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课设资料

合集下载

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课程设置

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课程设置

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课程设置:专科段: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网站设计与开发、网络专业英语、市场营销(三)、网络系统管理-Windows 、网络系统管理-Windows(实践)、网络数据库技术应用、网络数据库技术应用(实践)、程序设计入门-Java 、网络系统管理-Linux 、网络系统管理-Linux(实践)、网络多媒体技术应用、Java应用程序设计、网络互联技术应用、网络互联技术应用(实践)、网络安全管理、网络安全管理(实践)、网络项目管理、网络技术基础、计算机应用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实验)本科段: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英语二、高等数学(工本)、通信概论、计算机网络原理、网络操作系统、数据库系统原理、数据库系统原理(实践)、计算机网络管理、网络工程、互联网及其应用、互联网及其应用(实验)、计算机网络安全、数据结构、数据结构(实践)、Java语言程序设计(一)、Java语言程序设计(一)(实践)、计算机网络专业毕业设计(论文)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就业方向:本专业面向各企事业单位计算机网络应用技术岗位群,能进行计算机操作维护,计算机局域网的设计、安装、调试;计算机网络通信产品的系统集成;广域网的管理、维护;网络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开发及应用、网站设计与开发等工作。

可在软件园、高新技术园区、各大电脑公司、网络公司、网站、高新技术企业、公司、企事业单位和信息部门中从事网络管理、网站维护、网页设计与创意和电子商务等工作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介绍:什么是网络技术?我们将地理位置不同,具有独立功能的多个计算机系统,通过通信设备和线路互相连接起来,使用功能完整的网络软件来实现网络资源共享的大系统,称为计算机网络。

换句话说,计算机网络既可以用通信线路将几台计算机系统连成简单的网络,实现信息的收集、分配、传输和处理,也可以将成千上万的计算机系统和数千公里乃至数万公里的通信线路联成全国或全球的计算机网络。

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标准完整版

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标准完整版

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标准完整版一、课程概述计算机网络技术是一门涉及计算机科学、通信技术和网络工程等多领域知识的综合性课程。

它旨在培养学生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基本原理、技术和应用,使学生具备设计、搭建、管理和维护计算机网络的能力,为学生在信息技术领域的职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课程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历程、体系结构和协议标准。

掌握数据通信的基本原理,包括信号传输、编码和解码、差错控制等。

熟悉网络拓扑结构、网络设备的工作原理和功能。

理解 IP 地址、子网掩码、路由协议等网络层的相关知识。

掌握传输层的协议(TCP 和 UDP)和应用层的常见协议(HTTP、FTP、SMTP 等)。

2、技能目标能够进行简单的网络规划和设计,绘制网络拓扑图。

熟练配置网络设备,如交换机、路由器等。

具备网络故障排查和维护的能力,能够解决常见的网络问题。

能够使用网络工具进行网络性能监测和分析。

3、素质目标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能够在团队中有效地协作完成网络项目。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能够不断学习和掌握新的网络技术。

培养学生的责任心和职业道德,能够遵守网络安全和法律法规。

三、课程内容1、计算机网络基础计算机网络的定义、分类和发展历程。

网络体系结构(OSI 参考模型和 TCP/IP 模型)。

数据通信的基本概念和技术,如模拟信号与数字信号、带宽、传输速率等。

2、网络拓扑结构与网络设备常见的网络拓扑结构(总线型、星型、环型、树型、网状型)及其特点。

网络设备(网卡、集线器、交换机、路由器等)的工作原理和功能。

3、网络协议与 IP 地址TCP/IP 协议簇中的主要协议,如 IP、TCP、UDP 等。

IP 地址的分类、子网掩码的计算和子网划分。

路由协议(RIP、OSPF 等)的基本原理和配置。

4、局域网技术以太网的工作原理和标准。

无线局域网(WLAN)的技术和标准。

局域网的组建和管理,包括网络布线、设备连接和配置。

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标准完整版

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标准完整版

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标准完整版一、课程简介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对计算机网络系统的理论与实践能力,使其具备设计、实施和管理复杂计算机网络的能力。

本课程标准旨在规范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的教学内容和学生能力培养目标,以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课程目标1. 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基本理论知识,包括网络的结构、通信协议、网络拓扑等;2. 理解和应用计算机网络的实验技术,掌握网络设备的配置和管理;3. 能够进行网络规划和设计,具备网络故障排除和维护的能力;4. 具备跨平台网络应用的开发与部署能力,能够解决复杂网络环境下的实际问题;5. 具备良好的团队协作意识和沟通能力,能够在多人多任务的网络项目中协同工作。

三、课程内容1. 计算机网络基础1.1 网络发展历史1.2 网络拓扑结构与组网技术1.3 OSI参考模型与TCP/IP协议族1.4 网络安全与隐私保护2. 网络通信与协议2.1 数据传输基础2.2 数据链路层协议2.3 网络层协议2.4 传输层协议2.5 应用层协议3. 网络设备与管理3.1 路由器与交换机3.2 防火墙和入侵检测系统3.3 网络设备配置与管理3.4 网络带宽管理4. 网络规划与设计4.1 子网划分与路由选择4.2 IP地址规划与分配4.3 网络容量规划4.4 网络性能优化5. 网络故障排除与维护5.1 网络故障诊断与排查5.2 网络故障恢复与备份5.3 网络性能监测与优化5.4 网络安全漏洞修复6. 网络应用开发与部署6.1 跨平台应用开发6.2 Web应用开发技术6.3 云计算与大数据应用6.4 网络应用部署与管理7. 网络项目管理7.1 项目计划与进度管理7.2 团队协作与沟通7.3 风险管理与问题解决7.4 项目验收与总结四、教学方法1. 理论教学:通过课堂讲解、案例分析等方式,传授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基本理论和概念。

