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KPM新规范变化

合集下载

PKPM新、旧规范版本之间的变化

PKPM新、旧规范版本之间的变化

返回列表查看: 2420|回复: 6PKPM新、旧规范版本之间的变化[复制链接][论坛转帖][博客转帖]petty-sun26主题听众40积分技术员土木币56•收听TA•发消息电梯直达主贴发表于 2006-4-6 12:50:35 |只看该作者|倒序浏览本文介绍pkpm计算软件TAT,SATWE和PMSAP的新、旧规范版本之间的变化,这同时也是新旧规范(抗震规范、高层规程、荷载规范、混凝土规范〉的条文变化。

1,.风荷载风压标准值计算公式为:WK=βzμsμZ W。

其中:βz=1+ξυφz/μz在新规范中,基本风压Wo略有提高,而建筑的风压高度变化系数μE、脉动增大系数ξ、脉动影响系数υ都存在减小的情况。

所以,按新规范计算的风压标准值可能比89规范大,也可能比89规范小。

具体的变化包括下面几条:1)、基本风压::新的荷载规范将风荷载基本值的重现期由原来的30年一遇改为50年一遇:新高规3.2.2条规定:对于B级高度的高层建筑或特别重要的高层建筑,应按100年一遇的风压值采用。

2)、地面粗糙度类别:由原来的A、B、C类,改为A、B、C、D类。

C类是指有密集建筑群的城市市区;D类为有密集建筑群,且房屋较高的城市市区。

3)、凤压高度变化系数:A、B、C类对应的风压高度变化系数略有调整。

新增加的D类对应的风压高度变化系数最小,比C类小20%到50%4)、脉动增大系数:A、B、C类对应的脉动增大系数略有调整。

新增加的D类对应脉动增大系数比89规范小,约小5%到10%。

与结构的材料和形式有关。

5)、脉动影晌系数:在89高规中,脉动影响系数仅与地面粗糙度类别有关,对应A、B、C类的脉动影响系数分别为,0.48、0.53和0.63。

在新规范中,脉动影响系数不仅与地面粗糙度类别有关,而且还与建筑的高宽比和总高度有关,其数值都小于89高规。

如C类、高度为5Om、高宽D类,则小37%。

6)、结构的基本周期:脉动增大系数ξ与结构的基本周期有关(WoT12)。

(完整word版)PKPM参数(超详细)解析

(完整word版)PKPM参数(超详细)解析

一、总信息1、水平力与整体坐标夹角:该参数为地震力、风荷载作用方向与结构整体坐标的夹角。

抗规》5.1.1 条和《高规》4.3.2 条规定,“一般情况下,应允许在建筑结构的两个主轴方向分别计算水平地震作用并进行抗震验算”.如果地震沿着不同方向作用,结构地震反应的大小一般也不相同,那么必然存在某个角度使得结构地震反应最为剧烈,这个方向就称为“最不利地震作用方向”。

这个角度与结构的刚度与质量及其位置有关,对结构可能会造成最不利的影响,在这个方向地震作用下,结构的变形及部分结构构件内力可能会达到最大. SATWE 可以自动计算出这个最不利方向角,并在WZQ。

OUT 文件中输出。

如果该角度绝对值大于15 度,建议用户按此方向角重新计算地震力,以体现最不利地震作用方向的影响。

一般并不建议用户修改该参数,原因有三:①考虑该角度后,输出结果的整个图形会旋转一个角度,会给识图带来不便;②构件的配筋应按“考虑该角度"和“不考虑该角度”两次的计算结果做包络设计;③旋转后的方向并不一定是用户所希望的风荷载作用方向.综上所述,建议用户将“最不利地震作用方向角"填到“斜交抗侧力构件夹角”栏,这样程序可以自动按最不利工况进行包络设计。

水平力与整体坐标夹角与地震信息栏中斜交抗侧力构件附加地震角度的区别是:水平力不仅改变地震力而且同时改变风荷载的作用方向;而斜交抗侧力仅改变地震力方向(增加一组或多组地震组合),是按《抗规》5.1.1 条2 款执行的。

对于计算结果,水平力需用户根据输入的角度不同分两个计算工程目录,人为比较两次计算结果,取不利情况进行配筋包络设计等;而{斜交抗侧力}程序可自动考虑每一方向地震作用下构件内力的组合,可直接用于配筋设计,不需要人为判断。

只有在风荷载起控制作用时,现有的坐标下风荷载不能起到控制结构的最大受力状态,此时填写一个角度(逆时针为正,顺时针为负),让坐标系发生变化,使风荷载在新的坐标系下(如何计算出风荷载产生的内力最大值的角度值?),能起控制作用(控制结构的最大受力状态),改变参数后,地震作用和风荷载的方向(说明两者方向是一致)将同时改变,但地震作用方向已经不是最不利的方向了,故需要在附加地震作用方向上输入一个相反的角度,使地震作用方向应按原坐标系计算,使地震力最大;如不需要改变风荷载的方向,只需考虑其它角度的地震作用时,则无需改变“水平力与整体坐标的夹角”,只增加附加地震作用方向即可。

pkpm周期比、位移比、刚度比、层间受剪承载力之比、刚重比、剪重比的调整

pkpm周期比、位移比、刚度比、层间受剪承载力之比、刚重比、剪重比的调整

周期比、位移比、刚度比、层间受剪承载力之比、刚重比、剪重比等。

一、位移比、层间位移比控制规范条文:新高规的4.3.5条规定,楼层竖向构件的最大水平位移和层间位移角,A、B级高度高层建筑均不宜大于该楼层平均值的1.2倍;且A级高度高层建筑不应大于该楼层平均值的1.5倍,B级高度高层建筑、混合结构高层建筑及复杂高层建筑,不应大于该楼层平均值的1.4倍。

名词释义:(1)位移比:即楼层竖向构件的最大水平位移与平均水平位移的比值。

(2)层间位移比:即楼层竖向构件的最大层间位移角与平均层间位移角的比值。

其中:最大水平位移:墙顶、柱顶节点的最大水平位移。

平均水平位移:墙顶、柱顶节点的最大水平位移与最小水平位移之和除2。

层间位移角:墙、柱层间位移与层高的比值。

最大层间位移角:墙、柱层间位移角的最大值。

平均层间位移角:墙、柱层间位移角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和除2。

控制目的:高层建筑层数多,高度大,为了保证高层建筑结构具有必要的刚度,应对其最大位移和层间位移加以控制,主要目的有以下几点:1.保证主体结构基本处于弹性受力状态,避免混凝土墙柱出现裂缝,控制楼面梁板的裂缝数量,宽度。

2.保证填充墙,隔墙,幕墙等非结构构件的完好,避免产生明显的损坏。

3.控制结构平面规则性,以免形成扭转,对结构产生不利影响。

结构位移输出文件(WDISP.OUT)Max-(X)、Max-(Y)----最大X、Y向位移。

(mm)Ave-(X)、Ave-(Y)----X、Y平均位移。

(mm)Max-Dx ,Max-Dy : X,Y方向的最大层间位移Ave-Dx ,Ave-Dy : X,Y方向的平均层间位移Ratio-(X)、Ratio-(Y)---- X、Y向最大位移与平均位移的比值。

