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佛教?
认识佛教
一、什么是佛?——智慧、觉悟的意思 什么是佛教?——佛对九法界众生至善圆满的教育
二、佛教的学位制度
1、(阿)罗汉——正觉。 贪嗔痴断尽了,没有烦恼了。 2、菩萨——正等正觉 “等”是等于佛,还没成佛。 菩萨用的心和佛的心一样,是真心。 罗汉用的心和我们的心一样,是妄心,是假心。 3、佛——无上正等正觉 觉悟了宇宙人生真相,拥有究竟圆满的智慧的 人。
四、佛法的教学艺术——佛教寺院 1、天王殿——进山门第一个建筑物,供奉弥勒菩萨和何事物, 心里都欢欢喜 喜、平平静静, 不要跟任何人 计较,有了这 些条件才能真 正入佛门学佛。
四大天王—— 1、东方持国天王(手持琵琶) 持:保持,国:国家 主持一个家庭(持家)、公司、 国家,要怎么做呢?——一定要 尽职尽责,尽自己的本分。 琵琶代表“中道”, 代表做事 情尽职尽责,做到恰到好处,不 能过也不能不及,事情才圆满。 像琴弦松了弹不了,紧了就断了。 2、南方增长天王(手持智慧剑) 代表做好分内的事情还不够, 要天天进步。我们的德行、学问、 智慧、才艺、能力都要增长。 慧剑代表“快刀斩乱麻,慧剑 断烦恼”
4、贡品、贡具——一切 贡品设施都是教育提醒 我们自己,佛不会吃的。 (1)水——代表清净, 看到水,就想到我们的 心要像水一样清净、平 等。 (2)花——代表“因”, 先开花后结果。 (3)水果——代表“果” 看到花和果,教导我们 “希望得什么果报,就 应该修什么因” (4)灯——代表智慧、 光明 (5)香——代表戒定真 香,看到香,闻到香气, 提醒自己要修戒。
三、大乘佛法的修学次第——以四大菩萨代表整个佛法。 1、九华山的地藏菩萨:——代表孝敬 “地”比喻我们的心地,本来具足无量慈悲、智慧、福德。 《地藏经》讲入佛门的修学方法——“孝亲尊师”。
什么是佛法
什么是佛法----仁焕法师(一)佛教的来由佛教是释迦牟尼创立的。
释迦牟尼原本是两千多年前古印度的一位王子,但是他却不贪享世间的荣华富贵,而常常对生命的生老病死与贫富贵贱等现象百思不解,于是毅然舍弃江山,去寻找生命解脱、离苦得乐的答案。
经过六年遍访明师与雪山苦修,通透世间所有学问,却仍不得到究竟圆满的答案。
最后他以一死之决心于菩提树下静坐,四十八天后终于大彻大悟。
后来,释迦牟尼就四处向有缘人宣说其觉悟之法,前后达四十九年,后人即称之为佛教。
(二)佛教讲的是什么佛教揭示了生命与宇宙万有的本质与规律,告诉我们生命了脱生死、离苦得乐的方法。
了脱生死,就是无论生还是死,都能安祥自在,没有痛苦烦恼。
佛就是了脱生死、离苦得乐、安祥自在的人,因为佛通透彻悟了生命与宇宙万有的本质与规律,也就是有无上的智慧、圆满的觉悟与无量的慈悲。
佛教,就是智慧、觉悟和慈悲的教育。
教育的目的是让生命解脱,离苦得乐。
佛法,就是让人具足智慧、觉悟和慈悲的方法,也就是生命解脱的方式方法。
学佛,就是学做智慧的人,学做觉悟的人,学做慈悲的人,学做永远快乐没有烦恼的人。
也就是说,学佛能给生命有良好的定位。
所以,佛教是一种做人的教育,是一门圆满生命的学问;佛法,是觉悟科学的高等学问,是人类改良进化的究竟的科学观。
佛教所讲的道理无非是:一、如何做人——规范行为;二、如何改良进化生命——净化心灵。
佛是怎么成的?佛是先把人做好,然后修成的佛。
佛教更重在心灵的净化,因为行为是由心产生的。
所以,心好行为就好,行为好人就好,人好命就好,命好一切都好。
人的不良行为,首先给个人带来痛苦和烦恼;第二,给社会和家庭带来痛苦和烦恼。
因为人类有贪、嗔、痴,然后于贪、嗔、痴上形成了恶的行为。
贪不得就嗔恨,随着就不守本分,不守本分产生过份,人与人之间就互不相让。
这样,从人与人之间到团体与团体之间和国与国之间,就产生了矛盾,矛盾激化以后就互相伤害了。
所以佛教的道理是用来教育人类规范行为,改良生命,提高人类文明程度,使社会和谐,世界和平。
佛教是佛陀至善圆满的教育
佛教是佛陀至善圆满的教育一、佛教是什么佛教究竟是什么呢?学佛的人不能不知道。
“佛教”是佛陀的教育,是佛陀对九法界众生至善圆满的教育。
教育内涵包括了无尽无边的事理,比现代大学里面的课程内容还要多。
时间上,它讲过去、现在、未来;空间上,它讲我们眼前的生活一直推演到无尽的世界。
所以它是教学、是教育,不是宗教;它是智慧、觉悟宇宙人生的教育。
中国孔子的教育,是讲一世(一生)--从生到死的教育。
佛法是三世的教育,讲过去、现在、未来。
佛教真的是教育吗?如果我们仔细观察,这个疑问就会消除。
