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高考历史高分训练热点1 家国情怀与认同意识(解析版)

合集下载

2020高考历史选择题命题立意的角度(国家认同类)

2020高考历史选择题命题立意的角度(国家认同类)

高考历史选择题命题立意的角度(国家认同类)(一)命题立意:1、命题立意:国家认同是文化自信、民族自信的前提,因此高考命题将“国家认同”作为近几年考察的热点,包括对国家的文化(民族)认同、思想(理论)认同、制度(道路)认同和历史认同等。

其中,文化是国家的血脉和灵魂,文化认同是国家认同的基础,是国家向心力的动力和源泉,是维系整个民族、国家的精神支柱。

因而,围绕着文化、民族和国家之间的关联,成为“认同”类高考命题立意的趋势。

2、命题结构:材料反映的是国家特定群体对国家认同的相关史实和实例,答案组织则是直接呈现国家认同的相关维度。

(二)真题典例:1、(2019新课标全国卷Ⅱ)1919年11月,全国各界联合会在上海成立,发表宣言:“数月以来,国内之群众运动,风起云涌,虽受种种压迫,而前仆后继,不少顾却;大义当前,绝不退让……全国各地,知合群自救为万不可缓之图。

”这说明,当时参加联合会的各界团体A.对社会改造道路认识趋于一致B.爱国觉悟得到提高C.反思资产阶级个人主义的弊端D.接受了马克思主义国家(民族)认同——材料反映的是全国各界群体对国家、中华民族的认同。

2、(2019新课标全国卷III)20世纪30年代中期,《新中华》载文:“现在你随便拉住一个稍稍留心中国经济问题的人,问他中国经济性质如何,他就毫不犹豫地答复你:中国经济是半殖民地性半封建性经济。

”这可以用来说明当时A.知识界对中国社会性质的认识相同B.官僚资本主义在中国迅速膨胀C.经济理论问题引起民众的普遍关注D.马克思主义思想方法得到传播思想(理论)认同——材料反映的是中国人普遍对马克思主义思想的认同。

3、(2018·全国Ⅰ卷)1847年6月,正义者同盟改名为共产主义者同盟,以“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的新口号代替“人人皆兄弟”的旧口号,并规定同盟的目的是:“通过传播财产公有的理论并尽快地求其实现,使人类得到解放。

”这一变化说明A.共产主义者同盟接受了马克思的革命理论B.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推动了无产阶级的斗争C.工人运动在欧洲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开始兴起D.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成为社会主要矛盾思想(理论)认同——材料反映的是共产主义同盟对马克思革命思想理论的认同。

2020年高考历史全国卷试题评析

2020年高考历史全国卷试题评析

2020年高考历史全国卷试题评析2020年高考历史命题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突出关键能力考查,加强教考衔接和彰显教育考试公平,发挥高考的积极导向作用。

一、以史育人,增强立德树人时代气息(一)是传承家国情怀,激励学生坚定“四个自信”。

历史试题通过考查学生对国史、党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和改革开放史的掌握情况,促使学生进一步深刻认识中国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艰辛探索和历史必然,激励学生坚定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全国II卷第41题以清代和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对海河流域的治理举措和效果为素材,凸显中国共产党领导下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越性,引导学生增强对社会主义制度的热爱。

全国I卷第47题围绕西魏能臣苏绰的事迹创设情境,展现其克己奉公、推行改革、选贤任能、为官员建立行为规范的史实,凸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积极作用,引导学生增强文化自信。

(二)是坚持体美劳全面评价,促进学生实现健康成长。

历史试题坚持对德智体美劳全面评价,彰显素质教育理念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通过选取美术史、书法史、戏剧史等领域的素材,强调考查的适切性和学科间的综合与渗透。

全国I卷第25题以唐代著名画家阎立本的代表作《步辇图》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挖掘中国传统绘画作品的艺术风格和特点,以及其中蕴含的史料价值。

全国I卷第33题和全国II卷第33题,分别呈现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思想家蒙田、西尔维乌斯的教育观念,二者均强调对人进行全面评价和认识,引导学生认识全面发展观念的悠久历史渊源和其作为人类共识的必然性。

(三)是拓宽历史视界,引导学生增进知识见识。

历史试题强调对学生历史视野的拓展,通过创设情境和要求学生联系所学,全面认识问题和分析解决问题,在更高层面上对问题的复杂性、深刻性进行着眼全局的把握。

全国I卷第35题通过国家在国际贸易中制定的相关政策,要求学生结合经济学和世界近现代史的相关知识认识维护国家经济安全的内在实质,理解国际贸易问题的多元化和复杂性。

人教版高三历史高考家国情怀 核心素养专门训练(试题及答案

人教版高三历史高考家国情怀 核心素养专门训练(试题及答案

家国情怀核心素养专门训练(教师版)一、概念解读(1)含义:家国情怀是学习和探究历史应有的价值取向和人文追求,体现了对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情感,以及对国家的高度认同感、归属感、责任感和使命感。

学习和探究历史应具有价值关怀,要充满人文情怀并关注现实问题,以服务于国家强盛、民族自强和人类社会的进步为使命。

(2)解读:对高中学生而言,家国情怀的具体表现主要有:●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增强对祖国的认同。

●树立正确的民族观,增强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养成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树立正确的文化观,增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认同,理解和尊重世界各国、各民族的文化传统。

●增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树立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

●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塑造健全的人格,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课时训练1.(2019年全国Ⅰ卷26).唐代之前,荆楚民间存在一种祈求丰收的“牵钩之戏”,至唐代称作“拔河”,广为流传。

