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缺毋滥,别再给研究生“注水”

合集下载

硕士研究生招生现状及改进建议

硕士研究生招生现状及改进建议

硕士研究生招生现状及改进建议1. 引言1.1 当前硕士研究生招生现状当前硕士研究生招生现状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高等教育的普及,硕士研究生教育也逐渐受到重视。

每年都有大量本科毕业生报考硕士研究生,竞争异常激烈。

据统计,我国硕士研究生招生人数逐年增加,却仍然难以满足每位申请者的需求。

一些高校在招生过程中存在着信息不对称、选拔机制不公平、导师资源不均衡等问题,导致了很多优秀的申请者无法被正当评价和选择。

这种现状不仅影响了硕士研究生教育的质量,也影响了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稳定和发展。

亟需对当前硕士研究生招生现状进行深入分析,找出问题的根源,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以促进我国硕士研究生教育的长期发展和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1.2 问题存在的原因当前硕士研究生招生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部分院校在硕士研究生招生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程度的门槛过高或者过低的现象,导致了选才不准确的情况。

有的院校在招生中偏向于青睐应试能力强的学生,而忽视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部分导师在指导硕士研究生时存在指导不到位、不负责任的情况,导致了学生在研究过程中无法得到有效的帮助和支持。

学术研究能力培养不足、行业实践和创新能力培养滞后,也是当前硕士研究生招生存在问题的原因之一。

硕士研究生招生存在的问题主要是由于选拔机制不够科学、导师指导制度不够健全、学术研究和实践能力培养不足等原因导致的。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对硕士研究生招生现状进行深入剖析,提出切实可行的改进建议。

2. 正文2.1 加强学术研究能力培养加强学术研究能力培养是提升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关键环节。

当前硕士研究生在学术研究能力方面存在着普遍不足的问题,主要表现在缺乏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研究设计和实施能力较弱、学术论文写作能力欠缺等方面。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加强学术研究方法论的教学,培养学生系统性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通过开设相关课程,向学生介绍研究设计、数据收集和分析等基本方法,帮助他们建立科学的研究思维。

花钱买研究生名额真的假的

花钱买研究生名额真的假的

花钱买研究生名额真的假的近年来,随着国内研究生教育的迅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人选择攻读研究生学位,以提升自己的学术水平和职业竞争力。

然而,研究生招生竞争激烈,一些不法分子看到了商机,为有钱的人提供了以花钱买研究生名额的机会。

那么,这种现象真的存在吗?让我们来看看。

我们需要明确一点,研究生教育的核心价值在于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和创新思维。

研究生招生应该以公平公正为原则,不能因为金钱的介入而扭曲了这一原则。

然而,一些不法分子利用了这一点,打着“花钱就能上研究生”的旗号,向有钱人提供所谓的“研究生名额”。

那么,这些所谓的“研究生名额”是真的还是假的呢?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来审视这个问题。

考虑到研究生教育的本质是培养科研能力,任何一个拥有研究生学位的人都应该具备一定的科研素养和能力。

而这种能力是无法通过花钱买来的。

无论是研究生阶段的科研项目,还是毕业后的学术论文,都需要学生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和科研能力,而这些是无法通过金钱购买得到的。

因此,以花钱买研究生名额的说法是站不住脚的。

研究生招生是一个相对严格的过程,需要经过多个环节的考核和筛选。

无论是入学考试还是面试,都是通过评估学生的学术能力和潜力来选拔合适的研究生候选人。

而花钱买研究生名额的行为,无疑是对这一选拔过程的严重破坏。

如果有人通过金钱买到了研究生名额,那么就意味着其他有实力的学生可能因此失去了入学的机会,这是对公平竞争原则的极大伤害。

研究生教育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学生付出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而那些通过花钱买研究生名额的人,往往对研究生教育的价值和意义缺乏真正的认识。

他们可能只是追求一个学位的名头,而忽视了研究生期间的学术研究和科研能力的培养。

这样的人最终很难在学术界或职场上取得真正的成就,因为他们缺乏真正的学术素养和创新能力。

以花钱买研究生名额的说法是不可信的。

研究生教育应该以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和创新思维为目标,而不是通过金钱来换取学位。

同时,我们也要加强对研究生招生过程的监管,确保招生工作的公平公正,防止不法分子利用金钱干扰研究生教育秩序。

南邮研究生笔记曝光,每一页都是“血泪”,学校:所有人必须“禁口”

南邮研究生笔记曝光,每一页都是“血泪”,学校:所有人必须“禁口”

南邮研究生笔记曝光,每一页都是“血泪”,学校:所有人必须
“禁口”
国家的振兴离不开人才,在现代尤其如此。

国家的竞争就是人才的竞争,哪个国家拥有高科技人才多,哪个国家的科技实力就越强。

所以我们国家大力发展教育,提高国民综合素质。

但是教育队伍中也涌进了一批害群之马,他们压榨学生,侮辱学生的人格,造成学生走上不归路。

最近南邮研究生自杀的事情引起广发关注,南京邮电大学一名研三学生因为经常遭受导师的压榨、侮辱、无偿打工却还要赔偿实验室的费用,最终将实验室点燃自杀。

事情随着媒体的报道,更多的真相被挖了出来。

打开UC浏览器查看更多精彩图片
事情发生后,校内学生大多不知道此事情。

直到网上曝光“死者母亲楼顶哭泣”的视频后,才有学生直到。

学校对待此事情一直在踢皮球,甚至下令让学校及老师不得接受采访。

对学校人员下达“禁口令”,不准对外说此事。

<div '="">
打开UC浏览器查看更多精彩图片
很多网友说:选导师人品真的是第一位,选好导师三年幸福,选不好导师人生葬送。

很多考上研究生的学生,退学的也不在少数。

也有网友称:希望学校能够认真对待此事,不要对不起学生家长和社会的信任。

中科院院士:研究生应注重基础 勿急于做研究.doc

中科院院士:研究生应注重基础 勿急于做研究.doc

文章指出,许多大学现在片面强调教师的研究工作,追求成为研究型的大学,使得很多学有专长的教授、学者愿意教研究生的课程和指导研究生的论文,轻视本科教学,尤其是不愿教一、二年级的基础课程。

