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史料五讲_后记
初中历史教师教学工作总结5篇
初中历史教师教学工作总结5篇史料对于提高高中历史教学效率可以起到有力的促进作用,进而在历史教学中取得更好的效果。
有关怎么写?下面是我整理的初中历史教师教学工作总结,希望能帮助到大家!初中历史教师教学工作总结1本学期,本人任教初二级三个班的历史课。
一学期来,本人自始至终以认真、严谨的治学态度,勤恳、坚持不懈的精神从事教学工作。
作为年轻教师,能认真制定计划,注重研究中学教学理论,认真备课和教学,积极参加科组活动和备课组活动,上好公开课和平衡课,并能经常听各老师的课,从中吸取教学经验,取长补短,提高自己的教学的业务水平。
每节课都以最佳的精神状态站在教坛,以和蔼、轻松、认真的形象去面对学生。
按照「初中历史新课程标准」进行施教,让学生掌握好科学知识。
还注意以德为本,结合现实生活中的现象层层善诱,多方面、多角度去培养现实良好的品德和高尚的人格。
教育是爱心事业,为培养高素质的下一代,本人时刻从现实身心健康,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去点拔引导,对于个别差生,利用课间多次倾谈,鼓励其确立正确的学习态度,积极面对人生,而对优生,教育其戒骄戒躁努力向上,再接再厉,再创佳绩。
通过现实生活中的典范,让学生树立自觉地从德、智、体、美、劳全方面去发展自己的观念,树立崇高远大的理想。
作为教初二历史课的老师,明白自己对教材的生疏,故在课前做到认真备课,多方面去搜集相关进行资料。
为提高每节课的进行效果,教学质量,本人除注重研究教材,把握好基础、重点难点外,还采用多媒体教学,如:投影、幻灯、漫画、录音等多样形式。
通过培养学生学习政治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按时完成教学任务。
通过一学期努力,能制定好复习计划,并能认真备好复习课,培养好尖子生,提高中等生,帮助差生。
但由于本学期授课时间较短,复习内容较多,复习比较仓促,同时发觉很大一部分学生接受能力较差,学习自觉性不高。
加上本人对教材生疏,同时要到广州进修本科,无暇顾及六个班面积较广的差生,致使本学期教学成绩未达所想。
初中历史《第二单元-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大单元教学设计
《第二单元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大单元教学设计一、单元简介:本单元是《中国历史》第2册第2单元: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本单元涉及的时段是辽宋夏金元时期的历史,它起源于960年止于1368年,这是我国从多民族政权并立,走向统一的历史时期。
本单元内容的关键词是“民族关系发展”,“社会变化”。
涉及民族关系的发展和经济重心的南移,这一时期的民族关系的发展主要特点是民族交融,民族交融发展的结果是多个民族并存和共同发展,在直接统治区域出现了蒙、汉、回藏等多个民族。
在本单元的教学中,我首先打破课时界限,对教学内容进行整合、重组,整个课堂结构包括:总序、多民族国家政权由并立到统一、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宋元时期的社会变化四大部分。
新课标要求:认识北宋面临的新形势,了解辽、宋、西夏并立;了解宋金之战,南宋偏安,了解蒙古的兴起和元朝的统一;通过岳飞,文天祥等人的英雄事迹,体会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精神。
知道北宋强化中央集权和重文轻武的政策;了解元朝设立行省、宣政院等制度;知道西藏在元朝正式纳入中国版图,理解元朝统一对中华民族进一步交融的重要意义。
通过了解南方地区的经济繁荣,知道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进一步南移;通过了解这一时期的城市和商业发展、科技创新、文学艺术成就和中外交流,认识宋元时期繁荣的经济、文化在中国历史上的重要地位;通过印刷术、指南针、火药的应用和外传,认识中国古代的重要发明。
二、单元教学目标:1了解辽、宋、西夏并立;宋金之战,南宋偏安;了解蒙古的兴起和元朝的统一;知道北宋、元朝强化中央集权和北宋重文轻武的政策,2知道西藏在元朝正式纳入中国版图,理解元朝统一对中华民族进一步交融的重要意义。
3通过了解南方地区的经济繁荣,知道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进一步南移;通过岳飞,文天祥等人的英雄事迹,体会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精神。
4通过了解这一时期的城市和商业发展、科技创新、文学艺术成就和中外交流,认识宋元时期繁荣的经济、文化在中国历史上的重要地位;通过印刷术、指南针、火药的应用和外传,认识中国古代的重要发明。
五史教育讨论交流材料范文
五史教育讨论交流材料范文五史教育是指中国古代的五部史书,分别是《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和《晋书》。
这些著作自古以来就被视为中国官方的正史,记录和记载了中国历史上的重要事件、人物和文化传统。
五史教育在中国的教育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通过学习和研究这些史书,人们可以更好地了解中国的历史发展和文化传承。
首先,五史教育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和文化认同。
通过学习古代史书,人们可以从中了解到中国古代的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状况,感受到历史的变迁和演进。
同时,五史教育也能够加深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和理解,从而增强他们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其次,五史教育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和独立思考能力。
这些史书中记录了丰富多样的历史事件和人物,其中既有正面的光辉事迹,也有负面的教训。
学生在研究这些历史材料时需要进行辩证思考,分析事件的原因和影响,并作出自己的判断和评价。
通过这样的思考过程,学生可以培养批判精神和独立思考的能力,提高其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此外,五史教育也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写作表达能力。
学生在阅读古代史书的过程中,需要理解和把握作者的意图、方法和观点,同时通过分析史书中的文字、篇章和结构,使其能够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观察。
这种阅读理解和写作表达能力的培养对于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和未来的学习和工作都具有重要意义。
总之,五史教育对于中国的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学习和研究这些史书,人们可以更好地了解中国古代的历史发展和文化传承,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和文化认同,提高他们的批判思维和独立思考能力,提高其阅读理解和写作表达能力。