2. 实验实训:通过实验室实践和项目实战,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和问题解决能力。

计算机网络课程设计报告

计算机网络课程设计报告

计算机网络课程设计报告一、设计背景。

计算机网络课程设计是计算机专业学生的重要课程之一,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系统地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基本原理、技术和应用,培养学生的计算机网络设计和应用能力。

本次课程设计旨在通过实际操作,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计算机网络的知识,提高他们的实际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设计目标。

1.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设计,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的网络设计中,提高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

2. 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设计中设置一些难点和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解决,提高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

3. 培养团队协作精神,设计中设置一些需要团队合作的任务,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和能力。

三、设计内容。

1. 网络拓扑设计,要求学生设计一个小型局域网的网络拓扑结构,包括主机、交换机、路由器等设备的连接方式和布局。

2. IP地址规划,要求学生为局域网中的每台主机和设备规划合理的IP地址,要求考虑到网络的扩展性和管理的便利性。

3. 网络服务配置,要求学生配置局域网中的基本网络服务,如DHCP服务、DNS服务等,使局域网内的主机能够正常通信和访问互联网。

4. 网络安全设置,要求学生设置基本的网络安全策略,包括防火墙配置、访问控制策略等,保障局域网的安全和稳定运行。

5. 网络故障排除,设计一些故障场景,要求学生能够快速定位和解决网络故障,提高他们的故障排除能力。

四、设计要求。

1. 设计报告,学生需要提交完整的设计报告,包括设计思路、实施步骤、配置截图等内容。

2. 实际操作,学生需要在实际的网络设备上进行配置和实验,完成设计要求。

3. 问题解答,学生需要对设计中遇到的问题进行解答和总结,形成经验和教训。

五、设计评价。

1. 设计报告评价,评价学生的设计报告是否完整、清晰、符合要求。

2. 实际操作评价,评价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问题解答评价,评价学生对设计中遇到的问题的解答和总结是否合理、深入。

计算机专业课程设置

计算机专业课程设置

计算机专业课程设置一、引言计算机专业是当今社会中需求量最大的专业之一。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专业课程设置也变得越来越多样化和丰富。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计算机专业课程设置,以帮助读者了解计算机专业的学习内容和方向。

二、计算机基础课程1. 计算机组成原理:介绍计算机硬件的工作原理,包括中央处理器、存储器、输入输出设备等组成部分的结构和功能。

2. 数据结构与算法:学习数据的组织方式和处理方法,以及常用的算法设计与分析技术。

3. 操作系统:探讨计算机操作系统的原理和实现,包括进程管理、内存管理、文件系统等内容。

4. 计算机网络:学习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协议和技术,包括网络通信原理、互联网协议等内容。

5.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介绍数据库的基本原理和应用技术,包括数据模型、关系数据库、SQL语言等内容。

三、软件开发课程1. 编程语言:学习多种编程语言的语法和特性,包括C/C++、Java、Python等,为后续的软件开发打下基础。

2. 软件工程:介绍软件开发过程中的需求分析、设计、编码、测试和维护等环节,培养良好的软件开发习惯和团队合作能力。

3. 网页设计与开发:学习网页的设计原理和开发技术,包括HTML、CSS、JavaScript等,能够制作出精美的网页界面。

4. 移动应用开发:介绍移动应用开发的基本原理和技术,包括Android和iOS平台的开发工具和框架。

5. 软件测试与质量保证:学习软件测试的方法和技术,以确保软件的质量和稳定性。

四、人工智能与大数据课程1. 机器学习:介绍机器学习的基本概念和算法,包括监督学习、无监督学习、深度学习等内容。

2. 数据挖掘:学习从大规模数据集中提取有用信息的技术和方法,包括分类、聚类、关联规则挖掘等。

3. 自然语言处理:探讨计算机处理和理解自然语言的方法和技术,包括语音识别、文本分类、机器翻译等内容。

4. 大数据技术与应用:介绍大数据处理的技术和平台,包括Hadoop、Spark等,以及大数据在各个领域的应用。

计算机网络课程设计图文新版

计算机网络课程设计图文新版
课程设计网站:
4
课程设计内容:
内容一 Windows Socket 编程 内容二 公共网关接口CGI 内容三 DIV+CSS网页效果制作
5
Windows Socket 编程

课程设计目的

Socket编程
常用API 课程设计软件


6
课程设计目的
进程
传输层
由应用 开发者 控制 由操作 系统控制
网络层
Internet
数据链路层
物理层
Socket是应用层与TCP/IP协议栈通信的中间软件抽象层
10
WinSock DLL

