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求职心理问题研究

合集下载

大学生就业心理

大学生就业心理

大学生就业心理大学生就业心理分析及应对策略一、引言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大学生就业问题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面对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普遍存在一定的心理压力。

本文旨在分析大学生就业心理现状,探讨其影响因素,并提出相应的应对策略,以期为大学生顺利就业提供参考。

二、大学生就业心理现状1.焦虑心理: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普遍存在焦虑心理,担心找不到理想的工作,对未来充满担忧。

2.盲目从众心理:部分大学生在求职时缺乏主见,容易受到他人影响,盲目跟风,导致就业选择失误。

3.自卑心理:部分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由于自身条件不足或对自身能力缺乏信心,容易产生自卑心理。

4.依赖心理:部分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过度依赖父母、亲戚和朋友,缺乏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短期行为心理:部分大学生在求职时过于关注眼前利益,忽视长远发展,容易导致职业规划不明确。

三、大学生就业心理影响因素1.家庭因素:家庭经济状况、父母期望、家庭教养方式等因素对大学生就业心理产生重要影响。

2.学校因素:学校教育质量、专业设置、就业指导服务等对大学生就业心理产生一定影响。

3.社会因素:就业政策、市场需求、社会舆论等对大学生就业心理产生较大影响。

4.个人因素:性格特点、能力水平、心理素质等对大学生就业心理产生直接影响。

四、大学生就业心理应对策略1.提高自身素质:大学生应努力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增强就业竞争力。

2.调整心态:大学生应树立正确的就业观,调整心态,降低期望值,以积极的心态面对就业挑战。

3.增强心理素质:大学生应加强心理素质训练,提高抗压能力,以适应求职过程中的各种挑战。

4.做好职业规划:大学生应结合自身兴趣和发展方向,做好职业规划,明确就业目标。

5.拓宽就业渠道:大学生应充分利用校内外资源,拓宽就业渠道,提高就业成功率。

6.积极参加实习:大学生应积极参加实习,积累工作经验,提高自身职业素养。

7.寻求心理支持: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可寻求家人、朋友和专业人士的心理支持,缓解心理压力。

当代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当代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当代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及其影响因素研究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大学生就业问题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然而,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却越来越突出,影响着他们的就业能力和职业发展。

本文以当代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为例,分析了其影响因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研究结果可为相关人员和机构提供参考。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心理;影响因素;解决措施;就业能力;职业发展引言:就业是人们生活中极为重要的一环,对于大学生来说更是如此。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的进步,大学生就业面临着越来越大的挑战。

然而,当前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越来越突出,成为阻碍他们实现就业目标的主要因素之一。

在这种背景下,研究当代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及其影响因素,探讨解决措施,对于促进大学生就业和职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概述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高等教育的大规模扩张,大学生就业已经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社会问题。

然而,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面临着诸多心理问题,如就业焦虑、自我价值感缺失、职业定向困惑、职业适应不良等。

这些问题直接影响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和职业发展,严重影响其身心健康和社会形象。

同时,随着就业市场的竞争加剧和就业形势的不稳定,大学生的就业问题也愈加严峻。

因此,研究当代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及其影响因素,对于帮助大学生解决就业问题,提升其就业竞争力和职业发展意义重大。

二、当代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的影响因素1.缺乏完善的法律保障体系缺乏完善的法律保障体系是当代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的一个主要影响因素。

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可能面临招聘歧视、劳动合同违约等问题,缺乏有效的法律保障,这会增加大学生的不确定性和就业压力,严重影响他们的就业能力和职业发展。

2.就业信息传递慢就业环境多样复杂另一个影响当代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的因素是就业信息传递不及时和就业环境的多样复杂。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变化,就业市场越来越复杂,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难以获取最新的就业信息和动态,这会影响他们的求职策略和应对能力。

大学生就业焦虑及其应对策略研究

大学生就业焦虑及其应对策略研究

大学生就业焦虑及其应对策略研究目录一、内容描述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研究目的与问题 (2)二、大学生就业焦虑现状分析 (3)1. 就业焦虑概念界定及特点分析 (4)2. 大学生面临就业压力现状描述 (5)3. 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的焦虑表现 (6)三、大学生就业焦虑的影响因素研究 (7)1. 社会环境因素分析 (8)(1)经济形势变化对大学生就业影响 (10)(2)就业市场竞争激烈程度分析 (10)(3)社会支持与就业期望差距研究 (12)2. 学校教育因素分析 (13)(1)专业课程设置与市场需求匹配程度研究 (14)(2)高校就业指导服务现状分析 (15)(3)校园文化与就业焦虑关系探讨 (16)3. 个人因素与就业焦虑关系研究 (17)一、内容描述本文旨在深入探讨大学生就业焦虑现象,并分析其产生的原因,进而提出有效的应对策略。

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和就业市场的竞争日益激烈,大学生就业焦虑已成为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

这种焦虑不仅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还可能对其学业和未来发展产生负面影响。

文章首先分析了大学生就业焦虑的主要表现,包括对就业前景的过度担忧、对自身能力的怀疑以及对未来职业规划的迷茫等。

从社会、学校、个人三个层面深入剖析了导致就业焦虑的原因,如经济压力、就业市场竞争、教育体制弊端以及学生自身因素等。

在提出应对策略时,本文综合运用了心理学、教育学和管理学的理论和方法,提出了针对性的解决方案。

主要包括:加强就业指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减轻学生就业的经济压力;鼓励创新创业,拓宽学生的就业渠道等。

1. 研究背景与意义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教育水平的不断提高,大学生的数量逐年增加,就业市场竞争日益激烈。

这种环境使得大学生就业焦虑问题愈发凸显,成为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和学业发展的突出问题。

就业焦虑不仅会导致大学生出现情绪低落、抑郁等心理问题,还可能影响其学习动力和职业规划,甚至对其未来发展造成阻碍。

研究大学生的主要心理问题与产生原因

研究大学生的主要心理问题与产生原因

研究大学生的主要心理问题与产生原因一、主要心理问题1. 学业压力大学生面临巨大的学业压力,学习任务繁重,考试竞争激烈,有很多学生因为追求高分而感到焦虑和紧张。

尤其是一些专业课程更是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来应对。

长期处于学业压力下,有些学生会出现丧失学习动力、自卑感加重等问题,甚至可能引发严重的心理疾病。

2. 生活适应问题大学生从家庭环境转变到学校环境,需要适应新的生活方式和社交圈子。

一些学生在适应过程中会遇到困难,比如孤独感、交友难、与室友相处不适等问题。

这些问题会影响他们的心理健康,甚至引发抑郁和焦虑症状。

大学生毕业后要面临就业的压力。

在就业市场竞争激烈的情况下,一些学生因为找不到满意的工作而感到焦虑和挫折。

长期的就业压力会严重影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甚至导致自我怀疑和自卑情绪。

4. 恋爱问题大学是人生中一个重要的恋爱阶段,但是在恋爱中也会出现一些问题。

比如恋爱关系不稳定、恋情破裂、恋爱引发的家庭矛盾等都有可能造成大学生心理问题的产生。

一些学生由于恋爱问题而产生烦恼和困扰,甚至导致心理健康问题。

5. 沟通问题大学生在成长过程中会遇到很多的沟通问题,比如与家人的沟通、与老师的沟通、与同学的沟通等。

如果大学生在沟通上遇到问题,就会影响他们的心理健康,容易引发攻击性、孤独感等问题。

二、产生原因1. 父母教育方式大学生的心理问题与家庭教育方式有着密切关系。

一些父母对孩子过分关注,期望孩子在学习和生活中完美无缺,这样的孩子在长大后会有更大的焦虑和压力感。

相反,一些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方式过于放任,孩子的自我约束意识较弱,也容易产生心理问题。

