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物理计算题答题赏析
高考物理典型题型解析选择题计算题应用题等
高考物理典型题型解析选择题计算题应用题等高考物理典型题型解析选择题、计算题和应用题等物理是高考科目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考生们普遍认为较为困难的科目之一。
物理题分为选择题、计算题和应用题等几种典型题型。
下面将对这几种题型进行解析和讲解。
选择题是高考物理题中最常见的题型之一。
它通常由一道题干和四个选项组成,考生需要根据题干的要求,选择出唯一的正确选项。
选择题对于考生来说往往具有一定的难度,因为选项之间往往存在迷惑性的陷阱。
解答选择题的技巧在于理解题意,注意题干的条件和要求,细致分析选项之间的差异,从而准确选择出正确答案。
计算题是物理题中另一种常见的题型。
它需要考生利用所学的物理理论和公式,根据题目给出的数据进行计算,得出最终的答案。
计算题涉及的内容较多,包括运动、力学、电磁学等多个方面。
解答计算题的关键在于熟练掌握物理公式和工具,正确运用公式进行计算,注意单位换算和数据的精度,避免计算错误。
应用题是物理题中较为综合和复杂的一类题型。
它通常结合实际应用场景,要求考生综合运用所学的物理知识和方法,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
应用题往往需要考生具备较强的分析和综合能力,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需要考虑多个因素的影响,并作出合理的判断和推理。
解答应用题的技巧在于理清题目的逻辑和思路,善于抽象和建立模型,合理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除了以上几种典型题型,物理考题还可能出现其他形式的题目,如图表题、实验题等。
这些题目都要求考生具备一定的实验观察和实践操作能力,能够正确分析和解读图表数据,以及运用实验结果进行推理和判断。
在备考高考物理时,考生最重要的是打好基础知识和理解物理概念。
同时,要注重练习,熟悉各种题型的解题思路和方法。
针对选择题,要注重分析选项之间的差异,辨别陷阱;对于计算题,要重视对公式的熟悉和运用;对于应用题,要注意合理分析问题和建立模型。
通过不断的练习和总结,相信考生们一定能够顺利应对高考物理题,取得好成绩。
高中物理计算题解题技巧分析
高中物理计算题解题技巧分析一、高中物理力学计算题解题技巧1.力学中的综合问题运动情景有:直线运动、曲线运动及往复运动三种情形。
2.从力和运动的关系来看,物体所受合外力与物体的运动方向在同一直线上时,物体做直线运动,否则做曲线运动。
当物体做直线运动时,合外力方向与物体运动方向必在同一直线上,这也是解决直线运动问题的常见隐含条件。
3.从规律选用来看:当物体受恒力作用,涉及时间问题时,常选用牛顿运动定律;当物体受变力作用时,通常用能量的观点解决;对于曲线运动问题,除了运动的合成与分解之外,常用功能关系求解。
当研究对象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物体组成的系统时,通常选用机械能守恒定律和能量守恒定律求解。
(2)设物块刚能通过B点时释放点距A点为s,由动能定理可知:mg(s+3L)sin?兹-F·3L=0,可得s=9L。
二、高中物理动量与能量综合题的解题技巧对于打击、碰撞、爆炸等问题及相互作用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物体组成的系统通常用动量守恒定律及能量守恒定律解决。
应用动量和能量的观点求解的问题,是中学物理涉及面最广、灵活性最大、综合性最强、内容最丰富的部分,历来是高考命题的热点,也是许多同学感到棘手的难点之一。
1.理清两条主线:一是力对时间的积累——冲量——动量定理——动量守恒;二是力对位移的积累——功——动能定理——机械能守恒——能的转化与守恒。
2.解题时要抓住特征及条件,认真分析研究对象的过程特征,若只有重力、系统内弹力做功就看是否要应用机械能守恒定律;若涉及其他力做功,要考虑能否应用动能定理或能的转化关系建立方程;若过程满足合外力为零,或者内力远大于外力,判断是否要应用动量守恒;若合外力不为零,或冲量涉及瞬时作用状态,则应该考虑应用动量定理还是牛顿运动定律。
3.应注意分析过程的转折点,如运动规律中的碰撞、爆炸等相互作用,它是不同物理过程的交汇点,也是物理量的联系点,一般涉及能量变化过程。
例如碰撞中动能可能不变,也可能有动能损失,而爆炸时系统动能会增加。
高考物理计算题常见考点分析
高考物理计算题常见考点分析1.力学综合型。
力学综合试题往往呈现出研究对象的多体性、物理过程的复杂性、已知条件的隐含性、问题讨论的多样性、数学方法的技巧性和一题多解的灵活性等特点,能力要求较高。
具体问题中可能涉及到单个物体单一运动过程,也可能涉及到多个物体、多个运动过程,在知识的考查上可能涉及到运动学、动力学、功能关系等多个规律的综合运用。
2.带电粒子运动型。
带电粒子运动型计算题大致有两类,一是粒子依次进入不同的有界场区,二是粒子进入复合场区。
近年来高考重点就是受力情况和运动规律分析求解,周期、半径、轨迹、速度、临界值等,再结合能量守恒和功能关系进行综合考查。
3.电磁感应型。
电磁感应是高考考查的重点和热点,命题频率较高的知识点有感应电流的产生条件、方向的判定和感应电动势的计算,电磁感应现象与磁场、电路、力学、能量等知识相联系的综合题及感应电流的图象问题。
从计算题型看,主要考查电磁感应现象与直流电路、磁场、力学、能量转化相联系的综合问题,主要以大型计算题的形式考查。
4.力电综合型。
力学中的静力学、动力学、功和能等部分,与电学中的场和路有机结合,出现了涉及力学、电学知识的综合问题,主要表现为:带电体在场中的运动或静止,通电导体在磁场中的运动或静止;交、直流电路中平行板电容器形成的电场中带电体的运动或静止;电磁感应提供电动势的闭合电路等问题。
这四类又可结合并衍生出多种多样的表现形式。
从历届高考中,力电综合型有如下特点:(1)力、电综合命题多以带电粒子在复合场中的运动、电磁感应中导体棒动态分析、电磁感应中能量转化等为载体,考查学生理解、推理、综合分析及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
(2)力、电综合问题思路隐蔽,过程复杂,情景多变,在能力立意下,惯于推陈出新、情景重组,设问巧妙变换,具有重复考查的特点。
5.信息处理型。
信息处理型试题是指试题提供一些有关信息,然后要求考生根据所学知识,将有用的信息收集起来,经过处理后运用已经的知识、方法和手段解决新问题。
高考物理历年真题-力学综合计算题10道及答案解析
高考物理历年真题-力学综合计算题10道及答案解析
- 题目一:
一个圆柱体半径R和质量m用绳子连接到一条竖直支架上,
该支架上仍有另一端的绳子,使用Newton定律可以知道,当
绳子拉长的距离为L时,它的线速度v及角速度ω分别为多少?
解:
根据牛顿定律,在围绕支架旋转的圆柱体m的力F = ma,其
中m是质量,a是圆柱体的加速度。
而加速度的表达式可以写成:a = v2/r,其中r是竖直支架的半径。
于是,有:F = mv2/r。
根据力的定义F = mω2L,可以得到:ω2 = F/mL = v2/rL。
于是,就可以得到绳子拉长距离为L时,线速度v及角速度ω
分别为:v = √(rF/m),ω = √(F/(mL)).
- 题目二:
一个质量为m2的圆柱体在水中自由落体,同时,一个质量
为m1的球体在水面上以初速度V移动,请问,当他们相遇时,球体的速度V'是多少?
