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蝉》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蝉》省级优秀教案5篇

《蝉》省级优秀教案5篇

《蝉》教案5【目标预设】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2、能凭借课文语言文字,明白不能只看重眼前利益而忽视身后隐患的道理。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懂得不能只看重眼前利益而不顾身后隐患的道理。

教学难点:理解螳螂捕蝉与吴王攻楚二者之间的必然联系。

【设计理念】对寓言这一体裁,学生并不陌生。

但学生往往只注意故事的情节,不善于思考蕴含的道理。

因此,教学时要引导学生抓住揭示寓意的语句,围绕具体形象的故事,理清蝉、螳螂、黄雀、少年间的关系,探究眼前的利益和隐伏的祸患,从而深刻理解文章内容,领悟告诉人们的道理。

语文教学,要以学生实践为主,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而落实这一点的关键是对教材的重组。

教材上的每一篇课文,都应该根据学生情况,或大胆取舍,或切换段落,或从课外补充,在课文基础上设计简明流畅的教学流程,使学生能主动、充分、自由而有创意地学习。

而不是一概从头到尾,每篇课文都细细给学生梳理一回。

【设计思路】教师的教学,应做到心中有本,目中有人,在理解、分析教材的基础上,我结合教材及教学对象的特点,教学时打破了文章的顺序,根据教材本身特点,重组教学内容,从看故事入手,让学生对螳螂捕蝉这个故事有一个整体形象的感知。

再引导学生读故事发生之原因及结果,帮助学生理解少年讲述的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故事对于吴王的影响及该成语故事阐述的不能只顾眼前利益而忽视隐患的道理,从而感受少年的机智和螳螂捕蝉与吴王攻楚二者之间的必然联系。

【教学过程】(本教学过程为第二课时,第一课时主要解决字、词问题,引导学生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一、成语导入,增加积累1、同学们,你们到现在一定积累了不少成语,那今天我就来考考大家,看看谁掌握的成语多。

2、学生用1分钟时间想成语后交流。

初中语文《蝉》教案

初中语文《蝉》教案

初中语文《蝉》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蝉的生活习性,理解蝉的外形、发育过程和生存方式的描述,掌握一些昆虫学的基本知识。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学会从文中提取关键信息,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自然界的热爱,对生命的尊重,增强学生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蝉的生活习性、外形特征、发育过程和生存方式。

2. 教学难点:蝉的外形特征和发育过程的描述。

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蝉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蝉,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了解蝉的生活习性,提取关键信息。

3. 合作探讨:分组讨论蝉的外形特征、发育过程和生存方式,分享学习心得。

4. 课堂讲解:针对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探讨的结果,进行课堂讲解,解答学生的疑问。

5. 情感体验:引导学生从蝉的生活习性中,体会自然界的神奇和生命的顽强。

6. 总结拓展:总结蝉的生活习性,引导学生关注生态环境,保护昆虫。

四、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表现,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课后作业,了解学生对蝉的生活习性的掌握程度。

3. 小组合作:评价学生在合作探讨中的表现,了解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五、教学资源1. 课文文本:《蝉》2. 蝉的图片:展示蝉的不同发育阶段和外形特征。

3. 昆虫学知识资料:辅助学生了解昆虫的基本知识。

六、教学建议1. 注重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 鼓励学生提问,解答学生的疑问,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3. 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分享精神。

4. 引导学生关注生态环境,培养学生的生态保护意识。

《蝉》是一篇富有知识和趣味性的课文,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不仅能够了解蝉的生活习性,还能培养对自然界的热爱和对生命的尊重。

教师应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启发式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蝉教学设计(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蝉教学设计(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蝉教学设计(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蝉教学设计第1篇】【教学目标】1、初步理解《蝉》这首诗的意思,并能够熟读成诵。

2、通过想象感悟托物言志手法的作用,并体会作者高洁的志向。

3、感受积累所带来的成就感,激发学生日积月累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体会作者通过托物言志所表达出的高洁志向。

【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准备】两首托物言志的诗【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有这样一句话: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你们听过吗?谁知道它的大概意思和大家分享一下。

小结:对,这句话其实简单概括就是要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地做好积累,最终才能实现远大的目标。

现在就请大家把这句话连读两遍,积累到你的知识宝库中,让它带我们正式踏上今天日积月累的旅程。

二、古诗赏析(一)初识作者1、学生自由汇报预习成果。

2、教师小结补充。

请大家关注一下唐太宗的评价。

你从评价中读出了什么?你从哪里看出来的?3、用平时积累的成语来形容一下诗人。

(二)理解诗意1、初读解疑。

出示学习要求:读一读,在你不懂的、不确定的地方画上“?”然后我们进行交流。

緌:读ruí,古代官帽打结下垂的部分,蝉的头部有伸出的触须,形状好像下垂的冠缨。

也指蝉的下巴上与帽带相似的细嘴。

这里,“垂緌”就代表蝉。

流响:指连续不断的蝉鸣声。

疏桐:梧桐树稀疏的枝杈。

藉:凭借。

2、正音后再读古诗。

3、默读思考:你从诗中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懂得了什么?(学习单)我看到了:垂緌清露疏桐我听到了:流响声远我懂得了:蝉品性高洁,令人佩服。

4、学生汇报:预设:我看到了一只蝉,它停留在高高的枝头上,正在津津有味地喝着露水。

预设:我看到了稀稀疏疏的梧桐树。

预设:我看到了晶莹剔透的露水。

教师相机点拨。

5、除了我们能看到的这些代表着高贵的意象的叠加,我们还能听到什么?预设:我听到了蝉连绵不绝的叫声。

(连绵不绝、响亮)6、联系上下文,你懂得了什么呢?生:我明白了蝉因为住的高,所以声音传的远,而并不是因为秋风的原因。

《蝉》优秀教案

《蝉》优秀教案

《蝉》优秀教案《蝉》教案篇一一、教学重点通过诵读,感悟并理解古诗描写的景物和表达的情感二、教学难点了解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三、教学过程【预习检查】背诵三首古诗【目标展示】感悟并理解古诗描写的景物和表达的情感,了解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

【新知研习】一、学习《蝉》虞世南(558,638),唐代诗人、书法家。

能文辞,工书法,与欧阳询、褚遂良、薛稷并称唐初四大书法家。

2.诵读、探讨(1)从“饮清露”、“出疏桐”中可以看出蝉具有什么品质?(生性高洁,栖高饮露)(2)“高”有哪些含义?(一是实指蝉所居的梧桐树高,二是暗指“饮清露”的品格之高)3.背诵这首诗二、学习《孤雁》1.简介写作背景2.反复诵读并讨论(1)“不饮啄”的原因是什么?(思念着、追赶着它的同伴,执着的精神。

