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届北京市顺义区高三第一次统练考试生物试题及答案 精品

合集下载

2017年北京市高考生物试卷(含解析版)

2017年北京市高考生物试卷(含解析版)

绝密★启封并使用完毕前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北京卷)生物部分一、选择题.本部分共5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1.(6分)洋葱根尖和小鼠骨髓细胞都能用于观察细胞有丝分裂,比较实验操作和结果,叙述正确的是()A.都需要用盐酸溶液使细胞相互分离B.都需要用低倍镜找到分裂细胞再换高倍镜观察C.在有丝分裂中期都能观察到染色体数目加倍D.在有丝分裂末期都能观察到细胞板2.(6分)某植物光合作用、呼吸作用与温度的关系如图.据此,对该植物生理特性理解错误的是()A.呼吸作用的最适温度比光合作用的高B.净光合作用的最适温度约为25℃C.在0~25℃范围内,温度变化对光合速率的影响比对呼吸速率的大D.适合该植物生长的温度范围是10~50℃3.(6分)酸雨指pH小于5.6的大气降水.在实验室中模拟酸雨喷淋樟树和楝树的树苗.结果发现,楝树的高度比对照组低约40%,而樟树的高度没有明显差异.结合生态学知识所作的合理推测是()A.酸雨对楝树种群中个体的株高影响较明显B.酸雨对樟树种群密度的影响比对楝树的大C.森林生态系统物种丰(富)度不受酸雨影响D.楝树生长的群落中,其他树种都不耐酸雨4.(6分)细胞外葡萄糖浓度调节胰岛B细胞(β细胞)分泌胰岛素的过程如图,对其理解错误的是()A.细胞呼吸将葡萄糖中的化学能贮存在ATP中B.Ca2+内流促使细胞通过胞吐方式释放胰岛素C.细胞外葡萄糖浓度降低会促使胰岛素释放D.该过程参与了血糖浓度的反馈调节机制5.(6分)为了增加菊花花色类型,研究者从其他植物中克隆出花色基因C(图1),拟将其与质粒(图2)重组,再借助农杆菌导入菊花中。

下列操作与实验目的不符的是()A.用限制性核酸内切酶EcoRⅠ和连接酶构建重组质粒B.用含C基因的农杆菌侵染菊花愈伤组织,将C基因导入细胞C.在培养基中添加卡那霉素,筛选被转化的菊花细胞D.用分子杂交方法检测C基因是否整合到菊花染色体上二、非选择题6.(16分)学习、记忆是动物适应环境、使个体得到发展的重要功能.通过电刺激实验,发现学习、记忆功能与高等动物的海马脑区(H区)密切相关.(1)在小鼠H区的传入纤维上施加单次强刺激,传入纤维末梢释放的作用于突触后膜的相关受体,突触后膜出现一个膜电位变化.(2)如果在H区的传入纤维上施加100次/秒、持续1秒的强刺激(HFS),在刺激后几小时之内,只要再施加单次强刺激,突触后膜的电位变化都会比未受过HFS处理时高2~3倍,研究者认为是HFS使H区神经细胞产生了“记忆”,下图为这一现象可能的机制.如图所示,突触后膜上的N受体被激活后,Ca2+会以方式进入胞内,Ca2+与共同作用,使C酶的发生改变,C酶被激活.(3)为验证图中所示机制,研究者开展了大量工作,如:①对小鼠H区传入纤维施加HFS,休息30分钟后,检测到H区神经细胞的A受体总量无明显变化,而细胞膜上的A受体数量明显增加.该结果为图中的(填图中序号)过程提供了实验证据.②图中A受体胞内肽段(T)被C酶磷酸化后,A受体活性增强,为证实A受体的磷酸化位点位于T上,需将一种短肽导入H区神经细胞内,以干扰C酶对T的磷酸化.其中,实验组和对照组所用短肽分别应与T的氨基酸.A.数目不同序列不同B.数目相同序列相反C.数目相同序列相同③为验证T的磷酸化能增强神经细胞对刺激的“记忆”这一假设,将T的磷酸化位点发生突变的一组小鼠,用HFS处理H区传入纤维,30分钟后检测H区神经细胞突触后膜A受体能否磷酸化.请评价该实验方案并加以完善.(4)图中内容从水平揭示学习、记忆的一种可能机制,为后续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7.(18分)玉米(2n=20)是我国栽培面积最大的作物,今年来常用的一种单倍体育种技术使玉米新品种选育更加高效.(1)单倍体玉米体细胞的染色体数为,因此在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无法联会,导致配子中无完整的.(2)研究者发现一种玉米突变体(S),用S的花粉给普通玉米授粉,会结出一定比例的单倍体籽粒(胚是单倍体:胚乳与二倍体籽粒胚乳相同,是含有一整套精子染色体的三倍体.见图1)①根据亲本中某基因的差异,通过PCR扩增以确定单倍体胚的来源,结果见图2.从图2结果可以推测单倍体的胚是由发育而来.②玉米籽粒颜色由A、a与R、r两对独立遗传的基因控制,A、R同时存在时籽粒为紫色,缺少A或R时籽粒为白色,紫粒玉米与白粒玉米杂交,结出的籽粒中紫:白=3:5,出现性状分离的原因是.推测白粒亲本的基因型是.③将玉米籽粒颜色作为标记性状,用于筛选S与普通玉米杂交后代中的单倍体,过程如下:请根据F1籽粒颜色区分单倍体和二倍体籽粒并写出表现相应的基因型.(3)现有高产抗病白粒玉米纯合子(G)、抗旱抗倒伏白粒玉米纯合子(H),欲培育出高产抗病抗旱抗倒伏的品种.结合(2)③中的育种材料与方法,育种流程应为:;将得到的植株进行染色体加倍以获得纯合子;选出具有优良性状的个体.8.(16分)疟原虫是一种单细胞动物.它能使人患疟疾,引起周期性高热、寒战和出汗退热等临床症状,严重时致人死亡.(1)在人体内生活并进行细胞分裂的过程中,疟原虫需要的小分子有机物的类别包括(写出三类).(2)进入血液循环后,疟原虫选择性地侵入红细胞,说明它能够并结合红细胞表面受体.(3)疟原虫大量增殖后胀破红细胞进入血液,刺激吞噬细胞产生致热物质.这些物质与疟原虫的代谢产物共同作用于宿主下丘脑的中枢,引起发热.(4)疟原虫的主要抗原变异频繁,使疟原虫能避免被宿主免疫系统性清除,从而使该物种得以.(5)临床应用青蒿素治疗疟疾取得了巨大成功,但其抗疟机制尚未完全明了.我国科学家进行了如下实验.组别实验材料实验处理实验结果(线粒体膜电位的相对值)1疟原虫的线粒体不加入青蒿素1002加入青蒿素603仓鼠细胞的线粒体不加入青蒿素1004加入青蒿素97①1、2组结果表明;由3、4组结果可知青蒿素对仓鼠细胞线粒体膜电位无明显影响.据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②将实验中仓鼠细胞的线粒体替换为,能为临床应用青蒿素治疗疟疾提供直接的细胞生物学实验证据.2017年北京市高考生物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本部分共5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1.(6分)洋葱根尖和小鼠骨髓细胞都能用于观察细胞有丝分裂,比较实验操作和结果,叙述正确的是()A.都需要用盐酸溶液使细胞相互分离B.都需要用低倍镜找到分裂细胞再换高倍镜观察C.在有丝分裂中期都能观察到染色体数目加倍D.在有丝分裂末期都能观察到细胞板【考点】4B: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专题】33:归纳推理;51E:有丝分裂.【分析】观察细胞有丝分裂的方法步骤:1、洋葱根尖的培养在上实验课之前的3﹣4天,取洋葱一个,放在广口瓶上。

2017年高考理综生物北京卷含答案

2017年高考理综生物北京卷含答案

绝密★启用前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生物(北京卷)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30分)本部分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1.洋葱根尖和小鼠骨髓细胞都能用于观察细胞有丝分裂,比较实验操作和结果,叙述正确的是【B】A.都需要用盐酸溶液使细胞相互分离B.都需要用低倍镜找到分裂细胞再换高倍镜观察C.在有丝分裂中期都能观察到染色体数目加倍D.在有丝分裂末期都能观察到细胞板2.某植物光合作用、呼吸作用与温度的关系如图。

据此,对该植物生理特性理解错误的是【D】A.呼吸作用的最适温度比光合作用的高B.净光合作用的最适温度约为25℃C.在0~25℃范围内,温度变化对光合速率的影响比对呼吸速率的大D.适合该植物生长的温度范围是10~50℃3.酸雨指pH小于5.6的大气降水。

在实验室中模拟酸雨喷淋樟树和楝树的树苗。

结果发现,楝树的高度比对照组低约40%,而樟树的高度没有明显差异。

结合生态学知识所作的合理推测是【A】A.酸雨对楝树种群中个体的株高影响较明显B.酸雨对樟树种群密度的影响比对楝树的大C.森林生态系统物种丰(富)度不受酸雨影响D.楝树生长的群落中,其他树种都不耐酸雨4.细胞外葡萄糖浓度调节胰岛B细胞(β细胞)分泌胰岛素的过程如图,对其理解错误的是【C】A.细胞呼吸将葡萄糖中的化学能贮存在ATP中B.Ca2+内流促使细胞通过胞吐方式释放胰岛素C.细胞外葡萄糖浓度降低会促进胰岛素释放D.该过程参与了血糖浓度的反馈调节机制5.为了增加菊花花色类型,研究者从其他植物中克隆出花色基因C(图1),拟将其与质粒(图2)重组,再借助农杆菌导入菊花中。

2017届高三第一阶段考试 生物试卷.doc

2017届高三第一阶段考试 生物试卷.doc

2017届高三第一阶段考试 生物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40小题,1-30每小题1分,31-40每小题2分,共50分。

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如图表示不同化学元素所组成的化合物,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 .若①为某种大分子的组成单位,则①最可能是氨基酸B .若②是细胞中重要的贮能物质,则②是脂肪C .若③为能储存遗传信息的大分子物质,则③一定是DNAD .若④是主要在动物肝脏和肌肉中合成的贮能物质,则④是糖原 2、浒苔是一种绿藻,奥运前大量出现在青岛奥帆赛水域,而引起太湖水华的是蓝藻。

下列有关绿藻和蓝藻的叙述正确的是A .蓝藻是好氧藻类,其生命活动所需能量主要由线粒体提供B .绿藻和蓝藻最主要的区别是后者有典型核膜包被的细胞核C .两者均能进行光合作用,均含有叶绿体D .二者均属于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3、下图是细胞膜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①~③表示构成细胞膜的物质。

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A .a 过程与膜内外物质的浓度无关B .b 可表示细胞分泌胰岛素的过程C .①与细胞间识别和免疫密切相关D .②和③构成了细胞膜的基本骨架4. 对绿色植物细胞某细胞器组成成分进行分析,发现A 、T 、C 、G 、U 五种碱基的相对含量分别约为35%、0、30%、20%.15%,则该细胞器能完成的生理活动是 ( )A .吸收氧气,进行有氧呼吸B .结合mRNA ,合成蛋白质C .发出星射线,形成纺锤体D .吸收并转换光能,完成光合作用5、端粒存在于真核生物染色体的末端,是由DNA 序列及其相关的蛋白质所组成的复合体。

↓端粒酶是一种逆转录酶,由蛋白质和RNA构成。

下列有关核膜、端粒和端粒酶共同点的描述,正确的是()A.都存在于所有生物细胞中B.都含有遗传物质C.都与遗传信息的传递无关D.都含有C、H、O、N、P等化学元素6、下列有关细胞结构与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A.线粒体与叶绿体都由双层膜构成,内外膜化学成分相似且含量相同B.核糖体是唯一合成蛋白质的场所,叶绿体是唯一含有色素的细胞器C.线粒体、中心体和核糖体在高等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起重要作用D.细胞器在细胞中的分布与细胞的功能相适应7、下列用显微镜观察的实验中,细胞不需要染色的是A.观察DNA和RNA在口腔上皮细胞中的分布B.观察口腔上皮细胞中的线粒体C.观察洋葱根尖细胞的有丝分裂D.观察洋葱表皮细胞的质壁分离8.图中①~④表示某细胞内的部分细胞器。

北京市顺义区2017-2018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生物试卷 Word版含解析

北京市顺义区2017-2018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生物试卷 Word版含解析

