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体制转轨的制约因素

合集下载

转轨宏观经济学大纲——体制转轨、不确定性与宏观经济学_杜秦川资料

转轨宏观经济学大纲——体制转轨、不确定性与宏观经济学_杜秦川资料

转轨宏观经济学大纲——体制转轨、不确定性与宏观经济学杜秦川经济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一)体制转轨引发不确定性变动对宏观经济分析的含义中国的改革开放走过三十多个年头了,中国经济保持了年均近10%的高速度持续增长,这在人类史上是前所未有的,对如此重大现象的解释吸引了无数经济学家的目光。

学者们基于主流经济学的范式,提出了一系列有代表性的理论假说。

对中国这些年宏观经济的表现,凯恩斯主义的宏观经济学给出了具有现实意义和一定理论意义的解释,新古典宏观经济学也有所贡献。

然而,主流经济学的范式都是在成熟市场经济体制基础上的理论分析。

基于该范式在分析中国问题时,却没有很特别的意识到很重要的问题: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几乎所有的现象都是在体制转轨和发展过程中出现的,虽然体制转轨的目的也是服务于更好更快的发展,但是,体制转轨(从计划经济体制到市场经济体制)的独特性又不能因为被发展过程所掩盖而忽略其本身,而且这可能是中国经济本身更加独特的特征。

由此来看,对中国重要现象的分析如果没有对体制转轨这一基础变量给予足够重视的话,所有的分析就可能是不够充分和彻底的(并非不对),至少对体制转轨的长期过程是如此。

尽管我们说凯恩斯的宏观经济学是短期分析,但考虑到体制转轨的长期过程后,可能需要扩展已有理论,使其更具一般化。

我们的这种扩展就是从放松《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中暗含的体制基础既定的假定开始的。

凯恩斯在《通论》中明确表示他的‘通论’是某一既定经济制度下的系统分析(而我们也可以较为清楚地看到,凯恩斯分析的这种经济制度就是成熟的市场经济制度),与不同类型经济制度相对应的就有不同类型的社会消费倾向、社会流动性偏好及社会一般资本边际效率,一般都可视为既定变量,最后一个变量还受到长期预期状态的影响。

但是,中国经济系统三十多年一直是处在体制转轨的过程之中,所以这个过程就不存在确定稳定的体制基础,而且,在这个体制基础不断变动的过程之中,中国都一直还没有完全达到凯恩斯在《通论》中所特指的那种体制基础。

中国经济可持续增长的约束条件和发展对策

中国经济可持续增长的约束条件和发展对策

中国经济可持续增长的约束条件和发展对策论文导读:然而,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也面临着资源、需求和人口等方面的约束条件。

本文拟对上述各约束条件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发展对策,以促进中国经济可持续增长。

关键词:中国经济可持续增长,约束条件,发展对策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始终保持高增长的态势,对世界经济的影响日益扩大。

然而,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也面临着资源、需求和人口等方面的约束条件。

本文拟对上述各约束条件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发展对策,以促进中国经济可持续增长。

一、中国经济可持续增长存在的约束条件随着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我国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矛盾越来越明显,如何协调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的承载能力已成为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

同时,中国经济增长的内部动力不足,而整个经济结构也需要更加合理化。

其次,人口问题也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一个约束条件。

所以,如何有效地扩大内需、优化经济结构、提高人口素质、有效控制人口也是当务之急。

(一) 经济增长遭遇资源瓶颈中国经济在进入新一轮高速增长周期的同时,也再次遭遇资源瓶颈的阻击。

不少专家认为,未来20年我国将面临十分严峻的资源问题。

论文发表。

[1] 一方面,经济的快速发展将导致资源消耗大幅度增长;另一方面,中国的特殊国情以及经济全球化和环境保护日盛的国际背景,都使我们面对的情况比发达国家曾经历的要复杂得多。

我国人均资源可采储量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2000年我国人均石油、天然气、煤炭可开采储量分别只有2.6万吨、1074立方米、90吨,分别为世界平均值的11.1%、4.3%和55.4%。

据估计,2020年我国石油缺口为2.5亿一2.7亿吨,煤炭缺口为10亿吨。

[2]随着我国经济总量的日益增大,其他资源都将面临同样的问题,资源瓶颈将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资源量有限仅仅是问题的一个方面,当前经济社会发展中另一个突出的矛盾是,在资源相对贫乏的背景下,我们的经济增长方式仍然没有走出高投入、高消耗、低产出的传统模式。

★转轨与转型_吕炜

★转轨与转型_吕炜

中国财经报/2004年/11月/02日/转轨与转型吕炜 转轨时期的一切安排最终是要解决增长(发展)问题。

如果没有增长(发展)出现,转轨就必然要陷入绝境。

因此,制度安排在试图发挥积极作用的时候,一个隐含前提是必须考虑到技术条件和成长阶段的基础性制约,矫枉过正仍然会影响到效率的实现。

与自然演进的制度变迁不同,自觉选择的转轨至少带来两个方面的突出压力:一是作为一种经济制度向另一种经济制度的整体转换,转轨的发动和推进过程,始终存在着更加迫切需要通过全新制度安排实现增长的要求;二是认知的局限和人为选择的不确定性,使制度的效果更容易受到转轨国家现有成长阶段的基础性制约。

在人类发展的自然演进过程中,制度进步—技术进步的关系构成基本的约束与激励。

而在转轨过程中,整体性制度安排所要考虑的不再局限于单纯的技术条件,而是成长阶段的基础性制约。

这样,一般性的约束—激励分析就转化为体制转轨—成长转型的分析。

体制转轨与成长转型两种矛盾,必然成为转轨时期贯穿始终的约束内因。

市场体制先进程度、市场化推进速度并不必然成为一国经济增长的前提,而对成长阶段的不重视常常形成对增长的反向制约。

全面的认知基础应该是,转轨时期的增长既迫切需要制度安排的激励效果,同时也迫切需要成长阶段转型的激励效果。

转轨的制度选择如果能够较好地契合于成长阶段的转型要求,就有可能使双重约束转化为双重激励。

这是转轨时期的基本特征,也是考察转轨国家经济增长的认知基础。

因此对转轨时期经济运行状态的全面概括应该是“转轨—转型”经济。

既然转轨国家经济发展阶段的落后源于制度和技术两种因素的共同制约,人为发动的制度变迁运动尽管可以加速制度因素的积累过程,却并不必然导致技术因素积累过程的自动和同时加速。

实际的效果一再证明,发展问题虽然不是体制转轨的核心内容,却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制度改进效果向国民经济绩效的传导。

大多数转轨国家经济都还处在为“起飞”创造前提或起飞阶段,转轨的制度安排首先就面临着怎样把一个以农业为主的社会改造为以工业、服务业为主的社会。

《政府经济学》课程教案

《政府经济学》课程教案

《政府经济学》课程教案一、课程性质:《政府经济学》是为行政管理专业本科段学生开设的一门选修课,本课程具有较强的理论启发意义和实践指导意义。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政府经济学的主要概念和基本理论,强化学生对政府经济行为、政府经济职能和政府经济管理决策的理解和认识,培养学生从事公共管理,尤其是政府经济管理实践和研究的基本能力,为学生今后从事行政管理和经济管理工作,以及开展有关政府经济管理行为的研究作好必要的准备。

