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心理学 模拟试卷答案汇总

合集下载

社会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社会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社会心理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什么的学科?A. 个体心理过程B. 群体心理过程C. 社会与个体的相互作用D. 文化与行为的关系答案:C2. 下列哪个理论是社会心理学中的从众理论?A. 认知失调理论B. 社会交换理论C. 权威服从理论D. 阿什实验答案:D3. 社会促进效应是指什么?A. 他人在场时个体表现更佳B. 个体在独处时表现更佳C. 群体决策比个体决策更合理D. 社会压力导致个体行为改变答案:A4. 社会认同理论主要解释了哪个现象?A. 个体如何融入群体B. 群体间的冲突和偏见C. 个体的自我认知D. 社会影响对个体行为的作用答案:B5. 镜像自我是指个体如何形成的自我概念?A. 通过自我反思B. 通过与他人的互动C. 通过社会比较D. 通过社会角色的扮演答案:B6. 下列哪个不是社会影响的类型?A. 顺从B. 内化C. 模仿D. 反馈答案:D7. 社会学习理论认为,观察学习是通过什么过程影响个体行为的?A. 直接奖励和惩罚B. 观察他人的行为和后果C. 个体的内在动机D. 社会规范和价值观答案:B8. 社会交换理论强调的是哪种关系?A. 个体与个体之间的关系B. 个体与群体之间的关系C. 群体与群体之间的关系D. 个体与社会环境之间的关系答案:A9. 在社会心理学中,归因偏差是指什么?A. 个体对行为原因的错误解释B. 个体对他人行为的错误判断C. 个体对自己行为的错误理解D. 个体对环境因素的错误分析答案:A10. 社会支持对个体心理健康的影响是什么?A. 增加个体的压力B. 减少个体的幸福感C. 提高个体的应对能力D. 降低个体的社会适应性答案:C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在社会心理学中,________是指个体为了获得奖励或避免惩罚而遵循社会规范的行为。

答案:顺从2. ________理论认为,人们总是试图保持其信念和态度的一致性。

社会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社会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社会心理学试题及答案第一部分:选择题1. 在社会心理学中,人们经常会被他人的行为和观点所影响。

以下哪个概念用来描述这种现象?a) 自尊b) 孤立c) 社会影响d) 内隐性个性答案:c) 社会影响2. 当一个人出现错误时,其他人常常会通过怀疑自己的观点来降低不确定性。

以下哪个理论解释了这种现象?a) 社会认知理论b) 自我确认理论c) 干预理论d) 应对机制理论答案:a) 社会认知理论3. 集体行为的一种常见现象是「走群体思维」,其中个体决策被群体的共同观点所影响。

以下哪个概念最能描述这种现象?a) 社会影响力b) 群体思维c) 自我反省d) 市场导向答案:b) 群体思维4. 在社会心理学中,「认知失调理论」指的是当个体的行为与其价值观念发生冲突时所产生的心理不适。

以下哪个术语描述了一个自我调整的过程,以减少认知失调?a) 显著性评价b) 授权分配c) 自我感知理论d) 一致性理论答案:d) 一致性理论第二部分:简答题1. 解释社会认知理论的核心概念。

社会认知理论是指个体在社会环境中对自己和他人进行认知和评估的过程。

其核心概念包括自我概念、他人概念和自我知觉。

自我概念指的是个体对自己特征和属性的认知,包括个体对自己能力和形象的看法。

他人概念指的是个体对他人特征和属性的认知,包括对他人的印象和评价。

自我知觉指的是个体对自己行为、态度和情感的感知和理解。

2. 论述群体思维对个体决策的影响。

群体思维是指在群体中,个体的决策和意见会受到群体共识的影响。

个体在群体中常常会放弃自己的观点,而采纳群体的共同观点。

这种影响往往是基于个体对群体社会认同的需要,以及对群体观点的认可。

群体思维对个体决策的影响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信息偏差:个体在群体中往往接触到比较一致的信息,而忽视了与群体观点不一致的信息。

- 规范性压力:个体在群体中面临来自其他成员的期望和压力,并可能会因此调整自己的观点和决策。

- 决策风险:个体在群体中可能会放弃个人对决策的质疑和评估,而出于避免群体冲突的需要,倾向于采纳群体观点。

社会心理学考试题答案

社会心理学考试题答案

社会心理学考试题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社会心理学研究的领域包括以下哪一项?A. 个体行为B. 群体行为C. 社会影响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2. 社会认知理论是由哪位心理学家提出的?A. 弗洛伊德B. 班杜拉C. 皮亚杰D. 斯金纳答案:B3. 在社会心理学中,归因理论主要探讨的是:A. 个体如何解释他人的行为B. 个体如何预测自己的行为C. 个体如何预测他人的行为D. 个体如何解释自己的行为答案:A4. 社会影响的一种形式是:A. 顺从B. 从众C. 服从D. 所有以上选项5. 社会交换理论认为,人际关系的基础是:A. 情感B. 互惠C. 权力D. 地位答案:B6. 群体极化现象是指:A. 群体决策比个体决策更倾向于冒险B. 群体决策比个体决策更倾向于保守C. 群体决策比个体决策更极端D. 群体决策比个体决策更中庸答案:C7. 社会认同理论认为,个体的自我概念包括:A. 个人身份B. 社会身份C. 群体身份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8. 社会促进效应是指:A. 他人在场时,个体的表现会下降B. 他人在场时,个体的表现会提高C. 他人在场时,个体的表现会不稳定D. 他人在场时,个体的表现会保持不变答案:B9. 社会比较理论解释了个体如何通过与他人的比较来评估自己的:B. 态度C. 情感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10. 社会影响的一种形式是:A. 说服B. 模仿C. 服从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1. 社会心理学的主要研究方法包括:A. 实验法B. 调查法C. 观察法D. 案例研究法答案:ABCD12. 影响从众行为的因素包括:A. 群体大小B. 个体的自我认同C. 群体凝聚力D. 个体的自我效能感答案:ABC13. 影响说服效果的因素包括:A. 说服者的魅力B. 说服信息的逻辑性C. 说服信息的情感性D. 被说服者的先前态度答案:ABCD14. 影响群体决策的因素包括:A. 群体成员的多样性B. 群体的决策规则C. 群体的领导风格D. 群体的规模答案:ABCD15. 影响社会促进效应的因素包括:A. 任务的难度B. 任务的熟悉度C. 个体的动机水平D. 群体的期望答案:ABCD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6. 简述社会心理学中的自我服务偏差。