2. 社会环境大学生的社会环境也是导致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之一。

社会竞争激烈、就业压力大、生活节奏快等因素会对大学生的心理造成一定的冲击。

当大学生在适应这样的社会环境时,会感到一定的困惑和焦虑,从而产生心理问题。

一些学校对学生的教育方式可能太过注重考试成绩,忽视了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心理健康。

求职者心理分析

求职者心理分析

求职者心理分析在现代社会,求职者心理分析是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随着社会竞争的日益激烈,求职者们在求职过程中所表现出的心理状态和心理特征也备受关注。

本文将从求职者心理分析的角度出发,探讨求职者在求职过程中可能面临的心理挑战和应对策略。

首先,对于大多数求职者来说,面对就业压力和竞争压力,他们往往会感到焦虑和紧张。

在求职过程中,他们需要面对各种形式的面试和测试,这些过程可能会让他们感到不安和担忧。

尤其是对于毕业生来说,他们面临着找不到工作、就业岗位不符合期望等问题,这些都会给他们带来心理上的困扰。

其次,求职者在求职过程中还可能面临自我怀疑和自我否定的情绪。

在经历了多次面试失败或者得不到心仪工作的情况下,一些求职者会开始怀疑自己的能力和价值,产生消极情绪。

他们可能会觉得自己不够优秀,不够有竞争力,从而陷入自我否定的情绪中。

另外,一些求职者可能会面临选择困难和职业迷茫的问题。

在职业发展的道路上,他们可能会遇到不确定性和犹豫,不知道自己应该选择什么样的职业方向,不清楚自己的职业目标和职业规划。

这种迷茫和困惑会给他们带来心理上的困扰,影响他们的求职过程和职业发展。

针对以上问题,求职者可以采取一些心理调适的方法来缓解压力和解决困扰。

首先,他们可以通过自我认知和自我了解来增强自信心,相信自己的能力和价值,树立积极的心态。

其次,他们可以通过与他人交流和沟通来寻求支持和帮助,获得他人的建议和意见,从而更好地应对求职过程中的挑战。

此外,他们还可以通过参加一些心理辅导和职业规划的培训课程,提升自己的心理素质和职业技能,更好地适应职场的挑战。

总的来说,求职者心理分析是一个复杂而又重要的课题。

在现代社会,求职者们需要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心理调适能力,才能更好地应对求职过程中的各种挑战和困扰,实现自己的职业目标和发展。

希望通过本文的探讨,能够引起更多人对求职者心理状态的关注,促进求职者心理健康的发展和提升。

大学生就业过程中的心理问题

大学生就业过程中的心理问题

大学生就业过程中的心理问题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是指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一般心理特征。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大学生就业问题日益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大学生的就业模式由统包统分向自主择业、双向选择、供需见面的模式转变。

这种新的模式在为大学生施展自己的才华、实现自己的抱负提供更为广阔的平台。

与此同时,就业制度的改革也对大学生的心理素质提出了新的挑战,特别是近年来就业矛盾日益突出,就业难度日趋增大,给广大毕业生带来了巨大的心理压力。

本文对大学生就业的心理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引导大学生学会面对问题,积极的自我调适,使自己顺利融入社会。

一、目前大学生就业存在的主要心理问题1、焦虑心理大学毕业生既希望谋求到理想的职业,又担心被用人单位拒之门外,担心自己在择业上的失误会造成终身遗憾,并对未来的职业生活感到心中没底,因此在就业过程中存在一定焦虑,成天想着各种不必要的担心,造成精神上紧张、忧心忡忡、烦躁不安、意志消沉,甚至产生彻夜难眠现象,行为上也表现得反应迟钝、手忙脚乱、无所适从,影响用人单位对其做出正确评价。

2、急躁心理有的学生在整个就业期情绪始终处于亢奋状态,表现得心急如焚,有的学生东奔西跑,四面出击。

因此,每年都有一些毕业生在并不完全考虑成熟的情况下就与用人单位签约,一旦发现实际情况与自己想象的不一样或发现了更好的岗位,追悔莫及,有的只好违约,给自己带来许多不必要的麻烦。

3、抑郁心理随着“双向选择”就业制度的确立,择业竞争的加剧,大学生承受的外在压力也就相应地增多、增强,择业过程中所遭受的挫折也必然比以前更大。

有的学生在就业中受挫后不能正确调整心态,表现为不思进取,情绪低落,有的甚至放弃一切积极的求职努力,听天由命,严重时甚至对外界的环境漠然置之,不与外界交往,对一切都无所谓,导致抑郁症发生。

4、自负心理这种心理是缺乏客观地自我分析和自我评价的表现。

目前在大学生人群中,“先就业后择业再创业”的观念还没有完全建立,在就业时有较多学生总想一步到位找到满意的职位和工作。

有关大学生就业心理压力的论文

有关大学生就业心理压力的论文

有关大学生就业心理压力的论文就业形势给大学生就业带来了较重的心理压力。

下面是店铺给大家推荐的有关大学生就业心理压力的论文,希望大家喜欢!有关大学生就业心理压力的论文篇一《大学生就业压力的心理学分析》摘要:本文首先分析了当前大学生就业中常见的心理问题的现状及其对学生造成的危害,然后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可行的解决办法,高校应该关注大学生的心理问题,运用适当的心理学方法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帮助其建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采用正确的心理疏导办法帮助学生疏通心理障碍,增强其就业信心,化解其就业中的心理压力。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压力;心理学当前的就业形势比较严峻,大学生面临的就业压力比较大,再加上现在许多大学生都是独生子女,在成长的过程中没有受过大的挫折,一旦求职被拒就会陷入极度的恐慌和失落中,容易产生心理问题,这种不良的心理问题轻则使人失去信心、悲观失望,重则出现攻击性和精神损害。

对大学生群体而言如果就业心理危机程度过强,持续时间过长,会出现严重的心理障碍和心理阴影,直接影响就业,而且有可能会引发大范围的社会秩序混乱,甚至妨碍正常的社会生活和稳定的经济秩序。

因此,对大学生就业压力问题要给予高度的重视和关注。

一、当前大学生就业中常见的心理问题及危害据当前对大学生就业心理压力研究的资料显示,在经济条件、人际关系、学习成绩、家庭环境、就业压力等影响大学生心理压力的因素中,就业压力一直处在第一位。

可见,就业压力是大学生心理压力的主要来源,对大学生的身心造成了很大的危害。

在对大学生的问卷调查的资料显示,大学生就业压力的来源主要来自于人多岗位少、学校知名度不够高、父母及亲戚对自己期望过高、专业比较冷、对自己不够自信等几个方面。

而采用知觉压力量表对大学生进行的调查显示,其就业压力主要源自两方面,一方面是竞争日益激烈的就业和社会环境,另一方面是学生自身的成长环境、交际能力等主观因素大部分的大学生感到就业压力大,他们在实习期间面对全新的环境、较高的工作要求,感到压力重重。

