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马鞍山市第十一中学初中音乐 冼星海简介 新人教版

合集下载

《第二十九节 冼星海》学历案-高中音乐人音版必修音乐鉴赏

《第二十九节 冼星海》学历案-高中音乐人音版必修音乐鉴赏

《冼星海》学历案(第一课时)一、学习主题本学习主题为“高中音乐课程《冼星海》”,旨在让学生了解我国著名音乐家冼星海的艺术生涯、音乐作品及其对后世的影响,同时培养学生欣赏音乐作品的能力,提高其音乐素养。

二、学习目标1. 了解冼星海的生平事迹及艺术成就。

2. 掌握冼星海代表作品的风格特点及创作背景。

3. 学会欣赏冼星海音乐作品的方法和技巧。

4. 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和审美意识。

三、评价任务1. 知识评价:通过课堂问答和课后作业的形式,评价学生对冼星海生平事迹、艺术成就的了解程度。

2. 技能评价:通过学生欣赏音乐作品的表现及感受,评价其掌握欣赏方法和技巧的程度。

3. 过程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合作能力和学习态度,评价其学习过程的表现。

四、学习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播放冼星海代表作的片段,引发学生对冼星海及其作品的好奇心和兴趣。

2. 介绍冼星海:讲述冼星海的生平事迹,包括其成长经历、艺术成就和对后世的影响。

3. 欣赏代表作品:选择冼星海的代表作品进行欣赏,讲解作品的风格特点、创作背景及表现手法。

4. 深入分析:分析冼星海音乐作品中的旋律、节奏、和声等音乐元素,让学生了解其音乐创作的独特之处。

5. 讨论与交流: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冼星海音乐作品给自己带来的感受和启示,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和感受。

6. 总结反馈:教师总结学生的讨论内容,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反馈,强调学习重点和难点。

五、检测与作业1. 课堂检测:通过课堂小测验的形式,检测学生对冼星海生平事迹及代表作品风格特点的掌握情况。

2. 作业布置:布置作业让学生选择一首冼星海的音乐作品进行深入欣赏,并撰写欣赏感受,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

六、学后反思1. 教师反思:教师在课后对本次课程的教学过程进行反思,总结教学经验和不足之处,为今后的教学提供参考。

2. 学生反思:学生反思自己在本次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和收获,找出自己的不足之处,为今后的学习提供指导。

《音乐家冼星海》课件

《音乐家冼星海》课件

《音乐家冼星海》PPT课 件
通过这个PPT课件,我们将介绍音乐家冼星海的生平、音乐成就、音乐风格以 及他对后人的影响,希望传承冼星海的音乐精神。
简介
冼星海的生平
了解冼星海作为音乐家的生活背景和经历。
冼星海的音乐成就
探索冼星海在音乐领域的杰出成就和贡献。
冼星海的生平
1
出生背景
了解冼星海在哪里出生,以及他的家庭背景。
1 古典音乐风格与中国民族音乐相结合
2 明快、华丽、深沉的表现手法
Hale Waihona Puke 探索冼星海如何将古典音乐与中国传统音乐相融 合,创造出独特的音乐风格。
了解冼星海在演奏中独特的表现风格和技巧。
冼星海的影响
1 对后人的影响
2 冼星海音乐奖项简介
探索冼星海对后来的音乐家和钢琴演奏家的影响。
介绍以冼星海命名的音乐奖项和其意义。
结束语
总结冼星海的成就和影响
回顾和总结冼星海作为音乐家的伟大成就和他对音乐界的影响力。
传承冼星海的音乐精神
鼓励大家学习和传承冼星海的音乐精神,将其传递给后代。
参考资料
钟柏棠.冼星海. 北京: 人民音乐出版社, 1986. 姜育恒.冼星海临终告白:我私活靠谱 公开场合戴的钻戒是万元款. 2017-03-13 [2021-07-01]
2
求学经历
介绍冼星海的教育背景和他的音乐学习经历。
3
早期音乐生涯
探索冼星海在音乐领域的起步和早期的成就。
冼星海的音乐成就
音乐作品
介绍冼星海创作的著名音乐作 品和他的音乐风格。
参加比赛和演出
探索冼星海在比赛和演出中取 得的成就和荣誉。
对中国音乐的贡献
了解冼星海对中国音乐的推动 和发展。

人音版六年级音乐作曲者冼星海简介-素材

人音版六年级音乐作曲者冼星海简介-素材

——Keep pushing——
冼星海简介
冼星海广东番禺人,人民音乐家。

1905年出身于贫苦的船工家庭,在中学时开始学习音乐。

1926年进入“北京艺术专门学校”学习小提琴及作曲理论。

1928年考入上海国立音乐学院。

第二年1929年赴法国巴黎深造。

1935年结业于巴黎音乐戏剧学院由著名作曲家杜卡领导的高级作曲班,并于同年回国参加抗日救亡运动。

1938年任鲁迅艺术学院音乐系主任。

1945年病逝于莫斯科,年仅40岁。

教师的职务是‘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学生的职务是‘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我们发现了儿童有创造力,认识了儿童有创造力,就须进一步把儿童的创造力解放出来。

——好词好句
1 / 1。

冼星海音乐教案

冼星海音乐教案

冼星海音乐教案教案标题:冼星海音乐教案教案目标:1. 了解冼星海的音乐生涯和贡献;2. 学习并欣赏冼星海的音乐作品;3.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欣赏能力;4. 培养学生的音乐表达和创造能力。

教案内容:一、导入(5分钟)通过播放冼星海的音乐作品,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好奇心和欣赏能力。

