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肋烟-基本资料
卷烟制造工艺学课件 第四篇 白肋烟处理
![卷烟制造工艺学课件 第四篇 白肋烟处理](https://img.taocdn.com/s3/m/9343f68c4afe04a1b071de6a.png)
(五)技术要点
1、烟片流量均匀稳定,不超过设备工艺制造能力。 2、蒸汽压力、水压、压缩空气工作压力符合工艺设计要求,
各控制器件及运转部件正常,输送带网孔不堵塞,加潮区蒸 汽及水喷嘴畅通。
(四)设备性能
1、加温、加湿可自控。 2、必须具备料液与烟片流量联锁功能,且能自控。 3、喷嘴雾化效果适度,喷射区域合理,喷射角度可调。 4、盛料缸具有搅拌、保温及温度可控功能。加料系统具有过
滤、清洗功能。
5、可使烟片加料后含水率增至40.0%,烟片最高温度可达 85.0℃。
6、水、蒸汽、料液流量计计量精度0.5%。 白肋烟加料机的设备外形见下图。
(四)设备性能 1、干燥段热风温度可达150.0℃以上,温度可调且响应快。 2、干燥段热风湿球温度在45.0~65.0℃之间可调。 3、网带速度在0~8.0m/min范围内可调。 4、干燥段换气能力在0~30%范围内可调。 5、 烘焙网带上烟叶铺叶均匀,且能在60~100mm厚度范围
内可调。
第四篇 白肋烟处理
白肋烟处理工段的工艺任务
白肋烟的质量特点是烟味浓、劲头大、香气浓郁、丰满。但 也存在不少缺陷,如吃味差、刺激性大、杂气重。因此,白 肋烟处理的目的主要是:
(1)减少苦涩味,改善烟气的吃味。
(2)减少氨类物质含量,减轻刺激性。
(3)去除杂气,突出优美香气。
(4)形成芳香物,使之产生特殊的香气。
总之,白肋烟通过工艺处理,可以达到提高烟气质量和使用 价值的目的。
目前白肋烟处理的工艺是采用重加里料和高温烘焙。其工艺 流程为:
白肋烟的主要栽培技术
![白肋烟的主要栽培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398f372e7375a417866f8fb8.png)
宣汉县凤鸣乡白肋烟的主要栽培技术资料一、移栽期白肋烟适宜移栽时期的确定,应综合考虑温度、霜期、晾制期间的温湿度等气候条件以及栽培制度、品种特性、播种期等,其内容与烤烟相似。
我国四川省东部、重庆市、湖北省西部白肋烟区,由于海拔高度不同,移栽时期也不同。
在500-700米的低山区,一般在2月上旬至中旬育苗,4月中旬移栽,4月中旬至6月中旬是适宜的生长发育时期,7-8月是适宜的晾制期;在海拔800-1200米的二高山区,2月下旬至3月上旬育苗,4月下旬至5月上旬移栽,4月下旬至7月上旬是适宜的生长发育时期,7月下旬至8月是适宜的晾制期;海拔1200米的高山区,3月上旬育苗,5月中旬移栽,5月中旬至7月下旬是适宜的生长发育时期,8月是适宜的晾制期。
二、栽植密度适宜的栽植密度是白肋烟优质适产的基础。
四川省宣汉县产区,一般栽植行距为100-110厘米、株距为50-60厘米,每亩1100-1300株。
三、施肥白肋烟在养分的吸收和施肥上与烤烟等其他烟草类型相似。
从白肋烟吸收积累养分的量来看,每生产100千克干烟叶需要吸收氮6.8千克、磷(P2O5)0.4-0.7千克、钾(K2O)5.4-6.1千克。
白肋烟生长发育时期短,需肥量大,成熟较集中。
因此,在施肥上应掌握"以基肥为主、追肥为辅、基肥施足、追肥施早"的原则。
南方烟区,烟草种植季节降雨较多,雨量大,由于雨水对土壤和肥料中的养分淋洗比较严重,一般应采用基、追肥并重的施肥方法,基肥占50%,追肥占50%,在栽后40天内将肥料追完。
北方烟区,大都处于雨量相对集中而且分布差异很大的地区,土壤和肥料的淋失不像南方烟区那样严重,采用重施基肥、基肥与追肥相结合的方法,基肥占总施肥量的2/3及其以上。
一般基肥以条施为主,追肥以穴施为主,基肥施人烟田的时间要早(移栽前7-30天不等),而追肥可在移栽后25-30天内一次或几次完成。
四川省宣汉县白肋烟产区,在单产175千克/亩左右的情况下,规定土壤氮素水平以施纯氮12.5千克/亩为基准,氮、磷、钾配比以1:1:2为宜,并规定菜籽饼用量以50千克/亩为宜。
白肋烟分级标准
![白肋烟分级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98e38f63a4e9856a561252d380eb6294dc882270.png)
白肋烟分级标准
白肋烟分级标准是指对白肋烟的质量进行评定和分类的标准。
根据国际惯例和行业规范,一般将白肋烟分为以下几个等级:
1. 一级白肋烟(AAA级):外观整齐、色泽鲜亮、烟叶完整无破损,烟叶表面光滑,烟丝柔软,烟卷紧凑,烟丝中没有杂质和异物,烟气味道纯净且口感舒适。
2. 二级白肋烟(AA级):外观整齐、色泽较亮,烟叶完整无破损,烟丝柔软,烟卷紧凑,烟丝中可能有少量杂质或异物,但对烟气味道和口感影响较小。