Ratio-Dx,Ratio-Dy : 最大层间位移与平均层间位移的比值即要求:Ratio-(X)= Max-(X)/ Ave-(X) 最好<1.2 不能超过1.5Ratio-Dx= Max-Dx/ Ave-Dx 最好<1.2 不能超过1.5Y方向相同电算结果的判别与调整要点:1.若位移比(层间位移比)超过1.2,则需要在总信息参数设置中考虑双向地震作用;2.验算位移比需要考虑偶然偏心作用,验算层间位移角则不需要考虑偶然偏心;3.验算位移比应选择强制刚性楼板假定,但当凸凹不规则或楼板局部不连续时,应采用符合楼板平面内实际刚度变化的计算模型,当平面不对称时尚应计及扭转影响4.最大层间位移、位移比是在刚性楼板假设下的控制参数。

PKPM软件应用及相关规范的讲解课件

PKPM软件应用及相关规范的讲解课件

PKPM
•表4.2.2
类别
施工均布荷载标准值
2.0
标准值(kN/m2)
装修脚手架 混凝土、砌筑结构脚手架 轻型钢结构及空间网格结 构 脚手架 普通钢结构脚手架
• 注:斜道上的施工均布荷载标准值不应低于2.0 kN/m2。
3.0 2.0
3.0

当在双排脚手架上同时有2个及以上操作层作业时,在同一个跨距内 各操作层的施工均布荷载标准值总和不得超过5.0kN/㎡。 • 支模、粉刷、砌墙等各工种进行立体交叉作业时,不得在同一垂直方向上 操作,下层作业的位置,必须处于上层高度确定的可能坠落的范围之外.不符合 以上条件时,应设置安全防护层.
PKPM
•与建筑结构荷载规范的内容统一。将作用于脚手架 上的水平风荷载标准值的计算公式
•wk=0.7μz·μs· w0(w0取n=50的值)
•修改为: •wk=μz·μs· w0
•wk——风荷载标准值(kN/m2); •μz——风压高度变化系数,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GB50009规定采用; •μs——脚手架风荷载体型系数,应按本规范表4.2.6的规定采用; • wo——基本风压值 (kN/m2),应按国家标准《建筑结构荷载规 范》GB50009-2001附表D.4的规定采用,取重现期n=10对应的风压 值。
PKPM
立杆计算长度l0
PKPM
l0=k•μ• h 或 l0= k•μ• (h+2a)(用于满堂支撑架 顶部立杆段)。其中:h—立杆步距,k—计算 长度附加系数,μ—满堂脚手架和满堂支撑架考 虑整体稳定因素的计算长度系数,由规范查得, a —立杆自顶层水平杆中心线至顶撑顶面的长 度,其值应不大于0.5m,当0.2m<a<0.5m时, 相应的μ值按承载力线性插入确定,并取其较大 值。 根据以上公式,可以验算计算部位立杆的 稳定性。

PKPM结构软件 新旧版本对比初探

PKPM结构软件 新旧版本对比初探

PKPM结构软件新旧版本对比初探摘要:本文简要介绍了PKPM结构新旧版本适用范围、在使用应注意的问题等提出了一些粗浅的见解。

关键词:PKPM结构软件适用范围作用机理工程实例&#160;&#160;&#160;&#160;推广问题一、概述2013年底PKPM软件进行了升级,许多设计院采用PKPM新版结构计算,我们在审图过程中了不少问题,下面就以最近审查一个厂房为例为大家做一个简单分析,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二、案例分析该厂房层为单层混凝土框架结构,柱距6.3m,跨度9米,层高5.1米,基础埋深为1.2米。

无特殊荷载。

结构计算采用2010版PKPM结构软件。

建模采用PMCAD,计算采用SATAWE8。

新旧下面软件计算部分摘抄:总信息....1)结构材料信息: 钢砼结构2)混凝土容重(kN/m3): Gc =25.00 3)钢材容重(kN/m3):Gs =78.0 4)水平力的夹角(Degree)ARF= 0.05)地下室层数: MBASE=0 6)竖向荷载计算信息:按模拟施工3加荷计算7)风荷载计算信息:计算X,Y两个方向的风荷载8)地震力计算信息:计算X,Y两个方向的地震力9)“规定水平力”计算方法: 楼层剪力差方法(规范方法) 10)结构类别: 框架结构11)嵌固端所在层号:MQIANGU= 112)弹性板与梁变形是否协调是13)是否对全楼强制采用刚性楼板假定是14)计算墙倾覆力矩时只考虑腹板和有效翼缘否15)采用的楼层刚度算法层间剪力比层间位移算法16)结构所在地区全国17)风荷载信息修正后的基本风压(kN/m2):WO = 0.65风荷载作用18)地面粗糙程度: B 类19)结构X向基本周期(秒):Tx = 0.2620)结构Y向基本周期(秒): Ty = 0.2621)是否考虑顺风向风振: 是22)风荷载作用下结构的阻尼比(%): WDAMP= 5.00 23)风荷载作用下舒适度验算阻尼比(%): WDAMPC= 2.0024)是否计算横风向风振:否25)是否计算扭转风振: 否26)承载力设计时风荷载效应放大系数: WENL= 1.0027)体形变化分段数:MPART= 128)各段最高层号: NSTi =1 29)各段体形系数:US=1.3030)地震信息...........振型组合方法(CQC耦联;SRSS非耦联)CQC ,计算振型数: NMODE=3,地震烈度: NAF=7.0,场地类别: KD=II ,设计地震分组: 一组,特征周期TG = 0.35,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Rmax1 = 0.08(一)配筋计算A)旧版本计算结果:B)新版本计算结果:(二)周期比较新旧版本考虑扭转耦联时的振动周期(秒)、X,Y 方向的平动系数、扭转系数,A)旧版本:B)新版本:位移比较A)旧版本:=== 工况1 === X 方向地震作用下的楼层最大位移X方向最大层间位移角:1/1169.(第1层第1塔)=== 工况2 === Y 方向地震作用下的楼层最大位移Y方向最大层间位移角:1/ 945.(第1层第1塔)=== 工况3 === X 方向风荷载作用下的楼层最大位移X方向最大层间位移角:1/2497.(第1层第1塔);X方向最大位移与层平均位移的比值:1.00(第1层第1塔);X方向最大层间位移与平均层间位移的比值: 1.00(第1层第1塔)=== 工况4 === Y 方向风荷载作用下的楼层最大位移Y方向最大层间位移角: 1/ 530.(第1层第1塔);Y方向最大位移与层平均位移的比值:1.08(第1层第1塔);Y方向最大层间位移与平均层间位移的比值:1.08(第1层第1塔)=== 工况5 === 竖向恒载作用下的楼层最大位移FloorTowerJmax Max-(Z)1139-6.38=== 工况6 === 竖向活载作用下的楼层最大位移FloorTowerJmax Max-(Z)1140-0.67=== 工况7 === X 方向地震作用规定水平力下的楼层最大位移X方向最大位移与层平均位移的比值:1.00(第1层第1塔);X方向最大层间位移与平均层间位移的比值:1.00(第1层第1塔)=== 工况8 === Y 方向地震作用规定水平力下的楼层最大位移Y方向最大位移与层平均位移的比值:1.09(第1层第1塔);Y方向最大层间位移与平均层间位移的比值:1.09(第1层第1塔)B)新版本:=== 工况1 === X 方向地震作用下的楼层最大位移X方向最大层间位移角: 1/1176.(第1层第1塔)=== 工况2 === Y 方向地震作用下的楼层最大位移Y方向最大层间位移角: 1/ 978.(第1层第1塔)=== 工况3 === X 方向风荷载作用下的楼层最大位移X方向最大层间位移角: 1/2497.(第1层第1塔);X方向最大位移与层平均位移的比值: 1.00(第1层第1塔);X方向最大层间位移与平均层间位移的比值:1.00(第1层第1塔)=== 工况4 === Y 方向风荷载作用下的楼层最大位移Y方向最大层间位移角:1/ 530.(第1层第1塔);Y方向最大位移与层平均位移的比值:1.08(第1层第1塔);Y方向最大层间位移与平均层间位移的比值:1.08(第1层第1塔)=== 工况5 === 竖向恒载作用下的楼层最大位移FloorTowerJmax Max-(Z)1139-6.38=== 工况6 === 竖向活载作用下的楼层最大位移FloorTowerJmax Max-(Z)1140-0.67=== 工况7 === X 方向地震作用规定水平力下的楼层最大位移X方向最大位移与层平均位移的比值:1.00(第1层第1塔);X方向最大层间位移与平均层间位移的比值:1.00(第1层第1塔)=== 工况8 === Y 方向地震作用规定水平力下的楼层最大位移Y方向最大位移与层平均位移的比值:1.07(第1层第1塔);Y方向最大层间位移与平均层间位移的比值:1.07(第1层第1塔)新旧版本梁截面未变,旧版本柱截面400x500,新版本柱截面400x400,旧版本比新版本梁底部主筋多1cm2,柱主筋相差3cm2,当时设计人向我们咨询此事,我们意见保守一点,截面加大配筋加大,以旧版本为主。