二、介绍冼星海(10分钟)1. 通过图片和文字介绍冼星海的生平和音乐成就,让学生了解他是中国著名的音乐家和作曲家。

2. 引导学生思考冼星海的音乐对中国音乐界的影响。

三、欣赏冼星海的音乐作品(15分钟)1. 播放冼星海的代表作品,如《黄河大合唱》、《红旗颂》等,让学生聆听其中蕴含的情感和力量。

2. 引导学生从音乐的节奏、旋律、和声等方面分析和欣赏这些作品。

四、学习演奏冼星海的音乐作品(20分钟)1. 介绍冼星海的音乐创作风格和特点,如他对中国传统音乐的融合等。

2. 分发乐谱,教授学生演奏冼星海的简单乐曲,如《黄河大合唱》中的某个乐段。

3. 引导学生理解音乐演奏的基本技巧和表达方式,鼓励他们进行个人创作和表演。

五、小结(5分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冼星海对中国音乐的贡献和他的音乐创作风格。

鼓励学生继续学习音乐,发掘自己的音乐潜力。

六、作业布置(5分钟)要求学生选择一首冼星海的音乐作品进行欣赏和分析,并写下自己的感受和理解。

鼓励学生多听多看冼星海的音乐作品,加深对他的了解。

教案评价:本教案通过导入、介绍、欣赏、学习演奏等环节,全面展示了冼星海的音乐才华和影响力。

通过学习冼星海的音乐作品,学生可以培养对音乐的兴趣和欣赏能力,同时也可以激发他们的音乐创作和表达能力。

人音版 第29课 冼星海教学设计教案

人音版 第29课 冼星海教学设计教案

---------------------------------------------------------------最新资料推荐------------------------------------------------------ 人音版第29课冼星海教学设计教案第二十九节冼星海李刚一、学习目标(一)聆听《黄河大合唱》第四乐章和第七乐章,感受、体验其丰富多彩的音乐情绪,认识这部作品的社会价值及艺术价值。

(二)认识、了解人民音乐家冼星海的光辉一生,记住他的代表作品,了解他在中国近代音乐史上的地位及其贡献。

(三)在欣赏和演唱歌曲中,理解《黄河大合唱》的内在情感和文化内涵,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民族音乐的感情。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对比感受《黄水谣》、《保卫黄河》的音乐情绪。

难点:《保卫黄河》情绪及声音力度的把握和衬词的演唱。

三、教学内容的安排(一)聆听《二月里来》片段,感受作品情绪。

(二)欣赏黄河大合唱第四乐章《黄水谣》,进入歌曲意境的联想。

(三)欣赏黄河大合唱第七乐章《保卫黄河》,感受作品内涵,并有表情地演唱。

(四)观赏郎朗演奏的钢琴协奏曲《黄河》第四乐章《保卫黄河》。

四、教学资源建议 (一) 充分利用好教材资源。

1 / 6如:教材中的文字、图片、曲谱、学生用 MP3 和教学课件等资料。

(二) 利用网络、电影、电视、阅览室和图书馆等资源,搜集整理所需要的文字、音响和音像等学习资料。

(三) 学校合唱队排练《黄河大合唱》的第四乐章和第七乐章,引导学生课下欣赏。

五、教学方法和学习指导策略建议(一)课前指导学生分专题搜集、整理本课的有关学习资料。

(二)采用多种学习方式 1.课上教师引导学生重点聆听欣赏四、七乐章。

2.拓展欣赏:聆听郎朗演奏的钢琴协奏曲《黄河》开阔学生眼界。

3.教学中环节问题的设计和语言的衔接一定要有艺术性,要设计有思考价值的问题引导学生思维、思考。

4.在环节教学中还可以采取视听结合、演唱实践,演练表演,探究分析的方法进行教学。

冼星海

冼星海

曲作者:冼星海
(1905—1945)
词作者:光未然
一、黄河船夫曲(齐唱、 合唱) 二、黄河颂(男中音独唱) 三、黄河之水天上来(配 乐诗朗诵) 四、黄水谣(齐唱) 五、河边对口曲(男声独 唱) 六、黄河怨(女生独唱) 七、保卫黄河(合唱、轮 唱) 八、怒吼吧,黄河(合唱)
《黄河大合唱》
• 《黄河大合唱》作于1939年3月,并于1941年在 苏联重新整理加工。这部作品由诗人光未然作词, 以黄河为背景,热情歌颂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光 荣历史和中国人民坚强不屈的斗争精神,痛诉侵 略者的残暴和人民遭受的深重灾难,广阔地展现 了抗日战争的壮丽图景,并向全中国全世界发出 了民族解放的战斗警号,从而塑造起中华民族巨 人般的英雄形象。作品由八个乐章组成,它以丰 富的艺术形象,壮阔的历史场景和磅礴的气势, 表现出黄河儿女的英雄气概。当时,冼星海仅用 了6天时间,就谱出了全曲。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伙伴 啊, 睁开 眼!舵手 啊, 把住 腕!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当心 啊, 别偷 懒!拼命 啊, 莫胆 寒!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第二层次
• 第四乐章:《黄水谣》 • 第五乐章:《河边对口曲》 • 第六乐章:《黄河怨》
代表作
留法期间,创作了《风》、《游子吟》、《d小调小提 琴奏鸣曲》等十余首作品,并为进步影片《壮志凌云》、 《青年进行曲》,话剧《复活》、《大雷雨》等谱写音乐。 1935年至1938年间,创作了《救国军歌》、《只怕不抵抗》、 《在太行山上》等各种类型的声乐作品。之后创作了不朽名 作《黄河大合唱》和《生产大合唱》等4部合唱作品以及管 弦乐组曲等不同类型的作品。现已收集到他的作品近三百件。

人音版高中音乐鉴赏《冼星海》说课稿(2)

人音版高中音乐鉴赏《冼星海》说课稿(2)

