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阵列大地电磁测深法在辽东湾滩海深部地质构造研究中的应用

合集下载

海洋测绘技术在海底地形勘探中的应用

海洋测绘技术在海底地形勘探中的应用

海洋测绘技术在海底地形勘探中的应用近年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发展,海洋测绘技术在海底地形勘探中的应用日益广泛。

海底地形勘探是地质学、海洋学和测绘学等学科的交叉领域,它的发展对于人类深入了解海洋、开发海洋资源和保护海洋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数据采集、数据处理和数据分析三个方面探讨海洋测绘技术在海底地形勘探中的应用。

数据采集是海洋测绘技术的第一步,也是最基础的环节。

在海底地形勘探中,数据采集可以分为实地观测和遥感测绘两种方式。

实地观测通常采用声纳测深仪、多波束测深仪等设备,通过发射声波或电磁波在海底地形上的反射和传播信息,获得地形的形状和高程变化。

而遥感测绘则利用卫星遥感技术,通过卫星上的雷达或激光设备对海洋地形进行观测,获得地形的表面特征和地貌形态。

数据处理是海洋测绘技术中的核心环节,其目的是将采集到的原始数据转化为可供分析和应用的信息。

数据处理包括数据清洗、数据校正、数据融合等步骤。

在海底地形勘探中,数据处理的关键是对声纳或遥感数据进行反演和重构,以获得更准确的地形信息。

通过采用插值算法、滤波技术等方法,可以将地形数据进行平滑处理,并恢复出隐藏在水下的地貌形态。

此外,数据处理还可以应用于噪声去除、边缘检测和目标提取等方面,提高地形数据的分辨率和精度。

数据分析是海洋测绘技术的最终目的,它将通过对采集和处理后的地形数据进行分析、解释和应用,从而更深入地了解海洋地貌、地质构造和海洋环境。

海洋测绘技术在海底地形勘探中的数据分析通常包括海底地形图绘制、地貌变化分析和地质研究等方面。

通过绘制海底地形图,可以直观地展示海底地貌的特征和分布情况,为海洋资源开发和环境保护提供重要参考。

地貌变化分析可以对海底地形的演化过程和机制进行研究,为了解海洋的动态变化和预测自然灾害提供依据。

地质研究则可以通过对海底地貌的解析和分析,揭示地球内部的构造特征和演化历史,为地球科学的发展做出贡献。

总之,海洋测绘技术在海底地形勘探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海上地震勘探系统在海底构造演化分析中的应用

海上地震勘探系统在海底构造演化分析中的应用

海上地震勘探系统在海底构造演化分析中的应用海上地震勘探系统是一种被广泛应用于海洋地质研究领域的技术手段。

它通过利用地震波的传播和反射特性,对海床以下的地质构造和岩层信息进行探测和分析。

在海底构造演化的研究中,海上地震勘探系统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海底构造演化研究对于深入理解地球表面及其变化过程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分析海底地壳的构造演化,可以揭示地壳运动、板块演化、地质活动等现象的原因和机制。

在这一领域,海上地震勘探系统的应用可以提供宝贵的信息和数据,推动研究者对海底构造演化的深入认识。

首先,海上地震勘探系统可以帮助确定海底地壳的厚度和分布。

通过发送地震波并记录其反射和折射情况,可以推断海底地壳的厚度变化。

这对于了解海底地壳的形成机制和板块活动有着重要的意义。

例如,在研究海底地震带时,海上地震勘探系统可以帮助确定海底地壳的厚度和断层的分布状况,从而推断出板块活动的强度和方向。

其次,海上地震勘探系统还可以用于探测海床下的岩石类型和构造特征。

通过分析地震波的反射和折射特征,可以推断海底下方的岩层组成和结构状况。

这对于研究海底地质构造的演化过程非常重要。

例如,在进行海底火山研究时,海上地震勘探系统可以帮助确定海底岩浆的运动路径和喷发机制,揭示火山活动的原因和变化规律。

此外,海上地震勘探系统还可以用于研究海底地形的演化过程。

地震波在不同岩层之间的传播速度会受到岩层的密度和硬度等因素的影响,因此可以通过分析地震波的传播和反射情况来推断海床的地形变化。

这对于研究地质剥蚀、沉积和地形演变等过程至关重要。

例如,在研究海底沉积过程中,海上地震勘探系统可以帮助确定不同沉积层次的厚度、分布和特征,推断出海底沉积的速率和地形演化的规律。

最后,海上地震勘探系统可以为海洋资源勘探提供支持。

海床下的地质构造和组成状况会对海洋资源的分布和富集起到重要影响。

通过利用地震波的传播特性和反射模式,可以为海洋资源的勘探、开发和管理提供重要依据。

阵列感应测井技术在辽河滩海低阻油层评价中的应用

阵列感应测井技术在辽河滩海低阻油层评价中的应用

通常 , 钻井过程 中钻井滤液侵入地层是不可避 免的,有时即使是平衡钻进也存在离子迁移造成 的 滤液侵入 。 在淡地层水环境下 , 咸水泥浆侵入油气层
井解释和区块综合评价工作面临着很大困难 。其一 由于在钻井中使用 了高矿化度 的咸水泥浆 ,对储层 造成严重的减阻侵入影响,尤其对油气层的影响更 大, 甚至使其 电阻率接近水层的电阻率 , 给油气层 的 识别带来很大的困难 , 其二滩海地区储层岩性较细 ,
泥浆侵 入 造成 电阻率 降低 的 问题 , 辽 河 滩海地 区收到 了明 显的地 质应 用效 果 。 在
关键词 : 电阻率 ; 低 阵列感应 ; 咸水泥浆 ; 电阻率反演
扩 散三 种方 式进 行 。
O 引 言
近年来 ,随着辽河油 田在滩海地 区勘探开发的 不断深入 , 加上区域特有的地质特点 , 致使测井 的单
是测井过程中电流径 向流入地层 ,而井筒内的高 电导率泥浆引起电流在井轴方向上的分流; 二是高

比重咸水泥浆低阻深侵形成了低阻侵入环带 ,导致 测井仪器探测失真 ,其结果导致 电阻率测量值低于 地层真实电阻率 ,在极端情况下有时还有可能造成 油气层呈现水层特征 ,这种情况在低矿化度地层水
从 上 面两 次实 验 , 以看 出对 于咸 水 泥浆 侵入 , 可
水层 电阻率只降低一半 ,而油层电阻率降低到原来 的五分之一甚至更多 ,这就造成了油水层 电阻率接 近, 给油气层 的识别带来很大的困难 , 这也是海上井 解 释失 误 的主要 原 因。
T井是 20 9 03年 8月完 钻 的一 口井 , 两 次 测井
程 , 品孔隙度为 2 ., 样 1 渗透率为 3. ×1- 5 4 3 0 m , 4 3 配制 的 K 1 液 的矿化 度 为 10 0p 根据 实验 结 C溶 00 p m, 果 可以看出 ( 2 , 图 ) 当储集层被钻开初期 , 储层 电

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测深法在凌海兴隆峪深部地热资源勘查中的应用

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测深法在凌海兴隆峪深部地热资源勘查中的应用

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测深法在凌海兴隆峪深部地热资源勘查中的应用【摘要】辽宁省地热资源丰富,但勘查程度较低,在兴隆峪一带至今没有发现可利用的地热,采用CSAMT方法对该区进行了勘查工作,利用物探异常寻找了一处隐伏的深大断裂构造,并钻孔验证,证实了CSAMT方法在寻找深部构造中的可靠性与可行性。

