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流行病学考试重点

合集下载

临床流行病学全套考试重点总结

临床流行病学全套考试重点总结

第一章绪论一. 临床流行病学的定义临床流行病学是20世纪70年代后期在临床医学领域里发展起来的新兴学科,是采用近代流行病学、生物统计学、临床经济学及医学社会学的原理和方法,研究临床医学问题(病因、诊断、治疗、预后等)的一门方法学。

二. 临床流行病学的学科发展和现状1. 国际临床流行病学网络的建立和发展1938年美国耶鲁大学John Paul 教授临床流行病学70年代末-80年代初现代临床流行病学1982年国际临床流行病学网络( international clinical epidemiology network, INCLEN) –培养高级临床流行病学人才INCLEN的第一期项目:在美国、加拿大和澳大利亚建立了5个国际临床流行病学资源和培训中心(clinical epidemiology resource and training center, CERTC); 在22个国家建立了临床流行病学单位(clinical epidemiology unit, CUT);出版发行<<临床流行病学杂志>>;每年召开一次国际学术会议.INCLEN的第二期项目:(90年代初至今)宗旨: 在最可靠的临床依据和有效使用卫生资源的基础上, 促进临床医学实践, 从而改善人民健康.2. 我国临床流行病学的建立和发展1980年, 在Rockefeller基金会资助下,有4位专家在英国接受了临床流行病学培训;1983年, 13所部属院校接受世界银行贷款项目,即临床研究的设计、测量与评价(Design, Measurement and evaluation on clinical research, DME)培训项目在上海医科大学、华西医科大学和广州中医学院建立了3个国家级DME培训中心1989年,首届临床流行病学/DME学术会议,中国临床流行病学网(China clinical epidemiology network, CHINACLEN)1993年,中华医学会临床流行病学学会成立1997年,协和医科大学、湖南医科大学、第四军医大学和浙江医科大学成为INCLEN phase II的CEU 2006年6月,第九次全国临床流行病学学术会议(上海)2008年6月,第十次全国临床流行病学学术会议(北京)2010年7月,第十一次全国临床流行病学学术会议(烟台)2012年11月,第十二次全国临床流行病学学术会议(北京)2006年6月,第九次全国临床流行病学学术会议(上海)2008年6月,第十次全国临床流行病学学术会议(北京)2010年7月,第十一次全国临床流行病学学术会议(烟台)2012年11月,第十二次全国临床流行病学学术会议(北京)三. 临床流行病学的特点1. 多学科相结合的特点2. 研究对象群体的特点3. 方法学的特点流行病学与临床医学、基础医学的关系临床流行病学和临床医学的关系—是临床医学的基础课临床流行病学和传统流行病学的关系—流行病学的分支临床流行病学和医学研究的关系—研究临床医学的方法学四. 临床流行病学的研究内容•探讨病因及危险因素;疾病诊断研究与评价;疗效分析与评价;疾病预后的研究与评价;临床决策分析;临床经济学评价;生命质量评价;循证医学.五. 临床流行病学的核心内容设计、测量与评价(DME)(一)设计(Design)包括的内容:确定科研目的和假设; 确定研究设计方案; 确定研究因素;确定研究对象; 确定效应指标; 确定资料分析方法;研究预期结果;经费预算; 质量控制.(二)测量(Measurement )用定量的方法来衡量和比较各种临床现象包括:•测量指标的选择测量方法的选择测量数据的质量控制(三)评价(Evaluation) 评价内容包括:1有效性研究结果的真实性(validity)、可靠性(reliability)、实用性(applicability)2经济学效率(economic efficiency)评价方法:不同的研究内容按照不同的评价标准进行六. 临床流行病学的研究方法1观察法:(1)描述流行病学现况调查; 监测; 生态学研究(2)分析流行病学病例对照研究; 队列研究2实验法实验流行病学现场试验; 临床试验3数理法理论流行病学数学模型; 方法论七. 临床流行病学的任务•研究危害人民健康的重要的疾病•培训高质量的医学人才•促进循证医学发展,提高临床医疗质量第二章临床流行病学研究设计第一节临床科研选题与立题的原则和方法一. 如何确定临床研究的重点1. 明确研究目的,成立研究重点设定的专家小组临床科研是以临床病人为研究对象的医学科学研究, 其目的是为了提高诊断水平和治疗效果, 改善预后和探讨疾病病因的宏观研究.国家863 / 973计划, “十五”攻关,“十一五科技支撑”课题2. 分析健康状况•疾病别死因分析•疾病负担分析•对卫生服务系统的分析•对医学研究系统状况的分析3. 确定重点研究领域二. 选择与确定临床科研课题1. 选择科研课题前要清楚回答的问题:•研究什么?•为什么要进行这项研究?•前人做的如何?•有什么成果或问题? (国内外)•你打算怎样进行研究?•创新性与可行性?•能否达到预期假设的目的?•研究结果的价值有多大?•成果推广的范围和程度?2. 选题和立题的步骤:第一步: 对拟研究的重点疾病的有关病因与发病因素是否清楚?第二步: 对拟研究的疾病有关早期的正确诊断是否满意?第三步: 是否有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措施?第四步: 预后及其影响因素是否清楚?三. 立题研究的重要条件1. 充分地掌握研究课题的最新、最佳信息2. 研究的问题要明确具体3. 研究的设计方案和方法要科学可行4. 干预措施应有科学性和创新性5. 要考虑研究对象的来源和数量要求6. 研究的可行性报告7. 要预测研究的效果和效益8. 伦理问题9. 经济支持四. 立题研究的评价标准1. 研究的课题是否属于国家或地区确定的影响人群健康的重要问题?2. 研究课题要解决的重点问题是否确切?3. 是否掌握了研究课题所涉及的最新研究信息?4. 研究课题是否具有创新性?5. 研究课题执行时的可行性如何?6. 预期效果的估价7. 医德如何?课题的来源:1. 国家级课题•国家医学科技攻关项目•高科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委博士点基金2. 部、省级科研课题基金•卫生部医学科研基金•青年科学基金•省科委、卫生厅科研课题基金3. 委托课题4. 自选课题第二节临床科研设计的原则和方法•随机化原则对照原则盲法原则重复原则一、随机化原则随机化(randomization )是临床科研的重要方法和基本原则之一, 能最有效地控制误差.1. 随机化的形式: 随机抽样(random sampling);随机分组(random allocation)2. 随机化方法: 简单随机、系统随机、分层随机、整群随机二. 对照原则1. 设立对照组的意义:•通过对照去鉴别处理因素与非处理因素的差异•消除或减少实验误差•科学地评价药物疗效或措施效果•确定治疗的毒副反应的正确方法2. 对照的类型(1)按照对照的选择方法分:同期随机对照(concurrent randomized control)非随机同期对照( non-randomized concurrent control)(2) 按照对照的性质分:•有效对照(标准对照) (standard control)•安慰剂对照(placebo control)•空白对照(blank control)(3) 按照研究设计类型分:•自身对照(self control)•历史性对照(historical control)•交叉设计对照(cross-over design control)三. 盲法原则研究对象、试验执行者和资料分析者中的一个、两个或三个都不知晓实验分组和接受处理措施情况。

临床流行病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临床流行病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临床流行病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临床流行病学是研究人群中疾病发生、分布规律和控制方法的学科。

而临床流行病学的学习,离不开期末考试的检验和总结。

本文将为大家提供一些临床流行病学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以帮助大家更好地备考和复习。

1. 什么是流行病学?答:流行病学是一门研究疾病发生、分布和控制的学科,它通过收集、分析和解释大规模人群中的资料,以确定疾病的原因、传播途径和预防方法。

2. 流行病学的研究对象有哪些?答:流行病学的研究对象包括疾病(包括传染病和非传染病)、伤害和健康问题。

3. 什么是疫情?答:疫情是指在一定的时间和地点,某种特定的疾病或健康问题在人群中发生的程度和范围。

4. 流行病学研究中的调查方法有哪些?答:流行病学研究中常用的调查方法包括横断面调查、队列研究和病例对照研究。

5. 什么是横断面调查?答:横断面调查是指在某一时点或一段时间内,对特定人群进行观察和测量,了解某种疾病或健康问题的发生情况。

6. 什么是队列研究?答:队列研究是指在一个定义的人群中,根据暴露程度将人群分为暴露组和非暴露组,然后长期跟踪观察,比较两组人群发生疾病的差异,从而推断某种暴露与疾病之间的关系。

7. 什么是病例对照研究?答:病例对照研究是指在某一时间点,选取已经患病的病例和没有患病的对照进行比较,分析两组人群暴露因素的差异,从而推断某种暴露与疾病之间的关系。

8. 流行病学中的疾病传播途径有哪些?答:疾病的传播途径主要有接触传播、空气传播、水源传播、食物传播和昆虫传播等。

9. 什么是爆发性疾病?如何进行爆发性疾病的监测?答:爆发性疾病是指在特定地点和特定时间内,某种疾病的发病数目明显超过正常水平的疫情。

进行爆发性疾病的监测需要及时准确地收集和分析疫情资料,判断疫情的发展趋势,并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

10. 流行病学研究的重要性是什么?答:流行病学研究可以帮助我们了解疾病的发生规律和传播途径,为疾病的预防和控制提供科学依据。

临床流行病学考试总结

临床流行病学考试总结

题型:概念、填空、多选(5 个)、判断、计算、问答中文出中文答,可以带计算器一、概念1、临床流行病学临床学家学习与应用了流行病学的原理与方法,结合了临床医学的实际,按照合理的设计、正确的测量和科学的评价等原则,通过患者个体和患者群体特征来讨论和总结某种疾病的病因、发病机理、诊断、治疗、预后和防治的规律的学科。

