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中音乐教案
人教版九年级音乐上册教案全册

人教版九年级音乐上册教案全册第一单元乐理基础第一课声音的由来和特征教学目标- 了解声音的由来和特征- 能够区分不同音高和音长的声音- 能够通过听觉感受音乐的美感教学内容1. 声音的产生:敲击、拉弦、吹奏等方式2. 声音的特征:音高、音量、音色、音长等3. 听觉感受音乐的美感:欣赏不同乐器演奏的声音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观察演奏乐器的视频,引发学生对声音的认识和兴趣2. 演示:示范使用不同方式产生声音(敲击、拉弦、吹奏),让学生观察和听觉感受3. 讨论:引导学生讨论声音的特征,并归纳总结4. 听觉训练:播放不同音乐片段,要求学生区分不同的音高和音长5. 欣赏乐器演奏:播放不同乐器的演奏片段,让学生欣赏并表达感受6. 小结:对本课内容进行简要总结,引导学生思考声音在音乐中的重要性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对声音的观察和感受能力2. 参与讨论的积极程度3. 对音乐片段的听觉辨别能力4. 对乐器演奏的欣赏和表达能力教学资源1. 视频:演奏乐器的视频、不同乐器演奏片段2. 音乐片段:不同音高和音长的音乐片段第二单元乐器与练第二课乐器的分类和演奏方法教学目标- 掌握乐器的分类和特点- 了解乐器演奏方法和技巧- 能够简单演奏一种乐器教学内容1. 乐器的分类:弦乐器、木管乐器、铜管乐器、打击乐器等2. 乐器的演奏方法:指弹、吹奏、敲击等3. 乐器的特点:音色、演奏难度等4. 简单演奏一种乐器:学生自选乐器进行简单演奏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展示乐器图片,引起学生对乐器的兴趣2. 乐器分类和特点介绍:用简单明了的语言讲解乐器的分类和特点3. 乐器演奏方法介绍:示范不同乐器的演奏方法和技巧4. 分组练: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种乐器进行练和演奏5. 演奏展示:各小组轮流演奏所选乐器6. 小结:总结乐器分类和演奏方法,引导学生对乐器的理解和认识教学评估1. 对乐器分类和特点的理解2. 对乐器演奏方法的掌握程度3. 演奏展示的表现和技巧教学资源1. 乐器图片2. 不同乐器演奏示范视频3. 各种乐器供学生选择进行演奏的实物。
新版人教版七年级上册音乐全册教案(2023最新审定)

新版人教版七年级上册音乐全册教案(2023最新审定)一、教学目标1. 了解音乐的基本概念和要素;2. 研究基本的音乐知识,如音高、节奏、音符等;3. 发展音乐欣赏的能力,培养对不同音乐风格的辨识能力;4. 练音乐演奏和合唱技巧,培养合作精神;5. 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和审美情趣。
二、教学内容1. 音乐基本概念和要素;2. 不同音乐风格和流派的简要介绍;3. 基本的音乐知识和技巧;4. 合唱和演奏练;5. 音乐欣赏和分析。
三、教学策略1. 结合听觉、视觉和动手能力的多媒体教学;2. 创设情境和故事,增加学生兴趣;3. 组织合唱和演奏团体,培养合作意识;4. 鼓励学生创造和表演个人音乐作品。
四、教学步骤第一课:音乐基本概念和要素1. 介绍音乐的定义和作用;2. 解释音高、节奏、音符等基本概念;3. 通过示范和练,让学生掌握基本的音乐元素。
第二课:不同音乐风格和流派的简要介绍1. 展示不同音乐风格和流派的音乐片段;2. 解释不同音乐风格的特点和代表作品;3. 引导学生欣赏和分析不同音乐风格的作品。
第三课:基本的音乐知识和技巧1. 教授音乐符号的基本含义和读法;2. 练基本的音乐节奏和节拍;3. 进行简单的音乐演奏和合唱练。
第四课:合唱和演奏练1. 组织合唱团体,分配声部和研究合唱曲目;2. 练音乐演奏技巧,如乐器演奏和合奏技巧;3. 探索不同合唱和演奏形式,进行表演和展示。
第五课:音乐欣赏和分析1. 引导学生欣赏不同风格和流派的音乐作品;2. 分析音乐的结构、旋律和情感表达;3. 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音乐感受和意义理解。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和合作精神评价;2. 音乐演奏和合唱技巧评价;3. 音乐欣赏和分析能力评价;4. 进步与反馈评价。
六、教学资源1. 人教版音乐教材;2. 多媒体教学工具;3. 乐器和音乐演奏设备;4. 合唱曲目和音乐作品。
以上是《新版人教版七年级上册音乐全册教案(2023最新审定)》的主要内容和教学步骤。
初中教案音乐人教版

初中教案音乐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掌握中国民歌的基本特点,通过学习《茉莉花》这首歌曲,感受中国民歌的韵味。
2.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审美能力,提高音乐素养。
