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食品工业发展规划 山东篇

合集下载

国家食品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摘登

国家食品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摘登
FocUs ON L4 1
AND


果蔬加工业
1 发展 方 向 与重 点 、
运系统 ,建立果 蔬物 流信息平 台,大力 发展果蔬 物联 网,提高果蔬物流水平 。
2 、产 业布 局
大力发展 果蔬汁和果蔬罐头 。发展浓缩 果蔬 汁( 浓缩 苹果汁除外 ) 非浓缩还原 ( F ) 、 N C 果蔬汁 、 复合 果蔬汁、果蔬汁产 品主 剂等 品种 ,积极 发展
务西 部地 区取得丰硕成果 ,济南果 品研究 院获得
中华全 国供销合作总社济 南果品研 究 院负责
“ 一五 ”国家星火计划 工作先进集体荣誉 ,成 人吴茂玉携全 院干部职工 向支持 关心济南果 品院 十 为深 受企业信赖 的果蔬采 后技术研发 中心 。济南 发展 的仁人志士表示衷心感谢 ! 果 品研 究院下属 的全 国供 销总社济南华德果 蔬公
环形发展布局 。
3 发展 目标 、
加强糖 料生产规模化 建设,加快糖料种植现代化 步伐 ,依靠科 技提 高糖料单产和含 糖量 ,推进 农
到 2 1 年 ,果 蔬 加 工 行 业 产 值 达 到 3 0 户种植 合作化经营 。加快产业 结构 调整步伐 ,稳 05 00 亿 ,果蔬汁产量 达到 3 0 吨,果蔬罐头产量超 步推进大集 团战略 ,向规模 化、 0万 集约化方 向发展 。 过 2 0 吨。果蔬冷链运输量 占商品果蔬总量的 普及 推广 新技术 、新装 备,推进清 洁生产和 节能 0万
亚 、中亚及俄 罗斯等欧洲国家的 出口能力 ,形成
“ 优势 品种 、优势产 区”的 “ 双优 ”加工布局 。 速冻果蔬 。在果蔬主产地及东南沿海地区 ,
三 、制 糖 工 业
l 发展 方 向和 重 点 、

《食品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解读

《食品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解读

《食品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解读作者:国家发展改革委产业协调司工业和信息化部消费品工业司综合篇来源:《中国经贸导刊》2012年第15期编者按:日前,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印发《食品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发改产业〔2011〕3229号,以下简称《规划》)。

食品工业承担着为我国13亿人提供安全放心、营养健康食品的重任,“十一五”时期,我国食品工业持续保持快速增长,2010年实现工业总产值6.1万亿元,占工业总产值比重的8.8%,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和保障民生的基础产业,有力带动了农业、流通服务业及相关制造业发展,对“扩内需、增就业、促增收、保稳定”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十二五”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

作为“十二五”时期全国食品工业发展的指导性文件,《规划》的发布和实施,对于指导食品工业“十二五”时期加快结构调整,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食品工业体系,实现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为帮助广大企业和读者了解《规划》的精神和内容,本刊特摘要刊登国家发改委产业协调司、工业和信息化部消费品工业司关于《规划》的解读。

“十二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为贯彻落实《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加快我国食品工业结构调整,实现持续健康发展,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组织编制了《食品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作为“十二五”时期食品工业发展的指导性文件。

一、规划编制意义我国食品工业承担着为13亿人口提供安全放心、营养健康食品的重任,多年来一直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和保障民生的基础产业。

为满足我国城乡居民消费,带动相关产业发展,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实现工业反哺农业,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做出了重要贡献。

“十二五”时期仍然是我国食品工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既面临市场空间持续扩大、农业生产稳步发展、高新技术应用加速、新兴食品行业孕育成长、宏观环境继续改善等重大机遇,也面临着食品安全风险广泛存在、能源资源环境约束加剧、转变发展方式加快、产业升级等重大挑战和压力。

食品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全文)

食品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全文)

食品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全文)食品工业承担着为我国13亿人提供安全放心、营养健康食品的重任,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和保障民生的基础性产业。

"十一五"时期,我国食品工业继续保持快速增长,2010年实现工业总产值6.1万亿元,占工业总产值比重的8.8%,有力带动了农业、流通服务业及相关制造业发展,对"扩内需、增就业、促增收、保稳定"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十二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的总体部署,为加快食品工业结构调整,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食品工业体系,实现持续健康发展,特制定《食品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规划期为2011-2015年),作为 "十二五"时期全国食品工业发展的指导性文件。