人音版高中音乐鉴赏《冼星海》说课稿(2)人音版高中音乐鉴赏《冼星海》说课稿(2)冼星海说课稿各位老师上午好,我是000考生.我说课的题目是《冼星海》,本节课选自人民音乐出版社高中《音乐鉴赏》第十六单元第二十九节人民音乐家——冼星海。

首先我们来进行教材分析。

本课通过聆听《黄河大合唱》各乐章《二月里来》等歌曲,进一步了解冼星海的歌曲创作特征及表达的情感内涵。

进一步感受体验其丰富多彩的音乐情绪,进而认识这些作品与社会价值。

根据新课程标准和学生的年龄特征,我制定了一下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聆听史诗性的大型声乐套曲《黄河大合唱》,感受体验其丰富多彩的音乐情绪,进而认识这部作品的社会价值及艺术价值。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聆听感受鉴赏《黄河大合唱》的各个乐章,体会黄河两岸人民为了战争胜利的英勇斗争,那种气势磅礴音调清新、朴实优美,强烈的反映时代精神。

通过欣赏《生产大合唱》选曲《二月里来》体会抗战时期广大人民为战争胜利做出的积极努力。

进一步掌握聆听音乐鉴赏的方法技巧。

情感态度与价值目标:进一步培养学生感受鉴赏音乐的能力,提高审美意识,激发学习音乐的兴趣,养成良好的爱国主义情感。

根据以上的教材分析和教学目标,很容易找出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

重点:通过欣赏《黄河大合唱》全曲的八个乐章与片段和《二月里来》录音,体会各歌曲中所要表达与思想情感和内涵。

难点:选择钢琴协奏曲《黄河》的其中一个乐章欣赏,聆听后与大合唱的相关歌曲进行对比,说说他们之间的联系与异同。

那么,究竟该怎样来完成本节课的教学任务呢?下面说一下本节课的教法和学法。

教法:1)结合范例,创设情景,通过谈话、讨论方法与方式,引起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兴趣。

2)教师教师精讲,学生多练,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原则。

3)采用类比法,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自主学习,从而体验到独立获得知识的喜悦感。

教学相长,我采用的学法有两个:1)主动学习法:举例子提问题,让学生在获得感性知识的同时教师层出深入,启发学生积极思维,主动探索研究,培养学生思维想象的综合能力。

纪念人民音乐家冼星海

纪念人民音乐家冼星海

时代的强音震撼的旋律普遍的音乐———纪念人民音乐家冼星海冼星海是一位伟大的人民音乐家。

他在短暂的一生中,创作了大量的音乐作品,特别是《黄河大合唱》等不朽名作,在抗日战争时期,大大激发和鼓舞了中国人民抗敌御侮的士气和斗志,为夺取抗日战争的胜利,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他的音乐至今仍有着旺盛的生命力,对振奋民族精神,具有积极的意义。

一、从渔村走进音乐的殿堂冼星海祖籍广东番禺,1905年6月13日出生于澳门。

父亲冼喜泰曾做过水手,后以捕鱼为生。

冼星海出生时,父亲已经去世,他和母亲黄苏英寄居在外祖父家。

1911年,外祖父逝世,母亲带着他去了新加坡,靠做佣工谋生,并供他读书。

对母亲含辛茹苦的养育之恩,冼星海铭记在心,永生不忘。

后来,他根据母亲口述的词,谱写了歌曲《顶硬上》,献给母亲,表达自己对母亲一生坚韧顽强的生活态度的歌颂。

从10岁开始,他先后在英国人办的学校学英语,在华侨办的学校读书,并接受了最初的音乐教育。

1918年,他到广州岭南大学附中学习,后升入大学预科,前后半工半读六年。

他酷爱音乐,利用业余时间刻苦钻研音乐,参加学校乐队活动,演奏小提琴和单簧管,担任过指挥,享有“南国箫手”的美誉。

1925年他只身来到北京,进入国立艺术专门学校音乐系学习,同时在北京大学附设音乐传习所兼任图书管理工作。

1928年他来到上海,进入国立音乐院。

后来,他参加了田汉领导的“南国社”,田汉对冼星海的爱国思想和创作活动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1929年7月,冼星海发表了《普遍的音乐》一文,提出“中国需求的不是贵族式或私人的音乐,中国人所需求的是普遍的音乐”,“学音乐的人”要“负起一个重责,救起不振的中国”。

因此,他号召学习音乐的人要“好好地用功”,要“做普通人所不能做到的事情,而且要吃普通人所不能吃的苦”,“做一个真伟大的人,不是做一个像伟大的人”。

“普遍的音乐”、“救国的音乐”便成为他毕生坚持的音乐创作和社会实践方向。

1929年夏,冼星海因参加学潮而被迫退学。

最新安徽省马鞍山市第十一中学初中音乐 冼星海与黄河大合唱课件 新人教版

最新安徽省马鞍山市第十一中学初中音乐 冼星海与黄河大合唱课件 新人教版

《黄河颂》的主题-----象征着民族精神的宽广崇高 和自由奔放
《保卫黄河》的主要动机-----象征着斗争和力量 《怒吼吧,黄河》-----号召中华儿女奋起打败日 本侵略者
黄 水 谣
《黄水谣》是一首歌谣式的三段体歌曲。第一乐段是女声二部 合唱,它描绘了黄河两岸的美丽风光,叙述了这里的人民世世代 代开渠筑堤过着和平宁静的日子,旋律抒情婉转;第二乐段是混 声四部合唱,它揭露了日本帝国主义者侵略中国的罪行,叙述了 黄河两岸人民背井离乡、四处逃亡的悲惨生活。其情绪悲痛而压 抑。尤其是乐段的收束处,连续两个下行的四度跳进更增强了这 种情绪的感染力;第三乐段是第一乐段的变化再现,它发出了令 人悲伤的感叹:黄河依然如故,黄水奔流不止,然而物在人去, 天各一方,情绪十分凄凉。 尽管这首歌悲痛而凄凉,但它绝无颓废失望的丝毫痕迹,相反, 它在悲痛凄凉中蕴涵着希望与奋斗之情。
音 乐 剧