3. 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音乐实践活动,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4. 增强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热爱,培养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内容1. 歌曲《茉莉花》的词曲分析2. 中国民歌的基本特点3. 音乐实践活动:学唱《茉莉花》、合唱练习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歌曲《茉莉花》的词曲特点、中国民歌的基本特点。
2. 难点:合唱部分的音准、节奏、和谐度。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歌曲《茉莉花》的词曲特点、中国民歌的基本特点。
2. 示范法:教师示范演唱《茉莉花》,学生跟随学唱。
3. 实践法:合唱练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4. 互动法:学生提问,教师解答,增进师生互动。
五、教学步骤1. 导入:介绍中国民歌的概念,引导学生了解民歌的重要性。
2. 新课导入:讲解歌曲《茉莉花》的背景、词曲特点,分析歌曲的结构、旋律、节奏等。
3. 学唱歌曲:教师示范演唱,学生跟随学唱,注意音准、节奏的准确性。
4. 合唱练习:分组进行合唱练习,教师指导,纠正错误,提高合唱效果。
5. 音乐实践活动:学生自主选择乐器,为歌曲《茉莉花》伴奏,增强音乐感受。
6.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布置课后作业。
六、课后作业1. 熟唱歌曲《茉莉花》。
2. 了解中国其他著名的民歌,下节课分享。
3. 回家后,向家人分享所学歌曲,增进家人间的情感交流。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使学生了解中国民歌的基本特点,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审美能力,提高音乐素养。
同时,通过音乐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增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热爱。
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音乐课教案(全册)

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音乐课教案(全册)第一单元:音乐是什么课时安排: 2课时 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 了解音乐的概念和作用- 研究音乐的分类和基本要素-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欣赏能力教学内容:1. 音乐的概念和作用2. 音乐的分类3. 音乐的基本要素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播放几段不同风格音乐的片段,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
2. 引入新知:介绍音乐的概念和作用,并让学生思考音乐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3. 研究音乐的分类:通过举例和图片展示,让学生了解音乐的不同分类。
4. 研究音乐的基本要素:介绍音乐的节奏、旋律和和声等基本要素,并通过简单的练让学生感受和理解。
5. 拓展活动:让学生选取自己喜欢的音乐片段,并用简单的语言描述其中的节奏、旋律和和声。
教学反思:通过本课的研究,学生对音乐的概念和作用有了初步的了解,并且能够区分不同类型的音乐。
同时,通过感受音乐的基本要素,培养了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
第二课时教学目标:- 研究音乐的表现形式和艺术特点-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情感体验和表达能力教学内容:1. 音乐的表现形式2. 音乐的艺术特点教学步骤:1. 导入:复上节课研究的音乐分类和基本要素,让学生回忆并进行简单的练。
2. 研究音乐的表现形式:通过展示不同类型音乐的表演视频,让学生了解音乐在不同场合的表现形式。
3. 研究音乐的艺术特点:介绍音乐的美感、表达能力和艺术性等方面的特点,并通过欣赏音乐作品的方式让学生感受。
4. 拓展活动:让学生选取一首自己喜欢的音乐作品,进行简短的表演或表达自己对音乐的感受。
教学反思:本课重点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情感体验和表达能力,通过欣赏音乐作品和自己的表演,让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音乐的表现形式和艺术特点。
同时,通过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参与,提高了课堂的活跃度。