2017-2018学年北京市顺义区高三(上)期末生物试卷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1.下列关于有机化合物的叙述错误的是()A.tRNA分子中含有一定数量的氢键 B.DNA与ATP中所含元素的种类相同 C.构成纤维素的单体是葡萄糖和果糖 D.蛋白质可与双缩脲试剂产生紫色反应2.将三组生理状态相同的某植物幼根分别培养在含有相同培养液的密闭培养瓶A.在有氧条件下,有利于该植物幼根对该种离子的吸收 B.在有氧条件下,随温度升高幼根对该离子相对吸收量增加 C.在氮气环境中,幼根细胞吸收该离子所需能量来自无氧呼吸 D.1瓶和2瓶的该植物幼根吸收这种无机盐离子的方式不同3.下列不属于细胞间信息交流实例的是()A.高等植物细胞之间通过胞间连丝进行物质运输和信息交流 B.吞噬细胞对抗原处理后,以直接接触方式将抗原呈递给T细胞 C.细胞内通过蛋白纤维组成的网架结构进行物质运输、能量转换和信息传递 D.胰岛B细胞分泌的胰岛素通过血液运输到肝脏细胞,与其细胞膜表面的受体结合4.下列关于酶的叙述,正确的是()A.酶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和脱氧核糖核苷酸 B.发烧时,食欲减退是因为唾液淀粉酶失去了活性 C.DNA连接酶可以连接碱基之间的氢键,使双链延伸D.洗衣时,加少许白醋会降低加酶洗衣粉中酶的活性5.下列关于人体细胞增殖、分化、衰老和癌变的叙述,正确的是()A.分裂期的细胞不进行DNA复制和蛋白质的合成 B.癌变细胞内酶活性降低导致细胞代谢减缓 C.衰老细胞内染色质固缩影响DNA复制和转录 D.细胞分化导致基因选择性表达,细胞种类增多6.植物甲与乙的净光合速率随叶片温度(叶温)变化的趋势如图所示.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植物甲比植物乙更适合生活在高温环境中 B.叶温在36~50℃时,植物甲的净光合速率比植物乙的高 C.植物甲和植物乙光合作用所需要的能量都来自于太阳能 D.叶温为在15~35℃时,甲、乙两种植物的光合速率均大于呼吸速率7.下列关于ATP的叙述正确的是()A.线粒体是蓝藻细胞产生ATP的主要场所 B.只要提供O2,线粒体就能为叶绿体提供CO2和ATP C.人在饥饿时,细胞中ATP和ADP的含量难以达到动态平衡D.叶绿体和线粒体都有ATP合成酶,都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8.光合作用中,RuBP羧化酶能催化CO2+C5(即RuBP)→2C3.为测定RuBP羧化酶的活性,某学习小组从菠菜叶中提取该酶,用其催化C5与14CO2的反应,并检测产物14C3的放射性强度.下列分析错误的()A.RuBP羧化酶催化上述反应的场所是在叶绿体基质中 B.RuBP羧化酶催化的上述反应需要在无光条件下进行 C.测定RuBP羧化酶活性的过程中运用了同位素标记法 D.单位时间内14C3生成量越多说明RuBP羧化酶活性越高9.关于同一个体中细胞有丝分裂和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A.两者后期染色体行为和数目不同,DNA分子数目相同 B.两者后期染色体行为和数目相同,DNA分子数目不同 C.两者前期染色体数目相同,染色体行为和DNA分子数目不同 D.两者中期染色体数目不同,染色体行为和DNA分子数目相同10.绿色荧光标记的X染色体DNA探针(X探针),仅能与细胞内的X染色体DNA 的一段特定序列杂交,并使该处呈现绿色荧光亮点.同理,红色荧光标记的Y 染色体DNA探针(Y探针)可使Y染色体呈现一个红色荧光亮点.同时用这两种探针检测体细胞,可诊断性染色体数目是否存在异常.医院对某夫妇及胎儿的体细胞进行检测,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X、Y性染色体上的基因都与性别决定有关 B.据图分析可知雌性个体有伴X 染色体遗传异常表现 C.Y染染色体DNA上必定有一段与Y探针相同的碱基序列D.该夫妇选择生女儿可避免性染色体数目异常疾病的发生12.针对耐药菌日益增多的情况,利用噬菌体作为一种新的抗菌治疗手段的研究备受关注,下列有关噬菌体的叙述,正确的是()A.利用宿主菌的氨基酸合成子代噬菌体的蛋白质 B.以宿主菌DNA为模板合成子代噬菌体的核酸 C.外壳抑制了宿主菌的蛋白质合成,使该细菌死亡 D.能在宿主菌内以二分裂方式增殖,使该细菌裂解13.关于基因突变和染色体结构变异的叙述,错误的是()A.基因突变与染色体结构变异都导致碱基序列的改变 B.染色体片段的倒位和易位必然导致基因排列顺序的变化 C.观察细胞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形态可判断基因突变发生的位置 D.基因突变一定会导致基因结构的改变,但不一定引起性状的改变14.关于核酸的叙述,正确的是()A.真核细胞染色体DNA的复制发生在有丝分裂前期 B.DNA双螺旋结构的基本骨架是由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而成的 C.用甲基绿和吡罗红混合染色SARS 病毒可观察到DNA和RNA的分布 D.分子大小相同、碱基含量相同的核酸分子所携带的遗传信息一定相同15.关于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的叙述,正确的是()A.tRNA的反密码子携带了氨基酸序列的遗传信息 B.转录时RNA聚合酶能识别DNA中特定碱基序列 C.转录和翻译两种过程都以脱氧核糖核苷酸为原料 D.以“-GTAATG-”互补链转录mRNA,则此段mRNA的序列是-CUUAAC-16.经X射线照射的紫花香豌豆品种,其后代中出现了几株开白花植株,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X射线引起的基因突变在光学显微镜看不到的 B.通过杂交实验,可以确定是显性突变还是隐性突变 C.观察白花植株自交后代的性状,可确定是否是可遗传变异 D.白花植株的出现是对环境主动适应的结果,有利于香豌豆的生存17.关于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叙述,错误的是()A.种群内基因频率改变在世代间具有连续性 B.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而影响种群的基因频率 C.同一群落中的种群相互影响,因此进化的基本单位是群落D.受农药处理后种群中抗药性强的个体有更多机会将基因传递给后代18.普通水稻是二倍体,有的植株对除草剂敏感,有的植株对除草剂不敏感,为了快速培育抗某种除草剂的水稻,育种工作者综合应用了多种培育方法,过程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花药离体培养的理论依据是细胞的全能性 B.用秋水仙素处理绿色幼苗,可以获得纯合子 C.用γ射线照射单倍体幼苗,诱发的基因突变是定向的 D.用除草剂喷洒单倍体幼苗,保持绿色的部分具有抗该除草剂的能力19.关于人体内环境及稳态的叙述,正确的是()的过程发生在内环A.组织液渗透压增大,引起细胞吸水 B.有氧呼吸产生CO2境中 C.内环境的成分含有尿素、神经递质、血红蛋白 D.运动后Na+、K+排出体外较多,但机体的内环境仍维持相对稳定状态20.如图表示当有神经冲动传到神经末梢时,神经递质从突触小泡内释放并作用于突触后膜的机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神经递质存在于突触小泡内可避免被细胞内其他酶系破坏 B.神经冲动引起神经递质的释放,实现了由电信号向化学信号的转变 C.神经递质与受体结合引起突触后膜上相应的离子通道开放 D.图中离子通道开放后,Na+和Cl-同时内流A.此人的组织细胞摄取和利用葡萄糖可能加速 B.此人可能患有甲亢,导致神经系统的兴奋性较高 C.甲状腺激素的靶细胞不包括骨骼肌细胞和肝脏细胞D.此化验单是一个糖尿病患者在寒冷的环境下测得的22.下面为人体的生命活动调节示意图,有关斜述中不正确的是()A.饮水过少时,激素D作用的靶器官主要是肾小管和集合管 B.血糖平衡调节过程中的A→C→D→E属于体液调节 C.人的手被针扎时,其调节过程通过A→B →E来实现的,属于神经调节 D.体温调节过程中的内分泌腺C包括下丘脑、胸腺、肾上腺和甲状腺23.当某植物顶芽比侧芽生长快时会产生顶端优势,其主要原因是()A.侧芽附近的生长素浓度过高,其生长受抑制 B.侧芽附近的生长素浓度较低,其生长受抑制 C.顶芽附近的脱落酸浓度较高,其生长被促进 D.侧芽附近的细胞分裂素浓度较高,其生长受抑制24.某放牧草地有一些占地约1m2的石头.有人于石头不同距离处,调查了蜥蜴个体数、蝗虫种群密度和植物生物量(干重),结果见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蜥蜴活动地点离石头越远,被天敌捕食的风险越小 B.随着蝗虫种群密度的增大,植物之间的竞争将会减弱 C.距石头的远近是引起该群落垂直结构变化的重要因素 D.在植物→蝗虫→蜥蜴的食物链中,物质是循环利用的25.下列与植物激素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A.脱落酸能够调控细胞的基因表达 B.自然生长的雪松树冠成塔形与激素有关C.顶芽生长占优势时侧芽生长素的合成受到抑制 D.用一定浓度乙烯利处理采摘后未成熟的香蕉,可促其成熟26.下列有关基因工程操作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用同种限制酶切割载体与目的基因可获得相同的粘性末端 B.检测到受体细胞含有目的基因就标志着基因工程操作的成功 C.以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为依据合成的目的基因与原基因的碱基序列相同 D.用含抗生素抗性基因的质粒作为载体是因为其抗性基因便于与外源基因连接27.设计植物体细胞杂交实验时,如果期望获得性状优良的作物新品种,不需要考虑的是()A.亲本体细胞去除细胞壁 B.选择具有优良性状的亲本 C.亲本间的生殖隔离问题 D.杂种细胞愈伤组织的诱导和再分化28.某研究小组为测定药物对体外培养细胞的毒性,准备对某种动物的肝肿瘤细胞(甲)和正常肝细胞(乙)进行动物培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仅用该培养液也能用来培养乙肝病毒 B.在利用两种肝组织块制备肝细胞悬液时,可用胃蛋白酶处理 C.甲、乙细胞在持续的原代培养过程中,乙会出现停止增殖的现象 D.细胞培养在含5%CO2的恒温培养箱中进行,CO2的作用是刺激细胞的呼吸29.下列关于果酒和果醋制作的叙述,正确的是()A.在制作果酒和果醋实验中,应该一直保持厌氧环境 B.当氧气、糖源充足时,醋酸菌能将果汁中的糖发酵为醋酸 C.由于酵母菌的繁殖能力很强,不需对所用装置进行消毒处理 D.温度对酵母菌酒精发酵的影响很大,而对醋酸菌的发酵影响不大30.不同的微生物对营养物质的需要各不相同.下列有关一种以CO2为唯一碳源的自养微生物营养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A.氮源物质为该微生物提供必要的氮素 B.水是该微生物的营养要素之一 C.无机盐是该微生物不可缺少的营养物质 D.碳源物质也是该微生物的能源物质二、非选择题(共50分)31.科研人员选择冬季大棚中的番茄和草莓,在保持两种植物生长所需的温度、水分、肥料等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每天14:00-15:00观察并测定光合速率,结果如图.(1)实验的研究目的是_________.(2)在番茄和草莓棚中选择生长期一致的两种植物,且每种植物_________的植株进行实验.(3)随空气质量指数上升,空气中细颗粒物浓度增大,光照强度降低,光合作用_________,_________减弱,为暗反应提供的_________减少.同时污染物浓度增加,温度随之降低,直接影响了细胞内_________光合作用速率下降.转化的太阳辐射能量)①当空气质量由三级升为四级时,番茄光合速率下降13%,草莓的光合速率下降7%,这一结果说明_________.②当污染进一步加剧到五级时,导致草莓光合速率下降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_.(5)综上所述,在空气质量处于四级中度污染以上时,番茄棚和草莓棚应分别采取_________ 措施来维持植物的光合速率.32.胰腺癌是一种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近年来其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已成为我国常见十大恶性肿瘤之一.(1)癌细胞表面_________减少,导致极易在体内扩散.