一、"十一五"发展成就和存在问题(一)发展成就"十一五"期间,食品工业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实现了又好又快发展,全面完成了《全国食品工业"十一五"发展纲要》规定的各项指标。

1.工业生产快速增长,支柱地位得到强化2010年,全国食品工业规模以上企业达41286家,比2005年增长73.2%,年均增长11.6%;实现工业总产值6.1万亿元,增长201.5%,年均增长24.7%,年均增幅比"十五"时期提高5.3个百分点;实现利税10659.6亿元,增长214.0%,年均增长25.7%;从业人员696万人,比2005年增长53.9%,年均增长9.0%。

食品工业总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由2005年的8.1%提高到2010年的8.8%,与农业总产值之比由2005 年的0.52:1提高到2010年的0.88:1,食品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支柱产业地位进一步增强。

山东十二五规划全文(完整版)

山东十二五规划全文(完整版)

xx“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完整版)山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2011-2015年)根据中共中央和中共山东省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制定,主要阐明政府战略意图,明确政府工作重点,引导市场主体行为,是未来五年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是全省人民共同的行动纲领。

目录第一篇发展背景和发展目标第一章发展成就第二章发展环境第三章发展目标第二篇区域统筹和发展布局第四章经济布局第五章城乡布局第六章空间布局第三篇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第七章农业提升第八章工业优化第九章服务业跨越第十章xx经济第四篇基础设施和支撑保障第十一章能源建设第十二章交通建设第十三章水利建设第十四章市政建设第五篇科教xx人才强省第十五章科技创新第十六章教育优先第十七章人才发展第六篇文化繁荣和创新发展第十八章文化建设第十九章xxxx第七篇和谐社会和公共服务第二十章民生保障第二十一章卫生体育第二十二章社会管理第八篇生态xx和资源环境第二十三章生态建设第二十四章环境保护第二十五章资源节约第二十六章循环经济第九篇体制创新和扩大开放第二十七章改革深化第二十八章开放提升第十篇政策保障和规划实施第二十九章扩大消费第三十章优化投资第三十一章营造环境第三十二章区域协调第三十三章实施机制第一篇发展背景和发展目标“十二五”时期是我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富民强省新跨越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必须继续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进一步推动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率先发展,加快建设经济文化强省。

第一章发展成就“十一五”以来,全省上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一系列大政方针和省委、省政府的战略部署,积极作为、科学务实、重点突破、攻坚破难,保持了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主要任务目标顺利完成。

面向未来,我省的发展站上了更新更高的平台。

综合实力跃上新台阶。

2010年地区生产总值达到39416."2亿元,“十一五”年均增长13."1%,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突破6000美元。

山东省制造业“十二五”发展规划

山东省制造业“十二五”发展规划

山东省制造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山东省是中国的重要工业基地之一,制造业是山东省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

为了推动山东省制造业的快速发展,山东省制定了“十二五”发展规划,以实现从制造大省向制造强省的转变。

一、发展目标:1.产业结构调整:提高制造业比重,加大高技术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投入和培育,降低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比重。

2.提质增效:提高制造业的综合效益,加快推进企业管理和生产技术水平的提升,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实现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

3.增加就业:积极发展制造业,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降低失业率,提高人民群众的收入水平。

4.推动创新: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培育一批具有市场竞争力和核心技术的企业。

二、发展重点:1.加强技术创新:加大企业研发投入,加强产学研合作,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支持企业开展关键技术攻关,培育一批高新技术企业和创新型企业。

2.推进产业升级:鼓励企业加大技术改造力度,提高生产工艺和技术装备水平,推动传统产业向高端、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的方向转变。

3.加强人才培养:培育大批高素质的技术技能人才,提高制造业的整体素质和竞争力。

加强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劳动者的技能水平和就业能力。

4.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发展高端装备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

引进和培育一批有竞争力的龙头企业,形成一批具有重要影响力的产业集群。

三、实施举措:1.加大财政支持:增加对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的财政投入,支持企业技术改造和创新研发。

2.引导金融资本投入:鼓励金融机构增加对制造业的贷款和融资支持,提供优惠的利率和信贷政策。

3.改善营商环境:简化企业注册手续,提高审批效率,减少行政审批环节,降低企业运营成本。

4.强化标准体系建设:加强制造业标准的研制和应用,提高产品质量和安全性。

5.推进人才培养:加大对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和引进,鼓励高校和企业合作,建立实践教学基地,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就业竞争力。

