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蒙古族弦鸣乐器
【民间故事】蒙古族马头琴的来历
【民间故事】蒙古族马头琴的来历
在很久以前,蒙古族的先祖生活在草原上。
日复一日,他们繁忙地工作,牧马、放羊、打猎,用精湛的技艺,织造着布匹和皮革,制作着各种生活必需品。
为了表达他们内心深
处的情感,他们开始发明各种乐器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维。
他们发明了各种乐器,在草
原上演奏这些乐器,用音乐来表达他们内心深处的思想,让他们的生活更加充满音乐之
美。
直到有一天,蒙古族的一位牧民在山间的一处洞穴内发现了一个神秘的物品,这个物
品是一把奇特的乐器。
这个乐器长得很像一匹马的头,上面挂着两根弦。
蒙古族的人们非
常喜欢这个乐器,他们称这个乐器为“马头琴”。
据传,这个乐器是一位上天赐予的神明
创造的。
于是,蒙古族的人们开始学习和演奏马头琴。
马头琴的弈法和乐曲内容又有着浓郁的
民族色彩,如《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草原之夜》、《马头琴之舞》等,都将蒙古
族祖先的风俗、日常生活、狩猎及战争等元素融入了其中,使得马头琴音乐成为了蒙古族
的一种重要文化遗产。
在蒙古族牧民的心中,马头琴是一种神圣的乐器,是神明给予人类的礼物。
当他们演
奏这把乐器时,会产生一种非常美妙的声音,它能让人们感受到爱、和平和幸福的美好情感,能够让人们的心灵得到净化和升华。
今天,马头琴已经成为了蒙古族的代表性乐器,深受世界各地音乐爱好者们的喜爱。
在中国蒙古族自治区和蒙古国等地,每年都会举行多次马头琴演出和比赛,来表彰那些了
不起的马头琴演奏家们。
而在国际上,马头琴也已经成为了世界各地民间音乐家们极力学
习和模仿的乐器之一。
马头琴的发声原理
马头琴的发声原理马头琴是一种源于蒙古和西伯利亚地区的弓弦乐器,也被称为蒙古弦鸣弓弦乐器。
它的重要特点之一就是其独特的发声原理。
马头琴的发声原理可以分为琴杆与琴胴的共鸣和琴弓与琴弦的振动两个方面。
首先是琴杆与琴胴的共鸣。
马头琴的琴杆和琴胴都由木材制成,其中琴杆是马头琴的主要负责共鸣的部分。
琴杆通过一根半矢状的木柱与琴胴连接在一起。
当琴弦震动时,它的震动能够传导到琴杆上,并通过共鸣效应增强琴弦声音的响亮度和质量。
琴杆的长短和形状对琴弦发声有很大的影响,每一把马头琴都需要根据琴弦的调弦和个人喜好对琴杆进行调节,以达到最佳的共鸣效果。
其次是琴弓与琴弦的振动。
琴弓通常由马的尾毛制成,它与琴弦的接触通过摩擦产生振动。
当琴手用琴弓拉动琴弦时,通过极细的音乐线(一种修剪而成的动物腱),马头琴的琴弦被迫以复杂的方式振动。
琴弦不仅在水平方向上振动,还在垂直方向上振动。
这两种方向的振动叠加在一起,形成了独特的音色。
琴弦的长度、粗细、材料以及琴弓的紧张程度都会影响琴弦的振动特性和发声效果。
除了以上两个基本的发声原理,马头琴还有一些特殊的技巧和演奏方式,可以进一步丰富和改变琴声。
例如,利用左手在琴弦上拨弦,产生共鸣和变音效果,这被称为“指挑”。
还有一种特殊的技巧叫做“马化腿”,即用右膝向琴弦施加压力,使琴弦发出另一种特殊的音色。
这些技巧和演奏方式在传统的马头琴演奏中被广泛使用,使琴声更加多样化和丰富。
总结起来,马头琴的发声原理主要包括琴杆与琴胴的共鸣和琴弓与琴弦的振动。
琴杆的形状和琴弦的材料、长度、粗细都对马头琴的音质和音色有影响。
琴弓通过与琴弦的摩擦产生振动,琴弦在水平和垂直方向上振动,形成独特的音色。
此外,马头琴还有一些特殊的演奏技巧和方式,可以进一步改变琴声。
以上是对马头琴发声原理的一个简要介绍。
综述蒙古族的一种拉弦乐器
综述蒙古族的一种拉弦乐器——马头琴班级:11448学号:1144824姓名:张霜蒙古族是一个历史悠久而富有传奇色彩的民族,世代过着“逐水草而迁徙”的游牧生活,中国诸多草原都留有蒙古族牧民的印记,因而,被誉为“草原骄子”。
蒙古族民族乐器,风格迥异、造型奇特、独具匠心。
马头琴是产生和流传于蒙古族的一种拉弦乐器,它独具特色的音色,悠扬、深沉、宽广、抒情的旋律。
马头琴是我国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也称“潮尔”、“胡琴”、“马尾胡琴”、“莫林胡兀儿”等,为拉弦类弦鸣乐器。
关键字:蒙古族拉弦乐器马头琴一马头琴乐器的传说、形制与造型特征传说,起源于小牧童苏和与小白马的动人、悲伤的故事。
故而,马头琴的雏型采用白马的头、尾与筋骨相连,组成器乐的整体形态,似如小白马的原型。
在古代狩猎、游牧的蒙古人心目中,马头琴具有神力。
当牲畜遭受天灾或瘟疫时,弹奏马头琴,演唱古老的民间故事,可用来除妖避邪,逢凶化吉。
马头琴是蒙古族标志性乐器。
它是由共鸣箱、琴杆、琴头、弦轴、琴码、琴弦和拉弓等部件组成。
传统的马头琴的琴身为木制,长度约1米,共鸣箱大多呈梯形,也发现有方形、长方形、六角形、八角形、钟形的共鸣箱。
箱框板,常用硬质木板制作,两面蒙以马皮或牛皮、羊皮,也有正面蒙皮、背面蒙以薄板的。
琴杆,多用色木、梨木或红木等制作,上部左右各有一个弦轴,顶端为琴头。
拉弓多用藤条或木杆与马尾制成,两条琴弦分别用马尾合成里弦和外弦,两端用丝弦结住,系于琴上。
当共鸣箱造型采用楔梯的形态时,上窄下宽,其形态庄重、稳定,产生的音域宽广,音色深沉浑厚;共鸣箱采用方形时,形态对称端庄;共鸣箱采用长方形时,形态舒展大方;共鸣箱采用六角形时,形态纯化简洁;共鸣箱采用八角形时,形态雄浑肃穆;共鸣箱采用钟形时,形态圆润丰满,琴体饰有蒙古族传统的纹饰,极具民族特色。
此外,马头琴的色彩多采用单色、双色和渐变色。
单色的马头琴以白色为主调时,显得高雅纯贵,同时也包含白龙马的寓意;单色的马头琴以红色为主调时,显得吉庆祥和;单色的马头琴以棕色为主调时,显得沉稳厚重。
马头琴的由来及简介
