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我国新一轮通货膨胀的原因和治理对策
浅析通货膨胀的原因和应对措施
浅析通货膨胀的原因和应对措施随着我国应对09年金融危机的4万亿投资基本落实,持续积极的财政政策和宽松的货币政策导致广义货币供应量在不断增加,包括劳动力成本在内各类商品价格不断上涨,加之外需短期无法恢复,内需相对不足,通货膨胀的压力正逐渐显现。
标签:成本推动型物价指数收入增长一、当前我国通货膨胀的产生原因通货膨胀通常是由于货币的泛滥引起的,我国的通货膨胀同样是一种货币现象。
首先,它先由两大资产价格上涨(楼市与股市),由这些行业去投资或消费来推高商品或服务的物价水平。
于是关联行业价格上涨,收入增加,从而使这些关联行业又增加投资或消费,再对这些行业需要的产品价格产生影响,最终传导到食品价格上涨并引致全面通货膨胀。
其次,国际上农产品和原料价格大涨以及近年来国家对食品行业的安全导向以及大型企业的扶持,导致食品行业集中度高,厂商拥有更高的定价权,于是他们通过提高价格来缓解成本上升压力,保持甚至提高利润。
所以当前我国的通货膨胀有成本拉动的成因。
第三,在我国现行外汇政策下,连年持续增长的对外贸易顺差最终以人民币的形式进入了国内流通领域,导致了当前我国货币供应过剩,货币供应量超过了实际需求必然产生需求拉动型通胀。
最后,工资成本更是作为成本推动通货膨胀的一个重要诱因。
近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调整收入分配的政策措施,对公职人员工资进行改革,加大了对低收入群体居民收入的补贴,提高了农民工的最低工资标准,城乡居民收入出现了少有的快速增长态势。
居民收入提高,劳动力价格提升,扩大消费,反过来又拉动价格总水平上升。
研究通货膨胀与局面平均收入因果关系,在三阶SUR上运用Orange因果率检验法,考察工资成本效用所得结果如图所示:零次迭代后,模型(1,0)和(2,0)残差间存在强相关(C=-0.85),因此需进行1次迭代。
先考察工资x对通胀y的影响,联合模型(1,1)和(3,0),得统计量值F=9*[(608-295)/3]/72≈13。
浅析我国新一轮通货膨胀的原因和治理对策
浅析我国新一轮通货膨胀的原因和治理对策作者:陈天勇来源:《商情》2011年第15期[摘要]目前,我国的通货膨胀形势非常严峻,国家有关部门已经采取了加息、调整银行存款准备金率、行政指导等多项措施,对抑制通货膨胀起到了一定作用,但形势依然十分严峻。
本文从分析我国新一轮通货膨胀入手,分析目前形势下通货膨胀的原因,从而提出对我国新一轮通货膨胀的治理对策。
[关键词]通货膨胀原因治理对策通货膨胀的定义:指货币的发行量超过了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引起的货币贬值,物价总水平的大幅度持续上涨的现象。
一、应如何看待中国在新形势下的新一轮通货膨胀在当今各大经济体相互紧密联系的资本全球化时代,尤其是中国已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跟全球经济资本联系之紧密不可同日而语。
所以分析我国新一轮通胀的原因和治理对策不能单纯的局限于国内,要放眼全球经济资本大势尤其是美国的货币政策。
二、浅析我国新一轮通货膨胀的原因原因1 全球主流货币的超发通胀从本质上讲就是因为货币的超发。
次贷危机爆发的近几年来以欧美为主导的全球主流货币实行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大量印钞,特别是美联储这个世界性央行,美元占世界储备货币总量的差不多七成以上美元这个世界货币在0利率和不断的量化宽松(QE1 QE2共投放了2点三万亿美元)货币政策下,美元大规模泛滥因而给全世界的经济带来大量资本流动性泛滥。
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和新兴经济体2010年俄罗斯通胀率达到8.8%,印度在7.5%以上,巴西为5.91%。
在此背景下对中国影响主要有两方面:一是热钱大规模流入,次贷危机后中国经济的稳定和繁荣和人民币有着强烈的升值预期下,更是这些热钱的首选。
这些热钱通过贸易的虚假报单、通过FDI、通过地下钱庄等种种手段进入境内,推高资产价格上涨。
另一方面“美元泛滥”对中国经济的一个后果是,导致汇率机制没有完全市场化的中国,被动地增加货币供给,造成流动性过剩。
这种流动性过剩,产生了两种结果:或者引起资产价格膨胀,导致经济泡沫;或者引起物价上涨。
论中国通货膨胀的原因及对策[优秀范文五篇]
论中国通货膨胀的原因及对策[优秀范文五篇]第一篇:论中国通货膨胀的原因及对策形势与政策论文论中国通货膨胀的原因及对策2010级机械设计及制造二班皇甫青筠1010211212新乡职业技术学院论中国通货膨胀的原因及对策我觉得要想了解中国通货膨胀的原因及对策就应该首先明白什么是通货膨胀。
通货膨胀一般指:在纸币流通条件下,因货币供给大于货币实际需求,导致货币贬值,而引起的一段时间内物价持续而普遍地上涨现象。
其实质是社会总需求大于社会总供给,它在现代经济学中意指整体物价水平上升。
通货膨胀是一个向来被经济学家关注的词。
对于通货膨胀的危害,凯恩斯曾指出,再没有什么比通过摧毁一国的货币来摧毁一个社会的基础更容易的事情了,这个过程涉及破坏经济过程的所有隐藏经济法则的力量,并以绝大多数无法诊断的方式进行。
那我们国家发生通货膨胀的原因是什么呢?造成我国现阶段的通货膨胀的成因是多方面的,主要包括(一)流动性过剩引发通胀1.2010年11月,美联储继第一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之后宣布推出第二轮货币量化宽松货币政策,该政策计划让美联储在2011年6月底以前购买6000亿美元的美国长期国债,以进一步刺激美国经济复苏。
美联储同时宣布,将在之后的各月中逐步实施这一计划,预计每月将购买750亿美元的美国长期国债。
作为世界第一大国,美国的这一政策的出台无疑会使全球再次面临流动性泛滥的冲击,我国自然也不能避免。
为刺激本国经济,缓解债务危机,美国实施这一货币政策等于开动起印钞机,其中一部分钞票用于购买中国的产品或在中国进行投资。