PKPM新旧规范版本之间的变化

PKPM新旧规范版本之间的变化

PKPM新、旧规范版本之间的变化本文介绍PKPM计算软件TA T,SATWE和PMSAP的新、旧规范版本之间的变化,这同时也是新旧规范(抗震规范、高层规程、荷载规范、混凝土规范〉的条文变化。

一、风荷载风压标准值计算公式为:WK=βzμsμZ W。

其中:βz=1+ξυφz/μz在新规范中,基本风压Wo略有提高,而建筑的风压高度变化系数μE、脉动增大系数ξ、脉动影响系数υ都存在减小的情况。

所以,按新规范计算的风压标准值可能比89规范大,也可能比89规范小。

具体的变化包括下面几条:1)、基本风压::新的荷载规范将风荷载基本值的重现期由原来的30年一遇改为50年一遇: 新高规3.2.2条规定:对于B级高度的高层建筑或特别重要的高层建筑,应按100年一遇的风压值采用。

2)、地面粗糙度类别:由原来的A、B、C类,改为A、B、C、D类。

C类是指有密集建筑群的城市市区;D类为有密集建筑群,且房屋较高的城市市区。

3)、凤压高度变化系数:A、B、C类对应的风压高度变化系数略有调整。

新增加的D类对应的风压高度变化系数最小,比C类小20%到50%4)、脉动增大系数:A、B、C类对应的脉动增大系数略有调整。

新增加的D类对应脉动增大系数比89规范小,约小5%到10%。

与结构的材料和形式有关。

5)、脉动影晌系数:在89高规中,脉动影响系数仅与地面粗糙度类别有关,对应A、B、C类的脉动影响系数分别为,0.48、0.53和0.63。

在新规范中,脉动影响系数不仅与地面粗糙度类别有关,而且还与建筑的高宽比和总高度有关,其数值都小于89高规。

如C类、高度为5Om、高宽比为3的建筑,υ=0.46,比89高规小28%,若为D类,则小37%。

6)、结构的基本周期:脉动增大系数ξ与结构的基本周期有关(WoT12)。

结构的基本周期可采用结构力学方法计算,对于比较规则的结构,也可以采用近似方法计算:框架结构T=(0.08-1.00)N:框剪结构、框筒结构T=(0.06-0.08)N:剪力墙结构、筒中筒结构T=(0.05-0.06)N。

PKPM-STS钢柱计算长度系数详解

PKPM-STS钢柱计算长度系数详解

PKPM-STS钢柱计算长度系数详解钢柱计算长度系数规范的相关修改及程序实现1.1 框架柱计算长度系数的规范变化新钢标中对于有支撑框架结构改进了判断结构是否为强支撑框架的分界准则其中旧钢规中的公式(5.3.3-1)新刚标中变为 (8.3.1-6) 按新钢标设计时,满足上式要求,该楼层可按无侧移考虑,反之应按有侧移考虑。

其中新钢标为支撑结构层侧移刚度,即施加于结构上的水平力与其产生的层间位移角的比值。

分别为第i层无侧移和有侧移框架柱计算长度系数算得的柱轴压稳定承载力之和,与旧钢规相同。

新钢标条文说明中提到考虑到不推荐采用弱支撑框架,因此取消了弱支撑框架相关概念和稳定系数确定公式,如果不满足公式8.3.1-6条要求时,则认为它是无支撑框架结构。

1.2 有无侧移自动判断功能V4.2版本SATWE依据新钢标中规定的强支撑判断原则公式,对于有支撑框架按照公式8.3.1-6进行计算,对于满足条件的楼层按照无侧移框架确定框架柱的计算长度系数,不满足的楼层按照有侧移框架确定计算长度系数,同时该层以上在该方向上均按照有侧移考虑。

该功能如下图,在参数定义—设计信息1中勾选“自动考虑有无侧移”。

图 6.1-1 “自动考虑有无侧移”参数在下图中的设计属性补充定义中可以在此处查看和修改构件的计算长度系数,需要注意的是此处显示计算长度系数并不是程序自动判断有无侧移后确定的计算长度系数结果,程序经过判断后有无侧移的结果要到“计算结果”中去查看。

图 6.1-2 计算长度系数查看和修改1.3 有无侧移自动判断的实现过程1)Sb支撑结构层侧移刚度的确定,程序根据内力计算得到支撑杆件风荷载或地震作用下在该方向上的水平剪力之和,同时得到各层位移角,水平剪力与位移角的比值即为支撑结构层侧移刚度。

2)分别为第i层无侧移和有侧移框架柱计算长度系数算得的柱轴压稳定承载力之和,与旧钢规公式相,其中φ为按照无侧移框架计算长度得到的轴心受压稳定系数,其中为按照有侧移框架计算长度得到的轴心受压稳定系数根据以上各参数的计算方法,以一50米10层带支撑钢框架为例,说明软件计算过程。

PKPM结构系列软件常见问题及解析

PKPM结构系列软件常见问题及解析

PKPM结构系列软件常见问题及解析一、门式刚架中只承担山墙风荷载,而不承担竖向荷载的一类抗风柱是否考虑计算长度放大系数η?答:对于摇摆柱,其两端铰接,柱本身不为结构整体提供抗侧刚度,同时它要承担竖向荷载,其他柱子必须为摇摆柱提供侧向支承,因此需要考虑对于其他刚架柱的计算长度放大系数η。

