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大鼠腰椎间盘突出症动物模型的建立

合集下载

改良半椎板切除法建立大鼠腰神经根压迫模型

改良半椎板切除法建立大鼠腰神经根压迫模型

改良半椎板切除法建立大鼠腰神经根压迫模型唐晶晶;梁德;江晓兵;丁金勇;杨志东;姚珍松;张顺聪【摘要】目的:探讨改良半椎板切除法建立大鼠腰神经根压迫模型的优势和特点。

方法选用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改良半椎板切除法建立大鼠腰神经根压迫模型,对照组则采用全椎板切除法,通过观察两组建模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伤口愈合情况、死亡率、大鼠下肢神经功能、神经根组织病理改变及TNF-α及IL-1在细胞质中灰度值表达水平评估两种方法的效果。

结果实验组在建模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伤口愈合状况、死亡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而大鼠下肢神经功能、神经根组织病理改变及TNF-α及IL-1在细胞质中灰度值表达水平无明显差异,同时,实验组所需的切口小,脊柱后方软组织破坏少。

结论采用改良半椎板切除法可保证成功建立大鼠腰神经根压迫模型,并且这一改良方法具有手术时间短,伤口愈合快,出血量少,软组织破坏少,死亡率低等优点,这一改良方法更注重动物伦理。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advantages of the rat model of lumbar nerve root com -pression established via modified hemilaminectomy approach .Methods Forty Sprague Dawley ( SD) ra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experimental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 for establishing a rat model of lumbar nerve root compres-sion.Modified hemilaminectomy apprpoach was used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 while total laminectomy was applied in the control group.Duration of operation, estimated blood loss, wound healing status, postoperative mortality, motor function of the lower extremities , pathological changes and the gray level of cytoplasmic TNF-αand IL-1 expression were observed to e-valuate the characteristics andreliability of the two operation approaches in establishing a rat model of lumbar nerve root compression.Results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 , duration of operation , estimated blood loss , wound healing sta-tus, postoperative mortality were significantly better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P<0.01), whereas there was non-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wo groups with regard to motor function of the lower extremities , pathological changes and gray lev-el of the cytoplasmic expression of TNF-αand IL-1 between the two groups .Moreover, the soft tissue structural alterations were reduced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 which might be helpful for the rat postoperative rehabilitation .Conclusions Modified hemilaminectomy approach is a reliable alternative method for establishing a rat model of lumbar nerve root com -pression, which is beneficial to shorten the operative time , improve wound healing status , reduce estimated blood loss and&nbsp;damages of soft tissue , and decrease mortality rate .Moreover , this modified method is more consistent with the principles of animal ethics .【期刊名称】《中国实验动物学报》【年(卷),期】2014(000)002【总页数】4页(P48-51)【关键词】半椎板切除法;改良;大鼠;神经根压迫;动物模型【作者】唐晶晶;梁德;江晓兵;丁金勇;杨志东;姚珍松;张顺聪【作者单位】广州中医药大学,广州 410405;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广州 510405;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广州 510405;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广州 510405;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广州 510405;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广州 510405;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广州 510405;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广州 51040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Q95-33;R285.5腰椎间盘突出症是脊柱退行性疾病中常见的疾病,由于神经压迫而引发的神经根痛也是临床上最严重的症状之一,虽然导致疼痛的具体机理尚未绝对统一,但机械性压迫与压迫介导的炎症反应、神经根水肿已被认为是其主要的发病机理[1-2]。

大鼠尾椎椎间盘退变模型的建立及磁共振检查

大鼠尾椎椎间盘退变模型的建立及磁共振检查

2 . De p a t r me n t o f Or th o p a e d i c s , t h e S e c o n d Ho s p i t a l Af f i l i a t e d t o S o o c h o w Un i v e r s i t y , J i a n g s u P r o v i n c e , S u z h o u 21 5 0 0 4 ,
me n t a l t a i l i n t e r v e r t e b r a l d i s c d e g e n e r a t i v e
S U N C h u n g u a n  ̄ Z H O U Q o ' i a ,S U N Y u e b a i D O N G Q i r o n g 2
C h i n a
[ Ab s t r a c t ]Ob j e c t i v e T o e s t a b l i s h a n e w mo d e l o f r a t t a i l i n t e r v e r t e b r l a d i s c d e g e n e r a t i o n f o r o b s e r v a t i o n u n d e r ma g — n e t i c r e s o n a n c e i ma g i n g( MR I ) . Me t h o d s 2 0 S D r a t s w e r e r a n d o m i z e d i n t o e x p e r i me n t a l g r o u p a n d c o n t r o l g r o u p , e a c h
1 . De p a r t me n t o f Or th o p a e d i c s ,t h e P e o p l e S Ho s p i t a l o f F u n i n g Co u n t y ,J i a n g s u P r o v i n c e ,F u n i n g 2 2 4 4 0 0,C h i n a ;

一种新型大鼠骨力学生物学模型的建立及实验研究的开题报告

一种新型大鼠骨力学生物学模型的建立及实验研究的开题报告

一种新型大鼠骨力学生物学模型的建立及实验研究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骨骼系统是人体的基本支撑结构,对人类生命活动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速,骨质疏松症、骨折等骨骼系统疾病日益严重,因此对骨力学生物学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应用价值。

