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解决农村人地矛盾问题

合集下载

试谈人地矛盾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试谈人地矛盾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试谈人地矛盾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人类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一直是一个复杂而微妙的问题。

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经济的发展,人地矛盾日益加剧,对社会经济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人地矛盾导致了资源的过度开发和浪费。

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人们忽视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大量开采矿产资源、砍伐森林、污染水源等行为导致了自然资源的枯竭和生态环境的恶化。

这不仅影响了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也给未来留下了巨大的环境问题。

人地矛盾引发了社会的不平等和冲突。

在城市化进程中,农村地区的土地被大量征用,农民失去了土地和生计来源,导致了社会贫富差距的扩大和社会不稳定因素的增加。

同时,城市化也带来了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提高,但也带来了交通拥堵、环境污染等问题,这些问题又进一步加剧了人地矛盾。

人地矛盾也影响了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资源的过度开发和环境的恶化会导致经济的不可持续性,使得经济增长的速度逐渐放缓。

同时,环境问题的解决也需要大量的资金和技术支持,这也会对经济发展造成一定的影响。

为了解决人地矛盾问题,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

要加强环境保护
意识,推广绿色发展理念,减少资源的浪费和环境的污染。

要加大对农村地区的扶持力度,保障农民的合法权益,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要加强城市规划和管理,合理规划城市空间布局,提高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人地矛盾是当前社会发展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它不仅影响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也制约着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只有通过加强环境保护、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加强城市规划和管理等措施,才能有效地解决人地矛盾问题,实现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案例分析题)农村矛盾人民调解的实例

(案例分析题)农村矛盾人民调解的实例

一些人民调解的实例-帮助人民调解工作的方法与技巧人民调解工作的基本方法(一)法治与德治相结合的方法法治与德治相结合的方法包括两方面的含义,一是指人民调解员在调解民间纠纷应当遵照合法性的原则,严格依法律调解,对纠纷的解决没有具体法律规定可循时,依照社会主义道德的要求处理。

(二)是指人民调解员在调解民间纠纷的时候,应当坚持法制教育与社会主义道德教育相结合的原则,即一方面应当对当事人宣传讲解国家现行法律的要求,进行普法教育;另一方面应在调解中提倡社会主义道德规范和善良风俗,进行伦理道德的教育。

这是人民调解工作的性质决定的,也是人民调解工作的内在要求。

【案例A】已年近七旬的黄老汉怎么也没想到,在经过自己院子地坝边时,被挡在那里的鸭儿篱笆绊了一脚,引来一场邻里纠纷。

一天,家住赵家镇黄老汉到坡上去,走到地坝边,见有鸭儿篱笆挡住,便举步迈过去,没想却被鸭儿篱笆挡[hide][free]了一下,摔倒在地上,动弹不得。

有人见状,急忙通知其家人将其背回了家。

回到家,黄老汉便喊周身痛,不能动,卧床不起。

这下急坏了黄老汉的几个儿子,他们认为这件事应该找邻居张老师。

于是几个儿子不把父亲送往医院,反而将人抬到张老师家,一群人气势汹汹地找张老师说清楚,赔偿父亲的损失。

调解员老李闻讯后立即与镇村社干部一道前往解决。

经过调查查明,张老师与黄老汉同院子居住。

因其他几家邻居喂鸭子较多,影响院坝卫生,为了保持公关环境的清洁,张老师主动编织了一块长320厘米。

宽53厘米的篱笆用木桩固定在地边,不让放出去鸭子进院坝,以免污染环境,没想到却绊倒了黄老汉。

张老师认为,篱笆是自己挡的是事实,但目的是为做好事,黄老汉自己摔倒,根本与自己无关。

黄老汉被绊倒既然不是自己故意造成的,就没有什么责任。

对方则认为,鸭儿篱笆是张老师的,绊倒了黄老汉,不找张老师找谁?并要求张老师承担全部责任。

双方各持已见,僵持不下,意见分歧较大。

调解员老李听完了双方的陈述,围绕双方争议的焦点和各自的观点,明确指出,本案中,张老师是出自善意保护公益,不是纯粹为了个人利益,从某种程度上说,黄老汉也是张老师公益之举的受益人之一,所以张老师主观上无过错。

化解农村人地矛盾的对策与措施

化解农村人地矛盾的对策与措施
作 为 海 峡 两岸 ( 漳州 ) 业合 作 实 验 口 头形 式 转 包 、 让 给 其 他 人 , 返 干 部 准 确 掌 挥 政 策 、 规 、 律 . 农 转 现 法 法 依 区 . 过 对 台 农 业 合 作 , 进 新 品 回 村里 要 地 , 通 引 引发 争 地 矛 盾 种 , 业 效 益 较 好 . 民 对土 地 的 需 农 农
地 承 包 到现 在 已近 8年 .且 在 第 二
些措 施 ,但 解 决 的难 度 很 大 。 - 农村 的安 定 稳 定 。 ・
轮 承 包 中 漳州 市 采 用 “ 延 ” 式 承 是 “ 顺 方 人少 地 多 ” 的农 户 不 愿 把 承 包 二 是 加 大 力度 . 折 不 扪 地 贯 不 包 的 村 组 占 5 . % . 此 , 着 时 地 调整 给 他 人 :二是 大部 分 村 组 无 彻 落 实 土 地 延 包政 策 。 77 因 2 随 土地 延 包 3 O 间 的推 移 . 些 地 方 人 口变 化 比 较 预 留机 动 地 ,有 预 留 的经 过 几 年 的 年 不 变 是 党 在 农 村 的 一 项 基 本 政 一 大, 人地 矛 盾 也 越来 越 突 出 。
拥 有 7 8人 的 地 。 — 出现 无 力耕 种 承 可 调 剂 ,而 向 “ 少地 多 ”农 户 收 策 法律 规 定 . 定 小 调 整方 案 . 确 并经 人 包 地 . 户 有 转 出 土 地 意 向 却 找 不 取 约定 的承 包 费 难 度很 大 :四 是 依 村 民大 会 或 村 民 代表 大 会 三 分 之 二 农 到 合 适 的 受 让 方 . 部 分 山 区 甚 至 法 开 垦 及 依 法 、 自 愿 交 回 的 土 地 以 上 成 员 同意 , 报 乡 ( ) 民政 在 并 镇 人 还 出现 抛 荒 的 现 象 : 是 人 多 地 少 少 ,难 以满 足 大 量新 增 人 口对 土 地 府和 县 ( 、 ) 业 主 管部 门审 批 . 二 市 区 农

