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心理学》思考题复习

合集下载

高等教育心理学复习题

高等教育心理学复习题

高等教育心理学思考题1.大学生心理的实质是什么?大学生是人类的一个特殊群体。

大学生的心理实质,符合人类心理的规律。

因此,心理学对人类心理实质的理解,适合于对大学生心理实质的理解。

(一)心理是脑的机能人的心理现象是观念的东西,离不开物质的载体。

人的心理是人脑按特殊方式组成的物质的高级产物。

脑是人的心理活动的器官,没有人脑这个物质基础,就不可能产生人的心理。

脑功能是心理活动的生物学基础。

人的心理的发生、进行和完成不能脱离三个互有联系的环节:客观刺激→ 内部过程→ 外部行为(大脑的机能)(二)心理是客观现实的主观反映1.1客观现实是人的心理活动的源泉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过程是在头脑中形成映象的过程,没有客观现实,人脑就失去反映的对象,心理的反映也就不存在。

1.2社会实践生活对人心理起着制约的作用人脑是心理的器官,但它并不能自行产生心理,只有在客观现实作用下,人脑接受外来刺激,产生相应反应。

有什么样的客观现实,才有与现实相应的心理和行为。

如: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狼孩、猪孩等。

2.什么是大学生的心理发展,大学生心理发展有何特点?大学生的心理发展是指大学生从入学到毕业所发生的心理变化过程。

特点:2.1心理发展的过渡性2.2心理发展的不平衡性与差异性2.3心理发展的矛盾性2.4心理发展的可塑性2.5心理发展的探索性2.6心理发展的创造性3.影响大学生心理发展的因素有哪些?3.1遗传因素遗传素质是人们与生俱来的解剖生理特点,它包括感觉器官、运动器官以及神经系统和脑的特点。

它是能力形成和发展的自然前提和物质基础。

具备良好的遗传素质无疑是学生心理获得正常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

遗传为大学生的的心理发展提供了一种可能性,主要体现与生物因素相关的较大特征上。

如智力、情绪、气质、两性差异等。

3.2家庭因素家庭结构与家庭气氛、亲子关系对大学生的心理发展都有影响,尤其是父母的家庭教育方式对大学生心理品质形成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3.3学校因素学校对大学生开发智能起着重要的作用,尤其是人格的形成和定型有着深远的影响。

高等教育心理学思考题

高等教育心理学思考题

第三章思考题如下:1.为什么说心理是脑的机能,是客观世界的主观反映?p05 p08 心理是人脑的机能,人脑是心理的器官。

动物没有人脑不能形成人的心理;脑功能不健全的孩子不能完全达到正常孩子的心理水平;孩子的心理是在人脑发育的基础上发展的。

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

各种心理现象都是人脑对现实事物反映的不同形式;客观环境不同人就产生不同的心理。

心理的反映具有能动性,心理是客观世界的主观影响。

它不是消极被动地、像镜子一样地反映现实,而是在实践活动中积极、主动、有选择地反映和反作用了现实。

心理是脑的机能。

人的心理现象是观念的东西,离不开物质的载体。

人的心理是人脑按特殊方式组成的物质的高级产物。

脑是人的心理活动的器官。

没有人脑这个物质基础,就不可能产生人的心理。

研究者对正常人脑半球功能的研究发现,左半球通常控制人的言语、阅读、书写、数学运算和逻辑推理;右半球通常控制人的空间、音乐、艺术、形象和创造力等非言语过程。

人脑受到损害,人的正常心理就会受到影响。

长期以来,研究者采用切除法、刺激法、脑电图发、脑成像技术等多种方法探讨了心理的脑机制,这些研究方法都很好地说明了:脑是心理活动的器官,没有人脑这块物质基础,人的心理活动就不能产生。

心理是客观世界的主观反映。

人的心理按其内容及其发生的方式来说是客观的,但对客观现实的反映总是由具体的人来进行的。

人对客观现实的反映不是像镜子反映事物一样,是消极的、被动的反映,而是在实践活动中对客观现实的能动反映。

因为人在实践中已经形成的知识经验和个性心理特征总会影响对客观现实的反映。

换言之,心理反映的产生不单是客观影响的结果,而是通过个体的价值观、兴趣爱好、性格等内部心理活动的特点而折射出来的。

同样的外部刺激,由于个体的内部心理活动不同,其心理反映也就不同。

即使是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时期,对同样的客观事物也会有不同的反映。

人对客观现实的能动反映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通过实践活动,人能够把现实中所获得的直接印象即感性经验,通过词的概括,同已有的知识经验联系起来,对感性材料进行加工改造,以揭示事物的本职和规律,这也是人的心理的高级反映形式——意识的能动性表现。

高等教育心理学课后习题及参考复习资料

高等教育心理学课后习题及参考复习资料

高等教育心理学课后习题及参考答案第一章认识高等教育心理学1、什么是高等教育心理学?就是研究在高等院校这个的定情镜中的各种心理及行为问题的学科。

2、高等教育心理学的学科性质是什么?(1)是学校教育心理学的分支学科(2)特色是“高”及“专”(3)研究的对象是处于青年中期的大学生(4)要为实现高校的三大社会职能提供心理学依据3、高等教育心理学有哪些研究原则和方法?原则:(1)客观性原则(2)发展性原则(3)系统性原则(4)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5)教育性原则方法:(1)观察法(2)实验法(3)调查法(4)个案法(5)测量法4、如何理解高等教育心理学及高等教育和心理学的关系?心理学: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和心理规律的一门科学。

高等教育:高等教育是培养专门人才的教育,他在整个教育体系中处于最高层次,包括专科教育、本科教育和研究生教育。

高等教育心理学:高等教育心理学则是研究高等教育情境中学生的学及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