目前,研究者主要利用小鼠作为骨力学研究的实验动物,然而小鼠的骨骼系统与人类存在较大差别,限制了实验研究的深入。

因此,建立一种新型大鼠骨力学生物学模型,对于深入研究骨骼系统的基本特征和功能机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研究内容本研究拟建立一种新型大鼠骨力学生物学模型,并对其进行实验研究,包括以下内容:1. 制备大鼠骨力学生物学模型:选择体型较大的实验大鼠,采取手术方式对其进行骨折修复,对修复后的骨骼系统进行CT扫描和组织学检测,评估其与人类骨骼系统的相似性。

2. 建立大鼠骨质疏松症模型:利用饮食或药物等方式诱导大鼠骨质疏松症,测定其骨密度和骨质量等骨力学指标,并对其进行形态学和生物学检测。

3. 研究大鼠骨力学特征:通过模拟不同生理和病理状态、不同药物干预等方式,研究大鼠骨力学特征和骨骼系统的基本机制,为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和实验依据。

三、研究方法1. 大鼠骨折修复手术:采用全麻下行手术,选择比较常见的胫骨、股骨等骨骼进行骨折修复,术后观察其生理指标、镜下形态学和组织学检测。

2. 骨质疏松症诱导:通过给大鼠添加低钙高磷饮食、碳酸钙减少等方式,以及利用去势、糖皮质激素等药物诱导骨质疏松症,观察其生理指标、骨密度和骨质量等骨力学指标,并进行形态学和生物学检测。

3. 骨力学特征研究:采用力学测试系统、组织病理学和分子生物学等方法,研究不同状态下大鼠骨骼系统的骨桥形成、骨密度、骨力学特征等骨生物学参数,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和决策依据。

四、研究意义本研究的建立一种新型大鼠骨力学生物学模型,有利于:1. 丰富骨力学研究的实验动物资源,提高实验研究的可靠性和可重复性;2. 深入探究骨骼系统的生物学特征和骨力学机制,为骨质疏松症等骨骼系统疾病的治疗提供理论和实验依据;3. 推进生物医学领域的发展,为新药研发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撑。

建立大鼠腰椎间盘针刺退变模型的实验研究的开题报告

建立大鼠腰椎间盘针刺退变模型的实验研究的开题报告

建立大鼠腰椎间盘针刺退变模型的实验研究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腰椎间盘是脊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作用是缓冲和分散脊椎的压力,但是受到外力或内因素的刺激可能导致间盘退变,进而引起椎间关节疼痛、椎间盘突出、腰椎管狭窄等疾病。

当前临床上主要采用手术或保守治疗来缓解腰椎疼痛,但是手术具有较高的风险和费用,而保守治疗效果有限,因此需要寻找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针刺是中医生物疗法中常用的方法之一,具有独特的优势和疗效。

已有研究表明,针刺可以通过改善局部微循环、调节细胞因子和神经递质的水平、促进成纤维细胞增殖和基质合成等多种途径来促进腰椎间盘的再生与修复。

因此,本研究将探究针刺治疗大鼠腰椎间盘退变的疗效及其机制,为临床应用提供依据。

二、研究目的1. 建立大鼠腰椎间盘针刺退变模型;2. 探究不同针刺方案对大鼠腰椎间盘退变的治疗效果;3. 分析针刺对局部微循环、细胞因子和基质合成等方面的影响,揭示其作用机制。

三、研究内容1. 大鼠腰椎间盘退变模型的建立。

在大鼠腰椎间盘周围注射5%酒精、牛磺酸或低温刺激等方法制备腰椎间盘退变模型,并进行MRI扫描、生化指标检测等验证。

2. 针刺治疗实验的设计。

根据模型建立的结果,将大鼠分为模型组、针刺组和假手术组,针刺组按照不同的针刺方案进行治疗,如常规针刺、电针、穴位联合针刺等,模型组和假手术组分别不给予治疗。

3. 治疗效果的评估。

观察大鼠的行为学表现、MRI和生化指标等,比较不同方案的针刺治疗对腰椎间盘退变的疗效,并探究其可能的作用机制。

四、研究意义本研究旨在探究针刺治疗腰椎间盘退变的疗效及其作用机制,为临床提供一种新的治疗手段,降低患者的治疗风险和费用。

同时,也对深入理解针刺治疗机制和促进中西医结合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新型腰椎间盘突出致坐骨神经痛大鼠模型及硬膜外腔置管方法的建立

新型腰椎间盘突出致坐骨神经痛大鼠模型及硬膜外腔置管方法的建立

( p r n f ete ilg , i taf itdHo ptlS nYa—e ies y Gu n z o , 0 0 De at t s s o y Fr —f l e s i , u tsnUnv ri , a g h u 5 0 8 ) me o An h o s i a a t 1
新型腰椎 间盘突 出致坐骨神经痛大 鼠模 型 及硬膜外腔置管方法 的建立 术
魏 明 张劲军 贺秋 兰 王 磊 任政华 刘先 国 。 邹学农 孙来保 ,
f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 医院麻醉疼痛专科 ; 中山大学生命科学院 ; 中山大学疼痛研究 中心 ;
中山大学 附属第一 医院骨科 , 广州 5 0 8 ) 10 0
WE n , H G J ・ n H i— a , A e, E h n — u , I i - u , O e I Mig Z AN i J , E Q uL n W NG L iR N Z egH a L U X a G o Z U Xu— nu n
No g S N iBa n . U La- o