在辽阔的内蒙古草原上,流传着这样一个动 人的传说:很早很 早以前,在科尔沁草原上有个爱唱歌的牧人,名叫苏和。他有一匹心 爱的小马,浑身雪白,它的皮毛像缎子一样光亮,又美丽、又健壮, 它嘶鸣起来,声音像银铃一样清脆悦耳。几年以后,小马长成了膘肥 体壮的大白马。 在一次赛马会上,苏和的白马夺得锦标后却被王爷 抢去了。白马日夜思念主人。一天,王爷骑白马正在亲友面前炫耀, 不料被马摔得头破血流。白马挣脱了缰绳,却不幸中了王爷的毒箭, 待跑回主人身边后,终因伤势过重而死在蒙古包前。苏和失去心爱的 白马悲痛欲绝,日夜守在白马的尸体旁不忍离去,几天几夜都没有入 睡。这天晚上,苏和终于迷迷糊糊睡着了,他梦见白马活了,向他欢
苏和拉起马头琴,用哀怨、愤怒的琴 声诉说着蒙古族人民的苦难生 活和对王爷、 牧主的深仇大恨;用嘹亮、优美的琴声表 达出人民对 牲群、草原的热爱和对新生活 的向往……从此,马头琴便成了蒙古 族人 民的心声。夏夜,当人们漫步在草原的牧 场上,或是城镇的街 道旁,一缕悠扬而激 越的琴声传来,感人肺腑,沁人心脾,这 便是 马头琴的乐声。
马头琴的由来及简介
马头琴是一种两弦的弦乐器, 有梯形的琴身和雕刻成马头形状 的琴柄, 为蒙古族人民喜爱的乐器。马头琴,蒙古族弓拉弦鸣乐器。 因琴杆上端雕有马头而得名。蒙古语称胡兀尔、莫林胡兀尔(马头胡 琴)。汉语俗称胡琴、马尾胡琴、弓弦胡琴等。历史较短,是朝尔革 新的产物。 20 世纪 50 年代以来,在传统小马头琴的基础上,改革 制成中马头琴、大马头琴和低音马头琴等多种乐器,显著丰富了马头 琴族乐器系列,在音色上仍保持柔和、浑厚、淳美、深沉 等浓郁的 草原特色,深的已成为我国民族乐队中重要的拉弦乐器。流行于内蒙古 自治区以及北京、辽宁、吉林、黑龙 江、甘肃、青海、云南和新疆 维吾尔自治区等 蒙古族聚居地区。
马头琴
摘要:马头琴,蒙古族弓拉弦鸣乐器。
马头琴是一种两弦的弦乐器,有梯形的琴身和雕刻成马头形状的琴柄,。
马头琴虽然两根弦,但到演奏者手中,它所传出的细腻犹如小提琴,醇厚、如中提琴,深情、似大提琴的玄妙之音,每每令人如醉如痴。
因琴杆上端雕有马头而得名。
20世纪50年代以来,在传统小马头琴的基础上,改革制成中马头琴、大马头琴和低音马头琴等多种乐器,显著丰富了马头琴族乐器系列,在音色上仍保持柔和、浑厚、淳美、深沉等浓郁的草原特色,深受人民喜爱,常用于独奏、器乐合奏或为民间歌舞、说唱伴奏,有的已成为我国民族乐队中重要的拉弦乐器。
流行于内蒙古自治区以及北京、辽宁、吉林、黑龙江、甘肃、青海、云南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等蒙古族聚居地区。
关键词:马头琴、在水一方、特色1、马头琴名字的由来马头琴的历史悠久,从唐宋时期拉弦乐器奚琴发展演变而来。
成吉思汗时(1155—1227)已流传民间。
据《马可波罗游记》载,12世纪鞑靼人(蒙古族前身)中流行一种二弦琴,可能是其前身。
明清时期用于宫廷乐队。
由于流传地区的不同,它的名称、造型、音色和演奏方法也各不相同。
在内蒙古西部地区称作“莫林胡兀尔”,而在内蒙古东部的呼伦贝尔、哲黑木、昭乌达盟则叫做“潮尔”。
还有“胡兀尔”、“胡琴”、“马尾胡琴”、“弓弦胡琴”等叫法。
队内蒙古外,辽宁、吉林、黑龙江、甘肃、新疆等地的蒙古族也有流行。
传说,很久以前,在那金色的阿拉腾敖拉山麓,有一个银色的月亮湖。
湖畔居住着一个勤劳勇敢、诚实善良的小牧民,名字叫苏和。
他和妈妈过着清贫的生活。
有一天,小苏和出来放牧,在山坡上做了个奇异的梦——看见从天上腾云驾雾飞来一个美丽的姑娘,对他说:“我知道你想得到一匹可心的马,我告诉你,北边湖边有一匹白骏马,善良的人哟,你快去把它牵回家吧!”说完只见一道白光,姑娘无影无踪了。
苏和“啊”的一声惊醒揉揉眼睛一看,阳光当头。
他想起刚才梦里听到的话,站起来不由地向北一看,果然湖边站着一匹小白马,苏和欢快地向它跑去。
蒙古族特有的乐器有哪些
蒙古特有的乐器有火不思、胡笳、雅托克、蒙古角、马头琴、四胡、蒙古琵琶、胡琴、托布秀尔、蒙古大鼓。
火不思蒙古族弹拨乐器,见于元代,盛行于明代,清朝列入国乐,清后失传,建国后重新研制成功。
火不思发音清晰、明亮,音响圆润、淳厚,音色柔和、优美,富有辽阔草原之情调。
可用于弹唱、独奏、合奏或为歌舞伴奏。
胡笳胡笳是蒙古族边棱气鸣乐器,民间又称潮尔、冒顿潮尔。
胡笳可用于独奏、器乐合奏或乐队伴奏,是富有浓郁民族色彩的吹奏乐器。
秦汉时期,我们的祖先就发明了原始的胡笳,它是将芦苇叶卷成双簧片形状或圆椎管形状,首端压扁为簧片,簧、管混成一体的吹奏乐器。
到了唐代,盛行以羊骨或羊角为管、管身无孔的哀笳,管身比胡笳较短。
雅托克雅托克即蒙古筝。
蒙古筝与中原流传的古筝,在构造和技法上基本相同,只是流行于内蒙古的古筝。
所奏的乐曲均为蒙古族民歌和器乐曲。
蒙古角唇簧气鸣乐器。
一种木质长形号角,因流行蒙古族,故称蒙古角。
亦称“蒙古号”。
由上下两节构成,喇叭囗用铜制,角身绘龙。
分为“雌角”和“雄角”,雄角内径略大而声浊;雌角内径略小而声清,雄角与雌角长短基本相同,两者有粗犷和柔和的差异。
马头琴马头琴是一种两弦的弦乐器,有梯形的琴身和雕刻成马头形状的琴柄,为蒙古族人民喜爱的乐器。
马头琴是蒙古民间拉弦乐器。
蒙古语称“潮尔”。
琴身木制,长约一米,有两根弦,共鸣箱呈梯形,声音圆润,低回宛转,音量较弱。
四胡蒙古族四胡是最具蒙古族特色的乐器之一,分高音四胡、中音四胡和低音四胡三类。
高音四胡音色明快、脆亮,多用于独奏、重奏、合奏;中低音四胡音色浑厚、圆润,擅长演奏抒情性乐曲,并主要为科尔沁民族说唱艺术乌力格尔和好来宝伴奏。
蒙古琵琶蒙古琵琶又称好必斯蒙古族弦鸣乐器。
音箱呈瓢形,薄木板盖面,板面左右各开一月牙形音窗,边沿绘民族图案,下部两侧绘云卷图案,头部较长并向后弯,左右各设弦轴两个常用以独奏或歌舞伴奏。
胡琴胡琴是蒙古族的弓拉弦鸣乐器,其制作独特,音色柔和、浑厚,富有草原的风味。
马头琴的音韵与音色