它是学校教育心理学的重要分支。

5、试述教育实践中如何运用高等教育心理学?1、从提高高校师资水平方面:青年教师必须对教师职业的心理基础理论有充分的认识和了解,对职业心理机能熟练的掌握和运用,这样才能尽快地完成从学生到教师的角色转换,从而尽快成为一名合格的大学教师。

2、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方面:高等教育心理学有助于教师更加深入地了解学生,提高教育教学的针对性;并且学习高等教育心理学,能够更深刻地理解有关教学措施的心理学依据,从而能更主动而科学地驾驭教学方法和教育手段,丰富自己的教学艺术,从而全面地提高教学质量。

3、进行教育教学改革方面:目前我国的非高等教育正面临着一个深化改革。

大胆创新的问题。

在培养目标、课程内容、教学方法等一系列重大问题上,需要在改革中提高。

而这些课题的讨论和确定,都离不开高等教育心理学的参及。

此外,学习高等教育心理学有利于提高辩证唯物主义水平,提高大学教师自我教育的自觉性;有利于更好地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工作,搞好教书育人,并把教书育人提高到更科学的高度;有利于教师总结工作经验,自觉开展教育科学研究。

《教育心理学》复习思考题答案

《教育心理学》复习思考题答案

《教育心理学》复习思考题答案(0093)《教育心理学》复习思考题答案一、名词解释1.学习:是由经验引起的、行为或思维比较持久的变化。

2.机械学习:一个或一组符号与认知结构建立起非实质性的人为的联系。

3.陈述性知识:凡是需要有意识的回忆出来的知识就是陈述性知识。

4.图式:人们对于某一客体或某一事件的所有属性的组合的知识储存。

5.规则:规则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概念之间某种关系的叙述,是个人能用一类动作对一类刺激作出反应的一种判断能力。

6.问题解决:就是一种以目标定向的搜寻问题空间的认知过程。

7.迁移: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

8.学习动机: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学习的内部动力,是激励和指引学生进行学习的一种需要。

9.认知内驱力:要求了解和理解的需要,要求掌握知识的需要,以及系统阐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需要。

10.个别差异:一般指个性差异,即个体之间在稳定的心理特点上的差异,包括能力、性格、兴趣等方面的差异。

11.教学效能感:教师对于自己影响学生的学习活动和学习结果能力的一种主观判断。

二、简答题1.简要回答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答:(1)学习的基本理论:学习是个体由于与外界环境的互动经验而产生的行为表现或心理的持久变化。

学习理论是教育心理学最核心的研究内容。

(2)具体学习心理:在基本学习理论的基础上,教育心理学家研究具体侧面或领域的学习心理。

(3)教学心理:以基本学习理论和具体学习心理的研究为基础,教育心理学进一步研究如何设计和实施有效的教学,以促进学习者的学习。

(4)学生心理和教师心理:包括学生的心理发展与教育的关系、学生的个别差异与因材施教问题,以及教师的专业品质和专业发展。

2.简要回答操作性条件作用对教育的影响。

答:(1)教学理论和教学方法、技术。

斯金纳根据自己的教学理论和以上原则,发明了程序教学模式及其教学技术。

(2)教学目标的设置与表述方式。

为了使学习者从起点行为逐步达到终点行为,教学者必须明确表述教学目标所涉及的行为。

高校教师资格《高等教育心理学考试》分题型分章节复习题及答案

高校教师资格《高等教育心理学考试》分题型分章节复习题及答案

高等教育学考试复习题答案第一章认识高等教育心理学一、名词解释1、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学校情境中的各种心理与行为的科学。

2、高等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在高等院校这个特定情境中的各种心理与行为问题的学科,是学校教育心理学的重要分支。

二、选择题1、高等教育心理学研究的对象是(A )。

A、大学生B、高校教师C、高校的教育教学方法D、高校的教育教学规律2、科学教育心理学之父是( C )。

A、亚里士多德B、夸美纽斯C、桑代克D、赫尔巴特3、亚里士多德的(A )为德育、智育和体育的和谐提供了哲学和心理学依据。

A、《论灵魂》B、《大教学论》C、《论教学方法》D、《教育心理学》4、瑞士教育学家( E )在《论教学方法》一书中首次提出了使“教育心理学化”的设想。

A、亚里士多德B、夸美纽斯C、桑代克D、赫尔巴特E、裴斯洛齐5、是( D )提出了著名的教育过程四阶段论和五步教学法。

A、亚里士多德B、夸美纽斯C、桑代克D、赫尔巴特E、裴斯洛齐6、( D )认为学习的实质是联结。

(C)认为学习不是由于试误及强化而形成的联结,而是通过有目的的对情境的整体理解而产生的“顿悟”。

( B )强调教育的目标是促进学生的发展,使学生能适应变化,成为知道如何学习的“自由人”。

(A)将人的认知过程或学习过程看做信息加工的过程,即看成是信息的获得、传递、变换、储存和提取运用的过程。

A、现代信息加工理论B、人本主义理论C、认知派D、联结派7、“俄罗斯教育心理学的奠基人”是(A ),( B )于1877年撰写了世界上第一本教育心理学。

( C )被誉为“俄罗斯心理学的伟大代表”,(D )是前苏联“文化历史学派”的开山祖。

A、乌申斯基B、卡普杰列夫C、拉祖尔斯基D、维果斯基8、高等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最基本、最普遍的方法是(A )。

A、观察法B、实验法C、调查法D、个案法E、测量法三、填空题1、高校具有(教学)、(科研)和(服务社会)的三大职能。

2、教育心理学作为一门现代科学的诞生标志是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于1913年出版的三卷本(《教育心理学》)。