74 ・ 4
中 国疼 痛 医 学 杂志 C iee Ju n l fP i Me i n 1 , . 2 hn s o r a o an dc e —822 1. .1 o: . 6  ̄i n1 69 5 . 1 2 2 13 s 0 0 10
5 % p w tda lheh l 5 %P T) s aue a eoetesr eya do a s1 3 7 1 , 0 a wi rwa trsod( 0 W h wa s rd1 yb fr ug r n nd y , , , 4 me d h
A s at O jc v : oet l hnw r o e fr c t aidcdb m a i e i inadn w b t c bet e T s bi e t d lo i i u e yl b r s h r a o n e r i a s am s ac n u dc nt

大鼠退变腰椎间盘组织的超微结构观察

大鼠退变腰椎间盘组织的超微结构观察

大鼠退变腰椎间盘组织的超微结构观察【摘要】[目的]观察大鼠腰椎间盘退变动物模型中椎间盘组织的超微结构改变。

[方法]32只SD大鼠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6只。

实验组采用手术方法以L3为中心切除棘突、关节突、棘上、棘间韧带,切断双侧竖棘肌。

对照组仅切开皮肤后即缝合。

术后8周,应用电镜技术对SD大鼠椎间盘组织进行详细的超微结构观察。

[结果]对照组的椎间盘组织超微结构的病理改变不显著,而实验组表现为软骨样细胞减少,出现不同程度地退变、坏死,细胞器数目减少,细胞外周致密颗粒增多;基质中胶原纤维发生不同程度的变性、融合、扭结或钙化,胶原纤维束间裂隙增大;[结论]应用电镜观察腰椎间盘退变动物模型的超微病理改变,可为研究腰椎间盘疾患提供相关的实验依据。

【关键词】椎间盘退变超微结构动物模型Observation of ultrapathology in the rat model study of experimental lumbar intervertebral disc degeneration∥Abstract:[Objective]To observe the change of ultrapathology in the rat model study of experimental lumbar intervertebral disc degeneration.[Method]Thirty two Sprague Dawley(SD)rats were divided into two guoups atrandom,including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incised through posterior approach along spinous process,resected below erector spinal muscle,the supraspinal and interspinal ligament and the posterior of the zygapophysial joint at the center of the third lumbar spine for providing the rat degeneration of lumbar intervertebral induced by mechanical instability state.The control group was just incised the skin.All of th rats were examined after eight weeks by electronmicroscope.[Result]There was no special ultrapathological characterization after operation in the control group,while in experimented group most chonduocyte like cells were degenerated or necrotic and their number decreased markedly,collagenous fibrils appeared various kinds of degeneration including fusion,twist and calcification,and there were gaps between the collagen bundles.[Conclusion]Observing the change in the rat model study of experimental lumbar intervertebral disc degeneration by ultrapathology,it can offer the experimental data studying tile degeneration of lumbar intervertebral disc.Key words:intervertebral disc degeneration; ultrapathology; animal model椎间盘退变是腰腿痛和下腰痛的重要原因之一,也是腰椎间盘突出症和其他腰椎疾患的病理基础。

一种新型大鼠腰椎间盘突出症动物模型的建立

一种新型大鼠腰椎间盘突出症动物模型的建立

一种新型大鼠腰椎间盘突出症动物模型的建立
周渝; 王玲; 陈丙波; 曹国永
【期刊名称】《《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年(卷),期】2006(16)9
【摘要】目的建立一种大鼠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动物模型。

方法采用自体髓核移植至DRG+铬制肠线环扎神经根的方法,建立根性神经痛模型,观察背根节的组织学改变及超微结构改变,用Von Frey针丝和RTX-1型热痛测试仪检测动物的痛觉行为改变。

结果该方法可诱导出明显的机械刺激痛觉超敏与热刺激痛觉过敏,术后1周时最为明显,术后3周时仍有较明显的神经行为异常;术后1周时背根节出现明显的充血水肿,而术后3周以脱髓样改变和纤维细胞增生为主。

结论自体髓核移植+铬制肠线环扎神经根可较好地引起根性神经痛的发生,可作为研究椎间盘突出症的动物模型。

【总页数】1页(P578)
【作者】周渝; 王玲; 陈丙波; 曹国永
【作者单位】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动物实验中心重庆400037; 第三军医大学实验动物中心重庆400038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681.53
【相关文献】
1.一种新型L-精氨酸诱导的大鼠急性坏死性胰腺炎动物模型的建立 [J], 郭飞;刘江伟;许永华;朱淑萍;薛晓玉;袁芳;李鹏
2.大鼠创伤性肢体深静脉血栓形成新型动物模型的建立 [J], 赵学凌;吴雪梅;王兵;赵宏斌;周兆文;赵智
3.一种新型迟发性Ⅰ型糖尿病大鼠动物模型的建立 [J], 杨牧
4.一种新型大鼠腰椎间盘突出症动物模型的建立 [J], 周渝;王玲;陈丙波;曹国永
5.一种新型的Ⅲ类矫形力装置的大鼠动物模型建立 [J], 吴拓江;闻娟;马巧玲;李煌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大鼠非压迫性髓核突出模型的建立