解:
由于在物体相遇时,动能守恒,所以原球体速度V应该等于
最终球体速度V'。
水的阻力力大小可以用系数k表示,有F_water = kv (即
F_water = -kmv)。
令变量x表示球体的速度变化量,有:V = V + x,V' = V - x
根据动能守恒定律,有:m1V^2 / 2 + m2v^2/2 = m1(V + x)^2 / 2 + m2(V - x)^2 / 2
代入m1V^2 / 2、m2v^2/2以及F_water,则可以求得最终球体速度V':
V' = V - (k/2)(m1 + m2)V。
山东高考物理评析
山东高考物理评析
山东高考物理试题一般分为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
选择题主要考查基本概念和计算能力,非选择题则更注重解题思路和分析能力。
选择题中,常见的考点有力学、热学、光学、电学和原子物理等。
力学方面,考查的内容多为质点运动、牛顿定律、力的合成和分解等。
热学方面,主要考察热传导、热平衡、热容等概念。
光学方面,着重考查光的反射、折射、干涉和衍射等现象。
电学方面,重点考察电荷、电流、电压、电阻等的基本概念。
原子物理方面,主要考查原子结构、核反应和放射性衰变等内容。
非选择题中,常见的题型包括填空题、简答题和计算题。
填空题一般考查定义和公式的运用,要求考生熟练掌握。
简答题主要考察学生对物理现象的分析和解释能力,要求考生能够作出合理的推理和论证。
计算题一般较为综合,需要考生综合运用多个物理概念进行计算。
总体而言,山东高考物理试题难度适中,注重基础知识的掌握和计算能力的运用。
考生在备考过程中,需要牢固掌握物理的基本概念和公式,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此外,理解题目的要求,善于分析问题和解题思路也是提高成绩的关键。
高考物理真题专项解析—力学综合计算题
(2)B光滑部分的长度d;
(3)运动过程中A对B的摩擦力所做的功 ;
(4)实现上述运动过程, 的取值范围(结果用 表示)。
【答案】(1) , ;(2) ;(3) ;(4)
【解析】
(1)设水平向右为正方向,因为 点右侧光滑,由题意可知A与B发生弹性碰撞,故碰撞过程根据动量守恒和能量守恒有
【答案】(1) ;(2) ;(3)
【解析】
(1)篮球下降过程中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
mg-λmg=ma下
再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公式,下落的过程中有
v下2=2a下H
篮球反弹后上升过程中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
mg+λmg=ma上
再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公式,上升的过程中有
v上2=2a上h
则篮球与地面碰撞的碰后速率与碰前速率之比
【答案】
【解析】
频闪仪每隔0.05s发出一次闪光,每相邻两个球之间被删去3个影像,故相邻两球的时间间隔为
设抛出瞬间小球的速度为 ,每相邻两球间的水平方向上位移为x,竖直方向上的位移分别为 、 ,根据平抛运动位移公式有
令 ,则有
已标注的线段 、 分别为
则有
整理得
故在抛出瞬间小球的速度大小为
【母题来源二】2022年高考全国乙卷
(1)若释放点距B点的长度l=0.7m,求滑块到最低点C时轨道对其支持力FN的大小;
(2)设释放点距B点的长度为 ,滑块第一次经F点时的速度v与 之间的关系式;
(3)若滑块最终静止在轨道FG的中点,求释放点距B点长度 的值。
【答案】(1)7N;(2) ;(3)见解析
【解析】
(1)到C点过程
C点时
(2)能过最高点时,则能到F点,则恰到最高点时
高考物理计算题分析
高考物理计算题全息分析20092009样卷2009真题2323.(14分)如图所示,相距为d 的平行金属板A 、B 竖直放置,在两板之间水平放置一绝缘平板。
有一质量m 、电荷量q (q>0)的小物块在与金属板A 相距l 处静止。
若某一时刻在金属板A 、B 间加一电压,小物块与金属板只发生了一次碰撞,碰撞后电荷量qmgdU AB 23μ-=变为,并以与碰前大小相等的速度反方向弹回。
已知小物块与绝缘2q-平板间的动摩擦因素为μ,若不计小物块电荷量对电场的影响和碰撞时间。
则(1)小物块与金属板A 碰撞前瞬间的速度大小是多少?(2)小物块碰撞后经过多长时间停止运动?停在何位置?2424.(18分)某校物理兴趣小组决定举行遥控赛车比赛。
比赛路径如图所示,赛车从起点A 出发,沿水平直线轨道运动L 后,由B 点进入半径为R 的光滑竖直圆轨道,离开竖直圆轨道后继续在光滑平直轨道上运动到C 点,并能越过壕沟。
已知赛车质量m=0.1kg ,通电后以额定功率P=1.5w 工作,进入竖直轨道前受到阻力恒为0.3N ,随后在运动中受到的阻力均可不记。
图中L=10.00m ,R=0.32m ,h=1.25m ,S=1.50m 。
问:要使赛车完成比赛,电动机至少工作多长时间?(取g=10)2525.(22分)如图所示,x 轴正方向水平向右,y 轴正方向竖直向上。
在xOy 平面内有与y 轴平行的匀强电场,在半径为R 的圆内还有与xOy 平面垂直的匀强磁场。
在圆的左边放置一带电微粒发射装置,它沿x 轴正方向发射出一束具有相同质量m 、电荷量q (q>0)和初速度v 的带电微粒。
发射时,这束带电微粒分布在0<y<2R 的区间内。
已知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 。
(1)从A 点射出的带电微粒平行于x 轴从C 点进入有磁场区域,并从坐标原点O 沿y 轴负方向离开,求点场强度和磁感应强度的大小和方向。
(2)请指出这束带电微粒与x 轴相交的区域,并说明理由。
高考物理试题计算题大题及答案解析(word版)
高考物理试题计算题大题及答案解析(word 版)1. (15分)如图18(a )所示,一个电阻值为R ,匝数为n 的圆形金属线与阻值为2R 的电阻R 1连结成闭合回路。
线圈的半径为r 1 . 在线圈中半径为r 2的圆形区域存在垂直于线圈平面向里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B 随时间t 变化的关系图线如图18(b )所示。
图线与横、纵轴的截距分别为t 0和B 0 . 导线的电阻不计。
求0至t 1时间内(1)通过电阻R 1上的电流大小和方向; (2)通过电阻R 1上的电量q 及电阻R 1上产生的热量。
⑴ 00B B t t ∆=∆; B E n n s t t φ∆∆==⋅∆∆ 而22s r π= 11E I R R =+,得到202103nB r I Rt π= 电流方向为从b 到a⑵通过电阻1R 上的电量20211103nB r t q I t Rt π==; 1R 上的热量22242021111229n B r t Q I R t Rt π== 2.(17分)如图20所示,绝缘长方体B 置于水平面上,两端固定一对平行带电极板,极板间形成匀强电场E 。
长方体B 的上表面光滑,下表面与水平面的动摩擦因数μ=0.05(设最大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相同)。
B 与极板的总质量B m =1.0kg.带正电的小滑块A 质量A m =0.60kg ,其受到的电场力大小F=1.2N.假设A 所带的电量不影响极板间的电场分布。
t=0时刻,小滑块A 从B 表面上的a 点以相对地面的速度A v =1.6m/s 向左运动,同时,B (连同极板)以相对地面的速度B v =0.40m/s 向右运动。
问(g 取10m/s 2)(1)A 和B 刚开始运动时的加速度大小分别为多少?(2)若A 最远能到达b 点,a 、b 的距离L应为多少?从t=0时刻至A 运动到b 点时,摩擦力对B 做的功为多少?⑴A刚开始运动时的加速度大小22.0/A AFa m s m == 方向水平向右 B 刚开始运动时受电场力和摩擦力作用 由牛顿第三定律得电场力'1.2F F N ==摩擦力()0.8A B f m m g N μ=+=, B 刚开始运动时'22.0/B BF fa m s m +==方向水平向左⑵设B 从开始匀减速到零的时间为t 1,则有10.2BBv t s a == 此时间内B 运动的位移110.042B B v t s m == t 1时刻A 的速度11 1.2/0A A A v v a t m s =-=>,故此过程A 一直匀减速运动。
高考物理考点分析典型题型的解题技巧总结
高考物理考点分析典型题型的解题技巧总结一、简介物理是高考中重要的科目之一,也是考生普遍感到困惑的科目之一。
本文将针对高考物理中的典型题型进行分析,并整理出解题技巧,帮助考生更好地备考和应对考试。