如果这些基础课的教学与训练不够理想,对同学今后的成长与发展会造成重大影响。

国外的优秀大学与过去国内的大学常常安排高水平、富有经验的教授担任一、二年级重要基础课程的教学工作。

文章强调,对大学课程的教学大纲与内容,不宜作很多统一规定,而要鼓励各学校与老师发挥各自的专长,参考与综合国际上同类课程教学与参考用书的优点,加以揣摩、消化并添加自己的心得、体会或者自己的研究成果,引起同学的兴趣,形成具有特色的课程。

文章说,同学们在大学一、二级阶段不仅要学好基础课的内容,受到严谨的训练,同时还要逐步适应大学里的学习模式。

大学课程里概念性、理论性的内容很多,我们就要认真思考、刻苦钻研、领会实质,让学习带上研究的性质。

大学课程不按一本教科书讲,我们就要记好笔记和自己找参考书阅读,增强自学能力。

在学习与钻研中,我们要学会如何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与解决问题。

当我们学习中还有多余的时间与精力时或者在暑假中,还可以选修一些课程,可以去听有关的学术讲座,开阔眼界,扩大知识面,活跃思想,起到借鉴作用。

文章还强调,研究生教育是培养人才的重要阶段。

现在研究生的发表论文压力太大,往往在一年级开始时就想到要做研究,这时能做的往往是比较狭隘、意义不大的问题,不需要许多预备的知识与工作。

另一个较普遍的问题是一些老师带的研究生人数很多,主要把他们作为科研的辅助人员使用,而从培养的角度考虑不够,更缺少一对一、耳提面授的深入交流与培训。

文章说,其实,每门现代科学都有了飞速发展,内容极其丰富,其中每一分支学科或研究方向都有自身以及相关的一些课程。

在学校里学术造诣很深的专家、学者讲授这些课程,这是十分难得的机会。

在研究生阶段,应该多修一些课程,将基础打得更加宽阔与扎实,这样以后才能做出涉及面较广、意义重大的研究成果。

最近论坛中许多人都在讨论研究生的招考.

最近论坛中许多人都在讨论研究生的招考.

最近论坛中许多人都在讨论研究生的招考、待遇、学位论文、就业等问题。

不过,是否报考都是大事,关系到一个人一生的发展,有许多问题是在考生决定是否报考研究生之前,就必须想清楚的。

草率地决定,不但浪费社会资源,受影响最大的还是你自己,很可能就影响你一生的命运。

在此老师将自己的一些心得与同学们分享一下,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

(1)为什么要考研?如果仅仅因为不好找工作,为了缓冲就业的话,那老师建议你还是不要考!因为现在研究生的就业压力并不比大学生小,有时甚至压力更大。

没有目的地去考研,就算考上了,糊里糊涂地很容易就把几年时光荒废过去。

还不如趁早到社会上去摸爬滚打为自己积累一份宝贵的经历,早日找到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

俗话说,热爱是最好的老师。

只有当你真正对某个学科、某个专业感兴趣,希望在这个学科里去探索,渴望做点学问,那么报考研究生就是一个正确的选择。

必须明白读大学和读研是有区别的:读大学是学知识,而读研则是做学问!如果你对做学问不感兴趣,如果你抱着只想拿个学位就走人的态度,那么老师建议你最好还是别要这个学位。

因为随着有关制度的逐步完善,不下真功夫想混个学位已经变得越来越困难,很可能到最后事与违愿,还不如当初就不来,浪费了几年宝贵的青春时光,你会后悔一辈子的!有一些同学,人非常聪明,但就是不知道自己到底想要什么,随大流考研,毕业好多年了还在那里彷徨,真的可惜了!只要你把大学四年的书本都好好读了,足够你去闯世界了,还有很多知识是需要在工作和创业的过程中慢慢学习慢慢掌握的。

闯世界的技能只能在“闯”的过程中学习和摸索,研究生导师只能教你做学问的方法,他们大多是书生,对外面的社会很陌生,不大可能指导你去闯世界的。

(2)你能吃苦吗?千万别把读研攻博看成是多么浪漫的事情,不要以为只要考上了就万事大吉了。

随着国家这几年的研究生扩招,考研并不是一件非常难的事情。

事实上,拿到录取通知书仅仅只是修行的开始,顺利读下来并最后拿到你梦想的硕士、博士学位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情。

硕士研究生学术不端行为的成因及对策研究

硕士研究生学术不端行为的成因及对策研究

硕士研究生学术不端行为的成因及对策研究一、概述硕士研究生作为高层次人才培养的重要阶段,其学术道德和学术规范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

