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科老年患者的主要心理问题及接诊对策

合集下载

口腔修复门诊老年病人心理特点分析及对策

口腔修复门诊老年病人心理特点分析及对策

口腔修复门诊老年病人心理特点分析及对策推广使用。

【关键词】口腔修复;老年患者;心理干预策略随着我国老年人口的增长,老年患者数量不断增多,老年人的临床干预也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1]。

随着现代医学改革的不断深入,临床干预应该突破传统模式的限制,除了关注患者的生理需求外,还要关注患者的心理与社会需求[2]。

老年患者由于合并多种疾病,加上文化水平较低,相比于年轻患者来说,老年患者更容易产生焦虑抑郁情绪,这不但会影响治疗效果,还会诱发应激反应。

因此对于进行口腔修复的老年患者,需要加强心理干预策略,缓解患者的心理压力,改善患者的身心状况[3]。

为了观察针对性心理干预策略的应用价值,文章选取2021年1月-2021年12月50例干休所收治老年口腔疾病患者进行对照观察,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选取2021年1月-2021年12月50例干休所收治老年口腔疾病患者,根据干预方法分组。

观察组中男性18例,女性7例,年龄87岁~95岁,平均(90.4±4.2)岁。

对照组中男性16例,女性9例,年龄88岁~94岁,平均(90.6±4.4)岁。

入选患者均符合口腔修复的适用证。

两组一般资料差异无意义,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对照组常规干预,包括健康教育、治疗指导、生活干预等措施。

观察组加入针对性心理干预策略,具体措施为:(1)心理特征分析:①老年患者往往存在记忆力下降、反应迟钝等特点,不知道如何配合医生操作,导致治疗时间延长,容易诱发各种不良反应;②部分老年患者对于医生的信任感较低,往往选择相信一些偏方和谣言,从而坚持自己的见解,抗拒治疗,尤其是一些文化水平较低的老年患者;③部分患者认为自己应该受到尊重,一旦医护人员没有及时回答,或者是等候时间过长,就会大发脾气,引起医疗纠纷;④部分老年人情感脆弱,对于亲人有较高的依赖性,希望有亲属在旁陪伴;⑤部分患者由于合并多种疾病,治疗期间需要注意各种风险事件;(2)针对性心理干预策略:①医护人员需要穿着整洁大方,态度温和,用词礼貌,才能够提高老年患者的信心;同时干预人员还需要主动接待患者,积极与患者沟通,从而减轻患者的焦虑情绪;对于有不适反应的患者,需要及时告知医生并采取对症干预措施;②治疗前需要详细询问患者的过往病史,同时展开简单的口腔保健知识宣教,通过有效的沟通与交流,获得患者的支持与配合;很多老年患者由于自理能力下降,口腔卫生习惯不佳,容易出现牙龈裂、龋齿等问题,因此需要做好术前检查;③老年患者在治疗期间可能会有较多的不适感,因此需要合理调整治疗椅的角度,并让患者充分休息;对于比较敏感的患者,需要告知其治疗时可能会产生的疼痛感,消除患者由于过度紧张引起的意外反应;治疗结束后要打印注意事项,以便患者出院后观看;1.3观察指标比较两组患者口腔修复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干预前后焦虑抑郁情绪变化。

门诊口腔科患者常见的心理问题及护理方法

门诊口腔科患者常见的心理问题及护理方法

门诊口腔科患者常见的心理问题及护理方法随着生活水平和健康意识的提高,人们对口腔疾病越来越重视,因此口腔科患者人员多、就医等待时间长,成了各个医院口腔科的正常现象,许多患者等待过程中看到前面病员口腔出血、痛苦的表情、听到小朋友的哭叫声、机器以及诊疗器械的响声等等,会引起患者的各种心理反应,从而影响患者的就医情绪,因此,做好病人的心理护理显得尤为重要。

本人对门诊口腔科常见的心理问题做了测试和总结,并进行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取得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心理问题1.1 恐惧与害怕多数患者到口腔科就有恐惧感。

口腔科的特殊气味和噪声,牙科器具、环境陌生,打麻药以及治疗、拔牙、疼痛等每一样都让患者感到害怕,特别是小孩,连看到医生都害怕,更不要说看到刀、剪、钳等器械了,好多小孩都是被家长强迫按到牙椅上,在哭闹中完成治疗任务的。

曾经我院有个小孩三次按到牙椅上,三次跑掉,最后还是做通思想工作,自己主动配合治疗。

1.2 焦虑与担心由于患者担心治疗过程中是否疼痛、伤口的预后怎样、牙齿质量的好坏、矫正能否达到预期的效果、颜面部外伤的患者担心是否影响容貌,自费患者担心经济费用等等。

1.3 悲观与抑郁颌面部外伤的患者面部留下永久的疤痕、久治不愈的疾病、下颌骨骨折的患者,术后需流质饮食,不可张口说话吃饭,生活很不方便,而且需要很长时间才能恢复痊愈,导致患者对疾病的恢复失去信心,对生活悲观失望,甚至产生抑郁心理,从而不予配合治疗。

1.4 愤怒与不满医源性创伤的患者,对治疗结果不满意者,亦见于候诊时间稍长的患者,因为他们没有心理准备,常常易激动,医护人员稍有不慎,或者解释不到位,易引起纠纷或者投诉,甚至表现过激行为。

1.5 期望与等待矫正患者常期望得到满意的效果,牙齿修复患者希望尽早能戴到适合的牙齿,慢性疾病患者期望能尽早摆脱病魔,在这些过程中稍有不如意的地方,就容易产生不愉快或者纠纷。

2 护理方法2.1 提供尽可能舒适的环境因为口腔科医生的工具材料比较多,所有东西用完以后要及时收干净,物归原处,保持清洁优美的环境,及时清理治疗台及地面上的血迹污物,避免刺激患者。

