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专题复习学案2(教师版)
散文两篇学案(教师用)
《散文两篇》学案(教师用)教学目的:1、学习在平实的叙述中蕴含丰富的哲理的写法。
2、学会正确认识人生、生命的价值。
教学重点:1、掌握字词2、根据语境揣摩语句含义3、学会正确认识人生、生命的价值。
教学难点:学习在平实的叙述中蕴含丰富的哲理的写法。
教法和学法:讨论式、探究式教学过程《霞》导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这是王勃的名篇《腾王阁序》里面的诗句,在诗人眼里,落霞是灵动而缥缈的;李商隐在《乐游原》中吟叹道:“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黄昏给人以朦胧的感伤,触动人们对美好事物的依恋。
朝霞,年轻、热烈、生机勃勃;晚霞,深沉、凝重,像一个睿智的老人。
今天我们一起来看看冰心老人从霞中感受道怎样的人生哲理。
一、作者介绍:冰心(1900—1999),原名谢婉莹,原籍福建长乐。
现代散文家、小说家、诗人、儿童文学家。
冰心是我国新文化运动中涌现出的第一批现代作家,是其中最知名的女作家之一,为文学研究会的重要成员。
冰心的散文以行云流水的文字,说心中要说的话,倾诉自己的真情,满蓄着温柔,微带着忧愁,显示出清丽的风致。
崇尚“爱的哲学”,即自然爱、母爱、儿童爱。
主要作品:诗集:《春水》、《繁星》小说:《两个家庭》散文:《寄小读者《再寄小读者》。
作者生活经历的介绍:1、中剪子巷(1913—1923)“五四”运动的一声惊雷把我“震”上了写作的道路……(冰心:从《“五四”到“四五”》)在北京东城铁狮子胡同中剪子巷14号的三合院中,冰心住了10年,直到赴美国留学。
中剪子巷的10年,是冰心一生中最宝贵的青春岁月,尤其是“五四”运动的惊雷把她“震”上了文坛,她的以《超人》为代表的“问题小说”,以《笑》为代表的白话散文,以《繁星》和《春水》为代表的自由体小诗,奠定了在中国文坛上重要的位置,在思想上开始形成了她的“爱的哲学”2、留学美国(1923—1926)冰心以优异的成绩从燕京大学毕业,并获得了美国威尔斯利女子大学的奖学金。
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第1部分现代文阅读专题2散文阅读学案2考点突破精准答题第3讲散文阅读之归纳概括内容
朱自清先生教课也很认真。他教我们宋诗。他上课时带一沓卡片,一张一张地讲。要交读书笔记,还要月考、期考。我老是缺课,因此朱先生对我印象不佳。
C.作者通过对比、比喻、比拟等手法,写一只毛色鲜红艳丽的火狐狸在雪地上行走的景象,突出它原始的天然之美。
⑥说起雪,雪山也有雪。只是它高高在上,虽极美,可望而不可即的。唐人杜甫,所见到的是“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那是千秋雪,是雪线以上的雪。它美,美在窗口那么大的视线里,过过眼瘾就是。
⑦边塞诗人岑参所见到的,则是另一番雪后美景:“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他说的是北方,胡天即塞北的天空。落雪之后,雪花积压在树木枝头,像是千树万树的梨花在盛开。意境如此壮阔而优美,唯边塞诗人才有可能提炼得到吧。
B.在作者笔下,北方的雪飘落的过程,轻扬飘摇,富有美感。北方的雪覆盖着草地,既温暖草地,又滋润青草。
C.作者写北方雪地上车印、炊烟、哈达、牧民、野羊、马群、驼铃等景物,突出了雪域的洁白、阔大、生机。
D.作者引用杜甫的诗,表现了雪山的“千秋雪”具有一种可望而不可即的美;引用岑参的诗,写出了北方雪压枝头的壮阔优美。
专题二 散文阅读 学案二 第3讲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16分)
文本一:
新校舍(节选)
汪曾祺
西南联大的校舍很分散。有一些是借用原先的会馆、祠堂、学校,只有新校舍是联大自建的,也是联大的主体。有一座校门,极简陋,两扇大门是用木板钉成的,不施油漆,露着白茬。门楣横书大字:“国立西南联合大学”。进门是一条贯通南北的大路。路是土路,到了雨季,接连下雨,泥泞没足,极易滑倒。大路把新校舍分为东西两区。
散文复习教案5篇范文