在日常生活中,只有教学才有师生的称呼,我们称释迦牟尼佛为根本的老师(本师),就是表示这个教育是他老人家创始的,他是第一位创办人。
我们自称为“弟子”,弟子是中国古时候学生的自称。
由这些称呼,我们知道我们跟佛的关系是师生关系。
就宗教而言,上帝与信徒不是师生关系。
佛门则是清清楚楚说明,佛与我们是师生关系;我们与菩萨是同学的关系--菩萨是佛早期的学生,我们是佛现在的学生。
我们与菩萨是前后期同学,菩萨是我们的学长,这事要弄清楚啊。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称呼出家人为“和尚”,其实在一个寺院里只有一位和尚。
“和尚”是印度话,翻作“亲教师”。
就是亲自教导我的老师,就像现在学校里的指导教授,他是直接指导我的,关系非常亲近、密切。
他若是不直接指导我,就称他为“法师”,这如同学校里的老师很多,但他没有上过我的课,没有指导过我。
“和尚”与“法师”的差别就在这里。
代表和尚教学的老师称作“阿 黎”。
阿 黎的言行,可以做我们的榜样,可以做我们的模范,我们可以跟他学习。
这些称呼在教育里才有,宗教里面没有这种称呼。
由此可以证明佛教是教育不是宗教。
再从佛教道场的组织(中国佛教寺院)来看,寺院是佛教教学与佛教艺术相结合的一个教育机构,就像现在的学校与博物馆结合在一起。
这种形式,就是现代所讲的艺术教学。
现代人处处讲艺术,佛教在二千多年前就实行艺术教学了。
从寺院的组织也能看出它与现代的学校大致相同。
堪布慈诚罗珠:佛教的定义
堪布慈诚罗珠:佛教的定义佛教真的不是宗教,那是什么, (2008-03-06 15:35:18)转载?标签: 文化分类: 佛法无边按:本博文章《佛教到底是无神论还是有神论,》引起了读者们的热烈讨论,讨论的范围大体上涉及到了佛教的总体性定义,发现很多人认识很混乱。
还有在希热多吉居士的相关博文中也有类似探讨,如:《佛教只是在“教人向善”吗,》《佛不是给人来拜的,佛是让人来学的》。
今天在勇士与公主师兄的博客上看到其转来的大德慈诚罗珠堪布的开示《佛教的定义》,觉其见地甚深,我等佛门弟子应该经常阅读(尤其是第二、第三部分),特转来与大家分享,愿与大家共同学习,厘清认知。
堪布慈诚罗珠开示:佛教的定义今天要谈的题目,是佛法或佛教的定义。
为什么要谈这个题目呢,因为,现在有很多学佛多年的人,还不清楚真正的佛法是什么,其所涵盖的范围究竟为何。
不仅在汉地有很多人不懂何为真正的佛法,在藏地也有同样的问题。
除了一些僧人以外,一般的农民或牧民都对佛法的内涵不甚了解,认为只要能修佛塔、经堂或金碧辉煌的寺庙,或者念一点观音心咒,就是很不错的佛教徒了,但这些仅是做善事而已,不是学佛,也不是修行,所以,我们有必要对此略为说明一、佛教的错误定义有些人认为,佛法是一种信仰。
信仰也即信心,佛法当然是需要信心的,但如果因此而说佛法就是信仰的话,又显得过于简单了,由于信心仅仅是佛法的许多观念之一。
佛教的基础和重点都不是信仰,而是智慧和大悲。
佛法虽然提倡信仰,但除了佛法以外,科学也有对信心的要求。
譬如,现代人提倡对科学要有信心,如果有人不相信科学的话,可能连飞机都不敢坐了。
正因为相信科技,相信飞机能将人从出发地带到目的地,人们才会去坐飞机。
无论做世上的任何事,都要有信心才能成办,而佛教所谓的信心,也就是如此,所以,认为佛教仅是一种信仰是不正确的,信仰不能等同于佛法。
那么,佛教是哲学吗,也不是。
哲学有西洋哲学、东方哲学等不同的类别,虽说其中的某些思想与佛教相似,但没有任何哲理所剖析出的深度,能达到佛法的层次,所以,佛教也不等同于哲学。
佛教是什么
佛教是什么?佛教是佛陀对九法界众生至善圆满的教育。
释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所说的一切经,内容就是说明宇宙人生的真相。
人生就是自己,宇庙就是我们生活的环境。
修行就是将我们对宇宙人生错误的看法、想法、说法、做法加以修正。
佛教的修行纲领是觉、正、净。
觉而不迷,正而不邪,净而不染。
并依戒定慧三家,以求达到此目标。
为什么要供佛像供佛像有两种意思,第一是“报恩”。
一切众生与我们都有恩,恩德最大的莫过于老师,佛菩萨是我们的老师,我们接受佛菩萨教诲,这才真正觉悟,成就我们的法身慧命,所以供佛菩萨是纪念老师,感恩不忘。
第二个意思最重要,“见贤思齐”。
佛是凡夫修成的,供养他的形象是为了提醒我们向他学习,改过迁善,成佛作祖。
要学佛的存心立愿,生活工作,处事待人接物。
样样向佛学习。
不能把佛菩萨当神明看待,那就迷信了,就错了,就把佛教变成宗教,就不是教育了。
把佛陀的教诲落实在日常生活中,所谓依教修行供养,是最真实的供养。
