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上品生教学计划
品生二年级上教学工作计划
二年级上册品德与生活学科教学工作计划一、情况分析1.教材分析本教材分为三个单元。
第一单元:我在集体中成长;第二单元:金色的秋天;第三单元:我们真棒。
教材基本特点第一,以学生的现实生活为基本线索设置主题。
第二,突出养成教育的要求。
第三,突出活动性、做中学。
第四,突出图画、图片在呈现教材内容方面的特殊作用。
第五,体现一定的开放性。
本教材以活动、综合、趣味、操作、强调让学生在体验、探究与合作游戏活动过程中,自主地学习。
2.学生分析经过一年的小学学校生活、家庭生活,二年级的小学生基本上养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有一定的课堂常规,良好的道德品质以及文明行为的习惯,具有自学能力,但是也有一部分小学生自我控制力差,行为习惯课堂常规表现的不够好。
二、教学任务与目标(一)教学任务1、生活性本课程遵循儿童生活的逻辑,以儿童的现实生活为课程内容的主要源泉,以密切联系儿童生活的主题活动或游戏为载体,以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儿童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
2、开放性本课程面向儿童的整个生活世界,重视地方、学校、教师与儿童的创造性。
课程内容从教科书扩展到所有对儿童有意义、有兴趣的题材,其课堂从教室扩展到家庭、社区及儿童的其他生活空间,其时间可以在与学校其他活动或学科的配合和联结中弹性地发展,其评价关注儿童丰富多彩的体验和个性化的创意与表现。
3、活动性本课程的呈现形态主要是儿童直接参与的主题活动、游戏和其他实践活动。
课程目标主要通过教师指导下的各种教学活动来实现。
活动是教和学共同的连接点。
教师的主要作用是指导儿童的活动,教师精讲教科书,儿童更多的是通过实际参与活动,动手动脑,构建知识和能力,形成内化的道德品质。
(二)教学目标1.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观察、探究、讨论等,感受生活,学习做人。
2.教学活动应更多地体现在教师指导或参与下学生的自主活动,给学生更多自己思考、自我感悟的空间。
3.对学生进行深入浅出的道德、科学、生活启蒙教育,为学生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实际的生活能力打下初步的基础。
二上品生教案
二上品生教案教案标题:二年级上册《品生》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通过学习《品生》这篇课文,学生能够理解并记忆文章中的重点词汇和短语,并能够正确运用它们。
2. 技能目标: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3. 情感目标:通过学习课文,培养学生的品德修养,关注环境保护。
二、教学重点:1. 理解并记忆课文中的重点词汇和短语。
2.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三、教学难点:1. 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2. 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
四、教学准备:1. 教材:二年级上册《品生》课文。
2. 多媒体设备。
3. 单词卡片、图片等教具。
五、教学过程:Step 1: 导入新课1. 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一段与环境保护相关的视频或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对环境保护的思考。
2. 引导学生讨论以下问题:我们应该如何保护环境?为什么环境保护对我们很重要?Step 2: 预习课文1. 让学生快速浏览《品生》这篇课文,了解大意。
2. 分组讨论,学生互相分享他们对课文的理解和疑惑。
Step 3: 阅读理解1. 教师引导学生逐段阅读课文,帮助他们理解课文内容。
2. 提问学生关于课文的细节问题,确保学生对课文内容有深入的理解。
Step 4: 词汇学习1. 教师出示课文中的重点词汇和短语的单词卡片,并帮助学生正确读音和理解词义。
2. 进行词汇练习,例如:师生对话、小组活动等。
Step 5: 口语表达1. 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模拟课文中的对话情景,练习口语表达能力。
2. 教师引导学生扩展对话内容,鼓励他们运用所学词汇和短语进行自由对话。
Step 6: 拓展活动1. 学生小组合作,设计海报或宣传册,向其他同学宣传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2. 学生进行小组展示,分享他们的设计和想法。
六、课堂作业:1. 完成课文的阅读理解题。
2. 设计一份小海报,表达对环境保护的看法和建议。
七、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如导入视频、分组讨论、词汇学习、口语表达和拓展活动等,全方位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和环境保护意识。
二年级上册品生教案
二年级上册品生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认识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和不足,培养学生的自我认知能力。
2. 培养学生学会尊重他人,关爱他人,学会与人相处的良好品质。
3. 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二、教学内容1. 第一课:我是独特的个体教学重点:让学生认识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和优点,学会接纳自己。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正确看待自己的不足,并努力改进。
2. 第二课:尊重他人,和谐相处教学重点:培养学生学会尊重他人,懂得与人和谐相处。
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尊重和和谐相处的原则。
3. 第三课:热爱生活,积极向上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教学难点:如何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和积极向上的精神。
4. 第四课:学会感恩,珍惜拥有教学重点:让学生学会感恩,珍惜身边的亲人和朋友。
