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如何凸显学员的主体性
发挥学生主体性的方法和途径
发挥学生主体性的方法和途径一、营造一种愉悦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变被动为主动教学活动是多边活动,其成功的关键在于学生的积极参与。
学生只有在浓烈民主的氛围中,轻松的情境下,思维才会得到充分的发展。
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注重对学生自信心和语言能力的培养,多鼓励学生,不要随意指责批评甚至嘲讽。
在课堂中多用“你以为应该如何?”“请把你知道的告诉大家”等充满人情味、含有激励成分的语言去代替简单的“对”、“错”等语言。
这样更能增强基础较差学生的自信心,激起他们尝试表现的欲望。
在宽容、愉悦的课堂教学氛围中,学生才能真正成为教学的主体,使课堂教学充满了活力,从而在心理上接受数学这门学科。
二、加强“问题意识”的培养,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培养学生创造思维学生学习,能提出问题,表明他进行了独立思考与分析。
产生问题的过程,就是体现主体性的过程,也是创造性发挥的过程。
因此教学中必须努力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培养学生“问题意识”不仅要长期致力于学生自学、思考习惯的培养,也需要教师采用科学的教学模式和方法。
首先,问题来源于学生,教师要把学生课前、课堂或课后提出的问题进行归类、合并、筛选,挑出最有价值的问题,拿到课堂上进行讨论,做到“自己的问题自己解决”。
在达成共识的基础上教师让学生去求异、去发散、去质疑,以期提出新的、更有价值的问题来。
比如,在教学角的度量与计算时,计算(1)37282435(2)8324453820在学生板演,老师评价之后。
班上有一个同学提出:老师这里分满60度就要加1,分和秒不够减要向度和分借,感觉和三位数的加减法差不多,我们是不是也可以列竖式呢?听到这个问题我非常欣喜,随即把这个问题抛给了学生,同学通过动手操作发现可以做到。
“那列竖式的过程中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和三位数的加减法有什么异同?”同学们通过讨论总结出与书上不同的方法,我发现同学们用这种方法错误率更低了,于是我用那位提出问题的同学的名字命名这种计算方法,这位同学很激动,学生们思考提问的热情也高涨了。
小学教案中如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小学阶段是培养学生主体能动性的关键时期,也是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关键时期。
作为小学教师,我们需要在教案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他们成为学习的主人,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一、教学目标的确定在制定教案时,首先要明确课程目标。
在目标的确定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实际需求,以符合学生的认知和发展水平。
教师应从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经验出发,为他们设计与生活相关的教学内容和实践活动,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产生强烈的学习兴趣和动力,并通过自主学习实现自身能力和知识的发展。
二、教学内容的选择在选择教学内容时,应该关注学生的兴趣、需求和实际情况。
对于不同学生个体的差异,需要根据学生的差异性做出差异化教学计划,让不同的学生找到自己的兴趣点、发挥自己的特长和优势。
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中,应该关注学生的生活和实践经验,并考虑到如何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积极探索,发现知识的本质和应用价值。
三、教学方法的运用在小学教学中,教师的教学方法至关重要,因为这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兴趣。
在教学中,应充分运用问题导向、情境引导、探究式学习、案例教学等有效的教学方法,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进行知识的构建,提高学生的学习主体性和探究能力。
四、评价机制的建立在小学教学中,教师应建立科学、公正的评价体系,让学生通过自我评价、小组评价和教师评价等形式,了解自己的学习成果和不足之处,并通过评价制度的完善改进自己的学习方法和策略。
评价应依据学生掌握的知识和能力、学生的自主性和主动性等多方面因素,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进步和成就,提高他们的学习动机和自信心。
五、形成有利于学生发展的教学环境在小学教学中,教师应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让学生在放松、愉悦的氛围中获得知识和经验。
教师应该鼓励学生相互学习、相互合作、讨论交流,并建立积极向上的班级文化氛围,让学生在愉快的环境中享受学习的乐趣,自主学习并提升自我能力。
在小学教学中,要注重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自主性。
教案中如何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
教案中如何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学生主体性的发挥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既然教案是指导教师教学的重要工具,那么在教案中合理地引导学生发挥主体性就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教学目标的制定、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方法的设计以及评价方式的设置等方面,探讨如何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
一、确定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教案制定的首要步骤,它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学习效果。
为了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教师在制定教学目标时应注重学生的参与和主动性。