人地矛盾突出的解决措施

人地矛盾突出的解决措施

人地矛盾突出的解决措施一、土地利用规划为了解决人地矛盾的突出问题,土地利用规划是重要的措施之一。

通过合理的规划,可以明确土地利用的方向和目标,控制土地的开发利用规模,实现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

在规划过程中,应充分考虑人口增长、经济发展、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因素,确保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二、土地整理土地整理是指对土地进行整治和调整,提高土地的利用率和产出率。

通过土地整理,可以改善土地的生产条件,增加耕地面积,提高土地质量,进一步满足人类生产生活的需求。

同时,土地整理还可以减少土地浪费和弃耕现象,保护生态环境,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三、土地流转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人口迁移的增加,大量农村土地被闲置或低效利用。

为了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应积极推进土地流转。

通过土地流转,可以将闲置的土地集中起来,进行规模化经营和管理,提高土地的产出效益。

同时,土地流转还可以促进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增加农民收入,缩小城乡差距。

四、土地征收在城市化进程中,不可避免地需要征收部分农村土地进行城市建设和开发。

为了保障被征收土地农民的合法权益,应加强土地征收的监管和管理。

在征收过程中,应按照法律法规的规定进行补偿和安置,确保被征收农民的生活水平不降低。

同时,应加强对征收过程的监督和制约,防止违法违规行为的发生。

五、土地保护为了保障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应加强土地保护。

通过制定和实施相关法律法规,限制对土地的过度开发和破坏。

同时,应加强对土地生态环境的保护和修复,防止水土流失和土地退化现象的发生。

此外,还应加强土地监测和预警系统建设,及时发现和解决土地问题,确保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综上所述,解决人地矛盾突出的问题需要采取多种措施。

通过合理的土地利用规划、土地整理、土地流转、土地征收和土地保护等措施的综合运用,可以有效地缓解人地矛盾的突出问题,实现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我国农村土地综合整治面临的矛盾及化解对策

我国农村土地综合整治面临的矛盾及化解对策

展的 “ 政策偏好 ”和 以土地为核心驱动要 素的经济增
长逻辑 。在此逻辑下 ,地方政府不仅在理论 上对农村
土地综合整治存在认识偏差 ,在实践 中也存 在过度追
求城镇建设用地指标 、轻视农地农 田整治 、忽视 土地
造 ,改变土地利用低效 、无序 、零碎 的 自然状态 ,提 升土地 资源利 用度 ,实现 人地关 系 和谐 。从 实践来
“ 土地整理 ” 自 1 9 9 7 年第一次被写入 《 关 于进一
水平提 高和农村生态环境改善 ,但仍 面临诸多需要全
面厘清的复杂矛盾 。
第一 ,国家宏观政策 目标与地方发 展现实之 间的
本 文 为 国 家 社 科 基 金 重 点项 目 “ 加强 农 业 基 础 地 位 与 确 保 国家 粮 食 安 全 战 略 研 究 ” ( 编 号 :0 8 A J Y 0 3 4 ) ,四川 省 国土 资 源 厅 2 0 1 1 年软 科 学 研究 项 目 “ 统筹 城 乡视 阈 中 的农 村 土地 综 合 整 治研 究 ” ,四川 大 学 中 央高 校 基本 科 研 业 务 费研 究 专项 项 目 “ 增 强 国 家粮 食 安全 综合 保 障 能力 研究 ” ( 编号 :s k z d 2 0 1 2 2 1 )的研 究 成果 。

经济观察 T H E O R E T I C A L H O R I Z O N
\ 一
矛盾 。从 国家宏 观政策 目标来看 ,我 国农村土地综合 整治 的 “ 目标集 合”为 :严格耕地保护 、严格用途管
制 、转变农业 发展方式 、保障 国家粮食安全 、改善农 村 生产 生 活条 件 、促 进 村域 建设 用地 集 约利 用及 以 “ 土地增减挂钩 ”政策促进工业化 、城镇化发展 。但在 现行财税体制框架 下 ,地方政 府囿于 G D P 、财 政收入 为 主的行 政绩效考核 , 。 长期秉持工业化 、城镇化发展

如何解决影响当前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的主要矛盾和问题

如何解决影响当前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的主要矛盾和问题

如何解决影响当前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的主要矛盾和问题一、主要矛盾和问题农业生产方面1、耕地减少,土地承包缺乏灵活性,不便土地合理流转,导致农村纠纷不断。

一方面,城镇化、工业化和公路建设征用了大量土地,而土地补偿或土地置换不到位,从而导致人地矛盾十分突出,村组干部也无能为力。

另一方面,土地承包缺乏灵活性,不便土地合理流转,导致农村纠纷不断。

二是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改变了土地承包权、经营权和土地使用性质,引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

三是侵占农民承包土地,不按有关政策和协议及时足额给农民补偿引发纠纷。

四是土地分配不公或合村并组后农民承包土地悬殊过大,人地矛盾突出引发纠纷。

2、高素质劳动力的外流不利于农业生产。

现在从农村转移出去的劳动力绝大多数是年轻力壮,有一定文化的人,而留在农村的往往是老人、妇女和文化程度较低,没有专业技能的人。

由于这些人接受新技术能力有限,对农业生产有一定的影响。

3、农资价格大幅上涨导致农业生产成本上升,阻碍了农民收入增长步伐。

4、农业技术服务功能滞后。

一是经费不足、基层农业信息技术员少,高素质的农技推广人员少,无法大范围推广农业新技术。

二是推广手段落后。

一些农技人员主要凭借感性和经验搞推广服务,缺乏必要的检验、检测设备和分析仪器,特别是发展高产稳产粮食,需求矛盾更加突出。

农村市场仍存软肋一是农村市场体系建设滞后,不适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农村商品流通网络建设十分薄弱,商品双向流通渠道十分不畅,农民卖难、买难的问题还很突出。

