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七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
专题七.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
专题七.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一)了解俄国国内战争后苏维埃政权面临的形势,了解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实施及评价,了解新经济政策实施背景及影响,认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转变的必要性。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背景外国武装干涉,国内叛乱,物质严重匮乏,苏俄面临严峻的政治、经济形势①长期战争对经济的破坏。
②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严重损害了群众利益,引发严重的经济政治危机。
措施余粮收集制以固定的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影响①积极:它适应了战时的需要,最大限度地集中了全国的人力、物力、财力,保证了军事上的胜利,使苏维埃站稳了脚跟。
②消极:许多措施超出了战时需要的限度,损害了农民的利益,挫伤了农民的积极性,而且违背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最终导致了严重的经济和政治危机。
目的:平息农民不满,调动其生产积极性,解决国内政治和经济危机,逐步向社会主义过渡▲新经济政策的“新”:通过在一定限度内发展资本主义,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来扩大生产,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
▲启示:①生产关系必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②经济建设必须依据国情,实事求是,遵循经济规律。
(二)列举“斯大林模式”经济体制的主要表现,认识其在实践中的经验教训。
1、确立标志:1936年新宪法的颁布标志着斯大林模式的形成2、“斯大林模式”经济体制的表现:实行单一的公有制,高度集中的国家指令性计划模式,排斥市场调节,以行政手段管理经济,片面优先发展重工业。
3、影响:(1)历史功绩:国家能集中全国人力、物力、财力开展社会主义建设并取得重大成就,使苏联迅速实现了国家工业化,工业产值跃居欧洲第一、世界第二。
(2)弊端:①长期片面地优先发展重工业,造成农业和轻工业的落后;②长期执行指令性计划,压抑了地方和企业的积极性,成为苏联经济进一步发展的障碍4、经验教训:①遵循经济发展规律;②要从本国的国情出发,制定正确的方针政策;③生产关系的变革必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④国民经济应按比例协调发展;⑤应注意切实保护农民利益,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专题七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
专题七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一、选择题1.(2012·湛江二模)作为苏联建国初期社会主义建设的不同探索,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与新经济政策相同的是()A.都是为了保证军事斗争的胜利B.都由于对农民的剥夺破坏了工农关系C.都起到了巩固苏维埃政权的作用D.都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解析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确是为了保证军事斗争的胜利,而新经济政策不是,排除A项。
B项符合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影响,不是新经济政策的影响,排除B项。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不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排除D项。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保证了军事斗争的胜利,起到了巩固苏维埃政权的作用,新经济政策改善了工农关系,恢复了经济,也起到了巩固苏维埃政权的作用。
所以正确选项为C 项。
答案 C2.1928年,苏联政府决定采取非常措施,强迫富裕农民把多余的粮食按固定价格卖给国家,违抗者的粮食和农具被没收,并被判处徒刑。
这种做法直接违背了()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精神B.新经济政策的精神C.农业集体化的精神D.社会主义工业化的精神解析根据题干中的“粮食按固定价格卖给国家,违抗者的粮量和农具被没收,并被判处徒刑。
”可知该做法违反了市场规律,即违反了新经济政策的精神,故选B项。
A、C、D项都是以行政命令取代了市场体系,故应排除。
答案 B3.(2012·宁波质检)斯大林在苏联执政时期开创的经济建设模式,被称为“斯大林模式”。
这一经济体制的本质特征是() A.政府用行政命令来管理经济B.权力高度集中,缺乏群众监督C.忽视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D.否定价值规律和商品市场关系解析B和C两项反映的是斯大林时期的政治体制,应排除;A 项是斯大林经济体制的表现,应排除;只有D项揭示的是斯大林经济体制的规律,故选D项。
答案 D4.有一则前苏联笑话:农夫伊万抓到一条大鱼,回家对老婆说:“我们有炸鱼吃了!”老婆说:“没有油!”伊万说:“那就煮!”老婆说:“没有锅!”伊万说:“那就烤!”老婆说:“没有柴!”伊万气得走到河边把鱼扔回去。
历史(人教版)必修二专题七: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
知识联系与比较: 美国罗斯福新政与苏俄的新经济政策。
1、从新的理论方面来看,新经济政策利用商品市 场理念;罗斯福新政利用国家干预经济理论(凯 恩斯主义) 2、从新特点方面来看:新经济政策利用商品货币 关系发展社会主义;后者采用国家干预经济的措 施来维护发展资本主义。
第2课 斯大林模式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概念理解: 斯大林模式:苏联在20世纪20——50年代斯大林执政时期 形成的高度集中的社会主义政治经济体制,它不是社会主 义建设的唯一模式。 知识体系: 斯大林的工业化之路 1、斯大林模式形成的基础 农业全盘集体化
2、斯大林模式的确立
3、如何认识评价斯大林模式
知识讲解
1、苏俄在实行新经济政策时期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时期。 工业企业经营方式有很大不同。根据苏俄新经济政策和战时 共产主义政策的区别,我们可以推出,这种不同主要表现在 A、集中全国的力量优先发展重工业 B、在生产资料私有制的基础上扩大经营权 C、国家政权和国外、国内私人资本合作 D、重要工业企业归国家所有和由国家经营 2、有人说美国罗斯福新政是“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有人 称苏俄新经济政策是:布尔什维克转向资本主义“。这两种 看法的共同缺陷中最根本的是 A、只看到政策引起的直接的、表面的变化 B、没有从政策实施的根本目的上看问题 C、没有从发展的辨证角度分析问题 D、没有看到政策仅在一定限度内调整