2、病死率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患某病的全部病人中因该病死亡者的比例。

病死率= (某时期内(一年)某病死亡数/同期患某病的病人数) *k (k=100%)通常用于急性疾病,较少用于慢性病;表明疾病的严重程度;反应医疗和诊断水平病死率= (某病的死亡率/某病发病率) *k3、患病率(现患率)某特定时间内总人口中某病新旧病历所占比例。

(1)时点患病率(少于 1 个月)时点患病率= (某一时点一定人群中现患某病的新旧病例数/该时点人口数(被观察人数))*k(2)期间患病率(大于一个月)期间患病率= (某特定时间内新旧病例数/同期平均人口数(被观察人数)) *kk=100%or1000‰or100000/10 万反应慢性病的流行状况;助于医疗设施、质量、经费的评估;有助于疾病潜在市场的预测;有助于疾病的诊断4、横断面研究常用的非试验性研究之一。

又称现况调查。

在某一时间内,在特定的研究对象中查出该人群中有病或者无病的人,同时,了解他们暴露于可疑因素的情况。

如:年龄、性别、职业、吸烟习惯等。

又如:调查某时期住院病人抗生素的应用情况,以查出某抗生素的副作用等。

5、随机化使每一个研究对象都有同等的机会被分配到观察组或者对照组,使各种因素,包括混杂因素,均衡的分布在各组中。

(1)简单随机:抓阄、抽签、掷币等。

正规简单随机法:随机数表。

(2)区组随机:按研究对象相同条件先分成相等的若干区组,再将每一个区组研究对象随机分组,使观察组和对照组研究对象的数目相等。

(3)分层随机:依据某些临床特点、预后因素或者危(wei)险因素,将研究对象分为不同组(统计学称为层),后再将每层不同数量的研究对象随机分配到观察组或者对照组。

临床流行病学重点

临床流行病学重点
患病率(prevalence rate)表示某一特定时间内被观察总人口数中某病新旧病例所占比值。根据观察时间长短,可分为时点患病率和期间患病率。时点患病率=某日现患新旧病例数÷当日人口数*K 期间患病率=某期间现患病例数÷同期平均人口数*K P=D*I
死亡率(mortality rate)表示某人群在一定时期内因某病死亡的人数与该人群同期人口数之比。某病死亡率=某人群某年因病死亡人数÷该人群同年平均人口数*K
第32章 ·随机对照试验(RCT)
是采用随机分配的方法,将合格的研究对象分别分配到试验组和对照组,然后接受相应的试验措施,在一致的条件下或者环境中,同步的进行研究和观察
试验的效应,并用客观的效应指标对试验结果进行科学的测量和评价。应用范围:临床治疗与预防性研究,病因学研究,非临床试验系统工程。
第1章
·临床流行病学:是一门新兴的临床医学基础科学,是临床医生从事临床科学研究和指导临床医疗实践十分有用的理论和方法学,对促进高等医学教育和临床医学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价值。
循证医学:是临床医生在对病人的治疗决策中要谨慎,确切和明智的应用最近的证据,并且必须与自己的临床专业知识相结合,而不能生搬硬套,同时要充分权衡这种决策对病人的利弊关系,要以病人的利益第一。
第30章 ·失访:
常见于前瞻性研究,由于这类研究随访时间长,观察人数又多,或者因为人口的迁徙流动死亡等原因导致一部分对象的失访
第31章 ·临床流行病学将研究设计方案分为两大类:
观察性研究和试验性研究,常用的观察性研究有::描述性研究,病例对照研究,和队列研究。常用的试验性研究有:随机平行试验,交叉试验,前后对照试验。
第33章 ·随机对照试验的设计原则和特点:
①研究对象随机分配入组,避免选择性偏倚②增强组间的可比性③试验对象的特点④试验的同步性条件的一致性⑤试验期间的一致性⑥试验结果于结束时方可获得⑦保证统计分析结果的真实性

流行病学复习重点及答案

流行病学复习重点及答案

1. 现场试验接受干预对象的基本单位 AA. 个人B. 社区C. 人群D. 一个种族E. 一个民族2. "最古老、最普遍采用的资料收集方法是:" AA. 面访B. 信访C. 电话访问D. 自填式问卷调查E. "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3. 当选择职业人群或特殊暴露人群作为暴露组时,往往不能从这些人群中选出对照组,常需在该人群之外寻找对照组,这样选择的对照称谓 CA. 内对照B. 总人口对照C. 外对照D. 多重对照E. 单重对照4. 以自然人群作为研究对象的实验研究的是 AA. 现场试验B. 社区试验C. 干预试验D. 临床试验E. 社区干预实验5. 利用数字表随机排列表,也可用抽签的方法的随机分组方法是: AA. 简单随机化B. 区组随机化C. 分层随机化D. 系统随机化E. 盲法随机化6.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三级预防措施 DA. 合理膳食B. 适量运动C. 戒烟限酒D. 提倡病人自我管理E. 防止和减缓疾病的发展7. 对头胎的孕妇进行随访观察,询问并记录她孕期的吸烟情况,而后研究分析吸烟史与新生儿低出生体重的联系,这种研究类型是: DA. 临床试验B. 横断面研究C. 病例对照研究D. 队列研究E. 现况研究8. 目前进行疾病预后研究的主要方法是 CA. 现况调查B. 病例对照研究C. 生存分析D. 生态学研究E. 数理研究9. 死亡指标包括 EA. 死亡率、发病率B. 发病率、患病率C. 感染率、患病率D. 患病率、生存率E. 死亡率、病死率、生存率10. 母亲通过胎盘把疾病传给胎儿,此种主要传播形式应为: BA. 水平传播B. 垂直传播C. 连续性传播D. 接触传播E. 无传播11. 估计某病流行势态的指标是 BA. 患病率B. 感染率C. 引入率D. 发病率E. 续发率12. 判断疾病预后最常用的研究方法是 EA. 临床经验B. 疾病自然史C. 前瞻性观察D. 回顾对比E. 临床试验13. 新出现传染病和再发传染病总称为 AA. 新发传染病B. 传染病C. 总体传染病D. 流行疾病E. 流行性传染病14. 确定某因素与某疾病联系强度最好用 CA. 总人群中发病率B. 患病率C. 相对危险度D. 暴露于某因素的频率E. 总人群的死亡率15. 真正的普查是指 CA. 对某个人群的系统追踪观察B. 对某人群中的部分人进行调查C. 对某人群中某事件的完全调查D. 以发现隐性感染为目的的调查E. 对某人群的大部分人进行筛查16. 治愈率的计算公式 AA. 治愈的患者数/接受治疗的患者人数B. 缓解的患者数/接受治疗的患者人数C. 复发的患者数/接受观察的患者人数D. 死于该病的患者数/接受观察的患者总数E. 受检者中阳性人数/受检人数17. 疫源地的正确概念是 BA. 传染源活动范围的大小B. 传染源向四周传播病原体所能达到的范围C. 传染源居住地区的大小D. 传染病的病原体排除与否E. 易感者聚集的地方18. 疾病的流行强度分为? DA. 散发B. 流行C. 爆发D. 散发、流行和爆发E. 散发和流行19. 下列哪项属于医院感染: CA. "皮肤黏膜开放性伤口只有细菌定植而无炎症表现"B. 由于创伤或非生物性因子刺激而产生的炎症表现C. "新生儿在分娩过程中和产后获得的感染"D. "新生儿经胎盘获得(出生后48小时内发病)的感染"E. 患者原有的慢性感染在医院内急性发作20. 疾病的三间分布是 CA. 时间分布、年龄分布和职业分布B. 人群分布、地区分布和季节分布C. 时间分布、人群分布、地区分布D. 短期波动、长期趋势和周期性?E. 职业分布、年龄分布和性别分布21. 病例对照研究的缺点是 DA. 不适于研究发病率低的疾病B. 选择合适的病例与对照困难C. 不能判定某因素与疾病的可能因果关系D. 很难避免某些偏倚的发生E. 不适于对一种疾病的多种病因进行同时研究22. 疾病因素模型将因素分为如下两个层次 DA. 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B. 宿主因素和环境因素C. 可预防因素和不可预防因素D. 外围的远因和致病机制的近因E. 致病因素与非致病因素23. 队列研究中调查对象应选择 DA. 在有该病者中,选择有、无某种暴露因素的两个组B. 在有该病者中,选择有某种暴露因素的为一组,在无该病者中选择无某种暴露因素的为另一组C. 在无该病者中选择有某种暴露因素的为一组,在有该病者中选择无某种暴露因素的为另一组D. 在无该病者中,选择有、无某种暴露因素E. 任选有无暴露的两个组24. 病因对疾病的作用在时间上必须在疾病发病 CA. 之后B. 同时C. 之前D. 以上都有可能E. 最后25. 为提高诊断试验的特异度,对几个独立试验可 AA. 串联使用B. 并联使用C. 先串联后并联使用D. 要求每个试验假阳性率低E. 要求每个试验特异度低26. 只检测系统发现公共卫生问题的能力的是 AA. 敏感性B. 及时性C. 简便性D. 灵活性E. 代表性27. 判断地方性疾病的依据哪个是正确的。

临床流行病学试题(399题)

临床流行病学试题(399题)

