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作文教学新课堂
打造新课堂作文范文
打造新课堂作文范文随着和科技的飞速发展,教育行业也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打造新课堂成为人们所关注的焦点。
新课堂是指使用现代技术手段,让学习更加轻松愉快的教育模式。
下面,本文将针对新课堂的概念、特点、意义以及实现方法做出详细的介绍。
一、新课堂的概念新课堂是一种教育模式,与传统课堂相比,其采用了现代科技手段,将学生与教师置于共同体中,共同探讨、学习、实践,并且将交互式教学、个性化教学和跨学科教学等教育形式融合在一起,它强调的是学习的主动性和自主性。
在新课堂中,学生是主体,教师是辅助者,他们共同围绕着一个主题,完成任务,达到学习和发展的目的。
二、新课堂的特点1.交互学习新课堂中,学生更多的是通过互动的方式来学习,而不是单纯地接受教师的传授。
交互式教学是新课堂教学的一个最显著的特点。
举个例子,一些课堂中,教师和学生可以通过新课件或者其他应用程序,进行互动答题、互动讲解、共同学习、共同探讨等,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2.个性化教学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学习方式和水平,新课堂的另一个特点就是个性化教学。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来制定相对应的教学计划,这样可以更好的发掘学生的潜力、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3.多元化教学新课堂中,不仅是一种学科的教育教学,更重要的是跨学科教学的融合。
通过跨学科、譬如语文、数学、科学、美术等的融合,学生不但能更好地接触不同学科的知识,发现他们之间的联系和相互作用,而且还培养出更全面、更综合的学习能力。
三、新课堂的意义新课堂的出现可以改变传统课堂中许多问题的产生,如学生缺乏兴趣,教师模式单一,互动性不够等。
同时,新课堂的出现能够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思考力、逻辑思维等各方面的能力,使学生真正从理论上和实践上将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去。
新课堂有着深远的意义。
四、新课堂的实现方法1.利用现代科技手段新课堂的实现方法是通过利用现代科技手段的方式实现的,如出现了智慧课堂、智能教室等多种教学工具的应用,这些工具可以极大地提高教师的授课效率和学生的学习效果。
张扬新理念,营造作文教学新课堂
, t
‘# £∥ f £ 斑
写法导 引
他 们 还 是 会 迅 速 地 洗 尽 铅 华 ,表 现 出 一 个 原 生 的 自己 , 些 长 长 的 句 子 , 细 的 伤 感 , 那 纤 那
作文教学一直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难点之一。要使小学作文教 学从封闭走 向开放和创新 , 培养学生 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 进 促 个 眭与心理 的健康发展 , 我尝试 采取 以下教学策略 :
过程。在批改过程 中 , 尽量让批改者能与写作
者 面 对 面 协 作 批 改 ,改 的 人 能 知 道 习作 者 的
们太多的限制 , 使得丰富的现实生活进不了作文 。 如让学生写一件 有 意义的事 , 无非是“ 拾金不昧” “ 、尊老爱幼 ” 等捏造的司空见惯的 “ 好人好事” 虚拟 的伟大掩饰不了情感 的苍 白, 白已成了现代学 。 苍
又 迎 刃 而解 了 , 是 一 石 三 鸟 ! 真
二、 开放 模 式 是 实 现 作 文 新课 堂的 核 心
学生参 与命 题 , 以提高学生写作的兴趣 , 而且 引导学 生参 与评 改。“ 的优先权应 属于学 改”
生 自己 。为 了让 学 生 能 有效 参 与 作 文 评改 , 教 师 先 让 学 生 学 会 批 改 方 法 ,让 学 生 能用 常 用 的 比较 统 一 的方 法 进 行 评 改 ,并 能 熟 悉 批 改
一
些 富有含义的 、 幽暗的多愁善感的细节 , 那些
、
培 养 语 感是 实 现 作 文 新 课 堂 的基 础
欲说 还休 的情致 ,甚至是那些 与作 文训练格
格不入 的词库 ,他们在作文 的覆盖 下还有一 个秘密的写作世界 。” 学生拥 有很大 的写作潜 能, 问题是他们受到僵化 的思维模式 的束缚 ,
新课堂,我的改变_描述课堂模式的作文700字
新课堂,我的改变_描述课堂模式的作文700字老师讲同学听,一节课下来只有老师的声音,被动压抑的课堂曾为我创造了良好的睡眠环境,为我的成绩架起了滑板。
上课时被老师拽进已经安排满当的课时内容中,这时的我总是很迷茫,老师在讲哪里的内容,重点难点在哪里?跟着老师走,整节课下来不但连问题都提不出来,而且感觉十分累。
这是我对旧课堂仅有的感想。
新课堂上,我有充分的自主时间,书中的风景我可以尽收眼底。
对于重点难点可以着重分析,简单的,基础的可以理解记忆。
不再紧追老师,而是做自己的学习者,轻松的学习氛围中了解所学内容,笔记不懂的地方。
展示课上的我是我课堂的主人。
我可以讲出自己不懂的问题,全班同学参与讨论;我可以指出同学的错误,以此来检查自己对所学内容的掌握程度;我还可以针对别人提出的问题给出自己认为合理的解答,与同学们互帮互助,相互探讨。
每节课上我都可以学到多种解题思路,发现一些自己在自主时没有注意到的问题,更深层次理解重难点。
这样的课堂使我变的活跃起来。
每节课后,针对自己的个别不太懂的问题,我可以问问自己组内的其它成员,一起讨论交流解决。
有时遇上组内解决不了的,可以问问其它组的人。
如果真没办法了可以向老师请教,领会老师的解题思路,明白出题人的意图。
都说“众人拾柴火焰高”,所以小组的合作十分重要,正是因为有了他们,我才得以有宽的思路,高的学习效率。
你是否学懂了,是否还有不通的地方,通过每周的周测大概就明白了问题所在。
同时每次的测验回顾了一些易忘的知识点,起到了复习的作用。
平时闲暇时刻拿几道好题啃啃,经常整理各科的典型例题是我必须养成的习惯。
练习后学会做规律性总结是必备课题。
整个学习过程中,老师呢?他们只是我们学习过程中的一个参与者,领路者,是疑难杂症的医治者。
这样的这堂带给了我动感,使我不再做瞌睡虫。
我成为了课堂的主人,有了自己的想法和思维。
张扬个性 抒写真情——构建新课改背景下的小学作文教学新课堂
1 . 9 9 j i s . 6 14 9 . 0 0 3 . 5 0 3 6 / . n 1 7 — 8 X 2 1 . 4 0 1 s
张 扬 个 性 抒 写真 情
构 建 新 课 改 背 景 下 的小 学 作 文 教 学 新课 堂
华 淑 艳 新 编 《 日制义 务 教 育语 文 课程 标 准 ( 验 稿 ) 》根 据 实施 素 质 教 育促 进学 生 全 面发 展 的 需要 ,总 结 语文 教 学 全 实 实 践 中的经 验 教 训 ,在 写 作教 学 方 面也 提 出 明确 的 目的要 求 ,适 应 时 代 ,驶 向未 来 ,既讲 究规 范 ,又鼓 励 创新 。那 么 ,如何 实 现作 文教 学 的创 新呢 ?笔 者 结合 新课 程标 准 ,提 出小学 作文 教 学创 新 的建构 思路 。
生 的生 活 体验 ,注 重 培 养 学生 感 知 生 活 能 力 ,帮 助 他 们 留 心观 察 ,欣 赏 大 自然 的美 外 ,还 注 意 向 导游 请 教 一些
积 累作 文 素材 。
问题 ,如 米 罗 亚 的地 理 特 征 是什 么 ? 民族特 色 有 哪 些 ?