WinSock与操作系统的关系
应用程序 1
应用程序 2
动态链接库 16位版:WINSOCK.DLL 32位版:WSOCK32.DLL

通过编程了解 Client/Server 结构的网络通信模型

掌握Socket机制的工作原理
掌握基于Client/Server结构的Windows Socket TCP/UDP程序设计方法

7
Client-Server 结构

在TCP/IP网络环境下,不同主机上的两个应用程 序通信普遍采用客户端-服务器模型 (client-server architecture, C/S)


客户端与服务器的联系


允许服务器与多个客户端通 信 源端口号用来识别客户端

创建客户端本地的TCP socket 指明服务器进程的IP地址和 端口号 当客户端创建socket后,客户 端的TCP socket与服务器TCP socket建立连接
TCP协议提供了客户 端和服务器之间可靠 的,按次序的字节流 传输

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简介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一门重要基础课程,旨在使学生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原理与技术,了解互联网及其应用的基本知识,培养学生的网络编程与网络管理能力。

课程目标1. 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结构和工作原理;2. 掌握网络通信的基本原理和协议;3. 熟悉常见的网络设备和网络安全技术;4. 能够使用网络编程进行应用开发和网络管理。

授课内容1. 计算机网络基础概述- 计算机网络的定义和分类;- 互联网的发展历史和组织结构。

2. 网络协议- OSI参考模型和TCP/IP协议族;- 常用协议及其功能和特点。

3. 网络设备与拓扑结构- 路由器、交换机、网关等常见网络设备;- 网络拓扑结构的组成和分类。

4. 网络编程技术- 套接字编程基础;- 服务器编程和客户端编程;- 常见的网络编程框架和库。

5. 网络安全与管理- 网络安全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防火墙、入侵检测、网关安全等常见网络安全技术;- 网络管理的基本方法和工具。

教学方法1. 授课讲解:通过课堂讲解,向学生介绍课程内容和知识点。

2. 实验演示:通过网络实验演示,帮助学生加深对网络技术和网络编程的理解。

3. 讨论和案例分析:通过学生参与讨论和案例分析,提高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课堂练和作业:通过课堂练和作业,巩固学生的知识和技能。

评价方式1. 平时表现(40%):包括课堂讨论、实验报告和作业完成情况等。

2. 期中考试(30%):考察学生对于课程基础知识和网络编程的掌握程度。

3. 期末考试(30%):综合考察学生对于整个课程的理解和综合运用能力。

参考教材1. 《计算机网络:自顶向下方法》2. 《TCP/IP协议详解》3. 《网络编程权威指南》以上是《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教学大纲》的核心内容,具体的授课安排和教材选择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与补充。

《计算机网络》教学大纲

《计算机网络》教学大纲

《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大纲(Computer Networks)一、课程简介网络技术是信息时代最为核心的技术之一。

是构建教育信息化环境、推进信息技术教育应用的基础技术和基本手段,是教育技术领域最基础、使用最为广泛的技术之一。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是以OSI(开放系统互联)模型为理论体系,以TCP/IP体系为应用体系的关于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

探讨包括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运输层、应用层在内的TCP/IP体系结构各层次的主要功能、原理、协议和设备。

其目的是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教育技术系的学生能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基本工作原理、计算机网络的分层结构、主要的网络协议、主要的网络互连设备、主要的网络服务配置以及近年来网络技术的最新发展,为他们应用局域网、Internet网络构建教育信息化环境,推进计算机网络在教育教学及相关领域的应用,解决教学和生活中所面临的实际问题奠定基础。

二、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计算机网络》是教育技术学专业必修的学科基础课程。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希望学生全面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基础知识;熟悉常用的网络通信协议及网络体系结构;了解常见的网络互联设备;初步掌握常见的网络互联设备的配置方法;能独立组建较为简单的局域网;掌握常用的网络服务的构建与配置;具备初步的网络管理及维护能力。

三、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一)引入网络技术发展的最新成果,拓展教学内容,保证教学内容的实时性和前沿性;(二)规范课程实验、实训,完善课程实验及实训的考核体系,加大实验成绩在课程评价中比重,突出网络知识的实际应用及学生动手能力培养;(三)使学生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及基础知识;理解计算机网络的工作原理、熟悉计算机网络的两种主要体系结构OSI和TCP/IP体系结构;(四)掌握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运输层、应用层等主要层次的功能及协议;(五)掌握常见网络互联设备的功能及特点,初步掌握路由器、交换机等网络互连设备的配置;(六)掌握VLAN、TRUNK的原理与配置,熟悉IP子网规划;(七)掌握DNS、WEB、FTP、DHCP等常见网络服务的原理、配置与应用;(八)了解无线网络、网络安全及网络管理的相关知识。

计算机网络配置管理与应用第二版课程设计

计算机网络配置管理与应用第二版课程设计

计算机网络配置管理与应用第二版课程设计一、课程设计简介本课程设计旨在帮助学生深入了解计算机网络配置管理与应用的基本概念、技术、与实践,通过实践操作,让学生掌握常见网络设备的配置与管理工作,理解网络通信协议、拓扑结构、网络安全等知识,为日后的工作和学习奠定扎实的基础。