门诊口腔科患者常见的心理问题分析及护理体会

门诊口腔科患者常见的心理问题分析及护理体会
中 国继 续 医学 教 育 第 7 卷 第1 2 期 2 6 3
8 例头 盆不 称 , 7 例臀 足位 。 对 照组 和观 察组 患者 的一 般资 料对 比 , 所得 计量 资料 采用 t 检验 , 所 得计 数资料 采用 ) ( 检 验 , 以 P< 0 . 0 5
差异 较小 ,无 统计 学意 义 ( P> 0 . 0 5 )。
对 照 组 患者 的 S A S 评分平均为 ( 5 2 . 1 ±3 . 7) 分 ,S D S 评 分 平 均为 ( 5 3 . 5 ±5 . 1 ) 分 ;观 察组 患 者的 S A S 评 分平 均为 ( 3 7 . 6 ±4 . 2)
1 . 2 1 术前 心 理护 理 在 患 者人 院 时护 理人 员 要热 情 、真 诚地 接 待 分 ,S D S 评分平均为 ( 4 0 - 3 ±4 . 2)分 ,则 观 察 组 患 者 的 焦 虑 、抑 产 妇 以及 产妇 家属 , 并 主 动帮 助产 妇熟 悉医 院 、 科 室 以及 病 房环 境 ; 郁 情况 优 于对 照组 ,差 异显 著 ( P< 0 . 0 5 )。
敏 感等 心 理 ,并 且 常常 会 出现失 眠 、焦虑 不 安 、食 欲 不振 等症 状 ,
围手术 期 护理 中具 有显 著 的效 果 [ 4 - 5 1 ,能 够显 著 减轻 患者 的 焦虑 、
针 对 这种 情 况 ,护 理人 员 可 以通 过 心 理 暗示 、转 移 患者 注 意 力 以 抑 郁 程度 ,对保 证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手术 顺 利 完成 以及 改善 患 者 预后 具 有 十分 显 著 及 必 要 的药 物 辅助 治 疗 ,来 让患 者 保 持情 绪 上 的稳 定 ; 患 者 出 院 的临床 意 义。

口腔诊治中医患心理分析及应对措施

口腔诊治中医患心理分析及应对措施

口腔诊治中医患心理分析及应对措施【摘要】目的分析口腔诊治中医患的心理,并探讨其应对措施。

方法根据临床病例将患者的心理分为绝对信任型、顾虑型、自以为是型和恐惧紧张型四种;将术者的心理分为过分放松型和过分紧张型两种。

并就此进行匹配应对,提出应对措施。

结果通过具体的心理分析及实施相应的应对措施,有利于协调医患关系,提高疾病矫治效果。

结论在口腔医疗保健与治疗中应调整好患者与术者的心理,将有利于提高治疗效果,避免医疗纠纷。

【关键词】口腔诊治;医患心理;应对措施1患者就诊时的心理分析及采取的相应措施1.1患者对术者绝对信任,完全配合一般情况下,就诊次数较多的患者,对口腔科的就诊次序及一般治疗较为了解,“心中有数”。

如果多次均为同一术者,且操作轻柔,态度和蔼,治疗效果明显;或者是术者在患者的心目中有良好的印象或知名度,这种信任心理会更强烈。

面对此类患者术者的治疗应当更加精心,以维持患者的这种心态,取得更加明显的治疗效果。

1.2患者顾虑重重,过分担心1)看到术者年纪较轻,资历较浅,担心其技术水平低,操作经验少,会增加疼痛,影响疗效。

对待这一类患者就要求术者平时要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操作技能,对患者的检查要仔细,对疾病诊断要准确,治疗计划要详细,且多给患者耐心细致地解释一些常用术语,操作时要谨慎而准确,尽可能做到无痛操作,这样才能取得患者的信任。

2)患者非首次就诊于同一术者或首次及某一次治疗不当,给患者造成痛苦,使患者失去信任。

这时要认真寻找原因,并诚恳地向患者道歉,耐心细致地讲清造成失误的原因,重新取得信任。

这就要求术者在患者每次就诊时均应认真对待,严谨治疗。

3)患者就诊时,术者不注意自身的形象和修养,容易使患者产生错觉,认为术者像个“江湖游医”,基本功不扎实,作风不严谨而拒之。

这就要求术者工作时要注意自身形象,衣着得体、大方,谈吐文雅、谦虚谨慎,给患者留下好印象,并相信术者经过系统的专业学习,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精湛的医术和良好的修养。

老年病人常见心理问题及护理对策

老年病人常见心理问题及护理对策

老年病人常见心理问题及护理对策摘要】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开展,我国人口平均寿命逐渐延长,人口老龄化程度日趋增加,老年人问题日益突出。

帮助老年人建立健康有序的生活,是和谐社会的要求,也是传统道德的要求。

老年人心理健康问题也越来越受到医疗、护理工作的广泛关注。

如何提高老年人心理健康水平,使老年人在身心愉悦状态下渡过自己的晚年生活,已成为当今老年人心理护理的重要内容。

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加而机体逐渐衰老,如食欲、记忆、认知功能减退,失眠、听力及视力下降,免疫功能下降等等,这些都是正常生理方面的改变,伴随健康和社会环境的改变,老年人或多或少出现心理健康问题,对此进行护理指导,以提高老年人心理健康水平和生存质量。

关键词老年人;心理问题;护理对策1老年病人常见的心理问题〔1〕焦虑。

老年病人多已退休,收入减少,所患疾病多为慢性终身疾病,加上医疗费用昂贵,使病人容易对医疗丧失信心,情绪低落、忧郁,对任何事物不感兴趣,活动范围缩小,生活意念下降,食欲不振,对疾病康复失去信心,自动出院率高。

〔2〕否认疾病存在。

有些老年人对医护做出的病情诊断难以接受,他们常以自己的主观感觉良好来否认疾病存在的事实。

或者虽然接受了疾病诊断,但存在不同程度的侥幸心理,对疾病的严重程度半信半疑,因此,不按医嘱行事。

〔3〕恐惧。

老年人由于担忧患病后自理能力,心理压力较重,会产生忧郁感和恐惧感,情绪易烦躁冲动,当病情较重时,常意识到死亡的来临,表现为害怕、敏感、多疑,病人主诉常与体征不符合。

另外,一些对其陌生的诊断方法和治疗措施也会增加病人的负担而产生恐惧心理。

〔4〕孤独感。

老年人子女长大成人,分家另过;老年人由于丧偶、离退休、独居,人际交往减少,社会及家庭地位改变,很容易产生孤独和失落感。

住院老年病人由于病房生活单调乏味,周围都是陌生人,与医护人员交谈较少,病房病人形形色色,易使病人产生不平安感和孤独感。

〔5〕自尊心理。

老年人一般以自我为中心意识较强,固执,喜欢别人恭顺服从,不愿听人安排,提出不现实的要求,情绪波动大,稍不顺心就与人发生冲突,自控能力差,尤其不重视年轻医护人员意见,有时候突然拒绝治疗护理,有时候又争强好胜,做一些力所不能及的事情,这样可能引起一些意外事故的发生。

