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学概论评分标准09-10-2
环境学概论复习资料
第一章环境、环境科学与环境学1、如何理解环境的含义?从哲学上讲:环境总是相对于某一中心事物而言,与某一中心事物有关的周围事物,就是这个中心事物的环境。
环境因中心事物不同而不同,随中心事物变化而变化。
环境科学所研究的“环境”,其中心事物是人类,与人类有关的周围事物,即人类生存、繁衍和发展所必须的各种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的总和。
2、环境要素的含义及其特点?又称环境基质,指构成人类环境整体中各个独立的、性质不同的,但又服从整体演化规律的基本物质组分,即环境组成的最小单位特点①最差(小)限制律②等值性③环境的整体性大于环境诸要素之和④环境诸要素出现有先后,但互相联系,互相依赖3、环境的功能特性有哪些?一、整体性二、有限性三、不可逆性四、隐显性五、持续反应性六、灾害放大性七、可塑性4、何谓环境本底值、环境容量与环境自净能力(1)、环境的本底值环境在未受污染影响时,环境中化学元素的含量和分布的正常值,称为环境的本底值。
(2)、环境容量在人类生存和自然环境不致受害的前提下,环境可容纳污染物的最大负荷量,称为环境容量(3)、环境的自净能力污染物或污染因素进入环境后,由于环境对污染物的物理、化学和生物的作用而逐步被转化为无害物质,此种作用称为环境的自净能力。
5、举例说明环境的隐显性、持续反应性和灾害放大性。
❖隐显性环境受到污染与破坏,其危害的后果往往要过一段时间才显露出来,这便是环境的隐显性。
除了某些重大的环境污染与破坏事故事件(森林大火、农药厂事故等)可直观其后果外,其它的环境污染与破坏对人类的影响,其后果的显现,要有一个过程,需要经过一段时间。
例如,日本汞污染引起的水俣病,需要经过20年的时间才显现出来;又如DDT农药,目前各国均已停止使用,但已进入生物圈和人体中的还要经过几十年,才能从生物中彻底排除。
❖持续反应性环境的持续反应性,表现为环境的污染与破坏不止危害一次,往往多次危害。
例如:有些污染物、污染因素侵犯人体或其它生物体,不仅危害受害者本身而且会产生遗传变异,造成对一代乃至后世几代的危害。
环境学概论试题答案
《环境学概论》试题(四)答案一、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30分)1.大气二次污染物:是指由一次污染物在大气中互相作用经化学反应或光化学反应形成的与一次污染物的物理、化学性质完全不同的新的大气污染物,其毒性比一次污染物还强。
2、水体富营养化:是一种氮、磷等植物营养物质含量过多所引起的水质污染现象。
现代湖沼学也把这一现象当作湖泊演化过程中逐渐衰亡的一种标志。
3.半衰期:是指某种特定物质的浓度经过某种反应降低到剩下初始时一半所消耗的时间。
4.人口环境容量:又称“人口承载力”,指在一定生态环境条件下,一个国家、地区生态系统所能承受的最高人口数。
5.废物资源化:分为广义和狭义。
广义讲,表示资源的再循环;狭义讲,指为了再循环利用废物而回收资源与能源,指从原料—成品—消费—废物—生产系统。
6.生物入侵:是指某种生物从外地自然传入或人为引种后成为野生状态,并对本地生态系统造成一定危害的现象。
7.环境科学:研究人类-环境系统之间的协调关系8.环境保护:是指人类为解决现实的或潜在的环境问题,协调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保障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而采取的各种运行的总称。
9.电磁污染:电场和磁场的交互变化产生电磁波。
电磁波向空中发射或汇汛的现象,叫电磁辐射。
过量的电磁辐射就造成了电磁污染。
10.环境评价:是研究人类环境质量的变化规律,评价环境质量水平,对环境要素或区域环境质量进行定量描述,为改善和提高环境质量提供科学依据。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30分)1.(发生和发展)(调节和控制)2.(气压梯度力)(风)(湍流)3.(总有机碳TOC)(总需氧量TOD)4. (空间辐射)(导线传播)5.(工业生产、燃料燃烧排放是一些废气)(热带森林和温带植被的破坏)6.(遗传)(生态系统)7.(吸附交换)(络合-螯合)8.(堆肥)(焚烧)9.(工业)(农业)(生活)10.(移动源)(固定源) 11. (COD)(BOD5)12. (山谷风)(海陆风) 13.(在氮、磷过剩)(水华)(赤潮)14.(0—120分贝)三、多项选择题(每题至少有一个正确选项,少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每小题2分,共10分)1. B E F2. A C D3. A B D E4. A E5. B四、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30分)1. 举例说明按其化学特性大气污染可以分为哪两种类型,每种类型的主要污染物是什么,发生的天气条件是什么?答:要点①还原型(煤炭型):主要污染物:SO2、CO和颗粒物,在低温、高湿、阴天、小风、逆温情况下,在当地地形条件的影响下,污染物被封盖在城市上空,造成对人体健康极大的危害,致使上千人死亡。