最牛系列高等教育心理学复习题及答案

最牛系列高等教育心理学复习题及答案

高等教育心理学复习1.人类心理现象包括哪些方面?答:心理学研究的对象是人的心理现象。

人的心理现象包括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两个方面。

(1)心理过程包括认识过程、情绪与情感过程、意志过程三个相互联系的方面。

其中认识过程的主要内容有感觉、知觉、记忆、想象和思维。

(2)个性心理具体表现在人的个性倾向性、个性心理特征和自我意识三个方面。

个性倾向包括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信念和世界观。

个性心理特征主要包括人的能力、气质和性格。

2.影响大学生心理发展的学校因素有哪些?(1)校园环境与班风、学校中的人际因素(师生关系、朋辈关系)、(2)对开发大学生的智能影响(大学生的智能发展水平常常与高校教育的质量、高校教师的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有很大的直接关。

如果高校教师学识渊博、治学严谨、见解独特,富有创新,就能够加快大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

)(3)对大学生人格的塑造(大学生人格的发展过程也是在高校教育的影响下逐步实现的。

(4)高校教育对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完善、性格的形成、价值观的确立、道德规范的内化、社会角色的学习等人格特征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

)3.大学生心理发展特点有哪些?(1)心理发展的过渡性(2)心理发展的不平衡性(3)心理发展的矛盾性(4)心理发展的可塑性4.学习的主要类型有哪些?(1)加涅的学习分类(学习信号;刺激-反应学习;连锁学习;言语联想学习;辨别学习;概念学习;规则学习;解决问题学习)(2)布罗姆的学习分类(认知领域的学习;情感领域的学习;运动技能领域的学习)(3)奥苏伯尔的学习分类(学习材料的性质及其与学习者知识经验的关系分为有意义学习和机械学习;按照学习进行的方式分发现学习和接受学习)(4)中国的学习分类5.高校学生学习的特点有哪些?(1)学习的专业性(2)学习的自主性(3)学习的探索性(4)学习的实践性6.桑代克提出的学习规律有哪些,对教学有何作用?(1)练习律:学习要经过反复的练习。

练习律又分为应用律和失用律 .应用律是指一个联结的使用(练习),会增加这个联结的力,反之亦然。

高等教育心理学复习题与答案

高等教育心理学复习题与答案

《高等教育心理学》(高校教师岗前培训复习题)一、名词解释:1.心理学:(P1)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与其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

2.教育心理学:(P18)是研究学校情境中学生的学与教师的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

3.高等教育心理学(P18):研究高等教育情境中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

4.动机(P29):是指直接推动人行为的内部动力。

5.学习动机(P30):就是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学习的内部动力。

6.陈述性知识(P45):是说明事物、情况是怎样的,是对事实、定义、规则、原理等的描述。

7.程序性知识(P45):是关于怎样完成某项活动的知识,比如怎样进行推理、决策或者解决某类问题等。

8.知觉(P46):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各种属性的整体反映。

9.观察(P46):是知觉的高级形态,是指有目的、有计划、较持久的知觉过程。

10.记忆:(P51:是一个人过去经历的事物或经验在人脑中的反映。

11.思维(P60):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和内部规律性的间接的、概括的反映。

12.定势(P76):是指心理的一种准备状态。

13.创造思维:(P79):是指人们运用新颖、独特的方式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

14.注意(P87):是指人的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与集中。

15.个性(P100):是指在个人自然素质的基础上由于社会的影响通过人的活动形式形成的稳固、区别于他人的心理特征的总和。

16.能力(P104):是直接影响人们顺利、有效地完成活动所必备的心理特征。

17.气质(P118):是人的心理活动全部的动力特点的总和。

18.性格(P122):是指一个人在个体生活过程中形成的,对现实稳定的态度以与与之相适应的习惯了的行为方式。

19.品德(P132):是道德品质的简称,它是指个体在按照一定的道德规范和准则行为时表现出来的稳定的心理特征。

20.群体(P153):又称团体,是指两个以上的个人为了一定的共同目的、以一定的方式结合在一起进行共同活动并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集合体,其成员之间存在一种稳定的联系和心理依附关系。

《高等教育心理学》辨析题答题要点

《高等教育心理学》辨析题答题要点

高等学校岗前培训课程《高等教育心理学》各章复习要点及参考题第一章高等教育心理学概述名次解释和简答题:1、心理学的含义:心理学实验救人的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

心理现象就是指人们的心理活动经常表现出来的各种形式、形态或状态,它可分心理过程、心理志昂泰和个性心理三个方面.2、用图示说明人的心里活动系统:心认识过程――感知、表象、思维、想象、记忆等。

心理过程情感过程――对事物的态度体验过程。

意志过程――意志行动的心理过程。

理心里状态――注意、灵感、激情、犹豫等。

现个性心里个性倾向性――需要、动机、信念、理想、价值观等。

个性心里特点――能力、气质、性格。

象3、心理学的任务:一、描述。

即对心里事实用科学预言予以叙述,以便人们认识它。

心理学的描述不仅借助于语言文字,而且借助于数字、公式、图示等。

二、解释。

对个体行为作进一步的分析,探索产生该行为的可能原因。

三、预测。

根据现有资料,估计将来某一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四、控制.研究心理学是为了有效地控制人的心理,使之有利于社会、群体和个人的健康全面的发展,这是心理学的根本任务。

五、提升。

研究心理学的主要目的是提高人类的生活品质,将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应用到生活的各个方面,或直接利用心理学基础研究所发现的理论,提出改善生活品质的建议。

高等教育心理学的任务有两个方面:一、探索、构建本学科理论的任务;二、利用理论指导教育教学,以提高教育效率、学生素质以及教师教学水平的教育实践任务。

4、高等教育心理学的学科定位:高等教育心理学是反映高等教育特点的心理学分支,它充分反映了高等教育的本质。

高等教育心理学具有以下特征:(1)它是学校教育心理学的分支学科;(2)它是反映高等专业教育特色的教育心理学;(3)它的研究对象是大学生;(4)它要为实现高校的社会职能和教学方法提供心理学依据。

