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青年信仰教育

合集下载

青年 信仰 演讲稿

青年 信仰 演讲稿

青年信仰演讲稿尊敬的各位领导、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站在这里,非常荣幸能够和大家一起分享关于青年和信仰的话题。

青年是国家的未来,是社会的希望,而信仰则是我们前行的力量和支撑。

青年应该怀揣信仰,坚定信念,勇敢前行。

首先,我想谈谈青年。

青年是一个充满朝气、充满活力的群体,他们拥有无限的潜能和可能。

青年时期是一个人成长的关键阶段,也是一个人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时期。

青年人应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要有远大的理想和抱负,要有坚定的信念和决心。

在现代社会,青年人面临着各种各样的诱惑和挑战,但正是这些挑战让我们更加坚强,更加勇敢。

接下来,我想谈谈信仰。

信仰是人生的灯塔,是前行的动力。

无论是对于个人还是对于整个社会,信仰都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性。

信仰可以给我们指引方向,让我们在迷茫时找到前进的勇气和力量。

信仰可以让我们心存感恩,珍惜拥有,也可以让我们在逆境中坚定不移。

无论是宗教信仰还是人生信仰,都是我们前行路上的坚实支撑。

青年和信仰,是两个看似不相关的词语,但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青年应该怀揣信仰,因为信仰可以让我们在迷茫时找到方向,在困难时找到勇气,在挫折时找到力量。

青年需要有信仰,因为信仰可以让我们成为更加坚强、更加有担当的人,可以让我们在前行的路上不迷失方向,不忘初心。

青年需要有信仰,因为信仰可以让我们在面对人生的选择时更加明智,可以让我们在逆境中更加坚定。

在这个飞速发展的时代,我们青年人更应该怀揣信仰,不忘初心,坚定信念,追求真理。

让我们怀揣信仰,勇敢前行,为实现自己的理想和抱负努力奋斗。

让我们怀揣信仰,热爱生活,热爱他人,为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让我们怀揣信仰,珍惜拥有,感恩生活,让世界因为我们的存在而变得更加美好。

最后,我想对所有的青年朋友说,让我们怀揣信仰,勇敢前行,让我们成为这个时代的先锋,为美好的未来而努力奋斗!谢谢大家!。

关于青少年信仰的演讲稿

关于青少年信仰的演讲稿

关于青少年信仰的演讲稿
青少年信仰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话题,它关乎着青少年的成长和未来。

信仰不仅仅是宗教信仰,还包括对人生、对社会、对未来的信念和追求。

在青少年成长的过程中,信仰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可以给他们指引方向,给他们力量,让他们在成长的道路上更加坚定和坚强。

首先,青少年信仰是指他们对人生和社会的信念和追求。

在这个多元化的社会中,青少年面临着各种各样的诱惑和困惑,他们需要有一个坚定的信仰来指引他们前行。

这个信仰可以是对美好未来的向往,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也可以是对社会公平正义的信念。

无论是哪一种信仰,都能够让青少年在成长的道路上不迷失方向,不动摇信念。

其次,青少年信仰也包括对宗教的信仰。

宗教对于青少年来说,是一种精神寄托和心灵慰藉。

宗教信仰可以给予青少年内心的力量和勇气,让他们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不轻易放弃,不轻易动摇。

宗教信仰还可以让青少年学会宽容和谅解,学会与他人和平相处,学会尊重和关爱他人。

最后,青少年信仰还包括对未来的信念和追求。

青少年是社会的未来,他们怀揣着对美好未来的向往和追求。

这种对未来的信念可以让他们在成长的道路上勇往直前,不畏艰难,不惧挫折。

他们相信,只要自己努力拼搏,就一定能够创造出属于自己的美好未来。

总之,青少年信仰是他们成长道路上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它可以是对人生、对社会、对未来的信念和追求,也可以是对宗教的信仰。

无论是哪一种信仰,都能够给予青少年力量和勇气,让他们在成长的道路上更加坚定和坚强。

希望每一个青少年都能够拥有坚定的信仰,相信自己,相信未来,勇往直前,创造属于自己的美好人生。

论加强当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

论加强当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

论加强当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信仰是人类所特有的一种精神现象,马克思主义信仰是当代青年成长成才的“领路人”,在当今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以及文化多元化的时代大背景下,如何行之有效地加强当代青年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是一项迫切需要研究的时代课题。

标签:加强;当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一、当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现状伴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进程成长起来的当代大学生,系统地接受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他们大部分对马克思主义有比较科学的认识和理解。

但是,部分青年大学生在选择和确立人生信仰时呈现出一些颇值得关注的问题。

如马克思主义信仰动摇,甚至产生放弃马克思主义、信奉西方思潮的一些错误思想;信仰不坚定、易变化,对马克思主义有时信,有时不信;信仰出现盲目性,确立信仰不是经过深思熟虑,在深入理解和认识基础上做出的理性选择,而往往是以一种从众心理,盲目跟风、追求时尚去选择自己的信仰,这种信仰不是建立在认识和了解的基础上,仅仅只是为了满足追求新潮和一时的好奇心使然;信仰的功利化与世俗化严重等等。

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冷漠有愈演愈烈之势,如同流行病一样在当代大学生中传染,如少数青年大学生认为,信仰只有“获利”,只有“有所得”,只有带来更多的物质享受,才有去信仰的意义。

例如,利益动机不断上升为大学生政治参与的重要动机,33.3%的大学生选择入党就是为了以后能够找到好的工作,还有29.4%的大学生选择“在党的队伍中才能取得个人发展的更好前途”[1]。

二、当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淡化的原因(一)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不强,引导不到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根本目的在于使广大青年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其未来的人生发展打下良好的思想政治基础,成为合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但目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在满足社会需要,特别是大学生自身需要方面还没有达到令人满意的程度。

1.传统的理论教学不能适应时代的需要。

大学生信仰教育探析学生信仰教育

大学生信仰教育探析学生信仰教育

大学生信仰教育探析学生信仰教育一、大学生信仰教育的必要性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强调指出,大学生是十分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民族的希望,是祖国的未来。

弗洛姆在《为自己的人》中讲“人不能毫无信仰而生活”。

信仰是一个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存在和发展的精神支柱。

对大学生进行信仰教育,是教育的题中应有之义。

首先,对大学生进行信仰教育,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内在需要。

目前我国相当一部分大学生处于知识的积累、信仰的探索和形成过程中。

他们的信仰状态是动态的,尚处于摸索、寻找中;他们对信仰的追求是积极的、主动的而非消极的、被动的;他们已经认识到科学信仰的重要性。

对大学生进行信仰教育,可以丰富大学生的精神世界,塑造大学生的理想人格,引导大学生的发展。

其次,对大学生进行信仰教育,是我国意识形态建设和国家安全的客观需要。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题,但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依然存在,世界处于总体稳定,局部动荡之中。