大鼠非压迫性髓核突出模型的建立

万方数据
・" $ 8 %・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 、 , , 、 % (? & @ E J K 2 % ( ( $ ( ( $年 " (月第" "卷第" : % (期 ? 2 @ D E G, D 1 B 7 E H # " " I E # " : F " # $ # % 组织形态学观察
潜伏期由计算机自动测量。刺激点到记录点的距离输入计算 机,自动计算出右侧内踝到 ! " 棘突感觉神经的传导速度。 " # $ # " # % 经皮电刺激,第一点刺激在 ! " 棘突处,第 % 点刺激在右 侧臀大肌的臀纹处。阳极置于 ! " 棘突处,阴极置于阳极的下 方,相距至少" & ’,接地电极置于大鼠右侧后爪处,刺激参数 为方波脉冲电流,波宽 ,强度 * ,记录电极为针 ( # " ’ ) ! " ( ’ + 状电极,在小腿腓肠肌记录复合肌肉动作电位(, ) ,记 + . 录系统的前置放大器,灵敏度 " / ,频率 3 。 ( ’ / 0 1 2 4 5 !" ( 6 4 5 潜伏期由计算机自动测量。分别测量 ! " 棘突和臀纹刺激后的 潜伏期和 ! " 棘突到臀纹处的距离,计算机自动计算出 ! " 棘突 到臀纹处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见图" ;表" , ) 。 % 运动神经传导速度的测定

图" 大鼠机械刺激缩爪阈值的变化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骨科常见病和多发病,许多学者认为 突出的椎间盘组织压迫神经根或神经根被牵伸是引起坐骨神 经痛的原因。但也有研究表明突出的髓核即使没有对神经根

大鼠腰椎间盘针刺退变模型的建立_论文

大鼠腰椎间盘针刺退变模型的建立_论文

大鼠腰椎间盘针刺退变模型的建立作者:崔力扬,刘尚礼,丁悦,黄卫国,洪国斌,黄东生,马若凡【摘要】[目的]建立大鼠腰椎间盘针刺退变模型并[方法]Sprague-Dawley大鼠32只,进行MRI和组织学观察。

20只进行腰椎间盘纤维环厚度测量,确定针刺深度;12只经腹膜手术,L3、4、L4、5、L5、6椎间盘使用21G针分别行纤维环部分针刺或全层针刺,L6S1椎间盘作为对照,术前及术后4、8周行MRI检查,然后处死,椎间盘行HE染色。

[结果]测量大鼠腰椎间盘纤维环厚度后,确定适用于L3、4、L4、5、L5、6、L6S1椎间盘纤维环部分针刺深度为 mm,纤维环全层针刺深度为 mm。

MRI检查在纤维环全层针刺4周,部分针刺8周后的椎间盘信号强度显著降低。

组织学检查发现纤维环全层针刺和部分针刺椎间盘4周时都发生退变,而纤维环全层针刺退变较严重。

[结果]纤维环部分针刺或全层针刺方法可以成功建立大鼠腰椎间盘退变模型,方法可靠、有效、重复性好。

【关键词】椎间盘;退变;动物模型;纤维环针刺;大鼠腰椎间盘退变性疾病在人群中的发生极普遍,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大量社会资源的消耗;而椎间盘退变牵涉到一系列的复杂的形态学、生物力学、生物化学和生物学行为的改变,正在发展的新的手术技术和生物学方法在用于人类之前,需要经过合适的动物体内退变模型去正确分析和验证。

纤维环损伤模型自1948年Key等…1‟成功应用于狗后,广泛用于椎间盘退变的研究。

大鼠是制作椎间盘退变模型的常用动物…2、3‟,但应用于纤维环损伤模型的报道尚少…4‟,本实验的目的是通过前路经腹膜手术,建立大鼠部分及全层纤维环针刺模型,并由MRI和组织学方法加以检验。

1 材料和方法实验动物12个月龄Sprague-Dawley(SD)大鼠32只,清洁级,雄性,体重(450〒20)g,由中山大学动物实验中心提供,单笼清洁饲养。

SD大鼠腰椎间盘纤维环厚度测量麻醉后,处死20只SD大鼠,完整取出腰椎间盘,对L3、4、L4、5、L5、6、L6S1椎间盘纤维环进行测量(因L1、2、L2、3椎间盘体积小且不易手术暴露,故未测量)。