只有通过这些教育,我们才能更好地传承并发扬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自己的贡献。
《童年的发现》教学后记【优秀10篇】
《童年的发现》教学后记【优秀10篇】《童年的发现》1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胚。
岂。
痴。
婴。
窘”5个字。
2.正确。
流利。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基本读懂课文。
感悟作者童年求知若渴,寻根问底和大胆想象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1.阅读课文,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大胆发现的精神。
2.理解课文最后一句话,并结合这句话谈谈自己的体会。
教学准备:1.查阅有关作者的资料。
2.了解达尔文进化论的基本观点。
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流程:一。
谈话,导入新课在人长大或变老以后,常常会回想起童年的事情。
美国作家巴德。
舒尔伯格忘不了的是父母有趣的截然不同的评价,那么,俄国作家费奥多罗夫童年中最有意思的是什么事呢?(板书:童年的发现)二。
自读自悟,小组合作学习。
1.学生根据阅读提示自学课文。
(1).我发现了什么?怎样发现的?(2).举例说说你对课文中这句话的理解:“我明白了——世界上重大的发明和发现,有时还面临着受到驱逐和迫害的风险。
(3)自己是否也有过童年的发现。
2.小组合作学习。
三。
抓住重点,读悟结合。
重点交流:1.“我”是怎样发现胚胎发育规律的?a.引导学生体会,作者之所以有这个发现,有以下几个原因:(1)有疑就问,(2)反复思考,(3)大胆想象。
b.结合体会,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3~13自然段。
可以先自由分角色读,再指名分角色读,评价后再练习。
2..举例说说你对:“我明白了——世界上重大的发明和发现,有时还面临着受到驱逐和迫害的风险,这句话的理解。
(1)。
根据课文,说说“我”的发现使“我”面临着什么?(2)。
说说你知道的其他例子。
四。
总结升华,拓展延伸。
1.选择觉得有趣的段落读一读。
2.说说自己是否也有过有趣的发现。
3.总结全文:童年的发现,尽管有时侯别人会觉得可笑,甚至会招来麻烦,可是,老师却希望你们每个人都有一双眼睛去发现,去享受发现的快乐,拥有自己美妙的童年的发现。
也许,这正是你创造,研究的开始。
板书设计:发现规律——受到误解——明白道理《童年的发现》2一、导入你是否有过,将你的发现说给你的同桌听。
文史 后记
文史后记
**《文史》后记**
《文史》是一部历史文化类的书籍,旨在向读者展示中国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遗产。
本书通过选取各个历史时期的重要事件、人物和文化现象,以通俗易懂的方式进行叙述,帮助读者了解中国历史的发展脉络和文化传承。
在编撰本书的过程中,我们参考了大量的历史文献、学术研究成果以及相关的考古发现,力求做到内容准确、详实。
同时,为了增强可读性,我们还采用了图文并茂的形式,插入了一些精美的图片和图表,以便读者更好地理解历史事件和文化现象。
由于历史悠久、文化内涵丰富,中国历史和文化的研究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我们希望本书能够为读者提供一个入门的契机,激发读者对中国历史和文化的兴趣,并引导他们进一步深入探索。
在本书的编撰过程中,我们得到了许多专家学者的支持和帮助,在此向他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同时,由于我们水平有限,书中难免存在一些疏漏和不足之处,敬请读者批评指正。
最后,我们希望《文史》能够成为读者了解中国历史和文化的一扇窗口,让更多的人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编委会
XXXX 年 XX 月 XX 日。
柳亚子史料札记三篇
柳亚子史料札记三篇张明观“分湖”还是“汾湖”柳亚子《光明集卷五(六国木集)(1949年)》,有七律《感事呈毛主席一首,三月二十八日夜作》。
其末联云:“安得南征驰捷报,分湖便是子陵滩。
”注文有云:“分湖为吴越间巨浸,元季杨铁崖曾游其地,因以得名。
”(《磨剑室诗词集》下册,第1549页)这里的“分湖”,1994年版《吴江县志》作“汾湖”。
(该书卷首《吴江县政区图》)此后,凡涉湖名者一律写作“汾湖”,诸如新建立的汾湖镇、汾湖经济开发区。
究竟“分湖”还是“汾湖”?柳诗所说“元季杨铁崖曾游其地”,杨名维桢,字铁崖,浙江会稽人。
元至正九年(1349)三月十六日,杨氏与陆宣等共七人一起泛舟分湖,作《游分湖记》,又撰《游分湖》诗。
《游分湖记》有云:“解缆出汪港五里,所至分湖。
湖东西袤八里,南北如之。
湖分而半,一属嘉禾,一属姑苏,故名分湖云。
”(《分湖志》稿本“卷七”)可见杨维桢是写作“分湖”的,且说出了得名的缘由。
同样写作“分湖”的,还有明初陶振的《分湖赋》。
该文有云:“……东览三泖,西瞻具区,然后知其为吴江之巨浸,名谓之分湖者欤!是时也,日落苍湾,烟淡平芜,恍东山之月出。
遇邻舟之老渔,停桂棹而揖余,言曰:吾将告子以分湖之得名,衍子以分湖之大义,子亦乐而闻之乎?是湖也,两界中分,南北无亏。
其南也,则千绠之无尽;其北也,则百弓之有馀。
故南其半为嘉禾之境,北其半为松陵之墟。
湖之得名其以是欤。
故老相传,信而不诬。
”(《分湖志》稿本“卷五”)这里借湖中“老渔”之口,说出“分湖”得名的缘由。
到了清代,写作“分湖”的乡土志,有乾隆时沈刚中撰《分湖志》、道光时柳树芳撰《分湖小识》,还有清末民初费善庆撰《垂虹识小录》等。
然而,明清两朝的吴江县志却有多种表述:明弘治莫旦纂《吴江志》:“汾湖在二十九都芦墟村,上承嘉兴之水,北流入三白荡。
旧名分湖,以其半属吴江半属嘉兴故也,后人加以水旁云。
”(该书“卷二·山川”)明嘉靖徐师曾、沈等纂《吴江县志》:“汾湖去县治东南六十里(属二十八都,与嘉兴分属)”。
历史学科工作总结5篇
历史学科工作总结5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总结、学习总结、合同协议、规章制度、条据文书、事迹材料、心得体会、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the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model essays, such as work summary, study summary, contract agreement, rules and regulations, documents, deeds materials, experience, teaching materials, composition, other model essays, etc.want to know different model essay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历史学科工作总结5篇只有学会对自己的工作做好反思,我们才能写出对个人有帮助的工作总结,我们可以在完成一份工作之后及时写一份工作总结,发发本店铺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历史学科工作总结5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私家记载与历史真相——齐世荣《史料五讲》读后