一是通过在一定限度内发展资本主义,利用市场和商品货 币关系来扩大生产,改善和工农联盟,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 这是新经济政策“新”之处。 二是在公有制为主导的前提下,允许多种所有制形式存在。 实质上是在国家掌握主要经济命脉的前提下,允许私人经济等 多种经济成分的存在,允许商品经济的发展。
专题七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
专题七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一、初期探索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与新经济政策“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背景严峻的国内外形势①外:帝国主义的武装干涉②内:国内反动势力的反扑①经济危机:四年世界大战和三年国内战争的破坏;自然灾害;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失误②政治危机:农民不满、工人罢工、波罗的海舰队水兵叛乱内容农业余粮收集制固定的粮食税工业工业国有化(大中小企业一律收归国有。
单一的公有制,高度集中管理)国家资本主义(国家掌握经济命脉的前提下,实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并存)商业取消自由贸易(否决商品货币关系)实行自由贸易(利用商品货币关系)分配实物配给制,成年人劳动义务制按劳取酬的工资制影响积极最大限度地调动了全国的财力、物力,为保卫苏维埃国家政权创造了必要的物质前提①调动了广大人民的生产积极性,国民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为实现工业化打下坚实基础。
②满足了劳动者的经济要求,收到广大工人农民的欢迎,巩固了工农联盟和苏维埃政权。
③找到一条俄国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道路。
消极使农民负担过重,挫伤了农民的积极性,而且不符合客观价值规律,也对国家的经济造成了不利影响,最终引发了全国范围的经济和政治危机,它并不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
▲新经济政策的“新”:新经济政策是通过在一定限度内发展资本主义,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来扩大生产,改善和工农联盟,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
这是新经济政策“新”之处。
2、苏联的成立①1922年12月,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第一次代表大会召开,成立了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苏联)——自愿和平等的基础上成立②1924年1月,苏维埃第二次代表大会通过苏联第一部宪法,把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以法律形式确定下来二、斯大林模式的形成与评价1、社会主义工业化与农业全盘集体化社会主义工业化农业全盘集体化背景①国内:1925年,苏联国民经济基本恢复后,仍是一个只能输出农产品、输入机器装备的落后农业国。
专题七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
专题七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一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期探索二、评价战时共产主义政策(1)积极方面:在当时的情况下发挥了积极作用,集中了一切人力、物力,巩固了新生的苏维埃政权;是党探索向社会主义过渡提供了一种尝试。
(2)消极方面:实践证明这一政策中的一些措施不符合经济发展规律,严重损害了农民和工人的利益,使工农联盟也濒于瓦解。
因此它不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道路。
三、新经济政策(1)、实施的背景●长期的战争,加上自然灾害,经济遭到了严重的破坏,濒临崩溃。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弊端日益严重,引发了严重的经济和政治危机。
(2)实施的标志:1921年3月俄共(布)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3)、特点:①管理方法、手段:高度集中,行政管理。
利用商品货币关系进行社会主义建设。
②经济体制方面:单一的公有制体制。
在公有制的前提下,允许多种所有制形式存在。
新经济政策“新”在:通过在一定范围里恢复资本主义,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来扩大生产,改善和工农联盟,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
(4)、作用:①积极方面:a、促进了经济的迅速恢复,到1925年,苏俄的国民经济基本恢复。
b、起到了巩固工农联盟、稳定政治形势的作用。
c、是列宁对俄国这样落后的国家如何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是一条适合俄国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道路。
②消极方面:在实施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一些问题,加之领导人对这种政策的必要性和长期性认识不足,以致后来过早地终止了新经济政策的执行。
由此可见,任何政策都不能永保不衰,必须审时度势,积极应变!四、苏联的建立:(1922-1991)时间:1922年。
1924年苏联第一部宪法诞生二、斯大林模式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一、斯大林模式:(一)含义:是指苏联在20世纪20-50年代斯大林执政时期形成的高度集中的社会主政治经济体制。
(特点:高度集中)(二)形成过程:1、形成背景:①是在实行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②是在外部存在帝国主义包围和威胁,内部存在落后的经济文化条件下形成的;③与俄国的专制主义历史传统④与斯大林个人因素有关2、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高速优先发展重工业①1925年,联共(布)十四大提出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的方针;②1926年,苏联进入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时期;③1928-1932年“一五”计划,提前完成;④1933-1937年“二五”计划,提前完成;国家实现工业化。
专题七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
专题七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考点一、了解战时共产主义政策1、背景:1918年协约国对俄进行武装干涉,1918年下半年,苏俄失去了主要的粮食产地,整个苏维埃政权陷入重重包围之中。
2、内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从1918年夏开始推行,主要内容:实行余粮收集制;普遍实行工业国有化;取消商品贸易;实行普遍义务劳动制。
