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能源消费、环境污染 与经济增长的动态关系研究 —基于全国30个省级行政单位动态面板模型的实证分析

合集下载

中国经济增长、能源消费与二氧化碳排放互动关系研究

中国经济增长、能源消费与二氧化碳排放互动关系研究

中国经济增长、能源消费与二氧化碳排放互动关系研究作者:刘章发高建刚何丽娜来源:《重庆社会科学》2023年第09期摘要:基于中國1995—2021年30省份的面板数据,构建PVAR模型,采用Granger因果检验、脉冲反应函数等方法对中国经济增长、能源消费、二氧化碳排放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

研究表明:(1)全国的能源消费、经济增长与二氧化碳排放两两之间均为因果关系;(2)东部地区存在能源消耗与二氧化碳排放对经济增长的正向显著关系,中部地区存在能源消耗对经济增长、能源消耗对二氧化碳排放正向显著关系,西部地区存在能源消耗与二氧化碳排放对经济增长、经济增长对能源消费与二氧化碳排放之间的正向显著关系;(3)脉冲响应函数和预测误差方差分解分析均表明能源消费对二氧化碳排放冲击较大。

为实现可持续发展,本文提出积极发展清洁能源与提高能源利用技术水平、重点培育中部地区经济发展的新动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及出台相关制度与政策等建议。

关键词:经济增长;能源消费;二氧化碳排放;面板VAR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黄河流域‘水—能源—粮食’纽带系统与生态系统协同安全的机制与路径研究”(20BJY074);山东省金融应用重点研究项目“双碳目标下山东省绿色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发展绩效评价研究”(2022-JRZZ-20)。

[中图分类号] F062.9 [文章编号] 1673-0186(2023)009-0111-014[文献标识码] A [DOI编码] 10.19631/ki.css.2023.009.008作者简介:刘章发,聊城大学东昌学院副教授、首届羡林学者,研究方向:区域经济;高建刚,聊城大学商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绿色发展;何丽娜,聊城大学商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数字经济与绿色发展。

经济增长、资源消耗与环境保护之间存在着相互制约相互依存的紧张关系。

20世纪90年代以来,伴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资源紧张、环境恶化特别是温室效应的问题日益凸显,不但影响中国经济的健康发展,也对全球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不利影响。

我国能源消费增长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

我国能源消费增长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
我们采用时间序 列平 稳性 检 验最 常用 的 A D F检 验 法, 分别对变量序列进行 平稳 性检验 。

但 同时也是能 源生产和 消费较 大的国家之 一 , 能源消费与 国民经济各 个部 门的 生产 活动都 息息相 关。 以
我国1 9 9 0 -2 0 0 8年的年度数据为研 究样本 , 从 增 长率 的角度 系统分析 能 源消 费与 经济 增长 之 间的短期 关 系, 同时将结构 因素和技术 因素 引入能 源消费增 长的 原 因分析模 型 中, 分 别讨论 了规 模效 应、 结构效应 和技


在现有 的关 于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的相关 关系研究 中, 大多数运用计量分析 中的协整分析方法 和 G r a n g e r 因 果检验方 法估计 能 源 消费 和经 济增 长存 在 长期 均 衡关 系 。现 阶段关 于能源消费的研究 多数集 中于其 与经济增
长之间 的长期关 系上 , 关 于二 者之 间 的短 期关 系研 究较
变化和生产率进步 即能源使用效率两种。 令Y 代表第 i 产业部 门 t 时期 的产值 ; E ; 代表第 i 产 业部 门 t 时期 的能源消费量 ; Y i t 代表第 i 产业 在 t 时期 的 产值 占总产值 的 比重 , 即Y i . = Y. . / Y 。则 有 :
三、 实证 检 验
1 .数 据 说 明
[ Y . 一 l ( 1+k Y ) e . 一 1 ( 1+k 。 )一Y l 一 1 e t 一 1 ] / Y l 一 1 e t — I =( 1 可见 , 能源消费量 的增长 率 大小取 决 于国 内生产 总
+k Y ) ( 1+k )一1 =k Y+ k +k Y×k 。
6 O 年统计资料汇编和《 中国统计年鉴》 ( 1 9 9 0 -2 0 0 9 ) , 为