1934年3月,冼星海去探望坠马受伤的青年 诗人光未然,25岁的诗人满怀激情地朗诵了新 近创作的《黄河吟》,冼星海被诗中那澎湃 的心潮所打动,他一把捉过诗稿说:“我能 写好它!”就一口气跑回自己的窑洞。6天后, 当他揉着熬红的眼睛走出窑洞时,一部划时 代的音乐杰作《黄河大合唱》诞生了。
回到 主页
拓展与探究
• 1 《黄河大合唱》你有完整欣赏 过吗?你最喜欢那一曲呢?为什么? • 2 听一听钢琴协奏曲《保卫黄 河》,跟合唱版的《保卫黄河》有 什么异同?
老战士的演唱
大 合 唱
大合唱是大型的、多乐章的声乐套曲。
从内容上看,各乐章间有内在的联系,但每个 乐章又有其相对的独立性; 从演唱形式上看,它包括独唱、重唱、对唱、 齐唱、轮唱、合唱等; 从伴奏形式上看,多用管弦乐队、民族管弦乐 队或钢琴作伴奏。 如:冼星海的《黄河大合唱》、《生产大合 唱》,瞿希贤的《红军根据地大合唱》。

冼星海(中国近代著名音乐家)—搜狗百科

冼星海(中国近代著名音乐家)—搜狗百科

冼星海(中国近代著名音乐家)—搜狗百科冼星海的人生经历可谓丰富而艰苦。

在短暂的40年生命历程中,他经历了从一个普通贫苦船工的子弟,到音乐家,再到无产阶级革命家的转变。

冼星海之所以能够达到人生较高的境界,与他自身的经历、能力、思想境界追求以及自身的品格、作风等有直接的关系。

冼星海的人格品质,概括起来有以下几方面:(一)刚毅坚韧,自强不息。

这是冼星海人格品质中最突出的特质。

冼星海生活的年代,正是中华民族内忧外患、积弱积贫的年代,国家民族的不幸使每个中国家庭的生活更加艰难。

冼星海从小父亲早亡,只依靠母亲做零工养家度日,这正是上个世纪初中国千百万家庭生活的缩影。

但冼星海没有因为家贫缺衣少食而放弃对理想的追求,他从小就养成了吃苦耐劳的生活习惯,养成了刚毅坚韧、自强不息的品质。

所以,他能在粮食不足、营养不良、抱病的情况下,自我激励,写出了举世闻名的《黄河大合唱》。

(二)志存高远。

做人要胸怀大志,这是中国传统文化理念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

两千多年前孔子就教育其弟子做“修身以敬”、“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之人。

明代理学家张栻认为,理想的道德人格应该能“传道济民”。

这些古训,激励着一代又一代贫寒出身的子弟去执著地追求理想,并成为国家栋梁之才。

这种理想道德人格在冼星海身上也得到了极好体现,冼星海虽然出身贫寒,但志存高远,他的人生理想是创作出中国的交响乐,使中国成为世界音乐强国。

为了实现人生理想,他只身到法国勤工俭学,生活艰苦,以至于几度饿昏过去,但却义无反顾,并最终考入巴黎音乐学院,为理想的实现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三)求真务实。

冼星海求真务实的作风最主要体现在他的治学作风上:一是他对中国大众文化的现实需要方向上的正确判断和把握,开创了中国大众的革命音乐的创作道路;二是他探索出了中西结合的有鲜明民族特色、为人民所能接受的民族音乐创作之路。

从1935到1940年的5年间,冼星海写出了几百首抗战歌曲,为民族解放运动注入了强大的精神动力。

人教版聂耳与冼星海八年级音乐(上)导学PPT课堂教案

人教版聂耳与冼星海八年级音乐(上)导学PPT课堂教案

叙 述 了:流亡群众的悲惨遭遇,显示了“打回老家去”的战斗决心。
第五乐章:《河边对口曲》
演唱形式:( 男声对唱 ),选用了( 山西 )的民歌音调,使用了 ( 锣鼓 )进行伴奏。
叙 述 了:流亡群众的悲惨遭遇,显示了“打回老家去”的战斗决心。
“建立一种新兴的民族音乐,代表进步的人民雄 亮有生气的作风,代表着全民族的工农的朴实、耐劳、 刻苦的强大集体力量,这种音乐才是我们民族我们时 代所要求的,是有民族性而又有世界性的。”
大型声乐套曲《黄河大合唱》
• 第一乐章:《黄河船夫曲》 • 第二乐章:《黄河颂》 • 第三乐章:《黄河之水天上来》 • 第四乐章:《黄水谣》 • 第五乐章:《河边对口曲》 • 第六乐章:《黄河怨》 • 第七乐章:《保卫黄河》 • 第八乐章:《怒吼吧,黄河》
第一乐章:《黄河船夫曲》
演唱形式:(
),选用了民歌中(
冼星海 (1905-1945 )
“我或许未有他们在战场上拼死的勇敢, 但我却有一支笔、一张嘴和歌声。”
——摘自《冼星海创作札记》
中国新音乐的先驱 中国无产阶级革命音乐的先锋
聂耳 (1912-1935 )
冼星海 (1905-1945 )
聂耳代表作之二 《铁蹄下的歌女》 抒情歌曲的典范
冼星海代表作之二 《在太行山上》
冼星海音乐创作中最重要和影响最大的作品
作品的情绪与内容
情绪 内容
激昂奋进 号召民众奋勇抗敌
作品的调式和节奏
调式
大调式
节奏
作品的调式和节奏
调式
大调式
节奏
动力型节奏
作品的旋律
1)
号角式音调
2)
3)
4)
主大三和弦的四度上行 主大三和弦的四度上行