3、评价:⑴积极作用: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实施是有成效的,它最大限度地动员了全国的财力、物力,为保卫苏维埃国家创造了必要的物质前提。
这一政策的实施,对粉碎国内外敌人的武装进攻,在军事上起到了战胜敌人的保障作用;⑵消极影响:国家垄断全部经济,取消商品生产,实行平均分配,不符合经济发展的规律,触犯了广大农民和工人的利益。
它不是无产阶级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道路。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在后来遇到极大的危机,说明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的道路需要不断进行探索。
考点二、理解实施新经济政策的必要性⑴经济危机:①经过七年的国际、国内战争,苏俄经济遭到严重破坏;②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带来的弊端日益显现,引起人民不满;⑵政治危机:经济困难造成严重的政治危机:广大农民开始对余粮收集制不满,许多地区发生农民暴乱;在城市,工人纷纷罢工;⑶客观条件:当时苏俄的生产力水平较低,小农经济占优势,工业生产落后。
这从根本上决定了苏俄必须实施与当时生产力水平相适应的经济政策。
考点三、了解新经济政策的内容并认识其作用1、内容:(1)农业方面,以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2)工业方面,特别是一些中小企业,允许私人和外国资本家经营;(3)商业方面,允许自由贸易,恢复货币流通和商品交换;(4)分配方面,实行按劳分配制。
2、作用:(1)标志着苏维埃政权把工作中心由反对国内外敌人的武装干涉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施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用行政手段加快农业集体化;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排斥市场调节。
单一的公有制。
考点五、认识“斯大林模式”在经济实践中的经验教训1、在“斯大林模式”下,国家可以按照统一计划调配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在较短的时间里实现经济的快速发展。
专题七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
专题七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一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期探索【课程标准】了解俄国国内战争后苏维埃政权面临的形势,认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转变的必要性。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简述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内容,归纳该政策的特点。
分析新经济政策实施的背景,认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转变的必要性。
归纳新经济政策的特点,说明新经济政策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有益探索。
过程与方法:列表比较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与新经济政策的异同。
联系中国目前改革开放的现实,认识新经济政策在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方面所做出的重要贡献。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简述以列宁为首苏维埃政权克服种种严峻困难巩固新政权的事实,树立战胜困难的勇气和决心。
通过了解列宁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做出有益探索的事实,坚定求真、务实和创新的科学态度。
【重难点突破】重点:比较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与新经济政策的异同点难点:如何评价新经济政策【教学过程】一、检查学生自主学习情况。
二、教师精讲:1、比较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与新经济政策的异同点2、阶段:第一阶段:探索阶段:建立社会主义国家、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第二阶段:高度集中的斯大林模式阶段第三阶段:改革阶段:局部改革: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改革;彻底改革:戈尔巴乔夫改革三、学习探究:(一)非常时期的非常政策——战时共产主义政策1、背景2、目的3、内容4、性质5、影响:积极影响;消极影响探究一: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被称为“非常时期的非常政策”,其非常性体现在哪?(二)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1、原因2、表现(三)新经济政策的实施1、背景2、实施3、.标志4、内容5、实质6、影响:经济;政治探究二:新经济政策的“新”在哪?四、课时作业二斯大林模式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知识与能力1.知道斯大林模式形成的原因和确立的标志;列举斯大林模式的主要表现;认识斯大林模式在实践中的经验教训;2.简述斯大林的工业化之路和苏联工业化建设取得的巨大成就,分析其原因,概括其存在问题。
专题七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人民版)
专题七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期探索一、战时共产主义政策1.背景(1)国际:帝国主义对俄国进行武装干涉。
(2)国内:被推翻的地主和资产阶级企图恢复旧政权不断发动叛乱。
2.内容(1)农业:实行余粮收集制。
(2)工业:企业一律收归国有,实行高度集中管理政策。
(3)产品分配:取消自由贸易,实行实物配给制和成年人劳动义务制,规定“不劳动者不得食”。
3.评价(1)积极影响:①适应了战时需要,为战胜国内外敌人提供了保证。
②巩固了苏维埃政权。
(2)消极影响:①实施过程中出现了许多弊病和错误。
②导致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
二、新经济政策的实施1.背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已不适应战争结束后的新情况,导致经济、政治危机。
2.提出:列宁在1921年3月俄共(布)第十次代表大会上提出。
3.内容(1)农业:以固定的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农民可自由支配纳税后剩余的所有粮食。
(2)工业:改变国营企业高度集中管理的办法,实行经济核算。
在国家掌握经济命脉的前提下,实行国家资本主义,将部分国有企业采取租让制和租借制的形式。
(3)商业:允许商品买卖,实行自由贸易。
(4)分配制度:废除实物配给制,实行按劳取酬的工资制。
4.作用(1)经济:使苏俄经济走出困境,为实现工业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国民经济已基本得到恢复,人民生活有了初步好转。