大鼠腰椎间盘退变模型的建立及X线和病理学观察

大鼠腰椎间盘退变模型的建立及X线和病理学观察

大鼠腰椎间盘退变模型的建立及X线和病理学观察陈德胜;金群华;李燕;张伟【摘要】目的设计一种新的用于腰椎间盘退变相关研究的动物模型.方法选取32只SD大鼠,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6只;实验组采用以L3为中心切除L1~L6棘突、关节突、棘上、棘间韧带,切断双侧竖棘肌的手术方法;对照组仅切开皮肤后即缝合.术后分别于第1、2、3个月随机选取5只大鼠行X线检查并处死后进行病理学观察.结果对照组大鼠X线检查无特异性改变,而实验组显示椎间隙狭窄、椎体不稳、软骨终板钙化;对照组病理学检查无明显变化,实验组表现为髓核细胞减少,外周纤维环纤维化样变.结论本方法科学、经济、实用性强,是研究腰椎间盘退变的比较理想的动物模型.【期刊名称】《宁夏医科大学学报》【年(卷),期】2006(028)003【总页数】4页(P199-201,封二)【关键词】大鼠;椎间盘退变;X线;病理学【作者】陈德胜;金群华;李燕;张伟【作者单位】宁夏医学院附属医院骨科,银川,750004;宁夏医学院附属医院骨科,银川,750004;宁夏医学院基础学院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教研室,银川,750004;宁夏医学院附属医院放射科,银川,75000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椎间盘退变是腰腿痛和下腰痛的重要原因之一,也是腰椎间盘突出症和其它腰椎疾患的病理基础。

一种可靠的腰椎退变模型不仅要为研究脊柱退变的发病机制提供资料,而且也要为椎间盘退变寻求一种新治疗模式的研究提供试验平台。

本文设计和建立一种新的腰椎间盘退变的动物模型,通过对腰椎间盘退变的不同时段进行椎间盘的病理学检查,提供相应的病理学基础,并为临床研究提供相关的实验依据。

1 材料和方法1.1 实验动物选取SD(Sprague-Dawley)大鼠32只,雄性,平均月龄2.5个月,平均体重(350±50)g,宁夏医学院实验动物中心提供。

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6只。

分别按标准饲养条件下单笼饲养,饲养室室温控制在25℃左右。

腰椎间盘退变动物模型的建立及MRI观察

腰椎间盘退变动物模型的建立及MRI观察
宁夏医学杂志 2006 年 6 月第 28 卷第 6 期 Ningxia Med J, Jun. 2006, Vol 28, No. 6
# 415 #
文章编号: 1001- 5949( 2006) 06- 0415- 03
#论 著#
腰椎间盘退变动物模型的建立及 MRI 观察
陈德胜, 金群华, 朱 凯
# 416 #
宁夏医学杂志 2006 年 6 月第 28 卷第 6 期 N ingxia Med J, Jun. 2006, Vol 28, No. 6
MEANS 值。随机选取图像, 每幅选取的图像均反复
测量 3 次, x? s 表示, 结果采用 SPSS 软件处理。
2 结果
所有 SD 大鼠均成活。对照组腰椎脊柱排列有
3 讨论 椎间盘退变是脊椎退行性改变及机体组织老化
的过程, 同时也是椎间盘突出的前提和基 础病理过 程。正常的椎间 盘组织是由髓核、纤维环及 软骨终 板组成, 为连接相邻两个椎体的纤维软骨盘, 髓核位 于椎间盘的中央区, 高含水量的胶状物质。髓核的 细胞成分较少, 主要是脊索细胞和软骨样 细胞两种 类型。髓核组织中含有蛋白多糖、胶原纤维、无机盐 和水, 以及分散 于其间的细胞成分。椎间盘 退变以 髓核、纤维环及软骨终板的组成成分的改变为基础, 诸如细胞外基质合成与降解失衡、纤维环胶原变性、 髓核含水量下降和黏弹性降低 等[ 1] , 使脊柱生 物力 学发生异常性改变, 导致力学性能降低, 从而造成椎 间盘组织弹性下降, 纤维环变薄弱, 髓核因脱水由半 流体向固态转变, 椎间盘传递应力不均匀, 软骨终板 及纤维环出现放射状裂隙, 甚至发生破裂, 当椎间盘 的压力增加及纤 维环进一步退变时, 最终 导致椎间 盘组织疝出。
时间

大鼠破裂型椎间盘突出模型的建立及突出物重吸收机制的研究

大鼠破裂型椎间盘突出模型的建立及突出物重吸收机制的研究
盘 突 出后 的 重 吸 收 提 供 一 种 新 的 动 物 模 型 。
【 关键 词 】 椎 间盘 移位 ; 吸收 ; 模 型 , 动物 ; 大鼠
DoI 1 .9 9 isn 1 0 — 0 42 00 .1 :03 6 /. s .0 3 0 3 .01 .50 7 i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A td f a m b rds e nain m o e n eme h n s s o t n o so eo p in I i—o JANGHu g su yo r tu a i h r ito d l dt c a im na e u f s r t L UJnto,I n , a l c a h p r o
w r mp a td i eb c s ls a d t e a i l we ek l d a 0 d y f r h p r t n frt ea o et s. s l :n e ei l ne n t a k mu ce , n h n mas r i e t a sa e e o e ai b v e t Re u t I h l 3 t t o o h s te e p r n a r u i h x ei me tl o p,mmu o itc e c l ti i go NF n, g n h so h mia an n f s T — VEG e e p st ea 0 d y . h el a d B c l n F w r o i v t3 a s T eTh c l n el i i s s t ee p r n a r u e emoe ta a ec n rl r u i tt t al inf a t i e e c s Co c u i n: h d h x ei me tl o p w r r n t t nt o to o p w t s i i l sg i c n f r n e . n l so T emu — g h h i h g h a sc y i df e c n w l r v a er — b op i n p o e sh f h u t r d ds , n r vd e e a s r t n ds n ma d l rte l a e l e e l h e a s r t r c s t eo er pu e ic a d p o ie an w r — b o i ica i l t o t p o mo e o f h