二、有关教材:《政府经济学》, 温来成主编,中国人事出版社2004年版三、授课内容:第一章导论第一节政府经济一、政府经济现象二、政府经济第二节政府经济学及其学习方法一、政府经济学二、政府经济学的学习方法第二章现代市场经济运行中的政府第一节市场失灵与政府经济的合理性一、市场失灵及其主要表现二、政府经济调控能力的有限性三、政府经济职能第二节政府经济中的公平与效率一、政府经济与公平二、政府经济与效率三、政府经济与公平和效率的选择第三节经济体制转轨时期的中国政府经济及其职能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政府经济及其职能探索二、经济体制转轨时期中国政府经济职能转变的难点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职能转变的主要任务第三章政府与公共物品供给第一节公共物品涵义一、消费的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特征二、公共物品与私人物品三、公共物品的分类及特征第二节公共物品的供给一、公共物品的公共供给二、公共物品的最优供给量三、公共物品的供给——局部均衡分析四、公共物品供给——一般均衡分析五、混合物品的供给方式六、公共物品的私人供给七、公共物品提供的组织形式第四章外部经济效应与政府经济政策第一节外部效应一、外部效应的涵义二、外部效应的类别三、外部效应与市场均衡第二节外部效应与政府经济管理一、外部效应治理与庇古税(补贴)二、外部效应治理与科斯定理三、外部效应治理的其他方法与措施第五章政府经济行为与公共选择第一节公共选择理论一、公共选择的涵义二、直接民主中的公共选择三、代议民主制中的公共选择第二节西方多党制议会民主制度下的政府经济决策一、西方国家多党制议会民主制度概况二、议会党派斗争与政府经济政策三、政府预算的审查与批准四、议会通过立法对政府经济活动的制约第三节中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下的政府经济决策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下各级人大对政府经济活动的调节、监督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下政府的经济决策三、政府重大经济决策中的政治民主协商四、完善与健全中国特色政府经济公共选择制度第六章政府支出概述第一节政府支出规模一、政府支出规模增长二、政府支出规模增长成因分析三、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府支出规模变化实证分析第二节政府支出分类一、政府支出按政府职能分类二、政府支出按经济性质分类三、政府支出按支出具体用途分类四、政府支出按其功能分类五、政府支出其他分类方法六、国际组织及有关国家政府支出分类简介第三节政府支出绩效评价一、政府支出绩效二、政府支出绩效评价常用方法三、政府采购与政府支出效益第七章政府购买性支出第一节公共投资一、公共投资与私人投资二、公共投资范围三、公共投资与融资第二节公共事业支出一、公共事业支出的性质二、教育支出三、科技支出四、公共卫生支出五、公共文化支出第三节行政管理支出一、行政管理支出的性质二、我国行政管理支出的内容三、行政管理支出与行政效率第四节国防支出一、国防支出的性质二、国防支出的内容三、中国的立法政策与国防支出第八章政府转移性支出第一节社会保障支出一、社会保障制度二、社会保障支出内容三、中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第二节财政补贴支出一、财政补贴二、财政补贴内容三、财政补贴管理第九章政府收入概述第一节政府收入规模一、财政收入与政府资源配置二、政府收入规模度量三、政府收入规模制约因素分析第二节政府收入分类一、按收入形式分类二、按收入的产业和部门分类三、按收入的管理体制分类第三节政府收入效应一、政府收入效应的涵义二、替代效应三、收入效应第十章政府税收收入第一节税收制度要素一、课税对象二、纳税人三、税率四、计税依据五、纳税环节六、纳税期限七、减税、免税八、违章处理第二节税收收入分类一、按课税对象的性质分类二、按税负能否转嫁分类三、按税种的隶属关系分类四、按与价格的关系分类五、按征税的计量单位分类第三节税负转嫁与归宿一、税负转嫁二、税负转嫁条件与方式三、税收归宿第四节宏观税负一、税收负担二、宏观税负第十一章政府非税收入第一节国有资产经营与处置收益一、国有资产二、国有资产管理体制三、国有资产收益第二节公共设施使用费收入一、公共设施使用费与公共定价二、公共设施收费的功能三、公共设施收费管理第三节行政规费收入一、行政规费涵义二、行政规费收入管理三、当前行政规费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四、我国行政规费制度的改革第四节其他政府非税收入一、罚没收入二、彩票收入第十二章政府债务第一节政府债务分类一、债务收入涵义二、按债务发行地域分类三、按债务期限分类四、按按债务形式分类五、债务是否流通分类六、其他分类方法第二节债务发行一、公债发行的条件二、公债发行方法三、公债规模第三节债务流通一、公债市场二、公债市场功能三、中国公债市场发展第四节债务偿还及风险管理一、公债偿还二、债务管理常用检测指标三、债务风险判断及管理第十三章政府预算第一节政府预算概述一、政府预算涵义二、政府预算发展三、政府预算的分类四、按预算收支平衡状况划分五、政府预算的组成六、政府预算特征第二节政府预算编制一、政府预算的编制原则二、政府预算的编制程序三、中国政府预算编制改革四、编制部门预算的必要性五、部门预算编制程序流程六、部门预算的执行和调整第三节国家预算的执行一、政府预算执行任务二、政府预算执行机构三、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改革四、政府预算调整第四节政府决算一、政府决算涵义二、政府决算管理第五节政府预算管理体制一、政府预算管理体制涵义二、政府预算管理体制的内容三、中国现行预算管理体制第六节预算外资金一、预算外资金的概念及发展二、我国预算外资金范围三、预算外资金特点四、我国预算外资金制度的改革第十四章政府宏观经济管理第一节政府宏观经济管理政策目标一、经济增长二、保持市场物价稳定三、收入公平分配四、充分就业五、国际收支平衡第二节政府宏观经济管理工具一、政府宏观经济管理工具概述二、财政政策三、货币政策四、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差异五、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搭配模式第三节政府产业政策一、产业政策涵义二、产业政策在宏观经济管理中的地位三、中国政府现行产业政策要点第四节政府区域经济政策一、区域经济政策涵义二、区域经济政策的宏观经济管理中的地位三、中国政府现行区域经济政策第十五章国际间政府经济关系第一节国际税收一、国际税收的涵义二、国际税收协定三、国际税收管理第二节政府外债一、政府外债的种类二、政府外债功能及其特殊性三、政府外债风险管理四、中国外债规模的历史考察第三节国际贸易与投资管理一、世界经济一体化趋势下的国际贸易与政府管理二、跨国投资与政府管理三、国际金融与政府外汇管理11。

21世纪初中国经济增长问题

21世纪初中国经济增长问题

21世纪初中国经济增长问题中国社会科学院刘国光摘要:21世纪初,中国经济发展将步入一个新的阶段。

新阶段我国经济将面临重大转折,但仍可以在较长时间内保持较快的增长速度。

消费市场容量大、投资需求旺盛、储蓄率较高、劳动力资源丰富、工业基础产品供给充裕、第三产业发展空间巨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日渐成熟是增长的有利条件。