人音版高中音乐鉴赏《冼星海》教案设计

人音版高中音乐鉴赏《冼星海》教案设计

第二十九节冼星海学科:音乐模块名称:音乐鉴赏年级:高一课时:一课时必修/选修:选修教材版本: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音乐(人民音乐出版社)【教学构想】《黄河大合唱》是人民音乐家冼星海,著名诗人光未然创作的大型声乐套曲。

它旋律激昂,气势磅礴,充满了强烈的冲击力和震撼力,展示了黄河桀骜不驯的血性和中华民族的英雄气概。

因此,调动学生情感是上好本课的首要条件。

在教学中,可充分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的优势,通过视觉的画面和音乐来激发学生心中彭湃激昂的民族感情。

【教学目标】1、知识:①介绍光未然作词,冼星海作曲的大型声乐套曲《黄河大合唱》②作品创作的年代、背景③“人民音乐家”冼星海2、能力:培养学生感受、体验、理解音乐的能力,朗诵及语言表达情感的能力。

3、情感:感受作品情感内涵,激发和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为中华之崛起而发奋学习的信念。

【教材分析】一、《黄河大合唱》是人民音乐家冼星海1939年3月创作的著名大型声乐作品,是我国近代音乐史上一部具有强大艺术生命力的壮阔无比的史诗。

作品痛诉了华夏摇篮——黄河遭受的苦难;揭示了黄河伟大坚强的气概;歌颂了中华民族反抗侵略、坚强必胜的英雄气概。

这部作品以其巨大的艺术魅力在民族存亡的紧要关头像战斗的号角、讨伐的文一样震撼着每一个中国人的心灵,使中华儿女斗志昂扬地奔赴战场,去投入民族解放战争,去光复被蹂躏的每一寸土地。

《黄河大合唱》的歌词是诗人光未然根据原拟写的长诗《黄河吟》改写的八乐章歌词,而且每乐章前都有诗歌朗诵。

《黄河大合唱》的谱曲仅用一周时间,连同伴奏音乐也不过半月。

在演唱形式上有独唱、对唱、齐唱、轮唱、合唱等;在曲式结构上既吸取了西洋音乐的创作手法,又强烈地突出了民族音乐的色彩、风格;在伴奏音乐上,既发挥了管弦乐有宏大气魄的特长又突出了民族乐器的色彩;演唱前的诗歌朗诵突出并强化了歌曲的内容,使人顿时热血沸腾、心潮为之震撼。

《黄河大合唱》是堪与世界任何声乐名作相媲美的永世辉煌的音乐名著。

安徽省马鞍山市第十一中学初中音乐 冼星海与国魂同在的“人民音乐家” 新人教版

安徽省马鞍山市第十一中学初中音乐 冼星海与国魂同在的“人民音乐家” 新人教版

安徽省马鞍山市第十一中学初中音乐冼星海——与国魂同在的“人民音乐家”新人教版摘要:冼星海是我国伟大的人民音乐家,他为现代中国的音乐事业作出了不朽的贡献。

冼星海的音乐人生历经坎坷,但他的成功有力地证明伟大的音乐离不开它的民间土壤;完美的艺术从来不是闭门造车的产物;不朽的作品得力于其不朽的民族精神。

冼星海的成功因其始终扎根民族土壤的结果,冼星海的成功也是因他有选择地吸取西洋音乐的结果,冼星海的成功还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

冼星海的音乐理论和音乐实践都对振兴我们的民族音乐有着哲学高度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冼星海;民族音乐;民族精神;国魂为纪念抗战胜利60周年,举国上下形形色色的庆典活动互相辉映,各种体裁的文艺作品不断涌现。

其中电视剧《冼星海》是一举两得之精品。

这部作品既是为纪念抗战胜利,更是为缅怀伟大的人民音乐家冼星海的音乐人生。

既生动地记录了冼星海短暂而又光辉的一生,也向人们展示了至今余响不绝的抗战音乐的辉煌图景。

对炎黄子孙而言,冼星海是个家喻户晓人尽皆知的名字,但就我们所知也只有他是《黄河大合唱》的作曲者,对冼星海的传奇经历和艰苦的成长历程以及他丰硕的艺术业绩就不甚了了。

冼星海是中国民族新音乐事业的先锋,一生中创作了200多首大众歌曲、4部大合唱、2部歌剧(其中一部未完成)、2部交响乐、4部交响组曲、一部交响诗、一部管弦乐狂想曲,以及许多器乐独奏、重奏曲和大量的艺术歌曲,还写了许多音乐方面的论文。

电视剧《冼星海》观后,笔者思绪万千。

不仅惊叹他对音乐的忠贞不渝,更为他超人的艺术敏感和睿智的音乐理念所折服。

在现代中国音乐研究中,冼星海的音乐人生本身就是一个别具一格的乐章,而这个精彩的乐章是中西合璧的结晶!没有中国的音乐尤其是民间音乐就没有冼星海,没有西洋音乐的熏陶同样也不会有冼星海。

