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本课程开发之对联一

合集下载

校本课程系列一

校本课程系列一

校本课程系列一中国对联文化编者:崔亚红目录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安排表课程实施纲要第一讲汉字与对联第二讲对联定义、类别第三讲对联的美学价值(上)第四讲对联的美学价值(下)第五讲对联句式第六讲对联句法、结构第七讲对联鉴赏与创作(一)第八讲对联鉴赏与创作(二)第九讲对联鉴赏与创作(三)第十讲对联鉴赏与创作(四)第十一讲对联收集与交流(一)第十二讲对联收集与交流(二)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安排表《中国对联文化》校本课程实施纲要课程名称:《中国对联文化》课程来源:原创授课教师:崔雅鸿教学材料:①自编教学讲义(教师用)②自编《中国对联文化》(学生用)课程类型:中国传统文化学授课时间:由学校教务处安排授课对象:高一学生、高二学生一、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本课程名为“中国对联文化”。

设置本课程旨在激发学生热爱中国传统文化的情感,培养学生了解并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本课程为任意选修课,适合高中一年级或二年级学生选修。

本课程需用10~12课时完成教学任务二、学时分配三、课程内容和基本要求第一章对联与对联文学1汉字与对联2对联定义、类别3对联史话【基本要求】了解对联的历史;掌握对联的价值。

第二章对联的美学价值与实用价值1对联的美学价值与实用价值2对联结构是声律结构3对联、律诗、骈文句式4最佳对联的句法、结构5长短联的划分【基本要求】掌握对联的基本结构、句式。

第三章对联鉴赏与创作的基本要求1平仄合律2对仗工整3文意切题【基本要求】继续了解对联的基本特点,了解对联创作的基本要求。

第四章名联鉴赏1大量使用重字2两字颠倒自重自对3在三七结构4用韵联5哀感顽艳的挽联6李调元题北京四川会馆7何绍基题岳阳楼联8郑板桥六十自寿联9昆明大观楼长联【基本要求】鉴赏对联,介绍历史上有名的对联,更深入感受对联的魅力。

四、主要参考书目余德泉《对联格律》;余子衡《对联平仄的宽严》;王永龙《谈谈对句》;罗琛原《对联写作基本知识》;李岫春《楹联大全》;裴国昌《中国楹联大辞典》理论篇;梁羽生《楹联的各自为对格》五、课外学习要求课外通过网络查找有关资料,如有条件,参观名胜古迹,或观看有亲影音资料,加深对对联的认识和直观感受。

“善”联

“善”联

楹联校本课程之“善”联集锦1.齐眉举案同走幸福路;善意萦怀共建和谐家2.厚德载天地;善行贮乾坤3.上善若水水泽万类而无声;厚德载物物怀天宝益不骄4.喜庆龙年天天美;善图妙春日日新5.上善若水,情深似海;厚德载物,恩重如山。

6.上善若水依山伴谷芳流远;厚德载物晓月晨阳辉耀长7.上善若水利万物不争;厚德载物容天下已泽8.向阳门第春常在;积善人家庆有余9.养心莫善寡欲;至乐无如读书。

10.水惟善下方成海;山不矜高自极峰。

11.右军书法晚来善;庾信文章老更成。

12.乐善不言而果事;养心有取老庄书。

13、岂因果报方行善;不为功名亦读书。

14、每闻善事心先喜;得见奇书手自抄。

15、言以思真归浑厚;气因善养得和平。

16、非关因果方为善;不计科名始读书17、雅善既崇东汉艺;天然且爱北朝书。

18、在福则冲乐善不倦;与道大适即事多欣。

19、交满四海乐道人善胸罗万卷不矜其才。

20、观书要能自出见解;处世无过善体人情。

(集多宝塔碑字)21、百善孝为先,论心不论迹,论迹自古无孝子;万恶淫为首,论迹不论心,论心天下无完人。

22、心善受天之恩则,人美受地之庇佑23、诵经求佛保平安善哉善哉多行不义必自毙罢了罢了24、上联:美非美,金非金,木非完木,鱼非游鱼,香油筒进和尚敲,念阿弥佗佛,善哉善哉金有锋,木有生,水软无骨,火炎无牙,四行尽存土地中,问一句苍天,何解何解25、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26、人之为善,百善而不足。

--(宋)杨万里27、善人者,人亦善之。

——管仲28、善良,是一种世界通用的语言,且盲人可感之,聋人可闻之(马克-吐温)29、善良的行为使人的灵魂变得高尚(卢梭)30、慈善的行为比金钱更能解除别人的痛苦(卢梭)31、和睦家庭增福寿下联:善良人家多康宁横披:平安是福32、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

33、德自静中悟;善从宽处积。

34、善行播四海;德政惠三江。

35、善宽春日暖;德厚福星高。

36、德臻身自洁;善良艺尤精。

开发楹联校本课程,创建特色校园文化

开发楹联校本课程,创建特色校园文化
三、楹联作 为校 本课程资源开发和
应 用 的 可 能性
教育部颁发 的 烷 善中华 优秀传统 文, f L  ̄ - 育指导纲要》强调 ,要分 学段 有 序推进 中华优 秀传统 文化教 育 ,把 中华 优 秀传统 文化教 育系统 融入课程 和教材 体 系 ,全面提升 中华 优秀传 统文' f t -  ̄育
入县城示范性高 中 , 致使农村普通高 中 生源素质越来越差 。而常规教学 内容过 难 、教学 内容和实际生活脱节严 重影 响 了学生 的学 习兴趣和积极性 。楹联校本
课程 从 学 校实 际情 况 、学 生 的特 点 出 发 ,基于学校 、学 生的现 实展开 ,以发
的佳 联。传承 学校对联 文化 ,挖掘校 门 对联 蕴涵 的 教育 价值 有 非常积 极 的意 义 。横额中的 “ 三江书院”的三江 :琴
展学生个性 、培养学生能力 为出发点和 终极 目标 ,让学生主动参与课堂 。课 堂 围绕学生感兴趣 的楹联 知识设计教学方 案 ,满足学生需求 ,适应学 生发展 ,形 成师生互动 、生生协作 、人人参 与的课 堂氛 围,让课堂充满活 力和创造 力。从
善 念 、理解 他 人 、尊老 爱 幼 、扶贫 济 困、关心社会 、尊重 自然 , 培育集体主 义 精神 和 生态 文 明意 识 ,形成 乐 于奉 献 、热心公益慈 善的良好风 尚。利用楹
联 开展 以正心笃 志、崇德弘毅 为重点 的
外 元朝 中书 左丞 相拜 住 有奏折 言 中 的 “ 三畏 ” :畏辱祖宗 ;畏天下事大 ,识见 未尽 ;畏年少不 克负荷 。 “ 九思 ”指 : 视思明 、听思聪 、色思温 、貌思恭 、言 思忠 、事思敬 、疑 思问 、忿 思难 、见德 思义 。无论哪种解释都认 为 :做 人做 学 问应该心怀敬畏 ,自省反思。下联指 出 文 似看 山不 喜平 ,写文章 忌 讳平 铺 直 叙 ,而要九曲回肠 、江翻浪 涌。对联 构 思巧妙 ,精于用典 ,令 人过 目难 忘。它 激励着一代代安流中学人艰 苦创 业、一 届届 莘莘学子茁壮成长 。弘扬学校对联 文化 “ 三畏九思”精神 ,提 高学 生人 文 素质 ,并将其渗透到学生的思想品德 以 及养成教育中 ,让学生在人生道 路上写