对于只承担风荷载,不承受竖向荷载的一类抗风柱,对于刚架柱的稳定没有明显的不利作用,计算长度系数的放大系数不需要考虑。

二、 2同一个门式刚架模型,将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分别设为fak=245Kpa和fak=155kpa,为什么两次计算结果柱下独立基础的尺寸相同?答:如下图查看两柱下基础计算结果文件:发现两模型的计算结果地基最大反力Pmax均小于各自修正后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而最小反力Pmin则接近于0,且两次计算基础零应力区控制比例均为0,所以判断两个柱下基础底面尺寸由零应力区控制,此时要满足最小反力大于0,独基尺寸就与修正后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没有直接关系了。

三、 STS钢结构二维设计右下工具栏中的“用钢量”是如何统计的?是否考虑了横向加劲肋等重量?答:程序直接采用截面面积乘以构件长度再乘以钢材容重得到钢材用量,且不会乘以调整系数,所以其他配件,像构件中的加劲肋并未统计在其中。

四、门刚规范规定:支撑拉杆长细比400,压杆长细比180,为何门式刚架三维和二维设计的结果值在小于以上限值时,显示超限?答:门式刚架设计中,对于拉杆需要在验算规范选择门式刚架规范验算,勾选程序自动确定容许长细比,同时杆件定义为单拉杆或在墙面设计中柱间支撑按照单拉杆进行设计,此时程序按照拉杆长细比限值控制。

对于压杆,其容许长细比不一定是180,门规3.4.3规定地震作用组合控制构件设计时,柱长细比按150控制,可根据实际情况控制长细比。

五、门式刚架梁考虑隅撑对钢梁弹性约束时,程序是否判断门刚规范对于隅撑的要求(如隅撑上支撑点位置低于檩条中心)?当不满足相关要求时应该如何处理?答:如果用户选择了考虑隅撑作用定义并布置了隅撑相关信息,程序不自动判断隅撑是否满足要求,直接按照布置参数考虑隅撑作用下的弹性屈曲临界弯矩Mcr,进而确定稳定系数。

PKPM新规范版本变化

PKPM新规范版本变化

PKPM新规范版本变化本笔记属于听课记录,可能有误,请以说明书为准。

SATWE推荐使用,TAT不推荐使用。

滚轮的操作:可以缩放、平移、旋转。

Pkpm系列都可以渲染现实,比如pm和jccad当鼠标移动到构件的时候可以显示构件的各种信息。

另外,此时可以使用鼠标右键唤出窗口来修改此构件的各个参数。

b5E2RGbCAP新版SATWE能够计算上部刚度。

考虑上部结构刚度的基础计算更合理。

如果考虑了上部结构刚度,基础梁的弯矩会重分布。

一般选择“施工模拟1”。

但有时“施工模拟1”的结果明显不合理,这是需选“施工模拟2”,可以减少柱底的剪力和轴力分布不合理的情况。

如果是框剪结构,选“模拟施工2”。

p1EanqFDPw杆件截面剪力不均匀系数在新程序中可以输入。

虽然程序提供了荷载组合系数的编辑功能,但一般不要更改。

另外,在程序中没有给出全部的荷载组合系数的编辑功能,在程序中就按照规范数值来计算。

比如恒荷为主的的荷载组合系数1.35,标准组合的荷载组合系数1。

在SATWE 底层计算结果中给出了各种荷载组合的说明,其他层的结果文件没有这些说明。

DXDiTa9E3d程序能计算侧向土压力对地下室墙体的作用。

底框结构必须按照砖混计算。

底部框架可以用SATWE计算,在SATWE中要选“砌体结构”选项,并选底框底层数。

计算方法要用规范算法,不要用有限元。

还要选“底框”来画图。

底框箍筋全长加密。

腰筋不能小于14,腰筋受拉锚固。

梁钢筋伸入柱中。

需要去掉构造柱,检查支座情况。

RTCrpUDGiT在讲座中,推荐多看文本文件信息。

有很多信息在图形结果中没有。

PM变化:l 取消检查模块l 增加了设计参数:n需要选择结构形式:框架的底层柱根放大25%,而框架剪力墙不放大;如果选择高层则套用《高规》。

n 不同主材的选择。

n 可以填保护层厚度。

ho=h-保护层厚度-12.5mmn可以填地下室层数,但必须是四周完全被土包围才是地下室。

地下室不考虑风荷载,地下室验算墙的抗侧压力。

PKPM说明

PKPM说明

第一章 PKPM系列软件简介PKPM系列CAD系统软件是目前国内建筑工程界应用最广、用户最多的一套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

它是一套集建筑设计、结构设计、设备设计、工程量统计、概预算及施工软件等于一体的大型建筑工程综合CAD系统。

针对2002年建筑结构各项新规范的诞生,PKPM系列软件也进行了较大的改版。

在操作菜单和界面上,尤其是在核心计算上,都结合新规范作了较大的改进。

本章对PKPM系列软件的特点、组成及基本工作方式等进行介绍,使读者对PKPM系列软件有一个整体认识。

第一节 PKPM系列软件的发展在PKPM系列CAD软件开发之初,我国的建筑工程设计领域计算机应用水平相对较落后,计算机仅用于结构分析,CAD技术应用还很少,其主要原因是缺乏适合我国国情的CAD软件。

国外的一些较好的软件,如阿波罗、Intergraph等都是在工作站上实现的,不仅引进成本高,且应用效果也很不理想,能在国内普及率较高的PC机上运行的软件几乎是空白。

因此,开发一套微机建筑工程CAD软件,对提高工程设计质量和效率,提高计算机应用水平是极为迫切的。

针对上述情况,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经过几年的努力研制开发了PKPM系列CAD软件。

该软件自1987年推广以来,历经了多次更新改版,目前已经发展成为一个集建筑、结构、设备、管理为一体的集成系统。

迄今在全国用户已超过10000家,这些用户分布在各省市的大中小型各类设计院,在省部级以上设计院的普及率达到90%以上。

引入该软件的单位,应用软件的水平和范围也逐年提高,设计质量及效益明显提高。

PKPM 系列CAD软件是目前国内建筑结构设计中应用最广泛的一套CAD系统。

伴随着国内市场的成功,从1995年起,PKPMCAD工程部开始着手国际市场的开拓工作,并根据国际市场的需求,相应地开发了四种英文界面的海外版PKPM系列CAD软件,这些版本包括英国规范版、新加坡规范版、香港规范版以及中国规范的英文版本。