临床流行病学试题(399题)流行病学1.如果漏斗图呈明显的不对称,提示A.meta分析统计学检验效能不够B.meta分析的各个独立研究的同质性差C.meta分析的合并效应值没有统计学意义D.meta分析可能存在发表偏倚E.meta分析的结果更为可靠2.前瞻性队列研究是指A.从"现在"开始的前瞻性研究B.从"过去"开始追溯到"现在"的前瞻性研究C.从"过去"开始追溯到"将来"的前瞻性研究D.从"现在"追溯到"过去"的前瞻性研究E.以上均不是3.下列哪种说法是正确的A.人群易感性增高,就可导致疾病的暴发或流行B.人群易感性降低,就可终止疾病的流行C.人群人口数增加,就使人群易感性增高D.人群人口数减少,就使人群易感性降低E.人群易感性增高,只是为一次流行或暴发准备了条件4.相对危险度是指A.暴露组发病率或死亡率与非暴露组发病率或死亡率之比B.暴露组发病率或死亡率与非暴露组发病率或死亡率之差C.病例组有某因素的比例与对照组无某因素的比例之比D.病例组有某因素的比例与对照组无某因素的比例之差E.以上都不是6.实验性研究中采用双盲法的主要目的是A.尽可能减少失访B.减少抽样误差的影响C.使实验组和对照组不知道实验目的D.消除研究者和研究对象对结果的主观影响E.使实验组和对照组人口学特征更具有可比性7.关于随机对照试验的描述,下列哪项描述不正确A.将研究对象随机分配入组B.试验组和对照组要同时进行研究C.试验组和对照组的研究场所应相同D.试验组和对照组的试验期间应一致E.纳入研究的对象不能退出8.关于流行病学的用途下列不正确的是A.可用来研究疾病完整的自然史B.可以个体为研究的落脚点C.可以用于探讨未明原因疾病的病因D.可以评价疫苗的预防效果E.可以为卫生决策提供素材9.下列哪项不是经食物传播的传染病流行病学特征A.病人有进食某共同食物的历史,不食者不发病B.如食物属一次性大量污染,用餐者中可呈现暴发,并且病人临床经过往往较重C.停供该食物后,暴发立即可平息D.夏季多发E.无职业、性别差异10.关于混杂因子,下列哪项描述是错误的A.混杂因子必须同时暴露和结局有统计学关联B.混杂因子可以是暴露原因C.混杂因子可以是结局变量的病因D.混杂因子可以是结局变量的某一结果E.混杂因子不能是暴露与结局之间的中间变量11.某村人口数为60万,对该村进行了一次高血压普查,共查出高血压病例180人,由此可得出A.该村高血压发病率为30/10万B.该村高血压罹患率为30/10万C.该村高血压患病率为30/10万D.该村高血压续发率为30/10万E.该村高血压累积发病率为30/10万12.医院感染监测收集资料的核心是A.发现感染病例B.调查感染因素C.计算感染率D.计算病死率E.分析抗生素使用情况13.反映疾病严重程度的指标是A.死亡率B.病死率C.发病率D.感染率E.罹患率14.甲乙两地年龄标化死亡率相等,而甲地粗死亡率低,原因可能是A.两地人群有相同的年龄分布B.甲地诊断比乙地更准确C.甲地老年人比重高于乙地D.甲地老年人比重低于乙地E.乙地诊断比甲地更准确15.以下哪类人群不是医院感染的易感人群A.机体免疫功能严重受损者B.接受各种介入性操作的病人C.长期使用广谱抗菌药物者D.手术时间或住院时间长的患者E.偶因感冒到医院就诊的病人16.以下正确的说法是A.t检验可用于多组均数间的两两比较B.直线回归可用来定量描述两个变量的相关关系及密切程度C.方差分析有统计学意义,说明各组总体均数均不等D.对于两组均数比较的资料,t检验与方差分析等价E.以上论述都不对17.研究一种传染病在一个家庭或集体宿舍内的传染力的大小时,使用的指标是A.发病率B.感染率C.患病率D.续发率E.罹患率18.有关知情同意书的签署不正确的是A.知情同意书签署后一式两份,分别由研究机构和受试者保存B.签署一份知情同意书远比知情同意的讨论过程更加重要C.对于无自主能力或自主能力不全的受试者,经过伦理委员会审查同意,并由监护人签署知情同意书后,才可进入试验D.受试者如果同意参与试验,则由受试者或监护人签署知情同意书E.知情同意常常贯穿于整个试验过程19.进行临床疗效考核试验设计时,下列哪一条是错的A.设立对照B.随机分组C.要有明确的疗效判断标准D.要使调查者和被调查者明确受试因素E.要有足够的样本数20.医院感染分为内源性感染和外源性感染的主要依据是A.病人住院时间的长短B.感染传播方式C.病原体的来源D.病原体的种类E.病原体对药物的敏感性21.课题经费预算中,一般不包括在内的经费项目是A.科研业务费B.劳务费C.实验材料费D.仪器设备费E.管理费22.通过提倡使用避孕套、促进安全性行为来防止HIV的传播属于A.一级预防B.二级预防C.三级预防D.常规报告E.哨点监测23.平行试验较单项试验可以A.提高试验的灵敏度B.提高试验的特异度C.降低试验的阴性预测值D.提高试验的阳性预测值E.提高试验的疾病漏诊率24.临床流行病学和临床医学的关系,正确的说法是A.是相互独立的两门学科B.只和一些临床学科有关系C.临床流行病学是临床医学的一门分支学科D.是一门临床医学的基础学科E.是预防医学的一个分支25.异质性检验的目的是A.评价研究结果的不一致性B.检查各个独立研究的结果是否具有一致性C.评价一定假设条件下所获效应合并值的稳定性D.增加统计学检验效能E.计算假如能使研究结论逆转所需的阴性结果的报告数26.在病例对照研究中,研究对象选择时,下述何项考虑是正确的A.应选择有暴露的病例B.应选择无暴露的病例C.应选择有暴露的对照D.应选择无暴露的对照E.不应考虑其有无暴露27.有关假设检验结果"P<0.05"的描述,下列哪项是正确的A.差异由抽样误差造成的可能性<5%B.无效假设正确的可能性<5%C.备择假设正确的可能性>95%D.差异是由选择性偏倚造成的可能性<5%E.以上选择均不对28.传播途径是指病原体更换宿主在外界环境下所经历的途径即A.传染病在群体间的传播B.病原体由母亲到其后代间的传播C.传染病在人群中发生的过程D.病原体侵入机体,与机体相互作用、相互斗争的过程E.传染病在个体间的传播29.出生队列分析可正确地反映A.行为生活方式对疾病的影响B.环境对疾病的影响C.致病因子与年龄的关系D.遗传因素对疾病的影响E.心理因素对疾病的影响30.100名失眠患者采用气功疗法治疗,随访3个月,80人失眠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A.因样本量小而无法下结论B.气功对失眠作用的OR为0.8C.气功对失眠作用的OR 为 1.25D.因未设立对照组而无法下结论E.气功对失眠治疗的有效率为80%31.关于随机对照试验的描述,下列哪项是正确的A.研究对象的选择不必进行随机抽样B.不存在任何影响研究结果的偏倚C.各组研究对象间基线完全平衡D.必须采用盲法测量结果E.没有选择性偏倚32.有对照(比较)组的研究,其逻辑学基础是A.求同法B.求异法C.同异并用法D.共变法E.剩余法33.关于样本含量的描述,错误的说法是A.临床研究中,应选择最适的样本含量B.样本含量越大越好C.纳入全部病例进行研究,可以取得完整、无一遗漏结果,但可能出现系统误差D.以全体病例作为研究对象,不存在抽样误差E.在估计样本含量的基础上,还要审视它对总体的代表性34.患病率指标来自A.现况调查资料B.门诊病例资料C.住院病例资料D.专科医院病例资料E.对所有病人的调查35.病人排出病原体的整个时期称为A.传染期B.潜伏期C.前驱期D.临床症状期E.病原携带状态36.以下何项不是横断面研究的特点A.可观察多种疾病的发生状况B.是由因寻果的研究C.又称现况研究D.研究某一时点或短时间内的患病状况E.可观察人群抗体阳性率37.在进行两组病死率差别比较时,可用的假设检验方法是A.t检验B.单因素方差分析C.秩和检验D.X2检验E.以上方法均不是38.在分析食物中毒的可能原因时,最常用的指标是A.总发病率B.二代发病率C.患病率D.病死率E.吃不同食物者的罹患率39.严重突发事件的最初,最紧迫的任务是A.对病员进行及时的诊断和救治B.寻求合作和帮助C.稳定群众情绪D.搞好紧急情况下的公共卫生管理E.找到相关负责人40.以下哪个一般不是控制混杂偏倚的方法A.多因素分析B.随机分组C.分层分析D.配对E.盲法41.一般来说,医院感染率较高的是A.大医院B.小医院C.门诊D.校医室E.中医院42.下列哪一项不属于选择偏倚A.现患一新病例偏倚B.Berkson偏倚C.混杂偏倚D.检出症候偏倚E.入院率偏倚43.某项临床试验治疗组和对照组的病死率分别为35%和20%,则该试验的RRR和ARR 分别是A.15%,75%B.75%,25%C.35%,75%D.75%,15%E.75%,35%44.失效安全数主要是用来估计A.文献库偏倚B.发表偏倚C.纳入标准偏倚D.筛选者偏倚E.英语偏倚45.据某高速公路交警统计,蓝色车辆较其他颜色的车辆出事故更多。

流行病学考试重点

流行病学考试重点
5、判断一种疾病是否属于地方性疾病的依据是什么?
答:依据有:①该地区的各类居民、任何民族其发病率均高;②在其他地区居住的相似的人群中该病的发病率均低,甚至不发病;③迁入该地区的人经一段时间后,其发病率和当地居民一致。④人群迁出该地区后,发病率下降或患病症状减轻或自愈。⑤当地的易感动物也可发生同样的疾病。
⑴RR= Ie/ I0=10.2,表明吸烟组肺癌发病的危险是非吸烟组的10.2倍。
⑵AR= Ie-I0=46.0/10万人年,表明由于吸烟增加的肺癌的发生率的大小为46.0/10万人年。
⑶AR%=(Ie-I0)/ I0×100%=90.2%,表明吸烟人群中归因于吸烟的发病占全部病因的90.2% 。
发病率 患病率
定义 指一定时期内,一定人群中,某病新病例出现的频率。 指某特定时间内总人口中,曾患有某病(新旧病例之和)所占的比例。
分子 一定期间内的新发病人数 新旧病例之和
分母 可能发生该病的人群。 被观察人数
数值 理论上发病率可以大于1 小于等于1
应用 常用于描述疾病分布;提出病因假说,探索可能的病因;评价防治措施的效果;疾病监测资料;前瞻性研究。 患病率取决于发病率和病程两个因素。常用于表示病程长的慢性病的发生与流行情况,可为医疗设施规划、估计床位周转、卫生设施及人力需要量、医疗质量评价、医疗费的投入等提供科学依据。
3、影响患病率升高和降低的因素有哪些?
答:影响患病率升高的因素:①病程延长;②发病率升高③病例迁入;④健康者迁出;⑤诊断水平提高;⑥报告率提高;⑦未治愈者寿命延长;⑧易感者迁入。
影响患病率降低的因素:①病程缩短;②发病率下降;③病例迁出;④健康者迁入;⑤治愈率提高;⑥病死率提高
4、简述年龄分布出现差异的原因;试述疾病年龄分布的分析方法有几种?有何区别?

