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七中实验学校高2013届选修2《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国别史复习提纲
历史选修二_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_知识架构
历史选修二:《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知识架构
代表人物:洛克、卢梭等人的思想主张及其影响
思想上《大宪章》、《大抗议书》、《权利法案》
重要文献《独立宣言》、《1787年宪法》(体现的思想主张、影响)
资产阶级反对专制《人权宣言》、《1791年宪法》、拿破仑法典、《1875年宪法》
争取民主的斗争英国:革命、《权利法案》和君主立宪政体的建立
革命→建立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美国:独立战争、《1787年宪法》与共和政体的建立
实践上法国:大革命、政体的变迁以及共和政体的最终确立西方:神权→世俗权(君权→民权)英国:议会改革(选举权的普及)
改革→发展、完善民主政治
美国:民主宪政的扩展
思想上: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和发展
无产阶级争取民主的斗争英国宪章运动
实践上:工人运动第一国际
第二国际
维新派:康有为、梁启超-→维新改革思想
派别、代表人物及其思想革命派:孙中山-→民主革命思想
思想上激进派:陈独秀、李大钊-→民主科学思想
文献:《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资产阶级
维新变法运动
实践上前:反对清政府的专制统治,建立民主共和的努力
中国:反专制争民主的斗争辛亥革命前、后反对专制的斗争
后:反对北洋军阀的专制统治,维护民主共和的斗争
思想上: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和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发展
人民群众:反对国民党独裁统治争取民主的斗争抗战胜利前:抗日根据地的民主政治建设
实践上
抗战胜利后:解放区的民主政治建设、土地改革、民主联合
政权的筹建等;国统区的民主斗争。
高效复习:选修二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让· 雅克· 卢梭 (1712年~1778年)
• • • • • • • • • • • 主要思想: ①提倡自然权利(天赋人权),主张人生而自由; ②否定封建王权,倡导“社会契约”和“人民主权”; ③主张暴力革命,建立民主共和制; ④认为人类不平等的根源是财产的私有制; ⑤追求平等社会,法律上的平等,经济上的平等。 意义: ①成为反对封建专制统治,争取自由解放的思想武器; ②是法国大革命的思想先导; ③为北美独立提供理论根据,影响其政治制度的建立; ④鼓舞了亚洲国家的仁人志士。
选修二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关于民主
• 民主:在一定的阶级范围内,按照平等和少数 服从多数原则来共同管理国家事务的国家制度。 民主是以多数决定、同时尊重个人与少数 人的权利为原则。民主社会奉行容忍、合作和 妥协的价值观念。民主体制多种多样,决定民 主体制的是其基本原则,而不是某种特定形式。 • 古代民主:民主发源地的古希腊和罗马城邦中 实行的都是直接民主。古代的直接民主随城邦 的解体而消逝,民主在中世纪末期再生时采取 了代议制形式。
• • •
• •
• • • •
3、英国的工人运动: ①宪章运动(19世纪30—40年代): ⑴背景:能享受到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资产阶级民主权利 的人十分有限;选举中弊端丛生;民主内涵在新的历史阶段得 到拓展和深化。 ⑵目标:争取普选权 ⑶意义:A、地位:世界历史上工人阶级第一次独立争取 普选权的全国性政治运动。B、对英国:影响英国资产阶级政 治民主进程(选举改革运动的兴起和议会改革),20世纪初, 基本实现公民普选权)。C、对欧洲:推动欧洲各国无产阶级 争取民主权利的斗争 ②第一国际(国际工人协会)在英国的斗争: ⑴1864年在伦敦成立,是第一个世界性的工人组织 ⑵支持了19世纪英国开展的争取议会改革的群众运动 ⑶影响:不仅推动欧洲各国工人运动的发展,而且用无产 阶级国际团结的思想教育各国无产阶级,使国际主义深入人心。
2013届高考历史选修2考点归纳复习课件6
法运动失败的原因:没有坚强的革命政党的指导,没有统一的军事指挥;“护法”号 召力不足,缺乏群众基础;仅依靠军阀,缺乏可靠的革命武装力量;南北军阀勾结, 排挤孙中山。
第十二页,编辑于星期一:十五点 二十二分。
• 1.近代中国的民主思想与反对专制斗争特点。
• (1)在西方列强侵略下,西学冲击着中国,先进中国人
发展。 (2)武昌起义和清帝退位:①时间:1911年10月10日。②结果:成立中华 二十二分。
3.列强对辛亥革命的干涉:
(1)准备武装干涉中国革命。
(2)“严守中立”,积极扶植代理人。 (3)向革命政权施加压力。
第十页,编辑于星期一:十五点 二十二分。
• 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在北 平举行,通过了具有临时宪法性质的《中 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A项是清 政府制定的;B项是南京临时政府制定的; C项是1954年全国人大通过的。
• 答案:D
22
第二十二页,编辑于星期一:十五点 二十二分。
C
•
下列时间与重要文件或事件对
应不正确的是( )
• 2.《钦定宪法大纲》《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
• (1)《钦定宪法大纲》:于1908年8月
颁布,以日本《明治宪法》为蓝本,是
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宪法文件,是中国
宪政的起点,是中国法制近代化过程的