西方敌对势力西化、分化中国的图谋依然在继续。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引进外资、技术、商品等的同时,一些西方的低俗文化、价值观念也随之传入中国,它们正在影响着中国的大学生。

青年人是民族的未来,是祖国的希望,谁拥有青年,谁就拥有未来。

对大学生进行信仰教育,有助于帮助大学生明辨是非,打破西方敌对势力西化、分化中国的企图。

再次,对大学生进行信仰教育,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必然要求。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社会事业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

然而,我国现在还处于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从封闭社会向开放社会、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型时期。

这一时期,社会问题层出不穷。

上学难、看病难、就业难、安居难成为社会痼疾。

贪污腐败、贫富差距扩大等问题加剧了社会矛盾的激化。

在重重矛盾中,面对各种诱惑,处于成长阶段的部分大学生信仰出现非理性化、功利化的趋向。

浅谈青年学生的马克思主义信仰问题

浅谈青年学生的马克思主义信仰问题

必 不 可 少 的 公 共 课 程 ,教 师 们 的 教学 任
思 主 义的 认 识 上 ,有 78.8%的 学 生认 为
(二 )青年学生马克思主 义信仰教育 务重 、压 力大 应该适 当地提 高其政 治
马 克思 主义 “有 说 服 力 ,没 有 过 时 ”:有 的 问题 分析 从学 校 、教 师的 原 因一k看 , 与 经 济 待 遇 。并 日.不 断 地 加 强 对青 年 教 14.6% 的 学 生 感 到 “说 不 清 楚 ”;还 有 在 马克思主义理沦的教学 中,存在着理 师的培养,使他们更加坚定信心 ,提高教
文明的 向往 。南此看来 .在当代青 年学 生 中马克 思 主 义信 仰 的实 践 是 十分 成功 的 ,但是青 年学生 的马克思 主义信仰教
的对 策 (一 )加 强 师 资 队伍 建设 ,改 良理 论
教育方法 :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是高校
淡化 、信仰 多元化的倾向 。在对于马克 育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 。
力旺盛 、朝气蓬勃 的发展时期 ,具有较高
的文 化 层 次 ,又 赶 r改革 开 放 后 快 速
变化 的时代 ,是社 会 群体 中 的重要 力 量。青年学生的思想认识 、行 为习惯等 ,
都代表着时代的特色 、民众的心声,他们
的信 仰是 民族发展的指南针 .是同家繁
荣 的保 障
一 、 马 克 思主 义信 仰 的 内涵 信仰是人生的精神 支柱 ,是指 人仃】
要 求 的 ,能 够满 足我 国社 会 发展 的需 要 , 青年学生缺乏对马 充思 主义理论学习的 学生们 以开放的姿态把 自己的生活融入
胡 锦 涛 总 书 记 在 党 的 十 七 大 报 告 中指 出 :“我 们必须更加 自觉 、 更 加 主 动 地 推 动 文 化 大 发 展 大 繁

当代中国青年信仰的深度解析——评《当代青年信仰论》

当代中国青年信仰的深度解析——评《当代青年信仰论》

当代中国青年信仰的深度解析——评《当代青年信仰论》作者:韩东屏来源:《学习月刊》 2020年第10期韩东屏《当代青年信仰论》专著出自熊英的博士学位论文,也是她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的最终成果。

该成果集作者熊英教授多年高校德育工作和哲学研究之所思、所悟、所得,通过对信仰运动一般规律、青年信仰发展规律以及青年信仰引导教育规律的理论探讨,建构了一个完整的当代青年信仰理论体系。

作为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的一部力作,《当代青年信仰论》入选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研究文库,2019年8月由人民出版社出版。

信仰问题是人生的根本问题,也是当代中国现代化进程中难以回避的一个社会问题。

青年期理性迅速发展,在与社会双向互动的过程中,出现信仰的觉醒与困惑的矛盾交织。

作为最积极、最有生气的社会群体,青年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理想信仰状态是社会变迁的晴雨表,关乎整个民众的思想启蒙和社会的变化发展。

尤其是青年的信仰状况,不仅关乎一代人的精神成长,更关乎“中国梦”的最终实现。

《当代青年信仰论》聚焦“当代青年信仰”这一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学术研究价值的“真问题”,可谓抓住了当前中国青年问题的关键所在,因而极具研究意义和价值。

在研究思路上,该专著先探究了信仰的基本理论问题,在此基础之上,通过联系实际运用理论,以青年信仰问题为主线,考察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青年信仰的演化发展,特别是当前青年信仰现状——马克思主义信仰价值失落危机,继而探讨信仰危机产生的认识根源;然后联系历史与现实,探讨了青年信仰发展的理论逻辑、实践逻辑和价值旨归,最终提出科学信仰教育的若干主张。

整个思路十分清晰,有严密的逻辑推进。

在内容观点上,笔者认为《当代青年信仰论》勇于创新,有不少独到的见解或新的论证值得肯定。

首先,如何认识当代青年信仰危机问题?作者通过信仰的运动与危机的学理性分析,阐释信仰危机作为信仰运动的一个环节的客观必然性。

信仰不是静止的,它总是会在时空上、在个人与社会间运动、转化。

当代青年的价值选择及信仰塑造

当代青年的价值选择及信仰塑造

当代青年的价值选择及信仰塑造当代青年是社会的未来和希望,其价值选择及信仰塑造对于个人、家庭乃至整个社会都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社会的变革和发展,当代青年所面临的选择和挑战也变得更加复杂多样。

对于当代青年来说,如何正确选择自己的价值取向,如何建立自己的信仰体系,已成为摆在他们面前的重要课题。

首先,当代青年在选择自己的价值观时,需要考虑到社会的多元化和开放性。

在信息爆炸的时代,人们所接触到的信息来源更加广泛和多样化,这也给青年人的思想观念带来了更多的选择。

在这种情况下,当代青年需要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人生目标等因素来选择适合自己的价值观。

有些青年可能会选择传统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观,有些青年可能更加注重自我实现和个性发展,有些青年可能会选择更为开放和包容的世界观。

无论选择何种价值观,都需要考虑到社会的现实情况和自身的特点,不偏激、不盲从,才能找到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和发展路径。

