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理论资料
建筑设计理论知识
建筑设计理论知识建筑设计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它涉及到建筑的各个方面,包括建筑的结构、功能、美学以及环境等。
在进行建筑设计时,设计师需要掌握一定的理论知识,以确保设计方案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本文将介绍一些与建筑设计相关的理论知识。
一、建筑设计的基本原则1. 结构原则:建筑的结构是支撑整个建筑物的基础,设计师需要根据建筑物的功能和形式来确定合适的结构形式,以确保建筑物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2. 功能原则:建筑物的功能是建筑设计的核心,设计师需要根据建筑物的用途和需求,合理安排空间布局,以提供满足人们需求的舒适和便利的使用环境。
3. 美学原则:建筑设计不仅仅是满足功能需求,还需要具备良好的美学价值。
设计师需要考虑建筑物的比例、形式、材料等因素,以创造出具有审美价值的建筑作品。
4. 环境原则:建筑物应该与周围环境相协调,设计师需要考虑建筑物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二、建筑设计的要素1. 空间布局:建筑物的空间布局是指建筑物内部各个功能区域的布置和组织。
设计师需要考虑不同功能区域之间的联系与衔接,以及空间的流通和利用效率。
2. 建筑形式:建筑形式是指建筑物的外观形态和风格。
设计师可以根据建筑物的功能、地域特点和文化背景等因素,选择合适的建筑形式,以表达出建筑物的特色和风格。
3. 建筑材料:建筑材料是建筑物的构成要素,设计师需要选择合适的材料,以满足建筑物的功能需求和美学要求。
同时,设计师还需要考虑材料的可持续性和环保性。
4. 建筑技术:建筑技术是指用于建造和施工的技术方法和工艺。
设计师需要了解不同的建筑技术,以确保设计方案的可行性和施工的顺利进行。
三、建筑设计的发展趋势1. 可持续发展: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建筑设计越来越注重可持续发展。
设计师需要考虑建筑物的能源利用效率、环境保护和再生利用等方面,以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2. 人性化设计:建筑设计越来越注重人们的舒适和健康。
设计师需要考虑建筑物的室内环境、采光、通风等因素,以提供良好的使用体验和居住环境。
建筑概论资料
建筑概论资料建筑概论是一门研究建筑学基础理论、历史发展、设计和构造等方面知识的学科,它旨在培养学生对建筑学的认知能力和综合素质。
在本资料中,我们将介绍建筑概论的基本概念、历史演变、设计原则以及建筑构造等内容,希望能够为读者提供有关建筑概论方面的重要信息。
一、建筑概论的基本概念建筑概论,又称建筑学导论,是建筑学的一门基础理论课程,主要介绍建筑学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帮助学生建立对建筑学的基础认知。
建筑概论的主要内容包括建筑学的定义、历史演变、分类、功能、符号学和文化等。
建筑学的定义:建筑学是研究人类活动场所的学科,包括建筑设计、建筑构造、建筑历史、建筑可持续性等内容。
建筑学的历史演变:建筑学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文明时期,随着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建筑学也在不断演变。
从古代的宫殿、教堂、城堡,到现代的公共建筑、住宅和商业建筑,建筑学研究的范围日益扩大。
建筑学的分类:建筑学可以分为建筑设计和建筑构造两个方面。
建筑设计主要研究建筑的形式、功能和美学等,而建筑构造则关注建筑的结构、材料和施工等。
建筑学的功能:建筑学的功能包括居住、工作、娱乐、文化等方面,建筑需要满足人们的各种需求。
建筑学的符号学和文化:建筑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具有独特的符号和文化内涵。
通过建筑的形式、结构和装饰等,可以表达社会、历史和文化的特征。
二、建筑概论的历史演变建筑概论作为一门学科,其历史演变与建筑学的发展密切相关。
建筑学最早可以追溯到古代文明时期,如埃及的金字塔、希腊的神殿和罗马的大剧院等。
古代的建筑主要以宗教和权力为目的,体现了当时社会的宗教信仰和政治体制。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建筑学逐渐从传统的宗教建筑转向更加注重功能和审美的发展。
在文艺复兴时期,建筑学开始关注人的尺度和比例,并借鉴古希腊和古罗马的建筑理念。
著名的建筑家达·芬奇提出了“人是万物的尺度”的概念,对后世的建筑设计产生了重要影响。
现代建筑学的发展可以追溯到18世纪的工业革命。
建筑专业理论知识点梳理
建筑专业理论知识点梳理1.砌筑砂浆强度除受水灰比和水泥标号、温度和湿度、龄期影响外,还受到砌筑基层吸水程度的影响。
2.水泥熟料中三氧化硫的含量不得超过3.5%。
3.矿渣水泥耐高温,在高温环境下的混凝土工程宜选用矿渣水泥。
4.坍落度及坍落扩展度试验时观察黏聚性及保水性仅适用于骨料最大粒径不大于40mm的混凝土拌合物。
5.保水性差应采取增加砂率的措施改善。
6.普通混凝土用砂的细度模数在1.6~3.7的范围内。
7.硅酸盐水泥具有快硬早强的性质。