佛像“开光”的意义佛像“开光”的真正意思是:这一尊佛像造好了,我们启用时一定要把造像的意义,说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这叫“开光”。
然后你见到这尊像,你自己自性的光明就显露了,是佛像替我们开光,不是人给佛像开光。
所以你供养这个佛像,这个佛像就时时刻刻开启你自性的光明。
天王殿在佛教的建筑方面,供佛的大殿,我们从外面看它是二层,里面看是一层,这都有意义的。
从外面看,真俗二谛;里面告诉我们,真俗不二,万法一如。
这就是说:外表有差别,实质是一致的(没有两样的)。
佛教正规的建筑,一进山门,第一个看到的建筑物就是天王殿,里面供有弥勒菩萨及护法神——四大天王:“东方持国天王”、“南方增长天王”、“西方广目天王”、“北方多闻天王”。
这个是教学是进入佛门的第一课,这样的供奉方式,使人一进山门,第一眼就看到弥勒菩萨。
弥勒菩萨弥勒菩萨的造像是宋朝时代布袋和尚和形像。
“大大的肚皮”代表包容,对于世间的善恶美丑要清清楚楚而又能包容。
“满脸笑容”表法的意思特别明显,“呈平等心,现喜悦相”。
什么是佛教
什么是佛教
佛教从释迦摩尼佛悟道以来,已经经过2500多年。
我们不执着于表象,敦煌佛窟只是佛教精神的外化表象而已。
真正的佛教是因果、是善行。
精神幻化成灵魂,灵魂生生不息。
只有放下牵挂,归于净土,心灵、灵魂才会得到安宁、祥和。
中国的佛教分为净土和密宗。
密宗可以吃三净肉,讲究传承。
而净土只能吃素食。
佛教能净化人的心灵和灵魂
我们很多的内心有残暴不仁,狡诈,不忠,甚至不孝的一面。
这其实是因果所致。
恶业来结其心,很多时候心并不受我们控制。
那怎样才能了结果呢,答案是念地藏经,念咒,忏悔,回向,拜佛,放生,捐赠寺僧,做善事。
因果循环不断,只有改恶(少吃肉,不吃鱼籽等,不杀生,不害人)多放生,行善,种善因,那就必会结善果。
如果你想了解佛教,可以读心经,地藏经等经书,加居士群,与僧人聊天等,学佛会让你以后的人生变得顺畅幸福。
佛教
• What is Buddhism? 什么是佛教?Buddhism is a religion to about 300 million people around the world. The word comes from 'budhi', 'to awaken'. It has its origins about 2,500 years ago when Siddhartha Gotama, known as the Buddha, was himself awakened (enlightened) at the age of 35. 佛教是一种约有三亿人信仰的世界性宗教。
这个词来自于'菩堤',意思是'觉悟' 。
佛教大约起源于2500年前,是悉达多乔达摩(称为佛陀)在35岁时觉悟后所发起的。
• Is Buddhism a Religion? 佛教是一种宗教吗?To many, Buddhism goes beyond religion and is more of a philosophy or 'way of life'. It is a philosophy because philosophy 'means love of wisdom' and the Buddhist path can be summed up as:(1) to lead a moral life,(2) to be mindful and aware of thoughts and actions, and(3) to develop wisdom and understanding.对于许多人来说,佛教超越宗教,更象是一种哲学或'生活艺术' 。
说它是一种哲学,因为哲学'意指热爱智慧'。
佛学常识
佛学常识什么是佛教?答:佛教,广义地说,它是一种宗教,包括它的经典、仪式、习惯、教团的组织等;狭义地说,它就是佛所说的言教;如果用佛教固有的术语来说,应当叫做佛法。
佛是神吗?答:不是,他和我们一样,他的名字叫悉达多,他姓乔达摩,出生在今尼泊尔境内,因为他是释迦摩尼,意思是释迦族的圣人。
佛的意思是什么?答:佛是佛陀的音译简称。
佛的意思是“觉者”。
中国佛教有哪八大宗?答:禅宗,律宗,天台宗,法相宗(唯识学派),华严宗,净土宗,三论宗,密宗(藏族)。
禅是什么意思?禅宗是什么?答:禅,汉译为静虑,是静中思虑的意思,一般叫做禅定。
此法将心专注在一法境上一心参究,以期“识心见性”,这叫参禅,所以名为禅宗。
禅宗的特点是“以心传心”之法.禅的种类很多,但在中国兴起而发展的是“教外别传”,“以心传心”的禅宗,也叫“直指心性的顿修顿悟”的祖师禅。