)(2)“谁怜”包含什么感情?由此体会诗人对孤雁的感情。

(诗人经历了安史之乱,在那动荡不安的年月里,诗人流落他乡,亲朋离散,天各一方,可他无时不渴望骨肉团聚,无日不梦想知友重逢,这孤零零的雁儿,寄寓了诗人自己的影子。

)(3)野鸦与孤雁的叫声有何不同?体会这两种鸟的象征意义。

(野鸭象征着一些缺乏情感的平庸之辈,诗人以孤雁自比)3.感悟理解并背诵全诗三、学习《鹧鸪》1.简介写作背景郑谷(约851,约910),唐代诗人。

少颖悟,7岁能诗,世称郑都官。

2.诵读探讨:(1)整首诗表现了诗人什么情绪?诗的首联简单交代了鹧鸪的外形体貌和习性。

第二联借写鹧鸪开始刻意营造一个独特的意境,渲染一种惆怅凄切的气氛。

第三联借人情写物象,借助于佳人的身心感受,烘托了鹧鸪啼鸣的凄切。

尾联又进一步从环境的角度加以渲染,使全诗所营造的悲凉氛围和伤感情调达到了极点。

这首诗重在表现鹧鸪啼声哀怨凄切,借以抒写游子的乡愁旅思。

(2)了解颔联“青草湖”、“黄陵庙”的典故,并仔细品味颔联。

(3)体会并背诵。

八年级上册语文《蝉》教案设计篇二一、理解分析第一段(注意:1、结合朗读;2、指导督促学生做好字句解释的笔记)(一)请学生说句子大意,间以师生质疑、释疑,指导学生根据上下文选择词典中的义项。

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蝉》教学设计

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蝉》教学设计

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蝉》教学设计《蝉》这篇课文算是一篇科普文,因为现在城市的孩子普遍缺乏亲近大自然的直观生活体验,所以讲起来易陷于抽象和枯燥。

可以让学生找到法布尔《昆虫记》的原文,相比较学习。

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北京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蝉》教学设计,希望能帮助到大家!语文《蝉》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知道课文是从蝉非常喜欢音乐和是没有听觉的两方面介绍蝉的。

2、了解科普散文与一般说明文的区别,体会把蝉人格化向我们介绍的好处。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知道课文是从蝉非常喜欢音乐和是没有听觉的两方面介绍蝉的。

教学难点:了解科普散文与一般说明文的区别,体会把蝉人格化向我们介绍的好处。

教学用具:课件教学过程:一、回忆文章的主要内容。

这节课我们来继续学习法国作家、昆虫学家法布尔的作品《蝉》。

回忆一下,课文是从哪几方面介绍蝉这种动物的?(课文是从蝉是非常喜欢音乐的和蝉是没有听觉的两方面介绍蝉的。

)二、自主学习第二部分,了解蝉的发声器官和叫的时间长的知识,感受它对音乐的喜爱。

1、作者通过哪些内容向我们说明蝉是非常喜欢音乐的呢?让我们继续学习课文。

提示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把相关的句子划下来。

教师巡视指导。

2、讨论交流。

谁来和大家交流一下,你从哪儿感受到蝉非常喜欢音乐?预设第三自然段。

1、出示:蝉翼后面的空腔里带有一种像钹一样的乐器。

可是它还不满足,还要在胸部安置一种响板,以增加声音的强度。

的确,为了满足对音乐的嗜好,蝉牺牲了很多——为了他所热爱的音乐,那么只有缩小内的部器官,来安置乐器了。

2、师引导:从这些话你读出了什么?3、师引导:把大家的理解可以归纳成这样一段话,出示:蝉翼后面的空腔里带有一种像钹一样的乐器。

胸部装有响板。

发声器官占了身体的大部分。

师引导:请男生读第一段,女生读原文,看看这两段在写法上有什么区别。

4、师引导:你发现这两段在写法上有什么不同吗?①蝉翼后面的空腔里带有一种像钹一样的乐器。

蝉的教学设计一等奖6篇

蝉的教学设计一等奖6篇

第1篇蝉的教学设计一等奖教学目的:知识与能力:1、学会10个生字,认识6个字。

注意多音字“壳、哗、调”的读音。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能用自己的话讲讲蝉脱壳的过程。

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弄清课文是如何将内容表达具体的,学会表达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蝉》中天才乐师沉浸在自我陶醉中不停的演奏场景。

教学重点:理解重点句子,学习怎样把课文写具体。

教学难点:学习语言,品味语言。

让学生自己读书,抓住关键词句理解。

教具安排:生字卡片教学时数:2课时教学过程:一、导言激趣:一肚子没学问,开口闭口知道,瞧瞧这小家伙,实在真是骄傲。

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小动物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关于蝉的一篇课文。

二、初读自读课文。

想想课文写了些什么,并边读边圈生字,读完课文后把所圈生字反复多读几遍直到熟练。

把生字送回课文再读课文,想想读完课文后,你还有哪些不明白的问题可提出来。

三、精读1、请大家自由读课文第一自然段,边读边想,这一部分主要写了什么?2、生交流:(这一部分主要写了蝉是我的邻居,一到夏天,我家屋外就成了蝉的天下。

)3、那么蝉还有些怎样的特点呢?我们下节课继续学习。

四、学习生字1、本课有三个多音字,壳,哗,调。

注意字音。

“蝉、弱、震”是翘舌音,操是平舌音,腾是后鼻音。

教学时,重点指导学生读准这些字音。

2、指导学生书写生字,不要平均使用力量,可采取归类学习。

3、全班交流。

4、重点指导生字书写:叠腾第二课时教学目的:1、具体学习蝉的特点,知道蝉是如何脱壳的,了解雄蝉喜欢唱歌的特点。

2、能用自己的话讲讲蝉脱壳的过程。

理解重点句子,学习怎样把课文写具体。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复习生字。

抽读生字卡片。

2、上节课同学们了解了我家屋外成了蝉的天下,那么蝉又是如何脱壳,雄蝉喜爱演奏、蝉的视觉,听觉分别有什么特点呢?今天我们继续学习。

二、精读课文2-4自然段。

1、学生自由读2-4自然段。

边读边思考;蝉是怎样脱壳的?勾画重点词句,特别是动作的词语。

2023最新-《蝉》教案优秀8篇

2023最新-《蝉》教案优秀8篇

《蝉》教案优秀8篇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

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本文是美丽的小编给家人们整理的《蝉》教案优秀8篇,欢迎参考阅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