在国际CAD软件市场竞争激烈的情况下,拓展了在新加坡、马来西亚、越南、韩国、香港等东南亚国家和地区的市场。

[精华]pkpm系数

[精华]pkpm系数

pkpm系数1、抗震等级的确定:钢筋混凝土房屋应根烈度、结构类型和房屋高度的不同分别按〈抗规〉6.1.2条或〈高规〉4.8条确定本工程的抗震等级。

但需注意以下几点:(1)上述抗震等级是“丙”类建筑,如果是“甲”、“乙”、“丁”类建筑则需按规范要求对抗震等级进行调整。

(2)接近或等于分界高度时,应结合房屋不规则程度及场地、地基条件慎重确定抗震等级。

(3)当转换层〉=3及以上时,其框支柱、剪力墙底部加强部的抗震墙等级宜按〈抗规〉6.1.2条或〈高规〉4.8条查的抗震等级提高一级采用,已为特一级时可不调整。

(4)短肢剪力墙结构的抗震等级也应按〈抗规〉6.1.2条或〈高规〉4.8条查的抗震等级提高一级采用。

但注意对多层短肢剪力墙结构可不提高。

(5)注意:钢结构、砌体结没有抗震等级。

计算时可选“5”,不考虑抗震构造措施。

2、振型组合数的选取:在计算地震力时,振型个数的选取应是振型参与质量要达到总质量90%以上所需要振型数。

但要注意以下几点:(1)振型个数不能超过结构固有的振型总数,因一个楼层最多只有三个有效动力自由度,所以一个楼层也就最多可选3个振型。

如果所选振型个数多于结构固有的振型总数,则会造成地震力计算异常。

(2)对于进行耦联计算的结构,所选振型数应大于9个,多塔结构应更多些,但要注意应是3的倍数。

(3)对于一个结构所选振型的多少,还必需满足有效质量系列化大于90%。

在WDISP.OUT文件里查看。

3、主振型的判断;(1)对于刚度均匀的结构,在考虑扭转耦联计算时,一般来说前两个或前几个振型为其主振型。

(2)对于刚度不均匀的付杂结构,上述规律不一定存在,此时应注意查看SATWE文本文件“周期、振型、地震力”WZQ.OUT。

程序输出结果中,给出了输出各振型的基底剪力总值,据此信息可以判断出那个振型是X向或Y向的主振型,同时可以了解没个振型对基底剪力的贡献大小。

4、地震力、风力的作用方向:结构的参考坐标系建立以后,所求的地震力、风力总是沿着坐标系的方向作用。

pkpm_参数设置

pkpm_参数设置

一结构布置1、平面布置宜对称,尽量避免L形等凸凹墙体,避免困难时,应满足t/d小于等于0.3否则应设防震缝。

使底层纵横向刚心尽可能与整栋房屋的质心重合。

2、 7度设防时,允许7层且高度小于21m,对教学楼等横墙少的6层19m,对砖抗震墙为5层16m。

3、上面砖墙应按轴线上下对齐或基本对齐(每单元砌体抗震墙最多有二道不落在框架主梁,或砼抗震墙上)。

次梁的重力和弯矩应作为主梁的集中力和集中扭矩,并应传递到主梁两端的竖向支承构件,形成附加的地震作用效应;北京市的结构设计技术细则中要求:“允许有1/3道墙体可以不与下部框架梁或抗震墙对齐。

同时,不对齐的墙不能连续超过两道。

4、底层应布置纵、横向尽量连成一体的抗震墙,横墙间距应小于18m。

抗震墙布置原则:均匀、分散、对称、周边。

其他的一些细节诸如:最好在上部砖墙下布墙、宜布在楼梯间周围等。

总层数不超过5层的底层,可以采用嵌砌于框架之间的砌体抗震墙,当采用砖时应先砌墙后浇梁柱(要防止底层商铺随意打墙)。

纵横向抗震墙宜保持一定的距离,最好布置在外围或靠近外墙处,并应尽量避免出现一字形墙体。

为防止角柱的破坏最好在转角处布置混凝土抗震墙,如不能布置则应在该处嵌砌砖围护墙,而且该墙不宜开设门窗洞口;抗震墙基础应应与框架柱基础联合考虑成一体。

5、二层楼盖应现浇且不小于120厚,当150厚时,应配双层筋,以承担部分水平剪力。

6、梁高跨比应在1/4-1/8之间,梁宽应300以上,b/h >0.3,柱宜采用方形截面对称配筋。

二底框计算方法1、满载法:把梁作为单独的受弯构件,上部墙等全荷均作用梁上(结果偏大)。

2、三板两墙法:即只算三层楼板两层墙体的重量,其余层不算(柱和基础算)虽未出过问题,但缺乏科学依据。

3、弹性地基梁法:把墙体视为半无限弹性体,将托梁视为倒过来的弹性地基梁,按三角形竖向荷载计算托梁。

4、墙梁组合规范算法:考虑墙梁大拱效应规范算法,按墙梁组合计算,虽经济合理,但条件太多见如下各条:(1)梁宽不小于300,净跨不小于梁高的4倍,梁高在1/6-1/8;(2)梁底筋应通长,伸入支座不小于锚固长度,接头焊接,箍筋最小8@100,1/5跨内无洞口;(3)托梁通长腰筋2¢14,间距不大于200。

pkpm参数及选择

pkpm参数及选择

-----一次性加载计算:主要用于多层结构,而且多层结构最好采用这种加载计算法。因为施工的层 层找平对多层结构的竖向变位影响很小,所以不要采用模拟施工方法计算。 -----模拟施工方法 1 加载:就是按一般的模拟施工方法加载,对高层结构,一般都采用这种方法计 算。但是对于“框剪结构”,采用这种方法计算在导给基础的内力中剪力墙下的内力特别大,使得其 下面的基础难于设计。于是就有了下一种竖向荷载加载法。 ------模拟施工方法 2 加载:这是在“模拟施工方法 1”的基础上将竖向构件(柱、墙)的刚度增大 10 倍的情况下再进行结构的内力计算,也就是再按模拟施工方法 1 加载的情况下进行计算。采用这 种方法计算出的传给基础的力比较均匀合理,可以避免墙的轴力远远大于柱的轴力的不和理情况。由 于竖向构件的刚度放大,使得水平梁的两端的竖向位移差减少,从而其剪力减少,这样就削弱了楼面 荷载因刚度不均而导致的内力重分配,所以这种方法更接近手工计算。 所以,专家建议:在进行上部结构计算时采用“模拟施工方法 1”;在基础计算是,用“模拟施工方 法 2”的计算结果。这样得出的基础结果比较合理。 ●是否考虑 P-△效应:选择否,就按规范的 7.3.11 条计算柱的计算长度系数,如果选择“是”,则 柱的计算长度系数为 1,再按程序的计算方法来计算 P-△效应。 ●是否考虑梁柱重叠的影响: ---不考虑:对于普通的多层框架,一般都采用这种选择。 ---考虑梁端弯矩折减: ●水平力与整体坐标的夹角: ---主要用于有斜向抗水平力结构榀时填写,在 0~90 之间。改写后,风荷载要变化,主要是受风面积 变化、风荷载作用的坐标变化;抗侧力结构榀的刚度变化引起地震力的变化,所以要重新进行数检。 ●回填土对地下室的相对刚度: ---根据程序编制专家的解释, 3 大概为 70%~80%的嵌固, 5 就是完全嵌固, 填 填 填在楼层数前加 “-” , 表示在所填楼层完全嵌固。到底怎样的土填 3 或填 5,完全取决于工程师的经验。 ●是否考虑扭转藕连:《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的 3.3.2-2 条,“质量与刚度分布明显不对 称、不均匀的结构,应计算双向水平地震作用下的扭转影响;其他情况,应计算单向水平地震作用下 的扭转影响;”《建筑抗震设计规范》的 5.1.1-3 条,也与高规有相同的规定。 ●地震设防烈度、设计地震分组、结构的抗震等级:按结构的实际填入即可。 ●竖向地震作用系数:程序取的是规范的计算值。 ●楼层最小地震剪力系数:参见《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的表 3.3.13;地震规范的表 5.2.5 同。程序对算出的“楼层最小地震剪力系数”如果不满足规范的要求,将给出是否调整地震剪力的选 择。根据规范组的解释,如果不满足,就应调整结构方案,直到达到规范的值为止,而不能简单的调 大地震力。 ●双向水平地震作用扭转效应选择:如果选择,地震力将增大很多,所以在选用的时候要慎重。 ●5%的偶然偏心:这是《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的要求,3.3.3 条要求:“计算单向地震作 用时应考虑偶然偏心的影响”。计算双向地震作用时,可不考虑质量偶然偏心的影响。 ●结构的阻尼比:按《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的 3.3.8 条“除专门规定外,钢筋混凝土高层 建筑结构的阻尼比应取 0.05”程序提供的参考值:钢结构:0.02;混合结构:0.03。这个阻尼值不 但用于地震作用计算,也要用于风荷载的计算。 ●水平、罕遇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按《建筑抗震设计规范》的表 5.1.4-1 取。 ●特征周期值:根据场地类别和地震分组按《建筑抗震设计规范》的表 5.1.4-1 选用。 在调整系数中,有以下的几个参数开关: ●0.2Qo(0.25Qo)调整: 这条是针对框架-剪力墙结构,主要要注意以下几点: 对于框架柱数量从下到上基本不变的规则建筑,Qo(Vo-规范表示)取得是“地震作用标准值的结构