马头琴的音韵与音色马头琴是蒙古族音乐文化的典型代表,无论是它的造型、制作材料,还是它的音质音色、音乐表现风格和演奏方法,均体现着蒙古族的性格内涵,充分反映了蒙古族游牧生活的历史形态。
马头琴是蒙古族最具特色的传统乐器,又名“胡琴”、“马尾胡琴”、“莫林胡兀儿”等。
为拉弦类弦鸣乐器,因琴杆上端雕有马头为饰而得名。
早在1206年,成吉思汗建立蒙古汗国时,马头琴的前身胡尔(一种胡琴)就已在蒙古民族中广为流传了。
清乾隆年间,在其基础上,出现了长琴杆、倒梯形琴箱、双面蒙皮、马尾弦和马尾弓的蒙古族拉弦乐器朝尔。
又经过100多年的流传,到20世纪初,朝尔的头饰由龙头改为马头,琴箱变为正梯形,才真正开始了马头琴的历史。
传统马头琴多为马头琴手就地取材、自制自用。
通常分为大小两种,大琴长100厘米,小琴长70厘米,分别适于室外和室内演奏。
马头琴由共鸣箱、琴杆、琴头、弦轴、马子、琴弦和拉弓等部分组成。
共鸣箱多为梯形,也有方形、长方形、六角形、八角形的。
箱框板用硬质木板制作,两面蒙以马皮或牛皮、羊皮,也有正面蒙皮、背面蒙以薄板的。
琴杆用色木、梨木或红木等制作,上部左右各有一个弦轴,顶端为琴头。
拉弓多用藤条或木杆与马尾制成,两条琴弦分别用40根(里弦)和60根(外弦)左右马尾合成,两端用丝弦结住,系于琴上。
马头琴的演奏方法与其他拉弦乐器不同,它的弓不是夹在琴的里外弦之间,而是在两弦外面擦弦拉奏的。
演奏采取坐姿,琴箱夹于两腿间,琴杆偏向左侧。
马头琴细弦在里、粗弦在外,音域一个八度,音色柔和、浑厚而深沉。
琴弓在弦外拉奏,弓法多变,指法丰富,具有鲜明的艺术风格。
其发音柔和、浑厚而低沉,音色悠扬、醇美,富有草原风味,在古今中外拉弦乐器中都是极为独特的。
因而偶人形容说:“对草原的描述,一受马头琴的旋律,远比画家的色彩和诗人的语言更加传神。
十年来,蒙古族民间乐器制作技师、演奏家们对传统马头琴进行了改革,扩大了共鸣箱,改用蟒皮蒙面,增加了拉弓的弹性,用尼龙弦代替了马尾弦,使音量显著增大并将定弦提高了4度,既保持了马头琴原有的柔和、浑厚的音色,又增加了清晰、明亮的特点。
【民间故事】蒙古族马头琴的来历
【民间故事】蒙古族马头琴的来历蒙古族是我国少数民族之一,他们以其独特的音乐文化而闻名于世。
蒙古族马头琴作为其重要的音乐乐器之一,深受人们喜爱。
那么,蒙古族马头琴的来历是怎样的呢?据传说,蒙古族马头琴最早起源于蒙古草原的游牧民族的生活中。
相传在古代,草原上有一位名叫乌兰巴托的贤者,他观察自然界的万物,听觉特别灵敏。
有一天,他发现身边的马儿们在奔跑的时候,发出了一种悦耳的乐音。
于是,他便着手研究这种声音,并将其加以模仿,创造了一种名叫马头琴的乐器。
起初,乌兰巴托是用树枝、马骨和马齿做成琴身,用马尾巴线来弦琴。
他用独特的弹奏方式,创造出了独特的音乐。
经过长时间的努力,乌兰巴托终于完成了自己的创作,他将这种乐器命名为“马头琴”,并将其传授给附近的牧民们。
乌兰巴托的马头琴音乐传承下来后,逐渐流传到了蒙古族的其他地区。
在经历了数百年的发展和演变后,蒙古族马头琴逐渐成为传统音乐的重中之重。
它不仅在乐器制作工艺上进行了改进与完善,还发展出多种独特的演奏技巧。
蒙古族马头琴的制作工艺非常复杂且独特。
琴身是由一块整块的桦木精心雕刻而成,然后用牛角制作琴脖和琴头,并用马肠做琴弦,琴杆部分则使用马尾毛,弦与琴身连接处需用白马皮作为衬垫,以保持琴弦的持久弹性。
蒙古族马头琴的演奏技巧独具特色,演奏者使用特殊的指法和拨弦方式,以及舌尖舔弦的技巧,使得发音更加丰富和独特。
演奏时,演奏者用手指按压琴弦,然后利用琴弓划弦,发出激情四溢的音乐。
他们能够通过马头琴传达出草原上的壮丽景象,表达自己的情感。
对于蒙古族人来说,马头琴是一种象征着他们民族文化的乐器。
在蒙古族的传统节日和庆典上,人们总是会邀请马头琴师进行演奏,以表达对生活和自然界的热爱与感激之情。
蒙古族马头琴作为蒙古族传统音乐的代表之一,其起源于蒙古草原的牧民生活,经过数百年的发展演变,逐渐成为了一种独特的音乐乐器。
它不仅在制作工艺上精益求精,还在演奏技巧上进行了创新,让人们能够通过听觉感受到草原上的恢宏景色和深厚的人文底蕴。
蒙古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马头琴及其文化变迁
蒙古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马头琴及其文化变迁
3、成立专业机构:鼓励成立专业的马头琴研究机构和协会,为马头琴的传承 与发展提供坚实的组织保障。这些机构可以开展学术交流、研究、挖掘等工作, 进一步推动马头琴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蒙古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马头琴及其文化变迁
4、国际交流与合作:加强与世界各地蒙古族地区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推进马 头琴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举办国际马头琴音乐节、研讨会等活动,增进各国马头 琴演奏家之间的友谊与合作。
蒙古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马头琴及其文化变迁
1、加强马头琴普及教育:在中小学校开设马头琴课程,让更多的孩子接触到 这一传统乐器,培养他们对马头琴的兴趣和爱好。同时,鼓励专业马头琴演奏家 进校园,为学生提供专业的指导与培训。
蒙古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马头琴及其文化变迁
2、创新传承方式:除了传统的口传心授外,可以借助现代科技手段,如网络 教学、视频教程等,使马头琴的传承更加便捷。此外,还可以将马头琴与现代音 乐元素相结合,以创新的方式传承和发展马头琴文化。