能源消费、环境污染与经济增长的动态关系--基于中国1990-2014年时间序列数据

能源消费、环境污染与经济增长的动态关系--基于中国1990-2014年时间序列数据

能源消费、环境污染与经济增长的动态关系--基于中国1990-2014年时间序列数据吴鸣然;赵敏【摘要】The essay reveals the dynamic relationship among energy consumption ,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and economic growth in China between 1990-2014 by establishing the vector autoregressive model, the impulse response function, and the variance decompo-sition function. The result shows the relationship among three systems of energy , environment and economy is stable and harmonious in the long term, which proves that China is located in the early stage of the industrialization. The model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China is characterized by a large number of energy consumption and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which is not sustainable. Therefore, the government must maintain the coordination of economy,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in the process of industrial economic development. Also, the government should not consider the improvement of energy efficiency as an energy utilization strategy, but strengthen the ability of economic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thus promoting the construction of"resource-saving and environment-frien-dly"society.%基于1990-2014年时间序列数据,通过建立向量自回归模型(VAR)、脉冲响应函数(IRF)和方差分解函数(VD)揭示中国能源消费、环境污染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动态关系。

我国碳排放量与能源消费和经济增长的动态关系分析

我国碳排放量与能源消费和经济增长的动态关系分析

我国碳排放量与能源消费和经济增长的动态关系分析[摘要] 本文利用1990-2010年的数据,基于宏观和动态的视角,采用向量自回归方法,建立我国碳排放量与能源消费和经济增长量比关系的实证模型。

研究表明:我国碳排放量与经济增长和能源消费之间存在着一种长期均衡关系;经济增长对自身的冲击产生持续的正响应,能源消费和碳排放量对经济增长冲击产生的也是正响应;能源消费与碳排放量互为Granger因果关系,同时能源消费和碳排放量是经济增长的Granger原因。

最后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 向量自回归(V AR);脉冲响应函数;方差分解;Granger因果检验1 引言能源消费与环境问题是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

目前由于过多地排放二氧化碳而导致的全球气候变暖问题已成为威胁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

国际社会普遍认为减少温室气体特别是二氧化碳排放是解决该问题的最佳途径。

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2007)第四次评估报告表明,在过去的100年(1906-2005年)间全球平均地表温度升高0.74℃;未来100年,全球地表温度可能升高1.6℃~6.4℃。

IPCC第四次评估报告中指出,20世纪中期以来,全球平均气温的升高,至少在90%的可能性以上是由于人类活动排放的二氧化碳增多所致。

[1]控制温室气体的排放,防止全球气候变暖是全人类的责任,需要世界各个国家的共同参与和努力。

在联合国的历次环境大会的推动下,缔约国先后共同制定并通过一系列重要文件,在缓解全球气候变化的过程中发挥了关键性的作用,尤其是《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京都议定书》。

中国属于《京都议定书》中的附件Ⅱ国家(即发展中国家),在2008-2012年间的第一承诺期内不承担减排义务,而主要工业发达国家要将温室气体排放量在1990年的基础上平均减少5.2%。

《京都议定书》的正式生效给中国带来了数十亿美元的商业价值,加速了能源消费结构的转变,但同时也对中国环境保护提出了挑战。

中国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之关系的实证研究

中国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之关系的实证研究
估计方法
采用最小二乘法(OLS)进行参数估计,利用统计软件进行 数据处理和模型分析。
模型结果及解释
模型结果
经过数据处理和模型估计,得出中国能源 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正相关的结论。 具体而言,能源消费每增加1个单位, GDP增加0.75个单位。
VS
结果解释
这个结果表明,中国经济增长在一定程度 上依赖于能源消费,而这种依赖关系是正 向的。这也验证了中国经济高速增长背后 的能源消费支撑作用。尽管如此,这种依 赖关系并非绝对,因为能源消费对经济增 长的影响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能源利 用效率、产业结构、政策调控等。
同时,经济增长对能源消费的影响可能受到多种 因素的影响,如技术进步、产业结构调整等,因 此其影响并不显著。
05
中国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对策建议
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能源利用效率的提高是实现经 济增长与能源消费平衡发展的 关键。
通过技术创新、设备更新和优 化管理等手段,提高能源利用 效率,降低单位国内生产总值 能耗和能源消费量。
04
中国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因果分析
Granger因果检验原理及步骤
首先,建立VAR模型,并确定模型的阶数。
最后,根据检验结果,判断变量之间的因果 关系。
Granger因果检验是一种基于向量自回归模 型(VAR)的统计方法,用于检验两个时间 序列之间的因果关系。
然后,利用F检验或似然比检验,对模型中 的变量进行逐个显著性检验。
能源消费现状
能源消费总量
中国的能源消费总量在逐年增长,其中以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等传统能源为主。
能源消费结构
传统能源消费仍占据中国能源消费的主导地位,但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消费比例逐渐提高。
能源利用效率