教务处对联大全

教务处对联大全

教务处对联上联:联报纷呈,学海泛轻舟,怀文教改潮头立下联:楹花独秀,校园弘雅韵,国粹传承天下闻上联:史厚根深,教泽飞扬千载韵下联:德馨才伟,校风领秀一城春上联:教案写春秋,三尺讲台生杏雨下联:和谐融德智,一支粉笔吐心声上联:教古今书,三尺讲台圆美梦下联:师中外法,一方净土谱新章上联:批卷阅章,教案千篇铭校史下联:传经解惑,讲台三尺育贤才上联:教化最无私,迎来校内春光好下联:师心全是爱,托起人间旭日红上联:办学廿载,课堂高效文理并茂,东风送暖香满教苑下联:执庠一方,特长名优艺体齐飞,宝地迎春誉扬楚天上联:校名九易,校址七迁,惟校训校规一脉传承,雅正誉三湘四水下联:师道百年,师恩十载,喜师风师德二中赓续,谨严培万树千葩上联:一流教师培养计下联:万千学子育成才上联:园丁励志栽桃李下联:伯乐成心育英才上联:育英才、七尺讲台、口若悬河、侃侃千言传真谛下联:树风范、三寸秀笔、纸似枫叶、洋洋万语落华章上联:承先启后一百载栉风沐雨育桃李下联:继往开来新世纪披星戴月展宏图上联:师成四海树人德望比金玉;学入三山饱蕴才华如璞石。