尽管蒙古族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着濒危的困境,但其文化价值依然不可估量。 首先,蒙古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是蒙古族历史文化的活态传承,对于研究蒙古族的 历史、文化、社会、经济等方面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其次,这些文化遗产也是 世界文化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世界文化多样性的繁荣做出了重要贡献。
【民间故事】蒙古族马头琴的来历
【民间故事】蒙古族马头琴的来历蒙古族马头琴是一种传统的民族乐器,具有浓郁的蒙古民族特色。
它是由马头和琴身组成的,因此得名为马头琴。
马头琴被称为“蒙古之声”,是蒙古族人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关于马头琴的来历,有一个民间故事,如下:很久很久以前,在草原上生活着一只善良勇敢的马。
这匹马身体高大,毛色黑亮,她在部落中备受尊敬。
她每天都帮助人们运送物资,为他们解决了很多麻烦。
人们对她非常感激,便决定用一种方式来纪念她。
于是,人们把马的头骨挖了出来,用木头雕刻了一具马头样式的乐器。
他们将马头和琴身连接在一起,制作成一种新的乐器,也就是现在的马头琴。
马头琴的琴弦代表着马的四肢,琴杆则代表着马的骨骼。
人们用弓拨弦,就像马奔驰的姿态,琴弦发出嘶鸣声,就像马的嘶鸣声一样。
当人们弹奏马头琴时,仿佛能感受到马在草原上奔跑的感觉,那种激越的旋律充满了蒙古族人的豪情和勇气。
马头琴不仅受欢迎于蒙古族人中,也受到了世界各地的关注。
因为它独特的外观和动听的音乐,马头琴已经成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
传说,当你弹奏马头琴的时候,音乐能够传达人们对马的敬意和感谢之情。
也能让人们回忆起古老的传说和辽阔无垠的草原。
马头琴不仅在音乐表演中扮演重要角色,也被用于重大节日和庆典的庆祝活动中。
蒙古族人民非常热爱马头琴,他们将它视为神圣的物品,相信它能带来好运和祝福。
如今,马头琴不仅仅是一种乐器,更成为了蒙古族文化的一部分。
它的独特之处在于,能够唱出草原上心声,表达人们的情怀和对自然的敬畏。
马头琴用音乐将人们串联在一起,跨越时空和国界,让世界各地的人们都能感受到蒙古族人民的激情和生活方式。
这就是民间故事中,蒙古族马头琴的来历。
这个故事传承至今,使得马头琴有了更深远的意义。
无论是在音乐演奏中还是日常生活中,马头琴都将继续发出美妙的旋律,让人们沉浸在独特的蒙古族文化中。
蒙古族的音乐
盅子舞
流传于鄂尔多斯的一种舞蹈。每逢佳节、喜庆欢宴之际,人们在酒足食盛之 时,拿起桌子上的酒盅舞蹈起来,以表达喜悦之情。每一只手持两个盅子, 击打出各种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慢、碎、抖等声音,随着音乐舞动的双手用盅子击打出各种 节奏。
角斗
流传在自治区以摔跋之乡著称的锡林郭勒草原的一种模拟性舞蹈。由一个人表演两个 人摔跋的生龙活虎般的拼搏动态,而且表现得比生活中的摔跤还要生动、灵巧、幽默、 滑稽,所以深受群众的喜爱。表演者要穿特制的服装,身着蒙古袍的两个小假人摆好 摔跋姿式(抱腰状)缝在一起,使两袍子成筒状套在身上,扎好腰带上身向前弓腰 180度,两个贴在一起的假头正好顶在腰背上,用套上马靴的双手当作其中一人的双 脚,在歌声或鼓点中做摔跃的各种抱、踢、蹁、钩等技巧
蒙古族的乐器
马头琴 雅托克
火不思
口琴
科库尔
四胡
中国马头琴大师齐· 宝力高演奏马头琴曲
雅托克 即蒙古筝。蒙古筝与中原流传的古筝在构造和技法上基本相同,只是流 行于内蒙古的古筝所奏的乐曲均为蒙古族民歌和器乐曲。
火不思
在明朝汉人笔下火不思有各种译写方法,诸如琥珀槌、胡博词、虎拨思儿之类。 元、明时代的蒙古人,上至可汗大臣,下至普通武士,均能自弹火不思唱歌舞 蹈。正统十四年,“也先每宰马设宴,必先奉上皇(明英宗)酒,自弹虎拨思 儿,唱曲,命达区别子齐声合之。”火不思不仅在蒙古草原上流传,明代的中 原地区也很盛行。不仅北人善弹火不思,内地汉族人民也对此喜闻乐见。
腾格尔
“如果听出我歌声中对土地
的热爱,对生命的诚恳,那都是源
于我蒙古人的天性。”
——腾格尔
“我是用心灵唱歌的,我不仅把自己对 故乡的热爱眷恋之情注入到音乐创作和 歌声中,而且也把我对故乡及其生态环 境的忧患情结注入其中,我的创作和歌 声中充满了沸腾的血性和理性激 情。” ——腾格尔
15.四胡
演奏姿势、方法和技巧,均与低音四胡相同。中音四胡按五度关系常定弦为d1、d1、a1、a1,音域d1—d3,有两个八度,音色圆润、明亮。可用于独奏、重奏、器乐合奏或为说书、演唱等说唱音乐伴奏。是四胡重奏和民乐合奏中的主要中音乐器。它常和高音四胡一起重奏,并与高音四胡、马头琴、三弦、火不思等乐器合奏。中音四胡重奏合奏的定弦比高音四胡低一度,定弦为c1、c1、g1、g1。音域c1—c3。较著名的中音四胡演奏家有孙良、朝鲁、吴云龙、赵双虎、青格勒图等。中音四胡独奏曲目与高音四胡相同,改编的四胡重奏曲有《阿斯尔》、《老八板》和《蒙古八音》等。
演奏低音四胡时,将琴筒置于左腿根部,琴头稍斜向左方,左手持琴按弦,右手执弓拉奏。用于伴奏时,常用五度关系定弦为:G、G、d、d,音域G—g1,有两个八度。主要用左手食指、无名指第二关节处按弦,有时用中指或无名指的指甲从弦下顶弦来代替按弦,还不时从弦下弹弦,小指多用来奏出第一把位的滑音和泛音,常用的有揉音、滑音、泛音、打音和颤音等技巧。右手常用中弓部位演奏,并用弓杆敲击琴筒,以加强节奏、衬托曲调的热烈气氛。用于独奏或器乐合奏时,定弦提高五度,常定弦为:d、d、a、a,音域d—d2,有两个八度。除常用技巧外,左手拇指的指甲弹拨里弦配合右手弓杆敲击琴筒,也经常用右手拇指、食指、中指轻弹琴筒皮面配合左手指甲弹弦,这些都是四胡独具特色的演奏技法。低音四胡发音圆润优美,音色浑厚深沉,是蒙古族说唱音乐、民族器乐合奏、伴奏中的重要低音拉弦乐器。