间
1 l 9
子弹 的 目的并 不 是 像 传 统 西 方 史 学 家 所 说 没 有 的 细 节 , 对 于 深 入 了 解 历 史 , 特 别 是
的那样 ,纯 粹 是 为 了减 少 美 军 登 陆 日本 本 社会 经 济 史 ,是 十 分 有 用 的 ( 第 1 7 6页 ) 。
土 后 人 员 大 量 伤 亡 的 军 事 目 的 , 而 是 另 有 同样 , 在 《 谈 小 说 的 史 料 价 值 》 一 文 中 , 作
重要 的政 治 目的 ( 见第 1 1 8页) 。据 《 杜 鲁 者选取 吴敬 梓 《 儒 林 外 史 》 中 范进 中举 的 典 型环 境 中的 典 型 人 物 ” 。 门回忆录 》 ,当 时担 任 美 国 陆军 部 长 的史 汀 事例 , 以说 明 “ 生清 楚地 表 明,这 种 炸 弹 有 可 能使 美 国在 范 进 中举 前 后 他 本 人 及 乡 村 邻 里 的 态 度 完 战争 结束 时 处 于 发 号 施 令 的地 位 。这 说 明 向 日本投 掷 原 子 弹在 很 大 程度 上 是 为 了震 慑其 他 国家 ,尤 其 是 苏 联 , 以使 美 国在 战 后 的世界 舞 台上 处 于 主 导 地 位 。这 个 事 例 全不 同,这 是 因 为 明 清 之 际, 官 吏 选 拔 沿 用科 举制度 ,命 题 只 许 在 四书五 经 范 围内 ,
文 体 限 定 于 八 股 文 , 给 士 人 造 成 沉 重 的 精 神 压 力 。 作 者 选 用 范 进 中 举 的 故 事 , 一 方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清楚 地表 明,齐 先 生 正 是 利 用 回 忆 录 中提 面说 明举 人 在 一 般 民 众 心 中 的 重 要 性 ,另
2023年七年级历史优秀教案
2023年七年级历史优秀教案2023年七年级历史优秀教案1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了解明清北京城和皇宫,培养平面和空间概念,以及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和绘图的能力。
2、了解长城的建造、作用以及起止点,掌握识别历史地图的基本知识。
过程与方法1、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有关故宫和长城的资料、图片,认识故宫建筑形式的雄伟、庄严,布局严谨、和谐。
2、展示和收集有关长城的图片和文字资料,通过相互交流学习,感悟长城的文化意义和精神象征。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的学习,认识长城和故宫体现了中国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是中华民族的骄傲和自豪。
通过对长城的学习,感受先民的伟大的气魄和坚毅的精神,体会长城是中华民族聪明才智、坚韧刚毅、充满向心凝聚力等精神的象征。
通过讨论长城及其周边旅游资源的过度开发带来的危害,感受到保护文化遗产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二、教材分析明清是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发展和巩固时期,在专制统治不断强化的同时,经济和科技文化也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这一时期出现了许多气势宏伟、堪称东方建筑艺术和建筑奇迹的作品,北京的故宫和长城正是其杰出的代表,凝聚了这一时期的文化特性、本质及精华,折射出了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的浓郁色彩,展示了我们大一统国家的气派,同时也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
三、学情分析故宫和长城是我国保存较好的两座文化遗址,也是我国著名的旅游景点。
多数学生都听说过。
但是课前经过调查,去过北京的学生很少,因此教学中考虑到学生的实际,采用了材料收集、教师引导、图片观察、小组交流、畅谈感悟、体会突破三维目标。
?教学重点故宫和长城。
教学难点通过对它们的学习和了解,如何激发学生对祖国灿烂文化的自豪和崇敬之心,如何理解故宫和长城展现了明清大一统的气派,是中华民族的象征。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教学法、体验式教学法,加强学科渗透,增强学习历史的现实性。
精讲深化、设疑讨论、列表分析。
教学手段:多媒体辅助教学。
学法指导问题讨论法、小组合作学习法。
五史工作总结汇报
五史工作总结汇报尊敬的领导、老师:我是xxx,我负责参与整理《中国五史》的工作,在此向大家汇报一下我们的工作情况和成果。
一、工作背景《中国五史》是我国古代史上的重要著作,它包括《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和《魏晋南北朝史》。
该五史体现了我国古代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多个方面的发展和演变,对于了解我国古代历史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二、工作目标我们的工作目标是对《中国五史》进行整理、梳理和汇总,便于读者更好地了解和学习相关内容。
同时,我们还要确保整理工作的准确性、规范性和系统性,提高整理质量和水平。
三、工作内容1. 索引整理:我们对《中国五史》中的人物、地名、事件、背景等关键词进行了整理和索引,便于读者查找和理解相关内容。
2. 内容评估:针对五史中的部分内容,我们进行了评估和分析,确定了其中的重要内容和重点章节,以便读者能够更加有针对性地阅读。
3. 补充注释:为了帮助读者理解,我们对五史中的部分内容进行了补充注释,包括人物关系、历史背景、重要事件等方面的说明,以便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学习。
4. 校对修改:我们对整理后的文稿进行了反复校对和修改,确保整理出的内容准确无误,同时也进行了规范化处理,使得整体的风格统一。
四、工作成果1. 索引目录:我们整理出了《中国五史》的索引目录,列举了其中的重要人物、地名、事件等,以方便读者查找和阅读。
2. 内容精华:我们对五史中的重要内容进行了梳理和提炼,形成了一份《中国五史》的内容精华,包括关键人物传记、重要事件年表、政治制度演变等方面的内容。
3. 注释补充:我们对五史中的重要章节进行了注释补充,对其中的人物关系、历史背景、重要事件等进行了说明,以方便读者理解。
4. 整理文稿:我们整理出了一份完整的、规范化的《中国五史》文稿,确保了内容的准确性和规范性。
五、工作不足与改进在整理《中国五史》的过程中,我们也面临了一些困难和问题。
首先,五史的内容非常庞大,我们在整理过程中可能无法覆盖到所有内容,希望在未来的工作中能够进一步完善。
大家赵守俨:建国以来明清史料的整理概述(上)
⼤家赵守俨:建国以来明清史料的整理概述(上)明清两代,去今未远,给我们遗留下极其丰富的史料。
这些史料不仅数量多,⽽且所反映的历史现象,⽆论在深度或⼴度上,均⾮前代所能⽐拟。