其中,本文档将按照以下步骤进行课程设计:1.确定课程设计目的和内容2.设计网络拓扑图3.配置和管理网络设备4.进行网络管理与性能优化5.总结与反思二、课程设计目的和内容2.1 课程设计目的本课程设计的目的是让学生:1.理解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技术与实践;2.掌握常见网络设备的配置与管理方法;3.理解网络通信协议、拓扑结构、网络安全等知识;4.培养实践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5.为个人职业发展和日后的工作和学习奠定基础。

2.2 课程设计内容本课程设计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2.TCP/IP协议3.网络设备配置与管理4.网络拓扑结构5.网络性能评估与优化三、设计网络拓扑图根据课程设计内容要求以及设备使用情况,我们设计了如下网络拓扑结构:网络拓扑结构图网络拓扑结构图接下来,我们将对拓扑结构中的网络设备进行配置与管理。

四、配置和管理网络设备4.1 配置网络设备4.1.1 配置路由器1.进入路由器管理界面2.进入路由器配置界面3.进行路由器IP地址的配置4.进行路由器NAT配置5.进行路由器DNS配置4.1.2 配置交换机1.进入交换机管理界面2.进入交换机配置界面3.进行交换机VLAN配置4.配置交换机端口的安全性5.启用交换机STP协议4.1.3 配置服务器1.进入服务器操作系统管理界面2.进行服务器IP地址的配置3.进行服务器DNS配置4.开启服务器SSH功能5.添加服务器系统用户4.2 管理网络设备4.2.1 网络设备监控通过网络设备监控软件,对网络设备进行实时监视,可以及时发现网络故障,包括网络设备的CPU利用率、网络流量、响应时间、接口负载等指标。

ComputerNetworksASystemsApproach第五版课程设计

ComputerNetworksASystemsApproach第五版课程设计

Computer Networks: A Systems Approach 第五版课程设计1. 课程简介计算机网络是一个不断发展和变化的领域。

本课程旨在介绍计算机网络的概念、技术、协议和应用,包括局域网和广域网的架构、传输媒介、网络协议、路由算法、性能分析等方面的内容。

本课程的目标是让学生理解计算机网络中的核心概念,提供网络设计和管理的实用知识和技能。

2. 课程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该能够:•理解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和术语•熟悉网络协议的工作原理和使用•掌握网络设计和管理的基本知识和技能•知道常见的网络攻击和防御方法3. 课程内容第一章:计算机网络和因特网•计算机网络的定义和分类•因特网的发展历史和基本概念•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应用层的详细介绍第二章: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信噪比、带宽、频谱、调制和解调等物理层的基本概念•以太网、局域网、广域网等数据链路层的概念和协议•MAC地址的作用和格式第三章:网络层和传输层•路由器、IP地址、子网掩码等网络层的基本概念和协议•TCP和UDP等传输层协议的特点和应用场景•端口的作用和格式第四章:应用层•HTTP、FTP、SMTP等常见应用层协议的功能和使用•DNS解析和域名系统的作用•P2P和客户端/服务器体系结构的介绍第五章:网络安全和管理•常见的网络攻击方式和方法•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和虚拟专用网络的概述•网络管理的基本概念和工具4. 教学方法•理论授课:讲解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和协议•实验课程设计:通过模拟网络环境或搭建小型网络实验平台,提供网络设计和管理的实践能力•课堂讨论:鼓励学生就课程中的问题和疑惑进行讨论,加深对计算机网络的理解5. 考核方式•考试:包括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两个部分•课程设计:根据实验平台和项目需求,进行网络设计和管理的实践6. 教材与参考资料教材:•Computer Networks: A Systems Approach 第五版,作者:Larry L.Peterson,Bruce S. Davie参考资料:•《计算机网络自顶向下方法(原书第6版)》•《TCP/IP协议详解卷一:协议》•《TCP/IP协议详解卷二:实现》•《TCPIP协议族详解(第2版)》7. 课程总结本课程旨在为学生提供计算机网络领域的核心知识和技能,帮助学生理解计算机网络的概念、技术、协议和应用,在实践中掌握网络设计和管理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计算机网络》课程主要内容

《计算机网络》课程主要内容

《计算机网络》课程主要内容计算机网络课程主要内容计算机网络是现代计算机科学中的重要基础课程,旨在帮助学生全面了解和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原理、技术及应用。

本文将从以下四个方面介绍《计算机网络》课程的主要内容。

一、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计算机网络是由多台计算机和其他网络设备通过通信线路连接起来,共享信息和资源的系统。

学习《计算机网络》课程的第一个重要环节就是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包括网络拓扑结构、网络协议、数据传输方式等。

了解这些基本概念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计算机网络的工作原理。

二、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计算机网络按功能可以划分为多层次的结构,常用的是OSI七层模型和TCP/IP四层模型。