(2)葡萄、花生中富含一种化合物白藜芦醇,有人认为白藜芦醇对癌细胞有一定的影响,某科研组欲探究白藜芦醇对胰腺癌的影响,做了如下相关实验.取人胰腺癌细胞接种到多孔细胞培养板,在实验组中加入不同浓度的白藜芦醇,其余处理与对照组相同.培养一段时间后,结果如图1,实验结果表明_________.当白藜芦浓度为_________,处理72小时,约可影响细胞增殖能力的50%.(3)在探究白藜芦醇的作用机理时,科研人员对胰腺癌细胞进行超声破碎,提取细胞中蛋白质,通过电泳,将不同质量的蛋白质分离.再鉴定蛋白质种类,可选用_________技术.分离并鉴定结果如图2.EGFR、ERK、AKT在_________合成,并通过_________和_________加工、修饰和运输.(4)综上所述,一定浓度的白藜芦醇可以_________细胞中EGFR、ERK、AKT三种蛋白质的合成,从而影响胰腺癌细胞的增殖.33.鹌鹑的性别决定方式是ZW型(ZZ为雄性,ZW为雌性),羽色受两对基因控制,表现为栗、黄、白3种颜色.(注:不考虑交叉互换和性染色体的同源区段)为研究鹌鹑羽色的遗传规律,科研人员做了如下一系列实验.(1)对栗羽、黄羽、白羽三个纯系鹌鹑进行杂交实验,结果见图1和图2.根据杂交结果,初步推测鹌鹑羽色间的显隐关系是_________,控制羽色的基因存在于_________染色体上,_________(遵循或不遵循)自由组合定律.(2)为验证上述推测,科研人员选择纯系黄羽和纯系白羽进行杂交实验,结果见图3和图4.实验三和实验四中_________个体的出现,说明上述推测是正确栗羽的基因型分别是_________.的.实验三、四中F1(3)白羽和黄羽是在饲养栗羽鹌鹑的过程中偶然出现的,控制白羽和黄羽的基因_________(是或不是)等位基因.白羽和黄羽的出现是_________造成的.34.谷蛋白是水稻种子中含量较高的贮藏蛋白,是稻米蛋白中可供人体吸收的主要成分.而低谷蛋白稻米可以满足蛋白质代谢障碍患者的特殊需求.有人利用普通水稻的品种,进行高产低谷蛋白水稻新品系的选育,过程如图,对不同水稻品_________(2)实验田中除种植杂交亲本和创新品系外,还种植了常规水稻,并对其相应指标进行测量,目的是_________.(3)研究发现低谷蛋白特性受显性单基因控制,在杂交育种中,进行多代自交的原因是_________.(4)根据各品种的综合表现,表中_________品种可满足蛋白质代谢异常的患者等特殊人群对蛋白质摄入量的要求,并可进行大规模生产.(5)研究中发现水稻细胞内存在DNA相似性达99.8%的两个谷蛋白基因GluB4和GluB5,GluB5基因末端缺失一段3.5kb的DNA序列,丧失了终止子(终止转录过程),两基因末端尾尾连接.GluB5在转录时与GluB4发生通读,从而形成RNA的发夹结构,造成出现低谷蛋白性状.分析出现低谷蛋白性状的原因_________.35.接种甲型H1N1流感疫苗是目前预防甲流的有效措施.请回答以下相关问题.(1)人体接种H1N1甲流疫苗后,其中主要成分血凝素(病毒囊膜糖蛋白)可作为_________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反应.(2)一旦H1N1甲流病毒入侵机体,_________会迅速增殖分化为_________,产生大量抗体,这些抗体与游离的H1N1结合阻止其吸附宿主细胞;若少量病毒侥幸侵入机体细胞,机体还可依靠_________免疫将被感染细胞清除.(3)C48/80是一种可激活巨噬细胞(吞噬细胞的一种)的聚合物,研究人员为了研究C48/80对疫苗免疫效应的影响做了如下实验:实验选用126只健康小鼠随机分为8组,采用滴鼻方式给药,28天后以致死剂量H1N1病毒悬液处理小鼠,一段时间后测定小鼠血清中IgG抗体水平,在病毒处理后21天计算各组小鼠成①使实验结果更有说服力,可再增加一组对照实验,其处理应为_________,预测该组小鼠的存活率应为_________.②实验数据显示,G组小鼠的血清抗体水平比其他组_________,最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③实验结果表明,随H1N1疫苗剂量的增加,免疫小鼠的_________,且添加C48/80的免疫组同剂量单独H1N1疫苗免疫组比较,同时它们再与H组结果比较,C48/80的作用是_________.36.薇甘菊是珠三角危害最大的外来入侵物种之一.某科研小组对薇甘菊入侵红树林的有关状况进行研究,他们选取未受入侵的红树林群落、轻度入侵的“红树林-薇甘菊”群落、重度入侵的以薇甘菊为主的群落和无植被覆盖的光滩(分别_________,表中数值应是_________.(2)调查结果显示随薇甘菊入侵强度增大,群落中植物的丰富度_________.(3)薇甘菊入侵使植被凋落程度_________,表层土壤有机碳含量_________,最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4)当红树林被薇甘菊入侵后,当地群落的物种种类和个体数量都会发生改变,这一过程称为_________.2017-2018学年北京市顺义区高三(上)期末生物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01.下列关于有机化合物的叙述错误的是()A.tRNA分子中含有一定数量的氢键 B.DNA与ATP中所含元素的种类相同 C.构成纤维素的单体是葡萄糖和果糖 D.蛋白质可与双缩脲试剂产生紫色反应【考点】糖类的种类及其分布和功能;检测蛋白质的实验;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专题】正推法;蛋白质核酸的结构与功能;糖类脂质的种类和作用.【分析】1、蛋白质可与双缩脲试剂产生紫色反应.2、ATP元素组成:ATP 由C、H、O、N、P五种元素组成.结构特点:ATP中文名称叫三磷酸腺苷,结构简式A-P~P~P,其中A代表腺苷,P代表磷酸基团,~代表高能磷酸键.水解时远离A的磷酸键线断裂,为新陈代谢所需能量的直接来源.3、核酸的作用:是细胞内携带遗传信息的物质,对于生物的遗传、变异和蛋白质的合成具有重要作用.核酸的组成元素:C、H、O、N、P;核酸的种类:脱氧核糖核酸(DNA)和核糖核酸(RNA);核酸的基本单位:核苷酸,是由一分子磷酸、一分子五碳糖(DNA为脱氧核糖、RNA为核糖)和一分子含氮碱基组成;组成DNA的核苷酸叫做脱氧核苷酸,组成RNA的核苷酸叫做核糖核苷酸.【解答】解:A、tRNA分子为“三叶草”型,单链RNA在某些区域折叠形成局部双链,通过氢键相连,A正确;B、DNA和ATP都含有C、H、O、N、P五种元素,B正确;C、纤维素属于多糖,基本单位是葡萄糖,C错误;D、蛋白质可与双缩脲试剂产生紫色反应,D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生物体中有机化合物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2.将三组生理状态相同的某植物幼根分别培养在含有相同培养液的密闭培养瓶A.在有氧条件下,有利于该植物幼根对该种离子的吸收 B.在有氧条件下,随温度升高幼根对该离子相对吸收量增加 C.在氮气环境中,幼根细胞吸收该离子所需能量来自无氧呼吸 D.1瓶和2瓶的该植物幼根吸收这种无机盐离子的方式不同【考点】主动运输的原理和意义.【专题】数据表格;物质跨膜运输.【分析】分析表格数据可知:该实验的自变量是空气的成分和温度,因变量是离子相对吸收量,由实验结果可以看出:温度和氧气都影响离子相对吸收量,根本原因是离子的吸收为主动运输,需要呼吸作用提供能量,而氧气浓度和温度都影响呼吸作用.【解答】解:A、第一组和第二组对比说明,有氧条件有利于该植物幼根对该离子的吸收,A正确;B、第一组和第三组对比说明,幼根对该离子的吸收与温度的变化有关,温度较高时,吸收离子较快,B正确;C、氮气环境中该植物幼根细胞吸收该离子,需要无氧呼吸供能,C正确;D、第一组和第二组对比说明,氮气环境不利于该植物幼根对该离子的吸收,但无机盐离子的吸收方式相同,均消耗能量,说明均为主动运输,D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借助于离子的跨膜运输,考查与呼吸作用有关的因素:主要是温度和氧气浓度.难度适中.3.下列不属于细胞间信息交流实例的是()A.高等植物细胞之间通过胞间连丝进行物质运输和信息交流 B.吞噬细胞对抗原处理后,以直接接触方式将抗原呈递给T细胞 C.细胞内通过蛋白纤维组成的网架结构进行物质运输、能量转换和信息传递 D.胰岛B细胞分泌的胰岛素通过血液运输到肝脏细胞,与其细胞膜表面的受体结合【考点】细胞膜的功能.【专题】正推法;生物膜系统.【分析】细胞间信息交流的方式可归纳为三种主要方式:1.相邻细胞间直接接触,通过与细胞膜结合的信号分子影响其他细胞,即细胞←→细胞;如精子和卵细胞之间的识别和结合.2.相邻细胞间形成通道使细胞相互沟通,通过携带信息的物质来交流信息,即细胞←通道→细胞,如高等植物细胞之间通过胞间连丝相互连接,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3.通过体液的作用来完成的间接交流;如内分泌细胞分泌→激素进入体液→体液运输→靶细胞受体信息→靶细胞,即激素→靶细胞.【解答】解:A、相邻两个细胞之间形成通道,携带信息的物质通过通道进入另一个细胞,如高等植物的胞间连丝,A错误;B、相邻两个细胞的细胞膜接触,信息从一个细胞传递给另一个细胞,如吞噬细胞呈递抗原给T细胞,B错误;C、细胞内通过蛋白质纤维组成的网架结构进行物质运输、能量转换和信息传递,不存在细胞间的信息交流,C正确;D、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随血液到达全身各处,与靶细胞的细胞膜表面的受体结合,将信息传递给靶细胞,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的是细胞间的信息交流,意在考查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另外注意动物细胞间进行信息交流的途径有两种:①激素、神经递质、淋巴因子等信息分子通过体液运输并作用于靶细胞来实现,②通过细胞间的接触实现信息交流.4.下列关于酶的叙述,正确的是()A.酶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和脱氧核糖核苷酸 B.发烧时,食欲减退是因为唾液淀粉酶失去了活性 C.DNA连接酶可以连接碱基之间的氢键,使双链延伸D.洗衣时,加少许白醋会降低加酶洗衣粉中酶的活性【考点】酶的特性.【专题】酶在代谢中的作用.【分析】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大多数酶的本质是蛋白质,还有少量RNA,因此酶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或核糖核苷酸;酶的作用特点是高效性、专一性、酶的活性受温度、酸碱度的影响.【解答】解:A、酶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或核糖核苷酸,A错误;B、人体发烧,由于温度升高,酶活性降低,因此人的食欲减退,但是酶没有失去活性,B错误;C、DNA连接酶的作用是通过形成磷酸二酯键连接DNA片段,C错误;D、洗衣粉中的蛋白酶是碱性蛋白质,加入白醋会使PH降低,酶活性下降,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旨在考查学生理解酶的概念和本质、酶的作用特点,并学会应用相关知识解释生活问题.5.下列关于人体细胞增殖、分化、衰老和癌变的叙述,正确的是()A.分裂期的细胞不进行DNA复制和蛋白质的合成 B.癌变细胞内酶活性降低导致细胞代谢减缓 C.衰老细胞内染色质固缩影响DNA复制和转录 D.细胞分化导致基因选择性表达,细胞种类增多【考点】衰老细胞的主要特征;细胞的分化;癌细胞的主要特征.【专题】正推法;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分析】1、细胞分化是指在个体发育中,由一个或一种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2、衰老细胞的特征:(1)细胞内水分减少,细胞萎缩,体积变小,但细胞核体积增大,染色质固缩,染色加深;(2)细胞膜通透性功能改变,物质运输功能降低;(3)细胞色素随着细胞衰老逐渐累积;(4)有些酶的活性降低;(5)呼吸速度减慢,新陈代谢减慢.3、细胞凋亡是由基因决定的细胞编程序死亡的过程.在成熟的生物体内,细胞的自然更新、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的清除,是通过细胞凋亡完成的.4、细胞癌变的根本原因是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基因突变,其中原癌基因负。