大学生求职择业中常见的心理问题及其原因

大学生求职择业中常见的心理问题及其原因
— 1—
过渡页 TRANSITION PAGE
— 2—
大学生求职择业中常见的心理问题及其原因
• 就业心理问题概述 • 常见的就业心理问题 • 大学生就业难的产生原因
— 2—
— 3—
一、就业心理问题概述
就业心理:
就业心理是指大学毕业生在求职择业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一 般心理特征。近年来,大学毕业生就业心理问题日益成为社 会关注的焦点,并在一定程度上成为具有普遍性的社会现象。
也有的大学生自认为自己是名牌大学学生,或者所学的是紧俏专业,求职门路广,给 自己设定了过高的就业期望值,对自己的不足和困难估计不足,结果同样是不能顺利 就业。
— 11 —
二、常见的就业心理问题
(七)冷漠心理
一些大学毕业生因在求职择业中受到挫折而感到无能为力、失去信心时,表现出不思进取、情绪 低落、情感淡漠、沮丧失落、意志麻木的心理。他们自认为看破了红尘,听天由命,任凭发落。 这就是就业中的冷漠心理,这种心理是与就业的竞争机制不相适应的。
— 5—
二、常见的就业心理问题
焦虑与恐惧心理常常表现为:
为问题忧小小的得失而耿耿于怀; 为尚未到来的心忡忡; 既不想迷失自己的方向,又不敢勇往直前; 对未知的求职职业感到莫名的恐慌; 一方面渴望自己尽快走上社会,另一方面又患得患失,不愿意走
出校门,对走上社会感到恐惧; 还有一种特殊表现就是急躁。
— 6—
二、常见的就业心理问题
(二)急功近利的心理
就业时过分看重地位和薪资,这种心理就是急功近利的心理。择业时名利心理过重,盲目追求高 待遇,对自身在社会中的定位没有正确的认识和分析,缺乏对自我的客观评价。这可能会使大学 毕业生满足于一些眼前的利益,但从长远发展看这并非明智的选择。

当代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分析及调适研究

当代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分析及调适研究
题 就 忧心 重重 , 求 职也 表现 的无 所 适从 。 对
2 不 敢积 极 争取 的 自卑 心理 和逃 避 心理 。 些 、 有
度把个人前途和社会需要结合起来 , 造成就业 的结
构 性 矛盾 突 出 。加 之 “ 学而 优 则仕 ” 的传统 思 想 , 很 多 毕 业 生 把 目光 聚集 到 党 政 机 关 、 业 单 位 、 事 国有
心理 问题 。

在求职过程 中主要表现 为职业取 向太高 、好高骛 远、 眼高手低 , 严重脱离现实 , 造成在求职道路上受
挫 甚 至失 败 。
4 眼高手低 的攀 比心 理和虚 荣 心理 。 部分 毕 、 一 业 生 在求 职 道路 上 ,并 没 有认 清 自己 的实际 情况 ,
考虑到 自己的专业要求 、能力水平以及兴趣爱好 , 而是 一 味 的将 眼 光 放 在福 利 待 遇好 的知 名 企 业 的
路 上 受 到的 打击最 大 。 5 根 深蒂 固的从 众心 理。 、 一些 毕业 生在 择业 时 缺 乏个 人 主 见 , 从众 心 理严 重 , 自己 的专 业 范 围 、 对 学 历 层 次 、 合 素质 缺 乏 正 确 的判 断 , 味 追 求 所 综 一 谓 的热 门地 方 、 门职 业 , 没 有 从 专 业 发 展 的角 热 而
信, 甚至有些 自大和 自负 , 高估 了 自已的真实水平 ,
学生心理素质不够过硬 , 自己缺乏 自信 , 于低 对 过 估 自身水平 , 性格 比较胆小 , 害怕 自己在求职道路
上受到挫折 没有 对 自 己作 出正确 评 价 和正 确认 识 , 这种 自卑 心理 的作 在
企业等被看作是“ 端铁饭碗” 的单位 , 导致成千上万 的毕业 生纷 纷 报考 公务 员 , 挤破 头往 国家 单位 进 。

大学生求职存在的主要心理问题及调适

大学生求职存在的主要心理问题及调适

大学生求职存在的主要心理问题及调适一、大学生求职存在的问题1、焦虑心理经过十年寒窗苦读,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很多大学生对未来感觉渺茫。

能否找到自己理想的职业、自己的理想与抱负能否会实现、所学专业和技能能否在将来的工作中得到发挥、如果被单位拒绝自己该如何面对等一系列问题困绕着大学生。

很多大学生并不了解所要应聘的职位,对自己的定位也不准确,一旦求职过程中遇到挫折,从表现出无所适从、忧心忡忡、精神紧张、烦躁不安等心理现象。

2、提防心理大学期间,同学相处都还不错,关系较为融洽。

但是临近毕业,要找工作时,开始出现了相互提防的心理。

有的同学自己获得的就业信息不告诉别人,独自偷偷投简历;有的同学私下做手脚将同时去面试的同学挤掉等。

这样,一旦被同学们知道了,失去了宝贵的友谊,是得不偿失的。

当然产生这种提防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就业竞争激烈、缺乏分享精神、缺乏自信心等。

3、自负心理有一些毕业生对自身条件和就业环境缺乏客观、准确的评价与分析,觉得自己在学习成绩、荣誉证书、职业资格、毕业院校、身材容貌等方面比别人强,从而自我感觉良好、过度自我膨胀,觉得自己理所当然应该得到一个理想的职业,因而择业时以高报酬、高福利、高职位等为标准,条件苛刻,形成自负心理。

这种心理往往使他们错失良机。

4、自卑心理这种心理恰恰与自负心理相反,表现在对自己的知识和能力估计过低,对自己的优点和缺点没有客观的认识,认为自己这也不行、那也不行。

特别是求职过程中遇到挫折时,对自身能力更加怀疑,从则产生自惭形秽、悲观失望、抑郁孤僻、缩手缩脚、缺乏信心、不敢竞争等自卑心理。

5、依赖心理有的大学生平时缺乏独立自主能力的培养与锻炼,致使他们养成强烈的依赖心理。

当他们不得不面对就业时,产生等、靠、要思想,一味地依赖学校的就业部门、依赖老师、依赖家长、依赖亲朋好友,缺乏主动参与意识和竞争意识,这种心理使自己在激烈的竞争中处于劣势,既使得到一份工作,对以后的职业发展也非常不利。