【考试大论坛】-山东十二五规划全文

【考试大论坛】-山东十二五规划全文

中共山东省委关于制定山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科学制定我省“十二五”规划,抓住和用好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进一步推动全省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率先发展,加快建设经济文化强省,提出以下建议。

一、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开创经济文化强省建设的新局面“十二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富民强省新跨越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

制定“十二五”规划,必须按照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在认真总结“十一五”时期经验基础上,立足全局,把握省情,统筹兼顾,突出重点,精心谋划发展思路,科学确定发展目标,努力促进全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1)“十一五”时期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

“十一五”时期是山东发展历程中极不平凡的五年。

面对国内外环境的复杂变化和重大风险挑战,全省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胡锦涛总书记对山东工作的总要求,紧紧围绕建设经济文化强省,团结带领全省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积极作为、科学务实,重点突破、攻坚克难,经济社会健康持续发展,胜利完成了“十一五”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和任务。

综合实力跃上新台阶,产业体系建设取得新进展,可持续发展取得新成效,创新型省份建设取得新突破,协调发展呈现新亮点,改革开放形成新局面,民生建设得到新加强,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城乡面貌发生重大变化,社会保持和谐稳定,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我们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巨大冲击,统筹做好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工作,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着力调整优化经济结构,保持了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着眼于经济回升后新一轮发展周期和培植山东发展新优势,提出并实施了一系列重大发展战略。

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并进入全面实施阶段,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规划建设迈出实质性步伐。

食品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与食品经济管理研究

食品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与食品经济管理研究

水平 不高 . 部分 企业 工艺 技术 水平低 , 环经济 和 清 循 洁 生产发 展滞 后 , 耗物 耗高 , 能 污染 比较 严重 . 如 , 例
增长 215 , 税增长 24 , 业人员增加 5. 0 . 利 1 从 3 9 , 抵御 全球 金 融危 机 给 中国带 来 的经 济 衰退 、 为
保 障 国家安 全与 民生做 出 了突 出 的贡 献. 据 国 家 根
收 稿 日期 :2 1 — 3— 5 0 2 0 0

基 金项 目 : 国家 社 会 科 学 规 划 研 究 项 目 “ 同食 品安 全监 管 体 制 的 效 率 比较 ” (g J O 4 不 oB Y 8)
划 》 主要任 务 . 文 拟 从 产业 经 济 、 业 管 理 和 社 的 本 企
会 管 理三 个 视角 对《 划 > t 规 / ̄ J以解 读并 对食 品经 济 管 理 研 究基 地 的研 究方 向和 内容 提 出意 见 和建议 .
指 标 ( 括 工业 总产值 、 品销售 收入 、 包 产 利税 总额 、 利
相子 国
( 州 学 院 经 济 管 理 系 , 东德 州 2 3 2 ) 德 山 5 0 3

要 : 食 品 工 业 “ 二 五 ” 展 规 划 》 出 了我 国“ 二 五 ” 间 食 品 工 业 发 展 的 指 导思 想 、 展 目标 、 《 十 发 指 十 期 发 主要 任
务 、 点 行 业 发 展 方 向与 布 局 以及 规 划 实 施 的政 策 措 施 . 品 经 济 管 理 研 究 基 地 在 确 定 和 调 整 研 究 方 向 和 内 容 时 , 重 食
第 2 8卷第 2 期 2l O 2年 4月
德 州 学 院 学 报

山东省葡萄酒、白酒、啤酒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文档

山东省葡萄酒、白酒、啤酒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文档

山东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关于印发山东省葡萄酒、白酒、啤酒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的通知鲁经信改字[2011]697号各市经济和信息化委:为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优化提升工业结构,促进制造业强省建设,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和省轻工协会制定了《山东省葡萄酒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山东省白酒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和《山东省啤酒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

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二〇一一年十二月十二日山东省葡萄酒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葡萄酒作为一种营养丰富的饮料酒,在国内外有着巨大的发展空间。

我省是全国重要的酿酒葡萄产区和葡萄酒产地,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良好的产业发展基础。

为进一步提升我省葡萄酒工业发展水平,增强国际竞争力,制定本规划。

一、“十一五”发展回顾“十一五”期间,我省葡萄酒工业实现快速发展,产量快速增长,行业经济运行质量稳定提高,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技术进步速度加快,产品创新能力进一步增强,产业链优势逐步发挥。