近年来硕士研究生学术不端行为频发,不仅损害了学术研究的声誉和公信力,也严重影响了人才的培养质量和社会的发展。

深入研究硕士研究生学术不端行为的成因,提出有效的对策,对于维护学术生态、促进人才健康成长具有重要意义。

学术不端行为是指学术研究中违反学术道德、学术规范和学术纪律的行为,包括但不限于抄袭、剽窃、伪造数据、篡改研究成果等。

这些行为不仅违背了科学研究的本质,也损害了学术界的声誉和公信力。

对于硕士研究生而言,学术不端行为不仅影响其个人的学术发展,还可能对其未来的职业生涯产生负面影响。

硕士研究生学术不端行为的成因复杂多样,既有主观因素也有客观因素。

主观因素主要包括个人道德观念淡薄、学术态度不端正、急功近利等;客观因素则包括学术评价体系不完善、学术监督机制不健全、学术氛围不浓厚等。

这些因素相互作用,共同导致了学术不端行为的发生。

为了有效应对硕士研究生学术不端行为,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

加强学术道德教育,引导硕士研究生树立正确的学术道德观念,培养严谨的学术态度。

完善学术评价体系,建立科学、公正、合理的评价标准,避免过分追求短期效益和量化指标。

加强学术监督,建立健全的学术监督机制,对学术不端行为进行及时查处和惩罚。

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鼓励创新、交流和合作,为硕士研究生提供良好的学术环境。

硕士研究生学术不端行为是一个复杂而严峻的问题,需要我们从多个方面进行深入研究和探讨。

通过加强学术道德教育、完善学术评价体系、加强学术监督和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等措施,可以有效预防和减少学术不端行为的发生,为培养高素质人才和推动学术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1. 学术不端行为的定义与表现学术不端行为是指在学术活动过程中,违反学术规范、违背科学精神的行为。

这些行为不仅损害了学术研究的公正性、真实性和创新性,也破坏了学术界的声誉和公信力。

给研究生新生的一些经验和忠告

给研究生新生的一些经验和忠告

给研究生新生的一些经验和忠告这几天学校研究生新生开始陆续报道了。

受疫情影响,这一届研究生经历了从前无法想象的困难。

磨难出精英,相信这一届学生会人才辈出。

研究生的学习生活和大学生是截然不同的,有些经验、有些道理,研究生越早知道、越早明白越好。

下面这些心得体会,分享给研究生们听。

1、定个目标,读博or工作。

针对不同目标,才能做不同的研究生生涯规划。

决定读博,就好好搬砖做实验发文章;决定工作,就要抽出一定时间学技能、实习。

2、每天抽时间锻炼,身体是本钱。

3、别信任何人给你讲的所谓人生价值,、工作价值,尤其是画大饼的,拿到手的好处才是好处,画大饼是为了压榨。

4、在大课题组,大老板你基本见不着,决定你命运的是亲自带你的小老板或师兄。

5、少说话、多听别人说。

尤其是大组,关系复杂。

可能不小心就得罪人。

6、师兄师姐对你很重要,尤其是直接带你的。

7、多看文献。

科研从重复文献开始。

8、对自己负责,文章要跟你一辈子。

9、研究生,表面上是学生,实际上是工作。

研究生无同学,是同事10、学会拒绝别人。

11、不公平处处在,宽心。

靠自己发文章是真豪杰。

靠关系让别人带是本事。

没必要多想。

12、文章越多越好,越早越好。

13、导师决定上线,自己决定下线。

14、有时间多考几个证。

15、导师的利益和学生的利益有时候一致,有时候南辕北辙,要学会找到平衡点。

16、科研、读研,是一种工作。

可能你不喜欢,但你需要把它当做一项工作来看。

有兴趣最好,没兴趣也要完成工作。

17、读研,多交点朋友、攒点人脉。

尤其是打算留在本市工作的。

祝各位研究生学业有成。

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管理规定

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管理规定

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管理规定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家教育委员会(已更名)•【公布日期】1996.11.05•【文号】•【施行日期】1996.11.05•【效力等级】部门规章•【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正文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管理规定(1996年11月5日国家教育委员会发布)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以下简称硕士生)工作的管理,保证硕士生的入学质量和招生工作的顺利进行,特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高等学校和科学研究机构招收硕士生,是为了培养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制度,在本门学科内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具有从事科学研究、教学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能力,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的高级专门人才。

第三条招收硕士生应坚持德智体全面衡量、择优录取、保证质量、宁缺毋滥和按需招生的原则。

第四条招生单位及其学科、专业必须经国家教育委员会(以下简称国家教委)批准。

第五条招生对象主要为应届本科毕业生和本科毕业的在职人员。

第六条招收的硕士生分为:国家计划培养硕士生;国家计划定向培养硕士生;委托培养硕士生和自筹经费硕士生四种类别。

第七条招收硕士生的选拔办法分全国统一考试、单独考试、推荐免试三种。

全国统一考试分为初试和复试两个阶段,初试中部分考试科目由国家教委统一命题;对参加复试的初试成绩基本要求由国家教委确定,复试由招生单位自行组织。

单独考试是部分高等学校经国家教委批准为符合报名条件的在职人员单独组织的考试。

单独考试分笔试和面试。

笔试科目由招生单位自行命题。

推荐免试,是部分高等学校经国家教委批准按规定推荐本校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确认其免初试资格,由招生单位进行复试的选拔办法。

第八条硕士生按其学习方式分为全日制硕士生和在职兼读硕士生两种。

第二章管理机构及其职责第九条国家教委主管全国硕士生招生工作。

其职责是:(一)制定招生工作的方针、政策、规定和办法;(二)会同国家有关部门制定并下达年度招生计划,部署全国的招生工作,发布年度招生简章;(三)组织硕士生全国统一入学考试中全国统考科目的命题工作;(四)调查处理或授权有关部门调查处理招生工作中发生的重大问题;(五)组织开展招生宣传和科学研究工作。

研究生潜规则

研究生潜规则

研究生潜规则研究生潜规则,指的是研究生阶段存在的一些非官方规定和隐约默契,它们对于研究生的学业发展、学术交流、科研能力等方面有着一定的影响。

首先,研究生潜规则对于研究生的学业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在研究生期间,如果想要获得好的成绩,就需要遵守一定的规则。

