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战2019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单元AB卷第三单元 岩石圈 B卷 教师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单元训练卷·高三·地理卷(B )
第三单元 岩石圈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第Ⅰ卷(选择题)
本卷共2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通过对地质构造的研究,我们可以推测地质历史上生物、构造及其活动情况。
下图为某地质勘探队员绘制的某地地质剖面示意图。
三叶虫、恐龙、大型哺乳动物分别为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的代表性动物。
据此完成1~2题。
1.图中断层最可能发生的地质时期是( ) A .古生代前期 B .古生代后期—中生代前期 C .新生代后期
D .中生代后期—新生代前期
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甲处岩石没有生物化石,为变质岩
B .乙岩层形成之前该地发生过地壳抬升
C .丙处岩石由岩浆上升冷凝形成
D .丁岩层主要是由内力作用形成的
【解析】第1题,图中断层切断了含有恐龙化石的岩层,但未切断含有大型哺乳动物化
石的岩层,说明该断层形成于中生代和新生代之间。
第2题,甲处岩层为侵入型岩浆岩;乙下面的岩层(含有三叶虫化石的岩层)表面有被侵蚀的痕迹,说明在乙岩层形成之前该
地发生过地壳抬升;丙处岩石形成于侵入岩周围,属于变质岩;丁岩层含有三叶虫化石,属于沉积岩,主要是由外力作用形成的。
【答案】1.D 2.B
3.下图为某地实景图,其所示地质构造的形成原因主要是( )
A .搬运作用
B .地壳运动
C .变质作用
D .风化作用
【解析】第3题,图中岩层弯曲变形,是一个大型褶皱,其成因主要是地壳运动。
【答案】3.B
下图示意平顶海山的形成过程。
读图,回答第4题。
4.平顶海山( ) A .为褶皱山 B .由沉积岩构成
C .顶部形态由内力作用塑造
D .随着板块的移动没入水下
【解析】第4题,由图可知,火山喷发后形成山地,随着地壳运动,山地逐渐没入水下,在海洋表层海水运动等外力作用下,山地的山顶被削平。
【答案】4.D
下图为世界某大板块示意图,箭头表示板块运动方向。
读图,完成5~6题。
此
卷只装订不
密
封
班级 姓名 准考证号 考场号 座位号
5.甲处的板块运动方向是()
A.向西南移动B.向东北移动
C.垂直隆升D.垂直下降
6.该板块边界()
A.甲处形成裂谷
B.乙处形成海岭
C.丙处岩石年龄较丁处老
D.丁处地壳厚度较甲处大
【解析】第5题,由该板块的形状与位置可知,该板块为印度洋板块。
该板块的西南部为生长边界,板块北部和东部为消亡边界,由此推断,该板块的运动方向向东北移动。
第6题,甲处位于消亡边界,裂谷多形成于陆地板块的生长边界,A错误;乙处位于消亡边界,海洋板块的生长边界多形成海岭,B错误;丁处是生长边界,岩石是新涌出来的岩浆冷凝形成的,形成年代最晚,C正确;甲处位于陆地,丁处位于海洋,甲处地壳厚度较丁处大,D 错误。
【答案】5.B 6.C
下图为安第斯山脉地理位置示意图。
读图,回答第7题。
7.安第斯山脉南北狭长的原因是()
A.沿经线方向发育
B.沿火山地震带发育
C.沿板块作用边界发育
D.沿海陆作用边界发育