社会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社会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社会心理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社会心理学研究的重点是:A. 个体心理过程B. 群体心理过程C. 社会影响下的个体心理过程D. 社会结构2. 下列哪项不是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方法?A. 实验法B. 调查法C. 观察法D. 演绎法3. 社会心理学中的“从众”现象是指:A. 个体在群体压力下放弃自己的意见B. 个体在群体中保持独立思考C. 个体在群体中形成自己的意见D. 个体在群体中模仿他人行为4. 社会促进效应通常发生在:A. 个体单独完成任务时B. 个体在群体中完成任务时C. 群体成员相互竞争时D. 群体成员相互合作时5. 社会心理学中的“自我”概念包括:A. 自我认知B. 自我评价C. 自我意识D. 所有以上选项6. 社会认同理论认为,个体的自我概念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A. 个人特质B. 社会角色C. 社会群体成员身份D. 社会地位7. 下列哪项不是社会影响的结果?A. 服从B. 从众C. 群体思维D. 独立思考8. 社会支持对个体心理健康的影响主要体现在:A. 提供物质帮助B. 提供情感支持C. 增强个体的自我效能感D. 所有以上选项9. 社会学习理论认为,个体学习行为的主要方式是:A. 观察学习B. 直接经验C. 推理学习D. 模仿学习10. 下列哪项是社会心理学研究的伦理问题?A. 研究方法的选择B. 研究结果的解释C. 研究对象的隐私保护D. 研究数据的统计分析答案:1. C2. D3. A4. B5. D6. C7. D8. D9. A 10. C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 简述社会心理学中“认知失调”理论的主要内容。

答:认知失调理论是由莱昂·费斯汀格提出的,主要内容包括当个体持有两个或多个相互矛盾的认知(信念、态度或行为)时,会产生心理上的不适感。

为了减少这种不适,个体会尝试改变其认知,使之一致,或者通过增加新的认知来解释原有的矛盾,以达到认知的平衡。

社会心理学测试题及答案

社会心理学测试题及答案

社会心理学测试题及答案1. 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个体在社会环境中的行为和心理过程的科学。

请判断该说法是否正确。

答案:正确。

2. 根据社会心理学的理论,人们在群体中的行为与单独时的行为可能存在差异。

以下哪个选项是这种现象的典型表现?A. 去个性化B. 社会促进C. 社会抑制D. 社会影响答案:A。

3. 社会认知理论认为,个体如何解释和理解社会事件和他人行为?A. 通过直觉B. 通过社会学习C. 通过情感反应D. 通过本能反应答案:B。

4. 请列举至少三种社会心理学中常见的偏见类型。

答案:种族偏见、性别偏见、年龄偏见。

5. 社会心理学中的“归因理论”主要探讨什么内容?答案:归因理论主要探讨个体如何解释自己和他人的行为原因。

6. 社会心理学中的“从众”现象是指什么?答案:从众现象是指个体在群体压力下,改变自己的行为或信念以与群体保持一致。

7. 社会心理学中,如何定义“自我服务偏差”?答案:自我服务偏差是指个体倾向于将成功归因于自己的能力和努力,而将失败归因于外部因素。

8. 请解释社会心理学中的“旁观者效应”。

答案:旁观者效应是指在紧急情况下,当有其他人在场时,个体帮助他人的可能性降低的现象。

9. 在社会心理学中,“认知失调”是指什么?答案:认知失调是指个体持有两个或多个相互冲突的认知(如信念、态度或行为)时所产生的心理不适。

10. 社会心理学中的“社会交换理论”认为,人际关系是基于什么?答案:社会交换理论认为,人际关系是基于成本与收益的权衡。

11. 请描述“权威服从”在社会心理学中的含义。

答案:权威服从是指个体在权威人物的命令下,即使命令与自己的道德或价值观相冲突,也会执行命令的现象。

12. 社会心理学中的“群体极化”现象是指什么?答案:群体极化是指群体讨论后,成员的观点倾向于变得更极端。

13. 请解释“社会认同理论”在社会心理学中的作用。

答案:社会认同理论认为,个体的自我概念部分来源于他们所属群体的成员身份,这影响个体的行为和态度。

社会心理学考试题及答案

社会心理学考试题及答案

社会心理学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社会心理学主要研究的是:A. 个体心理B. 群体心理C. 社会与个体心理的相互作用D. 社会结构答案:C2. 社会促进效应是指:A. 他人在场时,个体的工作效率降低B. 他人在场时,个体的工作效率提高C. 个体在群体中工作效率降低D. 个体在群体中工作效率提高答案:B3. 社会认同理论是由哪位心理学家提出的?A. 弗洛伊德B. 马斯洛C. 塔杰菲尔D. 斯金纳答案:C4. 从众行为通常发生在哪种情境下?A. 个体独立完成任务B. 个体在群体压力下C. 个体与他人意见一致D. 个体与他人意见不一致答案:B5. 社会影响的类型不包括:A. 服从B. 从众C. 认同D. 独立思考答案:D6. 社会学习理论认为,人们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和后果来学习,这一理论的提出者是:A. 班杜拉B. 皮亚杰C. 弗洛伊德D. 荣格答案:A7. 认知失调理论是由哪位心理学家提出的?A. 阿伦森B. 费斯汀格C. 马斯洛D. 卡尔·罗杰斯答案:B8. 社会支持对个体的心理健康具有:A. 负面影响B. 无影响C. 积极影响D. 有时积极有时消极答案:C9. 社会交换理论认为人际关系是基于:A. 情感B. 利益C. 义务D. 权力答案:B10. 社会促进效应和抑制效应是由以下哪位心理学家首次提出的?A. 弗洛伊德B. 特里普利特C. 阿伦森D. 班杜拉答案:B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社会心理学中的自我效能感理论。