导致农村商品流通成本高,农村市场监管工作薄弱,使市场机制的作用在农村未能有效地发挥。

二是农村居民消费价格涨幅过快,农村居民消费价格涨幅过高,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近年来中央增加农民收入采取的各项政策措施的实际效果,增加了农民增收的难度,对进一步调动农民种粮的积极性和提高农民生活水平都将产生不利影响。

三是市场秩序不规范,制售假冒伪劣商品等不法行为屡禁不止,食品安全问题比较突出,对人民群众的健康和生命安全造成威胁。

农村人地矛盾问题调查报告——以石家庄市为例

农村人地矛盾问题调查报告——以石家庄市为例

个 问题 ,即村集体 的一部分 机 动土地 不 被纳入 家 庭 联 产 承包 的 范 畴 ,为 了实 现 土地 价 值 与 综合 利 用 , 以前 的做 法是 与一 些需 要进 行规 模种 植 的村 民签 订
承 包合 同 ,以收取 承包 费 为条件 把这 些 机动地 发 包
是 土地 处 置方法 不 当 ;三是历 史 因素影 响 ;四是农
的采光 等 。
题新情 况 时无法 可依 ,现 实 中往往 只 能够依 靠村 规
民 约处 理 ,没 有 法 律 效 力 ,还 容 易 引发 纠 纷 。例 如 ,在课 题 组调研 过 程 中 ,许 多村 干部 反映 这样 一
土地 相邻关 系 矛盾产 生 的原 因 ,一 是政 策落 实 不 到位 ,二轮 土地 承包 时工作 疏漏 ,留有 隐患 ;二
权 ,这在一定程度上适应 了农村生产力的发展 需要 ,促进 了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但 由于承 包关 系的固定不
变,也造成人地矛盾 问题 日益 凸显 ,成 为制约我 国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要 因素 。我们必须正视人 地
矛盾 这 个现 实 ,通过 合理 的 衣 地 制度 安 排 , 不断 化 解人 地 矛盾 及 其 负面 影 响 ,不 断加 快 农 村 经济 发展 ,保 持 农 村地 区稳 定 。
变 化 ,人 地 之 间 的矛 盾 日益 凸显 。据 调查 资 料 显 示 ,几 乎所 有行 政村 近 三年新 增人 口数 普遍 高 于减 少 人 口数 ,没 有 承 包 地 的人 数 占 总人 数 的 比例 在 5 一2 %之 间 ,而 被 调 查 的农 村 家 庭 有 成 员 没 有 % 0
目前 石家 庄市农 村人地 关 系现 状及 其背景
纵 观农村 土地承包 关 系 ,1 8 年 中央决定 延长 4 9

当前我国农村土地集约利用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当前我国农村土地集约利用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N o n g y e j i n g j i当前我国农村土地集约利用存在的问题和对策蒋丽娟农村地区日益突出的人地矛盾使得人们越来越关注土地问题,意识到土地的重要性。

截止当前,农村土地尚未普及集约利用,多数情况仍然采用粗放式的利用方式。

由于不合理的利用方式造成资源浪费、耕地资源减少等现状,阻碍了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以及和谐社会的建设。

所以,实现土地集约利用成为了解决土地问题的有力手段。

一、农村土地集约利用存在的问题1、耕地数量逐年锐减根据相关统计数据显示:我国耕地数量逐年锐减,每年减少700万亩左右。

主要由于如下原因引发:其一,各个村庄占地面积不断扩大,引发严重的空心村现象。

伴随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农村盖新房风气兴起,由此使得大面积耕地被占用;其二,建坟占地现象突出,当前依旧盛行土葬,由此使得大量土地被建坟占用。

甚至有些相对富裕的村民开始攀比土葬规格,不断扩大耕地占用面积;其三,窑业盛行,大量占用土地,各类砖厂、瓦厂肆意破坏耕地,特别是私人办厂引发的问题更为严重;其四,各类企业或者相关部门私自占用耕地为了获取更高的经济效益。

2、粗放式经营降低了耕地质量在耕地种植期间,农民为了保证植物质量,会大量使用农药化肥,降低土地肥力。

同时,一直采取重用轻养的方式,注重生产,忽略投入,偏重使用化肥,而忽略了有机肥的使用,采用掠夺式的生产经营方式,使得耕地钾、磷、氮等元素比例失调,整体降低耕地质量。

以至于当前大多数耕地,如果不使用化肥必然会降低产量,因此,为保证产量会逐渐增加农药化肥的使用量。

耕地污染现象严重,由此“三废”排放严重,使得乡镇工业污染愈演愈烈;塑料膜、农药化肥的大量使用,使得耕地遭受了一定程度的污染。

水土流失现象严重,由于践行土地承包经营,并非为农民所有,由此常常会出现调整土地的情况,以至于农民使用期间根本不关注土地养护,引发严重的水土流失问题,同时,由于斜坡开发、低头开发现象突出,一定程度加剧了水土流失问题。

妥善化解农村人地矛盾

妥善化解农村人地矛盾

要 有四种 : 二轮承包 土地调整未 到位 引发 人地不 均。19 9 8年 。 农村 二轮承包按 照 “ 大稳定 、 小调整”原则进 行。 为防止调 整土地 而影
坚 持 标 本 兼 治 , 力钝 化 人 全
地 矛 盾
农 村 人地 不 均 从 二 轮承 包 时就 普 遍 让户 , 受让户有意 见 , 认为过去 种田负担大
土地流转 形成 人地不均 。 去 。 过 种田 负 的法 制意识 、 自我保护意 识不强造成 的。 二
收入 低 。 而外 出务工 收入 高 , 部分 青 是基 层 干部 工作 方法 简单 化导 致 的纠纷 。 所依 的老 年户 ;相对少地农 户 中。要田比 担大 、 较强 烈的有 1 。 17 2户 占 .%。 壮年农 民将承包地转让 ,又没有办 理完备 二轮 延包 和 2 0 0 3年 “ 两补一 建”时 。 少数 的手续 。 现在 负担小 了 。 收 回承 包地 。 想 受 村组干部没有查阅档案资料。更没有现场
让户 又不 同意 。不仅 导致 了人 地不 均 . 而 勘查 。 主观印 象填 写土地承 包经营权证 。 凭
造 成 农 村 人 地 不 均 的 原 因
造成 人地不 均 的原 因是 多方 面 的 。 主 且 弓发 了农村社会 土地矛盾纠纷 的上升 。 I
有 的把 转让 户 的土地 权证 填发 给 受让户 。 甚 至出现 “ 一地 两证 ” 象。 现 三是土地收益 分 配不均带来 的纠纷。 土地流 转期问 。 土地 被征 用或租 用 。 在补 偿费分 配上 。 不补偿受
社会公共事 业建设征 用地产生人 地不 借机 提 出 土地不 均 问题 。 农村 现有土地 纠纷一般 都与土 地流转
2 %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少 地 多 ( 58 人 户平 人 均 多 于组 平 人 均。过去由于路 、 机耕道、 沟、 圩堤 以及 中心