发展的制约因素是人口和就业压力;资源和环境压力;技术落后和国际竞争的压力以及消除体制性障碍的难度越来越大。

为完成这一时期的主要战略任务,在经济发展中需要把握的重点问题主要有:1.立足于扩大国内需求应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长久之计;2.调整产业结构总的方向是改善第一产业,提高第二产业,加快发展第三产业;3.西部大开发和促进地区经济协调发展只能先从缓解地区差距继续扩大的趋势做起,逐步缩小差距;4.不能也不必提出全国同一的城市化道路,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5.国有经济的改革主要围绕产业结构调整进行,全面推进体制创新;6.正确处理稳定、改革与发展的关系。

关键词:21世纪;中国;经济增长一、中国经济发展将进入一个新阶段自1978年以来,中国从计划经济走向市场经济,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我们已经提前实现GNP比1980年翻两番的增长目标,而且还在人口不断增加的情况下,实现了人均GNP翻两番。

1999年国内生产总值按不变价格计算为1978年的6.8倍,每年平均增长9.8%。

今年中国将全面实现第9个5年计划预定的目标,年均增长速度将超过原预计的8%,并将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人民生活在80年代末基本解决温饱后,20世纪末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

尽管中国经济发展取得了历史性的进步,但中国仍是一个发展中国家。

人均GDP只有800美元左右,处于低收入国家与下中收入国家的边缘,在世界200多个国家中名列150名之后。

中国进一步的发展,面临着多方面的挑战和艰巨的任务。

按照邓小平提出的中国经济三步发展战略,在实现了前两个战略目标,即人民生活先后达到温饱和低水平的小康目标后,将开始实施第三步发展战略。

福师《公共财政学》在线作业一

福师《公共财政学》在线作业一
A. 提高税率
B. 降低税率
C. 减少税收优惠
D. 增加税收优惠
E. 提高折旧率
满分:2 分
三、 判断题 (共 20 道试题,共 40 分)
1. 税收是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2. 税收的主体是国家。
满分:2 分
15. 政府应退出农业支出领域。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6. 由于市场失灵的存在,政府对经济的干预越多越好。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7. 一个社会的文明与进步,主要体现在私人支出的增加上。
A. 国防支出
B. 文教卫生支出
C. 财政补贴
D. 企业挖潜改造资金支出
满分:2 分
16. 政策过程的中介环节,将政策目标转化为政策现实的惟一途径是( )。
A. 政策制定
B. 政策执行
C. 政策监控
D. 政策终结
满分:2 分
C. 国有资产收益收入
D. 彩票公益金收入
E. 罚没收入收入
满分:2 分
6. 财政实现收入分配职能的机制和手段有( )
A. 通过税收对收入水平进行调节
B. 通过转移支出进行调节
C. 完善社会福利制度
D. 建立统一的劳动力市场,促进城乡地区之间人口的合理流动
A. 政策制定过程
B. 政策执行效果
C. 政策评估标准
D. 政策监控程序
满分:2 分
5. 公债最初的功能是( )
A. 弥补财政赤字
B. 控制货币

我国经济转轨探析

我国经济转轨探析

我国经济转轨探析前言经济转轨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由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的过程。

对于中国这样的大国来说,经济转轨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

本文将围绕中国的经济转轨展开分析,探讨其特点、挑战和思考。

经济转轨背景20世纪70年代以前,中国实行的是计划经济制度。

计划经济的特征是由政府主导,计划生产、计划销售、计划分配、计划投资。

这种制度下,虽然国家能在一定程度上控制资源的分配和使用,但也存在严重的问题,如生产效率低下、物资匮乏、价格歧视、资源浪费等。

1980年代初,中国开始实行改革开放政策,计划经济逐渐转向市场经济。

经过多年的实践和探索,中国的经济逐渐走出了一条适合自身情况的转轨之路。

中国的市场化过程中国的市场化进程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978-1992)第一阶段,以实行价格和企业体制改革为主要目标,为市场化建设做出了重要的基础性工作。

其中,《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是市场化进程中的突破。

通过该法律的实施,既充分发挥了市场机制的作用,有限度地限制了国家的价格管制和干预;同时,企业体制改革也是该阶段的关键因素,通过开放国民经济的组织架构,放开了谋求利润的活力,为市场化经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第二阶段(1992-2001)第二阶段是进一步深化市场化改革的阶段,其主要任务是进一步完善市场经济体制,确立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和深入实施企业改革。

该阶段的特点是,市场体系逐步形成,改革重心逐渐向企业内部管理体制、经营机制转移,重点解决企业间的收益分配和归属问题,使企业逐渐成为市场竞争的主力;此外,逐渐健全的宏观经济调控体系使整个市场经济体系能够更加倾向于合理有序发展。

第三阶段(2001至今)该阶段主要任务是在加快市场化改革的基础上,加强宏观经济调控力度,促进经济循环可持续性发展。

该阶段的特点是,市场化改革进入全面深化的新阶段,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宏观调控从重视数量到强调质量和效益,鼓励和支持科技创新和自主创新,实现经济增长和社会和谐发展的良性循环。

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课程习题及答案

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课程习题及答案

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课程复习题及参考答案几点说明:1. 课程考试为闭卷考试,希望学生能依照复习题及参考答案及早复习,而非用来作弊,坚决抵制考试作弊行为!2. 参考答案主要依据教案编写,答题中可以有个人观点,自圆其说就行;3. 参考答案仅为要点,论述时应适当展开;4. 论述题较重视理论联系实际;5. 要融会贯通,需要全面复习。

1.中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为什么选择市场化方向?中国计划经济存在着很大的弊端,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1预先计划的资源配置决策不具备“完全信息假定”和“单一利益主体假定”, 所以遇到难以克服的信息障碍和激励上的困难;2国家与企业关系扭曲: 一方面,国家捆住企业-企业无动力另方面,国家保护企业-企业无竞争;3管理体制自上而下,条块分割,财务上统收统支,流通上统购统销,劳动力统包统配,结果是企业经济效益低,供给不足,收入水平少有提高,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市场经济与与计划经济相比,市场经济是一种最优资源配置形式,表现为信息机制,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等方面,中国改革开放30年的成就充分证明,中国进行市场化改革的方向是正确的。

(需展开论述)2.中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为什么选择渐进式方式?其主要特点有哪些?(1)为什么?第一,中国的改革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政府主导的改革,是在宪政不变的前提下,主要从经济体制层面开展的改革;中国的改革是“经济先行,政治滞后”的一种改革;中国是由政府主导的改革,所以我们不可能搞激进式的改革;第二,中国有实行渐进式改革的条件:传统计划体制的结构分散、盲目和不严密,生产力水平低,结构落后,农业劳动力比重大,可以获得古典式经济增长;改革的政治环境稳定,文化大革命为经济改革奠定了经济、政治、思想和心理的基础;第三,中国采取了渐进式的双轨制过度,可以保留制度的多样性,为新制度的选择和产生提供广泛的空间,从而促进新制度的成长。