8.石蜡属于憎水材料。
9.两交叉直线不能确定平面。
10.构筑物一般指人们不直接在内进行生产和生活活动的场所,如水塔、烟囱、栈桥、堤坝、蓄水池等。
11.除住宅建筑之外的民用建筑高度大于24m为高层建筑(不包括单层主体建筑)。
12.建筑物中与土壤直接接触的部分称为基础。
13.叠合楼板的预制板部分,通常采用预应力或非预应力薄板14.墙体按施工方法可分为块材墙、板筑墙、板材墙。
15.重要的建筑和高层建筑的屋面防水设防要求为Ⅱ级防水等级,二道防水设防。
16.现浇水磨石地面常嵌固分格条(玻璃条、铜条等),其主要目的是防止面层开裂。
17.将楼板直接支撑在柱子上,不设主梁和次梁,这种楼板称为无梁楼板。
18.公共建筑室外台阶踏步高度一般为100-150mm,宽度不小于300mm。
19.坐标方位角是以直线起点的标准方向北端起,顺时针转到测线的夹角。
20.DS1水准仪的观测精度要高于DS3水准仪。
21.微倾式水准仪观测操作步骤是仪器安置、粗平、调焦照准、精平、读数。
22.视差的产生是物像有十字丝面未重合。
23.普通水泥的细度不合格时,水泥为不合格品。
24.石灰膏稀释成的石灰乳,可直接作为粉刷涂料。
25.MgSO4比其他硫酸盐具有更大的侵蚀作用,除了与铝酸盐和氢氧化钙有作用外,还能分解硅酸钙。
26.轴测投影法是用一组平行投射线选择适当的投射方向,将空间形体连同确定形体长、宽、高三个尺度的坐标轴用平行投影法向一个投影面投射得到的投影。
建筑设计基本理论
• 建筑施工图由文字表述和图形表示两部分组成,其
中文字表述包括封面、目录、设计说明、工程做法 以及门窗表。
• 一、封面
• 封面是施工图集的表皮,应包括项目名称、设计单 位及其设计资质证书号、设计年月(文件交付日期)
• 二、目录 三、设计说明
• 一、图幅
• 二、标题栏
• 标题栏包括设计单 位的名称区、工程 名称区、签字区、 图名区以及图号区 等,每个设计单位 标题栏格式样式都 不同,但是无论怎 样变化,都必须包 括以上几项内容
• 三、会签栏 • 会签栏是建筑图纸上用来表明信息的一种标签栏
• 四、线型要求 • 建筑图纸都是有线条构成,不用的线型表示不同的 对象和不同的部位,为了使建筑图纸能够清晰、明 了、准确、美观的表达,建筑制图中常用如图1— 13所示,表中的线型来作为基准进行绘图。
• 1.1建筑设计基本理论
• 1.1.1什么是建筑及建筑设计
•
• 建筑是建筑物与构筑物的总称,是人们为了满足社 会生活需要,利用所掌握的物质技术手段,并运用 一定的科学规律、风水理念和美学法则创造的人工 环境。如图1—1所示。
• 1.1.2建筑的常用分类 • 一、按使用功能分类 • 居住建筑:是指人们生活起居用的建筑物。如住宅、 别墅、公寓、宿舍等。
• 1.1.3建筑的基本要素 • 建筑物构成的基本要素可分为:建筑功能、物质技 术条件和建筑形象。 • 1、“建筑功能”通常是指建筑的功能与空间
• 2、“空间”是在功能分区时通过对单一空间、多 重空间、以及建筑空间进行分析,从而更好的设计 功能分区。
• 二、物质技术
• 物质技术是建筑房屋的手段,包括建筑材料技术、 结构技术、施工技术、设备技术等。
建筑学中的建筑设计理论与方法
建筑学中的建筑设计理论与方法建筑设计是建筑学领域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它既关注建筑的功能需求,也追求建筑的美学、可持续性和社会价值。
在建筑设计中,理论和方法的运用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建筑学中的建筑设计理论与方法,并介绍一些常见的应用。
一、建筑设计理论1. 功能主义理论功能主义理论强调建筑应满足其功能需求,并通过合理的空间布局和流线设计,提高使用效率。
该理论起源于20世纪初的现代主义建筑运动,追求形式与功能的一致性。
建筑师将建筑视为功能的容器,力求实现最优的功能布局,例如利用自然采光和通风来提高舒适度。
2. 形式主义理论形式主义理论认为建筑的形式和造型是建筑设计的核心。
建筑师通过创造独特的外观表达和形式语言,追求建筑作品的艺术性和美学价值。
这种理论在建筑设计中注重建筑的视觉效果和感官体验,例如采用独特的造型、材料和色彩来创造建筑的个性。
3. 人本主义理论人本主义理论将人类的需求与建筑设计相结合,关注人类的舒适、安全和福祉。
该理论强调建筑应该以人为中心,满足人的身体和心理需求。
例如,在设计学校时,考虑到学生的学习环境和互动空间,以促进他们的学习效果和社交发展。
二、建筑设计方法1. 概念设计概念设计是建筑设计的初始阶段,旨在确定建筑的基本理念和整体设计方向。
在这个阶段,建筑师通过研究项目的功能需求、环境条件和空间要求,形成初步的设计概念。
这一阶段通常包括手绘草图、简化模型和概念性平面布置图等表达方式。
2. 技术设计技术设计是概念设计的延伸,主要关注建筑的结构、材料和施工方法。
在技术设计中,建筑师通过结构计算、材料选择和施工图纸等方式,确保建筑的可行性和安全性。
此外,还需要考虑节能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等技术要求。
3. 建筑信息模型(BIM)建筑信息模型(BIM)是一种集成的数字设计和施工工具。
它通过三维建模和信息管理,实现设计师、工程师和承包商之间的协作和信息共享。
BIM在建筑设计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提高设计效率和准确性,降低施工风险和成本。
建筑学建筑学的基本原理与建筑设计理念
建筑学建筑学的基本原理与建筑设计理念建筑学的基本原理与建筑设计理念建筑学是一门关于建筑设计、建造和利用的学科,它涵盖了许多方面的知识和理论。