吉林省人民政府关于妥善解决当前农村土地承包纠纷的意见

吉林省人民政府关于妥善解决当前农村土地承包纠纷的意见

吉林省人民政府关于妥善解决当前农村土地承包纠纷的意见吉政发[2005]11号颁布时间:2005-4-23发文单位:吉林省人民政府省政府文件各市州、县(市、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厅委、各直属机构: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我省进行了免征农业税改革试点,实行对种粮农民直接补贴和良种补贴,充分调动了广大农民种粮的积极性,粮食生产出现了多年来少有的好形势。

但多年沉积的土地承包矛盾也暴露出来,农民因土地承包问题上访在近一个时期明显增加。

为及时化解矛盾,进一步稳定和完善农村土地承包关系,根据《农村土地承包法》等法律法规和有关政策规定,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妥善解决当前农村土地承包纠纷的紧急通知》(国办发明电[2004]21号)精神,结合我省实际,现就解决农村土地承包纠纷问题,提出如下意见:一、解决农村土地承包纠纷的基本原则农村土地承包纠纷,情况复杂,政策性强。

解决农村土地承包纠纷,必须遵循以下基本原则:(一)坚持土地承包关系长期稳定。

在法定承包期内,发包方不得违法调整或收回农户承包地,不得违背农民意愿强行流转承包地,不得非法侵占农民承包地,确保土地承包关系长期稳定。

(二)坚持政策连续性。

对土地承包纠纷,总体上要依据土地管理和农村土地承包的法律法规进行妥善解决。

同时,要充分考虑土地承包的历史沿革和政策演变,防止因解决现实问题而引发历史问题的纠葛。

土地延包中,无论采取什么方式延包,都要尊重历史,保持政策连续性。

政策进行调整的,新政策从公布之日起执行,不能用现行政策追溯改变以前政策形成的事实。

(三)坚持多渠道解决人地矛盾。

根据我省实际,解决人地矛盾,不能把着眼点仅放在调整土地上,要通过积极拓展就业空间,加速农村劳动力转移,多渠道解决富余劳动力就业问题。

(四)坚持把矛盾化解在基层。

对土地承包纠纷,要做到发生一起及时解决一起,不能久拖不决,更不能把矛盾上交。

对出现的土地承包纠纷,要积极引导当事人双方尽可能通过平等协商或民事调解的途径解决,尽量做到解决纠纷不出村、不出乡。

案例分析:乡村解决矛盾纠纷

案例分析:乡村解决矛盾纠纷

案例分析:乡村解决矛盾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是我国基层解决人民内部矛盾纠纷的群众性自治组织.人民调解委员会在城市以居民委员会为单位,农村以村民委员会为单位建立,在基层人民政府和基层人民法院指导下进行工作。

人民调解委员会不是国家司法机关的组成部分,也不是一级行政组织,它的活动及结果不具有法律和行政的强制性.一、人民调解委员会工作职责:1、宣传国家的法律、法规、规章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教育村民遵纪守法、注重社会公德,预防民间纠纷的发生。

2、建立健全人民调解委员会和调解网络,坚持调防结合,以防为主的工作方针,积极调处各类民间纠纷和轻微治安案件,充分发挥调解委员维护辖区社会稳定的作用。

3、以国家的法律、法规、规章、政策和社会公德为依据,对民间纠纷的当事人进行说服教育,规劝疏导,促使纠纷双方互谅互让,平等协商,自愿达成协议,消除纷争。

4、防止因民间纠纷激化引起的自杀性事件,刑事案件和群体性事件。

坚持抓早、抓小、抓苗头,努力掌握民间纠纷发展变化的规律性,不断总结完善防激化的有效方法和经验,经常开展矛盾纠纷排查、治理各种形式的防激化活动。

6、加强对违法犯罪青少年的思想教育,做到政治上有人教、思想上有人帮、行为上有人管、生活上有人扶。

7、定期向乡镇人民政府反映民间纠纷和调解工作情况。

二、调解纠纷范围一般包括婚姻、家庭、赡养、抚养、扶养、邻里、继承、房屋、宅基地、赔偿、债务纠纷以及土地、山林、水利、牲畜、农机具等纠纷,即公民之间有关人身、财产权益和其他日常生活中发生的纠纷。

三、人民调解委员会的调解工作应当遵守以下原则:(一)依据法律、法规、规章和政策进行调解,法律、法规、规章和政策没有明确规定的,依据社会公德进行调解;(二)在双方当事人自愿平等的基础上进行调解;(三)尊重当事人的诉讼权利,不得因未经调解或者调解不成而阻止当事人向人民法院起诉。

人民调解委员会根据当事人的申请及时调解纠纷,调解纠纷应当进行登记,制作笔录,根据需要或者当事人的请求,可以制作调解协议书。

韩长赋:正确认识和解决当今中国农民问题

韩长赋:正确认识和解决当今中国农民问题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强调,要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形成新型工农城乡关系,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

这是立足国情、着眼全局、遵循发展规律、增进公平正义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

在刚刚闭幕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解决好将来“谁来种地”的问题,核心是要解决好农民问题,要富裕农民、提高农民、扶持农民。