【解析】第7题,南美洲西部处于美洲板块与南极洲板块交界地带,而安第斯山脉为南北走向,与上述两板块交界地带的走向一致。
【答案】7.C
下图为广东揭西某河床上自然形成的河流壶穴照片。
读图,完成8~9题。
8.图中壶穴的形成主要因为()
A.流水侵蚀B.风力侵蚀
C.冰川侵蚀D.生物破坏
9.图中地貌主要发育在河流的()
A.中下游B.中上游C.三角洲D.河漫滩
【解析】第8题,据材料可知,图示景观位于广东,应是由流水的侵蚀作用形成的,故A 项正确;风力作用主要分布在干旱和半干旱地区,故B项错误;冰川作用主要分布在高山和高纬度地区,故C项错误;生物破坏对该景观的形成影响较弱,故D项错误。
第9题,河流的侵蚀作用主要分布在河流的中上游地区,中下游地区以沉积作用为主。
【答案】8.A 9.B
沙坡是河流浅水区河床中的沙粒堆积地貌,下图示意某常见的沙坡形成过程。
在浅水区,水面受河床底部起伏影响呈波形,水流流速受上坡和下坡影响存在差异,进而导致沙坡背水坡泥沙被侵蚀,而被侵蚀的泥沙会在下一个沙坡的迎水坡堆积。
读图,回答10~11题。
10.①坡是()
A.迎水坡,流速快B.迎水坡,流速慢
C.背水坡,流速快D.背水坡,流速慢
11.该沙坡中以侵蚀作用为主的是()
A.①坡和②坡B.③坡和④坡
C.①坡和③坡D.②坡和④坡
【解析】第10题,图示①坡后期沙坡剖面高于前期沙坡剖面,说明是堆积坡,依据材料可知该坡为迎水坡,因坡面阻挡而水流较慢,泥沙堆积。
第11题,图示②④两坡后期沙坡剖面低于前期沙坡剖面,说明以侵蚀为主。
【答案】10.B 11.D
地质构造对人类的活动有着明显的影响。
据此回答12~13题。
12.选择坝址是修建水库的关键之一。
下图中所示四种方案中,构造稳定、地基稳定且坚实、最适宜建坝的是()
13.读地质剖面图,判断最有可能有泉水出露的位置是()
A.①B.②C.③D.④
【解析】第12题,向斜处岩性坚硬,适于建坝。
第13题,地下水在强大内压力作用下,会沿断层处出露成泉。
【答案】12.D 13.C
下图示意某地的等高线分布,从a河谷到b、c河谷的地层均由老到新。
读图,完成第14题。
14.图中X地的地质构造地貌最可能为()
A.背斜谷B.背斜山C.向斜谷D.向斜山【解析】第14题,河流发育于山谷地带,山谷的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出,因此X地为山谷。
由题干可知,从a河谷到b、c河谷的地层均由老到新,即中间老、两翼新,因此X地属于背斜谷。
【答案】14.A
桌状山是顶平似桌面、四周被陡崖围绕的方形山体。
大瓦山位于四川省乐山市,地处横断山东侧,海拔3222米,为世界第二高桌状山。
大瓦山是地形倒置形成的向斜山,山体分两层,下部是构成山体基底的石灰岩,上部是层层堆叠的玄武岩。
读图,完成15~16题。
15.大瓦山桌状地貌的形成过程可能是()
A.沉积作用(形成石灰岩)→地壳抬升→岩浆喷发(形成玄武岩)→外力侵蚀(形成桌状地貌)
B.岩浆喷发(形成玄武岩)→地壳抬升→沉积作用(形成石灰岩)→外力侵蚀(形成桌状地貌)
C.地壳抬升→岩浆喷发(形成玄武岩)→沉积作用(形成石灰岩)→外力侵蚀(形成桌状地貌)
D.岩浆喷发(形成玄武岩)→沉积作用(形成石灰岩)→地壳抬升→外力侵蚀(形成桌状地貌)
16.大瓦山形成过程中,假如玄武岩层和石灰岩层的上下位置颠倒一下,则地表呈现的地貌最可能是()
A.平顶的桌状山B.起伏和缓的丘陵
C.沉积层深厚的盆地D.林立的峰林、峰丛
【解析】第15题,由石灰岩位于下部,玄武岩位于上部,可知先有沉积作用形成石灰岩的过程,后有岩浆喷发形成玄武岩的过程,据此可判断A正确。
第16题,若位置颠倒,则上部为石灰岩层。
由材料可知该地位于横断山东侧,地势较高的石灰岩层在流水溶蚀、侵蚀作用下,会形成峰林、峰丛等喀斯特地貌。