蝉的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1、提高朗读能力,在读准字音的同时要能读出感情;2、了解由抑到扬的写作手法以及培养由事物引发哲思的能力;3、体会不管生命如何短暂,必须要好好活着的情感,树立对动物追求自身生命意义的理解和尊重。

教学重难点:由抑到扬的写作手法的掌握难点:对生命的意义的理解教学方法:提问法、引导法学法:讨论法、合作探究法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课前让学生收集关于蝉的成语,比赛说出找到的成语)蝉不知雪:知了夏天生,秋天死,看不到雪。

比喻人见闻不广。

蝉翼为重,千钧为轻:把蝉的翅膀看成是重的,三万斤的重量看成是亲轻的。

喻指是非颠倒,真伪混淆。

春蛙秋蝉:春天蛙叫,秋天蝉鸣。

比喻喧闹夸张、空洞无物的言谈。

功薄蝉翼:功劳象蝉的翅膀那样微薄。

形容功劳很小。

常用作谦词。

寒蝉凄切:寒蝉:冷天里的知了。

天冷时,知了发出凄惨而低沉的声音。

文艺作品中多用以烘托悲凉的气氛和情调。

金蝉脱壳:蝉变为成虫时要脱去一层壳。

比喻用计脱身,使人不能及时发觉。

噤若寒蝉:噤:闭口不作声。

象深秋的蝉那样一声不吭。

比喻因害怕有所顾虑而不敢说话。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螳螂正要捉蝉,不知黄雀在它后面正要吃它。

比喻目光短浅,只想到算计别人,没想到别人在算计他。

蝉喘雷干:蝉:昆虫名,知了;干:空。

蝉喘息,雷声净。

形容酷热干旱。

(同学们喜不喜欢蝉?那我们今天就要学习一篇关于蝉的文章,看看作者笔下的蝉是不是和成语当中的蝉感觉一样。

)二、初步感知,读熟《蝉》1、请大家齐读一遍课文,注意结合预习,读准字音。

——设计意图:对文章进行正音训练,积累生字词。

2、读过课文,你们觉得蝉还烦不烦?你们还喜不喜欢蝉?三、整体感知,了解“蝉”“蝉之烦”1、作者为什么说蝉的叫声是“烦人的聒聒”?(蝉鸣得早,知知不休,使事忙的人听了很烦)追问:因为蝉打扰了我们人类,就觉得它烦,你怎么看待这一问题?(开放性题目,言之有理即可,安排讨论)“蝉之恕”1、我们知道,作者最终宽恕蝉“烦人的聒聒”,从文章当中我们可以找到哪些作者宽恕的原因?(预设答案:病蝉可怜、小小的却响彻夏天、等了17年才等到一个夏天、好好的过活90天)2、“我”和朋友进行了第一次“对话”,请找出来,说说这次对话说明了什么道理?(“我”认为仅仅是一个夏天的时间却是蝉的一辈子,通过用17年和一夏三个月的时间对举,说明人类不能以自我为中心,用自己的价值尺度去衡量蝉,以我们自己的好恶去苛责蝉。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蝉教学设计(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蝉教学设计(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蝉教学设计(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蝉教学设计【第1篇】教学目的: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课文。

2、能凭借课文的语言文字,体悟寓言借助故事说明道理的表达方式,明白不能只看重眼前利益而忽视身后隐患的道理。

教学过程:一、导入课文: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吴王准备攻打楚国,大臣劝阻无效,并且下了死命令,一少年利用螳螂捕蝉的故事劝住吴王攻打楚国的念头;吴王、少年的人物形象;春秋时的形势等。

)(板书:吴王攻楚)二、学习课文(一)学习课文对话部分的内容。

少年:聪明、勇敢。

(少年的聪明就表现在他能巧用螳螂捕蝉的故事来劝说吴王放弃攻打楚国。

)1、出示对话部分的内容(这就是少年对吴王讲螳螂捕蝉故事的经过。

)(1)练习分角色朗读(学习小组)注:由学习小组长选一个读吴王的话,选一个读少年的话,其他两个做评委。

(2)指名分角色朗读评价(自评,互评)(请同学先点拨点拨。

)指点示范后,再指名分角色读。

(评价过程注意点拨。

)2、出示“螳螂捕蝉”图(课件)读完螳螂捕蝉的故事,咱们再一起来看看螳螂捕蝉图。

(1)对照这幅图,请大家把这个故事讲给同桌听听。

(2)学生自练(3)指名讲故事。

3、师:听了这个故事,你想对蝉、螳螂、黄雀说什么?蝉、螳螂、黄雀只顾眼前利益不顾身后隐患(教师板书)4、齐读螳螂捕蝉的段落。

(媒体出示)5、我们明白了故事当中的道理,那吴王明白吗?(明白)哪里可见(恍然大悟)(1)理解恍然大悟的意思。

(一下子明白过来;原来不明白)(2)哪里可见吴王原来不明白?(回到第一小节)A:吴王执意要攻打楚国,不听劝告,还下了死命令。

所有的大臣都没说服吴王,这时你想对大臣说什么。

(表演大臣们可能怎么劝阻。

)你们说我这个吴王是个怎样的人。

(固执)(3)就这样一个固执的吴王,怎么会由于少年的故事而改变想法呢?这是什么原因呢?看来咱们还得研究研究当时这段历史。

(4)出示战国形势图(媒体演示):联系刚才螳螂捕蝉的故事,从这幅春秋形势图上,现在你就是吴王,你会从中明白什么?(引导学生将吴国分别比作蝉、螳螂、黄雀说话,如:我们吴国就像那螳螂,楚国就是那蝉,我们很容易能打败楚国。

《蝉》教案精选七篇

《蝉》教案精选七篇

《蝉》教案《蝉》教案「篇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品读、欣赏课文,感受课文委婉轻柔、自然流畅的风格。