答案:自我效能感理论是由班杜拉提出的,该理论认为个体对自己完成特定任务的能力的信心水平会影响其动机、情感和行为。

自我效能感高的人更可能面对挑战,坚持努力,并在困难面前保持积极态度。

2. 描述社会影响的三种主要形式。

答案:社会影响的三种主要形式包括服从、从众和认同。

服从是指个体按照他人或群体的要求改变自己的行为;从众是指个体在群体压力下改变行为或观点以与群体保持一致;认同是指个体因为欣赏或尊重他人,而模仿其行为或观点。

社会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社会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社会心理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A. 个体心理B. 社会行为C. 个体与社会互动D. 群体心理2. 社会心理学中的“从众”现象是指:A. 个体在群体压力下放弃自己的意见B. 个体在群体中寻求支持C. 个体在群体中获得认同D. 个体在群体中保持独立性3. 以下哪项不是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方法?A. 实验法B. 观察法C. 调查法D. 历史分析法4. 社会影响的类型包括:A. 顺从、服从、认同B. 顺从、服从、反抗C. 顺从、反抗、认同D. 服从、反抗、认同5. 米尔格拉姆实验主要研究的是:A. 从众现象B. 服从权威现象C. 群体决策D. 社会角色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6. 简述社会心理学中的“认知失调”理论。

7. 解释“自我归因”和“他人归因”的区别。

8. 描述“群体思维”现象及其可能带来的问题。

三、论述题(每题25分,共50分)9. 论述社会心理学中的“社会认同理论”及其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10. 分析“旁观者效应”产生的原因,并讨论如何减少这种现象。

答案一、选择题1. C. 个体与社会互动2. A. 个体在群体压力下放弃自己的意见3. D. 历史分析法4. A. 顺从、服从、认同5. B. 服从权威现象二、简答题6. 认知失调理论是由费斯汀格提出,指的是个体在持有相互矛盾的认知(信念、态度或行为)时所感受到的不舒适感。

个体会试图减少这种不协调,通过改变信念、态度或行为,或通过增加新的认知来解释原有的矛盾。

7. 自我归因是指个体将成功或失败归因于自己的特质或能力,而他人归因则是指将他人的行为归因于他们的性格特征。

自我归因倾向于内部归因,他人归因倾向于外部归因。

8. 群体思维是指在高度凝聚力的群体中,成员为了维护群体的一致性和和谐,而压制异议,导致决策质量下降的现象。

这可能导致忽视风险、过分乐观和错误的决策。

三、论述题9. 社会认同理论由塔吉菲尔和特纳提出,强调个体的自我概念部分来源于他们所属的社会群体。

上海 2023年心理学考试:社会心理学真题模拟汇编(共226题)

上海  2023年心理学考试:社会心理学真题模拟汇编(共226题)

上海 2023年心理学考试:社会心理学真题模拟汇编(共226题)1、社会角色是个体与其()、身份相一致的行为方式及相应的心理状态。

(单选题)A. 社会地位B. 社会认知C. 社会情感D. 社会意识试题答案:A2、()不是人际关系的特点。

(单选题)A. 个体性B. 直接性C. 情感性D. 系统性试题答案:D3、社会心理学在“社会交往心理和行为”这一层面中,不包括以下哪个研究内容?()(单选题)A. 人际关系B. 人际沟通的内容、功能、程序等C. 社会影响D. 集群行为试题答案:D4、年轻一代将文化知识传递给年长一代这种社会化类型称之为()。

(单选题)A. 发展社会化B. 预期社会化C. 反向社会化D. 再社会化试题答案:C5、下列选项中,不属于良好人际关系原则的是()。

(单选题)A. 交换性原则B. 平等性原则C. 强化原则D. 相互性原则试题答案:C6、()既指阻碍个体达到目标的情境,又指行为受阻时个体产生的心理紧张状态。

(单选题)A. 动机受阻B. 焦虑C. 需要D. 挫折试题答案:D7、人的社会化过程,人的社会动机、态度、社会行为的发生都是以()为基础的。

(单选题)A. 人际沟通B. 情景判断C. 社会知觉D. 人际知觉试题答案:C8、可控性原因表明个体通过主观努力可以改变行为及其后果。

对可控性因素的归因,使人们更可能对行为做出()的预测。

(单选题)A. 准确B. 变化C. 稳定D. 系统试题答案:B9、群体的一致性特点与相符存在关联,以下对这二者关系叙述错误的是()。

(单选题)A. 假设韩某不赞同群体的一致性意见并且感受到巨大压力,如果此时群体中的刘某也对这种一致性意见提出异议,那么这很可能会降低群体相符的程度B. 不论A答案中的刘某是一名权威还是一个无名小辈,他的支持力量都可能起到作用C. 无论先前韩某对刘某是否抱有好感,韩某都可能受到刘某的鼓舞D. 如果刘某的意见不仅与群体的一致性意见不同,而且与韩某的意见也不同,那么对群体的相符程度不会构成明显影响试题答案:D10、关于社会交换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自考社会心理学试题及答案全集

自考社会心理学试题及答案全集

自考社会心理学试题及答案全集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社会心理学的主要研究对象是什么?A. 个体的心理过程B. 群体的心理过程C. 个体与社会相互作用的心理过程D. 文化与心理的关系答案:C2. 下列哪项不是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方法?A. 实验法B. 调查法C. 观察法D. 推理法答案:D3. 社会促进效应是指什么?A. 他人在场时,个体工作效率提高B. 他人在场时,个体工作效率降低C. 个体在群体中工作效率提高D. 个体在群体中工作效率降低答案:A4. 社会学习理论是由哪位心理学家提出的?A. 弗洛伊德B. 皮亚杰C. 班杜拉D. 荣格答案:C5. 社会交换理论认为,人际关系的基础是什么?A. 情感B. 权力C. 互惠D. 义务答案:C6. 从众行为的主要原因是什么?A. 信息压力B. 规范压力C. 个人偏好D. 文化传统答案:B7. 下列哪项不是社会影响的结果?A. 服从B. 从众C. 群体思维D. 独立思考答案:D8. 认知失调理论是由哪位心理学家提出的?A. 马斯洛B. 阿伦森C. 费斯汀格D. 海德答案:C9. 在社会心理学中,归因理论主要用于解释什么?A. 个体如何解释自己的行为B. 个体如何解释他人的行为C. 个体如何解释群体的行为D. 群体如何解释个体的行为答案:A10. 下列哪项是社会心理学中的自我概念?A. 自我意识B. 自我效能C. 自我服务偏见D. 自我实现答案:A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1. 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内容包括哪些方面?A. 社会认知B. 社会影响C. 社会关系D. 社会行为答案:A, B, C, D12. 下列哪些因素会影响个体的从众行为?A. 个体的自我认同B. 群体的一致性C. 个体的自我效能感D. 群体的规模答案:B, C, D13. 社会促进效应可以分为哪两种类型?A. 社会助长B. 社会抑制C. 社会影响D. 社会干扰答案:A, B14. 根据社会交换理论,人际关系的形成和发展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A. 互惠原则B. 权力差异C. 情感投入D. 文化背景答案:A, B, C15. 下列哪些是社会心理学中的归因偏差?A. 自我服务偏见B. 基本归因错误C. 光环效应D. 群体归因答案:A, B, C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16. 社会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个体心理现象的科学。