高龄口腔疾病患者心理分析与防治

高龄口腔疾病患者心理分析与防治

的”对于牙体病和牙周病不认为是疾病。对牙痛 , 不是病的理论根深蒂固, 如无疼痛一般不去就医, 或 者简单地 口服止痛药和消炎药 , 而造成错失治疗 良
机, 最终成 为 无 牙颌 或无 功 能 颌 而 影 响 生 活质 量 。
作者单位 :0 13 上海市闵行区虹桥社区服务 中心 2 10 ( 朱月红 )上海市 闵行区牙病防治所护理部 ( , 王戟文) 朱 月红 : , 女 大专 , 主管护师 , 护士长
老年人 口腔颌 面部解剖生理 均发生不 同程度的 变化 , 文献 资料分析 ,5岁 以上 的老年人有 7 ~ J6 % 1%发生 口腔 疾病 或不 适 , 0 机体 对疼 痛 承受 的能 力 降低 。对 于 口腔疼痛 和异 常均要臆想 到是癌症 。情 绪紧张和精神压 力 导致 恐惧 而乱 投 医 , 医 不愈更 久 增 加心理负担 , 贻误正规 的有效治疗 时机 。
1 临床资料 20 0 6年 2月 ~ 0 8年 2月对 6 20 O岁 以上 2 0例 6
许 多老年 人有 一定 的 口腔保 健知识 , 口腔保 对 健 尤为重视 , 均能到正规 口腔专科接 受检查和治疗 , 能主动接受 医师 的正 规 指导 和 口腔 知识 学 习 , 能 并 有 效地教育 家人 正确 做 到 口腔 卫生保 健 , 有效 维持 口腔卫生 能力从而延缓 口腔各种功 能衰退 。
面、 有效 的治疗 , 以防并 发症 的发 生 。 33 开 展新型科 学 的理念指 导 .
他疾病资料, 护理方式 , 文化程度, 更年期反应程度,
职业 习惯 。 2 老年 人的心理状态 2 1 恐癌 型 .
部分 老年人 患有 多 种慢性 疾 患 , 并发 口腔 疾病 伴有 行动不便且 长期 病 痛 , 失 治疗信 心 而拒 绝就 丧 医; 缺乏 口腔 卫生保 健知识 , 造成老年 口腔 疾病患者 得不 到有效 治疗 。老 年化 程 度增 加 , 分空 巢 老人 部 更难 以维持基本 健康 需求 , 口腔保 健在 社 区必须 更 进一 步加强 。对社 区 医师加 强 1腔疾病理 论知识的 2 1

口腔门诊老年患者心理特点论文

口腔门诊老年患者心理特点论文

口腔门诊老年患者的心理特点分析及对策【中图分类号】r783.1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2)04-0157-01随着我国老龄化的到来,老年人口的不断增长,及生活水平和医疗条件的改善,老年人的口腔健康日益受到重视。

在口腔门诊中老年患者占了很大的比重,因此结合其心理特点分析,合理的安排老年患者的治疗,将有助于提高老年患者的口腔诊疗过程和效果。

1 老年患者的心理特点1.1 紧张恐惧:在口腔诊疗过程中, 由于大多数老年患者对口腔保健基础知识的缺乏以及对口腔诊疗过程中可能产生疼痛等不适感觉的恐惧, 大多都有不同程度的紧张感;加之老年人多数同时伴有其他系统的疾病,例如心脑血管方面的,所以他们还害怕在治疗口腔的同时引发其他的疾病。

1.2 烦躁易激怒:老年患者容易情绪不稳定, 遇到小事易激怒, 往往由于沟通不畅而引发争执; 随着年龄增长,老年患者往往更加容易敏感、猜疑, 孤独感十分明显, 希望被照顾和关心的情感也更加强烈。

因此, 更希望医生详细向其描述病情以及接下来的诊疗计划。

如果诊疗时间过长,会加剧他们的烦躁情绪。

1.3 反应迟钝复述不清:老年患者由于思维逻辑能力的衰退, 加上听力减退,动作反应迟缓等各方面因素,造成反复叙述,对医生诊疗方案理解不足, 易造成诊疗过程的不配合, 甚至产生医患纠纷;1.4 固执及不信任感较强:老年社会经验丰富,易对事物采取怀疑的态度,坚持己见,尤其是面对年资较轻的医师时,不信任感会增强。

2 方法和对策关注老年患者的心理特点减轻老年患者就诊的心理负担。

树立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 认真研究老年患者的医疗服务需要, 不断转变服务观念, 拓展医疗服务领域, 不断提高服务质量。

首先,要主动、积极地与老年患者沟通。

口腔医生应认真倾听老年患者的描述并耐心与他们沟通, 详细向他们讲解诊治过程和预后效果。

有些老年患者的顾虑心理严重, 在某些情况下甚至可以采用姑息治疗的方法, 缓解. 其心理压力, 减轻其心理负担。

门诊口腔科患者的心理及护理对策

门诊口腔科患者的心理及护理对策

门诊口腔科患者的心理及护理对策【关键词】口腔患者;心理护理随着时代的进步及医学形式的转变,患者的心理、社会需求日益受到医护人员的重视。

门诊口腔科是医院的重要窗口,病员流动性大、心理反响各异,做好病员的心理护理,不仅对患者的精神和疾病的恢复起着重要的作用,而且有利于医院的医德、医风及经济效益的进步。

我们根据多年的口腔科工作经历,针对口腔科患者常见心理特点及护理对策,谈几点看法及体会,与同行共同讨论。

1 患者的心理特点1.1 恐惧心理多数患者现见口腔科的治疗器具就有恐惧感。

有的患者看到刀、钳就心慌,看到“磨牙机〞就浑身打颤;更有的患者惧怕见到血,同时还害怕在治疗中会出现疼痛等等。

1.2 忧郁心理由于患者担忧伤口的预后,颜面部外伤的患者担忧是否影响容貌及生活,自费患者还担忧经济费用。

过多的担忧使患者背上沉重的思想包袱,面带愁容、心情不好,影响疾病的康复。

1.3 悲观心理多数因车祸致伤的患者,久治不愈,导致患者对疾病的恢复失去信心,对生活悲观绝望,故而治疗被动,不予以配合。

例如:外伤引起的下颌骨骨折的患者,经下颌骨固定术后,需流质饮食,不可张口大声说话、吃饭,生活很不方便,而且更是需要很长时间才能恢复痊愈。

1.4 不满心理多见于别人误伤、事故伤或医源性创伤患者,亦见于对医院环境、就诊程序不熟悉者,他们常有抱怨心理,易冲动烦躁,爱发牢骚,有时表现过激行为,医护人员稍有不慎,那么易引起纠纷。