流行病学题库 流行病学重点

流行病学题库 流行病学重点

1、流行病学研究内容的三个层次:疾病、伤害和健康;流行病学任务的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揭示现象”第二阶段是“找出现象”第三阶段是“提供措施”2、流行病学的特征(观点):群体的特征、对比的特征、概率论和数理统计学的特征、社会心理的特征、预防为主的特征、发展的特征(填空题)3、发病率表示在一定时期内,一定人群中某病新发生的病例出现的频率。

患病率是某特定时间内一定人群中某病新旧病例所占比例。

4、患病率和发病率是区别:患病率取决于两个因素,即发病率和病程,因此患病率的变化可反映出发病率的变化或疾病结果的变化或两者兼有。

患病率下降既可由于发病率下降,也可由于病人恢复快或死亡快,病程缩短所致。

当某地某病的发病率和该病的病程在相当长时间内保持稳定时,患病率、发病率和病程三者的关系是:患病率=发病率*病程。

5、疾病流行的强度:散发是指发病率呈历年的一般水平,各病例间在发病时间和地点方面无明显联系,散在发生。

暴发是指在一个局部地区或集体单位中,短时间内突然有很多相同的病人出现。

流行是指某病在某地区显著超过该病历年发病率水平。

大流行是指某病有时迅速蔓延可跨越一省、一国或一州,其发病率水平超过该地一定历史条件下的流行水平。

6、疾病年龄分布的分析方法:a、横断面分析的优缺点:多用于发病率、死亡率等没有明显长期变动趋势的疾病的分析,但不能正确显示致病因子与年龄的关系。

b、年龄期间队列分析,是利用出生队列资料将疾病年龄分布和时间分布结合起来描述的一种方法,它在评价疾病的年龄分布长期变化趋势及提供病因线索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7、时间分布的类型:短期波动、季节性、周期性、长期趋势(选择题)8、地方性疾病是指局限于某些特定地区内相对稳定并经常发生的疾病。

判断一种疾病是否属于地方性疾病的依据是:a、该地区的各类居民、任何民族的发病率均高。

b、在其他地区居住的相似的人群中该病的发病频率均低,甚至不发病。

c、迁入该地区的人经一段时间后,其发病率和当地居民一致。

研究生临床流行病学试卷

研究生临床流行病学试卷

研究生临床流行病学试卷一、简答题(每题10分)1. 临床流行病学的定义是什么?2. 请解释横断面研究设计和纵向研究设计的区别。

3. 什么是健康风险因素?4. 请描述隐性感染的概念,并举例说明。

5. 为什么进行疫情调查对于控制疾病流行至关重要?6. 什么是流行病学爆发调查?7. 请简要说明回顾性研究设计和前瞻性研究设计的特点。

8. 什么是典型流行病学研究的3个要素?9. 解释药物疗效评价的概念。

10. 为什么把控制疾病的患病率作为流行病学研究的指标?二、论述题(每题20分)1. 请描述临床流行病学的研究步骤和主要方法。

2. 临床流行病学中,如何判断一个因素与疾病之间存在因果关系?3. 请解释给药合规性评价的概念,并说明在临床流行病学研究中的重要性。

4. 请阐述截病干预措施在疾病控制中的作用和实施步骤。

三、分析题(每题30分)1. 某地区调查显示,老年人中患有高血压的比例明显高于其他年龄段人群。

请从流行病学的角度分析这一现象可能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干预措施。

2. 某大学宿舍内发生甲型流感疫情,请从疫情调查、传播途径和控制措施三个方面进行详细分析。

四、应用题(每题40分)某城市发生一起食物中毒事件,许多居民食用某餐馆提供的食物后出现呕吐、腹泻等症状。

请你以主要负责人的角色,根据已知信息回答以下问题:1. 根据患者的症状和就餐情况,你认为可能是哪种食物引起的中毒?为什么?2. 请从流行病学调查的角度列出至少5个可以采取的行动步骤。

3. 请说明食物中毒病例报告、处理和预防的重要性。

附加题(加分题):请从新冠疫情爆发以来的流行病学调查和防控措施等方面进行分析和讨论,结合实际数据和案例,阐述你对于该疫情的理解和对未来防控的建议。

祝您考试顺利!。

流行病学考试重点

流行病学考试重点

流⾏病学考试重点流⾏病学1.发病指标:①发病率(incidence rate)指⼀定时期内,特定⼈群中某病新病例出现的频率,常⽤来描述疾病的分布,探讨发病因素,提出病因假设和评价防制措施效果;②罹患率(attack rate)与发病率同样是测量新发病例的频率指标,⼀般⽤于衡量⼩范围、短时间的发病频率,观察时间以⽉、周、⽇或⼀个流⾏期为时间单位,多⽤于描述⾷物中毒、职业中毒及传染病的暴发流⾏;③患病率(prevalence rate)亦称现患率或流⾏率,指在特定时间内,⼀定⼈群中某病新旧病例数所占的⽐例。

患病率=发病率*病程;④感染率(infection rate)指在受检查的⼈群中某病现有感染⼈数所占⽐率,通常⽤百分率表⽰;⑤续发率(secondary attack rate,SAR)也称⼆代发病率,指在⼀定观察期内某种传染病在家庭易感接触者中⼆代病例的百分率。

⾃原发病例出现后,在该病最短⾄最长潜伏期之间发⽣的病例称为续发病例,即⼆代病例。

继发率=易感接触者中的续发病例数/易感接触者总数*100%。

计算续发率要掌握的资料有:原发病的发病时间、接触者中易感者⼈数、观察期内的⼆代病例数。

2.患病率与发病率区别:①患病率的分⼦为特定时间内所调查⼈群中某病新旧病例的总和,⽽发病率分⼦为异性时期内暴露⼈群中某病的新发病例数;②患病率是横断⾯调查获得的疾病频率是衡量疾病的存在或流⾏情况的静态指标,⽽发病率是由发病报告或队列研究获得的疾病频率,是衡量疾病发⽣情况的动态指标。

3.死亡指标:①死亡率(mortality rate)是指某⼈群在⼀定时期内死于所有原因的⼈数在该⼈群中所占的⽐例。

是测量⼈群死亡危险最常⽤的指标,其分⼦为死亡⼈数,分母为该⼈群年平均⼈⼝数。

死于所有原因的死亡率是⼀种未经过调整的死亡率,所以通常被称为粗死亡率(crude death rate),是衡量⼈群因病伤死亡危险⼤⼩的指标,是⼀个国家或地区⽂化、卫⽣⽔平的综合反映。

临床流行病学复习要点

临床流行病学复习要点

临床流行病学复习要点一、名词解释1.临床流行病学Clinical epidemiology研究在临床医学中进行科学观察并对其结果作出解释的一门方法学。

其任务是应用流行病学的原理和方法,去观察分析和解释临床医学中的诊断、筛检、治疗预后以及病因等研究中所遇到的问题。

2.卫生经济学评价Health economics evaluation应用一定的经济学分析和评价方法,将相关卫生规划或卫生活动的投入和产出相联系,进行比较评价。

3.患病率Prevalence rate也称现患率,是指某时间内,某些人群中某病的新旧病例所占的比例。

4.存活率Survival rate指患某种疾病的人(或接受某种治疗的某病病人)经过几年的随访,到随访结束时仍存活的病例数所占的比例。

5.绝对效应Absolute effect指暴露(处理)组与对照组所测量的频率之差,又称差值测量(difference measure)。

6.相对效应Relative Effect指暴露组与非暴露组(对照组)频率测量之比,又称比值测量,也称率比。

比值>1表示危险效应(因素),比值<1表示保护效应(因素)。

7.归因比例Attributable proportion指绝对效应与暴露(处理)组人群或人群频率之比,该值反映危险因素或保护因素分布改变的预期效应比例。

归因比例的取值范围为0-1,通常表达为百分比,又称归因危险度百分比,attributable risk percent,AR%。

8.临床依从性Clinical compliance指患者对于医疗和临床试验的要求和规定遵守、执行的程度。

9.临床一致性Clinical agreement同一医生连续多次检查或几位医生同时检查一例病人,能获得基本一致的阳性或阴性结果,即称作临床一致性10.临床不一致性Clinical disagreement指同一医生对同一病人连续几次检查结果或不同的医生对同一位病人检查结果不相符,即称作临床不一致性。

临床流行病学考试试题及答案(一)

临床流行病学考试试题及答案(一)