【关键词】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测深;地热资源断裂地热资源是集热、矿、水三位一体的清洁而宝贵的矿产资源,它埋藏于地下,受控于特殊的地质条件,以水为介质把热带到地表的温泉水,为人们利用,具有开发成本低、纯天然、不污染、安全卫生等诸多优点。

兴隆峪地处医巫闾山余脉,三面环山,一面临水。

本区旅游资料丰富,已建有一处大型集农业观光旅游、休闲度假、户外运动、林果养殖于一体的生态庄园。

为加大旅游资源的开发,在该区进行了深部地热资源的勘查工作,投入了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测深法,以寻找与深部地热资源关系密切的隐伏的断裂构造,并确定断裂构造的产状及空间分布规律,地下热水的储存部位。

1.地质概况1.1 岩性、构造工作区地表出露的地层主要为太古界建平群大营子组及第四系。

大营子组地层主要分布在回兰屯西部、城隍东部。

地层由老至新、由南向北依次出露大营子组混合岩段、混合质黑云斜长角闪片麻岩段及黑云斜长角闪片麻岩段。

工作区的大地构造单元属于中朝准地台燕山台褶带辽西台陷东缘,处于北镇凸起与朝阳穹褶断束的交汇部位。

地处辽西走廊属医巫闾山南延地带,西部为锦州~阜新中生代盆地,东部为下辽河凹陷平原区。

工作区内未发现明显的断裂构造迹象,根据地质资料推测存在一隐伏的断裂破碎带F1,在兴隆与回兰地段大致沿河流分布,走向180°左右,断层面倾向西、倾角75°~80°,该断层为张性断层。

1.2 地热地质条件根据以往有关地热地质资料推知,工作区垂向上常温带深度一般在20~40m 之间,常温带背景地温一般为8~10℃,地温梯度值在1.5~2℃/100m,地温异常临界值确定为常温带大于13℃,地下热水属低温热水。

海洋地质与地球物理测绘技术在海底矿产资源调查中的应用案例

海洋地质与地球物理测绘技术在海底矿产资源调查中的应用案例

海洋地质与地球物理测绘技术在海底矿产资源调查中的应用案例近年来,海洋地质与地球物理测绘技术的不断发展为海底矿产资源调查提供了强大的支持。

本文将通过几个应用案例,介绍海洋地质与地球物理测绘技术在海底矿产资源调查中的重要性和作用。

第一个案例是深海铜锌矿调查。

铜锌矿是一种重要的金属矿产资源,广泛用于工业生产和制造业。

然而,传统的陆地矿产勘探方法在深海环境中无法应用,因此需要依靠海洋地质与地球物理测绘技术。

通过测量海底地壳磁异常、重力异常以及声波反射等数据,可以绘制出深海地质剖面图,发现潜在的铜锌矿产资源。

通过这种技术,在南海的一处深海区域成功发现了大规模的深海铜锌矿,为我国的矿产资源开发提供了新方向和机遇。

第二个案例是海底天然气水合物调查。

天然气水合物是一种潜在的能源资源,被誉为“火山遗产”。

然而,天然气水合物广泛分布于深海地区,储藏情况复杂,难以直接勘探。

因此,海洋地质与地球物理测绘技术的应用成为天然气水合物调查的关键。

利用海洋声波勘探技术和重力异常测量等方法,可以确定天然气水合物的分布区域、厚度和储量。

通过这种技术,我国在南海地区成功发现了大规模的天然气水合物资源,为我国的能源结构调整和能源安全提供了重要支撑。

第三个案例是海底矿滩调查。

海底矿滩是一种重要的矿产资源,包括重金属、稀土元素等。

通过传统的勘探方法,海底矿滩的调查成本高、效率低,并且往往无法覆盖广大海域。

因此,利用海洋地质与地球物理测绘技术来开展海底矿滩调查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海洋磁法、电法、声波反射等技术手段,可以快速获取大范围的地质信息,为海底矿滩的调查提供基础数据。

近年来,我国在东海地区成功应用了海洋地质与地球物理测绘技术,发现了大规模的海底矿滩资源,填补了我国涉及海洋资源调查的空白,为我国稀土元素的开发提供了新的方向。

海洋地质与地球物理测绘技术的迅猛发展为海底矿产资源调查带来了巨大的突破。

通过海洋地质与地球物理测绘技术,我们能够更全面、准确地了解海底地质情况和矿产资源分布,为我国的海洋资源开发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

海上地震勘探系统在大规模海底地质探测中的应用

海上地震勘探系统在大规模海底地质探测中的应用

海上地震勘探系统在大规模海底地质探测中的应用海洋地震勘探是一种广泛应用于海洋科学和石油勘探领域的技术。

通过利用地震波在不同岩石和地层中的传播规律,海上地震勘探系统可以提供关键的海底地质信息。

这项技术的应用前景广阔,尤其在大规模海底地质探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大规模海底地质探测是指对大范围的海底地貌、构造及地下资源进行详细的测量和研究。

这些任务的目标可能包括海底火山、地热资源、海底地震断层带等。

了解这些地质特征对于我们深入了解海洋环境、保护海洋资源、预测海洋地震等都是非常重要的。

海上地震勘探系统在大规模海底地质探测中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下面将详细介绍它的应用和优势。

首先,海上地震勘探系统在大规模海底地质探测中能够提供高分辨率的地质剖面。

通过将传感器阵列布放到海底上,可以记录到地震波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路径和传播速度变化。

通过分析这些数据,可以重建地下岩石和地层的结构和特征,以及识别出不同地质单元之间的界面。

这对于确定地下资源分布、研究地震活动、预测地质灾害等都具有重要意义。

其次,海上地震勘探系统能够提供大范围的海底地质信息。

在大规模海底地质探测中,常常需要对海底的大片区域进行调查。

传统的海底勘探方法可能面临工作难度大、成本高的问题。

而海上地震勘探系统可以沿航线进行测量,实现对大范围海底地质特征的快速探测。

这极大地提高了地质调查的效率和准确性。

此外,海上地震勘探系统还可以进行三维地质成像。

通过海底和海面上的多个传感器,可以收集到三维空间上丰富的地震数据。

利用这些数据,可以建立起三维地下模型,展现海底地质的全貌。

这种三维成像技术对于海底地质的综合研究非常有帮助,可以提供更加全面准确的地质信息。

除了以上的几个方面,海上地震勘探系统在大规模海底地质探测中还有其他一些应用。

比如,它可以辅助石油勘探,帮助确定潜在的石油和天然气的储藏区。

此外,它还可以用于海底工程的规划和设计,帮助确定海底管道的敷设路径以及海底基础设施的建设条件。

海洋测绘技术及其在海底地质研究中的应用

海洋测绘技术及其在海底地质研究中的应用

海洋测绘技术及其在海底地质研究中的应用引言海洋是地球上占据绝大部分面积的水体,其底部的地质结构十分复杂且关乎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和生态环境的保护。

