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都的秋精品课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937年7月,郁达夫从杭州经青岛去北平,再 次饱尝了故都的秋味。后来写下了这篇优美的散 文《故都的秋》。
• 故都的秋景多种多样,作者为何只选 取上述秋景描绘呢?试从主客观分析?
客观:这是景物本身固有的物征,是北京秋天 的自然色彩。
主观:作家个人的善感气质 旧中国时代的抑郁环境 作家的文艺观和审美追求
郁达夫,三岁丧父。17岁便随长兄一起赴日本留 学,在异国生活的十年,是他饱受屈辱和歧视的十年。 在个人性格方面,他抑郁善感;在文艺观和审美观方 面,他提倡“静的文学”,写的也是“静止如水似的 文学。”
此文写于1934年,此时的中国,连年战乱,民不 聊生。在生活上,郁达夫也是居无定所,颠沛流离, 饱满受人生愁苦和哀痛。因此,作者描写的心中的 “悲凉”已不仅是故都赏景的心态,而是对整个人生 的感受。
背景
1933年至1936年,郁达夫受白色恐怖的威胁, 由上海迁居杭州。这一阶段是他思想最为消沉的 时期。由于对革命的深切失望而产生了消极情绪, 他企图在理想的世外桃源里慰藉自己痛苦的灵魂。 这段时间,他过的是一种闲散安逸的生活。他花 了很多时间到处游山玩水,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为 了排遣现实带给他的苦闷和离群索居的寂寞。这 一时期,郁达夫提倡静的文学,写的多是“静如 止水似的遁世文学”。
南国之秋:色彩不
总写(12~13段)
浓,回味不永。 北国之秋:色彩浓,
回味永。
眷恋
客观色彩——故都的秋色 主观色彩——个人的心情
秋中有情的眷恋 情中有秋的落寞
北国的秋:清、静、悲凉
总写(1~2段)
江南的秋:慢、润、淡
向往
清晨静观 落蕊轻扫 观秋色:清
故 都 的
记叙 分写(3~11段)
秋蝉残鸣 听秋声:静
秋雨话凉 品秋味:悲凉
佳日秋果
品味

人皆感秋
源自文库
议论 中国文人尤甚
赞美
非到北方不可
故 都 郁的 秋 达

导入
【诗歌中的秋天】
●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 ●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 秋风秋雨愁煞人,寒宵独坐心如捣 。 ●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作者简介及写作背景
郁达夫(1896-1945), 现代著名小说家、散文家。 原名郁文,幼名荫生,浙江 富阳人,出生于知识分子家 庭。第一部小说集《沉沦》 问世,当时文坛产生巨大影 响。代表作有小说《沉沦》、 《春风沉醉的晚上》、《出 奔》等,散文《达夫散文 集》、《达夫游记》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