5、高等教育心理学的对象:高等教育心理学研究对象是高等教育情景中学生的学与教师的教的基本心里规律的科学,它是学校教育心理学的重要分支.高等教育心理学研究领域主要有:高等教育心理学的学科基础、高等学校教学心理、高等学校德育心理、高等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论书题:6、高等教育心理学的意义:一、高等教育心理学有助于提高高校师资水平。

高校教师岗前培训《高等教育心理学》复习题参考答案

高校教师岗前培训《高等教育心理学》复习题参考答案

3
启的育教等高对说学件条性作操解理确正。法看本基的习学对们他�点观本基的论用作件条性作操的纳金斯握掌、12 。律用作件条级高�律化分和化泛激刺�律退消和律得获。论用作件条性典经的夫洛甫巴�一论理关相 。果结的化强与习练复反是惯习而�惯习是的到学体个�中结联 R-S 在�答 。用作要重着起中立建的结联 R-S 在化强。程过的结联 接直立建间之 R 应反与 S 激刺在�用作件条过通是都习学切一�为认们他�法看本基的习学论理结联的习学解理、02 。合结相习学外校和外课与习学堂课�三第。强增 断不性觉自和性判批、性立独的习学�二第�位地的要重有占益日式方学自�一第�是点特其�看上法方习学从 。性议争和性次层高的容内科学�三第 。强较力能手动�富丰识知践实�二第。强较性向定业职�习学的高较度程化业专�一第�看上容内习学从�答 。点特本基的习学生学大解理、91 。度态�能技作动�息信语言�略策知认�习学能技慧智�果结的习学据根 ��习学的平水高最是�习学的题问决解�习学 则规�习学念概�习学别辩�习学结联语言�习学锁连�习学应反-激刺�习学号信�为分可习学�次层的习学据根 。类分行进动活习学对�果结的习学和次层的习学据根涅加�答 58�48。P。类分的习学对涅加解理�业专的己自合结、81 。的久持对相是化变的能潜为行或为行的起引所习学。生发的习学断推来�变改的能潜为行或为行借凭 可也。化变久持的能潜为行或为行生产能可有才�验经与习练的复反借凭须必习学。为行的得习天后种一是习学 。程过 的己自实充来此以并�识知学科化文的累积所人前受接内间时的短较在是�的行进地统系有、织组有、划计有、的目 有�下导指的师教在是�式形殊特种一的中习学类人是它。习学的生学指专�习学义狭�习学的类人指�习学义广次 。化变的久持对相的能潜为行或为行的生产而验经借凭�中程过活生在物动和人指�习学义广�答 。质实理心的习学解理确正、71

《高等教育心理学》思考题

《高等教育心理学》思考题

第一章高等教育心理学概述1.简述高等教学心理学的主要作用。

答:高等教育心理学的主要作用:(1)高等教育心理学有助于认识学与教的心理活动规律,做到科学与人;(2)高等教育心理学有助于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3)高等教育心理学有助于提高高校教师的基本素质;(4)高等教育心理学有助于高校教师开展教育科学研究。

2.简述教师角色的构成。

答:所谓“教师”是指受过专门教育和训练的,在学校中向学生传递人类科学文化知识和技能,发展学生的体质,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把受教育者培养成社会需要的人才的专业人员,教师往往同时扮演着多种角色:(1)知识传播者.学习发动者.组织者和评定者;(2)父母长者.朋友和管理员;(3)榜样和模范公民;(4)学生灵魂的塑造者;(5)教育科学研究人员。

3.简述教师角色的影响和作用。

答:可从以下几方面分析:(1)教师领导方式对学生的影响,教师的领导方式对班集体的社会风气有决定性影响,对课堂教学气氛.学生的社会学习.态度和价值观.个性发展以及师生关系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教师的领导方式可分为四种:强硬专制型.仁慈专断型.放任自流型和民主型,民主型是最理想的。

(2)教学风格对学生的影响,学生中心的教学风格强调学生的活动.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精神强调让学生自己参与确定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与评议学习效果,教师则是一个不直接出面的领导者,教师中心的教学风格则是由教师直接出面知道学生。

(3)教师期望对学生的影响,教师对学生的期望.期待.热情关注是影响学生学业成绩和人格品格的一个重要因素。

教师期望是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它告诉人们,教师要关心每一个学生,对每个学生都应寄予合理的期望和要求,给他们以公正和足够的支持与鼓励。

(4)教师的举止言谈对学生的影响,教师对学生的影响主要通过有声的言教和无声的身教实现,教师对学生的影响是全面的,是以全部行为和整个个性来影响学生的,“以身立教,为人师表”是教师职业道德的主要特征。

《高等教育心理学》思考题 复习

《高等教育心理学》思考题 复习

第一部分绪论J 15、简述加德纳(Howard。

Gardener)的多元智力理论的基本观点并说明它的教育意义。

J 17、一个优秀教师应具备哪些心理品质?L 6、结合当前高校教师面临的心理压力,谈谈如何维护和增进高校教师的心理健康?第二部分:学习心理.L 4、结合所教学科,谈谈布鲁纳的认知发现学习理论对我国高等教育教学工作的意义。

L 1、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能否作为当前中国高等教育课程与教学改革的理论基础?J 1、简述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J 12、简述学习动机和学习效果的关系.J 14、对学生成就动机的培养,你有何建议?L 8、结合所教学科,谈谈如何培养与激发大学生的学习动机。