《环境科学概论II》课程教学大纲
环境科学概论IIGener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 II一、课程基本情况课程类别:专业任选课课程学分:2学分课程总学时:32 学时,其中讲课:32学时课程性质:选修开课学期:第5学期先修课程:无机化学,有机化学适用专业:大气环境、生态学教材:郑有飞主编,环境科学概论,气象出版社,2011开课单位:应用气象学院生态系二、课程性质、教学目标和任务环境科学是一门新兴的边缘科学,是针对当前世界面临的重大环境问题而发展起来的。
本课程以人类生态系统的基本原理为基础,着重阐述环境问题的发生,发展;探讨人类活动对多环境要素的影响。
特别是大气﹑水﹑土壤﹑生物等环境要素的影响;以及污染物在环境中的迁移转化规律。
介绍了城市环境﹑环境质量的评价﹑区域环境以及人口﹑能源﹑资源与环境等问题。
因为是概论性的,故本课程涉及的内容主要介绍环境学中的基本概念,基础理论和研究方法。
课程内容包括十二章,其中第一章集中讲解环境学基础理论,集中讲述环境规律、环境科学、环境学的基本概念,首次系统阐述了环境基本规律、环境学四项基本原理和环境科学的内涵与外延。
第二到第十二章分别从大气环境、水环境、土壤环境、固体废弃物环境、全球环境、人口与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等十个方面多方位、多层次、多角度地展示人类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使学生在学科基础知识的学习中体验、领悟环境学基本原理,加深和巩固对环境学基本理论的理解。
三、教学内容和要求第1章绪论(2学时)(1)掌握环境、环境问题、环境保护、环境科学等基本概念(2)熟悉环境科学的性质、研究对象和任务(3)了解环境问题的产生、环境科学的由来及其发展过程重点:环境的概念;环境问题的概念和分类;环境科学的由来难点:环境科学研究的组成和分支第2章大气环境(5学时)(1)掌握大气的构成及主要组成;大气污染的来源;主要大气污染物及大气污染类型(2)理解大气污染的危害;大气光化学特性;硫氧化物及氮氧化物的化学转化;光化学烟雾的形成机理(3)了解大气环境中污染物大气污染物的扩散、综合防治与管理重点:大气环境结构和组成,大气污染的来源、类型、危害,主要大气环境问题的形成机理难点:大气的温度场;大气水平运动的受力情况;湍流运动的要素及形成原因;无界大气的扩散模式;有界大气的扩散模式;扩散参数的确定;大气污染物控制技术(如烟尘控制技术、二氧化硫控制技术、汽车尾气的催化净化)及综合防治与管理技术第3章水环境(4学时)(1)掌握水环境概念、水体污染的来源及主要污染物;水体污染的危害;(2)理解天然水的循环;水体中耗氧有机物的降解及水体的富营养化过程;重金属在水体中的迁移转化(3)了解污染物在水体中的扩散、转化和迁移;水体污染控制及管理技术重点:污染物在水体中的扩散、在水体中的转化,水体富营养化过程;理解重金属在水体中的迁移转化难点:河流水体污染物扩散的稳态解;河流水质模型第4章土壤环境(3学时)(1)掌握土壤污染的概念;土壤污染的危害;污染物的来源及种类(2)理解土壤的组成和物理化学性质;土壤污染发生类型(3)了解土壤污染的治理;重金属对土壤的污染;化学农药对土壤的污染重点:土壤的组成和物理化学性质;土壤污染的概念;土壤污染发生类型难点:土壤中重金属的来源、背景值及其迁移转化;农药在土壤中的迁移、降解及残留第5章固体废物与环境(2 学时)(1)掌握固体废物的定义、固体废物的来源、分类、污染途径及危害(2)理解固体废物资源化、资源化系统(3)了解固体废物综合处理意义、原则及处理系统的分类。
北大《环境学概论》真题汇集_95-2010(整理版)
北京大学1995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考试科目:环境学概论专业:环境科学名词解释(40分,每题4分)1.生物圈2.温室效应3.天然水体自净作用4.水体富营养化5.重金属迁移6.化学需氧量7.酸雨8.人口百岁图9.能量金字塔10.阳伞效应简述题(40分,任选四题,每题10分)1.南极臭氧洞形成原因的假说2.石油在水环境中的迁移转化3.光化学烟雾形成的主要原理4.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与特性5.农药在土壤环境中的迁移,降解及残留论述题(20分)论世界气候变化的“变冷说”与“变暖说”。
考试科目:环境学概论专业:环境科学名词解释(20分,每题2分)1.酸沉降2.氯氟烃3臭氧洞4.非点源污染5.濒危动物6.富营养化7.生物富集作用8.可持续发展9.活性污泥10.赤潮选择题(20分,每题4分)1.夏威夷上空的大气检测资料表明,自1957年以来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每年增加()(1)100ppm (2) 10ppm (3) 1ppm (4) 0.100ppm2.地球上人类能利用的有效淡水总量约为()(1)4万(2)2.8万(3)1.2万(4)0.9万(单位:立方千米/每年)3.预测人口增长趋势的可靠的资料是()(1)总出生率(2)死亡率(3)净增长率(4)年龄金字塔4.世界海洋的污染问题()(1)将会越来越严重(2)近期可消除(3)2050年可消除(4)2100年后才可能消除5.酸雨是指雨水的PH值低于()(1)7.0 (2)6.4 (3)5.6 (4)4.7填空题(20分)1.臭氧层具有屏蔽()的特性,其含量减少使达到地面的()辐射增加,从而使患()的病例增加。