临床流行病学考试试题及答案1.临床流行病学的研究对象是()A、动物模型B、病原体,如细菌、病毒C、病人群体D、社区人群E、单个具体病人2.临床流行病学和临床医学的关系,正确的说法是()A、是相互独立的两门学科B、只和一些临床学科有关系C、临床流行病学是临床医学的一门分支学科D、是一门临床医学的基础学科E、是预防医学的一个分支3.有关临床流行病学的不正确说法是()A、是临床医学研究方法学B、是专门研究临床诊断和治疗的学科C、不是流行病学的一个分支D、是一门临床科研设计和评价的方法学E、是实践循证医学的基础4.临床流行病学的主要特色不包括()A、临床流行病学必须是以临床医学为主体的多学科合作B、临床流行病学的研究对象是病人及其群体C、临床流行病学力求研究结果的真实性与可靠性D、临床流行病学的定位在临床医学E、研究特定人群中的健康相关状况或疾病事件的分布及其决定因素,同时要应用这种研究的结果去解决健康问题5.临床研究的质量评价主要围绕()进行。

(多选)A、研究的真实性B、临床的重要性C、研究成果的实用性D、研究课题的新颖性E、研究课题的创新性1.进行临床疗效考核试验设计时,下列哪一条是错的?()A. 设立对照B.随机分组C.要有明确的疗效判断标准D.要使调查者和被调查者明确受试因素E.要有足够的样本数2.随机抽样的主要目的是()A.减少样本量B.消除抽样误差C.避免研究者主观因素对结果的影响D.避免研究对象主观因素对结果的影响E. 提高样本的代表性3.关于分层随机分组正确的是()A.根据研究对象中某些可能产生混杂作用的特征作为分层因素B.根据研究对象进入研究的时间先后进行分层C.根据可能影响研究者判定临床结局的因素作为分层因素D.只能设置一个分层因素E. 分层后,同一层的对象全部进入同一个组别4.关于对照的处理方式,下述正确的是()A.空白对照等于不设对照B.空白对照能有效避免医德问题C.安慰剂对照的效果与空白对照相同D.安慰剂对照能有效避免医德问题E. 有效对照是最常用的对照方式5.在临床试验研究对象分组时,常用的随机化方法有:A.简单随机法B.分层随机法C.区组随机法D.系统随机法E.非随机化分配6.采用随机化分配的主要优点是A.保证了研究对象的代表性B.保证试验组与对照组人数相等C.提高了试验组与对照组的可比性D.可以避免来自被研究者主观因素的干扰E.为盲法评价打下基础1.关于样本含量的描述,错误的说法是()A、临床研究中,应选择最适的样本含量B、样本含量越大越好C、纳入全部病例进行研究,可以取得完整、无一遗漏结果,但可能出现系统误差D、以全体病例作为研究对象,不存在抽样误差E、在估计样本含量的基础上,还要审视它对总体的代表性2.导致检出症候偏倚的原因不可能是()A、同一症侯可为不同的疾病所致B、不同疾病也会有相同的症侯重叠出现C、症侯轻微或处于潜伏期的患者,不一定到医院就诊D、从医院内选择的研究对象E、以普查、筛查或疾病监测所发现的病例作为研究对象3.有关排除标准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只要制定纳入标准即可,不需要专门制定排除标准B、排除标准不是纳入标准的对立面,两者是互补的C、制定排除标准,可进一步提高试验研究结果的可靠性D、有试验药物过敏或不良反应者应列入排除范围E、一般将孕妇列为新药评价试验的排除对象4.下列疾病诊断的方法中,属于临床诊断标准的是()A、肿瘤的病理学诊断B、行业学会制定的诊断标准,如类风湿病、脂肪肝等的诊断标准C、遗传性疾病(如染色体或基因异常)的分子生物学诊断D、传染病的病原学诊断E、冠心病的影像学冠脉造影诊断5.下列那一项不属于选择偏倚()A、现患一新病例偏倚B、Berkson偏倚C、混杂偏倚D、检出症侯偏倚E、入院率偏倚6.在临床研究中,诸多与研究对象有关的混杂因素会影响结果的真实性,这些因素有A、研究对象的病情轻重不一B、研究对象接受的干预措施不同C、研究对象的病程不同D、研究对象的合并症和并发症存在差异E、研究对象间心理因素、文化和社会背景等也不尽相同7.以社区人群为研究对象时,主要途径和来源包括()A、专门防治机构B、传染病报告C、疾病报告登记D、疾病监测E、普查和筛查1. 关于随机对照试验的描述,下列哪项是正确的()A.研究对象的选择不必要进行随机抽样B.不存在任何影响研究结果的偏倚C.各组研究对象间基线完全平衡D.必须采用盲法测量结果E.没有选择性偏倚2. 关于随机对照试验的描述,下列哪项描述不正确()A.是评价干预措施疗效的标准设计方案B.将研究对象随机分配到不同干预组C.适合于任何类型临床问题的研究D.可用于教学效果的评估E.可用于动物试验3. 关于随机对照试验的描述,下列哪项描述不正确()A.将研究对象随机分配入组B.试验组和对照组要同时进行研究C.试验组和对照组的研究场所应相同D.试验组和对照组的试验期间应一致E.纳入研究的对象不能退出4.有关随机对照试验,下列哪项说法是错误的()A.如能采用盲法观察结果,可减少测量偏倚B.有严格诊断和纳入标准,研究对象的同质性好C.前瞻性研究,论证能力强D.研究结果外推不受限制E.随机分配研究对象入组,试验组和对照组可比性好5.下列属于试验性研究的是()A、病例对照研究B、队列研究C、交叉试验D、横断面研究E、病例分析6.随机对照试验的优点包括哪些()A.随机分配研究对象入组,组间可比性好B.随机分配研究对象,可减少选择性偏倚C.盲法测量结果,结果更真实、可靠D.不存在伦理问题E.高质量的单个RCT,可成为系统评价的可靠资源流行病学1.如果漏斗图呈明显的不对称,提示A.meta分析统计学检验效能不够B.meta分析的各个独立研究的同质性差C.meta分析的合并效应值没有统计学意义D.meta分析可能存在发表偏倚E.meta分析的结果更为可靠2.前瞻性队列研究是指A.从"现在"开始的前瞻性研究B.从"过去"开始追溯到"现在"的前瞻性研究C.从"过去"开始追溯到"将来"的前瞻性研究D.从"现在"追溯到"过去"的前瞻性研究E.以上均不是3.下列哪种说法是正确的A.人群易感性增高,就可导致疾病的暴发或流行B.人群易感性降低,就可终止疾病的流行C.人群人口数增加,就使人群易感性增高D.人群人口数减少,就使人群易感性降低E.人群易感性增高,只是为一次流行或暴发准备了条件4.相对危险度是指A.暴露组发病率或死亡率与非暴露组发病率或死亡率之比B.暴露组发病率或死亡率与非暴露组发病率或死亡率之差C.病例组有某因素的比例与对照组无某因素的比例之比D.病例组有某因素的比例与对照组无某因素的比例之差E.以上都不是6.实验性研究中采用双盲法的主要目的是A.尽可能减少失访B.减少抽样误差的影响C.使实验组和对照组不知道实验目的D.消除研究者和研究对象对结果的主观影响E.使实验组和对照组人口学特征更具有可比性7.关于随机对照试验的描述,下列哪项描述不正确A.将研究对象随机分配入组B.试验组和对照组要同时进行研究C.试验组和对照组的研究场所应相同D.试验组和对照组的试验期间应一致E.纳入研究的对象不能退出8.关于流行病学的用途下列不正确的是A.可用来研究疾病完整的自然史B.可以个体为研究的落脚点C.可以用于探讨未明原因疾病的病因D.可以评价疫苗的预防效果E.可以为卫生决策提供素材9.下列哪项不是经食物传播的传染病流行病学特征A.病人有进食某共同食物的历史,不食者不发病B.如食物属一次性大量污染,用餐者中可呈现暴发,并且病人临床经过往往较重C.停供该食物后,暴发立即可平息D.夏季多发E.无职业、性别差异10.关于混杂因子,下列哪项描述是错误的A.混杂因子必须同时暴露和结局有统计学关联B.混杂因子可以是暴露原因C.混杂因子可以是结局变量的病因D.混杂因子可以是结局变量的某一结果E.混杂因子不能是暴露与结局之间的中间变量11.某村人口数为60万,对该村进行了一次高血压普查,共查出高血压病例180人,由此可得出A.该村高血压发病率为30/10万B.该村高血压罹患率为30/10万C.该村高血压患病率为30/10万D.该村高血压续发率为30/10万E.该村高血压累积发病率为30/10万12.医院感染监测收集资料的核心是A.发现感染病例B.调查感染因素C.计算感染率D.计算病死率E.分析抗生素使用情况13.反映疾病严重程度的指标是A.死亡率B.病死率C.发病率D.感染率E.罹患率14.甲乙两地年龄标化死亡率相等,而甲地粗死亡率低,原因可能是A.两地人群有相同的年龄分布B.甲地诊断比乙地更准确C.甲地老年人比重高于乙地D.甲地老年人比重低于乙地E.乙地诊断比甲地更准确15.以下哪类人群不是医院感染的易感人群A.机体免疫功能严重受损者B.接受各种介入性操作的病人C.长期使用广谱抗菌药物者D.手术时间或住院时间长的患者E.偶因感冒到医院就诊的病人16.以下正确的说法是A.t检验可用于多组均数间的两两比较B.直线回归可用来定量描述两个变量的相关关系及密切程度C.方差分析有统计学意义,说明各组总体均数均不等D.对于两组均数比较的资料,t检验与方差分析等价E.以上论述都不对17.研究一种传染病在一个家庭或集体宿舍内的传染力的大小时,使用的指标是A.发病率B.感染率C.患病率D.续发率E.罹患率18.有关知情同意书的签署不正确的是A.知情同意书签署后一式两份,分别由研究机构和受试者保存B.签署一份知情同意书远比知情同意的讨论过程更加重要C.对于无自主能力或自主能力不全的受试者,经过伦理委员会审查同意,并由监护人签署知情同意书后,才可进入试验D.受试者如果同意参与试验,则由受试者或监护人签署知情同意书E.知情同意常常贯穿于整个试验过程19.进行临床疗效考核试验设计时,下列哪一条是错的A.设立对照B.随机分组C.要有明确的疗效判断标准D.要使调查者和被调查者明确受试因素E.要有足够的样本数20.医院感染分为内源性感染和外源性感染的主要依据是A.病人住院时间的长短B.感染传播方式C.病原体的来源D.病原体的种类E.病原体对药物的敏感性21.课题经费预算中,一般不包括在内的经费项目是A.科研业务费B.劳务费C.实验材料费D.仪器设备费E.管理费22.通过提倡使用避孕套、促进安全性行为来防止HIV的传播属于A.一级预防B.二级预防C.三级预防D.常规报告E.哨点监测23.平行试验较单项试验可以A.提高试验的灵敏度B.提高试验的特异度C.降低试验的阴性预测值D.提高试验的阳性预测值E.提高试验的疾病漏诊率24.临床流行病学和临床医学的关系,正确的说法是A.是相互独立的两门学科B.只和一些临床学科有关系C.临床流行病学是临床医学的一门分支学科D.是一门临床医学的基础学科E.是预防医学的一个分支25.异质性检验的目的是A.评价研究结果的不一致性B.检查各个独立研究的结果是否具有一致性C.评价一定假设条件下所获效应合并值的稳定性D.增加统计学检验效能E.计算假如能使研究结论逆转所需的阴性结果的报告数26.在病例对照研究中,研究对象选择时,下述何项考虑是正确的A.应选择有暴露的病例B.应选择无暴露的病例C.应选择有暴露的对照D.应选择无暴露的对照E.不应考虑其有无暴露27.有关假设检验结果"P<0.05"的描述,下列哪项是正确的A.差异由抽样误差造成的可能性<5%B.无效假设正确的可能性<5%C.备择假设正确的可能性>95%D.差异是由选择性偏倚造成的可能性<5%E.以上选择均不对28.传播途径是指病原体更换宿主在外界环境下所经历的途径即A.传染病在群体间的传播B.病原体由母亲到其后代间的传播C.传染病在人群中发生的过程D.病原体侵入机体,与机体相互作用、相互斗争的过程E.传染病在个体间的传播29.出生队列分析可正确地反映A.行为生活方式对疾病的影响B.环境对疾病的影响C.致病因子与年龄的关系D.遗传因素对疾病的影响E.心理因素对疾病的影响30.100名失眠患者采用气功疗法治疗,随访3个月,80人失眠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A.因样本量小而无法下结论B.气功对失眠作用的OR为0.8C.气功对失眠作用的OR 为 1.25D.因未设立对照组而无法下结论E.气功对失眠治疗的有效率为80%31.关于随机对照试验的描述,下列哪项是正确的A.研究对象的选择不必进行随机抽样B.不存在任何影响研究结果的偏倚C.各组研究对象间基线完全平衡D.必须采用盲法测量结果E.没有选择性偏倚32.有对照(比较)组的研究,其逻辑学基础是A.求同法B.求异法C.同异并用法D.共变法E.剩余法33.关于样本含量的描述,错误的说法是A.临床研究中,应选择最适的样本含量B.样本含量越大越好C.纳入全部病例进行研究,可以取得完整、无一遗漏结果,但可能出现系统误差D.以全体病例作为研究对象,不存在抽样误差E.在估计样本含量的基础上,还要审视它对总体的代表性34.患病率指标来自A.现况调查资料B.门诊病例资料C.住院病例资料D.专科医院病例资料E.对所有病人的调查35.病人排出病原体的整个时期称为A.传染期B.潜伏期C.前驱期D.临床症状期E.病原携带状态36.以下何项不是横断面研究的特点A.可观察多种疾病的发生状况B.是由因寻果的研究C.又称现况研究D.研究某一时点或短时间内的患病状况E.可观察人群抗体阳性率37.在进行两组病死率差别比较时,可用的假设检验方法是A.t检验B.单因素方差分析C.秩和检验D.X2检验E.以上方法均不是38.在分析食物中毒的可能原因时,最常用的指标是A.总发病率B.二代发病率C.患病率D.病死率E.吃不同食物者的罹患率39.严重突发事件的最初,最紧迫的任务是A.对病员进行及时的诊断和救治B.寻求合作和帮助C.稳定群众情绪D.搞好紧急情况下的公共卫生管理E.找到相关负责人40.以下哪个一般不是控制混杂偏倚的方法A.多因素分析B.随机分组C.分层分析D.配对E.盲法41.一般来说,医院感染率较高的是A.大医院B.小医院C.门诊D.校医室E.中医院42.下列哪一项不属于选择偏倚A.现患一新病例偏倚B.Berkson偏倚C.混杂偏倚D.检出症候偏倚E.入院率偏倚43.某项临床试验治疗组和对照组的病死率分别为35%和20%,则该试验的RRR和ARR 分别是A.15%,75%B.75%,25%C.35%,75%D.75%,15%E.75%,35%44.失效安全数主要是用来估计A.文献库偏倚B.发表偏倚C.纳入标准偏倚D.筛选者偏倚E.英语偏倚45.据某高速公路交警统计,蓝色车辆较其他颜色的车辆出事故更多。