如何分别不同情况,进⾏整理选编,使它能够充分发挥作⽤,为史学⼯作者参考利⽤,这是明清史研究者应负的责任,也是关系到促进研究⼯作发展提⾼的重要问题。
任何研究⼯作,都必须⾸先详细占有资料,然后才谈得上进⾏科学分析,因此史料整理也正是研究⼯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建国以来,在明清史料整理⽅⾯,完成了不少前⼈不曾做过的⼯作,取得了⼀定成绩。
但同时也应该看到,整理编纂⼯作的现状与研究⼯作的要求很不适应。
本⽂拟对明初⾄清代1840年以前的史料整理情况略作回顾。
囿于见闻,挂漏恐多,同时也不能巨细不遗地对每个项⽬加以评介,仅仅是⼤致勾画⼀个轮廓。
做这样的回顾,可以看出,需要做⽽没有做的⼯作还很多,应当引起明清史研究⼯作者的注意。
赵守俨先⽣(1926-1994)⼀、各体断代史籍和史料清修的《明史》三百三⼗⼆卷,尽管出于政治原因,对于史事的记载有所回护和歪曲,在编撰⽅⾯也不⽆疏略,然⽽它在编撰过程中曾集中⼤量原始资料,先后经过万斯同、王鸿绪等熟悉明代史事的学者以数⼗年的精⼒,编写修改成书。
在“正史”中,它是编写时间较长的⼀种,其迟迟不能定稿刊⾏的原因,虽不是完全由于为了“精益求精”,但是这部书在漫长的修撰过程中,多次推敲修改,于史料的剪裁整理,各篇卷之间的照应⽅⾯,确是略胜于以前的官修诸史。
清代学者认为,“执笔者不知⼏经审订⽽后成篇,此《明史》⼀书,实为近代诸史所不及。
⾮细⼼默观,不知其精审也”(注:赵翼《廿⼆史札记》卷31)。
此种评论,虽难免夸⼤,却尚⾮⽆根之谈。
因此,它不失为研究明代历史的基本史料。
《明史》的整理⼯作最初是在著名史学家郑天挺主持下,由南开⼤学历史系明清史研究室的同志共同进⾏的,1966年以前完成了点校初稿,本纪部分并已定稿若⼲卷。
1971年以后,⼜在初稿的基础上作了修改补充,这⼀阶段的⼯作以王毓铨、周振甫⽤⼒较多,点校本于1974年春出版。
史料扩充与历史认知——读齐世荣先生《史料五讲》的一点认识
所 以, 《 史 料 五 讲 》的 目录顺 序 , 可 以说 在 性
质 上是 从 愈坚 实 的材料 到愈 “ 浮夸 ” 、 “ 虚假” 的内
容, 如从 第 一篇 的官 府文 书 到最后 一篇 的小 说 , 但 就 历史 的认 知方 式 以及 史 学 的发 展 而 言 , 却 体 现 了人们 对 于历史 的洞见越 来 越复 杂 、 深化 的历 程 。
对 于史料 的运 用 与 历 史 认 知 的深 化 过 程 , 我
初 步认 为 , 是 否 可以分 为三 个阶 段 :
对象 本身 的缺 陷不 能 阻 碍 对 于历 史 客 观 性 的追
寻, 新 的历史认 识方 法 的产生 , 对 于材料 的综 合运 用超 越 了历史 认知 对象 本身 的缺 陷 。 齐 世荣 先 生 在 《 史 料五讲 》 中 利 用 日记 、 信 函、 回忆 录等 充 分 地论 证 历 史 。而 这 些 史料 也 带 有许 多 的缺 陷与 不 足 , 例 如 齐先 生 在 谈 到 回忆 录 时 就系统 地列 举 了五 条缺 陷 与不 足 , 因而 在 利 用 的过程 中, 更 加地 注 重 对 于 历史 方 法 与 理 论 的应
首先 , 从 史料 的角 度看是 对 官府文 书 的重视 ,
以及史 料本 身考 证 的重视 与运 用 , 这 在 历 史 认 知
的方式 上体现 为对 于历 史 认 知 的对 象 ( 既包 括 史
历 史 。齐 世荣 先生 的《 史 料 五讲 》 虽然叙事简洁, 不 奢谈 理 论 , 但在 分 析 史 料 的搜 集 范 围以 及 运 用 材 料 的优 劣特 点 中 , 已体 现 了对 于 历 史 认 知 的 不 断 深入 。 以 目录而 言分 为 五个 部分 : 一、 略说 文 字史 料
五史专题研讨交流材料
五史专题研讨交流材料五史专题研讨交流材料导言:在中国历史上,五部史书是指《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和《资治通鉴》。
这五部史书被誉为中国古代历史研究的重要文献,也是了解中国古代政治、社会、文化等方面的重要途径。
通过对这五部史书的深入研读与交流,我们能够更加全面地了解中国古代历史的真相与发展脉络。
一、《史记》《史记》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它是司马迁在汉武帝的命令下创作的。
《史记》共有这个主题:早期的历史书籍,《史记》被誉为中国古代最伟大的一部历史著作。
它以纪传体的形式叙述了从夏朝到西汉末年的历史,内容包括帝王纪、列传、世家、表等。
《史记》不拘一格的撰写风格,使之成为中国古代史学的典范之作,并对后世的历史研究产生了深远影响。
在阅读《史记》时,我被其详实的记载所震撼。
作者司马迁通过纪实的手法,将历史真实地展现在我们面前。
无论是文人政治的盛衰、各类人物的伟大或者是其辉煌成就,都得到了充分的展现。
在学习《史记》的过程中,我深深感受到了历史对于社会的重要性,也明白了真实的历史对于我们了解自身的过去和重塑未来的重要作用。
二、《汉书》与《后汉书》《汉书》是东汉时期的著名史书,它是以记录汉朝历史为主题。
《汉书》是汉代的最后一部编年体通史,全书分为本纪、志、表三部分,共计三百余万字。
《后汉书》是《汉书》的续篇,主要记述了东汉末年到西晋建立的历史。
这两部史书在描写历史事件时保持较好的客观性和准确性,对于了解汉朝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提供了极其宝贵的资料。
通过《汉书》与《后汉书》,我们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中国汉朝的兴衰和特点。
汉朝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朝代,正是在这个时期,中国的政治及文化诸多成就得以发扬光大。
通过学习《汉书》与《后汉书》,我了解到了许多著名的皇帝、重要的政治事件以及历史背后的人文关怀,这进一步丰富了我对汉朝历史的理解。
三、《三国志》《三国志》是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一部通史,它是以中国东汉末年到三国时期的政治与军事史为主题。
五史读后感
五史读后感
自古以来,五史一直是中国史学界的经典著作,作为子集的历史文献,它涉及了从传
说中古代黄帝时代至明清末年的历史进程。
本着“忠实而真实的历史的历史义务”,五史
的作者们敏锐地把握古代社会的发展和交替,对古代历史研究做出了突出的贡献,成为中
国历史研究界不可或缺的经典文献。
五史以客观公正、详细丰富的史料,叙述了中国古代各个朝代的政绩特点,生动地表
现了每一位皇帝用其得天独厚而又为社会前进发展所作出贡献,也描绘出古代社会的文明
成就。
五史以其全面、内容丰富且深入细致的叙事,孜孜不倦地沉淀着古代史官的忠实和
高尚的精神,为中国的史学界增添了不可磨灭的光辉。
五史的叙事体裁传奇式的传说和史记补充形成了完整的历史传奇,并且广受民间的欢迎。
它的叙事风格深刻影响了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也为后人研究古代历史提供了深厚的
资源。
通过对它的研读,我们不仅能对历史有一个全面而深刻的理解,而且还能从中汲取
历史沉淀的高尚精神。
五史表现出了古代史书编纂的精湛技艺,其价值不仅仅在于它们叙述的精确性,而且
更加着重于它们记载的文明成就,具有很强的历史参考价值和人文精神价值。
值得鼓励的是,随着历史学科的发展,五史有了新的研究论文,也有新的修订版,研究及传播五史也
变得更加广泛和便捷,这使中国的古代文化走向一个崭新的阶段。
总之,五史不仅有着重要的历史价值和人文价值,它们也成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