大鼠椎间盘突出模型构建综述

大鼠椎间盘突出模型构建综述

大鼠椎间盘突出模型构建综述
大鼠椎间盘突出模型构建是研究椎间盘突出症的重要手段之一。

构建这样的模型有助于深入了解椎间盘突出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
及治疗方法。

在综述这一主题时,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全面的回答。

首先,可以从动物模型的选择和构建方法入手。

大鼠是常用的
实验动物之一,因其相对较小的体型、相似的解剖结构和生理特征,使其成为研究椎间盘突出的理想模型动物。

在构建大鼠椎间盘突出
模型时,可以采用不同的方法,如机械压迫、化学物质诱导、基因
工程等,每种方法都有其优缺点,可以对比分析各种方法的适用情
况和模型构建的难易程度。

其次,可以从模型构建后的评价指标和结果分析角度展开。


建模型后,需要对模型进行评价,包括影像学检查、生物力学测试、组织学检查等多个方面,这些评价指标可以帮助研究者全面了解模
型的稳定性和可重复性,从而更好地模拟椎间盘突出的病理过程。

同时,对模型构建后的结果进行统计分析,比较不同模型之间的差异,有助于找出模型的局限性和改进空间。

另外,可以从临床应用和研究进展方面展开综述。

大鼠椎间盘
突出模型的构建不仅有助于基础研究,也对临床治疗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可以介绍目前基于这些模型进行的新药研发、手术治疗方法的改进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以及模型在临床转化中的应用前景。

总之,综述大鼠椎间盘突出模型的构建需要全面深入地了解动物模型的选择和构建方法、模型评价指标和结果分析、临床应用和研究进展等多个方面,以期为相关研究和临床实践提供全面的参考和指导。

大鼠腰神经根受压模型建立的实验研究

大鼠腰神经根受压模型建立的实验研究

脊神经 干出椎 间孔前 均在腰 神经通道 内。腰 神经通 道是指
腰神经 自离开硬膜囊 至椎 间外 孔这一较 窄的骨性纤 维性通
长约 2c m。剥离骶 脊肌直 到椎 板 , 止血后 , 自动 拉钩牵 开 ,
道, 因此 , 在此通道的任何一部分如果出现病 变 , 均可导致神
咬除 L 棘突及椎板 , 除部 分右侧关 节 突。暴 露右侧 神经 5 咬
根 , 4倍放大镜下 , 在 放置硅胶 管于 神经根 和硬 脊膜 囊交
经受压 , 使患者出现腰腿痛症状。神经通道通常分为三区,
即人 口区、 中区和出口区。人 口区是指腰椎管外侧部最头端 的部分 。腰神经居此 区中 , 被覆 以硬脊膜 并浸 于脑脊液 中。
界处 的腋部 。固定稳妥后 , 依层缝合 。④ 术后管理 : 醒后 , 苏 放置笼 中 ,4℃ 温室饲养 。 2 13 观 察指标 ①神经功能评分 : . 采用 SE A … 的神经功 IG L
L U ixa I Jn in,L h n rn IS a g o g
【 摘பைடு நூலகம்
方法
要】 目的
本研 究探讨腰椎 间盘 突 出等压 迫 因素对腰 神经根挤 压卡 压导致 下肢放 射痛 的机理。
1 大鼠 , 2只 随机分 为对照组、 实验组。各 6只。手术切 除 L 棘 突, 5 咬除椎板 及 L 右侧 关节突后 , 暴露 采用硅 胶管压迫腰神 经根动物模型 , 制作简单 , 重复性 强, 是较理 想的动物模型 。
膜囊直至从腰椎 间盘管外孔穿 出, 腰神经根经过一条较狭窄 的骨纤维性管道 , 通常称腰神经根通道 。椎间盘突 出导致神 经根 管的狭窄 , 致使神经根 受压 。但在基础实验方法仍然缺 乏公 论的模 型来模 拟 临床椎 间盘压 迫导致 神经 损伤 机 制。 本实验通过建立大 鼠 L 神经根受 压的动物模 型 , 5 模拟 神经 根受 压机制 , 一步探讨腰 椎间盘突 出与神经根受压之间的 进