散文复习教案5篇范文第一篇:散文复习教案散文复习教案散文阅读复习三步走:ν回顾精典ν授之以渔ν临渊垂钓一、散文知识储备(一)、明确概念何为散文?散文,是作者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摹社会生活中的人、事、景、物,深入挖掘其中的内涵、哲理,表达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感悟的一种文体。
(二)、理解特点:ν形散:1、取材自由:写人,记事,绘景,状物2、表现手法灵活多样:象征、衬托、对比、3、表达方式不拘一格:往往以抒情为把叙述、描写、议论、抒情融为一炉。
ν神聚:主题集中鲜明(三)、散文的分类ν抒情散文ν记叙散文ν议论散文(四)、常见的艺术表现手法ν象征ν衬托ν对比ν借景抒情ν托物言志、咏物寄情ν寓理于事ν融情于事ν先抑后扬ν以小见大(五)、散文的线索ν散文线索就是文章结构的红线。
ν抓住线索,也就抓住了作者的思路。
ν根据文章中心需要,可以以物为线,以事为线;可以以人为线,以情为线;也可以以时间为线,以地点为线。
ν找线索的方法:ν一要注意文章标题(有的标题直接揭示线索,有的标题包含线索的因素);ν二要注意文中反复出现的词语、句子;ν三要特别注意文中的议论抒情,因为散文中的“情”通常是文章组织材料的重要线索。
(六)、散文的主题把握住了作者融会在文章内容中的主观感受,就能挖掘出文章的深刻意义。
(七)、散文的语言特点:质朴、自然生动、形象深刻、隽永二、考点及常见题型分析(一)、整体感知考点1.写什么(文章的主要内容)考点2.为什么写(写作意图,即文章要表达的情、理、观点)考点3.怎么写(作者的行文思路,先写什---再写什么---后写什么)(二)辨析句子所运用的修辞及作用1.比喻:生动、形象2.拟人:人格化、生动化、形象化3.排比:增强语言气势4.反问:加强语气5.反复:强调6.对比:突出其中一个。
7.对偶:句式整齐结构统一8.夸张:极力的表现。
(三)理解词语的语境义及作用方法指导:坚持“词不离句,句不离文”的原则,切忌“断章取义”。
散文阅读复习教案
散文阅读复习教案教案标题:散文阅读复习教案教案目标:1.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将能够理解散文的定义、特点以及不同类型的散文。
2. 学生将能够运用阅读策略和技巧,提高对散文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3. 学生将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对散文进行复习和总结。
教学重点:1. 散文的定义和特点。
2. 不同类型的散文。
3. 阅读策略和技巧。
教学准备:1. 散文阅读材料。
2. 教学投影仪或黑板。
3. 学生练习册或复习资料。
教学过程:引入(5分钟):1. 介绍散文的定义:散文是一种以自由散漫的方式表达思想和感情的文学形式。
2. 引导学生回顾散文的特点:真实性、自由性、情感性、随意性等。
讲解不同类型的散文(15分钟):1. 分类介绍散文的不同类型,如抒情散文、议论散文、描写散文等。
2. 通过示例散文,让学生理解不同类型散文的特点和表达方式。
阅读策略和技巧(20分钟):1. 介绍阅读散文的策略和技巧,如快速浏览、重点标记、提前预测等。
2. 分组活动: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篇散文进行阅读,并运用所学策略和技巧进行分析和讨论。
3. 学生展示:每个小组选择一名代表,分享他们的阅读策略和对散文的理解。
复习和总结(10分钟):1. 学生回顾所学的散文知识和阅读策略,进行复习和总结。
2. 教师进行知识点的梳理和巩固,并解答学生的问题。
作业布置(5分钟):1. 布置阅读散文的作业,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的阅读策略和技巧进行分析和总结。
2. 强调作业的重要性和及时性。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入散文的定义和特点,讲解不同类型的散文,以及介绍阅读策略和技巧等环节,帮助学生提高对散文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通过小组活动和学生展示,促进了学生之间的合作和交流。
在作业布置环节,强调了作业的重要性,鼓励学生积极参与。
整体教学过程紧凑有序,学生参与度较高,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 散文二篇》精品导学案
