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坪彝族火把节 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海坪彝族火把节[ 来源:金黔在线 | 发布日期:2013-09-10 | 浏览( 379)人次 | 投稿 | 收藏 ]
胡小柳
从六盘水市中心区驱车经212省道行23公里,我们就到达了水城海坪彝族文化园。每年的农历六月二十四日,水城及周边地区的彝族同胞和各族人民都要聚集在这里,参加彝族人民最隆重的节日——彝族火把节。
火把节是彝族人民具有悠久历史的传统节日。关于火把节的来历,有着一个彝家儿女敢与天争、敢与天斗的传奇故事。相传古代天地相通,天王恩梯古慈对人间不按其旨纳贡,大发雷庭,派凶神斯热阿比下界为虐,彝家勇士阿堤八拉率众向凶神宣战,他们高举火把,将天地之间唯一通道烧毁,把凶神打败并杀死。天王闻讯极怒,即向人间撒下天虫,暴食庄稼和果树。农历六月二十四日,阿提八拉和愤怒的彝族人民举火烧死了全部天虫。天王还想再度降害于民,只因天道被焚,无奈作罢。后彝族先民于每年农历六月二十四日举行火把节,历时三天,纪念这一胜利节日,以示除恶扬善。节日集欢庆、祈祷、娱乐为一体,并成为了川、滇、黔、桂广大彝区人民的传统节日。为了更好地将这一传统节日继承下去,甲戊年春,在彝族同胞的倡议下,水城县玉舍乡海坪村的“水城海坪彝族文化园”创建了。
海坪彝族文化园占地24400平方米,主要包括图腾柱、主题雕塑、太阳历、主席台、观礼台、篝火舞蹈广场和碑林等部分,这是黔西北彝族文化的博物馆、生态园,是彝族人民交流学习、传承历史文化的聚会中心。
进入文化园大门是9200平方米的迎宾及集散广场,这个广场以园林布局的方式建设,有一种雄壮典雅之感。拾阶而上,映入我们眼帘的是图腾柱,图腾柱上刻有龙、虎、鹰、竹、太阳、火焰等图案,它们是彝族对生物崇拜的主要标志。图腾柱后正中是文化园的主题雕塑,主题雕塑展示两个彝族青年男女共同举起火炬的形象。彝家人敬重“火驱邪除害,盼五谷丰登,保生灵平安”,这就象征着彝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主题雕塑再往里走就是彝族的太阳历,太阳历是古代彝族的记时标志。据中央民族大学教授刘尧议考证,并经国际天文历法专家论证,古代彝族曾发明使用一种天文历法——彝族十月太阳历,俗称十月太阳历或十兽历。一月是黑虎,二月是水獭,三月是鳄鱼,四月是蟒,五月是穿山甲,六月是鹿子,七月是岩羊,八月是猿,九月是黑豹,十月是蜥蜴。彝族十月太阳历,平均每年为365.2422天,每年十个月,每月36天,剩余的5天是过年日,但每隔三年,第四年的“过年日”是6天。十月太阳历以太阳运动规律定冬夏,北斗星的斗柄指向定寒暑。十月太阳历法能与玛雅历法相媲美,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人类文明的一个重要标志。
十月太阳历主景区——太阳历雕塑广场是一个小型祭坛,占地20平方米,基座直径5米,祭坛有千根雕塑神柱,以祖先神柱为中心,正南方为天神柱和火神柱,正北方为葫芦神柱,正东方排列竹神柱、太阳神柱、虎神柱,正西方依次为
龙神柱、鹰神柱和羊神柱。十月图腾柱是按照彝族古老的枝柱杆观测太阳运动以确定季节为原理,由天文学家参与测定设计的,具有严密的科学性,观测效果非常精确。太阳早晨晒在竹神柱上,柱影投在祖先神柱上是“夏至”;照在太阳神柱,柱影投在祖先神柱上是“春分”、“秋分”;照在虎神柱上,柱影投在祖先神柱上表示“冬至”。这四个季节的节令在日落时,太阳分别照在龙神柱、鹰神柱、羊神柱,柱影投在祖先神柱上,而“冬至”正午太阳照在火神柱上,柱影投在祖先神柱中心,“夏至”正午太阳照在十根图腾神柱上,每根柱影都在北方,且柱影很短。过了太阳历,就是占地24400平方米的节日活动广场,广场包括主席台、观礼台、群众看台和集会、篝火舞蹈广场,以主席台和观礼台的墙壁构成浮雕长廊。为表示庄重,主席台正对迎宾集散广场,与集会、篝火舞蹈广场和迎宾集散广场在同一中轴线上。观礼台设在主席台两侧,供贵宾观赏坐席。每年的农历6月24日都有成千上万的人在这里观看演出活动。
撰文立碑,是人们对作出特殊贡献者的一种纪念方式,在集会、篝火舞蹈的中心广场的东北面就设有彝族碑林三块。正中间的这一块正面是原贵州省政协主席龙志毅的题词“水城彝族火把节”;右侧面是原贵州民族学院院长安毅夫的题词“弘扬民族文化”;左侧面是原贵州省人大副主席禄文斌的题词“加强民族团结”。两面的碑文分别是集资捐赠建彝族文化园的名单。站立碑林前,整个文化园全景尽收眼底。
文化园旁边的二层楼的砖房,是凉都民族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海坪彝族歌舞队驻地,凉都民族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的成立,对传承、弘扬民族文化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是民族文化工作者高瞻远瞩的一个行之有效的举措。常言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平常,他们要在这里演练歌舞技艺,汗水、泪水无数次打湿了他们的衣裙,只为在火把节这天为各方宾朋展现彝家独有的歌舞魅力。
集会、篝火舞蹈广场是彝族群众集会、篝火舞蹈的中心广场,主要供年节使用。广场上设置了九根图腾柱,顶上置鼎,作为照明和装饰之用。当夜幕降临,篝火晚会开始,广场中央燃起一堆堆篝火,人们围着篝火,在唢呐、笛子、月琴的伴奏下,姑娘小伙、老人孩子手拉手,拉开圈子跳起欢快的彝族舞蹈,把火把节的活动推向高潮。火把节的展示广场上,千万把火把,形成一条条火龙,从四面八方涌向同一个地方,最后形成无数的篝火,烧红整片天空。火把,燃烧着彝族人民的希望;火把,传递着各族人民的深厚情谊。民族团结,社会安康,今天的六盘水,正是在这种民族团结一心、友谊互助、和谐繁荣的氛围里焕发出了耀眼的光彩。
(编辑:李鹏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