腰椎间盘退变及突出动物模型研究进展

腰椎间盘退变及突出动物模型研究进展

退变的病理过程 , 成功制造出椎问盘退变模型。崔力 扬等 用 2 1 G穿刺针对大 鼠分别行纤维环部分针刺
和 全层 针刺 , 到不 同程 度 的腰 椎 退 变 模 型 。此 外 , 得 对 软骨终 板 的针 刺损 伤也会 引 起椎 问盘 的退 变 , om H l 等 在 家猪椎 体终 板 上进 行 穿 刺 , 月 后 发现 纤 维 3个 环 含水 量 和髓 核 蛋 白多 糖 含 量 明显 减 少 。针 刺 损 伤 模 型操 作较 简便 , 复性 好 , 模 型 动 物 的椎 间盘 随 重 且 时间变 化缓 慢退 变 , 符合 人类 椎 间 盘退 变过 程 。但 穿 刺针 的型号 、 针 的 深度 需要 进 行 精 确 计算 , 终板 进 对 的破坏 程度 难 以掌握 , 伤后立 即 出现 的相 关病 理 变 损 化 如 Sh ol 节 、 空 现 象 、 de改 变 、 部 出 血 cm r结 真 moi 局 及 肉芽组 织 形成 等会 影 响观察 的结 果 。而且 , 造 模 该 方 法 常采用 腹 部切 [, 伤 较 大 , 后 动 物 的存 活 率 ]创 术
侧 刺入新 西 兰大 白兔 的椎 间盘 纤维 环 , 度 5mm, 深 术
后 通过 M I R 检查 及免 疫 组 化染 色 证 明出 现 了椎 间盘
学、 组织学 、 细胞学 、 免疫学 、 影像 学 、 因学等多 角 基
度、 多方 面对 腰 椎 间 盘 退 变 和 突 出 进 行 详 尽 的研 究 ,
型 。此后 , 方法 被 众多 学者 广 泛采 用 , 逐 步改 进 。 该 并 直 至今 天 , 此法 仍 为建立 腰椎 间盘退 变 和 突 出模 型 的 经典 方 法之 一 。近 年来 , 郭常 安等 ¨ 以与 人类 亲缘 关

一种大鼠椎间盘源性腰痛系统及方法[发明专利]

一种大鼠椎间盘源性腰痛系统及方法[发明专利]

专利名称:一种大鼠椎间盘源性腰痛系统及方法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发明人:李记天,陈哲,罗漫丽,张颖,申晟,王庆丰,王洋,马言,张勇勇,罗亚鸽
申请号:CN202210328458.4
申请日:20220331
公开号:CN114652481A
公开日:
20220624
专利内容由知识产权出版社提供
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鼠椎间盘源性腰痛系统及方法,包括大鼠椎间盘退变模型建立单元以及大鼠术后饲养及模型对比单元,所述大鼠椎间盘退变模型建立单元包括大鼠椎间盘退变纤维环穿刺装置以及纤维环穿刺辅助装置,所述纤维环穿刺辅助装置包括穿刺针穿刺角度调节模块、同步联动模块以及大鼠腹内器官推移模块,所述大鼠腹内器官推移模块包括大鼠腹内器官推移基座,所述穿刺针穿刺角度调节模块包括穿刺辅助基座,所述同步联动基座的内侧还设有导向基座,本发明中,在穿刺针对大鼠腹后壁进行穿刺的过程中,对大鼠腹部内侧的肠管与大网膜进行推移,对大鼠的腹后壁进行良好的展露,且满足穿刺针角度调节与大鼠肠管和大网膜的推移同步进行。

申请人: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河南省骨科医院)
地址:450000 河南省郑州市郑东新区永平路100号
国籍:CN
代理机构:宿州智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代理人:董青青
更多信息请下载全文后查看。

一个新的椎间盘源性坐骨神经疼痛动物模型的建立_唐家广

一个新的椎间盘源性坐骨神经疼痛动物模型的建立_唐家广
# 144#
脊柱外科杂志, 2008年 6月, 第 6 卷 第 3 期 J Sp inal Su rg, June 2008, V ol 6, N o 3
# 基础研究 #
一个新的椎间盘王新伟, 侯树勋, 商卫林
=摘要 > 目的 吸取以往神经根性疼痛动物模型的优缺点, 模 拟临床椎 间盘突 出的病 理形式, 建立 一个新 的坐骨 神 经痛动物模型。方法 取大鼠自体尾部椎间盘组织放置在 L5 神经根下, 造成对 L5 神经根的直接 压迫, 术后不同时 间 点测定大鼠后足底机械刺激疼痛阈值的变化。根据行为学结果检 测脊髓背角伤害性刺激标记物 c- fos蛋白 的表达, 并 与行为学结果相对照。结果 术后实验组大鼠后足底产生了一个长时程机 械痛觉敏 感性的升高, 3周时达 到峰值, 然 后逐渐恢复。 3周时相应脊髓背角浅层中出现了 c- fos蛋白的表达。结论 新建立的椎间盘源性坐骨神经痛动物模 型 在病理机制上与临床腰椎间盘突出的产生过 程相似, 并且 此模型 能够产 生一个 长时程 的机械 痛觉过敏 , 因 此这一 模 型适于用来研究临床腰椎间盘突出所致的坐骨 神经痛的机制。 =关键词 > 大鼠; 腰椎; 椎间盘; 坐骨神经痛 =中图分类号 > R 745. 42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672- 2957( 2008) 03- 0144- 04
c-fos蛋白免疫组织化学 染色方法 取 脊髓腰 膨大节段做水平面冰冻切片, 片厚 40 Lm。每 4张 取 1片收集在磷酸盐缓冲液 ( PBS) 中, 进入 ABC 法 染色程序 ( 室温下 ) : ¹ 兔抗 c- fos血清 ( 1B2 000, Sant C rus公司 ) 孵育切片 24 h, 用 PBS清洗切片; º 生物 素化 的羊抗 兔 IgG 抗 血清 ( 1B300, Vector 公 司 ) 孵育 切片 3 h, PBS 清洗切 片; » ABC 复合 物 ( 1B200, V ecto r公司 ) 孵育 2 h, PBS 清洗 切片; ¼ DAB 和 H 2 O2 呈色。在光镜下观察脊髓背角浅层中 c-fos蛋白的表达情况。 1. 6 统计学分析