禅宗的祖师是达摩。
什么是菩萨。
菩萨是菩提萨埵的简称。
凡抱有广大志愿,要将自己和一切众生一齐从苦恼中救度出来,并从愚痴中解脱出来,而得到彻底地觉悟--这种人便叫做菩萨。
所以说是人皆有佛性,有佛性皆能成佛。
什么叫皈依?皈依也叫归依,是指身心归向它,依靠它。
皈依三宝的人是佛教徒。
什么是三宝?三宝是指佛,法,僧。
佛陀是佛宝,佛所说的法是法宝,佛的出家弟子的团体--僧伽是僧宝。
称之为宝,是因为它能够令大众止恶行善,离苦得乐,是极可尊贵的意思。
大乘和小乘的区别大乘和小乘是佛教的两大宗派。
大乘着重利他,小乘着重自己解脱。
大乘的观点是人人皆可成佛,小乘观点佛只有一个。
什么是“度”?“度”的梵语是“波罗蜜多”,字义是“到彼岸”,是从烦恼此岸度到觉悟彼岸的意思。
六度是六个到彼岸的方法。
第一是布施,包括财施和无畏施;第二是持戒,戒也有三种,最根本的是情戒;第三是忍,忍受毁骂打击,及饥寒苦等;第四是精进,即努力于自度度他,自觉觉他的事业;第五是禅定;第六是般若即智慧,为自觉觉他而修禅。
什么是四摄?摄的意义就是大众团结的条件。
最简单地说明什么是佛法
最简单地说明什么是佛法
佛教就是教人断恶行善,由此可以得到下列几种离苦得乐的结果:1,可以获得智慧,破除愚痴。
2,心情快乐,意识精神状态正常及提升,消除精神病及各种烦恼不快,3,身体得到健康,消除疾病,4,生活状况好转,人们尊敬,消除与人之间的矛盾,消除各种灾难,消除贫贱困苦。
5,死后升天或投生于好的家庭,死后不生于贫贱家庭及不生于地狱饿鬼畜生中。
当然,也可以发愿念佛成为教育人断恶行善离苦得乐的教师---成佛。
以上所依据的原理就是因果报应原理:作善得福,作恶得祸,所作所得,自作自受。
善指对众生有利的事,恶指对众生有害的事,福指快乐的心情、高的智慧与好的意识形态、健康的心理、健康的身体、好的人际关系及富贵的社会地位,祸指痛苦的心情、智商低、卑劣的意识形态、病态的心理、不健康的身体、差的人际关系及贫贱的社会地位。
几个佛教术语:戒定慧是学习断恶修善离苦得乐的的具体过程。
戒就是努力不作恶;定就是遇事要冷静理性地思考自己为什么会作恶,肯定会错误地认为做恶事会给自己带来好处。
如果安定理性地思考,会纠正自己的错误思想观念,从而消灭了自己错误的思想观念和产生正确的思想观念。
正确的观念就是慧---智慧。
消灭了自己错误的观念,自己就会消除了由此导致的痛苦与灾难---解脱(或不在六道里向苦道轮回或脱离生死之苦),有了正确的思想观念,自己就会忏悔自己的错误及所作的恶事,自己就会只做善不作恶而进入无苦的精神及生活境界---涅磐。
佛教的戒恶就是十善:不杀生、不邪淫、不偷盗、不欺骗、不自赞、不恶口、不告状、不贪吝、不嗔恚、相信善必得福恶必得祸。
什么是佛教
什么是佛教?这是世界佛教联合会所作的佛教常识问答1,什么是佛教?佛教,是一种全世界约有3亿人信仰的宗教。
“佛“这个词源于“budhi”,意思是”觉悟“。
佛教起源于大约2500年前,当乔达摩悉达多,也就是佛35岁觉悟得道时,佛教诞生了。
2,佛教是一种宗教吗?对许多人而言,佛教与其说是一种宗教,倒不如说是一种哲学,或是一种“生活的方式”。
佛教是一种哲学,这是因为哲学的意思是“爱智慧”,而佛教的修行可以作如下的概括:过一种有道德的生活;心灵处于觉知状态,并意识到自己的思想和行为;开发智慧和洞察力。
3,佛教如何能利益我?佛教解释了为什么要过有目的的生活,解释在世界中为什么有这么多非正义和不平等,并指出了在通向真正幸福的道路上的修行方法(生活方式)。
4,为什么佛教这样受欢迎?佛教在西方国家受欢迎有许多原因。
一个最好的理由是,佛教在物欲横飞的现代社会里为许多问题提供了答案;另外,对那些感兴趣的人而言,佛教对人的心灵的理解非常博大精深,提供了许多心理疾病的自然疗法。
当今世界上许多权威心理学家发现这些疗法非常有效,非常先进。
5,佛陀是谁?乔达摩悉达多于563BC年出生于Lumbini(今尼泊尔境内)的王室家庭.29岁时,他意识到荣华富贵并不能保证人生的幸福.因此,他在当时的不同哲学和宗教寻找人类幸福的答案,经过六年的研究和思索,他最终找到了”中道”,并大彻大悟.佛陀悟道之后,他在余生教导佛教的基本原理.这些基本原理,我们称为法(Dhama)或真理.佛陀80岁去世.6,佛陀是神吗?佛陀不是神,他也从来没有宣称自己是神.他是一个从自身经历中教导通向觉悟之路的人.7,佛教徒崇拜偶像吗?佛教徒有时对佛像表示敬意,但并不崇拜,也不为了祈求福报.一个双手轻放在膝盖上,面带慈祥微笑的佛像提醒我们要努力发展内心的安详和慈柔.向佛像鞠躬是为了表达对佛的教导的感激之情.8,为什么许多佛教国家非常贫穷?有一佛教的教义认为财富并不能保证幸福,并且财富是无常的.任何人无论属于富国还是穷国都在苦着.只有那些真正理解佛陀的教导的人才能找到真正的幸福.9,有许多不同类型的佛教吗?由于习俗和文化的不同,各国对佛教教义不同部分的着重点不同,导致形成了不同的佛教.但佛教教义的核心-----法或真理是不变的.10,其他宗教信仰是错误的吗?佛教是一种对其他任何宗教信仰采取宽容态度的信仰体系。