社会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社会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社会心理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什么的学科?A. 个体心理过程B. 群体心理过程C. 社会与个体之间的相互作用D. 文化与心理的关系答案:C2. 下列哪个理论是社会心理学中的权威理论?A. 认知失调理论B.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C. 社会学习理论D.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答案:A3. 社会认知指的是什么?A. 社会中的认知现象B. 个体对社会信息的加工过程C. 社会行为的认知动因D. 认知过程中的社会实践答案:B4. 在社会心理学中,"从众"是指个体在群体中的行为怎样变化?A. 变得更加独立B. 与群体行为保持一致C. 完全与群体行为相反D. 随机变化答案:B5. 下列哪个效应描述了人们在群体中减少个人责任感的现象?A. 社会促进效应B. 社会懈怠效应C. 社会认同效应D. 社会交换效应答案:B6. 根据米尔格拉姆实验,人们服从权威命令的倾向说明了什么?A. 人们总是独立思考B. 人们容易受到权威的影响C. 人们总是反抗权威D. 人们只在特定情境下服从权威答案:B7. 归因理论主要研究的是什么?A. 人们如何解释自己的行为B. 人们如何解释他人的行为C. 人们如何解释成功与失败D. 所有以上内容答案:D8. 社会交换理论认为,人际关系的基础是什么?A. 情感B. 互惠C. 权力D. 文化答案:B9. 下列哪个术语描述了人们倾向于与自己相似的人交往的现象?A. 同化效应B. 异化效应C. 同类相吸D. 社会比较答案:C10. 社会规范的作用是什么?A. 限制个体行为B. 促进社会秩序C. 增强个体自由D. 减少社会互动答案:B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社会心理学的创始人之一是______,他的《群体心理学与我》是该领域的经典著作。

答案:古斯塔夫·勒庞2. 在社会心理学中,______是指个体在没有他人在场时的行为与在群体中的行为不同的现象。

社会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社会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社会心理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人类在社会中的行为与心理过程的学科。

下列哪个不属于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内容?A. 社会认知B. 人格心理学C. 亲社会行为D. 群体心理学答案:B2. 下列哪项不是人们参与群体中的动机?A. 归属和认同B. 个人目标实现C. 自我保护D. 自主探索答案:D3. 以下哪项不是社会影响的类型?A. 遵从B. 预知C. 从众D. 互惠答案:B4. 社会认知理论包括以下哪个概念?A. 信念与态度B. 自我概念与自尊C. 决策与判断D. 同理心与同情心答案:A5. 下列哪个研究方法是社会心理学的常用方法?A. 实验研究B. 问卷调查C. 访谈法D. 自然观察法答案:A二、简答题1. 解释社会认知理论,并对其应用进行举例说明。

社会认知理论是指研究个体在社会交往中如何感知、解释和记忆他人及其行为的一种理论框架。

它关注个体对他人行为及其背后意图的推测和理解,以及个体通过认知来影响社会关系的方式。

例如,社会认知理论可以解释为什么在面对他人的行为时,我们倾向于从内部因素来解释,而对自身的行为则更倾向于从外部因素来解释。

2. 什么是群体决策,并阐述群体决策的优缺点。

群体决策是指一群人在共同协商和讨论的过程中做出决策的方式。

群体决策的优点在于能够集思广益,从不同的角度和经验中获得更多的意见和建议,有利于产生创新性的解决方案。

然而,群体决策也存在缺点,例如决策过程可能较为缓慢,因为需要协商和达成一致;还可能出现群体思维,导致部分成员不敢提出与主流意见相悖的观点,从而影响决策的质量。

3. 解释社会规范,并结合具体例子说明社会规范的作用。

社会规范是指社会中共同认可的行为准则或规定,它规范了个体在特定情境下应该如何行动。

社会规范可以分为描述性规范和规范性规范。

例如,在日常生活中,过马路时遵守红绿灯信号就是规范性规范的体现,而排队等候也是一种描述性规范的行为。

社会规范的作用体现在对个体行为的引导和协调,维护社会秩序和减少冲突。

社会心理学试题含答案

社会心理学试题含答案

社会心理学试题含答案
试题一
1. 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
- 社会心理学研究的对象是人们在社会环境中的思维、情感和行为。