上联:上联:知天文通地理莘莘学子携手共进鱼跃龙门下联:培栋梁育英才代代园丁含辛茹上联:教尚崇德,五秩苦耕耘,甘雨惠风培秀木下联:校孚信誉,一流争创建,古城学府出英才上联:尧德舜功,座座校园沾雨露下联:师模世范,莘莘学子度津梁上联:展百年教育宏图,用爱沟通,力聚心凝,和谐风把校垣度下联:兴万载人才大略,以情灌溉,春华秋实,桃李香随捷报飞上联:育德培才,笔写春秋桃李艳下联:尊师重教,情牵校苑栋梁多上联:融入爱心,园丁桃李一般亲,教苑芬芳滋澍雨下联:长垂表帜,正气新风万载扬,人文蔚起沐春晖上联:育千秋德,教一技长,青春舞动蹁跹影下联:绘廿载图,创二次业,学院激扬浩荡风上联:校分三部,教逾千员,马列铸灵魂,陶冶人才肩重任下联:会集二招,堂欢五百,师生倾肺腑,乐输心血献余年上联:基地挂牌,百年学府兴骈对下联:楹联立校,一代师生耀岱峰上联:庠序沐新风,融汇古今,恢弘教化千秋盛下联:莲池来活水,贯通中外,厚重人文一脉香上联:校园漾春风,助推学子放飞梦想下联:书苑培国栋,恰待师尊展示才华上联:千年古校,教帜高扬,看熠熠黉门,满园桃李馨天府下联:一片丹心,宏图大展,喜煌煌骏业,百代人文灿斗城上联:移联入杏坛,教学相长先行者下联:率众扬国粹,翰墨连传后继人上联:求是创新,三尺讲台圆彩梦下联:育英倾爱,四时教圃荡春风上联:忆五校融和一体,园丁济济生花笔下联:喜十庚浩荡千祥,学子莘莘揽月才上联:书院启雄风,业授英才成国器下联:濂溪传厚德,教兴特色绘新图上联:师承孔孟,追千载儒风,融通今古学为用下联:理秉程朱,开百年教化,厚富湖湘修更行上联:科教育人,业敬黉门追远梦下联:栋梁兴国,才培大木柱长天上联:育国之砥柱、志者明天,资水正扬帆,桃李三千开愿景下联:看教以精心、学而勉力,雪峰堪揽月,鲲鹏九万壮黉门上联:国学共承传,传教求知,知行并重崇真善下联:英才凭化育,育人立德,德艺双馨树栋梁上联:汇名流,创重点,九十年勤实严活,一代风华光校苑下联:作师表,育英才,几百个春秋寒暑,万千桃李艳神州上联:久慕学风,借左右双流,激扬书院兴文藻下联:昌隆教化,为古今一理,迭出雄才报国家上联:教学领航,答卷百分惊天地下联:匾牌垂范,殊荣满国出实中上联:吞珠吐玉,学府龙门通海宇下联:育李培桃,黉墙桂榜灿金秋上联:勤培茗业人才,架中外桥梁,独向教坛扬一帜下联:远辟书山梯径,洒春秋雨露,喜看桃蕊满千川上联:教化泽天下,忆当年哲理精研,厚德广弘,洋风渐进培元地下联:人文著海西,喜今日校区再拓,庆云正起,大木重围映雪楼上联:历六秩杏坛,振铎传薪,树木育才频化雨下联:培万千学子,腾蛟起凤,感恩怀德唱春风上联:学府应天时,常邀化雨滋梁栋下联:南湖聆圣教,每伴书声话乐忧上联:叶引春风,根吮化雨,桃李芬芳下成蹊下联:丹心励耕,薪火承继,兰桂飘香气幽远上联:学海挂春帆,教苑腾龙龙破壁下联:儒风扬凤羽,盐城逐梦梦飞天上联:扬楹联帜,一校育才昭特色下联:诵弟子规,八方歌德壮和声上联:六秩鼓雄风,振铎兴庠,教苑喜驰千里马下联:八中谋大业,励精图治,鳌峰高展九霄鹏上联:修身尚德,治学尚严,五十年化雨遂心,栋梁林立辉煌路下联:报国崇才,为师崇信,万千缕春风播爱,事业日新锦绣篇上联:教苑乐耕耘,任化雨描红,春风抹绿下联:学年宜奋发,趁朝阳吐焰,夜月飞霜上联:德彰崇信,学蔚创新,五十年化雨催花艳下联:师表育人,教研求实,八百里春风漾墨香上联:百工写楹联,此校可称一绝下联:万企求桃李,先生自有千秋上联:光宗育才,学贯中西通四海下联:华胄接薪,校传诚毅重十方上联:校址五迁,终居梅菉,几历沧桑,齐心培国栋下联:黉名六易,确定二中,诸方拼搏,协力育人才上联:庠序立宏基,百载树人,芬芳桃李馨天下下联:教坛培哲理,千秋琢玉,灿烂诗文耀古今上联:桃李芬芳,万卷图书藏俊彥下联:师生儒雅,百年底蕴竞风流上联:八系竞秀,和谐校园,绽放异影下联:桃李共欢,锦绣经管,喜迎新春上联:古校新颜,千位师生争上榜下联:同舟共济,百年桃李艳中华上联:明窗净几书声,呈现校园新气象下联:星亮阳光雨露,栽培祖国好人材上联:百廿年厚德育才,与国同昌,喜教泽长流,甘化清泉滋秀木下联:九千里大鹏奋翮,拿云有志,看春风永驻,每扬文韵灿金陵上联:不负校名,播下真情收获玉下联:常凭精彩,修成健翼放飞鹏上联:校历百年,杏坛高照长燃烛下联:名驰万里,学子都成有用材上联:三尺讲台,传道广求千里马下联:十年树木,识才皆作九方皋上联:化雨一中,育李培桃,花开烂漫八千树下联:讲台三尺,崇文弘德,信领风骚五十年上联:龙山走笔,豹水铺笺,百载校风研墨,绘就锦图光华诞下联:学友如潮,庠园似岸,一中书浪冲天,化成妙句壮永兴上联:同建新庠序,载舞欢歌兴伟绩下联:美观教学楼,尊师敬业出英才上联:教化兴黉有序,看一中步步登高,师肩垒直拿云路下联:清湾润物无声,喜万栋源源拔起,国器唱红圆梦歌上联:历百廿芳华,兴庠有道,融校魂在梦想中,欣今日举觞称庆下联:滋万千桃李,润物无声,培大木于春风里,信明朝揽月拿云上联:育英才,四秩光阴留教圃下联:雕栋梁,三千桃李慰园丁上联:迎一朝霞光,展宏图伟业,海校师生济济人才创辉煌成绩下联:揽九天明月,抒壮志豪情,示范高中莘莘学子谱锦绣篇章上联:乐育英才,华园化雨滋桃李下联:畅游学海,冠校春风起凤龙上联:春风送暖,和谐校园绽万树蓓蕾下联:旭日东升,三尺讲台展千秋画卷上联:开来予怀来,庠序新添文化业下联:流韵皆雅韵,楹联溢出校园门上联:育智培仁,千秋儒学源洙泗下联:修身达德,半壁清风效圣贤上联:一生献教坛,遍树李桃于塞上下联:卅载耕联苑,长标风雅在楹间上联:清水映朝晖,老年大学迁新址下联:师生争破壁,奋进求知谱杏坛上联:荆门辉宝地,诚朴毅勤,培桃育李三千树下联:教苑耀东方,传薪解惑,振铎兴庠二十年上联:冠校育人,人才济济千行福下联:华园治学,学子莘莘五载春上联:七旬历沧桑,教帜高扬,看熠熠黉门,无声润物三春雨下联:双遗添锦绣,宏图大展,喜煌煌骏业,有志育才百代功上联:课改创新招,书香化作凌云鸟下联:国考换旧貌,学子荣登大雅堂上联:杏林兴教,振铎传薪图远举下联:黉苑树人,腾龙翥凤启新程上联:绿色校园扬国粹,试点教联,师生汗洒千株绿下联:红旗学府铸灵魂,培桃育李,苗圃花开万朵红上联:乐学重光,往学开来学,世世被春温至教下联:崇儒再振,后儒继先儒,人人欣道脉流芳上联:立校维仁,百载春风,桃芳李艳荣资水下联:育才崇德,一堂化雨,凤舞龙飞向楚天上联:英才满天,为校园雨露润下联:栋梁遍地,乃师长心血浇上联:历五十春秋,夜雨书声,桃李争芳扬校誉下联:倾一腔心血,银灯墨韵,财经授业育英才上联:礼乐修心,文雅风华一校馥下联:堂厅溢彩,德才气韵满庭芳上联:太仓桃李映春光,看专业育专才,信有良师宣教化下联:沃壤栋梁支广厦,以特长扬特色,但凭佳绩报传承上联:七秩铸殊荣,看黉门守正维新,业兴碧水丹山处下联:一中弘特色,喜学子求真向善,梦逐春风化雨时下联:替国树才,教必有方上联:教化最无私,迎来黄草新苗绿下联:师心全是爱,托起青春旭日红上联:师德流芳,学苑不乏传道手下联:春蚕可敬,儒林多是状元郎上联:正楷写通知,录取新生,师范先行示范下联:篆书成对子,弘扬国粹,联心可以连心上联:播雨耕云,三尺讲台奠基阳光伟业上联:振铎兴教,九秩春风育满园桃李下联:腾蛟鸣凤,一中学子成百业栋梁上联:三尺讲台,纵论科学进步育桃李下联:一支粉笔,横书人类文明惠栋梁。

学校校本教研活动对联(3篇)

学校校本教研活动对联(3篇)

第1篇下联:深耕细作铸校魂,桃李芬芳满园春横批:校本教研正文:博采众长研教艺,匠心独运育英才岁月如歌,时光荏苒,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离不开一代代教育工作者的辛勤耕耘。

在我国,校本教研作为一种重要的教育研究形式,已经成为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

为传承优良教育传统,激发教师创新活力,我校特举办校本教研活动,以期博采众长,匠心独运,培养一代代优秀人才。

上联“博采众长研教艺”,寓意着教师们应广泛汲取前人的教育智慧,不断丰富自己的教育教学理论,以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学能力。

这里的“博采众长”不仅指借鉴他人的成功经验,更包括对教育教学规律的深入探索。

教师们应立足本职岗位,深入研究教材、教法,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标,不断创新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研教艺”即研究教育教学艺术,强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艺术性,使教育过程成为师生共同成长的过程。

教师们要善于发现学生的个性特点,因材施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下联“匠心独运育英才”,表达了教师们要以匠心精神,培育一代代优秀人才。

这里的“匠心独运”指的是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具备独特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

教师们要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关注学生的个性需求,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在适合自己的教育环境中茁壮成长。

“育英才”即培养优秀人才,强调教师们要肩负起为国家培养栋梁之才的重任。

教师们要关注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心健康,努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横批“校本教研”,是对本次活动的总结和概括。

校本教研活动旨在通过教师们的共同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实现学校教育教学的可持续发展。

