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期中考试1-4单元
2023-2024九年级化学上册期中复习1-4单元考点归纳
2023-2024九年级化学上册期中复习1-4单元考点归纳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考点1: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变化类型物理变化化学变化概念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现象多表现为形态、状态等的变化多表现为放热、生成沉淀等的变化判断依据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考点2:物质的性质和用途1.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注意】物质的性质和变化的区别:性质是物质本身特有的属性,而变化则是物质运动的过程。
叙述物质的性质往往用“能”、“难”、“易”、“会”、“就”、“可”等表示能力或属性的用语。
叙述物质的变化往往用“已经”、“了”、等过去时或“在”等现在时等表示时态的用语。
2.物质的性质和用途的关系: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物质的用途反映物质的性质。
考点3:实验探究1.实验探究的一般步骤:发现问题→做出假设或猜想→制定方案→实验并记录现象→分析现象得结论→反思与总结。
2.实验观察(1)关注物质的性质:如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等;(2)关注物质的变化:如蜡烛受热融化等物理变化,燃烧时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等化学变化;(3)关注物质变化的过程(包括变化前、变化时、变化后等)以及对结果的解释和讨论。
3.实验一: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实验探究步骤现象结论点燃前1.观察蜡烛的颜色状态、形状、气味红色不透明的圆柱状固体,有轻微气味红色圆柱状固体,质软,有蜡味,难溶于水,密度比水小。
2.用小刀切下一块放入水中易切,浮于水面,不溶解点燃时1.用火柴点燃蜡烛,观察蜡烛火焰蜡烛安静、持续燃烧,火焰会随气流闪烁,摇晃,火焰上方有黑烟,火焰分三层,上层黄色且明亮,中层较暗,内层底部淡蓝色。
石蜡有可燃性2.取一根火柴,迅速平放在火焰火柴靠焰心部分基本不变色而外焰部分火焰分为外焰、内焰、性质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定义物质化学变化通过化学变化就能够表现出来的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才能够表现出来的性质性质内容颜色、状态、气味、密度、硬度、熔点、沸点、溶解性、挥发性、导电性、导热性、吸附性等可燃性、还原性、氧化性、酸性、碱性、稳定性、毒性等本质区别是否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可以表现出来【考点归纳】中,1s 后取出 碳化变黑 焰心三部分,外焰温度最高加热时应用外焰3.用一干燥烧杯,罩在火焰上方,片刻,取下火焰上方的烧杯,迅速向烧杯中倒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
新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期中化学试卷(1-4单元)
新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期中化学试卷(1-4单元)新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期中化学试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O---16 C---12 N---14 S---32 Fe---56一、选择题(40分。
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变化的。
下列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冰雪融化B.钢铁生锈C.牛奶变酸D.食物腐败2.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出现了“加碘食盐”、“增铁酱油”、“高钙牛奶”、“富硒茶叶”、“含氟牙膏”等商品。
这里的碘、铁、钙、硒、氟应理解为A.元素 B.单质 C.分子 D.氧化物3.洪涝地区的灾民用下列几个步骤将河水转化为可饮用水,以下处理过程顺序合理的是()①化学沉降(用明矾)②消毒杀菌(用漂白粉)③自然沉降④加热煮沸A.③②①④ B.③①②④ C.③①④② D.①③④② 4.下列关于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A.浓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 B.浓溶液可能是饱和溶液 C.稀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D.饱和溶液一定是浓溶液 5.下列有关“化学之最”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氮元素B.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是水C.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氧气D.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铁元素6.超导材料为具有零电阻及反磁性的物质,以 Y2O3 等化合物为原料经研磨、烧结可合成一高温超导物质 YBa2Cu3O7,其中Ba、O都显常见化合价,则Cu的化合价为A.lB.2 D.2.5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人们所使用的物质,都是纯度越高越好B. 矿泉水不是纯净水C. 天然物质都比人造物质好 D, 化学反应进行得越快、越彻底越好8.某同学在配制50g溶质量分数为5%的食盐溶液的实验中,称量时将砝码放在左盘(1g以下用游码),食盐放在右盘;量水时仰视液面读数。
这样配制的食盐溶液中的质量分数() A.等于5% B.大于5% C.小于5% D.不能确定9.如图所示装置,有洗气、储气等用途。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1-4单元)知识点总结
九年级化学上册期中(1-4单元)知识点总结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一、物质的变化和性质1.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学科。
2.物质的变化化学变化: 有新物质生成。
物理变化: 没有新物质生成。
区别: 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3.物质的性质物理性质: 不需要经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
如: 色、味、态、密度、硬度、熔点、沸点、挥发等。
化学性质: 需要经过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的性质。
如: 可燃性、助燃性、氧化性、还原性、稳定性等。