省级经济发展与能源消耗的相关性分析

省级经济发展与能源消耗的相关性分析

省级经济发展与能源消耗的相关性分析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各省的经济增长速度也呈现出不同的态势。

而经济的发展必然需要大量的能源支持,因此能源消耗也成为一个重要的问题。

笔者想就省级经济发展与能源消耗的相关性展开一些思考和探讨。

一、不同省份的经济增长情况我国28个省份中,经济总量排名前十的省份为:广东、江苏、山东、浙江、河南、四川、河北、湖南、湖北、安徽。

这些省份的经济总量都超过了2万亿元。

其中,广东、江苏和山东的经济总量均超过了8万亿元。

而其他省份的经济总量则都在1万亿元以下。

不过,虽然这些省份经济总量规模不同,但是它们的经济增长速度都非常快。

例如,2019年,全国仅有9个省份实现了GDP增速超过6%的目标,而排名前十的省份中,除了安徽外,其他省份的GDP增速都在6%以上。

二、不同省份的能源消耗情况不同的省份所需的能源数量和类型也有所不同。

例如,一些沿海省份主要使用煤炭和天然气等化石能源;而一些内陆地区则更依赖于水电和风电等清洁能源。

以原煤消耗量为例,2020年,全国原煤消耗量预计将达到4.49亿吨。

其中,排名前十的省份消耗量分别为:山西、河北、内蒙古、甘肃、陕西、新疆、安徽、辽宁、湖南、吉林。

这些省份的原煤消耗量占到全国总量的70%以上。

三、省级经济发展和能源消耗的关系可以看出,随着不同省份的经济增长,能源消耗也在不断增加。

因此,在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耗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但是,这种相关性并不是绝对的。

以广东为例,虽然广东的经济总量和能源消耗量都相对较高,但广东也是全国最大的港口城市之一。

在港口经济等方面,广东具有一定的优势。

因此,尽管消耗了大量的能源,但广东的经济总量增速相对较快,能源占比则相对较低。

另外,随着科技水平和技术进步的提高,未来也有可能出现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耗分离的情况。

例如,随着新能源技术的不断改善和推广,未来可能出现能源消耗水平不断降低,经济总量仍能稳步增长的情况。

四、如何实现经济发展与能源消耗的协调当前,如何实现经济发展与能源消耗的协调已经成为一个重要问题。

中国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耗的现状分析与对策的开题报告

中国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耗的现状分析与对策的开题报告

中国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耗的现状分析与对策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近几年,随着世界经济的不断发展,中国经济也保持着稳定的增长。

然而,这种增长却付出了高昂的环境代价,其中能源消耗成为一个非常突出的问题。

据统计,中国经济增长中70%以上是由能源消耗提供的,而由此带来的环境污染和资源短缺问题也越发严重。

因此,本文将对中国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耗的现状进行分析,探讨其主要原因及影响,并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与对策,以期为中国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二、研究内容与方法1.研究内容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研究:(1)中国经济增长的现状及影响(2)中国能源消耗的现状及其对环境的影响(3)中国能源消耗的主要原因及其根源(4)对策建议:如何降低能源消耗,推进可持续发展2.研究方法本文将采用文献资料法和案例分析法进行研究。

首先,通过查阅相关的学术文献及政策文件,了解中国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耗的现状及其影响。