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农民问题,始终将其作为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根本问题,从而赢得了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主动权。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仍然要从政治的全局的高度理性认识、正确解决农民问题。

一、解决好中国农民问题的现实意义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农民问题仍是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全局的根本性问题,这种根本性不能因解决了吃饭问题而动摇,不能因城镇人口超过农村人口而动摇,不能因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快速发展而动摇。

尽管农业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重在下降,但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地位没有变;尽管农民大量转移就业,但农民是社会结构的基础阶层没有变;尽管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不断改善,但农民实现小康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点难点没有变。

农民是农业生产的主体,当今中国农民问题关乎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

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里,我们的饭碗应该主要装中国粮。

近年来,我国粮食生产实现历史性的“十连增”,农产品市场供应充足、价格基本稳定。

但主要农产品供求仍处于“总量基本平衡、结构性紧缺”的状况,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里,仍然面临很大压力。

让十几亿中国人吃饱吃好、吃得安全放心,这一历史性使命将主要由农民来完成。

只有从根本上解决农民问题,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培养一代新型职业农民,农业问题才能迎刃而解,国民经济的基础才会更加牢固。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当今中国农民问题关乎全面建成小康目标实现。

如何解决农村人地矛盾问题

如何解决农村人地矛盾问题

如何解决农村⼈地⽭盾问题2019-05-26农村⼆轮⼟地承包以来,随着农村改⾰的不断深⼊和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特别是国家出台免征农业税和对种粮农民进⾏补贴的政策以后,农民种地效益凸显,农民从事农业⽣产的积极性空前⾼涨,但随之也暴露了诸多⼈地或与⼈地相关的各种⽭盾。

如何妥善解决和处理好农村⼈地⽭盾,是农业和农村⼯作中需要研究和解决的重要课题。

⼀、农村的⼈地⽭盾表现突出从各地农民上访反映的实际问题看,⼆轮⼟地承包以来,农村⼈地⽭盾主要有以下⼏个⽅⾯。

⼀是在第⼀轮⼟地承包期内放弃承包地,⼆轮承包时还继续⾃愿放弃承包地的户在⼈也在农户,现在要求要承包地。

主要是由于⼆轮承包时农民感到各种负担较重,虽然没有外出务⼯经商,但在本地从事⼆三产业,其收⼊⾼于种地。

因此,放弃了⼟地承包权。

⼆是⼆轮⼟地承包时未分到承包地,暂按机动地管理的户在⼈不在农户或⼆轮⼟地承包时,因外出多年没有与村联系,没有统计登记在分地⼈⼝内,村集体没有为其预留承包地的农户,现在回来要地。

三是⼆轮⼟地承包时,因⽋村集体款只要⼝粮⽥的农户,现在要求补给承包地。

还有农户因⽋款等原因,村集体将承包地收回,农户要求分承包地。

四是⼆轮⼟地承包以来,由于农民负担过重,农户⾃愿将承包地交回村集体,然后在按机动地价格买回耕种,由于当时机动地价格低,农户⼜不⽤出“两⼯”,这部分农户现在也要地。

五是⼆轮⼟地承包时,⼀些村组没有按审批⽅案标准分给农户承包地,农户要求按承包地标准补⾜⾯积。

还有乡(镇)办企业职⼯(包括粮⾷、供销、⼯业等)现在已下岗,当时按政策只分得⼝粮⽥,这部分⼈要求按承包地标准补⾜⾯积。

六是⼆轮⼟地承包以来,村组新增⼈⼝包括婚⼊⼈⼝、新出⽣⼈⼝和迁⼊⼈⼝等要求要承包地。

有的村机动地超标,农民要求分这部分⼟地。

七是部分农户为其亲属代要承包地。

原承包户已外出多年,就委托其亲属代为要地。

这部分地要出后,由其亲属代种或享受承包地的粮补等各种待遇。

⼆、农村的⼈地⽭盾原因分析综合分析农村的⼈地⽭盾原因,主要有以下五个⽅⾯。

当前农村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解决对策

当前农村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解决对策

当前农村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解决对策自2006年国家全面取消农业税以后,乡(镇)村已全部取消了用于本级支出的税费收取项目。

同时,随着粮食补贴、生资补贴等惠农政策的相继落实,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九年义务教育“两免一补”等制度的建立完善,使广大农民越来越多地享受到国家经济发展的成果,农村社会越来越趋于和谐稳定。

但是也有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需要引起各部门、各单位的足够重视,并想办法加以解决。

一、当前农村存在的主要问题(一)集体事业难办。

当前,农村出现了这样的怪现象:农户个人门庭整修一新,而村内道路却七扭八歪,坎坷不平;个人田间地头收拾得坚固耐用,而集体堤坝、沟渠毁损得千疮百孔,几乎无法使用。

(二)农村财务管理问题。

据调查,当前农村财务管理主要存在三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制度执行不严格。

有的村干部甚至把集体财产当作自己的“钱柜子”。

二是民主理财制度落实不到位。

三是财务公开不规范。

(三)土地承包问题。

取消农业税后,农民对土地的关注程度较以前大大提高。

在一些人地矛盾突出的村队,农户具有重新调整土地的愿望,出现了“增人要增地,减人要减地”的呼声,一些人甚至不断上访。

但在现行的法律体制下,调整土地的难度大。

一是缺乏法律支持。

《土地承包法》明确规定耕地的承包期为30年。

二是机动地难“机动”。

土地延包之初,有些村留有了少量机动地,基本保障了“增人增地、减人减地”这种民俗约成的需要,但经过几年的运转,少量的机动地已不能保障农民的现实需要。

三是不及时调地。

既然法律规定了耕地的承包期30年不变,于是一些村队干脆不调整土地或是不给新增人口及时分配土地。

(四)宅基地管理问题。

一是部分村管理指导不力,致使村内住宅建设呈无序状态。

二是超标准使用宅基地现象十分普遍。

三是村民私下买卖宅基地的现象时有发生。

四是土地利用率低。

再就是新建住宅不断向村庄外围延伸,村庄四周新房林立,村庄内部破破烂烂,形成“空心村”。

(五)村级经济发展缓慢问题。

(六)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不足问题。

乡村人地关系矛盾的主要体现有哪些规划

乡村人地关系矛盾的主要体现有哪些规划

乡村人地关系矛盾的主要体现有哪些规划土地问题是我国农村的基本问题。

农村的人地矛盾,不仅是个敏感的经济问题,更是个严肃的政治问题,关系到农村的干群关系、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当前,这一矛盾已不容回避,必须坚持原则性和灵活性的统一,合理和合法的统一,维护农民利益和稳定农村大局的统一,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争取把矛盾解决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