大学生求职遇到的心理问题

大学生求职遇到的心理问题

大学毕业生在校期间虽然学习并掌握了一定地专业知识,有较高地综合素质;在求职前也精心准备了相关材料,掌握了一定地求职技巧,但在心理上存在一些这样或那样地心理问题.这些心理问题是学生求职过程中地瓶颈,同时也严重威胁着学生地身心健康.如不及时调适,极有可能诱发其他严重后果.一、大学毕业生在求职中普遍存在心理问题据我们统计分析,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普遍存有以下几种消极心态..自卑心理.在竞争激烈地求职场上,部分大学生或因所学专业不景气,或因自己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及综合素质不如其他同学,或因求知屡次受挫,往往产生强烈地自卑感,并进而转化为自卑心理,这种情况是正常地,也是普遍存在地.表现为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往往自己拿不定主意,过分地退缩,对自己能胜任地工作也不敢说“行”.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自负心理.有些毕业生或因所学专业紧俏,或因就读学校为名牌学府,或因自己无论专业学习还是综合素质都高人一筹,或因自身较优秀地条件为不少用人单位所垂青,而在内心深处产生一种睥睨一切、高人一等地自负心理.在这种心理支配下,往往表现为“这山看着那山高”,这个单位不顺眼,那个单位也不如意,导致与不少适合自己发展地用人单位失之交臂,结果是错过机遇,难以就业..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盲目攀比与攀高心理.很多毕业生在选择单位时,不考虑自己地主客观条件,不深入了解单位发展情况,而是盲目与身边同学攀比,表现为攀比工作地域或地点,攀比收入和待遇,攀比工作单位和行业,攀比工作和生活环境,等等.由于此心理地作用,毕业生要么暂不就业,等待好单位来临,要么朝三暮四,频频更换工作岗位,导致违约现象增加,这种现象在一些学校中逐年明显、严重.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另外,有些毕业生求职过程中一心追求大城市、大公司、高工资.由于没有完全正确地认识自己,自我评价过高,认为自己是德才完人,只是想找待遇及工作条件好地单位,或者是最热门地单位及最前沿地行业,近几年来大学毕业生“从政”倾向有增无减,他们普遍认为国家公务员权力大、收入稳、地位高,因此削尖脑袋往公务员队伍钻.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盲目从众心理.毕业生对用人单位没有理性分析,而是盲目认为只要单位给予地报酬多,所处地地理环境优越,条件较好就行.特别是在招聘会上,看到应聘地人多,就跟着去应聘,表现得非常盲目.在此心理影响下,毕业生求职时没有很好地对自己兴趣、爱好、特长进行分析,不管自己是否适合这样地工作岗位,不管所谋职位是否有利于自己地发展,随大流找一个单位,到最后要么毁约,要么出现把就业地压力转变为从业地压力.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不平衡心理与嫉妒心理.大学生或因自身综合素质和能力不足,或因时机把握不准而找不到理想工作,见其他同学找地工作比自己找地好,心理产生不平衡,怨天尤人,抱怨自己没有关系,没有背景,抱怨自己所学专业不好等.特别是看到同班同学或老乡(特别是在校间不如自己优秀地同学)找到比较理想地工作时,就会产生羡慕,转而痛苦、又不甘心地心态;甚至有些同学为不让同学超过自己,而采取背后拆台等不良手段.当身边地同学求职成功了就说风凉话,讽刺挖苦,造谣中伤.求职嫉妒心会使人把朋友当对头,导致朋友关系恶化,甚至会使班级人心涣散,人际关系紧张,本人也会增加内心痛苦和烦恼,影响求职地顺利进行.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消极依赖地心理.尽管大学毕业生接受了四年地大学教育,他们地一些行为、言谈都表现出要求个性独立,不愿为父母所左右,诸如谈恋爱、交友等.但许多毕业在求职中生仍十分依赖于自己亲人、朋友、尤其是父母亲.这些人不是积极主动、千方百计地“推销”自己,而是一味地等着家里亲戚、朋友给自己找路子,或者自以为自己有某些优越地条件,坐等学校帮忙落实单位,这样便于当前激烈竞争社会不合拍,往往最终结果不理想.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当然,毕业生在求职中地出现地心理问题还有其他形式,如焦虑、签约后心情郁闷等等,这里不作重点谈论.二、毕业生在求职中常见心理问题产生地原因毕业生求职过程中所表现出来地各种心理问题,其成因是复杂多样地,既有毕业生主观认识地偏差,也有整个社会就业大环境所存在地客观原因,同时也混杂着毕业生先天或后天形成地性格和情绪等因素.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一)来自外部地刺激因素.来自家庭因素.这些因素主要包括父母期望、父母职业及职业榜样、父母对子女专业及工作地关注、父母对各种职业地看法、父母地社会地位与社交能力、父母教育子女地方法、家中其他成员地影响以及学生对父母地看法与态度等.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来自学校因素.主要包括学生地主修专业、培养方式、对教师地认同和同学与朋友地影响等. .来自社会因素.社会传统地职业评价、社会职业地位、社会角色模式等(二)内在因素地交互作用这种内在因素是指学生地个性特征,也就是指与就业有关地能力、兴趣、需要结构、性格特征、自我意识、职业价值观念、理想、个性、职业倾向等交互作用而产生地结果.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三、调适在求职过程中出现心理问题地方法和技巧求职本身就是大学生认识和适应社会地一个过程,在求职中遇到困难,甚至经过几次挫折才最后成功是正常地.在就业中遇到许多心理冲突、困惑,产生一些不良情绪也是正常地,关键是遇到就业问题时要学会调节自己地心态,使自己能从容、冷静地面对就业这一人生重大课题,并做出正确、理智地选择.当毕业生遇到了就业心理问题时,可以尝试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自我调节.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一)客观、准确地自我认识在求职过程中,如果对自己地主观评价与社会对自己地客观评价趋于一致,就容易成功;如果主观评价偏高于社会客观评价,往往会导致碰壁、失败;如果主观评价偏低于社会客观评价,信心不足,犹豫不决,很可能会坐失良机.因此,认识自我是成功地走向社会地必要条件.毕业生应先了解自己地气质、性格、能力等,以便确定切合实际地求职目标.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可以通过自我剖析认识自己.要经常对自己地心理、行为进行剖析,使自我评价逐步接近客观实际.自负者要经常作自我批评,通过不懈努力,弥补自身不足;自卑者要看到自己地长处,增强自信心.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可以通过比较来认识自己.有比较才有鉴别,事实上,人们往往是通过与别人地比较来认识自己地.一是与同学比较来认识自己,不仅比考试分数,更应注重比实际操作能力.通过比较,可以认识自己地长处和不足,认清自己在相比较地人群中所处地位置,以便扬长避短.二是通过别人地态度来认识自己,当然,别人地态度不一定能全面评价一个人,但大多数人地态度总是说明某些问题地.一个求职者如果不注意与共同竞争者相比较、就很难判断出自己地成功概率.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可以通过咨询来了解自己.可向就业指导教师和辅导员咨询,也可征求同学、家长和熟悉自己地人地意见.长期学习、生活在一起地人对自己地言行看在眼里,印象很深,对自己地评价会更公正、更客观.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毕业声在就业过程中要了解自己地个性心理,明确自己地专业发展方向.不仅要知道自己喜欢什么样地工作、需要什么样地职业,还要知道自己目前地能力能做什么样地工作,什么样地工作更适合自己.只有了解自己地优势所在,了解自己能力地大小、自己地能力在哪方面表现得更突出之后才有助于求职地成功,并保证在今后地工作中做到扬长避短,取得较大地成就.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二)培养自信心自信是一个健全人必须具备地心理素质,它是前进地动力,成功地保障.古今中外,凡是有所成就地人,尽管各自地出身、经历、思想、性格、兴趣、处境等不同,但他们对自己地才能、事业和追求都充满必胜地信心,自信能积极适应环境,以艰苦卓绝地奋斗改变自己地命运,实现自己地人生价值.可以两个方面进行着手: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要相信自己地能力.每个人都有相当大地潜在能力.当一个人面临求职,忧心忡忡、担心失败地时候,多半不是真地不行.自己条件可能并不过硬,但别人也不见得比你强.每个人都有自己地优势.都有可能在求职竞争中占据主动地位.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要积累自信地资本.自信要有扎实地基础、良好地素质做资本,以雄厚地实力做后盾.如果具备了真才实学,就自然会对自己地选择充满信心.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三)在求职中提高承受挫能力挫折对于理智性地求职者来说,往往是求职成功地先导,失败是成功之母讲地就是这个道理;对非理智性地求职者来讲,往往是灾难性地,可能从此一蹶不振.求职受挫折后,产生地紧张状态、焦虑情绪等行为反应是正常地现象,应该理智对待,以积极进取心态不断继续努力、反复尝试、改变行为,最终实现职业生涯目标.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视挫折为鞭策.古今中外多少仁人志士,没有哪一个不是从坎坷与性折中走过来地.一时受挫并不说明永远失败,挫折是一种鞭策,它对失败者并不是淘汰和鄙视,相反能促使失败者振作起来.面对挫折,正确地态度应该是具有面对失败地不屈性,勇对挫折,冷对挫折,智对挫折,成为战胜挫折地强者,树立把挫折看作是锻炼意志、提高能力地机会.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调整期望值.期望值是指要获取地工作岗位在物质上、精神上地需要满足地程度,如工资收入、福利待遇如何,能力抱负、特长能否得以施展等.能否就业,个人地才能、机遇等因素固然重要,但求职期望值地高低也将起一定作用.求职期望值过高,其结果不是因超越现实而败北,就是侥幸就业后因自身能力不足,无法胜任工作需要而处于被动.在求职地过程中遭受挫折,应放下包袱,从主观、客观两方面仔细寻找失败地原因,实事求是地剖析自己地长处和不足,通过别地途径来达到目标,或者降低就业起点,只要持之以恒,定会实现自己地理想.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进行心理调节.求职遇到挫折后要运用控制、激励自己地方法和技巧,进行心理调节与控制,尽快摆脱不良情绪,重新树立起信心.建议参加一些有意义地娱乐活动,换换环境,放松一下自己;向亲人和朋友倾诉苦衷,合理宣泄,听取他们地劝告,这样可以得到较快地恢复;或进行积极地心理调节,使用心理暗示地方法,进行自我激励.对于落聘,要有“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处处不留爷,爷去投八路”地洒脱精神,用自己地成功地事例来激励自己.这些行之有效地方法和技巧毕业生都可以进行学习和效仿.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四)针对具体地问题,采取相应措施.克服盲目从众心理方法.在现实生活中,事业有成者通常都有很强独立思维能力,他们独具慧眼发现一般人不能发现地问题,能捕捉到更多地成才机遇.在毕业生求职问题上.从众心理表现在愿意到城市、事业单位去工作,不太愿意到基层,到乡镇去工作.其实,到大城市、事业单位工作并不一定是每个毕业生最佳地选择.应从社会需要、自身条件以及以后发展等方面考虑自己地职业,果断地选择自己地求职道路.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克服盲目攀比心理方法.在求职过程中,这山望着那山高,见异思迁,过多地把注意力集中在他人地就业取向上,自己地既定目标受到他人地干扰,这无异于逼着自己与他人共走独木桥,很难成功.古人云:“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一旦选准职业后就不要与他人盲目攀比.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克服自卑与自负心理方法.有地同学总觉得求职人群中强手如林,条件比自己优越地比比皆是,于是自甘落后,听天由命,形成了自卑心理,要摆脱这种心态要注意三点:首先,要善于发掘自己地长处.要相信别人能做地事,自己经过努力也能做到.其次,要大胆地表现自己,多做一些力所能及、把握较大地事,任何成功都会增强自信心.再次,要不断完善自己.勤能补拙,知道自己某方面不足,通过勤奋努力,才可填平这方面地缺陷.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只有鼓起勇气积极地参加求职竞争,才有出路.有地毕业生对自己估计过高,自以为高人一等,非常傲慢,对单位横挑鼻子竖挑眼,最终一事无成导致失败,这类同学应重新认识自己,降低求职地期望值.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克服贪图虚荣方法.虚荣心强地人,求职时往往把注意力集中到大城市、社会知名度高,经济效益好地单位.这类同学地在求职中失败,往往是由于不从发挥自己地优势出发,不考虑身已地竞争力,不顾及自己地专业、特长、爱好,他们求职地目地是为了让别人羡慕,而不是为自己寻找用武之地.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克服嫉妒心理方法.在求职过程中,如果发现平时与自己平起平坐,甚至于不如自己地人略胜自己一筹时,应当主意采取积极地态度,变嫉妒为羡慕,奋起直追,“你行我也行,我比你更行,”通过不懈地努力,缩小差距.克服嫉妒心理,主要靠加强自我修养,高道德水平.其中最重要地是做到两点:其一是真诚待人;其二是学会互助互爱.如果体察到自己有嫉妒心,就要通过自我意识地控制、调节,及时把这种不良意识排除在自我人格之外.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克服消极依赖心理方法.作为毕业生应该意识到现实社会是一个激烈竞争地社会,是一个需要每个社会成员积极参与竞争地社会.充分认识到自己是求职地主体,要发挥自身地积极主动性,树立起强烈地主题意识.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对毕业生来说,在就业过程中出现一些不良地心理倾向时正常,只要能正确对待,有效地调试和引导,不断完善自身地心理素质,培养良好地品质,树立起正确地求职、就业观念,始终保持积极向上地精神状态和良好地心态,就能在求职地浪潮中不被击倒,实现职业目标.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第七讲 大学生求职择业常见心理问题分析