附注:本单元的教学重点在于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欣赏能力,通过学习音乐的基本要素、表现形式和艺术特点,让学生能够更全面地了解音乐。
人教版初中音乐采花教案

人教版初中音乐《采花》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感受和理解我国民族音乐的风格和特点,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
2. 学会演唱歌曲《采花》,提高学生的歌唱技巧和音乐表现力。
3. 通过歌曲学习,了解不同季节花卉的盛开特点,丰富学生的自然知识。
4.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精神,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歌曲《采花》的学习,包括歌词理解、旋律演唱、节奏把握等。
2. 分析歌曲的民族风格,了解歌曲背景和文化内涵。
3. 进行歌曲演唱练习,提高学生的歌唱技巧。
4. 小组合作,进行歌曲表演,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学会演唱歌曲《采花》,理解歌曲的民族风格和文化内涵。
2. 难点:把握歌曲的节奏和音准,准确表现歌曲的情感。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播放《采花》歌曲,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风格和情绪。
2. 新课教学:(1)教师讲解歌曲《采花》的背景和文化内涵,引导学生了解不同季节花卉的盛开特点。
(2)学生跟唱歌曲,教师逐句指导,纠正发音和节奏错误。
(3)分组进行歌曲演唱练习,教师巡回指导,提出改进意见。
3. 歌曲表演:(1)学生自由组合,进行歌曲表演,可以加入舞蹈、器乐等元素。
(2)教师评价学生的表演,给予鼓励和建议。
4. 总结与拓展:(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歌曲的民族风格和季节特点。
(2)学生分享学习心得,交流音乐感受。
(3)教师推荐类似歌曲,引导学生进一步学习民族音乐。
五、教学评价1. 学生演唱歌曲的准确性、节奏感和音准。
2. 学生对歌曲民族风格的理解和表现。
3. 学生在歌曲表演中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精神。
六、教学资源1. 录音机、音响设备。
2. 乐谱和歌词。
3. 互联网资源,用于查找歌曲背景和文化内涵。
七、教学时间1课时(40分钟)八、教学建议1.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学生积极参与。
2. 针对不同学生的音乐基础,教师要适当调整教学难度,保证教学效果。
初中人教版音乐教材教案

教案名称:初中人教版音乐教材《歌唱祖国》教学设计年级:七年级学科:音乐课时:2课时教材分析:《歌唱祖国》是一首富有爱国主义精神的歌曲,创作于20世纪50年代。
歌曲表达了中国人民斗志昂扬的精神风貌和自豪感,展现了人民对祖国的热爱和赞美。
这首歌曲以雄壮豪迈的进行曲风格为特点,速度、力度变化丰富,带有强烈的民族气息。
歌曲的结构为带再现的三段体ABA,音域较宽,旋律优美。
通过学习这首歌曲,学生可以了解进行曲的风格特点,培养爱国主义情感,提高音乐审美能力。
教学目标:1. 能够用自然、舒展的声音有感情地演唱歌曲《歌唱祖国》。
2. 学会用首调唱名法了解D大调的音位。
3. 掌握歌曲的弱起节奏和附点节奏。
4. 了解歌曲的创作背景,感受歌曲所表达的爱国主义精神。
教学重点:1. 学唱歌曲做到有感情地演唱,并背唱。
2. 用首调唱名法了解D大调的音位。
3. 准确演唱歌曲的弱起节奏和附点节奏。
教学难点:1. 感受歌曲的进行曲风格及其速度、力度、节拍特点。
2. 理解歌曲的表现内涵。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5分钟)1. 学生踏着歌曲《歌唱祖国》的节奏进教室。
2. 教师采用提问方式导入课题,引导学生思考:我们在什么场合需要升国旗?升国旗时你们想到了什么?二、新课学习(15分钟)1. 聆听歌曲《歌唱祖国》。
2. 学生谈聆听后的体会和感受,并回答问题。
3. 教师分析歌曲的节奏、旋律特点,讲解进行曲的风格。
4. 学生跟唱歌曲,教师指导学生注意弱起节奏和附点节奏的准确性。
三、练习与展示(10分钟)1. 学生分组练习演唱歌曲,教师巡回指导。
2. 每组选出一名代表进行展示,其他组同学进行评价。
四、总结与拓展(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歌曲的爱国主义精神。
2. 学生分享自己了解到的关于祖国的知识,如各地的风土人情、历史典故等。
第二课时:一、复习与导入(5分钟)1. 复习歌曲《歌唱祖国》。
2. 教师提问: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歌曲的速度、力度、节奏等特点是什么?二、深入学习与实践(1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歌曲的旋律、和声特点,讲解D大调的音位。