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真正体会到感恩的重要性,并在生活中践行。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生活习惯,如按时作息、讲究卫生等。
三、教学方法1. 采用讨论法、情境教学法、案例分析法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2. 通过小组合作、角色扮演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3. 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丰富教学内容,增强学生的学习体验。
四、教学评价1. 学生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讨论、合作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 学生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作业的完成质量,了解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
3. 学生实际行为表现:关注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行为表现,如尊重他人、热爱生活等,评估教学效果。
五、教学课时每课教学时间为40分钟,共200分钟。
六、第六课:勇于认错,诚实守信教学重点:让学生学会勇于承认错误,懂得诚实守信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勇于承担责任和改正错误。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养成良好学习习惯,如认真听讲、主动学习等。
八、第八课:锻炼身体,注重健康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锻炼身体的重要性,注重身心健康。
二年级品生计划
二年级品德与生活教学计划一、学生基本情况分析(一)总体状况分析本班有学生24人:其中男生11人,女生13人。
通过一星期的深入了解,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较好,大多数同学对学校的规章制度能够严格遵守并认真执行。
能够尊敬师长,团结同学,劳动积极,讲究维护集体荣誉,有较强的上进心。
大多数同学能够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上课认真听讲,遵守课堂纪律,能够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思考、讨论、口语交际、看图、考察、搜集资料、图片、写话等学习任务,积极动脑动手,大胆举手,踊跃发言,按时完成老师布置的各项作业;回家后能认真复习学过的旧知和课文,使自己温故知新,努力提高自己的学习成绩。
但也有一部分同学上课纪律观念差,对待学习不认真,不能明确学习目的,学习态度不端正,学习成绩较差,有待于加强辅导。
(二)学情分析通过一年的学习,大部分学生积累了一定的知识,掌握了一定的学习方法。
在读书、写字、口语交际方面都有了一定的基础!也养成了基本的学习习惯,能主动的参与课堂学习,自觉地完成各项作业,平时学生比较喜欢阅读一些趣味性强的图书,但读书的习惯和方法还需要教师多指导。
二、教材分析(一)、教材的设计理念和基本特点:1、设计理念:(1)充分体现课程标准,在生活的基础上实现课程的高度综合从内容看:将思想品德、生活常识、社会常识、手工劳动、综合实践活动等多项教育内容在生活的基础上加以整合。
从目标看:关注情感与态度、行为与习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等多重目标。
教材呈现的是学生熟悉的一个个生活场景,并在注重理性生活、审美生活和道德生活结合的基础上,努力实现各项教育内容和多重目标的综合。
(2)充分体现教材的范例性新教材所蕴含的科学知识、道德观念和审美观念,不再是以“告诉”的方式,而是以范例的方式呈现出来的,教材呈现的是一个个典型的儿童生活的情景,分别从不同角度、不同方面为学生提供了沟通现实生活和可能生活的“案例”,让学生通过观察自己周边的生活情景去感悟。
二年级品生计划.
教学计划科目:品德与生活班级:二年级教师:王传勇学校:仁里集镇中心小学2011年2月6日一、教学目标教育学生爱亲敬长、爱家乡、爱集体、爱祖国、爱人民、热爱生命、热爱自然、热爱科学、培养良好的生活,文明行为,遵守纪律、保护环境、爱惜财物资源,乐于参加有意义的活动。
掌握自己需要的基本知识和劳动技能。
二、学情分析2、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掌握分析学生具有一定的阅读能力,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相对差一点。
要学好《品德与社会》须加努力。
3、学生的思想状况分析二年级这些学生活泼好动,上进心和求知欲都很强。
这就要求利用《品德与生活》课做好思想教育工作,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学会做人,树立班集体荣誉心,用科学的方法指导每个人去学习。
二年级学生年龄小,理解能力差,应用品德课进行爱国教育,教育学生能够遵守纪律,团结同学,保持清洁,养成良好的习惯。
三、培优措施1、加强品德教育,使学生明确学习目的。
2、树立学习标兵,培养优秀的学生。
3、启发学生的想象力,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4、树立集体主义感、养成良好的班集体风气。
5、对品德好的同学给予表扬。
四、学困生生转化措施1、对品德差的学生要个别谈心。
2、采取多表扬、少批评的原则。
3、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及时表扬鼓励。
4、全面把握课程目标。
课程的总目标是“培养具有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这是本课程的宗旨和价值导向。
分目标的四个方面“情感与态度”、“行为与习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是一个有机的统一体。
在教学过程中应全面把握目标,改变过去偏重知识、技能学习,忽略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偏重追求结果,忽略过程与方法等倾向,全面地、整体地实现课程目标。
五、教材分析(重点、难点,知识结构)本册《品德与生活》课程是为了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
二年级品生计划
二年级品德与生活上册教学计划一、情况分析教材分析:《品德与生活》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