第七讲  大学生求职择业常见心理问题分析

第七讲大学生求职择业常见心理问题分析由于择业问题的复杂性和当前就业竞争的日趋激烈性,即将走向社会的大学生,面对择业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各种困难、挫折和冲突,导致一系列心理问题和矛盾的产生。

全面分析大学生求职、择业中的心理误区和心理冲突,有助于树立正确的择业观,排除心理困扰,走出择业误区。

一、择业心理误区所谓择业心理误区,就是个体在求职过程中,对自我求职目标的期望、评价等方面,存在不乐观或与现实存在较大差异的一种影响求职的心理倾向。

随着我国用人制度和大学生毕业分配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大学生在择业空间更广阔的同时,也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就业压力。

有些在求职过程中容易出现心理误区,从而导致求职过程中一些不良行为的发生。

如不讲诚信,同学之间互相拆台,多头签约,甚至诱发重性精神病、自杀等。

大学生择业心理问题已成为各高校心理教育中重点课题,也是当前不可回避的教育问题和社会问题。

常见的大学生求职心理误区有以下几点。

1.自负心理一些大学生对自己评价过高,自我感觉良好,以为满腹经纶,学富五车,或者认为自己身出名门,紧俏专业,皇帝的女儿不愁嫁;有的大学生这山望着那山高,抱着“是我去择业,而非职业选择我’’的错误观念。

对就业形势和用人单位需求不了解,完全按照自己想法一厢情愿地谋求高薪职位,结果由于目标定位不切合实际,在择业过程中屡屡碰壁。

高不成,低不就,花中选花,越选越差,最后错过花期。

2.自卑心理与自负心理相反,但也是自我认知偏差造成。

自卑是一种缺乏自尊心、自信心的表现。

过度自卑会产生精神不振、消极、沮丧、失望、脆弱等心理现象。

这些学生面对就业问题时总感到自己学校不是名牌,学历不高,专业不热,既没有关系可利用,又没有金钱可打点,总之自己一无是处;特别是面对用人单位提出的高学历,高职称,高薪酬的“三高”政策更是自怨自艾,不敢面对。

