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目标与课程标准
2024最新小学科学新课程标准教育部部编版
2024最新小学科学新课程标准教育部部编版前言为了适应新时代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要求,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教育部对小学科学课程进行了修订,形成了2024最新小学科学新课程标准。
本课程标准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注重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强调实践性与创新性,全面提升学生的科学素质。
一、课程性质与地位1. 课程性质:小学科学课程是义务教育阶段的必修课程,具有基础性、实践性、综合性和创新性。
2. 课程地位:小学科学课程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主要途径,是学生认识世界、理解社会、发展创新能力的基石。
二、课程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必要的科学知识,了解科学现象,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学会观察、实验、分析、推理等方法。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科学的热爱和好奇心,树立创新意识,形成良好的科学态度。
三、课程内容1. 生物学:介绍生物的基本特征、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生物多样性等。
2. 化学:使学生了解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
3. 物理学:让学生掌握物理学基本概念、原理和实验方法。
4. 地球与空间科学:介绍地球的结构、地质变化、气象现象等。
5. 技术与工程:培养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和创新精神。
四、课程实施1. 教学方法:采用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主体地位。
2. 教学资源:开发多样化教学资源,包括教材、网络资源、实验器材等。
3. 教学评价:实施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
4. 课程改革:推进课程内容、教学方法、评价体系的改革,提高课程质量。
五、课程保障1. 教师培养:加强科学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专业素质。
2. 课时安排:确保小学各年级科学课程课时充足,保证课程的连续性。
3. 教学设备:完善实验器材和教学设备,为学生提供良好的研究环境。
4. 政策支持:落实教育部相关政策,为课程实施提供有力保障。
2023年度教育部最新版小学科学课程标准
2023年度教育部最新版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一、引言本文档旨在介绍教育部2023年度最新版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以指导小学科学教育的教学和评估工作。
二、课程目标1. 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使其具备科学思维和科学探究的能力。
2. 培养学生的科学兴趣,激发他们对科学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3. 培养学生的科学方法论,使其具备观察、实验、分析和推理的能力。
4. 培养学生的科学知识,使其了解和掌握基础的科学概念和原理。
三、课程内容1. 自然界中的物质与能量- 认识物质的性质和变化规律- 探究能量的来源和转化方式- 理解材料的分类和用途2. 生物与生命- 了解生物的基本特征和分类- 探索生物的生长、繁殖和适应能力- 了解生态系统的组成和相互关系3. 科技与社会- 了解科技对社会的影响和作用- 探索科技的发展历程和应用领域- 培养科技创新意识和科技解决问题的能力四、教学方法1. 多元化教学策略:包括讲授、实验、观察、讨论、探究等多种教学方法,以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动手能力。
2. 融入生活实践:通过与生活实际结合,引导学生将科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提升学习的实效性和可操作性。
3. 鼓励合作学习:鼓励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五、评估方法1. 综合评价:综合考察学生的知识掌握、实验能力、科学思维和创新能力等方面的表现,采用多种评估方式,如考试、实验报告、作品展示等。
2. 基于实践的评估:通过实践任务和实际问题的解决过程,评价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教师要求1. 具备扎实的科学知识和教学能力,能够有效引导学生学习和探究科学。
2. 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策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3. 不断提升自身的科学素养和教育教学能力,参加相关培训和研讨活动。
七、教材建设1. 编写符合课程标准的教材,内容丰富、结构合理、具有启发性和趣味性。
2. 教材应紧密联系实际生活,与学生的经验和兴趣相结合,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和探究。
2023版小学科学新课程标准:教育部部编版
2023版小学科学新课程标准:教育部部
编版
根据教育部部编版,2023年的小学科学新课程标准将会有以下的变化和目标:
内容调整
- 课程内容将会根据最新的科学研究和发展进行调整和更新,以确保与时俱进。
- 科学领域的核心概念和基本原理将会得到更加明确的阐述和讲解,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和理解能力。
综合能力培养
- 强调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包括观察、分析、实验、推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 鼓励学生进行实践和实验活动,培养他们的实验设计和科学探究能力。
- 培养学生的科学交流和合作能力,提高他们的科学表达和团队合作能力。
跨学科整合
- 将科学与其他学科进行整合,促进学科之间的联系和综合学习。
- 鼓励学生在科学学习中运用数学、语言、艺术等其他学科的知识和技能。
实践教学
- 强调实践教学的重要性,通过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
- 鼓励学生参观科学实验室、科技馆等科学教育资源,拓宽他们的科学视野。
素质教育
- 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价值观,包括科学严谨性、科学探究精神和科学伦理意识。
-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鼓励他们运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以上是2023版小学科学新课程标准的主要内容和目标。
根据这些标准,教师可以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设计,帮助学生全面发展科学素养和科学能力。
小学科学新课程标准:2023年最新修订版
小学科学新课程标准:2023年最新修订版1. 引言科学教育是小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根据我国教育发展的需要,结合国际科学教育的发展趋势,我们对《小学科学新课程标准》进行了2023年的最新修订。
本修订版旨在进一步优化课程内容,提高课程质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2. 课程目标2.1 知识与技能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能够掌握基本的科学知识,理解常见的科学现象和原理,学会使用科学方法进行探究和解决问题。
2.2 过程与方法学生能够运用观察、实验、调查等方法进行科学探究,培养科学思维和科学方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2.3 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将科学精神内化为自身的价值观,认识科学对于个人和社会的重要性,培养创新意识,关注科学技术的发展对社会和环境的影响,形成积极的社会责任感。