开端。其特点是皇帝专权,人民无权,
实质上是给封建君主专制制度披上“宪
法”的外衣,以法律的形式确认君主的
绝对权力,体现了满洲贵族维护专制统
治的意志及愿望。
17
第十七页,编辑于星期一:十五点 二十二分。
• 它的出笼,实际上是清政府在受到国内 外强大的压力下进行的,因此不可能体 现民意,也不可能维护臣民的权利,相 反却规定了众多的义务,所以它不可能 挽救清朝的统治。
2013高考总复习历史:选修2第40讲西方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栏目 导引
选修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四、美国的民主化进程
(一)美国《独立宣言》 1.历史背景 (1)北美殖民地的自由传统:①自1607 年起的一个多世纪里,英国在北美的 大西洋沿岸先后建立了13个殖民地,
栏目 导引
选修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殖民地居民享有比英国人更广泛的参
与政治的机会和权利,在社会生活中
选修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选修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 实践
选修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第40讲 西方近代社会的民主思 想与实践
栏目 导引
选修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要点整合点拨疑难
一、西方专制主义理论
1.阿奎那的“君权神圣” (1)背景:①自中世纪以来,由于教皇 权威的作用,人们相信君权来自于神
国的建立:1649年,议会处死查理一
世,宣布英国为共和国。
栏目 导引
选修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3)军事独裁的“护国政体”:①建立:
1653年,克伦威尔用武力解散议会,
就任“护国主”。②结束:1660年5月, 查理二世被迎立为英国国王,斯图亚 特王朝复辟。 (4)复辟王朝的覆灭:1688年,英国的 “光荣革命”推翻了复辟王朝的统治,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结束。
栏目 导引
选修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2)主要思想:①提出“天赋人权”学说( 包括自由权、生命权、财产权)。②强 调自由和法律不可分。③主张限制政 府的权力,实行分权。 (3)影响:对启蒙运动、美国独立战争 和法国革命以及西方政治制度产生了 深远影响。
栏目 导引
选修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选修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专题二
误区提醒 美国《独立宣言》和法国《人权宣言》都体现了
欧洲启蒙思想的精神,但由于两国革命所面临的主要任务不
同,所以两者的精神实质各有侧重,前者强调的是自由和反
抗(殖民)压迫的权利,后者则强调了民主与平等,体现了反
封建专制和等级制度。
知识整合·有序识记 二
专题
本讲栏目开关
二、实现民主的政治构建 1.英国“让王权不再神圣”的过程
(1)通过议会限制王权,进而通过内战确立了自己的统治, 议会权力也随之扩大。 (2)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结束后,通过《权利法案》和《王 位继承法》,使国王的很多权力逐渐被转移到了议会,议 会逐步成为国家最高权力机关。 (3)随着工业革命的开展,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力量 逐渐壮大,通过议会改革使议会权力的重心开始逐渐由 上院转向下院。
社会不平等状况的强烈政治愿望。
②《人权宣言》宣称:人们生来而且始终是自由的,在权利
上是平等的。
③《人权宣言》规定了资产阶级的法制原则。反映了资产阶
级对法治的尊重与追求。
④在国家制度方面,针对封建社会的君权及贵族特权《, 人权宣
言》提出了“主权在民”的原则,宣布国家主权来自于国民。
⑤《人权宣言》高度重视人的自由。
3.两党制的形成
(1)1679 年,议会针对詹姆士公爵的王位继承权问题形成
了“托利”和“辉格”两派,政党政治形态初现。
(2)“光荣革命”后,起主要作用的辉格党执政,随着责
任内阁制发展,形成两党轮流执政的局面。
知识整合·有序识记 二
专题
4.法兰西的共和政体
(1)1791 年的制宪会议制定了宪法,确立了君主立宪政体。
(1)政府:许多高官来自利益集团或由利益集团推荐。
(2)国会:利益集团影响甚至直接参与政府的决策。
高中历史选修2目录《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第四单元 构建资产阶级代议制的政治框架
1.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 ✓ 英国《权利法案》的主要内容 ✓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基本原则
2. 英国责任制内阁的形成 ✓ 英国责任制内阁的形成 ✓ 英国代议制民主政治的特点和影响
3. 美国代议制共和制度的建立 ✓ 《美利坚合众国宪法》的制定 ✓ 美国的政治体制
第五单元 法国民主力量与专制势力的斗争
4. 反对复辟帝制和维护共和的斗争 ✓ 袁世凯专权与二次革命 ✓ “洪宪帝制”与护国运动 ✓ 张勋复辟和护法运动
第七单元 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争取民主 的斗争
1.英国宪章运动 ✓ 宪章运动要求普选权的斗争 ✓ 宪章运动对欧洲近代民主化的影响
2.欧洲无产阶级争取民主的斗争 ✓ 第一国际推动各国工人的民主运动 ✓ 巴黎公社建设无产阶级民主制度的尝试 ✓ 第二国际争取工人民主权利的斗争
3.抗战胜利前中国人民争取民主的斗争 ✓ 国民党的独裁统治 ✓ 延安的民主政治建设 ✓ 中国面临两种命运的抉择