音乐初中教案人教版

音乐初中教案人教版年级:初中一年级学科:音乐课时:2课时教材:《音乐课程标准》实验教材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钢琴的发展历史及其在音乐领域的地位。
2. 培养学生对钢琴音乐的欣赏能力和演奏技巧。
3. 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激发学生对音乐的热爱。
教学内容:1. 钢琴的发展历史2. 钢琴的音乐特点3. 钢琴演奏技巧4. 欣赏钢琴名曲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5分钟)1. 教师播放一首钢琴曲,让学生猜测演奏乐器。
2. 学生分享自己对钢琴的了解。
二、钢琴的发展历史(10分钟)1. 教师讲解钢琴的起源、发展历程。
2. 学生了解钢琴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演变。
三、钢琴的音乐特点(15分钟)1. 教师讲解钢琴的音色、音域、演奏技巧。
2. 学生感受钢琴音乐的美妙之处。
四、钢琴演奏技巧(10分钟)1. 教师示范钢琴演奏基本技巧。
2. 学生跟随教师学习简单的钢琴演奏曲目。
五、课堂小结(5分钟)1. 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
2. 教师强调钢琴音乐的重要性。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5分钟)1. 教师播放一首钢琴曲,让学生猜测演奏乐器。
2. 学生分享自己对钢琴的了解。
二、钢琴名曲欣赏(15分钟)1. 教师讲解钢琴名曲的创作背景、音乐特点。
2. 学生欣赏钢琴名曲,感受音乐的魅力。
三、钢琴演奏技巧拓展(10分钟)1. 教师讲解钢琴演奏的高级技巧。
2. 学生跟随教师学习进阶的钢琴演奏曲目。
四、课堂小结(5分钟)1. 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
2. 教师鼓励学生积极参与钢琴演奏活动。
教学评价:1. 学生对钢琴的了解程度。
2. 学生钢琴演奏技巧的掌握情况。
3. 学生对钢琴音乐的欣赏能力。
教学反思:本教案旨在让学生了解钢琴的历史、音乐特点和演奏技巧,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在欣赏钢琴名曲时,要引导学生感受音乐的美妙之处,提升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
同时,要加强课堂互动,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音乐。
最新人教版初中八年级上册音乐教案全套

最新人教版初中八年级上册音乐教案全套第一课时教学目标- 了解音乐的概念和重要性- 研究基本的音乐符号和记谱法- 能够演奏简单的乐曲教学内容1. 音乐的定义和作用2. 音乐符号和记谱法的介绍3. 研究演奏《小星星》乐曲教学步骤1. 引入音乐概念,讨论音乐的重要性和在生活中的应用。
2. 介绍音乐符号和记谱法,包括音符、休止符、拍号等。
3. 分发乐谱《小星星》,学生跟随教师一起演奏。
4. 分组练,让学生互相演奏,并互相评价。
5. 总结课堂内容,确保学生理解音乐的基本概念和乐谱的演奏方法。
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积极参与程度。
2. 随堂练,检查学生对音符和乐谱的掌握情况。
3. 分组演奏评价,通过同伴间的互评来评估学生的演奏能力。
第二课时教学目标- 研究音乐的节奏感- 掌握简单的打击乐器演奏技巧- 能够演奏《欢乐颂》的节奏部分教学内容1. 音乐的节奏感介绍2. 打击乐器的基础知识和演奏技巧3. 研究演奏《欢乐颂》的节奏部分教学步骤1. 引导学生感受音乐的节奏,并进行简单的节奏练。
2. 介绍打击乐器的种类和基本知识。
3. 分发乐谱《欢乐颂》的节奏部分,学生跟随教师一起演奏。
4. 在小组内练演奏,互相帮助和指导。
5. 总结课堂内容,确认学生理解音乐的节奏感和打击乐器的演奏技巧。
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节奏感表现。
2. 随堂练,检查学生对乐谱节奏部分的掌握情况。
3. 小组演奏评价,通过同伴间的互评来评估学生的演奏技巧。
...(继续编写其他课时内容,直至完成所有教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环球之旅(1)《亚洲之声》教案设计
人教版七年级上学期第五单元第一课时教学目标:
1、了解日本音乐和朝鲜音乐的主要形式与特征。
2、了解亚洲不同地区和国家音乐的主要特色,并能以歌唱和语言形式作不
同的表达。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学唱日本民歌《樱花》以及了解日本的民俗风情日本音乐的主要形式与特征。
难点:总结音乐特征。
教学方法:视听与语言介绍及歌唱教学法。
教学过程:
一、采用提问导入新课
师:就世界范围来讲我们生活在哪个大洲?