其次,结合具体案例,探讨能源消耗的主要原因及其根源。

最后,提出一系列可行的解决方案与对策,以期实现能源消耗的降低和中国的可持续发展。

三、研究意义中国是世界最大的能源消费国之一,其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耗之间的关系对全球能源市场和环境保护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因此,研究中国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耗的现状及其影响,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与对策,不仅对中国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也可以为其他国家提供借鉴和参考。

四、预期研究结果本文的预期研究结果如下:(1)清晰了解中国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耗的现状及其影响;(2)探讨了中国能源消耗的主要原因及其根源;(3)提出了一系列可行的解决方案与对策,以促进中国的可持续发展。

中国能源消费、二氧化碳排放与经济增长关系分析的开题报告

中国能源消费、二氧化碳排放与经济增长关系分析的开题报告

中国能源消费、二氧化碳排放与经济增长关系分析
的开题报告
中国是目前全球最大的能源消费国,也是第一大二氧化碳排放国。

能源消费和二氧化碳排放是伴随经济增长而增加的,现在越来越多的人
开始意识到能源消费与气候变化之间的联系。

因此,研究中国能源消费、二氧化碳排放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中国能源
政策,揭示其发展趋势并提出可行的改进措施。

本文的研究方法将采用量化分析和因果推断方法,对中国从2000年至今的能源消费、二氧化碳排放和经济增长等数据进行分析。

首先,我
们将通过时间序列分析来揭示宏观经济变量之间的关系。

然后使用面板
数据分析方法,研究不同区域、行业、产业和经济类型之间的能源消费、二氧化碳排放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并探讨影响这些变量的因素。

