法。
同时,要加强教学实践,注重实践环节,实现教学活动与教材内容的对接,利用实践中的每一个环节,实现教师的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此外,还应注重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给学生提供合适的自学机会,促进学生积极参与学习,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创新学习能力。
最后,要协助学生设计出创造性思维和行为,例如让学生按照自身兴趣性去吸取、利用教材中的内容,做出创造性的表现,丰富学习积极性,提高学习效率。
总的来说,要实施创造性使用教材,教师首先要有较强的理念意识,在教学设计中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注重对教材的分析和研究,并注重实践环节的引导,特别是要多利用自学机会,协助学生设计出各种创造性的思维和行为,以便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真正做到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创造性的使用教材
创造性使用教材之我见1、打破传统的教学受教材的限制,教师要尽可能由教材的“复制者”转变为教材的“创造者”。
教材里有什么就教什么,教师只是一个照本宣科的“教书匠”。
教师关注的只是知识点的教学,而忽视了关注人的全面的发展。
随着社会的发展,这已经明显的不适应时代的要求和学生的发展了。
新课程要求教师更新教育理念,不能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而牵着学生学教材。
教师要尽可能由教材的“复制者”转变为教材的“创造者”,要根据自己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教材做出相应的“裁剪”,从“教教材”转向“用教材教”,加深、拓展课程的内涵和外延,从而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2、常规教学程序可以破。
常规教学是课程导入、讲解、练习、小结等,教学程序并非尽善尽美,许多内容及教材要求完全可以根据实际进行再创造。
创造性地运用教材,包括变更教材体系,调整教材顺序,摒弃和添加某些内容,甚至自编教材。
教师要融入自己的科学精神和智慧,对教材知识进行重组和整合,设计更好教学程序对教材进行加工,充分有效地将教材的知识激活。
3、教师进一步树立新的课程意识。
以新的课程观(学生观、教材观、课程资源观)来重新审视、规划教学目标、内容和方法,以更高、更宽的眼光来设计教学、看待学生,而不仅仅局限于教材一时的教学效果。
要坚持教育的持续性、发展性原则。
要时刻谨记:授给学生的是‘渔’而不单是‘鱼’。
因为在校园课堂学习的时间是非常有限的,而知识是无限的,单靠课堂上老师所讲授的知识是远远不能适应飞速发展的社会需求的,所以我们更要注重方法的传递及能力的培养。
4、与时俱进,,及时补充教学信息。
社会的发展与变化是瞬息万变的,新情况、新事物总在不断出现,教师应根据社会出现的新情况,及时为教育内容赋予新的意义。
如政治学科要不断将党的新政策和方针补充到学科的相关知识中,使教学紧跟时代步伐。
5、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有助于激发学生创新动机,使创新意识得到发展。
我们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根据学生的所需、所求,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教师应把课堂看成是学生与教师共同探讨问题的阵地,实行开放式教学。
教师应如何创造性使用教
教师应如何创造性使用教材当前教育最突出的时代特点是创新。
创新教育是教育发展的趋势,是素质教育的需要。
提倡创新教育,首先教师自身也要具有创新能力。
作为教师能创造性的使用教材,是具有创新能力的一种表现。
教学中,在把握教材本质的前提下,教师如何大胆开发课程资源,突破教材,超越教材,实现课堂教学更好的服务学生发展的宗旨,是当前课程改革急需解决的问题。
一、更新教育观念,建立新型教材观传统的“以纲为本,以本为本”的教育观念,使教师在使用教材时,始终遵从唯教材是用的观点,不敢越雷池半步,制约了教师对教材的开发、利用,教学把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实践相分割,浪费了大量的课程资源,使课堂变成了教材的翻版,因此,学生所获取的知识太多地局限于书本,思维的发展也因此遇到了障碍。
新课程提倡教师要转变教材观,变“教教材”为“用教材教”,敢于打破教材,善于跳出教材,能巧妙组织教材,把“活”的知识教给学生,把学生教“活”。