3. 三级白肋烟(A级):外观整齐、色泽一般,烟叶可能有轻微破损,烟丝相对较硬,烟卷松散,烟丝中可能有一些杂质或异物,对烟气味道和口感有一定影响。
4. 四级白肋烟(B级):外观不太整齐,色泽较暗,烟叶有明显破损,烟丝较硬,烟卷松散,烟丝中可能有较多杂质或异物,对烟气味道和口感有较明显影响。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地区和不同厂家可能会有些微差异,但以上等级是一般情况下的标准。
此外,白肋烟的等级评定还可能涉及烟叶的产地、烟叶的种类、烟叶的加工工艺等因素。
白肋烟栽培与调制
![白肋烟栽培与调制](https://img.taocdn.com/s3/m/8e1339ab0029bd64783e2ccf.png)
白肋烟栽培与调制尹启生白肋烟属淡色晾烟。
白肋烟是马里兰烟品种突变所形成,1864年在马里兰烟种植田中发现之后,经专门种植,证明其具有特殊的使用价值,逐渐发展成为一个新的烟草类型。
白肋烟在全世界广泛种植。
主要种植国家有美国(肯塔基、田纳西、俄亥俄、西弗吉尼亚、北卡罗莱纳、密苏里等州)、马拉维、巴西、西班牙、韩国、希腊、日本、中国;另外,世界其它国家如:墨西哥、津巴布韦、赞比亚、阿根廷等也种植相当数量的白肋烟;意大利种植一定量的填充型白肋烟。
我国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引种试种白肋烟,至20世纪70年代形成鄂西、川东白肋烟生产基地;之后在其它省进行试种。
至21世纪初,我国白肋烟种植面积约26000hm2,总产量在4万吨左右。
主要种植在湖北、四川、重庆、云南、贵州、河南等省。
1 品种1.1 鄂烟一号也称“建白80”。
由MsB21与B37杂交育成。
该品种大田期95天左右,田间生长势较强,打顶后株高约115cm,有效叶22~26片,叶形为长椭圆型,叶片成熟集中,落黄较快。
该品种中抗黑胫病和黑根腐病,抗花叶病。
该品种适应较广,平均单产160㎏。
调制后烟叶颜色多为近红黄色,颜色均匀,光泽较好,弹性好,叶片平展,结构疏松;化学成分较协调,香型风格较显著。
1.2 鄂烟二号由MsKy14与L8杂交育成。
该品种大田期92天左右,田间生长势较强,打顶后株高105㎝,有效叶22~24片,叶形椭圆。
该品种高抗黑胫病(0号生理小种),中抗黑根腐病和镰刀菌萎焉病,抗野火病和烟草花叶病。
该品种适应较广,平均单产165㎏。
调制后烟叶颜色多为红黄、近红黄色,颜色均匀,光泽较好,弹性好,叶片平展,结构疏松;化学成分较协调,香型风格较显著,香气量较多。
1.3 Ky14属中熟品种,平均单产158kg。
该品种适应性较广,打顶后株高115~129cm,株型紧凑,有效叶20片左右,该品种中抗至高抗黑胫病,高抗野火病和花叶病,耐赤星病。
调制后烟叶厚薄适中,颜色较好,叶片结构疏松,化学成分协调,香型风格显著,香气量较多。
第四篇 白肋烟处理
![第四篇 白肋烟处理](https://img.taocdn.com/s3/m/4d23b73deefdc8d376ee320a.png)
第四篇白肋烟处理4.1 烟片增温4.1.1工艺任务4.1.1.1适当增加温度和含水率,使烟片伸展、充分松散,有利于料液的回收。
4.1.2来料标准4.1.2.1烟片流量均匀、松散,流量波动≤1.5%。
4.1.2.2烟片质量符合叶组配方规定。
4.1.3质量要求4.1.3.1出口烟片温度达到60.0℃以上,允差3.0℃。
4.1.4设备性能4.1.4.1喂料系统由喂料机、定量管、皮带秤所组成,工作状态稳定。
4.1.4.2具有增温功能,烟片温度达到75.0℃。
4.1.4.3具有清洗功能。
4.1.5技术要点4.1.5.1烟片流量稳定,不超过设备工艺制造能力。
4.1.5.2蒸汽、水、压缩空气工作压力符合工艺设计要求,蒸汽、水的流量计量准确。
4.1.5.3各类显示仪表正常,,电子秤计量准确,自控系统灵敏,可靠。
4.2 加里料4.2.1工艺任务4.2.1.1对烟片均匀施加里料液。
4.2.1.2提高烟片含水率和温度。
4.2.2来料标准4.2.2.1同“4.1.3”。
4.2.2.2料液必须符合产品配方要求,无沉淀,无杂质。
4.2.3质量要求。
4.2.3.1加料后烟片达到下列要求:含水率(%)出口温度(℃)指标允差指标允差28.0~38.0 ±1.5 ≥60.0 ±3.0 4.2.3.2加料精度1.0%。
4.2.3.3烟片松散无结团。
4.2.4设备性能4.2.4.1加温加湿可自控。
4.2.4.2必须具备料液与烟片流量联锁功能,且能自控。
4.2.4.3喷嘴雾化效果适度,喷射区域合理,喷射角度可调。
4.2.4.4盛料缸具有搅拌、保温及温度可控功能。
加料系统具有过滤、清洗功能。
4.2.4.5可使烟片加料后含水率增至40.0%,烟片最高温度可达80.0ºC。
4.2.4.6水、蒸汽、料液流量计计量精度0.5%。
4.2.5技术要求4.2.5.1蒸汽、水、压缩空气工作压力均符合工艺设计要求,蒸汽、水、料液的流量计量准确。