大量美元流入中国,银行、企业、居民都不愿持有美元,在市场上卖给中央银行,同时为了稳定人民币汇率,进行对冲,央行购汇,就要向市场吐出相当数量的人民币,截至2010年年底,我国外汇储备2.85万亿美元,央行吐出了将近20万亿人民币。
而由于量化宽松、零利率的政策,增加的外汇储备再投资美国资产,投资经营和保值增值难度也越来越大。
我国新一轮通货膨胀的成因及其对策
主题:我国新一轮(2009—2010)通货膨胀的成因及其对策我国新一轮(2009—2010)通货膨胀的成因及其对策随着我国经济迅猛增长,新一轮的通货膨胀正在加大,据统计,11月份CPI突破警戒线5.1%,创下28月来新高。
就我国整体来看,我国是典型的资源、能源消耗大国,面临着较为明显的结构型、输入型通胀压力,国际市场出现短期资本流动加剧,大宗商品本华趋势有所抬头,外需可能放缓;中国货币政策转向难度加大,操作空间减少,加上部分食品和资源产品价格上涨,2010年棉花、白糖、大蒜、绿豆、青菜等价格更是疯狂的飙升。
最近3个月以来,布伦特原油价格上升了5.5%,铜价上涨14.4%,黄金,涨11.75%,玉米,涨44.76%,白糖,21.5%,大豆,15.4%,美国的棉花价格上升了48%,中国的棉花期货价格更是达到了国际棉价15年来的新高。
说明我国将面对很大通货膨胀压力。
一、通货膨胀的的含义极其相关变量通货膨胀,按经济学定义就是物价总水平持续上涨,可以说货币的过分增加,以致通常情况下引起的一般物价水平的上涨。
按西方经济学定义就是一个国家或一个社会大多数商品的服务价值持续而显著的上涨。
1.相关变量1.2.1通货膨胀率:从一个时期到另一个时期价格水平变动的百分比。
用公式表示:πt=Pπ-Pπ-1/Pπ-11.2.2 GDP折算指数:也叫GDP平减指数,指按到当年价格计算的国民生产总值的比率,是衡量通胀的最佳指标。
1.2.3 CPI(消费价值指数):反应一定时期内城乡居民所购买的生活消费品价格和服务项目价格变动趋势和程度的相对数,对城乡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综合结果。
1.2.4 PPI(生产价格指数):反映一定时期内全部的工业产品出厂价格总水平的变动趋势和程度的相对数,包括工业售给本企业以外所有单位的各种产品和直接售给居民用于生活消费的产品。
二、我国通货膨胀的成因2.1 国际市场传递今年来,国际石油、粮食、铁矿石、有色金属等基础性产品的价格大幅上涨的重要外部原因。
我国近年通货膨胀成因及治理
我国近年通货膨胀成因及治理近几年,我国通货膨胀压力日益增大,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一个重大问题。
通货膨胀做成货币贬值,物价上涨,使人们生活水平并没有像GDP增长那样显著提高,反而让人觉得,钱越来越不值钱了,东西越来越买不起了,挣得似乎还不够花的。
就这个通货膨胀问题,它的成因及对解决它的一些措施,在此写下自己的一些观点。
一.我国通货膨胀产生的成因分析:出现通货膨胀主要有三个原因: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和结构性通货膨胀。
我国当前的通货膨胀是多种原因综合作用的结果。
1、需求拉动通货膨胀。
我国当前需求矛盾引起的价格上涨受国际和国内两个因素的影响。
从国际市场来看,全球粮食减产,粮食库存下降,再加上大量粮食用于燃料乙醇生产,造成国际市场粮食供需关系总体趋紧,价格不断上涨。
这些因素向国内市场传导,助长了国内农产品的价格上涨。
从国内市场来看,粮食涨价除了受国际市场、气候和自然灾害等因素的影响以外,还和我国国内耕地面积减少,务农劳动力减少和工业用粮快速增长密切相关。
2、成本推动通货膨胀。
从成本推动的因素来看,国际能源价格大幅上涨,带动消费价格上涨。
首先,近年来,国际能源价格猛增导致生产成本增高。
从我国当前的通货膨胀看,国际石油价格等其他能源价格和国际大宗商品价格的上涨并通过进出口贸易传导到国内市场,引起国内产品成本增加。
其次,劳动力成本上升也是导致物价上涨的重要因素。
近年来,国家不断提高劳动者的福利水平和工资收入,使我国职工工资总额和职工平均工资已连续四年实现两位数增长,超过同期GDP增长率,劳动力成本的上升必然推高物价的总水平。
3、结构性通货膨胀。
从我国的具体情况看,价格的结构性上涨,猪肉和粮食等价格的上涨带动其他食品价格上涨。
从市场实际情况看,总体上粮食、生猪、玉米等产品的总供给是没有问题的。
但是品种结构和区域结构矛盾突出,引发了价格的上涨。
4、也有一些临时性的因素,比如2010的蔬菜价格上涨就是因为当年的灾害天气导致的。
通货膨胀的成因及策略(3篇)
通货膨胀的成因及策略(3篇)通货膨胀的成因及策略(3篇)第⼀篇:我国通货膨胀的成因及对策摘要:中国通货膨胀形成的原因⽐较复杂,既有短期因素,⼜有长期因素。
受到的影响也是多⽅⾯的,包括内外需求、⾃然因素、市场波动、资源价格、经济结构调整等等。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的规模⽇益加快,现阶段正是⼤⼒推动经济发展⽅式转变是我国加快宏观调控,取得经济改⾰的重⼤历史阶段。
从短期看需要经历阵痛期,从长期看,必须深化⾦融体制改⾰,完善货币调控机制,才能处理市场经济中各种各样的⽭盾,迎接机遇与挑战。
关键词:通货膨胀;特点与成因;对策分析2008年全球⾦融危机爆发。
我国经济也经历过了巨震。
当时采取了⼀系列应对措施并取得了很好的反危机成效。
但2010年下半年通货膨胀果然来临并逐步加剧,经济回落速度持续加⼤,经济多次触底,其迅猛之势波及到各⾏各业。
如何应对成为党和国家、政府、经济学家的最关⼼的问题。
各界都在为通货膨胀的形成与治理寻找出路与对策。
⼀、我国通货膨胀现状(⼀)消费者价格指数指数呈现上升态势截⾄2016年3⽉,CPI虽然以前有过⼀个阶段的⼩幅下降,但整体⽔平⼀直呈现上升趋势。
尤其是在2016年1⽉以来,CPI始终处于较⾼⽔平。
再加上新常态下因为经济下⾏的压⼒央⾏采取了多种稳健宽松政策以刺激国内需求,通货膨胀压⼒出现了增加的情况。
(⼆)⽣产价格指数呈现上升⾛势随着外资资本的流⼊,我国⼈民币呈现了升值态势。
2016年1⽉以来央⾏对实体经济发放的贷款持续增加,促使国内投资需求开始回暖,使得从2015年10⽉到2016年3⽉PPI同⽐增幅呈现上升趋势。