其次,当代青年在信仰塑造方面也面临着多样的选择。

信仰是一个人灵魂深处的支撑和力量,是一个人对生命意义和人生价值的把握。

在当代社会,信仰教育已经成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小培养青年的信仰观念,塑造他们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无论是宗教信仰还是理想信仰,只有通过信仰的指引和支持,当代青年才能找到自己的人生方向和价值归宿。

因此,当代青年在信仰选择时,需要慎重考虑,不盲从、不冲动,要坚守信仰,保持信念,才能在生活的道路上走得更远更稳。

再次,当代青年在选择的过程中,还需要考虑到社会的影响和环境的因素。

社会是一个多元化的整体,各种力量相互作用,会对个体的选择和信仰产生影响。

当代社会的价值观念多元化,社会风气也复杂多变,这给青年人的选择带来更大的挑战。

在这种情况下,当代青年需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要坚守自己的信仰和原则,不受外界诱惑和影响,坚持自我,实现自我。

最后,当代青年的选择和信仰塑造,不仅仅是个人问题,也是整个社会问题,关乎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发展。

怀揣信仰的青年人心得体会

怀揣信仰的青年人心得体会

怀揣信仰的青年人心得体会信仰是人类心灵最深处的一种力量,对于怀揣信仰的青年人来说,它更是一种宝贵的精神财富。

作为一名年轻人,我也常常思考和探索信仰给予我的启示和体验。

经过一段时间的思考和心灵的碰撞,在我心中,信仰教会了我三个重要的方面:希望、勇气和奉献。

首先,信仰给予了我希望。

无论生活中遇到多大困难,信仰总是给予我力量和勇气,让我坚持下去。

当我感到迷茫和不知所措,信仰就是我内心的一盏明灯,指引我找到正确的方向。

希望是一种强大的力量,它可以激发人们面对困境时的积极态度和坚定信念。

信仰告诉我,在黑暗中寻找光明,不管有多远,一切都会有所改变。

其次,信仰给予了我勇气。

人生道路上常常伴随着挫折与失望,但信仰给予了我勇往直前的力量。

信仰让我坚信人生的意义和价值,无论何时何地,我都不会放弃奋斗和努力。

信仰教会了我要面对生活的挑战,勇敢去追求自己的理想,并且不要轻易屈服于困难和逆境。

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我内心深处的信仰在默默支持着我,激发着我的勇气。

最后,信仰教会了我奉献。

信仰让我意识到,人生的价值在于为他人和社会做出贡献。

无论是通过自愿服务、慈善捐助还是其他形式的奉献,信仰都告诉我,帮助他人是一种幸福的源泉。

信仰教会了我关注社会问题,关心弱势群体,并积极参与公益活动。

信仰让我明白,只有通过奉献和付出才能真正获得内心的满足和平静。

怀揣信仰的青年人经历了许多磨砺和洗礼,但正是这些经历塑造了他们的品格和价值观。

信仰给予了我们力量和勇气去克服困难,给予了我们向前迈进的动力。

在信仰的引领下,我们渴望成为更好的人,做出更多的贡献,为社会带来正能量。

然而,信仰并非一成不变的东西,它也需要不断地思考和探索。

对于年轻人来说,我们应该不断地学习和成长,以适应社会的变化和自身的发展。

我们需要思考信仰的真谛和意义,找到自己的信仰之路。

同时,我们也应该保持开放的心态,接纳和尊重不同的信仰观念,以促进和谐的社会环境。

在未来的道路上,作为怀揣信仰的青年人,我会继续坚持自己的信仰,用行动证明信仰的力量。

谈谈大学生的信仰问题

谈谈大学生的信仰问题

谈谈大学生的信仰问题信仰是人类精神的动力和支柱。

信仰问题是人的精神世界的核心问题,也是制约人类人生观成熟发展的一个关键因素。

当前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状况总体上呈现积极、健康、向上的良好态势,但由于受一些消极社会现象和其他因素的影响,部分大学生在信仰方面呈现一些新的特点,出现一些新的问题。

因此,为了使大学生引导大学生坚定科学正确的信仰,使其健康成长,必须发挥高校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优势,大力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并整合社会各种力量,为大学生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和氛围,为其价值观的形成和正确信仰的最终确立创造必要的条件。

宗教是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的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的一部分。

在人类发展过程中宗教,始终居于社会上层建筑的顶端,它同政治、法律、道德艺术等都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宗教在社会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影响。

对于大学生的影响,是宗教对于整个社会影响的一部分,影响的途径和形式多样:表现为宗教文化在大学校园的传播;表现为大学生对宗教认识和态度的变化;甚至有个别大学生的入教、信教的等等。

(一)大学生接触或者信仰宗教的状况1、家庭的影响。

笔者与学生的交流中了解到,信教者中,家传的比较多,有些人信教程度是很深的。

因为有宗教信仰传统的家庭很容易让生活其中的个体皈依该宗教温州地区宗教气氛比较浓,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的影响都比较大。