比如说,在申报科研经费的过程中,老师推荐能够起到很大的作用。

因此,研究生往往会主动去帮助老师的科研项目,以换取老师的青睐与推荐。

其次,研究生潜规则对于学术交流起到一定的影响。

在学术会议上,往往有一些重要的座位是为知名学者预留的。

作为研究生,要想有机会和这些学者进行交流,就必须做好自己的准备工作,争取到这些受关注的位置。

此外,在出版论文方面也有一些隐约规定,比如很多期刊要求作者在投稿时先给予主编们适当的关注,这样在论文选择方面就能够获得一定的优势。

除此之外,研究生潜规则还影响了研究生的科研能力。

在科研过程中,老师往往会有重大项目,并会将这些项目分配给自己认为有能力的学生。

因此,研究生一方面要提高自己的能力,另一方面也要和老师建立良好的关系,以争取到更好的科研机会。

在实验室的工作中也有一些类似的规矩和默契,例如,提供实验材料的副本给老师或其他实验室成员。

然而,研究生潜规则也存在一些负面影响。

一方面,这些规则往往反映着一种权力不对等的状态,学生需要通过与老师的默契和谈判来获取更好的机会和待遇。

另一方面,这些规则也容易导致竞争激烈,学生之间为了争取有限的资源而产生利益冲突,容易引发短视的行为。

同时,过分追求潜规则也可能导致学术道德的缺失,例如不择手段地为了获得同行认可而篡改数据、抄袭他人研究成果等行为。

综上所述,研究生潜规则虽然存在一些负面影响,但对于研究生的学业发展、学术交流、科研能力等方面仍有一定的影响。

学生应该在遵守这些规则的同时,坚守良好的学术道德,注重自身能力的提高,以实现自身的发展目标。

搞砸研究生生涯的57个教训

搞砸研究生生涯的57个教训

搞砸研究生生涯的57个教训搞砸研究生生涯的57个教训在研究生生涯中,我们会面临各种各样的挑战和困难。

有时候,我们可能会犯一些错误或者犯下一些错误的决定,让整个研究生生涯变得更加艰难。

以下是我个人在研究生生涯中搞砸的57个教训,希望能够给即将进入或已经在读研究生的同学们一些参考和启示。

1.不要低估课程的难度。

研究生课程通常比本科课程更加深入和复杂,要做好充足的准备。

2.不要拖延学习。

及时开始准备和学习课程内容,不要一拖再拖。

3.不要过于依赖讲座内容。

除了听讲座,还需要自己查阅相关资料和进行深入研究。

4.不要过于关注分数和成绩。

研究生课程更加注重知识掌握和研究能力的培养,分数并不是唯一的评判标准。

5.不要过度追求完美。

有时候,完成好一个项目比追求完美更加重要。

6.不要只关注本专业的课程。

培养一些跨学科的知识和技能对于研究生生涯和未来的发展非常重要。

7.不要错过实习和实践机会。

实践经验比纸上谈兵更能够增加就业竞争力。

8.不要孤立自己。

与同学和导师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不仅有助于学术上的合作,也有助于心理上的支持。

9.不要怕表达自己的观点。

在学术讨论和研究中,积极参与并表达自己的观点是有益的。

10.不要疏忽学术道德。

遵守学术道德规范对于建立学术声誉是至关重要的。

11.不要忽视科研方法和技巧的培养。

研究生阶段是学习科研方法和技巧的重要时期。

12.不要停留在理论层面。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才能产生更有价值的研究成果。

13.不要忽视文献的重要性。

深入研究和阅读相关文献对于开展科研工作非常重要。

14.不要害怕提问。

有问题及时向导师和同学请教,不要自己摸索。

15.不要沉迷于社交媒体和手机。

保持专注和高效的学习状态。

16.不要忽视科研团队的合作。

合作与交流是推动科研工作的重要力量。

17.不要害怕参与学术会议和研讨会。

与学术界的交流和互动对于个人成长非常重要。

18.不要过度依赖导师。

要自己主动探索和解决问题,不要仅依赖导师的指导。

考研宁缺毋滥,别再给研究生“注水”

考研宁缺毋滥,别再给研究生“注水”

考研宁缺毋滥,别再给研究生“注水”教育部网站近日发布的《2016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规定》,提及硕士研究生招生应坚持按需招生、德智体全面衡量、择优录取和宁缺毋滥的原则。

从过去三年来的研究生招生规模看,我国的研究生规模还在继续增大,不过增幅有所放缓。

根据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2012年,我国研究生招生58.97万人,比上年增加2.95万人,增长5.27%;2013年,研究生招生61.14万人,比上年增加2.17万人,增长3.68%;2014年研究生招生62.13万人,比上年增加0.99万人,增长1.63%。

研究生规模增幅减少,表明我国教育主管部门控制研究生教育规模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在具体办学中,一些高校还有扩大研究生招生规模的冲动。

研究生招生要做到宁缺无滥,除了在招生中严格掌握录取标准外,更需要高校根据本校的办学定位与实力,理性确定招生规模。

总体上看,我国高校的研究生招生呈现冷热不均的“两极化”特点,985高校、211院校研究生招生比较“红火”,而非985、211院校的招生就有些“冷清”,常常需要靠调剂才能勉强招满。