年级八年级使用时间探究案学法指导课题15.《散文二篇》课时 2 第一课时整体感知1.教师朗读课文,学生听读,注意读音,并勾画出你不太理解的语句。
多媒体展示2 .学生互读课文,一人读,一人听,纠正读音。
3.选三位同学示范读课文,每人读一部分,其余同学评点。
【交流点拨】朗读时要注意语调的把握。
感情激烈处声音要响亮,情调应激昂;感情平静处要读得深沉些。
再读课文深层探究1.第一自然段末尾写道:“我们都非常可怜!”为什么这样说?【交流点拨】因为过去了的日子永不再回来,你的力量是那样的小,对于生命上的事你丝毫不能做主。
2.文章第二自然段用“地面上的小草”比喻什么?【交流点拨】生命自身的伟大;生命能够不绝地创造新的生命。
3.作者为什么赞美生命?【交流点拨】因为它充满了希望,永不休止地繁殖着,蔓延着,随处宣示着它的快乐和威势。
总结课文拓展延伸课堂小结《永久的生命》是严文井在1942年写的一篇带有比喻,带有哲理意蕴的散文。
【交流点拨】(1)它不仅哲思深邃,鲜明生动,而且语言通俗易懂,感情充沛。
全文条理清晰,章法井然。
(2)在写法上,先谈生命的易逝,欲扬先抑,再谈生命的永久,正面展开。
最后联系现实生活,高唱生命的凯歌。
(3)文章揭示出个体的熟悉课文,借助工具书给不认识的字注音并解释词语。
小组谈论师生共同思考编制人审核人学习目标1.激发学生的联想和想象,感受生命的意义。
2.揣摩文章中重要语句,理解其哲理意蕴。
3.感知作者的情感变化,把握作者的感情基调。
重点难点重点:揣摩文章中重要语句,理解其哲理意蕴。
难点:感知作者的情感变化,把握作者的感情基调。
学习方法朗读法合作探究法预习案学法指导知识链接3.作者简介严文井,原名严文锦。
1915年生,湖北武昌人。
1934年毕业于湖北省立高中,次年到北京图书馆工作,并开始以“严文井”的名字发表作品。
历任《人民文学》主编、人民文学出版社社长等职。
主要著作有:《严文井散文选》《严文井童话集》等。
2023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第1部分学案2考点突破精准答题第2讲散文阅读之思路分析题课时演练(含答案)
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考点突破精准答题:专题二散文阅读学案二第2讲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
(16分)今生今世的证据刘亮程①我走的时候,还不懂得怜惜曾经拥有的事物,我们随便把一堵院墙推倒,砍掉那些树,拆毁圈棚和炉灶,我们想它没用处了。
我们搬去的地方会有许多新东西。
一切都会再有的,随着日子一天天好转。
②我走的时候,还不知道向那些熟悉的东西去告别,不知道回过头说一句:草,你要一年年地长下去啊。
土墙,你站稳了,千万不能倒啊。
房子,你能撑到哪年就强撑到哪一年,万一你塌了,可千万把破墙圈留下,把朝南的门洞和窗口留下,把墙角的烟道和锅头留下,把破瓦片留下,最好留下一小块泥皮,即使墙皮全脱落光,也在不经意的、风雨冲刷不到的那个墙角上,留下巴掌大的一小块吧,留下泥皮上的烟垢和灰,留下划痕、朽在墙中的木橛和铁钉,这些都是我今生今世的证据啊。
③我走的时候,我还不知道曾经的生活有一天会需要证明。
④有一天会再没有人能够相信过去。
我也会对以往的一切产生怀疑。
那是我曾有过的生活吗?我真看见过大地深处的大风?更黑,更猛,朝着相反的方向,刮动万物的骨骸和根须。
我真听见过一只大鸟在夜晚的叫声?整个村子静静的,只有那只鸟在叫。
我真的沿那条黑寂的村巷仓皇奔逃?背后是紧追不舍的瘸腿男人,他的那条好腿一下一下地捣着地。
我真的有过一棵自己的大榆树?真的有一根拴牛的榆木桩?它的横杈直端端指着我们家院门,找到它我便找到了回家的路。
还有,我真沐浴过那样恒久明亮的月光?它一夜一夜地已经照透墙、树木和道路,把银白的月辉渗浸到事物的背面。
在那时候,那些东西不转身便正面背面都领受到月光,我不回头就看见了以往。
⑤现在,谁还能说出一棵草、一根木头的全部真实。
谁会看见一场一场的风吹旧墙、刮破院门,穿过一个人慢慢松开的骨缝,把所有所有的风声留在他的一生中。
⑥这一切,难道不是一场一场的梦?如果没有那些旧房子和路,没有扬起又落下的尘土,没有与我一同长大仍旧活在村里的人、牲畜,没有还在吹刮着的那一场一场的风,谁会证实以往的生活——即使有它们,一个人内心的生存谁又能见证?⑦我回到曾经是我的现在已成别人的村庄。
散文阅读复习学案
《散文阅读复习---品析语句及作用》教学案复习目标:1、明确中考散文阅读中品词析句的类型及重要语句的作用。
2、掌握答题方法,规范答题要求。
明确答题要求:1、审清题目,明确知识考点。