2. 社会心理学的核心概念是什么?
- 社会心理学的核心概念包括个体与群体关系、社会认知、社会影响、社会动机等。

3. 请简要解释以下社会心理学概念:
- 社会认知:指个体对社会环境和他人的认知过程,包括社会知觉、社会记忆和社会判断等。

- 社会影响:指他人对个体的行为、态度和情感产生的影响,包括社会规范、社会压力和社会比较等。

- 社会动机:指个体在社会交往中的动机和目标,包括归属需求、权力需求和互惠原则等。

试题二
1. 请简要解释以下社会心理学实验方法:
- 实验方法:通过对变量的控制和操纵,确定因果关系的研究方法。

- 问卷调查:通过向受试者提供一系列问题,收集他们的意见和观点的研究方法。

- 观察法:通过观察和记录受试者的行为和特征,了解其心理过程的研究方法。

2. 社会心理学实验的伦理问题有哪些?
- 社会心理学实验的伦理问题包括知情同意、隐私保护、权益保障和结果披露等方面的问题。

3. 请简要描述以下社会心理学实验结果:
- 康纳斯实验:证明了从属与亲和的关系在人类社会中具有重要意义。

- 米尔格拉姆实验:揭示了人们对权威的服从程度,即所谓的“顺从实验”。

- 尤第实验:证明了群体压力对个体判断的影响,即所谓的“拖延实验”。

以上只是对社会心理学的一些试题和简要解答,希望能帮助您对这门学科有更深入的理解。

社会心理学模拟试题

社会心理学模拟试题

社会心理学模拟试卷一、单选1、社会心理学中人际过程的研究课题不包括(D)A.侵犯和助人行为 B.从众和服众 C.性别角色和性别差异 D.团体过程和组织行为2、学派时期是心理学发展最为迅速的时期,三大流派占主导地位,其中,被看做第一势力的是(A)A.行为主义 B.精神分析 C.人本主义 D.行为主义3、生物理论强调两个方面的因素对人类行为的决定作用,一是(C),二是遗传差异A.基因B.大脑机制C.本能D.环境影响4、如果你和一个人有数次交往,并以第一次的印象对该人作出判断,这在社会认知中叫做(B)A.刻板效应B.首因效应C.光环效应D.近因效应5、个人直觉中非语言线索不包括(B)A.人际距离B.情绪C.身体姿势D.目光接触6、个体寻找和解释情境,以证实自我概念的过程叫做(C)A.自我美化B.自我提升C.自我确认D.自我表演7、自愿接受他人的观点或信息,使自己的态度与他人要求一致叫(D)A.同化B.内化C.服从D.从众8、社会学家艾尔乌德(C.A.Ellwood, 1925)认为,社会心理学是关于(D)的科学,以群体生活的心理学为基础。

A.习惯行为 B.社会行为 C.群体心理 D.社会互动9、社会心理学研究的伦理原则是指(C)。

A.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要注意密切联系社会现实B.不仅要把所研究的对象纳入系统进行考察,而且要用系统的方法来研究C.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往往要采用一些手段控制情境或被试者,因而要特别注意因欺瞒与恫吓所产生的后果,尽力避免对被试者的身心健康造成伤害D.研究者要采取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对客观事实不能弯曲和臆测10、自我概念的形成与发展大致经历三个阶段,即(A)。

A.从生理自我到社会自我,最后到心理自我B.从生理自我到心理自我,最后到社会自我C.从社会自我到生理自我,最后到心理自我D.从心理自我到社会自我,最后到生理自我11、人的社会化过程,人的社会动机、态度、社会行为的发生都是以(C)为基础的。

社会心理学考试答案

社会心理学考试答案

社会心理学考试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社会心理学研究的核心问题是个体与社会的关系,以下哪项不是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范畴?A. 个体行为B. 社会影响C. 群体行为D. 个体心理发展答案:D2. 社会认知理论是由哪位心理学家提出的?A. 弗洛伊德B. 班杜拉C. 马斯洛D. 罗杰斯答案:B3. 社会促进效应是指个体在群体中的表现比单独时更好,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A. 群体压力B. 社会比较C. 社会助长D. 社会抑制答案:C4. 社会交换理论认为,人际关系的本质是什么?A. 情感交流B. 权力斗争C. 公平交易D. 利益最大化答案:D5. 归因理论中,个体如何解释他人行为的原因?A. 外部归因B. 内部归因C. 情境归因D. 以上都是答案:D6. 社会影响的类型包括哪些?A. 顺从B. 服从C. 说服D. 以上都是答案:D7. 米尔格拉姆的服从实验揭示了什么社会心理现象?A. 权威的影响B. 群体压力C. 社会助长D. 社会抑制答案:A8. 社会认同理论认为,个体如何形成对群体的认同?A. 通过社会比较B. 通过社会交换C. 通过社会学习D. 通过社会影响答案:A9. 社会支持对个体的心理健康有何影响?A. 消极影响B. 无影响C. 积极影响D. 有时积极有时消极答案:C10. 社会学习理论认为,个体如何学习社会行为?A. 通过观察他人B. 通过自我反省C. 通过逻辑推理D. 通过直觉判断答案:A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社会心理学的主要研究方法包括哪些?A. 实验法B. 调查法C. 观察法D. 案例研究答案:ABCD2. 影响社会认知的因素有哪些?A. 信息加工能力B. 个体经验C. 社会文化背景D. 情绪状态答案:ABCD3. 群体决策可能产生的问题包括哪些?A. 群体思维B. 责任分散C. 社会懈怠D. 群体极化答案:ABCD4. 社会影响的来源有哪些?A. 权威B. 同伴压力C. 媒体D. 个人魅力答案:ABCD5. 社会动机的类型包括哪些?A. 归属动机B. 权力动机C. 成就动机D. 亲和动机答案:ABCD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社会心理学的定义及其研究内容。

社会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社会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社会心理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社会心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是什么?A. 个体心理过程B. 社会行为与心理过程C. 社会结构与个体心理D. 群体动力学2. 下列哪项不是社会心理学的主要研究方法?A. 实验法B. 观察法C. 调查法D. 个案研究法3. 社会心理学中的“从众”现象是指什么?A. 个体在群体压力下放弃自己的意见B. 个体在群体中表现出与群体不同的行为C. 个体在群体中表现出与群体相同的行为D. 个体在群体中保持独立思考4. 社会助长效应是指什么?A. 群体存在时,个体表现更差B. 群体存在时,个体表现更好C. 群体存在时,个体表现没有变化D. 个体在群体中无法表现5. 社会心理学中的“自我”概念包括哪些方面?A. 个人特质B. 社会角色C. 自我意识D. 所有上述选项6. 社会影响的类型包括哪些?A. 从众、顺从、服从B. 从众、反抗、服从C. 从众、顺从、反抗D. 顺从、反抗、服从7. 社会心理学中,哪个理论解释了人们如何在群体中形成意见?A. 认知失调理论B. 社会比较理论C. 社会认同理论D. 群体思维理论8. 社会心理学中的“认知失调”是指什么?A. 个体在认知上感到一致B. 个体在认知上感到不一致C. 个体在行为上感到不一致D. 个体在情绪上感到不一致9. 社会心理学中的“归因”是指什么?A. 个体对他人行为的解释B. 个体对自己行为的解释C. 个体对群体行为的解释D. 个体对环境因素的解释10. 下列哪项不是社会心理学关注的群体现象?A. 群体决策B. 群体冲突C. 群体凝聚力D. 个体独立性答案:1. B2. D3. A4. B5. D6. A7. D8. B9. A 10. D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描述社会心理学中的“社会影响”概念,并给出一个例子。

答:社会影响是指个体在社会情境中,由于他人或群体的存在,其行为、态度或信念发生的变化。

社会心理学模拟试卷答案汇总

社会心理学模拟试卷答案汇总

1.社会心理学:社会心理学是从社会与个体相互作用的观点出发,研究特定社会生活条件下个体心理活动发生、发展以及其变化的规律的一门学科2.群体极化:群体成员中原已存在的倾向性得到加强,使一种观点或态度从原来的群体水平,加强到具有支配性的现象,称为群体极化。