了解建筑学的基本原理和建筑设计的理念对于成为一名优秀的建筑师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建筑学的基本原理和建筑设计的理念。
一、建筑学的基本原理1. 建筑物功能性:建筑物首先必须满足使用者的功能需求,提供良好的使用空间和环境条件。
无论是住宅、商业建筑还是文化设施,功能性都是建筑设计的首要考虑因素。
2. 结构稳定性:建筑物必须能够抵抗自然力的作用,如重力、风力和地震力等。
稳定的结构是建筑物安全的基础,建筑师需要熟悉不同材料和结构系统的特性,以确保建筑物的结构稳定。
3. 空间布局与流线性:建筑空间的合理布局和流线性设计可以提高使用效率和舒适度。
建筑师需要考虑不同功能区域之间的联系和流动性,以便人们在其中自由移动。
4. 建筑材料与技术:建筑师需要了解各种建筑材料的性能特点和使用方法,如砖、混凝土、钢结构等。
同时,他们还需要跟进最新的建筑技术和施工方法,以便将其应用于设计中。
5. 环境与可持续性:建筑物的设计应该尽可能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并提供健康、舒适的室内环境。
可持续建筑设计理念的应用日益重要,包括利用可再生能源、节约能源和水资源等方面。
二、建筑设计的理念1. 建筑与环境的融合:建筑设计应该与周围环境融为一体,与自然景观和城市肌理相协调。
建筑师需要考虑建筑物的外观、比例、体量与周围环境的关系,以创造和谐的空间效果。
2. 文化与历史传承:建筑设计应该尊重当地的文化和历史传统,体现对地域性和地方特色的关注。
建筑师可以通过采用传统建筑元素、使用当地材料和技术等方式来表达对文化和历史的尊重。
3. 用户体验与人文关怀:建筑设计应该关注使用者的需求和体验,创造舒适、富有人文关怀的空间。
建筑师可以通过合理的空间布局、自然光的利用、人性化的细节设计等方式来提升用户体验。
4. 创新与功能性平衡:建筑设计需要具备创新性和功能性的平衡。
建筑设计理论知识
建筑设计理论知识建筑设计理论是建筑设计中最基础、最重要的一部分,它包含了各种关于建筑设计的原则、方法、理念和技巧等方面的知识。
本文将从建筑设计理论的概念、内容以及应用等几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建筑设计理论的概念建筑设计理论是指对建筑设计活动进行研究、总结和规范的一种科学体系。
它涵盖了建筑设计的原则、方法、规律和逻辑等方面的内容,以及对建筑艺术、环境、功能和结构等要素的整体考虑与把握。
建筑设计理论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建筑设计的质量和效果,保证建筑物的功能满足需求并具有艺术性。
二、建筑设计理论的内容1.建筑设计原理建筑设计原理是指建筑设计过程中的基本原则和准则。
这些原则包括生态原则、功能原则、审美原则、安全原则等。
生态原则强调建筑与自然环境的协调,功能原则要求建筑的各个功能模块之间相互配合,审美原则关注建筑的美感和表达性,安全原则确保建筑使用的安全性。
2.建筑设计方法建筑设计方法是指实现设计目标的具体方法和步骤。
常用的建筑设计方法包括问题导向设计方法、成果导向设计方法、概念设计方法等。
其中,问题导向设计方法强调设计过程中对问题的准确定义和分析,成果导向设计方法侧重于设计成果的实际效果评估,概念设计方法则注重对设计思想和创意的提炼与表达。
3.建筑设计规律建筑设计规律是指建筑设计中普遍存在的一些规律和规范。
这些规律可以涉及到建筑的形式、材料、结构、比例、光照等方面。
例如,建筑的比例要符合人体工程学原理,建筑的结构要满足力学原理和稳定性原则。
三、建筑设计理论的应用建筑设计理论不仅仅是纸上的理论,更是应用于实际工程中的指导和参考。
在实际的建筑设计中,设计师需要根据不同的项目需求和实际情况,灵活运用建筑设计理论。
首先,建筑设计理论可以帮助设计师进行设计思路的拓展。
通过学习和了解建筑设计理论,设计师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来思考和解决设计问题,提高设计的创新性和独特性。
其次,建筑设计理论可以指导设计师进行设计方案的选择。
建筑历史及建筑理论
建筑历史及建筑理论:《西方建筑的意义》《存在·空间·建筑》(诺伯格·舒尔茨的经典之作)《世界建筑史丛书》全套12本《走向新建筑》(柯布西耶)《透明性》(柯林·罗)《建筑学教程1:设计原理》(荷兰结构主义建筑师、教育家赫曼·赫茨伯格编的高校教材)《建筑:形式空间和秩序》(被认为建筑专业的“圣经”)《建筑设计基本教程》(英国教材)《建筑意匠十二讲》《建筑的矛盾性与复杂性》(文丘里的颠覆性作品)《身体、记忆与建筑》(查尔斯·摩尔)《空间的语言》(布莱恩·劳森)《建筑空间论——如何品评建筑》(布鲁诺·塞维)《建筑体验》(拉斯姆森)《解析建筑》《园院宅释——关于传统文化与现代建筑的可能》《华夏意匠》(国内研究传统的经典读物)《路易斯·康:秩序的理念》(分析几何比例的经典书籍)《建筑师成长记录:学习建筑的101点体会》大师言论相关书籍:《柯布西耶全集》《阿尔托全集》《赖特谈美国建筑》《建筑之梦》(赖特的言论)《路易斯·I·康作品集》《路易斯·康:在建筑的王国中》《静谧与光明》《路易斯·康与学生的对话》《莱姆·库哈斯与学生的对话》《安藤忠雄论建筑》《建筑师的20岁》《安藤忠雄都市彷徨》《建筑家安藤忠雄》(安藤忠雄的言论)《建筑氛围》《思考建筑》(普利策奖获得者彼得·卒姆托著的书)《锚:斯蒂芬·霍尔的建筑与设计思想》《贝聿铭传》(国人写贝先生的生活的)《观看、书写——建筑与文学的对话》(克里斯蒂安·鲍赞巴克)建筑设计类:《日本新建筑》(已出