J J 6、简述卡芬顿(M。

V。

Covington)自我价值理论(self—worth theory)的基本观点.J2、简述知识应用与知识迁移的关系。

J 8、如何理解“为迁移而教”?第三部分认知学习。

J 10、简述陈述性知识的学习过程。

J 5、简述陈述性知识与程序性知识的关系。

J 11、简述认知策略和元认知策略的关系.L 3、结合所教学科,谈谈如何培养大学生的创造性。

第四部分情感与行为规范的学习L 2、评述班杜拉(A. Bandura)的社会学习理论的主要观点并说明它对我们学校德育工作的意义。

L 7、西方品德形成理论对我国高等教育德育工作有何启示?L 9、埃里克森(E. H. Erikson)的人格发展阶段理论对教育有何启示?J 16、如何增加自己的人际吸引力?J 3、如何建立和维护自己的人际关系?J 4、什么是心理健康?心理健康有哪些标准?L 5、结合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及特点,谈谈如何维护和增进大学生的心理健康。

第五部分:教学心理。

J 18、良好教学目标的陈述应符合哪些条件?J 7、编制学绩测验时应遵循哪些原则?J 9、如何正确使用惩罚?J 13、有人建议,在教育中要多用奖励,少用或慎用惩罚,你同意吗?为什么?《高等教育心理学》思考题20170716 5E 20170902一、简答题1、简述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

《高等教育心理学》课后习题答案

《高等教育心理学》课后习题答案

第一讲,教师职业心理的发展一、填空题1.教师的职业生涯发展的三个阶段是:生存关注阶段、任务关注阶段、发展关注阶段。

2.教师职业生涯发展的目标有:外职业生涯发展目标、内职业生涯发展目标。

3.专家型教师成长的规律有:系统学习理论、进行教学观摩、从事科学研究、自觉教学反思。

4.“高原现象”原本是教育心理学中用来描述在学习尤其是技能形成过程中出现的进步暂停时停顿或者退步现象的一个概念。

(名词解释)5.职业倦怠的三个核心成分是:情绪衰竭、非人性化、低个人成就感。

二、单项选择题1.大多数教师在从教一年后,开始关注“如何上好每一节课,提高教学质量”等。

这一阶段的教师处于职业生涯发展的(A )。

A.任务关注阶段 B.自我关注阶段 C.发展关注阶段 D.生存关注阶段2.教师对职业生涯中的外在需求的表现是(A )A.外生涯发展目标B.内生涯发展目标C.教学效能D.高原现象3.教师个体自身要达到的职业成熟是(B)A.教学效能B.内生涯发展目标C.外生涯发展目标D.高原现象三、名词解释教师职业生涯:是指一个人一生在教师职业岗位上所度过的、与教育教学活动相关的连续工作经历。

自我效能感:是指个体对自己实现特定领域行为的主观判断与期望。

(如何实现?)影响的关键是教师的主观因素。

教学效能感:是指教师对自己影响学生的学习活动和学习结果的能力的主观判断(第三章)高原现象:原本是教育心理学中用来描述在学习尤其是技能形成过程中出现进步的暂时停顿或是退步现象的一个概念。

职业倦怠:是指助人行业中的个体在面对过度工作需求时,所产生的身体和情绪的极度疲劳状态。

四、判断分析题1、专家型教师就是有教学专长的教师。

答:错。

专家型教师是指那些在教学领域中,具有丰富的组织化专门知识,能高效地解决教学中的各种问题,富有职业的敏锐洞察力的教师。

2、新手教师与专家型教师的区别就在工作年限上。

答:错。

(1)与新手比较,专家型教师的知识和经验更具有实践性和实用性;(2)专家型教师与新手在对问题的表征认识上有本质的区别,专家对问题的表征认识更深入,更接近本质;(3)专家型教师低熟悉的教学情境的观察与判断比新手要快,具有直觉性的特点;(4)专家型教师在解读问题时更具有灵活性,他们是机遇的策划者,能够迅速地转变看问题的角度,而新手在观察和处理问题时具有刻板性。

《高等教育心理学》-整理复习资料

《高等教育心理学》-整理复习资料

《高等教育心理学》-整理复习资料《高等教育心理学》学习提纲样题名字解释创造性:个体根据一定的目的任务,运用一切已知信息,开展能动的思维活动,从而产生出新颖,独特,具有社会价值产品的心理过程陈述性知识:能被人用语言来陈述和描述,是有关人所知道的事物状况的知识程序性知识:关于人怎样问题,如何去做某事的知识。

个别差异:人的心理的个体差异,它是一个人在先天素质基础上,在教育和环境影响下,通过一定实践活动所形成的不同于别人的心理特点。

简而言之,个别差异就是个体心理的差别性。

心理冲突:个体在有目的的活动中,存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相反或相互排斥的情绪,动机或价值观,个体既不能丢掉一个保留一个,又不能把两者在较高的层面上整合起来,因而产生的一种矛盾的心理状态。

激励:一般指一个有机体在追求某些既定目标时的意愿程度。

三、实践应用(40分,每题20分)1.优秀的教师通常具有什么样的人格特质?请以自己为例寻找自己具有的优秀的人格特征。

答:1成熟的自我意识2崇高的品德和正确的人生观3有职业特色的需要,兴趣和价值观4富有创新精神5良好的性格2.期末考试临近,有的同学由于平时不努力,只好临时抱佛脚,并自我安慰“临阵磨枪,不快也光”。

试以学习与记忆的理论分析,这种做法弊处何在?四、案例分析(30分)请运用所学的心理学知识分析此现象并提出辅导意见或建议。

专题一“大学生心理特点与因材施教”一、心理发展及其特点(1)心理发展的含义答:心理发展是指个体随着年龄的增长,在相应环境的作用下,整个反应活动不断地得到改造,日趋完善化和复杂化的过程,是一种体现在个体内部的连续而又稳定的变化。