唐玄宗《观拔河俗戏》诗云:“壮徒恒贾勇,拔拒抵长河。

欲练英雄志,须明胜负多……预期年岁稔,先此乐时和。

”据此可知,在唐代()A.江南文化成为主流 B.耕战结合观念深入人心C.阳刚与力量受到推崇 D.诗歌以描写宫廷生活为主考点:唐代的时代特征、推崇阳刚的民族精神,相关时政反对奶油小生文化。

2.(2019年全国Ⅱ卷24).战国后期,秦国建造了一批大型水利工程,如郑国渠、都江堰等,一些至今仍在发挥作用。

这些工程能够在秦国完成,主要是因为()A.公田制度逐渐完善 B.铁制生产工具普及C.交通运输网络通畅 D.国家组织能力强大考点:秦国的时代特征、传统政治和现代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3.(2019年全国Ⅱ卷25).西汉初期,道家学说兼采阴阳、儒、墨、名、法各家学说的精髓;后来董仲舒的儒家学说也吸收阴阳五行、法、道等各种思想。

促成当时学术思想上呈现这种特征的主要因素是()A.王国势力强大 B.百家争鸣局面的延续C.现实统治需要 D.兼收并蓄的文化政策考点:西汉时代的文化特征、传统文化的优越性、思想理论创新。

2020 历史 高考冲刺二轮 --热点1 家国认同-责任意识(京津)

2020 历史 高考冲刺二轮 --热点1 家国认同-责任意识(京津)

热点1家国认同·责任意识1.(2019·湖北武汉一模)在《左传》《国语》等文献记载中,楚人引用《诗经》的例子并不少见。

其中,楚庄王引用《诗经》数量之多,尤为引人注目。

由此可见() A.礼乐制在楚地广泛传播 B.楚文化体系完全形成C.楚人华夏认同意识增强D.楚文化神秘色彩浓厚解析楚地本为南方楚文化,楚人引用《诗经》说明《诗经》为代表的北方中原文化得到楚人认同,也说明文化的同一性增强,故选C项;礼乐制体现在《礼记》中,而不是反映民风的《诗经》中,因而材料中楚人引用《诗经》不能说明礼乐制在楚地的传播,排除A项;楚人引用《诗经》只能体现中原文化与楚文化的融合,不能说明楚文化体系的完全形成,排除B项;楚文化多鬼神,而材料中楚人引用《诗经》只能体现中原文化与楚文化的融合,无法体现楚文化中鬼神的神秘色彩,排除D项。

答案 C2.(2019·安徽合肥一模)战国中后期,孟子提出了“定于一”的思想,《吕氏春秋》也认为:“今周室既灭,天子既废。

乱莫大于无天子,无天子则强者胜弱,众者暴寡,以兵相残,不得休息。

”这主要反映了()A.统一逐渐成为共识B.各派思想开始交流融合C.兼并战争过于频繁D.人们渴望重建西周秩序解析题干中“定于一”和“乱莫大于无天子,无天子则强者胜弱”,可知孟子和《吕氏春秋》都认同统一思想,故选A项;各派思想开始交流融合是在春秋时期,而题干提及的是战国时期,排除B项;题干材料不能看出兼并战争过于频繁,排除C项;材料反映的是统一逐步成为共识,并非要恢复西周秩序,排除D项。

答案 A3.(2019·广东揭阳一模)甲午战争以后,从“商业救国”思潮发展而来的“实业救国”呼声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辛亥革命后,“非实业不足以立国”“实业救国”一时成为社会的最强音。

这反映出()A.社会对政府改善民生的期盼B.民众对发展民族工业的信心C.发展近代实业环境不断恶化D.救亡图存是近代中国的主题解析通过题干中的“非实业不足以立国”、“实业救国”,可知这些口号中的“国”即国家,说明近代社会中,救亡图存是其主题,故选D项;题干中的“非实业不足以立国”、“实业救国”口号,着重点在于“救国”,而不是改善民生,排除A项;通过题干可知,民众希望发展实业来实现“救国”,并没有涉及对民族工业的信心,排除B项;题干没有提及发展近代实业的环境问题,排除C项。

2020年高考历史高分训练热点1 家国情怀与认同意识【附解析】

2020年高考历史高分训练热点1 家国情怀与认同意识【附解析】

热点1 家国情怀与认同意识热点导读:家国情怀是学习和探究历史应具有的人文追求,体现了对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情感,以及对国家的高度认同感、归属感、责任感和使命感。

从历史学科教育角度,涉及家国情怀的关键内容主要包括:(1)中国早期国家文明起源、夏商周至其后古代中国疆域形成及演变;(2)由尧舜禹“部族国家”、夏商周时期“华夏民族国家”,至其后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统一多民族国家演变及其民族认同的历史理解;(3)由古代中国“天下观”,至近代“中华观”,再至现代社会主义“中国观”的“文化中国”的历史阐释;(4)救亡图存历史条件下,资本主义在近代中国的“先天不足”及社会主义制度的选择。

上述内容阐释了当代中国的国家疆域、民族、文化及政治制度的历史性形成,由此所涉及的重大历史事件、历史人物,乃至重要历史制度等,构成家国情怀教育的关键内容。

在五大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中,家国情怀素养不仅是历史知识、能力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综合表现,而且是历史学科课程目标中的最高层级,在五大学科核心素养中居于核心地位,在某种意义上可看作是历史教育的根本旨归。