4.蜡烛及其燃烧现象的探究蜡烛火焰分为三层: 外焰(温度最高)、内焰、焰心(温度最低)蜡烛的燃烧既是物理变化又是化学变化。
蜡烛燃烧后生成水和二氧化碳5.人吸入气体和呼出气体: 相同点: 都有水、氧气、二氧化碳不同点: 吸入气体: 氧气多呼出气体: 二氧化碳、水多结论: 二氧化碳能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试管烧杯酒精灯漏斗滴管集气瓶水槽铁架台6.各种常见仪器:(1)固体药品的取用: ①存放: 广口瓶。
②取用: 粉状药品—药匙或纸槽(一倾二送三直立)块状—镊子(一横二放三慢滑)(2)液体药品的取用: ①存放: 细口瓶。
②取用: 瓶塞倒放;标签朝手心;口对口紧挨着慢倒;试管略倾斜(3)量筒: ①无‘0’刻度;②正确读数: 视线与凹液面下端平视(否则俯大仰小)(4)酒精灯:①注意事项:禁止向燃着的酒精灯添加酒精;禁止“灯对灯”点燃酒精灯;必须用灯帽熄灭酒精灯, 禁止用嘴吹。
②火焰分三层: 外焰(温度最高)、内焰、焰心(温度最低)对物质加热用外焰(5)给物质加热的方法:对液体加热:试管外壁保持干燥, 试管中液体不超过试管1/3, 试管口向上与桌面成45°, 先预热再加热, 加热用外焰, 试管口不可对人。
对固体加热:试管外壁保持干燥, 试管口略下倾, 先预热再加热, 加热用外焰。
(6)玻璃仪器洗涤干净的标准: 仪器内壁附着的水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
(7)可直接加热的仪器: 试管、蒸发皿、燃烧匙可间接加热的仪器: 烧杯、烧瓶不能加热的仪器: 量筒、集气瓶(8)取用药品时做到: 口不尝、手不摸、鼻不闻(闻的方法: 扇闻)未说明药品用量时:液体一般取1~2毫升, 固体只需盖满试管低部即可。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1——4单元
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
九年级化学科期中考试卷
(内容:绪言至第四单元)
说明:1.全卷共7页,满分为120分,考试时间为80分钟。
2.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O—16N—14
K—39
1.下列实验基本操作中,正确的是
A.向量筒中倾倒溶液
B.加热试管中的液体
C.熄灭酒精灯
D.取用粉末状药品2.化学上把“生成新物质的变化叫做化学变化”。
下面对化学变化中“新物质”的解释,正确的是A•“新物质”就是自然界中不存在的物质
B•“新物质”就是与变化前的物质在颜色、状态等方面有所不同的物质
C.“新物质”就是与变化前的物质在元素组成上不同的物质
D.“新物质”就是在组成或结构上与变化前的物质不同的物质3.生活中的下列物质不属于混合物的是
A.食用醋
B.冰水混合物
C.冰红茶
D.加碘盐
4.下列关于氧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氧气能支持燃烧,可作燃料
B•氧气能跟所有物质发生氧化反应
C.水中的生物能依靠易溶于水的氧气而生存。
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期中考试知识点抢分必背(1-4)
考试抢分必背(14)1.化学贡献:①道尔顿——原子论;阿伏伽德罗——分子学说;②门捷列夫——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并编制了元素周期表;③拉瓦锡——用定量的方法研究了空气的成分;④张青莲——为相对原子质量测定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2.常考物理变化:蜡烛熔化、干冰升华、水蒸发、灯泡通电发光放热、活性炭吸附色素、气球爆炸、轮胎爆炸、铁水铸锅、水的蒸馏、石油分馏……3.常考化学变化:物质燃烧((如:石蜡燃烧)、火药爆炸、食物腐烂、食物发霉、酿醋、酿酒、金属生锈(如:钢铁生锈)、煤的干馏、光合作用、呼吸作用、杀菌消毒、物质分解、各种化学反应……4.易错性质(物理性质:溶解性、挥发性、导电性、吸附性……/化学性质:可燃性、稳定性、毒性……】5.性质与用途的关系:(1)木炭具有可燃性,可以作燃料(体现化学性质);(2)氧气具有助燃性,可以用于金属切割、炼钢(体现化学性质);(3)氮气具有稳定性,可以作保护气((体现化学性质)/氮气可以制造低温环境(体现物理性质)(4)稀有气体通电可以发出不同颜色的光,可用于制多种用途的电光源((体现物理性质)(5)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可用于灭火((既体现物理性质、也体现化学性质)6.实验操作:(1)倾倒液体时细口瓶的瓶塞必须倒放——防止药品腐蚀实验台;瓶口必须紧挨试管口——防止药品损失;细口瓶的标签必须朝向手心——防止腐蚀标签;(2)胶头滴管应竖直悬空在容器的正上方,不要接触容器壁——防止沾污试管或污染试剂;胶头滴管应胶帽在上,不要平放或倒置——防止液体倒流腐蚀胶帽;(3)试管加热前试管外壁不能有水——防止加热时受热不均试管炸裂;加热时先预热,后固定加热——防止试管受热不均炸裂;加热后不能用立即冲洗——防止试管骤冷炸裂;(4)加热固体时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防止冷凝水回流,使试管炸裂;(5)装置气密性检查将导管一端放入水中,用手紧握试管,水中导管口有气泡冒出,松手后,导管口形成一段水柱,且长时间不回落,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
初三化学期中考试(上)1-4单元 含答案1
初三化学期中考试题原子质量:C:12 H:1 O:16 N:14 Al:27 Mg:24 Zn:65 Fe:56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40%1、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食物腐败 B.酒精燃烧 C.钢铁生锈 D.汽油挥发2、下列各组仪器,能在酒精灯火焰上直接加热的一组是--------------------()A.烧杯、蒸发皿 B.水槽、量筒 C.蒸发皿、试管 D.集气瓶、燃烧匙3、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4、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①取用固体药品,未说明用量时,一般只需盖满试管底部②取用液体药品,未说明用量时,一般取用1mL~2mL③向酒精灯里添加酒精时,不能超过酒精灯容积的 2/3④给试管内液体加热时,液体体积不超过试管容积的1/3A.①②③④ B.②③ C.③④ D.②③④5、自1999年初,北京市政府采取措施,强制各用煤单位使用低硫优质煤,主要是为了防止下列哪种气体对空气的污染?------------------------------------()A.二氧化碳 B.一氧化碳 C.二氧化硫 D.二氧化氮6、下列反应中,既属于氧化反应又属于化合反应的是:()A.铁+氧气四氧化三铁 B.甲烷+氧气二氧化碳+水C.酒精+氧气二氧化碳+水 D.蜡烛+氧气二氧化碳+水7、要证明集气瓶内盛的是空气还是氧气,最简单的方法是()。