可以借鉴学生学习需求、实际情况以及教学大纲等,确保目标具有一定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例如,制定“通过小组合作探究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和解决问题能力”等目标,旨在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动探索和合作。
二、选择教学内容教学内容的选择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体性的发挥。
教师在选取教学内容时,可以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兴趣爱好,选择与学生生活和实际相关的素材。
同时,也可以通过启发式提问、情景设计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思维和兴趣。
例如,在英语课堂上,教师可以选择与学生生活紧密相关的话题,如“旅行”,引导学生分享自己的旅行经历,让学生在交流中自由表达,并通过教师的指导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
三、设计教学方法合理的教学方法是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的保证。
在制定教学方法时,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适当引导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实践活动等。
例如,在科学实验课上,教师可以采用探究式教学法,鼓励学生自主设计实验方案,实际操作并记录实验过程和结果。
通过这样的设计,学生可以在实践中主动思考和解决问题,从而提高学生的主体性。
四、设置评价方式评价方式的设置也是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关键之一。
评价不仅仅是对学生学习成果的评价,更是对学生学习过程和思维能力的评价。
在教案中,教师可以设计开放型问题,鼓励学生自由作答并进行解释。
同时,也可以通过项目制评价、小组合作评价等方式,鼓励学生主动参与评价和互评。
通过这样的评价方式,可以激发学生的思考和主动性,让学生在教学中发挥更大的主体性。
如何在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如何在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教学是一个双向的过程。
教师需要传授知识,学生需要学习知识。
但是,传授知识不仅仅是老师的工作,学生在教学中也能够发挥主体性。
如何在教学中激发学生的主体性和积极性,使课堂更加生动和有趣呢?1. 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可以激发学生的主体性。
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
首先,要确保教室环境整洁清爽。
学生在一个干净整洁的教室中更容易集中注意力,从而更容易参与到教学中来。
其次,要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
在教学中,老师应该尽量多地询问学生的想法、态度和意见。
这可以使学生感到重视,从而更加自信和主动地参与到教学中来。
最后,要创造一个积极向上的氛围。
教师可以通过鼓励、赞扬和肯定学生的优秀表现,增加学生的自尊和自信心,从而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体性。
2.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的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的重要推动力之一。
如果学生没有学习的兴趣,那么他们只是被迫接受知识,不可能做到真正的主动学习。
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对所学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
首先,教师可以在课程设计上多下功夫,将知识点尽可能地贴近学生的生活和实际应用场景。
其次,教师还可以通过多媒体以及现代化教学设备等手段,使教学资源更加全面、丰富和有趣。
3. 激发学生的动手能力教学理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从传统的学生被动接受知识、老师是全知者的教学模式,到现在注重学生主体性和创造性的教学模式。
在教学中,老师应该注重激发学生的动手能力,让学生能够在实践中学习知识。
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能够有效地增加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4. 注重师生互动师生互动是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教师需要与学生进行互动,与学生进行有效的交流,这有利于教师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学习习惯和兴趣爱好。
对于学生而言,师生互动也是一种激励,能够增强他们的自信和主动性。
5. 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也是教学中的一个重要方面。
如何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如何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长期以来,由于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和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压力,很多教师的教学工作没有完全摆脱以知识传授为中心、以知识灌输为基本方式、以知识再现能力为终极目标的教学体系。
很少在课堂教学中把学生放在主体的地位,从而导致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和创造能力得不到有效发挥。
如何改变这种陈旧的教学模式,发展学生的主体地位,从而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创新精神,提高教学质量?以下结合自己从事教学教育工作,对该问题进行分析探讨。
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在教学中应努力做到以下几点:一、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兴趣,是贯穿启发式教学原则,调动学生自觉性、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重要途径,是优化教学效果的一个重要途径。
学生只有对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才能达到乐学的境地,才能取得最佳的学习效果。