深耕细作铸校魂,桃李芬芳满园春校本教研活动,不仅是一次教育教学的盛会,更是一次精神文化的盛宴。

在这个充满活力的平台上,教师们可以分享教育教学经验,探讨教育改革发展,共同为学校的教育事业贡献力量。

小学对联校本课程教材

小学对联校本课程教材

小学对联校本课程教材小学对联课程技巧篇第一课:析字联清代文学家李调元以善对而闻名。

某日调任广东当学政,有一牧童故意在李经过的路上以三块石头垒成一座石桥。

李坐轿路经此地,石桥被轿夫踢倒,牧童责问轿夫,双方争吵不休。

李调元下轿调解。

牧童说:“你既是李大人,听说善于作对,小子出个上联请你对吧!”李调元欣然答应。

牧童念道:踢破磊桥三块石李调元想了好久,竟未能对出,只好约明天再来应对。

回家以后,冥思苦想,茶饭无心,妻子问其所以,他微微一笑,在纸上写了一个的“出”字,然后用剪刀一剪,剪成两个“山”字。

李调元恍然大悟。

于是次日一早即到约定地点,见到牧童,对出了下联:剪开出字两重山牧童哈哈大笑:“李大人,这下联恐是你夫人想出的吧?”李调元吃惊地问:“汝何以知之?”牧童答道:妇人常与针线、剪尺打交道,男子汉大丈夫则应将剪子换作斧头。

何不就将下联改为:劈开出路两重山李调元面红耳赤,但内心颇为佩服。

那牧童却又说:“我再出个对子你对吧!李大人是文人学士,饱读古文,会做文章,我就以此为题。

”说完,又念出一个上联:古文人做,做诗做赋做高官李调元觉得此联亦颇难对,只好再次回到家中,和众门客绞尽脑汁,终于想出了下联:八刀心忿,忿世忿命忿穷途谁知李调元第二天向牧童念出下联,又被牧童取笑:这分明是个穷书生对出来的。

李大人是达官贵人,对出这样穷酸气的对子于身份不符。

不如改成:一大口吞,吞云吞雾吞江海这样才有气魄呢!李调元听了,不禁连连点头,称赞这牧童是个奇才……读一读:闲看门中木。

思间心上田。

少水沙即现。

是土堤方成。

独生子女好。

只爱鱼羊鲜。

冻雨洒人东两点,西三点。

切瓜分客横七刀,竖八刀。

天下口,天上口,志在吞吾。

人中王人,边王意图全任。

冰冷酒一点,两点,三点。

丁香花百头,千头,万头。

资料袋:冯二马,驯三马,冯驯五马,诸侯。

伊有人,尹无人,伊尹一人,元宰。

古木枯,此木成柴。

女子好少女,更妙。

人曾是僧人,弗能成佛。

女卑为婢,女又可称奴。

经典的学校通用对联大全

经典的学校通用对联大全

经典的学校通用对联大全---一、引言学校对联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是学校建筑文化的体现,也是激励学生积极向上的精神力量。

本文将为大家精选一些经典的学校通用对联,希望能够在学校的校园和教育活动中得到广泛应用,以激发学生的自豪感和归属感。

二、经典的学校通用对联以下是一些常见、经典的学校通用对联:1. 校训对联:- 知行合一,德才兼备- 尊德重行,求真力行2. 教育理念对联:- 公正平等,悉心呵护- 活动多样,兴趣为主3. 学校口号对联:- 自强不息,奋发向前- 学贯中西,德育兼修4. 教育使命对联:- 育人为本,启迪人生- 参与社会,培养栋梁5. 师道尊严对联:- 德才兼备,教学为怀- 教书育人,榜样引路6. 学生成长对联:- 敬重师长,亲近同学- 求知勤奋,创造未来7. 校风文化对联:- 和谐包容,品德高尚- 丰富多彩,阳光向上8. 校园环境对联- 绿树成荫,花香四溢- 建筑精美,环境优美三、使用指南1. 在校园中作为装饰:在校园的重要位置,如校门、教学楼入口,校园广场等地方用对联进行布置,增添校园文化氛围。

2. 每周或每月变换:定期更换对联,让学生和教职员工对不同的对联有新的感受和启发。

3. 教育活动中使用:在各类教育活动中,可以将对联作为活动主题,激发学生的参与和热情。

4. 学生手册或学校简介中使用:选取适合的对联,作为学校宣传资料中的一部分,突出学校的文化特色。

四、总结学校通用对联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可以激发学生的爱校情怀,也是校园文化的载体之一。

本文提供了一些经典的学校通用对联,并提供了使用指南。

希望这些对联能够得到广泛应用,为学校的建设和教育工作增添新的活力和魅力。

> 注:本文所选对联仅供参考,具体使用时应根据学校的特点和需求进行调整。

开发楹联校本课程 传承中华传统文化

开发楹联校本课程 传承中华传统文化

开发楹联校本课程传承中华传统文化作者:齐浛来源:《北京教育·普教版》2014年第09期《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

”什么是语文素养?我认为,它既包括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和运用,更包括对文字背后历史文化的了解和挖掘。

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楹联文化集音韵、词汇、语法、修辞、写作等语文知识与能力于一身,其内容包括天地山川、社会人文、风土人情之人生万象;其内涵承载哲学思辨、审美道德,乃至与书法艺术相得益彰,是学生全面提高语文素养的宝贵素材。

长久以来,在国家课程中因为时间、地域、师资等原因,没有办法将楹联作为必学内容进行课程规划,但是在最新的高考改革中却明确提出将楹联作为高考的知识点出现,这恰恰说明国家认识到这一古老的文学形式在语文学习中有着独特的作用和魅力。

我校结合自身的特点及办学思想在三年前开始了“楹联文化校本课程”的开发实践工作,通过三年来课题组成员的辛勤探索和研究,已经形成了基本的楹联教学体系,撰写了相关教材,师生在学习过程中得到了传统文化的滋养。

以楹联为线索,浓缩文化精粹中华文化上下五千年,从最早的《诗经》到传世的《红楼梦》,从百姓的衣食住行到朝廷的兴亡更替,如何对这些包罗万象的知识,进行梳理、撷取,选择适合初中学生学习的内容,是我校在课题研究中的重要环节。

依据课题规划中设计的课程目标,我们把目光锁定在距离学生较近的文化领域,让他们能够在学习中可看、可观、可感,让学习始终不脱离实际,符合中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因此设计了如下的几个板块内容。

第一,走进京都,探中学联。

在一个学期的楹联基础知识学习后,学生就开始了主题型实践类的学习活动。

我们决定先从身边的地域文化开始学习探究之旅,在六年级下学期,教师设计了关于“老北京文化”的楹联学习,包括“老北京的餐饮”“老北京的买卖”“老北京的医药”“老北京的戏楼”“老北京的名人故居”5个学习板块。

每个内容都是以楹联作为切入点,同时介绍相关的历史材料,布置研究任务,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此处探究、了解,随后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介绍,积累和创作相关主题的楹联。