(2)政治:工农联盟得到巩固,从而巩固了苏维埃政权。
(3)理论:找到了一条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是列宁的一次有益探索。
[轻巧识记]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一个背景:外国武装干涉与国内叛乱,内忧外患。
两个特点:“战时”和“共产主义”。
三个结果:战争胜利、经济危机、政治危机。
四点内容:余粮收集制、企业国有化、取消自由贸易、实物配给制。
[思维升华]新经济政策的“新”及其实质表现主要“新”在重视商品经济、开放市场、允许自由贸易和货币流通实质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来扩大生产,巩固与扩大工农联盟,逐步地、间接地过渡到社会主义,推进以生产力为核心的现代化建设[概念阐释]新经济政策中的租让制和租借制租让制是在苏维埃政权的监督下,通过订立合同把国家当时尚无力经营的某些工矿企业、森林、油田、土地等按一定条件和期限租给外国资本家,由承租的资本家经营,承租者把产品的一部分交给苏维埃国家,并按合同提取利润,合同期满后,国家即将企业收回,资本家得到的是利润,国家得到的好处是发展了生产力。
专题七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
• 一、赫鲁晓夫改革 • 1、背景:
• (1)20世纪50年代,苏联斯大林模式引发的问题日益 显露。
• (2)斯大林逝世为改革提供契机与可能。
• 2.内容:
• (1)经济改革: • ①农业方面:取消农产品的义务交售制,实行收购
制,提高收购价格,增加农民收入;鼓励农民和农场职 工发展家庭副业,扩大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的自主权; 大规模开垦荒地,提高粮食产量,提倡种植玉米。
• ②工业方面:扩大地方和企业的自主权;精简机构。 • (2)政治改革:主要是平反冤假错案;破除对斯大林
的个人迷信,强调集体领导原则。
3、赫鲁晓夫改革的结果:
• 结果:赫鲁晓夫改革冲击了 • “神圣不可侵犯”的斯大林模 • 式,打开了苏联社会主义改 • 革的闸门,具有探索性和开 • 创性。但收效甚微。
⒈走自己的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⒉完善民主法制; 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⒋反对霸权主义; ⒌抵制和平演变; ⒍抓好党的建设; ……
实践证明这不是一种理想的政策,一些措施(如国家垄断全部经 济、取消自由贸易、实行平均分配等)不符合经济发展规律,严 重损害了农民和工人的利益,使工农联盟也濒于瓦解。
1918—1920年,苏维
埃俄国进行了粉碎国 内反革命叛乱和协约 国武装干涉的革命战 争,捍卫了新生的苏 维埃政权。
三年艰苦的内战 结束了,战时共产主义
苏联解体的原因
历史原因 :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斯大林模式)的 弊 端和政策上的错误长期得不到纠正 。 直接原因:戈尔巴乔夫上台后推行的错误路线和政策,导致 了苏联的解体 。
外部原因: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苏联实行“和平演变”战略。
苏联解体、苏共 垮台后,许多西方著 名的苏联问题专家坦 率地承认,虽然他们 十分了解苏联体制的 根本弱点,但他们当 中几乎没有人曾料到, 一个昔日集权强大的 超级大国苏联,会在 短短的几年内就彻底 垮掉,而且事先似乎 没有要垮台的任何征 兆。
专题七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
专题七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一、战时共产主义:1918——19211、背景:苏俄面临严峻形势:帝国主义武装干涉;国内反革命势力叛乱。
2、内容:农业:余粮收集制;工业:大中小工业收归国有,高度集中管理;商业:取消商品自由贸易;(否定商品、市场关系,违背经济规律)分配:强制劳动,实行实物配给制。
3、特点:(1)特殊历史条件下(严酷战争)的军事性非常措施;(军事行政手段控制经济)(2)否定商品、货币、市场关系;(违背了经济发展规律)4、评价:积极:在当时实行非常必要;最大限度地集中了财力、物力,保证了战争胜利,巩固了苏维埃政权;消极:(1)挫伤了农民积极性,造成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采用强制手段,实行平均主义,违背了经济发展的规律。
)(2)不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道路。
(作为一种社会主义模式,超越了当时生产力水平。
)二、新经济政策:1921——19251、背景:①国内战争结束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弊端日益显现;②苏维埃政权面临严重的经济、政治危机。
(必要性)2、开始标志:1921年,俄共(布)十大;《关于以实物税代替余粮收集制的报告》。
3、内容:农业:用固定的粮食税取代余粮收集制;(核心)工业:允许外国、本国资本家经营中小企业,采取租借制、租让制形式,实行国家资本主义;商业:允许自由贸易;分配:废除平均主义配给制,实行按劳取酬的工资制。
4、特点:(1)国家掌握经济命脉的前提下,允许多种经济成分并存;(2)通过一定限度内发展资本主义,运用商品、货币、市场关系发展经济;(3)逐步向社会主义过渡。
5、意义:(1)调动了人民积极性,使经济得到恢复,为国家工业化打下了基础;(2)巩固了工农联盟和苏维埃政权;(3)是一条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道路。
(4)但因后来的领导人对其认识不足而被过早的终止。
三、“斯大林模式”:1、苏联的成立:1922年12月,由俄罗斯、乌克兰、白俄罗斯和南高加索组成。
2、经济建设:工业化和农业全盘集体化。
知识梳理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和教训
知识梳理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和教训专题七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一、初期探索新经济政策是通过在一定限度内发展资本主义,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来扩大生产,改善和工农联盟,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
这是新经济政策“新”之处。
2、苏联的成立①1922年12月,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第一次代表大会召开,成立了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苏联)——自愿和平等的基础上成立②1924年1月,苏维埃第二次代表大会通过苏联第一部宪法,把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以法律形式确定下来二、斯大林模式的形成与评价1、社会主义工业化与农业全盘集体化概念:指苏联在20世纪20-50年代斯大林执政时期形成的高度集中的社会主义政治经济体制形成标志:1936年苏联新宪法的颁布,标志着斯大林模式的形成①经济:实行单一的公有制,高度集中的国家指令性计划模式,排斥市场调节,以行政手段管理经济,片面优先发展重工业。
特点②政治:高度集权,个人专断,缺乏民主;党政不分,干部终身制、任命2、斯大林模式制,缺乏群众监督。
③思想:个人崇拜,文化专制,严厉控制思想舆论,行政手段干预思想问题和学术问题。