(2)心理发展的特点答:1.连续性与阶段性2.心理发展具有一定的方向性和顺序性3.心理发展的不平衡性4.心理发展的普遍性和差异性5.心理发展具有关键期二、大学生的认知特点(1)大学生心理发展的阶段性答:根据影响大学生心理发展的诸多因素和心理发展的主要矛盾,一般把大学生的心理发展划分为以下三个阶段:1.心理适应阶段2.全面发展阶段3.职业定向阶段(2)大学生的的认知特征答:1智力发展达到最佳水平2 记忆能力发展达到黄金期3思维发展处于成熟期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A思维的独立性和批判性明显增强B思维方式灵活多样C抽象思维占据主导地位,辨证思想迅速发展D开始形成了“立体思维”E思维存在一定的主观性,片面性三、大学生的情意特点(1)大学生的需要特征答:大学生的需要发展特点:A需要的复合性B需要的强烈性C 需要的矛盾性D需要的易变性E需要的时代性(2)大学生的动机特征答:大学生的动机发展特点:A多样性和学习动机占主导地位B发展和迟滞性并存C动机的冲突性明显D动机的隐蔽性增加E动机的差异性加剧(3)大学生的人生观特征答:大学生人生观的发展特点:1.人生目的的崇高远大,求真务实2.人生价值选择正确合理,积极进取3.人生态度积极健康,幸福与苦恼都与理想实现密切相关(4)大学生的价值观特征答:大学生的价值观特征:1.价值观标准趋向务实化和功利化2.价值观认识存在矛盾性和局限性3.价值观取向呈现多元化和层次化特征4.主题意识增强与个人主义倾向明显5.政治意识呈弱化趋势6.人生态度与消极并存(5)大学生的情感特征答:1 情绪的丰富性和狭隘性2 情绪的稳定性和波动性3 情绪的强烈性和细腻性4情绪的外显性和内隐性(6)大学生的意志特征答:1自觉性普遍提高,但还存在惰性2理智大大增强,但自制力仍显薄弱3有勇敢精神,但毅力相对不足4独立性明显提高,但伴有依赖性5果断性增强,但带有冲动性四、大学生的自我意识的发展(1)自我意识及其结构答:自我意识也称自我,它指个体对自己存在的一切的认识,包括认知自己的心理状况,心理特征以及自己和他人的关系。

高等教育心理学课后习题及复习资料

高等教育心理学课后习题及复习资料

高等教化心理学课后习题及参考答案第一章相识高等教化心理学1.什么是高等教化心理学?答:是探讨在高等院校这个的定情镜中的各种心理与行为问题的学科。

2.高等教化心理学的学科性质是什么?答:1.高等教化心理学是学校教化心理学的分支学科2.高等教化心理学的特色是“高”与“专”3.高等教化心理学的探讨对象是处于青年中期的高校生4.高等教化心理学为实现高校的三大社会职能供应心理学依据3.高等教化心理学有哪些探讨原则和方法?答:1.高等教化心理学的探讨原则:(1)客观性原则(2)发展性原则(3)系统性原则(4)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5)教化性原则 2.高等教化心理学的探讨方法:(1)视察法(2)试验法(3)调查法(4)个案法(5)测量法4.如何理解高等教化心理学与高等教化和心理学的关系?答:心理学:心理学是探讨心理现象和心理规律的一门科学。

高等教化:高等教化是培育特地人才的教化,他在整个教化体系中处于最高层次,包括专科教化、本科教化和探讨生教化。

高等教化心理学:高等教化心理学则是探讨高等教化情境中学生的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

它是学校教化心理学的重要分支。

5.试述教化实践中如何运用高等教化心理学?答:1.从提高高校师资水平方面:青年老师必需对老师职业的心理基础理论有充分的相识和了解,对职业心理机能娴熟的驾驭和运用,这样才能尽快地完成从学生到老师的角色转换,从而尽快成为一名合格的高校老师。

2.从提高教化教学质量方面:高等教化心理学有助于老师更加深化地了解学生,提高教化教学的针对性;并且学习高等教化心理学,能够更深刻地理解有关教学措施的心理学依据,从而能更主动而科学地驾驭教学方法和教化手段,丰富自己的教学艺术,从而全面地提高教学质量。

3.进行教化教学改革方面:目前我国的非高等教化正面临着一个深化改革。

大胆创新的问题。

在培育目标、课程内容、教学方法等一系列重大问题上,须要在改革中提高。

而这些课题的探讨和确定,都离不开高等教化心理学的参加。

《高等教育心理学》复习题及答案

《高等教育心理学》复习题及答案

《高等教育心理学》复习题一、单选1.在学校教育中,起关键作用的是()。

A、教学媒B、教师C、学生D、教学环境答案:B2.()«教育心理学»的正式出版标志着教育与心理学的结合产生了教育心理学。

A、桑代克B、布鲁纳C、斯金纳D、苛勒答案:A3.对于大学生记忆的特征描述,不正确的是()。

A、意义识记占优势B、记忆的敏捷性和准备性保持稳定C、记忆的持久性和准确性显著提高D、有效记忆方法的掌握与运用更熟练答案:B4.对大学生思维的主要特征,描述不正确的是()。

A、形式逻辑思维进一步发展B、辩证逻辑思维逐渐发展,不断成熟C、创造性思维有了明显发展D、创造性思维占据主导地位答案:D5.具体运算阶段的标志是()的形成。

A、可逆性B、灵活性C、守恒性D、补偿性答案:C6.下列不属于网络人际交往方式的是()A、E-mailB、QQC、短信D、微信答案:C7.人际交往中大胆、胆小、豪迈、内敛等属于交往中的()方面的体现。

A、交往动机的迫切性B、交往内容的多样性C、交往目的的单纯性D、交往心理的差异性答案:D8.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根据个体认知的发展水平,把个体认知的发展区分为四个阶段,其中2-7岁是()阶段。