1.5 期望心理患者常期望得到医师、护士的重视与尊重,医护人员有高超的技术和一流的效劳,能少花钱,治好病,能得到更多与自身疾病相关的信息。

2 护理对策2.1 减轻患者的恐惧心理2.1.1 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护士着装整洁,仪表端庄、举止大方、微笑有礼地接待患者,主动与患者打招呼,询问患者的需求和病情,关心和体贴患者,进一步沟通护患之间的感情。

2.1.2 保持优美环境,及时清理治疗台及地面上的血迹污物,给患者做好解释工作,防止刺激。

口腔专科医院老年患者的心理特点分析及护理措施

口腔专科医院老年患者的心理特点分析及护理措施
的心理特 点是实施 护理措 施 的关键 j 。现 回顾性 总结 分析 老
当安排业余 活动 , 根 据患者 的疾 病情 况安 排合理 的膳 食搭 配 。
1 . 2 护理措施 A组 给予优 质护 理 , 具体 护理 措施包 括 以
量评分 高于 B组 , A组 的疼痛 评分 低 于 B组 ( P <0 . 0 5 ) 。见
表2 2组 患 者 的 疼 痛 评 分 、 生 活 质 量 评 分 比较
n= 5 9 , 分。 i±s
下几点 : ( I ) 普及教育知识并进行 宣传 教育 : 对 患者 培训 常见 的
理模式 的关键 , 因此也是护理老年 口腔患者 的关键 。护 士需 以
2 . 3 2组焦虑发生率 、 抑郁发生 率以及睡眠满意度 比较
A组
的焦虑发生 率低 于 B组 , 睡 眠满意度 高于 B组 (P <0 . 0 5 ) , 2
组 的抑郁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 意义 (P > 0 . 0 5 ) 。见表 3 。
患 者打造安静 、 舒适 、 干净 的住 院病房 , 根据 患者 的个 人喜好适
现今 , 随着我 国生活水平 的不 断提 高和医疗科 技的迅速 发 展, 我 国的老年人群 比例逐年增加 。老 年人生病 的几率加迅 速
加大 , 口腔专科 医院的患者 也不 例外 J 。因此 , 掌握 老年患 者
1 资料 与 方 法
2 . 1 2组有效率和患 者满意 度 比较
度均高于 B组 ( P< 0 . 0 5 ) 。见表 1 。
A组 有效率 和患者 满 意
1 . 1 一般 资料
我院2 0 1 1年 2月 1 7日至 2 0 1 2年 8月 1 7日
表1 2组的有效率和 患者满意度 比较 n= 5 9 , 例( %)

口腔科老年患者手术前心理护理的临床分析

口腔科老年患者手术前心理护理的临床分析

口腔科老年患者手术前心理护理的临床分析摘要探讨和分析口腔科老年患者手术前的心理障碍及心理需求。

关键词老年患者;口腔科;手术;心理护理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病人对医疗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通过对我院2006年5月至2009年5月160例口腔科老年患者手术前心理状况的调查,分析老年患者的心理需求,使老年患者在术前具有良好的心理准备,积极配合手术治疗,对手术效果及预后均起到良好的作用。

现将该组病例术前心理调查的临床分析报告如下。

1对象与方法1.1调查对象本组160例,男74例,女86例,年龄60~89岁,平均75岁。

疾病种类:腮腺肿瘤82例,外伤性骨折34例,唇癌26例,舌癌18例。

1.2方法首先对本组老年患者心理状况进行评估[1],即:对患者术前焦虑感、恐惧感、悲观失望、害怕术中疼痛、对医护人员过度要求等5项分别进行调查;分析患者的心理需求,制定各种解决方案,实施心理护理措施,进行效果评价。

根据病种的不同,我们制定出具有针对性的特殊心理治疗方案,以进行有计划的心理护理。

2结果160例口腔科老年患者手术前全部实施了心理护理及咨询,其中156例积极配合,手术顺利,无并发症发生,近期及远期效果良好。

3讨论老年是生命发展过程中一个特殊的阶段,由于老年人自身器官功能逐渐下降,而这种生理效率的失常对老年人生理上、社会上以及心理上的转变有着重要影响[2]。

老年患者术前的心理反应和心理护理近几年才被人们所重视。

3.1口腔手术老年患者的心理评估与分析3.1.1焦虑老年患者对手术没有心理准备,往往会产生紧张、焦虑的心理,怕手术后影响日后的生活、顾虑手术效果不好、怕有生命危险而心情紧张,吃不下饭,睡不着觉,越接近手术日期焦虑越严重。

国外学者对100例手术病人心理调查发现[3],76%的患者术前有严重的心理不安、焦躁反应,而本组高达94%的患者术前有焦虑感,这种负性情绪对手术过程以及术后刀口愈合、疾病的转归都是不利的。

浅析老年患者牙科焦虑的心理状况及其影响因素

浅析老年患者牙科焦虑的心理状况及其影响因素

e l d e r l y p a t i e n t s wi t h d e n t a l a n x i e y t a n d he t e f f e c t i v e n e s s o f o r a l t r e a t me n t a n d o r a l h e a l t h .
t r a i n o f t h o u g h t or f c l i n i c a l p r e v e n t i o n a n d t r e a t me n t o f d e n t a l a n x i e t y , e x p e c t i n g i mp r o v e s t h e p s y c h o l o g i c a l s t a t u s o f t h e
C HI N E S E J OU R N A L OF G E RI A T R I C D E N T I S T R Y MA Y 2 0 1 7 V OL . 1 5 N O. 3
中 华老年口腔医学杂志2 0 1 7 年5 月第1 5 卷第3 期

综述 ・
浅析老 年患者牙科焦虑 的心理状况及 其影 响要】 牙科焦虑是 口腔保健 的一种 心理 障碍。临床发现 ,绝大多数老年患者会 出现 牙科 焦虑 ,主要体现在
抑 郁 和 焦 虑 方 面 ,影 响 老 年 患 者 牙 科 焦 虑 的 主 要 原 因 是 心 理 疾 病 和 不 良 的心 理 状 态 ,个性 因 素 ,对 牙 齿 治 疗 知 识 的 了解 程 度 ,疼 痛 和 治 疗环 境 ,以 及 经 济 因 素 。 本 文 为 临 床 防 治 牙 科 焦 虑 提 供 了一 些 证 据 和 思 路 ,以 期 改 善 老 年 患 者 牙 科 焦 虑 的心 理 状 况 ,提 高 口腔 治 疗 效 果 和 口腔 健 康 。