到第十本,建筑不错~)《建筑制图》(程大锦)《中国当代8位建筑师作品集》室内设计方面:《图解室内设计》(程大锦)《室内设计哲学》《家:我的私宅论》、《家:家的要素》(无印良品)《酒店,家的感觉》(香港设计师张智强)城市规划与景观方面:《城市发展史》(刘易斯·芒福德)《城市设计》(埃德蒙·培根)《外部空间设计》《街道的美学》(芦原义信)《交往与空间》(扬·盖尔)《城市意象》《城市形态》《总体设计》(凯文林奇著作,非常经典,深受启发)《宅形与文化》《世界聚落的教示100》《景观建筑的形式与肌理》艺术方面:《剑桥艺术史全套》(8本装,研究西方绘画必备书籍)《艺术与视知觉》《视觉思维》《建筑形式的视觉动力》(鲁道夫·阿恩海姆的代表作,对审美提高有很大影响)《重屏——中国绘画的媒材与再现》(美籍华裔美术史家巫鸿)《中国国画名作100讲》《山水部分——张大千绘》《简明城镇景观设计》。
建筑专业理论-建筑史
中国古代纪念性建筑群注重规模宏大,沿轴线对称布局,空 间序列极长而丰富,空间高 潮处建筑高大雄伟。(总)以明
孝陵为例,明孝陵占地极广,以少量建筑控制大片陵区。明 孝陵有很长又自然曲折的神道,神道两侧对称布局有石象生 ,望柱等,棱恩殿院落轴线严整。神道 上设置空间节点,大
• 3. 核心景区构景方式的异同 • 3.2.效果有别的水池南岸
留园与网师园对比——中国园林布局与造景共性
• 3. 核心景区构景方式的异同 • 3.3.如出一辙的水池西侧
留园与网师园对比——中国园林布局与造景共性
• 3. 核心景区构景方式的异同 • 3.4.各具层次的水池北部
留园与网师园对比——中国园林布局与造景共性
错误说法
• 3、“一池三山”与道家思想
错误说法
• 4、“道法自然”、 “效法自然” 与道家思想
错误说法
• 5、玄学思想与园林的思想内涵
• 道家思想与其他思想在山水 观念方面的区别
• 1、山水思想中道家思想与魏晋之前其他思想 的区别
移情说到欣赏自然
• 道家思想与其他思想在山水 观念方面的区别
错误说法
• 2、文人园林与儒家思想
前人未曾提及的儒家思想 对中国园林的影响
• 1、唐代的公共园林与儒家思想的关系
前人未曾提及的儒家思想 对中国园林的影响
• 2、“诚意”、“正心” 等相关理论与中国园林
• 中国园林的未来与儒家思想
问题
• 中国古典园林所代表的文化在当代中国社 会的前景?
• 中国古典园林研究对当代城市设计与建筑 设计的意义?
斯陀园
3.3.英国如画园林与中国的对比
建筑理论
理论家1 维特鲁威(Marcus Vitruvius Pollio)1.古罗马御用建筑师.总结了当时的建筑经验后写成《建筑十书》是世界上遗留至今的第一部完整的建筑学著作。
他最早提出了建筑的三要素“实用、坚固、美观,并且首次谈到了把人体的自然比例应用到建筑的丈量上,并总结出了人体结构的比例规律,为柱式奠定比例范式。
2.城市规划方面,制定了理想城市规划,是环形+放射性城市形态的先驱。
2 阿尔伯蒂 (L.B. Leon Battista Alberti)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师和建筑理论家。
他的名著《论建筑》是文艺复兴时期第一部完整的建筑理论著作,也是对当时流行的古典建筑的比例、柱式以及城市规划理论和经验的总结。
另有《建筑十卷》。
有代表性的是圣玛利亚小教堂正立面(1456~1470)和曼图亚的圣安德烈教堂(1472~1494)等.3 帕拉弟奥(Andrea Palladio)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师,建筑理论家。
著有《建筑四书》,系统地总结了古典建筑的经验和他本人的观点。
被认为是手法主义建筑师,创造了帕拉第奥母题沿用至今。
建筑作品有意大利维琴察巴西利卡,圆厅别墅等。
4皮拉内西(Giovanni Battista Piranes)1.18世纪启蒙时期意大利画家、建筑师,历史主义的伟大先驱。
2.在建筑理论史中,皮拉内西(Giovanni Battista Piranesi)以罗马的版画和“监狱”系列而闻名。
强烈的光影和空间对比以及对细节的准确描绘是他作品的特点。
他的理论对新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思潮有深远的影响;3.著作有《关于宏伟壮丽与罗马建筑》《观察建筑》《壁炉的各种装饰方法》,5列杜(Ledoux)1.18世纪启蒙时期法国建筑师,类型学先驱。
法国新古典主义建筑倡导者之一。
2.独到之处是他从社会秩序的角度重新揭示了建筑规则,并在晚年提出了建筑学中“均等”的概念。
3.著作有《作为艺术、习惯与成规的建筑》,代表作品有军人咖啡馆、铁环制造者之家、麦田守望者住宅。
建筑设计理论
一)什么是建筑?1.建筑的原始含义是“庇护所”。
2.建筑从组成角度分析,是由有形的实体和无形的虚空形成的空间。
3.建筑从时空角度分析,是由三维的空间实体与时间组成的统一体。
4.建筑的时间含义:1)建筑的存在具有时间性2)对建筑的使用具有时间性3)建筑的使用功能具有时间性4)对建筑的审美具有时间性二》建筑的基本属性:1)实用性2)技术性3)艺术性4时空性5)民族和地域性6)社会性二、世界建筑体系划分(一)两大分类1.东亚建筑(以中国,日本为代表)2.西方建筑(以地中海沿岸为代表)。
(二)六大组成及其特征:1.古代拉丁美洲建筑(商台建筑)2.古代中国建筑(木构架体系建筑)3.古代西亚建筑(伊斯兰教建筑)4.印度建筑(佛教建筑)5.古代非洲建筑(陵墓建筑)6.古代希腊与罗马建筑(石构体系建筑)(三)中国古代建筑发展简介1.原始社会时期的建筑1)沼泽地带源于巢居的建筑发展——穿斗结构的主要渊源。
