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虚无主义重新泛起的透视 (1)

合集下载

历史虚无主义的唯物史观透视

历史虚无主义的唯物史观透视

历史虚无主义的唯物史观透视
李立培
【期刊名称】《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2011(013)001
【摘要】近年来,历史虚无主义在我国的重新泛起,有其深刻的历史背景和社会根源.历史虚无主义存在于众多领域,影响面广,危害度深.历史虚无主义打着"创新"的旗号,歪曲历史,削解民族精神,贬低革命,解构主流意识形态,否定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总页数】3页(P5-7)
【作者】李立培
【作者单位】安徽大学,政治学系,合肥,230039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D619
【相关文献】
1.捍卫唯物史观坚定理论自信——兼驳历史虚无主义的哲学历史观 [J], 祁霄; 王晓文
2.以唯物史观批驳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四重虚无 [J], 陈晨
3.历史虚无主义“虚”与“无”的唯物史观辨析 [J], 刘申忠
4.历史虚无主义"虚"与"无"的唯物史观辨析 [J], 刘申忠
5.论历史虚无主义的虚假本质:基于唯物史观的批判 [J], 马建军;周玉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历史虚无主义透视

历史虚无主义透视

历史虚无上义透视0班永吉历史虚无主义的本质,是通过虚无历史颠覆价值观念、颠覆政权和社会基础,是_种攻击的武器和斗争的手段。

习近平在2010年7月召开的全国党史工作会议上强调:“历史虚无主义的要害,是从根本上否定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和中国走向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性,否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有效开展与历史虚无主义的斗争,必须掌握研究党史国史军史的科学方法,认清历史虚无主义者的现实依托、论证方式等。

透析历史虚无主义的现实依托历史虚无主义之所以存在,除了政治因素,还有社会、文化及心理等方面的原因。

——囿于个人利益得失陷入个人主义藩篱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来形容少部分人对历史问题不能正确认识和把握的站位,是很贴切的。

一则身处其中,与个人利益紧密联系,若以一己得失来衡量历史则大多走向虚无,掉进个人主义的藩篱。

二则由于我们党在历史上出现过政策或决策失误,给个人利益带来了不同程度的损伤,甚至危及生命,一些人难以释怀,从个人创伤心理出发,怀疑党的组织,诋毁党的形象,沦为历史虚无主义者的帮凶。

——以社会问题的存在否定理论的科学我们的改革,我们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是前无古人的事业,没有任何经验可循。

在前进发展中不可避免地会有这样或那样的失误或曲折,这就成了一些人攻击现行政策的借口。

比如,物质生产极大发展,相应的精神文化发展相对滞后;在党内出现消极腐败现象,社会上出现个人至上、享乐主义、奢靡之风等问题,有人便据此完全否定市场经济、否定改革开放,这无疑是错误的。

问题是时代的先声。

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然后解决问题,之后是新的问题出现,如此循环往复,螺旋上升,才是推动事物发展的必经之旅。

苛求完美,不容许出现任何失误,本身就不符合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

这样的人,这样的思想,也会成为历史虚无主义存在的土壤。

----以消费主义为旨趣虚化历史价值在西方文化渗透和大众消费文化的推动下,文化领域出现了消费一切、解构崇高、虚化历史价值的社会现象。

历史虚无主义解析

历史虚无主义解析

历史虚无主义解析历史虚无主义解析如下:“历史虚无主义”,从字面上来理解也很简单,说白了就是虚假的历史观,不切实际的历史观。

那么究竟什么是“历史虚无主义”,“历史虚无主义”有什么样的危害,我们就必须更深入地理解什么真正的“历史虚无主义”,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明白“历史虚无主义”的危害性,才能树立正确的历史观。

“历史虚无主义”:历史理论术语,它是指不加具体分析而盲目否定人类社会的历史发展过程,甚至否定历史文化,否定民族文化、民族传统、民族精神,否定一切的历史观点和思想倾向。

通俗地讲,就是否定过去发生的正确的历史。

我们党和国家的领导人指出,历史虚无主义的要害,它是从根本上否定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和中国走向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性,否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历史虚无主义总是根据现实状况不断产生新的变化,但其背后的政治意图并没有改变。

“历史虚无主义”的一些具体表现:1.错误的价值观念。

在一些“历史虚无主义”者的观念里,西方的一些所谓的民主,自由,人权就是对的,从而否定我们国家的人民民主专政,甚至否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一些“历史虚无主义”者享受着我们国家发展带来的福利却又来抹黑我们的国家。

2.打着红旗反红旗。

一些“历史虚无主义”者打着所谓的学术,为了一些利益,以所谓的“还原”历史,断章取义,歪曲正确的历史,胡编乱造历史,甚至找一些非官方,非正式历史乃至一些影视作品个别片段来歪曲历史,这就是典型的打着红旗反红旗的“历史虚无主义”。

3.不尊重历史史实。

一些“历史虚无主义”以重新认识为名,丑化、诋毁历史人物,无底线中伤一些英雄人物,甚至一些“历史虚无主义”者提出岳飞,文天祥不是民族英雄。

很多“历史虚无主义者”都有一些共同的政治意图,经济意图,本质上是一种反动的政治思潮。

很多“历史虚无主”都打着学术的、历史的口号,实际他们就是伪科学。

我们必须坚持唯物的历史观作为理论指导,不给历史虚无主义以生存的土壤。

“历史虚无主义”危害有哪些:1.历史虚无主义存在很大的欺骗性、迷惑性,以历史为名,歪曲中国革命历史,篡改历史,否认过去,颠覆唯物史观。

新时期历史虚无主义泛起的原因及对策探析

新时期历史虚无主义泛起的原因及对策探析

环球市场理论探讨/新时期历史虚无主义泛起的原因及对策探析张 娥苏州大学摘要:新时期,历史虚无主义沉渣泛起,是由国内外两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产物。