口腔科门诊老年病人的综合心理护理

口腔科门诊老年病人的综合心理护理

・2742・CHINESEGENERALNURSING,October,2008V01.6No.10C是当家属不在时,更是注意增加同病人沟通、交谈的机会,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还可调动其他康复期的截肢病人,现身说教,交换心得,使病人始终保持乐观健康的情绪,避免有寂寞、失落感。

4出院前康复期的心理护理术后随着残端的愈合拆线,康复期病人因害怕疼痛加剧,会存在动作不积极;认识其重要性不足,以及不懂正确的残肢运动训练方法;有怕麻烦人的心理,不愿说出心中顾虑等。

由于病人肢体缺陷,造成自我形象的改变,其心理方面的稳定较身体方面的恢复晚,仍有不安、焦虑心理。

笔者热情耐心讲解,解除其怕麻烦人的心理。

说明残肢训练的重要性在于改善全身状态,增强肌力,提高关节活动度,有利于装配假肢后更好地发挥代偿功能Is]。

指导病人做正确的功能锻炼,经常询问其运动后的感觉,不能操之过急。

作好装配假肢方面的知识介绍,使病人无畏残疾、心情开朗,对未来生活充满信心和勇气。

帮忙联系有关制作假肢的技术人员,为病人早日配上合适的假肢。

解除病人害怕装上假肢的种种不便,指导病人通过艰苦训练,充分发挥假肢的功能,补偿丧失的功能,使病人躯体上、心理上、社会上、人格上获得真正的痊愈。

5小结在现代护理模式中,作为一名责任护士,在对截肢病人做生物、社会、心理的整体护理过程中,三者缺一不可嘲。

尤其是良好的心理护理,更是病人康复、乐观接受治疗的前提,也是贯穿整个治疗过程的关键。

笔者在应用心理社会发展理论对病人进行心理护理的过程中体会到:疾病会影响一个人对疾病的态度及反应,护士对病人进行科学的心理护理,以帮助病人消除残疾的心理应激而产生的负面效应,战胜由于伤残所带来的损失,从而在身、心两方面达到康复,并能在身体残障的情况下有良好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1]车向阳。

王俊清.临床护理中的压力与适应[J].中华医学研究杂志,2003.3(2):85.[2]杜克.王守志.骨科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杜,1995:704—714.[3]李小妹,方国芬.护理概论[M].西安:陕西医科大学出版社.1992:75.[4]马建英,刘晶琳.对疼痛的心理护理[J].中华中西医杂志,2006(6):17.[53林桂荣.我国系统化整体护理的进展[J].山西护理杂志.1999.13(1):2.作者简介柯阳芳、邓月兴工作单位:518104.广东省创伤骨科中心深圳沙井人民医院。

口腔门诊老年患者牙科焦虑症现状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

口腔门诊老年患者牙科焦虑症现状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

口腔门诊老年患者牙科焦虑症现状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在口腔门诊中,老年患者牙科焦虑症已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本文将通过调查和分析老年患者的牙科焦虑症现状,探讨可能的影响因素。

牙科焦虑症是指患者在接受牙科治疗时出现的强烈恐惧、紧张和焦虑感。

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的牙齿健康问题逐渐增多,他们需要更多的牙科治疗。

然而,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老年患者更容易出现牙科焦虑症。

首先,要明确的是,牙科焦虑症并非老年人的特殊问题。

无论是老年人还是年轻人,都可能出现牙科焦虑症。

然而,老年患者由于身体状况的变化和心理状态的影响,更容易出现牙科焦虑症。

通过对一定数量的老年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发现了一些共性的问题和影响因素。

首先,老年患者对牙科治疗的恐惧感更强烈。

他们可能经历过牙齿疼痛、牙齿脱落等问题,已经对牙科治疗充满了负面的情绪和经验。

这种负面情绪会导致他们对牙科治疗产生更大的恐惧,进而加剧牙科焦虑症的出现。

其次,老年患者的身体状况可能会限制他们接受牙科治疗。

例如,一些老年人可能患有心脏病、高血压等慢性疾病,需要服用药物来稳定病情。

这些药物可能会对牙科治疗产生影响,因此一些老年人担心接受治疗会引发其他健康问题,增加了他们的牙科焦虑症。

此外,老年患者对牙科知识的了解相对较少,对牙科技术也缺乏信任。

他们可能对新型牙科治疗技术和设备持怀疑态度,担心会给自己带来不必要的痛苦和风险。

这样的心理状态也是导致牙科焦虑症的一个重要因素。

针对这些影响因素,我们应该采取积极措施来缓解老年患者的牙科焦虑症。

首先,牙医应该加强与老年患者的沟通,了解他们的担忧和困惑,并提供相关的解答和建议。

同时,医生还可以通过定期开展口腔健康讲座等活动,将更多的口腔知识传递给老年人,提高他们对牙科治疗的认识和信任。

其次,牙医在进行治疗时应该尽可能减少老年患者的不适感。

通过使用温和的治疗方法和技术,以及注重术前的详细解释和术中的细致照顾,可以有效减轻老年人的牙科焦虑症。

口腔内科门诊老年患者的就诊特点及分析

口腔内科门诊老年患者的就诊特点及分析

口腔内科门诊老年患者的就诊特点及分析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速,在口腔内科门诊接诊的患者中,老年患者占据了相当大的比例。