2017北京高考生物试卷和参考答案

2017北京高考生物试卷和参考答案

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北京卷)第一部分(选择题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1.洋葱根尖和小鼠骨髓细胞都能用于观察细胞有丝分裂,比较实验操作和结果,叙述正确的是A.都需要用盐酸溶液使细胞相互分离B.都需要用低倍镜找到分裂细胞再换高倍镜观察C.在有丝分裂中期都能观察到染色体数目加倍D.在有丝分裂末期都能观察到细胞板2.某植物光合作用、呼吸作用与温度的关系如图。

据此,对该植物生理特性理解错误..的是A.呼吸作用的最适温度比光合作用的高B.净光合作用的最适温度约为25℃C.在0~25℃范围内,温度变化对光合速率的影响比对呼吸速率的大D.适合该植物生长的温度范围是10~50℃3.酸雨指pH小于5.6的大气降水。

在实验室中模拟酸雨喷淋樟树和楝树的树苗。

结果发现,楝树的高度比对照组低约40%,而樟树的高度没有明显差异。

结合生态学知识所作的合理推测是A.酸雨对楝树种群中个体的株高影响较明显B.酸雨对樟树种群密度的影响比对楝树的大C.森林生态系统物种丰(富)度不受酸雨影响D.楝树生长的群落中,其他树种都不耐酸雨4.细胞外葡萄糖浓度调节胰岛B细胞(β细胞)分泌胰岛素的过程如图,对其理解错误..的是A.细胞呼吸将葡萄糖中的化学能贮存在ATP中B.Ca2+内流促使细胞通过胞吐方式释放胰岛素C.细胞外葡萄糖浓度降低会促使胰岛素释放D.该过程参与了血糖浓度的反馈调节机制5.为了增加菊花花色类型,研究者从其他植物中克隆出花色基因C(图1),拟将其与质粒(图2)重组,再借助农杆菌导入菊花中。

下列操作与实验目的不符..的是A.用限制性核酸内切酶Eco RI和连接酶构建重组质粒B.用含C基因的农杆菌侵染菊花愈伤组织,将C基因导入细胞C.在培养基中添加卡那霉素,筛选被转化的菊花细胞D.用分子杂交方法检测C基因是否整合到菊花染色体上学习、记忆是动物适应环境、使个体得到发展的重要功能。

(精校版)2017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北京卷理综生物试题附答案解析(北京卷,解析版)

(精校版)2017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北京卷理综生物试题附答案解析(北京卷,解析版)

绝密★启封并使用完毕前试题类型: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本试题相应的位置.3.全部答案在答题卡上完成,答在本试题上无效.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和答题卡一并交回.生物部分1. 将与生物学有关的内容依次填入下图各框中,其中包含关系错误..的选项是【参考答案】D考点:组成细胞的分子、物质跨膜、细胞分裂2. 葡萄酒酿制期间,酵母细胞内由ADP转化为ATP的过程A. 在无氧条件下不能进行B. 只能在线粒体中进行C. 不需要能量的输入D. 需要酶的催化【参考答案】D【解析】酵母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在无氧呼吸的第一阶段生成ATP,由此推知葡萄酒酿制期间,酵母菌细胞内由ADP转化为ATP的过程是在无氧条件下进行的;A错误。

无氧呼吸在酵母菌的细胞质基质中进行;B错误。

ADP+Pi+能量−→−酶ATP;C错误,D正确。

答案选D。

考点:ATP3. 豹的某个栖息地由于人类活动被分隔为F区和T区。

20世纪90年代初,F区豹种群仅剩25只,且出现诸多疾病。

为避免该豹种群消亡,由T区引入8只成年雌豹。

经过十年,F 区豹种群增至百余只,在此期间F区的A. 豹种群遗传(基因)多样性增加B. 豹后代的性别比例明显改变C. 物种丰(富)度出现大幅度下降D. 豹种群的致病基因频率不变【参考答案】A考点:生物多样性、种群特征、群落、生物进化4.足球赛场上,球员奔跑、抢断、相互配合,完成射门。

对比赛中球员机体生理功能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长时间奔跑需要消耗大量糖原(元)用于供能B.大量出汗导致失水过多,抑制抗利尿激素分泌C.在神经与肌肉的协调下起脚射门D.在大脑皮层调控下球员相互配合【参考答案】B【解析】长时间奔跑,血糖含量降低,需要肝糖原不断分解来补充血糖;A正确。

大量出汗导致失水过多,导致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刺激下丘脑分泌更多的抗利尿激素,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有利于维持机体的水平衡;B错误。

2017年生物真题及解析_2017年北京市高考生物试卷

2017年生物真题及解析_2017年北京市高考生物试卷

2017年北京市高考生物试卷一、选择题.本部分共5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1.(6分)洋葱根尖和小鼠骨髓细胞都能用于观察细胞有丝分裂,比较实验操作和结果,叙述正确的是()A.都需要用盐酸溶液使细胞相互分离B.都需要用低倍镜找到分裂细胞再换高倍镜观察C.在有丝分裂中期都能观察到染色体数目加倍D.在有丝分裂末期都能观察到细胞板2.(6分)某植物光合作用、呼吸作用与温度的关系如图.据此,对该植物生理特性理解错误的是()A.呼吸作用的最适温度比光合作用的高B.净光合作用的最适温度约为25℃C.在0~25℃范围内,温度变化对光合速率的影响比对呼吸速率的大D.适合该植物生长的温度范围是10~50℃3.(6分)酸雨指pH小于5.6的大气降水.在实验室中模拟酸雨喷淋樟树和楝树的树苗.结果发现,楝树的高度比对照组低约40%,而樟树的高度没有明显差异.结合生态学知识所作的合理推测是()A.酸雨对楝树种群中个体的株高影响较明显B.酸雨对樟树种群密度的影响比对楝树的大C.森林生态系统物种丰(富)度不受酸雨影响D.楝树生长的群落中,其他树种都不耐酸雨4.(6分)细胞外葡萄糖浓度调节胰岛B细胞(β细胞)分泌胰岛素的过程如图,对其理解错误的是()A.细胞呼吸将葡萄糖中的化学能贮存在ATP中B.Ca2+内流促使细胞通过胞吐方式释放胰岛素C.细胞外葡萄糖浓度降低会促使胰岛素释放D.该过程参与了血糖浓度的反馈调节机制5.(6分)为了增加菊花花色类型,研究者从其他植物中克隆出花色基因C(图1),拟将其与质粒(图2)重组,再借助农杆菌导入菊花中。

下列操作与实验目的不符的是()A.用限制性核酸内切酶EcoRⅠ和连接酶构建重组质粒B.用含C基因的农杆菌侵染菊花愈伤组织,将C基因导入细胞C.在培养基中添加卡那霉素,筛选被转化的菊花细胞D.用分子杂交方法检测C基因是否整合到菊花染色体上二、非选择题6.(16分)学习、记忆是动物适应环境、使个体得到发展的重要功能.通过电刺激实验,发现学习、记忆功能与高等动物的海马脑区(H区)密切相关.(1)在小鼠H区的传入纤维上施加单次强刺激,传入纤维末梢释放的作用于突触后膜的相关受体,突触后膜出现一个膜电位变化.(2)如果在H区的传入纤维上施加100次/秒、持续1秒的强刺激(HFS),在刺激后几小时之内,只要再施加单次强刺激,突触后膜的电位变化都会比未受过HFS处理时高2~3倍,研究者认为是HFS使H区神经细胞产生了“记忆”,下图为这一现象可能的机制.如图所示,突触后膜上的N受体被激活后,Ca2+会以方式进入胞内,Ca2+与共同作用,使C酶的发生改变,C酶被激活.(3)为验证图中所示机制,研究者开展了大量工作,如:①对小鼠H区传入纤维施加HFS,休息30分钟后,检测到H区神经细胞的A受体总量无明显变化,而细胞膜上的A受体数量明显增加.该结果为图中的(填图中序号)过程提供了实验证据.②图中A受体胞内肽段(T)被C酶磷酸化后,A受体活性增强,为证实A受体的磷酸化位点位于T上,需将一种短肽导入H区神经细胞内,以干扰C酶对T 的磷酸化.其中,实验组和对照组所用短肽分别应与T的氨基酸.A.数目不同序列不同B.数目相同序列相反C.数目相同序列相同③为验证T的磷酸化能增强神经细胞对刺激的“记忆”这一假设,将T的磷酸化位点发生突变的一组小鼠,用HFS处理H区传入纤维,30分钟后检测H区神经细胞突触后膜A受体能否磷酸化.请评价该实验方案并加以完善.(4)图中内容从水平揭示学习、记忆的一种可能机制,为后续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7.(18分)玉米(2n=20)是我国栽培面积最大的作物,今年来常用的一种单倍体育种技术使玉米新品种选育更加高效.(1)单倍体玉米体细胞的染色体数为,因此在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无法联会,导致配子中无完整的.(2)研究者发现一种玉米突变体(S),用S的花粉给普通玉米授粉,会结出一定比例的单倍体籽粒(胚是单倍体:胚乳与二倍体籽粒胚乳相同,是含有一整套精子染色体的三倍体.见图1)①根据亲本中某基因的差异,通过PCR扩增以确定单倍体胚的来源,结果见图2.从图2结果可以推测单倍体的胚是由发育而来.②玉米籽粒颜色由A、a与R、r两对独立遗传的基因控制,A、R同时存在时籽粒为紫色,缺少A或R时籽粒为白色,紫粒玉米与白粒玉米杂交,结出的籽粒中紫:白=3:5,出现性状分离的原因是.推测白粒亲本的基因型是.③将玉米籽粒颜色作为标记性状,用于筛选S与普通玉米杂交后代中的单倍体,过程如下:请根据F1籽粒颜色区分单倍体和二倍体籽粒并写出表现相应的基因型.(3)现有高产抗病白粒玉米纯合子(G)、抗旱抗倒伏白粒玉米纯合子(H),欲培育出高产抗病抗旱抗倒伏的品种.结合(2)③中的育种材料与方法,育种流程应为:;将得到的植株进行染色体加倍以获得纯合子;选出具有优良性状的个体.8.(16分)疟原虫是一种单细胞动物.它能使人患疟疾,引起周期性高热、寒战和出汗退热等临床症状,严重时致人死亡.(1)在人体内生活并进行细胞分裂的过程中,疟原虫需要的小分子有机物的类别包括(写出三类).(2)进入血液循环后,疟原虫选择性地侵入红细胞,说明它能够并结合红细胞表面受体.(3)疟原虫大量增殖后胀破红细胞进入血液,刺激吞噬细胞产生致热物质.这些物质与疟原虫的代谢产物共同作用于宿主下丘脑的中枢,引起发热.(4)疟原虫的主要抗原变异频繁,使疟原虫能避免被宿主免疫系统性清除,从而使该物种得以.(5)临床应用青蒿素治疗疟疾取得了巨大成功,但其抗疟机制尚未完全明了.我国科学家进行了如下实验.①1、2组结果表明;由3、4组结果可知青蒿素对仓鼠细胞线粒体膜电位无明显影响.据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②将实验中仓鼠细胞的线粒体替换为,能为临床应用青蒿素治疗疟疾提供直接的细胞生物学实验证据.2017年北京市高考生物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本部分共5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1.(6分)洋葱根尖和小鼠骨髓细胞都能用于观察细胞有丝分裂,比较实验操作和结果,叙述正确的是()A.都需要用盐酸溶液使细胞相互分离B.都需要用低倍镜找到分裂细胞再换高倍镜观察C.在有丝分裂中期都能观察到染色体数目加倍D.在有丝分裂末期都能观察到细胞板【分析】观察细胞有丝分裂的方法步骤:1、洋葱根尖的培养在上实验课之前的3﹣4天,取洋葱一个,放在广口瓶上.瓶内装满清水,让洋葱的底部接触到瓶内的水面.把这个装置放在温暖的地方培养.待根长约5cm,取生长健壮的根尖制成临时装片观察.2、装片的制作制作流程为:解离﹣漂洗﹣染色﹣制片1)解离:上午10时至下午2时,剪去洋葱根尖2﹣3mm,立即放入盛入有盐酸和酒精混合液(1:1)的玻璃皿中,在温室下解离.目的:用药液使组织中的细胞相互分离开来.2)漂洗:待根尖酥软后,用镊子取出,放入盛入清水的玻璃皿中漂洗.目的:洗去药液,防止解离过度.3)染色:把根尖放进盛有质量浓度为0.01g/ml或0.02g/ml的龙胆紫溶液(或醋酸洋红液)的玻璃皿中染色.目的:染料能使染色体着色.4)制片:用镊子将这段根尖取出来,放在载玻片上,加一滴清水,并用镊子尖把根尖能碎,盖上盖玻片,在盖玻片上再加一片载玻片.然后,用拇指轻轻的按压载玻片.目的:使细胞分散开来,有利于观察.【解答】解:A、盐酸只能使植物细胞相互分离开来,A错误;B、使用高倍显微镜时,需在低倍镜下观察清楚,再换成高倍镜,B正确;C、在有丝分裂中期着丝点没有断裂,染色体在后期才加倍,C错误;D、细胞板只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出现,D错误。

北京市顺义区2017-2018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模拟生物试卷 Word版含解析

北京市顺义区2017-2018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模拟生物试卷 Word版含解析