二、选择题解题技巧选择题是高考物理中常见的题型,以下是解题技巧的总结:1. 仔细审题:正确理解题目中的关键信息,明确所求的物理量。
特别注意符号的含义,以免造成计算错误。
2. 答案错误选项分析:有些选择题的错误选项往往是常见的易错点。
积累常见易错点并理解其解题逻辑,可以帮助排除错误选项,提高正确答题的准确性。
3. 运用公式和原理:高考物理中经常考察学生对公式和物理原理的掌握程度。
掌握常用公式及其变形,熟悉基本物理定律,是解答选择题的重要基础。
4. 利用图表和图像信息:选择题中经常配有图表和图像,考生应该善于根据图表和图像提供的信息,结合题目要求,分析并选择正确答案。
三、计算题解题技巧计算题在高考物理中占比较大,以下是解题技巧的总结:1. 分析所搜:根据题目给出的条件和要求,结合已知数据进行分析,确定解题思路。
关注题目中所涉及的物理概念,确定需要使用的公式和原理。
2. 注意单位和精度:计算过程中要注意单位的转换和使用,并保持精度。
单位转换时一定要准确无误,精度要符合题目要求。
3. 简化计算:对于复杂的计算题,可以通过简化计算步骤、利用近似方法或精细估算等方式,提高解题效率。
但要注意简化计算时不可影响准确性。
4. 结果回代:计算结束后,应将结果回代到原题,验证计算的正确性。
若结果不符合实际情况或题目要求,应检查解题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错误。
四、解答题解题技巧解答题是高考物理中考查考生理解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题型,以下是解题技巧的总结:1. 阅读题目要求:仔细阅读题目,理解题目要求和限制条件。
注意题目中的关键信息和关键词,以便有针对性地给出答案。
2. 分析解题思路:对于解答题,需要有清晰的解题思路。
掌握解题的基本方法和步骤,并根据题目的要求确定解题方案。
高考物理答案及试题分析
高考物理答案及试题分析一、选择题1.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物体的加速度与作用力成正比,与物体的质量成反比。
以下哪个选项正确描述了这个定律?A. F = maB. F = ma^2C. F = m/aD. F = a/m答案:A试题分析:牛顿第二定律的数学表达式为 F = ma,其中 F 代表作用力,m 代表物体的质量,a 代表加速度。
因此,选项 A 正确描述了牛顿第二定律。
2. 光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是多少?A. 299,792,458 m/sB. 299,792,458 km/sC. 299,792,458 km/hD. 299,792,458 m/h答案:A试题分析: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一个常数,约为 299,792,458 米每秒。
因此,选项 A 正确。
二、填空题1. 根据能量守恒定律,一个物体的动能和势能之和在没有外力作用下是______的。
答案:恒定试题分析:能量守恒定律表明,在一个封闭系统中,能量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只能从一种形式转换为另一种形式。
因此,一个物体的动能和势能之和在没有外力作用下是恒定的。
2. 电磁波谱中,波长最长的是______。
答案:无线电波试题分析:电磁波谱中,波长从长到短依次为无线电波、微波、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X射线和伽马射线。
因此,波长最长的是无线电波。
三、解答题1. 一个质量为 2kg 的物体在 10N 的水平拉力作用下,从静止开始沿水平面加速运动。
求物体的加速度。
答案:5m/s²试题分析:根据牛顿第二定律 F = ma,其中 F 为作用力,m 为物体质量,a 为加速度。
将已知数值代入公式,得到 a = F/m = 10N /2kg = 5m/s²。
2. 一个电子在电场中受到的电场力是1.6 × 10^-19 N。
如果电子的电荷量为1.6 × 10^-19 C,求电场强度。
答案:1 V/m试题分析:电场强度 E 定义为电场力 F 除以电荷量 q,即 E = F/q。
高考物理试题解析与解答
高考物理试题解析与解答一、力学1.1 选择题1.1.1 题型分析选择题主要考察对物理概念、公式、定理的理解和运用。
常见的题型有判断题、匹配题、计算题等。
1.1.2 解题策略对于选择题,首先要明确题意,然后根据所学知识对选项进行分析,排除错误选项,最终确定正确答案。
1.1.3 经典例题【2019全国I卷】物体做直线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加速度与速度方向相同时,物体做加速运动;加速度与速度方向相反时,物体做减速运动B. 加速度与速度方向相同或相反时,物体做加速运动;加速度与速度方向垂直时,物体做匀速运动C. 加速度与速度方向相同或相反时,物体做减速运动;加速度与速度方向垂直时,物体做匀速运动D. 加速度与速度方向垂直时,物体做加速运动1.2 计算题1.2.1 题型分析计算题主要考察学生的计算能力和对物理公式的运用。
题型包括动力学问题、能量问题、动量问题等。
1.2.2 解题策略对于计算题,首先要根据题目所给条件列出所需的物理公式,然后进行计算,最后对结果进行分析和讨论。
1.2.3 经典例题【2019全国I卷】一辆质量为m的小车以速度v在平直公路上行驶,突然遇到一个质量为M的故障汽车,两者发生碰撞。
假设碰撞过程中,两车速度相等,求碰撞后两车的速度。
【解答】根据动量守恒定律,有:mv = mv1 + Mv2其中,v1和v2分别为碰撞后两车的速度。
由于题目中假设碰撞过程中两车速度相等,因此有:v1 = v2 = v代入上式,得:mv = mv + Mvv = (m + M) / (m + M) * vv = v / (m + M)【答案】碰撞后两车的速度为v / (m + M)。
二、热学2.1 选择题2.1.1 题型分析热学选择题主要考察对热学基本概念、公式、定律的理解。
2.1.2 解题策略对于热学选择题,首先要明确题意,然后根据所学知识对选项进行分析,排除错误选项,最终确定正确答案。
2.1.3 经典例题【2019全国I卷】下列关于热力学第一定律的说法正确的是:A. 物体吸收热量,内能一定增加B. 物体放出热量,内能一定减少C. 物体吸收热量,内能不一定增加;物体放出热量,内能不一定减少D. 物体吸收热量,内能一定减少;物体放出热量,内能一定增加2.2 计算题2.2.1 题型分析热学计算题主要考察学生对热学公式的运用和计算能力。
高考物理选考热学计算题(三)含答案与解析
高考物理选考热学计算题(三)组卷老师:莫老师评卷人得分一.计算题(共50小题)1.图示为一上粗下细且下端开口薄壁玻璃管,管内有一段被水银密闭气体,下管足够长,图中管横截面积分别为S1=2cm2,S2=1cm2,管内水银长度为h1=h2=2cm,封闭气体长度L=10cm,大气压强为P0=76mHg,气体初始温度为300K,若缓慢升高气体温度,试求:(1)当粗管内的水银刚被全部挤出时气体的温度;(2)当气体温度为525K时,水银柱上端距离玻璃管底部的距离。
2.如图所示,气缸呈圆柱形,上部有挡板,内部高度为h.筒内一个很薄的质量不计的活塞封闭一定量的理想气体,开始时活塞处于离底部h的高度,外界大气压强为1×105Pa,温度为127℃,现对气体加热。
求:①当活塞刚好到达汽缸口时气体的温度;②气体温度达到607o C时气体的压强。