而且有些宗教影响的历史也比较久远,在一些家庭里形成稳固的宗教传统。

作为家庭成员的大学生容易受到这方面的熏染。

2、大学生个体方面的因素。

其中包括个体的认知水平、生存状况、精神状态、心理需求等等。

很多学生既没有树立科学的理想信念,对社会迅速的变化和当前社会道德水平有所下降的状况又感到困惑而不能得到很合理的解释。

又由于在校期间面对学习紧张与压力或者经济上的困顿或者面对就业难题和毕业后的社会压力无所适从。

在这种特定的情景下,宗教以其天堂理想的美好形象吸引了他们,同时宗教所宣传的道德观,使他们感到找到了心灵归宿和精神寄托的港湾,于是在思想上观念上信服和皈依宗教。

论新时期高校青年学生科学宗教观教育

论新时期高校青年学生科学宗教观教育



— 时期高校青年学生 n 论新

平 杨 越
三三三 三三三一
教观教 育 ,需要 高校工作者做 出正确的路径选摘 要 :宗教信仰是指信奉 某种特定 宗教 的人们 对所信仰的神 圣对 象,由崇拜认 同而产 生的坚定不移 的信念及全 身心的皈依 。 当前 ,随着经济社会 高速发展 和全球 一 体化进程加快 ,宗教信仰 已经成为一种 不容 忽视 的社会 现 象并 不断渗入 高校 青 年 学生群体 中。有效应对和妥善处理这种影 响和挑 战 ,不断加 强大学生科 学宗
导 ,越来越成为学界关注的重要 问题 。 1 高校 青年学生信 教 比例 有所上升 。20 . 0 4年戴
对宗教 l 、 校 年 生 教 仰 在 问 艳君 、马连鹏调查研究发现 :大学生 “ 、理论 一 高 青 学 宗 信 存 的 题i 或原则的崇拜 ”比例是 1.%u 99 l ;温州大 学陈安金副 高校青年学生作为社会 高知识群体 ,是未来社 会 发展进步的重要依靠力量 ,同时他们正处于青春期的 中后期 ,思想敏锐 ,渴望彰显 自我价值 ,猎 奇意识 和 好奇 心强烈 ,也是科学信仰确立 的关键时期。我们一
康 、科学向上的 ;但也应该看到 ,经济全球化进程 中
20 05至 20 06年郑永廷教授研究 发现 : “ 在作答 的样 本 中 ,回答 ‘ 信仰 宗教 ’的 占 1. 2 %”[ 06年杨 7 2 3 0 。2
晓慧研究发现 : “ 合计有 1 . 8 %的学生信仰或倾 向于 7 信 仰宗教 。其 中对 2 0 0 0名大 学生进 行 的一 次调查 : 有 2 %的学生表示 信仰或倾 向于信仰宗教 ”3 0 7 1 [。2 0 ] 年王 康研 究发 现 : “ 自称 自 己 有 宗 教 信 仰 的 占

当代青年大学生信仰

当代青年大学生信仰

当代青年大学生信仰在当代社会,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信息的爆炸,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对于当代青年大学生来说,信仰这个词显得愈发重要,也愈发复杂。

本文将探讨当代大学生的信仰问题,并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析和思考。

一、信仰的定义与意义信仰是人们对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一种根本性的认知和态度。

它不仅仅是一种宗教信仰,还包括对人生意义、道德理念、社会价值等方面的信仰。

对于当代青年大学生来说,信仰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信仰是人们精神世界的一种寄托,它能够给人们带来内心的安慰和力量。

其次,信仰是人们行为准则的源泉,它能够指引人们正确的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

最后,信仰是人们思维方式和人际交往的基础,它能够影响着人们的态度和观念。

二、当代大学生的信仰现状在当代社会中,大学生的信仰非常丰富多样。

首先,有部分大学生依然信仰传统宗教,如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等。

其次,还有一部分大学生信仰科学与理性思维,他们对于传统宗教抱持怀疑和不信任的态度,更加倾向于用科学和理性的方式来看待世界和人生。

另外,一部分大学生信仰个人价值和自我实现,他们更加重视自我发展和个体的价值追求,不过度依赖宗教或传统的信仰体系。

还有一些大学生则对信仰问题并不关注,他们更加注重于眼前的利益和享乐。

三、当代大学生信仰的影响因素当代大学生的信仰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首先,家庭和社会环境是最直接和重要的因素。

家庭的宗教信仰和态度会直接传递给大学生,并且社会对于宗教的态度也会影响到大学生的信仰选择。

其次,大学教育的影响也很大。

大学作为人们思维发展的重要阶段,会引导大学生接触和了解各种不同的信仰,从而影响到他们的信仰选择。

最后,媒体和网络的广泛传播也会对大学生的信仰产生影响,他们会通过媒体和网络了解到各种不同的信仰观念和人生哲学。

四、当代大学生信仰的挑战与困境在当代社会中,大学生的信仰面临着一些挑战和困境。

首先,多元化的价值观念和信仰体系给大学生带来选择的困惑和纠结。

论中国当代青年信仰

论中国当代青年信仰

论中国当代青年信仰许立宇 201341310242 电气2班内容摘要:中国当代青年对信仰概念模糊,大部分的人缺乏信仰。

中国从抗日建国时期起,便不乏有人才辈出的有理想,有信仰追求的的青年。

如今时代变迁,对民族信仰也越来越被埋没。

当代大学生迷茫混沌,缺乏个人信仰。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逐渐融入国际社会并且发挥巨大作用的同时,伴随而来的是政治体制和法制的不健全日益凸现出来,中国当代青年应当从各个方面提高信仰,要本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民族本我心态,对待社会,对待人生。

只有这样,中华名族才有希望,只有这样,伟大祖国的未来,才有指望。

关键字:信仰民族教育青年(一)何为信仰--信仰是人对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等的选择和持有。

什么是信仰呢?从广义的定义上来说:信仰,是指对圣贤的主张、主义、或对神的信服和尊崇、对鬼、妖、魔或天然气象的恐惧,并把它奉为自己的行为准则。

信仰与崇拜经常联系在一起,但是与崇拜还有不同。

概括地说,信仰是人对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等的选择和持有。

从定义上可以看到,信仰很明显不局限于宗教。

他还可以包括中国古代信奉玉皇大帝,西方人信奉的上帝。

还有中国古代的诸子百家的思想,甚至那些鬼神论,奇门遁甲术都可以算做信仰。

国外的什么黑格尔哲学,马列主义等也都算得是一种信仰。

(二)中国当代青年是否有信仰?如果有,又是什么信仰?从个人的角度来说,我们当代人的信仰太多了:有为国争光,为民请民的;有自私自利,唯我独尊的;努力奋斗,追求人生价值的;还有娱乐至死,游戏人间的。

正所谓“人上一百,各种各色”,当代社会俨然一个五光十色的大杂烩。

从单个人的层面来讲,这种现状是历史进步的必然,是社会进步的体现,是个性解放的一种外观表露,也符合多元文化的精神内涵。

然而,站在整个中华民族的立场上说,这是一个需要深思的现状。

无论为国争光,为民请民的,还是努力奋斗,追求人生价值的,我们都称之为大英雄。

这类人对社会的发展,对时代的进步,都是有益的。

信仰对新时代青年的意义

信仰对新时代青年的意义

信仰对新时代青年的意义
信仰对新时代青年的意义很重要。

首先,信仰给予他们价值观和道德规范,帮助他们以正确的方式行事。

尤其在当今复杂多变的社会中,信仰能够指导年轻人面对各种挑战和诱惑。

其次,信仰为年轻人提供了安全感和勇气,使他们能够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挫折。

无论是在学业、职业还是人际关系上,信仰赋予年轻人内心的力量和坚定,使他们能够积极面对挑战并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此外,信仰也为年轻人提供了社交圈和支持体系。

无论是参与宗教活动还是加入信仰群体,年轻人都能够结交志同道合的朋友,并得到他们的理解、支持和鼓励。

这不仅有助于他们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还可以提供情感支持和资源,帮助他们实现个人成长和发展。