本课程具有生活性、开放性、活动性三个基本特征。
课程呈现的形态主要是儿童直接参与的主题活动、游戏和其他实践活动。
课程目标主要通过教师指导下的各种教学活动来实现。
活动是教和学共同的中介。
二年级上册编排四个单元,共16课主题活动,每周上两课时,共计28课时,其余课时留给学校安排本课程或其他有关的教学活动。
学生分析:二年级学生绝大部分有了良好的生活习惯,活泼开朗,积极学习,与同学、老师友好交往,愉快地玩、高兴地学,做事有了一定的责任心,认真、有耐心,与同伴相处,学会关心和帮助,对自然、学习生活有一定的兴趣,乐于探究,所有这些都是好的表现和开端,本学期将围绕教学目标,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努力达到目标,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二、教学目标1、让学生健康安全地生活。
适应并喜欢学校生活,有自我保护意识,有料理自己的能力,按时作息,做事用心,养成良好的生活和劳动习惯。
2、让学生愉快积极地生活,培养学生开朗的性格,使他们喜欢和同学、老师交往,高兴地学、愉快地玩,使学生有应付挑战的勇气,能在成人的帮助下控制和调整自已的情绪,能欣赏自己和别人的优点和长处,亲近大自然,喜欢在大自然中活动。
3、教育学生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让他们做自己能做的事,培养他们做事认真、不敷衍、有耐心,有毅力,使学生能与同伴友好相处,关心他人,有爱心,维护集体荣誉,认识规则和纪律的重要,能遵守社会规范。
4、培养学生动脑筋、有创意地生活,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对自然现象或生活中的问题有探究的兴趣,养成探究的习惯、学习探究的方法,学会动脑、动手、动口,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从而获得知识、积累经验。
三、教学措施1、老师要认真学习新的课程理论,学习《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公民道德实施纲要》等文件,学习《义务教育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把新的理论用于教学之中。
二年级品生教案
二年级品生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了解并认识生活中常见的品德表现,如诚实、勤奋、尊重他人等。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故事、情景表演等形式,培养学生自主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2)利用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
(3)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积极向上的态度。
(2)培养学生尊敬师长,关爱他人的情感。
(3)培养学生诚实守信,勇于担当的品质。
二、教学内容第一课时:品德的认识1. 导入:通过讲解品德的定义,让学生理解品德的含义和重要性。
2. 教学内容:介绍常见的品德表现,如诚实、勤奋、尊重他人等。
3. 实践活动:学生分组讨论,举例说明自己身边的品德表现。
1. 导入:讲解生活习惯对个人成长的影响。
3. 实践活动:学生制定自己的生活习惯计划,并进行为期一周的实践。
第三课时:学会与人相处1. 导入:讲解与人相处的重要性。
2. 教学内容:培养学生学会与人相处,尊重他人,关心他人。
3. 实践活动:学生进行情景表演,模拟与人相处的场景。
第四课时:培养团队协作能力1. 导入:讲解团队协作的意义。
2. 教学内容:培养学生学会团队协作,共同完成任务。
3. 实践活动:学生分组进行团队协作游戏,完成指定任务。
第五课时:诚实守信1. 导入:讲解诚实守信的重要性。
2. 教学内容:培养学生诚实守信,勇于担当的品质。
3. 实践活动:学生举例说明自己在生活中诚实守信的经历。
三、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积极性等。
2. 实践活动:评价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如生活习惯实践、团队协作游戏等。
3. 课后反馈:收集学生和家长的意见和建议,不断改进教学方法。
四、教学资源1. 教材:二年级品生教材。
2. 教具:PPT、黑板、粉笔、情景表演道具等。
3. 参考资料:相关品德教育的文章、故事、视频等。
五、教学进度安排1. 第一课时:品德的认识。
二年级上册品生教案
二年级上册品生教案一、教学目标2. 培养学生尊重他人、关心集体、热爱劳动的良好习惯。
3. 引导学生学会合作、学会分享,培养团队精神。
4. 教育学生诚实守信,勇于承担责任。
二、教学内容1. 第一课时:品德的重要性学习品德的定义和作用讨论品德在日常生活中的体现2. 第二课时:尊重他人学习尊重他人的意义举例说明如何尊重他人3. 第三课时:关心集体学习集体的概念讨论如何为集体做出贡献4. 第四课时:热爱劳动学习劳动的意义和价值举例说明如何热爱劳动5. 第五课时:合作与分享学习合作的意义和重要性讨论如何与他人合作和分享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品德的重要性、尊重他人、关心集体、热爱劳动、合作与分享的意义。
2. 案例分析法:通过举例分析,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品德在生活中的应用。
3. 小组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4. 实践活动法:组织学生参与劳动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劳动意识。
四、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互动情况,评价学生的参与程度。
2.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包括观点阐述、沟通交流等。
3. 课后实践:检查学生在家中的劳动实践情况,评价学生的劳动意识和习惯。
4. 学生自评:鼓励学生对自己在课堂上的表现进行自我评价,反思和改进。
五、教学资源1. 课件:制作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课件,辅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
2. 案例材料:收集相关的案例材料,用于课堂分析和讨论。
3. 劳动工具:准备相应的劳动工具,组织学生进行实践活动。
4. 评价表格:制定课后实践评价表格,方便教师和学生进行评价。