(一)产业规模进一步扩大。

截至2010年底,全省拥有葡萄酒企业238家,占全国的23.7%;规模以上企业固定资产净值约40亿元,约占全国的23%。

2010年葡萄酒产量37.54万千升,实现工业总产值166.63亿元、销售收入165亿元,分别占全国的34.48%、53.83%、56.33%。

“十一五”期间,全省葡萄酒产量、销售收入年均分别增长15.1%、32.8%。

(二)原料基地建设初具规模。

骨干企业均建立了一批稳定的酿酒葡萄种植基地,“十一五”新增酿酒葡萄面积21.74万亩。

截至2010年末,张裕公司全国葡萄基地达到25.15万亩;中粮长城公司宁夏2万亩原料基地已经投入建设,新疆3万亩原料基地建设将启动;威龙集团相继在山东、甘肃、吉林、河北等地建立了原料基地,其中甘肃武威的有机原料基地初步形成,未来5年将达到15万亩规模;华东猎王谷1万亩酿酒葡萄基地和1万吨的酒庄即将完工。

威海市食品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

威海市食品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

威海市食品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食品是关系人类生命安全健康的重要产品,食品工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产业,是我市传统支柱产业之一。

发展食品工业对推动农业产业化作用巨大,是增加农民收入、解决“三农”问题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有效途径。

根据《威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个”五年规划编制工作意见》,结合本行业的实际特点制定本规划(2011年-2015年)。

一、“十一五”期间我市食品工业发展情况改革开放的三十年,坚持市场主导和政府引导相结合,积极调整产品结构,拉长产业链条,食品行业通过充分利用区域和资源优势以及借助外来资本和先进技术做大做强龙头企业,积极实施名牌发展战略,形成了行业门类齐全、名牌品种多、产品质量较高和经济效益较好的食品工业体系。

食品工业得到了快速发展,形成了良好的基础。

(一)食品工业持续增长,对全市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增强。

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经过全市食品工业战线广大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整个产业得到了长足发展,经济总量不断扩大,经济效益大幅度提高。

截止2010年底,全市规模以上食品企业468户,全行业从业人员达13.3万多人,总资产543.2亿元,实现销售收入1100.2亿元,利税总额87.4亿元,利润55.6亿元。

其实现的销售收入、利税、利润均占全部工业企业的20%,年均递增15%以上,是市政府确定的重点发展的五大产业群之一。

(二)行业体系较完整,产业布局趋向合理。

我市食品工业门类体系比较齐全。

食品工业已涵盖食品加工、食品制造、饮料制造三大类,主导产品有植物油、海洋食品、乳制品、花生制品、焙烤食品、调味品、冷冻饮品、粮食酒、啤酒、葡萄酒、矿泉水、浓缩果汁、软饮料等上千个品种,水产加工食品、浓缩果汁产量居全国首位,形成了以好当家集团、泰祥集团等骨干企业为支柱的食品工业体系。

(三)名优产品多,产品结构调整成绩显著。

依靠科技进步和实施名牌战略,食品工业创出了一大批深受消费者欢迎、享誉全国的产品,成为山东食品工业开拓市场、快速发展的动力。

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山东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的通知

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山东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的通知

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山东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的通知【法规类别】国家计划【发文字号】鲁政发[2012]42号【发布部门】山东省政府【发布日期】2012.11.02【实施日期】2012.11.02【时效性】现行有效【效力级别】XP10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山东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的通知(鲁政发〔2012〕42号)各市人民政府,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各大企业,各高等院校:现将《山东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印发给你们,请认真遵照执行。

山东省人民政府2012年11月2日山东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为加快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先导性、支柱性产业,根据《山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和《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实施意见》(鲁政发〔2011〕15号)要求,特制定本规划。

一、发展基础“十一五”以来,我省把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转方式、调结构的重要切入点,深入实施创新型省份建设和人才强省等重大发展战略,加大资金和政策支持力度,有力推动了全省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快速健康发展,产业总体规模不断扩大,自主创新能力显著提高,带动能力明显增强。

(一)战略性新兴产业规模不断扩大。

“十一五”以来,全省以自主创新为核心,以产业化为立足点,以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新医药和生物、新能源和节能环保、海洋开发等“四新一海”为重点,加快实施科技成果转化和特色产业集聚工程,全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呈现出快速发展的良好态势。