那么,如何在生物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1.创设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由于设置了情景,学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而且课堂的气氛比较活跃,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才会乐于学习知识。
2.采用直观形象的教学手法,引导学生参与实践。
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采用直观的教学手段,如挂图、投影、电视和多媒体等,能给学生提供直观形象的感知背景,能引起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兴趣,提高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去探索、去创造。
二、将课堂真正交给学生1.变结论教学为过程教学,既要让学生“知其然”,更要让学生“知其所以然”。
有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习惯把知识的结果直接呈现给学生,而没能让学生去探究获取知识的过程。
记得我一次去听一位教师的课,她采用多媒体上课,几乎整节课都是她一个人站在讲台上讲和不停地演示,很少提出问题,导致整个课堂气氛很沉闷,有些学生在课堂上几乎都是低着头看自己的书,毫无兴趣。
对此,我们必须将教学变为一个过程,让学生去参与这个过程,并且在这个过程中成为研究者,去探究知识的来龙去脉。
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和热情,增强他们获取知识的主动性和自豪感。
教学中如何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教学中如何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一、教师应更学观念,突显学生的主体地位观念是行动的灵魂,教育观念对教学起着指导和统率的作用。
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片面注重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强调了教师的教,而忽视了学生的学,使教师成为了“讲师”,而学生却成了听众,束缚了学生的思维。
长期来的角色错位必然挫伤学生主动研究的积极性,使学生缺乏了创造的激情和灵感,这和我们努力培养具有开拓精神,创造能力的高素质人才的目标是格格不入的。
为此,教师要改变教学观念。
德国教育家XXX说过“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我们衡量一节课的好坏不是看老师讲了多少,而是学生看接受掌握了多少。
新课改的实施要求我们在教学中要改变过去只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和谐发展。
我们应努力改进旧的课堂教学模式,构建以学生主动参与、师生双向互动、探究创新为主新的课堂教学模式。
特别是强调要以学生为主体,克服硬性灌输、包办代替等现象,把研究主动权还给学生,突显学生的主体地位。
二、教师应努力激发学生研究化学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驱使学生去学好作业的内在动力。
因此,在新课程教学过程中,必需变更一切因素,积极激发学生研究化学的兴趣,创设一种生动活泼、引人入胜的情境,激发学生强烈渴求知识的愿望,使他们自觉地、自动地去探索问题,寻求知识目标,用自己潜藏的内在动力去突破重点、难点,从而取得更好的成就。
1、创设精彩的课堂引入,先声夺人,激发学生的兴趣。
俗语说“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一个新颖、精致的开头,会给学生留下难以忘怀的印象,创造一个良好的氛围,吸引学生迅速进入本堂课的情境之中,掀起学生积极情感的浪潮,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
2、从联系生活入手,学以致用,诱发研究兴趣。
心理学研究表明,研究内容与学生熟悉的生活背景越贴近,学生自觉接纳知识的程度就越高。
在教学中,教师必须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找准研究内容与生活实际的切合点,把学生熟悉的题材引入课堂教学中,使学生体验到化学与日常生活密切的联系。
语文课堂如何体现学生的主体性
语文课堂如何体现学生的主体性一.通过转变教师观念体现学生的主体性。
教师应该承担起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的责任。
把课堂看作是学生探究学习的地方,尊重学生,相信学生,理解学生,热爱学生。
尊重他们的人格、情感、个性差异与智慧潜能,这样师生之间和谐相处,学生才能积极主动的思考提问,才能大胆果断而自主地决策,从而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乐其学”教师只有真正确立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个性的发展才有实现的希望。
二、通过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体现学生主体性。
学生对某门学科有了兴趣,才能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主动地进行学习,才能在学习中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
比如学习完老舍的《草原》老师发问:“孩子们,你们知道赞美草原的歌曲有哪些吗?诗呢?散文呢?想不想画一幅画呢?想不想多多了解大草原呢?那就自己去探讨吧.”学生的学习兴趣一下子调动起来了。
他们课下收集了有关草原的歌曲《草原夜色美》《情恋草原》等,还收集了南北朝民歌《敕勒歌》,韩愈的古诗《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有同学还画了有关草原主题的手抄报。
课上同学们自己交流心得和收获,孩子们的心早已飞向美丽的大草原。
三、通过小组合作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教师要在课内外创设各种各样的学习情境,让每个学生无拘无束地进行交流。
生动逼真的情境能够调动学生内在的真实的情感体验,激发他们的表达欲望。
教师用极富有感染力的语言为学生创设情境画面,促使学生自主体验角色,并在合作交流过程中找到情感共鸣点,让他们言之有物、言之有序、言之有情;教学中应当运用多媒体出示一些生动形象的画面,引导学生在图声并茂的环境下得到合作、探究的体验,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比如在学习王维的古诗《枫桥夜泊》的时候,让学生在家提前预习,通过看课文注解、查找资料,粗略明白诗意及单个词的意思(体现自主学习),然后课堂上设计问题:请你找出这首诗中作者所见、所闻、所感的景物,分别用三角、圆圈、椭圆形画出来并交流诗意。