著名四胡演奏家苏玛,用于独奏的四胡规格为:琴筒呈椭圆形,筒长20.5厘米,筒前口蒙以薄牛皮为面,筒高10.5厘米、筒宽12厘米。琴杆全长100厘米、千斤距琴筒42.5厘米、琴弓长50厘米。
在北京故宫博物院里,珍藏着一件清宫旧藏的提琴,用料和形制较为独特,琴筒为匏制,呈八方形,筒长14厘米,筒前口蒙以薄木板为面,面宽11.5厘米、高10.7厘米、厚0.4厘米,边饰玳瑁,宽0.6厘米,筒后口内侧设有边框,中央为出音孔,孔径4.3厘米。琴杆为圆柱体,系用斑竹制成,杆长88.3厘米,上端琴头装饰为兽头,系用紫檀木雕刻而成,头长9.6厘米。琴杆上部设置四轴,均在右侧,轴长15.2厘米。琴杆下端穿过并露出琴筒之外,用于拴弦,并系有黄丝穗为饰。面板中央置琴马。细竹系两束马尾为琴弓,弓杆弯度较大,弓长32厘米。此琴为清代制品,曾用于宫廷番部合奏乐中。
蒙古乐器历史
蒙古乐器历史
蒙古乐器历史可追溯至公元前3000年左右的新石器时代,当
时的蒙古地区存在一种类似于箫的乐器,这种乐器被称为“诺
温德尔”,它是用骨头或竹子制成的,可以吹出悠长的音乐声。
在蒙古族的历史长河中,还有许多其他种类的乐器也逐渐出现并得到了广泛发展和应用。
在元代时期,蒙古地区的音乐艺术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当时有许多蒙古族诗人、音乐家和舞蹈家在音乐领域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元朝皇帝忽必烈也极其注重蒙古音乐的发展,他通过推行蒙古文化和文艺复兴来提升蒙古乐器的地位,使许多新的乐器得以产生和流传。
蒙古族音乐中最著名的乐器之一是蒙古马头琴,它是一种弦乐器,结构复杂,需要弹奏者的十指协调配合。
马头琴可以发出宏亮悠扬的声音,同时它的音色和音调也非常具有特色和魅力,被誉为“草原上的天籁之音”。
除了马头琴之外,蒙古族还有许多其他的乐器,比如“筝”、“筚路”、“柷”等等,每种乐器都有其独特的用途和特点。
筝是
一种类似于古琴的乐器,它由17根弦组成,音质清澈动听。
筚路是一种骨制乐器,它外形呈棍棒状,可以敲打出丰富多彩的节奏声。
柷则是一种打击乐器,它通常由木头或竹子制成,可以用来产生多种不同的鼓点和音响效果。
总之,蒙古族音乐中不仅包含了丰富多彩的乐器和艺术表现形
式,还承载了浓厚的历史、文化和民族特色。
作为蒙古文化的传统保留和传承,蒙古乐器有着不可替代的独特价值和意义。
【民间故事】蒙古族马头琴的来历
【民间故事】蒙古族马头琴的来历蒙古族马头琴,是一种具有深厚民族特色的乐器。
它的音色悠远悠扬,让人沉醉其中。
而有关马头琴的来历,相传却和一位勇敢的英雄有着紧密的联系。
很久很久以前,蒙古大草原上发生了一段动人的故事。
在那个时候,大草原上部族聚居,盛产牛羊,人们生活安乐。
一场突如其来的干旱摧毁了大草原上的一切生机,许多人因此饿死了,部落也岌岌可危。
传说中,有一位叫做瓦西拉的年轻人,因为他的勇敢和智慧而成为了人们心中的英雄。
瓦西拉是一个善于射箭的青年,他有一头忠诚的坐骑,还擅长于弹奏一种乐器,那就是马头琴。
他的琴声如泣如诉,时而高亢激昂,时而凄厉悲哀,每一次的弹奏都能感染每一个人,让人们忘记了痛苦与困苦。
为了拯救濒临绝种的大草原和人们,瓦西拉寻思了很久,决定离开部落,寻找解救大草原的方法。
他骑着坐骑,背着弓箭,带着马头琴,独自踏上了漫漫的旅途。
在无尽的大草原上,他遇到了凶猛的野兽、恶劣的气候、贫瘠的土地,但是他却毫不退缩,始终保持着勇敢和乐观。
在他的旅途中,他结交了许许多多的朋友,也化解了许许多多的危机。
他用睿智和善良,改变了许多人和事。
他能够凭借一己之力,促进大草原上各个部落团结一致,共同对抗灾难。
他还能够伴随着自己悲喜交加的经历,以及马头琴的琴声,将大草原上的人们凝聚成一个整体,激发起他们对生活的热情和对未来的希望。
在他的旅途中,他结识了一位神秘的老人,老人一直默不作声地跟随着瓦西拉,不时的在他遇到危机的时候伸出援手。
瓦西拉心怀感激,对老人寻找大草原复兴的方法一直耿耿于怀。
直到有一次,老人忽然离去,留下了一个不起眼的小口袋,说,这里面有你所需要的一切。
打开了口袋,里面有一根粗糙的马鬃,一根细细的小竹子,一个小小的动物皮囊,还有一个奇异的圆形物件。
瓦西拉并不明白这些有什么作用,但是由于自己的诚信和感恩之心,他一直都负责的收藏着这些东西。
在后来的旅途中,瓦西拉慢慢的发现了这些东西的奥秘。
他发现了马鬃能够发出美妙的音乐,小竹子可以制成的箭能够精准无比,动物皮囊里的水源却是永不枯竭,圆形物件则是可以发出奇异音乐的马头琴的碧玉。
蒙古族的传统乐器
蒙古族的传统乐器1.马头琴。
马头琴是中国蒙古族民间拉弦乐器。
蒙古语称“绰尔”。
琴身木制,长约一米,有两根弦。
共鸣箱呈梯形。
声音圆润,低回宛转,音量较弱。
相传有一牧人怀念死去的小马,取其腿骨为柱,头骨为筒,尾毛为弓弦,制成二弦琴,并按小马的模样雕刻了一个马头装在琴柄的顶部,因以得名。
2.胡琴。
蒙古族弓拉弦鸣乐器。
古称胡尔。
蒙古族俗称西纳干胡尔,意为勺子琴,简称西胡。
元代文献称其为胡琴。
汉语直译为勺形胡琴,也称马尾胡琴。
历史悠久,形制独特,音色柔和浑厚,富有草原风味。
可用于独奏、合奏或伴奏。
流行于内蒙古自治区各地,尤以东部科尔沁、昭乌达盟一带最为盛行。
3.四胡。
四胡,拉弦乐器,又名四股子、四弦或提琴。
蒙古族称之为呼兀尔,源于古代奚琴。
宋代陈旸《乐书》:“奚琴四胡本胡乐也。
”清代用于宫廷乐队,称提琴。
清代《律吕正义后编》:“提琴,四弦,与阮咸相似,其实亦奚琴之类也。
”是北方民族共同使用的一种古老的弓弦乐器。
主要流行于内蒙古地区,其它如山西、陕西、河北、河南及四川等地也见流行。