由于 小学 生 年 龄 较 小 ,在 生 活 中观 察 不 够 细 致 ,对 生活 中的 事物 、事 件 往 往视 而 不 见 、听而 不 闻 ,这 时 ,
2丰 富学生的生活体验 ,积 累个性 化素材
新 课 标 明 确 指 出 : “指 导 学 生 作 文 要 从 内 容 入 写 出来 的文 章 自然就 生 动 、有 趣 、具 体 了 。 此 外 ,教 师还 可 提 供 一 些 间接 的材 料给 学 生 。笔 者 手 。 ”这 里 的 内容 其 实 质是 要 解 决 “ 什 么 ”和 “ 么 写 怎 写 ” 的 问题 ,这 也就 是 如 何 培养 学 生 感 知 生活 能 力 和 创 曾到 米 罗 亚 风 景 区去 旅 游 5 。 为 了把 旅 游 的 见 闻传 递 天 造 性 思 维 能 力 。 因此 ,教 师在 教 学 中就 要 尽力 去 丰 富 学 给 学生 ,丰 富 他们 的 阅历 ,激起 他 们 的 思考 ,笔 者 除 了
走进初中 作文教案
走进初中作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作文的基本技巧,能够清晰、流畅、有逻辑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受。
2. 培养学生观察生活、思考问题的能力,提高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3. 培养学生热爱写作、自主学习的习惯,提高他们的文学素养。
二、教学内容:1. 作文的基本技巧:如何审题、如何构思、如何写作、如何修改。
2. 作文的类型: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应用文。
3. 作文的素材:如何寻找素材、如何运用素材。
4. 作文的评价:标准、方法、改进。
三、教学过程:1. 引导学生观察生活,发现生活中的美好和问题,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思考力。
2. 指导学生进行作文构思,帮助他们明确作文的主题和结构。
3. 教授作文的基本技巧,让学生在写作过程中能够做到清晰、流畅、有逻辑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受。
4. 引导学生运用素材,丰富作文的内容和形式。
5. 教授作文的评价标准和方法,让学生能够自我评价和修改自己的作文。
6. 组织学生进行作文交流和展示,提高他们的表达能力和自信心。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作文的基本技巧、类型和素材的运用。
2. 示范法:通过教师的示范作文,让学生了解和模仿。
3. 实践法:让学生通过实际写作,掌握作文的技巧和方法。
4. 交流法:组织学生进行作文交流和展示,提高他们的表达能力和自信心。
五、教学评价:1. 学生作文的成绩:通过作文考试或者作业,评价学生的作文水平。
2. 学生作文的进步:通过对比学生的作文,评价他们的进步情况。
3. 学生对作文的态度:通过观察学生的学习态度和课堂表现,了解他们对作文的热爱程度。
六、教学资源:1. 教材:选用适合初中学生的作文教材。
2. 课件:制作课件,辅助教学。
3. 范文:收集一些优秀的作文范文,供学生学习和模仿。
4. 作文评价表:制定作文评价表,方便学生和教师对作文进行评价和修改。
通过以上教学设计,希望能够帮助学生掌握作文的基本技巧,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培养他们的文学素养和创造力。
新课堂的作文
新课堂的作文
本人们升上了三年级,课堂也换了。
本人们的课堂换在已往的音乐室那边,新课堂在三楼。
返校日那天,西席打电话到本人家,跟本人婆婆说新课堂在餐厅阁下,还要本人往课堂清扫。
本人走到黉舍里,找课堂,本人瞥见一个同学在一栋楼的楼上,并且楼下恰好便是餐厅,本人想应该就在这楼上了,本人走上往了,一看果然是本人们的课堂,因为有本人的同学已经在课堂里扫地。
本人把书包放下,看了看课堂的四周,外面很旧,窗户下面是菜场,很臭。
本人拿起扫把扫地,扫完地本人就搬桌子,桌子很重,本人一次只能拿一张,接着本人就搬椅子擦桌子。
这课堂比二年级的大了良多但很旧,墙壁都破了。
本人坐在末了,第六排。
这间课堂本人不太喜好。
本人听二姐说在本人还没上学的时候这里是图书室。
哎!这个课堂还没有多媒体,其他几个班级都是多媒体的,本人真想有个多媒体课堂。
不知玄门师今后会不会装多媒体。
感谢阅读,希望能帮助您!。
九年级英语原创新课堂第十二单元作文
九年级英语原创新课堂第十二单元作文示例回答如下1:Title: An Original Composition for Grade 9 English - Unit 12: The New ClassroomIntroduction:In this composition, I will discuss the new classroom of grade 9 English, focusing on the innovative features and benefits it offers to students. The new classroom aims to create an engaging and interactive learning environment, fostering students' language skills and promoting their overall development.Body:1. Introduction of the new classroom:The new classroom is equipped with state-of-the-art technology, including interactive whiteboards, multimedia devices, and online learning platforms. These tools enable teachers to incorporate various teaching methods and resources, making the learning process more dynamic and effective.新课堂的介绍:新课堂配备了最先进的技术设备,包括互动白板、多媒体设备和在线学习平台。
这些工具使教师能够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资源,使学习过程更加生动和有效。
新课标下的作文教学新定位:从作文走向表达