【答案】15.A 16.D
海岸地貌和陆架沉积序列的演化能较客观地反映海平面的升降状况。
沙坝是由波浪携带泥沙堆积而成的一种狭长的、与海岸线平行的堆积体,沙坝将海水分割,内侧便形成一个封闭或半封闭的潟湖,潟湖常有潮汐通道与大海相连。
下图为全新世(11700年前至今)形成的美国东海岸地貌和陆架沉积序列模式图,图中a、b为三角洲,据此完成17~19题。
17.图中a、b三角洲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分别是()
A.风力堆积、退潮时海浪堆积B.河流堆积、退潮时海浪堆积
C.风力堆积、涨潮时海浪堆积D.河流堆积、涨潮时海浪堆积
18.全新世该地海岸地貌和陆架沉积序列的演化过程中,海平面相对于陆地()A.呈上升趋势B.基本稳定
C.呈下降趋势D.反复升降
19.如此后海平面显著下降,则图中()
A.沙坝向陆地方向推移B.潟湖的盐度逐渐降低
C.沙坝向海洋方向推移D.潟湖受侵蚀水深增大
【解析】第17题,图中a位于陆地河流入海处,则该三角洲应是河流泥沙堆积而成;b 位于潮汐通道处且三角洲由外海向潟湖发展,则应是外海涨潮时海浪堆积而成。
第18题,图示岩层沉积物由下向上依次为:沼泽沉积、潟湖沉积、沙坝沉积和浅海沉积,说明该处由沼泽逐渐演变为浅海,则海平面不断上升。
第19题,海平面显著下降,则通过涨潮进入潟湖的海水会逐渐减少;同时陆地水体进入潟湖后,潟湖水体不断流入外海,必然使潟湖水体盐度降低。
【答案】17.D 18.A 19.B
下图为某河谷地质、地貌剖面图,图中地层年代由①到③变老。
图中阶地(用T表示,数字下标表示阶地的级数)指由河流作用形成的高出洪水位的阶梯状地貌。
此河段阶地主要由于地壳抬升形成。
据此完成20~21题。
20.对河谷处的地质构造类型和两侧地壳抬升幅度的判断,正确的是()
A.向斜东侧大B.背斜东侧小
C.向斜西侧大D.背斜西侧小
21.矿产调查发现,在此河段的河床沙中有某种贵重金属矿产,但由于河水深不易开采。
图中所示地点可能找到这种贵重金属矿物的是()
A.甲B.乙C.丙D.丁
【解析】第20题,河谷处最外侧是石灰岩,向里依次是页岩、砂岩,河谷处岩层地层年代表现为中间新、两翼老的分布规律,据此判断地质构造为向斜,图中河谷西侧的阶地较东侧陡峻,说明西侧地壳抬升幅度大。
第21题,从题干提供信息可知,该种贵重金属矿产存在河床沙中,只有乙处沉积有厚厚的沙、卵石,沉积环境最好,最有可能找到这种贵重金属。
甲处离河流太近,粘土结构,丙、丁两处地势太高,都不符合贵重金属矿产的存在环境。
【答案】20.C 21.B
在干旱地区大山的山麓,某些风蚀洼地或干涸洼地的底部,在岩石裸露的平坦地面,覆盖着一层薄薄的尖角石块和砾石,其岩性与基岩一致,被称为岩漠。
读岩漠的地貌结构示意图,完成第22题。
22.导致岩漠地貌出现尖角石块和砾石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A.风化、堆积作用B.风化、侵蚀作用
C.搬运、堆积作用D.固结成岩作用
【解析】干旱地区的岩石受物理风化作用可崩解破碎成尖角石块和砾石,但这里的岩漠分布于区域内地势低洼处,可推测出现的尖角石块与砾石应为从基岩剥离后被搬运至地势低洼处堆积形成的。
【答案】22.C
雅鲁藏布大峡谷中的丹娘沙丘,位于高原半湿润季风区。
它背倚葱茏青山,面临蓝绿色的雅鲁藏布江,连绵的沙丘构成了波涛起伏的沙海。
下面图1为丹娘沙丘附近等高线示意图,图2为丹娘沙丘景观图。
读图,回答23~25题。
23.丹娘沙丘的成因主要是()
A.流水堆积B.风力堆积C.冰川堆积D.海浪堆积
24.该沙丘的沙源主要来自()
A.印度洋海滩
B.沿岸疏松的土壤