2.导致平流层臭氧减少的主要原因有:(1)许多化学物质进入平流层后,()与臭氧反应(2)由于人类活动,大气中的痕量气体浓度不断上升,()(剩余资料缺失)考试科目:环境学概论专业:环境科学名词解释(10分,每题2分)1.环境2.荒漠化3.非点源污染4.T型曲线5.生物圈论述题1.写出50年代前后出现的八大公害事件的名称及主要污染物.(10分)2.列举大气污染物的主要类型.(10分)3.试述大气污染的四种类型及其重要污染物.(10分)4.什么是生化需氧量?如何评价BOD5所反映的水质污染?(10分)5.图示被污染BOD与DO变化曲线,请标明清洁水区,水质恶化区和水质恢复区.(10分) (剩余资料缺失)考试科目:环境学概论专业:环境科学说明:应届考生限选一到八题(题号),在职考生任选100分题卷面要求:字体规范,书面整洁,达不到要求者,扣1到40分.名词解释(20分,每题2分)1.温室效应2.氧垂曲线3.生物富集作用4.光化学烟雾5.酸雨6.生态学灭绝7.人口年龄金字塔8.活性污泥9.荒漠化 10.富营养化论述题1.试述当代环境问题的特点.(10分)2.人口增长对环境的影响表现在哪些方面?(10分)3.什么是生态平衡?影响生态平衡的因素有哪些?(10分)4.试述酸雨对森林生态系统的危害.(10分)5.试述天然水体的自净作用.(10分)6.当前土地退化表现在哪些方面?(10分)7.试述传统能源的前景与出路.(20分)8.举例说明大型水库对环境的影响.(20分)9.举一个实例(非虚构)说明生态系统如何遭人类活动所破坏.(20分)考试科目:环境学概论专业:环境科学说明:应届考生限选一到九题(题号),在职考生任选100分题卷面要求:字体规范,书面整洁,达不到要求者,扣1到40分.名词解释(20分,每题2分)1.盖娅假说2.氯氟烃3.二级污水处理4.分贝5.食物网6.臭氧洞7.赤潮8.生化需氧量9.J型曲线 10.荒漠化论述题1.你对当前的物质灭绝加速作如何评价?(10分)2.怎么评价今后世界人口增长的趋势及其对环境的影响?(10分)3.根据能源性质和污染物组成,大气污染可划分为哪些类型?(10分)4.试述大气污染对人体的危害.(10分)5.简述水体污染源的类型和特点.(10分)6.试述使用化学农药的效益与问题.(10分)7.试述矿山开发对环境的影响.(10分)8.阐述你对“你定胜天”自然观的看法.(20分)8.阐述你对某个或某些全球性问题的看法(如全球变化,臭氧层破坏,酸雨等).(20分)考试科目:环境学概论专业:环境科学名词解释(20分)1.大气污染2.水体污染3.生物多样性4.农药简答(30分)1.天然水体的自净作用及分类2.重金属迁移及在水环境中迁移的基本类型3.当前土地退化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论述(50分)1.南极臭氧洞形成原因的假说及臭氧层破坏对人类环境的影响2.石油在水环境中的迁移变化3.光化学烟雾形成机理考试科目:环境学概论专业:环境科学名词解释(20分)1重金属迁移 2生物多样性 3大气污染 4环境激素简答(30分)1根据大气温度随高度垂直变化,简述其分层方法及特性2天然水体的自净作用及分类3光化学烟雾的形成机理论述(50分)1农药在土壤环境中的迁移,降解及残留2需氧有机污染物降解与溶解氧平衡3.南极臭氧洞形成的原因及臭氧层破坏对人类环境的影响考试科目:环境学概论专业:环境科学名词解释(8选7,21分)1环境污染 2生物多样性 3环境规划 4城市热岛效应5可持续发展 6环境影响评价 7清洁生产简答(9选7,共49分)1简述可持续发展的原则2土壤污染源及主要污染物3环境法律关系的概念及举例4清洁生产的概念及三方面的内容5环境外部性的概念及举例说明6写出高架点源的高斯扩散模型公式及其假设条件7写出两种以上温室气体及说明其对气候变化的影响8环境管理的概念及列出5项现行环境管理制度并说明9描述氧垂曲线的物理变化过程并绘制出曲线概念模型(8选4,共48分)1设计一闭合模型,使其生产生活过程所产生的废物最小或没有废物产生。
《环境学概论》试题答案
《环境学概论》试题(四)答案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30分)1.大气二次污染物:是指由一次污染物在大气中互相作用经化学反应或光化学反应形成的 与一次污染物的物理、化学性质完全不同的新的大气污染物,其毒性比一次污染物还强 。
2、水体富营养化:是一种氮、磷等植物营养物质含量过多所引起的水质污染现象。
现代湖 沼学也把这一现象当作湖泊演化过程中逐渐衰亡的一种标志。
3.半衰期:是指某种特定物质的浓度经过某种反应降低到剩下初始时一半所消耗的时间。
4.人口环境容量:又称“人口承载力”,指在一定生态环境条件下,一个国家、地区生态 系统所能承受的最高人口数。
5.废物资源化:分为广义和狭义。
广义讲,表示资源的再循环;狭义讲,指为了再循环利 用废物而回收资源与能源,指从原料—成品—消费—废物—生产系统。