家是国的基础,国是家的延伸。

“家好”与“国好”紧密相连,华夏儿女心怀“家国情怀”是使命,更是担当。

家国情怀是起点也是终点,永不落幕。

《孟子》有言:“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

”由此看,中国人的家国情怀自古便有,不只是说之,更多是行之。

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毛泽东的“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都彰显了家国情怀的历史意义,而无数的中国人也在为家庭和谐,国家繁荣的目标奋斗不息。

家国情怀是一盏灯,经过岁月的洗礼,会留下永不磨灭的意义。

家国情怀是使命是担当更是激人奋进的磅礴力量,只有怀有浓厚的“家国情怀”,把千万个家庭的幸福生活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才能够家兴国兴。

中华民族是包括中国境内56个民族的民族实体,在这个民族实体里所有归属的成分都已具有高一层次的民族认同意识,即共休戚、共存亡、共荣辱、共命运的感情和道义。

2020年高考历史新课标第一轮总复习练习:五大核心素养解读精练(五)——家国情怀含解析

2020年高考历史新课标第一轮总复习练习:五大核心素养解读精练(五)——家国情怀含解析

五大核心素养解读精练(五)——家国情怀概念释疑家国情怀是学习和探究历史应有的价值取向和人文追求,体现了对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情感,以及对国家的高度认同感、归属感、责任感和使命感。

学习和探究历史应具有价值关怀,要充满人文情怀并关注现实问题,以服务于国家强盛、民族自强和人类社会的进步为使命。

课标要求(1)在树立正确历史观上,从历史的角度认识中国的国情,形成对祖国的认同感和正确的国家观。

(2)能够认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历史发展趋势,形成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和正确的民族观,具有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3)了解并认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认识中华文明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

(4)了解世界历史发展的多样性,理解和尊重世界各国、各民族的文化传统,形成广阔的国际视野,树立正确的文化观。

(5)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识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历史的必然,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

(6)能够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塑造健全的人格,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课标解读对高中学生而言,家国情怀的具体表现主要有:(1)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增强对祖国的认同。

(2)树立正确的民族观,增强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养成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3)树立正确的文化观,增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认同,理解和尊重世界各国、各民族的文化传统。

(4)增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树立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

(5)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塑造健全的人格,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高考印证]1.(2018·全国新课标卷Ⅰ)五四运动后,出现了社会主义是否适合中国国情的争论,有人反对走俄国式的道路,认为救中国只有一条路,就是“增加富力”,发展实业;还有人主张“采用劳农主义的直接行动,达到社会革命的目的”。

这场争论()A.确定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B.使思想界认清了欧美的社会制度C.在思想上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准备了条件D.消除了知识分子在救亡图存方式上的分歧解析:材料反映了五四运动后,社会主义思想在中国引起争论,有赞成,也有反对。

2020高考历史热点全面解读

2020高考历史热点全面解读

2020高考历史热点全面解读一、爱国主义民族精神1热爱祖国,矢志不渝(1)战国时期屈原热爱祖国,其作品《离骚》抒发了他的忧国忧民的情感。

(2)两宋时期,山河的破碎和民众的苦难激发了诗人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如岳飞把杀敌报国的壮志写入诗词;辛弃疾投笔从戎。

(3)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党人成立兴中会等革命团体,决心****清政府,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4)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等老一辈革命家,为寻找救国救民的真理,选择了共产主义理想。

2.维护统一,反对分裂(1)1861年,美国内战爆发,林肯提出“为联邦统一而战”的口号,并进一步肯定了联邦法律的至上性,从而维护了国家统一。

(2)1945年8月,为了“和平民主”,毛泽东与周恩来等人赴重庆与国民政府进行谈判。

(3)20世纪80年代以后,邓小平提出“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设想。

(4)2005年3月,全国人大通过《反分裂国家法》,以反对和遏制“****”势力,促进祖国和平统一,维护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

3同仇敌忾,抗御外侮(1)义和团运动体现了中国人民反侵略的英勇斗争精神,打击了帝国主义的嚣张气焰。

(2)1895年,《马关条约》割让台湾岛的消息传出后,台湾军民反对割台的斗争此起彼伏。

(3)1936年,张学良、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呼吁“停止内战,一致对外”。

(4)1937年,国共实现第二次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抗日战争是百年来中国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反侵略战争。