由于报考生源不足,学校就有降低录取标准的冲动。

对此,教育部明确规定“对破格复试、参加专项计划、享受初试加分或照顾政策的考生相关情况,在公布考生名单时应进行说明”,同时限制调剂的条件。

但这种做法,总不是长久之计。

一些高校在研究生招生中遇冷,除了考生希望通过考研改变自己的“学历身份”外,更重要的原因是,这些学校的研究生教育还没有形成特色,难以对考生构成吸引力。

这需要这些高校针对招生情况进行办学上的反思。

其一,本校是否有必要进行研究生教育?有些院校把拥有多少硕士点和博士点,作为办学上水平、上层次的重要指标,这导致学校定位模糊,跟在一批研究型大学之后“亦步亦趋”。

其实,大学并不一定要举办研究生教育,世界上很多知名的文理学院,就没有研究生教育,但一流的本科教学足以让学校蜚声海内外。

一些本科教育还存在诸多问题的高校,就追求研究生教育的规模,招生不理想实属意料之中。

研究生扩招,如何保障培养不“注水”

研究生扩招,如何保障培养不“注水”

研究生扩招,如何保障培养不“注水”作者:李亚东毛安竹来源:《教育家》 2020年第26期文|李亚东毛安竹教育部计划2020年扩招硕士生18.9万名,这一消息引发社会广泛热议。

其中,“高校有没有扩招承载力”“培养是否会‘注水’”“学历是否会贬值”成为大众较为担忧的问题。

扩招动因重点在于高等教育内涵提升“适应并促进”社会和人的发展,是办教育的两大基本规律。

面对我国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对高层次创新人才的渴求,高等教育主动应变求变进行供给侧改革是大势所趋。

今年硕士生扩招18.9万,相对于我国高等教育每年招生近千万人的体量算不上规模扩张,但其为高等教育结构变化和内涵提升带来的意义却十分深远。

第一,研究生扩招是我国创新型国家建设的内在要求——实现“三个转变”呼唤创新人才辈出。

研究生教育应当积极主动地应变求变,为创新型国家建设进行人才储备,尤其需要对当前国家在医疗健康、基础科研、人工智能方面人才紧缺的现状做出应急反应,为我国由制造业大国向创新型强国升级提供人才资源。

第二,研究生扩招推动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结构性调整——由“金字塔”型走向“橄榄”型。

我国高等教育在大专、本科、硕士、博士等层次结构上始终呈现“金字塔”型,这与我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和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对高层次创新人才的需求很不相称。

我国高等教育不仅需要“做大”,更需结构层次“调高”。

这是我国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新常态下对高等教育体系结构调整的必然要求。

第三,研究生扩招促进我国高等教育质量观转变——坚持“能力为本”,走出“教育过度”的误区。

以往“知识本位、学问主体、学术至上”的质量观,相对于快速发展变化的社会行业和职业岗位,所学知识既有“过剩”也有“不足”。

大众化和普及化的高等教育与现代社会科技发展联系更加紧密,坚持“能力为本”,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创新创业人才,是现代高等教育新的质量观,也是我国研究生教育改革的核心任务。

问题分析正视资源不足,把握培养目标,防范质量风险在教育与社会双向“适应并促进”的互动关系上,社会的快速发展难免出现教育供给“失衡”现象,这正是推动教育改革发展的强大动力。

弘扬科学精神,杜绝“注水猪肉”

弘扬科学精神,杜绝“注水猪肉”

目 , 前 我国大学的 SS T 教育 比不上中小学 SS T 教育。其主要表现在没有正式 SS T 教材和专门的教师队伍等 , 这些都直接或间接地制约研究生综合素质培养。为此 , 需要改革 目前的研究生教育体制 , 借鉴外 国的先进经 验, 开展 SS T 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 以便有效地培养研究生的综合素质和 自主创新能力, 为建设创新 型国
的自主创新能力。() 9实现从评价结果 向评价过程的转变 , 注重对研究生 的学 习能力和方法 、 态度 、 情感 、 表 现和实践能力等方面的综合评价, 建立符合研究生成长规律的多元性评价体系。(O 在研究生从事科学研 1)
究期间, 定期或不定期地与他们就 自己的认识和体会进行座谈 , 解决他们在实际认识科学技术与社会关系方 面所 遇到 的问题 。 总之 , 培养研究生综合素质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 开展 SS T 教育则是实施这项系统工程的重要途径 。
概念。它特指由衣原体和支原体感染而引起的, 类似于肺炎但 又不具有通 常的肺炎症状 的疾病 。由于这种 疾病不具有寻常肺炎的那种典型性 , 所以把它叫做“ 非典型性肺炎” 。从我 国广东起源 的严重急性流行性呼
吸道感染综合症 , 已查明与由衣原体和支原体感染而引起的非典型性肺炎是不 同的两种疾病 , 现 它们具有不
深入的文献姑且不去追究。在我的书架上, 至今保 留有一本 18 年 由南京大学 , 94 四川大学等联 合编写 , 高等教育出版社 出版的《 普通生物学》 教材。18 96年报考浙江大学科学思想史方 向攻读硕士学 位研究生的
时候 , 我曾经用它来作为生物学课程复习的主要参考书。在这本教材的第 33 , 1 页 就有“ 非典型性肺炎” 这个
同的诊断标准。就病理而言 , 后者是由“ 萨尔斯冠状病毒” 感染引起的。我国医学界把一种新发现的疾病 , 用