白肋烟分级标准
![白肋烟分级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0c834115f11dc281e53a580216fc700abb6852cf.png)
白肋烟分级标准是白肋烟生产过程中的一项重要环节,主要依据烟叶的外观特征、物理特性、化学成分和感官质量进行分级。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白肋烟分级标准:
1. 外观质量:白肋烟的叶片颜色、大小、形状、整齐度以及叶片上的瑕疵和破损情况等都是外观质量的重要指标。
根据这些指标,可以将白肋烟分为不同的等级。
2. 物理特性:白肋烟的物理特性包括叶片厚度、填充值、弹性等。
这些特性与烟支的燃烧速度、口感和吸阻有关,因此也是分级的重要依据。
3. 化学成分:白肋烟的化学成分含量也是分级的重要指标之一。
例如,烟碱、总糖、还原糖、氯等化学成分的含量都会影响白肋烟的口感和品质。
4. 感官质量:感官质量是指白肋烟在抽吸时给人的感觉,包括香气、口感、刺激性和杂气等。
感官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消费者的吸食感受,因此也是分级的重要依据之一。
根据以上标准,可以将白肋烟分为不同的等级,如特级、一级、二级等。
不同等级的白肋烟在价格和市场认知上也存在差异。
同时,为了确保分级标准的准确性和公正性,通常会制定相应的标准和操作规程,并由专业人员进行分级和鉴定。
白肋烟新品种(系)主要农艺、经济及品质性状评价
![白肋烟新品种(系)主要农艺、经济及品质性状评价](https://img.taocdn.com/s3/m/1bb9537901f69e31433294c2.png)
21 0 1年 第 l 7期
1 5
白肋烟新 品种 ( ) 系 主要农艺 、 经济及 品质性状评价
李晓 清 ,袁 长 玉 ,高 艾 飞 ,杨 东荣 ,段 孝 林 ,陈 红 国
( 恩施 州烟 草公 司建始 县烟 叶 分公 司 ,湖北 建始 4 5 0 ) 4 3 0 摘 要 : 9 P l 、 2 9 2 2 2 、2 8 、4 6和 鄂 烟 1号 ( 照 ) 7个 白肋烟 品种 ( ) 对 9 2 lOB12、0 6、1 6 2 0 12 0 对 等 系 进行 试 验 , 果 表明: 0 6产质 结 92 结果 最好 , 叶外观 质量较 好 , 空 胫病 ;1 6 质结 果较 好 , 烟 抗 22 产 原烟 外观质 量 比对照 稍 差 , 空胫 病 抗性 强 :4 6 质结果 较 好 . 对 20 产 原
l we o u to n a u o t o r la d h a y i c de c f Ho lw t l . o rpr d c i n a d v l e t he c nto n e v n i n e o lo sa k
Ke r s:Buly tb c o;v ite tate au to y wo d re o a c r a eis;ri v lain
n a he c n rl u re rd to n au o te c n rs ,ba ni Holw tl .99 211 o d 1a e a p aa c ,b to vo sy e rt o to ,b twos p o ucin a d v l e t h o ta t d a t— l o sa k P g o e v p e rn e u b iu l
关 键 词 : 肋 烟 :品 种 :性 状 评 价 白
白肋烟主要化学成分因子及聚类分析
![白肋烟主要化学成分因子及聚类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d090dacad5bbfd0a7956735a.png)
研 究 结果 表 明 ,接种 根瘤 菌可 以显著 地提 高蚕 豆 的产量 ,增加 土壤 肥力 。 。 因此 ,对浙 江 省 主
栽 的 蚕 豆 新 品 种 双 绿 5号 进 行 根 瘤 菌 有 效 共 生 匹
瘤 进行 分离 。先 用无菌 水 清理根 瘤表 面污 泥 ,接 着 在 7 %酒 精 中清洗 浸泡 1m n 5 i ,然后 用 升 汞 消毒 根 瘤 表 面 ,最 后分 别用 7 % 酒 精 和无 菌水 清 洗 2遍 , 5 压碎根 瘤 ,用接 种针 蘸 取 瘤液 在 Y A 平板 上 进 行 M
2 1 相 关分析 . 相关 分析 如表 1 ,含氮 成 分 间 、含碳 成 分 间 正
表 1 白 肋 烟 主 要 化 学 成 分 的 相 关 系数
成 分 总 氮 总 烟碱 总 糖 还 原糖
钾
总 氮
总 烟 碱
O 5 l . 6
10 0 . 0
总 糖
O 3 . 21 O 21 . 5 10 0 .0
Hale Waihona Puke 参考文献 : [1] 沈 升 法 ,吴 列 洪 ,李 兵 . 迷 你 甘 薯 优 质 高 效 生 产 [ ] 中 J.