老年患者的口腔健康状况与年龄不可避免地相关联,在医生的接诊过程中,需要对老年患者的特点有一定的了解,以便采取更加有效的治疗措施。

一、老年患者的口腔健康状况老年人的身体机能和免疫力已经逐渐减退,久违不愈的疾病、长期用药等因素也会加重老年人的口腔健康问题。

老年患者最常见的牙齿问题是龋齿和牙周疾病,因牙齿长期使用而出现的磨损、缺失等问题也每况愈下。

此外,口腔黏膜问题,如口腔溃疡、口干、口臭等问题也较为常见。

二、老年患者就诊特点1. 疼痛问题多老年人口腔健康问题的症状一般为牙痛、牙齿松动等疼痛问题。

由于牙齿问题可能会干扰到老年人平日的生活习惯和饮食,因此对他们的疼痛问题需要特别重视,及时治疗。

2. 治疗难度大对于年龄较大的老年患者而言,身体状况较为脆弱,对于某些治疗方案需要特别细心。

例如普通牙科修复治疗对老年患者的牙齿磨损率较高,其治疗方案需要特别考虑,使得治疗效果更加持久合适。

此外口腔抽血、切除等治疗手段也可能会影响老年患者的身体机能,需要谨慎执行。

3. 性格多变老年患者由于年龄、健康状况等因素,对于外界环境的敏感度较高。

他们的心理较为脆弱,处于高度敏感状态。

因此,医生在接诊时应尽量采用平静、宽容等方式,化解老年患者的不安情绪,才能更好的开展治疗工作。

三、老年患者治疗方案1. 预防为主对老年患者而言,最好的治疗方法并非治疗,而是预防。

口腔保健和定期口腔健康检查,可以及早发现并解决潜在问题,降低老年患者牙齿健康状况的风险。

老年患者牙齿的状况因人而异,牙齿问题也不尽相同。

对于老年患者,保护现有牙齿和牙龈至关重要,医生需采取针对性的治疗措施,根据患者的不同情况调整治疗方案。

3. 患者心理疏导老年患者对于治疗加以的不安情绪比其他年龄段的患者更为明显。

医生需要采取疏导的方式、实际性问题的给予解答、建议及对患者的合理引导、协助,使老年患者获得尽量好的效果,提高治疗效果。

老年患者常见心理问题及护理对策

老年患者常见心理问题及护理对策

老年患者常见心理问题及护理对策摘要】 21世纪是老龄化的世纪,人口老龄化是当今世界各国面临的重大问题,中国从1999年就进入老龄化社会,到2004年老龄人口达2亿。

我国是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也是人口老龄化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

人口老龄化导致一些新的疾病和各种各样的老年性疾病不断出现,给社会和家庭都带来了很大的压力和负担。

随着健康状态和社会环境的改变,老年人的心理也会或多或少地产生一些变化,出现一些心理健康问题。

由于其本身容易产生各种复杂心理问题,加之自身病痛的折磨,生活情绪低落,怕孤独、怕寂寞,精神心理状态也发生较大变化,生活质量逐渐下降。

因此,在治疗老年人机体疾病的同时,做好老年病人的心理护理十分重要,这对促进老年人的早日康复很有帮助。

老年人的健康与护理已成为每个医务工作者,尤其是我们老年科护理工作者工作中最具挑战性的一个课题。

【关键词】老年患者心理问题护理【中图分类号】R4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4)08-0322-02人到老年身体各器官产生变化,一些慢性病会随之而至。

老年住院患者住院时间长,住院期间易产生不良的负性情绪[1]。

科学研究发现,长时间处于不良的心理状态可导致各系统受损,如消化功能减退、记忆力下降、免疫力低下,进而引发一系列疾病。

老年人很多疾病都是心身疾病,良好的心理素质更有益于疾病的恢复和康复,所以心理护理显得尤为重要。

心理护理的目的是调动患者的主观能动性,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帮助病人建立新的人际关系,特别是医患关系、护患关系、患者之间的关系,以适应新的社会关系,协助病人适应新的社会角色和生活环境,从而达到为病人创造有利于治疗与康复的最佳心身状态[2]。

老年科病人的特点是需要照顾而不仅仅是治疗,通过掌握老年患者的心理特点,有的放矢地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才能使治疗收到满意的效果,从而提高老年患者的心理健康水平和生存质量。

1.老年科患者常见的心理问题1.1 焦虑与恐惧焦虑和恐惧是老年人常见的心理表现。

老年牙病患者的心理因素解析

老年牙病患者的心理因素解析

老年牙病患者的心理因素解析摘要】口腔疾病是影响老年人生活质量的常见疾病。

我国已经进入老年社会,老年人的比例越来越大,到口腔科就诊的老年患者越来越多。

老年人的口腔疾病和口腔健康及防治开始得到重视。

同时老年人的心理因素对疾病的发生发展、配合治疗的程度及疗效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结论:通过临床表现,对老年患者心理进行分析,取得良好的护理效果,提高治愈率。

【关键词】老年牙病患者心理因素口腔健康临床资料200例患者,男93例,女107例。

年龄55—73岁。

患者按心理状态不同,有以下分类: 1 临床分类1.1恐癌型老年人口腔颌面部解剖生理均发生不同程度的改变,文献资料分析,7%-10%的老年患者对口腔疼痛和粘膜异常均易联想到是癌症。

情绪紧张和压力增加心理负担,贻误有效的治疗时机。

1.2恐惧焦虑到口腔科就诊,几乎所有的老年人都会不同程度的出现恐惧焦虑的心理。

只是程度不同。

因为老年人机体对疼痛承受的能力降低,担心钻牙、拔牙是否疼痛。

术后是否出现胀痛感染,镶牙是否能恢复正常咀嚼等。

1.3观点陈旧型“保全”思想作怪,认为“牙是自己的东西不能拔除,拔一个全口就会掉光”认为人老掉牙是自然的,牙痛和松动是上火和衰老的表现。

对牙痛不是病的错误理论根深蒂固。

一般能挺住就不去医院或自行口服消炎止痛药而延误治疗时机。

1.4孤独,自卑老年人就诊,尤其是无亲属陪护时,担心治疗时间和次数是否过长过多,担心治疗费用是否会增加子女负担。

部分人受经济条件限制被迫放弃口腔疾病的治疗。

总觉得自己老了,不中用或“力不从心”,“无能为力”因而焦虑不安,或认为自己已老时日无多而无需治疗。

1.5多疑由于老年人或多或少因内分泌的改变产生和遗留下更年期综合征的反应,对任何事物都会产生怀疑,对医生诊断和治疗采取不信任态度,表现为怀疑是否收费过高,怀疑医生的技术水平,怀疑器械是否消毒干净。

1.6自尊心过强这种情况多见于在职或离职退休的老年干部,因为长期受到别人的重视尊重,在治疗过程中也要求受到特殊待遇,习惯性的命令和否定医护人员的工作。

口腔内科门诊老年患者的就诊特点及分析

口腔内科门诊老年患者的就诊特点及分析

口腔内科门诊老年患者的就诊特点及分析在口腔内科门诊中,老年患者是一类比较特殊的就诊人群,其就诊特点也有所不同。

本文将从老年患者的口腔健康问题、就诊行为以及治疗方案等方面进行分析。

一、口腔健康问题老年患者由于年龄增长,身体机能逐渐下降,身体各系统也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老化现象,这也同样包括口腔。