综合实践活动课《对联文化》教学设计

综合实践活动课《对联文化》教学设计

综合实践活动课《对联文化》教学设计一、活动主题的产生:生活中,我们处处可以感受到丰富多彩的中华传统文化。

如陶瓷、国画、剪纸等。

根据我校校本课程《对联文化》开发与实践研究的设计安排,要以对联文化为主题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对学生进行“回味经典、弘扬传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专题教育。

因此,我们组织学生围绕这一课题,自主选择其中的研究内容,讨论的结果,学生们的话题集中到春节、挽联、婚联、店铺联、贴对联、写春联上来。

有的同学说:“我们农村孩子,年年见到的,年年接触到的是新春佳节家家户户张贴的大红春联,我们喜欢看,觉得挺有意思的。

”有的说:“在生活中,我们还经常看到办喜事的婚联,老人过生日时写的祝寿联……有喜欢积累词句的学生说:“对联用词简短准确,表达的意思令人回味,我有研究的兴趣。

”“读的时候我还感到和谐动听。

”“我还见过一些有趣的对联……”。

在议论中,学生们都感到了对联的语言、对仗、声律都体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与精深。

就这样,我们确定将“家乡对联大搜集”作为这次综合实践活动课的主题。

二、活动的设计与实施(一)活动目标1、初步学会利用科学的方法开展调查,搜集对联知识,了解对联的发展史,寻找古往今来形形色色的春联、婚联、挽联及趣联故事。

2、培养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去调查、去思考、去探究等综合能力。

3、陶冶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操,形成乐于合作学习的品质,感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进行爱国教育。

(二)活动过程•第一阶段•1、选择和确定活动的主题在多姿多彩的中华传统文化中,同学们选择了研究“对联”。

对于对联,又需要了解哪些知识呢?同学们在交流中各抒己见,有的认为需要了解对联的来历,对联的发展史;有的认为需要研究生活中形形色色的对联,感受其中的语言美,对仗美及声律美;也有的对趣联故事感兴趣,准备在此方面进行搜集……在学生讨论的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把众多的问题归类,确定研究专题:①对联的来历及发展;②趣联故事;③生活中的对联(春联、挽联、婚联)。

开发楹联校本课程,创建特色校园文化

开发楹联校本课程,创建特色校园文化

开发楹联校本课程,创建特色校园文化作者:丁立新张炼煌来源:《广东教育·综合》2015年第04期楹联又称对联,俗称对子,它言简意赅,对仗工整,平仄协调,韵调和谐,寓意含蓄隽永,是一字一音的汉语言的独特艺术形式,是学生学习词性、韵律、对偶修辞的好方法。

对联艺术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是诗词曲河流中的一朵浪花,是汉语言文学中永不凋谢的奇葩。

作为汉语言文学的教育者,关注对联在教学中的渗透,具有重要的积极的意义。

一、楹联作为校本课程资源开发和应用的必要性我们学校是一所农村非重点中学。

近年来,随着农村经济条件和交通状况的改善,大多数家长千方百计将子女送入县城示范性高中,致使农村普通高中生源素质越来越差。

而常规教学内容过难、教学内容和实际生活脱节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楹联校本课程从学校实际情况、学生的特点出发,基于学校、学生的现实展开,以发展学生个性、培养学生能力为出发点和终极目标,让学生主动参与课堂。

课堂围绕学生感兴趣的楹联知识设计教学方案,满足学生需求,适应学生发展,形成师生互动、生生协作、人人参与的课堂氛围,让课堂充满活力和创造力。

从而形成特色校园文化,促使学校走上内涵发展的道路。

二、楹联作为校本课程资源开发和应用的重要性教育部颁发的《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强调,要分学段有序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系统融入课程和教材体系,全面提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师资队伍水平,着力增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多元支撑。

纲要强调,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和“中国梦”宣传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推动文化传承创新的重要途径,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基础。

楹联文化是中华民族语言习惯、文化传统、思想观念、情感认同的集中体现,凝聚着中华民族普遍认同和广泛接受的道德规范、思想品格和价值取向,具有极为丰富的思想内涵。

开发楹联校本课程,创建特色校园文化

开发楹联校本课程,创建特色校园文化

开发楹联校本课程 ,创建特色校园文化摘要:“楹联”又被称为对联,其具有对仗工整、平仄协调的特征,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内容。

通过开发楹联校本课程,进行特色校园文化的创建,不仅可以营造出充满文化气息的校园氛围,也有助于学生了解、学习及传承楹联,提高他们的人文素养。

关键词:楹联;校本课程;校园文化引言:近年来,受到外来文化的冲击,中华传统文化的发展陷入了困境。

楹联作为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通过开发楹联校本课程,不仅能拓宽学生视野,增强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还可以促进特色校园文化的创建,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

对此,学校领导及教师应该认识到楹联作为校本课程资源开发的必要性,将楹联引入课堂与校园,让学生可以近距离感受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1.开发楹联校本课程的重要意义以往初中生的学习基本是以教材上的知识为主,在课堂上教师基本不会增加其他相关的一些内容,这与新课标中所提到的相关要求明显不符。

新课标中着重强调了对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培养,而开发楹联校本课程,不仅可以形成特色的校园文化,丰富课堂教学内容,也有助于学生对楹联文化的了解与学习,助推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

楹联文化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语言习惯、思想观念与文化传统,有着极其丰富的思想内涵,通过开发楹联校本课程,可以更好地引导青少年学生明辨是非、奋发图强、遵纪守法、尊道爱幼、热爱自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与积极健康的人生态度,并能够自觉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传承优秀传统文化。

1.弘扬楹联文化,营造书香氛围校园是学生学习与生活的主要场所,由于他们正处于身心发育的重要时期,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干扰,通过创建特色校园文化,有助于学生更好地发展。

楹联文化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学校可以利用开发楹联校本课程,将楹联文化渗透到养成教育与德育教育之中,这既是教师应尽的义务,也有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

所以,教师要充分利用挖掘楹联中蕴藏的文化内涵,以合适的方式引发学生进行欣赏与学习,以此营造浓厚的书香氛围,让全校师生获得成长[1]。

小学校本课程_对联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小学校本课程_对联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对联》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对联的来历、发展过程和分类及形式特点,并能试着对对联。

2.在自我探究学习方式的基础上与大家进行讨论交流,进行学习资源的整合。

3.通过本课的学习,激发学生了解及学习对联的兴趣和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了解对联的产生及发展过程、写作要求和分类,感受对联独特的艺术魅力。

2.难点:了解对联发展的年代以及对联的形式特点要求。

教学过程一.互相交流同学们自己搜集的对联和老师带来的对联,导入新课二.说对联故事1.乾隆和纪晓岚的故事2.苏轼和佛印的故事三.对联的基本常识1.对联的起源及发展(学生先自读课本进行学习,后进行展示交流,教师适时补充)对联,也叫“楹联”、“楹帖”、“对子”。