2、结合语境,紧扣文本内容。
3、运用术语,表述简洁、明确(一)语言赏析【典例】1:请从语言特点和表达效果两方面赏析下面句子。
每一朵盛开的花就像一个小小的张满了的白帆,帆下带着尖底的仓,船舱鼓鼓的;又像一一个忍俊不禁的笑容,就要绽开似的。
(选自七年级上册《紫藤萝瀑布》)答案格式:运用比喻手法,形象生动地描写紫藤萝花开时的状态,表现了它的生机勃勃和美好可爱,抒发了作者喜悦的心情。
【练习】1:请从语言特点和表达效果两方面赏析文中画线的句子。
那树有一点佝偻,露出老态,但是坚固稳定,树顶像刚炸开的焰火一样繁密。
----—《那树》答:【典例】2:赏析下列描写句她太累了,体力不支,已不是弯腰在田里移动,而是双膝跪在泥水里,艰难地爬行。
——出自阅读文段《田野上的白发》答:运用动作描写,写出母亲体力不支艰难前行插秧的情形,表现了母亲的坚强。
【练习】2:分析下列描写句的作用其实我没等她说完,早已偷偷把手指头伸在杯子里好几回,已经不知舔过多少个指甲缝的八宝酒了。
(选自八年级下册《春酒》)答:【练习】3:请分析加粗字的表达效果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
答:【练习】4:请说说句中划线词语在表达上的好处。
我在家听到打门,开门看见老王直僵僵地镶嵌在门框里。
(选自八年级上册《老王》)答:要点归纳:赏析语言我们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①修辞——比喻、拟人、排比、反问等。
②句式——整散结合、长短相间等。
③表达方式——描写、议论、抒情。
④词语——形容词、动作词、叠音词等。
(二)分析重要语句在文中的作用【典例】:鲁迅《风筝》一文中第①段描写仲春的景色,有什么作用?答:(1)点明正是放风筝的好时光。
高考散文阅读复习教案2
步骤三:析材料,明方法
思考材料,明确方法。分析文章围绕观点(所说之理)而运用到的材料,分析材料与观点之间的关系,特别是作者运用怎样的方法来阐述观点。这类散文常用到的方法有引证法、喻证法、例证法、对比论证等,但还应该注意这类散文常常将抽象的理论融入生动具体的范例解说之中的特点。
通过以上几个步骤,已经能确定文章的主旨所在或作者的情感趋向了,文本的内涵已经把握,这就奠定了解答题目的基础。
读文示范
学生阅读毕淑敏《造心》,体会议论说理类散文阅读模板
教师指导
本文是一篇议论说理散文,阅读关键是明确作者所要表达的义理观点,以及为表达这个义理观点而运用的材料。
步骤一:抓议论,明义理
(1)请用横线标记出点明全文中心的句子。
参考答案:用夸张和比喻的手法说理,以光辉、阔大的意境来感染读者。
(3)结尾运用“船”的比喻这一材料有何含义?
参考答案:结尾以船喻心,以下水远航象征开启新的人生之路,喻指美好的心灵可以使人直面困难,承受挫折,永葆生命的活力。
三、课堂小结
四、作业:复习巩固写景状物类、议论说理类散文阅读模板要点
板
书
设
计
课
(2)请用波浪线标出第③④段的中心句,并用自己的话概括第③④段作者所要表达的意思。参考答案:(第③段)材料不同,心有不同,造心应选好的材料。(第④段)方法态度不同,造就不同的心;造心应有好的方法和正确的态度。
(3)用着重号标出作者对“造心”需要有严肃态度的语句。
步骤二:分层次,感理趣
请阅读全文,然后在下面横线或空格处填入恰当的文字。
初中散文专题复习教案
初中散文专题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散文的基本特点和阅读方法。
2. 提高学生对散文主题的分析和理解能力。
3. 培养学生对散文的欣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二、教学内容1. 散文的定义和基本特点2. 散文的分类和阅读方法3. 散文主题的分析和理解4. 散文欣赏和审美教育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散文的基本特点和阅读方法2. 散文主题的分析和理解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散文的基本特点、分类和阅读方法。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具有代表性的散文作品,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散文的主题分析方法。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散文作品,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4. 审美教育法:通过散文欣赏,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引导学生回顾散文的基本特点和分类,激发学生对散文的兴趣。