三种方法建立大鼠腰椎间盘退变模型

三种方法建立大鼠腰椎间盘退变模型

三种方法建立大鼠腰椎间盘退变模型白荣飞;张震;林一峰;原超;汪盛玉;方胜;迟立业【摘要】BACKGROUND: Numerous studies focus on animal models of intervertebral disc degeneration (IDD), but criteria for establishing the animal models of IDD have not been confirmed, and there is a lack of systematic comparison among models. OBJECTIVE: To compare the rat models of IDD established by puncturing at annulus, endplate injection and their combination, thus providing reference for IDD model selection. METHODS: Eighty Sprague-Dawley rats were equivalently randomized into four groups: puncturing group (puncturing at the annulus), endplate injection group (endplate injected with ethyl alcohol), combination group (puncturing at the L5-6annulus and endplate injection at the same segment) and sham operation group. Three rats in each group were taken at postoperative 4, 8, and 12 weeks for X-ray examination to measure the disc height; and the discs were removed for histological observation and immunohistochemical staining. RESULTS AND CONCLUSION: The results of X-ray examination, hematoxylin-eosin staining and immunohistochemical staining all showed that the IDD degree was gradually aggravated in all groups except the sham operation group. At postoperative 4 weeks, compared with the sham operation group, in the endplate injection and combination groups, the percent disc height was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the pathological scores were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and the average gray value of collagen type I was significantly reduced (P < 0.05). Atpostoperative 8 and 12 weeks, compared with the sham operation group, the percent disc height in the other three groups were all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the pathological score was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and the average gray value of collagen type I was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P <0.05). Compared with the puncturing and endplate injection group, in the combination group, the percent disc height at postoperative 8 weeks was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and the average gray value of collagen type I at postoperative 12 weeks was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P < 0.05). These results suggest that the rat IDD model can be successfully constructed by above three methods. Puncturing at the annulus is easy to operate and control IDD progression, which can be used to study different stages of IDD. Endplate injection is suitable for the etiological study of IDD, and induces IDD earlier than puncturing, but the final results are similar. The combination method can significantly accelerate IDD aggravation, and thus is not time consuming.%背景:目前国内外学者对椎间盘退变动物模型进行了大量研究,但尚缺乏公认的最佳实验动物模型,且不同模型之间缺乏系统的比较.目的:通过针刺纤维环法、终板注射法以及两者联合法建立大鼠腰椎间盘退变模型,比较3种方法的造模效果,为椎间盘退变动物模型的选择提供参考.方法:SD大鼠80只,随机等分为4组,分别为针刺组(针刺纤维环)、终板注射组(终板注射无水乙醇)、联合组(即先针刺L5/6纤维环,再用无水乙醇注射同节段上下终板)以及对照组(假手术对照).分别于术后4,8, 12周每组各随机抽取3只动物行X射线检查,测量椎间盘相对高度;取椎间盘组织,行病理学检查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与结论:①综合X 射线检查、苏木精-伊红染色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除对照组外,针刺组、终板注射组及联合组椎间盘退变均逐渐加重;②术后4周,与对照组相比,终板注射组和联合组椎间盘相对高度明显降低,病理学评分明显升高,Ⅰ型胶原染色平均灰度值显著降低(P <0.05);③术后8,12周,与对照组相比,其他3组椎间盘相对高度均明显降低,病理学评分均明显升高,Ⅰ型胶原染色平均灰度值均显著降低(P < 0.05);与针刺组及终板注射组比较,联合组8周椎间盘相对高度显著降低(P < 0.05),12周Ⅰ型胶原染色平均灰度值显著降低(P <0.05);④结果表明,3种方法均能诱导椎间盘退变;针刺纤维环法手术操作较简单,造模结果可靠,退变严重程度易于控制,可以满足椎间盘退变的各期研究需要;终板注射法适合于椎间盘退变的病因学研究,较针刺纤维环法较早引起退变,但二者诱导退变程度在后期基本相同;联合法较单一方法可明显加快并加重椎间盘退变,有效缩短实验周期.【期刊名称】《中国组织工程研究》【年(卷),期】2018(022)016【总页数】6页(P2514-2519)【关键词】椎间盘退变;大鼠;动物模型;纤维环穿刺法;终板注射法;组织构建【作者】白荣飞;张震;林一峰;原超;汪盛玉;方胜;迟立业【作者单位】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三临床医学院,广东省广州市 510405;广州医科大学附属深圳沙井医院,广东省深圳市 518000;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骨伤科医院,广东省广州市 510240;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骨伤科医院,广东省广州市 510240;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三临床医学院,广东省广州市 510405;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三临床医学院,广东省广州市 510405;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三临床医学院,广东省广州市 51040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3180 引言 Introduction由椎间盘退变(intervertebraldiscdegeneration,IDD)引起的疾病称为椎间盘退变性疾病,包括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退变性脊柱侧弯症等一系列临床常见的脊柱病,是临床常见病和多发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