A.测量密度,密度大的是氧气 B.能使细铁丝燃烧的是氧气C.能跟硫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的是氧气 D.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是氧气8、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时,集气瓶底部要垫少量细砂或水的是()A.木炭 B.硫粉 C.铁丝 D.红磷9、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B.化学变化中,分子本身不发生变化C.一切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 D.分子是保持物质物理性质的一种微粒10、下列物质属于混合物的是()A.二氧化碳 B.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共热制氧气后的剩余物 C.冰水混合物 D.氧11、比较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各一个分子,下列那个数值相等()A.含氧分子数 B.含氧的质量分数 C.含氧原子个数 D.含氧的元素的个数12、下列物质中,存在氧分子的是()A.氯酸钾 B.二氧化硫 C.液氧 D.氧化汞13、下列物质中,前者属于纯净物,后者属于混合物的是()A.净化后的空气;氧化镁 B.水和冰混合;澄清石灰水C.生锈的铁钉;高锰酸钾充分加热后的剩余固体 D.氯化钾;液氧14、某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2,核外电子数为6,则此原子中原子核内的中子数为()A.6 B.2 C.12 D.1815、决定元素种类的是()A、质子数B、电子数C、中子数D、相对原子质量16、某药品说明书中标明:本品每克含碘150mg,镁65mg,铜2mg,锌1.5mg,锰1mg。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1-4单元期中考试试卷习题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1-4单元期中考试试卷习题1.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米饭变馊B.火药爆炸C.湿衣服晾干D.铁锅生锈2.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在化学实验室里,我们常常要进行药品取用.物质加热.仪器洗涤等基本操作,其中往往涉及到用量问题。
下列关于用量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取用固体时,如果没有说明用量一般取1g~2gB.洗涤实验用过的试管时,每次注入1/2试管水,振荡后倒掉C.取用液体时,如果没有说明用量,液体一般取1mL~2mLD.使用酒精灯时,酒精灯内的酒精不超过容积的2/33.用量筒量取溶液,视线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读数为15毫升;倒出部分液体后,俯视凹液面的最低处,读数为9毫升。
则该学生实际倒出的溶液体积()A.小于6毫升B.大于6毫升C.等于6毫升D.无法确定范围4.下列关于空气的说法正确的是A.通常情况下,空气中氧气.氮气的体积约比为1:4B.空气中氮气的质量分数为78%C.空气中二氧化碳的体积只占0.03%,因此它的作用很小D.空气中含量最少的是稀有气体5.用教材上的装置测定空气中的氧气含量,实验后发现测得氧气的体积小于1/5,针对这一事实,你认为下列做法或想法不可取的是A.查看实验装置的气密性B.将红磷改成木炭或硫磺重新实验C.查看实验中红磷的用量是否不足D.红磷虽然足量,但不能确定氧气是否有剩余6.一位同学在制取并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时,按下面的方法进行操作,有错误的是A.将装有高锰酸钾的试管口部向上倾斜B.将药品斜铺在试管底部,以增大受热面积C.先使试管均匀受热,再集中在药品部分加热D.气体收集完,先将导管移出水面,再停止加热7.暂时存放一集气瓶氧气,正确的方法是A.瓶口朝下,盖上玻璃片B.瓶口朝下,不盖玻璃片C.瓶口朝上,盖上玻璃片D.瓶口朝上,不盖玻璃片8. (08河南)下列关于燃烧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氢气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C.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D.铁丝在空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9.右图所示装置可用于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前在集气瓶内加入少量水,并做上记号。
陕西省西安市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含解析)
九年级期中教学质量检测化学注意事项:1.本卷分为第一部分(选择题)和第二部分(非选择题)。
全卷共4页,总分60分。
考试时间为60分钟。
2.领到试卷和答题卡后,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分别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填写姓名和准考证号,同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填涂对应的试卷类型信息点(A或B)。
3.请在答题卡上各题的指定区域内作答,否则作答无效。
4.考试结束,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Ca-40第一部分(选择题共18分)一、选择题(共9小题,每小题2分,计18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意的)1.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
下列典故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刻舟求剑B.破釜沉舟C.火烧赤壁D.铁杵磨针2.分类是研究物质的常用方法。
下列物质属于单质的是A.空气B.二氧化碳C.水D.液氮3.水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
下列有关水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生活污水集中处理后再排放B.明矾用于净水主要起到杀菌消毒的作用C.生活中可用煮沸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D.电解水实验中产生氢气和氧气的质量比为1:84.规范操作是化学实验成功的保障。
下列基本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闻药品气味B.取用固体粉末C.点燃酒精灯D.加入块状固体5.科学家使用碳-14年代检测法印证了三星堆遗址所处年代属于商代晚期。
下图是碳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和碳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碳属于非金属元素B.碳-14原子的质子数与中子数之和为14,则其中子数为6C.图中x的值是4D.碳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第二周期6.下列化学用语与所表达的意义对应正确的是A.2Cu表示2个铜元素B.NO2表示二氧化氮中含有2个氧原子C.H2表示2个氢原子D.Fe3+表示每个铁离子带三个单位的正电荷7.天麻的药用价值和食用营养价值都很高。
天麻中含量较高的主要成分是天麻甙,也称天麻素(化学式为C13H18O7)。