新课标下的作文教学新定位:从作文走向表达《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 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将“作文”定位为“表达”,在课程总目标中阐述为“能根据需要,用书面语言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达自己的见闻、体验和想法”,并将这种能力贯穿于阅读、探究、审美和跨学科学习中;学段要求也不见“写话”“习作”“写作”的名称,取而代之的是“表达”,同时在课程内容的组织与呈现方式上,分三个层面设置学习任务群,六个任务群都有关于表达的要求,其中“实用性阅读与交流”任务群要求“根据具体交际情境和交流对象,清楚得体表达,有效传递信息”;“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任务群要求“表达自己独特的体验与思考,尝试创作文学作品”;“思辨性阅读与表达”要求“负责任、有中心、有条理、重证据地表达,培养理性思维和理性精神”;“跨学科学习”任务群要求“在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高语言文字运用能力”,这是对“表达”要求的综合表述,呼应新课标所明确的语文课程性质: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
正确认识和把握课程标准对小学作文的定位,是教好统编教材习作的前提,是开展作文教学改革探索的立足点和关键点。
新课标在课程目标、课程阶段要求及课程教学建议等表述中用“表达”取代“写话”“习作”“写作”,意味着关于作文教学的定位出现了根本性的变化。
作文教学的定位需要着眼于学生的核心素养,需要体现语文课程综合性、实践性的特点,要强化积极的语言实践活动,借助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在各科的学习和生活实践中,学语文用语文,通过语言文字来连接学习,连接生活,连接社会,连接思考,连接自我。
意味着作文教学走向真实的写作,要立足真实的写作任务,要经历“动态的、生成的、改造的、探究的”过程,写作成为“一种提示、协助、解决问题的手段”,成为一种学会学习的工具;意味着作文课程要“回归真实或模拟真实的交际语境”“培养学生生活、学习、工作需要的书面交际能力”。
创设初中语文中的作文教学新课堂
G)前沿课堂©戗谥初中语文中铯作文教学蓊锞堂江苏省宿迁市泗洪县金镇中学吴浩新课程标准强调:初中教学不仅仅是识字教学,还需要学生能将所表述的内容文从字顺地记录下来,这也是我们常说的作文教学。
在我们日常教学中,很多教师缺少对作文教学的真正认识,认为学生的作文水平不是教出来的,这种想法缺乏对作文本身的认识。
以下是我对作文教学的几点思考:一、作文教学之虚实结合,抓住具体事物塑造学生的经历相比较还是不足的,如果一味的强调需要以实写实的话,可能很多学生将会感觉到实力缺乏,正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那么我们究竟怎样来让学生能有更多的素材呢?我想这里需要与我们大家共同探讨。
1. 学生g作不可铎化《卖俱卖。
在我们所拜读过的 文学作品中,作者亲身经历的作品有,但没有亲身经历的作品也一样有优秀之作。
那么,这就是作者涉足面之广的原因。
我们中学生不再是小学生那样,能把一个事物写出来就行了的要求,还需要能把事物表达的更加精彩。
这就要求学生需要运用好所学习的知识,不仅要观察仔细,还需要把几个同类事物归纳到一个事物当中来。
不同年级所表达的同一事物也有所不同。
如初一年级,由于刚刚进入初中生活,很多想法还局限于小学的那种以实俱时的写作手法,我们就需要给予方法上的指导,怎样才能把某一事物写的更加完美上下功夫。
初二年级是一个过渡时期,学生介于叛逆期,思想还不够成熟,因此在这个阶段,我们教师需要训练的是学生能否发挥想象,将所知事物想象的更完美,或是能否为了真实,让所写的文字为自己服务。
2.〇头作丈与书面g作一样重要。
口头作文其实就是我们大家平常说话的内容,虽然不能是出口成章,但一定需要具有逻辑性。
口头作文对于学生而言,需要不断的训练。
让学生在说话过程中具有逻辑性,在不出现逻辑错误的基础上,对其进行语言的修饰,使之成为说话的语言能够成为别人所爱听的语句。
初中语文七宗旨之一就是交际活动,做到说话得体则是作文的基本要求。
书面作文是一种更具色彩的体现,我们将语言写下来,形成生动的文字,这就要求我们更具作文的功底。
新课堂作文教学之我见
新课堂作文教学之我见发表时间:2010-06-10T18:40:03.920Z 来源:《赤子》2009年第22期供稿作者:吴建珠[导读] 如何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提高新课堂的教学效果,必须在理论与实践的基础上不断探索,其根本观点是培养学生乐于作文的态度,在写作的能力上得益于课堂,得力于课外。
新课堂作文教学之我见福建诏安县上梅塘小学吴建珠 363500【内容提要】作文是语文综合能力的体现,也是学生良好的语文素质的体现。
如何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提高新课堂的教学效果,必须在理论与实践的基础上不断探索,其根本观点是培养学生乐于作文的态度,在写作的能力上得益于课堂,得力于课外。
关键词:新课堂作文教学能力作文是语文综合能力的体现,也是学生良好的语文素质的体现。
作文教学历来是语文教学研究的重要课题,尤其是如何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提高新课堂的教学效果,必须在理论与实践的基础上不断探索,不断总结出适合新课堂要求的新教法,其根本的观点是培养学生乐于作文的态度,在写作的能力上得益于课堂,得力于课外,在读、写、练的过程中总结和提高写作水平。
根据本人的教学经验,在新课堂作文教学中主要有如下几方面的看法。
一、通过指导阅读,培养学生写作的感性认识。
乐读就是给学生一片静心的天地,让他们快乐读书。
杜甫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句话讲出了读与写的作用。
如果没有大量的阅读,就没有丰富的语言积累,读和写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可以说,写作的样本来自于阅读,写作的语言、材料、思想也有一大部分来自阅读的启发。