⼆、我国通货膨胀特点(⼀)我国的通货膨胀与世界很多国家是同步的本轮通货膨胀出现了全球⼀体化的特征。
因为发达国家的经济⽔平要⾼于我国⽬前的发展⽔平,因此衡量标准会有所不同。
对于发达国家来说,百分之三是⼀个分界线,低于这个数字即为温和型通货膨胀,⽽对于我国来说,这个数字是百分之五。
以美国为例,2007年次贷危机爆发之际,其CPI出现⼤幅波动,⼀度达到了百分之四以上,在采取了⼀系列措施之后,虽然有所下降,但不久就⼜抬起头来,上升接近到百分之六。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通货膨胀的原因及治理.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通货膨胀的原因及治理从1978年改革开放到2004年为止,我国共发生了两次明显的通货膨胀:一次是1988——1989年,当时物价上涨率达到18.5%和17.8%;另一次是1993——1996年,当时的物价上涨率分别为13.2%、21.7%、14.8%。
造成我国通货膨胀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总需求的扩张,也有成本推进因素,还有体制方面的原因。
第一,总需求的扩张。
首先,财政支出有扩张趋势。
在我国,国家财政具有明显的公共财政功能和促进经济增长的职能,即使财政收入弥补不了财政支出,也要通过赤字财政或者发行国债的方式实现对经济较高的投入。
财政支出的扩张造成政府需求始终存在扩张趋势。
其次,企业投资需求扩张。
在我国,由于体制原因,投资主体——国有企业不承担投资风险,不自负盈亏。
由于借钱可以拖欠,甚至可以不还,造成企业投资需求膨胀。
再次,银行信贷扩张。
由于企业投资需求膨胀,导致银行信贷扩张,迫使中央银行不得不采取放松的货币政策。
第二,生产资料、工资等成本推动。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我国逐步放开价格管制,所有价格均由市场供求决定,导致价格水平迅速上升。
例如,在1993年,许多生产资料价格上升40%。
另一方面,工资水平大幅增长。
成本的升高,推动了物价水平的上涨。
第三,结构性转换引发价格上涨。
首先,工资攀比引发价格上涨。
在体制转换时期,我国存在着多种类型的企业,有国有企业、集体企业、个体企业、三资企业等,效益好坏不等。
但是由于工资攀比,致使各种企业的职工工资有趋同的现象。
工资的攀比最终引发价格上涨。
其次,产品结构转换引发物价上涨。
由于生产方面的原因,我国产品供给结构无法完全满足我国居民的消费需求,造成某些产品供不应求,这些产品的价格上涨从而引发整体物价水平的上涨。
治理通货膨胀,我国主要采用以适度从紧货币政策为主的一系列措施,收到了明显成效,物价上涨率逐年回落。
在抑制通货膨胀中,中国的经验是不宜“急刹车”,而是要“软着陆”。
我国通货膨胀的原因及对策
一、通货膨胀产生的原因分析:(一)我国经济增长速度过快。
2003年以来,我国GDP速度一直在10%以上,而且呈逐年加快的趋势。
在美国次贷危机引起的金融危机影响下速度才有所放缓。
但经济总的趋势是迅速增长的。
在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某些经济结构问题更加突出,特别是投资与消费的比例结构和三次产业结构中长期存在的问题不仅没有得到改善,而且日趋严重。
在这样的状态下,过高经济增长和过快投资增长无疑成为了通货膨胀的动因。
(二)我国实施过度的重商主义发展战略。
这种发展战略有好处,也有坏处,好处是可以动员全球的资源涌到中国来,坏处是中国的资源和国民财富大量廉价流失,发展的结果被外人所利用。
(三)我国国际收支长期双顺差,外汇储备不断增加。
在结售汇制度下,随着国际收支顺差的逐年增加,我国的外汇占款也逐年递增。
由于对应于外汇储备而发行的人民币也将参与国内商品的购买和投资,导致了相对于国内商品而言,货币供过于求,流动性过剩,物价上涨2007年中国外汇储备净值达1.53万亿美元。
据2008年底的权威发布数据,中国共拥有1.95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稳居世界第一。
2009年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今年6月底中国的外汇储备额达到2.13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加了17.8%。
这是中国外汇储备首次突破2万亿美元。
二、通货膨胀的影响:(一)阻碍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从而降低中国的国际竞争能力。
中国经济已经是一种外延型的经济,技术的含量还不高,在国际上主要靠价格低廉来赚取微薄的利润。
如今市场上的商品标签随处可见”MADE IN CHINA”。
通货膨胀会得中国经济长期无法摆脱在国际分工中的低端地位,甚至有可能使得中国在与其他劳动密集型经济在争夺国际市场份额的竞争中处于劣势。
那么我国必然会出现大量的剩余劳动力,加重国家的负担。
(二)给投资和消费带来的巨大的不确定性。
在通货膨胀的情况下,一种商品价格的上涨,并非是由于市场的真正需求的上涨,而只是由于生产者的投机冲动或者消费者对价格进一步上涨的恐慌造成的。
浅析我国目前通货膨胀的成因_影响及对策
集体经济·中国集体经济·2011·33(11月)摘要:在我国经济快速增长时,普遍的物价上涨问题日益显现。
目前我国已经出现了全面的通货膨胀,其成因主要是投资和出口需求过旺、货币的流动性过剩、公众对物价上涨的心理预期和国际市场上某些主要商品价格上涨。
这种通货膨胀问题将扩大居民的收入差距、引发资本市场的系统性风险和降低市场机制的资源配置效率等,需要运用多种手段进行综合治理。
关键词:通货膨胀;现状;因果;对策自信用货币产生以来,通货膨胀现象就成为影响当今世界各国经济运行的重要因素,也是我国当前经济生活中的一个热点和难点问题。
我国通货膨胀是多种原因综合作用的结果,既有需求拉动的原因,也有成本推动的原因,还有结构性原因。