2.了解先抑后扬及由事物引发哲理的写作方法。

3.体悟生命的意义,引导积极、认真对待生命的态度。

过程与方法:两篇文章都擅于细致入微地描写事物,对于蝉和贝壳这样小的东西都有仔细的观察和细致的描写。

引导学生仔细品读课文,揣摩句子,体会作者描写的特点及其中表达的情感。

情感与价值:教育学生珍视自己的生命,积极、认真对待生命的态度。

教学重点:1.感知课文内容,准确理解课文内容。

2.先抑后扬及由事物引发哲理的写作方法。

教学难点:了解本文由一个具体细小的物引出抽象深刻的哲理的特点。

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蝉》一、导入同学们,在新学期开学之前,我们刚刚度过了一个炎热烦闷的夏天。

每到夏天,在某个不经意的午后,我们可以若隐若现地听到窗外知了的鸣叫,仿佛在提醒着我们夏天的炎热,增加我们的烦闷感。

那么有谁知道知了,也就是蝉的生长过程呢?蝉在每年7、8月份产卵,产下的卵在泥土里孵化3-5年,在土中完成幼虫的整个生活过程后,成熟的幼虫在5-8月从土中钻出来,爬到灌木、杂草等地方,蜕皮、羽化为成虫,也就是成年的蝉。

实质上,蝉真正的寿命只有2-3个月,也就是一个夏天。

如此煎熬的成长过程,如此短暂的生命,它的生命又怎样体现出意义呢?今天我们来学习两篇美文。

品味生命的意义。

二、作者简介师:简要介绍一下作者。

请同学们将第11页注释1和第12页注释4,简单地介绍一下作者。

小思,本名卢玮銮,香港作者,作品有《路上谈》《承教小记》等。

席慕蓉,台湾画家、作家、诗人。

从小酷爱绘画,多次举办画展,出版画册并获奖。

她写诗写散文,只是作为累了一天之后的休息,为的是“纪念一段远去的岁月,纪念那个只曾在我心中存在过的小小世界”。

生命、时光、乡愁是她作品的内在主题,主要作品有诗集《七里香》《无怨的青春》、散文集《有一首歌》《成长的痕迹》《生命的滋味》等。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蝉教案(精品3篇)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蝉教案(精品3篇)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蝉教案(精品3篇)【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蝉教案第1篇】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感知内容。

(2)掌握本课的重点词语,理解文章主题。

(3)学习课文谋篇布局的手法,提高写作能力。

2、过程与方法在学生掌握生字词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读懂课文,再进行解析课文。

让学生既从情感上受到熏陶,又能学到行文布局的,从而提高写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蝉》的学习明白:不论生命短暂与否,都要积极面对,好好的活。

教学重难点:1、重点(1)读懂课文,体会文章的寓意。

(2)借鉴文章的“先扬后抑”的方法。

2、难点(1)透过文章故事,理解文章故事的寓意,并从中受到启发和教育。

(2)从整体结构上把握文章的布局。

教学设计:一:课程导入:在上课之前,我要先让同学们猜一种生物:这个生物只能生活在夏天,并且它还必须要经历一次蜕变,才能最终在树上唱出那最响亮的歌声。

明确:学生举手回答:《蝉》二、教授新课1、听录音,注意朗读时的语气以及生字词。

2、教师板书易读错的生字词。

明确:听完录音之后,让学生到黑板上注音。

3、学生朗读课文:(1)单个学生朗读课文(2)学生齐读课文,4、学生带着问题默读课文。

问题一:作者对蝉的态度是怎么样的其中有没有变化从原文中找到依据。

明确:烦朋友的话宽恕(理解敬佩)第一段:知知不休(抑1)第三段和第五段:朋友的话(扬1和扬2)第二段:写病蝉(抑2)第七段:直接写对蝉的宽恕对蝉的厌恶外貌:透明的翅收敛着动作:身躯微微颤动抒写对蝉的赞美之情语言:没有声响最终目的写作手法:欲扬先抑、托物言志问题二:17年埋在泥中,出来就活一个夏天明确:千年的等待,换取的只不过是短短的一瞬间,就像烟花只为一时的璀璨,流星也只为一时的辉煌!但是,烟花的美丽,我们欣赏到了,流星的飞逝,带走了我们的梦想!所以,它们是幸福的!而蝉,同样也是在唱响自己的夏天,也在为自己幸福的生活着,那么,作为人的我们该怎么办呢要好好的活,要有意义的活,问题三:那是蝉的生命意义“那”具体指代什么呢明确:不论生命长短,都必须好好活着。

《蝉》幼儿园教案三篇

《蝉》幼儿园教案三篇

《蝉》幼儿园教案三篇《蝉》教案篇一一.导入:今天我们一起学习螳螂捕蝉。

你以前听过这个成语吗?(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说说你的理解。

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与这个寓言故事有关。

二.初读课文。

1.自读课文,借助课后生字词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用自身的话概括一下课文主要讲了什么故事?(少年以树上的螳螂欲捕蝉,不知身后的黄雀要将它啄食的故事,告诫吴王一心想得到眼前利益,不顾身后隐患是危险的。

吴王听后明白过来,打消了攻打楚国的念头。

)总结:少年以螳螂捕蝉劝吴王3.少年讲这个故事给吴王听,是别有深意的——(想劝吴王放弃攻打楚国的计划。

)大臣与少年都劝说吴王,比较一下。

出示结果对比。

大臣们认为,攻打楚国虽然取胜的希望较大,但如果其他诸侯国乘虚而入,后果将不堪设想。

可是吴王固执地说:“谁敢来劝阻我,我就处死他!”听了少年这番话,吴王恍然大悟,连声说:“对!对!你讲得太有道理了!”于是打消了攻打楚国的念头。

你有什么问题想问吗?为何结果相差如此之大?4.可是,纵观全文,少年与吴王的对话中有没有提到有关楚国的事呢?只是说了个故事,只字未提楚国之事,却令固执的吴王改变了主意,这个故事太值得我们去研究了。

三.精读课文。

1.默读课文,找到少年所说的故事,再轻声读一读。

2.这就是少年讲的故事。

(出示)指名读。

3.学习故事。

A自读课文,能理清里面的关系吗?作图:露水蝉螳螂黄雀少年B蝉、螳螂、黄雀有什么共同之处?(一心看到眼前的利益,却都不知道身后的祸患)这几种动物都十分警惕,为什么都没发觉身后隐伏的祸患呢?——“一心”,蝉:高高在上,悠闲地叫着,自由自在地喝着露水。