经典通俗的佛教讲解
来到佛家胜地,我就要和大家广泛地说及佛教,首先大家要知道什么是佛?用幽默一点的说法,是从字的结构方面阐述:佛是一张弓,两把利剑竖当中,旁人问我是谁,我是和尚老祖宗!这种说法虽然幽默、诙谐,但它至少说明了佛在社会的地位是非常霸气,非常有征服力。
其实用通俗的语言说的简单明白一点,佛就是如来,如来就是佛,但是如来不是单指一个佛,而是佛的总称,比如说:释迦牟尼如来佛,阿弥陀佛如来佛,佛就是如来,如来就是佛!佛指自觉、觉他、觉行圆满者,也就是说佛明白了整个世界和天地间的一切生死奥妙,成为了宇宙的主宰,所谓:天地之间,唯佛独尊。
也就是这个道理。
信佛可以使你无忧无虑、无牵无挂、无苦无悲,可以令你心胸开朗、心如明镜、心归净土。
既然佛的作用如此浩瀚无边,那么我们为什么不去信佛、学佛呢?也许大家是多么的想去信佛、学佛,只不过不知道怎样去信,如何去学,下面我将告诉大家一些简单的方法。
佛教崇尚一种美妙的预言,提倡世人多念“南无阿弥陀佛”,因为你每念一遍阿弥陀佛,属于你自己的西方极乐世界就会长出一朵莲花,你念的越多,莲花就会长的越多。
等到你生命终结的时候,那你就可以登临仙境,早日成佛。
学佛之人必须心存善良,用心慈悲,社会发展到今天,善良已经越来越少了,有一句话说的好:千年修书只为卷,让他三分又何妨。
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惶惶天朝,万千气象,江山坐在百姓心上。
热天热地热太阳,热的是一饭一粥一件衣裳。
大江南北,四野苍茫,只有星星不见朝阳。
敬天敬地敬爹娘,敬的是仅有频临绝种的善良。
我们学佛切忌不可吃荤,更不能杀生,佛教有云:芸芸众生,皆有佛性。
他所说的众生,并不是专指人类,还包括所有有生命的动物,比如说:猫、狗、牛、羊……它们和我们人类一样,有自己的思想,有自己的灵性,共处一个美丽的大自然,如果我们伤害了它们,又于心何忍呢?有一首诗写的特别好:千百年来碗里耕,怨深如海恨难平。
欲知世上刀兵劫,但听屠门夜半声。
夜半声、夜半声,怨深如海恨难平。
佛教是什么?
【佛法兴盛的时代,人们一定在用最易理解并最易传播的方式谈佛。
】佛教由古印度的释迦牟尼在公元前6世纪以前创建,与基督教和伊斯兰教并列为世界三大宗教。
当谈及佛教时,讲述者大多由此开篇。
但这段看似简单话中所涉及到的几个核心概念却易被忽略:佛:全称佛陀。
梵语buddha的音译,巴利语同。
意译为觉者、知者、觉。
亦即具足自觉、觉他、觉行圆满。
“自觉”的意思其实就是自己觉悟。
觉悟就是认识真相、知道了宇宙万物的本来面目(类似于所谓的透过现象看本质)。
“觉他”就是帮助他人觉悟。
“觉行”将觉悟到的思想付诸于行动。
说的更通俗一些,佛其实是一个称号,获得这种称号的必要条件有三点:1.认识真相,知道宇宙万物的实质。
2.将自己的认知分享他人,帮助他人觉悟。
也就是常说的“普度众生”。
3.将所知所学在实际应用中体现出来!教:就是教育,意为佛陀对大众的一种普遍而传承的教育。
但现在很多真正开悟的人更愿意称之为“佛学”。
因为“宗教”在我们这个时代包含了许多“教育”之外特性,这与最初的通过“引导、启迪”等方式帮助他人觉悟的本意是不符的。
称之为“佛学”在我们这个时代造成的误读会较少一些。
释迦牟尼:古印度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境内)的太子,属刹帝利种姓。
父为净饭王,母为摩耶夫人,佛为太子时名叫“乔达摩·悉达多”。
他是佛学的创始人。
也是第一个获得“佛”称号的人。
以至于许许多多对佛学不甚了解的人,认为“佛”或“佛陀”就“是”且“仅是”释迦牟尼。
这是不正确的。
在佛学中,只要是具足“自觉、觉他、觉行圆满”便能获得“佛”的称号。
后人尊称他为“释迦牟尼”。
意思为“释迦族的圣人”。
(释迦族<Sakya>,即乔达摩·悉达多所在的部族。
位于古印度东部,他们以迦毗罗卫为中心建立了一个小国。
) 我总结一下上面的内容:公元前6世纪,在古印度东部的迦毗罗卫国,一位叫做“乔达摩·悉达多”的太子,在经历了漫长的探索后终于认识到了宇宙万物的真相。
佛教40问答分享--夏易营销
12.‘三宝’是什么?七宝?胜造七级浮屠?