3. 课程内容3.1 科学探究学生将学习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如观察、实验、调查等,并能够运用这些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3.2 生命科学学生将学习生物的基本特征,生物与环境的关系,以及常见生物的分类和特点。
3.3 物质科学学生将学习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变化规律,了解常见物质的用途和影响。
3.4 地球与宇宙学生将学习地球的结构和地表特征,了解天气和气候的基本知识,探索宇宙的奥秘。
3.5 技术与工程学生将学习简单的设计和制作方法,培养创新设计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课程实施与评价4.1 教学建议教师应以学生为中心,创设生动活泼的课堂氛围,鼓励学生主动探究,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4.2 评价方式评价应注重学生的过程表现,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如观察、实验报告、作品展示等,全面评价学生的知识、能力和价值观。
5. 课程资源学校和教育部门应提供丰富的课程资源,包括教材、实验器材、网络资源等,以支持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
6. 附录6.1 课程标准修订历程本次修订版是基于我国教育发展的需要,结合国际科学教育的发展趋势,对2021年版课程标准的进一步完善。
最新小学科学课程标准——2023年修订版
最新小学科学课程标准——2023年修订
版
一、课程目标
本科学课程旨在培养学生:
1. 掌握科学知识与技能,培养科学思维;
2. 理解科学研究的基本过程和方法;
3. 发展探究和问题解决的能力;
4. 培养对自然和社会的责任感和环保意识。
二、课程内容
1. 自然科学基础
(1)生物学
包括动物、植物的基本知识,生态系统,以及人类与环境的关系。
(2)地理学
包括地球的结构,气候变化,以及自然资源的利用。
(3)物理学
包括力和运动,热,光,声,电,以及宇宙的基本知识。
2. 技术和工程
(1)技术应用
包括计算机技术,网络安全,以及其他现代技术的应用。
(2)工程设计
研究如何将科学知识应用在解决实际问题中。
三、教学方式
- 以学生为中心的探究研究;
- 促进学生互动,鼓励讨论和合作;
- 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活动研究科学知识。
四、评估与评价
- 期中和期末考试;
- 日常课堂表现和作业完成情况;
- 科学项目和实验报告。
五、教材与资源
- 根据本课程标准编写的教材;
- 网络资源,包括在线教育平台和数字教学资源;
- 校内实验室设备和科学博物馆。
本修订版课程标准旨在适应新时代的教育要求,为小学生打下坚实的科学基础,培养科学探究精神和创新思维。
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2023年版精选全文
精选全文完整版(可编辑修改)最新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2022版1000字2022年最新的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是由教育部制定的,它主要包括以下内容:一、课程理念科学是现代社会中非常重要的一门学科。
科学课程应该着重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创新精神,并帮助学生发现、认识和解释自然及人类活动中存在的各种现象和规律,以及自身在其中的位置和作用。
二、课程目标本课程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科学探究能力、科学交流能力和科学实践能力,以及科学素养和创新精神。
三、课程内容主要内容包括天文、地球、生物、化学、物理、科技等领域。
其中,天文、地球、生物为必修内容,物理、化学、科技为选修内容。
1、天文:引导学生了解天空中的太阳、星星和行星,探究宇宙的形成和演化等。
2、地球:介绍地球的构造、运动和变化,了解地球上的各种自然现象和资源,引导学生珍惜和保护地球资源。
3、生物:介绍生物的结构和功能,了解基本的生物生态系统和遗传规律。
4、物理:引导学生了解物理世界的基本规律,如力、能量、波动等。
5、化学:介绍日常生活中的化学现象和材料,了解物质的组成和变化,引导学生探究化学现象带来的影响。
6、科技:介绍现代科技的基本知识和创新思维,了解科技对社会和生活的影响。
四、教学模式根据科学课程的特点,应以启发式教学和任务型教学为主,并辅之以问题解决、探究性学习等方法。
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学习风格,选择合适的教学模式和方法来进行教学。
五、评价方式科学课程的评价应既注重学生的基础知识和掌握情况,又注重学生的思考、创新和实际应用能力。
应区别学生的认知水平、思维方法、科学素养和综合能力等方面进行评价。
六、其他科学教育应该符合人类的基本价值观念,尊重学生的个性和特长,注重学生的生态素质和道德素养,鼓励学生在科学探究中培养自信和勇气,发展创造性和创新精神。
同时,科学家和科技工作者的生动经历也应成为科学课程之一的重要内容。
总之,最新的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强调培养科学素养和创新精神,结合学生实际,采用带有挑战性的任务型学习模式,注重注重实践操作和解决实际问题,以期让学生明白科学对人类文明的贡献,培养科学精神和科学思维,促进人类科学文明的发展。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解读
小学科学课标准是指规定了小阶段科学课程的目标、内容和要求的文件,旨在指导学校和教师开展科学教育,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科学思维能力。
以下是对小学科学课程标准的一般解读:1.课程目标:小学科学课程的目标是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基本认识和兴趣,了解和探索自然现象,培养科学探究的能力和科学思维方式。
同时,通过科学实践,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推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知识内容:小学科学课程包含一定的知识内容,涵盖生物、物理、化学等科学领域。
学生将学习有关植物、动物、天气、力量、光声音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并了解科学技术的应用和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3.学实践:小学科学课程强调学生积极参与科学实践,包括进行观察、实验、测量等活动。
学生将学习基本的实验方法和科学探究的步骤,培养科学思维和实践能力。
4.跨学科融合:小学科学课程鼓励与其他学科进行融合。
通过与语文、数学、美术等学科的结合,加强学科之间的联系,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跨学科思维。
5.培养科学素养:小学科学课程着重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包括对科学的兴趣和热爱,科学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发展,培养学生形成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包括质疑精神、合作探究、批判思维等。
对于小学科学课程标准的进一步解读,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1.知体系:小科学课程标要求学生习基本的科学知识,包自然界规、物质和能、生物多样性、地与宇宙等面的内容。
通过学习,培养学对科学的体认知,为高中科的进一步习打下坚实基础。
2.能力要求: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实践能力。
要求学生具备观察、实验、分析、推理、探究等基本科学方法,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问题,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新意识。
3.实践与应用:小学科学课程标准倡导将科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结合,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