1.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快速发展。

第三代移动通信(3G)、平板显示、无线射频识别(RFID)、半导体照明等新兴产业加快发展,高端容错服务器、高性能服务器、海量存储设备、软件、智能家电、光通信系统、新型电子材料等一批关键技术和产品实现新突破,集成电路设计、测试、封装等产业链基本形成,成为带动产业快速增长的新生力量。

山东某公司“十二五”发展规划(doc 9页)

山东某公司“十二五”发展规划(doc 9页)

山东某公司“十二五”发展规划(doc 9页)山东香驰粮油有限公司“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一、“十一五”期间企业发展情况及面临的形势1、企业发展情况近五年来,山东香驰集团努力拓宽产业领域,延长产业链条,产品结构不断优化,产业规模不断膨胀壮大,逐步形成了大豆浸出、小包装食用油、大豆蛋白、玉米淀粉、果葡糖浆五大生产模块,配套热电厂、污水处理厂、物流公司三大服务模块的产业格局,拥有8个子公司,成为集基础产业、优势产业、服务产业三大板块的大型粮油加工集团。

大豆浸出模块,在原来1500吨/日和700吨/日两条线的基础上,实施了膨化豆粕改造,综合产能达到3000吨/日,产品线包含普通豆粕、高蛋白豆粕、膨化豆粕等,年产豆油25万吨、各种粕类75万吨;新建小包装食用油模块,上马400吨/日精炼油生产线、300吨/日小包装食用油生产线,推出天下五谷和喜相汇两大品牌72个品类;大豆蛋白模块,在原有4条生产线的基础上,新建生产线2条,年生产能力达到分离蛋白2.6万吨、组织蛋白1万吨;新建上马了玉米淀粉和果葡糖浆两大玉米加工产品线,年产玉米淀粉20万吨、果葡糖浆10万吨,其中果葡糖浆生产涵盖F42、F55、F90、F95四种产品;新建热电厂三炉两机,为整个香驰工业园及城东经济开发区实现了供汽,年产蒸汽142万吨、电2亿度;新建污水处理厂,日处理能力6000立方;新建物流公司,承担了整个香驰工业园的货物周转。

经过五年的快速发展,香驰集团已有员工1600余人,占地面积102万平方米,总资产25亿元,2009年实现销售收入58亿元,利税2.58亿元。

五年间,先后荣获“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国家环境友好企业”、“全国农产品加工业示范企业”、“全国循环经济试点单位”、“山东省高新技术企业”、“省劳动关系和谐企业”等称号,在已经通过ISO9001:2000质量体系认证的基础上,分别增加了ISO14001:2004环境管理体系、HACCP认证和非转基因身份保持IP 认证、犹太认证、清真认证等各种认证,“香驰豆油”、“香驰蛋白”分获“山东名牌”称号,“香驰”商标被评为山东省著名商标,拥有省级技术中心。

《食品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发布

《食品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发布

龙源期刊网 《食品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发布作者:来源:《农业工程技术·农产品加工》2012年第02期2012年1月12日,国家发改委与工业信息化部联合发布《食品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

《规划》预测,到2015年食品工业总产值将达12.3万亿元,年均增长15%,利税年均增长12%。

“十二五”期间,中国食品质量抽检合格率目标则从2010年的94.6%提高到97%以上。

根据《规划》预计到2015年,食品工业总产值达到12.3万亿元,较2010年增长100%。

国内将培育形成一批辐射带动力强、发展前景好、具有竞争力优势的大型食品企业和企业集团,提高重点行业的生产集中度,到2015年,销售收入达到百亿元以上的食品工业企业达到50家以上。

同时,重点行业的准入门槛将大为提高。

今年以来,食品质量安全受到空前关注,“十二五”期间,强化食品质量安全依然是最为重要的任务之一。

《规划》明确,要提高重点行业准入门槛。

加快制定和完善粮食、油脂、肉类、饮料、水产品、果蔬加工等重点食品行业产业政策和行业准入条件,明确食品加工企业在原料基地、生产规程、产品标准、质量控制等方面的必备条件。

此外,还要健全食品安全监管体制机制;完善食品标准体系,加快制(修)订食品安全标准和相关标准,健全食品加工技术标准体系,重点制修订食品添加剂、方便食品、肉制品、乳制品、饮料等行业标准,完善食品安全标准、基础通用标准、重点产品标准和检测方法标准。

加强对国际标准的参与程度及对相关国家标准的追踪研究。

另外,《规划》对食品安全问题做了重点关注,提出健全食品安全监管体制机制,建立责令召回和退市制度,使食品召回及退市制度切实可行,重点推进乳制品、肉类、酒类等行业可追溯体系建设。