一、要摸清底子。

这是解决当前农村人地矛盾的基础工作。

要摸清农村干部群众的思想底子;摸清人口底子;摸清各村土地承包形式、承包年限、兑现情况的底子;摸清缺地户数、人数、面积的底子;摸清可以用于调整的土地数量的底子。

特别要摸清没有实行二轮延包的村的情况,承包合同不到户的情况,实行“两田制”村的情况,机动地留用特别是超标情况,对外承包土地的面积及回收期限情况等,为解决农村人地矛盾准备第一手资料。

二、要分类指导。

要区分农村人地矛盾的不同类型,剖析矛盾形成的不同原因,灵活采取相应的解决办法。

要把实现“耕者有其田”作为首要目标,致力解决农民的无地少地问题。

应本着尊重历史、兼顾现实的原则,不回避矛盾,不搞一刀切,站在保护农民利益的立场,想方设法满足要地农民的要求。

一要坚持依法原则。

在坚持农村土地承包关系长期稳定的前提下,建立明确的农用土地产权制度和调整机制,如承包期内,达到一定年限后发包方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承包地;赋予县、乡两级和农村村委会及村集体经济组织调整土地的行政权力。

【矛盾纠纷产生的原因及调处对策】矛盾纠纷调处方式

【矛盾纠纷产生的原因及调处对策】矛盾纠纷调处方式

【矛盾纠纷产生的原因及调处对策】矛盾纠纷调处方式一、当前社会矛盾纠纷的基本情况及其特点。

矛盾纠纷多种多样,大小不一,在我县主要是七类矛盾比较突出:(一)土地、宅基地纠纷。

这类纠纷占总数的近50%,一直占据着半壁江山。

这类纠纷具体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村庄规划执行不严,使之发生抢占、强占、多占宅基地、建新不拆旧等现象,主要是村民与村委会之间产生纠纷。

二是邻里之间宅基地和责任田边界纠纷,以及村与村、县与县边界纠纷。

三是土地承包、延包、发包以及征用土地引发的矛盾纠纷。

四是土地重新调整引发矛盾纠纷。

(二)劳务纠纷。

这类纠纷随着经济的发展呈上升趋势,内容涉及劳动报酬、养老保险、集资款、工伤赔偿等。

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企业效益不好、职工下岗、企业改制、离岗离退休人员报酬等引发纠纷。

二是务工人员缺乏自我保护意识,上当受骗。

三是企业未按合同履行义务。

四是职工出现工伤,职工打架斗殴引发纠纷。

如为诸福屯镇正兴纺织有限公司施工的临时工王兰榜触电身亡引发的纠纷等等。

(三)农村干群矛盾。

这类矛盾主要是村民与村干部,群众与村组织之间的矛盾,主要集中在村里的财务政务、土地承包以及干部工作能力、工作作风等热点问题上。

这类矛盾在90年代比较突出,现在呈下降趋势,但极易引发群体性事件,解决起来难度较大。

主要体现在4个方面:一是村干部工作方法简单粗暴、作风不民主、村务政务不公开或公开不细引起误解等。

二是村委会换届选举,由于权力派别之争,引发群体事件或导致群众集体上访。

三是极少数干部以权谋私、以势压人、搞不正之风,严重损害了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和威信。

四是一些地方家族意识比较浓厚,集体意识淡薄,对上级政策理解不透彻,对村干部抱有成见等。

(四)征地拆迁纠纷。

这类纠纷主要是由征用土地、建设用地、修整道路、旧城改造等引起,呈不断上升趋势。

主要体现在4方面:一是部分群众不理解、不配合,甚至无理取闹,以期从中获得个人利益,阻挠施工。

二是施工单位没有把政策完整地交给群众,在没有和群众达成协议之前就强行施工,引发群众不满。

农村矛盾纠纷调解实例

农村矛盾纠纷调解实例

农村矛盾纠纷调解实例【篇一:农村矛盾纠纷调解实例】事例一:2004年。

5月份,湖口县流泗镇东风村潘家村落社区方舜家请石匠潘修水建房子,由于潘修水不小心将一块砖头,从二层砸向另一帮工的头上,顿时鲜血直流,人被送到医进行治疗,共花去医疗费三千多元。

受伤者伤好出院后,找房主要求他付治病用的医疗费。

房主不答应,认为受伤者是自己请来帮工的,但砖块是石匠不小心失手砸到受伤者,与自己无关。

石匠潘修水则讲,他是房主请来建房的,自己是不小心失手将砖块摔下去的,出了事应由房主负责。

受伤者由于房主、石匠都不肯付医疗费,非常恼火,找了自己的兄弟、本宗族的人准备到房主家闹事,眼前一场宗族械斗群体事件将发生。

村落社区志愿者协会民间纠纷调解站站长潘茂国知道后,立即与其它成员一道上门劝阻,由于潘茂国为人很正直,处事公道,非常受村民尊重,在他的劝阻下,一场械斗避免了,但医疗费的事情仍摆在他们的眼前。

他们通过法律咨询后,三番五次、不厌其烦地到房主、石匠家上门宣讲法律知识。

讲清到底谁应该承担责任,同时晓之以情、动之以理,耐心细致的做工作。

最终,不仅房主和石匠都同意按比例付给受伤者医疗费,而且三家当事人继续互相来往,和睦相处。

通过这场纠纷调解后,村落社区的村民更加信任协会纠纷调解站了,无论大事还是小事,村民都到纠纷调解站去说,从而使一起起纠纷不出村落就化解了,村落里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在全镇处于前列。