研究生被导师压榨

研究生被导师压榨

研究生被导师压榨研究生被导师压榨近年来,研究生教育的普及让越来越多的学生选择攻读硕士学位。

然而,在某些情况下,研究生可能会面临被导师压榨的问题。

这种情况下,导师可能过度要求研究生,并给予他们过重的学术负担。

下面,我将分析研究生被导师压榨的原因,并提出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

首先,研究生被导师压榨的原因之一是导师的个人利益驱动。

一些导师为了追求学术荣誉、研究经费或职位晋升等目标,可能会过度要求研究生,将自己的任务和责任转嫁给他们。

导师在学术界的竞争中存在巨大的压力,因此会将这些压力转嫁给研究生,进而压榨他们。

其次,研究生被导师压榨的另一个原因是学术环境的竞争性。

在当前科研的竞争环境下,导师需要通过研究成果来证明自己的能力和实力。

为了能够在学术界取得突破和发展,导师往往会要求研究生进行更多的实验、文献阅读和数据分析,以期获得更多的突破和发表。

研究生在这种情况下被迫承担更多的工作量,甚至忽略了自己的休息和生活需求。

然而,研究生被导师压榨不仅对研究生本人的身心健康造成了负面影响,而且也会对他们的学术研究产生不良的影响。

过重的学术负担可能导致研究生出现学术疲劳,降低了他们的研究热情和创新能力。

而没有充足的时间和资源用于探索和深入研究某一问题,研究生难以取得实质性的研究成果。

长期下去,这种压榨也会使研究生失去对学术研究的热情,甚至产生畏惧和抵触情绪。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首先,研究生需要与导师沟通,明确各自的目标和责任。

双方应该协商并制定合理的学习和研究计划,明确双方的工作边界和责任,避免过度压榨的情况发生。

其次,研究生可以主动寻求其他老师或学长学姐的帮助,争取多方面的支持和指导,分担导师给予的压力。

此外,学校和相关部门也需要加强对研究生的监管和教育,确保导师不滥用权力和压榨研究生。

总之,研究生被导师压榨是一个存在的问题,给研究生的发展带来了负面影响。

通过加强与导师的沟通、寻求他人的帮助以及学校的监管,可以减少研究生被压榨的情况。

研究生学术不端

研究生学术不端

研究生学术不端研究生学术不端是指在研究生阶段,学术行为不符合科研道德规范的行为。

这种行为严重扰乱了学术环境,损害了研究生个人形象和科研机构的声誉,对于科研事业的健康发展产生了负面影响。

首先,研究生学术不端表现为抄袭和剽窃。

抄袭是指将他人创作的研究成果或是他人的文章全篇、部分复制、翻译或改写成自己的研究成果,并在学术报告或论文中将其宣称为自己的创造。

剽窃则是指将他人的研究成果或是学术文章的自己的,并刻意删除或改变原文中的标识或引用信息,以掩盖来源。

这种学术不端行为严重损害了学术界的诚信原则和对他人知识贡献的尊重,不仅剽窃者的学术水平无法得到提升,也会对被抄袭者的努力和成果造成侵犯。

其次,研究生学术不端还表现为数据造假。

数据造假是指在研究中恶意篡改或捏造数据、结果或图表,以使得研究结论更符合自己的预期或者更有说服力。

这种行为不仅违背了科学的基本原则,也对真实的研究结果和数据产生了严重的误导和歪曲,误导他人的研究方向和科研决策,给整个学术界带来负面影响。

数据造假的发现不仅会使研究生的学术声誉受损,也会引起对其研究成果真实性的怀疑,严重的情况下还可能导致其研究生涯的终止。

此外,研究生学术不端还包括对同行评审程序的欺骗和操纵。

同行评审是科学界对研究成果真实性和质量的重要审查程序,然而部分研究生通过不正当手段干预、操纵或欺骗同行评审程序,以获得更多的发表机会或研究资金。

这种行为不仅破坏了学术的公正性和严肃性,也削弱了同行评审的科学价值和可信度,对学术界造成了极大的伤害。

为了防止研究生学术不端,除了加强学术道德教育和引导学生明辨是非、树立正确的学术观念外,学术机构和导师也应该有更加严格和完善的监管机制。

对于学术不端行为,应严肃追责,并对其后果进行必要的处罚。

同时,要加强科学诚信文化建设,提高学术界对学术不端行为的警觉性和抵制力,共同营造诚信守法的学术环境。

“研究生泛滥成灾”当反思教育积弊

“研究生泛滥成灾”当反思教育积弊

行成本,后者是医生和医院利用信息优势,尽可 能多开药、多提供医疗服务的逐利激励,这也是 各国医改面临的共同问题。另一个原因是只看表 面,只看到“以药养医院”,没看到“以药养医生”。 以药养医院容易解决,取消药品加成就基本可以 实现,但是要解决“以药养医生”,不能仅仅从 药品政策入手,也不能仅仅从医疗价格入手,而 必须结合医院补偿机制、医生人事制度等一系列 配套综合改革“建机制”,尤其是要解决医生的 收入机制问题。
当前人才结构与产业结构发展不平衡,人才 浪费的问题突出。研究生虽然学历层次高,但是 由于目前研究生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之间存在结 构性失衡的矛盾,导致研究生没有从事与其学历、 专业相适应的工作。另外,师资队伍建设并没有
同步跟进,高校学术腐败、导师把研究生当作廉 价劳动力的情况比较普遍。教育部副司长黄宝印 曾坦言,博士培养面临着规模和数量较大但质量 严重不足的问题。数据显示,我国每位博导平均 带 5.77 名博士,比例远远高于国外大学。这就是 佐证。
研究生教育质量下降,就业不理想,研究生 俨然成了一块注水猪肉。若高校为了暂缓就业压 力,继续扩招研究生,显然不可取。“大学之谓, 非大楼也,乃大师也”。大学房子越盖越豪华, 甚至参与房地产开发,建造五星级酒店。大学精 神不断沦落,值得反思。显然,改良高等教育生态, 主动适应社会需要,研究生教育应由追求数量向 注重质量华丽转身,显得迫切而必要。如果不下 力气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调整学科、产业结构, 一味扩招研究生应对就业难,缓冲以后可能会造 成更大的就业矛盾与社会问题。
有话要说
“研究生泛滥成灾”当反思教育积弊 撰文/ 叶祝定果表 示,中国的研究生规模必须控制,在过去 10 年间, 中国研究生规模增长了约 10 倍,但中国真的需 要这么多研究生吗?那么多工作岗位真的需要研 究生学历的人才能干吗?可以说,研究生群体已 经泛滥成灾。