4.胡毕斯。
有四根弦,初为丝弦,现用成套的中阮弦代替。
从里向外分别为缠弦、三弦、二弦、子弦。
按音以品为准,有一个山口,二十四或二十五个品位,适于演奏多声部,因而在乐队中常作中声部乐器。
由青格勒研制的胡毕斯现已普遍被沿用。
5.雅托克。
即蒙古筝。
蒙古筝与中原流传的古筝在构造和技法上基本相同,只是流行于内蒙古的古筝所奏的乐曲均为蒙古族民歌和器乐曲。
6.太平鼓。
蒙古族和满族打击乐器。
其鼓框为铁制,圆形,以一面蒙牛、马、羊皮,鼓面上画有民族图案。
柄上有三到八只小铜镲或铁环。
以藤条击鼓,技巧有敲、打、摇、抖、颤等。
无一定音高。
鼓键与鼓柄上均缚有装饰用的红樱穗。
常作为一种舞具使用,如双人舞、集体舞等。
7.蒙古角。
这是清代蒙古喇嘛诵经时用的号角,相传元代时为蒙古军队征战时使用的古乐之一。
据《清稗类钞》载:“蒙古角,亦名蒙古号,木质空心,上下二节,末加镀金铜口雄雌各一。
少数民族乐器知多少
少数民族乐器知多少作者:王树仁来源:《群文天地》2020年第02期中华民族的乐器宝库中,有成千上百种乐器,并为弘扬民族文化发挥了巨大作用。
现把一些少数民族的乐器简介如下,供读者备忘。
马头琴:蒙古族民间拉弦乐器。
是蒙古族最重要的独奏、伴奏和合奏乐器。
传说从前有一个牧人,因怀念死去的小马,取小马的腿骨为柱,骨为筒,尾巴为弦,制成了二弦琴,琴杆的顶部按小马的模样雕刻了一个马头,因此而得名。
琴身木制,长约100厘米,共鸣箱呈梯形,以马皮或羊皮蒙面。
长鼓:朝鲜族打击乐器,亦称“杖鼓”。
长约70厘米,鼓身圆筒形,木制,中段细实,用绳绷皮做鼓面。
演奏时挂在胸前或放在木架上,右手执细竹条敲击,左手敲击另一鼓面,两手节奏交错,变化多端。
常用以伴奏歌舞或用于器乐合奏。
东不拉:哈萨克族拨弦乐器。
用红松木或桦木制成。
琴腹呈梨形,分平底和凸底两种,颈细而长,其上缠丝弦以分隔音位,张二弦。
用右手弹奏,音量较弱,常用以伴奏歌舞。
象脚鼓:傣族打击乐器。
景颇、布朗、阿昌、独龙等民族亦采用之。
因形似象脚而得名。
木制鼓身,羊皮蒙面,形制大小不等,大者长约130厘米,鼓声雄壮深沉,演奏时斜挎肩上,用手拍擊鼓面,多用于舞蹈伴奏。
芦笙:苗、侗、水、彝、拉祜、仡佬等民族的簧管乐器,在苗族地区流行更广。
分大、中、小等多种类型,均由笙管、笙斗和簧舌三部分构成。
常用的装有芦竹制成的笙管6根,外侧开有按音孔,下端装置铜簧,每管一音,每两三根笙管上端合套竹管作为共鸣管。
小芦笙的管长八九寸,大芦笙的管长至一二丈不等。
现经改革,笙管数增至20余根。
丹不尔:一作“弹布尔”,维吾尔族拨弦乐器。
琴身木制,瓢形,琴杆修长,缠丝弦以分隔音位。
弦钢丝弦5根,内二弦及外二弦调成同音,与中弦长五度关系。
常用于独奏和伴奏。
大三弦:彝族的拨弦乐器。
全长约130厘米,琴身木制,筒面蒙以羊皮,有3根筋弦,其中1根弹曲调,2根伴奏,弦下端系很多小铁片,随弦振动发声。
演奏时,斜挎肩上,边弹边舞,有时也用于伴奏。
马头琴(蒙古族乐器)—搜狗百科
马头琴(蒙古族乐器)—搜狗百科马头琴(mǎtóuqín),是中国蒙古族民间拉弦乐器。
蒙古语称“绰尔”。
琴身木制,长约一米,有两根弦。
共鸣箱呈梯形。
声音圆润,低回宛转,音量较弱。
相传有一牧人怀念死去的小马,取其腿骨为柱,头骨为筒,尾毛为弓弦,制成二弦琴,并按小马的模样雕刻了一个马头装在琴柄的顶部,因以得名。
郭小川《平炉王出钢记》诗:“牧区的人们听说钢花喷,蒙古包里拉起了马头琴。
”[1]名字由来马头琴,因琴头雕饰马头而得名。
《清史稿》载:'胡琴,刳桐为质,二弦,龙首,方柄。
槽椭而下锐,冒以革,槽外设木如簪头似扣弦,龙首下为山口,凿空纳弦,绾以两轴,左右各一,以木系马尾八十一茎扎之'。
可知,马头琴原来也有龙首。
此早在《元史》卷71《礼乐志》有载:'胡琴制如火不思,卷颈,龙首二弦,用弓捩之,弓之弦为马尾。
'据岩画和有些历史资料中显示古代蒙古人开始把酸奶勺子加工之后蒙上牛皮,拉上两根马尾弦,当乐器演奏,称之为'勺形胡琴'。
当前很多专家认为这就是马头琴的前身。
勺形胡琴当时最长的也是二尺左右,共鸣箱比较小,声音也就小多了。
至今蒙古国的西部也有人把马头琴叫'勺形胡琴'。
当时琴头不一定是马头,有人头、骷髅、鳄鱼头、鳖甲或龙头等,此外还有人说,这种琴的琴头有呈猴头或玛特尔头的形状。
玛特尔形似龙,面似猴,象征一种镇压邪魔的神物。
据有关学者考证,马头琴一名大约得于十九世纪末到二十纪初,琴首是由龙头或玛特尔头改为马头的。
除此之外还有很多琴类,如:皮胡、锹胡、四胡、奚琴、稽琴等都是当时的流行乐器。
元朝时期随着宫廷生活的逐渐富裕宫廷内有专门的演奏、唱歌、跳舞的人员,马头琴也就慢慢地成为宫廷音乐的主要内容之一了。
别名由于流传地区的不同,它的名称、造型、音色和演奏方法也各不相同。
在内蒙古西部地区称作“莫林胡兀尔”,而在内蒙古东部的呼伦贝尔盟、哲里木盟、昭乌达盟则叫做“潮尔”。
中国二胡和蒙古马头琴的比较
中国二胡和蒙古马头琴的比较中国二胡和蒙古马头琴是两种独特的弦乐器,它们在音色、演奏方式和文化背景等方面都有着显著的差异。
本文将就这两种乐器进行比较,以便更好地了解它们的特点和区别。
一、音色比较中国二胡的音色深沉、悠扬,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
它使用两根弓弦,让演奏者能够产生丰富的音色变化。
二胡的音域宽广,既可以演奏高亢激昂的旋律,也能演绎低沉柔美的音乐。
在演奏过程中,演奏者通过变化弓法和指法,能够模仿人声、动物声音等各种音响效果。
蒙古马头琴的音色则更加激昂、独特。
它是一种额特别的竖琴,有两根弦与马头琴的琴杆相连。
演奏者使用马头琴独特的弓法,产生独特的音响效果。
其音色独特,富有力量感,能够模仿马嘶和风声等自然声音。
二、演奏方式比较中国二胡演奏者使用琴弓拉弦的技巧来演奏乐曲。
右手持弓,左手用指按弦,通过弓法和指法的变化,实现音色的变幻和音高的变化。