事例二:5月8日,于都县贡江镇东溪村庄上组村民黄某甲,急切地找到该村的村干部邬元发,心情激动地叙述了他近段时间的烦恼。

2月11日,黄某甲6岁的儿子与本组另一村民黄某乙10岁的女儿在一块儿玩耍时打架,被黄某乙的女儿打成轻微伤甲级,花去医药费1000余元。

黄某甲找黄某乙要求其承担责任、赔偿医药费时,黄某乙不但不赔偿医药费,反而恶言相向,蛮不讲理,拒不赔付医药费,态度很恶劣。

无奈之下黄某甲只好找到了村委会干部,村干部得知情况后,马上召集双方当事人进行调解,黄某乙故伎重演,摆出一付死猪不怕开水烫的样子,就是不赔医药费,村委会干部调解失败。

农村矛盾纠纷调解100法(连载)

农村矛盾纠纷调解100法(连载)

第30法证据辨析法:土地权属归集体案例:1982年,绛县东荆上村妇女段某叔父老段在本村翟秋顺地头岭中心附近种植了部分林木。

2011年春天,东荆上村为了解决村里吃水工程的资金问题,决定通过招标,发包老段种植林木的地段。

因段某过继给其叔父,认为村委会的行为侵害了其利益,于是反映到陈村镇司法所。

陈村镇司法所所长常宝平通过调查,认为纠纷的症结是产权问题,即老段所种树木的土地到底属于谁。

要确定产权,必须有证据。

段某拿出了一份1982年10月14日由绛县人民政府颁发的《树杈证》,但村委会质疑此证有假。

常宝平走访了村委会原当事人、镇政府林业管理员等,因时间久远,一时难以确定。

常宝平又到林业局鉴定《树杈证》的真伪。

林业局认为段某所提供的《树杈证》无原件、无编号、无经手人,目所填内容与规定不符,认定其不具备1982年绛县人民政府所发《树杈证》的特征。

常宝平再到县档案局查询,并无老段《树杈证》的存根,该局出具了证明材料。

在此基础上,常宝平召集双方当事人,用证据和事实确定老段所种树木的土地权属应为集体,该村进行发包无错,但对老段所种树木应合理补偿。

最后达成调解协议:1.由村委会收回老段翟秋顺地头岭中心附近的土地。

2.村委会分两次支付老段5000元的补偿,签协议之日先付2000元,剩余3000元在2011年12月31日前结清。

如今,协议全部执行完毕,多年症结一朝解除。

调解艺术分析:此案采用的是证据辨析法。

调解必须建立在取得证据的基础上。

从本案来看,陈村镇司法所所长常宝平接案后,并没有主观臆断下结论,而是反复走访调查,按照《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从各证据与案件事实的关联程度、各证据之间的联系等方面进行综合审查判断,查明事实真相,使赢者舒心、输者服气。

第31法民俗疏通法:老李大李和睦相邻案例:2011年7月5日,绛县磨头村74岁的老李与48岁的大李因水路问题发生打架纠纷。

事情的起因是老李与大李是南北院几十年的老邻居,老李在南,大李在北。

农村 人际关系 处理措施

农村 人际关系 处理措施

农村人际关系处理措施农村人际关系处理措施在农村社区,良好的人际关系对于社会和谐与稳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由于人们的个性差异和生活习惯的差异,农村人际关系也存在一些问题和矛盾。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需要采取一些措施来促进农村人际关系的融洽和健康发展。

建立和谐的社区文化是处理农村人际关系的基础。

社区应该积极营造和谐、互助、尊重和信任的氛围,鼓励邻里间的交流和合作。

这可以通过组织各种社区活动来实现,例如开展文艺演出、体育比赛、义工活动等,以增进邻里之间的感情和友谊。

提高农村居民的社交能力也是处理人际关系问题的重要手段。

农村居民可以参加一些社交活动,如参加社区组织的培训班、兴趣小组等,学习与人沟通、合作和解决问题的技巧,提高自己与他人相处的能力。

此外,农村居民还可以通过学习和了解社交礼仪,培养自己的修养和素质,以更好地与他人相处。

加强农村人际关系的沟通和交流也是至关重要的。

农村居民应该主动与邻居、亲朋好友保持联系,及时沟通交流,了解彼此的需求和关注点。

同时,农村居民也应该学会倾听和理解他人,尊重他人的意见和建议,避免产生误解和矛盾。

农村居民应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以促进人际关系的和谐发展。

农村居民应该尊重他人的权益和利益,不损害他人的利益,遵守社会公德和道德规范。

同时,农村居民也应该积极参与社区事务,为社区发展和谐稳定做出自己的贡献。

政府和相关部门应该加强对农村人际关系的管理和引导。

政府可以通过制定相关法律和政策,加强对农村社区的管理和服务,为农村居民提供更好的生活条件和社会环境。

同时,政府还可以组织一些培训班和讲座,向农村居民普及人际关系处理的知识和技巧,提高农村居民的社会素养和人际交往能力。

处理农村人际关系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通过建立和谐的社区文化、提高农村居民的社交能力、加强沟通交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以及政府的管理和引导等措施,我们可以促进农村人际关系的融洽和健康发展,推动农村社区的繁荣和进步。

关于妥善解决农村土地承包纠纷问题的若干意见》

关于妥善解决农村土地承包纠纷问题的若干意见》

编号(biān hào):黑龙江省人民政府(rénmínzhèngfǔ)办公厅印发关于妥善解决农村土地承包纠纷(jiūfēn)问题若干意见的通知(黑政办发[2004]17号)大兴安岭地区行政公署(xíngzhèng gōngshǔ),各市、县人民政府,省政府各直属单位:经省政府领导同意,现将《关于妥善解决农村土地承包(chéngbāo)纠纷问题的若干意见》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2004年5月13日关于妥善解决农村土地承包纠纷问题的若干意见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妥善解决当前农村土地承包纠纷的紧急通知》(国办发明电〔2004〕21号)要求,为妥善解决当前一些地方土地承包纠纷问题,切实维护农民土地权益,保持农村社会稳定,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现提出如下意见:一、解决农村土地承包纠纷问题的总体要求及基本原则(一)解决农村土地承包纠纷问题总体要求是,严格执行《农村土地承包法》和中央关于稳定完善农村土地承包关系的一系列政策和法律、法规规定,保持农村土地承包关系的长期稳定,妥善处理当前出现的各种矛盾和问题,切实保护农民的合法权益。