A、感知运动阶段B、前运算阶段C、具体运算阶段D、形式运算阶段答案:B9.儿童思维发展的最重要特征是()。

A、可逆性B、灵活性C、补偿性D、发散性答案:A10.()主要描述人类的信息加工过程,是人类心理活动的基础。

A、思考B、记忆C、认知D、感觉答案:C11.()是高校教师的立身之本。

A、崇高的职业道德B、渊博的专业知识C、先进的教育理念D、特色的教学能力答案:B12.教师实现其中心角色的主要途径是()。

A、教学B、参与学校管理C、科学研究D、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答案:A13.()不是构成权力性威信的因素。

A、传统B、职位C、品质D、资历答案:C14.下列属于正确认识和运用教师威信的做法是()A、严厉惩罚B、激励、帮助学生C、让学生敬畏D、与学生保持距离答案:B15.在教师发展水平中,不包含()阶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部分绪论J 15、简述加德纳(Howard. Gardener)的多元智力理论的基本观点并说明它的教育意义。

J 17、一个优秀教师应具备哪些心理品质?L 6、结合当前高校教师面临的心理压力,谈谈如何维护和增进高校教师的心理健康?第二部分:学习心理。

L 4、结合所教学科,谈谈布鲁纳的认知发现学习理论对我国高等教育教学工作的意义。

L 1、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能否作为当前中国高等教育课程与教学改革的理论基础?J 1、简述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

J 12、简述学习动机和学习效果的关系。

J 14、对学生成就动机的培养,你有何建议?L 8、结合所教学科,谈谈如何培养与激发大学生的学习动机。

J J 6、简述卡芬顿(M. V. Covington)自我价值理论(self-worth theory)的基本观点。

J2、简述知识应用与知识迁移的关系。

J 8、如何理解“为迁移而教”?第三部分认知学习。

J 10、简述陈述性知识的学习过程。

J 5、简述陈述性知识与程序性知识的关系。

J 11、简述认知策略和元认知策略的关系。

L 3、结合所教学科,谈谈如何培养大学生的创造性。

第四部分情感与行为规范的学习L 2、评述班杜拉(A. Bandura)的社会学习理论的主要观点并说明它对我们学校德育工作的意义。

L 7、西方品德形成理论对我国高等教育德育工作有何启示?L 9、埃里克森(E. H. Erikson)的人格发展阶段理论对教育有何启示?J 16、如何增加自己的人际吸引力?J 3、如何建立和维护自己的人际关系?J 4、什么是心理健康?心理健康有哪些标准?L 5、结合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及特点,谈谈如何维护和增进大学生的心理健康。

第五部分:教学心理。

J 18、良好教学目标的陈述应符合哪些条件?J 7、编制学绩测验时应遵循哪些原则?J 9、如何正确使用惩罚?J 13、有人建议,在教育中要多用奖励,少用或慎用惩罚,你同意吗?为什么?《高等教育心理学》思考题20170716 5E 20170902一、简答题1、简述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

2、简述知识应用与知识迁移的关系。

3、如何建立和维护自己的人际关系?4、什么是心理健康?心理健康有哪些标准?5、简述陈述性知识与程序性知识的关系。

6、简述卡芬顿(M. V. Covington)自我价值理论(self-worth theory)的基本观点。

7、编制学绩测验时应遵循哪些原则?8、如何理解“为迁移而教”?9、如何正确使用惩罚?10、简述陈述性知识的学习过程。

11、简述认知策略和元认知策略的关系。

12、简述学习动机和学习效果的关系。

13、有人建议,在教育中要多用奖励,少用或慎用惩罚,你同意吗?为什么?14、对学生成就动机的培养,你有何建议?15、简述加德纳(Howard. Gardener)的多元智力理论的基本观点并说明它的教育意义。

16、如何增加自己的人际吸引力?17、一个优秀教师应具备哪些心理品质?18、良好教学目标的陈述应符合哪些条件?二、论述题1、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能否作为当前中国高等教育课程与教学改革的理论基础?2、评述班杜拉(A. Bandura)的社会学习理论的主要观点并说明它对我们学校德育工作的意义。

3、结合所教学科,谈谈如何培养大学生的创造性。

4、结合所教学科,谈谈布鲁纳的认知发现学习理论对我国高等教育教学工作的意义。

5、结合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及特点,谈谈如何维护和增进大学生的心理健康。

6、结合当前高校教师面临的心理压力,谈谈如何维护和增进高校教师的心理健康?7、西方品德形成理论对我国高等教育德育工作有何启示?8、结合所教学科,谈谈如何培养与激发大学生的学习动机。

9、埃里克森(E. H. Erikson)的人格发展阶段理论对教育有何启示?第二部分:学习心理。

阐述学习的实质和基本规律,重点介绍学习的概念和各派学习理论及学习动机和学习迁移。

这是整门课程的重点。

第三部分和第四部分分别介绍两个不同领域或类型的学习,即认知学习、情感与行为规范的学习。

第五部分:教学心理。

重点介绍教学设计、课堂管理。

第一部分绪论J 15、简述加德纳(Howard. Gardener)的多元智力理论的基本观点并说明它的教育意义。

(书90)答:基本观点:多元智力理论打破了传统上将智力看做是以语言能力和逻辑—数理能力为核心的认识,认为人的智力是由语言智力、逻辑—数学智力、空间智力、音乐智力、身体—动觉智力、人际交往智力、内省智力、自然观察力等多种智力构成,并从新的角度阐述和分析了智力在个体身上的存在方式以及发展的潜力。

多元智力理论认为,每个人都同时拥有多种智力,只是这些智力在每个人身上以不同的方式、不同的程度组合存在,这使得每个人的智力各具特色。

每一位学生都同时拥有智力的优势领域和弱势领域,因此,世界上并不存在谁聪明、谁不聪明的问题,而是存在其在哪一方面聪明以及怎样聪明的问题,这实际上是智力表现类型的差异。