6 .生物入侵: 是指某种生物从外地自然传入或人为引种后成为野生状态,并对本地生态系统 造成一定危害的现象。
7 .环境科学:研究人类-环境系统之间的协调关系8 .环境保护:是指人类为解决现实的或潜在的环境问题,协调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保障经济 社会的持续发 展而采取的各种运行的总称。
9 .电磁污染:电场和磁场的交互变化产生电磁波。
电磁波向空中发射或汇汛的现象,叫电 磁辐射。
过量的电磁辐射就造成了电磁污染。
10 .环境评价:是研究人类环境质量的变化规律,评价环境质量水平,对环境要素或区域环 发生的天气条件是什么?答:要点①还原型(煤炭型):主要污染物:SO2、CO 和颗粒物,在低温、高湿、阴天、小 风、逆温情况下,在当地地形条件的影响下,污染物被封盖在城市上空,造成对人体健康 极大的危害,致使上千人死亡。
②氧化型(汽车尾气型):污染物主要来自于汽车排气、燃油锅炉以及石油化工生产。
2 .食品污染的途径和类别有哪些?答:要点(1)污染途径:①作为食品原料的动物、植物在生长过程中,环境污染物质进入其 内部并积累起来;②食品在加工、包装、贮运、销售和烹调过程中,受到污染物质或其他有害物质的玷污。
环境科学概论
环境科学(kēxué)概论环境科学(kēxué)概论一章(yī zhānɡ)绪论1环境要素(huán jìnɡ yào sù):又称环境(huánjìng)基质,构成人类环境整体各个独立、性质不同而又服从整体演化规律(guīlǜ)基本物质组分,(自然环境要素和人工环境要素)。
2环境要素(huán jìnɡ yào sù)特点①最差(小)限制律②等值性③整体性大于个体之和④先后出现,相互联系,相互联系。
3环境质量:在一个具体环境内,环境的总体或环境的某些要素对人群生存和繁衍以及社会经济发展适宜程度,是反映人群的具体要求而形成对环境评定一种概念。
4环境分类①聚落环境②地理环境③地质环境④宇宙环境。
5环境功能特性:整体性;有限性;不可逆性;隐显性;持续反应性;灾害放大性。
6环境本底值:环境在未受到人类干扰情况下,环境中化学元素及物质和能量分布正常值。
7环境自净作用:环境对于进入其内部的污染物或污染因子,具有一定迁移、扩散和同化、异化能力。
8环境容量:在人类生存和自然环境下不致受害的前提下,环境可能(kěnéng)容纳污染物最大负荷量。
9环境自净(huán jìnɡ zì jìnɡ):污染物或污染因素进入环境后,将引起一系列物理的、化学的和生物变化,而自身逐步被清除出去,从而使环境达到自然(zìrán)净化目的。
10环境科学所研究(yánjiū)和任务①人类(rénlèi)和环境关系②污染物在自然环境中迁移、转化、循环和积累过程和规律③环境污染调查、评价和环境和预测④环境状况控制和防治⑤环境污染危害⑥自然资料保护和合理作用⑦环境监测、分析技术和预报⑧环境区域规划和环境规划⑨环境管理。
11环境科学分科:环境学;基础环境学;应用环境学。
环境学概论复习资料 (2)
环境学概论复习资料编辑:细JO第一章绪论1.环境:是以人类为主体的外部世界,即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条件的整体,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环境是指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的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体)。
2.环境的基本特性:(1)整体性;(2)有限性;(3)差异性和变化性;(危害作用的滞后性)。
3.聚落环境:是人类有计划、有目的地利用和改造自然环境而创造出来的生存环境。
4.城市环境:是人类利用和改造环境而创造出来的高度人工化的生存环境。
5.环境科学:是一门研究人类社会发展活动与环境演化规律之间相互作用关系,寻求人类社会与环境协同演化、持续发展途径与方法的科学。
6.环境科学的研究任务:环境科学的基本任务就是揭示人类-环境系统的实质,研究人类-环境系统之间的协调关系,掌握它的发展规律,调控人类与环境之间的物质和能量交换过程,以改善环境质量,造福人民,促进人类与环境之间的协调发展。
具体包括:(1)探索全球范围内自然环境演化的规律;(2)揭示全球范围内人与环境的相互依存关系;(3)探索环境变化对人类生存的影响;(4)研究区域污染综合防治的途径。
7.环境问题:是指由于人类活动作用于人们周围的环境所引起的环境质量变化,以及这种变化反过来对人类的生产、生活和健康的影响问题。
包括原生环境问题和次生环境问题。
8.环境保护:指人类为解决现实的和潜在的环境问题,维持自身的生存和发展而进行的具体实践活动的总称。
9.环境自净能力:当污染物进入环境后,因大气、水、土壤等环境要素的扩散、稀释、氧化还原、生物降解等物化和生化作用,使污染物的浓度和毒性逐渐自然降低的现象称为环境自净能力。
第二章大气污染1.大气污染:指大气中一些物质的含量达到有害的程度,以至破坏人和生态系统的正常生存和发展,对人体、生态和材料生成危害的现象。
2.大气污染的发生:大气污染物由人为源和天然源进入大气,就参与了大气的循环过程,经过一定的滞留时间后,又通过大气中的化学反应、生物活动、和物理沉降等过程从大气中去除。
[0907]环境学概论.