(1)穿斗式——南方(2)抬梁式——北方2)黄土地带源于穴居的建筑发展——土木混合结构的主要渊源。
2.夏,商,周建筑其三代的中心地区均在黄河中下游,继原始穴居和干阑式建筑的营造经验,突出发展了夯土技术。
夯土技术——“茅茨土阶”(木构与夯土结合)——(西周)陶别瓦——(春秋战国)台榭建筑——庭院式布局。
3.两汉时期建筑发展主要表现在(高峰时期四个发展特点):1)形成中国古代建筑基本类型2)木构架两种形式:抬梁式和穿斗式。
3)多层楼阁兴起,战国的台榭建筑到东汉时期已被独立的,大型多层的木阁楼取代。
4)建筑组群日益庞大,群体组织有了一定的发展。
4,隋,唐,宋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中国的木构建筑在这一时期进入了成熟期,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1)城市建设规模宏大,规划严整,里坊制——街巷制;2)木构技术进入成熟阶段,形成了殿堂型,殿阁行,厅堂型几种构架体系,并且采用了古典的模数制,“材分制”,使建筑设计规范化,建筑定型化,建筑单体成熟;3)斗拱结构机能得到充分发挥;4)在宋代小木作发育成熟,门窗,天花,藻井,经橱,勾栏之类装饰日趋华美;5)建筑组合方面布局水平提高,在总平面上加强进深方面空间层次以便衬托出主体建筑;6)建筑形象在唐代呈现出雄浑,豪健的气质,色调简洁,明快,从总体,单体到局部都呈现出有机地联系。
建筑学理论与基础知识
建筑学基础知识第一节建筑物旳分类一、建筑物旳用途分类及特点1. 民用建筑: 供人们生活、居住、从事多种文化福利活动旳房屋。
按其用途不同, 有如下两类:(1)居住建筑: 供人们生活起居用旳建筑物, 如住宅、宿舍、宾馆、招待所。
(2)公共建筑:供人们从事社会性公共活动旳建筑和多种福利设施旳建筑物, 如各类学校、图书馆、影剧院等。
2、工业建筑: 供人们从事各类工业生产活动旳多种建筑物、构筑物旳总称。
一般将这些生产用旳建筑物称为工业厂房。
涉及车间、变电站、锅炉房、仓库等。
二、按建筑构造旳材料分类1. 砖木构造: 此类房屋旳重要承重构件用砖、木构成。
其中竖向承重构件如墙、柱等采用砖砌, 水平承重构件旳楼板、屋架等采用木材制作。
这种构造形式旳房屋层数较少, 多用于单层房屋。
2. 砖混构造: 建筑物旳墙、柱用砖砌筑, 梁、楼板、楼梯、屋顶用钢筋混凝土制作, 成为砖—钢筋混凝土构造。
这种构造多用于层数不多(六层如下)旳民用建筑及小型工业厂房, 是目前广泛采用旳一种构造形式。
3、钢筋混凝土构造: 建筑物旳梁、柱、楼板、基础所有用钢筋混凝土制作。
梁、楼板、柱、基础构成一种承重旳框架, 因此也称框架构造。
墙只起围护作用, 用砖砌筑。
此构造用于高层或大跨度房屋建筑中。
4、钢构造:建筑物旳梁、柱、屋架等承重构件用钢材制作, 墙体用砖或其他材料制成。
此构造多用于大型工业建筑。
三、按建筑构造承重方式分类1.承重墙构造它旳传力途径是:屋盖旳重量由屋架(或梁柱)承当, 屋架支撑在承重墙上, 楼层旳重量由构成楼盖旳梁、板支撑在承重墙上。
因此, 屋盖、楼层旳荷载均由承重墙承当;墙下有基础, 基础下为地基, 所有荷载由墙、基础传到地基上。
2.框架构造重要承重体系有横梁和柱构成, 但横梁与柱为刚接(钢筋混凝土构造中一般通过端部钢筋焊接后灌溉混凝土, 使其形成整体)连接, 从而构成了一种整体刚架(或称框架)。
一般多层工业厂房或大型高层民用建筑多属于框架构造。
建筑历史与理论全
一、古代埃及、两河流域、伊朗高原建筑昭赛尔金字塔第一座石头金子塔,多层金字塔的代表。
建于公元前3000年,阶台形,共6层,基底东西长126m,南北长106m,高约60m。
吉萨金字塔群古埃及金字塔最成熟代表。
方锥体金字塔以在吉萨的三大金字塔:库富(高146.6m底边长230.35m)、哈弗拉(高143.5m底边长215.25m)、门卡乌拉(高66.4m底边长108.04m)为代表,金字塔主要由临河的下庙、神道、上庙(祭祀厅堂)及方锥体塔墓组成。
卡纳克神庙(公元前21世纪-公元前4世纪):最大的太阳神庙;总长366m宽110m。
前后一共6道大门,以第一道为最大,高43.5m宽113m。
轴线朝向西北。
山岳台又译为观象台、庙塔。
古代西亚人崇拜山岳、天体、观测星象而建的多层塔式建筑。
如在乌尔的山岳台高约21米。
饰面技术两河流域下游古巴比伦王国,公元前4000年:陶钉;公元前3000年后:沥青外贴石片贝壳;公元前3000年中叶,石板或砖砌浮雕墙裙;例:位于奥贝德(Tel-el-Obeid)的庙。
亚述帝国的萨艮二世王宫前半部在城内,后半部在城外,由210个房间围绕30个院落组成,防御性强。
由四座碉楼夹着三个拱门的宫城门为两河下游的典型形式。
门洞处人首翼牛雕刻有特色。
波斯帝国的帕赛玻里斯王宫公元前518年-前448年,北部两个仪典大殿、西南是后宫、东南是财库,之间以“三门厅”为联系。
仪典大殿石柱长细比很大,细长比为1:12。
百柱殿内石柱雕刻精细,艺术水平很高,但不合结构逻辑,不算建筑的当行本色。
二、古希腊、古罗马建筑柱式1、两种柱式:小亚西亚经济先进的共和制城邦的爱奥尼式(基座、柱础、柱身、柱头、额枋、檐壁、檐口)和意大利、西西里一代寡头制城邦的多立克式(阶座、柱身、柱头、额枋、檐壁、檐口)2、古典五种柱式:塔斯干柱式、多立克柱式、爱奥尼柱式、科林斯柱式、混合柱式。
3、罗马券:券柱式叠柱式巨柱式复合柱式十字拱突破承重墙的限制,公元前1世纪中叶开始使用,覆盖在方形的空间上,只需要四角支柱;,便于开侧窗,利于采光。
建筑科学五大理论.doc
建筑科学五大理论建筑科学五大理论具体内容是什么,下面下面为大家解答。
钱学森在建筑科学领域做出了具有开创性的5个理论贡献建筑科学定位的理论;建筑哲学定位的理论;建立园林学的理论;建立城市学的理论;建设山水城市的理论。