(1)历史功绩:基本适应苏联当时国情,能集中全国人力、物力、财力评价开展社会主义建设并取得重大成就,使苏联迅速实现了国家工业化,也为日后战胜德国法西斯奠定了物质基础。
①经济上:a片面发展重工业,使农业和轻工业长期处于落后状态;b长期执行指令性计划,压抑了地方和企业的积极性;(2)弊端:c国家从农民身上拿走的东西太多,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不高。
②政治上:权力过度集中,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遭到严重破坏。
③文化上:文化专制,损害了文化科学事业的繁荣和发展。
【09年高考试题】一、选择题1. (2009高考广东单科)列宁曾讲过:“我们用'强攻'办法,即用最简单、迅速、直接的办法实行社会主义的生产和分配原则的尝试已告失败”这里的“尝试”是指A.十月革命 B.斯大林模式 C.新经济政策 D.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解析】D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实质是不要市场和货币以及商品经济,用行政和军事的手段干预经济,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而新经济政策的实质则是利用市场和货币关系,甚至一定程度上恢复发展资本主义,建立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
专题七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
专题七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第1课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期探索教学要求:了解俄国国内战争后苏维埃政权面临的形势,重点掌握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的背景、内容、作用,认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转变的必要性。
知识盘点及重难点分析: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1)背景:十月革命后,国内战争爆发,新生的苏俄面临着严峻的政治经济形势。
列宁实施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希望以此来打退国内外敌人的进攻并实现向社会主义经济的直接过渡。
(2)内容:余粮征集制;普遍实行工业国有化,将大中企业收归国有,对小企业实行监督;取消商品贸易,一切生活必需品都由国家集中分配;强制劳动,实行“不劳动不得食”的原则。
(3)作用: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在当时最大限度地集中了全国的人力、物力、财力,保证了军事斗争的胜利;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许多措施超出了战时需要的限度,而且在战争基本结束后引起了农民的反对。
(4)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评价积极:①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实施是苏联特殊历史条件下实施的一项经济政策。
残酷的战争环境、经济的破坏、物资极度缺乏迫使苏维埃政府在政治、经济、军事诸方面采取果断措施。
②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一种特殊的经济体制;它使苏维埃政府最大限度地动员了全国的财力物力,为保卫苏维埃国家创造了必要的物质前提。
弊端:③随着战争的结束,这一政策的弊端白益显露。
由于它忽略经济发展的规律,引起了农民普遍的不满,导致苏维埃的政治危机。
1921年在俄共“十大”上被新经济政策所取代,这表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不是向共产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
2新经济政策:(1)背景:国内革命战争结束后经济急需恢复,农民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不满;为解决国内的经济困难和政治危机,1921年俄共(布)十大决定以粮食税代替余粮征集制,由此开始了由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的过渡。
(2)内容:以固定的粮食税代替余粮征集制;关系国家经济命脉的企业仍归国家所有,由国家经营;中小企业和国家暂时无力经营的企业,允许本国和外国资本家经营;恢复私人小企业;由产品交换转为允许自由贸易。
专题七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
• 斯大林有强烈的俄罗斯民族主义情绪,专 制主义、皇权主义思想严重。
(一)“斯大林模式”形成过程: 1、工业化之路
在资本主义国家,工业化通常是从轻工业开 始,……只有经过一个长时间,轻工业积累了利润 并把这些利润集中于银行,这才轮到重工业,积累 才开始逐渐转移到重工业中去,形成重工业发展的 条件。但这是一个需数十年之久的长期过程。 …… 共产党当然不能走这条道路。党知道战争日益逼近, 没有重工业就无法保卫国家,所以必须赶快发展重 工业,如果这事做迟了,就要失败。” ——《斯大林选集》
背景
国内外形势严峻; 经济政治危机; 粮食税 国家资本主义 实行自由贸易
工资制 使国民经济得到恢复 和发展。
内 农业 余粮收集制 容 工业 国有化
商业 分配
取消自由贸易
实物配给制
结果
巩固政权;不适 应生产力发展, 影响经济发展, 引起经济政治危 机。
思考题
新经济政策 新在何处? 新经济政策的实质: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来 扩大生产,巩固工农联盟,并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
什么是社会主义?
马克思关于社会主义的设想:
无产阶级成为统治阶级,实行民主; 在生产力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基础上建立社会 主义,实行公有制、计划经济和按劳分配,取 消商品生产和货币; 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
列宁
斯大林
赫鲁晓夫
勃列日 涅夫
戈尔巴 乔夫
有 益 探 索
模 式 形 成
三、莫斯科落日——戈尔巴乔夫改革(1985-1991) 1.内容: (1)经济: “加速发展战略” (2)政治: ① “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代替 “科学社会主义”; ②倡导“民主化”和“公开性”; ③推行政治多元化,实行多党制 2.结果:失败,苏联解体
专题七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
1921年,苏俄实施新经济政策
3、内容
政策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新经济政策 内容 农业 余粮收集制 固定粮食税 减轻了农民负担,提高了 (农民除口粮、种子粮以外 (纳税后的余粮归农民支配) 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的一切余粮收归国有)
工业 全面推行工业国有化。建 立高度集中的经济管理体 制 (单一的公有制,高度集 中管理) 取消自由贸易
20C苏联的主要领导人有哪些?