( 任 编辑 :张才德 ) 责
ml
澎 雇 矸 22 第 期 江 学 0 年 5 1
表 3 主成 分载 荷矩 阵
相关 ,这 与 毕 淑 峰 等 ¨ 的烤 烟 分 析 结 果 基 本 一 致 。总烟碱 与总 氮及还 原糖 正相 关 ,与氮碱 比呈 负 相 关 ;钾与 钾氯 比显 著 正相 关 ,与氯 显 著 负 相关 ;
白肋烟
![白肋烟](https://img.taocdn.com/s3/m/834966a4b0717fd5360cdcb8.png)
进口白肋中十四酸(肉豆蔻酸)和十六酸(棕榈酸)的含 量明显高于国产白肋烟,十五酸、亚油酸及其甲基酯、2-乙酰 基吡咯、苯乙醛和2-乙基戊醛略高于国产白肋烟。
国内外白肋烟非挥发性有机酸比较
●烟草中有机酸:挥发性低级脂肪酸、半挥发 性高级脂肪酸和非挥发性二元、三元酸。 ●非挥发性有机酸:以柠檬酸、苹果酸、草酸 为主。 烤烟:苹果酸最高,草酸次之,柠檬酸最 低。总含量7%左右。 白肋烟:柠檬酸最高,草酸次之,苹果酸 最低。总含量10%以上。
第二章 白肋烟
(Burley Tobacco)
主要内容
●白肋烟植物学特征和品质特点 ●白肋烟对环境条件的要求 ●白肋烟栽培技术 ●白肋烟成熟采收与调制 ●白肋烟晾房建造
第一节 白肋烟植物学特征和品质特点
一、起源 二、植物学特征 三、品质特点
一、白肋烟的起源
白肋----美国一个农民的名字; 后来应用到肯塔基州种植的深色烟草中;
282.6 278.5 247.8 239.4 98.0 103.4
降雨量 NC (mm) 温度 LX NC
107.4 108.0 20.9 18.1 23.9 22.5
(℃) LX
3、光照
要求光照充足而不过份强烈。
如果低温阴雨天多,光照不足,会
导致早花。
4、大气湿度 (relative humidity)
4、国内外部分白肋烟香味成分的对比分析
◆在所比较的40种香味成分中,国产白肋烟有31 种成分的含量明显高于进口白肋烟,有8种成 分的含量与进口白肋烟接近。 ◆许多烟草重要的或关键的香味成分,如巨豆三 烯酮、茄酮、大马酮、二氢大马酮、二氢猕猴 桃内酯、金合欢基丙酮(法尼烯丙酮)、西柏 三烯二醇等,国产白肋烟含量明显高于进口白 肋烟,新植二烯的含量也差距很大,国产白肋 烟的含量相当于进口白肋烟的2倍还多。
湖北白肋烟等级质量分析报告
![湖北白肋烟等级质量分析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9d860bc9a1c7aa00b42acb05.png)
41.湖北白肋烟等级质量分析报告汪开保, 王宏伟,吴克松(安徽中烟工业公司芜湖卷烟厂,安徽省芜湖市芜石路135号,241002)摘要:通过对三个试验点7个等级的湖北白肋烟外观质量、感官质量、化学成分、物理指标、工业可用性及其相关性的研究,探求其等级质量特点及其差异规律。
结果表明:湖北白肋烟等级之间质量差距较大,试验点之间差距较小。
在外观等级质量上,整体呈现一定层次;在感官质量的特征香气、烟气强度和细腻程度上,各等级有一定差异;在化学指标上,不同等级差异较大,大多数化学指标较好,烟碱含量明显偏高,总挥发碱偏大,灰分含量高;在物理指标上,叶片厚度稍薄、单位面积重量较轻,但含梗率较低,整体来看,工业可用性较好。
在指标相关性上,白肋烟的总氮、pH值、蛋白质氮/总氮、总糖、叶片厚度、单位面积重量等指标与感官质量多项指标密切相关,且相关系数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叶片厚度、单位面积重量、平衡含水率与多项化学指标密切相关。
关键词:白肋烟;等级;质量;统计分析Analysis Report in Grade Quality of burley tobacco from HubeiWang Kai-bao Wang Hong-wei Wu Ke-song(Wuhu Cigarette Factory, Wuhu ,241002,Anhui,China)Abstract: In order to find quality characteristic and difference, Appearance,sensory,chemical composition,physical performance, usability and relativity of burley tobacco planting in Hu Bei were studied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Difference in variant grade was remarkable