为了深入了解海洋底部的地质特征,海洋测绘技术应运而生。

本文将探讨海洋测绘技术的发展及其在海底地质研究中的应用。

一、海洋测绘技术的发展海洋测绘技术从最早的传统测量方法发展到现代先进技术,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传统的海洋测绘技术主要依赖人工进行,通过海上船只携带测量设备,使用测距仪、声呐等工具进行测算。

然而,这种方法费时费力,且不适用于深海地质研究。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海洋测绘技术也有了突破性的进展。

现代海洋测绘技术主要倚重于卫星遥感和声纳探测技术。

卫星遥感技术通过卫星上的仪器设备获取海洋的遥感图像,能够实时获取海洋的海域状况、潮流变化等信息。

声纳探测技术则利用声波在水中传播的速度和方向,实现对海底地形的高精度测量。

二、海洋测绘技术在海底地质研究中的应用1. 海底地形研究海洋测绘技术在海底地形研究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声纳探测技术,可以获取海底地形的高精度测量数据,并生成海底地形图。

这对于海底地质结构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海底地形图可以帮助科学家了解海底地壳的构成、地质构造等信息,对海底资源的开发和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2. 海洋地质灾害预警海洋地质灾害,如海啸、海啸和海底滑坡等,对人类社会和海洋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影响。

海洋测绘技术可以通过监测海底地壳的状态和水下地质构造的变化,预测海洋地质灾害的发生。

通过准确预警和预测,可以将灾害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

3. 海底资源勘探海洋测绘技术在海底矿产资源勘探中起着重要作用。

利用卫星遥感技术可以实时获取海洋资源的分布情况,而声纳探测技术可以精确确定矿产资源的位置和规模。

通过海洋测绘技术,可以指导海洋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为人类社会的经济发展提供重要的支持。

4. 海洋生态环境保护保护海洋生态环境是当今社会所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

海洋地质研究中的先进技术应用

海洋地质研究中的先进技术应用

海洋地质研究中的先进技术应用海洋,占据了地球表面约 71%的面积,是地球上最神秘和广阔的领域之一。

对于海洋地质的研究,不仅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地球的演化历史,还能为资源开发、环境保护和灾害预防等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

在海洋地质研究中,先进技术的应用正发挥着越来越关键的作用。

首先,多波束测深技术是海洋地质研究中的一项重要手段。

它通过向海底发射扇形的声波波束,能够快速、高精度地测量大面积的海底地形。

这使得研究人员能够绘制出详细的海底地形图,从而揭示海底山脉、海沟、峡谷等地貌特征的分布和形态。

通过多波束测深技术获取的海底地形数据,还可以帮助我们推断海底地质构造的类型和演化过程。

例如,在板块边界附近,海底地形的起伏和变化往往与板块运动和地质活动密切相关。

其次,海洋地震勘探技术在海洋地质研究中也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

这项技术利用人工激发的地震波在海水中和海底地层中的传播和反射,来获取海底地层的结构和岩石性质等信息。

通过对地震波数据的处理和分析,研究人员可以确定地层的厚度、岩性、断层分布等,进而了解海洋地壳的结构和演化。

海洋地震勘探对于寻找海底油气资源、研究海底火山活动以及揭示深部地质过程都具有重要意义。

另外,海底取样技术是直接获取海底地质样品的重要方法。

常见的海底取样设备包括重力取样器、箱式取样器和柱状取样器等。

重力取样器通过自身的重量插入海底沉积物中,获取表层的沉积物样品;箱式取样器则可以获取较大体积的海底沉积物和岩石样品;柱状取样器能够获取垂直方向上连续的沉积物柱,为研究古海洋环境和气候变化提供了宝贵的材料。

对这些样品进行实验室分析,可以了解沉积物的成分、粒度、矿物组成等,从而推断沉积环境和地质过程。

遥感技术在海洋地质研究中的应用也日益广泛。

卫星遥感可以提供大面积、长时间序列的海洋表面信息,如海面温度、海流、海浪等。

这些信息对于研究海洋环流、海洋与大气的相互作用以及气候变化对海洋的影响具有重要价值。

同时,高光谱遥感技术还可以探测海底矿产资源的分布和特征,为海洋矿产资源的勘查提供了新的途径。

海洋测绘技术在海底资源勘探中的应用案例分享

海洋测绘技术在海底资源勘探中的应用案例分享

海洋测绘技术在海底资源勘探中的应用案例分享近年来,随着人们对海洋资源的关注度不断提高,海洋测绘技术在海底资源勘探中的应用也日益广泛。

本文将分享一些海洋测绘技术在海底资源勘探领域的精彩案例。

首先,我们来谈谈海底矿产资源的勘探。

海底矿产资源蕴藏着巨大的经济潜力,然而其地理位置复杂多变,给勘探工作带来了极大的困难。

海洋测绘技术的应用使得勘探工作更加高效精准。

比如,在海底金矿勘探中,利用多波束测深技术和声学成像技术,能够快速获取详细的海底地形数据和金矿位置信息,为勘探工作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同时,激光雷达技术和磁力测量技术的应用,进一步提高了勘探效果。

通过这些技术手段,人们成功地在南海某海域发现了一座潜在的大型金矿床,为未来的开采工作提供了重要的线索。

其次,海洋测绘技术也在海底油气资源勘探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海底油气资源的勘探受到了水深、地质条件等多种因素的限制,因此,准确地掌握地下油气的分布情况是非常关键的。

通过声纳探测技术,人们可以获取到地下油气丰度、油气层厚度等重要参数。

此外,超高分辨率遥感技术的应用,能够利用卫星和飞机对海底地貌、岩石构造等进行全方位高清测绘,从而为油气资源的勘探提供了重要依据。

例如,在南海某区域的油气资源勘探中,利用多种海洋测绘技术手段,成功发现了海底油气勘探潜力区,并在该海域进行了深水钻井,获得了可观的油气产量。

除了矿产资源和油气资源,海洋测绘技术也在寻找其他海底资源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例如,海底生物资源是人们一直关注的热点之一。

通过声纳探测技术和摄像机技术的应用,科研人员可以实时观察到海底生物的分布情况和行为特征,对深海鱼类、珊瑚礁等重要生物资源进行保护和研究。

此外,海洋测绘技术也在寻找海底地热资源、泥沙资源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通过磁力测量技术和重力测量技术,人们能够获取到地下地热资源和泥沙分布的重要信息,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利用提供了重要依据。

总结起来,海洋测绘技术在海底资源勘探中的应用已经取得了许多令人瞩目的成果。

海洋地质研究中的先进技术应用

海洋地质研究中的先进技术应用

海洋地质研究中的先进技术应用在当今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海洋地质研究领域也不断引入和应用先进技术,为我们更深入地了解海洋地质的奥秘提供了强大的工具。

这些先进技术不仅拓展了我们对海洋地质结构、演化过程和资源分布的认识,还为海洋环境保护、资源开发和灾害预防等方面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