老年患者常常面临的口腔健康问题包括:1. 牙齿问题。

老年患者牙齿逐渐脱落、松动、龋齿、牙龈萎缩等问题成为主要困扰。

这些问题不仅会引起自身不适,还会影响咀嚼和消化。

此外,失去牙齿后的老年人往往会出现口臭、营养不良等情况。

2. 口腔黏膜问题。

老年患者的口腔黏膜易受外界刺激,容易出现口腔溃疡、口炎、舌苔增厚等问题。

口干、口臭也常常困扰老年患者。

二、就诊行为老年患者就诊行为与其他年龄段患者存在差异,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 健康自我管理不足。

老年患者往往缺乏正确的口腔健康知识,不重视口腔保健,冷落口腔卫生等问题,容易在发生口腔疾病时才意识到。

2. 就诊意识较低。

老年患者普遍认为口腔疾病没有大病大痛,容易被忽视,以致疾病发展到一定程度才想到就诊治疗。

很多老年人在疼痛已经不能忍受时才会想要求助医生。

3. 就诊态度消极。

老年患者大多数已经经历过很多次就诊,耐心尤其有限。

此外,就诊费用等也是影响其就诊态度的重要因素。

三、治疗方案老年患者的治疗方案相对其他年龄段患者更复杂,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综合治疗。

主要包括如下方面:1. 牙齿保护。

针对老年患者多牙病问题,应采取前防后治方案,指导老年患者适当清洁口腔,做好修复牙齿等保护措施,提高牙齿的保护能力。

2. 食谱调整。

针对老年人口干、口臭等环境不利因素,应适当调整食谱,注意餐后清洁,保证口腔健康。

3. 就诊指导。

加强对老年患者口腔疾病预防和治疗知识的指导,及时告知其就诊的重要性,以提高其就诊意识和素质。

总之,老年患者的口腔健康问题、就诊行为及治疗方案都有其特别之处。

通过综合治疗与指导措施,提高老年患者口腔健康水平,减轻其口腔问题所带来的困扰和疼痛,并帮助其延缓老化进程,提升身体素质。

口腔科就诊者(不同年龄阶段)心理分析与处理

口腔科就诊者(不同年龄阶段)心理分析与处理

口腔科就诊者(不同年龄阶段)心理分析与处理摘要】目的:分析口腔科不同年龄段就诊对象的心理特征,总结处理对策。

方法:采用预调查方法,观察法调查2017年1月—5月,口腔科就诊的儿童患儿200例,由护士评价患儿治疗、护理过程中的依次情况,行为表现,将患儿分为将患儿行为分为四类,同时对青少年(9~17岁)100例、青年(18~40岁)100例、中年(41~59岁)100例、老年(≥60岁)岁100例,进行问卷调查。

结果:儿童患儿安静型12.0%、紧张型53.0%、娇养型25.0%、骄横型10.0%。

青少年压力评分(26.1±5.6)分、青年(26.0±6.3)分,中年(32.5±10.6)分,老年(27.3±6.2)分,4~5级压力分别占占34%、35%、86%、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口腔科就诊者不同年龄断表现出不同的特征,需要灵活的采取不同的处理对策。

【关键词】口腔科;心理;护理【中图分类号】R473.7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7)34-0376-02口腔科是医院收治牙齿、口腔黏膜等病变科室,近年来因居民健康意识的增强,口腔科就诊的意愿也随之增强,口腔科就诊人数明显上升。

口腔科许多操作都有侵入性,存在感染等并发症发生风险,口内操作时,患者被动感,较强容易出现较强的心理应激,老年患者甚至可能出现心脏不良事件,影响手术安全。

口腔科就诊对象容易出现心理应激表现,影响诊疗、护理安全,加强管理非常必要。

本次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方法,分析不同年龄段的口腔科就诊对象主要心理问题,总结心理护理经验。

1.资料及方法1.1 一般资料采用预调查方法,观察法调查2017年1月—5月,口腔科就诊的儿童患儿200例,其中男94例、女106例,年龄2~9岁,平均(5.5±1.4)岁。

同期,选择就诊的青少年(9~17岁)100例、青年(18~40岁)100例、中年(41~59岁)100例、老年(≥60岁)岁100例,进行问卷调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口腔科老年患者的主要心理问题及接诊对策
【摘要】本文通过分析口腔科老年患者的主要心里问题,提出改善医患关系的医护人员接诊对策。

旨在增进口腔科老年患者与临床医师间的医患关系,提高老年患者的诊疗质量,减少医护关系纠纷的发生。

【关键词】老年患者;心理问题;医患沟通
医患关系是医务人员与病人在医疗过程中产生的特定关系,是医疗人际关系中的关键。

在疾病的治疗、预后中,它具有特殊的意义。

我国现已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据报道,目前我国65岁以上老年人约占总人口的10%[1]。

老年人成为许多疾病的高发人群,也是口腔科患者中的主要人群,随着机体的衰老,老年人较年轻人更易患牙周病,牙体牙髓疾病及颌面部肿瘤等疾病。

在这些疾病的诊疗过程中,要使病人积极配合治疗,医护人员必须了解老年病人的心理状态及其在不同阶段的心理变化特点,针对这些特点给予适合的诊疗与护理。

因此老年口腔科病人与医师之间的医患关系,在整个医患关系中,具有重要意义。

1老年患者的心理分析
1.1孤独寂寞感
许多老年患者由于老伴已经过失或子女长期不在身边,易产生孤独寂寞感,无处倾诉,因此,许多门诊患者在面对医生的问诊会表现出话语允繁,不能及时提供给医生有效的信息。

而住院病人则更易感到孤独,烦躁易怒。

尤其是在住院时间较长缺少亲人陪护的病人。

这类病人多性格内向,不善交往,很少言语,其它病人亦不愿同其交往,加之很少有人前来探视,病人感到非常孤独,十分寂寞,表现为无所事事,情绪低沉,常常卧床等。

孤独感多发生于那些性格偏重于内向型的老年人。

研究表明,陷入孤独中的老年人会加速脑的老化,极易导致老年性疾呆。

孤、寡、体弱多病、有性格缺陷、生活单调、家庭不和等长期心理压抑的人易发生忧郁症和精神障碍,占60岁以上老年人的15%~25%。

因此,对于解决老年人的这一常见心理问题应该得到重视。

1.2焦虑感
焦虑是老人对自己疾病的恐惧。

口腔科老年患者多患慢性疾病,如牙周炎、牙列缺失,治疗周期长,复诊次数多,而又急于看到最终治疗成效,因而常产生焦虑情绪。

住院病人多为肿瘤等难治性疾病患者,经年久治不愈,易对疾病估计过于严重,担心自己的健康状况及寿命,从而产生悲观焦虑的情绪,也容易对他人产生怀疑和不信任感,百般挑剔,稍有不顺便大发脾气。