1、为了帮助学生读好书,教师要注重推荐和教学内容相关的书籍,并作为语文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
如教学《跑进我家的松鼠》,教师可以补充《我的野生动物朋友》,教学《卖火柴的小女孩》,可向学生推荐安徒生的其它童话故事……2、在阅读过程中,教师要经常提醒学生把心思放到文章中去,尽量让自己的情感与作者的情感表达产生强烈的共鸣。
例如教学《一夜的工作》一文,可在学生对课文有了较深的感受之后,让学生具体讲一讲课文是怎样表现周总理工作劳苦、生活简朴这一中心的。
三步走,走出作文教学新天地
三步走,走出作文教学新天地作者:梁璟瑜来源:《新课程·教育学术》2011年第03期摘要:作文是衡量学生语文素质的重要尺度,是一项创造性思维活动,是遣词造句,谋篇布局,运用语言文字进行交际的综合性训练,本文就如何激发学生的作文积极性,提高写作能力提出了三步走的方法:让学生走进生活,积累素材;走进课堂,提高热情;走进评价,激发兴趣。
关键词:积累素材;提高能力;激发兴趣作文是衡量学生语文素质的重要尺度,是一项创造性思维活动,是遣词造句,谋篇布局,运用语言文字进行交际的综合性训练。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推行素质教育的重要方面。
但是,有些同学不善于观察生活,在课堂上无法调动其积极性,总把作文视为苦差事,感觉没有东西可写。
那么,怎样才能调动学生的写作积极性,切实有效地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呢?近几年来,我在教学过程中,发现让学生走进生活,积累素材;走进课堂,提高热情;走进评价,激发兴趣。
这样三步走的作文教学法,能切实调动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创出作文教学的新天地。
一、走进生活,积累素材生活是写作的源泉,而文章是生活的反映。
从唯物反映论的观点看,生活是第一性,文章是第二性,没有被反映者,就无所谓反映者。
古代不少名篇,都是作者善于观察生活小事,善于发现生活之美,并把这小事小感化为段段文字,记录下来。
明白这个道理,我们在指导学生写作时,就要向学生提出必须关注社会,关注生活,关注人生的要求,否则,是写不出言之有物的文章来的。
因此,鼓励学生走进生活,积累素材,引导学生观察身边事,体验身边情就显得十分重要。
同时,我们老师还应该告诉学生,作文并非一定要写轰轰烈烈的大事,有时细微之处也会见真情的。
只要我们调动自身的情感,学会为生活感动,善于从身边小事中挖掘其深远的意义,只要做生活的有心人,关心生活,热爱生活,是不会找不到写作素材的。
最后,尽量扩展生活,拓展学生材料积累的广度。
作文课怎么融入新课标教学
作文课怎么融入新课标教学一、明确新课标对作文教学的要求教师要深入研究新课标中关于语文写作方面的具体要求和目标。
了解新课标强调的核心素养,如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审美创造和文化传承等在写作教学中的体现。
二、以情境为载体,激发写作兴趣创设真实、富有意义的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感受、思考和表达。
例如,通过播放一段感人的视频、展示一幅引人深思的图片或者讲述一个生动的故事,引导学生进入特定的情境,激发他们的写作欲望。
三、注重思维训练1. 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引导他们对所给的材料或话题进行深入分析,提出自己独特的见解。
2. 开展头脑风暴活动,鼓励学生自由地交流想法,拓宽思维的广度和深度。
四、强调多元评价1. 改变传统的教师单一评价模式,引入学生自评、互评等方式。
让学生在评价他人作品的过程中,学习他人的优点,同时也能更清晰地认识到自己的不足。
2. 结合具体的评价标准,如内容的丰富性、语言的准确性、结构的合理性等,对学生的作文进行全面评价。
五、鼓励跨学科写作结合其他学科的知识和内容,布置跨学科的写作任务。
比如,让学生在学习了科学实验后,写一篇实验报告;或者在了解了历史事件后,写一篇历史小论文。
这样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还能促进学科之间的融合。
六、利用信息技术1. 借助多媒体资源,如网络文章、在线写作平台等,丰富写作素材和教学方式。
2. 利用在线交流工具,开展写作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写作心得和经验。
七、培养文化意识引导学生关注传统文化、当代文化现象,鼓励他们在作文中融入文化元素,表达对文化的理解和感悟,增强文化自信。
八、个性化教学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根据学生的兴趣、特长和写作水平,提供个性化的写作指导和任务,让每个学生都能在写作中得到充分的发展。
将新课标融入作文课教学需要教师不断更新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方法,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让作文课成为学生展现自我、提升素养的重要平台。
南方新课堂的最后一篇作文
南方新课堂的最后一篇作文
啊~同学们快来听我讲啦!我要给你们讲一个超级惊险刺激的故事!就是我们南方新课堂的最后一篇作文啦!这可是我亲手写的哦,超级认真的!你们准备好了吗?走起!
有一天,我和我的好朋友小明一起去了一家超级大的动物园。
我们进去后,看见了一只超级巨大的大象,大概有一百个大人那么高,而且超级肥嘟嘟的!我问小明:“你
觉得大象的鼻子是不是可以吸一整个冰淇淋呢?”小明摇摇头说:“那太夸张啦!大象的鼻子应该只能吸一整桶水吧!”我们笑得前仰后合。
接着,我们看见了一只憨憨的熊猫,它正坐在那里吃竹子。
我问小明:“你觉得熊
猫吃一天竹子能吃多少呢?”小明皱着眉头说:“嗯……应该吃个一万个竹子吧!”我听了
差点笑趴下,快说:“那他一定会变成一个超级圆滚滚的大熊猫球吧!”我们俩笑得肚子都快疼啦!
后来,我们又看见了一只悠闲的长颈鹿,它的脖子长得可以够到树上最高的叶子。
我问小明:“如果我们也有这么长的脖子,就可以到天上的云朵上吃糖果啦!”小明跳起来说:“对对对!还可以去和彩虹做朋友!”我们俩一边想象一边笑得快要笑岔气了。
最后,我们来到了海洋馆,看见了好多好多的海洋生物。
我指着一只发光的章鱼问小明:“你觉得它的触手有没有办法编织毛衣呀?”小明抓着头想了想说:“或许可以编织一座超级大的城堡!”我们又开始幻想章鱼穿着自己编织的海宫装,笑得眼泪都出来啦!