楹,就是建筑物堂前的柱子。

题在两根对称的柱子上的文字就叫楹联。

楹联是从春联演化而来的,而春联的出现,则与桃符关系密切。

对联形成于唐宋,盛于明清,。

一直到明代,人们才开始用红纸代替桃木板,逐渐演变为我们今天所见的春联。

王安石《元日》。

3.对联的分类春联、楹联、婚联、挽联、寿联(重点了解不熟知的“挽联”)4、对联的形式特点对联由上联和下联组合而成,有些还有“横批”。

字数多少无定规,要求对仗工整,平仄(zè)协调。

1)字数相等,断句一致。

2)平仄相合,音调和谐。

3)词性相对,位置相同。

4)内容相关,上下衔接。

四、名对欣赏1.上联:二三四五下联:六七八九横批:南北2.海水朝朝朝朝朝朝朝落浮云长长长长长长长消3.四面湖山归眼底,万家忧乐到心头。

4.语文中的古诗句五.对联“快乐大本营”给每个小组分配研讨任务,交流讨论后依次上台展示六.牛刀小试:我为学校写对联挑选学生写完的上黑板展示,师生点评。

七.教师小结对联,是我国民间传统文化中一朵精巧别致的小花,是我国特有的文化珍宝,希望同学们能够有机会把它发扬光大。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对于语言文字,已经有了一定的运用和领悟能力,能赏析简单的对联,并对对联的来历进行一些简单的了解,但是,因为没有学过历史的原因,可能对一些朝代还很陌生,理解起来有一定的困难,对于对联的形式特点,他们能很快地找到一些简单的上下相对的词语或字,但是对韵律或者对仗之类的知识只能是模糊地理解,所以在课堂中,我设计了不同的小组活动,意在能够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让他们根据自己的水平特点进行展示,不至于让自己觉得学起来费劲,没有成就感。

校本课程开发之对联一

校本课程开发之对联一

校本课程开发之对联一对联趣谈教案活动目的:1、让学生通过课外阅读和课内交流,知道对联是我国独特而宝贵的文学遗产,是我国文学园地中的一枝奇花草。

2、丰富拓展学生的语文知识,了解对联的特点,并尝试对简单的对联。

3、激发学生语文的兴趣,培养学生独立阅读、说话和思维的能力。

活动准备:向学生推荐一些谈对联的书籍和文章,并要求学生摘录一些对联故事、知识,收集精彩的对联,准备课内交流。

活动过程:一、教师谈话引入。

泱泱中华大地,孕育了多少灵秀人物;滔滔历史长河,流淌着多少文化特产。

这些文化传统以其形式之奇和意趣之美,如同奇花异草,装饰着千姿百态、美不胜收的人类文化大观园,对联就是其中的一种。

古人学语文,很重要的内容就是学对联,古往今来,许许多多文人墨客、才子佳人以对对子来展现自己的才华,为后人留下宝贵的文化遗产和丰富的轶闻趣事。

二、说对联故事。

巧对(两则)陈摩人(一)清代初,连山莲塘人彭希商,号会斋,十三岁时即在当时县学就读,学使来查员生的业绩与才学,信口出了一上联曰:“诸肉不如猪肉味”求下联。

彭希商略一思索即时应对曰:“百花怎比柏花香”学使听了非常高兴,称赞这孩子有出息,以此正式名列泮庠(即成为秀才,据说从此彭族开始成为“书香门第”之家)。

后来彭希商由拔贡授福建泉州府教授(学政官)颇有声望。

(二)清代中叶,连山和睦乡的邓维森,据说自幼聪慧,进入私塾读书前就能吟诗作对,远近闻名。

有一次,外地江右来了一位名士,听说邓维森是个神童,便来和睦乡来找他,正巧和邓维森在村头池塘边相遇,江右名士便出一联曰:“一池浮萍,许多鱼虾藏底下。

”邓维森听了,毫不困难地对道:“两株乔树,若干鸟雀宿其中。

”江右名士听后非常欣赏,赞扬道:“好对,好对!”(三)“头落地”对“角朝天”从前,有位书生赶路上京考试,走到一个三叉路口时,不知从那条路走好。

刚好看见有位老大爷在河边大石上磨斧头,他走上去向老大爷问路。

老大爷抬头看看书生,想了想,就说了几句话:“磨斧头,上山头,砍木头,头头落地”。

【原创】(对联)学校课程各学科十六联

【原创】(对联)学校课程各学科十六联

【原创】(对联)学校课程各学科十六联
——写在2020年教师节早晨。

祝天下老师节日快乐!阖家幸福,青春永驻!万事如意!
1,语文:牙牙学语知事理,
朗朗读书造乾坤。

2,数学:十个数字算生死,
万千概值推未来。

3,英语:A B C D 学外语,
全球各地续亲情。

4,品德:相由心生德是貌,
行自意转善为容。

5,政治:心肝脾肺脑作首,
眼耳鼻舌身为躯。

6,体育:健身心学习文化,
强体魄报效祖国。

7,美术:艺术眼观看世界,
画家手绘描中国。

8,劳动:以劳动创造财富,
用科学提高生活。

9,书法:翰笔挥舞书心意,
墨颜转翻写彩虹。

10 生物:绿叶红果抒胃气,
蓝天白云作天衣。

11 历史:以历史为镜正己,
用前人作师修身。

12 化学:将废物生成益宝,
把成品化为新潮。

13 物理:万物性能无止境,
千种功效有头源。

14 地理:地球精华惠春色,天宇美景赏我心。

15 哲学:世间千古追真道,人类万年觅寿春。

16 自然:自然万物生好美,天地八方用华新。

适合学堂的对联

适合学堂的对联

适合学堂的对联以下是一些适合学堂的对联:
1. 上联:窗寒常忧家国事
下联:室陋时读经世书
横批:志存高远
2. 上联:茅屋固陋有天地
下联:笔墨虽拙尚文章
横批:学海无涯
3. 上联:天赋诗句在山水
下联:人持风骨见笔墨
横批:才华横溢
4. 上联:学子清贫唯剩腹中五车书下联:志士清高独占世上八斗才
横批:志向高远
5. 上联:竹柏旷怀心神共远
下联:智仁雅乐山水同深
横批:博雅之士
6. 上联:读经读史读遍天下奇书
下高;修行修德修成世上俊才
横批:学富五车
7. 上联:治学当思日精进
下联:为官应效清正廉
横批:勤政为民
8. 上联:存俨若思养浩然气下联:视已成事读未完书横批:学无止境。

学校开放课堂教学课改对联赏析

学校开放课堂教学课改对联赏析

学校开放课堂教学课改对联赏析
学校开放课堂教学课改对联赏析
以改革张本,更新理念,创新机制,刷新教育一方天地;
凭课堂立根,锻造师资,打造精品,塑造民族百年未来。