北京市顺义区2017-2018学年高考生物一模试卷一、选择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15分)1.汞离子对生物膜具有破坏作用.植物被汞污染后,不会直接影响叶肉细胞( )A.吸收K+B.水的光解C.CO2固定D.蛋白质加工考点:细胞膜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分析:有氧呼吸过程:第一阶段(在细胞质基质中):C6H12O6→2丙酮酸+2ATP+4[H]第二阶段(线粒体基质中):2丙酮酸+6H2O→6CO2+20[H]+2ATP第三阶段(线粒体内膜上):24[H]+6O2→12H2O+34A TP光合作用包括光反应和暗反应,其中光反应场所在类囊体膜,暗反应场所在叶绿体基质中.解答:解:A、叶肉细胞吸收K+是主动运输,需要载体和能量,能量主要有氧呼吸提供,有氧呼吸第三阶段在线粒体内膜,所以汞污染后直接影响的是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影响能量供应,影响主动运输,A错误;B、水的光解发生在类囊体薄膜,B错误;C、CO2固定发生在叶绿体基质,故植物被汞污染后,不会直接影响叶肉细胞CO2固定,C 正确;D、蛋白质加工发生在内质网和高尔基体,内质网和高尔基体都是具膜的细胞器,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以汞污染为素材,考查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过程,意在考查考生从题干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和理解判断能力,难度中等.2.如图是人体完成膝跳反射的反射弧模式图,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兴奋传到b上某一点时此处膜电位会变成外正内负B.递质以主动运输的方式穿过突触前膜进入突触间隙C.兴奋在结构b和结构c处的传递速度一定相同D.当膝跳反射进行时兴奋在d上的传导是单向的考点:反射弧各部分组成及功能;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分析:1、分析题图:a感受器,b传入神经,c神经中枢,d传出神经,e效应器.2、递质以胞吐的方式由突触前膜释放到突触间隙3、兴奋在神经纤维的传导速度大于在突触处的传递速度4、在反射弧中,兴奋的传递是单向的,解答:解:A、兴奋传到b上某一点时此处对钠离子的通透性增加,导致钠离子内流,是的兴奋部位膜内的阳离子高于膜外,表现为内正外负,A错误;B、递质以胞吐的方式由突触前膜释放到突触间隙,B错误;C、b传入神经,c神经中枢(其中突触较多),兴奋在神经纤维的传导速度大于在突触处的传递速度,故兴奋在结构b处的传导速度大于c,C错误;D、在反射活动发生时,兴奋是沿着反射弧传导和传递的,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单向的,D正确.故选:D.点评:报TNT主要考查反射弧的结构及功能,兴奋的产生及传导的特点,内容基础,难度适中.3.下列关于某人免疫细胞结构及功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效应T细胞能裂解靶细胞但不能直接清除靶细胞中抗原B.浆细胞与效应T细胞中的基因和mRNA均存在差异性C.记忆B细胞接受抗原的刺激后可以迅速增殖和分化D.吞噬细胞既参与非特异性免疫又参与特异性免疫考点: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分析:1、体液免疫中吞噬细胞摄取和处理抗原要,T细胞识别和呈递抗原,并产生淋巴因子,促使B细胞增殖分化;细胞免疫中T细胞增殖分化形成效应T细胞和记忆细胞.2、吞噬细胞既可以在非特异免疫中发挥作用﹣﹣直接吞噬消灭各种病原微生物,又可在特异性免疫中发挥作用﹣吞噬处理抗原,吞噬抗原﹣抗体的结合物.解答:解:A、效应T细胞能裂解靶细胞但不能直接清除靶细胞中抗原,抗原的清除还需体液免疫,A正确;B、浆细胞与效应T细胞中的mRNA由于基因的选择性表达而存在差异性,但基因相同,B 错误;C、记忆B细胞接受抗原的刺激后可以迅速增殖和分化为浆细胞,C正确;D、吞噬细胞既参与非特异性免疫又参与特异性免疫,D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4.在某人工饲养的线虫种群中,存在着一定比例的不能产生成熟精子的突变型雄虫.有学者分别观察了一定数量的野生型雄虫与突变型雄虫的存活率,结果如图所示.下列相关推断中最合理的是( )A.野生型雄虫比突变型雄虫的平均寿命长B.野生型线虫与突变型线虫应分属两个物种C.在第15﹣20天时线虫的出生率小于死亡率D.野生型雄虫在生殖期间的死亡风险比较高考点:种群数量的变化曲线.分析:据图分析,0﹣10天时,野生型雄虫与突变型雄虫的存活率为100%;10天后,野生型雄虫的存活率低于突变型雄虫.解答:解:A、据图分析,野生型雄虫存活率低,说明平均寿命短,A错误;B、野生型线虫与突变型线虫不存在生殖隔离,属于同一物种,B错误;C、在第15﹣20天时线虫的存活率降低,不能说明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大小,C错误;D、野生型雄虫在生殖期间,存活率低,说明死亡风险比较高,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中期的数量变化、生物进化等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图和理解能力,难度不大.5.下列有关高中生物实验操作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家庭制作果酒时选用的葡萄要用清水简单冲洗B.观察洋葱根尖有丝分裂时根尖解离后用酒精漂洗C.检测脂肪的实验中花生子叶切片染色后用清水漂洗D.植物组织培养时切成小块的胡萝卜消毒后用蒸馏水冲洗考点:酒酵母制酒及乙酸菌由酒制醋;检测脂肪的实验;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植物培养的条件及过程.分析:1、果酒和果醋制作过程中的相关实验操作:(1)材料的选择与处理:选择新鲜的葡萄,榨汁前先将葡萄进行冲洗,除去枝梗.(2)灭菌:①榨汁机要清洗干净,并晾干.②发酵装置要清洗干净,并用70%的酒精消毒.(3)榨汁:将冲洗除枝梗的葡萄放入榨汁机榨取葡萄汁.(4)发酵:①将葡萄汁装人发酵瓶,要留要大约13的空间,并封闭充气口.②制葡萄酒的过程中,将温度严格控制在18℃~25℃,时间控制在10~12d左右,可通过出料口对发酵的情况进行.及时的监测.③制葡萄醋的过程中,将温度严格控制在30℃~35℃,时间控制在前7~8d左右,并注意适时通过充气口充气.2、外植体消毒:将外植体放入次氯酸钠溶液中消毒,用无菌水冲洗,并用无菌滤纸将外植体表面的水吸干.3、观察细胞有丝分裂实验中,需要制作临时装片,其步骤是:解离(解离液由盐酸和酒精组成,目的是使细胞分散开来)、漂洗(洗去解离液,便于染色)、染色(用龙胆紫、醋酸洋红等碱性染料)、制片(该过程中压片是为了将根尖细胞压成薄层,使之不相互重叠影响观察)和观察(先低倍镜观察,后高倍镜观察).解答:解:A、家庭制作果酒时选用的葡萄要用清水简单冲洗后再去梗,防止杂菌污染,A正确;B、观察洋葱根尖有丝分裂时根尖解离后用清水漂洗,B错误;C、检测脂肪的实验中花生子叶切片染色后用体积分数为50%的酒精漂洗,C错误;D、植物组织培养时切成小块的胡萝卜消毒后用无菌水冲洗,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果酒和果醋的制作、检测脂肪的实验、观察细胞有丝分裂、植物组织培养等知识,对于此类试题,需要考生注意的细节较多,如实验的原理、实验操作步骤及注意的细节、实验采用的试剂及试剂的作用等,需要考生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注意积累.二、解答题(共3小题,满分50分)6.(18分)香蕉是一种热带水果,成熟的果实不易保鲜、不耐贮藏.因此香蕉一般在未成熟时采摘,此时果皮青绿、果肉硬实、甜度小.随放置时间的延长,淀粉逐渐转变成还原糖,果肉逐渐变软、甜度增加,果实逐渐成熟.(1)检测香蕉中的还原性糖可用斐林试剂,观察此实验结果中的砖红色的深浅可以推测香蕉的成熟程度.(2)下图是采摘后的香蕉在果实成熟过程中,呼吸速率和乙烯(C2H4)含量的变化.①乙烯是一种植物激素,是在植物的生命活动中起调节作用的微量有机物.②采摘后的香蕉,其细胞呼吸速率在第8﹣9天达到最大.(3)根据上图推测,乙烯通过促进果实的细胞呼吸促进香蕉果实的成熟.(4)有人要验证上述推测,利用一种乙烯抑制剂设计了下面的实验:①将采摘后的香蕉均分为两组,实验组需要在采摘后的第7天之前用乙烯抑制剂进行熏蒸处理,对照组不作处理.②检测两组香蕉的CO2释放量,如果实验组的CO2释放高峰推迟或不出现,则支持上述推测.考点:植物激素的作用;检测还原糖的实验.分析:生物组织中化合物的鉴定:斐林试剂可用于鉴定还原糖,在水浴加热的条件下,溶液的颜色变化为砖红色(沉淀).斐林试剂只能检验生物组织中还原糖(如葡萄糖、麦芽糖、果糖)存在与否,而不能鉴定非还原性糖(如淀粉);植物激素,是在植物的生命活动中起调节作用的微量有机物.解答:解:(1)斐林试剂可用于鉴定还原糖,在水浴加热的条件下,溶液的颜色变化为砖红色(沉淀).(2)植物激素,是在植物的生命活动中起调节作用的微量有机物;②由图中曲线可知:采摘后的香蕉细胞,在第8﹣9天时,二氧化碳的释放量迅速增加,故说明呼吸速率在第8﹣9天达到最大.(3)根据上图推测,乙烯通过促进果实的细胞呼吸促进香蕉果实的成熟.(4)①实验探究乙烯通过促进果实的细胞呼吸促进香蕉果实的成熟,香蕉在采摘后的第7天之前乙烯含量变化不大;对照组应不作处理.②检测两组香蕉的CO2释放量,如果实验组的CO2释放高峰推迟或不出现,则支持上述推测.故答案为:(1)斐林砖红色的深浅(2)①调节微量②8﹣9(3)促进果实的细胞呼吸(4)①7 不作处理②CO2释放量实验组的CO2释放高峰推迟或不出现点评:此题主要考查生物大分子的检测以及实验材料的选择,意在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掌握,难度适中.7.(16分)果蝇是遗传学常用的经典材料,眼色有红、紫之分,体色有灰、黑之分,翅型有裂翅、非裂翅之分.(1)已知裂翅由基因B控制,且裂翅基因B纯合致死.为研究裂翅基因的遗传特点,科研人员设计了两组杂交实验,过程和结果如下.杂交亲本子代表现型及数量裂翅♀裂翅♂非裂翅♀非裂翅♂第一组♀裂翅×非裂翅♂908298103第二组非裂翅♀×裂翅♂83798792上述的杂交结果说明,裂翅基因位于常(常、X)染色体上.(2)已知果蝇的眼色由2号染色体上的基因R,r控制,体色由3号染色体上的基因A、a 控制.科研人员设计了两个杂交实验,过程和结果如下.根据杂交一、杂交二的结果推测,裂翅基因位于3号染色体上;在翅型、眼色、体色三对相对性状的遗传中,符合自由组合定律的是眼色与翅型、眼色与体色.(3)P基因指导合成的苯丙氨酸羟化酶(PAH)催化合成一种红色的果蝇蝶呤,使果蝇眼睛呈红色.紫眼果蝇出现的原因是P基因中插入了一个DNA片段,导致PAH不能正常合成.①P基因中插入了一个DNA片段,将直接导致基因表达过程中转录的产物异常,进而使PAH 中的氨基酸的种类、数量、排列顺序发生了变化.②P基因中因为插入一个DNA片段所导致的变异属于b.a.基因重组b.基因突变c.染色体结构变异(4)有人提取了红眼果蝇的mRNA,用逆转录法获得正常P基因的有效片段,再通过PCR 法将其扩增,然后导入紫眼果蝇的早期胚胎中,观察发育成熟的果蝇眼色.发育成熟的果蝇眼色为红色.考点: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的实质及应用;基因工程的应用.分析:已知裂翅由基因B控制,且裂翅基因B纯合致死.(1)第一组与第二组实验结果表明裂翅与非裂翅在雌雄中比例都是1:1,说明该性状为常染色体遗传.(2)杂交试验一测交后代的性状分离比是1:1:1:1,说明两对性状受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控制,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3)杂交试验而测交后代的性状分离比是1:1,说明两对性状受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控制,遵循基因的连锁定律.解答:解:(1)根据表格分析已知裂翅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2)杂交试验而测交后代的性状分离比是1:1,说明两对性状受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控制,遵循基因的连锁定律,又因为体色由3号染色体上的基因A、a控制,则裂翅基因也位于3号染色体上.而根据杂交试验一可知眼色与翅型受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控制,所以符合自由组合定律的是眼色与翅型、眼色与体色.(3)①基因通过转录和翻译指导蛋白质(酶)的合成,若P基因中插入了一个DNA片段,则将直接导致转录的产物异常,进而使翻译产生的PAH(酶)中的氨基酸的种类、数量、排列顺序发生了变化.②DNA片段中碱基对的增加、减少或替换属于基因突变.(4)提取的红眼果蝇的mRNA可以通过逆转录过程获得正常P基因的有效片段,再通过PCR法将其扩增,然后导入紫眼果蝇的早期胚胎中,观察发育成熟的果蝇眼色.发育成熟的果蝇眼色为红色.故答案为:(1)常(2)3 眼色与翅型、眼色与体色(3)①转录氨基酸的种类、数量、排列顺序②b(4)逆转录PCR 红色点评:本题结合表格和遗传图解,考查基因工程、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及应用等知识,要求考生掌握基因工程的过程及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能正确分析表格,并能从中提取有效信息准确答题,同时能设计简单的遗传实验来验证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属于考纲理解和应用层次的考查.8.(16分)汽车尾气中含有氮氧化物、CO、铅等多种有害物质,对人体的呼吸、免疫、生殖等系统的功能都会产生一定的危害.研究人员选取长期生活在交通严重拥堵的闹市区的成年居民为一组,长期生活在同一城市郊区农村的成年居民为另一组,分别测定其精子活动率、精子中SDH酶活性和血液中铅的浓度,结果如下.组别精子活动率(%)精子中SDH酶的灰度级血液中铅的浓度(μg/L)郊区组68.45 77.78 108.5闹市区组55.38 195.96 145.8(注:SDH酶的灰度级:特定染料在SDH酶的催化下被还原成不溶性的蓝色产物,仪器根据样本颜色深浅测出的数值.灰度级数值的大小可以反映酶的活性)(1)实验前,要对两组成员的年龄、吸烟、饮酒等情况进行调查,其目的是排除无关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干扰.(2)在男性的睾丸内,精子的形成必须经过减数分裂和变形过程.(3)已知SDH 酶是一种分布在线粒体基质中的脱氢酶.精子中SDH 酶的灰度级数值增大,此酶的活性减小,通过影响有氧呼吸中的丙酮酸和水彻底分解成CO2和[H]过程,最终导致精子运动所需的能量(或ATP)不足.(3)根据上表检测结果推测,铅对SDH 酶的活性有抑制作用,且随血液中铅浓度的增加其作用增强.(4)该实验的目的是研究汽车尾气对精子运动能力的影响.考点: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分析:1、研究人员选取长期生活在交通严重拥堵的闹市区的成年居民为一组,长期生活在同一城市郊区农村的成年居民为另一组,他们生活环境的区别是生活在交通严重拥堵的闹市区汽车尾气较多,所以本试验研究的目的是研究汽车尾气对精子运动能力的影响.2、由题表可知,血液中铅浓度越高,精子中SDH酶的活性越低,精子的活动率就越小.解答:解:(1)实验前,要对两组成员的年龄、吸烟、饮酒等情况进行调查,由于这些因素都能影响精子的运动能力,所以其目的是排除无关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干扰.(2)在男性的睾丸内,精子的形成先经过减数分裂形成精细胞,然后精细胞再发生变形形成精子.(3)由题表可知,精子中SDH酶的灰度级数值增大,此酶的活性减小,其作用是通过影响有氧呼吸的第二阶段即丙酮酸和水彻底分解成CO2和[H]的过程,最终导致精子运动所需的能量(或ATP)不足,使精子的运动能力降低.(3)根据上表检测结果推测,铅对SDH酶的活性有抑制作用,且随血液中铅浓度的增加其作用增强.(4)由于实验的两组人生活环境的区别是生活在交通严重拥堵的闹市区汽车尾气较多,所以本试验研究的目的是研究汽车尾气对精子运动能力的影响.故答案为:(1)排除无关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干扰(2)减数分裂和变形(3)减小丙酮酸和水彻底分解成CO2和[H]能量(或ATP)(4)抑制增强(5)汽车尾气对精子运动能力的影响点评:本题以汽车尾气对人精子运动能力的影响考查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意在考查考生对实验的设计能力以及分析题表的能力.。