不同类型通货膨胀的治理政策是不同的,因此,有必要在分析我国通货膨胀的成因和影响的基础上,制定相应的治理通货膨胀的政策。
一、我国目前通货膨胀的现状从2003年开始,我国实现了连续多年的高速经济增长和持久的通货膨胀的理想组合,经济发展质量并没有受到多大的质疑。
然而,我国的通货膨胀其实是被种种因素压抑着,没有显现出来。
2007年,伴随着猪肉价格、粮价等物价的快速上涨,当年下半年至2008年上半年经历了物价水平的总体上涨:从2007年3月开始,单月CPI 同比增长连续16个月超过3%,而从2007年8月开始,CPI 连续12个月在6%以上运行,2008年2月达到了8.7%。
虽然到了2008年下半年,尤其进入11月份以后,受全球经济危机的影响,经济形势急转直下,我国经济增长放缓,CPI 大幅回落,PPI 出现负增长。
2009年7月,CPI 和PPI 降至低谷。
但随后开始逐月提高,并在11、12月份又变为正值。
进入2010年后,市场物价同比全面上涨,食品价格涨幅较大。
2010全年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3.3%,其中城市上涨3.2%,农村上涨3.6%。
分类别看,食品上涨7.2%,烟酒及日用品上涨1.6%,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上涨3.2%,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上涨0.6%,服装、家庭用品、医疗、交通、通信及居住上涨4.5%,衣着下降1.0%,交通和通信下降0.4%,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持平。
中国通货膨胀成因浅析及对策探讨
中国通货膨胀成因浅析及对策探讨1000字中国通货膨胀成因浅析及对策探讨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通货膨胀问题也逐渐引起关注。
通货膨胀是指流通货币数量增加引起物价水平普遍上涨的现象。
本文将从货币政策、供给短缺和需求过剩三个方面探讨中国通货膨胀的成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货币政策货币政策是影响通货膨胀的最主要因素。
国家银行掌握着货币发行的权力,如果货币供应量增加,则出现通货膨胀的风险。
中国近年来实施了一系列货币政策,为了刺激经济增长,金融机构不断扩大信贷规模,推出一系列流动性较宽松的政策,孕育了大量的流动性,加剧了通货膨胀。
对策:加强货币政策的调控力度,调整货币政策的松紧度。
在适度扩大货币的同时,要采取适度吸收流动性的措施。
另外,还要提高货币供应透明度,加强监管,防止资金的不正当使用。
二、供给短缺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一些原材料和关键零部件的供给量不足,导致供需矛盾突出,价格上涨。
另外,一些市场垄断行业的利润过高,导致价格居高不下。
例如,房地产市场长期存在偏高的房价,是我国通货膨胀的原因之一。
对策: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生产能力,缩小供求缺口,降低物价水平。
同时,对垄断行业加强监管,通过法律手段维护市场规则,减少价格波动。
另外,积极推进房地产税立法,加快构建房地产市场长效机制。
三、需求过剩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人们的购买能力也随之提高。
中产阶层以及新兴消费群体对商品的需求量剧增,推高了物价。
另外,一些特殊情况下也容易出现需求过剩的情况。
例如,疫情期间口罩、防护服等物资的人为炒作,导致价格大幅度上涨。
对策:加强宏观调控,调整消费结构。
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提高低收入群体的收入水平,缩小消费能力差距,稳定物价水平。
加强对市场的监管,打击价格炒作行为,防止市场失衡。
总结:综上所述,要有效遏制通货膨胀,必须从货币政策、供给短缺和需求过剩等多个方面入手,采取综合措施,加强监管力度,积极推进改革,为国家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通货膨胀与物价上涨的原因与对策
通货膨胀与物价上涨的原因与对策近年来,通货膨胀与物价上涨成为全球各国关注的焦点。
通货膨胀指的是货币供应量过大导致货币贬值,从而引起物价普遍上涨的现象。
本文将探讨通货膨胀与物价上涨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来缓解这一问题。
一、原因分析1.货币供应过大通货膨胀的一个主要原因是货币供应过大。
当央行大规模印发货币时,增加了货币流通量,导致市场上货币供应量超过实际需求。
这就会导致物价上涨,因为每个单位货币可以购买的物品和服务减少。
2.需求过热需求过热也是通货膨胀的一个重要原因。
当经济增长迅速、人民收入水平提高时,人们的消费需求也会随之增加。
供不应求的情况下,市场上的物价就会上升。
特别是在某些特定行业,需求过热还可能由于供应能力不足导致价格的进一步上涨。
3.成本上升成本上升是物价上涨的一个关键因素。
当生产成本大幅增加时,企业为了保持利润水平,不得不提高产品和服务的价格。
例如,原材料价格上涨、劳动力成本上升等,都会直接增加企业的生产成本,进而影响到市场上的物价。
4.货币政策宽松货币政策的宽松也是通货膨胀的诱因之一。
当央行采取过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时,低利率和大量的流动性会刺激经济活动,进而引起需求过热和物价上涨。
二、对策建议1.加强货币政策调控为了遏制通货膨胀和物价上涨,央行应加强货币政策的调控。
通过合理控制货币供应量、提高利率、降低流动性等手段,有效控制货币贬值的速度,实现物价的稳定。
2.改善供给短缺为了解决供需失衡带来的物价上涨问题,政府应加强对供给方面的管理。
通过鼓励更多企业进入行业、提高生产能力、扩大基础设施建设等措施,增加供应量,从根本上缓解供需矛盾。