背景:学校面向全省开放课堂教学。

自评:
1、算是抓住了核心:“改革”、“课堂”。

2、有“机关”在:上联有“更新”、“创新”、“刷新”,下联有“锻造”、“打造”、“塑造”两组近义词。

3、上联指体制改革,下联指课堂改革(亦称“二次改革”)。

“课堂立根”化用卢总“课堂是根”一说。

4、“刷新”一词较为妥帖,不是“革新”、“开辟”,避免了“大而无当”的嫌疑;但是,“刷新教育一方天地”,格局、气象都似乎小了些,没关系,下联“塑造民族百年未来”及时加以补救,总算克服了这一缺陷。

不足:
1、内容偏长了些,不能让人一下子抓住主题。

2、太满,缺少“留白”,没有给读者留下想象空间。

启示:
1、试图传递太多的信息,效果只能适得其反。

2、“言简意丰”,是对联的最高境界,差得远呐!。

校园 楹联

校园 楹联

校园楹联
校园楹联是一种传统文化艺术形式,它将诗词与书法相结合,以对仗工整、寓意深刻的诗句表达校园的文化氛围和美好愿景。

以下是一副校园楹联的示例:
上联:厚德博学,培育未来栋梁
下联:笃行善教,传承中华民族魂
这副楹联表达了学校致力于培养有德有才的人才,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信念。

上联强调学生要具备德行和广博的知识,成为未来的栋梁之才;下联强调教师要以身作则,善于教育,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

这副楹联体现了校园文化的内涵,激发师生为国家和民族的繁荣昌盛努力奋斗。

学生学习校本课程《对联写作导引》成果展

学生学习校本课程《对联写作导引》成果展

学生学习校本课程《对联写作导引》成果展对联是我国千百年来的文化精粹,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绝对具有“中国特色”,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在世界文学宝库中也占有显要地位。

对联适用范围相当广泛,能综合反映出人们对词汇、语言的理解及组织应用能力,高考语文试题也多次出现考对联的题目,无论从提升学生的文学修养、人文素质还是应变能力,关于对联知识的教学训练都应当相应地走进语文课堂。

属对训练是汉语言的优良文化传统,它考查学生应对能力,符合学生汉语言学习的规律,有利于培养学生语感,提高言语交际能力和写作能力;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有利于个性发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有利于继承并发扬民族优良的文化传统,符合语文教育走民族化发展道路的要求和创新教育的宗旨。

同时这也是一种爱国主义教育的表现形式。

由李玉明老师主编的校本课程《对联写作导引》深入浅出,内容丰富,通俗易懂。

课程编写既具有科学性,又具有实践性。

该书对于不会作对联的人来说,是对联课本,愿意学习,可以把它看做是一把创作入门的钥匙,可以从中学会写作对联;对于对对联浅尝辄止的人来说,是对联读本,只需阅读,它可以帮你深入地认识对联、掌握对联。

对联创作可以愉悦于心,娱性陶情。

该课程实施三年以来,取得了很好的成果,现把2012级高一学生创作的对联展示出来,希望能给大家带来愉悦。

“你对我对大家对”活动——高一级校园征联活动征联启事一玉岩中学是一所年轻的学校,她延续千年萝岗“玉岩书院”的厚重文脉,有着深厚的文化积淀。

请我们高一级的全体同学利用在必修三《珠联璧合觅佳趣》一课中学到的对联知识,为我们的校园添上一笔浓浓的文化色彩。

征联内容:反映玉岩校园的风采,反映玉岩学子的风貌。

征联要求:(1)内容积极向上,符合对联的基本格律。

(2)可以仿写,不能抄袭。

征集对象:高一级全体同学。

稿件格式:上联:下联:作者班别、姓名:征集时间:3月20日至4月10日。

请同学们将稿件交给本班语文老师。

学校教学对联

学校教学对联

学校教学对联学校教学对联学校是我们梦想开始的地方,是我们度过美好青春时光的地方,当然也少不了好的对联的陪伴,陪伴着我们一起成长,一起走向实现梦想的地方。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有关学校教学对联,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学校教学对联1与诚为邻;依信作伴。

认认真真读书;清清白白做人。

红烛闪砾无怨无悔;群星璨灿如醉如痴。

闻鸡起舞遨游知识天地;跃马扬鞭驰骋竞争疆场。

匠心育桃李达材成德;砺志担栋梁兴国安邦。

育人至上修身养性育人做楷模;读书为先求知增能读书当标兵。

春意融融看晖晖春日催发枝枝桃李;学海茫茫愿莘莘学子珍惜寸寸光阴。

学校教学对联21、教学相长,师生一家。

2、丹心谱就育才曲,朱墨绘得兴邦图。

3、有志育才功万代,无声润物春长存。

4、校内垂柳吐新绿,园外碧桃飞翠红。

5、风和日丽拂桃李,墨欢笔舞展春秋。

6、三尺讲台催苗绿,一方净土育花红。

7、桃展红蕊春烂漫,李呈白璧品芬芳。

8、缕缕霜迹染双鬓,滴滴心血育新苗。

9、校内桃李相映辉,园外柏松互比高。

10、重教育人功百代,尊师兴邦德千秋。

11、惊天动地画流韵,锦绣河山颂诗情。

12、慈母情萦一堂秀,园丁魂系满院春。

13、诚心奉献精神爽,勤力耕耘桃李欣。

14、蚕烛呈志鉴师表,桃李照人倾爱心。

15、喜聚丹心结桃李,好研朱墨写春秋。

16、粉笔为友送白发,教鞭作伴迎新春。

17、心随琅琅书声乐,情系欣欣桃李诗。

18、神聚三尺讲台上,情凝一寸粉笔中。

19、愿效煌煌生辉烛,甘当默默育花人。

20、满园绿树年年吐秀,一校鲜花处处含香。

21、天地间,最引人的春色乃桃李;日月下,极耀眼的地方数学校。

22、植桃培李,韶华一刻匆匆过;教书育人,壮志千秋徐徐来。

23、蓓蕾初开,神领学校寒和署;护树浇花,心知园丁苦与甜。

24、尽心培桃李,缕缕辛苦置度外;竭力育栋梁,丝丝欢欣在其中。

25、赤橙黄绿青蓝紫,染得校园七彩画;多来米发索拉西,谱就桃李一腔诗。

26、展四化宏图,育四有新人,拓四方胜景;干一方事业,哺一代英俊,拂一地春风27、校园风光美如画桃李骚情俏比花28、大地气象帅有诗祖国春色好自知祖国月影清可书教育气候新有诗29、两行绝妙文字一派古今奇观30、百年大计,教育为本三世同堂,孩子中心31、黑发不知勤学早白头方悔读书迟32、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33、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34、满屋诗书添丽景盈门桃李笑春风35、春雨潇潇润万株桃李丹心耿耿育四海英才36、施教因材丹心一片培桃李为师作表热血满腔育栋梁37、闻鸡晨舞剑挑灯夜读书38、心血培桃李粉笔写春秋39、满屋诗书添丽景盈门桃李笑春风40、一颗良心,送给学生做路灯三尺讲坛,带来真理成星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校本课程开发之对联一
对联趣谈教案
活动目的:
1、让学生通过课外阅读和课内交流,知道对联是我国独特而宝贵的文学遗产,是我国文学园地中的一枝奇花草。