3.如图所示,竖直部分足够长的薄壁U形管竖直放置,左管中有一不漏气的轻质活塞可沿管上下滑动,最初左右两管水面等高,活塞恰好接触水面,已知管的横截面为正方形,左管横截面的边长l1=0.10m,右管横截面的边长l2=2l1,水的密度ρ=1.0×103kg/m3.大气压p0=1.0×105Pa,重力加速度g=10m/s2.现用竖直向上的力F缓慢向上移动活塞,使活塞向上移动距离h=8.5m(右管中的水量足够多,不计摩擦)(1)试通过定量计算判断活塞是否一直和水面接触?(2)求力F所做的功?4.如图所示,足够长且粗细均匀的U形管两端都开口,管内有两段水银柱封闭着一段空气柱DE,当气体温度是7℃时,空气柱长为15cm,U形管底长BC=10cm,CD水银柱高为5cm,EF水银柱高为25cm,已知大气压强为75cmHg.求:(1)若保持气体的温度不变,从U形管右侧管口处缓慢地再注入5cm长的水银柱,求管内空气柱长度.(2)从U形管右侧管口处缓慢注入25cm长的水银柱,并将气体温度升到63℃,求管内空气柱的长度.(保留3位有效数字)5.如图甲所示,一只一端封闭的导热玻璃管开口竖直向上,用一段长度为h的水银柱封住一部分空气,玻璃管静止时空气柱长度为L.现将该玻璃管放在倾角为θ的长斜面上由静止释放,如图乙所示,已知玻璃管与斜面之间的动摩擦因素为μ,大气压强为P0.当玻璃管在斜面上运动稳定时,求玻璃管内空气柱的长度.6.氧气瓶A、B容积分别为V A=15L和V B=10L,室温下测得盛装氧气的匀强分别为P A=16atm和P B=4.5atm,现在需将A中的氧气抽出一部分注入B中,现有一容积V0=5L的抽气筒,从A中抽气后全部注入B中,求抽注1次后B中氧气的压强.(不计操作过程温度的变化)7.两端开口长为40cm的直玻璃管竖直向下插入水银槽中,水银面位于管的中点,现将玻璃管上端封闭后将管竖直向上提出水银槽,若气体温度始终不变,求提出玻璃管后封闭气体的长度(已知大气压P0=75cmHg)8.一个汽缸放在水平地面上,横截面积为S,汽缸上端有两个固定的凸起,可阻挡活塞向上运动,一个质量不计的活塞恰好处于凸起的下面,距离底面高度为h,活塞下封闭一定质量的气体,现将一些铁砂放在活塞上,活塞下降至距底面h 处,随后对活塞中的气体加热,使其热力学温度变为原来的2倍活塞回到最初位置,最终气体压强与初始状态相比只增大了由铁砂产生的附加压强,已知大气压强为p0,重力加速度为g,求放入铁砂的质量.9.某潜艇位于海面下200m深处,如图,潜艇上有一容积为3m3的贮气钢筒,筒内储有压缩气体,压缩气体的压强为 2.0×107Pa.将贮气钢筒内一部分压缩气体通过节流阀压入水舱,排除海水10m3(节流阀可控制器两端气压不等,水舱有排水孔和海水相连),在这个过程中气体温度视为不变,海面大气压为 1.0×105Pa,海水密度取 1.0×103kg/m3,重力加速度g=10m/s2.求:(i)海面下200m深处的压强p1;(ii)贮气钢筒内剩余气体的压强p2.10.图示为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从状态A经状态B变化到状态C过程的p﹣V 图象,且AB∥V轴,BC∥p轴,已知气体在状态C时的热力学温度为300K,在状态C时的内能比在状态A时的内能多1200J.①求气体在状态A、B时的热力学温度;②请通过计算判断气体从状态A变化到状态C的过程是吸热还是放热,同时求出传递的热量.11.如图所示,一个上下都与大气相通的直圆筒,内部横截面的面积为S=0.01m2,中间用两个活塞A与B堵住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A、B都可沿圆筒无摩擦地上下滑动,但不漏气,A的质量不计,B的质量为M,并与一劲度系数为K=l000N/m 较长的弹簧相连,已知大气压强p0=1×105Pa,平衡时两活塞间的距离l0=0.6m.现用力压A,使A缓慢向下移动一段距离后再次平衡,此时用于压A的力F=500N.假定气体温度保持不变.求:①活塞A向下移动的距离.②大气压对活塞A和活塞B做的总功.12.通电后汽缸内的电热丝缓慢加热,由于汽缸绝热使得汽缸内密封的气体吸收热量Q后温度由T1升高到T2,由于汽缸内壁光滑,敞口端通过一个质量m横截面积为S的活塞密闭气体.加热前活塞到汽缸底部距离为h.大气压用p0表示,①活塞上升的高度;②加热过程中气体的内能增加量.13.如图所示,一导热性能良好的气缸,横截面积为S,总长度为2L,一厚度不计,质量为m的活塞A恰好位于气缸正中间位置,现将一厚度不计、质量为2m的活塞B轻轻放在气缸顶端,两活塞与气缸密封良好,不计气缸与活塞间的摩擦,大气压为P0,且P0S=mg,求:①两活塞达到平衡时,活塞A下降的高度;②若将气缸缓慢转至水平,稳定时A到缸内的距离。
劝君多规范 此举最添分——高考物理综合计算题规范化答题诠释
, 一N
形 象 化 、 体化 、 洁化 . 意 图如 受 力 图 、 动 过 程 具 简 示 运 图 、 动轨 迹 图 、 运 状态 图 、 电路 图 、 光路 图等 , 直 观有 能
程 的 , 给分 ” 不 . 规范 良好 的 解 答 过 程 , 求 语 言 文 字 简 洁 、 理 要 物
有 些学 生在 计 算 题 中喜 欢 直 接 应 用 变 形 公 式 或
推论公 式 , 如天 体质 量代 换公 式 Gm 一g 卫 星环 绕 。 R 、
速 公式 — o粒 度 一 // 、 子在磁场中圆 ( 3 v n — 周运动 半径公
5 )物 理 术 语 与 符 号 使 用 紊 乱 , 乏 准 确 性 连 贯 性 缺
考 后 的估 分 时感 觉 良好 , 数 期 望 值 也 比较 高. 高 分 但
考的 实 际成绩却 远 比 自己 的期 望值 低. 一个 很 重 要 的
原 因 , 是解 题 不 规 范 导致 过 失 性 失 分 较 多 . 便 现将 考
号, 自己另用 其 他 字母 符号 , 者 同 一 题 中 同 一 字 母 或
符 号先后 表示 几个 过程 意义 不 同 的物 理 量 , 不用 大 小
写 或角标 加 以区分 . 三是算 出结 果 不标 明单 位而 失 去
答 案分 . 四是 不 按 题 目要 求 的有 效 数 字进 行 取 舍 , 从
生 所 忽 视 的 , 为 评 分 标 准 中的 得 分 点 是 原 始 基 本 因
式. 如, 再 电磁感 应 中 的电荷量 为 q —N 写 出原 始 的基 本公 式 q . t了 —I A , 一 , 果没 有 如 而直
高考物理力学题目全解析
高考物理力学题目全解析物理力学是高考物理部分的重点内容之一,也是考生们比较熟悉的一部分。
在高考中,物理力学题目通常要求考生理解和应用基本的力学原理和公式,解答与运动、力、功、能等相关的问题。
本文将对高考物理力学题目进行全面解析,帮助考生们更好地掌握这一部分的知识。
1. 动能定理问题描述:一质量为m的物体在水平面上运动,速度从v1增加到v2。
如果物体受到的合外力为F,求物体所做的功。
解析:根据动能定理,物体所做的功等于其动能的增量。
物体的动能增量可以通过动能公式来计算:ΔE = E2 - E1 = 1/2 mv2^2 - 1/2 mv1^2。
因此,物体所做的功为W = ΔE = 1/2 m(v2^2 - v1^2)。
2. 简谐振动问题描述:一个质点以振幅为A做简谐振动,其位移与时间的关系满足x = A sin(ωt),其中ω为角频率。
求质点在t = T/4时的位移。
解析:当t = T/4时,代入x = A sin(ωt)中得到x = A sin(ωT/4)。
利用三角函数的性质可以化简sin(ωT/4)为sin(π/2)。
由于sin(π/2) = 1,因此质点在t = T/4时的位移为x = A。
3. 牛顿第二定律问题描述:一个质量为m的物体在受到外力F作用下做直线运动,其加速度与受力的关系为a = F/m。
若物体的质量为2kg,受到的外力为10N,求物体的加速度。
解析: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物体的加速度等于受力与物体质量的比值。
代入已知数据可得a = 10N / 2kg = 5 m/s^2。
4. 能量守恒定律问题描述:一个质量为m的物体从高度为h的位置自由下落,最终达到地面。
求物体落地时的速度。
解析:根据能量守恒定律,物体在自由下落过程中,其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
物体的重力势能可以表示为Ep = mgh,其中g为重力加速度。
物体的动能可以表示为Ek = 1/2 mv^2,其中v为物体的速度。
由于能量守恒,Ep = Ek,即mgh = 1/2 mv^2。
高考物理计算题答题技巧分析
大 多 考 生 都 认 为 高 考 物 理 试 卷 中 的 计 算 题 是 难 以 攻 克 的
得 分 障碍 , 多 考 生 反 映 考 场 上 没 有 充 足 的 时 间 去 认 真 分 析 很 计 算 题 , 外 考 场 的 氛 围 紧张 , 得很 多 同 学 根 本 做 不 到 冷 静 另 使 清 晰地 去 分 析 , 谈 不 上 快 速 准确 地 得 到答 案 , 重 影 响 了 高 更 严
查 电磁理论知识 , 机械 能守恒 定律 为理论依 据 ; 条件 : 以 ② 水
平 部 分 置 于 B一0 6 竖 直 向上 的 匀 强 磁 场 中 , 斜 部 分 处 没 .T 倾 有 磁 场及 各 种 具 体 数 据 ; 分 析 过 程 :1 当 导 线 n沿 倾 斜 导 ③ ()
轨滑 下 时 , 据 机 械 能 守恒 定 律 , 线 n进 入 水 平 导 轨 时 速 度 根 导
-_ _ _
同 考物 理计 算 题 答 题 技 巧分 析
C
I -
■ 左 永 军
摘 要 : 年 来 , 考 物 理 学科 考 试 命 题 更 加 注 重 对 学 生 综 近 高 合 能力 素质 的 考 查 , 题 方 式 从 以 “ 识 立 意 ” 主 转 变 为 以 命 知 为
“ 力 立 意 ” 主 , 力型 和应 用 型 题 目的 分 量 逐 年 加 大 , 其 能 为 能 尤
擦 力 大 小 相 等 , 向 相 反 , u = BI 此 时 导 线 a受 到 的 方 即 mg L,
高 考物 理计算 题一般 都 由以下 四部分组 成 : 材 、 件 、 素 条
过程 和状态.