other than tobacco from different area.Appearance as a whole vary clearly .Charaterristic aroma,smoke intensity and smooth differentiate from each parison with burley tobacco from American,content of nicotine and total volatile alkaloid and ash are higher.Concern with phsical index,thickness of lamina was litter thinner,weight of unit area was lighter,content of stem was lower.As a whole ,usability in industry was good.With regard to relation in all index,it is related to sensory quality that included total nitrogen,pH,protein nitrogen/total nitrogen,total sugar,weight per area.Correlation coefficient is prominent.Furthermore,lamina thickness,weight per area, balanced tobacco moisture content were related to various chemical constituents closely.Keywords:burley tobacco; grade; quality; statistics analysis白肋烟的质量直接影响混合型卷烟产品的质量。
国内外部分白肋烟香味成分的对比分析
![国内外部分白肋烟香味成分的对比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c498258ed0d233d4b14e6916.png)
烟气与化学国内外部分白肋烟香味成分的对比分析3刘百战 宗若雯 岳 勇 张 映 孙 磊 庄亚东 仇方忻摘 要 采用色质联用(GC/MS)技术和毛细管气相色谱(CGC)对10种国内白肋烟和9种进口白肋烟的香味成分进行了定性定量分析。
在所比较的40种香味成分中,国产白肋烟有31种成分的含量明显高于进口白肋烟,有8种成分的含量与进口白肋烟接近。
许多烟草中重要的或关键的香味成分,如巨豆三烯酮、茄酮、大马酮、二氢大马酮、二氢猕猴桃内酯、金合欢基丙酮、西柏三烯二醇等,国产白肋烟含量明显高于进口烟叶。
就新植二烯的含量而言,国产白肋烟相当于进口白肋烟的2倍还多。
进口白肋烟中的十四酸(肉豆蔻酸)和十六酸(棕榈酸)的含量明显高于国产白肋烟。
此外,十五酸、亚油酸及其甲酸酯、22乙酰基吡咯、苯乙醛和22乙基戊醛略高于国产白肋烟。
本文还探讨了上述烟样的酸碱比,国内白肋烟中虽然烟碱含量非常高,但非挥发有机酸(如苹果酸和柠檬酸等)含量也大大高于进口烟样,因而烟叶整体酸性仍然强于国外的白肋烟。
对国内白肋烟的加料处理工艺,提出了新的观点。
关键词:白肋烟 香味成分 非挥发有机酸 同时蒸馏萃取 毛细管气相色谱 色质联用1 前言烟草香味是影响烟草及卷烟质量的主要因素之一。
烟草香味化合物的分析研究对于卷烟科学配方、提高卷烟的香吃味质量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
随着低焦油卷烟的发展,卷烟工业对烟草和烟气香味成分更加重视,对加香技术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要求加香加料必须以烟草化学为基础,这使烟草和烟气香味成分的分析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另一方面,高效毛细管气相色谱、GC/MS、GC/IR等现代分析技术日新月异的快速发展,给烟草与烟气香味化合物的分析研究提供了条件。
自60年代以来,国内外就烟草香味成分进行了许多研究。
至70年代末,从各类烟草中鉴定出来的香味化合物的数量已达700多种。
国内也曾对烤烟中的香味成分作了大量研究,但关于白肋烟的香味成分的分析报道尚不多见。
资料晾晒烟知识
![资料晾晒烟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6d805bae1b37f111f18583d049649b6649d70952.png)