实行渐进式改革,在保持稳定的前提之下,进行改革和发展,容易得到人们的拥护和支持,使社会的总收益得到增长。

东欧的经济转轨和经济发展

东欧的经济转轨和经济发展

东欧的经济转轨和经济发展概述东欧经济转轨可以追溯到1990年代初,当时随着苏联解体和共产主义制度崩溃,东欧国家开始寻求经济和政治改革。

此后,这些国家在转型过程中面临了诸多挑战和困难,但也取得了显著的经济发展。

本文将探讨东欧国家在经济转轨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并分析其经济发展的因素。

经济转轨过程中的挑战1. 政治体制的转型东欧国家在过去的共产主义体制下,政府在经济中起着主导作用。

然而,转型过程中,这些国家必须建立起符合市场经济原则的民主政治体制,并加强法治和透明度。

这对于一些尚未完全转型的国家来说,是一项艰巨的任务。

2. 经济结构调整在转型前,东欧国家经济主要以重工业和计划经济为主,这种模式已经不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

因此,这些国家需要进行经济结构调整,培育新的产业和经济增长点,以适应市场需求。

这需要大规模的投资和技术转移。

3. 私有化与市场化东欧国家需要将国有企业私有化,并加快市场化进程。

然而,这一过程并非一蹴而就,需要面临对企业价值的评估、股权分割以及市场监管能力的提升等问题。

私有化和市场化的进程中,政府需要平衡好利益关系,并规范市场秩序。

东欧国家的经济发展因素1. 欧盟成员国身份东欧国家加入欧盟是其经济发展的一大推动力。

欧盟市场的开放为这些国家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机会,吸引了大量外资和技术。

此外,欧盟的财政援助也有助于这些国家改善基础设施和提升人力资源水平。

2. 区域合作与开放东欧国家积极参与区域经济合作,促进贸易自由化与便利化。

与此同时,这些国家也开放对外投资,积极寻求与其他国家的合作,加强经济联系。

这种开放与合作有效地促进了东欧国家的经济发展。

3. 创新和技术转移东欧国家注重科教兴国和技术创新,积极引进和吸收先进技术。

政府提供了相应的政策和资金支持,鼓励企业进行研发和创新。

这有助于提高产品质量和竞争力,并推动经济的持续增长。

4. 人力资源优势东欧国家的劳动力成本相对较低,人力资源丰富。

这为外资企业提供了投资优势,同时也推动了国内企业的发展。

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出现的不协调问题

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出现的不协调问题

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不协调问题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发生深刻变革的这种背景下,发展不全面、不协调的问题和矛盾日益凸显,主要是五个方面的不协调。

经济社会发展不协调。

表现为经济发展这条腿比较长,社会发展这条腿比较短。

一是社会事业发展相对滞后,包括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等事业发展滞后于经济发展;社会保障体系的覆盖面小,保障度低;就业形势严峻,压力大。

二是还没有建立健全解决矛盾、化解冲突、规避灾难并且促进社会安定、安全、健康、有序运行的社会管理体制和机制。

三是不同阶层之间和各阶层内部如城乡居民之间、城市居民之间、不同行业员工之间的收入差距拉大,如果不有效解决中国问题,不仅会削弱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动力,甚至会引发或加重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和社会风险。

四是社会阶层日益分化,社会思想也多样化,目前还没有得到及时的整合,容易产生一些新的社会问题。

五是在企业改制、房屋拆迁、土地征用、下岗待业、收入分配、计划生育、社会福利保障、劳资关系等方面的矛盾增多,上访、群体性事件不断出现。

六是人际关系复杂化、功利化等发展趋势明显,诚信问题也比较突出。

城乡发展不协调。

改革开放开放以来,我国农村经济和社会有较大的发展,但城乡二元的经济社会结构的状态还没有得到根本的改变。

目前我国城乡发展的差距仍然很大。

如城乡居民在收入、财产、就业、社会保障和社会地位等方面还存在着明显的差别。

特别是农民长期在城市打工却不能成为城市居民,不能享受同城市居民同等的身份和待遇,在户籍制度、社会保障、医疗卫生、义务教育和就业方面都感受到限制和歧视。

农民工境遇艰难,成了城市最大的弱势群体。

城乡二元分割制约了农业剩余劳动力进一步转移,再加上农业本身是弱势产业,以及在工业化和城乡化过程中失地农民的大量增加,导致城乡差距仍在拉大。

城乡二元结构体制严重制约了农村、农民、农业的现代化进程,最终影响了整个国家的现代化进程。

区域发展不协调。

我国幅员辽阔,地区发展很不平衡。

1979~1998年中国经济转轨分析

1979~1998年中国经济转轨分析

1979~1998年中国经济转轨分析1979~1998年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主题,可以概括为两个字:转轨。

从政治上看,中国开始告别传统的高度集权化的政治体制,逐渐步入现代型民主政治体制;从社会上看,中国开始从传统社会迈向现代化、法治化、文明化的社会;从经济上看,中国开始从传统的、封闭的自然经济向现代化、开放化、市现化的经济转轨。

在这三个层次中,经济转轨是先导,是基础;政治转轨与社会转轨是经济转轨的后果与延伸。

经济体制的转轨:过程、道路与特征中国经济体制转轨的历史起点是传统高度集中统一的指令型计划经济体制。

这一体制的基本特征,归结到一点,就是采用纯粹的指令型计划手段动员和配置资源,排斥市场机制的能动作用。

经过20年的改革,这一体制已经发生根本性的变化,经济体制改革与经济体制转轨已经取得重大阶段性成果。

到90年代中期,中国经济体制已经成为典型的计划与市场在资源配置过程中并存的“双轨型”经济体制。

计划手段的作用范围与力度缩减,市场手段的作用范围与力度增强。

计划手段在宏观经济运行与中长期经济运行与调节中发挥主导作用,市场手段在微观经济运行与即时经济调节中发挥基础性作用。

从整体上判断,市场因素的成长与作用已经达到了成为资源配置主体机制的临界点,其标志是:(1)作为传统计划经济存在的重要依据和特征的短缺现象已基本消失,作为市场经济体制重要运作基础的买方市场格局已初见端倪。

中国经济开始由供给约束型向市场约束型转变。

短缺现象的消失既是市场经济体制存在和作用的前提与基础条件,也是市场体制因素的成长和作用已达到相当程度的标志。

(2)市场性价格机制已成为占支配地位的价格形式。

在资源配置的直接手段中,市场价格机制已占支配地位。

就生产资料的配置来看,1997年,我国实行计划价格的生产资料有11种,到1998年,下降为5种。

劳动力、资本等要素配置的市场化程度也不断提高。

中国经济体制转轨是伴随着对旧体制的改革而展开的。

因此,中国经济体制的转轨道路实际上与中国经济体制的改革道路是一致的。

中国体制转轨的经济秩序分析

中国体制转轨的经济秩序分析

中国体制转轨的经济秩序分析一、中国体制转轨下的经济秩序分析1. 转型期间的政策变化与影响2. 市场化改革与国有企业的关系3. 外资的引入与中国经济的成长4. 城乡差距与经济不平等的解决5. 未来中国经济发展的挑战及应对措施1. 转型期间的政策变化与影响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政策上不断进行改革与调整,在这个阶段形成的对外开放政策、市场化经济、国有企业改革以及财税体系的重构,都是我们今天的中国经济所基于的核心。