最后,信仰也给予年轻人一个更大的意义和目标。

信仰让他们明确自己的人生目标,并为之努力奋斗。

无论是为了实现宗教目标,还是为了追求更高的道德境界,信仰使年轻人能够重塑自我、追求卓越,并对自己和社会有更高的期望。

综上所述,信仰对新时代的青年具有重要的意义。

它赋予他们价值观和道德规范,给予内心的力量和勇气,提供社交圈和支持体系,并给予人生更大的意义和目标。

对于新时代的青年而言,信仰是成长和发展的重要支持和指南。

论新时代加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必要性

论新时代加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必要性

论新时代加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必要性新时代,是一个充满希望和挑战的时代。

在这个时代里,青年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他们肩负着建设祖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

而理想信念是人们前进的动力和信仰,加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必要性日益凸显。

加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必要性在于培养有理想、有信念的高素质人才。

在新时代,人才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关键因素。

一名有理想、有信念的大学生朝着自己的目标努力奋斗,不断提升自我,为社会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

加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是为了培养更多的高素质人才,为国家和社会的发展贡献力量。

加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必要性在于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大学生正处在人生观念、世界观观念和价值观念形成的关键时期,他们需要正确的引导和教育,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只有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大学生才能在社会生活中有所作为,为社会进步和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

加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必要性在于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在新时代,社会需要更多具有高度责任感和使命感的大学生。

加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可以使大学生更加懂得社会责任和使命,不断提升自己,为国家和社会的发展贡献力量。

第四,加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必要性在于增强国家凝聚力和战斗力。

在新时代,国家需要更多有理想、有信念的大学生,他们具有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和责任感,是国家不可或缺的栋梁。

加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可以增强国家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在国家发展的关键时刻,为国家和人民挺身而出。

加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必要性在于激发个人潜能和创新能力。

只有有理想、有信念的大学生,才能激发个人的潜能和创新能力,不断提升自我,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加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可以使大学生更加有动力、有信心,不断提升自己,成为可持续发展的人才。

加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必要性在于培养有理想、有信念的高素质人才,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增强国家凝聚力和战斗力,激发个人潜能和创新能力。

大学生树立正确信仰的意义和对策

大学生树立正确信仰的意义和对策

大学生树立正确信仰的意义和对策大学生是国家未来的栋梁,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信仰直接影响着一个民族和国家未来的信仰及其凝聚力和软实力。

认清大学生树立正确信仰的深远意义,反省我国目前大学生信仰的现状及其原因,并提出建设性的建议和对策,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引言大学生,肩负着国家和民族的未来,作为中国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接班人,他们正处于思想意识形成的关键时期,因此加强对大学生的信仰教育,无论是对大学生的个人发展,还是对国家、民族和社会都有重要的意义。

当代大学生,不仅是面向未来的一代,又是我们国家的精英群体。

从个人的角度来看,一个远大的理想和志向是一个人迈向成功的第一步;从社会的角度来看,社会主流信仰的强弱与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命运休戚相关。

特别是当代大学生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的历史使命,他们的信仰状况需要特别关注,并很有必要对其进行科学分析及教育引导,因此,研究当代大学生的信仰问题具有极大的科学意义。

一、大学生树立正确信仰的意义什么是信仰?《辞海》给信仰下了一个定义:信仰是人们“对某种宗教,或某种主义极度信服和尊重,并以之为行动的准则。

”从根本上说,信仰是人类特有的精神心理现象,是指人们对一定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观念体系的信奉和遵循,是统摄、指导其他一切意识形式的最高的意识形式。

从大学生个人的价值来看,信仰的缺失,犹如在茫茫的大海航行中迷失了方向的小船,找不到幸福的彼岸在哪里,“心归何处”的绝望情绪随之而生。

从民族的发展来看,信仰的缺失,就意味着失去了民族凝聚力,怎能确立起共同的奋斗目标?中华民族正处在现代化建设的艰难转轨之中,没有人文精神的支撑,没有坚定的信仰和价值追求,社会如何和谐,民族何以复兴,国家如何富强?(一)树立正确信仰对大学生个人的意义大学生是一个有着自己独特性的群体。

从年龄上看,他们已进入青年期,思想敏锐,可塑性强,正是信仰确立的关键时期;从个人素质上看,他们具有较高的知识水平与判断力,容易学习到、感受到并接受到新的思想和生活方式。

青少年对宗教信仰的尊重教育

青少年对宗教信仰的尊重教育

青少年对宗教信仰的尊重教育在当今多元文化的社会中,宗教信仰作为人们的核心价值观之一,对每个个体的成长和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而对于青少年来说,宗教信仰的培养与教育更是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因此,青少年对宗教信仰的尊重教育,既是社会各界的责任,也是家庭和学校教育的关键内容。

宗教信仰的自由是法律法规保障的基本权利,任何人都有权选择和信仰自己心目中的宗教信仰。

青少年作为社会的重要一员,也应该得到充分的尊重和保护。

对于青少年来说,宗教信仰的培养不仅仅是信仰行为本身,更重要的是引导他们正确理解和尊重其他人的宗教信仰。

首先,教育家庭和学校应该为青少年提供全面的宗教知识教育。

通过讲述宗教的起源、教义和传统仪式等方面的知识,可以帮助青少年更好地了解各种宗教的基本概念,并培养他们尊重和欣赏不同宗教信仰的意识。

同时,家庭和学校也应该教导青少年宗教信仰的历史和发展对人类文明的贡献,让他们明白宗教信仰的多样性对世界和平和社会和谐的重要作用。

其次,青少年应该学会宗教信仰的包容和尊重。

宗教信仰的多样性是社会的普遍现象,而这种多样性需要得到尊重和理解。

家庭和学校应该引导青少年理解不同宗教信仰之间的共同点和相互尊重,让他们明白虽然信仰不同,但每个人都有权选择自己的信仰,并且应该彼此尊重和包容。

通过培养青少年对其他宗教信仰的尊重,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融入多元文化社会,并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此外,青少年应该接触到多元的宗教文化交流活动。

举办宗教文化展览、座谈会和互学互鉴的交流活动,可以为青少年提供一个了解不同宗教信仰的机会。

通过与其他宗教信仰的人交流和互动,青少年可以更好地感受到不同信仰背后的人文关怀和人间情爱,从而更加深入地理解和尊重宗教信仰的重要性。

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增强青少年对宗教信仰的尊重和理解,培养他们包容多元文化的意识。