下列有关天麻素的说法正确的是A.天麻素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B.天麻素属于氧化物C.天麻素的相对分子质量是286gD.天麻素中碳、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3:78.下列关于灭火的方法及原理都正确的是A.吹灭蜡烛,原理是隔绝氧气B.用高压水枪灭火,原理是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C.电器着火用水扑灭,原理是使温度降低至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D.为防止森林大火蔓延可开挖隔离带,原理是清除可燃物9.家庭生活和化学实验室都是化学实验的场所,下列实验方案不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A.探究燃烧的剧烈程度与氧气的浓度有关.验证蜡烛中含有氢元素.探究温度对分子运动快慢的影响.鉴别硬水和软水“”“”。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期中复习第1-4单元知识点总结与测试卷及答案全套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期中复习第1-4单元知识点总结与测试卷及答案全套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一、物质的变化和性质:1.物质的变化:物理变化:无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
2.物质的性质:物质不需发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物理性质,主要有颜色、状态、气味、硬度、密度、熔点、沸点等;物质必须通过化学变化才表现出来性质,叫做化学性质。
如可燃性氧化性、还原性、毒性等。
二、基本实验操作:1.药品的取用:(1)取药量:没有说明用量,固体只需盖满试管底部,液体取1—2mL 。
(2)注意事项:“三不”:不闻、不尝、不摸(3)取用少量液体药品用胶头滴管,取用一定量的液体药品用量筒量取,读数时,量筒必须放平,视线与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
取用较大量液体时用倾倒方法,瓶塞倒放,标签向手心,瓶口要紧靠容器口。
2.物质的加热:(1)酒精灯的火焰分为外焰、内焰、焰心三部分,其中外焰温度最高。
(2)使用酒精灯时,酒精不能超过灯容积的2/3,绝对禁止用嘴吹灭酒精灯,要用灯帽盖熄。
(3)给试管液体加热,试管所盛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1/3,试管要倾斜放置,试管口不能对着自己或他人。
3.仪器的洗涤:玻璃仪器洗涤干净的标准:在容器内壁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
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一、空气的成分和组成1.空气的成分:N2 O2稀有气体CO2其它气体和杂质空气成分78% 21% 0.94% 0.03% 0.03% 体积分数2.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如右图)观察到的现象:有大量白烟产生,广口瓶内液面上升约1/5体积,反应的化学方程式:4P + 5O2点燃4P2O5;约占空气体积的1/5,结论:空气是混合物; O2氮气约占空气体积的4/5 。
思考:(1)液面小于五分之一原因:装置漏气,红磷量不足,未冷却完全;(2)能否用铁、碳代替红磷?不能,原因是碳产物是气体,不能产生压强差、铁不能在空气中燃烧3.空气的污染及防治(1)对空气造成污染的主要是有害气体和烟尘等,目前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项目为CO、SO2、NO2 、O3和可吸入颗粒物等。
初中化学第一到四单元测试
初中化学1-4单元测试试卷姓名得分相对原子质量:(B—11、H—1、C—12、O—16、N—14)一、选择题(每小题2 分,共40分)1.用分子的观点解释下列现象,不合理的是()A.食物变质---分子本身发生变化 B.汽油挥发---分子大小发生变化C.热胀冷缩---分子间隔改变 D.花香四溢---分子在不断地运动2、下列说法属于化学性质的是()A.能导电B.硬度最大C.常温下呈气态D.会生锈3.关于SO2、CO2、MnO2三种物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都含有氧元素 B.都是化合物 C.都是氧化物 D.都含有氧分子4.下列关于分子.原子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B.分子是保持物质性质的最小粒子C.原子失去电子形成阳离子 D.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5.对分子.原子.离子的下列认识,其中正确的是()A.镁原子的质子数大于镁离子的质子数 B.原子失去电子形成阳离子C.分子在化学变化中不可再分 D.分子.原子可直接构成物质,离子不能6. 硬水洗衣服洗不干净,生活中要使硬水软化,可采用的方法是()A.煮沸B.搅拌C.吸附D.过滤7. 分子和原子的主要区别是()A.分子质量大,原子质量小 B.分子能直接构成物质,原子不能直接构成物质C.分子间有空隙,原子间无空隙 D.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8、下列变化中,前者属于物理变化,后者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水结冰铁熔化 B.铁生锈冰融化C.汽油挥发汽油燃烧 D.食物腐烂牛奶煮沸9.下列关于空气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工业上利用氧气和氮气的沸点不同,从液态空气中分离出氧气的过程属于物理变化 B.空气是一种十分重要的天然资源C.若大量有害物质进入空气中,仅靠大自然的自净能力,大气还能保持洁净D.按体积分数计,空气中约含有氮气78%、氧气21%、其他气体和杂质1%10.据报道,科学家发明了一种“月球制氧机”,这种“月球制氧机”可利用聚焦太阳能产生的高温加热月球土壤,制得氧气。
九年级化学上册期中(1-4单元)测试题
初三化学(1-4单元)测试题一、选择题(本题有15小题,每题2分,共3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典故中,从物质变化的角度分析,主要体现化学变化的是A.司马光砸缸B.凿壁偷光C.火烧赤壁D.铁杵磨成针2.下列图示的实验中,正确的是A B C D3.下列俗语或成语与物质的化学性质无关的是( )A.真金不怕火炼B.百炼方可成钢C.火上浇油D.玉不琢、不成器4、某1 L纯牛奶的包装盒上面有如下一些数据(每100 g内):脂肪≥3.3 g、蛋白质≥2.9 g、非脂乳固体≥8.1 g、钾≥145 mg、钙≥115 mg。
这里的钾、钙是指( )A.分子B.原子C.单质D.元素5、某同学用分子的观点解释下列现象。
其中错误的是( )A.热胀冷缩──分子大小随温度的变化而改变B.花香四溢──分子不停地运动C.食物腐败──分子本身发生了变化D.酒精挥发──分子间间隔变大6、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用燃着的酒精灯去点燃另一酒精灯B.把锌粒往直立的试管中直接丢入试管底部C.称量氯化钠的质量时,把天平调平衡后,往左盘中加入砝码直至平衡D.用向上排气法收集氧气时,导气管应伸入集气瓶的底部7、实验室用KClO3制O2,操作有:①加热;②检查装置气密性;③向试管中装入药品;④当有连续气泡时用排水法收集;⑤实验完毕将导气管从水槽中取出;⑥熄灭酒精灯;⑦将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