学习《计算机网络》课程的第二个重点是理解和掌握计算机网络的体系结构。

这包括了每一层的功能和作用,以及各个层次之间的关系和交互。

理解计算机网络的体系结构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实现网络通信和故障排除。

三、计算机网络的通信技术学习《计算机网络》课程的第三个重要内容是掌握计算机网络的通信技术。

这包括了常用的传输介质,如有线和无线传输介质,还包括了常用的网络设备和协议,如路由器、交换机、IP协议等。

通过学习这些通信技术,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计算机网络。

四、计算机网络的应用和安全性计算机网络在现代社会中的应用非常广泛,对信息的传输、存储和共享起着重要作用。

学习《计算机网络》课程的最后一部分内容是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应用和安全性。

这包括了互联网的发展、网络服务的搭建和维护,以及网络攻击和安全防护等方面。

掌握这些知识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应对网络安全威胁和提升网络应用的效率。

以上是《计算机网络》课程的主要内容,通过学习这门课程,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计算机网络技术,为未来的实践和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

希望本文的介绍对您有所帮助。

2024版《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课程教案(完整版)

2024版《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课程教案(完整版)

数据编码与调制技术
数据编码
数据编码是指将原始数据转换为适合传输的信号形式,常见的编码方式包括非归零编码、曼 彻斯特编码和差分曼彻斯特编码等。
调制技术
调制技术是指将数字信号转换为模拟信号进行传输的过程,常见的调制方式包括幅移键控、 频移键控和相移键控等。
编码与调制的关系
编码和调制是相互关联的过程,编码后的数字信号需要通过调制转换为适合传输的模拟信号, 而接收端则需要通过解调将模拟信号还原为数字信号进行解码。
分段和重组。
会话层
负责建立、管理和终止 会话,以及同步活动。
表示层
负责数据的表示、转换 和加密等操作。
应用层
提供网络应用服务,如 文件传输、电子邮件、
远程登录等。
TCP/IP协议族及其层次结构
01
02
03
04
网络接口层
对应于OSI的物理层和数据链 路层,负责数据的接收和发送。
网络层
实现IP协议,负责路由选择和 分组转发。
防范措施
为了应对网络安全威胁,需要采取一系列防范措施,如安装杀毒软件、定期更新操作系统和应用程序补丁、 限制不必要的网络访问、使用强密码并定期更换、备份重要数据等。
安全意识和培训
提高用户的安全意识和技能是防范网络安全威胁的关键,因此需要定期开展网络安全培训和演练,提高用户 的防范意识和应急响应能力。
拨号接入
通过拨打电话线的方式, 将计算机连接到广域网 中。这种方式成本较低, 但传输速率较慢且不稳
定。Leabharlann 宽带接入利用宽带技术(如DSL、 Cable Modem等)将 计算机连接到广域网中。 这种方式具有较高的传 输速率和较好的稳定性, 是目前较为常见的接入
方式。

计算机网络课程设计

计算机网络课程设计

目录前言 1摘要 11.TCP/IP协议与OSI参考模型 21.1 TCP/IP协议与OSI参考模型的相同点 3 1.2 TCP/IP协议与OSI参考模型的不同点 31.3 TCP/IP协议的封装 42.TCP/IP的栈 62.1应用层 72.2传输层 92.3 网络层 133.TCP连接 163.1 断开TCP连接 173.2 滑动窗口 184.TCP/IP协议在华为技术的应用 195.TCP/IP的安全性和解决方法 20致谢 21参考文献 22前言随着网络互联网的飞速发展,计算机网络安全性越来越重要。

从定义上讲,计算机网络安全是指计算机及其网络系统资源和信息资源不受自然和人为有害因素的威胁和危害。

随着信息社会的到来,计算机网络发展不断地深入到生活的各个领域。

现在由于自身的缺陷,网络的开放性以及黑客的攻击是造成互联网络不安全的主要原因。

当前,TCP/IP作为一个事实上的工业标准,在其制订之初,没有考虑安全因素,因此他本身无安全可言。

TCP/IP作为Internet使用的标准协议集,是黑客实施网络攻击的重点目标和对象。

TCP/IP协议组是目前使用最广泛的网络互连协议。

但TCP/IP协议组本身存在着一些安全性问题。

TCP/IP协议是建立在可信的环境之下,首先考虑网络互连缺乏对安全方面的考虑。

其次,TCP/IP是建立在3次握手协议基础之上,本身就存在一定不安全的因素,握手协议的过程当中有一定局限性。

摘要TCP/IP是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Internet Protocol的简写,中译名为传输控制协议/因特网互联协议,又名网络通讯协议,是Internet最基本的协议、Internet国际互联网络的基础,由网络层的IP协议和传输层的TCP协议组成。

TCP/IP 定义了电子设备如何连入因特网,以及数据如何在它们之间传输的标准。

协议采用了4层的层级结构,每一层都呼叫它的下一层所提供的协议来完成自己的需求。

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课程设置

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课程设置

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课程设置一、培养目标与业务范围1.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全面素质和综合职业技术能力的,从事计算机操作、维护、管理和应用的中等应用型专门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

2. 业务范围具有计算机操作知识,能够进行常用软件的安装与维护工作,并能够熟练的使用Internet 获取资料和信息,能熟练的使用平面设计工具软件和动画设计工具软件,能够处理平面设计和二维动画制作流程,具有初步的计算机平面设计和二维动画制作能力。

能够进行一般三维图像处理。

二、招生对象及学制本专业招收初中、高中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力者,1年就业、1年中专、3年中专、3年中专套读大专。

三、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及要求1.较扎实地掌握本专业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掌握计算机应用软、硬件设计、开发和应用等必须的基本技能。