3.态度:个体对特定对象以一定方式作出反应时,所持有的较稳定的内部心理倾向。

4.社会认知:是指个人对他人的心理状态、行为动机和意向作出推测与判断的过程。

5.利他行为:是一种自发形成的,把帮助他人当作唯一的目的,并不期望任何外在的酬赏的社会行为。

利他行为应有四个特征:以帮助他人为目的;不期望物质或精神的回报;完全自愿的行为;利他者可能有所损失。

6.社会刻板印象:也称为类化原则,一般指人们对某个社会群体形成一种概括和固定的看法。

7.社会化:儿童在人类社会成长的过程中,学会了抑制某种冲动,并被鼓励获得在特定社会环境下的人所具有的特征和价值。

这个过程叫社会化,人的社会化是通过社会教化和个体内化实现的,这两者相辅相成。

8.模仿:模仿是指在没有外界控制的条件下,个体受到他们行为的刺激,自觉不自觉地使自己的行为与他人相仿。

特点是:1,非控制性2,表面性3,相似性。

9.观察法:研究者借助人的感觉和各种仪器观察和记录个人或团体的行为,分析两个或多个变量之间的关系的方法。

简述海德提出的归因理论的主要内容。

海德认为行为归因的关键在于此种行为是源于人本身还是源于环境的,即内因和外因。

任务的难度、运气是外因,个人能力、努力是内因。

大量研究表明,在寻找行为原因时,人们倾向与作内外因的归属。

“内因-外因”可以说成为行为归因中一个基本的向度。

人们把某人的行为作为内在归因时,就会增强预测某行为在类似情况下再次出现的可能性;反之作外在归因,则很难判断是否再次出现。

什么是旁观者效应?对此效应心理学有哪些解释?旁观者效应是在紧急情况下,由于其他人在场,不仅不会使个体的利他行为增强,反而会抑制个体的利他行为,从而产生了集体坐视不救的冷漠行为。

心理咨询师《社会心理学》模拟题及答案三篇

心理咨询师《社会心理学》模拟题及答案三篇

心理咨询师《社会心理学》模拟题及答案三篇(一)1、下列选项中,不属于良好人际关系原则的是(C)。

A.相互性原则B.平等性原则C.强化原则D.交换性原则2、刻板印象具有(D)的意义,使人的社会知觉过程简化。

A.消极B.破坏性C.概括定型D.社会适应3、历史上最早的社会心理学研究,是围绕(D)的哲学争辩。

A.社会分层B.本能和教育C.遗传和环境D.人性4、首因效应的存在表明(B)很重要,个体对后续信息的解释往往是以其为根据来完成的。

A.印象形成B.第一印象C.信息加工D.印象管5、霍兰德(E. P. Hollander,1976)认为社会心理学的历史按顺序可划分为(B)等三个阶段。

A.经验描述、实证分析与哲学思辨B.哲学思辨、经验描述与实证分析C.哲学思辨、实证分析与经验描述D.实证分析、经验描述与哲学思辨6、社会行为是人对(B)引起的并对社会产生影响的反应系统。

A.周围环境B.社会因素C.现实生活D.即时情境7、美国心理学家罗特(J. Rotter)关于个体归因倾向的理论是(A)理论。

A.控制点B.稳定性C.可控性D.内外因8、在斯坦伯格(R. Sternberg,1988)的爱情三角形中,一见钟情属于(C)。

A.迷恋爱B.愚蠢爱C.浪漫爱D.空洞爱9、我国的劳动教养和劳动改造制度是一种(C)的机制。

A.终身社会化B.继续社会化C.再社会化D.早期社会化10、受(A)的影响,个体记住的,往往是对他有意义的或者是以前知道的东西。

A.图式B.自我意识C.遗忘曲线D.印象11、对肯定自我价值的他人,个体对其认同和接纳,并反过来予以肯定与支持。

这一现象说明了(B)。

A.人际关系的相互性原则B.人际关系的自我价值保护原则C.人际关系的交换性原则D.人际关系的平等性原则12、在海德的P-O-X态度转变模型中,O代表(C)。

A.个体B.环境C.他人D.另一对象13、(B)是指在印象形成的过程中,最新获得的信息的影响比原来获得的信息的影响更大的现象。

社会心理学模拟试题及答案

社会心理学模拟试题及答案

社会心理学模拟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社会心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是什么?A. 个体心理过程B. 社会行为与心理过程C. 群体心理过程D. 组织心理过程答案:B2. 下列哪项不是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方法?A. 实验法B. 观察法C. 调查法D. 统计法答案:D3. 社会影响的一种形式是?A. 从众B. 服从C. 认同D. 所有上述选项答案:D4. 社会促进效应通常指的是什么?A. 群体中的个体表现比单独时更好B. 群体中的个体表现比单独时更差C. 群体中的个体表现没有变化D. 群体中的个体表现时好时坏答案:A5. 社会学习理论是由哪位心理学家提出的?A. 阿尔伯特·班杜拉B. 弗洛伊德C. 卡尔·罗杰斯D. 亚伯拉罕·马斯洛答案:A6. 认知失调理论是由哪位心理学家提出的?A. 弗洛伊德B. 莱昂·费斯汀格C. 卡尔·罗杰斯D. 亚伯拉罕·马斯洛答案:B7. 社会认同理论主要研究的是?A. 个体如何认识自己B. 个体如何认识他人C. 个体如何认识群体D. 群体如何认识个体答案:C8. 归因理论主要解释的是?A. 人们如何解释自己的行为B. 人们如何解释他人的行为C. 人们如何解释自己的情感D. 所有上述选项答案:D9. 社会交换理论认为人际关系中的交换是基于什么?A. 情感B. 利益C. 信任D. 权力答案:B10. 社会心理学中的自我概念指的是什么?A. 个体对自己的认识和评价B. 个体对他人的认识和评价C. 他人对个体的认识和评价D. 群体对个体的认识和评价答案:A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请简述社会心理学中的“旁观者效应”。

答案:旁观者效应指的是在紧急情况下,当旁观者人数较多时,个体采取行动的可能性降低的现象。

这种现象通常归因于责任分散和个体对他人行为的模仿。

2. 描述一下社会心理学中的“认知失调”。

心理学考试:2022社会心理学真题模拟及答案(3)