组成部分,总是能让我们从深处获得强烈的文化震撼。
因此,应当以正确的态度审视五史,利用它们来弘扬古代文化,激励社会的进步!。
鲁迅在南京读书时期的几则史料
鲁迅在南京读书时期的几则史料134年前即1881年的9月25日,伟大的思想家、文学家鲁迅先生诞生于浙江绍兴县城,取名樟寿,字豫山。
1898年5月,年仅17岁的鲁迅(学名周樟寿),怀揣8元钱的盘缠,由绍兴坐船,在南京下关码头上岸,开始了他在南京求学的生涯。
经过100多年的岁月洗礼,南京是否还保留着鲁迅读书、工作过的遗迹?让我们一起来遗踪寻觅吧。
鲁迅在南京的时间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上学时期,1898年5月至1902年3月。
第二阶段工作时期,在南京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教育部任职,时间1912年2月至4月。
南京对于鲁迅的成长非常重要,这是他走出绍兴,第一次接触外面的世界,奠定了一个破落家庭的公子走向革命先行者的基础。
来南京读书,直接原因是家庭经济的拮据,“无须学费的学校在南京,自然只好往南京去”(《朝花夕拾・琐记》)。
鲁迅在《呐喊・自序》中说:“我要到N进K学堂去了,仿佛是想走异路,逃异地,去寻求别样的人们。
”所谓N 地就是南京,K学堂就是江南水师学堂。
无奈的选择,鲁迅告别母亲,来到南京。
一、报考江南水师学堂1898年5月离开绍兴时,鲁迅手中只有母亲千方百计筹来的8元盘缠。
这是鲁迅第一次来南京,他从下关上岸,直奔江南水师学堂。
他在文章中写道:“一进仪凤门,便可以看见那二十丈高的桅杆和不知多高的烟囱。
”(《朝花夕拾・琐记》)江南水师学堂是洋务运动中兴办最早的学堂之一,1890年由两江总督曾国荃创办,其缘由是1884年中法战争中南洋水师的覆灭,希望通过水师学堂来振兴中国海军。
水师学堂坐落在南京城北仪凤门内,即今天中山北路246号,旧址在辛亥革命后改为海军部,1913年改为海军郡公学校,1915年改为海军雷电学校。
当时上水师学堂,不仅不要学费,每月还发少量生活费。
没有学费,又有生活补贴,对于家境贫寒、渴望上学的鲁迅来说,进江南水师学堂是非常好的选择。
当时鲁迅的叔祖周淑生在水师学堂任职,然而作为绍兴大户周姓家族的子孙,报考这样的学校(相当于水兵军校),却被族人认为很丢面子,所以,接待鲁迅报考的叔祖周淑生要求周樟寿(即鲁迅),改名报考,免得丢了家族的颜面。
中国史学史讲义
中国史学史讲义先秦史学一、传说、官书和史诗1、传说口耳相传史学的源头传说包含两大类:1)战胜自然灾害和在生产中取得成功的传说治水(禹、女娲)干旱(羿)耕稼(弃,也称为稷或后稷,成了农神)2)氏族由来和氏族、部落间原始战争的传说夏、商、周三个王朝的始祖禹:从鲧腹中生契:简狄吞了燕子的蛋,生了契弃:姜源践巨人迹怀孕所生原始战争(黄帝与蚩尤之战)传说与史学的关系2、官书1)卜辞和金文,是中国历史上目前所知最早的官文书。
卜辞和金文同史学产生的关系2)《尚书》历史鉴戒《酒诰》“罔(无)敢湎于酒”、“荒腆于酒”“人无于水监(鉴),当于民监”3、史诗,指《诗经》中的《大雅》史诗与史学的关系二、国史和《春秋》1、国史《左传》“观书于大史氏,见《易》、《象》与鲁春秋”《国语》“习于春秋”、“教之春秋”《墨子·明鬼下》“周之春秋”、“燕之春秋”、“齐之春秋”《孟子·离娄下》“王者之迹熄而诗亡,诗亡然后春秋作。
晋之《乘》、楚之《梼杌》、鲁之《春秋》,一也。
”国史的特点及与史学的关系2、《春秋》三、私人历史撰述的发展1、《左传》和《国语》1)《左传》2)《国语》3)《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春秋》三传、《春秋外传》2、《竹书纪年》、《世本》和《战国策》1)《竹书纪年》《晋书·武帝纪》载:咸宁五年(279年)冬十月,“汲郡人不准掘魏襄王冢,得竹简小篆古书十余万言,藏于秘府。
”束皙、荀勖、和峤、杜预2)《世本》帝系、本纪、世家、传、谱、氏姓、居、作雷学淇、茆泮林两种辑本3)《战国策》4)《战国纵横家书》1973年长沙马王堆汉墓帛书3、多种撰述《山海经》、《尧典》和《禹贡》、《仪礼》和《周官礼》四、先秦诸子历史观1、损益史观孔子《论语·为政》“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
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
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
”2、复古史观老子《老子·十四章》“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
史料价值与辩证分析--读齐世荣教授著《史料五讲》
史料价值与辩证分析--读齐世荣教授著《史料五讲》
陈其泰
【期刊名称】《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2015(000)002
【摘要】著名的世界近现代史专家齐世荣教授著成的《史料五讲》一书,具有以
下三个特色:一、视野开阔,内容系统;二、论述精辟,举证确凿;三、学者风范,寄意深远。
书中发掘的关于二战前绥靖主义政策危害性的大量史料和所作的深刻剖析,在当前及时地为我们提供了极为有益的历史教材。
作者于耄耋之年著成此书,更体现出其可贵的历史责任感。
【总页数】5页(P190-193,268)
【作者】陈其泰
【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北京100875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K092
【相关文献】
1.私家记载与历史真相--齐世荣《史料五讲》读后 [J], 胡祥琴
2.史料与学风——齐世荣《史料五讲》的理论启示 [J], 王姝
3.史料扩充与历史认知——读齐世荣先生《史料五讲》的一点认识 [J], 李凯
4.博览善择举重明轻——读齐世荣先生著《史料五讲》的几点启示 [J], 朱露川
5.讲史料论治学——读齐世荣先生《史料五讲》书后 [J], 瞿林东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传世藏书(共230册)-PDF电子版下载
传世藏书(共230册)-PDF电⼦版下载传世藏书(共230册)出版社:海南国际新闻出版中⼼出版时间:90年代《传世藏书》是国家胜“⼋五”重点规划图书,是⼀套囊括我国从先秦到晚清历代重要典籍的⼤型丛书。
精选有深远历史影响的⼀流名著⼀千余种,全书分经、史、⼦、集四库,每库⼜分若⼲部类,共计⼆亿五千万字,是继《四库全书》⼆百年来最⼤的古籍整理⼯程。
《传世藏书》所选各书均以传世善本、或公认最好的通⾏本为底本,汲取⼀切可借鉴的古籍整理成果认真校勘,使其具有极重要的⽂献价值和极⾼的收藏价值。
《传世藏书》的总编为⼋旬⾼龄的著名学者季羡林教授。
季羡林教授早年留学欧洲,⼜精研古印度⽂化,是国际公认的真正通晓东西⽅古典⽂化底蕴的稀世⼤学者。
与其共主其事的还有中国哲学史权威张岱年教授、中国训诂学会会长徐复教授、中国古典⽂化研究专家王利器教授和中国著名出版家钱伯城、戴⽂褒先⽣,以及⼀批享誉海内外的学术名家。
《传世藏书》被列⼊国家“⼋五”重点图书出版⼯程,由诚成企业集团(中国)有限公司全资策划、制作,三千余名资深古籍整理⼯作者参与整理编校,历时六年,由海南国际新闻出版中⼼出版,是重振华夏藏书风⽓、让中华⽂化永久传递的壮举,是倡导国⼈⼤兴读书之风⽓、振兴祖国公益⽂化事业的壮举。