教师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主体地位的策略
教师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主体地位的策略教师在教学中如何充分发挥学生主体地位,是当前教育改革的重要课题之一。
传统的教学模式注重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借助科技的发展和教育理念的转变,教师应积极采取策略,使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处于主体地位。
一、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发挥其主体地位的基础。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设计富有趣味性和形象性的教学活动,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参与度。
例如,利用音乐、游戏等方式介绍新知识,给学生带来不一样的学习体验。
二、鼓励学生自主探究教师应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究问题,提供问题解决的思路和方法,而不是直接给出答案。
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创造力,培养他们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可以组织小组讨论、开展课堂研究等活动,让学生在合作中互相学习、共同探索。
三、提供多样化的学习资源教师应提供多样化的学习资源,满足学生不同层次和需求的学习。
除了传统的教科书,教师还可以利用互联网、图书馆等资源进行拓展。
鼓励学生在课外阅读、线上学习等方面发挥主动性,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
四、关注学生情感体验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帮助他们认识自己的情绪和情感,培养积极向上的心态。
教师可以通过学生日记、班会等方式了解学生的情感状态,及时与学生沟通解决问题,使其在舒适的学习氛围中更好地发挥主体地位。
五、注重个性化差异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需求,通过差异化教学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根据学生的学习风格和兴趣特点,布置不同类型的任务和活动,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支持。
这样可以照顾到每个学生的发展,使其在学习中感受到被重视和关心的情感。
六、引导学生合理安排学习任务教师应引导学生合理安排学习任务,培养他们的时间管理和学习规划能力。
通过课前预告和总结、任务清单等方式,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和计划,并逐渐培养他们自主学习的习惯。
七、鼓励学生分享和表达教师应鼓励学生分享和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激发他们的思维深度和表达能力。
如何在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如何在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体性音乐是一门古老而常青的艺术,千百年来风韵尤存。
着实让人痴迷、陶醉。
随着新课程的诞生音乐艺术越来越光彩夺目,音乐教育的形式也逐渐由单一的“心传心授”到“师生互动”再到“主动性与实践性相结合”转变,同时教师的形象由教书匠转为了设计师、指导师、合作伙伴,那么如何在教师的指导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使学生成为感受、表现、创造音乐的主角呢?通过自己的实践与思考有了以下的看法:一、微笑面对学生,创设轻松环境还记得蒙娜丽莎的微笑,甜美动人、可亲可爱,无不让全世界的人为之倾倒。
也正象俗语说的那样“身手不打笑脸人”,更何况我们面对的是一群朝气蓬勃、活泼可爱的学生们。
传授的是人类最美的语言—音乐。
记得初为人师,我记得老教师的叮嘱,开头的几节课一定要给学生个下马威,这样在以后的音乐课中,学生们就不会大嚷大叫了。
于是乎上课的时候总板着一副脸孔,学生只要稍微说话、乱动,我就会大声批评、指责。
但是不久的一件事,使我改变了原有的态度。
记得有一次音乐课当我提出一个问题时,本可以用语言来描绘,没想到座位上的男同学用自己的肢体语言给表现了出来,大家哄堂大笑,我也忍不住笑了起来,这时一个学生示意我,偷偷的对我说:“老师,你的笑脸比你板起的面孔要好看得多,亲近的多。
”当时我并没有批评那位男同学,而且还适时地表扬了他,我发现一堂课中我始终微笑地面对学生,学生也并不乱说话,反而跟我进行眼神的沟通,长时间下来,学生很愿意跟我接触,课堂气氛也变得和谐、融洽。
二、巧妙运用语言激发学生参与的欲望有位教育家曾说过,使孩子从生下来就处于良好的语言环境中,处于优美的声乐包围中,才能发展音乐方面的非凡才能,以语言来训练学生的乐感,引导学生用自己的方式解释,再现音乐,所以巧妙的运用语言,对激发学生的参与欲望与主动性有很大的推动作用。
⒈引导的语言简练、鲜明,有利于开拓学生思路。
简练、鲜明的语言,能让学生理解透彻,具有启发性,如:《摇篮曲》一课,教师采用女中音的范唱,吸引了学生,提高了学习兴趣,教师适时提问:“你还知道哪个国家,哪个民族的《摇篮曲》?”学生就会七嘴八舌地说出“东北民歌《摇篮曲》、舒伯特的《摇篮曲》或哼唱出几句”。
发挥学习者主体性的方法
发挥学习者主体性的方法学习者主体性是近年来备受关注的一个概念,指的是学生在学习中的积极性、创造性、自主性以及主动性等方面所表现出来的特质。
如何发挥学习者主体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下面分享一些方法。
一、培养学生的自信心自信心是发挥学习者主体性的一项重要因素。
自信心会让学生在学习中更加主动积极,敢于提出问题和思考方案。
所以,为了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教师可以在平时的教学中注重学生的表扬和鼓励,让学生感受到自己的成长和进步。
同时,也要教育学生要相信自己,相信自己有能力解决问题。
二、提高学生的兴趣兴趣是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一项重要因素。
只有学生对学习内容感兴趣,才会更加主动地去探寻和学习。
因此,作为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兴趣和需求,设计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和案例,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乐趣。