通过实验、观察、调查等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使科学理论与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
4.跨学科整合:小学科学课程标准鼓励与其他学科的整合。
小学科学教学目标与课程标准
2020/12/19
14
当代教学目标分类理论
♪ 布卢姆的教学目标分类理论 ♪ 加涅的教学目标分类理论 ♪ 新课程三维目标分类
2020/12/19
15
布卢姆的教学目标分类理论
♪ 教学目标可分为三大领域: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和动作技能领域, ♪ 每个领域又可分为由低级到高级的若干个不同的层次和水平。
2020/12/19
2020/12/19
6
例:
《运动与摩擦力》一课的部分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 测量摩擦力的大小 做摩擦力大小的实验;
2020/12/19
7
♪ 教师对教学目标的含义理解有偏差。用教学参考书中对教师的教学要求代替教学目标,所陈 述的是教师的教学行为而不是学生的学习结果。
2020/12/19
35
科学探究活动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 (1)目标的双重性。科学探究活动的目标,一是指向具体的、未知的某个问题或某类问题; 二是指向科学的本质,通过对具体问题的研究探索科学的奥秘。
♪ (2)活动的过程性。任何一个科学探究活动必定由若干个基本步骤所组成,每个科学探究 活动的具体目标是有差异的,但各个科学活动的基本步骤却是大致相同的。
2020/12/19
30
三、小学科学课程目标与教学目标
2020/12/19
31
为什么科学课程既有总目标又有分目标?
♪ 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科学素养的内涵非常丰富,其主要 维度或基本要素有——对科学知识的积累和应用,对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的了解和实践, 对与科学相关的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课程目标就是以这三大维度或三大要 素为脉络来进行表述的。总目标对小学生经由科学课程的学习而在科学素养主要维度上的预 期发展水平做了高度概括,分目标则对小学生通过科学课程的学习而在科学素养主要维度上 的具体发展水平做了明确界定。总目标和分目标一起,勾画了小学生科学素养的大致轮廓。 虽然总目标分解为3个分目标,但绝不意味着在教学过程中,各分目标的达成是单独进行的。 好的教学活动,往往同时能兼顾或达到多个分目标。
2024版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
2024版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引言本课程标准旨在落实我国新时代教育现代化2035战略部署,深化课程改革,推进科学教育发展,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
本标准适用于全国范围内义务教育阶段的小学,旨在为教师和学生提供明确的指导,确保科学教育的质量。
课程目标总体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1. 形成对科学的探究兴趣和好奇心。
2. 发展科学思维,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理解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4. 培养创新精神和社会责任感。
分学段目标第一学段(1-2年级):1.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简单操作能力。
2. 引导学生进行简单的科学探究活动。
第二学段(3-4年级):1. 增强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
2. 培养学生对科学现象的探究能力。
第三学段(5-6年级):1. 提升学生的科学探究与实验能力。
2. 发展学生的科学思维,培养创新意识。
课程内容科学探究1. 科学观察:学习使用各种工具进行观察。
2. 实验操作:掌握基本的实验操作技能。
3. 探究活动:自主设计并实施探究活动。
科学知识1. 自然科学:涵盖生物、化学、物理、地理等领域的基本知识。
2. 技术知识:了解与生活相关的技术及其原理。
科学态度、情感与价值观1. 热爱科学,乐于探究。
2. 尊重事实,勇于质疑。
3. 环保意识,关爱自然。
实施建议教学建议1. 注重学生实践,培养动手能力。
2. 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思考。
3. 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
评价建议1. 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在探究过程中的表现。
2. 终结性评价:全面评估学生的科学素养。
教材编写建议1. 体现课程理念,注重实践性。
2. 内容编排合理,难易适度。
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1. 充分利用学校、家庭、社会等资源。
2. 引导学生关注科学前沿,拓宽视野。
附录课程标准解读本标准强调科学教育的实践性、探究性和创新性,旨在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综合素质。
与旧版标准相比,2024版课程标准更加注重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
【2023年版本】小学科学新课程标准
【2023年版本】小学科学新课程标准一、前言根据我国教育部门的相关要求,结合当前小学科学教育的实际情况,我们对2023年小学科学新课程标准进行了修订。
旨在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为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储备更多优秀人才。
二、课程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基本的科学知识,了解科学探究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实验技能。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合作交流、批判性思维的能力,使他们能够运用科学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科学的热爱和好奇心,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创新精神,提高他们对科学伦理的认知。
4. 科学素养:全面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为他们的终身学习和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三、课程内容1. 生命科学:介绍生物的基本特征、生物分类、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等知识。
2. 物理科学:包括力、热、光、声音、电等现象及其规律,以及生活中的物理应用。
3. 地球与宇宙:使学生了解地球的结构、地质变迁、气象现象,探索宇宙的奥秘。
4. 技术与工程:介绍简单的机械、电子、光学等原理,培养学生的创新设计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 科学探究:学习科学探究方法,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数据处理和分析能力。
四、教学建议1. 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采用生动、形象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增加实验、探究、实践活动在教学中的比重。
3. 鼓励学生提问、质疑,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创设开放性的学习环境,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合作交流,提高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
5. 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在科学学习中获得成功。
五、评价与反馈1. 建立多元化的评价体系,包括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全面考察学生的知识、技能、情感、态度等方面的发展。