啊~这一天真的好开心呀!南方新课堂的最后一篇作文,我们写了一篇超级夸张的真实故事,但是最重要的是,我们度过了一个超级开心的美好时光!希望大家也能跟我们一样,快乐地生活每一天哦!。
新课改作文教学的启示
新课改作文教学的启示作为一名学生,写作文一直是我学习生涯中的一项重要任务。
但在经历了新课改的作文教学后,我对写作文有了全新的认识和体验。
以前,一提到写作文,我就头疼。
每次老师布置作文,我总是抓耳挠腮,不知道从哪里下笔。
脑袋里空空如也,感觉没啥可写的。
就算勉强拼凑出一篇,也是干巴巴的,没有什么真情实感。
然而,新课改后的作文教学彻底改变了这一切。
记得有一次,老师带我们去校园的花园里观察春天的景象。
那可真是一次让我印象深刻的经历。
那天阳光特别好,微风轻轻拂过脸颊,带着一丝丝温暖和花香。
一走进花园,满眼都是五颜六色的花朵,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
花朵们争奇斗艳,都在努力展示着自己最美的姿态。
老师让我们仔细观察花朵的形状、颜色、纹理,还有花瓣上的露珠。
我凑近一朵粉色的桃花,哇,那花瓣娇嫩得仿佛一碰就会碎掉。
花瓣的边缘有着细细的锯齿状,就像小姑娘裙子上的花边。
花朵中间是金黄色的花蕊,上面还沾着几颗晶莹剔透的露珠,在阳光的照耀下,一闪一闪的,像极了一颗颗璀璨的小珍珠。
我再低头看看地上的小草,嫩绿嫩绿的,从土里探出了小脑袋,好奇地张望着这个世界。
它们挨挨挤挤的,像一群顽皮的孩子在嬉戏打闹。
有些小草上还挂着几颗小小的水珠,那是清晨的露水留下的痕迹。
花园里还有几棵柳树,长长的柳枝垂下来,就像绿色的瀑布。
柳枝上长满了嫩绿的叶子,那些叶子细细长长的,像一条条绿色的丝带。
微风吹过,柳枝轻轻摇曳,仿佛在翩翩起舞。
除了这些植物,花园里还有一些小昆虫。
一只小蜜蜂嗡嗡地飞着,在花丛中忙碌地穿梭着,一会儿停在这朵花上,一会儿又飞到那朵花上,好像在和花朵们说着悄悄话。
还有几只蝴蝶,它们扇动着美丽的翅膀,在花丛中飞来飞去,就像一个个优雅的舞者。
这次观察结束后,老师让我们把看到的、听到的、闻到的、感受到的都写下来。
回到教室,我坐在座位上,回忆着花园里的美景,那些生动的画面一下子就浮现在了我的脑海里。
我拿起笔,文思如泉涌,一下子就写了好几页。
交际语境,让习作走向新天地———以《猜猜他是谁》教学为例
交际语境,让习作走向新天地———以《猜猜他是谁》教学为例作者:黄秀霞来源:《小学语文教学·园地》 2019年第10期黄秀霞近几年,交际语境习作逐渐走进了我们的课堂。
交际语境习作改变了以文本写作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真实的语境中进行习作,从而让学生的习作有活力、有动力。
习作《猜猜他是谁》是统编本三上第一单元安排的习作内容,仔细研读这一教材内容,我们不难发现,与人教版三上第二单元的习作“写一个熟悉的人”相比,习作《猜猜他是谁》的编排,体现了由传统的“文本中心写作”向“交际语境写作”的转变,习作教学由此走向新天地。
一、创设交际语境习作的情境,让学生写有兴趣张志公先生曾说过,语文是个“老大难”,习作教学更是语文这个“老大难”中的“老大难”。
长期以来,学生害怕写作文,不愿写作文,谈“文”色变,这与我们以往的“重表达”的文本中心写作观有很大关系。
这种写作观只注重最后写出的文章,忽略写作过程与学生写作的内在需要。
真正的写作应该是一种交流。
只有为着真实需要的表达才会引起学生的兴趣,而这种真实的需要有时就在生活之中,有时则可以出现在拟真的情境中。
写作情境的创设是交际语境习作教学的重要环节。
创设的情境要具有生活性、参与性、开放性、游戏性等特征。
习作《猜猜他是谁》的编排非常注重情境的创设,同时充分凸显了情境的参与性和游戏性:我们来做一个“猜猜他是谁”的游戏吧!选择一个同学,用几句话或一段话写一写他。
不能在文中出现他的名字,但是要让别人读了你写的内容,能猜出你写的是谁。
因为有了“猜人物”这样一个游戏的情境,学生们不再把介绍一个熟悉的人当成一项艰难的写作任务,而是把它当成一种有趣的文字游戏,一次积极的自我挑战,他们自然而然地投入其中,醉于其间。
而习作“写一个熟悉的人”,教材是这样编排的:我们身边有许多熟悉的人,他们身上有许多值得写的事。
这次习作就来写熟悉的人的一件事。
这样的编排严肃刻板,写作成了教科书安排的任务,成了教师布置的作业,学生感受不到写作的自主权,也无法感受到写作的内在需求,因而只能被动应付,写起来痛苦而索然无味。
作文新课堂——聊天
作文新课堂——聊天记得上学期,有一篇《玩出了名堂》的课文,今天这一堂作文课,与以往不同的是聊天——聊出了名堂,聊出了一堂如此美好的境界的作文课。
下课了,同学们蜂拥着上来,争着想把没说完的话和我说完。
听着他们叽叽喳喳如快乐小鸟般鸣叫的童声,看着他们个个脸上闪现出的快乐的红晕,我的心情也特别好。
二、案例描述1.以聊导入,在聊天中激发学习兴趣课还没开始上,我就在教室里,摸摸这个孩子的头,拉拉那个孩子的手,和他们聊上了:猜猜今天老师又要和大家干什么了?孩子们仰着小脑袋,好奇地看着我,纷纷猜测:和我们一起上一堂别开生面的作文课?跟我们搞一个活动?给我们猜难猜的谜?……我侧着头认真地倾听他们的话,用满是鼓励的目光注视着他们,既不肯定,也不否定。
在孩子们的眼里,今天的课显得是那么的神秘。
2.以聊展开,在说话中激发习作的欲望。
“谁能用‘爱’组词?”学生脸上洋溢着一种异样的神情,好象对这个字很敏感。
不一会儿,有只小手举起来了。
“亲爱的,你来。
”“爱心。
”教室里发出了一阵嬉笑声,那笑声怪怪的,有些学生的脸上还露出一丝狡黠的神情。
我立刻明白了怎么回事,故意卖了个关子,装作不知道似地说:“亲爱的说得很好!”接着全班同学哄堂大笑,而回答的那个同学则满脸通红。
然后我认真地问孩子们:“你们笑什么呢?”“亲爱的是谈恋爱男的对女的说的话。
”“我们小孩子不能说这种话。
”……这时班级里学生们慢慢讨论开了。
“可老师认为你们说的不对,你们认为哪些人之间我们还可以用爱这个词?”“今天我们大家就来聊有关‘爱’的事情。
”我认真地在黑板上写下了“聊爱”两字。