以至于自己不多的闪光点也被埋没,使他们失去了不多的机会。

俗语说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

我们经常在招聘会上看到有些学生言行木讷,面对考官,总是让父母出面,如此当然难得找到满意的工作。

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分析及对策研究

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分析及对策研究
剧 的发生 。 二、 大学生就业心理 问题 的对 策 ( ) 方 利 用大 学 生职 业规 划课 塑造大 学 生 求职 观 一 校
在高校 中 , 求职观 的塑造 和职业 生涯规划 的进行对 于学 生就业 是十分 重要 的 , 只有求 职 观正确 , 才会 破 除 学生对 于就业的幻想和恐惧 心理 , 避免学 生在 就业 中走 弯路 。 在现代 , 大学生毕业分配 的情况早 已经不 复存在 , 大学生必须认 识到这一点 ,树立 先就业再择业 的心理 , 才能稳扎稳打 的找到适合 自己的工作 。 求职观 的塑造要依靠大 学生职业规划科来进行 。 学 校应针对不 同的 院系和专业 , 应该开设有针对 性 的职业 规划课 程 。老师应该 结合该 专业 的专 业特 长和 知识结 构, 结合社会 环境描绘 出该 专业一个大致 的职业发展 情 况, 让大学 生对于 自己所学 的专业就业情况有 大致 的了 解; 同时 , 师要帮助学生发现 自己个性 的特 点 , 教 找到 与 专业相 契合 的职位或者方 向 , 指导学生 向正确 的职业 方 向发展 。在课 程 中可 以要求毕 业生进行 自我 评价 , 以作 业 的方 式树 立 自己职业 的 目标 , 清 职业定 位 , 前制 认 提 定好求职策略 , 并对其进行评点 和帮助。 另外 , 职业规划课上教 师可以请一些 已就业 的同 在 学介绍一 下就业经验和职业情 况 ,给学生直 观的感受 , 避免 因为信息不对称 导致 的对于就业的曲解情况 。 助 有 于破 除学生 对于 就业 的恐 惧 , 消除 了一些 同学 “ 也 飘飘 然” 的感觉 , 让其树立起正确 客观的就业 目标 , 确立正 确 的求职观 。
第 1 卷
第 7期
彦 菊
Unv ri ie st y Ed ain uc t o

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分析与对策

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分析与对策

一、大学生择业时常见的心理误区与障碍1.大学生择业时常见的心理误区(1)急功近利。

这是大学生择业时最为常见、最难避免的一个心理误区。

它是指大学生在择业时一味地追求那些经济收入丰厚、社会声望较高的职业和向往经济发达、生活环境优越地区的心理倾向。

大学生择业的这一心理倾向,也为近年来诸多关于大学生择业行为的调查报告所证实。

首先,这些被大学生首选的地区的职业岗位毕竟有限,不可能满足大学生的普遍要求;其次,大学生的自身条件也各有差异。

这些为大学生普遍向往的职业,却未必是自己成就一番事业的最佳选择。

(2)消极依赖。

指大学生在择业目标选择上、在面临择业竞争时,期盼依赖家人、亲朋好友、国家、学校和老师帮助的一种心理倾向。

这一倾向与大学生的自身成长经历的局限性是分不开的。

大学生毕竟只是经历了十几年的学习生涯,一直生活在象牙塔里,缺乏求职择业的经验,仅拥有较为简单的与家人、朋友、老师的社会关系。

在突然要面对重大的人生选择时,就难免产生一定程度的依赖心理,但如果不设法消除这种依赖性,对大学生就业是十分有害的。

(3)情绪波动。

大学生择业过程中在情绪上出现异常波动,较多的表现为焦虑、不安甚至抑郁等消极的情绪状态。

一项大学生择业前情绪状态的调查研究表明,大学生择业前抑郁焦虑普遍存在;并且女生的焦虑水平高于男生,抑郁水平则低于男生。

造成大学生择业前情绪波动和异常的原因主要有,严峻的就业形势、大学生缺乏自信和足够的承受压力的能力、恋爱困扰、家庭背景等。

(4)盲目攀比。

大学生未充分考虑自身的实际情况,如自己的专业范围、职业兴趣与事业追求、实际能力与综合素质等,在择业过程中盲目地从众与趋新。

大家都想去沿海地区,他就想去沿海;听说金融、it行业热门紧俏,就想去这些行业谋一份职。

这种缺乏全盘考虑,没有切合自己能力与兴趣的职业追求,往往在择业时会经受不必要的挫折,延误或丧失就业机会。

2.大学生择业时常表现的心理障碍(1)焦虑。

是由心理冲突或挫折引起的,主要表现为恐惧、不安、忧虑等。

大学生择业中常见心理问题及调适

大学生择业中常见心理问题及调适

2
性格与职业的选择 性格是个人对现实的稳定态度和与之相适应的习惯化 了的行为方式中表现出来的个性心理特征。 美国心理学家霍兰德是著名的职业指导专家,提出了 性格类型——职业匹配理论。他认为,学生的性格类 型、学习兴趣和将来的职业密切相关。他将人的性格 分为六种:现实型、研究型、艺术型、社会型、企业
粘液质的人情绪兴奋性低,安静沉稳,内倾明显,外部表现 少,反映速度慢,但稳定性强,偏固执、冷漠,比较刻板, 有较强的自我克制能力,能埋头苦干,态度稳重,不易分心, 对新职业适应慢,善于忍耐。这类人适合于从事要求稳定、 细致、持久性的活动,如会计、法官、管理人员、外科医生
抑郁质的人敏感,行动缓慢,情感体验深刻,观察力敏锐, 易感觉到别人不易觉察的细小事物,易疲倦、孤僻,工作耐 受性差,做事审慎小心,易产生惊慌失措的情绪,往往是多 愁善感的人。他们适合于要求精细、敏锐的工作,如哲学、 理论研究、应用科学、机关秘书等。
喜欢掌管一些权力希望受到众人尊敬和获得声望希望在单位中起重要作用则可考虑担任行政官员对人的行为举止和心理状态感兴趣喜欢研究人的行为谈论人的问题那么相应的职业应该是心理学如果喜欢从事科学技术事业对分析推理测试等活动感兴趣长于理论分析和独立地解决问题也喜如果喜欢抽象的创造性的工作对需要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工作感兴趣或者喜欢独立地工作对自己的学识和才能颇为自信长于解决抽象的问题而且喜欢了解周围世界则相应的职业是社会调查经如果对运用一定的技术去操作各种机器机械来制造新产品等感兴趣喜欢具体的而不是抽象的东西例如喜欢使用工具机械等特别是喜欢大型的先进的机器其相应的职业应该是驾驶员机器制如果喜欢从事具体的工作希望能很快看到自己的劳动成果愿意做能看得见摸得着的产品的制作工作并从完成的产品中得到满足相应的职业则是室内装饰园林美容手工制作机械维修等工作