4天下兴亡,匹夫有责(1)1839年,林则徐在虎门海滩当众“销烟”,极大地鼓舞了中国人民的斗志。

(2)魏源《海国图志》中“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闪耀着爱国主义的光辉。

(3)甲午战争失败后,面对民族生存危机,中国知识界和各阶层民众以不同形式开展救亡图存的斗争。

(义和团运动、维新变法运动、辛亥革命等)(4)甲午战争后,中国社会上兴起了一股实业救国的热潮。

(5)1915年,日本提出“二十一条”的消息传出后,中国人民掀起了一场抵制日货的大规模运动。

2020版高考历史二轮新考势课件:3-21 家国情怀——认同意识

2020版高考历史二轮新考势课件:3-21 家国情怀——认同意识

主干知识突破
第8页
引领高考/把握考试
二轮专题复习/考势 历史
第一阶段: 两次鸦片战争前,清政府以天朝上国自居,外交政策以“贵华夏贱夷狄”的宗藩观念 为主导。凡与清政府建立联系的国家,均循例划入“属国”行列,接受清政府的册封。清 政府作为宗主国,不可能与这些国家建立平等的外交关系,近代意义的主权观念尚未形成。 政府没有专业的外交机构,处理外交事务,与对待少数民族一样,交由礼部和理藩院负责 处理。 第二阶段: 1861 年到 1900 年,传统宗藩观念逐渐向近代外交理念过渡。一方面清政府继续着“天 朝上国”理念;另一方面,由于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失败,中外交涉日趋频繁。礼部与理藩 院已无法处理这种外交关系。为适应新形势,清政府于 1861 年成立总理衙门,选聘有对 外经验的大臣负责处理中外交涉事务。总理衙门虽然与近代专业外交机构存在差距,但作 为中央一级的专职外交机构被看作是近代中国外交的开端。1868 年清政府向欧美派出第 一个外交使团,1896 年李鸿章出访欧美各国。这两次具有代表性的外交事件表明清政府 逐渐改变了“天朝上国”的姿态,中国近代外交开始由被动转向主动。
二轮专题复习
历史
引领高考/把握考试
引领高考/把握考试
二轮专题复习/考势 历史
03 高考热点专题
主干知识突破
第2页
引领高考/把握考试
二轮专题复习/考势 历史

第21讲 家国情怀——认同意识
主干知识突破
第3页
引领高考/把握考试
二轮专题复习/考势 历史
主干知识突破
主干知识突破
第4页
引领高考/把握考试
主干知识突破
第5页
引领高考/把握考试
二轮专题复习/考势 历史

(新课标)2020年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五大核心素养解读精练(五)——家国情怀限时训练(含解析)新人教版

(新课标)2020年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五大核心素养解读精练(五)——家国情怀限时训练(含解析)新人教版

五大核心素养解读精练(五)——家国情怀概念释疑家国情怀是学习和探究历史应有的价值取向和人文追求,体现了对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情感,以及对国家的高度认同感、归属感、责任感和使命感。

学习和探究历史应具有价值关怀,要充满人文情怀并关注现实问题,以服务于国家强盛、民族自强和人类社会的进步为使命。

课标要求(1)在树立正确历史观上,从历史的角度认识中国的国情,形成对祖国的认同感和正确的国家观。

(2)能够认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历史发展趋势,形成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和正确的民族观,具有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3)了解并认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认识中华文明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

(4)了解世界历史发展的多样性,理解和尊重世界各国、各民族的文化传统,形成广阔的国际视野,树立正确的文化观。

(5)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识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历史的必然,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

(6)能够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塑造健全的人格,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课标解读对高中学生而言,家国情怀的具体表现主要有:(1)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增强对祖国的认同。

(2)树立正确的民族观,增强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养成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3)树立正确的文化观,增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认同,理解和尊重世界各国、各民族的文化传统。

(4)增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树立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

(5)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塑造健全的人格,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高考印证]1.(2018·全国新课标卷Ⅰ)五四运动后,出现了社会主义是否适合中国国情的争论,有人反对走俄国式的道路,认为救中国只有一条路,就是“增加富力”,发展实业;还有人主张“采用劳农主义的直接行动,达到社会革命的目的”。

这场争论( )A.确定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B.使思想界认清了欧美的社会制度C.在思想上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准备了条件D.消除了知识分子在救亡图存方式上的分歧解析:材料反映了五四运动后,社会主义思想在中国引起争论,有赞成,也有反对。

2020年高考历史素养提升五:家国情怀(核心价值观)

2020年高考历史素养提升五:家国情怀(核心价值观)
答案 D
4.(2019·湖南长郡中学模拟)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 分) 材料 程朱理学产生后家国同构体的层次结构
返回目录
——摘编自金观涛《兴盛与危机:论中国社会超稳定结构》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中国古代史知识,从图中提取有效信息,自拟论题, 并予以阐述。(要求:写明论题,史论结合,逻辑严谨。)
下无祖国”。在法国大革命中,人们认为法兰西民族的成员不仅居住在同一地
域、使用相同的语言,而且相互之间是平等的,全体法国人组成的法兰西民族。
一般认为,法国大革命是法兰西民族诞生和民族主义形成的标志。
——摘编自李宏图《西欧近代民族主义思潮研究》
返回目录
材料二 盖民族主义,对于任何阶级,其意义皆不外免除帝国主义之侵略。 其在实业界,苟无民族主义,则列强之经济的压迫,致自国生产永无发展之可 能。其在劳动界,苟无民族主义,则依附帝国主义而生存之军阀及国内外之资 本家,足以蚀其生命而有余。故民族解放之斗争,对于多数之民众,其目标皆 不外反帝国主义而已。
返回目录
答案 (1)作用:启蒙思想的广泛传播;君主专制被推翻;等级制度被废除; 《人权宣言》宣布了天赋人权和公民平等。
(2)相同:追求民主与平等。 不同:法国民族主义是反对国内专制;国民党“一大”《宣言》中的民族 主义突出反对帝国主义。 原因:封建专制与人民大众的矛盾是法国社会主要矛盾,争取主权在民是 主要任务。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是中国社会的最主要矛盾,争取民族独 立是主要任务;中国共产党和苏俄的影响。
答案 D
返回目录
3.(2018·兰州模拟)朱元璋立国不久即下令重修乡饮酒礼,并颁布到全国乡 里等基层组织,将“孝顺父母,尊敬兄长,和睦邻里,教育子弟,各安生理, 毋作非为”的“敕谕”作为乡饮酒礼上宣讲的重要内容。其意在( )

知史爱国 读史明智--2020年高考历史全国卷试题评析

知史爱国 读史明智--2020年高考历史全国卷试题评析

收稿日期:2020-07-10教育部考试中心知史爱国读史明智——2020年高考历史全国卷试题评析高考作为连接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的重要枢纽,其导向性对我国基础教育“培养什么人”有重要影响[1]。