聊爱?孩子们显然都觉得非常意外,紧接着都有点难为情的样子,课堂中静静的,大家都瞪大眼睛盯着我。
“没错!就是聊爱!老师爱同学们对吗?”同学们异口同声地回答“对”。
我用非常肯定的语气对他们说,又满含深情地问道:“同学们都和我相处快一年了,你们爱老师吗?”话音刚落,一只只小手举了起来,嘴里脱口而出——“爱”。
中小学作文新课堂的感受
开学啦,同学们迫不及待的涌进了学校。
班主任老师向我们宣告,从这学期开始,学习进行教学改革,实行高效课堂。
第一天我们进行了重新分组。
以前我们班有四个组,每组十几个人,现在分成了8组,每组只有8个人。
不仅分了组,而且按照小组,座位也发生了变化。
从前都是竖排纵向坐,同学们只能一个看一个的后脑勺,但现在不是,同一个组的同学面对面坐,同学们面对面学习,保持了四年之久的课堂座位,一下变了,还真感觉到很新鲜,很有趣。
除了分组变座位,同学们忙着给自己的小组起名字,设计组徽,写组规等。
就说组名,每个小组的同学都热情洋溢,想的五花八门,有的叫“一马当先”,有的叫“团结就是力量”等等,我们小组经过大家的一致认可命名为“书香小组”,希望我们小组的每个人人都要爱读书。
忙活了3天后,第四天,开始正式上课了。
第一节是语文课,老师给我们讲了一个小故事,这是开天辟地的事儿,以前没有过的。
这个故事把我们深深地吸引住了,后来老师讲的越来越有趣,不知不觉下课了,同学们还“追”着老师,让她再讲点、再讲点,老师也很高兴,于是兴致勃勃的讲了起来、、、。
在英语课上,因为新课堂建立了独学、对学、群学方式,所以我们小组采用了群学的方式来提高小组成员的学习效率,比如说玩一个跟英语有关的游戏或抢答,把组员的兴致提高,让他们又快乐的血,又能把学习成绩提高起来,这样,不仅我们快乐,老师也欣慰。
还有一点,我觉得非常不错,以前一个组只有一个小组长,在管理十几个人,但现在,每个人都是小组长,不同的小组长,他们都有自己的管理范围,都能体验到身为一个“官”的压力,调皮的孩子也不再惹是生非。
大家各尽其职,齐心协力的共同管理小组。
我喜欢这个新课堂,一个既好玩又效率高的学习环境。
营造知性与情性相结合的作文新课堂
营造知性与情性相结合的作文新课堂先秦“诗言志”的借诗明志,王国维“境界说”的物我交融,无不在启示我们在文学创作中要追求知性和情性的完美结合。
作文教学也要在兼顾学生认知水平的同时,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然而今天,在新形势下有些语文教师还没有顺利完成从传统语文教学模式向现代教育理念的转换,对自身角色定位错误。
他们片面认为教师是知识的唯一传授者,是课程的机械执行者,是教学的绝对管理者,是学生的终极裁判者,所以沿用重教授轻感悟的传统语文教学模式。
作文教学中事无巨细的讲述,作文评改中大包大揽的约束,导致学生的情感得不到深层次地挖掘,作文课堂上“万马齐喑究可哀”。
教育活动的生成性、教育内容的发展性和教育对象的主体性等,都决定了教师作为一个社会的专业角色,在不同时间、空间里,与学生、教育内容、教育环境之间构成不同的关系,必然会随社会生活的发展变化而改变。
我们应从辛勤的园丁变为学生的精神导师,应成为学生成长的引路者,给学生的人生导向,而不是限制学生的发展空间。
我们应从课堂的统治者、权威变为课堂交流的首席,与学生在同一个平台上互动探究。
探究新课程下作文课堂中的师生关系,从作文教学和学生写作两个方面下功夫,进而在知性与情性二者之间寻求一种平衡,努力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和写作水平。
本人从如何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三个操作性层面着手介绍自己在写作教学中积累的一些经验。
一、新教育理念进课堂。
小学生认知能力有限,生活阅历不丰富。
因此,在进行写作指导时,要让学生充分认识到写作是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内容或亲自经历的事情,用恰当的语言文字表达出来,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只有把写作与学生自身联系起来,让他们“懂得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表现欲,激发其写作兴趣。
因此在习作指导过程中需要教师运用新的教学理论,挖掘生活中与学生密切相关的教学资源加以引导,充分肯定学生的创造性,激发他们写作的兴趣和作文的主动性,爱护他们想说想写的热情,这样就迈出了写作教学成功的第一步。
南方新课堂那次____作文
南方新课堂那次____作文案例一:那次我真快乐在这个熟悉而又颠簸的小路上,我又像往常一样走向我成功的巅峰。
而我,是世界中渺小的一个生命。
但我想像花儿一样绽放美丽的英姿!我一直有个愿望,就是能够考个好的大学,有个好的归宿,所以我一直很刻苦的学习!尽管不太出色,努力了就好。
有一次,一道数学题把我给难住了,我绞尽脑汁的想解那道题的方法,一小时、两小时……几个小时过去了,终于,这道题算出来了。
那种喜悦,是无法用语言表达出来的,是无法把这份喜悦传递给他人的!我终于松了一口气!在看窗外已是一片漆黑,我忘记了吃饭。
嘴巴一撇,眼镜一弯,心里美滋滋的。
第二天,当我把题讲给同学和老师听时,一片掌声热烈的响了起来,同学们和老师投来赞许的目光,我的心激动的砰砰跳。
遇到困难并不可怕,你若有一颗不服输的心,困难就会全身而退,喜悦的心情,赞许的目光,老师的认可,都使我终生受益!那次,我真快乐。
案例二:那次我流泪了有一件事情,我永远都不会忘记,只要我一想起它,眼泪就不受控制地流下来——20xx年,一直陪伴我到9岁的小狗贝贝,离开了我。
小时候,还没有学会走路,我就有一颗好奇心,每天都追着贝贝爬,后来,又追着贝贝跑。
年复一年,我和贝贝玩得很开心。
我不停地长大,而贝贝也不停地长大,直到有一天……那天,我同往常一样回到家,拍了拍手,喊着:“贝贝,贝贝!”但是却毫无回应。