螳螂:供着身子,举起前爪,要去捕蝉。

黄雀:伸长脖子正要啄食螳螂。

读读故事,你一定能揣测出它们当时的想法。

出示:望着眼前的(),蝉心想:螳螂黄雀——是啊,我们不难体会到正因为急于获取眼前的利益,才使它们放松了警惕,忽略了即将到来的危险。

谁能读出它们的“一心”得利的心理。

——蝉身后隐伏的祸患是螳螂的捕食,螳螂身后隐伏的祸患是黄雀的捕食,而黄雀身后隐伏的祸患是少年手中弹弓的袭击。

初二《蝉》教学设计一等奖3篇

初二《蝉》教学设计一等奖3篇

初二《蝉》教学设计篇6教学目标1、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

2、理解课文,了解关于蝉的知识。

3、知道作者通过哪些方法知道蝉的知识?4、默读课文,朗读课文。

重点难点1、理解课文,了解关于蝉的知识。

2、知道作者通过哪些方法知道蝉的知识。

课时划分两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读通课文,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初步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学习课文第一、二自然段。

教具准备1、搜集蝉的资料和图片。

2、生字词卡片。

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介绍蝉1、教师板书课题,学生读题目。

2、学生展示搜集到的图片和资料,并说明从哪里通过什么方式得到的。

3、导入新课:你们找到的资料可真多。

今天,我们就来读读课文,看看作者是如何知道蝉的知识的。

二、提纲导入,小组合作学习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按照下面的要求,先在小组内学习课文。

1、借助拼音,把课文读准确、读通顺。

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

2、说说你从课文中知道了哪些关于蝉的知识。

三、检查生字新词,整体感知课文内容1、检查生字新词。

(1)教师出示本课的生字新词,指名读一读,教师强调。

(2)教师再出示本课的生字词语,学生读一读,读中巩固生字的认读和书写。

2、大家一起朗读课文,在读中整体感知课文的内容。

3、指名分段读课文,说说每个自然段的主要内容。

4、说说哪几个自然段合起来介绍关于蝉的哪些知识。

第一段(第1至3自然段)写作者小时候通过捉蝉,了解蝉的叫声响亮的原因。

第二段(第4至6自然段)写作者通过捉蝉的游戏知道蝉的幼虫是什么样子。

第三段(第7至9自然段)写作者通过读书,知道更多蝉的知识,了解蝉的一生。

第四段(第10段)写作者对蝉的描绘和称赞。

四、学习课文第一部分1、学生默读课文第1至3自然段,其他同学思考:“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是什么意思?说明了什么?蝉叫声响亮的原因是什么?作者怎么知道的?2、指名反馈。

(1)“蝉噪林逾静。

鸟鸣山更幽”。

蝉的叫声使树林更加宁静,鸟叫声使山谷更加幽静。

《蝉》教学设计

《蝉》教学设计

《蝉》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通过学习课文《蝉》,培养学生对于大自然的欣赏和热爱之情。

2. 培养学生对于生命力和坚持不懈的品质的理解和认同。

3. 提高学生的观察和描写能力,培养细致入微的观察力。

4. 发展学生对于文学作品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二、教学内容和重点1. 教学内容:《蝉》一课文阅读和理解。

2. 教学重点:学生对于课文中蝉的形象、神态和行为的描写和理解。

三、教学流程1. 导入(5分钟)通过视频或图片展示蝉的形象,引起学生对于蝉的好奇心和兴趣。

随后,提问学生对于蝉的认识和了解程度。

2. 导读(10分钟)通过精心设计的问题,让学生思考和猜测关于蝉的一些特点和行为。

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经验和想象进行回答,并在回答过程中启发学生对于大自然的赞美和热爱之情。

3. 阅读与理解(30分钟)指导学生认真阅读《蝉》一课文,并在阅读过程中进行讨论,回答一些与课文内容相关的问题,提高学生对于课文的理解和把握。

4. 分组讨论(15分钟)将学生分为小组,让他们就蝉的形象、神态和行为进行讨论,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见解和观点。

5. 写作练习(20分钟)让学生运用自己的观察和描写能力,写一篇关于蝉的短文。

鼓励学生用形象生动的语言来描绘蝉的外貌、鸣叫和行动,培养学生对于细节的观察和描述能力。

6. 朗读和分享(10分钟)邀请学生朗读自己的短文,并让他们相互分享各自写的内容。

通过朗读和分享,促进学生对于文学作品的理解和欣赏能力的发展。

7. 总结与反思(5分钟)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总结自己的收获和体会。

帮助学生认识到学习文学作品的重要性,并鼓励他们在生活中关注和欣赏大自然的美好。

四、教学方法1. 启发式教学:通过提问和引导学生思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2. 小组讨论: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思辨能力。

3. 写作练习:通过写作训练,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描写能力。

五、教学评价与反馈1. 教师根据学生的参与程度、讨论表现和写作成果来进行评价和反馈。

《蝉》虞世南教学设计(优秀6篇)

《蝉》虞世南教学设计(优秀6篇)

《蝉》虞世南教学设计(优秀6篇)《蝉》虞世南教学设计篇一一、导入新课由虞世南的《蝉》“垂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导入本课学习。

二、教学新课目标导学一:通读全文,理清说明顺序1.法布尔从哪些方面向我们介绍了蝉?说说每一部分说明的内容及其说明顺序。

明确:全文分为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蝉的地穴”,介绍蝉从幼虫到成虫的生长过程。

虽然这一部分的小标题为《蝉的地穴》,但内容并不仅是介绍蝉的地穴的情况,只是表示对蝉的考察从地穴开始。

这一部分可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层(第1段),表明自己“有研究蝉的习性的很好环境”,并介绍考察蝉的季节和自己生活环境中的蝉的情况。

第二层(第2—7段),写蝉的地穴和幼虫的地底生活。

(这一层写对蝉的地穴考察,是按照由外到内的观察顺序进行的。

第2—3段说明对地穴外部情形的考察,第4段说明蝉建穴,第5—7段写蝉伺机出穴)第三层(第8—11段),写蝉出洞蜕皮的过程。

(这一层写对幼虫蜕皮情形的考察,是按对事物的观察顺序进行的。

第8段写对蝉的幼虫初次出现在地面上的。

活动情形的观察,第9—10段写对幼虫蜕皮情形的观察,第11段写对刚脱壳的蝉的情形的观察) 第二部分“蝉的卵”,介绍蝉从产卵到幼虫的生长过程。

虽然这一部分的小标题为《蝉的卵》,但内容并不仅是介绍蝉的卵的情况,只是表示对蝉的产卵、孵化和成虫的考察从介绍产卵开始。

其说明顺序和“蝉的地穴”一样,也是按照对事物观察的进程进行说明。

这一部分可分为六个层次。

第一层(第12—13段),介绍蝉的产卵,分别说明了产卵的地方、过程和数量等。

第二层(第14—17段),写蝉卵遇到的危险,首先说明产卵的数量多是为了在遭到破坏时能有幸存者,然后介绍蚋对蝉卵的破坏和蝉对此的茫然无知。

第三层(第18—20段),介绍蝉卵的孵化和幼虫出壳。

第四层(第21—23段),写幼虫落地。

第五层(第24段),写幼虫挖穴隐藏。

第六层(第25—26段),概括蝉的生活历程。

《蝉》 教案

《蝉》 教案

《蝉》 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蝉的生活习性和特点。

2. 学习作者的观察方法和描写技巧。

3. 培养学生对自然的观察力和热爱之情。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中对蝉的描写和特点的阐述。