2. 注重学生的自我评价和同伴评价,提高他们的自我认知和反思能力。
3. 定期对教师进行培训和考核,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工作能力。
2023版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
2023版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1. 引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结合我国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科学教育现状,制定本课程标准,以进一步明确小学科学教育的目标、内容和方法,促进学生全面、协调、持续发展。
2. 课程性质与地位2.1 课程性质小学科学课程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以探究为核心,注重科学素养全面提升的课程。
2.2 课程地位小学科学课程是义务教育阶段的一门重要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3. 课程目标3.1 知识与技能通过小学科学课程的学习,学生能掌握必要的科学知识,形成基本的科学技能,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2 过程与方法学生能在探究过程中,学会科学方法,培养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3.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科学课程的学习,学生能树立正确的科学观,增强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培养社会责任感。
4. 课程内容4.1 人与自然学生要了解自然现象和环境变化,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提高环保意识。
4.2 技术与设计学生要了解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学会简单的创新设计,培养创新能力。
4.3 生命与健康学生要了解生命现象和健康知识,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
4.4 科学探究学生要掌握基本的科学探究方法,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5. 实施建议5.1 教学建议教师应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探究。
5.2 评价建议评价应注重过程性、发展性,全面评价学生的知识、能力和情感态度。
5.3 课程资源教师应充分利用课程资源,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
6. 附录6.1 课程标准编制说明本课程标准根据我国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科学教育现状制定,力求体现科学教育的时代特点和素质教育的要求。
6.2 课程标准附件附件包括课程目标、课程内容、教学建议、评价建议等方面的详细说明。
7. 参考文献[略]。
2023年最新修订:小学科学新课程标准
2023年最新修订:小学科学新课程标准一、课程目标本课程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索欲望,通过科学实验、科学探究和科学讨论,使学生在实践中获得科学知识和科学方法。
二、课程内容1.自然现象探究- 天文现象:四季更替、日月运动等;- 地理现象:地貌形成、气候变化等;- 生物现象:生物生长、繁殖、变异等。
2.科学实验- 观察实验:观察物体的颜色、形状、质地等;- 控制实验:了解变量的控制和实验结果的分析;- 设计实验:自己设计并进行科学实验。
3.科学探究- 探究自然现象的原因和规律;- 探究科学实验的过程和结果;- 探究科学知识的应用。
三、教学方法1.实践教学通过科学实验和科学探究,让学生在实践中研究科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探究能力。
2.互动教学通过小组合作、科学讨论等方式,提高学生的交流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情境教学通过创建真实或模拟的科学情境,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提高学生的研究主动性。
四、评价方式本课程的评价方式为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
形成性评价主要通过观察学生的科学实验和科学探究过程,评价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探究能力;终结性评价主要通过科学知识测试和科学报告,评价学生的科学知识掌握情况和科学思维能力。
五、课程资源本课程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包括科学实验材料、科学探究工具、科学教学视频等,以支持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自主研究。
总结:2023年最新修订的小学科学新课程标准,以学生为中心,强调科学实践和科学探究,不仅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也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能力,是对未来科学教育的有力推动。
:2023年最新修订的小学科学新课程标准,以学生为中心,强调科学实践和科学探究,不仅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也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能力,是对未来科学教育的有力推动。
小学科学教材:2023年全新课程标准
小学科学教材:2023年全新课程标准1. 简介本文件详细描述了2023年小学科学教材的课程标准。
这些标准旨在帮助学生建立科学知识基础,培养科学思维能力,并激发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2. 课程目标2.1 知识与技能- 了解并描述自然界的基本特征和规律- 掌握基本的科学实验技能,如观察、实验、分析等- 学习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如观察、实验、调查等2.2 过程与方法- 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探究能力-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交流表达能力2.3 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的科学兴趣和好奇心- 培养学生的科学道德和科学精神- 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环保意识3. 课程内容3.1 自然界- 物质与能量- 生命与生态- 地球与宇宙3.2 科学探究- 观察与实验- 调查与探究- 论证与交流3.3 技术与应用- 科学实验技术- 科学仪器与工具- 科学技术与生活4. 教学建议- 注重学生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创设有趣、富有挑战性的教学情境- 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培养科学思维- 注重实践操作,提高学生动手能力- 鼓励学生交流讨论,培养团队合作能力5. 评价与反馈- 定期进行课堂评价,了解学生学习情况- 鼓励学生自我评价,提高自我认知- 及时给予学生反馈,指导学生改进学习方法6. 教材编写与使用建议- 结合学生生活实际,选取具有时代感的素材- 注重知识体系完整性,兼顾学生认知水平- 采用图文并茂、生动有趣的表现形式- 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方便教师教学7. 结语本课程标准旨在为小学生提供全面、系统的科学教育,帮助他们建立科学知识体系,培养科学素养,激发科学兴趣,为终身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希望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认真贯彻执行,为我国科学教育事业贡献力量。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全国版)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全国版)小学科学课程标准(全国版)前言科学教育是小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为了更好地指导全国小学科学教育,特制定本课程标准。