正是在电视剧《冼星海》的感发下,笔者这个民俗学弟子特地借了一套《冼星海全集》来认真阅读,其实我对音乐全然是个外行。

一、广东音乐:冼星海音乐人生的“基调”中国的省份当中能形成自己“音乐”的并不多,可“广东音乐”却为人们熟知。

人民音乐家洗星海 说课课件-2023-2024学年高中音乐人音版(2019)必修 音乐鉴赏

人民音乐家洗星海 说课课件-2023-2024学年高中音乐人音版(2019)必修 音乐鉴赏

结构
能够较为准确的听辨“相 同”的乐句关系。了解同音进行、模进旋律发 展手法。
自主探究《金蛇狂舞》曲式结构为三段 体。视唱《金蛇狂舞》,自主探究作品中的 螺丝结顶的音乐创作方法。
结构
能够较为准确的听辨“相同”的乐句关系。了解同音进行、模进旋律发展手法。
自主探究《保卫黄河》曲式结构为和《保卫黄河》中卡农的音乐创作方法。
文化理解
从历史、政治学科角度知道旧民主主义时期相关社会背 景
聆听《问》,结合音乐形式要素理解作曲家如何表现歌词的情感与思想内涵。 (新授)理解学堂乐歌代表作品的时代思想,对我国近代音乐所产生的影响和作用。
文化理解
从历史、政治学科角度知道中国革命史相关社会背景
聆听《金蛇狂舞》,结合音乐形式要素 理解作曲家如何借鉴民歌表现节日夜晚 赛龙船的热烈场景和欢腾的情绪。(新 授 )理解民歌对新音乐运动早期音乐家音乐 创作的影响和作用。
审 美 感 知
音准
具有一定的视唱能力,知道级进与跳进的音程关系,能 根据音乐划出“旋律线”
视唱《金蛇狂舞》,自主分析作品调式(新授及运用)
审 美 感 知
音准
具有一定的视唱能力,知道级进与跳进的音程关系,能 根据音乐划出“旋律线”
视《保卫黄河》(新授及运用)
节奏
能够唱准四分音符,八分音 乐及附点节奏,能够分辨四 四拍与八六拍
节奏
能够唱准四分音符,八分音乐及十六分音符,
对比切分节奏,附点节奏,感受两拍子进行曲风格(新授)聆听《黄河颂》、《黄河怨》和《保卫黄河》感受歌曲表达的音乐情绪和情感。(新授)
结构
能够较为准确的听辨“相同”“不同”“相似(同头 换尾)”的乐句关系。了解同音进行、模进旋律发展手法。

知识与技能 冼星海-人音版三年级音乐下册教案

知识与技能 冼星海-人音版三年级音乐下册教案

知识与技能冼星海-人音版三年级音乐下册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本节课的主要目标是让学生通过学习冼星海的音乐作品「人音」,了解到这首歌曲所表达的情感和一些基本的音乐知识与技能。

具体目标包括:•熟悉「人音」这首歌曲的歌曲及歌词。

•掌握一些常见的音乐元素,如旋律、节奏和和声。

•了解如何运用声音表达情感。

•能够通过合唱方式合理地安排声部,达到和谐的效果。

情感态度学生在学习本课内容过程中,应该能够体验到冼星海作品所表达的情感,感受到音乐带来的美好和快乐。

同时,也希望在学习中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人音」这首歌曲的歌曲及歌词的学习。

•一些基本的音乐元素,如旋律、节奏和和声的学习。

•怎样运用声音表达情感。

教学难点•合唱声部的合理安排和声音的协调。

三、教学过程1. 课前准备在上课前,教师需要预先准备好冼星海的音乐作品「人音」的音频和歌词。

2. 教学内容(1)引入首先,教师可以通过展示冼星海的照片或简单介绍他的一些经历,引导学生对这位音乐家的了解和认识,为后续的学习打下基础。

(2)学习歌词和旋律接下来,教师播放「人音」这首歌曲的音频,让学生跟随歌曲的旋律一起唱,并同时展示歌词。

在歌词展示的同时,教师可以逐句解释歌词的意思,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这首歌曲表达的情感。

(3)学习节奏和和声在学习了歌曲的旋律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试着提取出歌曲的各个部分的节奏和和声,如何把这些元素合理的组成到一起,并与歌词、旋律协调一致。

教师可以通过打击乐器的方式,让学生感受到歌曲中不同的节奏和和声,让学生在感性经验基础上理性思考。

(4)运用声音表达情感在学习了各种音乐元素之后,教师可以带领学生探讨歌曲中所表达的情感,并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运用声音表达情感。

例如,在歌曲中表达悲伤情感时,学生可以尝试适当加强声音的表达,以准确传达出歌曲所表达的情感。

(5)实践演唱最后,教师安排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演唱,让学生以合唱的方式,合理地安排声部,并加以完善。

人音版九年级音乐下册(简谱)第一单元 岁月回声 《黄河大合唱 冼星海》教学设计

人音版九年级音乐下册(简谱)第一单元 岁月回声  《黄河大合唱 冼星海》教学设计

人民音乐家——冼星海《黄河大合唱》冼星海课时:第1课时(共2课时)教学目标:1、聆听《黄河大合唱》的第1、4、5、7乐章,感受其独自的音乐形象以及在整部作品中的意义。

2、体会音乐作品所激发出的爱国主义情怀。

3、认识人民音乐家冼星海,了解他在中国近代音乐史上的地位及其贡献。

教学重点:感受所听的每一乐章的不同表现形式和音乐形象,并体会它们在整部音乐作品中起到的作用。

教学难点:通过音乐的赏析,激发出学生们的爱国热情。

教学过程:1、通过观看《南京,南京》电影片段,将学生带入到国仇家恨的情境中去。

从而导入冼星海的《黄河大合唱》。

2、概述《黄河大合唱》的八个乐章不同的表现形式。

3、聆听第一乐章《黄河船夫曲》。

提问:音乐中表现出黄河的形象和船工的形象是怎样的?听上去好似一首普通的劳动号子,但它其实是一首战歌:船工们万众一心与狂风巨浪顽强搏斗,经过千辛万苦终于到达胜利的彼岸。