心理学考试:2022社会心理学真题模拟及答案(3)

心理学考试:2022社会心理学真题模拟及答案(3)1、在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范围中,时尚属于()的研究内容。

(单选题)A. 个体层面B. 人际层面C. 群体层面D. 社会层面试题答案:D2、下列选项属于第一信号系统的是()。

(单选题)A. 望梅止渴B. 谈梅生津C. 含梅流涎D. 望梅生畏试题答案:A3、根据凯利的三维理论,如果(),就更可能做出内部原因的归因。

(单选题)A. 特异性低、共同性低和一致性高B. 特异性高、共同性低和一致性低C. 特异性低、共同性高和一致性高D. 特异性高、共同性高和一致性低试题答案:A4、符号互动论的基本假设不包括()。

(单选题)A. 个体对事物采取的行动是以该事物对他的意义为基础的B. 事物的意义源于个体与他人的互动,而不是存在事物自身中C. 事物的意义在于得与失的权衡结果D. 个体在应付他所遇到的事物时,往往通过自己的解释去运用和修改事物对他的意义试题答案:C5、下列不属于注意的功能的()。

(单选题)A. 选择功能B. 整合功能C. 过滤功能D. 调节和监督功能试题答案:C6、个体根据有关信息、线索对自己和他人行为的原因进行推测与判断的过程被称为()。

(单选题)A. 归因B. 探索C. 图式D. 评价试题答案:A7、俗话说,“情人眼里出西施”,这句话表明的是下列哪种影响社会认知的因素()。

(单选题)A. 原有经验B. 价值观念C. 情绪状态D. 积极偏见试题答案:C8、实验社会心理学的奠基人是()。

(单选题)A. F.H.奥尔波特B. 勒温C. 特里普利特D. 麦独孤试题答案:A9、新旧活动刺激相同,而反应不同时,容易发生()。

(单选题)A. 正迁移B. 负迁移C. 高原现象D. 反馈试题答案:B10、正在上课,一位迟到的学生突然推门而入,这时引起大家的注意是()。

(单选题)A. 不随意注意B. 随意注意C. 有意注意D. 随意后注意试题答案:A11、某些人认为个体生活中多数事情的结果是个人不能控制的各种外部力量的作用造成的,相信社会的安排,相信命运和机遇等因素决定了自己的状况,认为个人的努力无济于事。

心理学:社会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心理学:社会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心理学:社会心理学试题及答案1、填空题控制行为变量的方式主要包括()和()。

正确答案:行为的线索;行为的结果2、单选小王在班会上表示要参加志愿者,并积极报名参加活动,这种现象属于().A、模仿B、内心(江南博哥)接受C、简单服从D、同化正确答案:B3、填空题操作学习理论认为:行为的结果常常成为继续出现期望行为的()。

本题答案:强化物参考解析:试题答案强化物4、判断题在口头交际和书面交际中,书面交际的效果最好。

正确答案:错5、填空题影响遵从的因素主要包括()、群体的特点和()三个方面。

正确答案:个体的特点;具体的任务或情景6、单选个人即时需要与公众长远利益的冲突称为().A.利益竞争B.延时冲突C.风险评价D.社会两难正确答案:D7、多选他人在场有时会产生促进作用,而有时又反而会产生抑制作用,其原因是()。

A.任务的难度不同B.个人在群体中责任的明确程度不同C.个性特点D.社会文化背景正确答案:A, B, C, D参考解析:对此有两种学说.第一种是优势反应强化说.优势反应是指那些已经学习和掌握得相当熟练,成为不假思索就可以表现出来的习惯动作。

该理论认为,他人在场引起行为者的是一种普遍而未特定化了的驱力,由这种驱力激发的动机,将对个体的行为产生两种相反的影响作用,即对于简单的或个体已经熟练的行为,这种增强的动机将产生助长影响;但是,对过于复杂、个体还很生疏的行为,这种增强的动机只会起到妨碍作用.第二种是注意力转移说.当心理学家发现了社会促进的两种作用结果后,心理学家们接着就提出了这样的问题:是观众的什么特征增强了个体的动机呢?仅仅是观众的身体吗?还是其他什么特征呢?结果发现,有观众在场,而且观众能够知道被观察者的行为表现时,被观察者才会表现出社会促进的影响.8、名词解释去个体化正确答案:在群体中,人们有时会感到自己被淹没在群体之中,个人意识和理解评价感丧失,个体的自我认同被群体的行动与目标认同所取代,个体难以意识到自己的价值与行为,自制力变得极低,结果导致人们加入到重复的、冲动的、情绪化的,有时甚至是破坏性的行动中去的现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社会心理学:社会心理学是从社会与个体相互作用的观点出发,研究特定社会生活条件下个体心理活动发生、
发展以及其变化的规律的一门学科
2.群体极化:群体成员中原已存在的倾向性得到加强,使一种观点或态度从原来的群体水平,加强到具有支配性
的现象,称为群体极化。

3.态度:个体对特定对象以一定方式作出反应时,所持有的较稳定的内部心理倾向。

4.社会认知:是指个人对他人的心理状态、行为动机和意向作出推测与判断的过程。

5.利他行为:是一种自发形成的,把帮助他人当作唯一的目的,并不期望任何外在的酬赏的社会行为。

利他行为
应有四个特征:以帮助他人为目的;不期望物质或精神的回报;完全自愿的行为;利他者可能有所损失。

6.社会刻板印象:也称为类化原则,一般指人们对某个社会群体形成一种概括和固定的看法。

7.社会化:儿童在人类社会成长的过程中,学会了抑制某种冲动,并被鼓励获得在特定社会环境下的人所具有的
特征和价值。

这个过程叫社会化,人的社会化是通过社会教化和个体内化实现的,这两者相辅相成。

8.模仿:模仿是指在没有外界控制的条件下,个体受到他们行为的刺激,自觉不自觉地使自己的行为与他人相仿。

特点是:1,非控制性2,表面性3,相似性。

9.观察法:研究者借助人的感觉和各种仪器观察和记录个人或团体的行为,分析两个或多个变量之间的关系的方
法。

简述海德提出的归因理论的主要内容。

海德认为行为归因的关键在于此种行为是源于人本身还是源于环境的,即内因和外因。

任务的难度、运气是外因,个人能力、努力是内因。

大量研究表明,在寻找行为原因时,人们倾向与作内外因的归属。

“内因-外因”可以说
成为行为归因中一个基本的向度。

人们把某人的行为作为内在归因时,就会增强预测某行为在类似情况下再次出
现的可能性;反之作外在归因,则很难判断是否再次出现。

什么是旁观者效应?对此效应心理学有哪些解释?
旁观者效应是在紧急情况下,由于其他人在场,不仅不会使个体的利他行为增强,反而会抑制个体的利他行为,
从而产生了集体坐视不救的冷漠行为。