主要水系
淮河干流
Ⅱ~Ⅳ类水质的断面占66.7%;一级支流Ⅱ~Ⅳ类 水质的断面占52.4%;二、三级支流、省界河段和 山东境内河流以Ⅴ类和劣Ⅴ类水质为主,分别有 31.3%、28.0%和36.4%的断面满足Ⅱ~Ⅳ类水质要 求。
主要水系
海河水系
167个水质监测断面中,Ⅱ、Ⅲ类水质断面占14.4%, Ⅳ类水质占10.8%,Ⅴ类水质占7.8%,劣Ⅴ类水质 断面占67.1%。主要污染指标为氨氮、石油类、高 锰酸盐指数、挥发酚,77.7%的Ⅴ类、劣Ⅴ类水质 断面首要污染物是氨氮。与上年相比,水质基本持 平。
二、环境科学体系
1. 环境科学的任务与内容
环境科学是一门新兴的、边缘的、综合性学科。 环境科学研究对象:“人类—环境”系统。 环境科学研究内容:研究人类与环境关系的科学。 环境科学任务:揭露“人类—环境”这对矛盾的实质, 研究其间对立统一关系,掌握其发展规律,调控人类 与环境之间的物质和能量交换过程,促进人类社会的 可持续发展。
主要水系
辽河水系
97个水质监测断面中,除鸭绿江水系水质较好外, 其他河流水体污染都很严重,Ⅴ类和劣Ⅴ类水质断 面占70%以上。主要污染指标是高锰酸盐指数、生 化需氧量和氨氮。与上年相比,由于水量大幅度下 降,水体污染加重。
主要水系
湖泊水库
主要湖泊富营养化问题依然突出。2001年太湖和滇池外海 均属中度富营养状态,巢湖属轻度富营养状态。
第一章 绪论
二、环境科学体系
2. 环境科学体系 环境科学可分为三大部分:环境学、基础环境学、应 用环境学。
(1)环境学 环境科学的核心,它着重于环境科学基础理论和方 法论的研究。环境学可分为:理论环境学、综合环境学、部门环 境学。
环境学概论试题及答案
环境学概论试题及答案尊敬的考生:以下是环境学概论试题及答案,请仔细阅读,并按要求回答试题。
祝您考试顺利!试题一:环境学基础知识1. 简要介绍环境学的定义和研究内容。
答案:环境学是研究人类与自然环境相互作用关系的学科,涉及环境的组成、结构、功能及其在人类生存和发展中的作用。
2. 环境负荷是指什么?请列举两个常见的环境负荷。
答案:环境负荷是指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所造成的物质和能量的释放和排放。
常见的环境负荷包括工业污染和交通排放。
3. 简要介绍环境污染的分类和影响。
答案:环境污染可分为大气污染、水污染和土壤污染等。
环境污染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系统产生重大影响,如空气污染可导致呼吸系统疾病,水污染可危害水生生物和人类饮水安全。
试题二:可持续发展理论1. 什么是可持续发展?简要说明可持续发展的三个维度。
答案:可持续发展是指满足当前世代需求的同时,不损害后代满足其需求的能力。
可持续发展的三个维度包括环境、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协调统一。
2. 解释碳足迹的概念,并解释其对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答案:碳足迹是指个体、组织或国家在特定时间段内排放的全部温室气体的数量。
通过测算碳足迹,可以评估碳排放的真实状况,并促进减排措施的采取,进而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
3. 简要介绍生态足迹的概念,并说明其与资源消耗之间的关系。
答案:生态足迹是衡量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的需求和压力的指标。
它量化了人类对自然资源的消耗和对环境产生的影响。
生态足迹与资源消耗之间存在紧密的关系,资源消耗过大会导致生态足迹增大,进而破坏生态平衡。
试题三:环境政策与管理1. 简要介绍环境政策的定义和目标。
答案:环境政策是政府的环境保护行动计划,旨在促进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其目标包括减少污染物排放、保护生态环境和提升人民生活质量。
2. 解释环境影响评价的概念,并说明其在环境管理中的作用。
答案:环境影响评价是评价特定项目或政策对环境可能产生的影响,包括生态环境、生物多样性和社会经济影响等。
环境学考试试卷及参考答案
一、填空(共12题,每空1分,共24分)1、环境是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它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部分组成的。