正确顺序是A. ③②①⑦④⑤⑥B. ②③⑦①④⑥⑤C. ②③⑦①④⑤⑥D. ①③②④⑦⑤⑥8.化学反应前后肯定发生变化的是A.原子数目B.原子质量C.元素种类D.分子种类9.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一种元素与另一种元素的根本区别是它们的原子的原子核内的质子数不同B. 凡含有氧元素的物质就是氧化物C. 某物质中只含有一种元素,该物质一定是一种单质D. 含有多种元素的物质一定是混合物10、下列结构示意图中,属于阴离子的是11、茶叶中的单宁酸具有抑制血压上升、清热解毒、抗癌等功效,其化学式为C76H52O46。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期中(1-4单元)测试题精编版-含答案
17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中测试卷精编版60分钟 100分、选择题(本题有2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选项符合题意,请将正确选项的字母填写在右边的括号内。
1•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 汽油挥发B 冰雪融化C 铁生锈D 空气液化下列广告用语从化学角度看,没有科学性错误的是( A. “ K ”咖啡,滴滴香浓,决不含任何化学物质 B. 雪山牌”矿泉水,真正的纯水 C. 大自然牌”蔬菜,天然种植,真正的 绿色”食品,不含任何金属元素 D. 为预防甲状腺疾病,请食用合格 碘盐”下列化学反应与实验现象相符合的是( )A .硫在空气中燃烧 一一蓝紫色火焰B .木炭在空气中燃烧 一一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c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剧烈燃烧火星四射 D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 一一产生大量白雾 4.水是人类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物质。
下列关于水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B .用肥皂水可区分硬水和软水 C .长期饮用蒸馏水对人体健康有益 D .雨水是纯净物5. 交警常用司机饮酒检测仪”检查司机是否酒后驾车,因为酒中的乙醇分子可以使橙红色的重铬酸 钾变为绿色的硫酸铬。
硫酸铬 [C 「2 (SO 4) 3]中Cr 元素的化合价为( )A. +3 B . +5 C . +6D . +76•学习化学的一个重要途径是科学探究,实验是科学探究的重要手段,下列化学实验操作不正确 ..是(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N : 14 C : 12 H : 1 O : 16 Ca : 40 每小题只有一个2. 3.-lii-A •液体的倾倒7.生活中的下列现象, A •水受热变成水蒸气,水分子分裂变成了原子 B •经过食堂附近,闻到饭菜香味,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 C . 50mL 水和50mL 酒精混合后,总体积小于D .燃烧的木条伸入集满氧气的集气瓶中燃烧更旺, 分子不同化学性质不同 &右图是镁和氯两种元素的有关信息,则下列说法错误A •镁原子结构图中 X=8C .点燃酒精灯 B .液体的量取 用分子的相关知识解释,不正确的是D •滴加液体 ()100mL , 伸入集满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熄灭,说明 I 12!◎巧2|镁>||说明分子间有间隙的是( )B •氯元素的原子序数为 17C .镁是金属元素、氯是非金属元素D .镁和氯组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MgCI9. 1998年,科学家在南极洲发现大量的企鹅死亡,经解剖检验发现其体内含有超量的氢化物和其他大量有 毒物质,下列不是造成此后果的原因是 ( )A. 冶金工业的废水排放B. 生活污水的大量排放C. 化肥、农药的大量使用D. 全球天气变暖10. 右下图是 尾气催化转换器”将汽车尾气中有毒气体转变为无毒气体的微观示意图,11. 化学使人类生活更加丰富多彩,如打火机就给人们生活带来了方便,下列有关打火机的主要燃料丁烷 (C 4H 10)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从性质上看:丁烷具有可燃性B .从变化上看:丁烷完全燃烧只生成水C .从组成上看:丁烷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D .从结构上看:一个丁烷分子由 4个碳原子、10个氢原子构成12、 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下图是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 下面从该图获取的信息中,正确的是A .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 52B .该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C .该元素在地壳中的含量为52.00 %D .该元素的原子核外有 24个电子13. 某元素的原于结构示意图如右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第一层有6个电子 B •该元素为金属元素 C. 该原子核电荷数为16 D. 这种原子容易失电子14、 下列关于决定"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决定元素相对原子质量的是一一质子数和中子数B .决定元素化学性质的是 一一最外层电子数C .决定元素和原子种类的是一一电子数D .决定元素周期表中原子序数的是 一一核电荷数15. 下列符号既可表示一个原子,又可表示一种元素,还能表示一种物质的是(A 、 H 2B 、 2NC 、CuD 、O16. 国际互联网上报道“目前世界上将近有20亿人患有缺铁性贫血”这里的 铁”是指() A 、铁元素 B 、铁分子 C 、铁原子D 、铁单质其中不同的园球代表不同原子。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期中1-4单元复习课件
在空气中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而在氧气中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放出大量的热量 并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发出耀眼的白光,放出热量,生成白色固体
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Fe3O4)
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瓶壁上有水珠生成,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2Mg + O2 点燃 2MgO 3Fe + 2O2 点燃 Fe3O4 4Al + 3O2 点燃 2Al2O3 C + O2 点燃 CO2 4P + 5O2 点燃 2P2O5 S + O2 点燃 SO2
二;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
1、空气的成分和组成
空气成分
O2
N2
CO2
稀有气体
其它气体和杂质
体积分数
空气中氮气和稀有气体各有什么样 的性质,并有哪些用途?