- 体会作者对蝉的细致观察和生动描写。

2.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感受作者对自然的敬畏和对生命的尊重。

三、教学方法1. 阅读指导法: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文章内容。

2. 问题探究法:通过提问和讨论,深入探究课文的主题和写作技巧。

3. 观察法:观察蝉的实物或图片,加深对蝉的了解。

四、教学过程1. 导入(3 分钟)- 展示蝉的图片或实物,引发学生的兴趣。

- 提问学生对蝉的了解,导入课文。

2. 初读课文(7 分钟)- 学生默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

- 教师引导学生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3. 精读课文(15 分钟)- 分段朗读课文,分析每段的内容和描写手法。

- 引导学生找出文中描写蝉的特点和生活习性的句子,进行赏析和讨论。

4. 总结拓展(10 分钟)- 总结课文的主题和写作特点,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对蝉的情感。

- 拓展延伸,让学生了解其他关于蝉的知识或文化背景。

5. 布置作业(5 分钟)- 让学生观察一种自己喜欢的昆虫,并写一篇短文描述其特点和生活习性。

五、教学评估1. 课堂提问和讨论,了解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 观察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和表现,评估他们的学习态度和能力。

3. 检查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评价他们对知识的运用和写作能力。

语文《蝉》教案6篇

语文《蝉》教案6篇

语文《蝉》教案6篇《蝉》教案篇一活动目标:1、通过观察,了解蝉的外形特征和习性。

2、对蝉有探究兴趣,能用语言表达自己对蝉的认识。

3、探索、发现生活中的蝉的特征。

4、发展幼儿的观察、分析能力、动手能力。

活动准备:蝉若干只、蝉的鸣叫声。

活动过程:一、导入活动,引起幼儿兴趣。

教师用录音机放蝉的鸣叫声,请幼儿听一听、猜一猜这是什么东西的叫声?二、引导幼儿观察蝉。

1、教师出示蝉,引导幼儿讨论:蝉是什么样子的?2、引导幼儿观察:蝉的头上有什么?嘴是什么样子的?背上有什么?身体下面有什么?肚子是什么样子的?3、小结:蝉的身体是黑褐色的。

头上有一对复眼,一对短短的触角,嘴像针,是一根空心的管子。

背上有两对薄而透明的翅膀。

身体下面有三对足。

肚子是一节一节的。

4、讨论:蝉能发出怎样的声音?这种声音是从哪里发出来的?(雄蝉在夏天发出“知了、知了”的声音,这种声音是蝉的翅膀振动发出的。

)三、了解蝉的生活习性。

讨论:蝉生活在哪里?吃什么?(蝉生活在树上,靠吸树枝里的汁生活,所以它危害树木,是害虫。

)教学反思:我明白“只有让学生自己去学习、去获取,学生才能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产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形成自主学习的意识”。

但蝉脱壳那一段实在太难想象了!要是有录像参照,可能还好点儿,通过真实观察,再来看语言文字是怎么再现的。

蝉的教学设计篇二教学目标:1.能在语言环境中正确认读“到、很、想、名、本、领、知、识,永”等9个生字,重点读准“本领”一词的音。

2.能借助汉语拼音正确朗读课文,基本做到不加字、不漏字、不改字。

3.能根据提示说清课文的大致内容。

教学技术与学习资源应用:媒体课件、田字格卡纸、生字卡片、词语卡片。

教学过程:一、拼音引入,揭示课题1.板书音节:chán,指名拼读。

2.板书:蝉,结合字形简单介绍“蝉”。

师:蝉是一种昆虫,所以左边是个虫字旁(板书:虫)。

右边是个“单” (板书),合起来就是蝉。

这是一个形声字,虫字旁表义,单表音。

《蝉》虞世南教学设计优秀6篇

《蝉》虞世南教学设计优秀6篇

《蝉》虞世南教学设计优秀6篇《蝉》虞世南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积累:零落断续收敛宽恕。

2、学习本文欲扬先抑的写法。

能力目标1、培养学习的阅读能力。

2、结合本文学习写作理论知识,提高写作能力。

德育目标体会生命的真谛:虽然生命短暂弱小,但可以通过奋斗使她的意义和价值得以体现。

教学重点:通过蝉的一生体会生命的意义。

教学难点:欲扬先抑,托物寓意的写法。

教学方法:朗读法,启发式教具准备:录音机,朗读带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语: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新的一课——蝉。

二、作者:小思,原名卢玮銮,香港作家。

三、朗读:1、跟录音朗读一遍课文。

2、再自由朗读一遍课文。

板书:聒噪四、理解:1、问:这篇文章可以分哪几个部分?答:三部分。

第一部分(1),第二部分(2—6),第三部分(7)。

2、问:第二部分先讲对蝉声的厌烦,再讲对蝉的理解,这样可分哪几部分?答:二部分,第二段为一部分,后面为一个部分。

3、问:这样课文可以分四个部分,各是什么意思?(方式:先给时间让学生思考再做讨论总结)答:第一部分(1):蝉鸣;第二部分(2):厌烦;第三部分(3—6):生命;第四部分(7):宽恕。