复杂的社会现实问题、文化需求的无法满足、互联网的技术支持等是其内部原因;西方和平演变政策的推行以及加大意识形态的输出构成其外部环境。

这就要求我们必须用历史唯物主义武装头脑,练就“火眼金睛”,同时致力于解决现实问题,培养国家与民族认同感,毫不动摇地坚持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关键词:历史虚无主义;原因;对策一、新时期历史虚无主义泛起的原因苏联解体带来的社会主义低潮,为中国改革开放后历史虚无主义的兴起提供了契机,但随着新中国建设不断向前推进,其传播有所收敛。

在全面深化改革进入深水区的新时期,为什么历史虚无主义又沉渣泛起,试图通过否定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合法性、合规律性,来质疑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合理性?我认为,必须从国内外两方面去寻找这一问题的答案。

(一)新时期历史虚无主义泛起的国内环境1、社会条件:社会转型期复杂的社会问题“物必先腐,而后虫生”,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的发展是内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据,外因为事物发展提供条件。

新时期历史虚无主义重新大肆传播的根本原因在于中国社会转期出现的一系列社会问题。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市场经济一方面带领中国走出了积贫积弱的困境,解决了人民的温饱问题,与此同时,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带来的社会问题却在与日俱增。

当社会内部矛盾集聚逐渐冲击政府的公信力,一部分人便在西方错误思潮的煽动下动摇了社会主义信仰,历史虚无主义因此乘虚而入,试图通过否定历史、否定英雄人物,进而达到否定整个社会主义建设的目的。

所以,社会内部矛盾的恶化加上解决这些问题的长期性成了历史虚无主义泛起的现实条件。

2、文化条件:物质需求满足后文化需求满足的缺乏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指出,人在满足基本需要(包括生存需求、安全需求、情感和归属需求)之后,就会去追求新的更高的层次的需求,比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的需求,文化需求便是自我实现需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历史虚无主义思潮透析

历史虚无主义思潮透析
· 74 ·第 2期
观存在都将被否定 ,“宗教、自然观、社会 、国家制度 ,一切都受到了最无情的批判 ,一切都必须在理性 的法 庭面前为 自己的存在作辩护或者放弃存在的权利” J3虬。19世纪 中期 ,更加看重人 的思维作用的青年黑 格尔派将宗教神学视 为限制德国人主观精神 、阻碍德国进步的根源。于是 ,一场 以宗教为对象的批判运 动悄然拉开帷幕 。费尔 巴哈在这场运动中名声显赫 ,但施蒂纳却认为费尔 巴哈的批判并不彻底 ,仅仅是 宗教神学与思辨哲学的一种变形体 ,而 自己笔下那个能够虚无一切神灵的“无”才是 至高无上的。虚无 主义也 由此 走进 马克思 的视 野 ,只是 这个 被施 蒂纳 万分 看重 的“无 ”在 马克 思 看来 “吞 噬 的只是 世 界上 的 圣物 ,而对世界本身他连碰也没有碰到” J3 ,实际上只是资产阶级保守思想 的体现。
“虚无 主 义 ”一 词 最 早源 于拉 丁 文 ,在 法 国大 革命 时 期便 已经 有 使 用记 录 ,当时 主要 是 指 那 些 被 认 为 意 见 、行 为等 毫无 意 义 的人 。第 一个 在现 代 意义 上使 用 该词 的是 德 国哲 学 家 、宗 教 学者 雅科 比 ,他在 批 判 费希特 哲 学 时 ,“骂它 是 虚无 主义 ” ,担忧 如若 像 费希 特 、康 德 那样 大 力推 崇启 蒙 、宣扬 理 性精 神 ,必 然 会消解人们 t5,中原先那些崇高与神圣 的东西 ,让人们 日益空虚 ,并最终招致内心价值王 国的崩塌。这正 如恩格斯在评价启蒙运动时所说 的那样 ,启蒙思想将理性视为衡量一切 的唯一标准 ,与其 相悖 的一切客
关键 词 :历 史虚无主义 ;后现代 主义 ;中国共产 党;意识形 态安全
中图分类号 :13092
文献 标志码 :A

【历史】历史虚无主义的具体表现

【历史】历史虚无主义的具体表现

历史虚无主义的具体表现1️⃣ 历史虚无主义的概念界定历史虚无主义,作为一种社会思潮,其核心观点在于否定或歪曲历史事件、人物及文化,试图通过重新解读历史来颠覆或削弱既定历史认知。

这种思潮往往以“重新评价历史”为幌子,实则带有明确的政治意图和价值取向,对社会的历史观、文化认同乃至国家稳定构成潜在威胁。

2️⃣ 历史虚无主义的具体表现2.1 歪曲历史事件历史虚无主义者常常对重大历史事件进行歪曲或淡化处理,如否认抗日战争中中国人民的艰苦抗争,或夸大国民党军队的作用,以此来削弱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和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

2.2 诋毁历史人物通过对历史人物的恶意诋毁,历史虚无主义者试图颠覆公众对英雄人物的正面认知。

例如,对毛泽东、周恩来等老一辈革命家的功绩进行无端指责,甚至编造谣言,企图抹黑他们的形象。

2.3 否定民族文化历史虚无主义还表现为对民族文化的否定和贬低。

他们可能通过夸大外来文化的优越性,贬低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以此来削弱民族自信心和凝聚力。