21%
78%
0.03%
0.94%
0.03%
稀有气体(He、Ne、Ar、Kr、Xe等的总称)
成分
主要性质
主要用途
化学性质不活泼 无色无味的气体, 难溶于水,密度 比空气略小
[提出问题]:里面充的是什么气体?
[提出猜想]:猜想一:氧气; 猜想二:氮气; 猜想三: 。
小华提出,猜想一肯定不可能,他的理由是:
[设计实验]:验证哪种猜想是正确的?
[反思与应用]:你认为能充当食品保护气的气体,要满足哪些条件?
二氧化碳
氧气会与食品反应,加快食品的腐蚀。
1
不活泼
2
氮气
3
二氧化碳
水
5
二、氧气
氧 气
性质 制法 用途
与单质反应 与化合物反应
初中化学1-4单元测试题
1-4单元化学复习检测题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第Ⅰ卷(选择题共45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化学的发展为人类提供了更多的生活、生产资料,下面做法利用了化学变化的是()A.工业上分离液态空气得到氧气、氮气B.品红在水中扩散C.在口中咀嚼米饭或馒头时感到有甜味D.海员蒸馏海水获取淡水2. 下列物质的用途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A.手术麻醉时用液氮作冷冻剂B.急救病人时用氧气供人呼吸C.电解水时用石墨作电极材料D.稀有气体制作电光源3. 2019年“世界环境日”中国确定的主题是“蓝天保卫战,我是行动者”。
下列做法与之违背的是()A.秸秆露天焚烧B. 废气达标排放C.工地洒水除尘D.禁止燃放烟花爆竹4.下列化学实验操作不符合规范的是()A.B.C.D.5. 下列物质由原子直接构成的是()A.二氧化碳B.氯化钠C.氧气D.金6.下列关于空气和水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空气质量报告中所列的空气质量级别数值越大,说明空气的质量越好B.空气中分离出的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可作食品保护气C.自来水净化水的净化步骤为:沉降、过滤、吸附、杀菌消毒D.电解水时正负极产生的气体质量比为8:17. 如图是气体物质的粒子示意图,图中“●”和“○”分别表示两种不同的原子,其中表示纯净物的是()A B C D8. 下列有关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A.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黑色固体B.蜡烛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C.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D.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发出黄色火焰,产生黑色固体9. 研究和学习化学有许多方法,下列方法中所举示例正确的是()选项方法实例A 类比法试管可以直接加热,推测烧杯也可以直接加热B 观察法物质的变化中,观察到有发光、放热现象即可说明发生了化学变化C 归纳法二氧化锰可以做过氧化氢分解的二催化剂,归纳出二氧化锰可以做所有化学反应的催化剂D 分类法根据所含物质种类,可将物质分为纯净物与混合物10.学习完“原子的构成”之后,萍萍同学形成了以下认识,其中错误的是()A.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B.原子核的体积与整个原子的体积相比要小很多C.原子核的质量和电子的质量相差不大D.核外电子在离核远近不同的区域中运动11. 锂矿是重要的国家战略资源,有着21世纪改变世界格局的“绿色能源金属”之称。
初三化学上册期中复习资料(1-4单元)
第一单元知识点一:物质的变化易错警示判断物质的变化的种类时,不能只看有无现象,而关键应该看是否生成了其他物质。
有些化学变化过程中并没有明显的现象,而物理变化有的也可能伴随着明显的现象。
思考:1、发光、发热、变色或产生气体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吗?(不是。
发热:电热丝通电;发光:灯丝通电;产生气体:水的蒸发;变色:白光通过蓝玻璃,光线变成蓝色的。
这些都是物理变化,显然,有发光、发热、沉淀、产生气体、颜色变化不一定是化学变化)2、爆炸一定是化学变化吗?(不是,比如气球爆炸,是由于充入过多气体导致的。
)知识点二 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1、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比较2、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的关系(1)物质的性质决定变化,而变化又表现出性质。
性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是变化的内因;而变化是一个过程,是性质的具体表现。
即:决定性质变化性质(2)判断某一叙述是物质的性质还是变化时,首先要理解者两个概念,准确把握它们的区别与联系。
同时还要善于抓住叙述中的关键词,加以分析。
叙述中有“能、难、易、会、”可以等用语时,往往叙述的是某物质的某种性质。
叙述中有“已经、了”等过去时或“在”等现在时的用语时,则往往是叙述物质的某种变化。
如:木炭能在空气中燃烧,是体现了物质的性质;木炭在空气中燃烧,是体现了物质的化学变化。
(3)物质的性质和用途的关系物质的性质决定着它们在生产和生活中的用途,而用途又是物质的性质的体现。
即:决定性质用途体现知识点三常用的仪器1、反应仪器(1)可直接加热的仪器:试管、蒸发皿、燃烧匙等。
(2)可间接加热的仪器:烧杯、烧瓶、锥形瓶等。