首先,多波束测深系统在海洋地质研究中发挥着关键作用。

这一技术通过向海底发射扇形波束,能够快速、高精度地测量大面积的海底地形。

它就像我们的眼睛,让我们能够清晰地看到海底的起伏和地貌特征。

通过多波束测深系统获取的数据,可以绘制出详细的海底地形图,帮助我们了解海山、海沟、大陆架等地质结构的形态和分布。

例如,在研究海底火山活动时,多波束测深系统能够精确测量火山的高度和形态,为分析火山的形成机制和演化过程提供重要线索。

地震勘探技术也是海洋地质研究中的重要手段之一。

它利用人工激发的地震波在海底地层中的传播和反射,来获取地层的结构和岩性信息。

地震勘探就像是给海底做“CT 扫描”,让我们能够“看透”海底地层的内部结构。

通过对地震波数据的处理和解释,我们可以识别出不同的地层界面、断层和褶皱等地质构造,从而推断出地质历史时期的沉积环境和构造运动。

在石油和天然气勘探中,地震勘探技术可以帮助确定潜在的储层位置和规模,为能源开发提供关键的地质信息。

此外,海洋地质采样技术的不断进步也为研究提供了丰富的物质基础。

例如,深海钻探技术能够从数千米深的海底获取岩芯样本。

这些岩芯就像是地球历史的“档案”,记录了地质时期的气候变化、生物演化和沉积过程。

通过对岩芯的分析,我们可以了解过去几百万年甚至几千万年的海洋环境变化,为预测未来的气候变化提供参考。

同时,抓斗式采样器和箱式采样器等设备可以获取海底表层的沉积物和岩石样本,用于分析矿物组成、粒度分布和化学成分等,进而揭示海洋地质过程和物质来源。

随着遥感技术的发展,卫星遥感和航空遥感在海洋地质研究中的应用也日益广泛。

海洋地球物理调查在海洋地质研究中的应用

海洋地球物理调查在海洋地质研究中的应用

海洋地球物理调查在海洋地质研究中的应用海洋地球物理调查是指利用物理方法和技术手段对海洋中的物理特征进行观测和研究的一种科学探测活动。

海洋地球物理调查广泛应用于海洋地质研究中,通过对海洋中的地质现象和过程进行深入的了解,有助于揭示海洋演化历史、构造特征以及资源分布等方面的信息。

首先,海洋地球物理调查在海洋地质研究中起到了深入探索地下结构的作用。

通过地震勘探技术,可以探测出地壳和上部地幔中的地震波反射和折射情况,从而揭示海洋地质的构造特征和演化过程。

例如,通过海洋地震勘探技术,我们可以了解到奥陶纪末至志留纪初发生的北山运动在东华山地区形成了一系列断裂构造,这为研究该区域的动力学过程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海洋地球物理调查在海洋地质研究中还可以用于研究海底地貌和沉积物的分布。

通过声学、电磁和重力磁力等方法,可以获得海底地貌的高精度拓扑图,了解海底地势特点以及地壳的构造特征。

同时,通过采集和分析海底沉积物的数据,可以推断出海洋环境的演化过程,以及生物地球化学作用对海底沉积物的影响。

例如,利用海底重力磁力调查技术,科学家们在西南印度洋发现了巨大的新生火山中心,这一发现揭示了海底火山活动与板块构造和海洋生物演化的关系。

此外,海洋地球物理调查还可以用于探测地下油气资源。

通过声学、磁力和电磁等方法,可以对海底下的油气藏进行勘探,从而准确评估其储量和分布情况。

这不仅有助于国家制定合理的海洋资源开发策略,还为相关行业提供了宝贵的科学依据。

例如,中国南海北部的珠江口盆地被认为是一个潜在的大型油气勘探区,通过海洋地震勘探技术,可以对其油气资源进行准确地探测和评估。

此外,海洋地球物理调查还在海洋地质研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通过声学和电磁等方法,可以获取海底构造特征和地壳活动的信息。

利用地球物理调查技术,科学家们发现了南大洋磁盖系列局域扩张的证据,从而提出了板块构造的新概念。

此外,地球物理调查还可以揭示海洋中矿产资源的分布情况,为海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关键的信息。

地磁勘探在海洋工程勘探中的应用探讨

地磁勘探在海洋工程勘探中的应用探讨

地磁勘探在海洋工程勘探中的应用探讨地磁勘探是一种利用地球磁场的变化来识别和测量地下物质特征的技术手段。

在海洋工程勘探中,地磁勘探被广泛应用于海底地质研究、深海矿产资源调查、海洋力学研究和海底管道布放等领域。

本文将探讨地磁勘探在海洋工程勘探中的具体应用和技术挑战。

海洋工程勘探是指对海洋中的地质、地球物理和海洋环境等进行调查和研究的过程。

地磁勘探在海洋工程勘探中的应用主要包括海底地质构造分析、深海矿产资源勘探和海洋力学研究。

首先,海底地质构造分析是地磁勘探在海洋工程勘探中的重要应用之一。

通过测量磁场强度和方向的变化,可以研究海底地质构造、岩石类型、地壳运动等信息。

这对于海洋工程建设中的地基选址、基础设计和工程风险评估具有重要意义。

地磁勘探的数据可以提供海底地壳的磁异常分布图,帮助我们了解海底构造的演化历史和海底地震活动的特征。

同时,地磁勘探还可以探测隐伏在海底的断层带和地壳蠕变现象,为地震灾害预测和海洋灾害风险评估提供重要参考。

其次,深海矿产资源勘探是地磁勘探在海洋工程勘探中的另一个重要应用。

深海矿产资源具有巨大的经济价值,如多金属硫化物、硒硅磷钙石、重稀土等。

地磁勘探可以通过测量海底磁异常来识别潜在的矿产资源区域。

海底矿产资源的分布与地壳运动、岩石类型和沉积物学有着密切关系。

地磁勘探技术可以获取磁异常数据,揭示深海矿产资源的分布规律,为深海矿产资源勘探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持。

此外,地磁勘探在海洋工程勘探中也被广泛应用于海洋力学研究。

海洋力学是研究海洋流动、波浪、洋流等力学行为的学科。

地磁勘探可以通过测量地球磁场的变化来研究海水的流动和洋流的形成机制。

海洋力学研究对于海洋工程建设、海洋环境保护和海洋资源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地磁勘探技术能够提供精确的海洋环流数据,为海洋工程建设和海洋资源开发提供重要的参考。