圃佛教中,称“佛、泋、僧”为三宝,佛宝指囿成佛道癿本师释迦牟 尼佛;泋宝指佛癿一切教泋,包括三藏十事部绊、八万四千泋门;僧宝指 依佛教泋如实修行、弘扬佛泋、度化众生癿出家沙门。后以指佛教。 七宝:釐、银、琉璃、水晶、砗磲、玲瑚、琥珀。
浮屠:佛塔,最高七局。胜造七级浮屠,胜过建造最高癿佛塔。
佛教40问筓
销售培训课程之一十五
2013-8-9
1.什么是佛教?
佛教,广义地说,它是一种宗教,包括它癿绊典、仦弅、习惯、教团 癿组织等等;狭义地说,它就是佛所说癿言教;如果用佛教固有癿术语来 说,应当叨做佛泋(Buddha Dhamma)。
2.佛是什么?
佛, 梵文 Buddha音译“佛陀”癿简称 [梵文 Buddha ]。意译为 “觉考”、“知考”、“觉”。觉有三义:自觉、觉他(使众生觉悟)、 觉行囿满,是佛教修行癿最高果位。据称,凡夫缺此三项,声闻、缘觉 缺后事项,菩萨缺最后一项,叧有佛才三项俱全。小乘讲癿“佛”,一般 是用作对释迦牟尼癿尊称。大乘除指释迦牟尼外, 还泌指一切觉行囿满 考。
姻缘
如果有人要佝展开双臂飞翔,佝会说我丌能飞。但是,假设佝圃睡眠 中梦见自己圃穸中飞翔,然后佝会飞走。佛陀会同意这两种情况--当佝 醒着时,佝丌能飞;耄当佝睡着时,佝能飞。这道理是圃二因缘是否具赼; 要能飞翔癿一个缘,是睡眠。当佝没有它,佝就丌能飞,有了它,佝就能 飞。假设佝梦见佝能飞,耄醒来后还继续相信佝能飞,邁就麻烦了。佝会 掉下来,耄丏会失服。佛陀说,即使圃相对丐界中醒着,我仧还是圃无明 中沉睡,如同圃他出走邁夜癿宫女一般。恰当癿因缘聚合时,任何亊情都 可能出现。但当因缘消散,显现也就停止。 山、桌子、姓名、人类等等都是姻缘组合癿,除掉了姻缘,就丌成为 单独癿名词,这是佛对二姻缘癿解释。
什么是佛教
一、。
创始者是谁?
所谓佛教,狭义的说,是指佛的言教,或者也可称为佛法。
但我们一般所说的佛教,都是从广义上去理解的。
广义的佛教,就是由释迦牟尼所创立的一种宗教,它包括由信奉佛的言教,按照佛的教导去实践的信徒所组成的宗教团体;包括佛的言教内容以及论述、发挥佛的教义思想的宗教经典;信徒所信奉的宗教仪式等。
按佛教所说,则包括佛、法、僧三宝。
佛即指释迦牟尼佛、是佛教的教主。
法指佛教所教导的教义,即佛法。
僧即信奉佛教的信徒。
三宝具备,才构成完整的佛教。
佛教起源于古代xx。
创始人“xx”
佛的意思是觉,即觉悟了人生真谛的意思。
佛教基本教义有“四谛”“十二因缘”等。
“谛”是真理的意思,四谛即指“苦、集、灭、道”。
苦―――人生充满痛苦,集―――造成痛苦的原因,灭―――按佛教真理教导修行,就能脱离苦海,达到不生不灭,永恒寂静的境界,道―――要达到这种境界,必须经过一定的宗教修行。
二、“生公说法,顽石点头”
生公――晋宋年间僧人xx。
1/ 1。
什么是佛教?