最后,要强调的是,宗教信仰的尊重教育应成为整个社会的共同努力。

政府、学校、家庭和社区都有责任为青少年提供多样性和尊重的宗教教育环境。

培养青少年坚定的理想信念——理想信念教育主题班会教案

培养青少年坚定的理想信念——理想信念教育主题班会教案

近年来,随着社会发展的不断进步,青少年的成长环境和条件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是青少年的理想信念、价值观等方面受到了一定的冲击,导致他们缺乏信仰和人生目标。

培养青少年坚定的理想信念成为了教育工作者和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

作为一名班主任,我们应该如何使用理想信念教育主题班会教案,来帮助青少年确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呢?一、理想信念教育主题班会的意义深远在青少年中开展理想信念教育主题班会,有着深远而重要的意义。

可以帮助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青少年正处于成长的过程中,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等方面受到外部环境和社会心态的不同程度的影响。

通过开展主题班会,我们可以引导学生认识到正确的人生道路和价值观,为他们的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

可以培养青少年具有远大的理想和追求。

理想信念教育是一种激发学生内心力量和动力的有效方法,通过教育,可以启迪学生的思想,让他们理解并掌握自己的人生方向和目的。

可以提高青少年的心理素质。

理想信念作为青少年成长圈中的一个重要角色,其对心理素质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

开展主题班会,让学生在情感交流和文化交流中愉快学习、主动探究,从而增强自己的心理素质。

二、理想信念教育主题班会教案的编写班会是学校开展常规教育工作的基本形式之一。

在班会上进行理想信念教育,能够让学生更好地接受和理解。

下面,我们来看一下班主任应该如何编写理想信念教育主题班会教案。

1.主题确定需要确定班会的主题。

理想信念教育是一个比较综合的内容,包括人生道路、人生目标等多个方面。

针对当前班级中存在的问题,可以选择一些比较贴近学生生活的主题,如“我的理想是什么”、“从现在开始,我要做的努力”等等。

2.内容策划确定主题后,就需要着手策划内容。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内容要贴近学生生活,同时也要符合教育教学的基本要求。

根据实际情况,可以设置一些小活动,如分组讨论、小组合作等等,顺利实现班会内容的教育目标。

3.形式多样班会的形式可以多样化,可以使用课件、图片、视频等多种教学资源。

如何引导青少年正确看待信仰

如何引导青少年正确看待信仰

如何引导青少年正确看待信仰信仰是指个人对宇宙、人生和价值观念等方面的信任和承诺,是人们精神世界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于青少年来说,正确看待信仰是塑造健康人格、培养积极价值观的关键。

本文将从家庭教育、学校引导以及社会环境等方面探讨如何引导青少年正确看待信仰。

1. 家庭教育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课堂,也是青少年形成信仰观念的重要环境。

父母需要树立正确的信仰观念,并通过以下方式引导青少年正确看待信仰:a) 传递正面价值观:父母要以身作则,展示积极的信仰态度和行为,让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接受到正面的价值观念。

b) 尊重个人选择:父母应尊重孩子的选择,不强加自己的信仰观点,鼓励孩子独立思考、自由选择。

c) 提供多样化信息:父母可以向孩子介绍各种信仰和宗教,帮助他们了解不同信仰之间的共通点和区别,培养宽容和包容心态。

2. 学校引导学校是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场所,也承担着引导青少年正确看待信仰的责任。

学校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进行引导:a) 宗教教育课程:学校可以开设宗教教育课程,向学生介绍不同信仰和宗教的基本知识,培养他们对信仰的尊重和理解。

b) 世界观教育:学校可以通过开展相关的世界观教育活动,展示多元文化和信仰的丰富性,增强学生对不同信仰的包容心态。

c) 心理辅导:学校应设立心理辅导室,为学生提供有关信仰困惑和疑问的指导和帮助,鼓励学生积极探索和思考。

3. 社会环境社会环境是塑造青少年信仰观念的重要因素,社会各界都应共同为青少年创造积极的信仰引导环境:a) 丰富多样的活动:社会可以提供各种形式的宗教文化活动,让青少年有机会深入了解不同信仰,感受宗教的美好与积极性。

b) 媒体引导:媒体可以通过宣传正面的宗教故事和积极的宗教影响,引导青少年形成正确的信仰观点。

c) 社区支持:社区可以组织一些有关信仰的讲座、座谈会等活动,鼓励社区居民分享信仰经验,为青少年提供积极的信仰引导。

总结:引导青少年正确看待信仰是一个复杂而长期的过程,需要家庭、学校和社会多方合力。

试论列宁的青年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教育思想——读《共青团的任务》有感

试论列宁的青年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教育思想——读《共青团的任务》有感

试论列宁的青年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教育思想——读《共青团的任务》有感试论列宁的青年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教育思想——读《共青团的任务》有感近年来,随着中国的发展和变革,社会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和挑战。

面对这些问题,年轻一代的共产主义信仰和理念显得尤为重要。

列宁作为20世纪共产主义运动的重要理论家和政治家,他的青年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教育思想对于培养年轻一代的信念和思想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在《共青团的任务》这本书中,列宁详细阐述了他对青年在革命中的作用和教育的看法。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深受启发,对列宁的理想信念教育思想有了更深一步的理解。

在列宁的眼中,青年是一个充满活力、具有无限潜能的群体。

他们是社会的未来和希望。

因此,列宁强调青年需要具备正确的信仰和理想,才能真正成为革命的先锋力量。

列宁认为,共产主义信仰是最高尚的信仰,是指引青年前进方向的思想武器。

共产主义不仅是一种理念,更是一种实践。

列宁鼓励青年要将自己的个人追求与社会的发展目标相结合,为实现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

正如列宁所言:“青年应当发展无产阶级的兄弟感情,同工人贫苦的生活联系起来;同时,他们应当依据阶级原则,终身和谐地使自己的命运与世界无产阶级和它的阶级战士的命运联系起来。

”在青年共产主义信仰的教育中,列宁强调理论和实践的结合。

他提出了“理论和实践的革命统一”原则,认为只有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才能真正培养出理想信念坚定、实践能力强的共产主义青年。

理论是青年共产主义信仰教育的基石,只有通过学习理论知识,青年才能深刻理解共产主义的价值和意义。

然而,单纯的理论教育远远不够。

列宁鼓励青年积极参与社会实践,通过实践来不断磨砺和完善自己的信念。

实践是理论的检验和指导,只有在实践中,青年才能真正体会到共产主义的力量和魅力。

正如列宁所言:“应当尽一切努力,把一切自然、社会和技术的一切观念都做为改革的对象,而不是哲学讲究。

”除了理论和实践的结合外,列宁还强调青年共产主义信念教育应该注重个人能力的培养。

当代青年信仰影响因素的调查与思考

当代青年信仰影响因素的调查与思考

当代青年信仰影响因素的调查与思考当代青年信仰是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的,其中包括社会、家庭、教育、媒体等多个方面。