流行病学考试重点

流行病学考试重点

流行病学(epidemiology)P1:是研究人群中疾病与健康状况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并研究防制疾病及促进健康的策略和措施的科学.临床流行病学(clinical epidemiology)P86:是指临床医学领域内,引用现代流行病学及卫生统计学的原理和方法,创新了临床科研的严格设计,测量和评价的方法,从病人群体的角度来研究疾病的病因、诊断、治疗和预后规律的科学.循证医学(evidence—based medicine,EBM)P4:指对个体病人的医疗决策的制定不能单纯依靠经验和直觉,而要建立在最佳科学研究证据的基础之上。

(是有意识的,明确的,审慎地利用现有最好的证据制定关于个人病人的诊治方案。

实施循证医学意味着医生要参酌最好的研究证据、临床经验和病人的意见.)流行病研究的三种方法:观察法,实验法,数理法流行病学研究的重要观点(特征)P6:群体的观点;比较的观点;概率论的观点;社会心理的观点;预防为主的特征;发展的特征。

流行病学的应用P7:①重大公共卫生问题的确定;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与处理;③疾病预防和健康促进;④疾病相关监测;⑤疾病病因和危险因素研究;⑥疾病的自然史研究;⑦疾病防治的效果评价。

疾病的分布distribution of disease P11:以疾病频率为测量指标(发病率、患病率等),来描述与分析疾病在不同地区、不同时间和不同人群的分布现象,简称“疾病的三间分布”疾病的分布目的和意义P11:正确描述疾病的分布,有助于认识疾病的群体现象、分布规律及其影响因素,从而为临床诊断和治疗决策提供依据,为进一步探讨病因提供线索,并有助于政府确定卫生服务的工作重点,为合理制定疾病的防制、保健策略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发病率(incidence rate):表示在一定期间内,一定人群中某病新病例出现的频率。

发病率= (一定期间内某人群中某病新病例数/同时期暴露人口数)*K。

K= 100%, 1000/千,或 10000/万…发病率应用在流行病学中,可用作描述疾病的分布,它能反映疾病发生的比率,它的变化意味着病因因素的变化。

流行病学复习重点

流行病学复习重点

流行病学复习重点一、流行病学定义:流行病学研究在人群中与健康有关状态和事件的分布及决定因素,以及应用这些研究以维持和促进健康问题。

研究人群中疾病与健康状况的分布及影响因素,并研究防止疾病及促进健康的策略和措施的科学。

二、实际应用(一)疾病预防和健康促进。

(二)疾病的监测。

三)疾病病因和危险因素的研究。

(四)疾病的自然史。

(五)疾病防治效果的评价。

三、流行病学特征(一)群体的特征。

(二)对比的特征。

(三)概率和数理统计的特征。

(四)社会心理的特征。

(五)预防的特征。

(六)发展的特征。

第二章疾病的分布疾病的分布是指疾病的人群现象,是描述疾病事件(发病、患病、死亡)在什么时间、什么地区(空间)、哪些人群(人间)中发生及发生多少的现象,在流行病学中简称“三间分布”。

——流行病学研究的基础和起点第一节疾病频率测量指标一、发病频率测量指标(一) 发病率表示在一定期间内,一定人群中某种疾病新发生病例出现的频率。

发病率=分子是一定期间内的新发病人数分母指观察地区内可能发生该病的暴露人口,多用该地区该时间内的平均人口应用:1反应疾病对人群健康的影响2描述疾病的分布3反应了病因因素的变化4 病因学的探讨和防治措施的评论5疾病的监测资料6前瞻性的研究(二)罹患率指在某一局限范围,短时间内的发病率。

适用于局部地区疾病的爆发。

单位是日、周、旬、月(三)续发率指某些传染病最短潜伏期到最长千古奇之间,易感接触者中发病的人数占左右易感接触者总数的百分率,续发率= (第一例除去)应用:是反映传染病传染力强弱的指标分析传染病流行因素二、患病频率测量指标(一)患病率也称现换率或流行率,是指某特定时间内一定人群中某病例所占比例。

时点患病率=期间患病率=能影响患病率的因素升高:1病程延长2为主语者的寿命延长3发病率增高4病例迁入5健康者迁出6易感者迁入7诊断水平提高8报告率调高降低:1病程缩短2病死率高3发病率下降4健康者迁入5病例迁出6治愈率提高患病率与发病率、病程的关系患病率取决于两个因素,发病率和病程,其变化可反映出发病率的变化可反映发病率的变化或疾病结果的变化或两者兼有。

临床流行病学考试试题及答案(五)

临床流行病学考试试题及答案(五)