2.了解本专业范围内科学技术的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具有较强的获取知识的能力和一定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具有运用计算机进行文字处理的专业知识和能力;4.掌握一门外国语,能够比较熟练地阅读本专业英文技术资料;5.具有熟练的使用现代化办公设备的能力,并能对设备进行一般的维护能力。

四、课程设置及教学要求(一) 文化基础课1、职业道德与职业指导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德育课程,旨在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教育与职业指导。

其任务是:使学生了解职业、职业素质、职业道德、职业个性、职业选择、职业理想的基本知识与要求,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掌握职业道德基本规范,以及职业道德行为养成的途径,陶冶高尚的职业道德情操;形成依法就业、竞争上岗等符合时代要求的观念;学会依据社会发展、职业需求和个人特点进行职业生涯设计的方法;增强提高自身全面素质、自主择业、立业创业的自觉性。

2、法律基础知识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德育课程,旨在对学生进行法律基础知识教育。

其任务是:使学生了解宪法、行政法、民法、经济法、刑法、诉讼法中与学生关系密切的有关法律基本知识,初步做到知法、懂法,增强法律意识,树立法制观念,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指导学生提高对有关法律问题的理解能力,对是与非的分析判断能力,以及依法律己、依法做事、依法维护权益、依法同违法行为作斗争的实践能力,成为具有较高法律素质的公民。

计算机网络教案设计

计算机网络教案设计

计算机网络教案设计
一、教学目标
- 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和工作原理;
- 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协议分层结构、网络设备及其功能;- 熟悉计算机网络常见应用及其原理;
- 培养学生的计算机网络实际操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
1. 计算机网络基础概念
- 计算机网络的定义和分类
- 计算机网络的应用和服务
- 计算机网络的拓扑结构和性能指标
2. 计算机网络协议分层结构
- OSI参考模型和TCP/IP协议簇
- 网络层、传输层、应用层的功能和协议
3. 网络设备及其功能
- 网络接口卡(NIC)
- 网络交换机(Switch)和路由器(Router)- 网关(Gateway)和防火墙(Firewall)
4. 计算机网络常见应用及其原理
- 电子邮件
- 文件传输协议
- 远程登录和虚拟专用网络
- 万维网和超文本传输协议
5. 计算机网络实际操作能力
- 网络配置和管理
- 常见网络故障排除
- 网络性能监测和优化
三、教学方法
- 理论授课相结合,以案例为主要教学方法;- 培养学生互相交流和团队合作的能力;
- 利用互联网资源,引导学生自主研究和实践。

四、教学评估
- 作业评分占总成绩40%
- 实验报告评分占总成绩30%
- 期末综合考试占总成绩30%。

《计算机网络》课程教案

《计算机网络》课程教案

《计算机网络》课程教案一、课程简介1. 课程名称:计算机网络2. 课程性质:专业核心课3. 学时安排:72学时(理论48学时,实验24学时)4. 先修课程:数据结构、操作系统、计算机组成原理5. 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技术,掌握网络体系结构、协议和常见网络设备,具备网络设计与维护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计算机网络概述计算机网络的定义、功能和发展历程计算机网络的组成和分类网络拓扑结构和传输介质2. 网络体系结构OSI模型和TCP/IP模型各层的功能和常用协议端到端通信与分层设计原则3. 网络通信协议数据链路层协议:HDLC、PPP等网络层协议:IP、ICMP、IGMP等传输层协议:TCP、UDP等应用层协议:、FTP、SMTP等4. 网络设备交换机、路由器、网关等设备的工作原理和配置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等安全设备的作用和配置5. 网络规划与设计网络需求分析网络拓扑设计网络设备选型和配置网络性能评估与优化三、教学方法1. 讲授:讲解基本概念、原理和技术,结合实际案例进行分析。

2. 实验:操作网络设备,配置网络参数,验证理论知识。

3. 讨论:分组讨论网络问题,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4. 案例分析:分析实际网络案例,提高网络设计和管理能力。

四、教学评价1. 平时成绩:出勤、作业、实验报告等占总成绩的30%。

2. 考试成绩:期末考试占总成绩的70%。

五、教学资源1. 教材:《计算机网络》(第5版),谢希仁著。

2. 实验设备:交换机、路由器、防火墙等网络设备。

3. 辅助资料:教学PPT、实验指导书、网络技术文档等。

六、教学活动安排1. 课堂讲授:每周4学时,共计12周,完成课程基本理论的教学。

2. 实验课程:每周2学时,共计6周,完成实验技能的培训。

3. 课外作业:每周安排一次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4. 期中考试:在第8周进行,检验学生阶段性学习成果。