晾晒烟室烧病:烟叶在晾制过程中,遇到高温高湿条件,烟叶变褐甚至腐烂掉,这种现象称为室烧病。
混合型卷烟:将烤烟、白肋烟、香料烟及其他类型的晒晾烟经过科学的配方,通过适当的工艺处理而卷制的一种卷烟类型。
发展中式混合型卷烟:是指基于多类型烟叶原料配比的原理,以烤烟、香料烟、白肋烟等烟叶为主体配方原料,或者部分添加中草药萃取地方性晾烟:指在特定的气候、土壤、品种等因素的综合作用下,形成的具有地域特色的晾烟。
国内主要是广西武鸣.晒烟:指烟叶收获后,首先避免烈日直晒,使其变黄,完成内部化学成分变化,而后在烈日下定色,使所希望的颜色和内在品质固定下来。
晾烟:烟叶成熟采收后置于通风北阳的环境,利用自然空气的流通,使烟叶完成颜色和内在化学成分的变化,并使其干燥。
晒晾烟:是指以自然条件为主的晒制、晾制或晒晾结合的方法调制的烟叶。
室烧病:烟叶在晾制过程中,遇到高温高湿条件,烟叶变褐甚至腐烂掉,这种现象称为实烧病。
第一章概论1、晒晾烟按调制方法分为那些类型?按调制方法为主分为3大类:晒烟、晾烟、熏烟2、晒晾烟按香气类型和用途分为哪些类型?根据烟叶品质特点和用途分为7类:白肋烟、香料烟、淡色晾烟、深色晾烟、雪茄烟、深色晒晾烟。
按照香气类型和用途分布:1、香料型2、半香料型3、似烤烟型4、混合型卷烟5、发展中式混合型卷烟:3、发展我国晒晾烟生产的意义?1.晒晾烟是良好的育种材料2.节约能源3.目前世界卷烟发展方向——减害降焦,4.围绕生产低焦油安全烟,卷烟工业采取很多措施:5.滤嘴烟的比例增加6.在配方中掺用膨胀烟丝7.高透气度盘纸使用8.特殊滤嘴研制及使用9.中草药添加剂10.发展混合型卷烟。
第二章白肋烟1、白肋烟的品质特征(外观、化学成分等):均株高、叶大,茄科,烟草属,红花烟草种异性——叶片颜色淡绿色,而烤烟深绿色,叶片主脉乳白色,茎杆韧皮部乳白色,茎叶角度小,大田后期叶片变黄速度快白肋烟较烤烟相比,含氮量高,碳水化合物含量较低。
中华人民共和国白肋烟国家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白肋烟国家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4addeb8476eeaeaad1f33072.png)
1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正常栽培、管理,经过晾制和复烤而未经发酵的白肋烟。
以文字标准为主,辅以实物样品。
分级交售、收购、调拨、供应定级以本标准为依据。
2引用标准GB2635烤烟GB2636烤烟检验方法3名词、术语3.1晾制(air-cured)烟叶采用晾房或晾棚在不受阳光直射的自然气候条件下进行调制。
3.2成熟度(maturity)指烟叶的成熟程度。
分完熟、成熟、尚熟。
3.3叶片结构(leafstructure)指烟叶细胞的疏密程度。
分松、疏松、稍疏松、稍密、密。
3.4颜色(color)指烟叶经过晾制后所呈现深浅不同的色泽。
由浅至深分浅黄、浅红黄、近红黄、红黄、红棕,以及微带青。
3.4.1浅黄(buff=L)稍显红色的淡黄色。
3.4.2浅红黄(tan=F)浅红色呈现黄色。
3.4.3近红黄(tannishred=FR)红色略呈现黄色3.4.4红黄(red=R)红色呈现深黄色。
3.4.5红棕(darkred=D)红色呈现棕色。
3.4.6微带青(greenish=V)黄色烟叶含青程度在二成以内。
3.5光泽(finish)指烟叶表面色彩的纯净鲜艳程度。
分鲜明、尚鲜明、稍暗、较暗、暗。
3.6身份(body)指烟叶的厚度和密度。
或单位面积重量,以厚度表示。
分适中、尚适中、稍薄或稍厚、较薄或较厚、薄或厚。
3.7长度(length)烟叶从主脉底端到叶尖端点的直线的量度,以厘米表示。
3.8损伤度(injurytolerance)指破损、杂色、残伤损害烟叶的程度。
3.8.1由于虫咬、雹伤、机械破损等因素的影响,使烟叶缺少一部分而失去完整性。
3.8.2杂色(variegated=K)指烟叶表面存在着与基本色不同的颜色斑块,包括黄色、带灰色斑点或变白等。
3.8.3残伤(waste)指烟叶受损部分透过叶背使组织受损伤或失去加工成丝的强度和坚实性,如病斑、枯焦等(不包括霉变)。
3.9叶面(leafsurface)指烟叶叶面或叶片的平展或皱缩程度,分平展、微皱、皱、皱缩。
白肋烟简易图及分组
![白肋烟简易图及分组](https://img.taocdn.com/s3/m/eba85379a26925c52cc5bf19.png)
顶叶
T
显露、突起
窄、叶尖锐
厚
注:在部位特征不明显的情况下,部位划分以脉相、叶形为依据。