六、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通过一个生活案例引入品德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品德的含义:讲解品德的定义,让学生明白品德对个人成长的重要性。
3. 分析品德在日常生活中的体现:通过举例分析,让学生认识到品德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
4. 小组讨论: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对品德的理解和体会。
二年级品生上册教案
二年级品生上册教案教案标题:二年级品生上册教案教案目标:1. 帮助学生了解品生的概念和意义。
2. 培养学生对品生的重视和关注。
3. 培养学生良好的品生习惯和道德观念。
教学重点:1. 品生的定义和意义。
2. 与他人友好相处的重要性。
3. 学习品生的方法与技巧。
教学准备:1. PPT或黑板。
2. 课堂展示物品,如图片、道德故事书等。
3. 学生的品生记录本。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利用图片或故事引入品生的概念,让学生思考品生的含义和重要性。
2. 引导学生回忆一些关于品生的场景或经历,鼓励他们分享。
二、讲解品生的概念和意义(10分钟)1. 通过PPT或黑板,向学生解释品生是指一个人的言行举止是否符合社会公德和道德规范。
2. 强调品生对个人和社会的重要性,例如:品生可以让我们与他人友好相处,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3. 举例说明品生的具体表现,如尊重他人、关心他人、诚实守信等。
三、讨论与分享(15分钟)1. 提出一些与品生相关的问题,让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如:你们认为什么是好的品生?你们有什么好的品生经历?2. 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品生经历和观点,让他们感受到品生的重要性和影响力。
四、学习品生的方法与技巧(15分钟)1. 向学生介绍一些学习品生的方法和技巧,如:观察他人的好品生行为、借助道德故事书等。
2.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这些方法应用到自己的生活中,鼓励他们制定个人的品生目标。
五、总结与反思(5分钟)1. 与学生一起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强调品生的重要性和学习方法。
2. 鼓励学生思考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实践好的品生行为,并记录在自己的品生记录本中。
六、作业布置(5分钟)1. 布置品生作业,要求学生观察身边的人或事,找出一个好的品生行为并记录下来。
2. 鼓励学生与家人分享自己的品生作业,增进家庭成员的交流和互动。
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参与品生相关的社区活动,如义工活动、环保活动等。
2. 组织学生进行品生主题的小组讨论或展示,分享自己的品生体验和感悟。
二年级上册品生教案
二年级上册品生教案第一章:尊重他人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尊重他人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尊重他人的态度和行为。
教学内容:1. 讲解尊重他人的意义和重要性。
2. 通过故事、案例等方式,让学生了解尊重他人的具体表现。
3. 引导学生从小事做起,培养尊重他人的习惯。
教学活动:1. 讲故事:《小明的改变》。
2. 分组讨论:如何在生活中表现出尊重他人?3. 角色扮演:模拟尊重他人的场景。
第二章:诚实守信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诚实守信的价值。
2. 培养学生诚实守信的品质。
教学内容:1. 讲解诚实守信的意义和价值。
2. 通过故事、案例等方式,让学生了解诚实守信的具体表现。
3. 引导学生从小事做起,培养诚实守信的意识。
教学活动:1. 讲故事:《小红的诚实》。
2. 分组讨论:诚实守信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
3. 诚信游戏:通过游戏让学生体验诚实守信的价值。
第三章:关爱他人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关爱他人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关爱他人的意识。
教学内容:1. 讲解关爱他人的意义和重要性。
2. 通过故事、案例等方式,让学生了解关爱他人的具体表现。
3. 引导学生从小事做起,培养关爱他人的习惯。
教学活动:1. 讲故事:《小华的关爱》。
2. 分组讨论: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关爱他人?3. 角色扮演:模拟关爱他人的场景。
第四章:勤奋努力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勤奋努力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勤奋努力的习惯。
教学内容:1. 讲解勤奋努力的意义和重要性。
2. 通过故事、案例等方式,让学生了解勤奋努力的具体表现。
3. 引导学生从小事做起,培养勤奋努力的态度。
教学活动:1. 讲故事:《小亮的努力》。
2. 分组讨论:勤奋努力在日常生活中的体现。
3. 制定计划:让学生制定自己的勤奋努力计划。
第五章:遵守规则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遵守规则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遵守规则的意识。
教学内容:1. 讲解遵守规则的意义和重要性。
2. 通过故事、案例等方式,让学生了解遵守规则的具体表现。
二年级品生计划
二年级《品德与生活》上册教学计划三峡希望小学李茂福一、教材分析:《品德与生活》二年级上册教材编排遵循的是生活的逻辑。
与儿童生活密切联系的德育,才能引起孩子的共鸣,深入孩子的心灵,激发孩子学习探讨的渴望和积极性,才能提高德育的实效,让孩子终生受益。
教材就是根据儿童生活中普遍存在的问题生成活动主题。
在生活事件的选取上(1)注意普通的生活事件为主,兼顾非日常的生活事件。
(2)注意学生生活圈的逐渐扩展。
(3)注重和突出基础性文明行为习惯和良好意志品格的教育。
(4)教材营造的文化是儿童文化,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和活动性。