列宁 斯大林 赫鲁晓夫 勃列日 涅夫 戈尔巴 乔夫
苏联成立— 1922.12.30
苏联解体- 1991.12.21
俄国十月革命
1917 年11月(俄历十月)
列宁领导了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 一个无产阶级政权—苏维埃政权。
材料一:1918年5月, 5万多人的捷克斯洛伐克 军团在协约国的支持下 发动叛乱。1919年开始, 协约国发动3次大规模武 装进攻;1919年3月,西 伯利亚的前沙皇俄国海 军上将高尔察克在英国 支持下向红军发动进攻; 1919年夏到1920年初, 以前沙皇将军邓尼金指 挥的白军为主,英法等 国派军队参战,从南方 向莫斯科发动进攻; 1920年4月,协约国怂恿 波兰军队进攻苏俄。
1918年,苏俄实施战时共产主义政 策
列宁的决定:实施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祖国母亲在号召
你参加红军了吗?
1918年9月,在“一切为了前线,一切为了战胜敌人” 的口号下,苏维埃共和国把各项工作都转入战时轨道。
2、内容
1、农业: 余粮收集制-无偿征收农民余粮 2、工业: 推行工业国有化-大中小企业全部收归国有 建立高度集中的经济管理体制 3、贸易: 取消自由贸易
政府对国企实行经济核算, 在国家掌握经济命脉的前提 提高了劳动生产率, 下,实行国家资本主义
专题七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和教训
布尔什维克面临着创建太平盛世的挑战,他们对如何应对这一 挑战毫无准备。过去的历史中没有模式可遵循,马克思主义著作也 没有多大用处,因为他们几乎论述如何夺取政权,而没有论及夺取 政权以后该怎么办。起初,几乎没有可以试验的机会,因为生存斗 争比其他任何事情都重要。所谓的战时共产主义盛行于1917年至 1921年间。其主要特征一是对土地、银行、对外贸易和重工业实行 国有化,二是强行征收士兵和城市居民所必需的剩余农产品。 内战结束后,农民们拿起了武器,反对无偿的征收。注重实际 的列宁认识到让步是不可避免的——因而在1921年采取了新经济政 策,这一政策允许局部恢复资本主义,尤其在农业和贸易方面…… 不过列宁设法使国家控制了土地所有权,控制他所称的“制高点” (银行对外贸易重工业和运输业)。对列宁来说,新经济政策并不 意味着社会主义在俄国的结束,而是暂时的退却,“后退一步为的 是前进两步”。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简述苏联农业集体化实行的背景。如何评价这一政策?
背景:
A理论探索:如何将落后小农业发展为社会化大生产?如何引 导小生产者逐步改造为社会主义 劳动者?
B落后的小农经济不适合快速发展的工业化建设的需要。 方针:逐步集体化演变为全盘集体化。 评价: 积极方面:解决了工业化急需的粮食、原料和资金问题。 弊端:A贪大求公,超越了当时苏联农村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 求;B违反自愿原则,用行政命令或变相暴力强迫农民立即加 入集体农庄。 C从农民手中拿走的太多,农民利益受到损害, 挫伤了生产积极性;D消灭富农的政策加剧了社会矛盾。所有 这些都造成苏联农业长期不景气,使工农联盟出现危机。
影响: 使苏联由落后的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国力上升;苏联的国际 地位提高,1933年美苏正式建交; 许多国家开始仿效苏联实行不同的经济计划,以减轻本国的经 济困难。
专题七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
专题七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专题主旨:十月革命后苏俄(联)的经济政策经历了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到新经济政策的转变;从斯大林模式到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戈尔巴乔夫的先后改革,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的复杂性、艰巨性和曲折性。
主要表现●国内战争时期,苏俄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战争结束以后,在列宁领导下,苏俄又实行了新经济政策。
新经济政策促进了经济的恢复,起到了巩固工农联盟、稳定局势的作用,也是对社会主义道路的一次成功探索。
●斯大林执政时期,逐步取消了新经济政策,建立起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斯大林模式,它使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也给苏联的持久发展带来了很多隐患。
●斯大林逝世后,苏联经历了几次改革,但都无法从根本上突破斯大林模式,改革成效不大,经济发展迟缓。
戈尔巴乔夫的改革,背离了社会主义道路,改革失败,成为导致苏联解体的重要原因。
第1节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期探索【课标要求】1、了解俄国国内战争后苏维埃政权面临的形势。
2、认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转变的必要性。
【知识归纳】一、非常时期的非常政策——战时共产主义政策1.背景(1)十月革命胜利后,苏俄与德国签订《布列斯特和约》,使苏俄退出了第一次世界大战。
(2)1918年,战胜的协约国开始对苏俄进行武装干涉,他们与苏俄国内反革命势力相勾结,对新生的苏维埃政权发动了疯狂进攻。
(3)1918年下半年,苏俄四分之三领土落入敌手,并失去主要的粮食产地,苏维埃政权面临危急。
2.目的:集中全国的物力、财力,战胜敌人,赢得国内战争的胜利,巩固苏维埃政权。
