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小学六年级上册阅读理解练习题及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部编小学六年级上册阅读理解练习题及答案
一、语文课内外阅读理解
1.按课文内容回答问题。
我是大自然的话语,大自然说出来,又收回去,把它藏在心间,然后又说一遍……
我是星星,从苍穹坠落在绿茵中。
我是诸元素之女:冬将我孕育;春使我开放;夏让我成长;秋令我昏昏睡去。
我是亲友之间交往的礼品;我是婚礼的冠冕;我是生者赠与死者最后的祭献。
(1)作者将“花”比作什么?
(2)将花比作“大自然的话语”和“诸元素之女”,共同暗示了一个什么样的自然现象?
【答案】(1)大自然的话语、从苍穹坠落在绿茵中的星星、诸元素之女、亲友间交往的礼品、婚礼的冠冕以及生者赠与死者最后的祭献。
(2)花在自然界完成一个循环,然后再开始下一个循环。
【解析】【分析】(1)此题意在明白比喻这一修辞手法以及其作用。所谓“比喻”,就是打比方,用浅显、具体、生动的事物来代替抽象、难理解的事物。比喻句的基本结构分为三部分: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词(表示比喻关系的词语)和喻体。本体、喻体有相似点,但不是同一类事物。
(2)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时要带着问题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再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即可。
故答案为:(1)大自然的话语、从苍穹坠落在绿茵中的星星、诸元素之女、亲友间交往的礼品、婚礼的冠冕以及生者赠与死者最后的祭献。
(2)花在自然界完成一个循环,然后再开始下一个循环。
【点评】(1)考查学生对比喻修辞手法的掌握。要注意本体和喻体特点的一致性。要求学生能判断,会应用。
(2)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并加以概括的能力。
2.阅读训练。
我真爱这一片好的故事,趁碎影还在,我要追回他,完成他,留下他。我抛了书,欠身伸手去取笔,----何尝有一丝碎影,只见昏暗的灯光,我不在小船里了。
但我总记得见过这一篇好的故事,在昏沉的夜……
(1)“好的故事”是指________。
(2)你对选文第一段是怎样理解的?
(3)本文开头和结尾两次写到“昏沉的夜”,怎样理解?
【答案】(1)人的一生是美好的。
(2)作者想要表达他对故乡的热爱,他想要追回他,完成他。
(3)用“昏沉的夜”暗喻旧中国的黑暗,但同时也表达了另一种期盼:既是昏沉的“夜”,就总会过去,天总是要亮的,太阳终究会照亮大地。
【解析】【分析】(1)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时要带着问题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再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即可。
(2)理解语句在语境中的具体含义的能力,结合上下文,紧扣文章主题中心进行理解概括。意思表述合理即可。
(3)理解文章语句的含义,一要结合具体的语境,二要结合文中人物的情感。根据词句原本意义,结合具体语境,理解、分析、推断词句的不同含义,去深入理解词句的真正含义。
故答案为:(1)人的一生是美好的。
(2)作者想要表达他对故乡的热爱,他想要追回他,完成他。
(3)用“昏沉的夜”暗喻旧中国的黑暗,但同时也表达了另一种期盼:既是昏沉的“夜”,就总会过去,天总是要亮的,太阳终究会照亮大地。
【点评】(1)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并加以概括的能力。
(2)解答此题要结合语境理解句意,有利于对文章中心主题的把握。
(3)体会重要语句的含意,品味语言表达艺术。
3.课内阅读。
①皮鞋匠静静地听着。②他好像面对着大海,月亮正从_______的地方升起来。
③_______的海面上,霎时间洒遍了银光。④月亮越升越高,穿过_______轻纱似的微云。⑤忽然,海面上刮起了大风,卷起来巨浪。⑥被月光照得雪亮的浪花,一个连一个朝着岸边涌过来……