2.4 宣扬“告别革命”论历史虚无主义者往往宣扬“告别革命”论,认为革命是破坏性的,应该被摒弃。

他们试图通过否定革命来削弱社会主义制度的合法性,为资本主义复辟制造舆论基础。

3️⃣ 历史虚无主义的危害3.1 扰乱历史认知历史虚无主义通过歪曲历史事实和人物形象,严重扰乱了公众对历史的正确认识,导致历史虚无化和碎片化,不利于形成统一的历史观。

3.2 削弱民族凝聚力对民族文化的否定和贬低,以及对革命历史的歪曲,都会削弱民族自信心和凝聚力,影响国家的统一和稳定。

3.3 破坏社会稳定历史虚无主义往往与西方敌对势力的渗透和颠覆活动相联系,其目的在于通过破坏中国的历史根基,动摇社会主义制度的合法性,进而达到颠覆国家政权的目的。

综上所述,历史虚无主义的具体表现多种多样,但其核心在于否定或歪曲历史,以达到其政治目的。

因此,我们必须保持警惕,坚决抵制历史虚无主义的侵蚀,维护历史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坚定文化自信,促进国家长治久安。

历史虚无主义的唯物史观透视

历史虚无主义的唯物史观透视

第13卷 第1期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V o.l 13 No .12011年3月Journa l of A nhui Un i v ers it y o f Science and T echno l ogy(Soc i a l Sc i ence)M ar .2011历史虚无主义的唯物史观透视李立培(安徽大学政治学系,合肥 230039)摘 要:近年来,历史虚无主义在我国的重新泛起,有其深刻的历史背景和社会根源。

历史虚无主义存在于众多领域,影响面广,危害度深。

历史虚无主义打着/创新0的旗号,歪曲历史,削解民族精神,贬低革命,解构主流意识形态,否定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

关键词:历史虚无主义;社会思潮;唯物史观;透视中图分类号:D 6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101(2011)01-0005-03收稿日期:2010-12-18基金项目:安徽省教育厅2009年度人文社会科学项目(2009sk059)资助作者简介:李立培(1987-),女,安徽宣城人,在读硕士,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发展史。

Pers pecti ve of h i storicalmateri alism on h i st orical ni h ilis mL I L i -pe i(D epart m ent o f P o litics ,A nhui Un i v ers it y ,H e fe i 230039,Ch i na)Abst ract :I n recen t years ,h i s torica l nihilis m has ree m erged i n our country out of its pro found h i s torica l back -ground and socia l r oo.t A s it i s ,h istorical n i h ilis m ex ists in m any areas w ith a w i d e range and deep da m age .H o isting the banner o f /i n novation 0,histo rical nihilis m d istorts the h istory ,attenuates the national sp iri,t beli-t tles the revo l u ti o n ,deconstructs the m ainstrea m ideology ,and negates the Party l e adersh i p and soc ialist syste m.K ey w ords :historical n i hilis m ;so cial trends of t houghts ;hist o rical m ater i a lis m;perspectiv i s m 近些年来,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在我国重新泛起。

历史虚无主义的唯物史观透视

历史虚无主义的唯物史观透视
i s t e out te e r v l in,d c n tu t e ma n te de l g h o e o sr e st i sr a i oo y,a d n g tst e Pa e d rh p a d s caits se h m n e ae h ny l a e s i n o i l y tm. s
Ho s n e b n e f“ n o ain i igt a n r t h o in v t ”,h s r a i i s d so t t e h soy,atn ae e n t n l p r ,b l — o i o c l h l m itr h itr ti n i s t u ts t a i a i t ei e h o s i t
LILi D i — e
( eat et f o ts A hi nvrt, e i 30 9 C ia D pr n o li , n u U i s y H f 0 3 , h ) m P ic ei e2 n
Absr c :n r c n e r t a t I e e ty a s,hitrc ln h l m a e me g d i u o n r u fi r fu itrc lb c ・ so a i i s h sr e r e n o r c u ty o to t p o o nd h so a a k i i s i go n n o il ro .As i i ,h so c ln h l m x ss i n r a t de r g d de p d ma e r u d a d s c a o t t s itr a i ii e it n ma y a e s wi a wi a e a e a g . i s h n n

关于历史虚无主义的研究综述

关于历史虚无主义的研究综述

关于历史虚无主义的研究综述当今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各种思潮交相激荡,许多资本主义社会思潮披着各种外衣,对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构成了一定的挑战,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就是其中的一个典型代表。

目前学术界从各个方面对历史虚无主义进行了研究,取得了很大成绩,本文主要从三个方面对历史虚无主义进行了综述。

一、历史虚无主义沉渣泛起的原因20世纪80年代以来,历史虚无主义在我国重新泛起,很多学者对其在我国重新泛起的背景进行了深入的剖析。

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有:梁柱教授认为,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泛起,是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处在低潮、西强东弱态势明显的形势下出现的一种历史现象。

(《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泛起、特点及其主要表现》)梅荣政教授认为在我国,一些人质疑马克思主义是否还具有生命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究竟还能走多远,并以不同的方式散播社会主义“失败论”、马克思主义“过时论”、共产主义“渺茫论”。

历史虚无主义就是在这种背景下沉渣泛起的。

(《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泛起与危害》)刘书林教授认为社会主义国家和地区在兴起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曲折和失误给了历史虚无主义可乘之机;在舆论习俗、话语体系方面的“西强我弱”依然没有改变;社会主义国家中存有迎合西方资本主义的势力;社会主义的改革,容易被敌对势力视为散播历史虚无主义的最佳时机(《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表现及其思维方法》)韩炯学者指出从历史哲学观念的变化看,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传入中国的西方后现代主义史学理论对历史虚无主义的产生负有很大责任;从历史学的发展看,历史虚无主义是受二战后崛兴的叙事史的负面影响所致;从现实环境看,历史虚无主义是全球化背景下中国社会转型过程中,部分利益集团的政治社会诉求在历史领域的投射以及在市场意识驱动下肆意“消费”历史的外在显现。