(完整word版)2017年全国1卷生物及答案

(完整word版)2017年全国1卷生物及答案

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一、选择题:本题共13个小题,每小题6分,共7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细胞间信息交流的方式有多种。

在哺乳动物卵巢细胞分泌的雌激素作用于乳腺细胞的过程中,以及精子进入卵细胞的过程中,细胞间信息交流的实现分别依赖于A.血液运输,突触传递 B.淋巴运输,突触传递C.淋巴运输,胞间连丝传递 D.血液运输,细胞间直接接触2.下列关于细胞结构与成分的叙述,错误的是A.细胞膜的完整性可用台盼蓝染色法进行检测B.检测氨基酸的含量可用双缩脲试剂进行显色C.若要观察处于细胞分裂中期的染色体可用醋酸洋红液染色D.斐林试剂是含有Cu2+的碱性溶液,可被葡萄糖还原成砖红色3.通常,叶片中叶绿素含量下降可作为其衰老的检测指标。

为研究激素对叶片衰老的影响,将某植物离体叶片分组,并分别置于蒸馏水、细胞分裂素(CTK)、脱落酸(ABA)、CTK+ABA溶液中,再将各组置于光下。

一段时间内叶片中叶绿素含量变化趋势如图所示,据图判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细胞分裂素能延缓该植物离体叶片的衰老B.本实验中CTK对该植物离体叶片的作用可被ABA削弱C.可推测ABA组叶绿体中NADPH合成速率大于CTK组D.可推测施用ABA能加速秋天银杏树的叶由绿变黄的过程4.某同学将一定量的某种动物的提取液(A)注射到实验小鼠体内,注射后若干天,未见小鼠出现明显的异常表现。

将小鼠分成两组,一组注射少量的A,小鼠很快发生了呼吸困难等症状;另一组注射生理盐水,未见小鼠有异常表现。

对实验小鼠在第一次注射A后的表现,下列解释合理的是A.提取液中含有胰岛素,导致小鼠血糖浓度降低B.提取液中含有乙酰胆碱,使小鼠骨骼肌活动减弱C.提取液中含有过敏原,引起小鼠发生了过敏反应D.提取液中含有呼吸抑制剂,可快速作用于小鼠呼吸系统5.假设某草原上散养的某种家畜种群呈S型增长,该种群的增长率随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如图所示。

2017年北京市高考生物试卷(附详细答案)

2017年北京市高考生物试卷(附详细答案)

2017年北京市高考生物试卷一、选择题.本部分共5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1.(6分)洋葱根尖和小鼠骨髓细胞都能用于观察细胞有丝分裂,比较实验操作和结果,叙述正确的是()A.都需要用盐酸溶液使细胞相互分离B.都需要用低倍镜找到分裂细胞再换高倍镜观察C.在有丝分裂中期都能观察到染色体数目加倍D.在有丝分裂末期都能观察到细胞板2.(6分)某植物光合作用、呼吸作用与温度的关系如图.据此,对该植物生理特性理解错误的是()A.呼吸作用的最适温度比光合作用的高B.净光合作用的最适温度约为25℃C.在0~25℃范围内,温度变化对光合速率的影响比对呼吸速率的大D.适合该植物生长的温度范围是10~50℃3.(6分)酸雨指pH小于5。

6的大气降水.在实验室中模拟酸雨喷淋樟树和楝树的树苗.结果发现,楝树的高度比对照组低约40%,而樟树的高度没有明显差异.结合生态学知识所作的合理推测是()A.酸雨对楝树种群中个体的株高影响较明显B.酸雨对樟树种群密度的影响比对楝树的大C.森林生态系统物种丰(富)度不受酸雨影响D.楝树生长的群落中,其他树种都不耐酸雨4.(6分)细胞外葡萄糖浓度调节胰岛B细胞(β细胞)分泌胰岛素的过程如图,对其理解错误的是()A.细胞呼吸将葡萄糖中的化学能贮存在ATP中B.Ca2+内流促使细胞通过胞吐方式释放胰岛素C.细胞外葡萄糖浓度降低会促使胰岛素释放D.该过程参与了血糖浓度的反馈调节机制5.(6分)为了增加菊花花色类型,研究者从其他植物中克隆出花色基因C(图1),拟将其与质粒(图2)重组,再借助农杆菌导入菊花中.下列操作与实验目的不符的是()A.用限制性核酸内切酶EcoRⅠ和连接酶构建重组质粒B.用含C基因的农杆菌侵染菊花愈伤组织,将C基因导入细胞C.在培养基中添加卡那霉素,筛选被转化的菊花细胞D.用分子杂交方法检测C基因是否整合到菊花染色体上二、非选择题6.(16分)学习、记忆是动物适应环境、使个体得到发展的重要功能.通过电刺激实验,发现学习、记忆功能与高等动物的海马脑区(H区)密切相关.(1)在小鼠H区的传入纤维上施加单次强刺激,传入纤维末梢释放的作用于突触后膜的相关受体,突触后膜出现一个膜电位变化.(2)如果在H区的传入纤维上施加100次/秒、持续1秒的强刺激(HFS),在刺激后几小时之内,只要再施加单次强刺激,突触后膜的电位变化都会比未受过HFS 处理时高2~3倍,研究者认为是HFS使H区神经细胞产生了“记忆",下图为这一现象可能的机制.如图所示,突触后膜上的N受体被激活后,Ca2+会以方式进入胞内,Ca2+与共同作用,使C酶的发生改变,C酶被激活.(3)为验证图中所示机制,研究者开展了大量工作,如:①对小鼠H区传入纤维施加HFS,休息30分钟后,检测到H区神经细胞的A受体总量无明显变化,而细胞膜上的A受体数量明显增加.该结果为图中的(填图中序号)过程提供了实验证据.②图中A受体胞内肽段(T)被C酶磷酸化后,A受体活性增强,为证实A受体的磷酸化位点位于T上,需将一种短肽导入H区神经细胞内,以干扰C酶对T的磷酸化.其中,实验组和对照组所用短肽分别应与T的氨基酸.A.数目不同序列不同B.数目相同序列相反C.数目相同序列相同③为验证T的磷酸化能增强神经细胞对刺激的“记忆”这一假设,将T的磷酸化位点发生突变的一组小鼠,用HFS处理H区传入纤维,30分钟后检测H区神经细胞突触后膜A受体能否磷酸化.请评价该实验方案并加以完善.(4)图中内容从水平揭示学习、记忆的一种可能机制,为后续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7.(18分)玉米(2n=20)是我国栽培面积最大的作物,今年来常用的一种单倍体育种技术使玉米新品种选育更加高效.(1)单倍体玉米体细胞的染色体数为,因此在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无法联会,导致配子中无完整的.(2)研究者发现一种玉米突变体(S),用S的花粉给普通玉米授粉,会结出一定比例的单倍体籽粒(胚是单倍体:胚乳与二倍体籽粒胚乳相同,是含有一整套精子染色体的三倍体.见图1)①根据亲本中某基因的差异,通过PCR扩增以确定单倍体胚的来源,结果见图2.从图2结果可以推测单倍体的胚是由发育而来.②玉米籽粒颜色由A、a与R、r两对独立遗传的基因控制,A、R同时存在时籽粒为紫色,缺少A或R时籽粒为白色,紫粒玉米与白粒玉米杂交,结出的籽粒中紫:白=3:5,出现性状分离的原因是.推测白粒亲本的基因型是.③将玉米籽粒颜色作为标记性状,用于筛选S与普通玉米杂交后代中的单倍体,过程如下:请根据F1籽粒颜色区分单倍体和二倍体籽粒并写出表现相应的基因型.(3)现有高产抗病白粒玉米纯合子(G)、抗旱抗倒伏白粒玉米纯合子(H),欲培育出高产抗病抗旱抗倒伏的品种.结合(2)③中的育种材料与方法,育种流程应为:;将得到的植株进行染色体加倍以获得纯合子;选出具有优良性状的个体.8.(16分)疟原虫是一种单细胞动物.它能使人患疟疾,引起周期性高热、寒战和出汗退热等临床症状,严重时致人死亡.(1)在人体内生活并进行细胞分裂的过程中,疟原虫需要的小分子有机物的类别包括(写出三类).(2)进入血液循环后,疟原虫选择性地侵入红细胞,说明它能够并结合红细胞表面受体.(3)疟原虫大量增殖后胀破红细胞进入血液,刺激吞噬细胞产生致热物质.这些物质与疟原虫的代谢产物共同作用于宿主下丘脑的中枢,引起发热.(4)疟原虫的主要抗原变异频繁,使疟原虫能避免被宿主免疫系统性清除,从而使该物种得以.(5)临床应用青蒿素治疗疟疾取得了巨大成功,但其抗疟机制尚未完全明了.我国科学家进行了如下实验.组别实验材料实验处理实验结果(线粒体膜电位的相对值)1疟原虫的线粒体不加入青蒿素1002加入青蒿素603仓鼠细胞的线粒体不加入青蒿素1004加入青蒿素97①1、2组结果表明;由3、4组结果可知青蒿素对仓鼠细胞线粒体膜电位无明显影响.据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②将实验中仓鼠细胞的线粒体替换为,能为临床应用青蒿素治疗疟疾提供直接的细胞生物学实验证据.2017年北京市高考生物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本部分共5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1.(6分)洋葱根尖和小鼠骨髓细胞都能用于观察细胞有丝分裂,比较实验操作和结果,叙述正确的是()A.都需要用盐酸溶液使细胞相互分离B.都需要用低倍镜找到分裂细胞再换高倍镜观察C.在有丝分裂中期都能观察到染色体数目加倍D.在有丝分裂末期都能观察到细胞板【分析】观察细胞有丝分裂的方法步骤:1、洋葱根尖的培养在上实验课之前的3﹣4天,取洋葱一个,放在广口瓶上.瓶内装满清水,让洋葱的底部接触到瓶内的水面.把这个装置放在温暖的地方培养.待根长约5cm,取生长健壮的根尖制成临时装片观察.2、装片的制作制作流程为:解离﹣漂洗﹣染色﹣制片1)解离:上午10时至下午2时,剪去洋葱根尖2﹣3mm,立即放入盛入有盐酸和酒精混合液(1:1)的玻璃皿中,在温室下解离.目的:用药液使组织中的细胞相互分离开来.2)漂洗:待根尖酥软后,用镊子取出,放入盛入清水的玻璃皿中漂洗.目的:洗去药液,防止解离过度.3)染色:把根尖放进盛有质量浓度为0。