3.内容(1)农业方面:实行余粮收集制。
(2)工业方面:不论企业大小,一律收归国有,实行高度集中的管理政策。
(3)产品分配方面:国家取消了自由贸易,实行实物配给制。
(4)劳动方面:实行成年人劳动义务制,规定“不劳动者不得食”。
4. 性质:是苏俄在战争逼迫的特定环境下采取的性非常措施。
5. 意义:适应了战时需要,将全国有限的人力物力高度集中起来,保障了红军的军备供应,为战胜国内外敌人提供了保证,使苏维埃政权站稳了脚跟。
专题七、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
延伸:你认为苏俄能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直接过渡到共产主义社会吗? 1)它希望在生活中排斥商品货币关系, 用军事和行政的手段控制社会的动机,进 而直接进入社会主义。
2)从发展经济的角度而言,这一政策 超越了生产力水平,不利于经济的恢复 和发展。
2、新经济政策(1921~1928) 背景 严重的政治经济危机
四年大战、三年内战 严重自然灾害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引起人民不满 (工、农、兵)
实施
1921年3月俄共(布)第十次代表大会上。
为了解决经济和政治危机。(迅速恢复被战争破坏的经济, 目的 巩固苏维埃政权)
本质
生产关系必须适应生产力这一规律决定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1918~1920) 实质 在小农经济占优势的、生产力落后的国家 直接向社会主义过渡 评价
积极方面: ①它是苏俄在战争逼迫的特定环境下采取的军事性非常措施。
②它最大限度地集中了全国的财力、物力,保障了军事胜利,巩固 了苏维埃政权。
③为布尔什维克探索向社会主义过渡提供了一种尝试。
消极方面: ①它的许多措施超出了战时需要的限度,引起工农群众的不满;
满情绪,斯大林发动了大清洗运动,从而为
实现国家工业化和农业全盘集体化扫清了政
治障碍。由此可见,三大运动是相辅相成、
紧密配合的。于是,最终形成了以高度集中
为基本特征的斯大林模式。 ——《斯大林与社会主义》
斯大林模式
生产资料所 有制 工业化道路 农业制度 经济体制 政治制度 公有制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模式
如何进行工业化呢?斯大林认为:
专题七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
同志们,炮火包围着我们, 凶猛的野兽齐向我们猛扑。 祖国的土地上盘踞着暴徒。 我们的命运注定只有两种: 不战胜,就在战斗中光荣 牺牲。 ——苏俄革命诗人 杰米扬·别德内依
结合教材思考:诗中的野兽和暴徒分别指什 么?反映了当时苏俄面临着怎样的处境?
“彼得格勒处于空前未有的悲惨境地。 没有面包。发给居民的只是剩下的一 些马铃薯粉、面包干…… ——列宁 然而当城市在挨饿的时候,当饥肠辘 辘的工农红军前线流血的时候,家里 藏着粮食的富农却在窃笑。 ——《大国崛起》
由于实行新经济政策,耶戈列夫斯克地方农民 的积极性迅速提高,这是他们在踊跃交纳粮食税 (1922年)
1913年—1925年俄国/苏俄/苏联的农业生产 情况 1913年 1920年
农业总产值 (% ) 种植业(%)
1925年 112 107 121 7.247
1925年 /1913年 112 107 121 94.7
1920年苏俄发生的示威游行
针对不满情绪,列宁在深思着, 酝酿着实行新经济政策。
1921年时的列宁
1921年俄共(布)召开第10次代表大会。根据列宁的提 议,大会于3月15日通过决议,决定用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 制,以新经济政策取代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新经济政策
背景
经济危机 政治危机
1.农业:粮食税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背景
苏俄面临严峻形势 1.农业:余粮收集制
内容
2.工业:国有化 3.商业:取消自由贸易 4.分配:国家统一分配 不劳动者不得食 积极:巩固了苏维埃政权 消极:损害了广大人民的利益, 不利于生产力的发展。
评价
材料1:从1919年到1920年,红军粉碎了协 约国策划的三次大规模武装进攻,捍卫了十月革命 的成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标内容:了解俄国国内战争后苏维埃政权面临的形势, 认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转变的必要性。
(一)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1.背景:
国内:反革命势力活动猖獗;
国际:帝国主义势力疯狂进攻。
2.目的: 巩固苏维埃政权
3.内容:
项目
主要内容
农业 余粮收集制
工业 一律收归国有
商业 取消自由贸易
3.斯大林模式的形成标志:
1936年《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宪法》
(二)“斯大林模式”的表现
1.经济上: ①所有制形式:单一的公有制; ②管理体制:高度集中的经济管理体制; ③调节手段:排斥市场,指令性计划经济; ④管理手段:以行政手段管理经济。
材料:在那个时代,所有的生产、运输、销售都由国家计划安
引起经济政治危 机。
新经济政策 新在何处?
思考题
新经济政策的实质: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来 扩大生产,巩固工农联盟,并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
列宁对社会 主义建设道 路的不断探 索给我们怎 样的启示?