表2颜色特征
颜色
代号
颜色特征
浅红黄
L
浅红黄带浅红棕
浅红棕
F
浅棕色带红色
红棕
R棕色带红色Fra bibliotek杂色K
烟叶表面存在着20%或以上与基本色不同的颜色斑块,包括带黄、灰色斑块、变白、褪色、水渍斑、蚜虫等。
白肋烟部位简易图及分组因素
按烟叶着生部位划分为脚叶、下部、中部、上部、顶叶五个部位,部位特征见表to颜色由浅至深分为浅红黄、浅红棕、红棕三种颜色,另设杂色,颜色特征见表2。
表1特征部位
部位
代号
特征
脉相
叶形
厚度
脚叶
P
较细
较宽圆、叶尖钝
薄
下部
X
遮盖
宽、叶尖较钝
稍薄
中部
C
微露
较宽、叶尖较钝
适中
上部
B
较粗
较窄、叶尖较锐
白肋烟生产技术方案
![白肋烟生产技术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fe1d256259fafab069dc5022aaea998fcc22405e.png)
白肋烟生产技术方案一、指导思想以都宝牌卷烟对白肋烟叶的需求为导向,选择生态条件最适宜地域和适宜的优质抗病白肋烟品种,通过配套适用栽培技术的推行应用,改善烟叶外观质量和内在质量,生产出白肋烟香型风格显著、化学成份协调的优质白肋烟,实现卷烟工业提供优质白肋原料,增进工商良性互动,一路发展。
二、生产目标一、产量指标:亩产量175千克。
二、上等烟率15 %、中等烟率65 %二、外观质量:烟叶成熟度好,颜色浅红棕、浅红黄,光泽强、色度浓、弹性好、组织疏松、厚薄适中。
3、内在质量:白肋烟香气风格突出、吃味醇和舒适、杂气少、刺激性小、干劲适中、燃烧性好、可用性和安全性高。
主要化学成份指标为1)烟碱含量:下部叶%,中部叶3—5%,上部叶不超6%。
三、主要生产技术办法一、种植品种布局达白1号占种植面积80%以上,在海拔700米以上地域种植,主要散布在xx市、宣汉种植2万亩;达白2号占20%,在海拔700米以下试种,主要在开江种植4000亩。
二、田地选择田烟选择上年未种过烟的田块,地烟必需两年内未种过烟,田烟水旱轮作种烟,特别是原来种烟发生过黑胫病的田地不要种烟,要求烟田土层深厚,耕耘层要在30cm以上,肥力中等或中等偏上,光照条件好,排灌方便,抗旱水源条件有保证,前作为冬闲地、绿肥,套作仅限早熟小麦、油菜,小麦油菜播幅不得大于35cm,小表、油菜收获期不得晚于5月15日,烟叶预留行不能小于85cm。
3、培育壮苗(详见《20**年xx市漂浮育苗操作技术方案》)4、整地理墒移栽前大田要当即深挖、晒垡、碎垡、耙平,并按120cm ×45—50cm的规格划行,提前条施底肥后起垄、,起垄高度25-30cm。
五、集中移栽坚持预整地,适时集中移栽,同一片区内必需在2—3天内栽完。
六、平衡施肥(1)施肥要求按照我区土壤的营养状况,烟株长势长相,降雨量的多少,做到有机无机相结合,铵态氮与硝态氮相结合的原则,合理供给和调节烟株必需的各类营养元素,知足烟株生长的需要,提高肥料利用率,增进烟株平衡生长,对于缺硼、镁、锌等微量元素的烟株,用浓度—%进行叶面喷施。
白肋烟试种试验
![白肋烟试种试验](https://img.taocdn.com/s3/m/a4081606f08583d049649b6648d7c1c708a10b06.png)
白肋烟试种试验马文清;田野;马莹;吴良学【摘要】为丰富和开发卷烟原料的多样性,满足国际卷烟原料市场的要求,白肋烟日显重要.白肋烟与烤烟都是嗜好品性的经济作物,是一项劳动密集型的经济作物,主要适宜在经济落后的地区种植.但是,白肋烟的特性与烤烟的特性有明显的不同,需要的积温和光照较烤烟高,栽培管理和调制手段也有明显的不同.因此,在贵州省兴义市丰都办赵家度村树洒组试种了白肋烟品种TN901333.3 m2.结果表明:其长势良好,表现出良好的适应性,并按白肋烟的调制方法进行了调制,其经济产量、品质等符合优质白肋烟的要求.【期刊名称】《现代农业科技》【年(卷),期】2017(000)007【总页数】3页(P1-2,4)【关键词】白肋烟;种植;调制【作者】马文清;田野;马莹;吴良学【作者单位】贵州省烟草公司黔西南州公司,贵州兴义 562400;贵州省烟草公司黔西南州公司,贵州兴义 562400;贵州省烟草公司黔西南州公司,贵州兴义 562400;贵州省烟草公司黔西南州公司,贵州兴义 5624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572众所周知,白肋烟是混合型卷烟的基本原料之一,在一段时间里,我国主要是湖北的恩施等地生产白肋烟,云南和四川也有种植,但国内生产量少。
随着我国混合型卷烟的开发应用、卷烟出口量的增长、卷烟降焦等安全要求的提高,白肋烟的需求量越来越大[1-3]。