第一章 PKPM系列软件简介

第一章 PKPM系列软件简介

第一章 PKPM系列软件简介PKPM系列CAD系统软件是目前国内建筑工程界应用最广、用户最多的一套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

它是一套集建筑设计、结构设计、设备设计、工程量统计、概预算及施工软件等于一体的大型建筑工程综合CAD系统。

针对2002年建筑结构各项新规范的诞生,PKPM系列软件也进行了较大的改版。

在操作菜单和界面上,尤其是在核心计算上,都结合新规范作了较大的改进。

本章对PKPM系列软件的特点、组成及基本工作方式等进行介绍,使读者对PKPM 系列软件有一个整体认识。

第一节 PKPM系列软件的发展在PKPM系列CAD软件开发之初,我国的建筑工程设计领域计算机应用水平相对较落后,计算机仅用于结构分析,CAD技术应用还很少,其主要原因是缺乏适合我国国情的CAD软件。

国外的一些较好的软件,如阿波罗、Intergraph等都是在工作站上实现的,不仅引进成本高,且应用效果也很不理想,能在国内普及率较高的PC机上运行的软件几乎是空白。

因此,开发一套微机建筑工程CAD软件,对提高工程设计质量和效率,提高计算机应用水平是极为迫切的。

针对上述情况,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经过几年的努力研制开发了PKPM系列CAD软件。

该软件自1987年推广以来,历经了多次更新改版,目前已经发展成为一个集建筑、结构、设备、管理为一体的集成系统。

迄今在全国用户已超过10000家,这些用户分布在各省市的大中小型各类设计院,在省部级以上设计院的普及率达到90%以上。

引入该软件的单位,应用软件的水平和范围也逐年提高,设计质量及效益明显提高。

PKPM系列CAD软件是目前国内建筑结构设计中应用最广泛的一套CAD系统。

伴随着国内市场的成功,从1995年起,PKPMCAD工程部开始着手国际市场的开拓工作,并根据国际市场的需求,相应地开发了四种英文界面的海外版PKPM系列CAD软件,这些版本包括英国规范版、新加坡规范版、香港规范版以及中国规范的英文版本。

在国际CAD软件市场竞争激烈的情况下,拓展了在新加坡、马来西亚、越南、韩国、香港等东南亚国家和地区的市场。

PKPM如何调整参数和选用(完整版)

PKPM如何调整参数和选用(完整版)

2010版SATWE计算参数选用一、2010版计算参数的选用(PKPM及SATWE):免责声明:炒饭个人总结,仅用作参考。

以下内容需与PKPM2010版satwe说明书结合使用。

参数在PKPM中如何实现需参考satwe说明书。

1、总信息:A、“水平力与整体坐标夹角”,此参数一般不做修改.而是将周期计算结果中输出的“地震作用最大的方向角"填到“斜交抗侧力构件方向附加地震数,相应角度”。

B、PM里的“混凝土容重”框架取26,剪力墙取27。

(现在版本软件PM与SATWE的“混凝土容重”联动),故在PM中布置楼面恒载时一般不勾选“自动计算现浇板厚”,恒载输入数值为“人工计算板自重+装修荷载重”。

C、“钢材容重”暂时默认78,未研究。

D、“裙房层数”此参数仅用来判定底部加强区:即对剪力墙和框剪结构PKPM 总是将裙房以上一层作为加强区判定的一个条件。

框架结构均可输入0,其他结构未研究。

此参数包含地下室层数。

(如3层地下室,4层裙房,此参数应输入7.)E“转换层所在层号”含地下室层数,详见2010satwe说明书,未深入研究.F、“嵌固端所在层数"自然地面为嵌固端时填“1”,地下室顶板作为嵌固端时填“地下室层数+1"。

G、“地下室层数"按实际输入。

H、“墙元细分最大控制长度”取“1”.影响计算精度,对含剪力墙的结构有影响。

I、“对所有楼层强制采用刚性楼板假定”仅在计算位移比和周期比时勾选,其他不勾选。

J、“地下室强制采用刚性楼板假定"勾选.K、“墙梁跨中节点作为刚性楼板从节点" 此参数本人尚不能合理选择,只把网上比较后的结果贴出来。

勾选该参数后,结构周期减小,连梁内力增大,内力平衡校核轴力。

L、“计算墙倾覆力矩时只考虑腹板和有效翼缘”勾选。

对于L型、T型等截面形式,垂直于地震作用方向的墙段称为翼缘,平行于地震作用方向的墙段称为腹板,翼缘可以区分为有效翼缘和无效翼缘两部分。

PKPM七大控制指标及调整方法

PKPM七大控制指标及调整方法

PKPM七大控制指标及调整方法一、轴压比:含义:轴压比指柱组合的轴压力设计值与柱的截面面积和混凝土轴心压强强度设计值乘积之比值,u=N/(A*Fc)――抗规636作用:主要是为限制结构的轴压比,保证结构的延性要求,规范对墙址和柱均有相应限值要去,具体详见抗规637和6.4.6,高规642和7.2.14及相应的条文说明。