生:亚洲
师:接下来老师将带领同学一同来了解我们亚洲的民俗风情及其亚洲的音乐特点,首先让我们到日本来看看吧。
(放映有关日本民俗风情的幻灯片)
师:介绍《樱花》,从花名,名花,日本国花,介绍日本赏樱的民俗(樱花节)以及讲述樱花节的由来,展示对樱花的喜爱与赞颂,赏花的欢乐。
师:欣赏一次歌曲,分析歌曲写作的特点(一字一音为主)
二、学唱《樱花》欣赏日本传统音乐《春之海》
师:播放歌曲,并欣赏音乐的同时介绍或想象春日赏樱的活动。
师:学生小声哼唱,注意句未长音的长度。
师:教师钢琴伴奏学生学唱歌曲。
师:采用集体演唱,小组唱,上下句接唱等方式进行。
师:接下来请同学们来总结一下日本民歌它到底有什么特征呢?
生:好的,它的主要特征是:1、运用了日本传统的都节调式。
2、歌词与乐音的关系大多为一字一音。
1
师:现在有个游戏请同学们来做一做,就是将“3、4、6、7、i”这个都节调式的五声音阶填入下面的括号中来现场创作音乐。
生:好的,
师:非常好,这位同学具有非常好的音乐创作灵感,对他的精彩表现给予掌声鼓励。
师:下面让同学们欣赏一首日本传统音乐《春之海》,它是一首尺八与筝的二重奏,该曲作家是日本民间音乐名家。
尺八是中国传入日本的竖吹乐器,是日本重要的传统吹奏乐器。
筝也是日本重要的传统乐器。
师:欣赏完这首优美动听的乐曲之后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日本传统音乐的表现形式。
师:日本传统音乐包括:日本的传统音乐包括神乐、雅乐、伎乐、能乐歌舞伎等形式,大都为歌、舞、戏剧的综合体。
三、欣赏朝鲜民歌音乐《阿里郎》、介绍朝鲜的民族乐器---伽倻琴
师:
师:接下来让同学们来到美丽的朝鲜半岛来了解他们的音乐盛况好吗?
生:好。
师:请同学们听一听有关《阿里郎》故事传说。
师:下面请同学们欣赏朝鲜民歌《阿里郎》的音乐视频之后了解朝鲜民歌的特点。
生:是三拍子结构,旋律优美动听,律动感强。
师:接下来让同学们来介绍一下朝鲜特有的民族乐器---伽倻琴请看图片。
师:欣赏伽倻琴演奏的片段视频。
三、观看印度影视作品,从中感受印度音乐。
师:欣赏完美丽动听的朝鲜音乐之后呢,老师将带领同学们一同进入被誉为世界文明古国之一的印度来了解一下它们的音乐状况。
师:下边老师将以印度电影音乐为一个侧面来让同学们来揭开印度音乐的神秘面纱,请同学们欣赏印度电影音乐片段,并欣赏其中的歌舞表演,从中感受印度音乐特点。
师:请同学们总结一下印度电影音乐的特点。
生:载歌载舞,叙事、情节性强
师:下面有一个谁来比划谁来猜游戏请同学们来做一做。
四、课堂小结:
各国的音乐风格各不相同,这与他们的风土人情是有很大关系的,有什么样的生活方式,就决定了会有什么样风格的音乐,与他们的宗教活动,信仰也有很大关系,我们欣赏一个国家的音乐,应该也同时了解这个国家的生活习惯,才能更好的去欣赏。
教学反思:
在本节课,由于与地理课堂的整合,使学生能更直观的分析歌曲风格特点与地理环境所产生的联系。
同时,对于影片和演唱会等视频节目的欣赏,使学生更直观的了解所欣赏国家风土人情以及该国家的音乐。
环球之旅(1)
亚洲之声(教案设计)人教版七年级上学期
第五单元第一课时
学校:泉州外国语中学
教师:吴超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