流行病学试题及答案1.疾病的三间分布包括:()A.年龄、性别和种族B.职业、家庭和环境C.时间、地区和人群D.国家、地区和城乡E.家庭、社会、国家【答案】C2.构成传染病在人群中流行的三个条件:()A.生活条件、经济条件、文化素养B.年龄、性别、职业C.传染源、传播途径、人群易感性D.病情轻重、接触者的多少、疫源地是否经过消毒E.以上均是【答案】C3.某种新疗法可延长寿命,但不能治愈疾病,可能会出现:()A.该病发病率将增加B.该病发病率将减少C.该病患病率将增加D.该病患病率将减少E.该病发病率和患病率都减少【答案】C4.现况调查主要分析指标是:()A.发病率B.病死率C.死亡率D.患病率E.罹患率【答案】D5.慢性病原携带者作为传染源的主要意义取决于:()A.职业和个人卫生习惯B•排菌时间的长短C.活动范围的大小D.携带病原体的多少E.排菌量的大小【答案】A6.经空气传播的疾病的流行特征是:()A.疾病的发生与季节有关,多见于冬春季B.传播广泛,发病率高C.在未经免疫的人群中,发病率呈周期性变化D.儿童多发E.以上都是【答案】E7.流行病学实验研究中,实验组与对照组人群的最大区别是:()A.年龄不同B.性别不同C.目标人群不同D.干预措施不同E.观察指标不同【答案】D8.对头胎的孕妇进行随访观察,询问并记录她孕期的吸烟情况,而后研究分析吸烟史与新生儿低出生体重的联系,这种研究类型是:()A.临床试验B.横断面研究C.病例对照研究D.队列研究E.现况研究【答案】D9.为探索新生儿黄疸的病因,研究者选择了100例确诊为新生儿黄疸病例,同时选择了同期同医院确诊没有黄疸的新生儿100例。

然后查询产妇的分娩记录,了解分娩及产后的各种暴露情况,这种研究是:()A.临床试验B.横断面研究C.病例对照研究D.队列研究E.现况研究【答案】C10.病例对照研究中,选择新病例的优点是:()A.需要的样本较小B.保密性问题较少C.可以减小回忆偏倚D.费用较低E.便于发现病例【答案】C11.流行病学研究的对象是:()A.疾病B.病人C.健康人D.人群E.亚临床型病人【答案】D12.某病的病死率指的是:()A.每10万人口的粗死亡率B.某病患者中的死亡百分比C.特殊原因引起的某病死亡率D.某病在所有死因中的比例E.任何疾病的死亡结局【答案】B13.某种新疗法可延长寿命,但不能治愈疾病,可能会出现:()A.该病发病率将增加B.该病发病率将减少C.该病患病率将增加D.该病患病率将减少E.该病发病率和患病率都减少【答案】C14.对某地40万人进行某病普查,共查出病例80人,因此得出:()A.某地某病发病率为20/10万B.某地某病患病率为20/10万C.某地某病罹患率为20/10万D.某地某病续发率为20/10万E.以上都不是【答案】B15.下列疾病病因的判断标准,哪一条欠妥:()A.联系的强度大B.可重复性与特异性C.因素与疾病分布一致D.存在剂量反应关系E.实验证据只供参考【答案】E16.现况调查主要分析指标是:()A.发病率B.病死率C.死亡率D.患病率E.罹患率【答案】D17.某因素与疾病的关系RR=1,95%可信区间为0.7〜1.5,这意味着:()A.该RR值95%的可能是错误的B.该RR值在0.7〜1.5之间的机会为95%C.该RR值说明该因素与疾病无关,而95%区间说明有联系D.存在偏倚的可能性为95%E.RR值正负联系均存在【答案】B18.在队列研究中()A.不能计算相对危险度B.不能计算特异危险度C.只能计算比值比来估计相对危险度D.既可计算相对危险度,又可计算特异危险度E.以上都不是【答案】D19.进行某种疾病的队列研究最初选择的队列是:()A.患该病病人B.不患该病病人C.具有病因因素的人D.不具有病因因素的人E.具有该病家族史的人【答案】B20.疾病监测的目的是:()A.预防和控制疾病B.收集和分析健康资料C.确定致病因素D.向卫生官员报告某人群中某病的流行状况E.消灭传染源【答案】A21.属于甲类传染病的是:()A.爱滋病B.病毒性肝炎C.钩端螺旋体病D.炭疽病E.霍乱【答案】E22.慢性病原携带者作为传染源的主要意义取决于:()A.职业和个人卫生习惯B•排菌时间的长短C.活动范围的大小D.携带病原体的多少E.排菌量的大小【答案】A23.评价一个致病因子的公共卫生意义选用:()A.绝对危险度B.相对危险度C.特异危险度D.特异危险度百分比E.人群特异危险度【答案】E24.一项吸烟与肺癌关系的病例对照研究结果显示:x2=12.36,P〈0.05,RR=3.3,正确的结论为:()A.病例组肺癌的患病率明显大于对照组B.病例组发生肺癌的可能性明显大于对照组C.对照组发生肺癌的可能性明显大于病例组D.对照组肺癌的患病率明显小于病例组E.不吸烟者发生肺癌的可能性明显小于吸烟者【答案】E25.下列预防措施中哪项不是一级预防:()A.预防接种B.保护环境C.合理营养D.定期复查E.消除病因【答案】D临床流行病学考试试题及答案1.临床流行病学的研究对象是()A、动物模型B、病原体,如细菌、病毒C、病人群体D、社区人群E、单个具体病人2.临床流行病学和临床医学的关系,正确的说法是()A、是相互独立的两门学科B、只和一些临床学科有关系C、临床流行病学是临床医学的一门分支学科D、是一门临床医学的基础学科E、是预防医学的一个分支3.有关临床流行病学的不正确说法是()A、是临床医学研究方法学B、是专门研究临床诊断和治疗的学科C、不是流行病学的一个分支D、是一门临床科研设计和评价的方法学E、是实践循证医学的基础4.临床流行病学的主要特色不包括()A、临床流行病学必须是以临床医学为主体的多学科合作B、临床流行病学的研究对象是病人及其群体C、临床流行病学力求研究结果的真实性与可靠性D、临床流行病学的定位在临床医学的结果去解决健康问题5•临床研究的质量评价主要围绕()进行。

临床流行病学复习重点汇总

临床流行病学复习重点汇总

临床流行病学复习重点汇总临床流行病学复习重点考题汇总名词解释1. 临床流行病学 (clinical epidemiology)应用现代流行病学和生物统计学的原理和方法, : 从患病群体探讨疾病的病因、诊断、治疗、预后和临床决策的规律,通过严格的设计、定量的测量及客观的评价,为疾病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2. 暴露因素:指接触过某种因素或具有某种特征或处于某种状态。

这些因素、特征或状态称为暴露因素或研究变量。

暴露因素可以是生物的、物理的、化学和机体的,是与疾病或某些医学现象发生有关的因素。

3. 真实性:也称效度或准确度,指测量值与实际值的符合程度,即测量值与真值的接近程度在试验的评价中,真实性是指待评价试验的测量结果与“金标准”测量结果的吻合程度。

4. 交互作用: 当两个或两个以上因子共同作用于某一事件时,其效应明显不等于该两个或两个以上因子单独作用时的和和/或积,称这些因子间存在交互作用。

有时也称效应修饰。

5. RCT: 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临床随机对照试验是在病人中进行的,通过比较治疗组与对照组的结果而确定某项治疗或预防措施的效果与价值的一种前瞻性研究。

临床随机对照试验是选定患有某种疾病的病人,将他们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和对照组,对实验组病人施加某种预防或治疗的干预措施后,随访并观察一段时间,比较两组病人的发病结局,从而判断干预措施的预防或治疗效果。

6. Bias:即偏倚,是指在研究推理过程的任何阶段,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使得所获得的结果系统地偏离真实值。

7. 保护因素:影响人群发病率降低的内外环境因素称为保护因素。

8. 盲法: 为了避免试验的执行者与受试者甚至资料分析者一方或多方主观偏性的影响,使其不知道研究对象的分组情况,接受的是试验措施还是对照措施,这种试验方法称为盲法(blinding)。

9. 普查:是为了了解某病的患病率或健康状况,在特定时间内,对特定范围的人群中每一成员进行的调查或检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7临床流行病学考试重点祁琪整理临床流行病学1.临床流行病学的核心内容是什么?DME,即设计(design)、测量(measurement)、评价(evaluation)。

即:1)正确选择临床科研课题,进行科学的研究设计;2)选择适当的测量指标;3)从设计和测量的角度对临床医学的研究结果做出实事求是的综合评价,并得出科学的结论。

2.倾向性评分(Propensity Score)的基本思想和目的倾向性评分是指在一定协变量条件下,计算出观察对象i接受处理(z=1)的条件概率倾向评分评分目的:用一个综合评分(及倾向性评分)来代替所有已知的混杂因素,从而均衡各对比较组间各个特征变量的可比性,是去除混杂偏倚的关键性方法。

基本思想:将多个协变量的影响用一个倾向性评分值来表示(相当于降低了协变量的维度),然后根据倾向性评分值进行不同对比组的分层、匹配或加权,即均衡对比组间协变量的分布,最后在协变量分布均衡的层内或者匹配中估计处理效应。

倾向评分匹配(Propensity Score Matching,PSM)目的(作用):用来处理观察研究的数据,减少数据偏差和混杂变量的影响,消除组别之间的干扰因素。

倾向匹配容差是指在进行倾向性评分匹配时,如果匹配具有容差系数,对每个匹配变量所设计的容差,匹配容差可以用较小的数值填写,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而定。

输入一个0-1的数,越接近0越完全匹配,越接近于1,匹配越不严格,这里要试着找最佳点。

当然“完全匹配”要丢失更多的病例,如果选0,有可能找不到匹配的记录。

3.临床疗效评价中,临床试验结果如何分析最后分析的采用方法主要有几种,进行简要的说明疗效评价:是采用流行病学方法,对药物或防治措施的效果进行科学的评价,即决定某种治疗方法是否有效、是否利大于弊。