课程目标总体目标通过小学科学教育,使学生掌握一定的科学知识,形成科学探究的基本能力,培养科学思维和科学态度,激发对科学的热爱和好奇心,为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年级目标1. 一至二年级: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使他们能够观察和描述现象,进行简单的探究活动。
2. 三至四年级:让学生在已有基础上,进一步发展观察、提问、假设和实验的能力,认识常见的事物和现象。
3. 五至六年级: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使他们对自然界的规律有更深入的理解,能够运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课程内容一年级1. 认识自然:学习自然界的特点,了解动植物的生活习性。
2. 简单机械:学习力的作用,认识简单机械如杠杆、滑轮等。
3. 物质与变化:学习常见物质的性质和变化,如溶解、沉淀等。
二年级1. 生物与环境:了解生物与环境的关系,学习生物适应环境的现象。
2. 简单电路:学习电路的基本概念,认识开关、灯泡等元件。
3. 物体与运动:研究物体的运动和静止,学习速度、时间等概念。
三年级1. 植物的生长:探究植物的生长过程,了解水、土壤、光照对植物的影响。
2. 地球与宇宙:认识地球和宇宙的基本知识,了解太阳、月亮、星星的运行规律。
3. 简单磁现象:学习磁铁的性质,认识磁极、磁场等概念。
四年级1. 生态系统:了解生态系统的组成,学习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
2. 能量的转化:探究能量的转化和守恒定律,认识各种能量形式。
3. 声音与光:研究声音和光的产生、传播和作用。
五年级1. 人体与健康:了解人体结构和功能,学习健康生活常识。
2. 化学现象:探究化学反应原理,认识化学物质的性质和变化。
3. 科技与生活:了解科技对生活的影响,学习简单的生活科技应用。
六年级1. 物理现象:研究物体的性质,学习力、热、光、电等现象的规律。
(详细版)小学科学新课程标准【2023年修订版】
(详细版)小学科学新课程标准【2023年修订版】一、前言在21世纪,科技日新月异,科学教育的重要性愈发凸显。
小学阶段的科学教育是孩子们建立科学思维,掌握科学技能的基础阶段。
这份2023年修订版的小学科学新课程标准,旨在满足孩子们的科学探索需求,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二、课程目标2.1 知识和技能1. 掌握基本的自然科学知识,理解科学现象,形成科学观察、实验和探究的能力。
2. 了解科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理解科学技术对社会和环境的影响。
2.2 过程和方法1. 学会运用观察、分类、测量、预测、实验和解释等基本科学方法和技能。
2. 培养科学思维,形成独立思考,合作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
2.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 培养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形成积极探究、勇于创新的科学态度。
2. 认识和尊重科学精神,理解科学对社会、环境和生活的价值。
三、课程内容3.1 自然现象1. 天文现象:包括太阳、月亮、星星和季节的变化等。
2. 地理现象:包括地球的地貌、气候、环境等。
3.2 生物与环境1. 动植物的生长、繁殖、适应环境的方式等。
2. 生态系统的基本构成和功能,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3.3 物质与能量1. 常见物质的性质和变化,包括固态、液态和气态的性质。
2. 能量的形式和转化,包括机械能、热能、电能等。
3.4 科学与社会1. 科技的发展对生活的影响,包括交通、通信、医疗等领域。
2. 科学道德和伦理,科学对社会、环境的影响。
四、课程评价评价旨在了解学生的研究进度和效果,包括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
评价方式主要包括观察记录、学生自我评价、同伴评价、作业和测验等。
五、课程实施1. 课程实施应注重学生主体性,鼓励学生积极参与,通过探究和实践研究科学知识。
2. 教师应引导学生进行科学探究,培养他们的科学思维和实践能力。
通过这一新的课程标准,我们希望能激发孩子们对科学的兴趣,培养他们的科学素养,为他们的未来打下坚实的基础。
2023小学科学教育部编版:最新课程标准
2023小学科学教育部编版:最新课程标准一、前言根据我国教育事业发展需要,为更好地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教育部对小学科学课程进行了修订。
最新课程标准以学生发展为核心,强调科学探究、实践操作与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旨在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二、课程目标1. 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使学生了解科学知识,提高科学探究能力,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2. 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科学方法。
3. 帮助学生认识自然界的规律,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和表达能力。
三、课程内容1. 科学探究:包括观察、实验、调查、分析等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2. 科学知识:包括物质与能量、生物与环境、技术与工程等方面的知识。
3. 实践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科学。
4. 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鼓励学生提出新观点、新方法。
四、课程实施1. 教学建议:教师应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思考。
2. 教学资源:教师应合理利用教学资源,创设生动、活泼的课堂氛围,提高教学质量。
3. 教学评价:注重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全面评价学生的科学素养。
4. 教学方法:采用小组合作、探究式学习、实验操作等多种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五、课程安排1. 课时:小学一、二年级每周课时1课时,三至六年级每周课时2课时。
2. 课程设置:按照教育部颁布的《小学科学课程设置指南》进行设置。
六、附录1. 课程标准编制说明2. 课程标准修订历程3. 课程标准解读七、参考文献[1] 教育部.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Z]. 2023.[2] 教育部. 小学科学课程设置指南[Z]. 2023.以上为2023年小学科学教育部编版最新课程标准的主要内容,旨在为我国小学生提供优质科学教育,培养一代又一代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
2023年小学科学新课程标准
2023年小学科学新课程标准前言根据我国教育部门的相关规定,为了更好地适应新时代我国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发展需求,提高小学生科学素养,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特制定2023年小学科学新课程标准。
本课程标准旨在为全体小学生提供科学、严谨、系统的科学教育,使学生在掌握基本科学知识与技能的同时,培养其科学思维、科学方法和科学态度。
一、课程目标1.1 知识与技能小学生应掌握以下基本的科学知识与技能:- 自然现象与物质世界的基本概念;- 生命科学的基本知识与实验技能;- 地球与宇宙的相关知识;- 技术与工程的基本原理及应用。
1.2 过程与方法通过科学探究、实验、观察、调查等方法,培养学生的:- 问题提出与解决能力;- 信息收集与处理能力;- 实验设计与操作能力;- 团队协作与交流能力。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科学的热爱、好奇心与求知欲,使其形成:- 积极探究科学的情感与态度;- 勇于质疑、批判的精神;- 关注科学与社会发展的责任感。