(音乐中舒展,开阔的部分,表现出在艰难的斗争中看到了胜利的曙光)乐曲中出现必胜的信念。

冼星海仿佛在用音乐告诉我们人民大众:同志们,同胞们,父老乡亲们,如此汹涌澎湃的黄河,在船工们的齐心协力下都能征服,我们全国人民只要有决心,全心全意投入到抗日斗争中来,没有打不赢的仗……我们太需要斗争了,不信,你看看,我们黄河边的情景吧……4、聆听第四乐章《黄水谣》教师弹唱。

边唱边把音乐中描述的一幅幅画面放入学生的脑海中。

同学们,谈谈你听完后的心情。

悲伤,凄凉又如何?不反抗,永远都要四处逃亡,你听听那对河边的老乡他们的对话,你就知道了……5、聆听第五乐章《河边对口曲》。

音乐发展到这里,人们终于觉醒,下定决心要打回去,收复我大好河山,回到自己的家园中去。

所以,我们不能再任人鱼肉,我们要战斗,还要抱着必胜的决心,“保卫黄河,保卫华北,保卫全中国!”6、聆听第七乐章《保卫黄河》。

歌曲用齐唱,轮唱的形式表现出我们的英雄儿女斗志昂扬,前仆后继的奔赴战场的形象。

轮唱是一种群众性的合唱方法,表现出了革命武装在斗争中不断壮大,革命队伍千军万马势不可挡,像黄河的滚滚洪流,把侵略者淹没在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

音乐家——冼星海(刘小敏)

音乐家——冼星海(刘小敏)

20、人民音乐家——冼星海“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黄河在咆哮……”听到这振奋人心的歌声,人们血液在沸腾,斗志更加昂扬。

你知道这首歌曲的作曲者是谁吗?他就是被毛主席亲切称为“人们音乐家”的冼星海。

冼星海(1905.6.13-1945.10.30),曾用名黄训、孔宇,祖籍广东番禺,出生于澳门,中国近代作曲家、钢琴家,于1939年所作的《黄河大合唱》是最广为人知的作品。

爱好音乐的青年冼星海在学校努力学习,功课一直很好,而最令他着迷的是音乐课,这让他从小在祖父的萧声和教堂唱诗班里获得的音乐感受有了发展的天地,他参加了义校的唱诗班和管弦乐队。

1931年考入巴黎音乐院。

冼星海每次上课结束,他就匆匆赶往打工的饭店干活。

他的住处是一间只能放一张床和一张方桌的小屋子,房子低矮得直不起身,好在房顶有个透气的大天窗,他风趣地把它称为“牛眼”。

这“牛眼”天窗正是他练琴的好地方。

每天朝霞升起时,他就弯着腰挟着琴,跨上小方桌,然后打开天窗把上半身伸出屋顶,在晨辉中拉响手中的提琴。

天长日久,腮帮都磨出了老茧。

创作<<黄河大合唱>>抗日战争期间,冼星海白天扛起锄头进行开荒劳动,晚上,就把小书桌放在靠窗的炕边,提笔谱曲。

早春的延安,夜晚还很冷,冼星海身穿灰布棉衣,凑 着一小油灯,边读歌词边哼着曲调,谱写着一个又一个乐章。

困了,他就双手抱头,休息片刻,然后又坐起再写。

饿了,吃上几颗煮熟的红枣,又投入创作。

经过六天的日夜奋战,他终于谱写完成了 《黄河大合唱》的全部乐章。

《黄河大合唱》在朗诵中始。

人们的心立刻被气势磅礴的音乐效果所征服。

昂扬奋进的《黄河船夫曲》,豪迈深沉的《黄河颂》,情深意切的《黄 水谣》,正气勃发的《河边对口唱》,如泣如诉的《黄河怨》,雄壮有力的 《保卫黄河》,直到磅礴激越的《怒吼吧,黄河》,《黄河大合2.冼星海在战火纷飞的年代,克服重重困难,谱写了一首英雄的战歌,激励着千千万万的革命志士。

冼星海》说课稿

冼星海》说课稿

冼星海》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专家,您们好!我是号选手,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人音版高中音乐鉴赏模块第十六单元第二十九节《冼星海》。

我主要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说教学方法与学法、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设计等几个步骤向大家详细地讲解我对这节课的安排。

一、教材分析:本课为人民音乐出版社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音乐鉴赏》中的教学内容。

本节课依据教材要求,认真贯彻“以审美教育为核心,为实施素质教育服务”的指导思想,采用多媒体教学,以开阔高中生的文化艺术视野,提高艺术修养,使之确立正确的审美观,促进其全面发展。

XXX《黄河大合唱》一课以音乐与历史为主线,通过分析XXX及其作品歌曲音乐要素的运用,提高学生理解作品风格的能力,使学生懂得音乐风格对表现音乐的思想内容、塑造音乐形象所起的作用,并体验音乐家XXX不同音乐作品在同一时期的音乐表达的不同情感。

二、学情分析1、高一学生知识面宽,理解能力强,对音乐能进行一定的概括归纳2、热衷流行音乐,对XXX的音乐作品缺少认识与了解。

三、说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音乐与历史的关系,并认识音乐家XXX的作品在时代中的重大意义。

通过音乐了解历史,通过历史感受音乐。

2、能力目标:通过多种形式的参与欣赏,培养学生对音乐家XXX音乐风格的感受力、理解力、表现力和创造力。

3、情绪目标:通过欣赏选曲,培养学生对祖国的热爱,扩展学生视野,激发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四、说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黄河大合唱》四个乐章的作品赏析2、教学难点:创设情景,激发情绪,感触感染作品的内涵,使之遭到爱国主义的教育。