同时,也可以通过鼓励学生上网查找更多的学习资料、外出实地考察和交流等多种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创设有利的学习环境学习环境对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学习动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创设有利的学习环境不仅可以让学生更好地融入学习状态,而且可以让学生更加愉悦地进行学习。
因此,教师可以通过设置合理舒适的课堂布置、提供优质的学习资源和开放性的学习空间等方式来创设有利的学习环境。
这样做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创造出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
四、开展实践性活动实践是学习的关键环节之一。
通过实践,学生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掌握学习内容,提高自己的学习效果。
因此,教师可以针对不同的学习内容和学生需求,精心设计实践性活动,引导学生进行实践操作,加强对学习内容的了解和掌握。
例如,可以组织学生开展校外实习、社会实践等活动,通过亲身体验来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鼓励自主思考自主思考是发挥学习者主体性的核心之一。
只有在自主思考的基础上,学生才能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学习内容,提高自己的学习效果。
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多让学生自主思考和发表自己的观点,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思考方案,尊重和引导学生的思考。
谈课堂教学如何凸显学生的主体作用
谈课堂教学如何凸显学生的主体作用教改赋予教师的重任,很重要的是在课堂主渠道落实学生的主体作用,发挥、挖掘学生的潜力,激发学习的兴趣,并逐步通过预设,拨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琴弦,从而让学生自主地“悟”和“做”,学会学习、学会创造、学会发展。
一、引导学生在思考中发现学源于思,思源于疑。
常有疑虑,才能常有思索,常有创新。
这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重要途径。
在教学中,教师要努力引导学生在思考中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养成好学、善思和不懂就问的习惯,同时,随时根据学生的需求调整教学,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他们的创造性,从而有效地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1.扣题质疑题目是文章的眼睛。
抓题质疑,往往可以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
教学《再见了,亲人》一文时,教师可引导学生抓住“亲人”来质疑:文中的“亲人”具体指哪些人?为什么称他们为亲人?然后导读课文,让学生从总体上领悟“亲人”的共同特点:他们都曾为了救助志愿军而付出了巨大的牺牲。
2.抓住重点词质疑遣词造句往往体现了作者在文章中表情达意的独具匠心。
为了帮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深化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教师应训练学生找出句、段中的重点词,引导思考为什么用这些词。
教学《林海》一文时,教师问:“课文重点词重复最多的是什么?”当学生找出“亲切、舒服”后,教师因势利导:“大家顺着这条路边读边想,是什么让作者感到‘亲切、舒服’?”从而使学生快速理清了文章的脉络。
3.从文中看似矛盾的地方质疑矛盾能揭示事物的本质。
教师要重视对矛盾的解读。
如从《十里长街送总理》第一段中“焦急而又耐心地等待?”中,理解老奶奶的心情,领会人们对周总理无限爱戴的思想感情。
二、引导学生在实践中感悟在教学实践中,质疑对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以《詹天佑》为例,学生往往能找到詹天佑遇到的困难,却难以理解困难的解决方法。
因此,我采用了让学生动手操作辅助解释的方法。
在讲解“开凿隧道”一段时,我先画出两座山头,让学生找出依据,以区分居庸关和八达岭。
教学中如何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学习主动性
教学中如何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学习主动性一、协议关键信息1、教学目标设定明确学生在知识、技能、情感等方面的发展目标。
目标应基于学生的实际情况和需求。
2、教学方法选择多样化教学方法,如问题导向、项目式、小组合作等。
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和发现。
3、课程内容设计贴近学生生活实际,激发兴趣。
具有挑战性和开放性,促进学生思考。
4、课堂氛围营造民主、平等、和谐,鼓励学生表达观点。
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
5、评价方式多元化评价,包括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
以激励为主,关注学生的进步和努力。
6、教师角色定位引导者、组织者、协助者。
适时提供指导和支持。
7、学生参与机制建立有效的课堂参与规则和激励措施。
确保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参与。
8、反馈与调整及时收集学生的反馈意见。
根据反馈调整教学策略和方法。
二、协议具体内容11 教学目标设定111 教师在制定教学目标时,应充分了解学生的已有知识水平、学习能力和兴趣爱好。
通过问卷调查、课堂观察、个别交流等方式,收集学生的相关信息,为教学目标的精准定位提供依据。
112 教学目标不仅要涵盖学科知识和技能的掌握,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合作能力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
例如,在数学教学中,不仅要让学生掌握基本的运算方法,还要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13 教学目标应具有可操作性和可测量性,以便在教学过程中能够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有效的评估和反馈。
例如,设定“学生能够在规定时间内独立完成一道复杂的数学应用题,并正确解答”这样具体的目标。
12 教学方法选择121 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特点,灵活选择多样化的教学方法。