教材只是教师组织教学的依据,在教学中,教师要把丰富的课程资源与教材内容有机整合,实现大课程观、大教材观。
我们生活中哪些资源可以开发、利用,引入课堂呢?我认为教师的知识、经验、生活阅历,学生的生活实践、智力资源,大自然的万事万物,社会生活的场景、事例,传媒的信息等等,都是我们能开发、利用的课程资源。
只要善于发现,留心观察,并收集整理,走进课堂,为我所用,就能使教材活起来,使课堂焕发生命活力。
如北京市特级教师纪晓村老师,她就非常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
她在教学“万以内数的认识”时,把当代科技发展最前沿的机器人与学生最喜欢的经典人物孙悟空引入课堂,使课堂充满了机器人与孙悟空斗智的氛围、争胜的情境,激发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在认识每个数的读法时,教师所出示的数据并不是信手拈来的,而是精心选择的:珠穆朗玛峰的高度:8848;上海东方明珠电视塔的高度:468;新中国成立的时间:1949;我国举办奥运会的时间:2008等,教师以这些有知识性的数字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死板的数字认识充满了活力,同时也拉近了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距离,扩大了教材的内涵。
创新性使用教材之我见
创新性使用教材之我见摘要:在新的教育教学理念要求下,在“双减”政策背景的指导下,教师要学会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这样能提高教学效果,适应时代的要求,培养学生学习和思考的能力。
作为道德与法治学科的教师在这种情况下,更要创新性使用教材,学会创设学习情境,创造性地使用并有驾驭教材的能力,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思考,这不单单是读书的能力,更是思维发展的能力。
如果教师能结合自己的实现情况和学生的特点,创新使用教材,不但可以提高教学效果,培养学生学习的能力与素养,还会促进自身教学能力的提高,真正实现教学相长。
关键词:创新;能力;运用;道德与法治前言: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学科从改革使用至今已有几年的时间了,但是每一年的新教材在发下来之后,我们会发现,教材在内容都有些许的改动。
究其原因,发现这也是本学科所特有的与众不同之处:既要做到与时俱进,又要做到关注社会生活,关注时政民生。
那么作为一名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的任课教师,如何使用教材才更合理、更有效呢?经过几年的使用和学习,笔者总结出如下一些注意事项。
一、联系生活实际,创设学习情境。
根据相关的心理学知识表明,每个人所接触的学习内容和他所熟悉的生活背景越接近,那么他自觉接纳知识的程度和学习的信心就越高。
所以在教师使用教材的时候就应当多利用我们生活与学习的情境,提高学生的认知度。
例如,讲授七年级下册第八课第一框,“憧憬美好集体”这一课时,可以展示班级集体生活的照片或者参与活动的照片,展示班级张贴的各种奖状,以及同学们在班集体活动当中获得的荣誉证书、照片等,让学生对自己的班集体有一个初级的认识。
接下来展示本班的班风、班训、班徽等,这样对班集体有了再次更深的认识。
那么在学习集体这一教学内容时,就能使学生很快的融入到班集体的讨论中,对自己所在的集体充满希望。
这样的课堂就会更加热烈活跃,因为创设的情景就是日常的班级生活,让学生发现道理就在身边,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二、创造性并学会整合的使用教材。
创造性使用教材
创造性使用教材 Revised at 2 pm on December 25, 2020.《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应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
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谈谈对创造性使用教材的几点浅见。
一、做好教学前的分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的基础是课程分析,课程分析主要是确定教什么,学什么,具体有:①文本理解。
即分析“课标”要求和先前的实践经验与反思,提出学生的学习任务,指出教材中的“十个着眼点”。
即内容的重难点,知识的生成点,培育的技巧点,情趣的激发点,思维的发散点,合作的讨论点,学生的质疑点,资源的开发点,渗透的育人点,知识的引申点等。