2. 讲解:详细讲解散文的阅读方法,强调散文主题分析的重要性。
3. 案例分析:分析具有代表性的散文作品,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散文的主题分析方法。
4.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散文作品,分享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6.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的散文阅读任务,巩固所学内容。
六、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讨论中的表现,评估他们的理解能力和合作能力。
2. 课后作业:评估学生对散文阅读任务的完成情况,检查他们对散文主题分析和理解的能力。
七、教学资源1. 散文作品选集:提供一系列初中阶段的散文作品,包括经典名篇和现代佳作。
2. 参考书籍:推荐学生阅读相关的散文评论和研究书籍,扩展他们的知识视野。
3. 网络资源:引导学生利用网络资源,查找和阅读优秀的散文作品,提高他们的文学素养。
八、教学进度安排1. 第1周:回顾散文的基本特点和分类,讲解散文的阅读方法。
2. 第2周:分析具有代表性的散文作品,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散文的主题分析方法。
3. 第3周:学生分组讨论散文作品,分享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5. 第5周:布置相关的散文阅读任务,巩固所学内容。
散文专题突破二导学案教师版
门口一个破席凉棚撑着夏天的太阳,为着什么东西奔跑的行人走在这串着天涯和故乡 的热土的道上,望着这凉棚像沙漠中的人望见了绿洲。三步并成一步赶上来,卸下身上的 负担,扪下沾着汗水的檐溜般的布眼罩,坐在一条长凳上用草帽或是手巾扇风。几碗半冷 的残色的茶水浇下去,汗马上从身上涌出来,各人身上背着一身花疏的阴凉。设若有一个 像蒲留仙一样的人物,夹在这杂色的队伍里,每个人你借给他一把蕉叶,那么一部《聊斋》 会很快地集起来。
(1)从分析散文类型入手:不同类型散文表达中心意思的方法是不一样的,借此可以帮助我们确立 归纳的着眼点和归结点。叙事散文应看写了什么人,记了什么事,表现了什么精神、人格;写景 状物散文应着重分析写了什么景物,抒发了什么情感;议论性散文主要分析文章阐发了什么观点 或哲理;咏物散文最鲜明的特点是“托物言志”,主要分析所托之物被赋予了哪些象征意思。
这些人,在这儿留一个脚印,便飞鸿似的去了,没有留恋,没有感伤,在未来的时候, 他们也没想到会在这儿挂这一翅膀。水不是白喝,临走总得留下几个钱,百儿八十是他, 三百二百也是他,主人不会嫌太少,伙计也不会说一声谢谢。但当你起身以后,“再来!” 这一句淡淡的话,每回是不会忽疏的。
羁旅漂泊的孤苦、孤鸿的凄凉,令作者悲悯; 天涯飘零中的通达豪爽,让作者赞许和敬佩;
第二段写出了根河的哪些特点?有什么象征意义?
特点:①巨大的生命力②纯真清澈③一次次地新生④养育了两岸的生命。
象征意义:鄂温克民族的生命力、精神与品格。
二、作者情感概括
散文的精髓是情感。阅读散文,要善于悟情、察情、明情,去感受、 把握作者的情感。具体途径如下:
(1)找准行文线索。作者的情感往往附着于“物”线,有的干脆就是以情感 为线索,找出线索,往往能把脉情感走向。
二轮复习散文阅读教学设计
二轮复习散文阅读教学设计教学目标:通过二轮复习散文阅读,使学生能够全面了解散文的特点和阅读技巧,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和文学鉴赏能力。
教学重点:1. 教授学生掌握散文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2. 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散文,培养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