二、教学目标:第一单元“生日的祝福”,4个主题活动以“生日”为线索,引导儿童通过分享我们班级的生日、我的生日、欢庆祖国妈妈的生日的喜悦、回忆新中国诞生的艰辛、庆祝少先队的诞生日,激发儿童珍爱生命、孝敬父母、热爱祖国、崇敬人民英雄的情感,增强做一名少先队员的光荣感和使命感。
第二单元“美丽的秋天”,4个主题活动带着儿童一起走进金秋,去感受景色之美,分享收获之乐。
第三单元“动手动脑更聪明”,3个主题活动带着学生走进聪明屋,打开思维的天窗,展开丰富的想象,在指导学生亲历一些初步的探究活动的过程中,让孩子们去尝试创造、美化生活。
第四单元“你好,人类的朋友”,4个主题活动带头学生走进动、植物王国中,使学生知道所有的动物、植物和我们人类一样,都是地球妈妈的孩子。
这些可爱的动物、美丽的植物与人类生活在一起,是人类亲密的朋友。
三、教学重点第一单元:生日的祝福1、能看到自己在集体中的进步变化,愿意朝着新的目标不断进步。
2、喜欢集体生活,能认真完成集体交给的任务。
感谢家人、老师和同学对自己的帮助。
3、知道国庆节的意义,为自己是共和国的一员而感到自豪和光荣。
4、了解红领巾的意义,敬佩革命英雄和少年英雄。
并能用红领巾激励自己不断进步。
第二单元:美丽的秋天1、感受大自然的美,初步了解季节变化的特点,人和自然的关系,知道爱惜劳动成果。
二年级品生教学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本学期品生教学工作以《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以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生活能力和实践能力为目标,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努力提高品生教学质量和水平。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基本的生活常识、礼仪规范和社会公德,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
2. 能力目标:提高学生的观察、分析、判断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3.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尊重他人、关心社会、勇于担当的优秀品质。
三、教学内容1. 生活常识:学习个人卫生、饮食习惯、安全常识等。
2. 礼仪规范:学习文明礼仪、家庭礼仪、学校礼仪等。
3. 社会公德:学习遵守公共秩序、爱护公共设施、保护环境等。
4. 传统文化:学习我国的传统文化、节日习俗等。
5. 法律意识:学习基本的法律知识,提高学生的法律意识。
四、教学策略1.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通过游戏、故事、图片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2. 结合实际,注重实践:将所学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引导学生参与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3. 多元评价,关注个体:采用多种评价方式,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4. 家校合作,共同育人:加强家校联系,共同关注学生的品德成长。
五、教学进度安排1. 第1周至第4周:生活常识、个人卫生、饮食习惯。
2. 第5周至第8周:礼仪规范、文明礼仪、家庭礼仪。
3. 第9周至第12周:社会公德、遵守公共秩序、爱护公共设施。
4. 第13周至第16周:传统文化、我国的传统文化、节日习俗。
5. 第17周至第20周:法律意识、基本的法律知识。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发言积极性等。
2. 实践活动:关注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如团队合作、创新思维等。
3. 家长反馈:定期与家长沟通,了解学生在家的表现,共同促进学生的品德成长。
二年品生教师学期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本学期,我将以《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为指导,紧紧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以培养学生的良好品行和终身学习的能力为目标,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二、工作目标1. 教育目标:通过本学期的学习,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公民素养和健康心理。
2. 教学目标:提高学生的品德与生活素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自主学习能力。
3. 教学效果:使学生掌握基本的品德与生活知识,提高学生的道德判断力和实践能力,形成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三、具体措施1. 加强师德修养,树立良好的教师形象。
(1)深入学习党的教育方针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政治觉悟。
(2)关心学生,关爱学生,尊重学生,以高尚的师德感染学生。
2. 优化课程设计,提高教学质量。
(1)根据二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合理设计教学内容,注重趣味性、实践性和实效性。
(2)结合教材内容,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如主题班会、德育活动、社会实践等,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实践能力。
3. 创新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1)运用多媒体技术,丰富课堂内容,提高教学效果。
(2)采用情境教学、案例教学、小组合作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4. 加强家校合作,形成教育合力。
(1)定期召开家长会,与家长沟通交流,共同关注学生的品德与生活教育。
(2)通过家访、微信群、家长信等方式,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共同关注学生的成长。
5. 提高自身素质,不断学习。
(1)积极参加各类培训,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