在教学中,教师一定要建立精确的课程意识,发明性地使用新教材,切忌“教教材”。
②课程开发。
即教材文本的开发资源、学生资源、教师资源、媒体资源(含教具、学具)、生活资源、环境资源,特别要开发与利用课堂生成性资源。
③内容处理。
根据文本理解和资源开发情况,提出对教学材料重组的设想。
学情分析是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的依据,学情是的立足点,只有了解了学情,才能做到以学定教。
具体有:①了解学习起点。
即学生的知识起点,包括能力起点、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兴趣、学习动力等;②了解学习需要。
即了解学生的现有水平和发展水平之间的距离,知晓如何建立最近发展区;③了解学生特点。
即思维特点、习惯特点、认知特点、差异特点等。
二、批判性地理解教材自新课程实施以来,大家对于语文“教什么”的问题有了更全面、更准确的认识,为学生“量身定做”的各种校本语文课程、教材也如雨后春笋般遍及城郊村野,但是我们更应该清醒地认识到:教材不等于教学内容,它仅仅是教学的一个依托和凭借,更为关键的在于教师拿到教材后“教什么”,其教学内容的“含金量”怎么样。
同样的教材如何精选教学的内容,这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课堂教学有效性的达成度。
身为语文教师,要增强对教材内容的批判性理解,而不能一味地把教材内容视作不容置疑的“圣经”;同时,还要对教材内容有所筛滤,要遴选出最有价值、最具生长力、最契合学生“最近发展区”的为教学内容,真正做到“用教材教”。
浅析我是如何创造性的使用“教材”
浅析我是如何创造性的使用“教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要求教师在充分了解和把握课程标准、学科特点、教学目标、教材编写意图的基础上,以教材为载体,灵活有效地组织教学,拓展课堂教学空间。
在教学过程中,教学目标、内容、知识传授的深度和广度既要以教材为主要依据,又要结合教师实际和学生现有的知识、技能、思维水平、学习心理等实际,灵活地、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下面我就谈谈我在教学中如果创造性的使用教材的浅显体会:一、创造性使用教材必须在理解教材的基础上学会用教材教如果我们想创造性的使用教材,必须要准确的理解教材,把握教材的编写意图,读透教材,读活教材。
教师深钻课程标准、教材、学生,找准三者的连接点,就能正确理解编者思路、编写意图。
新课程倡导教师“用教材去教”,而不是简单地按部就班的“教教材“或“讲教材”。
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处理教材。
以往的教学只要求讲知识点,而现在新课程强调要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学会思考,学会如何学习,培养终身学习的能力。
教师不再是教科书的盲目执行者,而是自觉地完成从被动的教教材到主动灵活地用教材的转变。
使这些内容有利于学生进行观察、交流、理解等。
教师要创造性的使用教材,教师就要融入自己的科学精神和智慧,对教材知识进行教学重组和整合,选取更好的内容以教材深加工,设计出活生生的、丰富多彩的课来,充分有效地将教材的知识激活,形成有教学个性的教材知识。
比如:我在教学“认识几分之几”时,先给同学们讲一段“孙悟空分月饼”的西游记故事。
唐僧师徒四人去西天取经,路上遇到一位卖月饼的老爷爷,望着那香喷喷的月饼,孙悟空和猪八戒馋得直流口水。
老爷爷说:“你们要吃月饼可以,我先得考考你们。
”他拿出四个月饼,说:“四个月饼平均分给你们俩,每人得几个?”两人很快答出。
然后又拿出两个月饼平均分给两人。
最后他拿出一个月饼问:“一个月饼平均分给你们俩,每人得几个?”悟空和八戒回答说:“半个。
”那么半个用一个数表示怎么写呢?这里利用学生们喜爱的西游记故事,很自然地从整数除法向认识分数过渡,激发了学生探究知识的欲望也产生了学习数学的兴趣。
创造性地使用语文教材之我见
创造性地使用语文教材之我见摘要:“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只不过是给教师提供了教学的基本素材,是有待活化的材料,教师必须进行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
教师要把握住语文教学的正确方向,不断更新教学观念,是创造性使用新教材的前提;依据语文课程标准,结合学生的学习现状,不断改进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是创造性使用新教材的基础;注重以学生为本,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和创新学习精神是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的保证。