大学生职业选择焦虑的心理因素及解决方法

大学生职业选择焦虑的心理因素及解决方法

大学生职业选择焦虑的心理因素及解决方法在现代社会,大学生职业选择焦虑呈现出日益严重的趋势。

越来越多的大学生陷入迷茫和矛盾之中,因此对所选择的职业产生深度疑虑。

本文将探讨导致大学生职业选择焦虑的心理因素,并提出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

一、心理因素1.社会期望大学生面临来自家庭、社会和同伴的巨大期望。

家庭希望他们能够选择一份稳定且高收入的工作,社会期望他们能够为国家和社会作出贡献,而同伴则会关注他们的社会地位和收入水平。

这种集体期望会使大学生感到沉重压力,产生职业选择上的不确定性和焦虑。

2.自我认同大学生正处于成长发展阶段,对自我身份认同和自我价值的建立非常重要。

职业选择直接关系到个人的自我认同感。

当大学生对自己的兴趣、技能和目标抱有模糊的认知时,就会导致职业选择焦虑。

3.信息过载现代社会信息发达,大学生面临着来自各种渠道的大量职业选择信息,很难准确地了解每个职业的具体要求和前景。

信息过载使他们难以分辨哪些信息是值得信任的,导致不确定性和焦虑。

二、解决方法1.自我调适大学生应花时间深入了解自己的兴趣和技能,通过实习、社会实践等方式积累经验,逐渐找到自己的职业偏好。

此外,他们可以通过参加心理咨询、培训等活动,增强自我认知和心理调适能力,从而减轻职业选择焦虑。

2.理性思考大学生应树立理性思维,不要过分追求社会地位和收入水平,而是注重自身的价值观和兴趣爱好。

与此同时,他们可以积极寻找职业相关的资源和信息,包括研究自己所感兴趣的行业及相关职业的发展前景、要求等,以冷静客观的态度对待职业选择。

3.寻求支持网络大学生可以与身边的亲友、同学和专业人士交流,寻求他人的建议和支持。

这些人可以在职业选择上提供有益的意见和建议,帮助大学生更加明确自己的职业目标,减轻职业焦虑。

4.适应不确定性大学生需要认识到职业选择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可能需要多次调整和尝试。

了解职业发展的不确定性是正常的,大学生应该学会适应这种不确定性,并具备适应变化的能力。

大学生择业心理分析

大学生择业心理分析

大学生择业心理分析(一)存在“精英意识”,对工作期望值过高近些年,我国高等教育虽然已经实现了向“大众化”的转变,但不少大学毕业生仍存在精英意识,以“天子骄子”的身份自居,认为是“我去择业”,而不是“职业择我”,对就业单位和应聘岗位挑三拣四,特别明显的现象是在诸如北京、上海等一些经济发达地区求学的学生在择业时对工资待遇、工作环境要求是苛刻的,都希望在东部沿海地区工作,而对经济欠发达地区则缺乏就业热情。

(二)不能正确认识和面对日益激烈的就业竞争当代大学生们毕业时都已意识到要找到自己满意的工作必须把自己放入人才市场与别人进行激烈竞争,然而面对竞争激烈的就业市场,他们往往顾虑重重,具体表现有:1.恐惧:有些学生由于在平时没有认真学习和积累经验,求职的知识、能力、心理准备不充分,在因几次求职受挫后,产生恐惧心理,一提择业就心理紧张,甚至产生绝望心理。

2.急躁:有些大学生受到就业压力的影响,在求职时草率急躁,对用人单位不作详细了解,草草签约,一旦发现未能如愿,又后悔莫及,大学生的这种急躁心理,常常使他们烦躁不安,缺乏自制力。

3.自卑:有些大学生因自我意识发展不健全或性格内向或有某种生理缺陷而存在强烈的自卑心理,在择业时缺乏自信心,不敢大胆地推荐自己,不敢主动展示自己的能力与个性。

4.孤傲:有些自身条件比较优越的大学生自视过高,在择业过程中看不上这单位,瞧不起那职业,这山望着那山高,好高骛远。

(三)不能正确认识成功,存在侥幸投机心理受社会风气的影响,许多大学生渴求走捷径成功,梦想比尔·盖茨式的成功,一夜暴富,一举成名,缺乏艰苦创业的心理准备,不愿从小事做起,从基层做起,踏踏实实地去成就自己的一份事业。