4.抗战胜利后的人民民主运动 ✓ 重庆谈判和政协会议 ✓ 国民党的”制宪”和人民民主运动 ✓ 民主党派同国民党独裁统治的斗争 ✓ 人民民主革命的胜利
第六单元 近代中国的民主思想与反对专制的斗争
1.西方民主思想对中国的冲击 ✓ 中体西用 ✓ 晚清社会各阶层对西方民主政治的反应
2. 中国资产阶级的民主思想 ✓ 康有为和梁启超的民主思想 ✓ 孙中山的民主思想
3.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酝酿和爆发 ✓ 挽救专制统治的”预备立宪” ✓ 辛亥革命推翻封建帝制 ✓ 列强对辛亥革命的干涉
2. 民主与专制的反复较量 ✓ 英吉利共和国的建立 ✓ 克伦威尔成为“护国公” ✓ 斯图亚特王朝的倒行逆施
第三单元 向封建专制统治宣战的檄文
历史选修二
资产阶级革命的根本原因图示: 资产阶级革命的根本原因图示
生产力(经济基础 生产力 经济基础) 经济基础 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矛盾 生产关系(上层建筑 生产关系 上层建筑) 上层建筑 封建专制政府阻碍 法国资产阶级革命 说明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矛盾运动是社会发展 最根本动力
理论:在阶级社会中阶级斗争是历史发展的直接动力 理论 在阶级社会中阶级斗争是历史发展的直接动力. 在阶级社会中阶级斗争是历史发展的直接动力
2、实践 、 改良派: 维新变法, 改良派: 维新变法,推动预备立宪 《钦定宪法大纲》 清王朝: 预备立宪——《钦定宪法大纲》 清王朝: 预备立宪 革命派: 辛亥革命,南京临时政府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革命派: 辛亥革命,南京临时政府,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中共(无产阶级): 中共(无产阶级): 抗战时解放区抗日民主政权建设(三三制 抗战时解放区抗日民主政权建设 三三制) 三三制 抗战胜利后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1945年重庆谈判 年重庆谈判,1946年政协会议 年政协会议) 抗战胜利后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 年重庆谈判 年政协会议 解放区的土地改革(双减双交 双减双交) 解放战争时 解放区的土地改革 双减双交 第一条战线 第二条战线 新中国的成立和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 新中国的成立和 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
(二)近代中国的民主思想与实践(第15 、16 、17课) 近代中国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第 课 1、思想(近代民主思想的萌生) 、思想(近代民主思想的萌生) (1)萌生条件 ) (2)萌生表现 ) 资产阶级 改良派:渐进改良、君主立宪(张、严、康、梁) 改良派:渐进改良、君主立宪 张 、 革命派:激进革命、民主共和 三民主义 三民主义) 革命派:激进革命、民主共和(三民主义 无产阶级: 无产阶级:吸收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积极成果 将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的实际情况 相结合, 相结合,提出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历史选修二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复习提纲
高三历史选修二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英国议会和国王的斗争1、背景(1)经济:新航路开辟后,英国经济迅速发展,资产阶级和新贵族迅速壮大(2)政治:斯图亚特王朝的专制统治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议会与王权矛盾激化(3)宗教:出现了反映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利益的宗教派别——清教(4)思想:出现反对“君权神授”的启蒙思想(5)直接原因:查理一世财政困难(6)历史因素:自《大宪章》颁布后,英国逐渐形成有限制君主制的政治体制2、向君主呈递《权利请愿书》①时间:1628年②目的:抗议和约束查理一世③内容:议会决定税收,保障人民和财产安全④结果:违心同意,1629年解散议会3、提交《大抗议书》1641(1)背景①查理一世暴政反动②长期议会的召开(1640年),标志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爆发(2)内容①列举查理一世滥用王权的行为②提出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要求要求工商业自由,政府对议会负责(3)性质: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在资产阶级革命中的纲领(4)后果:矛盾激化,引发战争4、资产阶级革命的过程1、内战时期(1640-1648):议会军最终获胜,处死查理一世⑴第一次内战①背景:1642年,查理一世宣布讨伐议会②初期:议会军屡战屡败原因:内部思想分歧,军事指挥不力③反败为胜由自耕农和手工业者组成的“新模范军”,在纳西比战役中获胜④结束:1646年,查理一世被浮⑵第二次内战①时间:1647年②结束:议会军取胜,1649年初,查理一世被斩首2、共和国时期(1649-1653):1649年建立共和国,克伦威尔掌握大权3、护国公”统治时期(1653-1658):克伦威尔解散议会,就任“护国公”,成为独裁者实质:将立法、行政、军事、外交等大权集于一身,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代表,资产阶级的独裁统治4、斯图亚特王朝的复辟(1660-1688)⑴政策①恢复英国国教,对其他教派实行迫害②对革命的人进行反攻倒算③实行有利于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利益的政策④通过《人身保护法》5、结束:光荣革命16886、影响:①政治:推翻了封建专制的君主制,确立了君主立宪制②经济:为英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进一步创造了条件③世界:反映了世界历史发展的趋势,标志一个新的历史时期的到来美国《独立宣言》1、背景(1)欧洲启蒙思想在北美社会产生了深刻影响,为《独立宣言》的问世奠定了理论基础传播。