摩 擦 力 和 安 培 力 方 向都 向 右 , F一 g B L一 2mg 根 据 即 m + I / . a 牛 顿 第 二 定 律 , 导 线 a产 生 的 加 速 度 a= 知 一2 = 2 s, g m/
赏析高考真题钻研备考策略——2023年高考全国乙卷理综中的物理试题评析与备考建议
赏析高考真题钻研备考策略 2023年高考全国乙卷理综中的物理试题评析与备考建议ʏ安徽省安庆高河中学江金兰2023年高考全国乙卷理综(适用地区:河南㊁江西㊁甘肃㊁青海㊁内蒙古㊁宁夏㊁新疆㊁陕西)中的物理试题以 一核四层四翼 的高考评价体系为依托,遵循 价值引领㊁素养导向㊁能力为重㊁知识为基 的命题要求,严格遵从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聚焦教材主干内容,突出基础性㊁综合性㊁应用性和创新性㊂整套试题与2022年高考全国乙卷理综中的物理试题相比,结构无明显变化,难度近乎持平,题目在情境设置㊁模型构建和思想方法上有较大的创新性㊂一㊁2023年高考全国乙卷理综中的物理试题的考点(如表1)表1题型题号分值考查的知识点单选题146抛体运动规律㊁牛顿第二定律156力与曲线运动的关系166伽马射线㊁爱因斯坦质能方程176电磁阻尼㊁电磁感应㊁I-t图像多选题186带电粒子在磁场㊁电场中运动196带负电的小球在电场中运动206判断黑箱内电路接法216功和能㊁板块模型实验题225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2310测量金属丝的电阻率㊁螺旋测微器的读数计算题2412点电荷形成的电场的场强的叠加原理2520能量和动量㊁多段运动和多次碰撞问题㊁力和运动选考题33(1)5理想气体状态方程㊁内能33(2)10玻意耳定律㊁两段细管与水银柱问题34(1)5波形图㊁振动图像34(2)10光的反射与折射㊁相似三角形的应用二㊁2023年高考全国乙卷理综中的物理试题的新动态1.以学科素养为导向,突出基础性㊂试题严格依据课程标准,注重对高中物理核心㊁主干内容的考查,不偏不怪,注重考查一些通用性的物理方法,强化对必备基础知识的考查,引导复习备考回归课程标准和教材㊂例如,第15题考查力与曲线运动的关系㊁第22题考查力的合成与分解㊁第24题考查点电荷形成电场的场强叠加,试题素材均源于教材,贴近课程标准的基础要求㊂再如,第14题以体育项目排球为背景,考查学生对抛体运动规律的掌握及应用,促使学生思考体育运动中所蕴含的物理原理㊂例1(第14题)一同学将排球自O点垫起,排球竖直向上运动,随后下落回到O点㊂设排球在运动过程中所受空气阻力大小和速度大小成正比,则该排球()㊂A.上升时间等于下落时间B.被垫起后瞬间的速度最大C.达到最高点时加速度为零D.下落过程中做匀加速运动解析:上升过程和下降过程的位移大小相同,上升过程的末状态和下降过程的初状态排球的速度均为零㊂对排球进行受力分析,上升过程中排球的重力和阻力方向相同,下降过程中排球的重力和阻力方向相反,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知,排球在上升过程中任意位置的加速度比在下降过程中对应位置的加速度大,因此排球在上升过程中的平均加速度较大㊂根据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可知,上升时间比下落时间短,选项A错误㊂排球在上升过程中做减速运动,在下降过程中做加速运动㊂在整个过程中空气阻力一直做负功,排球的机械能一直减小,下降过程中最低点的速度小于上升过程中最低点的速度,故排球被垫起后瞬间的速度最大,选项B正确㊂达到最高点时排球的速度为零,空气阻力为零,加速度不为零,选项C 错误㊂下落过程中,排球速度在变,所受空气阻力在变,故排球所受的合外力在变,排球在下落过程中做变加速运动,选项D 错误㊂答案:B素养解读:本题以同学垫排球为情境,将物理与体育锻炼相结合,引导学生热爱体育运动㊁积极参加体育锻炼㊂考查巧妙之处:将上抛运动与排球在运动过程中受到的阻力大小和速度大小成正比的条件相结合㊂2.重视实验探究,关注拓展创新㊂实验是物理学的基础,是培养学生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和方式㊂试题创新设问角度,注重考查学生对基本实验原理的理解㊁基本实验仪器的使用㊁基本测量方法的掌握和实验数据的处理等,引导教学重视实验探究,引导学生自己动手做实验㊂例如,第23题的电学实验以探究金属丝的电阻率为背景,重在考查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实验探究能力㊂例2 (第23题)一学生小组测量某金属丝(阻值约十几欧姆)的电阻率㊂现有实验器材:螺旋测微器㊁米尺㊁电源E ㊁电压表(内阻非常大)㊁定值电阻R 0(阻值10.0Ω)㊁滑动变阻器R ㊁待测金属丝㊁单刀双掷开关K ㊁开关S ㊁导线若干㊂如图1所示是学生设计的实验电路原理图㊂完成下列填空:图1(1)实验时,先将滑动变阻器R 接入电路的电阻调至最大,闭合开关S㊂(2)将开关K 与1端相连,适当减小滑动变阻器R 接入电路的电阻,此时电压表读数记为U 1,然后将开关K 与2端相连,此时电压表读数记为U 2㊂由此得到流过待测金属丝的电流I =,金属丝的电阻r =㊂(结果均用R 0㊁U 1㊁U 2表示)(3)继续微调R ,重复(2)的测量过程,得到多组测量数据,如表2所示㊂表2U 1(m V )0.570.710.851.141.43U 2(m V )0.971.211.451.942.43(4)利用表2中的数据,得到金属丝的电阻r =14.2Ω㊂图2(5)用米尺测得金属丝长度L =50.00c m ㊂用螺旋测微器测量金属丝不同位置的直径,某次测量的示数如图2所示,该读数为d =mm ㊂多次测量后,得到直径的平均值恰好与d 相等㊂(6)由以上数据可得,待测金属丝所用材料的电阻率ρ=ˑ10-7Ω㊃m ㊂(保留2位有效数字)解析:(2)根据题意可知,R 0两端的电压U =U 2-U 1,则流过R 0(流过待测金属丝)的电流I =U R 0=U 2-U 1R 0,金属丝的电阻r =U 1I ,解得r =U 1R 0U 2-U 1㊂(5)螺旋测微器的读数为d =15.0ˑ0.01mm=0.150mm ㊂(6)根据电阻定律得r =ρL S,又有S =π㊃d22,解得ρ=5.0ˑ10-7Ω㊃m ㊂答案:(1)U 2-U 1R 0 U 1R 0U 2-U 1 (5)0.150(填0.148~0.152均可) 5.0素养解读:本题考查测量金属丝的电阻率实验,与教材中通常采用的同时使用电压表㊁电流表测量金属丝的电压㊁电流不同,本题通过 一表两用 的办法完成对电压和电流的测量,引导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㊂3.联系实际,学以致用㊂试题采用了一些从现代科技和生产生活中提炼出来的新颖情境,渗透了科学的思维方法和研究方法,引领学生在生活中体验物理,逐渐形成自觉应用物理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㊂引导学生注重学以致用,在真实问题的解决中促进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达成㊂例如,第17题从经典的电磁阻尼现象入手,设置新情境与新问题,考查学生对电磁感应现象的理解㊂例3 (第17题)一学生小组在探究电图3磁感应现象时,进行了如下比较实验㊂用如图3所示的缠绕方式,将漆包线分别绕在几何尺寸相同的有机玻璃管和金属铝管上,漆包线的两端与电流传感器接通㊂两管皆竖直放置,将一很小的强磁体分别从管的上端由静止释放,在管内下落至管的下端㊂实验中电流传感器测得的两管上流过漆包线的电流I 随时间t 的变化分别如图4甲和乙所示,分析可知( )㊂图4A.图4乙是用玻璃管获得的图像B .在铝管中下落,强磁体做匀变速运动C .在玻璃管中下落,强磁体受到的电磁阻力始终保持不变D .用铝管时测得的电流第一个峰到最后一个峰的时间间隔比用玻璃管时的短解析:强磁体在铝管中运动时,铝管会形成涡流;玻璃是绝缘体,强磁体在玻璃管中运动时,玻璃管不会形成涡流㊂强磁体在铝管中加速后很快达到平衡状态,做匀速直线运动,而强磁体在玻璃管中一直做加速运动,如图4乙所示的脉冲电流峰值不断增大,说明强磁体的速度在不断增大,与强磁体在玻璃管中的运动情况相符,选项A 正确㊂强磁体在铝管中下落,脉冲电流的峰值一样,磁通量的变化率相同,故强磁体做匀速运动,选项B 错误㊂强磁体在玻璃管中下落,玻璃管是绝缘体,线圈的脉冲电流峰值不断增大,电流在不断变化,故强磁体受到的电磁阻力在不断变化,选项C 错误㊂强磁体分别从管的上端由静止释放,在铝管中强磁体在线圈间做匀速运动,在玻璃管中强磁体在线圈间做加速运动,故用铝管时测得的电流第一个峰到最后一个峰的时间间隔比用玻璃管时的长,选项D 错误㊂答案:A素养解读:本题从经典的电磁阻尼现象演示实验出发,从多个设问角度考查学生对电磁感应原理的深入理解㊂4.