2020年,在严峻的全球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势和高考延期举行的特殊背景下,高考历史科充分发挥考试的积极导向作用,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突出关键能力考查,加强教考衔接,彰显教育考试公平。

2020年高考历史全国卷试题以高考评价体系为依托,发挥历史学科在高考中立德树人、服务选才、引导教学的核心功能,旨在有利于高校选拔人才和引导中学教学。

1以史育人,增强立德树人时代气息历史是前人的实践和智慧之书,具有独特的育人价值。

教育要培养适应民族复兴的一代新人,需要历史教育“强基固本”,帮助广大青少年从小熟悉历史、了解国情。

2020年高考历史试题聚焦于能够使学生表现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问题情境,体现高考的教育功能和价值引领作用;加强德智体美劳全面评价,使立德树人目标转化为看得清、考得出的具体内容;试题注重贴近学生实际和富于时代感,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

1.1传承家国情怀,激励学生坚定“四个自信”高考作为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环节,注重从历史的必然性和现实的合理性中挖掘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自信之源,通过考查学生对国史、党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和改革开放史的学习和掌握水平,促进学生进一步深刻认识中国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艰辛探索和历史必然,进一步深刻认识中国共产党先进的政治属性、崇高的政治理想、高尚的政治追求、纯洁的政治品质,激励学生坚定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文科综合全国Ⅲ卷第31题通过对改革开放初期国有商业企业改革的描述,体现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发展的历程,增强道路自信。

2020届高考历史热点猜押练三 强化练三 家国情怀——学科本质的体现和价值追求(含解析)

2020届高考历史热点猜押练三 强化练三 家国情怀——学科本质的体现和价值追求(含解析)

猜押练三3类核心素养命题新考向强化练强化练三:家国情怀——学科本质的体现和价值追求猜押1 华夏认同观念和传统美德1.钱穆在《中国社会演变》一文中指出:“不论西周氏族,乃至夏氏族、商氏族及其他氏族,全在此制度(中国周代封建)下,逐渐酝酿出一种同一文化、同一政府、同一制度的大同观念来。

”这说明分封制( )A.确立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意识B.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统治C.强化了王室对土地人口的控制D.有利于后世统一国家的建立2.先秦时期,我国长江中下游及以南地区被称为“南蛮”。

春秋时,齐桓公打着“尊王攘夷”的旗帜击退北狄、征伐楚国,成就霸业。

后来崛起于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楚、吴、越等国又先后北上中原争霸。

这一现象表明( )A.周王室集权统治削弱B.宗法分封制已经瓦解C.华夏文化圈逐渐扩展D.国家由分裂走向统一3.唐朝“侍老”制度规定,对年龄在六十岁以上的老人,赋役俱免;八十岁以上者,给予一名“侍丁”在其身边照顾,免其赋役。

这说明唐朝 ( )A.社会保障体系非常完善B.人口老龄化问题严重C.宗法制得到进一步加强D.统治者重孝道治天下猜押2 士大夫的责任担当和济世精神4.战国后期,儒家、道家、法家都希望以自己的思想统一天下学术,秦相国吕不韦召集门客集体撰写的《吕氏春秋》另辟蹊径,对先秦诸子百家的思想进行整合。

这反映了( ) A.吕不韦企图统一各学派 B.政治局势影响学术发展C.中国传统文化体系形成D.“百家争鸣”局面结束5.清朝初年,汉官不断上书要求皇帝重视为帝王讲解经史的“经筵”制度。

康熙时期的“理学名臣”、讲官汤斌曾说:“讲官所职者大,君心正而天下治。

”这体现出清朝初年汉族士大夫( )A.变革君主专制体制的尝试B.对儒家理想化政治的追求C.清除传统夷狄观念的努力D.恢复儒学正统地位的决心猜押3 近代的民族意识和爱国情怀6.20世纪20年代,蔡元培提出:新公民是拥有健全之人格的公民,乃是既有高度的政治觉悟和爱国意识的共和国国民,又有健壮的体魄、近代科学知识、良好的修养、高尚的情操和健康的心理素质的“完全之人物”。

浅析家国情怀核心素养的培养——以2020年高考历史全国卷 III 为例

浅析家国情怀核心素养的培养——以2020年高考历史全国卷 III 为例

2021年6期246浅析家国情怀核心素养的培养——以2020年高考历史全国卷III为例付翠萍(重庆师范大学,重庆 400030)一、立足“家国情怀”理念,把握高考立意《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规定“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包括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五个方面。

”[3]文件中“家国情怀”核心素养的提出,不仅仅反映了当前教育评价系统十分注重学生的“三观”问题,也进一步体现了当前素质教育理念向“育人为本”观念过渡的重要突破。

通过观察2020年高考历史学科的全国卷III,不难发现,“家国情怀”这一核心素养理念深深地体现在历史试题的呈现过程中。

这说明国家正在逐步加大对学生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等方面的考查。

同时,通过高考试题的考查,也从中体现了国家希望通过高考从而传达出希望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念的良苦用心。

因此,如何通过日常教学活动,培养学生正确的“国家观”“民族观”和“文化观”就成了中学历史教师的重要挑战。

二、结合“家国情怀”理念,浅析高考真题历史试题的考查方式主要分为客观题和主观题两种形式,试题的考查主要以文字史料、图片史料、口述史料等为依托,借此来考查学生某一知识点的掌握程度。