2、存放仪器:广口瓶(存放固体)、细口瓶(存放液体)、滴瓶(存放少量液体)、集气瓶(存放气体)等。
3、加热仪器:酒精灯等。
4、计量仪器:托盘天平(称质量)、量筒(量体积)等。
5、分液仪=器:漏斗等。
6、夹持仪器:试管夹、铁架台、坩埚钳等。
7、取用仪器:镊子(取用块状或较大颗粒固体)、药匙(取用粉末或颗粒固体)、胶头滴管(取用少量液体)等。
九年级化学期中考试题(1-4单元)
2019-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试卷九年级化学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N:14 O:16 H:1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水滴石穿B.花香四溢C.铁杵成针D.百炼成钢2.自来水的净化过程可表示为:取水→吸附→沉淀→过滤→杀菌消毒→送水。
其中一定发生化学变化的是()A.吸附B.沉淀C.过滤D.杀菌消毒3.下列各组物质前者是混合物,后者是化合物的是()A.高锰酸钾氮气B.洁净的空气水C.铁二氧化碳D.硫粉氧化镁4.下列实验的基本操作中,不正确的是()A.用量筒量取液体时,视线与液体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B. 过滤时,漏斗的下端尖嘴部紧贴烧杯的内壁;C.为了节约药品,用剩的药品可以放回原瓶;D. 倾倒液体药品时,试剂瓶上的标签向着手心。
5. 氧元素与硫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A.质子数不同B.中子数不同C.中子数不同D.最外层电子数不同6.下列化学符号中,既能表示元素,又能表示1个原子同时又能表示某单质的是()A.H2B.CO2C.FeD.Cl7.下列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A B C D8.下列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中,所得的信息不正是()、①②③④A.它们表示三种元素B.②③的化学性质相同C.②表示的是金属元素D.①表示原子,④表示的是阴离子9.下列有关Mg和Mg2+两种粒子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同属于镁元素B.核电荷数相等C.质量几乎相等D.核外电子数相同10.区别下列各组物质的方法(括号内为方法)错误的是()A.CO2和O2 (澄清的石灰水)B.硬水和软水(肥皂水)C.CO2和N2(点燃的木条)D.白酒和醋(闻气味)11.从防止污染和温室效应、保持可持续发展考虑,下列能源不应大力开发的是()A.太阳能 B.风能发电C.水能发电D.火力发电12.下列仪器中能加热,但不能用酒精灯直接加热的是()A.试管B.烧杯C.量筒D.集气瓶13.亚硝酸钠是一种致癌物质,其化学式为NaNO2,该物质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A.+5B.+4C.+3D.-314.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正确的是()A.硫燃烧发出蓝色火焰,放热,生成白色固体B.红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白雾,放出大量的热C.木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倒入瓶中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D.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放热,生成黑色物质15.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可选用的可燃物为:()A.红磷B.木炭C.硫D.以上都可以16.某些花岗岩石中含有放射性元素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7-2018九年级上学期化学1至4单元考试试题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N-14、O-16、S-32、K-39、I-127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20分)
1、下列成语中,一定包含有化学变化的是()
A、木已成舟
B、花香四溢
C、烛炬成灰
D、滴水成冰
2、某1 L纯牛奶的包装盒上面有如下一些数据(每100 g内):脂肪≥3.3 g、蛋白质≥2.9
g、非脂乳固体≥8.1 g、钾≥145 mg、钙≥115 mg。
这里的钾、钙是指( )
A.分子
B.原子
C.单质
D.元素
3、下列实验操作错误的是()
4、某同学用分子的观点解释下列现象。
其中错误的是( )
A.热胀冷缩──分子大小随温度的变化而改变
B.花香四溢──分子不停地运动
C.食物腐败──分子本身发生了变化
D.酒精挥发──分子间间隔变大
5.下列物质在空气或氧气中燃烧时,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冒出浓烈的黑烟,放出热量,生成黑色粉末
B.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溅,放出热量,生成红色粉末
C.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气体D.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放出热量,产生没有气味的气体6.下列各图中“○”和“●”分别表示两种不同元素的原子,其中表示混合物的是()
A.B.C.D.