选修二《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和实践》复习提纲
选修二《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和实践》复习提纲一、近代欧洲的民主思想(一)、洛克的民主思想(17世纪末)1、背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反复曲折,1688年的“光荣革命”,建立了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政权。
2、著作:《政府论》;3、目的:捍卫革命成果,为“光荣革命”、为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及资本主义新秩序进行辩护。
4、思想:①第一次系统地提出“天赋人权”,并把人权概括为自由权、生命权、财产权。
②主张实行法治以保护人民的自由权利。
③提出分权的政治原则:为了防止政府侵犯人权,需要限制政府的权力,实行分权。
5、意义:洛克提出的自由、法治与分权的政治原则,对启蒙运动、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以及西方政治制度产生了深远影响。
(二)、卢梭的民主思想(18世纪)1、背景:18世纪初,法国封建专制制度根深蒂固,社会矛盾尖锐;法国启蒙运动兴起。
2、著作:《社会契约论》、《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
3、目的:抨击封建专制主义,宣传资产阶级民主思想,开启和激发人们摆脱愚昧无知,获得自由解放。
4、思想:①提倡自然权利学(天赋人权),主张人生而自由;②追求平等社会(首要目标),不仅要求法律上的平等,而且主张经济上的平等。
③认为人类不平等的根源是财产的私有制;④否定封建王权,倡导“社会契约”和“人民主权”;⑤主张暴力革命,建立民主共和制;5、意义:①卢梭的著作和民主思想,产生了强烈的社会反响,成为人们反对封建专制统治,争取自由解放的思想武器;②是法国大革命的思想先导,后来成为法国大革命的檄文《人权宣言》的基本精神,被凝练为“自由、平等、博爱”的口号;③并为北美独立战争提供了理论根据,直接影响了美国政治制度的建立;④鼓舞了亚洲国家的仁人志士。
二、民主政治的重要文献(一)、《独立宣言》(1776年)1、背景:①欧洲启蒙思想在北美传播,它为北美《独立宣言》的问世奠定了理论基础。
②1775年“莱克星顿枪声”拉开了美国独立战争的序幕,英王的残酷和暴虐,使争取独立成为殖民地人民共同的目标。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提纲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一、专制理论与民主思想的冲突1.西方专制主义理论包括:(1)托马斯·阿奎那“君权神圣”(2)英王詹姆士一世“君权神授”。
2.近代西方的民主思想包括:(1)斯宾诺莎的“天赋人权”思想(2)洛克的权力分立思想(3)卢梭的“主权在民”思想。
二、英国国会与国王的殊死搏斗1.英国国会与国王矛盾的激化:(1)背景:资本主义的发展;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力量的壮大;封建专制统治阻碍资本主义发展;激化的导火线是税收问题。
(2)政治斗争的焦点:国王和议会的关系、国王和法律孰轻孰重的问题。
(3)史实:1628年《权利请愿书》与1641年《大抗议书》。
2.民主与专制的反复较量:(1)内战、处死国王、成立共和国(2)克伦威尔独裁专制的“护国”统治(3)斯图亚特王朝复辟的倒行逆施(4)君主立宪制的确立三、封建专制统治宣战的檄文1.美国的《独立宣言》(背景、内容和体现的民主思想、历史意义和局限性)2.法国《人权宣言》(1)背景(2)内容:天赋人权、自由平等、国家最高权力来自于人民;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财产权(3)意义3.《中华民国临时约法》(1)背景(2)目的(3)内容:国家性质;人民权利与义务;中华民国政治体制(4)地位: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在中国近代社会民主化进程中起到一定作用。
四、构建资产阶级代议制的政治框架1.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1)英国《权利法案》的主要内容(2)君主立宪制:一系列法案的通过;君主立宪制的基本原则;君主立宪制的作用和意义。
2.英国责任内阁制的形成:(1)英国责任内阁制的形成:枢密院的建立;内阁制开始形成;责任制内阁的完善(2)代议制民主政治的特点和影响:特点;权力重心的转移和变化;代议制民主政体建立的影响。
3.美国代议制共和制度的建立:(1)《美利坚合众国宪法》的制定:《邦联条例》的通过;谢司起义;制宪会议上的斗争(2)美国的政治体制:主权在民的原则;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评价。
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教师文档:选修二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考纲考点](1)近代欧洲的民主思想:①洛克;②卢梭。
(2)17世纪英国国会与国王的斗争:①大抗议书;②内战。