C.塔克拉玛干沙漠
D.附近沙洲和河漫滩
25.丹娘沙丘增长速度最小的季节是()
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
【解析】第23题,连绵的沙丘应是风力堆积作用形成的。
每年冬春季节(10月~次年3月),该地区气候干旱,多大风,大风经过地区植被稀少,加上经过江面,受阻挡较少,形成涡旋上升气流,气流挟带沙洲和河滩上的沙粒,受江边山地地形阻挡,风速减缓,沙粒堆积于山坡,日积月累形成沙丘。
第24题,由上题分析可知,该沙丘的沙源主要来自附近的沙洲和河漫滩。
因为在谷地中,受两侧山地阻挡,外部沙尘难以进入。
第25题,沙丘是风力堆积作用形成的,当该区域植被覆盖条件良好时,风力较小,沙丘增长速度也较小。
该区域夏季植被覆盖条件最好,风力最小,丹娘沙丘增长速度最小。
【答案】23.B 24.D 25.B
第Ⅱ卷(非选择题)
本卷共4小题,共50分。
26.读某地地质剖面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4分)
(1)说明图中甲、乙两处岩层发生弯曲变形的原因及形成丙处物质的主要地质作用。
(2)分别写出甲、乙、丁三地的地质构造类型。
(3)如果在该地区进行钻井,有可能找到石油和天然气的是,有可能找到地下水的地点是。
(4)丁地有一条东西向的河流,该地区计划在此处修建一座水库,你认为合适吗?简述你的理由。
【答案】(1)原因:地壳运动产生水平挤压力。
地质作用:沉积(或外力)作用。
(2)甲:背斜;乙:向斜;丁:断层。
(3)甲乙
(4)不合适。
因为丁处位于断层附近,修建水库易漏水,地层不稳定,易滑坡,工程难度大。
27.读亚欧大陆东岸某地区地质构造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3分)
(1)说出该地区内力作用的主要表现形式。
(2)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图示海域中岛弧的形成原因。
(3)由于人口增长,图中①地区森林正在逐渐减少,分析其对②处地貌的影响。
【答案】(1)岩浆活动,地壳运动,变质作用。
(2)处于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的消亡边界(碰撞挤压形成)。
(3)随着森林的减少,流水侵蚀作用增强,河流携带泥沙量增大,在出山口附近泥沙沉积量增大,冲积扇面积扩大。
28.读贺兰山东麓堆积地貌及其剖面图,完成下列问题。
(10分)
(1)描述图中地貌类型及沉积物分布特点。
(2)以河流的出山口为界,说明河流流经地区等高线的变化特点及其反映的地理现象。
【答案】(1)地貌类型:冲积扇(洪积扇)。
分布特点:呈扇形分布,从扇顶到冲积扇末端沉积物颗粒逐渐变小。
(2)出山口前等高线向西北弯曲且较稠密,出山口后向东南弯曲且较稀疏;数值自西北向东南递减。
其反映了河流在出山口前穿行于河谷且落差较大;出山口后坡度变小,泥沙、石块堆积,形成冲积扇,河流发育在扇面之上。
29.读我国西北某地区地形图和地质剖面图,回答下列问题。
(13分)
(1)简述图示区域地形地势分布特征。
(2)图中虚线区域的地貌类型是什么?简述其形成原因。
(3)简述甲城市附近地区地质作用的主要过程。
【答案】(1)以山地和平原地形为主;地势从北面和西面向东南递减。
(2)地貌类型:洪积扇(冲积扇)。
原因:河流出山口;地势变缓;流速减慢;其携带的大量碎石和泥沙在山前堆积。
(3)早期在内力作用下发生断裂下陷,后期在外力作用下发生沉积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