7、饮料中的果味大多来自酯类.丁酸乙酯(C6H12O2)是无色具有菠萝香味的液体,常用作食品、饮料的调香剂.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丁酸乙酯是由20个原子构成的
B.丁酸乙酯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16g
C.丁酸乙酯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8:3:8
D.一个丁酸乙酯分子中,含有一个氧分子
8.防止金属锈蚀是保护金属资源的有效途径,锌铬黄(化学式为ZnCrO4)常用于制防锈涂料.锌铬黄中铬元素的化合价为()
A.+1B.+2C.+6D.+7
9.酒精检测仪中的反应原理为C2H5OH+4X(橙红色)+6H2SO4===2Cr2(SO4)3(绿色)+2CO2↑+9H2O,则物质X的化学式为()
A.CrO3B.Cr2O3C.Cr2S3D.CrSO3
10.下列图象不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B C D
A
A.电解水一段时间B.加热一定量高锰酸钾固体
C.加热氯酸钾制氧气D.实验室利用双氧水制取氧气
二、选择填充题
11.下列物质的用途延用了其物理性质的是()
A、灯泡中填充氮气
B、氧气支持燃烧
C、氢气用作填充探空气球D.________
12、下列各混合物,可以用过滤的方法分离或净化的是( )
A.变浑浊了的石灰水
B.氯化钾和氯酸钾
C.氧化铜和铁粉
D.____________
13、下列试剂瓶标签上的化学式书写错误的是( )
(提示,在答题卡上只写出化学式即行,不需另外把试剂瓶画出)
14、下列物质中有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的是( )
A.NH3
B.Fe2O3
C.Al
D.___________
15、下列关于Fe、Fe2+、Fe3+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它们都是铁原子B.它们的质子数和中子数都不同
C.它们的核外电子数不同D.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填空题
16、用化学用语填写下列空白:
(1)3个铁离子;(2)2个氯原子;
(3)空气中最多的物质;(4)氧化铝中铝的化合价。
(5)2个硝酸根离子____________
17.下列物质:①氖气②液氧③空气④铁水⑤海水⑥水银⑦氯酸钾与二氧化锰共热后所得剩余固体⑧矿泉水⑨二氧化碳.用序号按要求填写:
(1)属混合物的是.(2)属化合物的是.
(3)氧化物的是.(4)金属单质.
(5)由原子直接构成的是.
18、氢气是一种清洁能源,以氢燃料电池为动力的汽车已在北京市试运行。
(1)氢气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反应前氢气和氧气中分别含有氢元素和氧元素,反应后水中含有氢元素和氧元素,由此说明,在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_____________(填“变”或“不变”)(3)目前,开发利用氢能源的困难主要是(写出两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5分)在洗伤口时,大夫给小明开了一包暗紫色的粉末A,为了探究其成分,他来到化学实验室并向老师借了药品G和F,设计如下方案进行实验,并得到了预想的实验现象如下:
(1)无色气体B是;他向老师借的药品G是;(填化学符号)
(2)写出生成黑色固体E的反应现象;
(3)写出加热A粉末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4)写出生成黑色固体E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20.水是生命之源,爱护水资源是每个公民应尽的责任.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1)请举出你在生活中节约用水的一种做法:.
(2)下列是一些净水的方法,其中可使硬水变成软水的是:
(填序号).①过滤②蒸馏③沉淀④煮沸
(3)自制净水器中常加入_______,用于除去水中的异味和色素。
(4)自来水厂用二氧化氯消毒杀菌,二氧化氯的化学式为_______。
(5)按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一段时间后,理论上A试管中产生的气体与B试管中产生的气体的体积比为,该实验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化学
方程式为.
(6)通过电解水实验,可以知道水是由组成的.
四.实验探究题
21、如图所示为实验室中常见的气体制备和收集装置.
(1)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应选用发生装置(填字母),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
收集完气体后发现水槽中的水变红色,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若用装置D收集氧气,验满的方法是.(2)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若选用C做发生装置,你认为选用C比B的优点是.(3)欲使用装置E用排空气法收集氧气,则气体应从(填“a”或“b”)端通入;欲使用装置E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先将瓶中装满水,再将气体从(填“a”或“b”)端通入.
(4)已知一氧化氮气体难溶于水,在空气中容易与氧气发生反应,则收集一氧化氮气体时应选用图中装置(填字母序号).
22.如图是元素周期表的部分信息,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的原子序数是.
(2)分析如图可发现:每周期元素从左向右排列所遵循的一条规律是:质子数递增,根据此规律,可知图中Z=.
已知镓(Ga)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图甲所示,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3)在镓原子结构示意图中,X的值为.
(4)镓元素与铝元素的化学性质最相似.镓的氯化物(氯化镓)的化学式
为.
(5)在元素周期表中每一族有什么变化规律(写两条):;.23.如图所示,某校老师为同学们准备了三套实验装置.
【活动目的】探究化学反应前后,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的质量关系
【查阅资料】化学反应都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相等.
【活动内容】实验1:在特制、耐高温、不导热的细棒两端系上细铜丝,调节到平衡,
灼烧左端铜丝一段时间后,观察到细棒______端向下倾斜.
实验2:如图所示,将盛有稀盐酸(HCl)的小试管放入装有锌粒的烧杯中,称量,然后使盐酸与锌粒接触,即刻发生了化学反应生成氯化锌和氢气,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充分反应后称量.
实验3:如图称量后,将烧杯外的铁钉放入装有硫酸铜溶液的烧杯中,观察到的明显现象______,充分反应后再次称量.
【实验总结】题(2)(3)用数字填空
(1)从表面上看,化学反应后的质量,有的减少了,有的增加了.
(2)从宏观上看,实验______正确反映了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的质量关系.
(3)从本质上看,实验______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4)由此得出结论,用实验研究化学反应前后,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的质量关系,较为科学的方法是在______体系中进行.
(5)解释实验1质量发生变化的原因______.
五、计算题
23.碘元素对青少年智力发育影响很大,加碘盐通常在食盐中加碘酸钾(KIO3).如图所示:
超市销售的一种加碘盐标签上的部分文字说明.请回答下列问题:
(1)碘酸钾中钾、碘、氧三种元素质量比为.
(2)每袋该食盐中碘元素的质量mg.
(3)中国营养学会推荐:一个18岁的青年每天摄入碘元素的质量为0.15mg.假设碘的来源仅靠这种加碘食盐,该青年每天摄入这种食盐应为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