梯度适当,区分合理㊂试题排列充分考虑了知识序㊁思维序㊁能力序㊁难度序,统筹兼顾,多序合一,合理排列,有利于考生进入最佳的答题状态,确保试题具有较好的区分度㊂如第25题的难度较大,采用三问的形式,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分数㊂图5例4 (第25题)如图5所示,一竖直固定的长直圆管内有一质量为M 的静止薄圆盘,圆盘与管的上端口距离为l ,圆管长度为20l ㊂一质量m =13M 的小球从管的上端口由静止下落,并撞在圆盘中心,圆盘向下滑动,所受滑动摩擦力与其所受重力大小相等㊂小球在管内运动时与管壁不接触,圆盘始终水平,小球与圆盘发生的碰撞均为弹性碰撞且碰撞时间极短㊂不计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 ㊂求:(1)第一次碰撞后瞬间小球和圆盘的速度大小㊂(2)在第一次碰撞到第二次碰撞之间,小球与圆盘间的最远距离㊂(3)圆盘在管内运动的过程中,小球与圆盘碰撞的次数㊂解析:(1)小球释放后自由下落,下降l 的过程中,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得m g l =12m v 20,解得v 0=2g l ㊂小球以速度v 0=2gl 与静止圆盘发生弹性碰撞,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得12m v 20=12m v 21+12M v 1'2,根据动量守恒定律得m v 0=m v 1+M v 1',又有m =13M ,解得v 1=-12v 0=-2g l 2,v 1'=12v 0=2g l 2,即碰撞后瞬间小球的速度大小为2g l 2,方向竖直向上,圆盘的速度大小为2g l 2,方向竖直向下㊂(2)第一次碰撞后,小球做竖直上抛运动,圆盘所受滑动摩擦力与重力平衡,匀速下滑,所以只要圆盘的下降速度比小球的大,二者间距就不断增大,当二者速度相同时,间距最大,则v 1+g t =v 1',解得t =v 1'-v 1g =v 0g ㊂根据运动学公式得小球与圆盘间的最远距离d m a x =x 盘-x 球=v 1't -v 1t +12g t 2=v 202g=l ㊂(3)第一次碰撞后到第二次碰撞时,二者位移相等,则x 盘1=x 球1,即v 1t 1+12g t 21=v 1't 1,解得t 1=2v 0g ㊂此时小球的速度v 2=v 1+g t 1=32v 0,圆盘的速度仍为v 1',这段时间内圆盘下降的位移x 盘1=v 1't 1=v 2g =2l ㊂之后发生第二次弹性碰撞,根据动量守恒定律得m v 2+M v 1'=m v 2'+M v 2ᵡ,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得12m v 22+12M v 1'2=12m v 2'2+12M v 2ᵡ2,解得v 2'=0,v 2ᵡ=v 0㊂同理,当二者位移相等时有x 盘2=x 球2,即v 2't 2+12g t 22=v 2ᵡt 2,解得t 2=2v 0g ,这段时间内圆盘下降的位移x 盘2=v 2ᵡt 2=2v 2g=4l ,此时圆盘距下端口的长度为20l -l -2l -4l =13l ㊂之后发生第三次碰撞,碰撞前小球的速度v 3=g t 2=2v 0,根据动量守恒定律得m v 3+M v 2ᵡ=m v 3'+M v 3ᵡ,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得12m v 23+12M v 2ᵡ2=12m v 3'2+12M v 3ᵡ2,解得v 3'=v 02,v 3ᵡ=3v 02㊂当二者即将发生第四次碰撞时有x 盘3=x 球3,即v 3ᵡt 3=v 3't 3+12g t 23,解得t 3=2v 0g =t 1=t 2,这段时间内圆盘下降的位移x 盘3=v 3ᵡt 3=3v 2g=6l ,此时圆盘距离下端口的长度为20l -l -2l -4l -6l =7l ㊂因圆盘每次碰后到下一次碰前,下降的位移逐次增加2l ,故若发生第五次碰撞,则圆盘将向下移动x 盘4=8l <7l ,即二者发生第四次碰撞后落到管口外㊂因此圆盘在管内运动的过程中,小球与圆盘的碰撞次数为4㊂素养解读:本题既突出基础性,又考查了考生的综合分析能力;既考查了学科素养物理观念中的物质观念㊁运动观念㊁相互作用观念㊁能量观念等,又考查了科学思维中的模型建构㊁科学推理等要素㊂5.留意选考模块,追求知识覆盖面㊂随着老教材㊁老高考逐渐退出高考历史舞台, 五选三 这样的选择题基本上也要退出了㊂老教材选修3-3㊁3-4的模块内容在2024年高考中以单独知识点考查的可能性是有的,且以四选项选择题形式出现的概率较大;而以与其他模块知识综合考查的概率更大,毕竟高考试卷追求较广的知识覆盖面是一条不宜打破的潜规则㊂例5 [第34题(1)]一列简谐横波沿x 轴传播,如图6甲所示是t =0时刻的波形图;P 是介质中位于x =2m 处的质点,其振动图像如图6乙所示㊂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㊂A.波速为2m /sB .波向左传播C .波的振幅是10c mD .x =3m 处的质点在t =7s 时位于平衡位置E .质点P 在0~7s 时间内运动的路程为70c m图6解析:根据图6甲得波长λ=4m ,根据图6乙得波的周期T =2s ,则波速v =λT=2m /s,选项A 正确㊂根据图6乙得t =0时刻P 点向下运动,根据 上下坡 法可知,波向左传播,选项B 正确㊂根据图6甲得波的振幅A =5c m ,选项C 错误㊂根据图6甲得t =0时刻x =3m 处的质点位于波谷,根据t =7s =3T +12T 得t =7s 时刻x =3m 处的质点位于波峰,质点P 在0~7s 时间内运动的路程s =3ˑ4A +12ˑ4A =70c m ,选项D 错误,E 正确㊂答案:A B E素养解读:波形图与振动图像综合题是典型的机械波动题型,需要明确两图像的物理意义,以及波源机械振动和波形成的机制㊂对于这种经典题,重视知识学习是基础,适量做题强化知识理解是关键,而一味刷题,不求甚解,只会得不偿失㊂三㊁新学年复习备考建议1.立足回归教材,注重学科基础㊂同学们在复习备考阶段要脚踏实地回归教材,回归基础㊂试题整体注重对高中物理核心㊁主干内容的考查,注重在考查中深化基础性,如第15题考查力与曲线运动的关系,引导学生复习回归课程标准,加强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㊂又如第34(2)题是几何光学经典计算题,作光路图是基础,平移光路图确定几何关系是关键㊂2.拓展情境来源,做到学以致用㊂高考中有很多试题是通过理论联系实际㊁命制情境化试题来综合考查考生自主分析物理过程㊁获取有用信息㊁建立物理模型并运用数学方法来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㊂如第24题以等边三角形顶点处放置三个点电荷为背景,要求考生根据电场的方向判断电荷的电性,结合点电荷的场强公式及叠加原理计算点电荷所带电荷量的大小,旨在考查考生对电场知识的掌握情况㊂3.注重基本实验,重视发散创新㊂同学们在复习备考阶段要注重对基本实验原理㊁常用实验方法,以及数据处理方法的掌握,除此之外还要重视一些在新情境的实验题中培养自己的知识迁移能力㊂如第22题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要求考生理解实验原理,熟悉实验步骤,能够运用专业术语进行表达,难度较小,能够有效鉴别考生对实验基本内容的掌握是否扎实㊂4.掌握数学方法,提升解题能力㊂物理是一门和数学分不开的学科,很多物理问题都涉及数学方法的应用㊂特别是近几年的高考试题,在力学类试题中会采用数形结合的方式命题考查考生应用数学工具分析物理问题的能力㊂如第17题呈现的I -t 图像㊁第34(1)题呈现的波形图和振动图像都要求考生通过对函数图像的分析,提取有用信息,完成物理问题的求解;第18题考查带电粒子在有界磁场中的运动,要求考生正确作出带电粒子的运动轨迹,利用几何关系结合物理规律完成求解;第21题以物理观念中的板块模型为命题背景,推陈出新,考查了科学思维中的科学推理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第25题以多次碰撞问题为命题背景,综合考查考生的信息加工能力㊁逻辑思维能力㊁批判性思维能力等㊂因此,同学们在复习备考阶段应具备数形结合意识,提升识图㊁作图及图像处理的能力㊂2024年高考的号角已经吹响,同学们要在高三复习阶段脚踏实地,科学备考,做到以不变应万变㊂(责任编辑 张 巧)。