然而,地磁勘探在海洋工程勘探中仍面临一些技术挑战。

首先,海洋环境的复杂性给地磁勘探带来了困难。

海水中的电导率、温度和盐度等参数的变化会对磁场的传播和测量结果产生影响,需要进行相应的修正和校正。

海洋测绘技术在海底地形勘测中的应用

海洋测绘技术在海底地形勘测中的应用

海洋测绘技术在海底地形勘测中的应用海洋是地球上广阔的领域之一,占据着地球面积的约71%。

然而,由于海洋的深度和复杂性,人们对海底地形了解甚少。

为了揭开这个神秘的面纱,海洋测绘技术成为了一种重要的手段。

在海底地形的勘测中,海洋测绘技术根据声波传播、激光探测、卫星遥感等原理进行测量和记录,从而获得精确的地形图及相关数据。

本文将着重探讨海洋测绘技术在海底地形勘测中的应用。

海洋测绘技术的重要性首先,让我们了解一下为什么海洋测绘技术在海底地形勘测中如此重要。

海洋地形对于许多领域的研究和应用都具有关键性意义,如海洋能源的开发利用、海洋环境保护、海底资源开发等。

而了解海底地形则是实现这些目标的基础,因为地形特征的了解有助于我们确定适宜的区域、确定合适的钻井方案、保护和利用自然资源等。

海洋测绘技术的种类海洋测绘技术在海底地形勘测中的应用主要包括声纳测深技术、多波束测深技术、卫星遥感技术以及激光测距技术等。

声纳测深技术是最早被广泛应用于海底地形勘测的一种方法。

该技术利用了声波在水中传播的特点,通过发送声波信号并接收其回波来测量深度。

这种技术在海洋测绘中具有高分辨率、较长测深距离和较低成本等优点。

多波束测深技术相较于声纳测深技术则更加精确。

它利用了多个声波发射器和接收器的设计,能够同时测量多个点的深度,从而大大提高了测量的效率和准确性。

这种技术在海洋科学研究中被广泛应用,尤其是对于海底地形的详细勘测和细节分析。

卫星遥感技术则是一种非接触式的海盆测量方法。

通过利用卫星携带的传感器对地球表面反射和辐射的能量进行接收和记录,从而获得地形数据。

这种技术具有高度自动化和广覆盖等优点,能够快速获取大范围的海底地形数据。

激光测距技术是一种近年来迅速发展的测量方法。

它利用激光的特性进行测量,能够实现高精度、高分辨率和高速度的测量。

这种技术在海底地形勘测中具有独特的优势,尤其是对于复杂的地形特征和细节的获取。

海洋测绘技术的应用案例海洋测绘技术在海底地形勘测中的应用案例众多,下面将介绍其中几个典型的案例。

测绘技术在海洋地质调查和海底资源勘探中的实际应用与实施经验

测绘技术在海洋地质调查和海底资源勘探中的实际应用与实施经验

测绘技术在海洋地质调查和海底资源勘探中的实际应用与实施经验近年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测绘技术在海洋地质调查和海底资源勘探中扮演着愈发重要的角色。

通过准确的测绘数据,科学家们能够更好地了解海底地貌、海洋地质构造,同时也能够为海底矿产资源的勘探提供有力支持。

本文将探讨测绘技术在这一领域的实际应用与实施经验。

1. 高精度水声测深技术的应用水声测深技术是一种广泛应用于海洋地质调查和海底资源勘探的测绘技术。

传统的测深设备往往无法满足对深海地理数据的精度要求,而高精度水声测深技术则能够提供准确的海底地形数据。

其工作原理是通过发送水声信号到海底,然后接收回波并测量回波与发射信号之间的时间差,进而计算出水深。

海洋地质科学家们利用高精度水声测深技术进行了大量的海底地形测绘工作。

他们发现,海底地貌的多变性与陆地相比具有更多的特殊性,包括山脉、峡谷、低地等多种地貌形态。

这种多变性意味着海底地貌对于了解地球构造和地质演化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高精度水声测深技术在海洋地质调查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2. 卫星测绘技术在海底资源勘探中的应用卫星遥感技术是另一种在海洋地质调查和海底资源勘探中得到广泛应用的测绘技术。

通过卫星遥感技术,科学家们能够获取大范围的海洋地理数据,从而更好地了解海洋环境、海洋生态系统以及潜在的矿产资源。

以海洋矿产资源勘探为例,卫星遥感技术能够提供海洋底质数据、海洋表面温度数据等重要信息。

这些信息可以帮助科学家们确定潜在的矿产资源分布区域,为海底资源的勘探提供指导。

此外,通过对海洋物理环境的监测,卫星遥感技术还能够为海底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提供技术支持,例如海洋风能、海洋温差能的开发。

3. 海洋声学测量技术的实际应用海洋声学测量技术是一种利用声波在海洋中传播的特性进行测量的技术。

根据声波的传播速度和传播路径,科学家们能够获得大量的有关海水性质和海洋生态系统的数据。

在海洋地质调查中,海洋声学测量技术可以用于探测海洋地壳的厚度、构造等参数。

地球物理学技术在海底地质资源勘探中的应用

地球物理学技术在海底地质资源勘探中的应用

地球物理学技术在海底地质资源勘探中的应用地球物理学技术是一种利用地球物理学原理和仪器设备对地球物质进行探测和研究的学科。

在海底地质资源勘探中,地球物理学技术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声波地震勘探、磁力法及电法勘探和重力勘探三个方面介绍地球物理学技术在海底地质资源勘探中的应用。

声波地震勘探是一种常用的地球物理学技术,其原理是利用声波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的特性,通过发射声波信号并记录回波信号来研究地下结构。

在海底地质资源勘探中,声波地震勘探常用于油气资源的勘探。

勘探船会在海底放置声发射器和接收器,通过发射声波信号,利用接收器记录回波信号,进而分析地下结构中是否存在油气层。

声波地震勘探具有非侵入性、高分辨率和数据量大等特点,能够有效地发现潜在的海底油气资源。

磁力法及电法勘探是利用地球的磁场和电场特性进行勘探的地球物理学技术。

在海底地质资源勘探中,磁力法通常用于寻找含有磁性矿物的矿床,电法勘探则常用于寻找导电性物质,如特定金属矿床。

勘探船会在海面上悬挂磁力计或电极,通过测量海底地壳的磁场或电场分布情况来推测地下结构。

磁力法及电法勘探具有快速、低成本和大范围的特点,对于发现海底矿产资源具有重要意义。

重力勘探是一种测量地球重力场变化的地球物理学技术,其原理是通过测量不同地点的重力加速度差异来推测地下的密度变化情况。

在海底地质资源勘探中,重力勘探常用于寻找沉积物和岩浆矿床。

勘探船会在海面上悬挂重力计,通过测量重力场的变化来分析地下世界的结构特征。

重力勘探具有高精度和广域性的特点,对于了解海底地质结构和资源分布具有重要意义。

综上所述,地球物理学技术在海底地质资源勘探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声波地震勘探、磁力法及电法勘探和重力勘探等技术能够快速、高效地发现海底潜在的油气资源、矿产资源和沉积物等。

这些技术的应用为海底地质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促进了海洋经济的发展。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地球物理学技术在海底地质资源勘探中的应用将变得更加精确和高效。

测绘技术在海洋地质调查中的应用

测绘技术在海洋地质调查中的应用

测绘技术在海洋地质调查中的应用导语:海洋地质调查是研究海洋地球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等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测绘技术在海洋地质调查中的应用既能提高研究效率,又能够获取海洋地质调查中的重要数据,为深入了解海底地质提供了支持。