(《历史事实的遮蔽与祛蔽:现时代历史虚无主义理论进路评析》)此外,部分学者还从其他角度阐释了历史虚无主义在我国重新泛起的原因。

邹诗鹏认为,历史虚无主义是西方文化传统之现代流变的产物,资本主义的物化逻辑又不断加剧了它的发展势头。

历史虚无主义的唯物史观透视

历史虚无主义的唯物史观透视

第13卷 第1期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V o.l 13 No .12011年3月Journa l of A nhui Un i v ers it y o f Science and T echno l ogy(Soc i a l Sc i ence)M ar .2011历史虚无主义的唯物史观透视李立培(安徽大学政治学系,合肥 230039)摘 要:近年来,历史虚无主义在我国的重新泛起,有其深刻的历史背景和社会根源。

历史虚无主义存在于众多领域,影响面广,危害度深。

历史虚无主义打着 创新 的旗号,歪曲历史,削解民族精神,贬低革命,解构主流意识形态,否定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

关键词:历史虚无主义;社会思潮;唯物史观;透视中图分类号:D 6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 1101(2011)01 0005 03收稿日期:2010-12-18基金项目:安徽省教育厅2009年度人文社会科学项目(2009sk059)资助作者简介:李立培(1987-),女,安徽宣城人,在读硕士,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发展史。

Pers pecti ve of h i storicalmateri alism on h i st orical ni h ilis mL I L i -pe i(D epart m ent o f P o litics ,A nhui Un i v ers it y ,H e fe i 230039,Ch i na)Abst ract :I n recen t years ,h i s torica l nihilis m has ree m erged i n our country out of its pro found h i s torica l background and socia l r oo.t A s it i s ,h istorical n i h ilis m ex ists in m any areas w ith a w i d e range and deep da m age .H o isting the banner o f i n novation ,histo rical nihilis m d istorts the h istory ,attenuates the national sp iri,t belit tles the revo l u ti o n ,deconstructs the m ainstrea m ideology ,and negates the Party l e adersh i p and soc ialist syste m.K ey w ords :historical n i hilis m ;so cial trends of t houghts ;hist o rical m ater i a lis m;perspectiv i s m 近些年来,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在我国重新泛起。

【历史】当前的历史虚无主义

【历史】当前的历史虚无主义

当前的历史虚无主义1️⃣ 历史虚无主义的定义与起源历史虚无主义,作为一种否定历史、歪曲事实的思潮,近年来在全球范围内有所抬头,尤其在某些特定文化和社会背景下更为显著。

它往往以“重新解读历史”、“还原真相”为幌子,实则是对历史事件、人物和制度进行有选择性的否定和歪曲,以达到其特定的政治或文化目的。

历史虚无主义的起源复杂多样,既有历史遗留问题的影响,也有现代社会信息传播快速、多元价值观碰撞等因素的推动。

在某些国家和地区,历史虚无主义甚至成为了一种政治工具,被用来煽动民族情绪、破坏社会稳定。

2️⃣ 当前历史虚无主义的主要表现当前历史虚无主义的主要表现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否定历史功绩:对历史上的重要事件和人物进行贬低或否定,如质疑革命领袖的贡献、否定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歪曲历史事实:通过编造或篡改历史资料,歪曲历史事件的真实面貌,如夸大某些事件的负面效应、掩盖其积极意义。

攻击民族文化:对民族文化进行贬低和嘲讽,否定其价值和意义,以削弱民族凝聚力和自信心。

制造历史分裂:通过夸大历史分歧和矛盾,制造历史分裂的假象,以破坏国家的统一和稳定。

这些表现不仅损害了历史的真实性和完整性,也严重破坏了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3️⃣ 历史虚无主义的危害与应对历史虚无主义的危害是多方面的:损害历史认知:它破坏了人们对历史的正确认识和理解,导致历史知识的混乱和模糊。

削弱民族凝聚力:通过否定民族文化和历史功绩,它削弱了民族的凝聚力和自信心,不利于国家的团结和发展。

破坏社会稳定:制造历史分裂和矛盾,容易引发社会动荡和不安定因素。

为了应对历史虚无主义的危害,我们需要采取以下措施:加强历史教育:提高公众的历史素养和认知能力,增强对历史的正确认识和理解。

强化历史研究:加强对历史事件的深入研究和挖掘,揭示历史的真相和本质。

打击历史虚无主义言论:依法打击和惩治历史虚无主义言论的传播者和支持者,维护历史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加强国际合作:加强与国际社会的合作与交流,共同打击历史虚无主义等极端思潮的蔓延。