3. 培养学生通过分析散文的结构和语言运用,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教学方法:1. 讲述法:通过讲解散文的定义、特点和分类等,引导学生了解散文的基本概念。
2. 阅读法: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散文作品,引导学生逐步理解散文作者的写作意图和表达方式。
3. 分析法:引导学生分析散文的结构和语言运用,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教师可以通过提问或者给学生展示一段有代表性的散文段落,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阅读欲望。
二、散文基础知识的讲述(10分钟)教师简要讲解散文的定义、特点和分类等基础知识,让学生对散文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三、散文阅读与鉴赏(2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阅读选取的散文作品。
2. 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可以主动提问,比如:“作者的写作意图是什么?”、“作者想通过散文传达的情感是什么?”等,促使学生思考散文的深层含义。
3. 学生可以通过讨论和交流的方式,分享自己的阅读心得和体会,培养学生的鉴赏力。
四、散文结构和语言运用的分析(2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散文的结构,如起承转合、中心思想等。
2. 学生可以通过找出作者的写作手法、修辞格,分析作者所使用的语言运用,如比喻、夸张、排比等,理解作者的写作技巧和表达意图。
五、散文阅读练习(30分钟)1.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散文阅读练习,选取一篇适当难度的散文作品,要求学生仔细阅读,并回答相应的问题。
2. 学生可以在小组内互相讨论答案,提高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
六、总结与评价(10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进行总结,并给予学生评价和鼓励,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学生能够通过二轮复习散文阅读,全面了解散文的特点和阅读技巧,提高他们的阅读理解和文学鉴赏能力。
八年级语文《散文二篇》学案 (2)
课题:
16 散文二篇
一、展示目标,明确任务
1.把握两篇文章的结构,体会罗素随笔简洁而又富有哲理的特点。
2.体会《永久的生命》欲扬先抑的写法;理解作者对生命本质的认识。
3.体会作者对生命,对人生的感悟,感受他崇高而博大的胸怀,树立积极健康的人生观。
【课时安排】
2课时。
二、自主学习,交叉检查
1.看拼音写汉字,给加点汉字注音。
兴味( ) 洗涤( ) 卑微( ) 土壤( )
牛犊( ) 茸毛( ) 消逝( ) 繁殖( ) 蔓延( )
遏制( ) 凋谢( ) 濒临( ) 深渊( ) 星辰( )
2、解释词语
洗涤:
消逝:
蔓延:
遏制:
濒临:
三、合作探究小组展示:
1.阅读《永久的生命》思考:
(1)第一段末尾写道:“我们都非常可怜!”为什么这样说?
(2)第二段文章用“地面上的小草”比喻什么?
(3)作者为什么赞美生命?
2.朗读《我为什么而活着》思考下列问题。
(1)作者寻求知识体现在对哪些领域的追求?
(2)指出作者同情人类苦难的具体内涵。
四、当堂训练拓展延伸
人生短暂,犹如一个匆匆过客。
有多少人被埋在了历史的荒漠,有多少人却选择了永生。
请你说说古今中外名人的生存观,事例、名言都可。
课堂小结:谈谈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疑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散文专题复习学案2:理解词句含义考点一:理解词义相关知识点:《金版学案》P242答案:A正确B整篇小说正确C老乡、乡亲不正确D观众对其表演的肯定、赞赏正确答案选C【习题范例】(2017年高考全国新课标Ⅱ卷)窗子以外林徽因话从哪里说起?等到你要说话,什么话都是那样渺茫地找不到个源头。