研究、深化和完善钱学森这5个理论,对发展我国建筑科学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钱学森在建筑科学领域做出了具有开创性的5个理论贡献:建筑科学定位的理论;建筑哲学定位的理论;建立园林学的理论;建立城市学的理论;建设山水城市的理论。
研究、深化和完善钱学森这5个理论,对发展我国建筑科学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钱学森,20世纪的科学巨匠,他在建筑科学领域也颇有建树,他为建筑科学做出了开拓性的贡献。
钱学森明确地为建筑科学大部门定位,为建筑科学体系定位;明确地为建筑科学贡献了一种未来城市发展模式——山水城市;明确地为建筑科学确立了3个领头学科——建筑哲学、城市学和园林学。
追溯钱学森建筑科学思想发展的历程,我将其分为四个阶段,即思想孕育阶段;概念形成阶段;理论发展和推动实施阶段;理论升华阶段。
建立一个大科学部门——建筑科学,钱学森为建筑科学定位钱学森说:“要迅速建立‘建筑学科’这一现代科学技术大部门,并用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指导,以求达到豁然开朗的境地。
我想这是社会主义中国建筑界城市科学界同志的不可推卸的责任。
请考虑。
”他呼吁:“现代科学技术体系中再加一个新的大部门,第11个大部门:建筑科学。
”钱学森详细论述了建筑科学体系的层次结构,建筑学“要包括的第一层次是真正的建筑学,第二层次是建筑技术性理论,包括城市学,然后第三层次是工程技术,包括城市规划。
三个层次,最后是哲学的概括。
”1982年,钱学森提出将建筑列入文学艺术大部门;1983年,钱学森提出在我国建立园林学;1985年,钱学森提出建立城市学;1990年,钱学森提出未来城市发展模式——山水城市;1994年,钱学森提出要重视建筑哲学在建筑科学体系中的领头作用;1996年,钱学森提出建筑科学技术体系及建立建筑科学大部门的问题;1998年,钱学森提出宏观建筑与微观建筑概念。
建筑学中的建筑设计理论
建筑学中的建筑设计理论建筑设计是建筑学的核心内容之一,它旨在通过理论和实践的结合,创造出满足人们居住、工作、休闲和其他需求的建筑物。
在建筑设计的过程中,有许多理论原则和方法被广泛应用,这些理论和方法为建筑师提供了指导和思考的基础。
本文将介绍建筑学中的几个重要的建筑设计理论,并探讨其在实际项目中的应用。
第一部分:二十世纪现代主义建筑设计理论二十世纪是建筑设计领域发展最为迅速的时期之一,其中现代主义建筑设计理论对现代建筑产生了重大影响。
现代主义建筑追求功能性、简约性和形式与功能的一致性,鼓励使用新材料和新技术。
著名的建筑师勒·柯布西耶提出了“形式追随功能”的理论,主张建筑的形式应该由其功能来决定。
这一理论在现代建筑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例如勒·柯布西耶设计的浩瀚华尔街大厦。
第二部分:后现代主义建筑设计理论随着传统理论的限制被挑战,后现代主义建筑设计理论崛起。
对建筑师而言,后现代主义建筑设计理论提供了更大的自由度和创造性。
建筑师可以突破传统规范和界限,追求更加个性化和独特的设计。
建筑师弗兰克·盖里提出的“综合性”的理论,强调建筑设计应该与当地环境和文化相融合。
这一理论在世界各地的建筑项目中得到了广泛运用,例如盖里设计的悉尼歌剧院。
第三部分:生态建筑设计理论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生态建筑设计理论成为建筑设计的重要方向。
生态建筑设计旨在减少对自然资源的消耗,最大限度地利用可再生能源,创造出对环境友好的建筑物。
生态建筑设计理论强调建筑与自然的融合,注重建筑与环境的相互作用。
著名的生态建筑师威廉·麦克唐纳提出了“心灵感应”的理论,主张建筑应该与自然和谐共存。
这一理论在现代生态建筑项目中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例如麦克唐纳设计的德国联邦环境局总部。
第四部分:文化认同建筑设计理论文化认同建筑设计理论强调建筑与特定文化的联系与表达,通过设计来强调建筑与社会文化的根源关系。
这一理论认为,建筑是一种文化的载体,可以通过建筑来表达和传达社会价值观和文化传统。
建筑工程概念与理论
高层建筑的发展趋势
超高层建筑
随着城市化进程加速,超高层建筑将继续成 为城市地标和商业中心。
高层建筑的结构优化
随着建筑技术的进步,高层建筑的结构设计 将更加合理、安全、经济。
高层建筑的绿色化
高层建筑将更加注重环保和可持续发展,采 用绿色建筑材料和节能技术。
高层建筑的智能化
高层建筑将与智能化技术相结合,实现高效 运营和管理。
PART 01
建筑工程概述
建筑工程的定义
建筑工程是指通过一系列的施工活动,将设计图纸转化为建 筑实体的过程。它涵盖了从规划、设计、施工到维护等各个 阶段,涉及建筑、结构、给排水、电气、暖通等多个专业领 域。
建筑工程不仅包括建筑物的新建,还包括其改建、扩建和维 修等。它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多个专业团队协同工 作,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
建筑工程的未来发展
绿色建筑的发展趋势
可持续材料
使用可再生、可回收或可降解 的建筑材料,减少对环境的破
坏和污染。
节能设计
通过优化建筑布局、窗户设计 、墙体保温等手段,提高建筑 的能源效率,降低能耗。
绿色建材