本文将围绕这些因素展开调查与思考。

社会环境对当代青年的信仰起着重要的影响作用。

社会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会渗透进青年人的心灵,并对他们的信仰产生影响。

如果社会环境中充满着正能量、积极向上的价值观,那么青年人的信仰往往会受到正面引导,反之则可能会受到负面影响。

社会的宗教氛围也会对青年的信仰选择产生影响。

如果宗教在社会中具有重要地位,并且能满足人们对于信仰的需求,那么青年人可能会更容易接受宗教信仰。

教育是青年信仰的重要因素之一。

教育机构的宗教教育、思想政治教育以及价值观教育等,都会对当代青年的信仰产生深远的影响。

如果学校能够提供全面的宗教教育,给予学生对各种宗教进行了解和选择的机会,那么青年人的信仰选择可能会更加多元化。

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和价值观教育也会对青年人的信仰产生影响。

如果学校能够以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进行教育,那么青年人的信仰可能会更趋向积极向上。

媒体是当代青年信仰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

现代媒体的发达使得信息传播更加迅速和广泛,青年人通过媒体接触到的宗教信息也更加丰富多样。

如果媒体能够传播正能量、积极向上的宗教信息,那么青年人的信仰往往会受到积极引导。

反之,如果媒体传播的宗教信息带有偏见、煽动性和暴力倾向,青年人的信仰选择可能会受到负面影响。

网络媒体的兴起也使得青年人更容易接触到各种宗教信息,从而对信仰进行深入思考和选择。

当代青年信仰受到社会、家庭、教育、媒体等多个因素的影响。

社会价值观、宗教氛围、家庭背景、教育内容和方式、媒体信息等,都会对青年人的信仰产生深远的影响。

我们应该关注这些因素,优化青年人的信仰环境,为他们提供多元化、积极向上的宗教选择,从而促进他们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青年问题研究・论青年信仰教育何隆德(湖南省委党校 青干部,湖南 长沙 410006)摘 要 马克思主义信仰是建立在对马克思主义全面认知和广泛认同基础上的科学信仰,引导青年确立和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必须加强信仰教育;在改革开放形势下,信仰建设面临的情况异常复杂,青年信仰教育的任务十分艰巨;只有把青年信仰教育作为青年精神文明建设的核心来抓,作为一项系统工程来抓,并在实践中加大与各种反马克思主义思潮斗争的力度,才能把青年信仰教育落到实处,从而引导青年牢固确立和坚定马克思主义科学信仰。

关键词 青年 信仰 信仰教育中图分类号 B82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6161(2001)02-0009-03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我国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所经历的前所未有的变化,青年的信仰问题变得日益突出。

加强信仰教育,引导青年确立和坚定马克思主义科学信仰,已成为当前青年教育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引导青年确立和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必须加强信仰教育信仰是人类精神现象的核心,是人类行为发生、发展的内在机制和动力源泉。

人们改造世界的一切活动,都是在特定信仰指导下进行的。

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表明,任何社会的存在、变革与发展,都必须以社会成员共同信仰为基础。

共同的、科学的信仰既是社会文化整合的桥梁和纽带,也是形成社会整体合力、推动社会进步的精神动力。

正如19世纪法国思想家托克维尔所指出的:“一个社会要是没有这样的信仰,就不会欣欣向荣;甚至可以说,一个没有共同信仰的社会,就根本无法存在。

”[1](P524)因此,在改革开放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实践中,我们要引导青年牢固确立和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

马克思主义信仰是科学的信仰,是我们的行动指南。

但是,马克思主义信仰不是自发形成的。

引导青年确立和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必须加强信仰教育,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改造青年的主观世界,解决青年的思想和立场问题,不断提高青年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能力。

信仰作为人类特有的精神现象和人类精神活动的最高形式,它的确立过程就是人们主观世界的改造过程。

而这种“改造”是建立在“知”、“情”、“意三者有机统一基础上的。

一定的信仰对象为人们所认知而达到情感认同,最后经过意志强化便构成了人们稳固的心理基础和观念模式,形成一定的信仰。

在这里,“认知”是信仰生成的前提和基础。

马克思主义信仰就是建立在对马克思主义的全面认知和广泛认同基础上的科学信仰。

生活中有些青年偏离马克思主义信仰或信仰不坚定,也正是因为对马克思主义缺乏科学认识或认识不深。

因无知而产生偏见,无知拒斥真理,而偏收稿日期:2000-12-03作者简介:何隆德(1963-),男,湖南邵阳人,湖南省委党校青干部副教授,中国近现代思想史博士。

研究方向: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

—9—见比无知更远离真理。

因此,没有科学的认知便没有科学的信仰。

而要使青年对马克思主义有一个完整、系统、科学的认知,就必须加强教育。

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思想理论体系,是被实践检验和证明了的普遍真理。

但是,一切科学知识都不是人类本性中所固有的。

马克思主义思想观点也不会在人们头脑中“自发地产生出来”。

只有通过外在的“强化”和“灌输”,才能使广大青年真正认识和掌握马克思主义。

关于这一点,列宁早就作过精辟的阐述,他指出:工人阶级单靠本身的力量不能自发地形成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想体系,这种思想体系只能从外面“灌输”到工人阶级中去。

特别是对于青年,他们处在这种特定的年龄阶段,价值观念尚未完全定型,社会认识水平相对较低,对事物的判断、鉴别和取舍能力还较弱,因而在信仰问题上容易产生某些偏颇认识,信仰的稳定性也较差,这就更需要加强教育、加强引导。

可以说,青年能否牢固确立和坚定马克思主义科学信仰,关键取决于我们能否加强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

因此,我们在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青年的信仰教育。

特别是在改革开放时期,更要高度重视和切实加强青年的信仰教育。

二、改革开放给青年信仰教育提出了艰苦的任务我国改革开放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革命。

共同的马克思主义信仰是推动这场伟大革命的思想基础和动力源泉。

然而,信仰的生成和发展有它固有的规律,改革开放本身也有不可避免的弱点,加之我国改革开放是在特定的国际形势和我国社会文化特殊背景下展开的,因而,在青年理想信仰建设方面,又面临着异常复杂的情况,这就给青年信仰教育提出了非常艰巨的任务。