(2)关注教育前沿,不断学习新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
四、工作安排1. 第一阶段(第1-4周):进行学期初的备课、教研活动,制定详细的教学计划。
2. 第二阶段(第5-12周):开展正常的教学工作,组织各类德育活动,关注学生的品德与生活教育。
3. 第三阶段(第13-16周):进行学期末的总结、反思,撰写教育教学论文或案例。
二上品德与生活教学计划及教案
二上品德与生活教学计划及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了解生活中的一些基本规范和行为准则。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讨论、实践等方式,使学生学会遵守生活规范。
(2)利用案例分析,让学生学会辨别是非,提高道德素养。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珍惜时间的积极态度。
(2)增强学生对社会、对家庭的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第一单元:生活习惯第1课:我会自己穿衣服第2课:我会收拾房间第二单元:道德品质第3课:爱护公物第4课:遵守交通规则三、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生活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学会生活规范。
2. 案例分析法:结合实际案例,让学生学会辨别是非,提高道德素养。
3. 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四、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通过图片、故事等方式引入新课题。
2. 教学基本概念:讲解生活规范和道德品质的相关概念。
3. 案例分析:呈现实际案例,引导学生分析、讨论。
4. 实践操作:让学生亲自动手实践,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情况等。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作业的完成质量。
3. 实践报告:评估学生在实践操作中的表现。
4. 学生互评:让学生互相评价,提高他们的自我认知能力。
六、第六课:我会礼貌待人【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礼貌待人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具备基本的礼貌素养。
【教学内容】礼貌用语的使用:如“您好”、“请问”、“谢谢”等。
礼貌行为的实践:如排队、不插话、不打断别人讲话等。
【教学方法】角色扮演:通过模拟不同场景,让学生练习礼貌用语和行为。
小组讨论:让学生讨论在不同情境下如何表现出礼貌。
【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一个礼貌待人的故事引起学生对课题的兴趣。
2. 讲解:教师示范礼貌用语和行为,讲解其重要性。
3. 实践: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实践礼貌待人。
七、第七课:我会分享【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分享的意义。
教案高中二年级品德与生活实验课程教学计划
教案高中二年级品德与生活实验课程教学计划第一部分:引言在当今社会,培养学生全面发展和良好品德素养变得尤为重要。
品德与生活实验课程作为教育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通过实践活动和案例分析等方式,引导学生塑造良好的品德品质,培养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和行为习惯。
本篇教案旨在为高中二年级品德与生活实验课程的教学提供一个详细的教学计划,以帮助教师有条不紊地进行本课程的教学。
第二部分:教学目标本教学计划的目标是通过品德与生活实验课程的教学,培养学生以下方面的能力:1. 理解和尊重他人的观点和背景,培养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2. 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意识;3. 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道德观念,激发其成为有社会责任感的公民;4. 增强学生的情绪管理和压力应对能力,培养积极乐观的心态;5. 培养学生的自我反思和自我管理能力,提高其终身学习的意识。
第三部分:教学内容与活动安排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将涵盖以下几个方面:1. 自我认知与情绪管理- 通过情绪曲线的介绍,引导学生认识自身情绪的变化规律,并探讨有效的情绪管理方法;- 组织学生分小组进行角色扮演,模拟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情境,培养学生对情绪的觉察与控制能力。
2. 社交沟通与人际关系- 分析有效的沟通技巧和方法,并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理解沟通中的误解和挑战;-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活动,鼓励学生团队合作,培养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
3. 问题解决与批判性思维- 引导学生了解问题解决的基本步骤和策略,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设计问题解决的案例讨论活动,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4. 社会责任与道德观念- 分析社会责任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道德观念;- 组织学生进行社区服务活动,增强学生的社会关爱意识和参与度。
5. 自我反思与终身学习- 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反思和自我评价,培养学生的学习动力和终身学习意识;- 设计学习总结报告,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和感悟。
品生教学工作计划