《传世藏书》,是研习、继承、感悟中华⽂化的最佳选择!传世藏书⽬录DVD-1001传世藏书·经库·⼗三经注疏1⽑诗正义002传世藏书·经库·⼗三经注疏1尚书正义003传世藏书·经库·⼗三经注疏1周易正义004传世藏书·经库·⼗三经注疏2周礼注疏郑⽞注海南国际新闻出版中⼼005传世藏书·经库·⼗三经注疏2仪礼注疏006传世藏书·经库·⼗三经注疏3礼记正义郑⽞注海南国际新闻出版中⼼007传世藏书·经库·⼗三经注疏4春秋左传注疏左丘明传海南国际新闻出版中⼼008传世藏书·经库·⼗三经注疏5春秋公⽺传注疏何休注海南国际新闻出版中⼼009传世藏书·经库·⼗三经注疏5春秋糓梁传注疏010传世藏书·经库·⼗三经注疏5尔雅注疏011传世藏书·经库·⼗三经注疏5论语注疏何晏集解海南国际新闻出版中⼼012传世藏书·经库·语⾔⽂字1说⽂解字注徐复海南国际新闻出版中⼼013传世藏书·经库·语⾔⽂字1释名疏证补014传世藏书·经库·语⾔⽂字2⼴韵015传世藏书·经库·语⾔⽂字2经传释词016传世藏书·经库·语⾔⽂字2马⽒⽂通徐复海南国际新闻出版中⼼017传世藏书·经库·语⾔⽂字2中原⾳韵018传世藏书·经库·语⾔⽂字2存⽬提要019传世藏书·经库·语⾔⽂字2⼴雅疏正020传世藏书·经库·经学史1-2朱维铮海南国际新闻出版中⼼021传世藏书⼦库医部1诚成企业集团(中国)有限公司海南⽂化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制作海南国际新闻出版中⼼022传世藏书·⼦库·杂记1东京梦华录熊⽉之钱杭海南国际新闻出版中⼼023传世藏书·⼦库·杂记1东坡志林熊⽉之钱杭海南国际新闻出版中⼼024传世藏书·⼦库·杂记1挥尘录025传世藏书·⼦库·杂记1⽼学庵笔记熊⽉之钱杭海南国际新闻出版中⼼026传世藏书·⼦库·杂记1梦粱录熊⽉之钱杭海南国际新闻出版中⼼027传世藏书·⼦库·杂记1齐东野语熊⽉之钱杭海南国际新闻出版中⼼028传世藏书·⼦库·杂记1唐语林029传世藏书·⼦库·杂记1五杂组熊⽉之钱杭海南国际新闻出版中⼼030传世藏书·⼦库·杂记1武林旧事熊⽉之钱杭海南国际新闻出版中⼼031传世藏书·⼦库·杂记1西京杂记032传世藏书·⼦库·杂记1桯史熊⽉之钱杭海南国际新闻出版中⼼033传世藏书·⼦库·杂记1云麓漫钞034传世藏书·⼦库·杂记1云溪友议熊⽉之钱杭海南国际新闻出版中⼼035传世藏书·⼦库·术数1刘周堂海南国际新闻出版中⼼036传世藏书⼦库·术数2[明]程道⽣撰海南国际出版中⼼1995.12037传世藏书⼦库医部1)何清湖海南国际新闻出版中⼼1995年03⽉第1版DVD-2038传世藏书⼦库医部2039传世藏书⼦库医部3040传世藏书⼦库医部4041传世藏书⼦库医部5042传世藏书⼦库医部6043传世藏书·⼦库·杂记2板桥杂记熊⽉之钱杭海南国际新闻出版中⼼044传世藏书·⼦库·杂记2茶余客话045传世藏书·⼦库·杂记2池北偶谈046传世藏书·⼦库·杂记2履园丛话047传世藏书·⼦库·杂记2万历野获编048传世藏书·⼦库·杂记2阅世编049传世藏书·⼦库·杂记3存⽬提要熊⽉之钱杭海南国际新闻出版中⼼050传世藏书·⼦库·杂记3清稗类钞(⼀、⼆)熊⽉之钱杭海南国际新闻出版中⼼051传世藏书⼦库道典·太平经合校真诰道教义枢养性延命录道枢修真⼗书等11种王平海南国际新闻出版中⼼052传世藏书⼦库诸⼦1-2朱维铮李国钧海南国际新闻出版中⼼053传世藏书⼦库诸⼦3⼆程全书朱熹集(⼀)DVD-3054传世藏书⼦库诸⼦3、4朱熹集(⼆)(宋)朱熹海南国际新闻出版中⼼055传世藏书⼦库诸⼦5朱⼦语类(宋)黎靖德海南国际新闻出版中⼼056传世藏书⼦库诸⼦6东西均(明)⽅以智海南国际新闻出版中⼼057传世藏书⼦库诸⼦6焚书续焚书058传世藏书⼦库诸⼦6明夷待访录(清)黄宗羲海南国际新闻出版中⼼059传世藏书⼦库诸⼦6訄书060传世藏书⼦库诸⼦6仁学_海南国际新闻出版中⼼__(清)谭嗣同061传世藏书⼦库诸⼦6四存编(清)颜元海南国际新闻出版中⼼062传世藏书⼦库诸⼦6王阳明集063传世藏书⼦库诸⼦6诸⼦平议064传世藏书·⼦库·⼩说2太平⼴记(⼀)郭豫适黄钧海南国际新闻出版中⼼065传世藏书·⼦库·⼩说2燕丹⼦郭豫适黄钧海南国际新闻出版中⼼066传世藏书·⼦库·⼩说3剪灯新话067传世藏书·⼦库·⼩说3剪灯余话(明)李昌祺海南国际新闻出版中⼼068传世藏书·⼦库·⼩说3聊斋志异(清)蒲松龄海南国际新闻出版中⼼069传世藏书·⼦库·⼩说3觅灯因话070传世藏书·⼦库·⼩说3太平⼴记(⼆)(宋)李昉等海南国际新闻出版中⼼071传世藏书·⼦库·⼩说3虞初新志072传世藏书·⼦库·⼩说3异苑郭豫适黄钧海南国际新闻出版中⼼073传世藏书·⼦库·⼩说4三国演义(明)罗贯中海南国际新闻出版中⼼074传世藏书·⼦库·⼩说4⽔浒全传075传世藏书·⼦库·⼩说4世说新语_海南国际新闻出版中⼼诚成⽂化出版有限公司__郭豫适黄钧076传世藏书·⼦库·⼩说5封神演义(明)许仲琳海南国际新闻出版中⼼077传世藏书·⼦库·⼩说5绿野仙踪(清)李百川海南国际新闻出版中⼼078传世藏书·⼦库·⼩说5三遂平妖传(明)罗贯中海南国际新闻出版中⼼079传世藏书·⼦库·⼩说5西游记080传世藏书·⼦库·⼩说6红楼梦(清)曹雪芹⾼鹗海南国际新闻出版中⼼081传世藏书·⼦库·⼩说6醒世姻缘传(清)西周⽣海南国际新闻出版中⼼082传世藏书·⼦库·⼩说6夷坚志(宋)洪迈撰黄钧整理海南国际新闻出版中⼼083传世藏书·⼦库·⼩说7海上花列传084传世藏书·⼦库·⼩说7镜花缘(清)李汝珍海南国际新闻出版中⼼085传世藏书·⼦库·⼩说7七侠五义086传世藏书·⼦库·⼩说7儒林外史087传世藏书·⼦库·⼩说8⼉⼥英雄传(清)⽂康海南国际新闻出版中⼼088传世藏书·⼦库·⼩说8⼆⼗年⽬睹之怪现状(清)吴趼⼈海南国际新闻出版中⼼089传世藏书·⼦库·⼩说8官场现形记090传世藏书·⼦库·⼩说9警世通⾔091传世藏书·⼦库·⼩说9⽼残游记092传世藏书·⼦库·⼩说9孽海花093传世藏书·⼦库·⼩说9拍案惊奇(明)凌蒙初海南国际新闻出版中⼼094传世藏书·⼦库·⼩说9醒世恒⾔(明)冯梦龙海南国际新闻出版中⼼095传世藏书·⼦库·⼩说9喻世明⾔096传世藏书·⼦库·⼩说10存⽬提要黄钧海南国际新闻出版中⼼097传世藏书·⼦库·⼩说10⼆刻拍案惊奇(明)凌蒙初海南国际新闻出版中⼼098传世藏书·⼦库·⼩说10型世⾔099传世藏书·⼦库·兵书《传世藏书·⼦库·兵书》编委会海南国际新闻出版中⼼1995年08⽉第1版100传世藏书·⼦库·佛典佛本⾏经、梵⽹经、⾦刚经、妙法莲华经、⼴弘明集、⾼僧传、景德传灯录等26种DVD-4101传世藏书·⼦库·科技汪前进海南国际新闻出版中⼼102传世藏书·⼦库·清稗类钞(上、下册)徐珂编海南国际新闻出版中⼼1996年01⽉第1版103传世藏书·⼦库·⽂史笔记2古今注熊⽉之钱杭海南国际新闻出版中⼼104传世藏书·⼦库·⽂史笔记3⾣阳杂俎105传世藏书·⼦库·⽂史笔记4封⽒闻见记熊⽉之钱杭海南国际新闻出版中⼼106传世藏书·⼦库·⽂史笔记5梦溪笔谈熊⽉之钱杭海南国际新闻出版中⼼107传世藏书·⼦库·⽂史笔记6容斋随笔108传世藏书·⼦库·⽂史笔记7困学纪闻熊⽉之钱杭海南国际新闻出版中⼼109传世藏书·⼦库·⽂史笔记8南村辍耕录110传世藏书·⼦库·⽂史笔记9焦⽒笔乘__海南国际新闻出版中⼼__熊⽉之钱杭111传世藏书·⼦库·⽂史笔记10112传世藏书·⼦库·⽂史笔记11⽇知录集释__海南国际新闻出版中⼼__熊⽉之钱杭113传世藏书·⼦库·⽂史笔记12⼗驾斋养新录114传世藏书·⼦库·⽂史笔记13札朴__海南国际新闻出版中⼼__熊⽉之钱杭115传世藏书·⼦库·⽂史笔记14东塾读书记116传世藏书·⼦库·⽂史笔记15读书杂志117传世藏书·⼦库·⽂史笔记16癸巳存稿118传世藏书·⼦库·⽂史笔记17癸巳类稿熊⽉之钱杭海南国际新闻出版中⼼119传世藏书·⼦库·⽂史笔记18⽇下旧闻考熊⽉之钱杭海南国际新闻出版中⼼120传世藏书·⼦库·⽂史笔记19存⽬提要(20种)121传世藏书·史库四库全书总⽬(1、2)诚成企业集团(中国)有限公司海南⽂化