二胡的演奏技巧丰富多样,包括颤音、滑音和泛音等技巧。
蒙古马头琴演奏者使用特殊的弓法来演奏乐曲。
弓头通过与琴弦接触,演奏者通过拉弦、抹弦和敲打琴身等方式,实现音色的变化。
蒙古马头琴的演奏技巧要求非常高,需要经过长期的训练才能熟练掌握。
三、文化背景比较中国二胡在中国音乐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是中国传统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通常与京剧、民歌和中国古典音乐等结合,展现出浓厚的中国民族音乐风格。
二胡传承了中国悠久的文化历史,成为世界音乐舞台上的瑰宝。
蒙古马头琴则具有浓厚的蒙古族文化色彩,是蒙古族民间音乐和舞蹈的重要伴奏乐器。
在蒙古族的传统音乐中,马头琴广泛应用,以其独特的音色和表达手法,打动着观众的心灵。
总结起来,中国二胡和蒙古马头琴是两种各具特色的弦乐器。
二胡的音色悠扬、演奏方式多样,承载着丰富的中国音乐文化;而蒙古马头琴则富有力量感、独特的音色和技巧,浓郁的蒙古族文化背景。
无论是二胡还是马头琴,它们都是中华民族音乐文化的瑰宝,值得我们去深入探索和传承。
蒙古口簧乐器结构
蒙古口簧乐器结构
蒙古口簧乐器,也被称为“蒙古马头琴”,是蒙古族传统乐器之一,具有独特的音色和演奏方式。
它是由马头和琴身两部分组成的。
下面将详细介绍蒙古口簧乐器的结构。
一、马头部分
马头是蒙古口簧乐器的核心部分,它是由一个木头制成的马头形状的雕塑。
马头的头部有两个小孔,用于发出声音。
马头的背部有一个长长的开口,称为“口”,演奏时需要将口放在嘴巴前方。
二、琴身部分
琴身是蒙古口簧乐器的共鸣腔体,它是由一个空心的木制管子制成。
琴身的一端连接着马头,另一端有一个小孔,称为“音孔”。
演奏时,演奏者用手指按压在琴身上,通过改变空气的流动来产生音调的变化。
三、琴弦
蒙古口簧乐器上有两根琴弦,一根称为“马弦”,另一根称为“人弦”。
马弦是由马尾发制成的,人弦是由人的头发制成的。
这两根琴弦分别固定在琴身的两端,并通过琴桥与马头相连。
演奏时,演奏者用嘴唇发出气流,通过琴弦的振动产生音乐。
四、演奏方式
蒙古口簧乐器是一种吹奏乐器,演奏者需要将马头的“口”放在嘴巴前方,并用嘴唇发出气流,通过琴弦的振动产生声音。
演奏者可以通过改变嘴唇的形状和气流的强度来改变音调和音色。
同时,演奏者还可以用手指按压在琴身上,改变空气的流动,进而改变音调的高低。
蒙古口簧乐器的结构独特,演奏方式独特,给人以独特的音乐体验。
它不仅在蒙古族传统音乐中有重要的地位,也在国际音乐舞台上展现了其独特的魅力。
通过对蒙古口簧乐器结构的了解,我们可以更好地欣赏和理解这一优秀的传统乐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蒙古族弦鸣乐器
作者:齐艳红
来源:《北方音乐》2015年第22期
【摘要】雅托噶是蒙古族弦鸣乐器,演奏的乐曲被蒙古族人称之为天乐,如何把其发扬广大,本文作者结合实践,从雅托噶起源入手,对雅托噶的结构、演奏方法、码子的排列法、特殊定弦法、特殊转调法等进行了分析探究,对于雅托噶的推广宣传有一定的价值。
【关键词】雅托噶;演奏;定弦法
一、雅托噶的历史渊源
雅托噶是蒙古族弦鸣乐器,弹拨类,又称做“蒙古筝”。
雅托噶在元代宫廷、民间已流行。
南宋孟珙《蒙达备录》云:“国王(指木华黎)出师,亦以女乐随行……多以十四弦筝弹《大官乐》等曲。
”当时已经有十三弦和十四弦筝与其并列存在。
《元史·礼乐志》载:“宜乐之器,筝,如瑟……”。
元世祖忽必烈钦定的《白翎雀》就是一首筝曲。
元代诗人杨维祯,在《元宫词》组诗中,这样写道:开国遗音乐府传,白翎飞上十三弦。
这里的“十三弦”,是指“十三弦筝”;“白翎”是指元代著名的筝曲《白翎雀》;《白翎雀》又称《白翎鹊》、《答刺》、《倒喇》。
白翎雀即百灵鸟,百灵鸟象征着纯洁和吉祥,深为蒙古族人民所珍爱。
《白翎雀》描写的是思念家乡草原的乐曲,说明雅托噶在元代已能独奏;明、清以来,蒙古族民间、王府、寺庙中流行者弦数不一。
宋、元时代,宫廷、民间、军中已广泛使用。
流行于内蒙古、辽宁、吉林、云南等地。
雅托噶现由五弦已发展到十九根弦。
据那仁格日乐老师说:道仍噶老人(现已90岁,最早在鲁艺学习)看过鄂尔多斯人使用的五、六根弦的蒙古箏;发展到10根弦的时候,筝体还不是很大,好多爱好者还可以在马背上,用柳条甩打和弦自弹自唱自娱自乐;发展到十二根弦箏时,弦的排列已经发生了大的变化(在后面的排列法中重点讲到)。
当时有个说法是:十二根弦表示十二个官位,不允许平民百姓使用此筝(见图);
贫民只能使用十根弦的筝。
地区分布也不尽相同,锡盟只有十二根弦,而伊克昭盟十弦、十二、三弦均有,乌兰察布盟使用十三弦、十四弦筝,锡林郭勒盟十二弦筝,云南丽江十四弦筝,呼市十九弦筝等。
现主要在鄂尔多斯草原和锡林郭勒草原一带流行。
鄂尔多斯草原还保留着祭祀成吉思汗的十二支古老的雅托噶曲;锡林郭勒草原的一些王府乐班,其雅托噶从元代传承至今,韵味古朴。
扎木苏就是王府弹奏雅托噶的能手,是扎木苏家族的第五代传人。
他曾在内蒙古艺术学校(现今内蒙古艺术学院)任教,培养了一批批雅托噶新秀,使雅托噶得以传承和发展。
雅托噶除用于王府乐班外,在民间也流行久远,深为牧民所喜爱。
王府和民间并存,并互相影响,特别是民间流行的十弦蒙古筝,在不断演奏当地民歌小调中形成雅托噶粗犷朴素的风格特色,是草原器乐音乐文化中又一个代表性乐器。
蒙古族人称雅托噶为——天乐。
所以,一些地区的蒙古族乐手演奏之前,都要祈祷、洗手,以示敬意。
现在,雅托噶随着社会的发展、听者的需求,已发展到了十六、十九根弦。
这里特别提到一位中国古筝届著名的演奏家、教育家、理论家娜仁格日勒老师。
娜仁格日勒:女、1939年出生于内蒙古兴安盟,蒙古族的骄傲。
她是建国后培养出的第一代蒙古族雅托噶演奏家、教育家和理论家,也是当代雅托噶的传承人,她从师于赵玉斋、曹正、扎木苏等中国古筝大师。