问题导向教学法可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促使他们主动思考和探索问题;项目式教学法能够让学生在实际项目中运用所学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小组合作教学法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122 在教学过程中,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和发现。
教师可以提供适当的学习资源和指导,让学生通过自主阅读、实验、观察等方式获取知识。
小学教师在课堂上如何发挥学生主体性
小学教师在课堂上如何发挥学生主体性教育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而作为小学教师,在课堂上发挥学生主体性则是达到这一目标的关键。
学生主体性是指学生在学习中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思考、探究和创造,而不是被动接受知识的灌输。
下面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探讨小学教师在课堂上如何发挥学生主体性。
首先,小学教师可以通过设计具有启发性的问题来激发学生的思考。
在课堂上,教师可以提出一些富有挑战性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
这样的问题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够培养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思维。
例如,在数学课上,教师可以提出一个实际问题,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来解决,而不是简单地传授解题方法。
这样一来,学生就能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
其次,小学教师可以开展一些小组合作学习的活动。
合作学习是一种促进学生主体性发展的有效方式。
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学生可以相互交流、合作解决问题,从而培养他们的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
在这样的学习环境中,学生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提高自己的学习效果。
例如,语文课上,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阅读,每个小组负责阅读一篇文章并进行讨论,最后汇报给全班。
通过这样的活动,学生既能够自主地进行阅读和思考,又能够通过小组讨论和合作来提高理解和表达能力。
此外,小学教师还可以采用情景教学的方式来引导学生参与学习。
情景教学是以真实情境为基础,通过模拟生活实践和社会情景,让学生在实践中主动探究并解决问题的教学方法。
在情景教学中,学生需要通过自己的实践和观察来获取知识和经验,从而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
例如,在自然科学课上,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去校园周边的自然环境中进行观察和实地考察,让学生亲自体验并发现问题,从而激发他们的兴趣和探究欲望。
最后,小学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参与各类活动和竞赛。
通过参加各类活动和竞赛,学生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锻炼自己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
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其学习潜能
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其学习潜能在教育的广袤天地中,学生如同待绽放的花朵,而教师则是那辛勤的园丁。
如何让这些花朵充分展现其绚烂,关键在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他们内在的学习潜能。
首先,要给予学生充分的自主学习空间。
传统的教育模式中,教师往往占据主导地位,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
然而,当我们给予学生一定的自主权利,让他们能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节奏去探索知识时,会发现他们展现出前所未有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比如,在布置作业时,可以设置一些开放性的题目,让学生有选择的余地,而不是千篇一律的标准答案。
再比如,在课堂上,可以留出一段时间让学生自主讨论、研究某个问题,教师则在旁引导和答疑。
为了实现这一点,教师需要转变角色,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习的引导者。
这意味着教师要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方法和思维能力,而不仅仅是知识的灌输。
例如,在讲解一个数学定理时,不是直接告诉学生结论和证明过程,而是通过引导学生观察一些具体的例子,让他们自己去发现规律,提出猜想,然后再一起证明。
这样,学生不仅掌握了知识,更重要的是学会了如何去思考和解决问题。
其次,建立积极的激励机制也是至关重要的。
每个学生都渴望得到认可和鼓励,当他们的努力和成果得到及时的肯定时,会产生更强烈的学习动力。
这种激励可以是物质的,比如小奖品、奖状等,但更多的应该是精神上的,如表扬、肯定、赞许的目光等。
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哪怕是一点点小小的进步,都要给予充分的赞扬。
同时,激励不仅仅来自教师,还可以来自同学之间。
可以组织小组竞赛、合作学习等活动,让学生在相互竞争和合作中激发学习潜能。
在小组中,学生们为了共同的目标而努力,彼此帮助、互相学习,不仅提高了学习成绩,还培养了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再者,创造一个宽松、民主的学习氛围能够让学生更加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观点。
在这样的环境中,学生不会因为害怕犯错而不敢发言,他们敢于质疑、敢于创新。
教师要尊重学生的意见,即使是错误的,也要以包容的态度引导他们自己发现问题并改正。
高中语文教学中学生主体性意识的培养
高中语文教学中学生主体性意识的培养高中语文教学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提高语文素养的重要阵地,而学生主体性意识的培养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