欲比较A和B治疗的疗效差别,资料可有下列四种情况1)意向治疗分析(intention-to-treat analysis , ITT分析)比较①+②与③+④,是在最后资料分析中包括了所有纳入随机分配的患者,不管被研究者的实际依从情况,它反映了原来试验意向干预的效果。

ITT分析可以防止预后较差的患者在最后分析中被剔除,从而保留随机化分配的优点,所回答的问题更符合临床实际。

2)按实际完成治疗方案分析(per protocol , PP分析)比较②与③,不考虑与①和④,分析方法是按每一病人实际所接受的治疗来进行,剔除对治疗不依从的患者,很可能留下预后良好患者。

PP分析不考虑其所接受的治疗是否随机分配而来,实际上已经破坏了随机化的原则。

3)实际治疗分析:比较①+③与②+④。

分析方法是按每一病人实际所接受的治疗来进行。

但因为比较的对象非随机组,可能存在选择偏倚。

4.偏倚的相关问题混杂偏倚产生的条件:(1)首要条件是混杂因素必须是所研究疾病的危险因素;(2)其次混杂因素在暴露和非暴露组间分布不均特征:(1)混杂因素必须是所研究疾病的危险因素;(2)混杂因素也与所研究的暴露因素有统计学联系;(3)混杂因素不应是暴露因素与疾病因果链中的一个中间环节。

偏倚的防止与控制1、设计阶段:防止选择偏倚和混杂(1)设计方案优选:同期随机对照>前瞻>病例对照(2)研究人群来源的选择A、限制;B、匹配;C、随机化分组;D、多途径病例对照;2、资料收集阶段:预防信息偏倚3、分析阶段:控制混杂:标准化方法;分层方法;加强质量控制选择偏倚的控制:发生在流行病学研究设计阶段。

(1)在设计方案及研究方法的选择上,应当选择论证强度大的设计方案(2)严格掌握研究对象的纳入和排除标准,保障较好的代表性(3)采用多重对照(4)随机化原则信息偏倚的控制:发生在流行病学研究资料收集阶段(1)尽可能采用盲法:是消除测量性偏倚的最有效方法(2)采用客观指标的资料(3)正确应用资料收集的手段,采用调查技巧避免回忆偏倚(4)严格质量控制混杂偏倚的控制:发生在流行病学研究设计阶段和资料分析阶段(1)严格的科研设计(2)随机化方法:不仅平衡掉治疗组和对照组的各种已知的、测量的可能影响疗效或预后的因素,而且也平衡了各种未知的、未测量的影响疗效和预后的因素。

(3)限制:是指对入选研究的研究对象的特征加以限制。

(4)匹配:为病例组的每一个研究对象按照可能的混杂因素匹配一个或几个具有同样特征的对照,然后进行比较。

(5)分层分析:指将科研资料按某些影响因素分成数层进行分析。

(6)标准化分析:当比较两个率时,如两组对象内部构成存在差别足以影响结论,可用率的标准化加以校正,亦即使可能影响结果的因素受到同等的加权,则这两个率可比,无偏倚,这种方法称为标准化。

(7)多变量分析5.Meta分析中应该注意的问题(1)制定研究文献的入选和剔除标准,收集相关的文献资料,评价文献的质量,筛选出符合Meta分析要求的合格文献,整理相关资料;(2)根据临床试验结果的数据类型,在进行资料合并之前需要明确效应指标。

(3)进行资料合并的前提要求所有被合并资料具有同质性,在做meta分析时一定要结合专业知识进行异质性分析。

(4)异质性检验,如同质的,则选用固定效应模型;存在异质性则选用随机效应模型,对各研究的效应合并分析(5)敏感性分析:通过敏感性分析考查影响Meta分析研究结果的主要因素,解决不同研究结果的矛盾性,发现使结论不同的原因(6)亚组分析:过多的做亚组分析往往使meta分析失去代表性,所以要在研究设计时就考虑尽量避免亚组分析。

(7)偏倚的控制:Meta分析本身属于观察性研究,在设汁、资料收集、统计分析过程中必然存在着偏倚,资料质量评判与取舍时也会产生偏倚,其中最突出的是发表偏倚,要控制偏倚的办法是尽可能收集全部研究资料。

(8)Meta分析的结果仅仅是对现有的纳入研究综合分析得出的,研究者需要不断收集新的研究资料以及更新结论Meta分析本质上是一种观察性研究,其基本过程包括提出问题,制定研究计划,检索、评价相关文献,数据统计分析,讨论和报告结果等。

Meta能解决的问题:放大统计功能;解决研究分歧意见;引出新见解;增强结论的可靠性6.内部真实性与外部真实性的联系内部真实性(internal validity)研究结果与实际研究对象真实情况的符合程度,它回答一个研究本身是否真实或有效。

改善措施:限制研究对象的类型和研究的环境条件。

外部真实性(external validity)研究结果与推论对象真实情况的符合程度,又称为普遍性(generalizability)。

它回答一个研究能否推广应用到研究对象以外的人群。

改善措施:增加研究对象的异质性,使得研究对象的代表性范围扩大。

1)如果研究的推论代表性不好,内部真实性可能好,而外部真实性差。

2)增加研究对象的同质性(如限制类型如年龄、职业、体质特征或疾病分型等),可改善内部真实性。

增加研究对象的异质性,可改善外部真实性。

3)在实际研究需综合平衡考虑研究对象的同质性和异质性问题。

7.巢式病例对照研究(nested case-control study)基本原理:1)按队列研究方式进行:选择一队列,收集基线资料,采集所研究的生物学标志的组织或体液标本储存备用2)随访: 随访到出现能满足病例对照研究样本量的病例数为止3)匹配: 按病例进入队列的时间、疾病出现时间与性别、年龄等匹配条件,从同一队列选择1个或数个非病例作对照,抽取病例与对照的基线资料并检测收集的标本4)资料处理: 按匹配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处理资料优点:①因果关系清楚②资料可靠③论证强度高④省时省力省钱⑤适合于分子流行病学研究8.推荐分级的评价、制定与评估(Grading of recommendations assessment, development andevaluation)GRADE证据分级及推荐强度影响推荐强度的因素:证据质量、利弊权衡、价值观和意愿、成本(资源分配)评价:这是第一个从使用者角度制定的综合性证据分级和推荐强度标准,以易于理解、方便使用为特点。

GRADE分级,更关注转化质量,从证据分级出发,整合了分类、分级和转化标准,它代表了当前对研究证据进行分类分级的国际最高水平,意义和影响重大。

GRADE同样适用于制作系统评价、卫生技术评估及指南。

世界卫生组织已经采用GRADE标准制定甲型流感H1N1指南。

GRADE最佳的运用要求系统评价备选管理方案对所有病人重要结局的影响。

系统评价中的证据质量分级反映的是我们认为效应估计值正确的把握程度。

GRADE系统较之其他系统的优势:由一个具有广泛代表性的国际指南制定小组制定;明确界定了证据质量和推荐强度;清楚评价了不同治疗方案的重要结局;对不同级别证据的升级与降级有明确、综合的标准;从证据到推荐全过程透明;明确承认价值观和意愿;就推荐意见的强弱,分别从临床医生、患者、政策制定者角度做了明确实用的诠释;适用于制作系统评价、卫生技术评估及指南;9.效用值为了使多样性的结局能够更好的比较,需要预先将各种结局转换成同一单位的变量,即效用。

效用值是一种表述结局相对优劣的数量化指标,根据生理功能对每一种疾病或不同的健康水平进行量化得到其效用值,由0~1表示。

1表示该临床结果十分令人满意,如完全健康,而0则常用于表示几乎不能接受的临床状况,如死亡。

介于当中的健康状况则赋予0-1间的数值,一些特别的健康状况因生活质量特别差也可能被赋予负数。

10.交互作用与效应修饰交互作用:当两个或多个因子共同作用于某一事件时,其效应不同于两个或多个银子单独作用的效应时,表明因子见存在交互作用。

①正交互作用:总效应等于或大于各病因的单独作用的总和称协同作用。

②负交互作用(拮抗作用):联合作用的总效应小于各病因的单独作用的总和。

交互作用与混杂的区别:交互客观存在,与设计无关;交互恒定值效应修饰:指在多因素疾病的病因研究中,某一因素的存在可以改变疾病危害因素的病因效应。

效应修饰在既往的流行病学教材中通常被称为交互作用。

两者都与研究设计无关,是研究中存在的一种客观现象,是需要在研究中努力寻找和发现的。

两者都与研究的有效性无关,作为一种客观效应,是研究者及其希望了解并报告的,应加以准确而详尽的描述。

两者都可以通过统计学方法定量描述,并加以评价,但是不可能去除。

11.科学研究方法的基本步骤(比如诊断试验的研究设计、病例对照研究的设计)诊断试验研究设计的方法:1)确定研究目的2)确立标准诊断方法3)选择研究对象,根据标准诊断将这些对象划分为“有病-病例组”与“无病-对照组”4)用被研究的诊断试验同步地测试这些研究对象,将获得的结果与标准诊断比较,应用某些指标来评价该试验的诊断价值。

为了减少偏倚,在评价时应实行盲法的原则病例对照研究的设计:横断面研究设计模式:病例对照研究设计模式队列研究设计模式随机对照试验(RCT)研究设计模式临床流行病学(clinical epidemiology)是在临床医学领域内,引入了现代流行病学及卫生统计学的方法学,从患者个体的诊治,扩大到患病群体的研究,以探讨疾病的病因、诊断、预防、治疗以及预后等临床规律,并进行严格地设计、衡量和评价的临床基础科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