现任内蒙古大学副会长、中国北方草原音乐文化研究会常务理事。
为了挽救濒临失传的雅托噶,她从1985年起对雅托噶进行全面的改革,发展到了今天的十九根弦的雅托噶。
二、雅托噶的结构
雅托噶的结构、音阶排列、演奏风格等和汉族筝不同,是中国筝的一个流派。
古老的雅托噶:
改革后的十九弦雅托噶:
琴体多用整块木料挖制,盖拱形木板为面,长130-160厘米。
底之左、中、右各开“一”字形音窗,四周及琴面两端镶嵌云卷图案或全龙图像为饰。
张丝弦或羊肠弦,一弦一柱,移动弦柱可以调音。
按五声音阶定弦,,其音色粗犷、洪亮。
娜仁格日勒老师在改革中保留了原雅托噶的演奏风格和特点,具有浓烈而古老的蒙古民族风韵;并吸收了汉族古筝的许多优点,使之表现力更加丰富和完善。
由于,上述的改进,因此演奏的曲目也得到了扩大,并在演奏手法上也丰富了许多。
三、雅托噶的演奏技艺
雅托噶在演奏中,主要是用右手的大拇指托、劈和食指勾、挑等方式技巧,来演奏单声部乐曲。
而锡林郭勒盟民间艺人则除用大、食指八度、四度、五度应弦技巧外,还用大拇指上、下扫弦的方法达到加强力度、变换情绪、突出风格等效果。
伊克昭盟民间艺人则用大拇指和食指同时向同方向托挑的技巧,也演奏出八度、五度和音,起到了加强力度、变换情绪、突出风格之目的。
至于左手的按、揉、滑、颤等基本技巧,大致同于汉族古筝基本技巧相同。
(一)演奏十二根线雅托噶的运指范围分为三个音区
1.潮尔部:是指中部的音区部位。
在这一音区里最集中地发挥蒙古筝上特有的八度、五度、四度和音、和弦、应弦、扫弦等特殊的技巧。
2.边四:指的是雅托噶(高5)(高3)(高2)(高1)音区部位,也是蒙古筝中使用大拇指弹单音或装饰音的部位。
3.引三:即指雅托噶(低6)3 6音区部位,是使用食指弹单音或四度、五度和音的部位。
雅托噶运指范围是适应和演唱蒙古族调式音乐的需要而特定的三个音区划分。
这种排列有以下两个方便作用:
(1)弦音的距离关系上讲,使大拇指、食指两个指的拨弦运指具备了方便条件,因为蒙古筝的传统演奏技法是只用大拇指和食指两个指法技巧的。
(2)从和音、和弦排列关系等上看,对于蒙古筝在移柱转调上也提供了更便利的条件。
这样的排列法可以看出雅托噶的特殊排列定弦都是为了它能顺手地演奏独特的蒙古族调式音乐的表现力而摸索出来的运指方法。
演奏雅托噶时民间艺人大多数把指甲戴在手指的前面,但也有个别艺人把指甲戴在手指后面或不戴指甲。
雅托噶曲目的演奏中走马节奏使用频繁,主要用以表现骏马奔驰的形象,就如同牧人骑上骏马,在辽阔的草原上不紧不慢地奔跑着的情景。
(二)演奏十九根弦雅托噶的运指范围分为三个音区
由于弦的增加,破坏了原来的弦的排列法,所以,我们可以由里到外依次称之为:基本部分;潮尔部分(小潮尔、大潮尔);辅助部分。
四、雅托噶码子的排列法(雅托噶与汉筝对比):
雅托噶的码子不像汉族筝一样,弦码一一对应排开的,而是,根据需要特殊对应的。
例如,一号码子对应的是汉筝的第九根弦,并安置在辅助部分(共四根弦)的第一根弦(由高音到低音)的位置;第十二根弦从小潮尔的码子里选一个,并安置在辅助部分的第二根弦的位置;第十四根弦从大潮尔的码子里选一个,安置在辅助部分的第三根弦的位置;第十七根弦用本码即可,并安置在辅助部分的第四根弦的位置,既最外边。
其余弦由低号码子与剩余弦一一对应(由高音到低音的顺序)排开。
这样排列是为了和弦音的集中排列;也便于弹奏的各种技巧(扫、拨、敲等技巧)。
五、雅托噶的特殊定弦法
(一)先调相同音为原则。
(二)基础调D调音准必须好。
(三)码子往右移动音则高;往左移动音则低。
(四)定弦时先定dao音;其他类推。
(五)抓码子时,拇指、中指在弦的里侧;食指在弦的外侧。
(六)弦与筝头、筝尾是垂直的,否则码子不稳、音也会不准。
定完弦可以站在筝的一端,去观察弦是否与筝头、筝尾垂直。
(七)6与1和3与5之间距离宽一些,便于移动码子转调;纯四度出码子间距离更大一些,以便9、12、14、17根弦在最外侧插空对号入座。
最后,大二度、小三度、纯四度、纯五度排列,间距越来越大。
(八)第17根弦的码子置于最外侧,一定固定好。
(九)前四根弦由于细,最初定弦时,去掉码子定弦,定到一定程度,然后再放置好码子。
(十)定完弦后,固定调、首调各唱一遍:一是确定音准;二是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熟练使用固定调、首调唱名法)。
(十一)最后,把定好弦的雅托噶置于阴凉、干燥处,避免暴晒,否则会热涨或冷缩,而导致跑律。
六、雅托噶的特殊转调法
(一)五声和七声调号的对比及用途
1.五声调时用了“b”号是为了它本身的上属调的“mi”音;而七声调时用“#”号是为了它本身的上属调的“si“音。
2.五声调时用了“#”号是为了它本身的下属调的“do”音;而七声调时用“b”号是为了它本身的下属调的“fa“音。
(二)转调规律
1.#号调时:当一个调向它上属调转调时,那么,就要把本调的“mi”音的码子向右移动半个音;若这个调向它下属调转调,就要把本调的“mi”音的码子向左移动半个音。
2.b号调时:当一个调向它上属调转调时,那么,就要把本调“do”音的码子向左移动半个音;若这个调向它下属调转调,就要把本调的“do”音的码子向右移动半个音(见附页)。
3.转调实际应用:
(1)左手动码子,右手就压在码子右侧,用四指帮助提弦。
(2)左手抓码子时,拇指、无名指处在弦的里侧,食指、中指处在下根弦的上方和下方。
结语
综上分析,雅托噶的声音古朴、柔美,如同天籁之音;奏法丰富多样;琴弦排列奇特;定弦转调个性;体积小而轻,是便携式的乐器。
这样优秀的乐器即将濒临失传,我强烈呼吁本民族或其他民族的同胞,伸出援助之手,来挽救这蒙古族人称之为天乐的雅托噶吧!
参考文献
[1]额尔敦;雅托噶文献考;《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学报》 2011年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