我又喊了几声,跑进卧室,只见贝贝一动不动,我轻轻地摸了摸它的头,小声地说:“贝贝,你醒醒,贝贝!”可是,只见它的嘴巴动了动,好像在说:“小主人,对不起,我没力气了,跑不动了,不能再跑到你的脚边了。
”第二天,我回到家,家里非常安静。
爸爸从卧室里出来,眼圈红了。
“贝贝,它不会……”爸爸点了点头。
顿时,我的眼泪像断了线的珠子一样,一滴滴往下流,眼前出现了一幕幕与贝贝亲密相处的情景。
我从来没有这样伤心过。
我在心里说:是我的错,是我没有照顾好你,我永远爱你,我永远不会忘了你,贝贝!那次,我流泪了,我真的流泪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走近作文教学新课堂当人们还对“韩寒现象”众说纷纭的时候,一个无畏的挑战者——九岁男孩边金阳横空出世:因为创作的《时光魔匣》以15万美元的高价被美国国际财富联合投资集团买走国外版权,九岁的小学生边金阳引来了众多的目光,并且被《人民教育》写入《年终综述:从“一”到“十”,2003年看教育》一文。
也许,像边金阳、韩寒这样的“少年作家”的出现,带有一定的偶然性。
但随着中国基础教育改革的深入,学生拥有了更多的课余时间和更多的个性发展的机会,他们的成才和基础教育改革之间,无疑又会有着“必然”的联系。
可是,作为一名语文老师想到的却是:真正的写作能力竟然不是老师“教”出来的,当然,也不会是学生简单意义上的“学”有所成。
《中学语文教学》第5期曾以《作文:是教出来的吗?》为题进行了专题大讨论,答案竟也是一致的:作文不是靠“教”出来的!真正的写作能力,它取决于学生表达欲望的强烈度和呈现这种表达欲望的个性化程度。
现代语文教育一代宗师叶圣陶先生有一段这样的话——训练写作的人只须平心静气的问问自己:1、平时对学生的训练,是不是适应他们当前的积蓄,不但不阻遏他们,并且多方诱导他们,使他们尽量拿出来?2、平时出给他们的题目是不是切近他们的生活?借此培植“立诚”的基础?3、学生对于作文的反映是不是作为非常自然的不做不快的事,而不认为是教师硬要他们去做的无谓之举?况且,当我们走进闪烁着生命光辉的人性时代,当我们走进全球都在关注生命发展质量的21世纪时,在我们的语文教学中,细细观察,却存在着许多非人性现象。
尽管这些现象在“新课改”倡导人文性教育潮流的冲击下,有了很多改观,但作文教学与阅读教学相比,似乎改观不大,总的说来,有以下几点:布置题目一言堂,不顾学生的认识水平和选择自由;作文指导一窝蜂,题目布置完后,教师忙着去“引路”,放提纲,认为这是让学生走捷径,容易上手,容易见效;批改作文一支笔,以教师的自身经历和阅历代替学生的经历和阅历,以教师的见解代替学生的想像和发挥,以致作文中刻板呆滞、故意拔高的口号层出不穷。
作文少了灵性,少了创造,少了真知灼见,多了循规蹈矩,多了陈腐教条,多了千部一腔。
基于以上认识,我们对作文课堂教学进行了再思考,把我们对新课程作文教学的新理念的初步理解,诠释、物化为作文课堂教学“活动——探究式”型课,用人性化作文教学唤回学生的本我与个性,在放飞思想与情感的同时找回原来就存在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就以我们学校周拥平老师执教的作文课《点燃作文灵感的火花》为例:(教学设计见附件)《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第四学段(7-9年级)关于作文教学基本目标明确指出:“多角度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力求有创意地表达”。
而且著名心理学家林传鼎认为:创新思维是有规律的,可以通过学习和训练获得。
虽然语文版语文教材七年级上学期七次作文中安排了一次编写童话和科幻故事的作文练习,七年级下学期中安排了一次续写童话,一次编写寓言,一次解读一篇寓言的作文练习,但大都是与本单元课文阅读、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等学习彼此关连,整体安排的,并且都在完成某种体裁的一篇文章的明确指向性。
如何让学生更好地体验“有创意地表达”,开拓学生的思路,我们打破教材的框架,设计了一组以学生实践为主线,自主发现为主体的“活动——探究”课:《点燃作文灵感的火花》让学生“异想天开”,敢想,会想;《请毫不怯懦地讲出你的感觉》让学生寻找自己的某种独特感觉,并把它表达出来;《请竖牢文章的主柱》让学生学习如何有创意地表达;《来一点学生本色腔调,如何?》着重谈中学生作文的语言问题等等。
《点燃作文灵感的火花》虽然是“开篇”活动,但是它的作用举足轻重。
为数不少的学生害怕写作文,甚至讨厌写作文,用他们的话来说,就是“没东西好写”,“没灵感”,“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而灵感是一个看不见、摸不着,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东西,是纯个人化的,无法操作。
也难怪传统作文教学会进入重结构、轻内容,重结果、轻过程,重模式、个性的误区。
灵感虽是一个抽象的概念,但可不可以对它进行具体的阐发呢?我们何不换一个角度呢?不从作文本身入手,而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精心创设情境去激发学生的灵感,使学生有话可写、有感可发、有情可抒。
写作灵感的产生常常是人的显意识和潜意识交互作用的结果,而心理学研究表明,某种特定的情景、环境,可以对人们的心理产生影响,唤起其潜在的意识,使其和显意识沟通,那么,我们可以利用这一特点,创设某种能使学生心理亢奋、激动的情境,使他们在这种情境的感染和牵引下,唤起其已有的经验,不知不觉进入思维积极状态,从而产生表达的冲动和欲望,实现完成意义建构的目的。
在这一节观摩课中,课前引入时的小游戏,课中的拼图、完成生活中的一则小故事,课尾的看动画片续编、改编寓言,既是教师精心创设的情境,同时又是供学生自主发现、学习的材料。