学生主体性意识是指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自觉地、积极地、主动地参与用自己的方式、角度去感知、理解、接纳和表达世界、人生和自我。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主体性意识,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创设积极、轻松、自由的学习氛围。
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营造出积极向上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在轻松自由的环境中学习语文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教师要注重激发学生的主体性,给予学生充分的表达、思考、发言的机会,让学生感受到自己在课堂上的重要性和参与感,从而培养学生的主体性意识。
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和创新意识。
高中语文教学不仅仅是要传授语文知识,更要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和创新意识。
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激发学生的批判思维和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创造能力,让学生在学习中能够主动思考,独立分析,勇于质疑,敢于创新,形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和能力。
重视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品位。
阅读是培养学生主体性意识的重要途径之一。
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多读好书,鼓励学生拓展阅读范围,培养学生对文学、历史、文化、社会等方面的广泛兴趣,提高学生的审美品位和人文素养。
教师要引导学生主动思考、自主品味,让学生在阅读中发挥主体性,感悟人生、洞察世界,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
重视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交流能力。
语文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交流能力,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不仅要有自己独特的理解和看法,还要能够清晰地用语言表达出来,能够通过交流、讨论、辩论等方式与他人进行有效沟通。
教师要引导学生多进行自主表达和交流,多参与小组讨论、课堂辩论,让学生在表达和交流中形成自己的主体认识和理解,培养学生的主体性意识。
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化需求。
高中语文教学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关注学生的兴趣点和特长点,鼓励学生发挥个性,尊重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选择权和主体地位。
综合与实践课中怎样体现学生的主体性
综合与实践课中怎样体现学生的主体性综合与实践课是教育课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不仅仅关注学生的知识理论,更强调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
在这样的课程中,怎样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是非常重要的问题。
学生的主体性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自主性、积极性和创造性,那么在综合与实践课中,怎样能够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呢?综合与实践课要注重启发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兴趣。
传统的课程教学往往是老师主导,学生被动接受知识,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的主体性很难得到真正的体现。
而综合与实践课应该通过启发式教学的方式,让学生从实践中获取知识,在实践中探索问题,从而激发学生的主体性。
比如在生物课上,老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田野考察,让学生亲身参与实地观察和记录生物现象,这样不仅能够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生物知识,更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综合与实践课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在当今社会,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是非常重要的能力,综合与实践课应该把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作为主要目标。
老师可以通过设计一些实践性的课程和项目,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知识,提高实际操作能力,培养创新精神。
在化学课上,老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化学实验,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从实践中掌握化学基本原理和实验技能,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综合与实践课要注重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
学生的主体性体现在于他们是否具有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学习的精神。
综合与实践课应该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课题进行深入学习,开展自主学习。
还要倡导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让学生在交流、探讨中形成自己的见解,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团队精神。