高三物理学科中的常见计算题及解析
高三物理学科中的常见计算题及解析物理学作为一门理科学科,对学生的计算能力要求较高。
在高中物理学科中,有一些常见的计算题目是学生经常会遇到的。
本文将对这些常见的计算题目进行解析,并提供相应的解题方法和思路。
一、速度和加速度计算题1. 简单速度计算题对于一个匀速运动的物体,速度的计算是相对简单的,速度等于位移除以时间。
假设某物体在2秒内沿直线运动了5米,问其速度是多少?解析:速度 = 位移 ÷时间根据题目中的信息,位移为5米,时间为2秒,代入公式计算:速度 = 5 ÷ 2 = 2.5 m/s2. 加速度计算题对于一个匀加速运动的物体,加速度的计算需要使用到加速度的定义公式。
假设某物体在5秒内的匀加速运动中速度从10 m/s增加到30 m/s,问其加速度是多少?解析:加速度 = (末速度 - 初速度) ÷时间根据题目中的信息,末速度为30 m/s,初速度为10 m/s,时间为5秒,代入公式计算:加速度 = (30 - 10) ÷ 5 = 4 m/s²二、力和功的计算题1. 力的计算题力的计算可以使用力的定义公式,力等于质量乘以加速度。
假设某物体质量为5 kg,受到的加速度为2 m/s²,问其所受的力是多少?解析:力 = 质量 ×加速度根据题目中的信息,质量为5 kg,加速度为2 m/s²,代入公式计算:力 = 5 kg × 2 m/s² = 10 N2. 功的计算题功的计算可以使用功的定义公式,功等于力乘以位移。
假设某物体受到的力为20 N,位移为10 m,问所做的功是多少?解析:功 = 力 ×位移根据题目中的信息,力为20 N,位移为10 m,代入公式计算:功 = 20 N × 10 m = 200 J三、电路中的电流和电阻计算题1. 电流计算题电流的计算可以使用电流的定义公式,电流等于电荷除以时间。
高考物理试题解读及答案
高考物理试题解读及答案1. 题目:一个质量为m的物体从静止开始自由下落,求其在t秒内的位移。
答案:根据自由落体运动的位移公式,s = 1/2 * g * t^2,其中g 为重力加速度,取9.8m/s^2。
因此,物体在t秒内的位移为s = 1/2 * 9.8 * t^2。
2. 题目:一列火车以恒定速度v行驶,求其在t秒内通过的路程。
答案:根据匀速直线运动的公式,s = vt。
因此,火车在t秒内通过的路程为s = vt。
3. 题目:一个弹簧振子的周期为T,求其在t秒内完成的振动次数。
答案:根据周期的定义,T为振子完成一次全振动所需的时间。
因此,在t秒内,振子完成的振动次数为n = t/T。
4. 题目:一个质量为m的物体在水平面上以初速度v0开始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为a,求其在t秒内的速度变化量。
答案:根据速度时间关系公式,Δv = a * t。
因此,物体在t秒内的速度变化量为Δv = a * t。
5. 题目:一个电荷量为q的点电荷在电场中受到的电场力为F,求该点电荷在电场中的电势能。
答案:根据电势能的定义,U = q * φ,其中φ为电势。
因此,点电荷在电场中的电势能为U = q * φ。
6. 题目:一束光从空气射入水中,求其折射角与入射角的关系。
答案:根据斯涅尔定律,n1 * sin(θ1) = n2 * sin(θ2),其中n1和n2分别为空气和水的折射率,θ1为入射角,θ2为折射角。
因此,折射角与入射角的关系为θ2 = arcsin(n1 * sin(θ1) / n2)。
7. 题目:一个电流为I的电路,电阻为R,求其在t秒内产生的热量。
答案:根据焦耳定律,Q = I^2 * R * t。
因此,电路在t秒内产生的热量为Q = I^2 * R * t。
8. 题目:一个物体在水平面上受到一个恒定的拉力F,求其在t秒内做的功。
答案:根据功的定义,W = F * s,其中s为物体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
高考物理题解析
高考物理题解析
高考物理题的解析需要针对具体的题目来进行,但总体上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 确定研究对象和物理模型:首先需要明确题目中的研究对象,将具体的物理情景抽象成理想的物理模型,例如质点、小球、单摆、弹簧等等。
2. 分析物理过程和状态:根据题目的描述,分析物理过程和状态,明确各个物理量之间的关系,例如速度、加速度、力、位移等等。
3. 选择合适的物理规律:根据物理模型和过程状态,选择合适的物理规律进行解答,例如牛顿第二定律、动能定理、动量守恒定律等等。
4. 建立数学方程:将物理规律转化为数学方程,通过求解数学方程得到物理量的值,例如运动学中的位移公式、速度公式、加速度公式等等。
5. 解题思路的拓展:对于一些复杂的题目,需要运用多种物理规律和数学方法进行解答,需要对解题思路进行拓展和综合分析,例如电磁感应中的动力学问题、电路分析中的电流和电压问题等等。
需要注意的是,高考物理题的解析需要注重基础知识的掌握和运用,同时要注重解题思路的清晰和规范,避免因为解题思路的混乱而造成不必要的失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物理计算题答题赏析计算题通常被称为“大题”,其原因是:此类试题一般文字叙述量较大,涉及多个物理过程,所给物理情境较复杂;涉及的物理模型较多且不明显,甚至很隐蔽;要运用较多的物理规律进行论证或计算才能求得结论;题目的赋分值也较重.从功能上讲,计算题能很全面地考查学生的能力,它不仅能很好地考查学生对物理概念、物理规律的理解能力和根据已知条件及物理事实对物理问题进行逻辑推理和论证的能力,而且还能更有效地考查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及应用数学方法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因此计算题的难度较大,对学生的要求也比较高.要想解答好计算题,除了需要扎实的物理基础知识外,还需要掌握一些有效的解题方法.一、物理计算题的审题——“八字方针”过好审题关审题不过关是制约很多学生成绩的一个重要因素,也是一个普遍的实际问题.审题不过关说到底,就是方法、习惯不过关;要过好物理审题这一关,我建议在审题时努力做到以下八个字:“眼看”、“嘴读”、“手画”、“脑思”.(1)“眼看”是前提“眼看”是从题目中获取信息的最直接方法,一定要全面、细心.“眼看”时对题中关键性的词语要多加思考搞清含义,对特殊字、句、条件可用着重号加以批注;进而全面分析出已知、未知条件,特别是一些隐含的物理条件,这是解题关键.“眼看”时不要急于求解.有些学生拿到题目立即写上一大堆公式,却不知所云;有些学生审题时漏看、错看或看不全题目中的条件,这是解题中“无从下手”、“解答出错”的重要原因之一.“眼看”过程中边思索、边联想,以弄清题中所涉及现象和过程,正确还原各种模型,找准变化量之间的关系.(2)“嘴读”是内化,“嘴读”可以小声读或默读,是强化知识、接受题目信息的手段,也是一个物理信息内化的过程,它能解决你漏看、错看等问题.例如平时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拿到一道题目不管是难是易,他都会怀着轻松的心情去小声读或默读,遇到陌生的题目时他会更加兴奋、认真,逐字逐句研究,把做出一道难题看成一种快乐;而基础较差的学生则不然,看见难题有畏惧感,头脑中“我做不出”的意念缠住了思维,这时可通过“嘴读”的方法寻找灵感以解决问题.(3)“手画”是方法“手画”就是针对题述物理情景、物理模型画一些必要的草图和变化过程,搞清物理过程还原物理模型,找出题目关键,这是解题中重要的一环和解题突破口.要搞清物理过程,必须根据题中各已知量的数量关系充分想象、分析、判断,运用“手画”方法画出草图以展示完整的过程图景,可使物理过程更为直观;若对物理过程理解错了,则这道题便无法挽回了.