法定承包期内,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干预农民的生产经营自主权,不得违法调整和收回承包地,不得违背农民意愿强行流转承包地,不得非法侵占农民承包地。

凡是原承包形式合法、合情、合理的,一律不调不动。

凡是能通过多种途径保证无地或少地农民有稳定收入来源的,一般不调地。

以确保农村经济健康发展,确保不发生恶性案件,确保农村社会稳定。

(二)解决农村土地承包纠纷问题应遵循的基本原则:1、确保已经形成的土地承包关系长期稳定。

土地家庭承包经营制度是党的农村政策的基石,稳定家庭承包关系是农村长期稳定的基础。

我省二轮土地承包总体上是健康的,绝大多数农民比较满意。

因此,无论各地二轮承包时采取什么方式,现在都不能对已经形成的土地承包关系进行大的调整,绝不允许打乱重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解决农村人地矛盾问题
作者:尹晓侠
来源:《农民致富之友》2012年第06期
农村二轮土地承包以来,随着农村改革的不断深入和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特别是国家出台免征农业税和对种粮农民进行补贴的政策以后,农民种地效益凸显,农民从事农业生产的积极性空前高涨,但随之也暴露了诸多人地或与人地相关的各种矛盾。

如何妥善解决和处理好农村人地矛盾,是农业和农村工作中需要研究和解决的重要课题。

一、农村的人地矛盾表现突出
从各地农民上访反映的实际问题看,二轮土地承包以来,农村人地矛盾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在第一轮土地承包期内放弃承包地,二轮承包时还继续自愿放弃承包地的户在人也在农户,现在要求要承包地。

主要是由于二轮承包时农民感到各种负担较重,虽然没有外出务工经商,但在本地从事二三产业,其收入高于种地。

因此,放弃了土地承包权。

二是二轮土地承包时未分到承包地,暂按机动地管理的户在人不在农户或二轮土地承包时,因外出多年没有与村联系,没有统计登记在分地人口内,村集体没有为其预留承包地的农户,现在回来要地。

三是二轮土地承包时,因欠村集体款只要口粮田的农户,现在要求补给承包地。

还有农户因欠款等原因,村集体将承包地收回,农户要求分承包地。

四是二轮土地承包以来,由于农民负担过重,农户自愿将承包地交回村集体,然后在按机动地价格买回耕种,由于当时机动地价格低,农户又不用出“两工”,这部分农户现在也要地。

五是二轮土地承包时,一些村组没有按审批方案标准分给农户承包地,农户要求按承包地标准补足面积。

还有乡(镇)办企业职工(包括粮食、供销、工业等)现在已下岗,当时按政策只分得口粮田,这部分人要求按承包地标准补足面积。

六是二轮土地承包以来,村组新增人口包括婚入人口、新出生人口和迁入人口等要求要承包地。

有的村机动地超标,农民要求分这部分土地。

七是部分农户为其亲属代要承包地。

原承包户已外出多年,就委托其亲属代为要地。

这部分地要出后,由其亲属代种或享受承包地的粮补等各种待遇。

二、农村的人地矛盾原因分析
综合分析农村的人地矛盾原因,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

一是二轮土地承包期间,由于当时的农村税费较多,农民负担较重,土地产出效益低,许多农民包括长期在当地居住的农民自愿放弃了土地承包权,预留给这部分农户的承包地,经村民组研究同意已全部分给其他农户。

二是村级集体为解决债务问题,将土地化解给存款农户并已签订了合同,现如废止原合同将引发新的矛盾,从而导致现在回来要地的农户无地可分;二是二轮土地承包时,没有给未登记人口留预留土地。

一轮土地承包时一些农户因举家搬迁外地与村失去联系,二轮土地承包界定分地人口时,这部分农户没有纳入留预留承包地范围。

四是二轮土地承包后,部分村组在征得村民的同意后,用预留地和收回农户的承包地,给新出生、
婚人和迁入等新增人口补地,致使预留地被分无法满足现在回来要地农民的要求。

五是造林及建设占地。

二轮土地承包时应预留造林、小流域治理及建设用地等,但由于当时没有预留足够的面积,导致造林及建设用地只能占用机动地或农户的预留地。

三、农村的人地矛盾化解对策
解决当前农村的人地矛盾,必须认真解决好与人地矛盾密切相关的如人口界定、农民欠款和村级债务等问题。

为了确保农村和谐稳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现就解决农村人地矛盾提出以下对策。

1.制定统一配套的政策。

目前看,部分农村人地矛盾完全可以按照二轮土地承包时的政策妥善加以解决。

但由于各地执行的政策如欠款、户口和人口界定等问题不统一,造成了农村的人地矛盾。

为此,有关部门应抓紧研究制定出统一配套的农村土地承包政策,以便于基层准确执行,化解农村的人地矛盾。

2.认真清理农村户口。

二轮土地承包时,一部分农户因种种原因举家搬迁外地,但户口仍在本地,后经几次人口普查,特别是户口进入微机管理后,户口问题相对减少,但由于撒乡并村等一些原因,导致农村又恢复了很多户口,这些户口是形成农村人地矛盾的主要原因之一。

各地要抓紧对农村户口进行一次清查,以减少农村人地矛盾和上访案件的发生。

3.积极化解村级债务。

农村债权债务与土地承包问题密切相关,是村级债权债务问题引发了土地矛盾,农村债权债务问题妥善解决和处理可以减少和解决农村的人地矛盾。

各地要认真研究农村债权债务问题,切实搞好清理,研究制定欠款回收和化解村级债务的有效办法。

4.提高乡村干部素质。

乡村干部的工作始终面对广大农民,是农村政策的宣传者和执行者,对维护农村社会和谐稳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当前一些农村矛盾是由于乡村干部政策解释和政策执行偏差造成的。

所以,各地要采取有效措施,切实提高乡村干部的素质,特别是抓好乡村干部的有关农村政策、法规知识的培训,提高乡村干部处理和解决农村人地矛盾的能力和水平,减少农村人地矛盾的发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