五、教学方法与研究指导策略1、说学法:学生是研究的主题,要让学生能主动积极的研究,选择方法很重要。

按照教材内容和学生年龄特点,我在学法的指点时紧紧围绕教学目标,利用黄河咆哮的震动图片和音乐的陪衬导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通过听歌曲的旋律,让学生去感知音乐,从而激发学生心中XXX激动慷慨的民族感情。

文档:冼星海简介

文档:冼星海简介

冼星海简介
冼星海,曾用名黄训、孔宇,祖籍广东番禺(现南沙区榄核镇),出生于澳门,中国近代著名作曲家、钢琴家,有“人民音乐家”之称。

在冼星海短促的一生中,创作生活约10余年,共作歌曲数百首(现存250
余首),大合唱4部、歌剧1部、交响曲2部、管弦乐组曲4部、狂想曲1部以及小提琴、钢琴等器乐独奏、重奏曲多首。

在冼星海的创作中,数量最多、影响最广的是多种多样的群众歌曲。

其中有正面表现中国人民的抗日斗争、采用号召性、战斗性的进行曲形式的《救国军歌》《青年进行曲》《保卫卢沟桥》和《到敌人后方去》;有具体展示人民战争壮美的战斗图景、将抒情性与鼓动性或描绘性与概括性结合在一起的《在太行山上》《游击军》和《反攻》;有表现工农群众的劳动生活、采用特定的劳动音调和节奏写成的《顶硬上》《拉犁歌》《搬夫曲》和《路是我们开》;还有为抗战中的妇女、儿童写的《只怕不抵抗》《祖国的孩子们》和《三八妇女节歌》等等。

冼星海的四部大合唱《生产运动大合唱》《黄河大合唱》《九一八大合唱》《牺盟大合唱》,其中《黄河大合唱》最为出名,也是最重要的和影响最大的一部代表作。

冼星海既是一位伟大的音乐家,也是为中国抗战事业做出重大贡献的无产阶级革命家。

他的音乐作品不仅在民族抗战时期广为传唱,成为唤醒民族觉醒意识的号角,而且在他去世后的60多年里仍然受到人民大众的喜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冼星海(1905~1945),中国近现代著名的音乐家,中国作曲家。

曾用名黄训、孔宇。

祖籍广东番禺,生于澳门一个贫苦船工的家庭。

1905年 6月13日生于澳门,1918年入岭南大学附中学小提琴,1926年入北京大学音乐传习所、国立艺专音乐系学习。

1928年进上海国立音专学小提琴和钢琴,并发表了著名的音乐短论《普遍的音乐》。

1929年去巴黎勤工俭学,从师于著名提琴家帕尼·奥别多菲尔和著名作曲家保罗·杜卡。

1931年考入巴黎音乐院。

在肖拉·康托鲁姆作曲班学习。

留法期间,创作了《风》《游子吟》《d小调小提琴奏鸣曲》等十余首作品,1935年回国后,积极参加抗日救亡运动,创作了大量战斗性的群众歌曲,并为进步影片《壮志凌云》《青年进行曲》,话剧《复活》《大雷雨》等谱写音乐。

抗战开始后参加上海救亡演剧二队,后去武汉与张曙一起负责开展救亡歌咏运动。

1935年至1938年间,创作了《救国军歌》《只怕不抵抗》《游击军歌》《路是我们开》《茫茫的西伯利亚》《祖国的孩子们》《到敌人后方去》《在太行山上》等各种类型的声乐作品。

1938年任延安鲁迅艺术学院音乐系主任,并在“女大”兼课。

教学之余,创作了不朽名作《黄河大合唱》和《生产大合唱》等作品。

1940年去苏联学习、工作,1945年10月30日卒于莫斯科。

冼星海年简
冼星海(1905---1945)作曲家,音乐教育家。

1918年
考入岭南大学附中学习小提琴。

在广州岭南大学附中半工半读时,就参加乐队并担任小提琴、单簧管演奏员,还担任指挥。

1926年
先后就读于北京大学音乐传习所、国立艺术专科学校音乐系,选修小提琴。

1928年
入上海音乐专科音乐学校,学习小提琴、钢琴。

此期间,发表有《普遍的音乐》等音乐评论。

1929年
因参加学潮被迫退学后赴巴黎勤工俭学,师从丹第(V.D'INDY)学提琴,从师杜卡斯(Paul Dukas)学作曲理论与作曲。

1931年
考入巴黎国立音乐学院肖拉•康托鲁姆作曲班。

留学期间,创作有《风》、《游子吟》《d小调小提琴奏鸣曲》《中国古诗》等十余件作品。

1935年
毕业回国,积极投入抗战歌曲创作和救亡音乐活动,创作大量群众歌曲,并为进步电影《壮志凌云》、《青年进行曲》、及话剧《复活》、《大雷雨》等作曲。

后参加上海救亡演剧二队,并赴武汉与张曙一起负责开展救亡歌咏运动。

1935年到1938年
创作有《救国军歌》、《只怕不抵抗》、《游击军歌》、《路是我们开》、《茫茫的西伯利亚》、《莫提起》、《黄河之恋》、《热血》、《夜半歌声》、《拉犁歌》、《祖国的孩子们》、《到敌人后方去》、《在太行山上》等大量各种题材、各种类型的声乐作品。

1938年
任延安鲁迅文学艺术学院音乐系主任,并在延安女子大学兼课。

在延安鲁迅艺术学院任音乐系主任时,为光未然创作的“黄河大合唱”的歌词写下了这部名垂青史的音乐名作。

并创作有《生产大合唱》等著名作品。

1940年
赴苏联留学;次年苏联卫国战争爆发后。

无法回国,因生活艰苦,疾病缠身。

1945年10月30日
病逝于莫斯科克林姆林宫医院。

在莫斯科病逝,年仅40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