这些政策变化和制度创新为中国经济发展提供了民营企业与国有企业并存的环境,为企业走向市场竞争提供了机会,也为人民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

2. 市场化改革与国有企业的关系在“以市场化改革为中心”的发展战略下,国有企业改革沿着有限制的市场化路径广泛推广。

作为这个业务领域内最大的参与者,国有企业通过提高效益和移交财政,为中国体制改革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同时,以市场化改革为的国有企业经济也受到了市场环境的压力,没有完全适应市场经济的本质导致了它们在今天中国经济中的局限性。

3. 外资的引入与中国经济的成长外资是中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标志着中国逐渐与世界连接起来。

外资进入中国之前,中国经济体系一直都是由国有企业主导,这导致了中国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一直都较弱。

然而随着外资不断地引入,中国经济体系发生了巨大的变革,国家经济体系得到了更好地运营,并开始在国际市场上扩张。

4. 城乡差距与经济不平等的解决中国经济增长所带来的财富只被少数人所拥有,城乡之间的差距也在不断的扩大。

中国政府逐渐意识到这个问题要得到有效的解决,必须实现经济市场化,为中小企业提供更加公平的竞争环境,并去除实行冗长的政府监管。

5. 未来中国经济发展的挑战及应对措施中国是一个庞大的经济体,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可能会面临一些挑战,比如资本市场的不稳定、就业市场的矛盾、国际贸易的压力等。

为了对抗这些挑战,中国需要加强企业的广泛参与,让整个国家的经济更加健康并促进经济的长期增长。

077《教育经济学》

077《教育经济学》

《教育经济学》练习题参考答案一一、名词解释1、人力资本主要指凝聚在劳动者身上的知识、技能及其所表现出来的劳动能力,这是现代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是具有经济价值的一种资本。

2、教育规模是指各级各类学校受教育者的人数和各级各类教育的入学率。

3、经济结构是指国民经济的总系统中的各子系统、各部分的排列、组合和结合方式。

4、教育结构是构成教育总体系的各个部分的比例关系及其结合方式,主要是指教育的程度或级别结构、类别或专业结构。

5、经济增长通常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由于就业人数和资金投入的增加以及知识技术的进步等因素所导致的经济规模在数量上的扩大,或者说,经济增长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产出量的增加。

6、教育过度是指个人拥有的教育年限超过他从事的工作实际所需要的教育年限。

7、教育需求是指社会和个人对教育有支付能力的需要。

8、教育供给是指一定社会为了培养各种熟练劳动力和专门人才,促进经济、社会和个体的发展,而由各级各类教育机构在一定时期内提供给学生的受教育机会。

二、单项选择题1、C2、A3、D4、B5、A6、C7、D8、B9、B 10、B 11、A三、简答题1、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教育经济学得以产生和发展的历史条件是:第一,二战后科学技术和社会生产力的高度发展,科学技术和教育的迅速发展,使得其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战略地位日益提高,并成为社会生产和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由此就为教育经济学的产生提供了深厚的社会基础。

第二,现代西方增长经济学和发展经济学的理论发展,在其发展和深入研究的过程中,都遇到并提出了人力资本问题,都强调了教育对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的作用。

2、马克思、恩格斯教育经济思想的主要内容有:①教育与经济的辨证关系。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物质资料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它决定着人类的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也决定着教育及其发展。

②教育的社会经济功能。

马克思是把教育的社会经济功能放在社会再生产中加以考察的,指出教育会生产劳动能力,教育是劳动力再生产重要手段。

政府经济学形考作业4参考答案

政府经济学形考作业4参考答案

《政府经济学》形考作业4参考答案1、政府采购:是一个国家的各级政府为了从事日常的政务活动或提供公共服务,以及事业单位和提供公共服务的团体为了开展业务活动,利用国家财政性资金和政府借款购买货物、工程及劳务的行为。

2、庇古税:在存在外部成本的情况下,如果政府向有关企业或个人课以相当于他造成的边际外部成本的罚款或税收,外部成本就成了有关当事人的内部成本,他们在决策时就会考虑到这些成本,从而避免效率损失。

由于这一纠正外部成本的方法是英国经济学家庇古首先提出的,所以又叫做庇古税。

二、单向选择1、( C )2、( C )3、( D )4、( B )5、( A )6、( B )7、( A )8、( D )9、( B )10、( B )三、多项选择1、(ABCD )2、( ABCD )3、( CD )4、( AC )5、( AC )四、简述题1、社会保障的功能是什么?答:要点提示P177社会保障的功能,是指社会保障制度作用于社会各个方面所体现出的内在效能,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l)保证社会成员生存权利的功能;(2)风险分担功能;(3)收入再分配功能;(4)维护社会稳定功能;(5)调节宏观经济平衡的功能。

2、税负转嫁的条件有哪些?答:要点提示P241税负转嫁:是指在商品交换过程中,纳税人通过各种途径将其所交纳的税款全部或部分地转移给他人负担的经济过程和经济现象在实际经济生活中,税负转嫁的程度,还要受多种因素的制约:(1)供给弹性与需求弹性对税负转嫁的影响。

一般来说,供给弹性大、需求弹性小的商品的课税较易转嫁;而供给弹性小、需求弹性大的商品不易转嫁。

(2)税种差别对税负转嫁的影响。

一般而言,对商品的课税比较容易实现税负转嫁,而对所得的课税一般不能实现税负转嫁。

(3)课税范v 围宽窄对税负转嫁的影响。

课税范围宽的商品比较容易实现税负转嫁,而课税范围窄的商品则难以实现税负转嫁。

(4)企业谋求的利润目标对税负转嫁的影响。

国有企业分享制实践的历史、制约因素与对策

国有企业分享制实践的历史、制约因素与对策

【 键 词】 国有企业; 关 分享制; 实践形态; 制约因素; 对策 【 中图分类号】 261 【 F7 .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0426 (0 81— 130 10 —7820 )90 3—4
“ 分享 制” 这一概念 的含义 最早是 由威茨曼 给出 的, 的 它指 是劳 资共 享企业收益 的一种制度安 排。川 我们在分 析 了国内外 学者对分 享制 内涵 和形 式 的研究后 认为 , 分享制本 质上是一种 产权 分散 分布于 人力资 本所有 者与 非人力 资本所 有者 的制度 安排 , 是一种有 别于支薪 制和劳动独享 制的企业收益 分配制度 安排 。1 主体 来看 , 享制的 主体 既有非人 力资本所有者 , 2 1 从 分 也 有人力资本 所有者 ; 就客体 而言 , 享制 的客 体必须包括利 润。 分
内部职工持股 、 年薪制和股 票期权 。国有企业分享制 实践 中存 在的主要 问题在于 其受到观念性 、 主体 性 、 客体性 因素的制 约, 解决这些问题 的路径在于理 清对分享制认识 、 加大人力 资本投入 、 壮大 国有企 业为分 享制 实践提供物质条件 以及 搞好
分 享 制 实 践 的试 点 工 作 。
国有企 业分 实践 的历 史 、 享制 制约 因素 与对 策
范仓 海 , 张 铭
( . 大学 公共管理 学院 , 苏 南京 2 0 9 ;. 大学 经济管理 学院 , 北 宜 昌 4 3 0 ) 1河海 江 10 8 2三峡 湖 40 2
பைடு நூலகம்
【 摘 要】 在我国经济体制转轨的过程中, 国有企业分享制实践主要有: 放权让利及承包经营责任制、 股份合作制、
上, 确定 了“ 包死基数 、 保上缴 、 确 超收多 留 、 欠收 自补 ” 的原则 。