“家国情怀”作为历史学科的五大核心素养之一,较少出现单独考查的情况,一般会伴随其他核心素养来考查。

因此,我将从客观题和主观题两个方面,截取2020年全国卷III中较为典型的题目进行分析。

(一)客观题中“家国情怀”核心素养考查客观题中“家国情怀”理念的考查不仅体现在题干材料和选项信息中,更为重要的是答题者的解题思路。

例如,在第26题中,题干信息“唐代书法家张旭曾说:‘始吾闻公主与担夫争路,而得笔法之意。

后见公孙氏舞剑器,而得其神。

’”[1]此题主要考查唐代书法家张旭草书的特点,要求学生认识中国草书的审美意趣。

此题的考查过程中就体现了“家国情怀”核心素养理念中的“文化观”理念,要求学生对中国的传统文化有所了解并认同,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

2020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一) 历史(解析版)

2020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一) 历史(解析版)

202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一)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2019·安徽合肥三模)商周时期,国家遇到重大问题时,君主要征求“国人”的意见,“国人”也可以通过舆论来干预朝政。

西周王室重臣召公曾以“防民之口,甚于防川”的比喻,劝谏周厉王不要限制民众的舆论。

这说明当时()A.君主专制政体不够完善B.原始民主遗存尚有影响C.公众舆论决定国家事务D.统治阶级内部矛盾尖锐答案 B解析材料“国家遇到重大问题时,君主要征求‘国人’的意见,‘国人’也可以通过舆论来干预朝政”体现了原始的部落民主色彩,说明这一时期王权尚未实现高度集中,商周时期原始民主遗存尚有影响,故选B项。

君主专制制度的确立是在秦朝,排除A项;“公众舆论决定国家事务”的说法错误,排除C项;“统治阶级内部矛盾尖锐”的说法与材料无关,排除D项。

2.(2019·山西二模)根据上表的历史记述,能够得出的结论是汉初()A.诸侯国为经济恢复作出贡献B.各诸侯国为谋反而积蓄实力C.全国各地人口可以自由流动D.煮盐业成为经济发展的支柱答案 A解析根据材料可知,汉初诸侯国安抚流民,发展经济,造成人口增殖,国家富足,为经济恢复作出贡献,故选A项。

B、C、D三项材料中三则记述都无法体现,排除。

3.(2019·安徽模拟)下面是唐代户口数量变化表。

据表可推知当时()A.农田荒芜土地兼并严重B.计口授田难以维系C.自耕农的数量大量增加D.铁犁牛耕技术成熟答案 B解析解读材料图表信息可知,从“武德年间”到“天宝年间”,唐朝户口数呈上升的趋势,而唐初实行按人口授田的均田制,户口数的大量增加会加重政府推行均田制的难度,使计口授田难以推行,故选B项。

户口数的增加导致土地压力增加,但这并不表明当时土地兼并现象严重,两者无必然联系,排除A项;户口数大量增加导致土地压力增大,意味着越来越多的农民无地可耕,自耕农数量不一定大量增加,排除C项;户口数的增加并不能表明铁犁牛耕技术的成熟,排除D项。

高考历史综合练习:家国情怀

高考历史综合练习:家国情怀

高考历史综合练习:家国情怀【题目】(2022·河南洛阳·高二期末)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家国情怀,是个体对家庭、家族以及邦国共同体的认同、维护和热爱,并自觉承担共同体的责任。

古人家国情怀的形成,与古代中国家国同构的社会政治结构存在密切关系。

自从大禹把“天下为公”变为“天下为家”后,“家国同构”就成为中国古代社会的基本特征。

在传统的家国同构格局下,个人、家庭、家族、邦国、天下,形成一个等级序列,每个个体与层级具有固定的角色和功能。

“天下一国一家一身”的格局最典型地体现在王者、君主身上,家国情怀最初、最直接的代表者是君主。

基于这种文化基因,在国家统一的时代,君主逐渐成为朝廷、国的代表,忠君即爱国就是这种文化基因的产物。

民众之家在家族结构与管理方式上效法帝王之家,处于被支配地位。

家国情怀建立在血缘亲情的基础上,随着个体身份的变化呈现出不同的要求。

价值取向和生活方式的一致是家国情怀中以情感认同引导国家认同的关键。

材料二中国人的“现代国家”观念是在中西文化的碰撞与融合中孕育出来的。

鸦片战争以后,西方列强不断入侵,把古老的中国推入一个全新的世界格局。

一大批具有近代思想的知识分子认识到,国家是民族发展的有力后盾。

梁启超等维新思想家们提出了近代国家观念,把个人、家庭的命运与国家、国民的命运结合在一起,真正形成一个命运共同体,并以这种共同体为争取独立的主体,进而在国际秩序中确立自己的合法性。

士大夫阶层根深蒂固的经邦济世观念,以及心怀天下的意识是推动中华民族认同现代国家观念的基础。

在家国意识向国家观念的变迁中,传统的情感认同中加入了对现代国家强大、民族振兴的真诚向往,对于国家、主权、法制等国家认同的核心内容也有了逐渐清晰的认识。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张侪《从家国情怀解读国家认同的中国特色》(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家国情怀的特点并分析其形成产生的影响。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中国家国情怀的变化,并分析其原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热点1 家国情怀与认同意识热点专项练习1.(2019·湖北武汉一模)在《左传》《国语》等文献记载中,楚人引用《诗经》的例子并不少见。