深刻认识历史虚无主义的反理性

深刻认识历史虚无主义的反理性

深刻认识历史虚无主义的反理性1. 引言1.1 历史虚无主义的定义历史虚无主义是一种否定历史真实性和客观性的观念,它认为历史是主观构造的产物,不存在客观的真相。

历史虚无主义者认为历史是可以被随意篡改和解构的,历史事件的发生和影响可以被随意否定或淡化。

他们否认历史的客观性,拒绝根据客观事实和证据来解释和理解历史事件,而倾向于将历史事件的意义和影响随意解读和重新构建。

历史虚无主义的流行和传播对社会和文化的影响是极其负面的。

历史虚无主义导致对历史真相和客观性的忽视和否定,使人们对历史事件的理解产生偏差和误导。

历史虚无主义破坏了人们对历史事件的正确认知和认识,导致历史事件的记忆和意义被歪曲和淡化。

最重要的是,历史虚无主义破坏了人们对历史事件的认知和解释框架,导致社会对历史事件的理解和评价产生分歧和冲突。

对历史虚无主义的反思和批判是非常必要和迫切的。

只有深刻认识历史虚无主义的危害和根源,才能更好地维护历史的真实性和客观性,保护历史记忆的完整和纯净。

认识历史虚无主义的反理性,是维护历史真实性和客观性的关键。

1.2 对历史虚无主义的反思历史虚无主义是一种否认历史事实和真相的观念,试图将历史事件和现实世界的联系割裂开来,淡化、否认历史事件的重要性和影响。

历史虚无主义的存在对于我们认识历史和理解世界带来了严重的挑战。

历史虚无主义还可能导致对历史事件的轻视和忽视。

当人们对历史事件的重要性产生怀疑或淡化时,就容易忽略历史事件所带来的影响和启示。

这样一来,人们对历史的反思和警醒可能会受到影响,导致历史事件的重复和错误的判断。

我们需要对历史虚无主义进行深刻的反思和批判。

只有通过认真对待历史事件和真相,才能够建立起正确的历史观,避免历史虚无主义对我们认识世界的干扰和扭曲。

通过深刻的反思,我们可以更好地抵制历史虚无主义的攻击,维护历史真实性和人类文明的发展。

2. 正文2.1 历史虚无主义的危害历史虚无主义是对历史事实的歪曲和篡改,其危害之大不容忽视。

对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几点认识

对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几点认识

对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几点认识历史虚无主义思潮是近年来在学术界和社会之中逐渐兴起的一种思潮。

它通过对历史事件和事实的质疑和否定,试图重新解读历史,并对传统的历史观念提出了挑战。

这种思潮充满了争议,值得我们深入思考。

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对于历史事实的否定是一种危险的趋势。

历史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镜子,是人们认识和了解世界的重要途径。

对历史事实的否定会导致人们对历史的认识产生偏差,影响到人们对过去的认识和理解。

特别是对一些重要的历史事件和人物的否定,会给社会的认识和记忆带来深远的影响,甚至会对社会产生不良的影响。

对历史事实的否定必须谨慎对待,不能随意否定和篡改历史。

历史虚无主义思潮是对历史学研究的一种挑战。

历史学是一门严肃的学科,它致力于通过对历史事实的研究和分析,还原历史的真实面貌。

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出现,对历史学研究提出了挑战。

它试图通过对历史的扭曲和否定,提出新的历史观点和解释,对传统的历史学研究提出了质疑。

这对于历史学界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挑战,需要历史学界做出积极的回应,对历史虚无主义思潮进行批判和反驳。

历史虚无主义思潮也反映了当今社会对于历史认识的重要性。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人们对历史的认识和理解也在不断发生变化。

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出现,反映了人们对于历史认识的多样化和个性化。

人们不再满足于传统的历史观点和解释,试图通过新的视角和方法来解读历史,对传统的历史观念提出了挑战。

这是一个积极的现象,表明人们对于历史认识的重视和探索。

对于历史虚无主义思潮,我们需要保持警惕和批判精神。

历史是一个丰富多彩的领域,它包含着繁复多变的历史事件和事实。

对历史的认识需要通过不断的学习和思考来逐步深化和完善。

在对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理解和认识上,我们不能盲目追随和妄加肯定,而要保持理性思考和批判精神,审慎对待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确保历史的真实性和客观性。

历史虚无主义再泛起的原因

历史虚无主义再泛起的原因

历史虚无主义再泛起的原因作者:林海龙来源:《法制与社会》2017年第31期摘要历史虚无主义是指通过对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的重新解读,来美化资本主义制度,否定各国社会主义制度,否定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地位,从而搞乱人们的思想,将社会主义国家建设事业引向资本主义道路。

近些年,在我国历史虚无主义借“重新解读历史”的名义,借学术、影视等传播媒介再次泛起。

对这种反社会主义思潮再泛起的背后原因是值得我们反思的。

关键词历史虚无主义特点再泛起原因作者简介:林海龙,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法学硕士,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与思想政治教育、法律。

中图分类号:D69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87/ki.1009-0592.2017.11.116历史虚无主义从总体上来讲存在以下几个特点:一是拿经过实践检验的但是现实又无法再现其历史情形的历史事件做文章,例如借现代科学的逻辑分析否定邱少云的英雄事迹,否定该英雄人物的真实存在;二是杜撰所谓的历史真相来歪曲真相,例如将中国研究原子弹的真相说成是为了对外扩张,推行霸权主义的需要;三是全盘否定一切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东西,全盘肯定资本主义世界,鼓吹资本主义制度的完美无缺。

历史虚无主义作为一种反社会主义的思潮,其实质是历史唯心主义。

它在我国再次泛起,可以从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双重方面来分析,其中内部因素是决定性的因素,外部因素是影响性的因素。

一、历史虚无主义再泛起的外部因素经济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历史虚无主义是“和平演变”在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表现: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为了获得高额的剩余价值,资本主义企图在全球范围内建立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

对社会主义采取“胡萝卜加大棒”的政策:一方面推行霸权主义,武力干涉;另一方面实行“和平演变”政策,将资本主义价值观念灌输到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领域。