五、思路:点题——承接——转换——总结六、鉴赏:(先给时间让学生思考再做讨论总结)1、思路清晰:起——承——转——合2、层次分明,结构完整。

3、欲扬先抑:第一二部分厌烦,第三四部分赞扬,前后对比,立意更加鲜明突出。

4、托物言志:蝉——生命感悟七、主题:本文赞扬了生命脆而短暂的蝉对生命意义的不懈追求,启发人们应该热爱生命珍惜生命,创造生命。

八、练习:讨论有关练习《蝉》虞世南教学设计篇二教学目标:知识目标:学会8个字、词,认读三个字。

能力目标:朗读课文,按要求积累词语。

默读课文,理解课文主要内容。

知道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写蝉的,是怎样来说明的。

情感目标:体会把事物人格化的好处,选择感兴趣的句子抄写。

了解说明文的表达方法。

产生对事物仔细认真观察的兴趣和愿望。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蝉教学设计(精推3篇)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蝉教学设计(精推3篇)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蝉教学设计(精推3篇)〖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蝉教学设计第【1】篇〗学习目标1、能根据拼音读准“很、有、名、本、领、以、为、然、识、结、永”11个字的音,尤其是注意读准“本领”一词的音;并在语言环境中正确认读这些生字。

2、认识新笔画“横折提”,能认真描摹“识、本、为”三个字。

3、能在语言环境中理解“不以为然、不耐烦”的意思。

4、朗读课文,做到不加字,不漏字;重点朗读蝉说的话,能根据提示语读出一定语气;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初步感受不认真学习是学不到真本领的道理。

学习重点和难点根据提示语读出蝉说话时的语气,并在语境中理解“不以为然、不耐烦”的意思。

学习准备1收集有关蝉、黄莺、画眉、云雀的资料(、文字)2将蝉的叫声录下来。

学习过程一、导入课文,启发设疑1、听录音(蝉的叫声),引入相关的学习内容。

(1)渗透学习“蝉”字音、形。

(2)蝉也叫知了,指导读好“知了”一词“了”的轻声。

(3)教提示简介(要求学生认真听,努力记):在炎热的夏天,我们常常能在大树的枝干上看到蝉。

但只有雄蝉能鸣叫,因为雄蝉的腹部有个音箱似的鸣叫器官。

蝉以吮吸植物的汁液为生。

揭示课题53蝉,齐读。

2、朗读出示的句子,做到读准字音,不加字,不漏字。

提示:这篇课文讲了有许多有名的歌唱家想要教蝉学本领,(出示句子)——许多有名的歌唱家想要教蝉学本领。

(1)自由读句,借助拼音读准句中3个生字的字音:名、本、领(前后鼻音)(2)同桌互读句子。

(3)交流朗读。

3、引导学生设疑。

提示:在没读课文前,你有些什么问题想通过读文来解决?交流的基础上梳理板书:课文中写了哪几位有名的歌唱家想要教蝉学本领?蝉是怎么学的?l l结果,蝉学会了吗?说明:结合了解蝉,渗透随机学习“蝉”,扩大学生的识字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分散学习“名、本、领”。

在学生注意力高度集中的时候将本课生字学习的重点(读准前后鼻音)加以落实,识字的有效性会增强。

对于一年级的学生而言,除了读通课文,正确识记生字,还要注重引导他们逐步掌握阅读课文的方法。

《蝉》虞世南教学设计(优秀)

《蝉》虞世南教学设计(优秀)

《蝉》虞世南教学设计(优秀)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蝉》这篇古文,让学生了解古代文学艺术的魅力,培养学生对古文的阅读兴趣和能力。

3.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让学生能够用古文写出自己的感受和思考。

教学重点:1.了解《蝉》这篇古文的背景和主题。

3.分析文章中的修辞手法和意境。

教学方法:1.课堂讲解:通过讲解古文的背景和主题,指导学生理解文章作者的用意。

2.分组讨论:划分小组,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讨论和交流,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思维,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4.写作指导:通过讲解古文中的修辞手法和意境,指导学生如何在写作中运用这些技巧。

教学过程:一、导入(10分钟)1.师生互动:询问学生对古文的了解和兴趣。

2.引入话题:通过回忆学生平时在夏天有没有听到过蝉鸣的声音,激发学生对夏天的印象和感触。

二、教学主体(30分钟)1.讲解古文背景和主题(10分钟):a.介绍虞世南的生平和创作背景。

b.简要解读《蝉》这篇古文的主题和意境。

2.分组讨论(15分钟):a.将学生分组,每个小组成员都要参与讨论。

3.整合讨论(5分钟):a.邀请每个小组派一个代表向全班汇报讨论结果。

三、拓展阅读(15分钟)1.布置课外阅读任务:要求学生阅读其他与夏天或蝉相关的古文作品。

2.学生分享:鼓励学生在下一节课前将自己阅读过的古文作品进行分享。

四、写作训练(25分钟)1.分析修辞手法:讲解《蝉》中使用的修辞手法,如拟人、比喻、对仗等。

2.引导写作:让学生在理解古文的基础上,写一篇关于夏天蝉鸣的短文。

a.提醒学生运用学过的修辞手法和意境,表达自己的思考和感受。

b.鼓励学生多尝试使用古文的语言风格,提高写作的鲜活性和表达力。

五、总结和作业布置(10分钟)1.学生分享:鼓励学生向全班分享自己写的短文。

2.总结:回顾本节课学到的知识点和经验,强调古文的价值和重要性。

3.作业布置:要求学生写一篇关于古文的读后感或心得体会。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设计,既满足了学生对古文的学习需求,又培养了学生的文学欣赏能力和写作能力。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蝉唐虞世南教学设计(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蝉唐虞世南教学设计(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蝉唐虞世南教学设计(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蝉唐虞世南教学设计第1篇】第一二课时一、教学任务(一)分析了解课文结构(二)掌握课文内容——蝉的生长过程(三)分析写作特点(第二三课时)二、教学过程(一)课堂导入展示“大家知道这个是什么虫子吗?”学生自由回答(蝉,知了,等等)。

“我们今天讲的就是这个——蝉(板书)那么有人可以来说下和蝉有关的东西不?(学生发言)我这里有一个和蝉有关的古希腊神话。

(曙光女神爱上了一个人类青年,为了能和他长相厮守,她向宙斯请求赐给爱人永恒的生命,但是曙光女神忘了请求给那个青年永恒的青春。

于是时间一天一天过去,青年渐渐衰老萎缩,最后沦落到了只会不停的向碰到的每一个人诉说他和女神的爱情的地步。

女神的爱情也渐渐的被消磨殆尽,最后女神抛弃了他,可怜的人变成了一只虫子,继续讲他的故事。

这只虫子就是蝉。

)我说了这么多,大家有什么感想可以谈谈吗?(预计学生发言——大家说的很好,可见我们学生的思维非常活跃那么现在请大家翻到P78面,我们来看一下这篇法布尔的《蝉》(板书,法布尔)(二)分析课文类型首先想请一位同学说一下,蝉这篇文章是什么样的文体?(学生回答)这是一篇法布尔的科学小品,什么是科学小品?有人知道吗?(学生回答)科学小品:科学小品又名知识小品,是一种用小品文的笔调介绍某一方面科学知识的说明文体。