其中,楚庄王引用《诗经》数量之多,尤为引人注目。

由此可见()A.礼乐制在楚地广泛传播B.楚文化体系完全形成C.楚人华夏认同意识增强D.楚文化神秘色彩浓厚【答案】C【解析】楚地本为南方楚文化,楚人引用《诗经》说明《诗经》为代表的北方中原文化得到楚人认同,也说明文化的同一性增强,故选C项;礼乐制体现在《礼记》中,而不是反映民风的《诗经》中,因而材料中楚人引用《诗经》不能说明礼乐制在楚地的传播,排除A 项;楚人引用《诗经》只能体现中原文化与楚文化的融合,不能说明楚文化体系的完全形成,排除B项;楚文化多鬼神,而材料中楚人引用《诗经》只能体现中原文化与楚文化的融合,无法体现楚文化中鬼神的神秘色彩,排除D项。

2.(2019·安徽合肥一模)战国中后期,孟子提出了“定于一”的思想,《吕氏春秋》也认为:“今周室既灭,天子既废。

乱莫大于无天子,无天子则强者胜弱,众者暴寡,以兵相残,不得休息。

”这主要反映了()A.统一逐渐成为共识B.各派思想开始交流融合C.兼并战争过于频繁D.人们渴望重建西周秩序【答案】A【解析】题干中“定于一”和“乱莫大于无天子,无天子则强者胜弱”,可知孟子和《吕氏春秋》都认同统一思想,故选A项;各派思想开始交流融合是在春秋时期,而题干提及的是战国时期,排除B项;题干材料不能看出兼并战争过于频繁,排除C项;材料反映的是统一逐步成为共识,并非要恢复西周秩序,排除D项。

3.公元前7世纪,齐晋两国均以“尊王攘夷”为旗号兴兵起事。

齐桓公北击戎狄,援救燕国,助邢、卫复国;晋文公兴兵勤王,护遭狄人驱逐的周襄王还都复位,继而灭掉潞、甲氏等狄人小国。

这些行为()A.加快华夏共同体的融合发展B.属于周初分封国间的争权夺利C.导致各地战火不断生灵涂炭D.说明宗法分封制已经彻底瓦解【答案】A【解析】“尊王”突出了华夏国家的主权理念与社会整合意识,周天子仍是华夏政治共同体最高权力的象征,“尊王”就是遵从西周的传统国家政治的有序化,“攘夷”突出了华夏民族的一种自觉的族别意识和自我认同,故A正确;B、C只是材料反映的现象,不符合材料的实质,排除;D表述绝对,错误。

4.墨子认为,如果任凭“人是其义,以非人之义”的“交相非”发展下去,必然带来“内者父子兄弟作怨恶,离散不能相和合,天下之百姓,皆以水火毒药相亏害”的结果。

要从分裂走向统一,实现和谐融洽的“尚同”社会,首先要建立一种普遍承认和人人服从的政治权威,以统一人们的是与非,义与不义。

据此分析,墨子认为尚同社会形成的重要前提是()A.认同统一的思想和意识形态B.崇尚法治,反对人治C.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D.实现各家各派的思想融合【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墨子的思想。

本题解题的关键语句为建立尚同社会的前提是“首先要建立一种普遍承认和人人服从的政治权威,以统一人们的是与非”,A为正确选项。

B项为当时不存在的思想,C项到秦朝才建立;D项各派的思想融合至今尚未发生,故以上三项均排除。

5.(2019·广东揭阳一模)甲午战争以后,从“商业救国”思潮发展而来的“实业救国”呼声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辛亥革命后,“非实业不足以立国”“实业救国”一时成为社会的最强音。

这反映出()A.社会对政府改善民生的期盼B.民众对发展民族工业的信心C.发展近代实业环境不断恶化D.救亡图存是近代中国的主题【答案】D【解析】通过题干中的“非实业不足以立国”、“实业救国”,可知这些口号中的“国”即国家,说明近代社会中,救亡图存是其主题,故选D项;题干中的“非实业不足以立国”、“实业救国”口号,着重点在于“救国”,而不是改善民生,排除A项;通过题干可知,民众希望发展实业来实现“救国”,并没有涉及对民族工业的信心,排除B项;题干没有提及发展近代实业的环境问题,排除C项。

6.(2019·四川广安一诊)鸦片战争前,清政府严厉镇压私自出国的人民,并宣称“人已出洋,已非我民,我亦不管”。

1909年,在荷属印尼华侨的请求与国内舆论催促下,清政府出台了《大清国籍条例》,确立了血统主义原则,为保护海外华侨提供了法律依据。

这一变化反映出()A.清政府外交主权观念增强B.侨民安土重迁观念得到强化C.传统的华夷观念完全丧失D.清末“新政”重塑了政府权威【答案】A【解析】从材料中清政府对待出国华侨的态度的转变,可知清政府实行保护华侨政策实际是对外行使国家主权,故选A项;安土重迁是安于本乡本土,不愿轻易迁移,与材料中清政府实行保护出国华侨条例不符,排除B项;材料仅体现了清政府注重保护出国华侨,不能反映清政府对外国的华夷观念转变,排除C项;材料反映的是清政府为保护海外华侨提供了法律依据,不能体现出清政府权威得以重塑,排除D项。

7.(2019·天津十二区县一模)1919年5月上旬,北京爆发学生运动的消息传到天津,天津各界纷纷成立了救国十人团,其规章中规定:“提倡国货,宁死不买仇人的货物。

”抵制日货成为学生演讲的主要内容,其后天津总商会也参与了抵制日货运动。

这段材料反映出()A.中国外交失败直接引发天津斗争B.天津斗争是以学生为主体C.北京天津成为五四运动两个中心D.五四运动有广泛群众基础【答案】D【解析】据材料天津各界纷纷成立救国十人团、学生和天津总商会抵制日货可知五四运动有广泛的群众基础,故选D项;北京学生运动直接引发了天津斗争,中国外交失败引发了五四运动,排除A项;参加天津斗争的有天津各界的救国十人团、学生和天津总商会,我们得不出天津斗争以学生为主体的结论,排除B项;北京和上海是五四运动的两个中心,排除C项。