2、丰富拓展学生的语文知识,了解对联的特点,并尝试对简单的对联。

3、激发学生语文的兴趣,培养学生独立阅读、说话和思维的能力。

活动准备:向学生推荐一些谈对联的书籍和文章,并要求学生摘录一些对联故事、知识,收集精彩的对联,准备课内交流。

活动过程:
一、教师谈话引入。

泱泱中华大地,孕育了多少灵秀人物;滔滔历史长河,流淌着多少文化特产。

这些文化传统以其形式之奇和意趣之美,如同奇花异草,装饰着千姿百态、美不胜收的人类文化大观园,对联就是其中的一种。

古人学语文,很重要的内容就是学对联,古往今来,许许多多文人墨客、才子佳人以对对子来展现自己的才华,为后人留下宝贵的文化遗产和丰富的轶闻趣事。

二、说对联故事。

巧对(两则)
陈摩人
(一)
清代初,连山莲塘人彭希商,号会斋,十三岁时即在当时县学就读,学使来查员生的业绩与才学,信口出了一上联曰:“诸肉不如猪肉味”求下联。

彭希商略一思索即时应对曰:“百花怎比柏花香”学使听了非常高兴,称赞这孩子有出息,以此正式名列泮庠(即成为秀才,据说从此彭族开始成为“书香门第”之家)。

后来彭希商由拔贡授福建泉州府教授(学政官)颇有声望。

(二)
清代中叶,连山和睦乡的邓维森,据说自幼聪慧,进入私塾读书前就能吟诗作对,远近闻名。

有一次,外地江右来了一位名士,听说邓维森是个神童,便来和睦乡来找他,正巧和邓维森在村头池塘边相遇,江右名士便出一联曰:
“一池浮萍,许多鱼虾藏底下。


邓维森听了,毫不困难地对道:
“两株乔树,若干鸟雀宿其中。


江右名士听后非常欣赏,赞扬道:“好对,好对!”
(三)“头落地”对“角朝天”
从前,有位书生赶路上京考试,走到一个三叉路口时,不知从那条路走好。

刚好看见有位老大爷在河边大石上磨斧头,
他走上去向老大爷问路。

老大爷抬头看看书生,想了想,就说了几句话:“磨斧头,上山头,砍木头,头头落地”。

他说:“如果你对得上,就指路给你。

”书生想了很久都答不出,只好回家去了。

回到家里,妻子奇怪地问他:“为什么又走回来?”书生只好将路上遇见老大爷,问路出对的情况告知妻子。

叹了口气说:“你别着急,明天一早我就帮你想出来,今晚上你就安心睡觉吧!”
第二天一早,妻子早早起床来,叫书生跟着她去,看她做工。

她走出门外,就折起一边衫角,直走到塘边,坐上小船,到塘里摘菱。

书生看看瞧瞧,果然有所醒悟。

于是,辞别妻子赶路去,又在三叉路口遇上老大爷,他对:“折衣角,落塘角,摘菱角,角角朝天。

”老大爷听了,高兴地指路给他前去。

(1)讨论对联的特点:
从这三个对对联的故事中,你发现对联有什么特点呢?四人小组讨论。

教师小结
对联一般有四个基本特点:
A、字数要对,就是要求两个句子的字数相等,配好成对。

B、平仄相合,音调合谐,传统习惯是仄起平落,有抑扬顿挫之美。

C、对仗工整,就是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以形容词,数量词对数量词。

D、内容相关,上下衔接。

上下联的含义必须相互衔接。

但又不能重复。

此外,张挂的对联传统作法还必须直写竖贴,自右而左,自上而下,不能颠倒。

与对联紧密相关的横批,可以说是对联的中心,好的横批在对联中起到画龙点睛、相互补充作用。

(具体分析见课文内容说明)
(2)从这个小故事中,你学到了什么?
三学生交流对故事
1 同学们课前都收集了许多有趣的故事,请说给一般说给班上的同学听听。

2 指名说。

四练习写对联
欣赏了这么多有趣的故事,大家想不想也来写写对联,那就让我们一起来试试。

1 老师这有几副上联,请大家对下联。

蚕吐丝——(蜂酿蜜) 辞旧岁——(迎新年)
说时机_——(顾大局) 画饼充饥——(望梅止渴)
行千里路——(读万卷书)
神如东海阔——(寿比南山高)
处处春光好——(家家气象新)
家中世界小——(网上天地宽)
冬去山清水秀——(春来鸟语花香)
2、个人或小组出对,同学应对。

3、我这里还有不完整的几副对联,请大家帮忙对对。

(1)写缺字对联
活到老,学到老,老不服老。

画亦精,字亦精,(精)(益)(求)(精)。

(2)猜数字对联
快过年了,家家户户都忙着贴对联,一个穷得快揭不开锅的老秀才为自己写了一副对联。

横批:南北----没有东西
上联:二三四五----缺一(衣)
下联:六七八九----少十(食)
你知道这副对联含着的意思吗?
(3)敦沫若幼年在私塾读书,有一次和同学们偷吃了庙里的桃子。

和尚找先生告状,先生追问学生,没人承认。

先生说,我出个对子,谁能对上免罚。

先生曰:“昨日偷桃钻狗洞,不知是谁?”敦沫若思索了片刻,对道:“他年攀桂步蟾宫,必定有我。

”先生惊其才华,极为高兴,全体学生都免予处罚。

四、欣赏对联
1、对联有着广泛的用途,你在哪些地方,哪些场合看到过
对联呢?
2、从一个个有趣的故事,从一副副精妙的对联,我们不难发现:对联确实是的奇葩,它能表达种种复杂的思想感情,它能增强喜庆气氛,给人一种喜气洋洋之感,具有很高的欣赏价值和艺术价值。

让我们再来欣赏几副对联:
(1)无山得似巫山好,
何水能似河水清。

(2)人过大佛寺,
寺佛大过人。

(3)读书好,耕田好,学好便好,
创业难,守业难,知难不难。

(4)六畜兴旺,
五谷丰登。

(5)爆竹一声除旧,
桃符万户更新。

(6)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
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7)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
开口便笑,笑世间可笑之人。

五、赠言结课
对联是节庆贺婚满堂生辉的使者,是华夏民中华民族族
文墨精华的象征。

通过这一堂课的学习,我们对对联有了进一步的认识,让我们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多多注意对联,用心去感受这一精髓所蕴涵的丰富的精神营养,不断提高我们的语文素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