本文的研究成果将具有重要意义,可以为中国政府制定更加深入、
全面的能源政策提供参考。

同时,研究结果还可以帮助企业了解能源政
策的趋势和变化,并优化企业的生产和运营。

最后,研究成果还可以为
学术界提供研究视角和方法,并促进中国能源、经济与环境方面的国际
交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可持续发展, 2015, 5(4), 95-106 Published Online October 2015 in Hans. /journal/sd /10.12677/sd.2015.54013
Keywords
Energy Consumption,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Economic Growth, Four Hypotheses, Environmental Kuzne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s Curve, Dynamic Panel Data Model
文章引用: 马博. 我国能源消费、环境污染与经济增长的动态关系研究[J]. 可持续发展, 2015, 5(4): 95-106. /10.12677/sd.2015.54013
96
马博
放量比 2005 年下降 40%左右等。 节能减排的约束性指标必然也会与经济增长和能源消费产生尖锐的矛 盾。 因此,对能源消费、环境污染和经济增长三者的内在因果关系进行研究既是我国政府妥善解决三者 之间的矛盾、实现能源、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发展的前提,也是学术界探索在保持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减 少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的可持续发展道路的重要基础性研究工作。 本文首先利用国内外研究成果把能源消费、环境污染和经济增长置于同一空间下的整体框架中进行 理论分析,随后利用全国 30 个省级行政单位的面板数据建立动态面板模型,利用系统广义矩估计方法 (GMM-System)对三者之间的动态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
关键词
能源消费,环境污染,经济增长,四大假说,环境库兹涅兹曲线,动态面板模型
1. 引言
能源消费、环境污染和经济增长三者构成既相互统一又相互矛盾的有机系统。经济发展过程中产生 的能源消耗问题和环境污染问题关系到人类社会未来的发展,由能源消耗所引发的非可再生能源资源的 枯竭以及由环境污染所引发的全球气候变暖问题将是人类在二十一世纪面临的最大挑战,而经济发展却 又是解决能源消耗问题和环境污染问题的根本途径。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正式步入工业化发展进程,国民经济保持较快的发展水平,经济发展取得了巨 大的成就。根据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要求,我国年均 GDP 增长率务必保持在 7%以上 的水平。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仍处于工业化发展初期的我国仍然需要将能源视为重要的生产要素来驱动 经济快速发展,能源消费量必然会伴随着经济水平的迅速增长而大幅提高,这将会大大减少我国的能源 资源储备,加剧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矛盾。 而伴随经济发展和能源消费量的大幅增加所产生的环境污染问题也是不言而喻的。随着党的十八 大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进程,环境污染问题得到了空前的重视,并将环境保 护的具体指标纳入到国民经济中长期发展规划中,如中国政府决定到 2020 年将单位 GDP 二氧化碳排
The Dynamic Relationship among Energy Consumption,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and Economic Growth in China
—An Empirical Analysis Based on the Dynamic Panel Model of 30 Provincial Administrative Units of China
2. 研究现状
针对这一社会热点问题,大量学者对能源消费、环境污染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的探索,大 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1) 缺少能源消费、环境污染与经济增长的整体性理论研究框架,从静态的角度对两两之间的关系进 行研究。 陈耀辉、汪古月(2011)利用协整方程和 3E 系统的脉冲响应模型分别对江苏省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的 关系、环境污染与经济增长的静态关系进行了研究,并分别对工业三废的环境库兹涅兹曲线进行了初步 估计[1]。 宋香荣、 王依军(2011)基于协整理论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等方法分别研究了新疆能源消费、 环境污 染和经济增长三者的协整关系和两两之间的静态因果关系[2]。 缺少整体理论框架和采用两两静态因果关系分析只能从定性的角度分析三者之间当期的关系,无法 动态地考察三者之间存在的联动效应和作用机理。 2) 缺少能源消费、环境污染与经济增长的整体性理论研究框架,从比较静态的角度对两两之间的关 系进行研究。 付博君、 杨新吉勒图(2012)运用协整理论、 向量自回归模型和脉冲响应分析等方法研究了内蒙古自治 区能源消费、环境污染和经济增长的关系[3]。 该研究将能源消费、环境污染和经济增长纳入到整体框架进行了协整分析和向量自回归模型分析, 但是仍然没有提出关于三者关系的完整理论,仅仅是凭借经验研究结果人为地将三者纳入到一个整体。 同时该研究利用脉冲响应分析方法探索了两两之间的动态关系,但是仍然无法看到三者同时联动变化的 全貌,该分析仍然属于比较静态的范畴。 3) 对能源消费、环境污染与经济增长关系中的某两部分进行研究,从动态的角度对二者的关系进行 研究 肖涛、 张宗益、 汪锋(2012)根据全国各省份能源资源禀赋的不同状况, 利用向量误差修正模型(VCEM) 分别对能源输出省和能源输入省的能源消耗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动态研究,并提出了各自不同且有 针对性的能源和产业政策建议[4]。 该研究使用的向量误差修正模型(VCEM)是实现动态研究的一个良好的工具, 该模型刻画出了能源消 费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动态变化全貌。本文美中不足之处在于文中提出的能源和产业发展政策上没有考虑 到环境问题,缺少整体性的理论框架,仅从经济增长和能源消费的角度出发分析政策制定难免会出现偏 颇,其政策建议的效果会大打折扣。 4) 建立了能源消费、环境污染与经济增长的整体性理论研究框架,从动态的角度对两两之间的关系 进行研究。
马博
我国能源消费、环境污染 与经济增长的动态关系研究
—基于全国30个省级行政单位动态面板模型的实证分析
马 博
云南财经大学统计与数学学院,云南 昆明 Email: ericmeu2011@ 收稿日期:2015年8月6日;录用日期:2015年8月30日;发布日期:2015年9月2日
th th nd
Abstract
According to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nergy consumption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different counties and societies, Apergis and Payne (2009) proposed four hypotheses—energy-driven growth hypothesis, energy-conserved growth hypothesis, bidirectional interaction hypothesis and energyneutral growth hypothesis, revealing the corresponding characteristics of the above relationship, which are unidirectional causality, two-way causality and weak correlation respectively. And Grossman and Krueger (1991) proposed the Environmental Kuznets Curve (EKC) hypothesis in which the inverted u-shaped relationship between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and economic growth is considered. Based on the above hypotheses, this paper brings the relationship among energy consumption,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and economic growth into an overall framework for statically theoretical analysis, and the empirical research on the correspondingly dynamic relationship among three referred above is made by using the panel data model, established by the data of 30 provincial administrative units of China. Results show that 1)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China, which has been at the left of THE EKC in the long time term, has climbed up to the inflection point and stood at the stage II of EKC; 2) economic growth of China is gradually getting rid of the dependence on energy and the sacrifice to environment; the development of energy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industrials will become the endogenous power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China; 3) 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pattern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is building the dynamic equilibrium mechanism of energy consumption,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and economic growth.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