5. 期末考试:在第16周进行,全面考察学生对本课程的掌握程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第一章序论………………………………………………………………一、发展前景及现状研究………………………………………………二、网站背景介绍………………………………………………………三、研究目的……………………………………………………………第二章需求分析…………………………………………………………一、可行性分析………………………………………………………二、系统功能分析……………………………………………………三、软硬件选型分析…………………………………………………第三章拓扑设计……………………………………………………………一、拓扑结构概述………………………………………………………二、拓扑结构设计及子网划分…………………………………………三、设备选型……………………………………………………………第四章硬件配置……………………………………………………………第五章软件配置……………………………………………………………一、WEB服务器配置………………………………………………二、FTP服务器配置…………………………………………………三、DHCP服务器配置………………………………………………第六章测试…………………………………………………………………第七章体会与小结……………………………………………………………参考资料………………………………………………………………………课程设计任务书题目: 电子购物网站设计【设计目的】深刻理解网络层次,熟练构建网站【设计任务】网站的建设要求能接入Internet;站点的设计要求有100个以上的站点,分布在4个不同的,内部采用1000M主干网,100M到点;至少要划分4个以上的子网;站点需要提供DNS、DHCP、WEB、FTP等服务;编写简单的WEB 主页。

【设计要求】对所选定的课题进行需求分析;选定网站类型及拓扑结构;进行网站设备(主机、物理设备、交换机、路由器)的选型,子网划分及IP地址的分配;进行服务器、交换机和路由器的配置;对完成网络提供服务软件的选型及配置;对网站代码的设计,并且将代码发布。

【设计提交】• 课程设计报告【设计评分】• 最高分:优秀,扩展程序的功能,可以参考因特网中成功案例的功能;• 设备配置,IP描述,原代码是否完备(60 %);• 拓扑结构是否合理(20 %);• 文档是否完备,清晰,文档与程序代码是否一致(20 %),至少包含一下内容:• 系统概述运行环境编译使用方法实现环境程序文件列表等;• 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体会与建议。

界面美观实用程度(10%);程序容错性,健壮性(10%);指导教师(签名)___________第一章序论摘要:在中国,电子商务的提法已经不再时髦,从事电子商务的企业也更为务实。

人们把网上超市、网上商城或者网上拍卖统称为“网上购物”.B2C,它是指business to customer也就是商家与客户之间的交易,这种模式类似于实际中的销售过程,此模式广泛使用于网上书店这种销售模式,例如:当当网、卓越网、亚马逊网上书店。

1998年葛洛夫来到中国给国人带来了一个新名词:电子商务。

自那时起,网上购物便开始飞入。

一、发展前景及现状研究调查显示,在大城市,已经有3.4%的消费者采用了网上购物模式,超过邮购模式,有6.5%的消费者在未来会采用网上购物方式。

这样的一个现实规模和潜在成长率,预示着网上购物在中国的大城市将逐步进入快速成长期。

1998年“电子商务年”以来,电子商务在全球发展迅猛,大约每九个月其交易额就翻一番,全球电子商务交易额(包括网上贸易额、销售额等)达到数千亿美元,电子商务收入剧增262%,预计到2003年,上网人数将达到3.5亿,那时电子商务市场收入将达到数万亿美元。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发展,电子商务将是企业和商家的确最终选择:它具有开放性,国际性,实时性,互动性和低本性等特点,是”永不关门”的商场.经济的市场化与全球化和互联网的普使电子商务迅猛发展。

一个企业要想在段时间内了解世界或让世界了解自己,最好的方式就是登陆互联网.互联网开放性,交互性的特征不仅可以保证企业在互联网中查询到自己所要的信息,还容许企业发布自己的信息或进行网络营销.因此制定和实施电子商务发展战略,已成为许多企业优先考虑的目标,唯有这样才能站在未来企业发展的至高点,才能适应WTO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趋势,才能进一步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

近年世界各国都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电子商务热,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建造自己的网站。

向消费者展示出一片新鲜的购物大地。

在美、日等信息化程度较高的国家和地区,网络销售发展速度迅猛,如沃尔玛凯玛特,家庭仓储、等纷纷跻身于网络经商的行列。

我国政府也正全面、积极、稳妥地推进电子商务的发展。

国内电子商务主要有B2B电子商务网站经营模式、B2C电子商务网站经营模式、C2C电子商务网站经营模式。

在B2C模式中,网上书店和网上商店在增加网上支付功能、完善各项服务后以更大的势头发展:网上拍卖、网上商店、网上邮购等面向消费者的电子商务网站大量推出。

不少电子商务企业和工商企业开始酝酿企业间电子商务。

证券电子商务也有所发展,“网上炒股”对于有些股民已经成为现实。

“网上购物”,这个逐渐流行于二十世纪的购物方式已经为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

不论是腰缠万贯的大富翁、时尚的白领丽人还是普通的工薪阶层,其中大部分人可能都有过网上购物的经历。

这其中有的也许仅仅想拥有这种体验的感觉,有的可能将此作为一种“知识人士”的标志,有的则可能已将网上购物作为自己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取代了传统上街购物的方式。

网上销售系统的交易缺乏规范,可靠性低。

可直接在网上下定单,也可邮购,支付方式主要有信用卡支付,人民币储蓄网上支付、电汇、邮汇等。

配送方式主要是邮寄。

总的来看,国内的网上销售系统随意性强,买卖双方的权益得不到有效的保障。

网上销售系统有发展的必要,也有发展的基础,它的条件也日趋成熟,但前提是必须解决好几个关键问题:一是提供普遍的信用卡网上支付,制定方便的银行间的结算方式;二是成立统一的,最具权威的CA认证,解决结算安全问题;三是构建高效率的配送系统。