品生教学工作计划一、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了解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2. 培养学生的品德修养和思想道德素质,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奉献精神。
3. 促进学生的心智成长和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4. 倡导和推动品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促进社会和谐与进步。
二、教学内容1. 品生教育的基本理念和核心价值观。
2. 传统文化与当代价值观的衔接与统一。
3. 发展性道德教育与教育品性的方法。
4. 德育课程设计与教学要点。
5. 德育与其他学科的整合与交叉。
三、教学方法1. 组织学生参加各类社会实践活动,提高其社会责任感和奉献精神。
2. 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学生,采用不同形式的课程设计和教学方式,如游戏化教学、案例教学等。
3. 鼓励学生参加课外阅读和研究,培养其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兴趣。
4. 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四、教学手段1. 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如PPT、视频等,进行德育教学和学生自主学习。
2. 利用社团、学校活动等途径,在学校外开展德育教育。
3. 利用社区资源,积极开展志愿者服务和社会实践活动。
五、教学评价1. 利用考试、问卷调查、开放性问题等方式对学生进行品生教育的评价。
2. 对学生的参与度、领悟度、实践能力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
3. 评价学生对传统文化和现代价值观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六、教学管理1. 制定德育教育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明确教学目标、内容、方法和要求。
2. 建立健全学生品生档案,记录学生在品生教育方面的表现和成长。
3.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培养一支德育教育专业的师资队伍。
4. 加强教育管理,推进学校品生教育环境的建设。
七、教学保障1. 加强德育教育的宣传与推广,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
2. 制定和实施相关政策,规范和推动学校的德育教育工作。
3. 加强与家长和社会的沟通合作,形成教育合力,共同为学生的品生成长努力。
4. 加大对德育教育的投入,提高教师与学生的德育教育素质和水平。
品生课堂教学计划
品生课堂教学计划品生课堂教学计划教学计划是课程设置的整体规划,它规定不同课程类型相互结构的方式。
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品生课堂教学计划,希望大家能够喜欢!一、学情分析:对于刚刚升入二年级的学生来说,体验生活,愿意与别人分享自己的收获,能乐纳自己并能真诚地对待别人,是这一学期品德与生活课内的要求,也是学生在学习生活上必须形成的态度。
在过去的一年里,学生们出现了明显的变化,来自不同省市、不同家庭的学生在行为习惯和情感态度上存在很大的差异。
我们面对的孩子在不久的将来,必须自己面对周边人,适应生活,融入社会。
而人与人相处之道在于真诚,人在社会生存之道在于诚信,所以我们教师有责任培养一群真实的社会人。
课堂上,教师的态度要真诚,语言该真实。
让学生在学校里能够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身心健康地成长。
二、教材编排特点:二年级上册《品德与生活》分四个主题单元,共计11 课,分别是《我爱我班》、、《金色的秋天》《我的家乡》《困难面前我不怕》。
第一单元《我爱我班》共4课,以学生假期生活的回顾为线索组织主题,一方面从假期生活中归纳总结,让学生认识每一天的意义,体悟“快乐的每一天靠我们自己去创造”,有效地稳定学生开学初的情绪;另一方面从经验教训中归纳总结,为新学期的学习生活提供丰富的引导与借鉴。
第二单元《金色的秋天》反映季节变化的内容,引导学生感受、欣赏秋天的独特魅力。
体现个体与社会的整合,重在引导儿童有自然人成为社会人。
本单元以儿童的生活为主线,把心理教育,品德教育,行为规范教育有机整合,使学生在与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社会生活的交互作用中不断丰富和发展自己的经验,逐步加深对自己的,对他人的认识,形成初步的道德判断能力,并在此基础上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第四册最后一个单元《困难面前我不怕》则侧重对儿童提出动脑筋有创意的生活的要求,在学习与生活过程中充分展示并提升自己的指挥,享受创造带来的欢乐。
三、教法设想与措施按照新课标所编写的教科书,实现教科书功能上的转变。
二年级品生教学计划
关心家庭中的每个成员,能主动为他们着想。能用自己的方式说出对长辈的爱,用行动表达对长辈的爱。
2、过程与方法
在主动参与和亲自动手活动中,增强想象力、创造力和动手制作的能力。加强自我保健意识和安全防护的能力。尝试科学小实验和小制作,在探索过程中获得体验。
2、学生学习习惯
学生受年龄小的影响,老师要做到时刻关注学生的行为习惯,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教育。
教
材
基
本
内
容
分
析
1、教材特点及所处地位
《品德与生活》课程的性质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生活型综合课程。具有生活性、开放性、活动性等基本特点。教材力求体现思想性原则、科学性原则、现实性原则、综合性原则和活动性原则。(1)从儿童真实生活出发实现学科内容的整合。(2)强化教材的生活指导职能。(3)以活动型教学为主要特征的过程导向设计。(4)让教师和学生走进教材,保持教材的弹性和广泛适用性。
教
学
目
标
要
求
3、情感态度价值观
能从自己的成长与变化中感受到家人的爱。知道自己是家庭中的一员,初步认识到自身的责任。学会用自己的方式孝敬长辈,关心家人。
在创造性的观察体验活动中,产生观察自然、探索自然的兴趣。喜爱并积极参加各种有意义的庆祝活动。
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和生活习惯和尊敬长辈、礼貌待人等良好习惯。
高新区中心小学学科教学计划
(2010——2011学年第二学期)
2011年2月20日
学科
品德与生活
班级
二年级1班和2班
任课教师
郝鹏
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 学 措 施