此刻,就在我眼帘底下坐着,是四个乡下人的背影:一个头上包着黯黑的白布,两个褪色的蓝布,又一个光头。
他们支起膝盖,半蹲半坐的,在溪沿的短墙上休息。
每人手里一件简单的东西:一个是白木棒,一个篮子,那两个在树荫底下我看不清楚。
无疑地他们已经走了许多路,再过一刻,抽完一筒旱烟以后,是还要走许多路的。
兰花烟的香味频频随着微风,袭到我官觉上来,模糊中还有几段山西梆子的声调,虽然他们坐的地方是在我廊子的铁纱窗以外。
永远是窗子以外,不是铁纱窗就是玻璃窗,总而言之,窗子以外!所有的活动的颜色、声音、生的滋味,全在那里的,你并不是不能看到,只不过是永远地在你窗子以外罢了。
多少百里的平原土地,多少区域的起伏的山峦,昨天由窗子外映进你的眼帘,那是多少生命日夜在活动着的所在;每一根青的什么麦黍,都有人流过汗;每一粒黄的什么米粟,都有人吃去;其间还有的是周折,是热闹,是紧张!可是你则并不一定能看见,因为那所有的周折,热闹,紧张,全都在你窗子以外展演着。
在家里罢,你坐在书房里,窗子以外的景物本就有限。
那里两树马缨,几棵丁香;榆叶梅横出疯权的一大枝;海棠因为缺乏阳光,每年只开个两三朵——叶子上满是虫蚁吃的创痕,还卷着一点焦黄的边;廊子幽秀地开着扇子式,六边形的格子窗,透过外院的日光,外院的杂音。
什么送煤的来了,偶然你看到一个两个被煤炭染成黔黑的脸;什么米送到了,一个人掮着一大口袋在背上,慢慢踱过屏门;还有自来水,电灯、电话公司来收账的,胸口斜挂着皮口袋,手里推着一辆自行车;更有时厨子来个朋友了,满脸的笑容,“好呀,好呀,”地走进门房;什么赵妈的丈夫来拿钱了,那是每月一号一点都不差的,早来了你就听到两个人唧唧哝哝争吵的声浪。
那里不是没有颜色、声音、生的一切活动,只是他们和你总隔个窗子,——扇子式的,六边形的,纱的,玻璃的!你气闷了,把笔一搁说,这叫做什么生活!检点行装说,走了,走了,这沉闷没有生气的生活,实在受不了,我要换个样子过活去。
健康的旅行既可以看看山水古刹的名胜,又可以知道点内地纯朴的人情风俗。
走了,走了,天气还不算太坏,就是走他一个月六礼拜也是值得的。
没想到不管你走到那里,你永远免不了坐在窗子以内的。
不错,许多时髦的学者常常骄傲地带上“考察”的神气,架上科学的眼镜,偶然走到哪里一个陌生的地方瞭望,但那无形中的窗子是仍然存在的。
不信,你检查他们的行李,有谁不带着罐头食品,帆布床,以及别的证明你还在你窗子以内的种种零星用品,你再摸一摸他们的皮包,那里短不了有些钞票;一到一个地方,你有的是一个提梁的小小世界。
不管你的窗子朝向哪里望,所看到的多半则仍是在你窗子以外,隔层玻璃,或是铁纱!隐隐约约你看到一些颜色,听到一些声音,如果你私下满足了,那也没有什么,只是千万别高兴起说什么接触了,认识了若干事物人情,天知道那是罪过!(有删改)5. 结合全文,说明文中“窗子”的含意。
(5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①有形的各种窗子;②无形的窗子,指人的内心与外在世界的隔膜;③理想照进现实的窗口;④人们心中时时约束自己的框框;⑤人人渴望打开,却很难敞开的心灵之窗。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和鉴赏作品的文学形象的能力。
能力层级为BD 级。
从试题要求看,应说明文中“窗子”的含意。
“窗子”不只是个词语,而是文章重要的文学意象,文章中窗子的含义不是单一的,而是呈现出多元化。
考生要仔细阅读原文,正确理解文章的内容,找出文章13处写到窗子的相关语段,认真揣摩细节内容,领会语境意思,运用辩证的思维方式,分点提炼“窗子”的含意。
【练习】《金版学案》P242即学即练:《比邻而居》限时训练:P78《重峦叠嶂的田园》第4、5题P79《暮雨乡愁》第10、11题考点二:理解句子相关知识点:《金版学案》P243如何理解不同类型的重要句子的含义——含蓄句、修辞句、结构句、主旨句解题方法——“句内三看”和“句外三看”类型一:含蓄句→由表及里【典型例题】(2014·全国大纲卷)听雨叶延滨写下这个题目,便不自觉地在心里吟诵起那些熟悉的诗篇,而且大多是古人的句子。
雨,大概是古典的。
而且常常当人们进入一种诗化的境况,才会从喧嚣的市井声浪里逃出来,逃出来的耳朵才能听雨。
听雨有三个条件:第一是心静而神动,心静者不为市井或朝野的得失荣辱而悲喜,心平如水,不起波澜;神动者,是心神与自然呼应,天地万象,胸中百感,互交互合。
第二是独处一室,或书房与书为侣,或山中小亭坐对群峰。
第三是有雨。