对于这种心理学的解释有1)社会抑制作业:有他人在场时,个体把自己要做出的反应与他人相比较,这种比较使得他人都不采取利他行为时就产生了对利他作用的社会抑制作用。

2)社会
影响的结果:在一定社会情境下,每个人都有一种模仿他人行为而行事的倾向。

特别是紧急情况下。

3)多数的忽略:他人在场和出现的反应影响了个人对整个情境的知觉也解释、判断,个体也会镇静下来不予理睬。

4)责任扩散:在紧急情况下,当他人在场时,个人求助他人的责任就减少。

实验社会心理学是什么时候成立的?其形成有什么标志?
奥尔波特进行了一系列有关“社会促进”的实验研究,并在1924年出版了《社会心理学》一书,被公认为实验社
会心理学诞生的标志。

这本著作对促进社会心理学开展实验研究起了重要作用,有关对象、方法、研究范围的观
点与体系几乎统治了美国当时的社会心理学。

举例说明什么是社会促进、什么是社会抑制。

社会促进是个人的活动由于有其他人同时参加或者有其他人在场旁观而使其活动效率提高的现象。

例如:一歌手
久别歌坛又举行了回归演唱会,精心准备很长时间,开唱时发觉全场粉丝爆满,那他当然会更加起劲得表演。

社会抑制是个人的活动由于有其他人同时参加或者有其他人在场旁观而使其活动效率降低的现象。

例如:一位工艺
精湛的钻石切割师在切割一颗罕见的钻石时,由于钻石主人请来很多朋友喝专家观摩整个切割过程,使得切割师
意识到他人在场旁观而分散了部分注意力,最终钻石切割得没有预想中完美。

斯滕伯格的爱情三角理论,爱情有哪三个因素?爱情有几种类型?各是什么?
斯滕伯格认为,爱情是个三角形,三边分别代表亲密,激情,以及承诺三个因素。

亲密指两个关系中感到亲近,
彼此相互关联。

激情是爱情关系中强烈的情绪体验,它包含着浪漫、身体的吸引和性的趋势力。

承诺是爱情中保
持彼此关系的一个决定,是对对方做出的爱的承诺。

爱情一共有7个类型:喜爱、迷恋、空洞、浪漫、愚昧、同伴、完美的爱情。

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范围
社会心理学是从社会与个体相互作用的观点出发,研究特定社会生活条件下个体心理活动发生、发展以及其变化
的规律的一门学科。

他的研究范围包括个体社会心理学,群体社会心理学以及应用社会心理学三个层面。

个体社会心理学研究社会生活条件下的个体,它研究包括1)个体的社会化和自我意识。

社会化研究个体一生的
全部心理的发展变化及其一般的表现,以及与所受社会环境影响的关系。

揭示个图从自然人走向社会人的发展过程。

自我意识研究个体如何把自己从浑浊的世界中区分开来形成“我”“我的”概念并自身发展的。

2)社会动机。

研究人在本质上是什么?人的行为是怎样产生的?人们为什么要做他们所做得事情?人们为什么需要他们所欲求
的东西等。

3)社会认知,是指个人对他人的心理状态、行为动机和意向作出推测与判断的过程。

包括人际认知、
自我认知、归因认知。

4)社会态度和态度改变。

这是使人们透视社会心理现象的重要途径。

5)社会交往心理和
行为。

研究的是社会情境中一个个体另外一个个体或多个个体的关系。

群体社会心理学主要研究群体成员,群体与个体之间,群体与群体之间的相互作用。

每一个个体只不过是作为群
体成员的角色而被研究,通过社会群体进行社会分析,揭示群体的静态结构和群体动力学原理。

此外以人数众多
的人们的心理和行为反应特征及其形成过程为研究对象的大众社会心理现象,也是重要研究内容。

应用心理学是把社会心理学的方法论与原则运用于社会问题的解释和解答的应用科学。

他可以分为理论研究和实
践研究。

也可以分为知识建构,利用与干预,改善生活质量三部门分。

人际吸引的影响因素
1)接近性—你的朋友就在你身边。

空间上激励越小,双方越接近,则往往容易引以为知己,尤其在交往早期。

唯有地理上的接近使相互接触机会更多更容易熟悉对方。

2)想死性—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在相似性原则中,态度是最重要的,例如政治主张,信仰,对社会重大事件的看法一致的人,在感情上更为融洽,即所谓志同道合。

相似性通常是由回报的。

与我们相似的人会同意我们的观点,增强我们信心,反之,则另我们感到不愉快。

毕竟每个人都希望得到认可和赞美。

3)互补性—它具有你不具备的品质。

当对方的需要以及对对方的期望正好称为互补关系时,就会产生强烈的吸引力。

互补因素增进人际吸引,往往发生在感情深厚的朋友之间。

它是趋势长期伴侣发展成密切关系的动力。

4)熟悉性—形成喜欢的习惯。

熟悉性本身就可以增加一个人对某种对象的喜欢。

多次接触会提高再认知,这对开始喜欢上某人是大有帮助的。

此外,当人们越来越熟悉,就能预测对方的行为,这样就可以舒服和他们相处了。

5)能力—完美的人会被喜欢吗?实验证明,最有能力的最能出好主意的却往往不是最受欢迎的。

这是因为人们希望自己周围有很好能力的人但是超凡的能力使得人们渴望不可及,会产生压力。

如果有才华的人偶尔表现出小缺点会让人更加喜欢接近他。

6)外貌—我们会以貌取人吗?人们总是对外貌好的人会做出更加积极参与的评价,这叫外貌辐射效应。

各种环境中的美的标准也补经相同。

7)个性的性格特质—热情的魅力。

开朗的性格也是人际吸引的一个因素,一个带人热情的人比冷淡的人更有吸引力。

除此之外,相互性原则即喜欢别人的人也会赢得别人的喜欢也是另一种研究人际吸引的角度。

但是他具有一定的适用范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