3.控制成本上升政府应加大对生产成本上涨的监管力度,防止成本传导到市场上的价格。
通过加强对原材料市场监管、提高劳动力效率和技术水平等措施,降低生产成本,从而减轻通货膨胀的压力。
4.加强国际合作通货膨胀和物价上涨是全球性问题,各国应加强国际合作,共同应对这一挑战。
浅析我国通货膨胀的形成原因及治理对策
浅析我国通货膨胀的形成原因及治理对策摘要:当前通货膨胀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中的热点问题。
由于受货币流动性过剩、公众对物价上涨的心理预期、需求过度和人民币升值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不断攀升,2011年我国价格消费指数上涨 5.4%,出现严重的通货膨胀,给百姓生活、社会稳定带来诸多不利影响。
为此,我国要进一步优化货币市场结构,推进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同时还要运用财政政策、产业政策等多种政策手段对通货膨胀进行综合治理,保证我国经济的稳定发展。
关键词:通货膨胀;价格消费指数;货币流动性通货膨胀是一个使用广泛的经济范畴。
对于通货膨胀的定义,国内外经济学家有着不同的看法。
总体来说,在国际上,学术界关于通货膨胀的定义有两种不同的主流观点:一种是凯恩斯主义学说,代表人物是保罗-萨缪尔逊,他们利用菲利普斯曲线强调总体需求在通货膨胀中扮演重要的角色,而货币供给仅只是总体需求的决定性因素。
另一种是货币主义学说,代表人物是弗里德曼,他认为无论何时,通货膨胀都只是一种货币现象,它是由货币量增加的速度超过产量增加的速度造成的[1]。
而国内经济学家大多数是综合二者的观点,认为在纸币流通条件下,因货币供给大于货币实际需求,也即现实购买力大于产出供给,导致货币贬值,而引起的一段时间内物价持续而普遍地上涨,这种经济现象就定义为通货膨胀。
2010年以来,我国各种商品价格纷纷上涨,通货膨胀压力越来越大。
国际上通常将CPI(价格消费指数)作为观察通货膨胀水平的重要指标,一般说来当CPI>3%的增幅时我们称为通货膨胀;当CPI>5%的增幅时,把它称为严重的通货膨胀。
2011年,我国全年居民价格消费指数上涨5.4%,2011年7月CPI更是高达6.4%,创34个月以来的新高,说明我国已出现明显的通货膨胀现象。
二、我国通货膨胀形成原因在西方通货膨胀类型的理论中,有需求拉动型、成本推动型、供求混合推进型和结构性等[3]。
浅论我国近年来通货膨胀的主要成因及治理措施
摘要近年来,我国经济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极大的提高。
经济发展与通货膨胀如同孪生兄弟,经济发展越快,通货膨胀也越严重。
因此,为了探究我国近年来通货膨胀的主要成因,本文通过因子分析法从成本因素、货币因素、需求拉动因素和外部输入因素四个因素与通货膨胀进行相关度分析,找出与通货膨胀相关的几个因素,从而相对应地提出治理措施[1]。
关键词:通货膨胀;形成因素;治理措施目录一、引言通货膨胀是指流通中的货币数量超过经济运行所需的数量而引起的货币贬值和价格水平全面、持续上涨的经济现象。
衡量通货膨胀的常用价格指数有消费者价格指数(CPI)、生产者价格指数和GDP缩减指数,其中最为常用的是消费者价格指数。
通货膨胀的出现引起了政府和学术界的注意和广泛争论,争论焦点主要集中在新一轮通货膨胀产生的原因上。
理论上,出现通货膨胀主要有三种原因: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和结构性通货膨胀。
我国的通货膨胀是多种原因综合作用的结果,既有需求拉动的原因,也有成本推动的原因,还有结构性原因[2]。
国内学者普遍认为需求拉动因素主要来自于对于粮食和肉禽等的消费需求,以及外汇占款、投资泡沫、资产泡沫所导致的强劲货币需求[3]。
成本推动因素主要来自于国际能源价格大幅上涨带动消费价格上涨,以及劳动力成本上升促进物价水平总体走高。
价格的结构性上涨主要是国内猪肉和粮食等价格和国际粮食价格普遍上涨,带动国内食品价格上涨。
目前对于上述产生通货膨胀的具体原因的程度和重要性还不清楚,而不同类型通货膨胀的治理政策是不同的。
因此,有必要在归纳我国新一轮通货膨胀的主要特点的基础上,定量分析通货膨胀产生的原因,这样才能对症下药,制定相应的治理通货膨胀的政策。
二、我国近年来通货膨胀形成的背景及原因(一)我国近期通货膨胀的形成的背景1、形成背景自纸币产生以来,通货膨胀就成为社会发展中反复出现的经济现象,表现为一段时期内物价总水平的普遍持续上涨。
我国新一轮通货膨胀的成因及对策研究
我国新一轮通货膨胀的成因及对策研究摘要:近年来,我国一般物价水平持续上涨,出现通货膨胀的迹象,特别是2011年以来,通货膨胀压力日益加大,本文以我国新一轮通货膨胀为研究主题,对目前所面临的各个方面的通货膨胀压力进行了探讨,阐述了我国当前通货膨胀压力的成因,并提出了一系列应对通货膨胀压力的对策。
关键词:通货膨胀;cpi;对策研究一、现阶段我国通货膨胀压力明显增强通货膨胀指在纸币流通条件下,因货币供给大于货币实际需求,也即现实购买力大于产出供给,导致货币贬值,而引起的一段时间内物价持续而普遍上涨的现象。
国际上衡量通货膨胀的三个主要指标为消费者价格指数(cpi)、生产者价格指数(ppi)和零售物价指数(rpi)。
在我国,公众多使用cpi指数来观察通货膨胀程度,国外许多国家使用核心cpi作为宏观调控的重要指标。
本文主要使用居民消费价格指数进行分析,该指数反映了一定时期内城乡居民所购买的生活消费品价格和服务项目价格变动趋势和程度的相对数,是对城市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和农村居民消费价格指数进行综合汇总计算的结果。
2007年以来,被人们认可的衡量通货膨胀的指标如cpi、ppi、rpi、gdp紧缩系数都出现了上涨。
仅以与人们生活紧密相关的cpi 数据来看,2011年3月份,cpi同比增速均值为5.2%,较2月份的4.9%有所提高。
3月cpi同比增速预期最高值为5.7%,最低值为4.2%,预期中值为5.2%。
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5.1%。