2、二氧化硫在大气中的氧化作用主要通过两种途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作用于大气上的力有多种,其中引起大气运动的直接动力为__________、__________。
4、大气污染源按其几何形状分类,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水体按照类型可划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人类活动造成水体污染的来源主要有三方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用来反映水体受有机物污染的程度指标COD是指_________________。
8、盐基饱和度大的土壤,其酸碱性一般呈__________________。
9、重金属在水环境中的迁移转化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种基本类型。
10、城市垃圾资源化系统可分为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11、我国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建立是在1979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颁布后才建立起来的。
12、在多数情况下,天然水中起决定电位作用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_。
二、名词解释(共10题,每题3分,共30分)得分阅卷人1、污染负荷比2、水体富营养化3、光化学烟雾第2 页共4 页4、环境规划5、半衰期6、噪声7、固体废物8、可持续发展9、土壤环境背景值10、生物多样性三、简答(共4题,每题6分,共24分)得分阅卷人1、简述固体废物的危害。
第3 页共4 页2、用图例的方式说明河流水对污染物的推移、分散和衰减过程。
3、简述土壤胶体的性质。
4、简述不同温度层结下的烟型及其特点。
环境学概论试卷答案
环境学概论试卷答案《环境学概论》试题一、填空题(共10题,每空1分,共19分)1.当大气稳定性为中性时,烟流的形状被塑造。
2、城市环境噪声标准中一类区(居民文教区)昼间和夜间标准分别为db和db3、污水的二级处理常用法和法。
4.固体废物处理的“三个现代化”原则是指固体废物的。
5.环境问题按其原因可分为环境问题和环境问题。
6.和通常用于表示农药在土壤中的保留时间。
7、生物多样性一般包括遗传多样性、多样性和多样性。
8、旋风除尘器是利用旋转气流产生的使尘粒从气流中分离的装置。
9、酸雨是由于燃料燃烧和天然排放的和所造成的。
10.环境质量评价可分为环境质量评审、环境质量评价和环境质量评价三种类型。
二、不定项选择题1.震惊世界的日本富山事件是由食品和饮用水污染引起的。
a、甲基汞B.多氯联苯C.镉D.铅2、我国从固体废物管理的需要出发,将固体废物分为。
a、工业固体废物B.城市废物C.放射性废物D.危险废物3。
它是决定污染物在大气中扩散和稀释的最直接和最基本的因素。
a、风B.大气稳定性C.下垫面条件D.湍流4、是世界上第一个确定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国家。
a、美国B.日本C.英国D.法国5、水体富营养化可以采用等指标进行判断。
a、总氮B.总磷C.叶绿素a.湖水透明度6、以保障人体健康和正常生活条件为主要目标,规定大气环境中某些主要污染物最高允许浓度大气标准是。
a.大气环境质量标准b.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c.大气污染控制技术标准d.大气警报标准7、下列农药中为有机氯类农药。
a、 ddtb。
乐果,C.敌百虫,D.三氯杀螨醇,8。
噪音污染。
a.主观性b.局部性和多发性c.不积累、不持久d.危害较小三、名词解释(共5题,每题3分,共15分)1.二次空气污染物2。
氧垂直曲线3。
土壤重金属元素背景值4。
固体废物处理5。
分贝1、试从污染类型、污染源、污染物和反应类型四个方面比较伦敦型烟雾和洛杉矶型烟雾。
(8分)2、简述水体中耗氧有机污染物生物降解的一般规律。
《环境科学概论》考试大纲及答疑 重点.