我国经济转型期的政府失灵表现及其对策

我国经济转型期的政府失灵表现及其对策

复旦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我国经济转型期的政府失灵表现及其对策姓名:***申请学位级别:硕士专业:政治经济学指导教师:***2000.5.1内容摘要在现代市场经济中,政府发挥各方面的经济功能,重要的一个原因是为了纠正、弥补市场的功能缺陷,或者恢复市场的功能,也就是说,正是由于“市场失灵”的存在,才有政府干预调节的必要性。

然而,随着政府经济功能的扩大和加强,渗透到社会经济生活的多个领域,出现了种种问题。

换句话说,政府在力图弥补市场缺陷的过程中,又不可避免地产生了另外一种缺陷,即政府活动的非市场缺陷,或称之为“政府失灵”。

我国建立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它与西方发达市场经济既有某种共同性,又有不同性质和特征。

从对西方发达市场经济中“政府失灵”的分析中得出的结论,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而言,既有适用性的一面,也有不适用的内容。

作为经济体制改革中新体制的创造者和新制度的供给者的政府部门,同时又是原有体制的代表者,有些部门还是既得利益者,是改革的对象。

在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复杂、艰巨的历史背景下,政府的双重角色自身就存在着矛盾,在经济改革中其行为缺乏综合配套性,表现出不合理性、不成熟性和不规范性,并在某种程度上导致了腐败的孽生和蔓延,形成我国所特有的“政府失灵”。

jr一本文试图以西方发达市场经济作为对象,先从~般意义上分析市场经济中的“政府失灵”问题,进而结合我国经济转轨时期的特殊国情,对我国“政府失灵”现象加以描述,并对其成因进行分析,最终提出克服“政府失灵”问题的对策。

关键词:政府失灵职能缺陷寻租腐败绩效提升分类号:F121ABSTRACTofeconomicfunctions·OneInthemodemeconomy,governmentsplaydifferentsortsfunctionalofthemostimportantaimsofthegovemmentistocorrectandmakeupthemarketfauItsofthemarket,Oftoreinstatethemarket’Sfunctions.Inotherwords,thewithitsfailureistheonlyreasonforthegovernmentregulation.However)alongexDansionandreinforcement,theeconomicfunctionsofthegovernmentpenetrateaboutathroughtothevariousfieldsinsocialeconomiclife,andtherebybringingfunctionalfailurevarietyofproblems.Inotherwords,intheprocessofmakinguptheofthemarket.thegovernmentbroughtaboutanotherfailure,thatisnon-marketfailureofthegovernmentactivities,orthegovemmentfailure.ThemarketeconomyestablishinginOUrstateisnamedthesocialismmarketeconomy.Ithassomethingincommonwiththemarketeconomyinthewesterncountries;meanwhile,ithasitspeculiarcharacteristics.Tothesocialismmarketeconomy,theconclusiondrawnfromtheanalysisofthegovernmentfailureinwesterncountriesisapplicabletosomeextend;however,itisinapplicabletosomedegree.Asthecreatorofthenewsystemsandthesupplierofthenewinstitutionsinthereformofeconomicstructure,thegovernmentsarealsotherepresentativesoftheoriginalsystems.Somegovemmentdepartmentsevenbecomethereformtargetsforoccupyingvestedinterests.Underthecomplexandarduoushistoricalbackgroundofthereformoftheeconomicstructures,thereareconflictsinthedoublerolesofthegovernment.Owingcolackoftheintegratingcoordination,thegovemmentactivitiesshowedtheirreform.Astheresult,theyillogicality,immaturityandnonstandardintheeconomiccausedthebreedingandpropagatingofcorruptiontosomeextend.Consequently,cameintobeing.thereisspecialgovernmentfailurewithChinesecharacteristicTakingthemarketeconomyinwesterncountriesastheinvestigated¥'tlbject,thearticleattemptstoanalysisthegovernmentfailureinthemarketeconomyonthegeneralbasis.Relatingtothespecialnationalconditions,theaimofthearticleistodescribethephenomenonofthegovernmentfailure,toanalysisitscausesofformationandeventually,tomakethecountermeasuresagainstthegovernmentfailure.Keywords:governmentfailurefunctionaldefectrent—seekingcorruptionperformanceadvancementCategorynumber:F121导言亚当.斯密在其经济学巨著《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中指出,政府只有三个应尽的义务:第一,“保护本国社会的安全,使之不受其他独立社会的暴行和侵略”;第二,“为保护人民不使社会中任何人受其他人的欺侮和压迫,换言之,就是设立一个严正的司法行政机构”;第三,“建立并维持某些公共机关和公共工程”,强调经济自由主义。

我们为什么要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

我们为什么要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

我们为什么要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2008年09月23日08:41:08 来源:学习时报最近,看到一些文献,一些同志对市场取向的改革提出了质疑。

我认为有必要从经济学的角度认真分析计划经济内在的矛盾和困境,只有这样才能说清楚为什么三十年来,我们的资源配置方式要从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

一、传统计划经济理论的设想与几十年的争论1994年,党的十四大提出,要从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

这是一个重要的转折。

即使从1978年以来算起,到1994年止,关于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的争论,持续了16年。

争论主要在计划与市场的性质上,也即它们到底姓社还是姓资,而不是考虑经济学意义上的效率、动力和均衡配置资源的需要。

关于计划与市场,西方和东欧的经济学家早在本世纪的30年代就进行过争论。

然而,他们争论的角度却与中国的经济学家们完全不一样。

他们的争论是经济学意义的争论,而我们的争论,包括延续到今天的争论,却更像是意识形态的政治争论。

这场争论不再在这里赘述。

然而,如果将西方经济学家与东欧经济学家们的理论争论和现实中的问题介绍一下,有助于我们了解传统社会主义的一个重要支柱──计划经济体制是怎样失败的。

社会主义能不能既有效率,又实现资源配置的均衡,西方和东欧的经济学家进行过长期的争论。

西方经济学界20世纪30年代有过一场关于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的论战。

论战的背景是当时的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已逐步形成高度集中的计划体制。

这里生产资料公有,没有生产资料市场。

奥地利学派的米塞斯(L·V on Mises)教授认为,社会主义社会的计划计算是不可能的,社会主义经济不能解决它的资源的合理分配问题。

理论依据主要是,实行生产资料公有制的结果是生产资料市场的消失,这样,生产资料的价值便不可能用货币表现出来,市场就不能从货币度量的价格信息传递和卖买双方的供求不断均衡中起调节作用,从而货币在社会主义国家中就不可能起它在竞争市场上反映产品价值方面的作用,用货币形式进行计划就不可能了。