资本主义国家对我国意识形态“和平演变”的主要途径有:1.利用经济援助、经济合作以及其他交流机会趁机宣传资本主义价值观念等意识内容,冲击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阵地;2.利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出现的失误、遭遇到的曲折,丑化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煽动民族反动情绪;3.否定科学社会主义,否定社会主义国家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搞乱人们的思想;4.秘密援助社会主义国家内的反动势力,帮助其组建地下反动政治组织,收买国家中高层领导形成机会主义分子。

历史虚无主义

历史虚无主义

历史虚无主义历史虚无主义论文摘要:历史虚无主义是一种否认历史真实性和客观性的思潮,它对于历史的研究和传承产生了极大的负面影响。

本文从历史虚无主义的定义、表现形式、危害以及应对措施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历史虚无主义;真实性;客观性;危害;应对措施一、历史虚无主义的定义历史虚无主义是指一种否认历史真实性和客观性的思潮。

它认为历史是一种主观的构建,不存在客观的真相。

历史虚无主义者认为历史只是一种政治工具,用来服务于特定的政治目的。

他们否认历史的客观性和真实性,认为历史只是一种虚构的故事,没有任何价值。

二、历史虚无主义的表现形式1. 否认历史事件的发生历史虚无主义者会否认某些历史事件的发生,例如否认纳粹大屠杀的存在,否认南京大屠杀的发生等。

他们认为这些事件只是历史上的一种政治宣传,没有任何真实性。

2. 重写历史历史虚无主义者会试图重写历史,将历史事件的真相歪曲或者完全颠倒。

例如,他们会否认二战中苏联对纳粹德国的胜利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而把胜利归功于美国和英国。

3. 挑战历史学家的权威历史虚无主义者会挑战历史学家的权威,否认历史学家的研究成果和结论。

他们认为历史学家只是在服务于特定的政治目的,而不是在追求真理。

三、历史虚无主义的危害1. 破坏历史的真实性和客观性历史虚无主义者的存在破坏了历史的真实性和客观性,使得人们无法了解历史的真相。

这对于历史的研究和传承产生了极大的负面影响。

2. 挑战社会的稳定历史虚无主义者试图通过歪曲历史来达到特定的政治目的,这会对社会的稳定产生负面影响。

例如,否认南京大屠杀的发生会导致中日关系的紧张,挑战社会的稳定。

3. 损害国家形象历史虚无主义者试图通过歪曲历史来损害某些国家的形象。

例如,否认纳粹大屠杀的存在会损害德国的形象,否认南京大屠杀的发生会损害日本的形象。

四、应对历史虚无主义的措施1. 加强历史教育加强历史教育是防止历史虚无主义的重要措施。

通过加强历史教育,可以让人们了解历史的真相,增强历史的客观性和真实性。

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演进及重新泛起原因论析

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演进及重新泛起原因论析

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演进及重新泛起原因论析
方艳华
【期刊名称】《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2011(039)006
【摘要】历史虚无主义思潮滥觞于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全盘西化论,余绪不绝于当代,上世纪90年代重新泛起,近几年来更是甚嚣尘上,其波及范围涉及史学研究、历史题材的文学艺术、教育等多个领域.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重新泛起与世界社会主义处于低潮、各种西方社会思潮的冲击及改革开放以来国内形势的变化有很大的关系.
【总页数】4页(P75-78)
【作者】方艳华
【作者单位】山东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山东济南2501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D09
【相关文献】
1.近十年来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演进原因及应对策略 [J], 曹诗裕;
2.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泛起特点及其危害 [J], 周长美;曾光顺;张萌
3.我国当前历史虚无主义思潮泛起原因反思 [J], 王瑞平
4.微背景下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泛起与影响 [J], 杨菁
5.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泛起、特点及其危害 [J], 梁柱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我国当前历史虚无主义思潮泛起原因反思

我国当前历史虚无主义思潮泛起原因反思

我国当前历史虚无主义思潮泛起原因反思我国当前历史虚无主义思潮泛起应当引起我们的反思。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社会主义处于低潮,而西方资本主义有新发展,导致我国部分人对中国社会主义的道路选择持悲观否定态度,这是历史虚无主义思潮重新泛起的外部环境;当前的历史虚无主义思潮也是全球化、信息化、西方价值观冲击的产物;社会转型期利益多元化导致多元价值观的盛行,现代化困境也为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存在提供了温床;主流价值观和意识形态宣传手段的单调僵化和教条主义,使主流意识形态的实际影响力大打折扣,甚至造成逆反心理;长期的历史一元化观念,对某些历史事件和人物的简单化结论,也是历史虚无主义思潮乘虚而入的重要原因。

标签:历史虚无主义;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反思我国当前的历史虚无主义思潮重新泛起,在多个领域都有表现。

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属于历史唯心主义,以“否定”“重评”之名虚化歪曲党史国史。

其否定马克思主义唯物主义史观,动摇甚至弱化社会主义主流价值观,危害性已经显而易见。

社会科学研究领域对历史虚无主义的种种表现和实质已有诸多的解析,但对历史虚无主义思潮产生的原因却甚少成果,本文尝试对这一问题进行解析。

一、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社会主义处于低潮,而西方资本主义有新发展,强盛的竞争力以及对国际秩序的强势主导,导致我国部分人对中国社会主义的道路选择持悲观否定态度,历史虚无主义思潮也重新泛起苏联解体之后,国际上否定苏联模式、否定列宁斯大林、否定整个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逆流也影响到我国。

历史虚无主义者从苏联解体的悲剧里,解读到的是中国走向社会主义是“误入歧途”,是外部势力向中国输出革命的“阴谋”,认为社会主义革命是少数人的选择,阶级斗争不适合中国,进而否定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道路选择,20世纪90年代中期有学者提出“告别革命”论。