轴压比不满足要求,对结构的延性没有办法满足;若轴压比过小,说明结构的经济指数指标较差,宜适当减小相应墙柱、柱的截面面积。

轴压比不满足时的调整方法:1、程序调整:SATW程序不能实现2、人工调整:从公式出发,可以增大墙柱截面面积或提高混凝土的强度。

规范规定:柱轴压比不宜超过下表的规定;建造于W类场地且较高的高层建筑,柱轴压比限值应适当减小:注:1.轴压比指柱组合的轴压力设计值与柱的全截面面积和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乘积之比值;对本规范规定不进行地震作用计算的结构,可取无地震作用组合的轴力设计值计算;2. 表内限值适用于混凝土强度等级不高于C60的柱;当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65-C70时,轴压比限值应降低0.05;当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75-C80时,轴压比限值应降低0.10;3. 表内限值适用于剪跨比大于2的柱;剪跨比不大于2但不小于1.5的柱,轴压比限值应降低0.05;剪跨比小于1.5的柱,轴压比限值应专门研究并采取特殊构造措施;4. 沿柱全高采用井字复合箍且箍筋肢距不大于200mm间距不大于100mm 直径不小于12mm或沿柱全高采用复合螺旋箍、螺旋间距不大于100mm箍筋肢距不大于200mm直径不小于12mm或沿柱全高采用连续复合矩形螺旋箍、螺旋净距不大于80mm箍筋肢距不大于200mm直径不小于10mm轴压比限值均可增加0.10;5. 在柱的截面中部附加芯柱,其中另加的纵向钢筋的总面积不少于柱截面面积的0.8%,轴压比限值可增加0.05;此项措施与注3的措施共同采用时,轴压比限值可增加0.15,但箍筋的体积配箍率仍可按轴压比增加0.10的要求确定;6. 轴压比限值不应大于1.05。

PKPM参数设置

PKPM参数设置

最不利地震作用方向:概念:地震沿着不同的方向作用,结构地震反应的大小一般也不同。

结构地震反应是地震作用方向角的函数,存在某个角度使得结构地震反应取极大,那么这个方向我们就称为最不利地震作用方向。

逆时针方向为正。

使用:TA T、SATWE和PMSAP可以自动计算出这个最不利方向角,并在文件中输出。

如该角度大于±15度,用户可以把这个角度值回填到:“水平力与整体坐标夹角(度)”参数项中,重新进行计算,以体现最不利地震作用的影响。

TAT 在TA T-4.OUT 中输出;SA TWE 在WMASS.OUT 中输出;(周期、振型、地震力)PMSAP 在工程名.ABS 中输出;裙房层数:规范:高规第10.6.4条条文说明指出为保证多塔楼建筑中塔楼与底盘整体工作,塔楼之间裙房连接体的屋面梁以及塔楼中与裙房连接体相连的外围柱、墙,从固定端至出裙房屋面上一层的高度范围内,在构造上应予以特别加强。

实现:程序设置了…裙房层数‟参数,作为多塔楼结构的底部加强部位的判断因素,即底部加强部位的高度还要满足裙房层数的要求,从而加强墙的抗震构造。

…裙房层数‟参数的加强仅限于剪力墙,程序没有对塔楼之间裙房连接体的屋面梁以及塔楼中与裙房连接体相连的外围柱构造上应予以特别加强。

对于这些部位用户应在施工图中特别加强。

转换层所在层号:新抗震规范3.4.3条规定,竖向不规则的建筑结构,其薄弱层的地震剪力应乘以1.15的增大系数;新高规5.1.14条规定,楼层侧向刚度小于上层的70%或其上三层平均值的80%时,该楼层地震剪力应乘1.15增大系数;新抗震规范3.4.3条规定,竖向不规则的建筑结构,竖向抗侧力构件不连续时,该构件传递给水平转换构件的地震内力应乘以1.25-1.5的增大系数。