一切从实际出发。
二 斯大林模式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课标内容:列举“斯 大林模式”的主要表 现,认识其在实践中 的经验教训。
(4)过程:三个五年计划 (5)特点: (1)优先发展重工业;
(2)追求高速度; (3)指令性计划; (4)比例失调。
(6)问题:重工业过重、轻工业过轻、农业落
后,影响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和经济持续发展。
苏联”一五“计划期间工业化的重要工程之一——第聂伯河水电站
2.农业集体化
(1)背景:
①苏联农业落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②出现粮食收购危机,农业生产不能适应工业发 展的需要。
(2)时间:1927年联共(布)十五大;
1927-1937
(3)过程:
逐步集体化→全盘集体化→在全盘集体化基础上 消灭富农
(4)特点: ①全盘集体化 ②机械化 ③强制性
课堂活动:如果你是20世纪30年代的苏联农民,你 会过着怎样的生活?请说出你的内心感受和希望。
分配 实行实物配给制
劳动 成年人劳动义务制
4.评价:
积极作用
适应战时需要,集中人力物力保障军事上的胜利, 巩固了苏维埃政权。
失误
①执行过程中出现许多弊端和错误。 ②长期实行引发工人农民不满,导致经济、政治危 机。
结论: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不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
列宁说:我们原来打算直接用国家的法令, 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 的生产和产品分配。现实生活说明我们犯了错 误。
过早地终止。
比较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的不同
项目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新经济政策
背景 国内外形势严峻; 经济政治危机;
内 农业 余粮收集制 容 工业 国有化
商业 取消自由贸易
粮食税 国家资本主义 实行自由贸易
分配 实物配给制
工资制
结果 巩固政权;不适 使国民经济得到恢复 应生产力发展, 和发展。 影响经济发展,
斯大林:意为“钢铁般的人”,他出生于格 鲁吉亚一个鞋匠家庭。20岁时候,就成为了 一位职业革命家。1905年,他第一次见到列 宁,从此成为了列宁的支持者。列宁逝世后, 斯大林开始领导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 “在十月革命前的革命生涯中,斯大林曾 八次被捕,其中六次从流放地逃脱,又回到原 地继续革命。……应当说,斯大林令人信服地 展现了他非凡的意志力。……斯大林的思想, 对人的主观能动性比较看重,对客观规律则尊 重不够;对该做什么比较强调,对能做什么不 够重视,这恐怕是造成斯大林理论思想中主观 主义过多的原由之一。”
——《斯大林选集》
(1)背景: ①苏联工业技术水平落后; ②外部面临资本主义的威胁; ③斯大林成为苏联主要领导人。 (2)时间:1925年12月联共
(布)十四大 (3)核心内容:优先发展重
工业
直到1928年,苏联的工业产值还不到德国的一半, 美国的八分之一,全国只有不到三万辆拖拉机,99% 的耕种要靠畜力和人力来完成。
• 斯大林有强烈的俄罗斯民族主义情绪,专 制主义、皇权主义思想严重。
(一)“斯大林模式”形成过程: 1、工业化之路
在资本主义国家,工业化通常是从轻工业开 始,……只有经过一个长时间,轻工业积累了利润 并把这些利润集中于银行,这才轮到重工业,积累 才开始逐渐转移到重工业中去,形成重工业发展的 条件。但这是一个需数十年之久的长期过程。 …… 共产党当然不能走这条道路。党知道战争日益逼近, 没有重工业就无法保卫国家,所以必须赶快发展重 工业,如果这事做迟了,就要失败。”
积极:为解决工业化急需的 粮食、原料、资金等创造了 便利条件;
消极:
①引起农民的不满;
②挫伤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影响农业长久发展;
《片面的经济》
材料一:据统计,在苏联农村中,从1929年7月到1930年7 月,牛减少了32%,马减少了13%,猪减少了33%,羊减少 了26%。
材料二:到斯大林逝世的时候,人均的粮食的产量、人均的 肉类的产量,还没有达到沙皇时代的水平。
(二)新经济政策
1.背景:
(1)长期战争破坏,经济濒于崩溃; (2)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引发经济、政治危机。
2.开始时间:1921年 3.内容:
项目 农业 工业 商业 分配
主要内容
粮食税 国家资本主义 允许自由贸易 按劳取酬的工资制
4.评价:
积极: ① 调动了人民的生产积极性,使苏俄经济很快走
出困境,为实现工业化打下坚实基础; ②巩固了工农联盟,巩固了苏维埃政权; ③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 不足:
前苏联有段笑话:农夫伊万在河里捉到一条大鱼,
高兴地回到家里和老婆说:“看,我们有炸鱼吃了!”老
婆说:“没有油啊!”伊万说:“那就煮!”老婆说:
“没锅!”伊万说:“那就烤!”老婆说:“没有柴!”
伊万气死了,走到河边把鱼扔了回去。那鱼在水里划了一
个圆,上身出水,举起右鳍激动地高呼:“斯大林万岁!”
(5)评价:
什么是社会主义?
马克思关于社会主义的设想:
无产阶级成为统治阶级,实行民主; 在生产力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基础上建立社会
主义,实行公有制、计划经济和按劳分配,取 消商品生产和货币; 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
列宁
斯大林
赫鲁晓夫
勃列日 涅夫
戈尔巴 乔夫
有
模
益
式
探
形
索
成
改革失败
专题七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