其中,城市上涨4.9%,农村上涨5.6%;食品价格上涨11.7%,非食品价格上涨1.9%;消费品价格上涨5.9%,服务项目价格上涨2.6%。
分类别看,八大类商品价格六涨二降,其中食品价格同比上涨11.7%,烟酒及用品类价格同比上涨1.6%,衣着类价格同比下降0.7%,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价格同比上涨0.7%,医疗保健及个人用品类价格同比上涨4.0%,交通和通信类价格同比下降0.7%,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价格同比上涨0.6%,居住价格同比上涨5.8%。
浅析我国通货膨胀的原因及治理对策
浅析我国通货膨胀的原因及治理对策通货膨胀是指物价普遍持续上涨,货币的购买力下降,导致物价水平飞涨的现象。
我国通货膨胀的原因具有多方面因素,主要包括货币供给过度增长、经济结构调整不到位、外部因素影响等。
对于治理通货膨胀,我国可以采取多种对策,包括紧缩货币政策、控制物价上涨、调整经济结构以及加强跨境监管等。
首先,货币供给过度增长是导致通货膨胀的重要原因之一、过度印钞、扩大货币供应量会导致货币超发,进而引起通货膨胀。
在我国,过去的经验表明,一些政府部门为了推动经济增长,过度放松货币政策,以加大投资和支出规模,引发了通货膨胀。
因此,治理通货膨胀的第一步就是要控制货币供应量,避免货币超发。
实行紧缩货币政策,加强对银行的监管力度,控制货币投放量,抑制通胀压力的积累。
其次,经济结构调整不到位也是导致我国通货膨胀的原因之一、近年来,我国经济结构呈现出投资拉动型、出口导向型的特点,这导致了经济过热,通货膨胀压力逐渐增大。
为了治理通货膨胀,需要加快经济结构转型升级,推动消费升级,提高内需水平。
此外,还应加强对产能过剩行业的规范和整顿,防止企业滥发低价产品导致通货膨胀。
第三,外部因素也可能对我国通货膨胀产生影响。
国际油价上涨、粮食价格波动等因素都可能导致我国物价水平上涨,进而引发通货膨胀。
为了应对这些外部因素带来的冲击,我国可以通过积极开展国际合作,进一步提高资源的有效配置和利用效率,以降低进口成本,减少通货膨胀的压力。
综上所述,治理通货膨胀需要综合运用货币政策、经济调控政策和产业政策等多种手段。
在实施紧缩货币政策的同时,还应加大对经济结构调整的力度,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加强消费升级,提高内需水平。
此外,还需要加强跨境监管,防止外部因素对我国通胀率的影响。
通过多方面的综合治理,才能够牢固控制通货膨胀水平,保持经济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我国通货膨胀的成因及治理对策
目前我国通货膨胀的成因及治理对策由于治理全球金融危机的扩张性政策刺激,中国国宏观经济形势自2009年11月开始由通货紧缩想通货膨胀转变,原材料价格、农产品价格、股价、房价急速上扬。
这些都使人明显感觉到前段时间的经济衰退正在演变成资产经济泡沫和通货膨胀。
通货膨胀是指一个经济体在一段时间内货币数量增速大于实物数量增速,普遍物价水平上涨,于是单位货币的购买力下降。
通货膨胀的恶化将动摇一国经济健康增长的基础,现阶段快速上涨的CIP不仅给低收入阶层生活带来了影响,而且还扩大了收入差距和贫富差距。
因此控制通货膨胀不仅关乎经济实现又好又快发展,还关乎社会公平正义。
因此要积极处理好基本生活必需品涨价的负面影响,确保市场价格基本稳定。
这样也为我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所以政府要重视通货膨胀的治理,保证人们的生活必需品价格的合理性,使国民经济平稳增长。
要做到以上所述,首先要分析引起我国当前通货膨胀的原因。
一、当前我国通货膨胀加剧的主要原因关于通货膨胀的成因西方经济学家认为主要有四种类型:需求拉上型、成本推动型、混合推动型和结构性通货膨胀。
另外在开放的经济环境中,通货膨胀的国际间传递也是一国(地区)出现通货膨胀的重要原因,而从当前我国的通货膨胀的现状分析,出现通货膨胀持续增长的主要原因有:(一)农产品供不应求目前农产品和石油涨价较多,而国内石油涨价是国际石油涨价所致,而农产品涨价有部分是劳动力成本上升因素。
但是从蔬菜、养猪业、食用油赚取暴利的事实看,农产品涨价后期主要是短缺所致,当产品供不应求时,物价就会上涨,这是很浅显的经济学中供求关系引起价格波动的道理。
(二)全球资源性商品价格上涨形成通货膨胀对我国形成输入型通货膨胀压力国际市场大宗商品多以美元计价,由于次贷危机及美元贬值的影响,国际各大投资机构纷纷运用大宗商品投资对冲美元贬值的风险。
因此,在弱势美元格局未变的情况下,全球能源、原材料价格将有可能长期居于高位,而国际商品市场资源性商品价格上涨正是我国通货膨胀的诱因。
我国目前通货膨胀的成因和应对措施
简述我国目前通货膨胀的成因和应对措施摘要:本人结合目前国际、国内主要工业品和农产品价格上涨趁势,对我国目前通货膨胀形成原因进行了浅析,并提出了如何进行通货膨胀治理的一些建议.关键词:通货膨胀;成因及对策一、通货膨胀的涵义狭义的通货膨胀通常定义为在一定时期内,社会物价总水平全面的、持续的、公开的上涨。
这一定义将通货膨胀等同于物价上涨。
它包含三个基本要素:第一,物价上涨是指社会物价总水平的全面上涨;第二,物价的上涨是持续的;第三,这种物价的上涨是公开的;广义的通货膨胀除了包括狭义通货膨胀之外,还包括隐蔽型的通货膨胀和抑制型通货膨胀.由于通货膨胀的成因有不同,国内外经济学家大致将通货膨胀的定义分成两类:一类观点认为通货膨胀是价格总水平的持续性普遍上升的经济过程;另一类观点认为只有货币数量过度增长引起的物价上升才称为通货膨胀,即流通中的货币超过实际货币需求量,引起价格总水平持续性普遍上升的经济现象。
而本文对通货膨胀的定义是:通货膨胀是由于货币供给量超过商品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从而引起货币贬值和物价总水平持续、普遍上升的经济现象。