在物理课上,老师可以设计一个小组探究项目,让学生自主选择课题、制定实验方案并合作完成实验,从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综合与实践课要注重关注学生的实际需求和个性发展。
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他们有着不同的兴趣、特长和需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要:自学院开展任职教育以来,学员主体性日益受到关注。
在教学中,教员应该尽量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气氛,创设符合教学需要的情境,将更多教学内容设置成体验活动,在教学活动中用激励评价法激励学员积极参与、不断进步,让学员做课堂的主人,才能彻底改变教学高耗低效的现状,切实提高教学效率。
关键词:主体性学习情境体验教学激励评价
传统教学中,教员向学员传授知识,学生被动接受知识,主要任务是记忆概念、原理和事实,并会模仿解题。
因此,课堂上可能出现这样的现象,教员在讲台上讲得唾沫横飞、激情四射,部分学员在下面昏昏欲睡,究其原因,主要是忽视了学员的主体性,使其缺乏参与感。
所谓学员主体性,一般指学员在教育教学活动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能动性、自主性和创造性。
自学院开展任职教育以来,学员主体性日益受到关注,教员对如何发挥学员主体性进行了不懈探索,取得了显著成果。
实践证明,只有让学员充分发挥主体作用,学员才能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实现“教学相长”,提高教学效率。
因此,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学员主体作用十分必要。
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凸显学员的主体性。
1.创建宽松和谐的课堂气氛
学员在宽松、和谐、民主的环境中学习,才能思路开阔、思维敏捷,才能主动参与学习活动。
因此,教员要多学习一些先进的教育理论、科学的育人方法,不断提高素质,用精湛的专业知识、高尚的人格魅力教育和感染学员。
教员要相信每个学员都有自我发展的必要,要给学员提供思考、表现创造和成功的机会,努力改变课堂教学中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象。
倡导学员主动参与,积极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员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鼓励学员发表不同意见,为学员创造宽松、和谐、民主的教学环境,充分发挥学员的主体作用,使他们成为课堂的主人。
2.创设具体的学习情境
教员不只是简单的课堂管理者、指挥者,也不是机械的灌输者或传授者。
教员只有激发了学员学习的积极体验和内部动机,才是师生互动的创造者、指导者和促进者。
在教学中,学员对所学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就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求知欲望是支持、推动学员认识事物的巨大内动力,也是参与学习的前提。
为了激发学员学习新知的欲望,在授课过程中,根据课程特点创设具体的学习情境,想方设法紧紧扣住学员的心弦,使学员迅速进入最佳学习状态,产生“非学不可”的欲望。
如讲热处理部分时,设置题目尽量贴近岗位,贴近真实工作场景,可以假设修理厂接到任务,要热处理一批螺栓,使其性能达到最终使用要求,给出具体性能指标,请学员设计工艺,处理完之后检测是否达到使用要求。
如讲腐蚀部分时,假设学员是飞机设计师,请大家思考在生产制造过程中会采用什么方法防止腐蚀,假设学员是机务维修工作者,请大家思考在日常维护中会采用什么办法降低腐蚀发生几率,还可以给大家观看视频,在美国的飞机“坟场”里露天停放了几千架退役飞机,封存了七年的b52经过几次修理之后就能再次服役,如果你是维护人员,那么你会通过什么方法防止腐蚀发生,请大家思考讨论之后再从视频中找答案。
3.开展体验式教学
开展体验式教学,通过亲历学习过程,能够充分提高学员的探索能力,达到对知识的深层体验,让每名学员根据自己的体验,用自己的思维方式生动地、自由地、开放地探索,才能更好地培养学员自主学习、主动探索的精神。
因此,教员应从学员工作经验和已有知识面出发,多设计一些探索性活动和开放性问题,把探索时间和空间留给学员,使学员的学习活动真正成为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让他们亲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学习过程,在这一过程当中学会学习,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如可以把学员分成几组,自选有关材料方面的题目或者教员设定几个题目供选,小组成员合作搜集知识,完成
各自选题,专门利用一节课,开设材料大讲堂,各小组选派一名代表去讲,教员和学员代表打分点评。
小组成员在自己选题、设计、搜集整理资料、讲述的过程中,主动探索和接受知识,并且小组成员之间有合作和交流,能够促进成员共同进步。
再如讲完各种材料的基本知识,分组布置任务,带学员去实验室观察发动机,小组成员根据已有知识互相讨论,也可自行查阅资料,结合各零部件的工作环境及功能指出具体零部件的材料及选择这种材料的原因。
讨论过程中,教员可进行适当引导,最后进行点评总结。
这样的学习过程是一个观察、交流、推理论证的过程,学员在开放的情境中多角度地主动探索,能加深对材料的认识,同时使授课内容跟岗位更紧密地结合起来,能够调动学员亲历体验的积极性。
对于学员来说,听过了,可能就忘记;看过了,可能会明白;只有自己做过了,才会真正理解。
因此,教员要善于处理教材,力求把更多教学内容设计成活动,让学员亲历学习探索的过程,从而获得对知识的深层体验。
4.采用激励评价法
课堂教学评价的最终目的并不是给学员定位谁好谁坏,而是做“加油站”,让每个学员都能从中吸取动力、增强信心,使之变成学员发挥主体作用的内驱力。
在课堂教学中教员要学会用赏识、肯定的眼光看待每一位学员,对学习基础薄弱的同学不能置之不理,在课堂上提问一些较为简单的问题,给予他表现的机会,增强他的自信心;对学习成绩比较好的同学,充分给他展示风采的机会,并且给予表扬和肯定,激励其他同学向他学习;在分组讨论中,鼓励大家积极发言,及时捕捉学员的闪光点并予以肯定。
总之,教员应该对学员进行恰当的、准确的、多元的分层激励评价,让每位学员都能体会到学习的成功和愉悦,以更大热情投入到学习中,取得良好成绩。
实际上,课堂教学并不是简单地学习知识,而是师生共同成长的过程。
在课堂教学中,教员要充分发挥智慧,真正把课堂还给学员,注重调动学员学习的主观能动性,鼓励学员的创造性思维,尊重学员的个性发展,充分发挥学员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作用,把学员置于教学出发点和核心地位,因学员而动,让学员活力四射,把教员的“独自演奏”变成师生的“合做演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