研发和推广新型绿色建材,如 低碳水泥、节能玻璃等,降低 建材生产过程中的碳排放。
生态化设计
将建筑与周围环境相融合,利 用自然通风、采光、雨水收集 等技术,减少对人工能源的依
03
应急预案与救援
制定应急预案,建立应急救援队 伍,确保在发生突发事件时能够 迅速、有效地应对。
建筑工程的环境保护
环境保护法规
遵守国家和地方的环境保护法规,确保建筑工程符合环保要求。
节能减排
推广节能技术和设备,减少能源消耗和排放污染物。
绿色建筑
推广绿色建筑理念和技术,促进建筑与环境的和谐共生。
建筑工程管理基础理论
建筑工程管理基础理论建筑工程管理是指对工程项目进行计划、组织、协调和控制的过程,以实现项目的目标并确保项目的质量、进度和成本等方面的要求。
在建筑工程管理中,有许多基本理论和原则可以指导管理者进行有效的工作。
本文将介绍一些建筑工程管理的基础理论。
一、项目管理理论项目管理是一种通过对项目进行计划、组织和控制的方法,来确保项目能够按照预定的目标和时间表顺利实施的管理方式。
项目管理理论包括项目目标的确定、项目计划的制定、项目组织与协作的管理、项目进度的控制、项目风险的评估和管理等内容。
其中,项目计划和进度控制是项目管理的关键。
通过合理的计划和有效的进度控制,可以提高施工效率,降低成本,并确保工程质量。
二、质量管理理论质量管理是通过制定质量标准、监控施工过程、检验验收等方式,以提高项目质量为目标的管理活动。
常用的质量管理理论有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全面质量管理(TQM)等。
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是指一套用于组织和管理的事先确定的要求,以满足顾客需求的标准。
全面质量管理是一种基于顾客需求和全员参与的管理方式,通过持续改进,不断提高产品和服务的质量。
三、成本管理理论成本管理是指在工程项目的各个阶段进行成本控制和预算管理,以实现项目综合成本最小化的管理方法。
常用的成本管理理论有成本效益分析、评估与管理(CBA)和成本计划、成本控制和成本核算等。
成本效益分析是一种通过比较项目的成本与效益,以确定项目是否经济合理的方法。
成本计划、成本控制和成本核算是实现成本管理的具体手段,可以帮助管理者更好地掌握项目的成本变化,并及时采取相应措施。
四、进度管理理论进度管理是指通过制定项目计划、监控工程进度、解决工程进度延误等方式,确保项目按时完成的管理方式。
进度管理理论主要包括网络计划、PERT/CPM方法和里程碑法等。
网络计划是一种以活动为基本单位,通过确定活动的先后关系、活动的持续时间和资源需求等,来制定项目计划的方法。
现代建筑理论
现代建筑理论现代建筑理论是指以20世纪以来现代主义建筑作为视角,对其理论思想的总结和辩证。
现代建筑理论的兴起是近代现代建筑的批判和思考的重要标志,它不仅是现代建筑的哲学论述,也是一门研究历史发展状况和影响的学科。
关于现代建筑理论,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内容:一、现代建筑的理论思想现代建筑理论的兴起,有赖于现代建筑本身存在着一系列理论思想,如现代建筑的几何学原则、现代建筑的标准化、现代建筑的节约主义以及其他诸多思想,这些思想一致追求视觉美学、生产力和科技解决方案,为现代建筑理论的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
二、现代建筑理论发展历史从20世纪以来,现代建筑理论的进化和发展可以分为几大阶段:《柏林建筑委员会宣言》(Bauhaus论)、社会主义现代主义(functionalism)、极简主义(minimalism)、结构主义(structuralism)、张力建筑(tension architecture)、后现代主义(postmodernism)。
现代建筑理论的历史发展,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和时期有着不同的理论思想和实践方式,使得现代建筑不仅受到当时社会文化变化的渗透和影响,也成为反映当时社会实践的重要载体。
三、现代建筑理论的可持续发展如今,现代建筑理论的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当今社会认识和实践的核心。
现代建筑理论的可持续发展,不仅要考虑现代建筑自身的美学、实用性和功能性,还要考虑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统一,考虑与周围环境的和谐共处,以及追求更加可持续、更加节约、更加安全等建筑理论方面的精神。
四、现代建筑理论的发展趋势当前,正值全球化和社会发展的时代,新型信息技术的发展推动着建筑理论的新潮流,未来建筑理论的发展将更加强调节能减排、环保理念、多功能综合等概念,更加注重建筑结构和电子技术之间的结合和融合,探索更加现代化、更加可持续的建筑理论。
总之,《现代建筑理论》是20世纪以来现代主义建筑的视角,综合归纳现代建筑的理论思想、发展历史和可持续发展的趋势,为现代建筑理论的深入研究提供宝贵的思路和参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浪潮”建筑---电影艺术对建筑学的影响
在电影理论中有两种类型,一个是蒙太奇理论,一种是长镜头理论。
前者是一种“局部----整体”理论,侧重于解决影片中局部和整体的关系问题:而后者则是一种“形象----现实”的理论,侧重于解决艺术与现实的关系问题。
在建筑中蒙太奇更加倾向关注从一个角度看建筑的形体,而长镜头理论更加关注的是人在建筑中的感受。
1.什么是蒙太奇?