二、我国目前通货膨胀的成因自2010年下半年以来,我国居民消费指数CPI的涨幅越来越大,特别是2010年11月以来,消费品价格急速上涨,每月的CPI的涨幅都超过5%,导致了我国目前的通货膨胀.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一)农产品供不应求,价格上涨目前农产品和石油涨价较多,而国内石油涨价是国际石油涨价所致。
而农产品涨价主要受自然灾害与劳动力成本上升影响,特别是这两年,我国的水旱灾害频繁,农产品的产量受到较大影响.但是从养猪业、食用油等赚取暴利的事实看,农产品涨价后期主要是短缺所致。
当产品供不应求时,物价就会上涨,这是很显浅的经济学中供求关系引起价格波动的道理.同时也存在中间商的求利心态,及市场资源的不合理配置。
农产品的消费在居民生活消费中占了很大部分,其价格的居高具有很大影响.(二)货币供应量增加,流动性过剩深层次看之所以存在通货膨胀,根源还是在一个经济体内部流转中的货币太多,也就是说,目前中国社会内部的“钱"太多。
我国通货膨胀的成因及解决方法
一、通货膨胀的成因总体来看,引起通货膨胀的原因很复杂,既有需求因素也有供给因素,既有国内因素也有国际因素,既有短期因素也有长期因素,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以下着重分析引起通胀的四大因素。
经济持续高增长是形成当前通胀压力上升的内生因素根据过去30年我国经济增长与物价总水平数据所进行的计量分析表明;在现有资源约束条件下,当经济增速为7.8%左右时,物价总水平约为0;当经济增速为9%时,物价总水平约为3%;当经济增速加快约0.4个百分点,物价总水平则会上升1个百分点。
这一经验分析反映出我国经济增长与物价总水平之间存在很强的对应关系,过快的经济增长一般来说都会形成更大的通胀压力。
流动性过于充裕是形成当前通胀压力上升的货币因素我国过于充裕的流动性是两方面原因所致。
一方面,为应对危机,过去两年我国货币投放较多,导致经济体中的流动性过于充裕。
另一方面,全球流动性过剩,使得大量外资或热钱流入我国,加上国内贸易顺差,积累了巨额外汇储备,形成更大规模的流动性。
2001年1月到2007年12月,我国外汇占款占基础货币的比重从39.3%上升到113.4%。
截止到今年3月,央行外汇占款余额已达23.7万亿元。
央行不断提高存款准备金率,有时就与当期外汇占款增加有直接的对应关系。
过于充裕的流动性必然会对物价产生巨大影响。
输入性通胀持续增强是形成当前国内通胀压力上升的外部因素输入性通胀最主要的表现是进口大宗商品价格的上涨。
目前,我国大宗商品进口,特别是在能源和一些基础性原材料方面对外依存度很高,石油、铜、铁矿石等都超过了50%。
粮食总体的进口依存度不高,但个别品种却非常高,如大豆,2010年进口预计占我国新增供应量的78%。
目前,国际大宗商品期货价格指数已超过国际金融危机前的水平。
受美元大幅贬值、全球需求恢复、流动性充裕、西亚北非动荡等因素影响,大宗商品价格还可能继续上涨。
输入性通胀的传导渠道是:进口大宗商品价格上涨首先造成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指数上涨,其次造成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上涨,最终影响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通货膨胀的成因及治理对策
通货膨胀是指流通中的货币数量超过经济运行所需的货币数量而引起的货币贬值和价格水平全面、持续上涨的经济现象。
2007年1-9月,我国CPI数据逐月上升,已连续超出央行设定的3%这一通货膨胀警戒线。
2007年11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把防止全面通货膨胀作为宏观经济调控重要目标,可见2007年前9个月的通胀预示着发生全面通胀的可能性。
2008年1月,CPI较去年同期上涨7.1%,4月份达到8.4%,创11年新高。
从这些数据可以明显的看出,我国已发生了较严重的通货膨胀。
一、通货膨胀产生的原因(一)需求拉动当国外出现通货膨胀、价格上涨时,一方面国内商品相比国外商品显得更加便宜,由此造成该国对外贸易出口需求;另一方面又会减少本国居民对国外进口商品的消费,而转为增加对本国商品的消费,一增一减,最终引起国内社会总需求的增加。
而供给在短期内具有黏性,难以及时扩大,导致总需求大于总供给,最终引起整个物价上升,这就是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
这也就是凯恩斯学派所谓的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
(二)国外输入1.粮食进口因素对于粮食而言,受产量下降、需求增加的影响,世界粮食库存下降,国际市场粮食供需关系总体趋紧。
世界粮食价格自2006年9月份起持续上涨并延续到今,导致我国在进口粮食上的成本日益上升;而粮食价格上涨推动了与粮食有关的食品价格走高,并通过饲料的传导作用推动肉类和奶类等食品价格上扬。
根据“一物一价”原理,进口商品和服务的价格水平会构成国内物价水平的一部分,从而造成“通胀”进口的现象。
2.石油因素目前由于全球经济增长带来的石油需求增加以及其它因素导致国际市场石油价格日益攀升。
对于石油我国在国际市场上还缺乏发言权,对待石油价格上涨我国只能被动接受。
而我国是石油进口国,全年进口石油量相当庞大。
石油价格的上涨最终引起整个社会价格总水平的上升。
(三)外贸顺差我国持续的经常项目盈余导致外汇供给持续增加以及我国现在实行的是强制性结汇、限制性售汇的外汇管理制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我国新一轮通货膨胀的原因和治理对策[摘要]目前,我国的通货膨胀形势非常严峻,国家有关部门已经采取了加息、
调整银行存款准备金率、行政指导等多项措施,对抑制通货膨胀起到了一定作用,但形势依然十分严峻。
本文从分析我国新一轮通货膨胀入手,分析目前形势下通货膨胀的原因,从而提出对我国新一轮通货膨胀的治理对策。
[关键词]通货膨胀原因治理对策
通货膨胀的定义:指货币的发行量超过了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引起的货币贬值,物价总水平的大幅度持续上涨的现象。