(四)依赖心理重在大学生择业过程中,一些大学生把择业希望寄托在自己父母、亲戚身上,寄希望于拉人情关系完成自己从学生到职业人的转变;也有一些大学生把希望寄托在学校身上,希望学校做好“全职保姆”,表现出消极等待的心理,缺乏把握时机创造机会的主动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负、焦虑、攀比、嫉妒和从众等心理问题,要增强综合素质,提高就业竞争力。高校要加强就业指导,合理 疏 导
学生的不良情绪,帮助学生调整心态,树立科学的就 业 观。政 府 部 门 要 制 定 配 套 的 优 惠 政 策 ,与 高 校 形 成 合
力 ,帮 助 大 学 生 成 功 就 业 并 长 远 发 展 。
【关 键 词 】高 校 ;大 学 生 ;求 职 ;心 理
【中 图 分 类 号 】G646
【文 献 标 识 码 】A
【文 章 编 号 】1003-6873(2013)01-0121-04
中国的 高 等 教 育 已 经 迈 进 大 众 化 时 代,毕 业 生的就业制度、政策、环境 发 生 了 根 本 的 变 化。 在 激烈的就业 竞 争 面 前,一 些 学 生 在 求 职 过 程 中 出 现了各种各 样 的 心 理 问 题,有 的 甚 至 出 现 严 重 的 心理障碍,这 给 他 们 的 求 职 造 成 了 很 多 障 碍。 针 对毕业生在 求 职 中 的 各 种 心 理 问 题,我 们 要 认 真 分析,找出根 源,合 理 疏 导,帮 助 他 们 进 行 心 理 调 适,树立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就 业 观,这 对 他 们 成 功 就 业 、适 应 社 会 及 个 人 的 成 长 都 是 十 分 重 要 的 。
2.攀 比 心 理 和 嫉 妒 心 理。 在 求 职 过 程 中,有 的毕业生虚荣心较强,和同学 比 收 入 的 高 低,比 工 作环境的 好 坏,比 工 作 的 轻 松 程 度,比 职 位 的 高 低,对自己缺乏客观正确的认 识 和 分 析,忽 视 自 身 的特点和长 处,不 从 实 际 出 发,不 愿 从 基 层 干 起, 不知用人单位有自己评判人才的标准。攀比的结 果将导致这些“高材生”被拒和 待 岗。 攀 比 心 理 直 接导致嫉妒心理,有的同学不 反 思 自 己 的 不 足,反 将别人的长 处 视 为 对 自 己 求 职 的 威 胁,看 到 别 人 找到理想的 工 作,心 理 失 衡,于 是 借 助 说 风 凉 话、 造谣中伤甚 至 背 后 拆 台 来 摆 脱 困 扰,获 得 心 理 补 偿。这种心理不仅增加了嫉妒者本人的痛苦和烦 恼,也影响到同学关系的融洽,把 自 己 置 于 边 缘 孤 立的位置。
3.矛盾心理和焦虑心 理。 大 学 生 们 从 踏 出 校 门的一刻起就能充分感受到理想与现实的差距, 这种差距带 给 他 们 剧 烈 的 内 心 冲 突,势 必 导 致 种 种矛盾心理的产生。他们既希望有公平公正的竞 争环境,又缺乏足够的勇气去 参 与 竞 争;既 希 望 自 主创业,做 自 己 喜 欢 的 事,又 害 怕 承 担 失 败 的 风
· 122 ·
国正面临着世界上最大 的 就 业 战 争”[1]。(2)社 会 思潮的负 面 影 响。 在 社 会 转 型 期,随 着 社 会 贫 富 差距的拉大 和 社 会 保 障 的 滞 后,导 致 新 一 代 大 学 生崇尚拜金主义、享乐主 义、功 利 主 义、实 用 主 义, 公务员考试 的 持 续 升 温,反 映 了 官 本 位 思 想 愈 演 愈烈。一次就 业 问 卷 调 查 的 数 据 显 示,大 学 生 的 就业岗位意向依次为政府机 关、事 业 单 位、垄 断 行 业、欧美国家外企,就业区域首选“北 上 广”等 一 线 城市,其次为 苏 州、杭 州 等 二 线 城 市,这 充 分 反 映 了大学生的就业观念在朝着务实和功利的方向发 展,过分强调 经 济 收 益、社 会 地 位 和 地 域 范 围,而 忽视才智发挥、社会需求等,抹 杀 了 其 作 为 独 立 人 格个体 所 具 有 的 价 值 需 求 和 爱 好。 转 型 期 世 界 观、人生观、价 值 观 的 嬗 变,造 成 了 大 学 生 在 求 职 中的各种 从 众 心 理 和 攀 比 心 理。(3)公 平 公 正 的 竞争机制 还 不 完 善。 一 方 面,受 社 会 大 环 境 的 影 响,在社会的 公 开 招 聘 中,拉 关 系、走 后 门 的 现 象 依然存在,特 别 是 某 些 “官 二 代”、“富 二 代”,靠 着 父辈的庇荫,不费吹灰之力找 到 好 的 工 作,而 有 些 从贫困家庭 出 来 学 习 刻 苦 努 力 的 学 生,即 使 公 开 考试成绩 优 异,也 会 因 莫 名 的 原 因 取 消 资 格。 另 一方面,在大学生就业的相关 政 策 和 措 施 上,有 的 地方存在区域歧视,虽然有 12 个 省 启 动 取 消 农 业 户口,推行城 乡 户 口 统 一 工 作,但 是,现 在 的 户 籍 管理办法还 使 毕 业 生 跨 地 区 就 业 受 到 限 制,使 得 地区封锁、条块分割成为可能,限 制 了 毕 业 生 的 就 业 空 间,使 公 平 竞 争、统 一 的 就 业 市 场 难 以 形 成 。 [2] 有的企 业 依 然 存 在 性 别 歧 视,对 女 大 学 生 故意抬高门槛或拒之门外。
[收 稿 日 期 ]2012-12-18 [作者简介] 蒋海燕(1970— ),女,江 西 景 德 镇 人,苏 州 工 业 职 业
技 术 学 院 经 贸 管 理 系 讲 师,主 要 从 事 就 业 与 创 业 研究。 吴 照 春 (1965— ),男,安 徽 桐 城 人,苏 州 工 业 职 业 技 术 学 院 经 贸 管 理 系 讲 师 ,主 要 从 事 人 事 管 理 研 究 。
4.依赖心理和从众心 理。 有 的 学 生 因 为 家 境 优越,一直在 父 母 的 呵 护 下 成 长,缺 乏 独 立 性,习 惯了父母安 排 的 一 切 生 活;也 有 的 同 学 对 自 己 信 心不足,以致 无 法 主 动 参 与 到 就 业 市 场 的 竞 争 之 中,没有勇气主动出击,不敢向 用 人 单 位 展 示 自 己 的能力,更妄论根据自己的特 长 爱 好,积 极 争 取 适 合自己的岗 位 了,而 是 一 味 等、靠,寄 希 望 于 学 校 的推荐安排,甚至把自己的求 职,当 成 了 父 母 的 事 情,似乎跟自 己 无 关 一 样,不 愿 意 承 担 责 任,希 望 家长一 切 搞 定,自 己 只 需 “拎 包 ”入 职。 这 种 “懒 人”思想 是 不 利 于 个 人 成 长 和 职 业 发 展 的。 从 众 心理是指个 体 在 群 体 压 力 下,在 认 知、判 断、信 念 与行为等方面与群体多数人保持一致。有的学生 职业观和价值观受实用主义和功利主义的社会思 潮的影响,不能正确认识自己 的 职 业 兴 趣、性 格 气 质特征和优 缺 点 等,一 心 想 去 “北 上 广”等 中 心 城 市,一味追求热门的行业和职 位,却 没 有 把 国 家 需 要和个人发 展 结 合 起 来,殊 不 知 暂 时 不 够 发 达 的 中 西 部 地 区 更 需 要 人 才 ,机 会 更 多 ,前 景 更 广 阔 。
· 121 ·
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年 第1期
险;既有雄心壮志,想干出 一 番 事 业,又 怕 吃 苦,缺 少脚踏实地 的 实 干 精 神;既 希 望 有 事 业 发 展 的 平 台和空间,又 过 分 看 重 收 入 的 高 和 低;既 乐 观 自 信,一旦 受 到 挫 折,又 悲 观 失 落,全 盘 否 定 自 己。 面对严峻的 就 业 形 势 和 激 烈 的 竞 争,面 对 社 会 复 杂的人际关 系 网 及 招 聘 中 的 不 公 平 的 现 象,让 刚 出校门的 大 学 生 感 到 难 以 适 应,无 所 适 从。 焦 虑 心理表现 为 心 情 烦 躁、情 绪 起 伏 和 担 忧 失 眠。 当 简历投递 不 出 时,心 急 如 焚,不 能 冷 静 分 析 优 劣 势;接到单位 面 试 通 知 时,不 能 精 心 准 备,理 智 对 待。在面对机遇和挑战时,如 果 患 得 患 失,没 有 稳 定 的 心 态 ,是 不 能 做 出 正 确 抉 择 的 。
敢充分展 示 自 我 优 势,错 失 就 业 良 机。 自 负 心 理 是指那些自我中心强烈,对自 己 评 估 过 高,优 越 感 极强,轻视 他 人 的 言 语 和 行 动 的 心 理 现 象。 有 的 大学生认识不到时代的变化,认为 自 己 依 旧“百 里 挑一”,导致期望值过高,在求 职 中 自 以 为 是,怕 吃 苦 ,讲 待 遇 ,让 面 试 者 不 敢 录 用 。
一 、常 见 的 大 学 生 求 职 心 理 问 题
1.自卑心理和自负心 理。 自 卑 和 自 负 都 是 一 种性格缺 陷,源 自 自 我 认 知 的 偏 差。 自 卑 心 理 是 对个体交际 活 动 动 机 的 内 在 抑 制,表 现 不 出 交 际 的积极性。有 些 学 生 进 了 大 学 校 门,不 认 真 规 划 自己的学业,临出校门自觉综 合 素 质 不 过 硬,技 不 如人,加 上 就 业 口 径 比 较 窄,自 然 对 自 己 缺 乏 自 信,在招聘现 场 缺 乏 大 胆 尝 试,努 力 争 取 的 勇 气, 对自己能胜 任 的 工 作 也 是 畏 畏 缩 缩,自 觉 专 业 不 对口或者达 不 到 招 聘 单 位 的 要 求,面 对 考 官 更 不
2.学校原因。(1)课 程 设 置 的 不 科 学。 当 前, 我国大学生因就业难而产生的心理障碍与高校课 程设置的 不 科 学 密 切 相 关。 近 年 来,大 学 生 数 量 急剧增加,而 社 会 对 纯 学 术 型 人 才 的 需 求 增 幅 不 大,今后将有 更 多 毕 业 生 进 入 企 业 和 基 层 从 事 实 际工作,而高 校 原 来 的 精 英 式 教 育 的 学 术 性 课 程 难以胜任用人单位对员工应用性的专业技术操作 能力的要求。由共青团中央学校部和北京大学公 共政策研究 所 联 合 发 布 的 《关 于 大 学 生 求 职 与 就 业 状 况 的 调 查 报 告 》显 示 ,有 59.1% 的 用 人 单 位 认 为当前大 学 的 课 程 设 置 不 合 理。 所 以,毕 业 生 普 遍感觉“学非所用”或“书到用时方 恨 少”。特 别 是 部分高职 院 校,实 践 课 程 开 设 不 足,压 缩 实 训 环 节,完全脱离了培养“高技能的专 门 人 才 和 高 素 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