(3)民主政治的重要文献:①《独立宣言》;②《人权宣言》;③《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4)法国建立共和制的曲折历程:①法国大革命;②19世纪法国政体的变迁。
(5)近代中国的民主思想与反对专制的斗争:①康有为、梁启超和孙中山的民主思想;②辛亥革命前后反对专制的斗争;③抗日战争胜利前后人民群众反对国民党独裁统治的斗争。
(6)近代欧洲工人争取民主权利的斗争:①宪章运动;②第一国际和第二国际。
[主干排查]一、近代西方的民主思想与实践(一)近代欧洲的民主思想1.天赋人权论(1)提出的背景:1688年的“光荣革命”,资本主义政权建立。
(2)洛克的主要思想:洛克《政府论》第一次系统地提出“天赋人权”(自由权、生命权、财产权);强调自由、法治;提出分权的政治原则。
2.人民主权论(1)人物:卢梭。
(2)著作:《社会契约论》。
(3)思想:追求平等,社会契约论,人民主权学说。
(二)民主政治的重要文献1.《独立宣言》的发表(1)发表背景:①欧洲启蒙思想在北美的传播,为其奠定了理论基础;②北美殖民地产生了自己的启蒙思想家;③和解幻想彻底破灭。
(2)内容:①平等与天赋人权不可侵犯;②主权在民;③人民革命权利。
(3)意义:①宣告美国诞生;②第一次以政治纲领的形式宣布了民主共和国的原则;③推动了欧美、亚洲、拉丁美洲人民的独立运动;④但有一定的历史局限性,没有谴责奴隶制的内容;有政治参与权的公民约占美国总人口的五分之一等。
2.《人权宣言》的颁布(1789年)——《人权宣言》的颁布是君主立宪派最大的贡献,也是法国大革命的纲领性文件(1)核心内容——资产阶级对人权的要求和依法治国的主张。
(2)进步性:彻底否定并摧毁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和封建等级制度。
(3)局限性:维护资产阶级在政治和经济上的利益,具有明显的资产阶级属性。
(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三)17世纪英国国会与国王的斗争1.开始的标志:1640年新议会的召开标志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开始。
2013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辅导: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考情分析】1.《法国建立共和制的曲折历程》和《近代中国的民主思想与反对专制的斗争》是高考命题考查的重点。
2.受选考内容的限制,高考对本模块的考查主要以材料解析题、问答题为主。
分值固定。
3.本模块知识与当今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联系密切,高考试题均以此作为命题的切入点,考查社会主义民主与资本主义民主政治的异同点,培养学生辨析历史概念的能力,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考情分析】一、比较霍布斯、洛克、孟德斯鸠、卢梭的自然法异同古典自然法学派代表人认为,人类在组成国家以前生活在自然状态中,受体现人的理性的自然法的支配,以后根据理性要求,订立契约,成立国家。
对于人类在自然状态下如何生活,为什么要订立契约,契约的当事人是谁,契约内容如何,在成立国家后个人与国家的关系,以及实在法与自然法的关系,他们又众说纷纭;特别是在政治上,他们虽然都以自然法学说为依据,却各自得出了十分不同的结论.霍布斯:思想重心是国家主义的法律思想。
希望英国建立强大的王权,平息内乱,管理国家政治,促进经济。
因其担心内乱,把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与国家发展联系在一起.主要强调遵守诺言,遵守契约。
人们签订契约,将所有权利拿出来交给第三者,只留生存权利。
国家是法律产生的前提,有了国家就有了统治者与被治者,法律是体现主权者意志的命令.洛克:代表资产阶级,他是自由主义的法律思想家,最重视财产权。
是近代的自由主义思想的鼻祖,主要著作《政府论》。
他认为人人都是自由的,人人都可用自己的想法决定自己的行为,人人平等,任何人没有多余其他的权利,一切权利和管辖都是相互的,任何人不得侵犯他人的自由而和财产.维护人们的财产权,洛克还提出了分权理论,认为分权是最有效的保护人们的财产、自由。
孟德斯鸠,代表资产阶级,反对君主制,提倡三权分立自由主义,强调政治自由、法制分权。
他认为自然法是永恒存在的,先于人定法,强调三权分立与制衡.权利不能再少数人手里,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乱用权利主张不分权就不自由。
2013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训练 选修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新人教版
选修近代社会的某某思想与实践1.(2012·某某模拟)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人类天生都是自由、平等和独立的,……他们在自然法的X围内,按照他们认为合适的办法,决定他们的行动和处理他们的财产和人身,而毋需得到任何人的许可或听命于任何人的意志。
……虽然人具有处理他的人身或财产的无限自由,但是他并没有毁灭自身或他所占有的任何生物的自由。
……人们既然都是平等和独立的,任何人就不得侵害他人的生命、健康、自由或财产。
——摘自洛克《政府论》(下) 材料2:19世纪初,伦敦某工厂因老板拖欠工资并擅自扣留工人的私人物品,愤怒的工人开展罢工,并阻断工厂所在街区的交通。
有些工人爬上高楼,威胁要跳楼自杀,一些人趁乱砸坏工厂及附近街区的许多房子……——摘自《世界近代史参考资料》(1)概述材料1的基本主X。
(2)依据材料1的观点,对材料2反映的事件加以分析。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的理解、概括、运用的能力。
第(1)问学生依据材料逐层概括即可;第(2)问要求学生既要明确材料1的观点,又要会利用这些观点对材料2进行分析判断。
答案:(1)天赋人权,自由、平等;保护私有财产;个人的自由要受到一定制约(受自然法的限制);个人权利不受他人侵害,也不得侵害他人权利。