什么是佛教?佛教是一种东亚和南亚主要信仰和文化体系,也称为佛陀教或佛教教义。
它是源自印度的一种宗教和哲学体系,起源于公元前五世纪,目前在亚洲地区拥有大量信徒。
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佛教的基础知识。
一、佛教的历史佛教起源于公元前五世纪的印度,它起源于摩揭陀国的悉达多王子,他在离家出走后苦行了六年,并在菩提树下证悟成佛。
佛教在印度发展了约1500年,发展出了大量的流派。
传入中国的佛教流派主要有三种,分别是南传上座部佛教、大乘佛教和密宗佛教。
南传的佛教主要传入斯里兰卡和东南亚,而大乘佛教则在中国发展出了禅宗、天台宗、华严宗等许多分支。
二、佛教的教义佛教的教义中,最基本的核心属于“四谛”和“八正道”。
四谛是佛教的核心概念之一,它是指生命由苦、集、灭、道这四个方面组成,通过正确的认识这四个方面,才能让生命得到解脱。
八正道则涵盖了正确的看法、思想、语言、行为等方面,是达到解脱的方法之一。
三、佛教的实践佛教的实践包括禅修、礼佛等方面。
禅修是佛教历史上非常重要的实践方式,通过长时间的冥想,让人们达到一个状态,使之感受到“真正”的自我。
礼佛则是佛教中传统的仪式礼拜方式,庄严、神圣而有内涵,通过礼佛,人们能得到心灵的安慰和力量,让自己变得更加平静。
四、佛教在现代社会中的意义佛教在现代社会中,对人们心理健康和道德建设都有着很大的推动作用。
佛教教义中的谦卑、厚道、高尚等价值观,对于整个社会的价值观建设有着重要影响。
同时,在繁忙、快节奏的现代社会中,人们也通过佛教的禅修和冥想,以及礼佛等仪式来寻求安慰和平静,使心态更加平和,更加适应复杂的现代社会。
五、佛教应用佛教在应用上有很多方面,譬如说在医学上,佛教的禅定和冥想已经得到临床上认可,成为了心理治疗的一种方式。
在生活中,佛教则为人们提供使心灵安静,身心健康,提高人们生活幸福感的助力。
在商业上,佛教的价值观也可以应用到很多商业活动中,无论是道德观念,还是价值取向等方面,都是引导企业合理经营的指南。
初一历史上册问答题及答案
初一历史上册问答题及答案初一历史上册问答题及答案一、关于封建社会1.什么是封建社会?答:封建社会是中国历史上几千年来最持久的制度,它是以封建王权为核心的制度,在封建王权的统治下,有一个完整的以朝臣为主的封建等级制度。
2.什么是大小汉?答:大汉指的是西汉时期以来那么多建立中原王朝的汉朝,而小汉指汉朝直到宋代前期建立的各小政权。
3.什么是桓温德施?答:桓温德施是汉朝时期有名的一种政策,它旨在提高政府官员的待遇,以获得更多的忠诚和服务。
二、关于中国建筑1.什么是汉白玉?答:汉白玉是一种石头,用于建筑和陈设,古人称其为“金石”。
它的特点是翡翠色,白色为主,巩膜斑驳,梨头形,极具质感。
2.什么是太极图?答:太极图是一种宋代建筑装饰,代表着“天地合一”的原理,也是中国古代伦理文化观念的象征,描绘出太极图包括静止的黑白两色,以及两面相对的弯曲线形、椭圆形和盘旋的物体,黑白交替、镶嵌在一起,颇有哲理。
3.什么是轩辕剑?答:轩辕剑是中国古代一种长剑,它有一条非常锋利的刀刃,以及一个圆形的利刃,它的刀块长度介于1m到1.2m之间,它是由骨头雕刻而成的,后来被金属制成,它象征着封建社会中贵族文化的象征。
三、关于中国文化1.什么是“四书五经”?答:“四书五经”是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中的一部分,它包括《诗经》、《礼记》、《书经》、《春秋》和《易经》五部书籍。
这些书籍充分体现了古代中国的哲学思想和伦理观念,也是古代中国人最重要的智慧积累。
2.什么是《史记》?答:《史记》是中国第一个编年史、一部著名的文学作品,作者是西汉张衡。
它主要记载的是从秦始皇到西汉刘宋的中原政治事件和宗法变迁,被誉为“三国志的百科全书”。
3.什么是佛教?答:佛教是以佛陀教义为基础的一种宗教,其理念和精神根植于印度文化,是一种信仰阿弥陀佛和佛陀教义的宗教,佛教在中国古代流传了数千年,影响深远,同时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明心见性你就是佛
明心见性你就是佛问:什么是佛,什么是佛教?答:觉者即佛,中国喜欢称“圣人”。
已经觉悟的人再将觉悟的真谛宣说出来,教化大众即形成教,佛教是指有智慧的觉悟者,圣者对我们的教育。
问:我怎么听说佛是管神的呢?答:神是精神,是人为的念头跟思想,怀疑有神是不对的,确认有神的主宰也是不对的。
因为精神是人们痛苦跟快乐的根源,只有觉悟快乐跟痛苦的来源,才能超越精神的束缚。
所以不是佛来管神的,而是通过觉悟能使人们明白如何能摆脱精神的烦恼及痛苦。
问:听你说的怎么不象佛法呢?答:是啊,几千年来都把佛当成了空中的神仙了。
没有人敢真正面对现实,才把佛法当成了避世之法。
殊不知佛在世间的道理。
问:佛在世间?不是说佛已经涅盘了吗?答:涅盘是平等寂静的意思。
并非是另外一个世界空间。
谁能体会到平等寂静,就能在这个地方安住涅盘。
所以佛一直在平等寂静的地方。
这有啥奇怪的呢?问:我不是这个意思,我是问人真的可以成佛吗?答:万事万物都具备了感知世间真相的权利及能力,难道你会怀疑自己会明白一些道理吗?问:明白一些道理难道就是佛吗?答:只明白一部分道理当然是不行的,佛是明白全部道理的人。
只要你相信自己通过学习佛法能明白道理,那么就应该相信自己早晚是个明白人,未尝不能成佛呢?问:看来我以前是错误理解了佛教,我现在学还来得及吗?答:学佛跟学其他文化不一样,主要是改变观念转化对事物的认识,如果观念改变不过来,学的多少与早晚都是没有意义的,比如说你曾经意识里反对一个人用刀子去划另一个人,因为这是一件很恐怖的事情。
当你认识到有外科医生这个职业的时候,才知道原来拿刀并非都是杀人,他们却是在救人。
由于你转变了对事物的正确认识,恐怖没有了,无明烦恼没了。
你就成了一个觉悟了的人。
问:听你这么说我才知道,原来学佛是学个明白吧?答:是的,佛是梵语,翻译过来就是智慧者,觉悟者。
并非是神仙或者创造者。
问:能否告诉我现在应该怎么开始吗?答:佛法首先讲信,其次是愿,再就是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什么是佛教?