关键词:找准起点重视过程适时补充合理重组适当扩展联系生活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新的教学改革强调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把单纯注重知识传授转移到对学生情感、态度、智力、能力等其他方面的培养。
我们语文教师必须认清教育发展形式,把握正确的教学方向,不断更新教学观念,创造性地使用语文新教材。
“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只不过是给教师提供了教学的基本素材,是有待活化的材料,教师必须进行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
在日常教学中,我努力在理解教材的基础上,科学地对教材进行恰当地取舍、剪裁和重新组合,灵活使用教材,从而实现教学内容的优化,有效地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一、找准起点,让教材“近”起来尽管教材作了一定的调整,但它还存在许多不尽人意的地方,如城乡差别等,由于学生所处的生活环境以及生活习俗有一定的距离,教材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水平有一定的差距,教师必须从学生实际的经验和知识水平出发,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和心理发展规律,深入钻研教材,选取学生身边的、学生感兴趣的事物,让学生感受语文与日常生活的联系,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动机。
为此,教师要把教材当成仍需加工和重新创造的对象。
如我在开展《感受自然》综合性活动时,我提前一教师必须充分了解学生的已有基础及生活经验,把握好本班学生的现实起点,找准每一节课中知识的生长点,准确地捕捉到学生学习的“最近发展区”,使自己的教学符合学生实际。
寻找学习的最佳起点,从学生已的生活经验出发,使“教”适应“学”,使教学充满了真实感和亲切感,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这样对教材进行创造,不仅使课堂教学变得更加生动,而且使学生切实体验到语文的应用价值。
创造性使用品德教材之我见
自己的健 康 、 用 自己 的生命 , 写 下 了对祖 国 、 对人 民 的无 限 忠诚 ” 时, 学生们对 白衣 战士肃然起敬 ; 当我 讲到“ 广东省 中
医院护士长叶欣把风险留给 自己, 把 安 全 留 给病 人 , 牺 牲 在
科特点 以及教学 目标 , 并且 以学生 的生活情 境为切人 点 , 把
品德 教 学 与 学 生 的 生 活 实 际 紧 密 联 系 起 来 , 所 以教学 效果 比较 理 想 , 学 生 在不 知不 觉 中 接 受 了 教 育 , 在 潜 移 默 化 中受 到 了关 爱 残 疾 人 的情 感 的熏 陶 , 还 直 接 转 化 为 实 际 的行 动 。 在 课 堂上 选 取 学 生 听得 到 、 摸得到 的例子 , 学 生 不 会 产 生 一
・思 想政 治 与德 育 ・
2 0 1 3 . 1 己 新课 哥 薯导 学
创 造 牲 使 用 品 德 教 材 之 我 见
江 苏省 常 州 市 武进 区焦 溪 小 学 金建 瑛
品德与生活 、 品德 与社 会 是 一 门 开 放 性 的 课 程 , 课 程 的 开 放 性 要 求 教 学 内 容 的 选 择 要 从 教 材 拓 展 到 所 有 对 儿 童 有 意义并且儿童感兴趣的题材 。因此 , 教 师在课 堂教学 中 , 可 以联 系 当地 和 儿 童 的 实 际 , 及 时地把社 会 中新的信 息、 科 学
品德 课 堂 是 学 生 重 要 的 生 活 空 间 , 学 生 在 课 堂 中 生 成
让学生 回忆 “ 非典 ” 时期学 校里 的教师是 如何关 心他们 的。 当学生们谈到教师每天为他们 量体温 、 做记 录 , 看 到身体不 舒服 的学生就送他们 回家时 , 孩子们 深切地 体会到 : 许 多劳
浅谈如何创造性的使用教材
浅谈如何创造性的使用教材受不同教育思想、教育观念的影响,各人对教材的认识、理解全然不同,教材的使用则更有天壤之别。
传统教育的做法是“教教材”,现代教育的做法是“用教材教”。
新课程中提出应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作为教师的我们应该树立“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的教学新理念。