从混合经济转向自由市场经济

从混合经济转向自由市场经济

从混合经济转向自由市场经济熊小奇2012-1-8 14:01:53 来源:《东欧中亚研究》1992年第5期纵观前苏联和东欧各国几十年来经济体制和所有制结构的演变过程,可以发现一个共同的运动轨迹,即传统的计划经济→以计划为导向的混合经济(以下简称混合经济Ⅰ)→以市场为导向的混合经济(简称混合经济Ⅱ)→自由市场经济。

本文重点分析前苏联和东欧各国棍合经济的内在矛盾,揭示其向自由市场经济转轨的经济根源以及在这一转轨过程中必然产生的矛盾。

一、建立混合经济Ⅰ的尝试及失败从50年代以来,前苏联和东欧许多国家先后提出了向商品经济过渡的改革目标,在所有制结构上不同程度地批判了传统的一元化的计划经济模式,试图建立以计划为导向的多元化所有制结构。

这种建立以混合经济Ⅰ模式为改革目标的尝试在80年代曾达到了顶峰。

在前苏联先后颁布了“国营企业法”、“合作社法”、“个体劳动法”、“合资企业法”等,旨在发展社会主义多元化的所有制结构,“寻求公有制经济的合理实现形式”。

在南斯拉夫改革一开始就从改造传统的所有制关系入手,只是社会所有制不仅未能解决这一问题,反而使产权进一步虚化了。

80年代“所有制”学派提出了建立工人股份制的设想,企图将社会资本采取棍合形式,即一部分属于社会所有,另一部分为股份资本。

在波兰1982年开始的第三次改革中,曾以立法的形式确认社会主义所有制结构多元化,重申对各种经济形式“一视同仁”业试图建立多种形式的股份制,其中将部分国营企业改为股份公司,国家和银行至少购买51%的股份。

在匈牙利通过了“联合经营法”,重新调整了各种所有制关系,国家所有制与集体所有制已没有本质区别,合作社部门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不断增加,1985年曾上升为24%。

然而,这场改革运动在前苏联和东欧各国都未能达到预期的目的,先后陷入了困境业失败了。

原因究竟何在?必须从更深的层次来加以探讨。

二、混合所有制Ⅰ的内在矛盾一种经济体制或所有制结构是否有生命力,归根到底取决于两条:一是动力问题,二是平衡间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经济体制转轨的制约因素作者:邵彦敏来源:《江汉论坛》2008年第01期摘要:经济体制转轨作为一个过程,其推进过程是复杂的,其制约因素也是多重的,起码包括成本与收益比较中的需求制约、各方供给力量不足的供给制约、转轨过程引致的一系列问题等的制约。

具体分析包括:需求不对称、市场规模、公共物品、财政、地域、知识、文化、决策、力量博弈等多方面的制约。

突破经济体制转轨的约束条件应主要依靠调动个人积极性,强化政府职能。

关键词:经济体制;转轨;需求;供给中图分类号:F1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854X(2007)01-0024-03我国市场化趋向改革至今已经近30年,明确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模式也已经15年了。

虽然中国体制创新推动经济发展的巨大成功,已经成为普遍认可的“北京共识”,然而,发展中也出现了收入分化严重、环境污染、公共产品发展滞后、国有企业活力不足等问题。

从体制上反思我国发展中的问题,一种观点认为,问题的原因在于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不到位;还有一种观点认为,问题原因在于我们的市场经济与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结合不够,也就是我们经济体制转轨的方向出现了偏差。

理论的功能在于揭示隐藏在现象背后的深层原因,然后再去改造世界。

“市场化的不足”与“改革的偏差”显然也是在各种因素制约下出现的阶段性结果。

因此,理性的寻找制约的突破口,推动经济体制转轨过程的顺利完成是本文研究的目的。

一、关于经济体制转轨制约因素的方法论生产方式变革的根源在于生产方式内部的矛盾运动,“随着新的生产力的获得,人们便改变自己的生产方式,而随着生产方式的改变,他们便改变所有不过是这一特定生产方式的必然关系的经济关系”。

随着经济基础的变革,全部庞大的上层建筑也或慢或快地发生变革。

可见,在马克思看来,经济体制转轨一方面受制约于生产的物质经济条件,另一方面受制约于生产的社会形式与社会关系及其政治制度等①。

西方新制度学派通过预期成本与预期收益的比较分析,寻求体制创新的需求制约。

同时指出,供给是体制变动路线的充分条件,它主要取决于一个社会的各既得利益集团的权力结构和力量对比。

经济体制替代、转换与交易过程都存在着种种经济的、技术的、社会的制约因素,主要包括主观效用与偏好、客观交易费用、知识存量、监督费用、实施费用等。

深刻的经济社会体制变革引起国内理论界的高度关注,对转轨经济的研究方法就至少形成六种②。

就转轨路径形成的不同原因,也就是转轨的制约因素,理论界主要形成以下几种观点:第一,经济转轨主要受制约于政治体制。

在社会主义经济体制转轨过程中,只有“政治力量特征、产权分配特征、协调机制特征”等基础性特征的变革取得成功,经济转轨才能取得成功。

或者说,要实现经济运行机制的“非基础要素”的变革,就必须首先实现政治力量特征为首的“基础性要素”的变革。

这种观点虽然指出了政治变革对经济转轨的重要作用,但显然颠倒了政治体制与经济体制之间的关系。

马克思主义认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变革的根源在于经济基础的变革。

况且,正如有学者指出,中国经济体制转轨的顺利推进已经向将宪政秩序转轨作为经济改革的根本的观点提出了挑战③。

第二,成本—收益分析是西方经济学最基本的分析方法,对体制转轨的需求一般是由某种原有体制下无法得到的获利机会引起的。

即行为者一旦认定创立和利用新的体制净预期利益为正时,就会产生对新体制的渴求与企盼,并愿为新体制创建付出成本。

我国发端于农村的自发的市场取向改革得到政府承认并在全国范围强制性推进,确实是建立在市场化改革能给全国人民带来更大收益的基础上的,以经济绩效改善、民众生活质量提高为目标的改革,而且以增量改革为先的渐进式改革路径选择都是减少改革中的摩擦和损耗的选择。

从这个意义上讲,需求是经济转轨的最重要的制约因素。

但也有学者对此提出质疑,认为转轨路径本身可能是一个包含更多非经济因素的复杂过程,是不能简单地用成本-收益这种技术性指标进行统计的,转轨动因和路径选择的制约因素是复杂的④。