《环境科学概论》考试大纲考试大纲的性质环境科学概论是环境科学专业的专业基础课,为帮助考生明确考试复习范围和有关要求,特制定本考试大纲。
本考试大纲适用于报考南京林业大学硕士学位研究生的考生。
考试内容第一章环境与环境科学及环境学环境及其组成;近代环境科学及环境学。
第二章当代世界环境问题环境问题及其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当前世界关注的全球环境问题;我国的环境问题;解决环境问题的根本途经。
第三章生态学基础生态学的含义及其发展;生态系统的概念和功能;森林生态系统;生态平衡;生态学的一般规律。
第四章生态学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全面考察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充分利用生态系统的调节能力;解决近代城市中的环境问题;综合利用资源和能源;在环境保护其他方面的应用。
第五章城市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城市生态系统的研究任务与方向;城市生态系统的研究方法。
第六章人口的增长与控制人类人口的增长;未来一百年的世界人口;环境保护与人口控制;我国人口的控制问题。
第七章粮食问题粮食在人类生活中的重要作用;目前世界粮食的供应情况;农药污染的防治与发展方向;利用生态学原理提高粮食产量。
能源与环境当前世界能源的消耗情况;能源利用对环境的影响。
未来的能源供应利用生态学原理解决能源供应问题;太阳能的利用;未来的核能;地热能。
我国的能源供应与环境保护问题我国能源的现状;如何解决我国的能源问题。
第十一章水资源及其利用与保护关于水资源的一些基本概念;世界水资源的利用情况;我国水资源的特点;水资源的利用和保护。
第十二章海洋污染海洋与人类的关系;海洋污染的现状;海洋污染的特点;海洋污染对环境的影响;海洋污染的控制。
第十三章大气的污染大气的组成;大气污染的形成和污染源;一次污染物和二次污染物。
大气污染物各论;空气污染和人体健康。
第十四章大气污染气象学地球大气圈的结构;影响大气污染的气象因素;空气污染对气候的影响。
第十五章全球性大气环境问题的形成机制与其防治对策全球变暖与防治对策;臭氧层破坏与防治对策;酸沉降与防治对策。
09-10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安排表
备注:1、监考教师必须佩带工作牌,在考试前30分钟到8-202(教师休息室)领取试卷及考场登记表,安排在阶梯课室的考试还需提前到多媒体管理办公室领取课室钥匙(阶梯课室钥匙领取地点是4栋教学楼1楼多媒体管理办公室),领卷后即布置考场,随机编排座位,核对学生证。
2、在阶梯教室进行考试的考生必须隔行隔列就座;在普通教室进行考试的考生必须隔列就座;教师请按考试时间按时收发试卷,不得提前或推迟发卷。
3、学生必须凭学生证参加考试,不带学生证者不准参加考试。
(参加《大学英语》考试的考生请自备耳机)
4、监考教师必须严格按照《广州松田职业学院学生成绩考核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执行,并适时宣读《广州松田职业学院考场指令》。
5、大学英语考试听力部分接收频率为78.5MHZ。
6、主考及巡考:罗兆明、李杏林、刘俊堂、赵振远、周巨安、欧仕身、肖飞、闵捷。
7、考务:王沛悦、杜犇、邱粤凌。
广州松田职业学院教务处
2010年6月27日。
考研873环境学概论大纲
考研873环境学概论大纲
一、引言
1. 考试目的与意义
2. 考试内容与要求
3. 考试形式与分值分布
二、环境学概述
1. 环境学的定义与研究对象
2. 环境学的产生与发展
3. 环境学的主要研究方法
三、环境化学
1. 环境化学基本概念
2. 大气环境化学
3. 水环境化学
4. 土壤环境化学
四、环境污染控制与治理
1. 环境污染及其危害
2. 大气污染控制与治理
3. 水污染控制与治理
4. 土壤污染控制与治理
5. 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
五、生态保护与修复
1. 生态学基本概念
2. 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
3. 生态破坏与修复
4. 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六、环境规划与管理
1. 环境规划基本概念
2. 环境规划的编制与实施
3. 环境管理基本概念
4. 环境管理制度与政策
5. 环境监测与评估
七、环境法规与标准
1. 环境法规基本概念
2. 主要环境法规介绍
3. 环境标准体系及制定程序
4. 环境法规的执行与监督
5. 国际环境合作与交流
八、模拟试题与答案解析
1. 模拟试题一
2. 模拟试题二
3. 模拟试题答案解析及评分标准说明。
辩题及辩论赛评分标准
辩题及辩论赛评分标准
辩题,是否应该实行强制性的环保教育课程?
正方观点,环保教育是非常重要的,因为我们需要培养人们对环境保护的意识和责任感。
通过强制性的环保教育课程,学生可以学习到如何保护环境、减少污染、节约能源等知识,从而培养出更多的环保意识和行为习惯。
这样可以有效地减少环境污染,保护自然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
反方观点,强制性的环保教育课程可能会限制学生的选择和发展。
学校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而不是将时间和资源全部用于环保教育。
此外,环保教育应该是家庭和社会的共同责任,而不是完全依靠学校来承担。
强制性的环保教育课程可能会增加学生的负担,而且效果并不一定好。
评分标准:
1. 论点的合理性和逻辑性。
2. 论据的充分性和可信度。
3. 表达的清晰度和条理性。
4. 对立方观点的辩驳能力。
5. 总结陈词的准确性和说服力。
在辩论赛中,正反方将分别发表观点并进行辩论,评委将根据以上标准对双方进行评分,最终确定胜负。
环境学概论课程标准
« 环境学概论》课程标准课程编号 课程类型 学 时 学 分 适用对象、课程理念1. 本课程是环境类专业本科生的专业基础课程。
在环境科学本科教学中承担了及其重要的角色。
以培养学生综合系统思维和提高交叉学科创新研究专业信息获取技能为教学目的。
其 教学任务是为本科教育学生研究环境工程与环境科学相关理论知识提供依据和基础,同时也 为他们使用环境污染治理手段、环境评价与管理和接受研究生更高层次教育提供了知识准备 和基础。