对教材适当加工,但非随意滥用,是“信奉而不唯是”。
我就结合近年来的教学工作谈谈我通过对教材的理解如何在教学中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的看法:一、联系实际充实教材,根据教学内容,结合学生认知的实际,对教材的例证、材料的充实,使之达到最优的教学效果。
教材中有的内容由于诸多原因,没有提供详尽的教学材料。
这时,教师决不能照本宣科,应对教材内容进行充实,拓宽知识渠道给学生提供创新机会,诱导学生勇于钻研,积极思维二、变远为近,是教学内容生活化,当教材呈现的问题情景与当地学生生活实际相差较远时,教师可将其换成熟悉的事物,就是要重视学生已有的经验,贴近学生,让学生感知知识就在身边;三、变静为动,使教材生动化。
生动直观的演示,鲜艳动人的画面,喜闻乐见的教学内容,深深地吸引了学生。
与书本上枯燥的教学内容相比,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创设了愉悦的学习氛围、化静态为动态,化抽象为具体,但在使用多媒体将其变静为动时,当教材提供的学习内容、数据信息等与本班学生实际状况有差距时,教师可以做适当调整;四、变死为活,当教材安排的课时对本班学生来说过快或过慢时,教师可以结合本班实际调整自己的教学进度,使教学过程情景化,这就要求教师创设生动有趣的情景,设问设置一定的梯度目标,使学生处于“跳一跳,够得着”的状态;五、变练为用,是练习的内容应用化。
教会学生学习时很重要的,学以致用,如把一些技能性的练习,变为应用性练习等;六、变少为多,使课程资源丰富化。
介绍与学科相关的发展史、边缘科学等,提高学习的情趣。
总之,教材只是提供了学生进行数学活动的基本线索,教师不能被动地成为教材的执行者,而应成为教材的开发者、创造者。
创造性使用教材习题之我见
创造性使用教材习题之我见教材是学生学习的重要工具和依据,教材上的习题都是经过教育专家认真筛选设置的,具有一定的示范性、典型性、探索性。
在教学过程中既要深入领会习题的编写意图,充分发挥习题的练习功能,又要创造性使用习题,根据教学实际善于这些习题进行适当地引申、拓展、调整和重组,提高练习的有效性。
1丰富习题内涵提高练习人文性教学中我们往往重视新授内容的研究,对习题的处理却往往轻描淡写。
一般都以学生傲题,教师批阅的方式处理习题。
练习只起到了巩固知识的目的,缺乏生机和活力。
为此我注重发掘习题的潜在内涵,使学生在练习中感受到润物细无声的关怀,切实有效地提高练习的人文性。
比如在一年级下册的一节数学课上。
我和学生们在讨论课本35页“小熊做客”的问题。
原题中的问题是“小熊去小兔家走那条路最远,哪条路最近?各走多少米?”教学中我没有急于要求学生按原题做题,而是换了一种问法“如果你是小熊,你打算走哪条路?”很多学生选择第二条路。
因为第二条路最近,只要走47米就可以了。
显然他们已经意识到了如何选择近路。
我趁机追问“走这条近路,我们应该注意什么?”“我们应该注意不要在池塘边玩耍,这样危险。
”“我们不要到池塘里洗澡,这样更危险”。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孩子们融进了自己的生活经验,增强了安全意识。
“还有不同的方法吗?”我继续追问。
“老师,我走第一条路。
第一条路虽然远一点,但我可以到萝卜地给小兔拔几个萝卜”。
“不行。
不能随便拔别人的萝卜!”“对,老师说了不经别人的允许不能拿他人的东西”——还没等我发言,孩子们马上亮出了自己的观点。
白发的道德教育也融在了问题解决之中。
在教学中灵活使用习题,从看似平淡的习题中,挖掘出习题素材本身蕴涵的有价值的信息,让习题生动起来。
使学生在练习中融进自己的道德情感,融进自己的生活经验。
达到既巩固知识,又培养情感的目的,可谓一举两得。
2改变习题呈现方式激发练习主动性现行小数教材中的每一节新授课后都安排了与新授内容相关的练习题。
也谈创造性使用教材
也谈创造性使用教材
教材是教师进行教学的重要工具,但是仅仅是照本宣科地按照
教材来教学,会导致教学过程单调无味,学生学习兴趣不高,效果
不佳。
因此,创造性使用教材是非常重要的。
首先,可以通过丰富的教学手段来创造性使用教材,例如通过
图片、视频、实物、实验等多种形式来呈现教材内容,加强学生的
直观感受和互动性,使学习变得更加有趣。
其次,可以通过拓展或深化教材内容,提升教学质量。
教师可
以从不同的角度出发,结合实际生活或相关案例来解析教材内容,
将抽象的内容变得更加具体、形象、易懂,增加学生记忆深度,帮
助他们更好地掌握知识点。
最后,可以利用网络资源来丰富教学材料,例如通过搜索引擎、网络课程等资源来翻阅相关学术资料或案例,从而丰富教材内容和
教学方式。
总之,创造性使用教材可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
要
实现创造性使用教材,教师需要注重教学手段的多样性、教材内容
的拓展和深化、以及利用网络资源等方面的努力。