Hale Waihona Puke 1、全面把握课程目标 教学过程中全面地把握目标,改变过去偏重知识学习,忽略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 观培养的教学观念,通过多种教学活动,帮助学生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形成积极的 生活态度、 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提高适应和参与社会的能力, 掌握必备的基础知识, 从而整体地实现课程目标。 2、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 学生的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是一个连续的过程, 在现实生活中, 学生已经初步形成 了一定的品德和行为习惯,积累了一些社会生活经验,形成了相应的态度和能力。因 此, 在教学时要善于调动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经验, 结合学生现实生活中实际存在的问 题,共同探究学习主题,不断丰富和发展学生的生活经验,使学生在获得内心体验的 过程中,形成符合社会规范的价值观。 3、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儿童是学习的主体, 学生的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 是在各种活动中通过自身与外界 的相互作用来实现的。为此,教师要由单纯的知识传授者向学生学习活动的引导者、 组织者转变,创设学生乐于接受的学习情境,灵活多样地选用教学组织形式,为学生 的自主学习和生动活泼的发展提供充分的空间。 注意引导学生从自己的世界出发, 用 多种感官去观察、体验、感悟社会,获得对世界的真实感受,让学生在活动中探究, 在探究中发现和解决问题, 要及时鼓励学生的各种尝试和有创造性的思考, 引导学生 得出有价值的观点或结论。 4、充实教学内容 教科书是一种“活性因子” ,它应激活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与语文等学科教学内容的紧 密结合, 注重与学生生活和社会的联系, 要把静态的教学内容和学生丰富多彩的现实 生活联系起来。 教学内容可以从教科书扩展到学生的整个生活空间, 包括社会生活中 对儿童发展有意义的题材, 把教学内容与本地区实际有机联系起来; 同时关注社会新 的发展和变化,及时丰富、充实课程内容,增进课程内容的现实性和亲近感。 5、拓展教学空间 教学要面向学生的生活实际, 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 教学空间不 局限于学校和课堂,应创设条件尽可能向社会延伸。为此,鼓励教师积极地开发和利 用地方和本校的各种课程资源, 以满足学生不同学习方式的需要。 创造条件让学生积 极参与社会实践,体验社会生活,在理解和感悟中受到教育,获得经验,逐步提高认 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的能力。 6、加强道德行为的教育。 品德课进行改革其初衷很重要的一点, 就是要改进和加强品德教育, 要增强品德教育 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课标也以“培养品德良好的儿童”和“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 为目标。 《品德与生活》课的品德教育不是有关道德的知识或道德方面的观念,而是 要培养学生的道德行为,引导他们形成健全的人格。所以我们在教学中要注意:强化 学生道德行为习惯的训练;加强情感教学,充分利用情感的推动作用,促进学生认知 的内化和良好行为的形成;注重教材的螺旋重复,使学生在不断深化、重复的教学过 程中认知得到强化,良好行为习惯得到养成。
学期总课时数 课时 周 次 1
实际授课时数 课时 周次 内容 节次
实验课时数 课时 周 次 14
考试课时数 课时
机动课时数 课时
周次 内容 节次
我们班一岁了
我喜爱的动植物
2
我的生日
15
可爱的生命
3
共和国的生日
16
爱护我们的朋友
教 学
4
少先队的生日
17
复
习
5
十一长假
18
测
评
进
6 秋天到了
度
7 秋天里的传统节日
( ( 活 教
生活 教 学 活 学生
活 二年级 学生 生活 学 人
1
生活
与 人 作 人 人
活 学 人
课 堂 教 学 中 需 要 研 究 的 问 题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学生 验 与 人 小 生活 度 学生 学生 人 教 活 学
学 科 教 学 目 标
第一单元“生日的祝福” 个主题活动以“生日”为线索,引导儿童通过分享 ,4 我们班级的生日、我的生日、欢庆祖国妈妈的生日的喜悦、回忆新中国诞生的 艰辛、庆祝少先队的诞生日,激发儿童珍爱生命、孝敬父母、热爱祖国、崇敬 人民英雄的情感,增强做一名少先队员的光荣感和使命感。 第二单元“美丽的秋天” 个主题活动带着儿童一起走进金秋,去感受景色之 ,4 美,分享收获之乐。孩子们在走一走、看一看、做一做、尝一尝中,与秋天“零 距离”地去认识自然、探究自然和科学的奥秘,让儿童在活动和游戏中激发爱 祖国、爱家乡、爱人民、爱生活之情,是美丽的秋天留在儿童的手指间和心窝 里。 第三单元“动手动脑更聪明” 个主题活动带着学生走进聪明屋,打开思维的 ,3 天窗,展开丰富的想象,在指导学生亲历一些初步的探究活动的过程中,让孩 子们去尝试创造、美化生活。本单元旨在发展儿童的创造性和动手能力,培养 他们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探究欲望和创新精神,帮助儿 童享受动脑筋、有创意的生活带来的欢乐。 第四单元“你好,人类的朋友” 个主题活动带头学生走进动、植物王国中, ,4 使学生知道所有的动物、植物和我们人类一样,都是地球妈妈的孩子。这些可 爱的动物、美丽的植物与人类生活在一起,是人类亲密的朋友。
武昌实验寄宿小学 ——2010 学年度 上)学期 学年度(上 学期 武昌实验寄宿小学 2009 —— 寄宿 (二年级品德与生活)学科教学工作计划 二年级品德与生活)
制定人:
品德与生活 生活 实生活 生活 活 生活 学 与 品德 生活 ( 生活 生活 生活 教 与 活 ) )活 实 活 )
学 情 分 析
8
秋季运动会 3
9
健健康康过秋天
10
玩中有窍门
11
做有心人
12
做中学,我快乐
13
亲密的朋友
7、提倡生活化的评价。 《品德与生活》课标明确提出了“人性化、生活化的评价” 。评价应是人与人互动交 流的过程,可以成为教师、学生甚至家长共同积极参与的交互活动。评价本身也应具 有教育意义,发挥教育功能,学生在学习生活中的一言一行都可以是评价的一部分, 利用评价对学生的成就进行鼓励,对不足提出改进的建议,保证课程目标的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