首先,与人类社会物质活动不同,信仰作为人类精神现象的核心,作为人们对社会文化内化的结果,它具有确立缓慢和效用持久的特点。

在人类历史上,信仰的确立总是要经历一个较长时期的迂回曲折的斗争过程。

人类信仰的发展史就是一部社会主流信仰与各种非主流信仰相互斗争的历史。

而一定的信仰一旦生成,便构成社会意识和社会心理的稳固基础。

在社会变革中,这种精神的变动要比物质的变动艰难得多,也复杂得多。

因此,引导青年确立和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或者引导青年抛弃各种非科学的信仰,都不是在短期内完成的,需要有一个比较长时期的教育过程。

正如邓小平同志在谈到清除封建残余影响时所说的:“不要认为只要破字当头,立就在其中了。

”[2](P336)可以说,在我国改革开放实践中,青年信仰教育的任务是与改革开放任务相始终的。

其次,我国改革开放时期,也是社会文化整合纽带松驰的时期。

一方面,原有的社会文化整合机制逐渐解体,人们丧失了共同的文化认同和“价值支援”;另一方面新的价值体系和文化模式又处在创建之中。

正是在这种“过渡期”,社会文化整合程度低,这就为各种异质文化的渗透和传播提供了气候和土壤,也给了各种形形色色的思想“横流”以可乘之机。

因此,改革开放时期是一个充满文化矛盾和冲突的时期,如果不加强引导,或者引导不当,就会出现信仰分化,产生信仰危机。

事实上,在我国改革开放过程中,已经出现了一些不健康的信仰潜流,如信仰的世俗化倾向、个人主义抬头以及宗教狂热、封建迷信开始回潮,特别是“法轮功”邪教组织猖獗一时。

虽然这些并不代表也不可能取代社会主流信仰,但对社会、对青年的侵蚀和危害作用是不容低估的。

正因为改革开放时期社会文化整合纽带的松弛,以及由此而来的信仰多元化,使青年信仰教育面临的情况更复杂,任务也更艰巨。

再次,我国改革开放是在一种特定的国际形势和我国社会文化特殊背景下展开的。

从国际上看,社会主义运动正处于低潮,而西方敌对势力从来没有放弃其搞垮社会主义的图谋,凭借其在全球经济政治秩序中的有利地位,大搞“文化渗透”和“和平演变”,给我们的思想领域造成了很大的冲击和混乱。

在实践中也可以看到,伴随着改革开放搞活,西方的一些腐朽思想和生活方式也从各种途径渗透进来,影响人们的价值观念和理想信念,特别是毒害青少年的心灵。

邓小平同志曾不无担扰地说:实行开放政策必然会带来一些坏东西,影响我们的人民,要说有风险,这是最大风险。

从国内看,我国几千年来形成的传统封建因素根深蒂固,在改革开放的新环境里时常沉渣泛起,改革以来社会各个领域出现的一些弊端,都与这种传统封建思想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正如邓小平同志指出的:“我们进行了二十八年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推翻了封建主义的反动统治和封建土地所有制,是成功的、彻底的,但是肃清思想政治方面的封建主义残余影响这个任务,因为我们对它的重要性估计不足,以后很快转入社会主义革命,所以没有能够完成。

现在应该明确提出继续肃清思想政治方面的封建主义残余影响的任务,并在制度上做一系列切实的改革,否则国家和人民还要遭受损失”[3](335)因此,在我国改革开放过程中,青年信仰教育面临着反对西方资产阶级腐朽—1—思想和国内封建主义残余影响的双重任务。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信仰变动的艰巨性,社会文化整合纽带的松驰,西方文化的渗透,封建残余的影响,无不对青年的价值观念和理想信仰产生冲击,导致信仰的复杂化。

因此,加强青年信仰教育的任务是十分艰巨的。

三、要在改革开放实践中加大青年信仰教育的力度青年信仰教育在引导青年确立和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青年信仰建设面临的复杂情况和艰巨任务,要求我们必须在思想上高度重视青年信仰教育,在实践中加大青年信仰教育的力度。

首先,要把青年信仰教育作为青年精神文明建设的核心来抓。

如前所述,信仰是人类精神现象的核心,是指导一切精神活动的“最高统帅”。

人类精神领域出现的各种问题,都与人们的信仰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关系。

因此,精神领域的各项建设,首要的便是信仰建设。

我国精神文明建设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马克思主义信仰既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核心内容,也是行动指南。

在青年的精神文明建设中,只有抓住马克思主义信仰这一核心主题,才能从根本上保证青年精神文明沿着正确的方向,才能为青年参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也只有把青年的信仰作为青年精神文明建设的核心来抓,才能从战略上和制度上把青年信仰教育的任务落到实处。

这就要求我们在青年精神文明建设中,必须始终贯穿信仰教育这一核心主题。

其次,要把青年信仰教育作为一项系统工程来抓。

信仰的生成是人们主观世界改造的结果,而这种“改造”是一种复杂的心理历程,它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

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确立,就是真理的力量、人格的力量和实践的力量等综合作用的结果。

马克思主义的说服力和战斗力就来源于此。

因而,在实践中要把青年的信仰教育作为一项系统工程来抓。

一是要抓好理论教育。

前面说过,马克思主义信仰是建立在科学理论基础上的科学信仰,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全面认知和广泛认同,是确立马克思主义信仰的首要前提。

因此,在青年信仰教育的系统工程中,理论教育是摆在第一位的。

二是要把理论教育和实践教育结合起来。

马克思主义是源于实践又指导实践的科学思想理论体系,它的真理性本质也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得到检验。

离开实践谈理论,就会流于形式,就会变成空洞的说教。

对实践缺乏认识或认识不深,都难以对理论有深切认识和把握。

在生活中,有些人对马克思主义信仰产生怀疑或否定,如果不是对理论的无知,就是与缺乏实践认识有很大关系。

因此,实践教育与理论教育是相辅相成的。

加强实践教育,主要就是用改革开放不断取得胜利的事实来教育青年,同时,要加强国情教育、现阶段的任务教育以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教育,引导青年把理想信仰与现阶段的任务联系起来,把个人奋斗目标与社会远大理想联系起来,在实践中深化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认识,在实践中确立和坚定马克思主义科学信仰。

三是要把真理的力量与人格的力量结合起来。

也就是既要坚持用科学的理论武装人,又要坚持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

有时,在青年信仰教育中,人格影响比理论教育更有说服力,更能收到实效。

因而,教育者要先受教育,要以自己言行为青年树立好的榜样。

总之,只有把青年信仰教育作为一项系统工程来抓,才能真正收到实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