新中国成立后由于照搬苏联体制,中国在探索适合自己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出现了十年“文革”等失误,在现代化的道路上跌跌撞撞;反而是改革开放后,学习西方引进市场经济取得飞速的建设成就,历史虚无主义者进而以改革开放后三十多年的成就否定改革开放前三十多年的新中国建设成就。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理论园地・ 历史虚无主义重新泛起的透视梅荣政 杨 军【内容提要】 历史虚无主义在当代中国重新泛起,有深刻的背景。

从突出表现及基本特点考察,历史虚无主义是一种以唯心史观为基础的典型的实用主义,是同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根本对立的,是非科学的。

历史虚无主义的要害在于否定四项基本原则。

只要坚持唯物史观,科学认识中国近现代的革命、建设和改革历程,就能把握中国近现代历史的真实图景。

【关键词】 历史虚无主义 社会思潮 中国近现代史 唯物史观一段时间以来,历史虚无主义在我国思想文化界重新泛起,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为什么历史虚无主义会在这个时期泛起,它有什么突出表现及特点,其错误何在,本文拟就这些问题做些分析,以供讨论。

一、历史虚无主义的突出表现及特点社会思潮是社会意识的一种,是社会经济、政治状况的思想反映。

从国际上看,以资本主义为主导的经济全球化迅速发展,世界社会主义处于低潮,两种社会制度在全球范围内并存、竞争、合作、斗争,在总体上“资”强“社”弱、“资”进“社”守的格局没有改变。

反对马克思主义、否定社会主义的思潮将长期存在。

从国内来看,我国为了发展生产力,实行了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反映到思想意识领域,马克思主义是主流意识形态,同时不可避免地存在某些非马克思主义、甚至反马克思主义思潮。

在当今国际国内背景下,各国之间的思想文化交流日益频繁,国内的某种社会思潮能在国际上找到根源或者得到呼应。

因此,要用正确的眼光来观察和分析重新泛起的历史虚无主义。

形形色色的社会思潮有共同的反马克思主义政治基础,这使它们具有相通性,在理论观点上能够相互转化和统一,在一定的形势下相互呼应。

在这种转化和统一中,历史虚无主义的作用在于否定近代以来中国历史,直接质疑中国近代以来的历史选择和发展道路,质疑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性和合理性,这更带有根本性质。

它既弥补了新自由主义侧重于经济和政治领域、从现实的角度反对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而在文化领域、历史维度上的相对不足,又改变了新文化保守主义曲折隐晦的表达和难历史虚无主义重新泛起的透视 重新泛起的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竭力张扬自己的主张。

集中起来说,就是四个观点:一是否定革命。

否认20世纪中国发生革命的必然性,认为中国选择革命的方式实现社会变革,是疯狂和幼稚的表现,革命就是杀人流血,是一种单纯破坏的力量,其结果只是实现了“专制复辟”,没有任何建设性的意义。

因此,应当“告别革命”,反对革命的一切后果。

二是否定五四运动。

认为五四运动造成了历史的断裂,即从所谓“以英美为师”的“近代文明的主流”走上了“以俄为师的歧路”,中国因此耽误了60年的发展,“至少虚掷了三代人的血泪精华”;三是否定社会主义改造。

认为社会主义改造实质的问题是根本搞早了搞错了,阻滞、破坏了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

1978年以前30年的社会主义建设“只是一部荒唐史”。

赞扬改革开放20多年的实践是对社会主义的否定和对“以英美为师”的“近代文明主流”的回归,把改革开放的历史与前30年的历史割裂和对立起来。

四是否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认为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一系列错误的延续,影响了中国现代化的历史进程。

透过这四个观点,可见其要害在于否定四项基本原则。

这些观点散布在人文社会科学的多个领域。

比如,在史学界,历史虚无主义论者质疑并淡化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为指导研究历史,认为唯物史观是机械的历史决定论,反对阶级斗争学说、社会形态学说、历史发展客观性理论等,主张用历史选择论取代唯物史观,以超然的客观主义态度研究中国近现代历史,推崇和照搬国外史学流派的观点;在20世纪史学批评中,否定建国后史学界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取得的研究成果,否定马克思主义史学家的学术地位,妄言“中国史学无大师”;以学术创新为由,把创新当成是简单的翻版,颠倒前人运用唯物史观得出的结论。

如太平天国运动是“一个笑话”,“绝无进步的历史意义可言”。

“辛亥革命搞糟了”,“完全是近代中国特殊历史条件下革命志士鼓吹、争取的结果”,“给社会造成的破坏大于建设。

”五四运动“把民族传统文化赖于生存的东西截断了,一切民族虚无主义,一切政治灾难都是从五四运动来的”;赞扬西方国家入侵是帮助中国发展,中法战争、抗日战争都没有什么必要。

推断让清政府慢慢搞新政,中国今天也能实现了现代化;在历史人物的评价上,褒扬曾国藩、李鸿章、慈禧、袁世凯、徐世昌等,同时贬抑洪秀全、孙中山等。

又如,在文学领域,某些描写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作品,漠视、甚至消解中国共产党对社会变革的巨大作用;在近代历史剧的创作中,置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于不顾,把重大历史事件的发生归结为各种离奇因素,归结为个人的心血来潮;高扬所谓人性的大旗,对革命的暴力大肆讨伐;对先烈们为追求进步、独立、自由而艰苦奋斗的悲壮历程,以曲解的态度,用调侃、讥笑、揶揄的语言进行描写,对封建统治者和卖国贼却极尽美化之能事;在文艺评论中,对支持、参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革命、用作品反映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现当代作家如鲁迅、郭沫若、茅盾、巴金、叶圣陶、丁玲等等进行贬损和否定,并宣告要与中国现当代文学传统“断裂”,全盘否定五四以来、特别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和影响下的进步文学、革命文学。