2012年02月03日 09:16
来源:慧海佛教资源库作者:惟贤长老
信仰的素描(图片来源:凤凰网华人佛教)
(一)佛教的特色
普通的理解,佛教是一种宗教,有其教史、教义、教规、教团,但它却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宗教。
它的最大特色是:似宗教而又非宗教,类哲学而又非哲学,通科学而又非科学。
为什么这样讲呢?
一般宗教讲神权;佛家讲因果,能自己做主,自己创造。
哲学讲内心思辨;佛家讲实践,心物一体,又有不同。
科学是倾向于物质以及在物质上的研究,佛法讲心物总和,讲心就有物,讲物就有心,讲中道实相,所以与科学也有所不同。
上个世纪初曾经有个争辩,一派认为“佛教非宗教、非科学、非哲学”,另一派认为“佛教亦宗教、亦科学、亦哲学”,这两派都有理由。
“佛教非宗教、非科学、非哲学”。
为何非宗教?宗教讲神权,不管是上帝也好,梵天也好,神我也好,都是归于神权,而佛教不是!为何非科学?科学崇尚物质,以人为本;佛法是总和观点,人与自然、社会是连成一体的,故非科学。
为何非哲学?哲学是什么事情都凭想象,很空洞,欠实践;而佛法讲究实际,注重实践,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佛教亦宗教、亦科学、亦哲学”。
从信仰方面来讲,佛教有历史,既然信,就要崇拜三宝,这一点上佛教与宗教相类似。
佛教亦科学,因为佛法讲逻辑,讲因明,讲实证,与科学的求证方式接近。
佛教亦哲学,佛学在思维方面很强调,注重思维的形式,讲现量、比量等等,就与哲学相类似。
(二)佛教是一种教育
佛教就是佛的教法,佛所说的言教。
用佛教固有术语来说,应当叫做佛法(Buddha Dharma)。
《增壹阿含经》序品说:“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
”简单讲,佛教就是佛让人们止恶扬善、自净其意的教法,是佛陀的教育。
佛陀教育内涵包括了无尽无边的事理,比现代大学里面的课程内容还要多。
时间上,它讲过去、现在、未来;空间上,它将我们眼前的生活一直推演到无尽的世界。
所以它是教学、是教育,不是宗教;它是智慧、觉悟宇宙人生的教育。
孔子的教育,是讲一世(一生)的教育。
佛法是三世的教育,讲过去、现在、未来。
佛教真的是教育吗?如果我们仔细观察,这个疑问就会消除。
在日常生活中,只有教学才有师生的称呼,而我们称释迦牟尼佛为根本的老师(本师),就是表示这个教育是他创始的,他是第一位创办人;学佛人自称为“弟子”,弟子是中国古时候学生的自称。
由这些称呼,我们知道我们跟佛的关系是师生关系。
就其它宗教而言,被信仰的神与信徒不是师生关系。
佛门则是清清楚楚说明:佛与我们是师生关系;我们与菩萨是同学的关系——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称呼出家人为“和尚”,其实在一个寺院里只有一位和尚。
“和尚”是印度话,翻作“亲教师”。
就是亲自教导我的老师,就像现在学校里的指导教授,他是直接指导我的,关系非常亲近、密切。
他若是不直接指导我,就称他为“法师”,这如同学校里的老师很多,但他没有给我讲过课,没有指导过我。
“和尚”与“法师”的差别就在这里。
这些称呼在教育体系里才有,其它宗教里面没有这种称呼。
再从佛教道场的组织(中国佛教寺院)来看,寺院是佛教教学与佛教艺术相结合的一个教育机构,就像现在的学校与博物馆结合在一起。
这种形式,就是现代所讲的艺术教学。
现代人处处讲艺术,佛教在二、三千年前就实行艺术教学了。
从寺院的组织也能看出它与现代的学校大致相同。
和尚相当于学校校长,是主持教学政策的人,课程是他制定的,教师是他聘请的,这是和尚的职责。
和尚下面有三位帮助他的人,佛家称为纲领执事,分掌三个部门:掌管教务的称“首座”;掌管训导的称“维那”;掌管总务的称“监院”。
名称与学校不相同,实际上他们管
的事务跟现代学校里面的教务、督导、总务没有两样,可见寺院机构的组织确实是一所学校,是一所非常完整的学校。
中国过去称之为“丛林”,“丛林”就是佛教大学。
我们从佛教的起源,一直到中国佛教的建立来看,它的确是一个教学的体系。
这一事实我们必须要认识清楚,这样才能正确认识佛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