8.20世纪初,孙中山在《排外与国际法》一文中提到:“各国交际,未尝不视国力之强弱以为进退,而相与结不对等之约”“不平等条约”概念呼之欲出。

这反映了孙中山() A.看清了列强侵略的本质B.已明确提出反帝的要求C.具备一定国家主权意识D.主张废除不平等的条约【答案】C【解析】列强侵略的本质是打开中国的市场,进行商品输出和资本输出,为发展资本主义工业创造条件,材料未体现,故A项错误;孙中山明确提出反帝的要求是在20世纪20年代,材料未体现,故B项错误;孙中山指出了我国近代的条约是在敌强我弱基础上签订的不对等条约,即条约损害了我国的国家主权,故C项正确;D项材料未体现,故排除。

9.(2019·湖南永州二模)1938年八路军总政治部印发的《抗日战士政治课本》中写道:“中国有四万万五千人口,组成中华民族。

中华民族包括汉、满、蒙、回、藏、苗、瑶、番、黎、夷等几十个民族……中华民族是代表中国境内各民族之总称。

”这一认识()A.反映出全民族抗战局面即将形成B.扭转了中国在抗战中的不利局面C.有利于增强中国人民民族认同感D.推动了第二次国共合作正式形成【答案】C【解析】1938年中国全民族抗战局面已经形成,在此情况下八路军印发的该课本强调“中华民族是代表中国境内各民族之总称”,有利于增强中国人民民族认同感,故选C项;1937年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全民族抗战局面即已形成,这与材料中时间不符,排除A项;材料中的认识不能起到扭转战局的作用,排除B项;第二次国共合作正式形成于1937年,这与材料中时间不符,排除D项。

10.新中国初期,在发展全日制学校教育的同时,建立了大量半工半读的学校。

改革开放后,九年制义务教育逐渐普及。

对这一变化的合理解读是()A.我国的教育模式发生了变化B.我国的基本国情发生了变化C.我国的教育体制发生了变化D.我国的教育方针发生了变化【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改革开放后随着国力的增强九年制义务教育才逐渐普及,即是由于国情发生了变化而变化的,选项B是符合题意的,正确;教育模式未发生变化,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教育体制未发生变化,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教育方针未发生变化,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

11.在古希腊人心目中,酒神狄奥尼索斯象征着协调、融合和统一。

梭伦改革前后,酒神的形象大量地出现在瓶画等艺术作品上。

在雅典民主政体巩固和发展的过程中,城邦对狄奥尼索斯崇拜活动进行了细致的管理。

这一现象反映出雅典民主政治形成过程的突出特点是()A.以宗教活动为纽带B.建立在不断妥协的基础之上C.以文化认同为基础D.通过城邦的公共活动来促进【答案】C【解析】由材料“酒神狄奥尼索斯象征着协调、融合和统一”“酒神的形象大量地出现在瓶画等艺术作品上”“城邦对狄奥尼索斯崇拜活动进行了细致的管理”可知,雅典民主政治形成过程中注重以文化认同为基础,C正确;材料所述并非是宗教画,A不正确;B与材料无关;材料没有涉及公共活动的相关信息,D不正确。

12.1883年,在俾斯麦的主持下,国会通过的《疾病保险法)规定:社会保险不考虑缴费者的身份、民族、地位、性别。

这一规定()A.打破了容克地主对权力的垄断B.有助于增强民众的国家认同感C.消除了工人运动对社会的威胁D.加强了帝国议会的行政监督权【答案】B【解析】社会保险不考虑缴费者的身份、民族、地位、性别,这属于社会福利领域,这并不能说明权力的垄断被打破,故A错误;材料反映了社会福利的全民性,有助于增强民众的国家认同感,故B正确;社会保险并不能消除工人运动,故C错误;社会保险的普遍性与帝国议会的行政监督权无关,故D错误。

13.(2019·河北保定摸底)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中华民族”一词当今成为民族精神、民族情感的凝聚和象征。

芮逸夫先生指出:一个民族的构成,体质的、语言的及文化的吸引混合,虽是重要因素,但不是最重要的因素,最重要的因素乃是“愿意合在一起”。

费孝通先生认为导致民族融合的具体条件,主要是出于社会和经济的需要。

“如果要找一个凝聚力的来源,我认为农业经济是一个主要因素。

”材料二清朝前期真正开启了边疆与内地“一体化”的历史进程,消除了千百年来自“三北”(东北、北部与西北)的“边患”,变成和平的边疆;把一个横行大草原的强悍的蒙古族变为能与其他各族共处的和谐民族,把一个远离中华传统文化的藏民族拉近了距离,密切了与汉满民族的关系。

清代继承和发展了秦汉以来的“大一统”思想,以新的民族“大一统”观念为指导,较成功地解决了二千多年来困扰历代王朝的边疆“内患”问题,促进了国家的统一。

空前“大一统”的多民族国家至清代最后完成,这是中国封建社会数千年发展的一个大结局。

——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材料三同盟会成立后孙中山提出“以中国人治中国。

中国者中国(汉族)人之中国”。

孙中山强调“驱除鞑虏,恢复中华”,“认为中国亡于鞑虏已二百多年”,现在的国“已经不是我汉人的国了”,因此要“将满洲鞑虏从我们的国土上驱逐出去,发誓要建立一个真正汉民族的国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