(2)老板侵犯了工人的财产权,工人有维护自身财产的权利;工人阻断交通、砸坏其他人的房子,侵害了他人的自由和财产权;跳楼自杀不是个人的自由权利。
2.(2012·某某模拟)“48小时首相”1746年,乔治二世否决了时任首相亨利·配兰的提案,导致配兰率领全体阁员集体辞职。
乔治二世恼羞成怒,任命巴思伯爵为新的财政大臣,但是巴思伯爵受到了上届阁员的抵制,只当了两天首相就被迫辞职,时称“48小时首相”。
乔治二世被迫请配兰复职并接受了其苛刻条件,由此开创了新的先例。
——阎照祥《英国政治制度史》(1)材料中“新的先例”指什么?“48小时首相”说明了什么问题?(2)人类进步不乏政治上的创新。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知识点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知识点一、民主与专制的思想渊源(一)欧洲君主专制理论的构建1、教皇鼓吹教权至上★中世纪的欧洲是基督教的世界,教会的势力举足轻重,教权至上论是当时十分流行的一种思想。
★最早提出反对世俗权力干预教会事务的是教皇尼古拉一世,他竭力维护教会的独立。
★教皇格里高利七世认为,罗马天主教皇不仅是教会内部宗教事务的最高首领,而且在其他方面的地位也超过任何一位世俗国王或皇帝。
★教皇英诺森三世时,他把教皇的权力推崇到了极点,并自称是“万王之王,万王之主”。
★教皇卜尼法斯八世发布了“一条通谕”,正式规定教会权力高于一切世俗权力。
2、神学家诠释教权至上★代表人物:托马斯·阿奎那,被称为“神学界之王”。
★理论学说:国家和君权都是上帝的创造物,是神授予的。
罗马教皇高于世俗的统治者。
3、君主专制的加强★英王亨利八世宗教改革对教士课以重罚;宣布英王有权任命英国主教而无须请示教皇。
★斯图亚特王朝统治:詹姆士一世打出“君权神授”的幌子,向议会重申王权的至高无上,导致国王与议会之间长期的激烈斗争。
(二)近代民主理论的形成1、斯宾诺莎的“天赋人权”理论★主要著作:《神学统治论》对《圣经》提出种种疑问。
★思想内容:明确提出了天赋人权的理论。
认为天赋人权说是自然权利,国家的权力来源于人们所签订的一种社会契约。
★历史影响:为西方资产阶级的民主政治思想奠定了重要基础。
2、洛克的“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在总结英国革命实践的基础上,明确提出了法治的主张,主张法律至上。
★明确主张一世人都应服从法律的统治,并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
3、卢梭的“人民主权论”★主要著作:《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社会契约论》等。
★思想主张:在启蒙运动中第一次较系统地阐述了人民主权论,强调统治者若不履行契约,不顺从民意,享有主权的人民就有权推翻专制统治,这为资产阶级提供了反对封建专制的理论依据。
(三)近代中国对民主的理论探索1、对君主专制的反思★黄宗羲“以天下为主,君为客”,“有法治而后有治人”,表示了一种民主与法治的思想。
选修二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2009~2013年高考真题备选题库选修二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考点一近代中国的民主思想与反对专制的斗争1.(2013新课标全国文综Ⅰ,15分)材料一夫西人设立新闻纸馆,上以议国家之得失,下以评草野之是非,可以知四方之物价,可以悉外国之情形,原为有益之举,今宜仿而行之,惟不准议朝廷得失。
凡外国物价,外国情形,及中国人而被外国人欺凌者,或传教不公道者,皆可写入新闻纸,布告各国,咸使闻知,使归曲于彼;且以见中国百姓痛恨洋人,必将激而生变。
庶彼君臣闻之,惕然知惧,必饬令彼国公使领事,自行约束。
——《李鸿章附呈潘司丁日昌条说》(1867年) 材料二19世纪70年代后,维新派开始办报。
他们在办报实践中提出,报纸必须“宗旨高而定”,“思想新而正”,“材料富而当”,“报事确而速”。
严复强调办报须“一举足不能无方向,一著论则不能无宗旨”。
有维新人士倡言:“无古今中外,变法必自空谈始。
故今日中国将变未变之际,以扩张报务为第一义。
阅报之多寡,与爱力之多寡有正比例;与阻力之多寡有反比例。
”梁启超提出:“所贵乎报馆之著述者,能以语言文字开将来之世界也。
”并说:“去塞求通,厥道非一,而报馆其导端也……阅报愈多者,其人愈智;报馆愈多者,其国愈强。
”——摘编自方汉奇《中国近代报刊史》(1)比较材料一、二,概括指出洋务派与维新派在办报宗旨、任务、目的方面的认识有何不同。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戊戌变法前报纸在推动近代中国民主进程中的作用。
解析:本题以办报为切入点,考查洋务运动和维新变法前后两派的办报情况及实质,主要考查考生阅读分析材料,灵活运用判断归纳的方法、论证历史问题的能力。
第(1)问,“宗旨”据材料一“布告各国,咸使闻知”可知洋务派侧重对外宣传,据材料二“变法”一词可知维新派的政治属性更浓;“任务”据材料一“凡外国物价……传教不公”可知洋务派以披露外国为主,据材料二“变法”一词可知维新派办报实为变法服务;“目的”据材料一“使归曲于彼”可知洋务派办报在于警示外国人,据材料二“阅报愈多……人愈智”可知维新派办报在于传播思想、启迪民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选修2《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国别史复习提纲第一部分基本规律一、世界近代化历程的基本特征1、政治:民主化、法制化2、经济:工业化、市场化、全球化3、思想:理性化、科学化4、生活:城市化二、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1、从中世纪向近代社会的政治转型的核心内容:“民主”与“专制”的斗争2、近代社会的政治史的三个基本领域:政治思想理论、政治制度建设和政治实践3、政治思想理论方面斗争的焦点:①国家权力的本源(“主权在民”还是“君权神授”)②人权的本质(自然享有还是统治者恩赐)③公民的权利与义务④统治国家的基本体制(法治还是人治)⑤国家政治制度的基本模式(代议制还是君主专制)⑥统治者产生的基本原则(选举还是世袭)⑦权力结构框架(三权分立还是金字塔)等问题:洛克、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康德等在上述领域的主张?