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制作海南国际新闻出版中⼼122传世藏书·史库·地理1⼤唐西域记(唐)⽞奘辩机海南国际新闻出版中⼼123传世藏书·史库·地理1海国图志124传世藏书·史库·地理1⽔经注125传世藏书·史库·地理2-3读史⽅与经要(⼀、⼆)(清)顾祖禹海南国际新闻出版中⼼126传世藏书·史库·通典(唐)杜佑海南国际新闻出版中⼼127传世藏书·史库·通志略128传世藏书·史库·杂史世本国语战国策吴越春秋⼗七史商榷等11种诚成企业集团(中国)有限公司制作海南国际新闻出版中⼼129传世藏书·史库·续资治通鉴(1—2)(清)毕沅海南国际新闻出版中⼼DVD-5130传世藏书·史库·资治通鉴(3)131传世藏书·史库·⽂献通考(1—3)(元)马端临海南国际新闻出版中⼼132传世藏书史库⼆⼗六史1·史记133传世藏书史库⼆⼗六史2·汉书(东汉)班固撰海南国际新闻出版中⼼134传世藏书史库⼆⼗六史3·后汉书(刘宋)范晔(晋)司马彪海南国际新闻出版中⼼135传世藏书史库⼆⼗六史4·晋书(唐)房⽞龄等海南国际新闻出版中⼼136传世藏书史库⼆⼗六史4·三国志137传世藏书史库⼆⼗六史5·陈书138传世藏书史库⼆⼗六史5·梁书(唐)姚思廉海南国际新闻出版中⼼139传世藏书史库⼆⼗六史5·南齐书140传世藏书史库⼆⼗六史5·宋书141传世藏书史库⼆⼗六史6·北齐书142传世藏书史库⼆⼗六史6·南史143传世藏书史库⼆⼗六史6·魏书(北齐)魏收撰海南国际新闻出版中⼼144传世藏书史库⼆⼗六史6·周书145传世藏书·史库·⼆⼗六史7南史(⼆)146传世藏书·史库·⼆⼗六史7隋书(唐)魏征等海南国际新闻出版中⼼147传世藏书·史库·⼆⼗六史8旧唐书(后晋)刘昫海南国际新闻出版中⼼DVD-6148传世藏书·史库·⼆⼗六史9新唐书149传世藏书·史库·⼆⼗六史10旧五代史新五代史宋史(⼀、⼆、三)(宋)薛居正等海南国际新闻出版中⼼150传世藏书·史库·⼆⼗六史13辽史、⾦史——⾦史_海南国际新闻出版中⼼__(元)脱脱等151传世藏书·史库·⼆⼗六史13辽史、⾦史——辽史152传世藏书·史库·⼆⼗六史14元史153传世藏书·史库·⼆⼗六史15新元史柯劭忞海南国际新闻出版中⼼154传世藏书·史库·⼆⼗六史16-17明史(1-2)(清)张廷⽟等海南国际新闻出版中⼼155传世藏书·史库·⼆⼗六史18清史稿(⼀)156传世藏书·史库·⼆⼗六史19-20清史稿(⼆—三)157传世藏书·史库·⼆⼗六史21-22表(⼀—⼆)158传世藏书·集库·六朝别集1鲍照集鲍照撰海南国际出版中⼼159传世藏书·集库·六朝别集1杜甫集(⼀、⼆)160传世藏书·集库·六朝别集1嵇康集DVD-7161传世藏书·集库·六朝别集1建安七⼦集162传世藏书·集库·六朝别集1李⽩集163传世藏书·集库·六朝别集1阮籍集164传世藏书·集库·六朝别集1三曹集曹操等撰海南国际出版中⼼165传世藏书·集库·六朝别集1陶渊明集陶渊明撰海南国际出版中⼼166传世藏书·集库·六朝别集1王维集167传世藏书·集库·六朝别集1谢灵运集谢灵运撰海南国际出版中⼼168传世藏书·集库·六朝别集1庾信集169传世藏书·集库·⽂艺论评1徐中⽟海南国际新闻出版中⼼1996年12⽉170传世藏书·集库·⽂艺论评2171传世藏书·集库·⽂艺论评3172传世藏书·集库·别集2⽩居易集173传世藏书·集库·别集2韩愈集174传世藏书·集库·别集3梅尧⾂集_海南国际新闻出版中⼼__梅尧⾂撰175传世藏书·集库·别集3欧阳修集176传世藏书·集库·别集4苏轼集177传世藏书·集库·别集4苏洵集178传世藏书·集库·别集4苏辙集179传世藏书·集库·别集5黄庭坚集180传世藏书·集库·别集5王安⽯集181传世藏书·集库·别集5⽂天祥集182传世藏书·集库·别集6陆游集183传世藏书·集库·别集6杨万⾥集184传世藏书·集成·别集7⾼启集__海南国际新闻出版中⼼__(明)⾼启185传世藏书·集成·别集7刘基集186传世藏书·集成·别集7萨都剌集187传世藏书·集成·别集7杨维桢集(元)杨维桢海南国际新闻出版中⼼188传世藏书·集成·别集7元好问集_海南国际新闻出版中⼼__(⾦)元好问189传世藏书·集成·别集8⽅孝孺订190传世藏书·集成·别集8宋濂集191传世藏书·集成·别集9归有光集(明)归有光海南国际新闻出版中⼼192传世藏书·集成·别集9袁宏道集193传世藏书·集成·别集9袁中道集_海南国际新闻出版中⼼__(明)袁中道194传世藏书·集成·别集9袁宗道集195传世藏书·集成·别集10谭元春集196传世藏书·集成·别集10徐渭集197传世藏书·集成·别集10钟惺集198传世藏书·集成·别集10陈⼦龙集199传世藏书·集成·别集11牧斋集200传世藏书·集成·别集12顾亭林集201传世藏书·集成·别集12黄梨洲诗⽂集(清)黄宗羲海南国际新闻出版中⼼202传世藏书·集成·别集12曝书亭集203传世藏书·集成·别集12渔洋⼭⼈精华录_海南国际新闻出版中⼼__(清)王⼠禛204传世藏书·集库·别集13通志堂集205传世藏书·集库·别集13⽅苞集⽅苞撰海南国际新闻出版中⼼206传世藏书·集库·别集13龚⾃珍集207传世藏书·集库·别集13梁启超集梁启超海南国际新闻出版中⼼1996年12⽉第1版208传世藏书·集库·别集13⼈境庐诗草209传世藏书·集库·别集13谭嗣同集蔡尚思⽅⾏海南国际新闻出版中⼼1996年12⽉第1版210传世藏书·集库·别集13王国维诗⽂集王国维撰海南国际新闻出版中⼼1996年12⽉第1版DVD-8211传世藏书·集库·别集13魏源集212传世藏书·集库·别集13惜抱轩诗⽂集213传世藏书·集库·别集13湘绮楼诗⽂集214传世藏书·集库·别集13⼩仓⼭房诗⽂集215传世藏书·集库·别集13严复诗⽂集严复撰海南国际新闻出版中⼼1996年12⽉第1版216传世藏书·集库·总集1-3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1-3)王利器海南国际新闻出版中⼼217传世藏书·集库·总集4楚辞补注、⽂选、⽟台新咏——楚辞补注218传世藏书·集库·总集4楚辞补注、⽂选、⽟台新咏——⽂选张之海南国际新闻出版中⼼219传世藏书·集库·总集4楚辞补注、⽂选、⽟台新咏——⽟台新咏张之海南国际新闻出版中⼼220传世藏书·集库·总集5-6全唐诗(1-2)⽺春秋海南国际新闻出版中⼼1995年09⽉第1版221传世藏书·集库·总集12读全唐⽂札记三种222传世藏书·集库·总集12唐⽂拾遗223传世藏书·集库·总集12唐⽂续拾224传世藏书·集库·总集13乐府诗集中州集全⾦元散曲_海南国际新闻出版中⼼诚成⽂化出版有限公司__(宋)郭茂倩225传世藏书·集库·总集14-15强村丛书(⼀、⼆)(近)朱孝藏海南国际新闻出版中⼼226传世藏书·集库·总集16雍熙乐府227传世藏书·集库·总集17明词汇刊赵尊岳辑海南国际新闻出版中⼼228传世藏书·集库·总集18列朝诗集(⼀)229传世藏书·集库·总集19列朝诗集(⼆)230传世藏书·集库·总集20-21六⼗种曲(1-2)章培恒海南国际新闻出版中⼼传世藏书(共230册)内容介绍完整,如有错漏欢迎更正完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历史教学问题2014年第5期●序与跋
《史料五讲》后记
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齐世荣
拙作《史料五讲》,共收文章7篇:正文5篇和附录2篇。
正文5篇都是专讲史料的,第一篇综论官府文书和私家记载这两大类文字史料,以下4篇分论日记、书信、回忆录和小说的史料价值。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我给首都师范大学历史系的博士、硕士研究生开了一门课《史学方法入门》,其中一章专讲史料,用功的学生还很重视。