二、课程内容2.1 物质世界- 基本概念:物质、能量、力、运动等;- 物质性质与变化: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等;- 生活中的科学:日常生活中的科学现象与科技应用。
2.2 生命科学- 生物的基本特征:生长、繁殖、应激性等;- 植物与动物:结构、功能、分类等;- 人体与健康:人体结构、生理功能、健康生活方式等。
2.3 地球与宇宙- 地球:地理特征、气候、自然资源等;- 宇宙:天体、宇宙起源、恒星与行星等;- 环境保护: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环境保护意识等。
2.4 技术与工程- 基本原理:力学、电学、光学等;- 工程技术:机械、电子、信息技术等;- 创新实践:科技创新、制作与实验等。
三、课程实施与评价3.1 教学建议- 结合学生实际,注重启发式教学;- 创设生动活泼的课堂氛围,鼓励学生提问与探究;- 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如实验、视频、互联网等;- 加强跨学科教学,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小学科学:2023年新课程标准
小学科学:2023年新课程标准1. 引言本文件旨在阐述2023年小学科学新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新课程标准”),以帮助教师和学生更好地理解课程目标、内容和要求。
新课程标准遵循我国教育方针和课程改革总体要求,致力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2. 课程目标新课程标准将课程目标分为三个维度: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2.1 知识与技能学生需掌握以下内容:- 自然科学基础知识- 科学方法与科学思维- 科学探究与实验技能-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STSE)2.2 过程与方法学生需培养以下能力:- 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 设计实验与制定计划- 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 交流与合作2.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需树立以下观念:- 科学探究的兴趣与好奇心- 科学精神与批判性思维- 社会责任与环保意识- 团队合作与分享精神3. 课程内容新课程标准涵盖以下内容:3.1 自然科学- 生命科学- 地球与宇宙- 物质与能量- 技术与工程3.2 科学方法与科学思维- 观察与实验- 分类与比较- 归纳与演绎- 模型建构3.3 科学探究与实验技能- 实验设计与操作- 数据收集与处理- 实验报告撰写- 安全与伦理3.4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STSE)- 科学对社会的影响- 技术与生活的关系- 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 科学伦理与法律4. 课程实施与评价4.1 教学建议教师应依据新课程标准,结合学生实际情况,设计富有启发性和实践性的教学活动。
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创新思维和团队协作精神。
4.2 评价方式评价方式包括:- 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在研究过程中的表现,如探究能力、实验技能等。
- 终结性评价:考察学生对知识与技能的掌握程度,如笔试、实验报告等。
- 自我评价与同伴评价:鼓励学生自我反思,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团队协作能力。
5. 附录新课程标准附录包括:- 课程目标与内容的具体化描述- 教学建议与案例- 评价方式与实例6. 结语2023年小学科学新课程标准为我国基础教育改革提供了重要指导。
新版小学科学课程标准2023
新版小学科学课程标准2023一、前言根据我国教育部门的要求,新版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于2023年正式实施。
该课程标准旨在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激发学生对科学的热爱和好奇心,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为我国科技发展培养更多优秀人才。
二、课程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基本的科学知识,学会使用科学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学会合作、交流和表达。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科学兴趣和好奇心,使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具备的社会责任感。
4. 创新与实践: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使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科学知识。
三、课程内容1. 生命科学:生物的形态、结构、生理、分类、遗传和变异、进化等。
2. 物质科学: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变化、制取和应用等。
3. 地球与宇宙:地球的构造、地质变化、气候、资源、宇宙的起源和演化等。
4. 技术与工程:了解技术的发展历程,掌握简单的工具和仪器使用,培养学生的工程思维。
5. 科学探究: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和技巧,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四、实施建议1. 教学建议: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2. 评价建议:采用多元化评价方式,关注学生的过程与方法,全面评价学生的科学素养。
3. 教学资源: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开发适用于小学科学教学的资源,提高教学质量。
4. 教学实践:加强实验教学,让学生动手实践,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五、附录1. 课程标准编制说明2. 课程标准修订历史3. 课程标准解读与指导4. 科学教学建议与案例5. 科学评价方法与工具6. 科学教学资源推荐六、参考文献[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新版小学科学课程标准[Z]. 2023.[2]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Z]. 2001.[3]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九年制义务教育课程计划[Z]. 2014.。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评测功能
♪ 教学目标一旦确定,它的达成与否就成了评测教 学效果的重要尺度。 ♪ 科学正确地评价一堂课的成败优劣,应从学生在 教师预先设定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 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是否真正达到了目标或达标 的程度来做判断。
当代教学目标分类理论
♪ 布卢姆的教学目标分类理论 ♪ 加涅的教学目标分类理论 ♪ 新课程三维目标分类
教学目标的行为主体为学生,而非教师
♪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学活动的最终目的是促进 学生的身心发展,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角色是 引导者、促进者,起着主导的作用。
♪ 在设计教学目标时,应体现的是学生在具体行为 上发生的变化,体现教学活动主体的要求;即描 述的不应是“教师做了什么”,而应该是“学生 能做什么了”。
学科核心素养
•指本学科对核心素养的贡献(终身烙印)
•体现学科核心素养的标准: ♪ •课程标准 ♪ •质量标准
中小学科学的核心素养
♪ ♪ ♪ ♪ ♪
•实证思想 •科学概念 •探究能力 •科学思维 •科学态度
怎样理解小学科学课程的性质?