如何理解和创造性的使用教材之我见
如何理解和创造性的使用教材之我见
------听赵东老师《用字母表示数》一节课的再认识有幸观看了赵老师这节《用字母表示数》,颇受启发,他在引领学生学习
用字母表示数时,由学生感兴趣的“魔盒”入手,导入新课,新颖别致。
很好地展示了数学当中的变量关系,过渡自然。
这堂课的精彩之处在于让学生在玩的过程中学会了数学知识,掌握了用字母表示数的方法。
这节课经历了三次试讲,一次比一次成功。
在每次修改的过程中尊重教材而不拘泥于教材。
,大胆创新,放开手脚,注意挖掘教材深层次的内涵(注重函数思想的渗透),目标明确,尊重事实,体现了教师的主导和学生的主体作用的发挥。
通过学习使我认识和体会到:
1.在今后实施教学的过程中,要做到尊重教材,又不能照搬照抄,尊重学生的认知归律,教学中要学会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树立正确的教材观,最大限度的提高其使用价值。
每一堂数学课都要在理解教材的基础上,充分的挖掘教材的深度,让学生学习有价值的数学。
并不断拓展学生学习的广度,让学生在学数学的过程中有新鲜感,这样可以在课堂上调动起学习积极性,收到良好教学效果。
2.在深入挖掘教材的基础上,教师还要跳出教材,超越教材,根据实际灵活变通教材中与学生口味不相符或滞后于学生发展的教材,找准立足点上好每一堂课,让基础差生也能学得好。
谈谈如何理解和创造性使用教材
谈谈如何理解和创造性使用教材
设计了三次,经过反复修改,最后一次设计的非常好,用学生感兴趣的情境“魔盒”引入新课,深深地吸引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可以看出赵老师不仅很好的梳理了教材的编写意图,更重要的是挖掘出教材背后蕴含的数学思想,我觉得这节课在把握住函数思想本质的基础上创造性的使用了教材。
如何理解和创造性使用教材呢?我认为有以下几点:
1、要准确把握教材的知识体系,找准学生的认知线索。
不要孤立的讲一课,像视频中老师说的马路警察各管一段,应该弄清所学知识的前后衔接和渗透,找准知识的生长点。
比如:学习“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是在“100以内数的认识”的基础上教学,而“100以内数的认识”的学习是在“11—20以内数的认识”的基础上学习。
2、要认真研读教材,梳理教材的编写意图,深刻领会其中的道理。
也就是不但要读懂故事情境的表层知识,还要挖掘情境前后的意图,只有研究好教材的编写意图,才能很好制定学习的目标。
3、善于从教材呈现的图、数、式、表中领悟和捕捉数学的灵魂和本质,只有找准核心思想,才能抓住教学的根,才能创造性的使用教材。
总之,要创造性使用教材,还要求我们要不断学习学科专业知识,不断积累经验,以此来提高自身的素质。
我坚信,只要一个有心人,就能把教材挖深挖透。
谈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创造性使用教材
谈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创造性使用教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是《语文课程标准》对广大教师提出的要求。
创造性的使用教材要求教师在充分了解和把握课程标准、学科特点、教学目标、教材编写意图的基础上,以教材为载体,灵活有效的地组织教学,拓展课堂教学空间。
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是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综合化的过程,是课程标准、教材内容与学生实际相联系的捷径,是教师智慧与学生创造力的有效结合。
怎样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呢?一、准确理解教材是创造性使用教材的基础教材是主要的教学资源,是教与学的重要凭借。
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必须以准确理解教材为基础。
准确理解教材,一是要从宏观上把握教材的编写意图、编写体系,二是要从微观上正确把握各册的教学要求,深入钻研每篇课文。
要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首先,老师要先与文本对话,"以己昏昏,使人昭昭"是不可能的。
老师钻研教材,要做到深入浅出,"深入",就是"潜心会本文",感悟、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表达特点;"浅出",就是能用浅显的语言把自己对课文的理解表达出来,让学生听得明白,理解得顺利。