(4)“脑思”是关键“脑思”就是充分挖掘大脑中所有储存的知识信息,准确思考、全面思考、快速思考,分析出’解题的思路和方法.考查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题目不会太难,可以比较顺利地解决,但这时切忌掉以轻心,洋洋自得,因为这些题看似简单,但可能潜藏着陷阱,一不留意就会掉下去,可到头来却术知道为什么错了?遇到从未碰过的题型或一时无从下手的难题,千万不要认定自己一定做不出来.这时可采取一些妙法,例如闭上眼睛深呼吸几下,然后再集中精力攻克题目等等.最要不得的做法是,遇到一道难题,看了几眼做不下去;就看下一道;写了几行又做不下去,再做前一道;刚有了思路却又放弃,去想下一道;反反复复:两道题一道也做不出来,可时间却又所剩无几;这时担心前面的题目会做错,又转而检查前面的题目,结果两大题没完成,前面的答案也不能保证,那考试的结果可想而知.遇到难题,不必吓得不敢下手,从简单的方面考虑,将可以想到的步骤一步步写出来,或许会“柳暗花明又一村”;即使得不到最终答案,也会获得步骤分.实在做不出来,也不要勉强自己,影响全卷的答题.其实,考试成绩不理想的原因不在于做不出难题,而在于做不对你本来会做的题目,这儿计算错误,那儿题目看‘错,导致到处失分.因此,在答题时,切忌不假思索地跟着感觉走,而应该在认真、快速读题的基础上,首先确定题目所涉及的范围,用到哪些知识和规律?处理这类问题的一般思路如何等等;在对问题进行快速诊断大致把握了解题方向的前提下,再动笔答题.但是,也不要待这个题目的方方面面都考虑得清清楚楚后再着手答题.否则,非考砸不可!因为考试还要受时间的制约呀二、答题要规范每年高考成绩出来,总有一些考生的得分与自己的估分之间存在着不小的差异,有的甚至相差甚远.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有很多,但主要原因是答题不规范.表述不准确、不完整,书写不规范、不清晰,卷面不整洁、不悦目,必然会造成该得的分得不到,不该失的分失掉了,致使所答试卷不能展示自己的最高水平.因此,要想提高得分率,取得好成绩,在复习过程中,除了要抓好基础知识的掌握、解题能力的训练外,还必须强调答题的规范,培养良好的答题习惯,形成规范的答题行为.对考生的书面表达能力的要求,在高考的《考试大纲》中已有明确的表述:在“理解能力”中有“理解所学自然科学知识的含义及其适用条件,能用适当的形式(如文字、公式、图或表)进行表达”;在“推理能力”中有“并能把推理过程正确地表达出来”,这些都是考纲对考生书面表达能力的要求.物理题的解答书写与答题格式,在高考试卷上还有明确的说明: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骤,只写出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字计算的题目,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评分标准中也有这样的说明:只有最后答案而无演算过程的,不给分;解答中单纯列出与解答无关的文字公式,或虽列出公式,但文字符号与题目所给定的不同,不给分.事实上,规范答题体现了一个考生的物理学科的基本素养.然而,令广大教育工作者担忧的是,这些基本素养正在逐渐缺失.在大力倡导素质教育的今天,这一现象应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本模块拟从考生答题的现状及成因,规范答题的细则要求,良好素养的培养途径等方面与大家进行探讨.(一)、必要的文字说明: 必要的文字说明的目的是说明物理过程和答题依据,有的同学不明确应该说什么,往往将物理解答过程变成了数学解答过程.答题时应该说些什么呢?我们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给予考虑:1.说明研究对象(个体或系统,尤其是要用整体法和隔离法相结合求解的题目,一定要注意研究对象的转移和转化问题).2.画出受力分析图、电路图、光路图或运动过程的示意图.3.说明所设字母的物理意义.4.说明规定的正方向、零势点(面).5.说明题目中的隐含条件、临界条件.6.说明所列方程的依据、名称及对应的物理过程或物理状态.7.说明所求结果的物理意义(有时需要讨论分析).(二)、要有必要的方程式,物理方程是表达的主体,如何写出,重点要注意以下几点.1.写出的方程式(这是评分依据)必须是最基本的,不能以变形的结果式代替方程式(这是相当多的考生所忽视的).如带电粒子在磁场中运动时应有qvB=mv2R,而不是其变形结果式R=mvqB.2.要用字母表达方程,不要用掺有数字的方程,不要方程套方程.3.要用原始方程组联立求解,不要用连等式,不断地“续”进一些内容.4.方程式有多个的,应分式布列(分步得分),不要合写一式,以免一错而致全错,对各方程式最好能编号.(三)、要有必要的演算过程及明确的结果1.演算时一般先进行文字运算,从列出的一系列方程推导出结果的计算式,最后代入数据并写出结果.这样既有利于减轻运算负担,又有利于一般规律的发现,同时也能改变每列一个方程就代入数值计算的不良习惯.2.数据的书写要用科学记数法.3.计算结果的有效数字的位数应根据题意确定,一般应与题目中开列的数据相近,取两位或三位即可.如有特殊要求,应按要求选定.4.计算结果是数据的要带单位,最好不要以无理数或分数作为计算结果(文字式的系数可以),是字母符号的不用带单位.(四)、解题过程中运用数学的方式有讲究1.“代入数据”,解方程的具体过程可以不写出.2.所涉及的几何关系只需写出判断结果而不必证明.3.重要的中间结论的文字表达式要写出来.4.所求的方程若有多个解,都要写出来,然后通过讨论,该舍去的舍去.5.数字相乘时,数字之间不要用“•”,而应用“×”进行连接;相除时也不要用“÷”,而应用“/”.(五)、使用各种字母符号要规范1.字母符号要写清楚、规范,忌字迹潦草.阅卷时因为“v、r、ν”不分,大小写“M、m”或“L、l”不分,“G”的草体像“a”,希腊字母“ρ、μ、β、η”笔顺或形状不对而被扣分已屡见不鲜.2.尊重题目所给的符号,题目给了符号的一定不要再另立符号.如题目给出半径是r,你若写成R就算错.3.一个字母在一个题目中只能用来表示一个物理量,忌一字母多用;一个物理量在同一题中不能有多个符号,以免混淆.4.尊重习惯用法.如拉力用F,摩擦力用f表示,阅卷人一看便明白,如果用反了就会带来误解.5.角标要讲究.角标的位置应当在右下角,比字母本身小许多.角标的选用亦应讲究,如通过A点的速度用vA就比用v1好;通过某相同点的速度,按时间顺序第一次用v1、第二次用v2就很清楚,如果倒置,必然带来误解.6.物理量单位的符号源于人名的单位,由单个字母表示的应大写,如库仑C、亨利H;由两个字母组成的单位,一般前面的字母用大写,后面的字母用小写,如Hz、Wb.(六)、学科语言要规范,有学科特色1.学科术语要规范.如“定律”、“定理”、“公式”、“关系”、“定则”等词要用准确,阅卷时常可看到“牛顿运动定理”、“动能定律”、“四边形公式”、“油标卡尺”等错误说法.2.语言要富有学科特色.在有图示的坐标系中将电场的方向说成“西南方向”、“南偏西45°”、“向左下方”等均是不规范的,应说成“与x轴正方向的夹角为135°”或“如图所示”等.(七)、绘制图形、图象要清晰、准确1.必须用铅笔(便于修改)、圆规、直尺、三角板绘制,反对随心所欲徒手画.2.画出的示意图(受力分析图、电路图、光路图、运动过程图等)应大致能反映有关量的关系,图文要对应.3.画函数图象时,要画好坐标原点和坐标轴上的箭头,标好物理量的符号、单位及坐标轴上的数据.4.图形、图线应清晰、准确,线段的虚实要分明,有区别.三范例赏析例:(20分) 如图所示,组装成“S ”形的轨道平放在水平面上,Oa 部分由薄壁细圆管弯成,固定在直角坐标平面xO y 内,管口恰好落在原点O 上,直径与Ox 轴重合;a b 部分半圆形轨道的半径r 是可以调节的,直径也与Ox 轴重合,两部分在a 处圆滑连接。
在xOy 平面内有一足够大的匀强电场,场强大小E=2.0×105V /m ,方向沿x 轴负方向。
一个质量0.01m k g =、带正电荷g=5×10-7C 的小球(可视为质点),以10m /s 的速度从管口O 点进入轨道,不计一切摩擦,小球运动过程中电量不变,取g=10m /s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