♪ 小学科学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 启蒙课程。 ♪ 从两个方面理解:一是科学课程教育的目 的是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二是小学科学 课程的定位是科学启蒙。
什么是“用自己擅长的方式表达探究结果”?
总目标中提到的“亲近自然、欣赏自然”包含哪 些含义?是否也包含“认识自然、利用和改造 自然”?
♪ 鉴于小学生的身心发展水平,不可能要求他们 “认识自然”、“利用和改造自然”;鉴于现代 化、全球化的趋势越来越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 生的关系,更应该鼓励孩子从小乐于投身自然、 探究自然,用他们敏锐的感官去拥抱自然,去发 现自然中的变化和奥秘,去欣赏自然的景色美、 生态美、沧桑美和协调美,从而发展爱自然、爱 家乡、爱祖国、爱劳动的思想情感。
怎样理解小学科学课程的性质?
♪ 什么是科学素养? ♪ 科学素养包括科学价值观、科学精神、科学态度、 科学方法、科学知识和科学实践能力等几方面的 内容 ♪ 科学素养是公民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 ♪ 公民需要具备的基本科学素质一般是指:了解必 要的科学技术知识及其对社会与个人的影响 ,掌 握基本的科学方法,树立科学思想,崇尚科学精 神,并具备一定的应用它们处理实际问题、参与 公共事务的能力。
♪ 符号表示、合理命名、分层描述、规范说出、规 范写清、用术语表述、用学科理论表述…
使用行为动词是实现目标的关键
一、小学科学课程性质与教学目标
核心素养 “核心素养”研究——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素质的具体化) ♪ •自主发展:身心健康、自我管理、问题解 决和创新 ♪ •社会参与:公民道德、社会责任、国家认 同、国际理解 ♪ •文化修养:语言与沟通、科技与实践、人 文与审美(人文底蕴与审美情趣)
二、小学科学课程的基本理念与教学目标
小学科学课程的基本理念
♪ 科学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 ♪ 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 ♪ 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 ♪ 科学课程的内容要满足社会和学生双方面的需要
♪ 科学课程应具有开放性
♪ 科学课程的评价应能促进科学素养的形成与发展
“科学课程面向全体学生”反映了一种怎样的 思想? ♪ 科学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为每个学生提 供公平的学习机会与有效的指导,意味着 必须提高每个人对科学进步与社会发展做 贡献的能力。
怎样理解与体现“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
♪ “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是指在科学学习中, 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动性,发挥他们的能动作用, 让他们在参与科学探究活动中,自己提出问题, 设计解决问题的方案,自己动手搜集各种资料, 开展调查与实验,自己整理信息,做出解释或结 论,自己写成研究报告,并进行表达与交流。只 有这样,学生才能在学到科学知识的同时,习得 开展科学探究的方法,提高科学探究的能力,并 培养科学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例:
♪ 《蚯蚓的选择》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动物生活需要一定的环境条件。 过程与方法:掌握对比实验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自然事物之间是相 互联系的(教参中),进一步培养学生热 爱生命、珍惜生命的意识。
教学目标的内容主体为学习结果,而非学习过程
♪ 在教学目标中,教师设计的应该是学生在 教学活动结束时,学会了什么或学会了做 什么,而不应该是学生在教学的过程中将 要做些什么。
教学目标与教学目的的联系
♪ 教学目的体现了在课程标准中规定的教育教学总任务,它 们根据该学科的特点规定了各章节的教学范围和教学任务, 是教与学的出发点和归宿。 ♪ 教学目标是指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对学生通过教学所能达 到的学习结果的预测和估计,它对课堂教学活动的设计起 引导作用,对教学的评价起依据作用。 ♪ 教学目的和教学目标是一般和特殊的关系,同时前者具 有稳定性,后者具有灵活性。 ♪ 教学目标是实现教学目的的基础,只有在对教学目的具体 化后,即提出达到目的的手段、时间以及检验目的是否达 到的工具、步骤后,目的才会变成目标。
领会 应用 分析
综合
评价
产生新的安排
依据外在标准判断 依据证据判断
设计、组织、重组、组合、修改、 创造
评估、比较、对比、区别、批评、 检查
高级认知
初级认知
认知领域可观察的行为动词
♪ 背诵、复述、回忆、默写、听写、画出、写出、 列举、描述、指明、解答、罗列…
♪ 区分、区别、划分、解释、归纳、说明、总结、 阐明、证明、简述、比较、判断、概括、质疑、 审出、选择、筛选、找出、计算、运用、使用、 拟定、评价、撰写、试论、创造、整合…
布卢姆的教学目标分类理论
♪ 教学目标可分为三大领域:认知领域、情 感领域和动作技能领域, ♪ 每个领域又可分为由低级到高级的若干个 不同的层次和水平。
层次
一般目标
特殊学习结果、行动动词
知道