历史虚无主义思潮上述种种表现,显示了它的以下特点:第一,在内容上,不是一般地全盘否定中国的历史和文化,而是否定某一阶段或某几个阶段的历史,具体地说就是否定中国近代历史,特别是否定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取得民族独立和建设社会主义的历史。

概括地讲,就是两个否定:否定中国革命的必然性,否定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进步性;反对暴力革命,鼓吹改良,集过去历史虚无主义之大成,主张中国现代化以英美为师,全盘西化。

第二,在方法上,一是以历史选择论为指导,以假设为前提,不对历史事实进行全面深入的了解,不认真分析历史事件展开过程的实际联系,把现象当本质,根据历史现象的表面特征进行主观臆想、推断历史的发展和可能的结局,新瓶装旧酒,得出所谓“新结论”。

二是把支流当主流,以点概面、以偏概全, 马克思主义研究 2005年第5期随意放大一些历史事实,以达到论者既定的目的。

第三,在思维方式上,无论是在史学界还是文学界,对凡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所得出的结论,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所取得的胜利和成绩,都统统发难,动辄全盘否定、要“断裂”,非此即彼,形而上学猖獗。

第四,在表达方式和传播途径上,一是以学术研究的面貌出现,在学术刊物、研讨会上和学术著作中发表意见,以显示论者的观点是科学研究、理性思考的产物,是理论创新的成果;二是以文学、艺术作品特别是历史题材的影视作品等形式,利用电视、电影和网络等途径,影响社会舆论,诱使人们“重新认识”某段历史或某个人物。

历史虚无主义是在西方各种以唯心主义历史观为哲学基础的思潮的影响下,适应西方国家对我实施和平演变战略的政治需要和国内反社会主义势力的策略变化,重新泛起的一种政治思潮。

它所反映的不仅是文化问题,更是政治问题,不仅是对待历史的态度问题,更是对待现实的态度问题;历史虚无主义在历史观上是唯心主义的。

它脱离客观历史事实,以自己的主观价值尺度,尤其是政治的价值尺度对历史进行剪裁、重塑,背离了最起码的客观性标准,是典型的实用主义。

二、历史虚无主义的“历史选择论”的错误“历史选择论”是历史虚无主义的基本观点。

这种观点是同唯物史观根本对立的,是非科学的。

历史唯物主义并不简单地、一概地否认历史选择,但是它强调历史选择是以历史决定论为前提的。

从唯物史观的观点看来,科学认识、研究历史的目的之一,就是探索历史真实。

所谓历史真实,是历史本质的真实,历史规律性的真实,而不仅仅是历史事件、历史细节的真实。

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立足于“把历史的内容还给历史”①,通过探寻人类社会“现实的联系”,从社会生活的各种领域中划分出经济领域,从一切社会关系中划分出生产关系,并把它当作决定其余一切关系的基本的原始的关系,把生产关系归结到生产力的高度,这样推翻了他们之前的所有的思想家把历史看作是某种观念的逐渐实现的观点,把唯心主义从它最后的避难所———历史观驱逐出去,创立了唯物史观。

“现代唯物主义把历史看作人类的发展过程,而它的任务就在于发现这个过程的运动规律。

”②它是指导我们获得对于历史真实正确认识的惟一科学的理论指南。

唯物史观认为,历史本质上是人类社会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和再生产,“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

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吃喝住穿以及其他一些东西。

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③。

社会生产活动的客观性决定了历史的本质是客观的,这一客观性本质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历史是由人类自身创造出来的发展过程,是人类已经发生的活动。

人类这种创造活动一旦产生,就是既成的客观事实。

因此,尊重客观事实,是人们认识、把握历史的必要的基本前提和科学态度。

对待历史,只能实事求是,而不能按照自己的意愿或根据后人所处的时代环境去修改、裁剪、编造,也不能对它进行假设、推理,以期产生另外的历史结果。

以假设为前提,对历史进行主观臆断,既不符合历史研究的思维逻辑,对探求历史真实也毫无意义。

第二,历史发展遵循一定的客观规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正确认识历史运动,首先应将人类社会的发展理解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第650页。

为“一种自然史的过程”。

历史以近乎自然的方式发展着,具有自然性特征,即历史的进化像自然的进化一样,有其内在规律。

这些规律是“以铁的必然性发生作用并且正在实现的趋势”①。

历史发展必然遵循一定的客观规律,这是由人类创造历史的客观物质基础决定的。

马克思指出,生产物质生活本身是一切历史的一种基本条件,人们依赖一定的生产力和结成相应关系进行满足其生存需要的物质资料生产、开始对历史的创造,其他一切活动都起源于并最终依赖于这个创造的存在和继续。

而“人们不能自由选择自己的生产力———这是他们的全部历史的基础,因为任何生产力都是一种既得的力量,是以往的活动的产物。

可见,生产力是人们的应用能力的结果,但是这种能力本身决定于人们所处的条件,决定于先前已经获得的生产力,决定于在他们以前已经存在、不是由他们创立而是由前一代人创立的社会形式。

后来的每一代人都得到前一代人已经取得的生产力并当作原料来为自己新的生产服务,由于这一简单的事实,就形成人们的历史中的联系,就形成人类的历史,这个历史随着人们的生产力以及人们的社会关系的越益发展而越益成为人类的历史。

”②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对人类社会发展客观规律的内容作了经典概述,科学阐述了人类社会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这一基本矛盾运动的推动下不断演替进化,最终实现共产主义的历史趋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