三、世界近代政治民主化1、产生背景:近代资本主义兴起,新兴的资产阶级与专制王权的矛盾愈演愈烈2、过程和实质:反对专制、争取人权和公民权;从臣民(人治)转变为公民(法治)3、作用: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发展;有利于人类自身的尊严和价值;民主与社会经济的进步一起成为近现代人类文明的基本标志4、基本蓝图(理论):人权是基石;代议制是基本框架;法治和分权是根本保障5、实现道路(实践)(1)自下而上的革命(战争):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如美国独立战争;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美国内战(2)自上而下的改革:如英国改革,俄国1861年改革;日本明治维新(3)工人运动:如宪章运动;国际工人运动(共产主义者同盟、第一国际、巴黎公社;第二国际6、结果:(1)《权利法案》《独立宣言》《1787年宪法》《人权宣言》等法律文件诞生(2)代议制民主制确立,但各国特色不同(君主立宪制;民主共和制;名义下的专制或半专制统治)(3)代议制民主政治存在严重的历史局限性(资产阶级民主)7、基本观点①专制和民主都是人类历史发展中的必然阶段;②民主思想是民主制度和民主实践的前提③民主不是统治者的恩赐,而是人民群众(包括资产阶级)斗争的结果④近代社会中诞生的资产阶级民主至今也是一种不完善、不彻底的民主⑤民主制度的产生与出现,同全体人民群众的文化程度、民主意识和民主素质基本无关,它只同民主力量与封建专制势力之间的力量对比有关三、专制和民主思想:第一课西方专制主义理论(一)阿奎那的“君权神圣”1、背景:(1)基督教会在西欧中世纪的统治地位(中世纪欧洲国家普遍处于封建割据状态,王权衰落而基督教会则拥有超越国家的宗教权力)(2)教权与王权的斗争(3)13世纪的意大利,基督教正统教会权威受到严峻挑战(4)神学家为了维护封建教会的神权统治,必须协调教权与王权之间的矛盾。
(目的)2、内容:(1)“宇宙秩序论”(《神学大全》)(2)阿奎那的国家观①解决王权与神权之争的方法:确定二者权力界限②教会与国家的关系:教权高于世俗王权③君权神圣:王权源于上帝的授予(3)阿奎那的政体观——中央集权政府或君主政体是最好的政体3、作用:对教会:维护教会权威与至高无上地位。
对君主:提高了君主的地位,论证了君主权力的合法性、神圣性、重要性,成为君主专制的理论基础。
(二)詹姆士一世与“君权神授”1、背景:(1)欧洲封建社会后期,社会需要王权的强化(2)英国都铎王朝时期王权的空前强大(3)斯图亚特王朝时期社会矛盾发生变化(王权与资产阶级、新贵族关系的恶化)2、内容:(1)君权神授、王权至上(王权源于上帝,国王只需对上帝负责)(2)反对议会对王权的任何限制(3)对民众横征暴敛,对清教徒实行宗教迫害3、影响:(1)王权与农民、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矛盾进一步激化(2)查理一世继位,最终导致资产阶级革命爆发近代西方的民主思想(一)近代西方民主思想产生的社会根源?1、古希腊时期民主思想、民主制度的发展为近代民主思想的发展奠定了基础;2、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资产阶级提出的政治要求;3、中世纪封建专制(教权专制、君主专制)阻碍经济发展和人权的实现;4、文艺复兴、宗教改革、自然科学的进步促成了思想解放。
(二)内容:近代西方政治事件年表14世纪末,欧洲出现资本主义萌芽;14-17世纪,欧洲文艺复兴运动;16世纪,西欧宗教改革;15-16世纪,新航路开辟;1566-1581年,尼德兰革命;1640-1688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17、18世纪,欧洲思想启蒙运动;1775-1783,美国独立战争;1789-1794年,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开始。
第二部分国别史第一单元:中国近代民主思想和实践一、近代中国的民主思想的产生:(一)萌生的条件:1、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的君主批判思想的深刻的启迪;2、鸦片战争以来,中国民族危机逐步加深,先进中国人改变观念,向西方寻求救国救民之路;3、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4、西学的不断传入;5、近代教育的发展(二)近代中国民主思想A、地主阶级抵抗派——魏源的“师夷长技以制夷”,明确提出向西方学习的具体内容、方法。
《海国图志》详细介绍西方的历史地理最详实的著作。
这为中国早期的近代化提供了可贵的思想准备。
这促使人们开阔眼界,引导人们注意世界形势、了解世界,对近代维新变法思想有一定的影响。
B、洋务派:“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中学指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儒家的纲常名教;西学指西方文化,主要指近代科学技术。
“中学为体”,是以中国的纲常名教作为决定国家命运的根本;“西学为用”是采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近代科技,仿效西方国家在教育、赋税、武备等方面的一些具体措施,举办洋务新政,来挽救江河日下的清王朝。
C、维新思想1、早期资产阶级维新派:产生于19世纪70年代以后,伴随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而产生的;西方资本主义的思想文化和科学文化的传入,是早期维新思想的来源。
其代表人物是王韬、郑观应。
主张:经济上振兴工商业,发展资本主义经济;政治上主张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实行君主立宪制;文化上主张学习西方思想文化和科学技术,办新式学校。