拼图主要用来体会“多向思维”,续故事则用来强化“逆向思维”意识,这种安排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相契合:以学生为中心,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由教师起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的作用,利用情境、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首创精神,最终达到使学生有效地实现对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的目的。
在这里,教师要成为学生建构意义的帮助者,就要在教学过程中从以下几方面发挥指导作用: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形成学习动机;2、通过创设符合教学内容的情境和提示新旧知识联系的线索,帮助学生建构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3、为了使意义建构更有效,教师应在可能的条件下组织协作学习(如开展讨论与交流),并对协作学习过程进行引导,使之朝有利于意义建构的方向发展。
新一轮课改在喊出“以学论教”的响亮口号同时,基础教育新课程积极倡导“全人发展的课程价值取向”、“科学与人文整合的课程文化观”、“回归生活的课程生态观”,强调“学习应当以学习者能够做什么,而不是知道什么为重点”。
新课程的新理念、语文新“课标”正引领我们走出山重水复的困境:1、关于作文命题。
新“课标”指出:提倡学生自主拟题,少写命题作文。
由教师“命题”,学生“审题”,然后作文的方法,是一种始终把学生放到被动地位的方法,它不需要学生提出什么,只需要学生说明什么;它不需要学生创造什么,只需要学生证明什么;它不需要学生树立什么,只需要学生转达什么。
“命题”作文,使学生始终停留在“审题”的思想阶段,对于开发学生潜力和培养创造性思维非常不利。
从本质上说,“出题”行为是高于“审题”行为甚至于写作行为的,因为“审题”是应付的、被动的反应,“写作”则更往后一层,是思维更加顺从题意的条理化、逻辑化的产物。
而“出题”则是出思想、出火花、出点子的行为,“出题”是提出“选题”,发现“问题”的思考,“出题”是更具有想像力、突破性、发散性、排他性的独立思考的创造性行为。
怪不得老师总是将“出题”的行为留给自己,是因为害怕学生做不好,做不出。
因此,可别小看周老师这节作文观摩课中让学生给自己拼出的图形取一个标题,写一段话说明它这一环节的意义,它把语文和作文的根本目的——表情达意和创造性的功能真正还给了学生,使学生有情可抒,有感即发,有问题即可“冒”出“选题”来或进行思考,或进行作文,或进行研究。
2、关于怎样教作文,新“课标”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
其实,作文就是表达自己的思想,就是把自己要讲的话用文字进行书面表达,奇怪的是,会思想、会说话、会写字的人,却在写作上卡了壳!原因何在?首先,在作文教学上我们误将从事写作研究的专家们的理论当成了教学操作的指导方针,将一门实实在在的像教踢足球一样的具有充分创造性、实践性、技艺性的课程搞成了一门理论性课程。
我们在进行作文指导的时候,给了学生太多的似是而非的“理论”,而那些貌似“理论”而实际却是束缚思维发散的“清规戒律”!如篇末一定要“点题”,似乎就是一项学生们奉行的规矩,几乎每一届、每一班的学生作文末尾一定会出现的“这是一次多么……的……啊!”“通过……使我们明确了……”之类的套话,就是这种“理论”催发的毒果!而我们的考试阅卷评分,则促进了这种“清规戒律”的“普及”与“提高”。
其次,我们忽略了作文教学的特殊要求。
毛泽东当年曾经对文学艺术家们提出一条真理,那就是:“生活是惟一的创作源泉。
”连那么会写作的作家艺术家们尚且要“深入生活”,尚且要抽烟、喝酒来激发情绪,而我们的学生在写不出或者不会写的时候,必须在课堂上端坐不动,必须把老师的不关他们痛痒的“命题作文”写出来!这是不是有点不近情理?因此,新“课标”提出“易于动笔,乐于表达”,是从根本上解决学生怕写作文而寻找出的一条正确出路。
我们只有在“易于动笔”和“乐于表达”的教学上下工夫,学生才有可能获得并且学会攫取鲜活的生活素材,激发且学会感受,体验创造性情绪。
只要是能够获得生活素材和激动创造性情绪的教学,就必然能够使学生感到“易于动笔”和“乐于表达”。
作文怎样“容易”起来,“快乐”起来呢?在作文课堂中引进经过设计的具有科学性、趣味性的游戏活动,就是方法之一。
这也是我们构建“活动——探究”式作文课的基本动机。
在今天的课中,“巧熄烛光”的游戏让课从生活中轻轻松松引入,拼图游戏利用几何图形初步抽象,让学生进行发散思维训练,学生的“思维产品”多种多样,显示了学生思维的活跃、创造力的丰富。
而“为保安策划”的游戏更让学生思维“激起千层浪”,课中的写“构思”则是收敛性思维的结果。
由此可见,学生在游戏活动中可学会摄取素材,体会情绪激发,从而完成从思维到文字的转化。
一旦学生愿意写,也就有东西可写了,更重要的是,它会让学生不由自主地爱上作文这门课程,热爱写作,享受作文。
在以上这个让学生充分活动、自主探究、体验的作文过程中,老师们可能会逐步产生一种担心:当写作知识在教学教程中完全被淡化,丰富复杂的情感是否都能如愿地充分地通过语言文字很好地传达出来?在各种游戏活动中怎样适时进行写作指导呢?写作是语文素养的综合运用,既是对生活观察体验、概括提炼的过程,也是运用知识与技能的过程,这个过程中的学习指导是很必要的。
如何让情感、态度、价值观,过程与方法,知识与技能三个维度的教学目标并重,使学生真正写出闪烁着思想火花,涌动着情感波澜,放射出艺术光芒的好文章来?如何让我们的作文教学合上时代的步伐,走入作文课堂教学的最高境界?这些问题提出来,有待于我们作深一层次的研究和探讨,也供老师们思考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