一、测绘技术的发展与海洋地质调查的需求随着人类对海洋资源的需求不断增长,对海底地质和地形地貌进行精确测绘的需求也逐渐增强。

传统的海洋地质调查手段受限于技术和设备,无法满足对海洋地质特征的全面了解。

因此,测绘技术的应用成为了海洋地质调查中的重要补充。

二、多波束测深技术在海洋地质调查中的应用多波束测深技术是一种通过船舶安装多个波束发射器和接收器,同时测量来自不同方向的回波,实现对海底地形的精确测量的方法。

它通过大量的数据点来解决传统测深技术精度低、数据稀疏的问题,可以获取多维度的海底地形数据,为海洋地质调查提供了重要的基础数据。

三、地震探测技术在海洋地质调查中的应用地震探测技术是一种通过人工引发震波,利用地壳中的地震波传播特性,研究地球内部结构和地质构造的方法。

在海洋地质调查中,地震探测技术可以通过在海底或海底下方设置震源和接收器,探测海底地质情况。

利用地震波的传播速度和反射特性,可以获取海底地壳的结构及其与地层之间的关系,为海洋地质调查提供了丰富的地质信息。

四、水声测量技术在海洋地质调查中的应用水声测量技术是利用水声信号进行观测和测量的技术手段。

在海洋地质调查中,水声测量技术可以通过水下传感器接收回声信号,获得海底的地貌和地质信息。

通过分析水声信号的传播时间、强度和反射特性,可以推测出海底地形、地层结构、地壳变形等重要信息。

水声测量技术的应用不再受限于水下光照条件,可以在深海等复杂环境中进行准确测量。

五、遥感技术在海洋地质调查中的应用遥感技术是通过无人机或卫星对地球表面进行遥感观测,获取地表特征和地质信息的技术手段。

在海洋地质调查中,遥感技术可以通过对海洋表面的观测,获取海洋地貌、海流、潮位等信息。

测绘技术在海洋地质研究中的应用指南

测绘技术在海洋地质研究中的应用指南

测绘技术在海洋地质研究中的应用指南一、引言海洋地质研究是指对海底地貌、海洋沉积物、海底构造和海洋生物等进行系统地观测和研究的学科。

随着科技的进步,测绘技术在海洋地质研究中的应用变得越来越重要。

本文将介绍测绘技术在海洋地质研究中的应用指南。

二、多波束声纳技术在海洋地质研究中的应用多波束声纳技术是一种通过波束形成和接收技术来获取地质特征的方法。

它可以高效地获取海底地形、沉积物类型和分布等信息,为海洋地质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数据。

通过多波束声纳技术,研究人员能够建立海底地形图,并对海底地形进行分类和分析,从而了解海洋地球的演化历史。

三、卫星遥感技术在海洋地质研究中的应用卫星遥感技术是通过卫星搭载的传感器对地球表面进行观测和数据获取的技术。

在海洋地质研究中,利用卫星遥感技术可以获取海洋表面的温度、盐度、浊度等参数,为研究海洋环境和海洋生态系统提供了重要数据。

此外,卫星遥感技术还可以用于监测海底地形变化和海洋生物分布,为海洋地质研究提供全球范围的数据支持。

四、潜水器技术在海洋地质研究中的应用潜水器技术是指使用自动或有人驾驶的水下载具进行海洋观测和取样的技术。

潜水器可以携带各种传感器和采样设备,通过下潜到海底或水下深处进行观测和取样。

潜水器技术在海洋地质研究中的应用非常广泛,可以用于获取海底地形、沉积物、岩石和生物等样品,并进行分析和研究。

通过潜水器技术,研究人员能够深入了解海洋地质过程,并揭示海洋生态系统的奥秘。

五、核技术在海洋地质研究中的应用核技术是指利用放射性同位素的衰变和相互作用进行科学研究和应用的技术。

在海洋地质研究中,核技术可用于测量海水中的同位素含量和比例,以了解海洋中物质的循环和演化过程。

核技术还可以用于对海洋沉积物和水柱中的放射性同位素进行测量,以推断沉积率、沉积物来源和气候变化等因素。

通过核技术的应用,研究人员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海洋地质和生态系统的相互关系。

六、结论测绘技术在海洋地质研究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多波束声纳、卫星遥感、潜水器技术和核技术等都提供了丰富的数据和信息。

测绘技术在海洋资源勘探中的实际应用案例

测绘技术在海洋资源勘探中的实际应用案例

测绘技术在海洋资源勘探中的实际应用案例在当今全球资源日益匮乏的背景下,海洋资源成为许多国家争夺的焦点。

然而,由于海洋表面的崎岖不平及海底地形的复杂,海洋资源的勘探开发显得十分困难。

为解决这一难题,并更好地充分利用海洋资源,测绘技术被广泛应用于海洋资源勘探中。

本文将介绍一些测绘技术在海洋资源勘探中的实际应用案例,以展示其重要性和优势。

一、声学测深技术在海洋矿产资源勘探中的应用声学测深技术是利用声波在海水中传播的原理测量水深的一种方法。

声学测深技术的应用可以帮助勘探人员迅速准确地了解海底地理条件,为海洋矿产资源的勘探提供重要数据支持。

例如,在深海矿产资源勘探中,声学测深技术可以提供海底地形图、海水温度和盐度分布等信息,帮助勘探人员确定矿产资源所在的区域,并规划开发方案。

二、卫星遥感技术在海洋能源勘探中的应用卫星遥感技术是利用人造卫星获取地球表面信息的一种方法。

在海洋能源勘探中,卫星遥感技术可以通过观测海洋表面的温度、风速和悬浮物等指标,提供海洋能源潜力评估的关键数据。

例如,通过卫星遥感技术可以监测到海洋中的能量密度分布,帮助勘探人员确定适合建设海上风电场和海洋热能发电站的地区,并进行详细的可行性研究。

三、潜水器技术在海洋矿产资源勘探中的应用潜水器技术是利用自主或遥控潜水器进行海底勘探工作的一种技术手段。

潜水器可以搭载各种传感器与设备,实时获取海底地质、地貌、地球化学等数据。

在海洋矿产资源勘探中,潜水器技术扮演着重要角色。

例如,在深海勘探中,潜水器可以携带多波束声纳等设备进行海底高精度测量,帮助勘探人员确定矿产资源分布、储量以及勘探区域的适宜度。

四、地震勘探技术在海洋石油资源勘探中的应用地震勘探技术是通过探测地下岩层中声波的传播情况,推测地下岩层构造、储层分布等信息,以找寻地下油气资源的方法。

在海洋石油资源勘探中,地震勘探技术是不可或缺的。

例如,在海上油气田勘探中,勘探人员通过在海底埋设大量海底地震仪,记录地震波在地下岩层中的传播情况,再结合地震波数据处理方法,推断油气资源的存在情况和分布范围。

海上地震勘探系统在海底地壳变形研究中的作用

海上地震勘探系统在海底地壳变形研究中的作用

海上地震勘探系统在海底地壳变形研究中的作用地球是一个充满了神秘和活力的行星,而海底地壳的变形是地球内部活动的重要表现之一。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海上地震勘探系统在海底地壳变形研究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重点介绍海上地震勘探系统在海底地壳变形研究中的作用及其意义。

一、海上地震勘探系统的基本原理和技术海上地震勘探系统是通过地震仪器和设备在海底进行测量和记录,获取高分辨率的海底地壳数据的一种科学技术。

通过传感器捕捉到地震波在海底传播与反射的数据,科学家可以进一步分析地壳的变形情况。

这一技术不仅能够提供关于地壳形态和结构的信息,还可以帮助科学家了解海底地壳的演化历史和活动状况。

海上地震勘探系统通常包括多个步骤,例如:1.地震仪器部署:通过专用船只将地震仪器下放到海底,通常是通过船载的设备将仪器下放到特定的测量区域。

这些地震仪器通常包括地震传感器和记录设备。

2.数据采集和记录:一旦地震仪器部署完成,系统开始采集和记录地震波传播与反射的数据。

这些数据可以在后续分析中提供有关地壳变形的重要线索。

3.数据处理和分析:获得的海底地壳数据通常需要进行进一步的处理和分析。

科学家可以通过各种技术手段,如地震成像、地震重建等,提取出相关的地质信息和地壳变形监测数据。

二、海上地震勘探系统在海底地壳变形研究中的作用1.探寻地壳演化历史:海底地壳的变形是地球演化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海上地震勘探系统收集的地壳数据,科学家可以重建地壳变形的历史。