我原想把这一章扩充成一本小书,后因年纪已老,精力不济,便抽出其中一部分,加以修改、补充,写了5篇讲文字史料价值的文章。
现在把它们收入《史料五讲》,作为正文。
附录两篇是单写的文章。
其中一篇讲当代人写当代史与后人写前代史,各有短长,都有必要。
当代人写当代史,可给后人留下有用的史料。
另一篇《杨妃入道之年考读后——
—兼论考据在史学研究中的作用和地位》,也涉及史料问题。
我一向认为,史料是研究历史的基础。
治史者搜集了丰富、充足的史料,在唯物史观指导下,运用得当的方法,才能提出比较接近历史真相的结论。
史料不是可有可无的,也不是可以随心所欲地解释的。
后现代主义把一切历史认识对象归结为“文本”(text),说什么“文本之外一无所有”(德里达语),并认为“文本”本身并无确定的含义,可以因人而异地做出各种解释,一切解释都是有效的(或无效的)。
这种极端的历史相对主义、虚无主义是根本错误的。
①陈寅恪说:“史学之材料大都完整而较备具,其解释亦有所限制,非可人执一说,无从判决其当否也。
”(《陈垣元西域人华化考序》,载《金明馆丛稿二编》,第238页)伊格尔斯说:“尽管史学研究表现出的意识形态各不相同,在处理证据以及提出论点上却有一些约定俗成的最低标准。
虽然想象力在学
者构造对事件的说明时起了一些作用,但这些说明并非纯粹的想象,或主要是想象。
它们是以艰苦的研究为前提条件的。
而且其研究方法和结论也要受学者们的检验。
学术研究在就具体问题达致共识方面的能力诚然有限,但它却能在破除历史迷信方面做出贡献。
而这正是理性能对话的重要组成部分。
”(乔治·伊格尔斯:《介于学术与诗歌之间的历史编纂——
—对海登·怀特历史编纂方法的反思》,载《史学史研究》2008年第4期)斯坦福还曾做过一个比喻:“就像人之所以为人一样,我们认为五秒钟前或五百年前所发生的事至少在原则上仍可以被人察知是一种常识。
我们不会认为刚在上周末度过假的休闲旅馆就只因为我们回家了就不再存在,或是我们无法知道它的存在。
我们绝不应把‘实存的真相(reality)’只限制在‘意识得到的内容’之中。
”(转引自王晴佳、古伟瀛:《后现代与历史学:中西比较》,山东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43页)上述这些看法都是很有道理的。
对于某一事件、某一人物,尽管可以有不同的看法、不同的评价,但对其中所包含的基本事实却是不能任意否认和解释的。
例如,德、日、意三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战败了,对于它们战败的原因,史学家可以有多种解释,但对于它们战败这一事实却是无法否认的。
它们的签降书这样的文本,无论如何也不能解释成没有战败,甚至并无其事。
按照后现代主义者的主张,我们也可以把他们的出生证这样的文本解释为一种虚构,从而证明他们并未来过人间。
列宁深刻指出:“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唯物主义辩证法无疑地包含着相对主义,可是它并不归结为相对主义,这就是说,它不是在否定客观真理的意义上,而是在我们的知识向客观真
①这里不是全面评价后现代主义的历史理论,只是指出其根本性的谬误。
后现代主义对历史认识相对性的强调,揭示历史学家的意识形态对其研究所起的制约作用,都有一定的道理。
48
历史教学问题2014年第5期
①赵世瑜:
《“不清不明”与“无明不清”:明清易代的区域社会史解释》,《学术月刊》2010年第7期。
(上接第65页)名将、思想家)、政治事件、政治斗争方面,缺失以人为中心的活动,很难说对当时复杂的政治机制给予了充分探讨。
当然,我们应乐观地看到一种情况,即各个领域的历史研究正呈现出融合的迹象,族群理论也逐渐被纳入到政治史的视野之中,从而对以往传统官僚体制研究形成有力的补充,这些都将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成为晚明史研究再出发的动力和指向。
3.区域社会史
区域社会史尝试从具体的领域或空间出发来重新理解传统中国,其主要贡献在于提出一种更为多元的观察视角,有助于打破传统社会史和政治史之间的隔阂。
同时,区域社会研究要想避免成为地方史或地区史,就必须放置于大的制度、大的历史转变中。
近年来在对明清时期江南、华南、徽州、西南等地的研究中,学界已经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这一点。
比如在明清易代的研究中,通过区域社会史的解释模式,便可以看到一个同样“以中国为中心”的向内和向外的走向。
向内的走向是指站在经历明清易代的所有个人与群体的立场上,来观察这一既复杂又变幻莫测的历史关节点;向外的走向,是指在摆脱先设的版图空间局限的基础上,来追寻影响到明清易代或明清易代影响到的所有地域空间内发生的一切细节及其关联。
①
总之,学界对晚明历史的研究虽然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仍面临着诸多因素的制约。
对晚明史的
理解,不应局限在专制与民主或者国家与社会这种
二元对立的视角,而是要在综合运用各种史料的前提下,尽可能地采取多种观察角度和方法,从而避免形成对晚明史相对脸谱化的认识,如此方能更接近于历史的真实。
参考书目:
[1]张显清:
《近三十年来国外关于明代社会变迁问题的研究状况》,载氏著:《张显清文集》,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5年版。
[2]潘星辉:《被扭曲与被辱没的历史:试论明史观的形成与嬗变》,载朱诚如、王天有主编:《明清论丛》(第六辑),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05年版。
[3]商传:《走进晚明》,北京:商务印书馆,2014年版。
[4]樊树志:《晚明史:1573-1644》,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5]卜正民著,张华译:《为权力祈祷:佛教与晚明中国士绅社会的形成》,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6]万明主编:《晚明社会变迁问题与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
[7]龚鹏程:《晚明思潮》,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
[8]巫仁恕:《品味奢华:晚明的消费社会与士大夫》,台北:联经出版公司,2007年版。
[9]王天有、高寿仙:《明史:一个多重性格的时代》,台北:三民书局,2008年版。
[10]张显清、林金树等著:《明代政治史》,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理接近的界限受历史条件制约的意义上,承认我们
一切知识的相对性。
”(《列宁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97页)这个原理也完全适用于历史认识。
总之,我认为史料是研究历史的基础,史学工作者必须打好史料的基本功。
言必有据,不放空炮。
一些老朋友和中青年史学工作者看了我谈史料的几篇拙作以后,觉得还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建议我把它们结集出版,这就是《史料五讲》这本小书的由来。
一得之愚,敬希读者指正。
(齐世荣著:《史料五讲》,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
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