研究生注意事项

研究生注意事项

研究生注意事项
哎呀呀,亲爱的研究生们!攻读研究生可不是一件轻松的事儿,这里面的注意事项可多着呢!
就说学术研究吧,那得像挖掘宝藏一样用心和专注呀!可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比如说,选课题的时候,千万别随随便便,这就好比给自己选一条未来的道路,得深思熟虑!阅读文献,那更是不能马虎,要广泛涉猎,这就像给自己的知识库不断添砖加瓦。

再说说和导师的沟通,这可太重要啦!别总是等着导师来找你,要主动汇报进展,就像和亲密的伙伴分享秘密一样。

导师的指导,那可是宝贵的财富,一定要虚心接受,可别自以为是哟!
还有啊,参加学术会议,那是拓展视野的好机会!不能错过,要积极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就像战士在战场上展现自己的英勇一样。

论文写作的时候,可别抄袭拼凑,这是学术的大忌!得用自己的智慧和努力,就像艺术家精心创作一幅杰作。

实验数据,那得保证真实可靠,这就像盖房子的基石,不能有半点虚假。

哎呀呀,研究生生涯可不简单,这可不是闹着玩的。

要时刻保持热情和专注,就像追逐梦想的勇士,永不放弃!只有这样,才能在学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收获满满的成果呀!。

老师斥学生

老师斥学生

老师斥学生:现在不听课考研请人辅导不是犯贱么原标题:4000余字网文痛斥学生这会儿不听,考研之前再花着高价找老师辅导那些刚刚学完的课程,这不犯贱么?你们这群人,连最基本的规范和规则,都要靠着严厉的惩罚才能遵守,稍微管得松立刻露出散漫和混球的本性来,这样的人也配民主?也配拥有权利?想想自己现在什么样?花着爹妈省吃俭用的血汗钱,跑到大学里来开个四年的大Party,将来毕业了嘛本事都没有找不到工作,还得爹妈拉下一张老脸到处低声下气求人给你找个单位……年轻的时候你尽可以孟浪,反正出来混的早晚都要还。

这老师是敢于直言还是太偏激?这是对当下不良现象的揭露?这些问题究竟是谁的责任?这事你怎么看?近日,某音乐学院一老师在网上发帖,犀利吐槽学生种种“劣迹”,甚至爆了粗口,有网友说,老师吐槽有理,“说出了心里话”;也有网友认为老师言辞偏激,小题大做。

编者认为,这位老师4000多字的“吐槽”实在是“忍无可忍,无需再忍”的激情之斥。

今天,我们全文刊登,未删其中不雅字句,是想将这位老师的真情实感最直接地呈现给读者。

此文作者,本报多方核实,暂未取得联系。

其实,作者是谁,也许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写了什么,更重要的是,大学校园里是否真如其所言。

我们不由得向这位作者表示敬意,因为他从一个我们并不常见的侧面,让我们看到或意识到,在我们引以为豪的孩子身上,所欠缺的,所失去的,所变形的……而且,我们有一种庆幸,师之所传,不只是循循善诱的“解惑”,也需要痛斥之后的猛醒!本人今日在课堂上史无前例地对音教系的同学发飙,事后陆续有同学与我探讨某些观点,考虑到某些人令我不能理解的低下理解力以及转头就把这样的话记成了那样的话,特总结如下,另附平时对学生的观点若干,请大家务必对号入座。

你们自己瞧瞧自己那副样。

整天抱怨专业课老师欺负你、班主任老师欺负你、辅导员老师欺负你,想过为什么吗?欺负你怎么了?哪个欺负你的人,你不是恭恭敬敬跟个三孙子似的?逼你送礼的,你是不是送了?逼你干活的,你是不是干了?知道为什么欺负你吗?因为只有欺负你,才能换来你毕恭毕敬。

导师压榨研究生

导师压榨研究生

导师压榨研究生
导师是研究生阶段最为重要的指导者和师长,他们在学术上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有些导师在与研究生合作过程中会出现压榨的现象,对研究生施加过度的压力和要求,这种行为不仅对研究生的身心健康造成负面影响,也不利于科研工作的进行。

首先,导师压榨研究生会导致研究生心理压力过大。

在科研领域中,研究生要负责完成大量的研究项目和论文撰写,并且在导师的要求下不断提高自己的学术水平。

如果导师过度要求研究生,要求他们达到过高的要求,就会给研究生带来极大的心理压力。

长期以往,可能会导致研究生产生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影响他们的工作和生活质量。

其次,导师压榨研究生会降低他们的创造力和研究激情。

研究工作需要一定的自由度和灵感,而过度严格的要求和压迫会使研究生感到束缚和局限。

他们可能会过分担心导师的评价和批评,而失去了对科研的热情和创造力。

研究生的创新思维和能力都需要有一个积极、宽松的环境来培养,而导师的过度压力可能逆向影响这一点。

最后,导师压榨研究生也可能对他们的职业发展产生负面影响。

研究生阶段是培养科研人才的关键阶段,如果导师只看重研究生能否完成任务,而忽视了他们的个人能力和发展,那么研究生的职业发展可能会受到严重影响。

在这种情况下,研究生可能会变得被动和消极,缺乏对自己研究方向的热情和探索精神。

这对于科研人才的培养和创新能力的形成都是不利的。

综上所述,导师压榨研究生是一种不被推崇的行为。

导师和研究生应该是互相尊重、互相信任的关系,导师应该为研究生提供良好的学术指导和个人发展的支持。

只有这样,研究生才能够在健康的环境下全面发展,为学术研究和科学创新做出更大的贡献。

研究生分流淘汰机制

研究生分流淘汰机制

研究生分流淘汰机制研究生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培养高层次人才、推动科技进步和创新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随着研究生招生规模的扩大和学术竞争的加剧,研究生教育质量面临着诸多挑战。