针对这些条文,程序通过自动计算楼层刚度比,来决定是否采用1.15的楼层剪力增大系数。

但是只要有转换层,就必须人工输入“转换层所在层号”,以准确实现水平转换构件的地震内力放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l 通过有效质量系数可以判断计算的振形数是否足够。当有效质量系数大于0.8的时候,才表明振型个数足够。在复杂的多层钢结构中,一般需要振型个数达到几十个才满足要求。有效质量系数可以在计算结果中查到。振型个数和结构布置关系很大,但和层高关系不大。考虑的振型数多,才能出现局部振动。
l 新程序不但能考虑刚性楼板,也同时能考虑弹性楼板。
l 板的最小配筋率增加。板增加配筋10%。
剪力墙:
n 配筋结果未考虑构造配筋,因为构造钢筋和边缘形状有关,需画图时确定,或用户自己考虑。
n 剪力墙底部加强区和非加强区高度由程序自动判断。
n 新规范取消了十字形暗柱。
地震:
l 地震烈度增加选项,如七级半和八度半等。
l 近震、远震改为三组。
一般选择“施工模拟1”。但有时“施工模拟1”的结果明显不合理,这是需选“施工模拟2”,可以减少柱底的剪力和轴力分布不合理的情况。如果是框剪结构,选“模拟施工2”。
杆件截面剪力不均匀系数在新程序中可以输入。
虽然程序提供了荷载组合系数的编辑功能,但一般不要更改。另外,在程序中没有给出全部的荷载组合系数的编辑功能,在程序中就按照规范数值来计算。比如恒荷为主的的荷载组合系数1.35,标准组合的荷载组合系数1。在SATWE底层计算结果中给出了各种荷载组合的说明,其他层的结果文件没有这些说明。
l SATWE不能出柱内力包络图。
l 平法多层钢筋的写法和标准图不一致是为了减少文字重叠。
l 如果梁梁相交,有时需要由用户确定梁的支座情况,程序是根据是否出现负弯矩来判断梁是否是铰支座。程序可能判断错误,导致梁的挠度计算结果不合理。另外,支座处的梁上部钢筋配置也不同。在支座处弯矩也进行调幅。在TAT中有显示调幅梁功能。
l 在SATWE中需填裙房层数,裙房层数影响剪力墙的加强区高度。
l 转换层也影响加强区高度,同时转换层需加强。
l 在SATWE中一定要慎重选择结构类型。不同类型适用的规范条文不同。
l 可能在SATWE中计算温度应力不成熟。
l 一般选择“计算耦联”
l 选项“重力二阶效应”优先。
SpaSCAD:
答疑:
l PKPM不能考虑斜楼板。
l 在底框中可以加剪力墙。
l 判断结构的薄弱层需要看时程分析。
l PKPM配筋未考虑250箍筋肢距。
l 剪力墙的端柱部分程序还不完善。剪力墙端柱按框架柱输入。
l 如果使用PK则未考虑剪重比等。只在SATWE中考虑。
基础:
l 在基础计算中每个荷载组合都参与计算,不只是当前荷载参与计算。
n 可以填和基础相连最高层。和基础相l 新规范版可以读取旧规范版本数据,但需要补充设计参数。旧规范版也可以读取新规范版数据,只要将各个步骤重新过一遍。
l 楼层组装增加“对应的荷载层和次梁层”的信息。
l 双向板的判断由1:2,改为1:3。
l 竖向地震力按规范指导思想折减。
l 墙下条基采用pm荷载。(不指剪力墙)
l 柱下独立基础、桩承台尽量采用多种组合计算,否则容易遗漏荷载情况。
l 筏板基础、条形基础,作用在同一基础上的荷载需要属于同一荷载组合。不能只挑选最大值。
l 新规范中采用标准组合计算地基承载力。
l 新规范要求必须考虑条基的重复计算面积。程序采用迭代法确定基础尺寸。
l 增加“是否根据裂缝自动选筋”的选项。
l 增加“修改柱计算长度”
l 增加双层吊车。
l 新规范允许柱钢筋一次搭接,搭接长度为原来的1.6倍,因此同时箍筋加密区高度增加。
l 钢筋锚固的柱中水平段长度由0.45Lae改为0.4Lae,垂直弯钩统一为15d。
l 在梁受扭时首先由腰筋承担扭矩,如果腰筋不够再增加抗扭纵筋。抗扭的腰筋按受拉锚固。
在讲座中,推荐多看文本文件信息。有很多信息在图形结果中没有。
PM变化:
l 取消检查模块
l 增加了设计参数:
n 需要选择结构形式:框架的底层柱根放大25%,而框架剪力墙不放大;如果选择高层则套用《高规》。
n 不同主材的选择。
n 可以填保护层厚度。ho=h-保护层厚度-12.5mm
n 可以填地下室层数,但必须是四周完全被土包围才是地下室。地下室不考虑风荷载,地下室验算墙的抗侧压力。
l 新程序能够考虑独基和条基重叠的情况。独基计入部分线荷载。
l 在以轴力为主的荷载的情况下,有时可以用土的抗剪强度来地基承载力。
l 条基沉降增加了回弹的计算。
l 独立基础不用考虑最小配筋率,只要考虑最小直径和间距就可以了。
l ?腰筋不小于0.1%
l 独立基础上多柱未考虑柱间冲切和柱间弯矩、局部承压。
l 未做筒体的抗冲切和抗剪计算。
l 做了筏板的每格的板的冲切计算。
l 如果在pm中输入了构造柱,需要在基础中指定无基础柱。
l PM荷载和砖混荷载不同。砖混荷载需要经过计算。
l 桩基极限承载力除以1.6或2,分别能够考虑荷载为设计值和标准值。
l 桩基规范也将要修改,以和基础规范相适应。
l 桩基沉降的计算方法有两种:半经验实体深基础、群桩效应。半经验实体深基础法是考虑桩基上部的扩散角ψ/4。
l 新规范要求控制偶然偏心下的最大位移和平均位移的比值。
l 周期比=扭转的第一周期/平动的第一周期(第一周期就是最长周期),周期比的控制是为了控制扭转,周期比大表明扭转刚度小,需加强外圈刚度。对于多塔需要分别计算各个塔的周期比、振型等。需要将结构完全分割。由于周期比的控制,原来感觉规则的结构也需要根据抗震要求调整。
l 有效总重力荷载代表值Geq=0.85G
l 总水平地震力Feq=α1×Geq
l 地震剪力能考虑三种情况:刚性楼板、柔性楼板、刚柔性楼板
l 能够计算每一片墙的最不利方向的地震剪力。
l 程序能考虑构造柱面积、构造柱钢筋变化后承载力变化。(只有中部构造柱起作用)
l 默认构造柱钢筋需用户自己按规范确定。
l 刚重比
l 程序不但能计算相邻层的刚度比,还能计算相邻的多层和多层的刚度比
l 在PK中可以指定柱的计算长度系数。
l 在抗震计算中,对于不规则结构使用双向地震计算,对于规则结构使用偶然偏心来计算。
l 地下室一般作为结构层输入。如果刚度是上部结构的2倍,也可以作为嵌固端考虑。
l 对于柱的计算长度系数:如果考虑重力二阶效应取1;如果是现浇楼板取1.25;不考虑斜撑,如果梁柱刚度比大于1,则取大于1.25的数。
l 《高规》要求控制偶然偏心下的最大位移比。考虑偶然偏心后最大位移比增加18%。
l 最不利地震方向。程序结果输出最不利方向角的角度,这个角度要用户自己填到程序参数中。
l 是否考虑竖向地震力作用作为选项供用户选择。因为抗震规范要求在8度地震区,如果是长悬臂、大跨度或带转换层的结构要考虑竖向地震力作用。是否属于这些结构类型需用户自己判断。
l ?弹性节点
l 产生最大作用的振型的方向角叫振型的方向角。
l 对地震贡献最大的振型叫主振型。对地震的贡献指底部剪力和变形能。
l 振型产生的变形能包括侧震成分和扭转成分。振型也因此分为侧移振型和扭转振型。
l PKPM的地震计算在很多方面参考了国外的etabs程序。
l 规范要求计算斜交抗侧力构件方向的地震力。在程序中可以填入多个地震力方向角。如果考虑了斜交方向,地震力增加了70~80%。因此,考虑斜交方向非常有必要。
SATWE推荐使用,TAT不推荐使用。
滚轮的操作:可以缩放、平移、旋转。
Pkpm系列都可以渲染现实,比如pm和jccad
当鼠标移动到构件的时候可以显示构件的各种信息。另外,此时可以使用鼠标右键唤出窗口来修改此构件的各个参数。
新版SATWE能够计算上部刚度。
考虑上部结构刚度的基础计算更合理。如果考虑了上部结构刚度,基础梁的弯矩会重分布。
l 对于振型,需要注意主振型、振型图、振型成分。
l 刚度比控制。刚度计算方法有三种:剪切刚度、剪弯刚度、侧向刚度,由用户选择。推荐使用剪切刚度。部分钢结构也可以采用剪弯刚度。侧向刚度不严格,也最易通过。有三种方法也给设计者提供了灵活性。
l 倾覆力矩。
l 剪力墙的轴压比指直段的轴压比,而不是全截面轴压比。剪力墙的轴压比和柱的轴压比不同。?有什么不同?
l 次梁作为主梁输入产生的问题:主梁有箍筋加密区,并可能需要修改支座情况。作为次梁输入,主梁全部作为铰支座。
l 增加柱平法的“平面注写2”,它更接近标准图写法。并增加平面柱表写法。
l 异形柱只按双偏压计算,配筋。
新旧规范对配筋的影响:
l 对腰筋提高要求,使总用钢量增加9%。
l 对地震作用的考虑增加受力钢筋10%。
程序能计算侧向土压力对地下室墙体的作用。
底框结构必须按照砖混计算。
底部框架可以用SATWE计算,在SATWE中要选“砌体结构”选项,并选底框底层数。计算方法要用规范算法,不要用有限元。
还要选“底框”来画图。底框箍筋全长加密。腰筋不能小于14,腰筋受拉锚固。梁钢筋伸入柱中。
需要去掉构造柱,检查支座情况。
l 基床系数最好使用沉降的计算结果。
砖混:
l 砌体等级可以任意输入,按插值计算。
l 砂浆的抗剪强度上限为M10。
l 增加施工质量等级:A、B、C级。A-1.05,b-1,C-0.89
l 抗震烈度7度半比7度,地震力增加50%
l 在砖混结构中,地震影响系数取了α1=αmax,因此,场地土类型和地震周期对地震力都没有影响。
l 能考虑砖墙和混凝土墙的混合结构。材料的弹塑性模量比影响剪力分配。
l ?阻尼比、周期
l 风荷载增大。
l 地震作用增大,地震位移也增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