第三,有学者认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除最先部分地区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外,其余改革都是在党领导下有秩序、有步骤进行的,明显地是林毅夫教授指出的强制性变革特征⑤。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主要受供给制约,即受制于中央政府提供新体制安排的能力和意愿⑥。

笔者认为,如果针对我国现阶段市场经济能够正常运行且不断壮大而言,这样的概括符合我国经济发展的客观现实。

但是,如果要注意我国市场取向改革进程的艰难,全面研究向经济体制转轨的制约因素,这样的概括则不免简单。

实际上,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轨时期既受到政府主体制约,又受到非政府主体制约;既受到供给制约,又受到需求制约。

因为体制安排供给曲线和需求曲线的交点是体制均衡点,体制转轨过程是高度集中计划经济旧体制均衡的突破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均衡实现的发展过程,应该用古典经济学“需求-供给”这一理论框架进行分析。

改革没有纯粹的诱致,也没有绝对的强制,二者常常结合。

“中国改革可以分为政府推动、个人自发进行两类,但只有这两种改革结合,才可以为经济改革进程提供解释”⑦。

“中国许多经济力量行为从根本上影响到中国经济的宏观经济反映”⑧。

改革中常发生的实际供给与政府意愿供给不一致很大程度是受到其它行为主体需求制约的结果。

上述分析可以看出,经济体制转轨作为一个过程,其推进过程是复杂的,制约因素也是多重的,起码包括在成本与收益比较中的需求制约、各方供给力量不足的供给制约、转轨过程引致的一系列问题等制约。

二、经济体制转轨的具体制约因素第一,需求制约。

需求是“理性经济人”的主体需求。

需求是由获利机会引致的,是人们在成本—收益比较中作为的选择。

市场经济体制赋予每个经济主体选择的自由,只有经济主体有着积极的需求,就能够推动转轨顺利推进。

然而,如果我们进一步具体地深入到改革的各个过程、各个方面就会发现,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轨要受多种需求制约。

(1)需求不对称制约。

市场经济改革是一场全面深刻的社会经济变革,是整个社会经济形态的重新构造。

我国经济体制转轨是以经济绩效改善、民众生活质量提高为目标的。

但是总体对所有人都有利的改革,并不意味着每一项改革每一时刻每一个人的收益都大于成本,常因改革收益滞后于改革成本或其它原因,出现利益受损者。

(2)市场规模制约。

市场规模是改变需求变化的重要因素,市场规模的大小决定着要素所有者获利机会的可靠性程度。

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城正是受城市广阔市场诱惑。

目前,我国市场发育较晚,存在着封闭运行,体系不完善,规则不健全等缺陷,新的收入流出现缓慢且流量有限,这自然影响人们对新体制的创新需求。

为急于满足自己的预期收益,人们进行各种“分配性努力”,即不是进行创造新财富,而是努力将别人已有的财富转变为自己的财富。

当然,市场经济条件下,正当合法的分配性努力是有利于生产力发展的。

问题在于,在经济转轨时期,由于正当利益的度量和界定不明确,管理不到位,于是鱼龙混杂,泥沙俱下,出现诸如假冒伪劣产品、哄抬物价、坑蒙拐骗等压制生产性努力的分配性努力,既影响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又会进一步削减经济行为主体对新体制的渴望。

(3)“公共物品”制约。

体制是一种非排它性的“公共物品”,由于监督费用过高,不可避免存在“搭便车”行为,即个人即使不支付成本同样可享有新体制的收益。

也就是说,即使不主动地为市场经济体制创建支付任何成本,同样可享受新体制的利益。

自然有“觉悟低者”对私人预期利益很大的改革也会表现出不积极的心态。

第二,供给制约。

体制供给是指体制创新主体在现有的宪法秩序和伦理道德规范下提供新体制安排的能力。

市场取向的改革过程是权利重新界定过程。

改革使经济行为主体由单一的中央政府演变为多元利益主体即中央政府、地方政府、企业法人、自然人都为创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释放出巨大能量。

当然,在实际经济运行中,各经济行为主体供给能力是受到经济、社会、技术以及相互利益冲突的制约。

具体表现在:(1)政府经济制约。

政府是体制创新最主要的承担者。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是免费的,是有成本的,经济负担一般主要落在政府身上。

创建新体制过程中,因生产力落后,财政不宽裕,解决矛盾的回旋余地小,致使预期收益较高的改革方案也只能等待时机。

(2)效用约束。

由于不同体制主体的效用函数和约束条件存在差异,因此,他们对某一项改革方案的评价自然会有所不同。

同时,建立市场经济的体制改革也非“帕累托式”的利益调整,而是一场利益非均衡的变革。

变革中利益受损或收益不均衡都可能引起个别人心情不愉快,采取破坏其他人利益或非正当增加自身收益,使体制实施成本增加,公开地讨价还价,抵制改革,这样又会增加改革摩擦成本。

(3)地域制约。

我国幅源辽阔,各地自然条件存在差异,向市场经济体制过渡进程有快有慢,中央政府制定的政策不得不带有一定程度的弹性以更符合各地实际。

中央政府强制性的体制创新要通过地方政府传导,这样在一定程度上,地方政府也容易在本地域的成本与收益的比较中理解和贯彻新体制规则。

出于自身利益需要,常常“改头换面”地进行政策创新,结果影响体制供给能力的充分发挥。

(4)知识制约。

有关体制创新的知识积累影响着体制创新供给。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是一项艰巨复杂的开创性事业,没有成功的先例可供参考、学习。

(5)文化制约。

体制改革目标模式与非正式制度距离愈近,则亲合力愈强。

改革的成本越低,供给能力就越强。

反之亦然。

总体来看,我国以重义轻利、平均主义的文化传统和长期集权机制所锻造的人们依赖性格为主要特征的非正式体制安排与市场竞争体制距离较远,常会出现个人害怕受到社会的排斥和耻辱,尽管违反非正式体制安排的收益非常大,个人还是不情愿违反非正式体制安排。

第三,运行制约。

从总体上说,上述对体制创新需求和供给的制约因素分析都是建立在比较静态的分析模式中。

实际上,体制创新活动都是动态的,不断变化的,且一个时期的变化会成为另一个时期组成要素和现状的一部分,进而影响随后变化。

因而,有必要动态地研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创新的制约因素。

(1)阶段制约。

经济体制转轨是具有阶段性的。

由于各个阶段解决的问题有所不同,如我国以追求GDP增加为目标的阶段,必然会遗留下来的未偿费用的累积效应,如资源消耗问题、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等种种问题,这些问题又会拖住改革的进一步推进过程⑨。

(2)过程制约。

用崭新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代替传统的计划经济旧体制,是用一种均衡体制代替另一种均衡体制,但是,这种代替过程不是瞬间完成的。

目前,尽管市场经济体制因素逐渐增多,但它没有也不可能迅速彻底地代替旧体制,旧体制的相当部分还可能在一定的时间内继续存在和运行,新旧体制交织并存,势必在管理上出现许多真空与漏洞,给不法分子造成可乘之机,影响改革的深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