一、应如何看待中国在新形势下的新一轮通货膨胀
在当今各大经济体相互紧密联系的资本全球化时代,尤其是中国已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跟全球经济资本联系之紧密不可同日而语。
所以分析我国新一轮通胀的原因和治理对策不能单纯的局限于国内,要放眼全球经济资本大势尤其是美国的货币政策。
二、浅析我国新一轮通货膨胀的原因
原因1 全球主流货币的超发
通胀从本质上讲就是因为货币的超发。
次贷危机爆发的近几年来以欧美为主导的全球主流货币实行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大量印钞,特别是美联储这个世界性央行,美元占世界储备货币总量的差不多七成以上美元这个世界货币在0利率和不断的量化宽松(QE1 QE2共投放了2点三万亿美元)货币政策下,美元大规模泛滥因而给全世界的经济带来大量资本流动性泛滥。
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和新兴经济体2010年俄罗斯通胀率达到8.8%,印度在7.5%以上,巴西为5.91%。
在此背景下对中国影响主要有两方面:一是热钱大规模流入,次贷危机后中国经济的稳定和繁荣和人民币有着强烈的升值预期下,更是这些热钱的首选。
这些热钱通过贸易的虚假报单、通过FDI、通过地下钱庄等种种手段进入境内,推高资产价格上涨。
另一方面“美元泛滥”对中国经济的一个后果是,导致汇率机制没有完全市场化的中国,被动地增加货币供给,造成流动性过剩。
这种流动性过剩,产生了两种结果:或者引起资产价格膨胀,导致经济泡沫;或者引起物价上涨。
中国经济在前一阶段主要表现为由流动性过剩引起资产价格膨胀。
原因2 对资源的大量需求导致的输入型通胀
近几年来中国对石油、铁矿石,有色金属,大豆等大宗商品的大量进口对外
依存度极高,同时在美联储大规模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下美元的持续贬值,导致了以美元为计价单位的国际大宗商品涨价。
另一方面大量热钱进入国际商品期货市场,对现货市场又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这些大宗商品价格的大幅攀升,成为中国物价上涨的重要外部输入因素。
原因3经济结构不合理
拉动一国经济增长主要靠出口、消费和投资,俗称“三驾马车”。
中国经济增长主要靠出口和投资,消费占的比重很小,呈现哑铃型。
次贷危机后出口遭到严重打击,消费又扶不起,中国经济面临严重的下滑风险,政府要保持经济良好的增长势头,立竿见影的办法就是进行大规模的投资建设,如房地产,铁路,水利等等。
而通过这种方式来保证经济增长需要大量货币投入才行,所以就有了四万亿和央行极为宽松的货币政策。
可以说通过大规模投资建设这剂猛药挽救了中国经济出现严重下滑的风险,但因此带来的货币的超发所导致的后遗症通货膨胀也是明显的。
原因4 民众对通胀预期的加剧
民众对通胀的预期是加剧通胀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现在社会公众已经普遍形成“外推的”通货膨胀预期“钱不值钱”的概念越发明显,公众对货币信任下降,开始从银行提款扩大当前的支出,货币的流通速度加快,使正常情况下存在银行中的货币存量的一部分就会转变为当前的需求支出,由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就会发生,使得潜在的通货膨胀将转化为现实的通货膨胀。
三、浅析我国新一轮通胀的治理对策
对策1实行合理的货币政策
面对通货膨胀采取严厉的紧缩货币政策几乎是各国政府首选的教科书式的做法。
但是在目前全球流动性泛滥美元泛滥的大背景下,中国的货币政策既不能过于宽松更不能过于紧缩,应保持在稳健合理的水平。
因为在这一国际大背景下采取严厉的紧缩货币政策对抑制通胀不仅收效甚微,而且还会对经济发展产生“次生灾害”。
一方面中国进入加息周期就会让人民币的升值预期越发强烈,就会吸引更多的国际热钱涌入,就这样越加息,升值压力越大,升值压力越大资本流入越多,资本流入越多升值压力越大,进入一个恶性循环。
另一方面人民币升值,其所增加的购买力预期就会形成一种对国际大宗商品特别是原油的推动力,输入型通胀会越来越严重。
最后连续加息,人民币不断升值就会导致大量中小企业特别是出口企业因为资金使用成本大幅增加而出现倒闭潮中小企业的倒闭,会直接导致大量失业,大量失业又会导致大量民生问题。
所以中国的货币政策应该使利率保持在合理水平,大力提高存款准备金以对冲热钱的影响。
同时加强商业银行贷款的窗口指导,使得贷款流向继续向新兴产业和中小企业流动。
对策2 进行经济结构的调整和转型
一方面对产业结构进行改革减少和淘汰或者升级和整合掉那些科技含量低经济产能效益低下且高耗能高污染对外部资源依赖性极强的产业,如遍布全国各地的大大小小的钢铁企业就是这一类产业的典型代表(2010年全国七十七家钢企的收入不及一个力拓)。
另一方面大力发展科技含量高的高端产业,如国家最近提出的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
我们以往的经济增长中主要有三部分:外贸出口、投资及内需。
这三部分外贸出口与投资明显占比比内需大得多,这也决定了这种哑铃型的经济增长模式必然比较容易受经济周期以及外围市场的影响。
而且,无论投资还是外贸都发展到了一定规模,这种不平衡的发展方式最终会造成经济内分泌失调使得经济发展不再健康并最终无以为继。
那么,为了能够继续保持高活力、健康的发展,战略经济转型必须将内需调动起来,使得哑铃型经济变成均衡的柱子型。
客观上,也只有这三方平衡了才能保证中国经济能够长期稳定的发展,降低经济周期及外围市场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从而提高经济发展的安全性。
对策3 加大行政手段和法律手段的干预
采取必要的行政手段,进行临时价格干预,打击囤积居奇,哄抬物价,保障整个市场有序的发展。
动用国家物资储备,平抑价格上涨,对生活困难群众,发放临时价格补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