(1)按原文填空。
(2)用横线在文中画出实在事物,用波浪线画出联想的内容。
(3)皮鞋匠的第一次联想描绘了三幅画面,它们是:
①________②________③________
(4)第②③描写了音乐节奏________,第④句表现了乐声________,第⑤⑥句描写表现了乐声________。
A.气势逐渐增强
B.轻柔舒缓
C.高昂激越
【答案】(1)水天相接;微波粼粼;一缕一缕
(2)实在事物:皮鞋匠静静地听着。
联想事物:他好像面对着大海,月亮正从水天相接的地方升起来。微波粼粼的海面上,霎时间洒遍了银光。月亮越升越高,穿过一缕一缕轻纱似的微云。忽然,海面上刮起了大风,卷起来巨浪。被月光照得雪亮的浪花,一个连一个朝着岸边涌过来……
(3)月亮升起,海面微波粼粼;月亮升高,穿过微云;海面波涛汹涌
(4)B;A;C
【解析】【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记忆能力。解答本题,需要回顾课文的内容,然后结合前后句(题目提供的信息)进行补充填空即可。在平时的学习中,我们一定要熟练掌握课文内容,这样在答题时我们才能更准确地写出正确答案。
(2)联想是由一个事物想到另一个事物的心理过程,想象是在原有知识、信息的基础上重新创造出一个新形象。
(3)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时要带着问题细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就能找到答案。
(4)解答时要带着问题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再结合具体语句加以判断。
故答案为:(1)水天相接;微波粼粼;一缕一缕
(2)实在事物:皮鞋匠静静地听着。联想事物:他好像面对着大海,月亮正从水天相接的地方升起来。微波粼粼的海面上,霎时间洒遍了银光。月亮越升越高,穿过一缕一缕轻纱似的微云。忽然,海面上刮起了大风,卷起来巨浪。被月光照得雪亮的浪花,一个连一个朝着岸边涌过来……
(3)月亮升起,海面微波粼粼;月亮升高,穿过微云;海面波涛汹涌
(4)B 、A 、C
【点评】(1)这道题是按课文内容填空,一定要熟悉课文,边读边思考,才能填好每一空。
(2)此题主要考查对实实在在的事物、联想的把握能力。
(3)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
(4)此题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的能力。
4.阅读《竹节人》选段,完成练习。
教室里的课桌破旧得看不出年纪,桌面上是一道道豁开的裂缝,像黄河长江,一不小心,铅笔就从裂缝里掉下去了。
(1)划线句子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
(2)根据拼音写汉字,并解释成语。
①破课桌,yǎn________然一个叱咤风云的古战场。
②叱咤风云:________
(3)读句子,从词语,“手舞之、身摆之”“没头没脑”“不知疲倦”这些描写中,你体会到作者怎样的心情?
将鞋线一松一紧,那竹节人就手舞之、身摆之地动起来。两个竹节人放在一起,那就是搏斗了,没头没脑地对打着,不知疲倦,也永不会倒下。
【答案】(1)比喻、夸张;把桌面豁开的裂缝比作黄河长江,写出裂缝既宽且长。
(2)俨;叱咤风云:形容声势、威力很大。
(3)体会到作者很喜欢玩竹节人,竹节人很可爱。
【解析】【分析】(1)把“桌面上是一道道豁开的裂缝”比作“黄河长江”既比喻,又是夸张。写出裂缝既宽且长。
(2)本题主要考查对词语(汉字)的拼写能力。解答本题,首先读一读拼音,知道要写什么词语,然后写出正确的词语,写完后读一读,看看是否正确。词语理解的考查。认真阅读短文,联系上下文,正确理解词义。
(3)体会划线词语,了解用词的精辟准确,把事物说得形象具体;为文章增色;关键词能为中心服务。结合具体语境进行分析,表述合理即可。
故答案为:(1)比喻、夸张;把桌面豁开的裂缝比作黄河长江,写出裂缝既宽且长。(2)俨;形容声势、威力很大。
(3)体会到作者很喜欢玩竹节人,竹节人很可爱。
【点评】(1)考查学生对比喻、夸张修辞手法的掌握。要求学生能判断,会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