北京市顺义区2017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含答案

北京市顺义区2017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含答案

顺义区2017届高三第一次统练生物试卷第一部分(选择题,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的是1.下列有关生物体内化合物的叙述中,不正确...A. 某些糖类是细胞结构的重要成分之一B。

RNA有传递信息、转运物质和催化功能C. 纤维素、淀粉酶、核酸分子中均含氮元素D. 细胞器中不一定有磷脂但一定有蛋白质2。

科学家在实验中发现,细胞膜会被溶解脂质的溶剂溶解,也会被蛋白酶分解。

这些事实说明组成细胞膜的物质中有A.糖类和蛋白质B.蛋白质和核酸C.糖类和脂质D.脂质和蛋白质3.下列关于生物学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用二苯胺鉴定DNA时不需要水浴加热B.检测生物组织中蛋白质时不需要水浴加热C.观察洋葱表皮细胞质壁分离时能看到染色体D.纸层析法分离叶绿体色素时层析液要没过滤液细线4.人的肌肉组织分为快肌纤维和慢肌纤维,快肌纤维几乎不含有线粒体,与短跑等有关;慢肌纤维与慢跑等有氧运动有关。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慢跑时慢肌纤维产生的ATP主要来自线粒体基质B.两种肌纤维均可在细胞质基质中产生丙酮酸和[H]C.短跑时快肌纤维中会产生大量的乳酸和CO2D.O2参与有氧呼吸发生在慢肌纤维的线粒体基质5.下列关于ATP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

光能和化学能可以转化成ATP中的能量,ATP中的能量也可以转化成光能和化学能B. 如果ATP的高能磷酸键全部被水解,其生成物可以成为DNA 复制的原料C。

绿色植物叶肉细胞的线粒体基质和叶绿体基质中都能形成ATP D。

ATP中一定含有的化学元素是C、H、O、N、P、S6. 在一个细胞周期中,以下变化可能发生于同一时期的是A.染色体复制和核膜核仁的重建B.着丝点分裂和同源染色体分离C.核DNA加倍和染色单体的形成D.细胞板的出现和纺锤体的形成7。

下图所示为来自同一个人的4种细胞,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各细胞因为来自同一人体,所以核DNA的含量完全相同B。

各细胞因为携带的基因不同, 所以形态和功能也不同C.各细胞虽然大小不同,但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相同D. 各细胞因为生理功能不同,所以含有的蛋白质完全不同8.下列有关酶的叙述,正确的是A.同一生物体内各种酶催化反应条件都相同B.酶活性最高时的温度不适于酶的长期保存C. 酶通过为反应物供能来提高化学反应速率D.低温下酶活性降低的原因是空间结构破坏9。

顺义区高三生物第一学期期末试卷4

顺义区高三生物第一学期期末试卷4

顺义区高三生物第一学期期末试卷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1. 下列关于人和动物细胞的叙述,正确的一组是()①正常细胞癌变后在人体内将成为抗原,在体外培养可无限增殖②由造血干细胞分化成红细胞的过程是可逆的③细胞内水分减少,代谢速度减慢是衰老细胞的主要特征之一④癌变是细胞的正常基因突变成原癌基因的过程⑤动物细胞膜表面的糖蛋白具有特异性,是细胞间相互识别和联系用的“语言”和“文字”⑥癌细胞容易在体内转移,与其细胞膜上糖蛋白等物质减少有关A.①③⑤⑥B.①②③⑤⑥C.①②④⑤D.①③④⑥2. 某人因骨折需植入一颗钢钉固定断骨,正确的叙述是()A.抗体将会和它发生特异性免疫反应,并将其腐蚀B.人体内相应的吞噬细胞会将它吞噬掉C.此钢钉不能成为抗原D.钢钉不会引起特异性免疫反应,会引起机体发生非特异性免疫3. 某二倍体生物细胞染色体正在移向两极时,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该细胞一定存在同源染色体B.该细胞质膜一定正由中央向内凹陷C.该细胞染色体移向两极的速率一定不同D.该细胞一定有含磷化合物合成4. 在人体内环境中可以发生的生理过程是()A.抗体与相应的抗原发生特异性的结合B.血浆蛋白的合成C.丙酮酸氧化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和水D.食物中的淀粉经消化分解成葡萄糖5. 种子贮藏中需要控制呼吸作用以减少有机物的消耗。

若作物种子呼吸作用所利用的物质是淀粉分解产生的葡萄糖,下列关于种子呼吸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A.若产生的CO2与乙醇的分子数相等,则细胞只进行无氧呼吸B.若细胞同时进行有氧和无氧呼吸,则吸收O2的分子数比释放CO2的多C.若细胞只进行无氧呼吸且产物是乳酸,则无O2吸收也无CO2释放D.若细胞只进行有氧呼吸,则吸收O2的分子数与释放CO2的相等6. 基因型为AaBbCc(独立遗传)的一个初级精母细胞和一个初级卵母细胞分别产生的精子和卵细胞基因型的种类数比为()A.4∶1B.3∶1C.2∶1D.1∶17. 右图是人体某细胞在进行某生命活动前后几种生物膜面积的变化图,在此变化过程中最可能合成的物质是()A.呼吸酶B.分泌蛋白C.性激素D.维生素8. 因发现细胞在分子水平上感知氧气的基本原理,三位科学家在2019年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完整word版)2017北京市高考生物一模分类汇编《稳态》《生物与环境》《现代生物科技专题》,推荐文档

(完整word版)2017北京市高考生物一模分类汇编《稳态》《生物与环境》《现代生物科技专题》,推荐文档

稳态一、选择题:1.(17怀柔一模1)右图是由3个圆所构成的概念关系图。

符合这种概念关系的是A.Ⅰ抗体、Ⅱ受体、Ⅲ蛋白质B.Ⅰ递质、Ⅱ载体、Ⅲ信号分子C.Ⅰ排尿反射、Ⅱ体温调节、Ⅲ负反馈调节D.Ⅰ生殖隔离、Ⅱ地理隔离、Ⅲ物种形成2.(17西城一模4)大鼠SCN神经元白天胞内氯离子浓度高于胞外,夜晚则相反。

SCN神经元主要受递质γ-氨基丁酸(GABA)的调节。

GABA与受体结合后会引起氯离子通道开放。

由以上信息可以得出的推论是A.SCN神经元兴奋时膜内电位由正变负B.GABA是通过主动运输方式由突触前膜释放的C.夜晚GABA使突触后膜氯离子通道开放,氯离子外流D.白天GABA提高SCN神经元的兴奋性,夜晚则相反3.(17丰台一模4)在2017年2月26日的北京“光猪跑”活动中,参加者只着泳衣或短裤等进行健身跑。

下列对奔跑者的叙述正确的是A.由于环境温度低,奔跑者在奔跑过程中不会出汗B.冷觉感受器兴奋,递质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加快C.有机物氧化分解,为体温的维持提供热能D.奔跑过程中,奔跑者血糖浓度持续下降4.(17朝阳一模3)阻遏是生命活动中常见的一种现象,即可通过某种方式阻止某个反应或过程,达到自我调节的目的。

下列不属于...阻遏现象的是A.环境中食物和空间限制种群数量的指数型增长B.负反馈调节抑制机体内甲状腺激素的含量过高C.顶芽产生生长素向侧芽运输,减缓了侧芽生长D.促性腺激素分泌减少时,性激素的分泌也减少5. (17顺义一模4)对于不能进食的病人,需要及时补充葡萄糖,临床上为患者输液时所用的通常是5%的葡萄糖溶液。

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A.会导致患者体内胰岛素的分泌量明显减少B.会导致抗利尿激素释放量减少,尿量减少C.5%葡萄糖液的渗透压与人血浆渗透压基本相同D.会导致进入血浆的CO2增多,血浆pH明显下降5. (17延庆一模4)美国某森林中有一种粗皮渍螈,其制造的神经毒会阻塞神经细胞上某些通道,从而对掠食者造成致命瘫痪。

2017北京市顺义高三(一模)生 物

2017北京市顺义高三(一模)生    物

2017北京市顺义高三(一模)生 物1.我国古农书《齐民要术》中强调,种植农作物时要“正其行(h a ng ,通其风)”,此措施对提高农作物的产量有重要意义,因为它利于农作物进行 A.细胞呼吸B. 光合作用C. 蒸腾作用D.水分吸收2. 下列有关生物膜结构和功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动物细胞融合与细胞膜具有一定流动性有关 B. 肝细胞膜上存在协助葡萄糖跨膜转运的载体 C. 蛋白质在细胞膜内侧和外侧的分布是对称的 D. 生物膜间可通过囊泡的转移实现其成分更新3. 下图表示利用农作物①和②培育出⑥的过程,相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 在①②⑥之间存在着生殖隔离B. Ⅰ→Ⅴ过程依据的原理是基因重组C. 过程Ⅱ在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中均可发生D. Ⅰ→Ⅲ→Ⅵ的过程中要应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4. 对于不能进食的病人,需要及时补充葡萄糖,临床上为患者输液时所用的通常是5%的葡萄糖溶液。

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A.会导致患者体内胰岛素的分泌量明显减少B.会导致抗利尿激素释放量减少,尿量减少C.5%葡萄糖液的渗透压与人血浆渗透压基本相同D.会导致进入血浆的CO 2增多,血浆pH 明显下降5.某河流因生活污水的大量排放导致蓝藻大量繁殖、水华频发,人工打捞和投放大量化学杀藻剂是常用的治理方法。

近年来,研究者采用投放食浮游植物的鱼类和种植大型挺水植物构建生物修复系统的治理方法,收到较好的效果。

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A.杀藻剂处理会导致蓝藻细胞发生定向变异B.此系统中全部的动物和植物构成生物群落C.系统中动植物之间进行着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D.大型挺水植物与蓝藻竞争资源能减轻水华发生29. (16分)茶是中华民族的传统饮品,其活性成分能够影响人体的能量代谢和脂肪代谢,有一定的降脂减肥作用。

科研人员以大鼠为对象研究普洱茶的降脂效果,实验过程及结果如下。

Ⅴ⑥aabbⅥ④Aabb ③AaBb ⑤a bⅡⅢⅠ Ⅵ ①AAbb ②aaBB注:食物利用率:体重增长量/摄食量X100% 脂肪系数:脂肪重量/体重X100%(1)上述实验中,需使用 来配制普洱水提物的水溶液;A 、B 、C 均为对照组,其中设置C 组的目的是 。

北京市顺义区高三第一次模拟(理综生物)

北京市顺义区高三第一次模拟(理综生物)