为了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本文将介绍一种研究生分流淘汰机制,该机制将综合考虑多个方面对研究生进行评估和分流。

一、学术不端行为学术不端行为是指违反学术规范、弄虚作假、抄袭剽窃等行为。

对于存在学术不端行为的研究生,学校将采取相应的处罚措施,包括警告、记过、开除等。

同时,学校还将向相关学术机构和期刊杂志社通报情况,以维护学术公正和学术秩序。

二、学术研究能力学术研究能力是研究生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

学校将通过课程学习、科研项目参与、学术论文发表等方面对研究生进行学术研究能力的评估。

对于学术研究能力不足的研究生,学校将对其进行指导和帮助,必要时将进行分流淘汰。

三、课程成绩课程成绩是衡量研究生学习成果的重要指标之一。

学校将根据研究生的课程成绩进行评估和分流。

对于课程成绩不合格的研究生,学校将要求其重修或补考,直至达到要求。

四、导师评价导师是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重要指导者。

学校将通过导师的评价对研究生进行评估和分流。

导师将对研究生的学习态度、科研能力、综合素质等方面进行评价,并将评价结果作为分流淘汰的参考依据之一。

五、同行评审同行评审是评估研究生学术水平的重要方式之一。

学校将组织同行专家对研究生的学术成果进行评审和评估。

对于同行评审结果不佳的研究生,学校将对其进行指导和帮助,必要时将进行分流淘汰。

六、学术道德与诚信学术道德与诚信是研究生教育的基本要求之一。

学校将通过课程学习、科研项目参与、学术论文发表等方面对研究生进行学术道德与诚信的评估。

对于违反学术道德与诚信的研究生,学校将采取相应的处罚措施,包括警告、记过、开除等。

七、社会实践表现社会实践是研究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学校将通过社会实践表现对研究生进行评估和分流。

对于社会实践表现不佳的研究生,学校将对其进行指导和帮助,必要时将进行分流淘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凯程考研集训营,为学生引路,为学员服务!
第 1 页 共 1 页 宁缺毋滥,别再给研究生“注水”
教育部网站近日发布的《2016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规定》,提及硕士研究生招生应坚持按需招生、德智体全面衡量、择优录取和宁缺毋滥的原则。

从过去三年来的研究生招生规模看,我国的研究生规模还在继续增大,不过增幅有所放缓。

根据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2012年,我国研究生招生58.97万人,比上年增加2.95万人,增长5.27%;2013年,研究生招生61.14万人,比上年增加2.17万人,增长
3.68%;2014年研究生招生62.13万人,比上年增加0.99万人,增长1.63%。

研究生规模增幅减少,表明我国教育主管部门控制研究生教育规模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在具体办学中,一些高校还有扩大研究生招生规模的冲动。

研究生招生要做到宁缺无滥,除了在招生中严格掌握录取标准外,更需要高校根据本校的办学定位与实力,理性确定招生规模。

总体上看,我国高校的研究生招生呈现冷热不均的“两极化”特点,985高校、211院校研究生招生比较“红火”,而非985、211院校的招生就有些“冷清”,常常需要靠调剂才能勉强招满。

由于报考生源不足,学校就有降低录取标准的冲动。

对此,教育部明确规定“对破格复试、参加专项计划、享受初试加分或照顾政策的考生相关情况,在公布考生名单时应进行说明”,同时限制调剂的条件。

但这种做法,总不是长久之计。

一些高校在研究生招生中遇冷,除了考生希望通过考研改变自己的“学历身份”外,更重要的原因是,这些学校的研究生教育还没有形成特色,难以对考生构成吸引力。

这需要这些高校针对招生情况进行办学上的反思。

其一,本校是否有必要进行研究生教育?有些院校把拥有多少硕士点和博士点,作为办学上水平、上层次的重要指标,这导致学校定位模糊,跟在一批研究型大学之后“亦步亦趋”。

其实,大学并不一定要举办研究生教育,世界上很多知名的文理学院,就没有研究生教育,但一流的本科教学足以让学校蜚声海内外。

一些本科教育还存在诸多问题的高校,就追求研究生教育的规模,招生不理想实属意料之中。

其二,学校举办的研究生教育,是否具有特色?作为非985、211院校,举办研究生教育,要与985、211高校竞争,只能凭借教育的质量和特色。

我国非985、211高校的研究生教育,有相当部分是专业硕士,这是能体现学校的办学优势的。

可是,在专业硕士教育方面,办出特色的学校却不多,不能让考生一提起某所学校,就想到它的某一个专业是在全国名列前茅。

只有坚持学校的办学定位,追求办学的特色和高质量,才能真正做到招生的宁缺毋滥,以及培养的高标准。

我国不少高校习惯追求“高大全”,把研究生教育作为学校办学上水平的追求,根源在于对大学的评价主要是行政评价,而行政评价过于功利,这导向学校办学者急功近利,忽视学校内涵发展。

这都要求大学在获得充分办学自主权的同时,在内部推进学术自治、教授治校,由教授委员会、学术委员会来负责学校的教育发展战略,制定招生和培养标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