家属面对患者受疾病的威胁时所表现出的恐惧、担忧等,也加重了患者的忧虑。

1.3自尊心强
对于许多老人来说,自认为资历老、贡献大、经验足,故特别喜欢周围人尊敬他,恭顺他。

离开工作岗位之后,自然感到无所事事,不受重视,有一种日落黄昏的感觉,尤其是病情较重的病人。

这种脆弱的心理在患病后得到负性增强,产生悲观失望的心理,认为自己没用了,还要给别人增加负担,是社会和家人的累赘,所以求治的主动性不高,往往被动配合治疗。

1.4易受误导
许多口腔科门诊的老年病人,在来医院接受治疗前都会对自己的疾病以及诊疗方法多方咨询,通过报纸、电视、网络等对疾病有一定的认识,也会从周围人口中了解一些情况。

但正是这些信息有时会误导老年人,因为这些信息并不一定符合该患者的自身状况,因此,当医师给出不同的诊治结果时,患者容易对医师产生怀疑或者坚持己见。

[2]
2护理对策
2.1语言性沟通
沟通是一门精细的艺术,医生在与病人交谈时,必须注意技巧,做到语言和肢体语言紧密结合,从而体现礼貌、端庄、大方得体等美好形象,增强交流效果。

因此,交谈是医患关系的关键。

对于老年患者,往往不能正确明了的理解医生的专业术语,这时作为口腔科医师,应该用生动形象、通俗易懂的话语介绍,比如,患者单个牙体缺失,医师在为病人介绍固定桥修复时,就可以将这种方法比喻成架桥,需要两边的基牙像桥墩一样支撑缺失牙,而在介绍桩核冠修复时,就可以比喻成大树的根系。

这些生动的比喻都能使患者理解医师的诊疗方案,消除老年患者的不良情绪。

老年住院病人容易感到悲观失望,这时,医护人员更要主动、热情地鼓励病人,帮助他们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使之主动配合治疗。

语言是情感交流最主要的方式, 通过交谈可以交流感情,协调关系,满足需要,消减孤寂。

医护人员要有倾听的耐心、同感心,应主动与患者谈心,做其知心朋友,多与患者闲聊家常和他们感兴趣的话题,树立治疗的信心,疏导、解释、安慰、暗示,以消除其心理反应,引导病人以正确、积极的态度对待疾病。

另外,要特别注意讲话的方式和态度,说话要温和有礼貌,语言要通俗易懂,尽量避免用专业术语,以免造成患者理解的不便,不能良好的沟通。

2.2非言语沟通
2.2.1提高业务素质:临床医护人员必须认识到,预防医疗纠纷的发生,必须从自身做起,加强自身专业素质,同时掌握护患沟通技巧,以病人为中心,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医护人员应不时更新护理观念,改变知识结构,不断学习,提高交往能力,观察能力,了解患者心理变化。

提供优质护理,获得病人的信赖和配合,使其早日康复。

老年人的身体状况或病情容易发生突变,而且常常缺乏先兆征象,同时,老年患者感觉迟钝,常常会掩盖病情,使一些疾病表现的症状、
体征不典型,医护人员必须细致的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尤其是对长期卧床的患者在夜间值班时更应警惕,勤巡视,细观察,不能放过任何疑点和微小变化,以免延误治疗。

2.2.2 人性化服务:医护人员应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多与病人沟通,善于关注病人的心理需求、家庭和社会环境,营造和谐、融洽的氛围,以实现以人为本的管理效应。

接诊病人、尤其是老年患者时,要始终有“假如我是病人”这样的观念,多站在病人的角度考虑问题。

在对待病人时,要把他当作自己的家人、长辈,想病人之所想,急病人之所急。

人岁数大了以后,耳聋眼花,所问非所答,啰嗦絮叨,特别患病后脾气会变坏、固执、猜疑、乱发脾气,因此,对待老年病人更要做到“五心”:倾听病人的倾诉要有耐心;对待病人的疾病、创伤要有爱心,比如在给老年患者进行口腔检查时,动作一定要和缓轻柔;关心每一个病人,与他们经常沟通,密切观察他们的心理变化;对待病人要热心,尽量满足病人的合理需求;改善就诊环境,使老人在诊疗过程中感到舒适安静,真心为病人服务。

2.2.3非语言行为:许多非语言信号,例如表情体态、人体触摸、空间距离等等,也都可以负载一定信息而成为人际沟通的手段(载体)。

这些运用一切非语言信号所进行的人际沟通,便称之为“非语言沟通”[3]。

非语言行为是指在人的信息交流情景中除去言语刺激外的一切由人类或环境所产生的有声或无声、有意识或无意识的刺激。

它包括面部表情、仪表、姿势动作、目光接触、类语言、空间距离与朝向、板书及物理环境等。

有学者评价了非语言行为对提高老年病人护理质量的有效性,结果发现,当护理人员能够正确使用非语言行为,如合理运用体态语言,与病人交谈时面带微笑、表情大方,用庄重友善亲和的目光与病人接触时,病人更能主动配合治疗,而且对诊疗工作更满意。

这足以可见非语言行为对提高医患关系的重要性。

2.2.4其它:医患人员可以不定期的对老年患者做一随访,通过电话、短信、免费复诊等方式对老年患者的治疗效果做一追踪服务,及时对出现的问题进行处理,这样,也体现了医院人性化的管理模式,消除老年患者治疗结束后担心复发等的顾虑。

著名医史学家西格里斯曾经说过:“每一个医学行动始终涉及两类当事人:医师和病员,或者更广泛地说,医学团体的社会,医学无非是这两群人之间多方面的关系”。

近年来,日趋紧张的医患关系不仅正在严重冲击着医疗服务市场,而且已成为社会不和谐的因素。

在疾病的诊疗过程中,医护人员同时承担着管理者、沟通者、照顾者及教育者等多重角色。

老年病人需要医护人员的特别关心、照顾,因此,医护工作者不仅要有良好的政治素质、心理素质,而且要有高深的专业素质、广博的人文素质,这样才能使老年患者重新树立康复的信心,积极配合治疗,早日痊愈。

参考文献
[1]张修云,兰秋英.老年患者安全、合理用药的分析[J].医学导刊,2008,2(2):70-71.
[2]苏士云.老年患者的心理护理[J].吉林医学,2008,7(14):1171.
[3]郭常安,主编.护理沟通艺术[M] .浙江: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