北京市顺义区高三第一次模拟理综生物第Ⅰ卷选择题1.下列有关细胞分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不会导致细胞中蛋白质种类发生变化B.使细胞的数目和种类增多C.是细胞中不同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D.会导致细胞中遗传物质改变2.下列各项培育植物新品种的过程中,不经过愈伤组织阶段的是A.通过植物体细胞杂交培育白菜——甘蓝杂种植株B.通过多倍体育种培育无子西瓜C.通过单倍体育种培育优质小麦D.通过基因工程培育转基因抗虫水稻3.下列关于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T细胞在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中都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B.T细胞和B细胞分化成熟的场所不同C.浆细胞能分泌特异性抗体但不能识别抗原D.效应T细胞因能裂解靶细胞从而彻底消灭抗原4.大小、长势相同的两个品种的大豆幼苗,分别置于相同的密闭透明玻璃罩内,在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定时测定玻璃罩内的CO2含量,结果如右图。

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A.0~10 min期间,乙的有机物积累速度大于甲B.10~n期间,甲和乙的叶肉细胞中能产生〔H〕的场所为线粒体和叶绿体C.30~45 min期间,甲和乙均不进行光合作用D.若甲、乙培养在同一密闭透明的玻璃罩内,一段时间后乙先死亡5.下列各项的结果中,不可能出现3:1比值的是A.15N标记的DNA在14N培养液中复制三次,子代有不15N的DNA与含15N的DNA数量之比B.黄色圆粒豌豆(YyRr)与黄色圆粒豌豆(YyRR)杂交子代的性状分离之比C.酵母菌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强度相同时吸入的O2与产生的CO2总量之比D.动物的一个初级卵母细胞经减数分裂形成的极体与卵细胞的数目之比第Ⅱ卷非选择题29.(14分)干扰素是人或动物的某些淋巴细胞受到病原微生物的诱导刺激后产生的蛋白质,现已广泛用于病毒性疾病和某些癌症的治疗,我国已能利用基因工程和微生物发酵的方法生产干扰素。

根据下面的干扰素生产过程示意图,回答问题:(1)过程1表示可以通过人工合成方法获得干扰素基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京市顺义区2014届高三第一次统练考试生物试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1.下列关于人体内有机物的叙述正确的是A.脂质不参与生命活动的调节 B.基因中的碱基有C、G、A、T、UC.核酸是储存遗传信息的物质 D.胰岛素促进肝糖原和肌糖元的分解2.下列有关生物膜的叙述,正确的是A.能分泌固醇类激素的细胞内质网比较发达B.核膜上的核孔可以让mRNA和DNA进入细胞质C.细胞膜上的受体是细胞间信息交流所必需的D.细胞完成分化以后,其细胞膜的通透性稳定不变3.下列关于某人的体细胞结构与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A.细胞若失去结构的完整性将大大缩短其寿命B.唾液腺细胞和肝细胞中的DNA相同但mRNA不同C.在mRNA合成的同时就会有多个核糖体结合到mRNA上D.胰岛素的加工、分类、包装由内质网和高尔基体共同完成4.下图表示一种物质的跨膜运输方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该膜中载体也能运输半乳糖B.氨基酸以该方式进入肌细胞C.该方式不会出现饱和现象D.该方式属于被动运输5.关于酶的叙述,错误的是A.同一种酶可存在于分化程度不同的活细胞中B.酶的活性最高时的温度不适合该种酶的保存C.低温能降低酶活性的原因是其破坏了酶的空间结构D.酶既可以作为催化剂,也可以作为另一个化学反应的底物6.下列关于高中生物学实验的相关内容,叙述不正确...的是A.研究遗传病发病率需要在人群中随机抽样调查B.成熟植物细胞发生质壁分离的原因之一是因为外界溶液浓度大C.生物组织中脂肪鉴定的结果是否理想的关键之一是切片的薄厚D.格里菲思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证明被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中的转化因子是DNA7.在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中,具有双层膜细胞器的主要功能是A.利用光能将无机物合成有机物 B.氨基酸合成蛋白质的场所C.将丙酮酸分解生成CO2和H2O D.能分解衰老死亡的细胞器8. 有人针对甲、乙两种植物设计实验,研究光照强度与光合速率的关系,结果如下表。

相关分析正确的是甲更适合在强光下生长B.用CO2吸收量可表示甲、乙植物光合速率C.甲植物的呼吸速率比乙植物的呼吸速率高D.光照强度在3~9之间时,限制甲、乙植物光合速率的环境因素相同9.下列关于有丝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A.赤道板是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出现的一种结构B.有丝分裂间期DNA复制的过程需要解旋酶参与C.染色单体形成于细胞分裂前期,消失于分裂后期D.有丝分裂中期和后期,染色体数相同,DNA分子数不同10.若不考虑基因突变,遗传信息一定相同的是A.来自同一只红眼雄果蝇的精子B.多利羊与为其提供细胞核的母羊C.来自绿萝同一枝条的不定根D.来自同一个麦穗的小麦籽粒11.下列有关基因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说法,错误的是A.在形成配子时都发生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分离B.两对或两对以上的基因传递中都遵循自由组合定律C.在生物的性状遗传中,两个定律可以同时发生作用D.揭示的都是真核生物细胞核中遗传物质的传递规律12. 甲、乙图示真核细胞内两种物质的合成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甲、乙过程通过半保留方式进行,合成的产物是双链核酸分子B.甲所示过程在细胞核内进行,乙所示过程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C.DNA分子解旋时,甲所示过程不需要解旋酶,乙过程需要解旋酶D.一个细胞周期中,甲过程在每个起点只起始一次,乙可起始多次13.某生物的体细胞染色体数为2N,该生物减数分裂的第二次分裂与有丝分裂的相同之处是A.分裂开始前,都进行染色体的复制B.分裂开始时,每个细胞中的染色体数都是2NC.分裂过程中,每条染色体的着丝点都分裂成为两个D.分裂结束后,每个子细胞的染色体数都是N14.下图表示不同基因型豌豆体细胞中的两对基因及在染色体上的位置,这两对基因分别控制两对相对性状,从理论上说,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A.甲、乙植株杂交后代的表现型比例是1∶1∶1∶1B.甲、丙植株杂交后代的基因型比例是1∶1∶1∶1C.丁植株自交后代的基因型比例是1∶2∶1D.正常情况下,甲植株中基因A与a在减数第二次分裂时分离15.低磷酸酯酶症是一种遗传病,一对夫妇均正常,他们的父母也都正常,但丈夫的妹妹和妻子的哥哥患有低磷酸酯酶症,这对夫妇生患病儿子的概率是A.1/3B.1/18C.1/8D.5/2416.某些遗传病常常可以通过一定的手段进行检测,下列不能..通过显微镜检查做出诊断的遗传病是A.镰刀型细胞贫血症B.苯丙酮尿症C.猫叫综合症D.21三体综合征体表示该染色体中的遗传物质改变后基因的变化情况。

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甲是染色体某一片段位置颠倒引起的B.乙可能是由基因中碱基对的缺失引起的C.丙可能是由基因中碱基对的替换引起的D.丁是染色体增加了某一片段引起的 18.下图所示为生物新物种形成的基本环节,对图示分析正确的是A.图中A 表示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为进化提供原材料B.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而影响种群基因频率的变化C.图中B 表示地理隔离,它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D.图中C 表示生殖隔离,指两种生物不能杂交产生后代19.在某二倍体作物育种时,将①、②两个植株杂交得到③,将③再做如下图所示处理。

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③→④过程一定发生了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B.在③→⑧的育种过程中所依据的遗传学原理是染色体变异C.⑧植株不能产生后代的原因是减数分裂中同源染色体联会紊乱D.③→⑨过程为单倍体育种,⑨植株自交后代不会发生性状分离20. 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及稳态的叙述,错误的是A.病原体与抗体的特异性结合发生在内环境中B.人体维持内环境稳态的调节能力有一定限度C.内环境的变化会引起相应的器官和系统活动随之改变D.内环境的渗透压下降会刺激下丘脑分泌抗利尿激素增加21. 下列关于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A.激素和酶都具有高效性,在非细胞条件下也能发挥作用B.激素和抗体都具有特异性,只能作用于特定的靶细胞C.如果神经中枢受损,机体的特异性免疫功能完全丧失D.兴奋是以神经冲动的形式沿着神经纤维传导的22. 激素作为一种化学信使,能把某种调节的信息通过体液运输至靶细胞。

下图表示影响血糖调节的因素及激素发挥作用的过程,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胰岛A细胞分泌的激素主要作用于肝脏细胞B.当血糖含量升高时,胰岛A细胞分泌的激素增加C.通过①→②→③刺激胰岛A细胞分泌激素的过程属于神经调节D.①表示的是内环境其主要的成分是血浆、组织液和淋巴23.下图为小麦籽粒发育过程中各种激素的含量变化,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小麦籽粒成熟后赤霉素合成量较小B.小麦籽粒形成初期细胞分裂素合成旺盛C.小麦籽粒的形成受多种激素的调节与控制D.小麦籽粒质量的增加主要取决于生长素的含量 `24.右图是反射弧的模式图(a、b、c、d、e表示反射弧的组成部分,Ⅰ、Ⅱ表示突触的组成部分),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正常机体内兴奋在反射弧中的传导是单向的B.切断d、刺激b,不会引起效应器收缩C.兴奋在结构c和结构b的传导速度相同D.Ⅱ处发生的信号变化是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25.森林被砍伐殆尽,一段时间后该处出现了新的生物群落。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该群落形成过程中先出现的生物最可能是地衣B.各种昆虫迁入不会影响该地区的物种丰富度C.若有人类活动,则该群落演替的速度和方向可能发生变化D.演替过程中,灌木取代草本植物的主要原因是草本植物是较低等的植物26.下图表示生态系统中生物的部分代谢过程。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能进行过程①或者③的生物属于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B.能进行过程②或者④的生物属于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C.各种生物只能通过过程②为自身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D.过程②和过程④不可能在生物体的同一细胞内进行27.在生态系统中,能量可以通过食物链在生物群落中流动。

营养级越高,获得的能量越少。

下列解释错误的是A.各营养级中总有一部分能量被分解者利用B.各营养级中的能量一部分以热能形式散失C.生物维持自身的生命活动消耗一部分能量D.能量金字塔顶层的生物生命活动需要的能量少28.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这是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基础B.生态系统内部结构与功能的协调,可以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C.生物多样性对维持生态系统稳定性起重要作用,体现其间接价值D.生物的种类越多,食物网越复杂,生态系统的恢复力稳定性就越高29.在果酒、泡菜和腐乳制作过程中,都要防止微生物污染,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腌制泡菜的过程中密封不严,会导致泡菜腐烂变质B.在腌制腐乳配制卤汤时加入适量的酒可以抑制微生物的生长C.利用自然菌种发酵制果酒时,要将封有葡萄汁的发酵瓶进行灭菌D.将长满毛霉的豆腐放在瓶中,要逐层加盐且接近瓶口的盐要厚些30.科学家把天竺葵和香茅草进行体细胞杂交,培育出的驱蚊草含有香茅醛,能散发出一种特殊的气味,达到驱蚊且对人无害的效果。

下列关于驱蚊草培育的叙述,错误的是A.驱蚊草的培育过程需要利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B.驱蚊草的培育属于细胞工程育种,能克服远缘杂交不亲和障碍C.驱蚊草的培育过程要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去除细胞壁D.由杂种细胞形成杂种植株过程中,包含了减数分裂和细胞分化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50分)本部分共6小题,共50分31.(9分)分光光度计可以用来测定色素对不同波长的光的吸收能力,其显示屏的读数反映了光的强度。

有人利用分光光度计分别测定叶绿素对绿光和蓝光的吸收情况,结果如下。

(1)叶绿体的上含有色素,提取色素需要使用。

(2)上述实验表明叶绿素对光吸收率低,判断依据是。

(3)生物学家将棱镜产生的光谱投射到一段水绵上,并在水绵的悬浮液中放入好氧细菌,一段时间后好氧细菌的分布如右图所示。

结果显示好氧细菌聚集在区域,原因是。

(4)在其他条件适宜的情况下,水绵正常进行光合作用时突然停止光照,在短时间内叶绿体中C3化合物含量的变化是,原因是。

32.(8分)科学家已将豌豆部分相对性状对应的等位基因定位在相应的染色体上,如下表所示。

(1)豆荚的性状由两对基因控制,这两对基因的遗传符合定律。

(2)若进行验证自由组合定律的实验,观察种子形状和茎的高度的遗传表现,选作杂交亲本的表现型应是,基因型是。

F2代中重组类型占。

(3)目前发现L基因有三个突变等位基因,分别造成多肽链的229、276和376位氨基酸发生改变,如下表所示(表中的碱基代表密码子)。

事实说明基因突变具有性。

②L基因中模板链碱基变化为,导致多肽链中第276位氨基酸的改变。

③上述基因突变中,第位氨基酸的改变是因为碱基对缺失造成的;第位氨基酸的改变是因为碱基对替换造成的。

33.(8分)下面是某同学自己制作果酒、果醋的实验流程示意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