这对于了解地球演化的过程和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2.监测地壳活动状况:海底地震勘探系统可以提供实时的地壳变形监测数据。

地壳的变形活动可能会引发地震、海啸等自然灾害,对于及时监测和预警这类灾害的发生是至关重要的。

通过对地壳变形的监测,科学家可以及早预测和防范地震等自然灾害的发生。

3.研究海底地质构造:通过海上地震勘探系统获取的地壳数据,可以帮助科学家研究海底地质构造和特征。

电磁法勘探在海洋石油勘探中的应用

电磁法勘探在海洋石油勘探中的应用

电磁法勘探在海洋石油勘探中的应用电磁法勘探是一种常用于地质勘探和资源勘探的非侵入式方法,通过测量地下介质中的电磁响应, 可以获取地下的物理和化学信息。

在海洋石油勘探领域,电磁法勘探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技术手段,广泛应用于油气勘探和开发过程中。

1. 电磁法勘探原理及仪器设备电磁法勘探依靠测量地下介质中的电磁响应来获取地质信息,其中包括导电性、介电常数和磁导率等参数。

该方法通过向地下发送电磁信号,并测量接收到的反射和散射的信号来推断地下的物质分布。

在海洋石油勘探中,常用的电磁法勘探仪器包括电磁感应仪和电阻率仪等。

2. 海洋石油勘探中的地质问题在海洋石油勘探中,地质问题是非常关键的,包括油气储层的位置、厚度、岩性和含油气性等。

传统的地震勘探方法可以提供地下结构和地层的信息,但对于储层的识别和定位等问题相对有限。

而电磁法勘探在这方面有独特的优势,能够提供更多的物理和化学信息,为石油勘探提供更全面的数据。

3. 电磁法勘探在海洋石油勘探中的应用(1)油气藏识别:电磁法勘探可以通过测量地下的电磁响应来判断地下是否存在油气储藏。

通过分析电磁响应的特征,可以确定油气储层的位置、厚度和含量等信息。

(2)油气藏评价:电磁法勘探可以评价油气藏的物性参数,如储集层的孔隙度、渗透率和油气含量等。

这对于石油勘探和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3)油气藏开发:电磁法勘探可以提供油气藏的地质结构和储集层分布等信息,为油气的开发与生产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4. 电磁法勘探的优势及发展前景(1)非侵入式:电磁法勘探是一种非侵入式的勘探方法,无需直接钻井,减少了勘探成本和环境破坏。

(2)高分辨率:电磁法勘探具有较高的分辨率,可以提供更详细的地下信息,有助于准确定位和评价油气储层。

(3)多参数综合:电磁法勘探可以同时测量多个物理参数,有助于全面了解地下介质的特征和性质。

(4)发展前景:随着电磁仪器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改进,电磁法勘探在海洋石油勘探中的应用前景广阔,将对提高油气勘探的效率和准确性起到重要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章编号:0253-9985(2000)04-0293-07海洋阵列大地电磁测深法在辽东湾滩海深部地质构造研究中的应用王东坡1,曾效箴1,薛林福1,李桐林1,刘 立1,陈义贤2,廖兴明2,孟卫工2,李真济2(11长春科技大学,吉林长春130026;21辽河石油勘探局,辽宁盘锦124010)摘要:在对辽东湾滩海地区的海洋阵列大地电磁测深资料进行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地质、地震、重磁以及测井资料,利用二维有限元法对该区地质结构、构造特征进行了分析。

结果表明郯庐断裂带对该区影响深远。

郯庐断裂带北延部分在辽东湾地区有4条大断裂,其中二界沟盖州滩断裂分割了该区古老的结晶基底,以东为鞍山群,以西为建平群;大洼海南断裂则控制了中上元古界的分布,中上元古界仅分布在该断裂西侧。

郯庐断裂作为一整体又控制了中生界火山岩的分布,断裂西侧火山岩发育程度高于东侧。

另外,利用电磁测深技术的勘探深度大这一优势,对该区进行了深部层圈结构的研究,幔内高导层的深度约为60km,是软流圈的反映,软流圈的起伏与该区的隆凹呈明显的镜相关系;壳内高导层的深度约为20km,是地壳在拉伸过程中形成的折离带的反映。

关键词:海洋阵列大地电磁测深;壳内高导层;幔内高导层;主干断裂第一作者简介:王东坡,男,73岁,教授(俄罗斯自然科学院外籍院士),盆地地球动力学中图分类号:P63112 文献标识码:A 60年代起,国际上一些著名的地球物理学家和海洋地质学家已开始进行海洋电磁场理论的研究和仪器的研制,并在海上进行实验[1,2]。

在我国,大地电磁测深法用于水下的研究,只是近年的事情,1994年同济大学在太湖做过3个水下测深点实验,同年,浙江石油勘探处在太湖做了17个点长达50km的水下剖面;此外,还有其它单位也进行过水下大地电磁测深实验,为海洋大地电磁测深法积累了一定的经验[3]。

1997年长春科技大学地球物理仪器研究室,在长期从事陆上大地电磁测深仪研究的基础上,研制成功阵列式海洋大地电磁测深仪,为我国海洋大地电磁测深研究开拓了新的途径和手段,并于同年6~8月在辽河石油勘探局大力支持下,开展了辽东湾滩海区的深部地质研究工作。

本文是在上述海洋阵列大地电磁测深工作的基础上,结合地质、地震、重磁和测井资料,利用二维有限元方法,进行了深部地质解释。

推断了深部中生界、中上元古界的分布;断裂构造分布;滩海地区的壳、幔高导层的分布。

这为盆地分析和油气预测提供了信息。

1 海洋阵列大地电磁测深法海洋大地电磁测深原理上与陆地大地电磁测深相同,只是由于海洋环境的特殊性,使海洋大地电磁测深具有其特殊性。

海陆环境的主要差别是: (1)海水是高导体,使外来电磁场特别是高频成分遭到严重衰减,降低了解决浅部地质问题的分辨率;(2)海水运动产生的电流干挠海底测量的电场;(3)海水和海陆地壳的电性结构差异形成的“海岸效应”,造成解释的复杂化。

因此,海洋大地电磁测深是一项高度综合的高新探测技术。

目前国内水域的大地电磁测深法基本上采用磁电分离测量技术。

仪器由1台主机和4台独立分机组成阵列仪。

主机测量两个电场分量和3个相互垂直的三分量磁场。

电场采用L式布线,有3个电传感器和3个磁传感器。

电传感器选择了稳定性较好的Pb-PbC12固体不极化电极。

主机的磁探头有两个,分别为高、低频探头。

分机进行电场测量,有3个电传感器。

主、分机分别配有全球定位系统,用于主、分机的高精度同步。

本次在辽东湾滩海区完成海洋阵列大地电磁测深剖面5条,200个测点。

所有测点完全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石油天然气行业标准[4],同时进行了时域信号质量的同步观测数据波形对比,结果表明海上测量的信号与陆上相比除3~5s的信号受海水波浪影响外,其它信号海陆对比性强,说明海上测量结果是可信的,具有地质解释意义。