如,《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中,"世界并不太平,不少地区还弥漫着战争的硝烟,罪恶的子弹还威胁着娇嫩的"和平之花"",这句话是全文理解上的难点,怎样使学生明明白白地理解呢?首先,要让学生理解"罪恶的子弹""和平之花"的意思,接着,老师可举具体例子说明战争或恐怖活动对和平的威胁,然后让学生模仿举例,用大量的感性认识帮助体会这句话的含义。
假如老师不能"深入"理解这句话的意思,是不能"浅出"地引导学生理解句子的含义的。
二、明确教学目标是创造性使用教材的重要保证教学目标是一切教学过程的出发点,又是教学过程的归宿,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必须以教学目标为重要保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创造性使用教材之我见
汪清县第三中学冯宪春
教材是老师教学的根本和载体,一节课无论采取什么样的形式都要以教材为基准,不能偏离教材的主线。
要提高教学效率,认真研究教材、读懂教材、吃透教材是必要的环节,也是教师的基本功。
合理的使用教材,对教材进行适当的增减,体现了教师对教材的把握和理解,反映出对课程标准的落实。
我觉得,在使用教材的过程中,针对不同年段的学生和教材应该采取不同的方法,既要尊重教材,也要根据学生的实际,这样才能创造性的使用教材。
以下从如何增加材料研究如何创造性的使用教材。
一、注重选择生活化的素材
新的课程标准把思想品的课定义为,初中思想品德课是一门以初中学生生活为基础、以引导和促进初中学生思想品德发展为根本目的的综合性课程,具有较强的思想性、人文性、实践性和综合性。
在这里特别强调了初中学生生活这条主线,我们在教学中应该基于学生的认知,不能脱离学生的实际生活,不能理论性过强,即便是涉及到一些理论的内容,也应该达到理解的程度即可,且不能加深、加难。
有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味的强调知识性逻辑思维,追求时尚、热点,不仅不能达到教学效果,脱离学生实际,让学生学起来云山雾罩,不知所踪。
例如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的主要内容是法律部分的内容,其中要涉及到很多的法律术语,教师再补充材料的过程中要注意尺度,把握不好尺度,就会增加难度,即便是花费了很大的力气,也达不到教学的效果。
有位教师每一节课都给学生准备了很多的材料,费了很大的力气,结果呢,学生依然掌握的不好,事后,她大发感概。
分析其原因,就是材料过多,难度过大,超出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认知能力。
二、注重学生原有的知识再现
思想品德课实现教学目标是通过引导和促进的方式,这就需要我们唤醒学生内心的感知,在基于原有的认知的基础上提升能力。
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通过不断的学习,通过其他的途径对某些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如果我们在教学的过程中,能够充分的利用学生的原有的知识和感受,就有利于提高我们的教学效率。
例如:我们每个人在生活中都会有情绪的体验,获奖了开心,亲人离去悲伤等等,如果我们把这些设定为一些问题,学生回答后我们进行归纳总结,学生自然就会加深对情绪的理解。
再如,九年级在学习党的基本路线这一内容时,我们通过回忆中国历史知识,就会加深对四项基本原则的理解,自然也就得出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使历史赋予的,明确我们为什么要走社会主义道路。
三、注重材料的时效性
思想性、人文性、实践性和综合性是思想品德课的重要特点,教者在选材时也要与时俱进,与时代同步,特别是九年级的教学内容,与时代的发展息息相关。
我们在使用教材时要尊重教材的观点和理论,在此基础上应该增加我国社会发展中的最新成果。
九年级教材的一些选材,距离现在较远,不能与时代同步,所以我们要做有心人,适当的增加新内容。
但是这种增加不是改变教材的知识结构,而是为加深理解知识增添一些新的内容。
例如科教兴国一课,我们可以增加近三年我国科技取得的成绩,环境问题中可以加上雾霾现象等等。
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感到思想品德课不是说教,是在切实的研究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加深对我国制定的基本国策与发展战略的理解和掌握。
由于每个人的理解不同,对教材的使用有不同的感受。
只要我们以课程标准为依据,从学生的成长出发,贯彻三维目标,就会达到教育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