蒙太奇原是建筑语言。
蒙太奇一词,原是法语montage的译音。
这本是一个建筑学上的术语,意为构成、装配。
蒙太奇的原意是:将各种个别的建筑材料,根据一个总的设计,分别加以处理,而把它们提到比原来个别存在时更高的作用。
好像在建筑方面,若干块砖头砌起来,便不是砖,而是墙了。
四堵墙加上其他材料组接配合起来,便成为房子,房子的作用与性质,又不同于墙。
从蒙太奇的产生和发展来看,蒙太奇的艺术模式,同样也是建筑设计所适合一种理论。
电影工作者要用电影的特别表现手段,即蒙太奇方法去考虑电影语言的一切问题,这就是蒙太奇思维。
语言是思想的外壳,在电影中,电影镜头和它的蒙太奇是电影的语言。
它和文学中的语言一样,是电影的一种特有的叙述方法。
所谓蒙太奇语言,就是电影的语言或电影导演的语言,即是由若干镜头经过组接,通顺流畅地说明一件事或一个主题。
建筑中也可以建立类似的蒙太奇语言,用蒙太奇的方法和思维去完成建筑设计。
2. “拼接,拼贴”手法是蒙太奇(语言)在建筑学中的主要形式
为了突出建筑的历史文脉与周围建筑形成对话,常常采用一些特殊的构件,通过设计者的分解,抽象,变形等处理以形成历史的或环境的建筑符号,使人产生对比,联想,衬托,悬念。
片断组合变异是就是蒙太奇手法在建筑上的主要手段。
3.建筑中拼贴的效果
3-1.文脉的延续
拼贴的手法将各种元素,如建筑的立面或者是立面的片断放在一个时间空间里,任何一个古老的城市街区,它的建筑不会是全新或者全部是旧的。
它应该是各个时代建筑及其元素的共生体。
一个老建筑,不可能一成不变的,它肯定也集合了各个时期的语素。
它们的存在,就是一种历史文脉的延续。
3-2.隐喻,象征是蒙太奇手法最突出的效果
隐喻的蒙太奇对全世界电影产生了巨大深远的影响。
建筑能从中得到启发。
蒙太奇能够表达丰富、深刻的思想内容,有时甚至能够通过可视的画面,表达一种纯概念的抽象思维。
把表现各种看似不相关的片段交叉剪辑在一起,使观众自己体会,甚至是听建筑师的解释,才能理解他们之间的因果关系,使观众的视觉印象变成一种理性认识。
矶崎新把蒙太奇这种表达思想的能力无限地夸大。
事实上,蒙太奇作为一种建筑语言,可以表达思想和引起观众的联想;在蒙太奇处理中,一段胶片可以当作一个字,若干片断的胶片组合起来,可以当作一个句子。
这些表现方法并不完全符合现代理性的逻辑,却符合心理和情感逻辑,再现了一些文化的审美价值。
因此,一些建筑师所倡导的隐喻,在建筑观上可称其为隐喻主义,在思维方式上是蒙太奇思维,而在手法上则是典型的蒙太奇手法。
4.蒙太奇不仅是一种手法,更是一种思维
我们不仅在设计中自觉或者不自觉地使用了蒙太奇的语言。
而且在我们的理论中也存在有蒙太奇的思维元素。
结构主义认为世界不是由事物组成,而是有关系所组成,是无数个这些关系的支撑点。
蒙太奇也是通过事物内在的某种关系把一些看似不相关的东西,串起来,构成一个整体。
它们这些元素之间的关系是有意义的。
而构成整个系统(包括电影,建筑……)的元素,就其个体没什么意义。
从结构主义看来,蒙太奇就是用一些设计师理解的“关系”,把一些“元素”通过这些秩序联系起来。
(二)长镜头----建筑的时空概念
1.电影中的长镜头
电影中,镜头是不容忽视的元素。
因距离不同而分成特写、近景、中景、全景、大远景以及俯、仰等镜头。
这些镜头是只有当艺术家按照人类观察生活、认识生活的逻辑来加以运用时,才有可能成为电影艺术语言的基本元素的。
2.长镜头的审美习惯在建筑中,空间的时间化
习惯上我们形容一个建筑,往往是,“这个建筑像鸟巢,像鸟蛋……”而一个建筑,真正感受是它的使用者在里面行走后再能形容的。
我想象如果这样形容一个建筑,应该是,“这个建筑感觉像走在《黑客帝国》里的长廊,像《后窗》里的后院……”
2-1、时间.运动
一个长镜头的运用,可以使观众在不间断的情况下体验主人公在场景中的真实感受,一个一个不间断的场景展现在观众面前。
过去我们评价一个建筑往往静态地从一个角度来看,而真正好的建筑,必须要“走”,故宫要走,天坛要走,园林要走,为什么现代的建筑忘了呢?通过行进运动所表达的时间观念是空间的灵魂。
设计师在设计中就要关注参观者这个“长镜头”不停止的空间感受。
整个建筑在运动中层层展开某通过时间将各种空间和景观组织起来,单体建筑,自然景观只不过是电影中的一个镜头而已。
2-2.循环.轮回的叙述
一部电影在拍摄时,会运用倒叙,插叙等手法,使故事不是按照一个单向的时间坐标而展开。
而是根据观众内心的变化和需要而重新排列。
产生一个个悬念和高潮。
我们在进行建筑设计中,也要在空间流线组织上,注意参观者的心理感受。
建筑空间随着时间流动,建筑的室内,外空间不断“交替”出现;人工环境与自然景观反复循环,无论是原字还是总体都不是一次性的目的,而是在不断“再现”中实现自身价值。
就是使建筑师更加关注一个建筑在人的尺度的视觉角度下,他在角度变化的情况下的感受。
做一个建筑,不再是一个
集合体,而是一条系统的流线。
建筑师在做一个建筑时,一定要关注参观者的感受。
引导他们产生“镜头”的变换,和元素的节奏感,同时产生联想。
从而和建筑师达到跨越时空的“共鸣”。
2-3、序列.节奏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的注意力因被周围的活动经常地、本能地吸引着而不断自然转移。
但这种转移,并不是经常以同等速度进行的。
当一个怀着平静的心境观察周围活动时,注意力的转移,是以十分缓慢悠闲的速度进行的。
但如果他在观察或亲自参与某件非常激动人心和变动极快的活动时,他的反应的节奏,就会大大加速。
这就是电影节奏的心理学根据。
建筑根据一定的内在时空秩序,在其中可以感觉到一种隐藏的“线”,结构“线”串联或并联这主要单元和次要单元,把握着高潮所在,尾声所在。
把建筑设计当场是一部展现在观众面前的电影场景。
(研究生期间的读书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