知道名词;知道特殊事实;知道规 界定、命名、说出、指出、描述、 则; 区别、辨别 知道倾向和顺序;知道分类和项目; 知道标准;知道方法和顺序; 知道原则或通则;知道理论和结构 转换信息的形式 解释关系 从已有资料插入 运用原则 分析组织和关系 解释、倒置、预测、整合、推断 (知) 使用、解决、建立、准备、示范 区别、描绘、绘图、分辨、推断、 解释
科学探究活动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 (1)目标的双重性。科学探究活动的目标,一是指向具体的、未知的某个问 题或某类问题;二是指向科学的本质,通过对具体问题的研究探索科学的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秘。 ♪ (2)活动的过程性。任何一个科学探究活动必定由若干个基本步骤所组成, 每个科学探究活动的具体目标是有差异的,但各个科学活动的基本步骤却是 大致相同的。 ♪ (3)方法的针对性。对于不同的问题必须采用不同的探究方法。 ♪ (4)工具的有效性。科学探究活动中往往需要恰当地使用工具来帮助我们了 解感官所不及的事物或现象。 ♪ (5)证据的重要性。科学尊重事实、注重证据、实事求是、不迷信权威。 ♪ (6)结果的可重复性。科学探究结果必须通过一定方式与他人进行交流,一 方面接受他人的重复验证,证明或证伪;另一方面可以在他人意见的基础上 进一步完善自身的构思和探究结果。 ♪ (7)结论的开放性。科学探究活动的结论来自对探究结果的归纳整理和逻辑 推理,代表了特定的人在特定时段的研究水平,对它的合理怀疑是科学进步 的动力,对它的进一步研究可以带来科学发展的新成就。
教学中怎样把握各分目标之间的相互关系?
♪ 要把各分目标作为一个完整的体系来加以 把握,可以而且常常需要在某一堂课、某 一个教学环节上对某一个分目标比较侧重, 但在另一堂课、另一个教学环节上又会体 现另一个分目标。从总体上来说,3个分目 标是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的。
什么是科学探究?
♪ 科学探究是指人们通过一定的过程和方法对客观 事物和现象进行探索、质疑和研究。 ♪ 现代教育科学使用的“科学探究”一词往往具有 两个层面上的含义:一是科学探究活动,二是科 学探究技能。 ♪ 科学探究活动又可以区分为科学家(泛指一切科 学工作者)的科学探究活动和学生的科学探究活 动,两者在对象、方法和结果上存在差异。 ♪ 科学探究技能是指使人能够顺利完成科学探究活 动的动作方式或操作顺序。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 与教学目标
吉林市教育学院 王辉
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核心和灵魂, 是一切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
♪ 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所要达到的预期结果。 ♪ 教学目标具有导向功能。 ♪ 教学目标的设计方法和表述技巧是目标设计的关 键因素。
教学目标的含义
♪ 所谓教学目标:就是指在教学活动进行之 前,教师和学生对教学活动所要达到的学 习结果的预期或估计。
“科学课程面向全体学生”反映了一种怎样的 思想? ♪ 科学课程要考虑到每个学生在性别、天资、 兴趣、生活环境、文化背景、民族、地区 等方面存在的差异,在课程、教材、教学、 评价等方面鼓励多样性和灵活性。为每个 学生提供公平的学习机会与有效的指导, 意味着必须提高每个人对科学进步与社会 发展做贡献的能力。
如何解决这样的问题
♪ 真正理解教学目标的含义。 ♪ 加强对教学目标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的认识。 ♪ 克服教学目标陈述上的含糊性,使教学目标明确 化。 ♪ 在陈述教学目标时,要经常考虑不同领域、不同 层次的教学目标,将教学目标的多种类型与对学 生全面素质的培养有机结合。
教学目标的三个领域
♪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布卢姆:把人类学习分为三个 主要的领域: 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和动作技能领域 ♪ 新课标的教学目标分类,也主要是根据布卢姆的 分类方法来分类的。 ♪ 各学科教学目标都包括: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 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领域,也称“三维目 标”。
三、小学科学课程目标与教学目标
为什么科学课程既有总目标又有分目标?
♪ 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 科学素养的内涵非常丰富,其主要维度或基本要素有—— 对科学知识的积累和应用,对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的了 解和实践,对与科学相关的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的培养。课程目标就是以这三大维度或三大要素为脉络来 进行表述的。总目标对小学生经由科学课程的学习而在科 学素养主要维度上的预期发展水平做了高度概括,分目标 则对小学生通过科学课程的学习而在科学素养主要维度上 的具体发展水平做了明确界定。总目标和分目标一起,勾 画了小学生科学素养的大致轮廓。虽然总目标分解为3个 分目标,但绝不意味着在教学过程中,各分目标的达成是 单独进行的。好的教学活动,往往同时能兼顾或达到多个 分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