说到这里,话题的主角就出来了,听雨者,与雨为友,其喜怒哀乐,无不是因雨而起。
我赶走那些如雨脚一般敲击我心窗的诗句,它们虽美,但吟哦的是他人心曲。
雨声已经伴千载百代的人,抒发自己的情怀。
像永不退场的乐师,耐心地为一个又一个的登台者伴奏,他只是在人们不觉察之中,调动自己的琴弦。
“疏雨漏梧桐,春水洗杏花,剑门斜雨,古城涤尘轻。
……”这些都是人们久唱而常新的曲子,它们让我们只能相信,雨声是个能为每一个人伴奏的好乐师。
这是六月,久旱无雨的京城,下起第一场透雨。
雷声沉沉地滚过,把都市里嘈杂的市声驱走,然后是闪电,是风。
好风啊,让窗外一排高高的杨树,起舞俯仰地欢迎,满世界都是叶子的笑声!然后急急敲下一排雨脚,如碎玉,如奔马,如瀑布狂泻——……我躺在床上,听雨声从窗外跳进屋里来,又沿着白石灰抹的老墙往上爬,爬出一道道渍印。
这是我最早的记忆,好像是我们搬进那座南方老城一条叫斌升巷的窄街。
那是一个旧公馆,房子是木结构为主的,木框里砌上转抹上白灰。
我们的房子背墙临街,墙的上部有两只小窗,用来通气透光的。
小窗很高,又从不开,布一张挂满灰尘的蛛网,让人想到许多故事。
故事是雨声送进来的,这是我对这个世界最早的印象:雨夜里两只高墙上的窗,窗上挂着一张蛛网,网不住的雨声和更声漏湿了童年。
(前两年我调出这个城市,妻子说我不喜欢这个让雨水锈满青苔的老城。
)……我有一段让大雨泡着的记忆,那是1966年秋。
那年本是我参加高考升大学的日子,“文化大革命”一声炮响,升学成了泡影,父母又先后被“革命群众”揪了出来,我被派到川滇边界山区农村“搞社教”。
正是屋漏偏遇连阴雨的时候,在山区待的几个月,也没有见到几回晴朗的天。
心里下着雨,外面也是雨,风声雨声,让人心怵。
山区搞运动,免不了天天晚上的会。
山里人住得分散,一家守一个山头,我这个小工作队员,每天就戴一顶大斗笠,提一盏马灯,风中雨中满山地转悠。
田坎又窄又滑,一下雨就变成了鳝鱼背,真不知一天摔多少跤。
啊,这也许是我命运的象征:漫天风雨,长夜窄路,一盏孤灯,一张不知是雨水还是泪水洗了百遍的脸。
(到现在说到“文化大革命”,我的耳边就响起一片暴雨在一只斗笠上踢踏的声浪。
)……我对雨声的记忆不全是灰色的,有苦味的记忆,也有温馨的时候。
那是在陕北,夏天终日在秃山峁劳作的我们,就像在火炉上烘着的红薯,每天都盼望着天上有块能下雨的云。
高原的雨少,下一次就真叫恩赐。
下雨可以不出工,可以凉凉地躺在炕上,听雨声让高原有了笑语,听苞谷拔节的脆响,让自己干涸的心,也有一个绿草般的梦。
(庄稼人听雨能听出的快乐,这种快乐进城后就少了,至少不是那带着土味和草味的快乐了。
)听雨,是听时间的脚步声,只是各人有各人的雨声,这是我刚刚想明白的。
15.解释这句话在文中的含意。
在山区待的几个月,也没有见到几回晴朗的天。
(2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正是连阴雨的时候,山区自然没有几天晴朗的日子;②由于个人与家庭的不幸遭遇,心里下着雨,自然也就感觉不到晴朗的天气了。
【解析】句子是个比喻句,把“雨声”比作“乐师”。
解答此题,一定要解释为什么把“雨声”比作“乐师”,二要解释为什么说“雨声”是“好乐师”。
【习题范例】坦然走过乞丐毕淑敏⑪喜欢张爱玲的一个理由,是她说自己不喜欢乞丐。
凡人不敢说厌恶乞丐,特别是女性,那样显得多不善良啊。
⑫乞丐是一个现象,它把贫穷和孱弱表面化了,瘫软地体现了出来。
它把人的哀助赤裸裸地表达着,让他人在同情之后,起了帮助的欲望和收获施与的喜悦。
⑬于是乞丐就成了常说常新的话题,名著中的乞丐常常是睿智和淳厚的,平常人也有很多与乞丐有关的故事。
听过一个女子讲述,她最终决定嫁给丈夫,是因为那个男人在看到乞丐的时候,总是一往情深地掏钱。
某次竟把请女孩吃饭的钱悉数捧出,以至于两个人只能空腹沿江散步(女孩的钱只够两人回家的路费)。
女孩认定男子值得信赖,很快和他结婚了。
那个衣衫不整的乞丐不知不觉中成了红娘。
当我对女孩见微知著的聪敏欣赏不已时,她脸色陡沉,说婚后不久发现丈夫狭隘虚伪,很快分道扬镳。
于是那个乞丐又在浑然不觉中成了罪人。
⑭我茫然了,不知如何对待这大城市眉眼上的瘤。
某天和海外宗教界的朋友结伴走地铁。
肮脏的老乞丐裹着污浊破毡,半跪半俯地挡住了阶梯,破旧草帽中,零星小币闪着黯淡的光。
毡下像枪管一般刺出半截腿,该长着脚的地方,是一团褐色的腐肉。
情景的惨和气味的熏,使人不得不远远抛下点钱,逃也似的躲开。
⑮我知趣地退后了几步,和朋友拉开距离。
依她的慈悲和博爱,无论捐出多少,都是心意,也是隐私,我尊重地闪开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