2. 本课程将通过较为全面的环境科学基础知识、环境法律法规知识、可持续发展知识等教授,通过教与学,使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系统地掌握环境科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当代 环境问题产生的根源及解决的途径,为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研究和教学提供重要的理论基 础和必备的专业知识。
二、课程目标1. 认知目标: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正确理解和掌握有关环境问题、环境污染、生态保护及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和基本原理,为后续专业学习奠定必要的理 论和技能基础;2. 能力目标:认识环境问题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危害;了解环境污染产生的根源及控制措施,为将来所从事的专业工作构建必要的环境科学基本知识与技能;3. 素质目标:帮助学生树立保护地球环境、预防环境问题产生的责任感,树立正确的环境专业基础理论课环境科学及其它专业任选课伦理道德观,同时,帮助大学生提升自身的环境保护素质。
三、课程内容1 .学习情境划分及学时分配2.学习情境描述学习情境描述学时:2学时学习情境一:绪论学习目标1.了解环境科学的研究对象2.掌握环境的概念和功能特点3. 理解人类与环境之间的辩证关系4. 掌握环境问题的分类、实质及特点5.了解人类发展的不同历史时期的环境问题6.了解环境科学的研究内容学习目标1. 了解环境问题的共同及分布特点2. 理解温室效应产生的原因,主要温室气体及来源3. 掌握全球变暖、臭氧层破坏、酸雨污染、生物多样性锐减、土地荒漠化、森林植被破 坏、淡水资源危机和海洋资源破坏及森林植被破坏的原因及危害4. 了解全球环境问题的现状及防治对策5. 掌握酸雨的定义及污染来源6. 了解中国当代的环境问题教学方法与策略案例教学法 小组讨论法对学生基础的要求具备地理科学的基本知识学习情境二:全球环境问题学时:4学时多媒体网络平台教学资源学习目标1. 了解天然水的组成、性质及水质特点2. 掌握水质指标及污水排放标准3. 理解生化需氧量、化学需氧量、总有机碳量、总需氧量的概念生实践中出现的问题学习情境五:水污染及其控制学时:8学时学习情境六:常规大气污染及其控制学时:6学时学习目标1.了解大气的组成,掌握大气结构2.了解大气污染源的分类,理解大气污染的分类及对人类健康、工农业生产和天气与气候的影响3.掌握影响大气污染的因素,逆温产生的原因及类型,由于大气稳定度的不同所导致的烟形(波浪形、扇形、锥形、爬升型、漫烟型)及产生的条件4.理解风、大气湍流、海陆风、山谷风及城市热岛效应对大气污染物的影响5.了解大气污染控制技术的原理、处理的对象及优缺点教学资源 对学生基础的要求学习目标1. 掌握土壤结构,土壤质地及其分类标准2. 了解土壤环境元素背景值和土壤环境容量3. 掌握土壤污染的概念及特点,理解土壤污染程度的量化指标及土壤自净作用。
环评考试合格分数
环评考试合格分数
根据规定,环境影响评价师考试分为四个科目,分别是《环境影响评价相关法律法规》、《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与标准》、《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方法》和《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
各科目的合格标准如下:
1.《环境影响评价相关法律法规》合格标准为120分,试卷满分200分。
2.《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与标准》合格标准为90分,试卷满分150分。
3.《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方法》合格标准为90分,试卷满分150分。
4.《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合格标准为72分,试卷满分120分。
考生需要同时通过四个科目才能通过考试。
具体合格分数线可能会有所调整,建议考生查阅考试通知或官方网站了解最新信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环境学概论》评分标准
1.考勤(10%):无故旷课3次以上取消考试资格、事假次数4次以上影响最终成绩;旷课1次扣3分,迟到、早退半小时以上扣2分,事假1次扣1分。
2.平时作业、小论文(40%):共布置4个专题,每次10分。
3.最后考核(50%):要求结合自己的专业,选择与环境有关的内容,写一篇2000~3000字左右的论文。
字体不限,文章题目二号字,文章中标题三号字,内容正文五号字,行间距18~22。
最终论文评分标准依照常规的科技论文格式,内容包括:标题(1分)、署名(1分)、摘要(2分)、关键词(2分)、前言(5分)、正文(32分)、结论(5分)、参考文献(2分),其中正文考核内容与评分依据,按以下四点各占8分评定:
(1)论文内容与主题的相关性(是否紧扣主题、或中心思想不突出、无主题等)。
(2)论文内容的思想性(有否自己的观点、认识)。
(3)论文内容的科学性(论据是否科学、严谨)。
(4)论文的标准化、规范化(写作态度是否端正,有否按常规的科技论文格式编写,有否语句不通、错字、别字等现象)。
特别要求:参考文献不得少于5篇。
对所查阅的资料进行综合、提炼,适当增加5~10分;大段引用文献内容,适当扣减5~10分;没有结合专业选题,扣减20~30分。
4.对论文的几点要求
(1)论文应该论点鲜明,在题目或文章的开头就点明论点;
(2)摘要是用简短的语言说明本篇论文是论述什么的,有什么结论;
(3)关键词是用于检索的;
(4)前言是对论文的背景、本篇文章的内容和结论进行简要描述的;
(5)正文部分要逐层提出论点进行论证。
论证要有论据,论证要有结论也
许结论不是明确的,也要有为什么不明确的结论;
(7)注意论证方法---正论法、反论法、归纳法、演绎法等;
(8)参考文献的引用之处要明确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