它既有科学性,又有文学性。

那么说科学小品就是说明文的一种了。

科学小品有什么特点呢?科学小品的特点:内容真实,结构严谨巧妙,语言生动准确(这些我们在读蝉的时候都要特别注意体会)——板书(三)简单分析课文结构大家把课文的第一和最后两自然段划开,然后花10分钟时间看下课文。

等下我有问题要问大家。

(要求:A、标注全文自然段,B注意课文中的生字词,并作好记号,C试着划分下段落层次)1,分析课文开头。

大家集体朗读第一自然段(我有很好的环境可以研究蝉的习性。

一到七月初,蝉就占据了我门前的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蝉》教学设计
铁岭县腰堡九年一贯制学校,许莹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积累生字词,把握课文内容,理解文章主旨;
2.过程与方法目标:了解先抑后扬及由事物引发哲理的写作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领悟文中蕴含的情感,培养热爱生活、热爱生命的感情。

教学重点:积累生字词,把握课文内容,理解文章主旨。

教学难点:了解先抑后扬及由事物引发哲理的写作方法。

教学时数:1课时
教法:启发、点拨
学法:自主、合作、探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生命是多彩的朝霞,映照着广阔的大地;生命是智慧的火花,点缀着灿烂的星空;生命是美丽的鲜花,装扮着绚丽的人生。

生命真是一个奇迹。

一枝从淤泥里长出的夏荷,竟开出雪一样洁白纯净的花儿;一粒细细黑黑的萤火虫,竟能在茫茫黑夜里发出星星般闪亮的光;一株微不足道的小草,竞开出像海洋一样湛蓝的花;一只毫不起眼的鸟儿,在树头唱出远胜小提琴的夜曲;一条柔软无骨的蚯蚓,居然能在坚实的土地里如鱼在水中似的自由遨游。

夏天里不断聒噪着的蝉,海边一枚小小的贝壳,都会引起我们对生命意义的追问和思索……
二、出示学习目标
1.知识与能力:积累生字词,把握课文内容,理解文章主旨;
2.过程与方法:了解先抑后扬及由事物引发哲理的写作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领悟文中蕴含的情感,培养热爱生活、热爱生命的感情。

三、作家作品
小思:原名卢玮銮。

原籍广东,1939年香港出生,1964年香港中文大学中文系毕业,翌(yì)年进入罗富国师范学院进修,获教育文凭。

1973年赴日本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当研究员。

1981年,以论文《中国作家在香港的文艺活动》获香港大学硕士学位。

她以笔名“小思”出版了散文集《路上谈》、《承教小记》、《日影行》、《不迁》、《彤云笺》、《香港文学散文》等。

四、教师范读课文
要求:学生听读课文,积累字词。

五、知识补充
补充介绍蝉的相关知识。

六、自主学习
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1、标示段序,找出作者对蝉的情感态度的变化(理清文章线索)。


惊-----叹

2、文章采用了什么写法?
先抑后扬(欲扬先抑)
作者写蝉,先抑后扬。

抑在哪里?扬在何处?通过一抑一扬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首先写蝉的聒噪声使人心烦,这是一抑。

其次写看到一只病蝉,写它的微小和病弱,又是一抑。

从朋友说蝉埋在泥下17年,出来只活一个夏天时开始转折,小小的蝉开始令人惊讶。

当最后朋友说到蝉为了延续生命,必须好好活着,对于蝉的印象已经从烦人、病弱高扬到显示生命意义的高度。

由抑到扬,涵蕴深厚,传达情感:不管生命如何短暂,必须要好好地活着。

3、文章通过写蝉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生活的历程就是如此,为了生命的延续,就必须好好的活着。

哪管是90年,90天,都不过要好好地活过.
4、找出文章的文眼,并说说自己的理解。

“哪管是90年,90天,都不过要好好地活过。

”是全文的文眼。

它是由抑到扬的关键原因,也是由蝉引发的关于生命的深刻道理。

不管是写蝉的烦人的聒噪,病蝉的弱小,还是写蝉17年埋在泥下,出来只活一个夏天的短暂生命,都是因为有这句话,才显得有了意义和光彩。

它也提醒我们:不管生命有多短暂,都要好好地活,给人振奋精神的感觉。

七、合作学习
小组讨论,研读赏析
1、《蝉》一文中的“斜阳里,想起秋风颜色,就宽恕了那烦人的聒聒”,“秋风颜色”给了你怎样的感受?
我们一般说听见秋风的声音,但作者用了“秋风颜色”,巧妙地在听觉感受之外,增加了独特的视觉感受,很有新意。

它赋予秋风一种“颜色”,把属于秋天的一些视觉形象加了进来,比如金黄的落叶、火红的枫叶、暗绿的松柏、晴朗的天空,都融进了秋风中,言简而意丰。

2、怎样理解“斜阳里,想起秋风颜色,就宽恕了那烦人的聒聒!”?
秋风来了,果实成熟了,对人们来说,秋天是金色的,是快乐的,是个丰收的季节,但是对于蝉来说,却是黑色的。

它在地下埋了17年,苦苦等待了17年的蝉来说,却意味着生命的结束。

生命虽然短暂,蝉却执著地等待,“我”对它的敬意油然而生,作者心灵震动,思想转变,对蝉有了好感甚至敬意。

所以就“宽恕了那烦人的聒聒”。

3、《蝉》这篇文章揭示了怎样的人生意义?
不管生命短暂还是长久,都应该积极面对,热情投入,好好地活着。

八、探究学习
在你了解了蝉的一生后,你有什么感想,我们可以向它学习什么?
九、本课小结
十、拓展延伸
关于生命的名言警句
你热爱生命吗?那么别浪费时间,因为时间是组成生命的材料。

——[美]富兰克林
人生苦短,若虚度年华,则短暂的人生就太长了。

——[英]莎士比亚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属于人只有一次。

一个人的生命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忆往事的时候,他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愧;在临死的时候,他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献给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

——[苏]奥斯特洛夫斯基
十一、课堂练习
以“生命”开头,仿写两个句子。

生命就要像蝉一样,即使短暂,也要固执的等待;
生命就要像贝壳一样,即使卑微也要一丝不苟;
生命就要像,;
生命就要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