20世纪70年代,误把白肋烟当作烤烟种植,当时其长势比较好,但调制方法不正确,其后未种植过。
当前,在兴义试种的白肋烟,严格按照白肋烟的生长规律、科学的调制方法等进行操作,达到了预期的目的[4-6]。
分析研究了贵州省黔西南各县(市)的地理、生态、社会、经济等因素,推论出:可在贵州黔西南州的兴义市、兴仁县和贞丰县的烤烟生产区的部分乡镇,册亨、望谟的多数乡镇都可以种出优质的白肋烟,有优质白肋烟年产2.5万t的潜力。
现将试种白肋烟的情况报告如下。
1.1 试验材料供试白肋烟品种:TN90,湖北省烟草种子技术推广中心提供。
烟草行业专业术语
![烟草行业专业术语](https://img.taocdn.com/s3/m/b71d74324a35eefdc8d376eeaeaad1f3469311b5.png)
烟叶词典关键词之一:品种词条:晒烟晒烟是明代美洲烟叶传入中国后的本土化品种,这种经过晾制或晒制的逐渐成为中国的一种传统经济作物,其调制方式为晾或晒。
词条:烤烟1906年(光绪三十二年),自美国传入中国,其调制方式为烘烤。
词条:香料烟香料烟又称土耳其烟、东方型烟,是红花烟草的一种特殊烟草类型,产于地中海沿岸,用作混合型卷烟配料。
中国最早引种香料烟是在1916年。
词条:白肋烟白肋烟(Burley)原产于美国,音译而称。
中国引种白肋烟始于20世纪30年代。
主要产区有湖北、四川、重庆等地。
关键词之二:生产生产流程:育苗——大田管理——采收——烘烤——收购词条1:育苗选用良种——培育壮苗(一般采用漂浮育苗技术)词条2:大田管理系统整地——施肥——移栽——大田管理——病虫害防治——打顶抹杈。
词条3:烟叶采收采收原则为下部叶适时早采,中部叶适熟采收,上部叶成熟采收,顶部4-6片叶充分成熟后一次性采收。
词条4:烘烤编烟——烘烤。
词条5:收购流程:入户预检——集中收购——编码定级关键词之三:管理创新词条:“稳定规模”贯彻“控得住”与“稳得住”的政策措施,将合同制作为烟叶工作的主线。
词条:GAP质量追踪系统烟农互助组作为烟叶质量管理基本单元进行统一编码,收购定级后贴上“原烟条码标签”运输到上级加工企业进行“入厂复验”,烟叶入厂后通过加工各环节的信息确认和信息增补,系统自动生成“烟包条码标签”、“烟笼条码标签”、“烟箱条码标签”,从而实现了烟叶生产交售存储、烟叶调拨运输、烟叶销售加工及卷烟制作的全程监控和质量跟踪。
关键词之四:科技创新词条:中式卷烟2003年《中国卷烟科技发展纲要》明确提出“以市场为导向,保持和发展中国卷烟的特色,大力发展中式卷烟”的卷烟科技发展方向,并将“中式卷烟”定义为:能够满足中国卷烟消费者当前和潜在消费需求、具有独特香气风格和口味特征、拥有核心技术的卷烟,主要包括中式烤烟型卷烟和中式混合型卷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白肋烟]白肋烟-基本资料
作者:MAIGOOcn 来源 : 互动百科浏览次数:0
白肋烟知识入门-特点-分类篇:对白肋烟的基本知识和相关采集工艺的概括介绍。
白肋烟-基本资料
白肋烟(burley)
烟草类型之一。
是普通烟草的缺绿变异型。
茎和叶脉乳白色,又称白色白肋烟(White burley)。
烟叶用晾房调制成淡色晾烟。
原产美国,主脉较粗,水分含量较高,叶片较薄,弹性强,尼古丁和总氮含量比烤烟高,烟气劲头大,含糖量低,具有很强的吸收能力。
在一般工艺加工过程中,白肋烟吸收糖料40%以上,晒烟20-30%,烤烟仅10-20%。
白肋烟有调和香气和吃味的作用,是混合型卷烟的重要原料,也是斗烟原料。
白肋烟生长势较强,生长期较短,成熟集中。
应以基肥为主,追肥为辅和施足基肥,早施追肥为原则,中国每公顷通常栽植2.25万-3万株。
白肋烟抗逆性较弱,易受病虫为害,应采取轮作。
烟叶成熟特征与烤烟相似,采收晾制以“三伏天”为宜。
采收方法有两种。
白肋烟-砍株法
当中部叶成熟时,离地面7-10cm处将烟株割下,在田间凋萎后,用竿穿起,倒挂在晾房里晾制。
白肋烟-采叶法
采后划破主脉,然后用绳穿起挂入晾房。
中国多用此法。
晾制过程中,叶色变化为淡绿→黄绿→淡黄→正黄→棕色→褐色。
通过开关门窗和调整烟绳距离控制温湿度,温度要求16-32℃,相对湿度在66-80%的范围内。
干燥程度以手捏叶片易碎、主筋易于折断为宜。
晾制时间一般脚叶需15天左右,腰叶20天左右,顶叶25天左右。
白肋烟美国生产最多,其次是意大利、西班牙、巴西、韩国、马拉维、墨西哥等。
中国50年代引进种植,主要集中在湖北、四川两省种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