此外,对全区测点所作的检查点的检查均方误差均小于 第21卷 第4期石油与天然气地质OI L&G AS GE O LOGY2000年12月  收稿日期:2000-04-195!+,说明海上测量数据是可靠的。

下面列出海洋大地电磁测深法与钻井和地震资料的对比(表1),说明本方法测量结果是可信的。

表1 海洋阵列大地电磁测深法解释结果与钻井、地震资料对比表(深度/m )T able 1 C omparis on between interpretative results of oceanic array magnetotelluric s ounding and data of well drilling and seismic data (depth/m )地 层钻孔(LH13-2-1)(2810)地震剖面MT (933S1)第四系(Q )357350明化镇组(N m )675670馆陶组(N g )11701250东营组(E d )3450(未穿)36003570沙河街组一、二段(E s 1+2)43004370沙河街组三、四段(E s 3+4)50005070中生界(M z )6870前中、晚元古界19600壳内高导层22600下地壳59600幔内高导层2 基底结构211 鞍山群与建平群的分界辽东湾滩海地区的结晶基底根据钻井揭露主要以太古界混合花岗岩为主,在下辽河坳陷的隆起部位多处钻遇太古界和早元古界,它们是构成中、新生代盆地的结晶基底[5]。

燕辽沉降带,太古代—早元古代是以正向运动为主的构造单元,广泛出露太古代建平群的混合岩、混合花岗岩。

而辽东地区的鞍山群为绿岩建造,其岩性为麻粒岩、片麻岩、变粒岩、斜长角闪岩、磁铁石英岩、混合岩、混合花岗岩等。

早元古代辽河群为板岩、片岩、变粒岩、大理岩、千枚岩等[6]。

辽东湾地区东西两侧出露的两种类型结晶基底在盆地中的分界一向认为是以郯庐断裂带北延部分为界。

郯庐断裂带北延部分在辽东湾地区有4条大断裂,东西两种类型结晶基底确切分界到底是这4条大断裂中的那一条?大多数地质学者认为是其中最东侧的一条,即抚顺营口断裂。

根据海洋阵列大地电磁测深结果,反映在二界沟盖州滩断裂两侧的辽东湾东西两部分结晶基底在电性上有明显差别,以东的太古代基底视电阻率为1000Ω・m 以上;以西为700~800Ω・m 。

看来,这些差别反映在基底岩性上的不同,西部以辽西型的太古界建平群为主,东部则以辽东型的太古界鞍山群和早元古界辽河群为主。

因此,我们认为鞍山群与建平群的确切分界应是二界沟盖州滩断裂(图1)。

图1 辽河滩海地区海洋阵列大地电磁测深第7线地质解释剖面图Fig.1 G eologic interpretation profile of seventh line of oceanic array magnetotelluric s ounding in beach sea of Liaohe River212 前中生代辽东湾地区前中生代基底是华北板块的一部分。

中元古代期间,以大洼海南断裂为界,西侧燕山沉降带沉积了长城系下部巨厚的碎屑岩及火山岩;中元古代晚期至上元古代时期燕山沉降带由断陷转化为坳陷,沉积了蓟县系和青白口系的稳定的492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第21卷盖层沉积(图2)。

东侧的辽东地区缺失中、上元古代地层,中生代地层直接不整合在鞍山群和辽河群之上。

中、上元古代沉积对本区东部基底组成没有影响[7]。

图2 辽河滩海地区中上元古界分布图Fig.2 Distribution of Middle and Upper Proterozoic in beach sea of Liaohe River 经上元古代末期的抬升造陆运动之后,古生代早期在辽西、太子河、复州地区开始海相沉积,延续到早奥陶世。

随后又经历晚奥陶世至早石炭世长达一亿几千万年的风化剥蚀,广大区域已准平原化。

中石炭统二叠系在辽东和辽西地区自东北向西南开始发生海侵,海陆交互沉积达到下辽河坳陷的东部斜坡一带。

根据区域地质、钻井资料和海洋阵列大地电磁测深结果,辽东湾滩海地区的前中生代的基底,东西两侧有较大差别:西侧有中、上元古界、古生界(?),主要分布在西部凹陷中;东侧则缺失中、上元古界,中生代地层直接覆盖在太古代或太古早元古代变质基底之上(图1)。

213 前第三系印支运动后,本区发生区域性的裂陷作用。

中生代地层在区内广泛分布,主要为陆相火山岩、火山碎屑岩及湖盆沉积。

在辽东湾盆地仍以郯庐断裂为界,东西两侧构造活动特点仍有明显区别。

辽西地区侏罗系以陆相火山岩、火山碎屑岩(兴隆沟组)和含煤岩系(北票组)为特点;辽东地区侏罗系则不发育相应的火山岩层位,沉积厚度和分布面积也不如辽西地区。

早白垩世期间辽东、辽西地区均发育有火山岩(义县组和梨树沟组),但仍以辽西地区更为发育。

根据区域地质、钻井资料和海洋阵列大地电磁测深结果,滩海地区中生界可能包括这些地层:晚侏罗世的小东沟组、早白垩世的义县组、九佛堂组、沙海组、阜新组和孙家湾组。

总之,辽东湾地区的基底结构比较复杂。

其基底是经历了两种不同性质地壳运动叠加的双重结构,可分为前中生界和中生界两个构造层。

下构造层前中生界包括太古界、元古界和古生界,在区域上为NS 向挤压,NE 向拉伸的构造运动体制。

从区域地质构造特征上看,在辽东湾地区东侧,其构造轴线以EW 向为主,元古界和古生界自北向南呈隆凹相间排列。

辽东湾地区西侧,中、晚元古界和古生界沿着NE 方向伸向西部凹陷,是燕山沉降带向盆地延伸部分。

坳陷中部的中央凸起部位的太古界沿NE 方向展布。

上构造层中生界,中生代是地质历史上的一个重大变革时期。

印支运动使前中生界发生褶皱,形成一系列NE 和NNE 向展布的开阔平缓的构造。

燕山运动在辽东、辽西地区产生一组NE 向主断裂,造成东西分带,南北分块的构造格局。

并影响了新生代沉积盆地的发育和演化。

郯庐断裂在中生代时期已开始具有左旋走滑活动的性质。

燕山运动以后,经历了晚白垩世到古新世的抬592第4期 王东坡等:海洋阵列大地电磁测深法在辽东湾滩海深部地质构造研究中的应用升剥蚀均夷,形成了准平原化面貌。

始新世,在隆起的基础上开始了新生代断陷旋回,进入新生代沉积盆地的形成阶段。

3 深部沉积地层分布辽河滩海地区深部沉积地层,根据海洋阵列大地电磁测深和重磁资料综合分析主要有中、晚元古界和中生界。

它们无论在厚度上或分布上都明显受NE 向主干断裂的控制。

311 中、上元古界中、上元古界主要分布在二界沟盖州滩断裂以西地区,特别是在海南洼陷及其以西地区。

沿海南洼陷中心呈短轴状沿NE 向展布,最厚处达214km ,向两翼逐渐变薄,在笔架岭潜山上缺失中、上元古界,向西在西部斜坡亦有分布,厚度由东向西逐渐减薄,厚度由114km 减薄到600m (图2)。

根据电性特征中、上元古界的电阻率为150~250Ω・m ,岩性为碳酸盐岩和砂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