教育意义:大学生处在一生中接受教育的黄金时期,每个人在智力上所达到的水平和高度将直接影响其以后的发展。

在高等教育中,要把开发大学生的智力摆在首要的位置,根据学生智力的差异性,充分调动大学生作为开发智力主体的自觉性,尽可能让学生逐渐发展自己的智力优势领域。

教师的教学计划、教学策略、教学方法都必须考虑到大学生智力类型的差异。

J 17、一个优秀教师应具备哪些心理品质?书39热爱(学生、教育事业、学科)。

热情活泼,富有朝气。

诚实谦逊,严于律己。

理解宽容,心地无私。

诚信正直。

热心。

幽默。

信心。

信任。

平易近人。

L 6、结合当前高校教师面临的心理压力,谈谈如何维护和增进高校教师的心理健康?书49 1 调整认知方式和期待水平。

要正确看待压力。

压力既是危机又是动力。

当压力来临时,要积极地看待压力。

要正确评价自我。

要正确认识自己的优缺点,制定合适的工作目标,尽可能使自己的能力与现实接近。

避免用自己的短处与别人的长处比。

2 掌握调控技巧和抗压方法。

学会心理放松,环节不良情绪。

例如,参加问题活动。

加强意志锻炼,提高抗压能力。

加强独立性、果断性、坚定性等品质的培养。

3 寻求社会支持和心理帮助。

他人的帮助和支持可以使自己恢复信心。

如果压力过大,造成一定心理障碍时,还必须尽快主动寻求心理辅导专家或心理医生的帮助,以协助自己度过心理难关。

要努力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降低可能产生的人纪关系压力。

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

真正的安全感来自身体内部,来自自我的不断学习和不断成长。

第二部分:学习心理。

L 4、结合所教学科,谈谈布鲁纳的认知发现学习理论对我国高等教育教学工作的意义。

(网)1、认知学习观:学习的实质在于主动形成认知结构。

学习包括获得、转化和评价三个过程。

这三个过程实际上就是学习者主动地建构新认知结构的过程。

2、结构教学观教学的目的在于理解学科的基本结构。

掌握学科基本结构的教学原则:动机原则,即好奇内驱力、胜任内驱力和互惠内驱力。

结构原则。

任何知识结构都可以用动作、图像和符号三种表象形式来呈现。

程序原则。

强化原则。

3、发现学习发现学习与“接受学习”相对。

其主要特征是:学习的主要内容不直接向学习者提供,提供的只是与学习内容有关的线索或例证。

学习者必须经历自行发现的过程,才能得出结论或找到解决问题的答案。

布鲁纳所谓的发现法,是在老师引导下的发现学习。

发现法包括,用自己的头脑获得别人未曾发现的知识,也包括用自己的头脑获得别人已经发现的知识。

发现学习具有以下四个方面的作用:(1)能提高智慧的潜力;(2)有助于外在动机向内在动机的转化;(3)有利于学生学会发现探索的方法;(4)有利于所学材料的保持。

但它也受学生的先前知识、学生的智力水平、学习材料的性质、教师的指导及教学时间等因素的制约。

布鲁纳认为知识学习的最终目的是构建学生良好的认知结构。

为实现这一目标,教学中必须让学生理解学科的基本结构和提倡发现学习。

这些思想对我国教育教学改革具有启发意义。

(1)发现式教学则从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出发,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和主动性,注重学习的过程而不仅仅是学习的结果,它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积极主动的探索精神和内在的学习动机,培养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

(2)布鲁纳强调学生的知识学习要掌握学科的基本结构,我们在教材的编写和教学材料的选择时,就必须突出学科的基本结构,选择那些基本的概念和原理作为教材的内容,这样才有利于学生的知识掌握,有利于迁移和应用。

(3)教师首先应明确要构建的学生的认知结构包含哪些组成要素,并最好划出各组成要素的编码系统的图解。

接着深入分析教材内容,明确学科本身所包含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明确学科知识结构与学生原有认知结构之间的关系。

只有这样,才能为学生安排最佳的学习经验和提供最佳的知识结构,才能引导学生对教材结构的理解。

(4)布鲁纳重视学生学习的内部动机的培养与激发。

我们应创造一切条件,从小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

当然,布鲁纳的学习与教学理论也存在着许多缺陷,比如他过分强调发现学习。

而发现学习的最大缺点在于太耗费时间,会减缓教学速度。

我们认为应该强调发现学习与接受学习的相互配合和有效补充,并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具体学科内容特点,灵活运用。

L 1、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能否作为当前中国高等教育课程与教学改革的理论基础?书126建构主义学习观主张,学习是学习者在原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在一定的社会文化环境中,主动对新信息进行加工处理、建构知识的意义的过程,所以他们更关注如何以原有的经验、心理结构和信念为基础来建构知识。

他们强调学习的主动性、社会性和情境性,对学习和教学提出了许多新的见解。

1、新知识观建构主义认为,知识只是一种关于各种现象的较为可靠的解释或假设。

这种知识观启发高校教师在教学中认识到学生总是在周围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逐步构建起关于外部世界的知识。

2、新学生观建构主义学生观强调学生是认知的主体,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高校教师在教学中应努力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即要在学习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要能体现出学生的首创精神,让学生有机会在不同情境下去应用他们所学的知识,要让学生能根据自身行动的反馈信息来形成对客观事物认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案。

3、新教学观建构主义提出的改革教学的构想的核心思想是:让学生通过问题解决来学习。

让学生具有对知识的好奇,想知道“事情为什么会这样”,然后再去探索,去寻找答案,接触自己认知上的冲突,通过这些活动来使学生建构对知识的理解。

建构主义提倡情境性学习,主张学习应着眼于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因此,教学应使学习在于现实情景相类似的情境中发生。

建构主义者重视教学中教师与学生以及学生与学生之间的社会性相互作用。

合作学习、交互学习在建构主义的教学中被广为采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