只有把这些问题解决好,才能保证网上销售系统的蓬勃发展。

网络是一片独特的天空,中国国情又有其特殊性。

怎样将结合Internet 和中国国情,充分发挥电子商务的优越性,实现极富意义的电子商务技术和商务模式的创新,是摆在中国电子商务业界人士面前的一大课题。

二、网站背景介绍从整个中国的网上购物市场来看,区域市场发展的不平衡是任何一个打算面对全国市场的企业所必须考虑的问题。

对于开展网上购物的企业,虽然网上购物可以弥补空间的缺陷,但从消费者规模、消费者消费心理与消费习惯、产业链的成熟度、企业的盈利等角度综合考虑,企业选择先集中在大城市开展网上购物的模式,是一种较为明智的选择。

从国际范围看,我国的信息化程度很低。

目前个人计算机的市场保有量仅为1500万台,其中还有一部分是不能上网的计算机,平均每个企业和政府部门还不到一台。

网络运行速度慢、网络运营资费高、习惯利用电子商务获取商机的人数少等都制约着电子商务的发展。

但我国的电子商务发展势头强劲。

调查显示,从网上购物实际的长期经营来看,占据消费者心头的位置更为重要。

在修炼内功的同时,不能忘记树立独特的品牌形象。

支付的安全性和信任度,配送时间保证,产品质量的保证等等问题,都可以通过品牌化的方式说服消费者,降低消费者的担忧,提供一种对消费者的心理保证,而这种保证一方面是网上购物企业对消费者承诺,另一方面也是网上购物企业历史信誉的累积,以一种品牌化的方式展现出来。

目前,网上购物消费者群体已初具规模,并具有较高的潜在增长率。

但是,据前进策略与零点调查发布的调查结果显示,网上购物的品类依旧局限在以下几种:书刊、音像制品类(包括CD、软件等);日常用品类(包括食品、化妆品、服装等);电器、电脑、通讯产品类;票务及其他预订类(车船机票、酒店等);金融服务类(包括理财、交割等);网上教育类。

这一方面表明了消费者在现实消费环境下,为降低自身风险的尝试性选择,另一方面也表明了目前的网上购物虽然用户量的广度有一定的积累,但在用户的深度(用户购买的品类、用户购买频率)上,还需继续努力。

三、研究目的由于WEB页面能把文本、图像、声音、动画、视像等多种媒体信息集于一体,不但使信息的显示更加生动,而且使信息的浏览更为方便,同时WEB页能实现网上交易平台、客户信息反馈方便了企业与客户之间信息交流,因此许多企业纷纷建设具有自己独特风格的网站以增强企业知名度。

网站是企业向用户和网民提供信息(包括产品和服务)的一种方式,是企业开展电子商务的基础设施和信息平台。

企业的网址被称为“网络商标”,也是企业无形资产的组成部分,而网站是Internet上宣传和反映企业形象和文化的重要窗口。

开展网上商店的主要目的有以下几点。

第一,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提高企业知名度。

作为第四媒体的互联网,其特点就是可以跨越时空,正常情况下,网站无时无刻不在工作,通过企业的网站,用户可以跨越时空了解企业,利用多媒体技术,企业可以向用户展示产品、技术、经营理念、企业文化、企业形象,树立现代企业形象,增值企业无形资产。

第二,有利于拓展商城营销渠道,扩大市场,提高营销效率。

第三,有利于了解顾客的意见,掌握顾客的需求在不干扰顾客正常生活和工作的条件下,企业通过网站上的用户评论可以倾听顾客的意见,了解顾客的心声,加强企业与顾客间的联系建立良好的顾客关系。

第四,有利于改善服务,提高企业服务质量,利用网站,通过电子沟通方式,企业开展的在线服务是传统的沟通方式所无法比拟的,在线服务能够更加及时准确地掌握用户的需求。

第二章需求分析一、可行性分析电子商务是一种依托现代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集金融电子化、管理信息化、商贸信息网络化为一体,突破传统的时空观念,缩小了生产、流通、分配、消费之间的距离,大大提高了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的有效传输和处理,开辟了世界范围内更为公平、公正、广泛、竞争的大市场,为制造者、销售者和消费者提供了能更好地满足各自需求的极好的机会。

此系统分为前台管理和后台管理。

前台管理是友好的操作界面,供用户浏览、查询使用,包括:浏览商品、查询商品、订购商品、购物车、用户维护等功能。

后台管理是提供给管理员的,其中包括:商品管理、用户管理、订单管理等。

使管理员从繁琐的手工操作中解脱出来,并提高了办公效率。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网络用户的增加,网络世界也越来越广博,越来越丰富,电子商务已经成为网上的一股潮流。

我们相信要不了太长有时间,顾客就可以在网络世界上获得他们在现实世界上可以获得的所有商品和服务。

可行性研究是为了弄清楚系统开发的项目是不是可以实现和值得进行研究的过程,实际上是一次大大简化系统分析和系统设计的过程,所以,进行可执行性的分析是非常必要的,也是很重要的,经过最初的设计目标和进行的市场调查得出以下四点的可行性分析:1.经济可行性:即实现这个平台设计有没有什么经济效益?该平台设计只是作为本人的毕业设计,又因为本人的设计能力有限,其功能还不能完善,所以没有什么经济效益可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