早期维新派为维新变法思想作了思想理论上的准备。
局限性:一是没有完整的理论;二是没有付诸行动。
2、资产阶级维新派:19世纪90年代,维新思想有了进一步发展。
以康有为(①认为人人有自主、自立之权。
(人人指资产阶级)②主张人人平等,只有这样才不违背天赋人权的公理。
)、梁启超(①认为民权政治是近代历史发展的新事物,必须实行必然实现。
②中国若再不开放民主,就要亡国灭种。
)、谭嗣同(认为君主专制是万恶之源,主张废君权,倡民权,变不平为平等。
)、严复(吸收卢梭的社会契约论和人民主权论的思想,传播资产阶级的天赋人权论,提出实行君主立宪,指出君民关系实际上是一种社会契约关系。
)为首的维新派开始用西方政治制度和思想来评判中国,提出了系统的理论和明确的施政纲领,要求实行君主立宪,发展资本主义经济和文化。
D、资产阶级革命派——孙中山的民主思想1.三民主义(1)内容:①民族主义的基本内容就是“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就是用革命手段推翻清政府的统治。
但是,民族主义没有提出明确的反帝主张。
是资产阶级软弱性和妥协性的表现。
②以“创立民国”为内涵的民权主义,是核心部分。
从理论上解决了当时革命派迫切需要解决的夺取政权与建立政权的问题。
但是,民权主义并没有把地主阶级作为整个封建统治阶级来反对,这就为汉族的旧官僚、地主、军阀混入革命阵营以可乘之机。
③“平均地权”的民生主义,是他的“社会革命”纲领。
这一方案具有明显的资本主义性质,但它不能彻底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彻底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的革命斗争自然也就缺乏坚实的群众基础。
(2)进步性:三民主义涉及民族革命、政治革命和社会革命,是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
它表达了资产阶级在政治上和经济上的利益和要求,反映了中国人民要求民族独立和民主权利的共同愿望,推动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的发展。
(3)局限性:三民主义没有提出明确的反帝口号,没有彻底的土地革命纲领,这是由民族资产阶级的局限性所决定的,这就决定了资产阶级革命派不可能彻底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任务。
2、新三民主义1924年1月,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召开,孙中山重新解释了三民主义。
(1)内容:民族主义,一是“免除帝国主义之侵略”,使中华民族独立于世界;二是“中国境内各民族一律平等”,反对民族压迫。
民权主义,以实行普遍平等的民权主义为主要内容。
民生主义,一曰平均地权,二曰节制资本。
经过这样重新解释的三民主义便是新三民主义。
新三民主义最大特点就是它是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民主义。
它也和中国共产党的民主革命纲领若干原则基本一致,所以新三民主义成为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
(2)进步意义:新三民主义的提出标志着孙中山实现了一生中最伟大的转变;新三民主义同中共的民主革命纲领在若干基本原则上是一致的,是国共两党的合作的政治基础,推动了国民大革命的发展和高涨。
(3)局限性:新三民主义在理论上、纲领上仍然没有超出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范畴。
3、五权分立学说:孙中山还把西方三权分立的学说发展为五权分立学说。
五权除了包括行政、立法、司法权以外,还包括考试权与监察权。
二、民主和专制的较量:(一)建立共和的斗争:辛亥革命:⑴背景:清末新政和“预备立宪”的失败,清朝专制统治陷空前孤立;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形势有很大发展(革命思想、革命政党、武装起义)⑵成果:推翻清政府;结束封建帝制;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⑶《中华民国临时约法》:A、为了建立共和制度;为了限制袁世凯;为了巩固新生政权.B、内容:国家性质(“主权在民”)、人民的权利和义务、政体(总统共和制、责任制内阁)、政体原则(三权分立)。
C、性质和地位: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
D、意义:否定封建专制;有现实针对性;体现资产阶级施政原则和宪政意识;使民主共和思想深入人心;推动近代中国民主化进程(二)维护共和的斗争⑴1913年反对袁世凯专权的“二次革命”。
⑵1916年反对袁世凯复辟帝制的“护国运动”:孙中山发表《讨袁宣言》和《第二次讨袁宣言》、梁启超发表《异哉所谓国体问题者》、蔡锷组织护国军,“洪宪帝制”失败⑶1917年反对张勋复辟的“讨逆运动”:张勋以“调停”“府院之争”为名复辟帝制,孙中山发表《讨逆宣言》,段祺瑞组织讨逆军⑷1917和1920年反对段祺瑞拒绝恢复临时约法的护法运动:孙中山在广州组织中华民国军政府,借助西南军阀势力举兵北伐,结果失败。
(三)抗战胜利前中国人民争取民主的斗争A、国民党的独裁统治:⑴独裁统治的建立: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和宁汉合流,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利益;1928年颁布《训政纲领》实行“以党治国”。
⑵独裁统治的巩固:建特务组织、制反动法令、用宪法形式确立(五五宪草)⑶抗战时期的独裁统治:A、保甲制度、一党专政、特务统治相结合;B、抗战相持阶段,在日本诱降政策影响下,消极抗日,积极反共,制造皖南事变B、延安的民主政治建设:⑴民主选举、“三三制”建立抗日民主政权⑵为新中国建立人民民主政权提供了宝贵的历史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