《规划》指出要建立健全符合我国国情的食品安全监管体制机制,明晰食品安全监管部门职责,堵塞监管漏洞。

此外建立和完善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和超过保质期的食品主动召回、责令召回及退市制度,明确食品召回范围、召回级别、召回处置等具体规定,使食品召回及退市制度切实可行。

食品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与食品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研究

食品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与食品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研究

加工 关键 装备 , 攻克 了一 批关 键技 术 , 分成 套技 术 部 与装 备基 本实 现从 长期依 赖进 口到 自主化并 成套 出
口的 跨 越 .
展 中起着 重要 作用 , 随着我 国食 品工 业加 大投入 , 科 技 创新 能力 不断增 强 , 然而 与发 达 国家 比较 而 言 , 我
创新 、 理创新 等方 面取 得 长足发 展 , 品企 业 自主 管 食
创新 体 系 日渐 完善 . 同时 , 品企业 研 发投入 大 幅增 食
加.
3 )食 品 企 业 创 新 型 人 才 培 养 和 机 构 建 设 . 托 依
于食 品 企 业 国 家 重 点 实 验 室 和 重 大 研 究 项 目 , 品 食
第 二五 ”发 展 规划 与食 品企业 自主创新 能力研 究 十
9 1
和 驰名 商标 , 台系列 国家标 准 和行业 标 准 , 济总 出 经
量 、 牌 效应 不 断扩 大 , 动 生产 率稳 步提 高. 品 劳
提 高 到 0 8 , 键 设 备 自主化 率 提 高 5 % 以上 , . 关 O
和科 研 院所 的产学 研联 合初 步形 成.
4 )食 品 企 业 自主 创 新 成 果 . 品 企 业 自主 知 识 食
1 )行业 装 备水平 和 关键技 术 水平 . 十一 五 ” “ 以
产 权和 发 明专 利 显著 增 加 , 产 品销 售 收 入迅 猛 增 新 长, 自主创新 产业 化水平 不 断提 升 , 生 了一批 名牌 产
食 品安 全控 制 、 型节 能环保 等关 键技术 取得 突破 , 新
5 )山东食 品企 业 自主创 新 能力 . 山东 省食 品企 业 自主创 新 能力 经 过“ 一 五 ” 十 的建 设 , 体 水 平 明 整 显 提 高. 品工业 科研 和技 改投 资增 多 , 食 创新平 台建 设 步 伐加 快 , 品技术 创新 能力 不断 增强 , 食 行业 整 体 技 术装 备 水平 有较 大 提高 . 止 2 1 截 0 0年 末 , 成 1 建 3

食品工业_十二五_发展规划与食品产业与区域规划研究_王辉

食品工业_十二五_发展规划与食品产业与区域规划研究_王辉

第28卷第2期2012年4月德州学院学报Journal of Dezhou UniversityVol.28,No.2Apr.,2012 食品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与食品产业与区域规划研究王 辉(德州学院经济管理系,山东德州 253023) 摘 要:《食品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明确了食品产业与区域规划研究的指导思想、基本路线以及研究任务.基于该文件,在对我国食品工业产业与区域规划发展的现状与问题的分析基础上,提出了适应当前发展形势需要的食品工业产业与区域规划方向主要研究内容,并力争在“十二五”期间形成具有较高学术价值和应用价值的研究成果.关键词:食品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产业与区域规划中图分类号:F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44(2012)02-0085-05收稿日期:2012-03-20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不同食品安全监管体制的效率比较”(09BJY084)作者简介:王辉(1977-),男,山东德州人,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食品消费与健康.0 引言食品工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和保障民生的基础性产业,食品工业的快速发展不仅为居民提供了必须的物质产品、还有力地带动了农业、流通服务业及相关制造业发展,对“扩内需、增就业、促增收、保稳定”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食品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是食品产业与区域规划在“十二五”期间的纲领性文件,本文在解读《规划》的基础上,结合国内研究现状,对食品产业与区域规划研究方向的研究内容进行简要的描述.1 我国食品产业与区域规划发展现状、问题与面临的形势1.1 我国食品产业与区域规划发展现状伴随着食品工业的快速发展,食品工业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主要产品产量实现稳步增长,产品结构向多元化、优质化、功能化方向发展,产品细分程度加深,深加工产品比例上升,新产品不断涌现,基本满足了国民对食品营养、健康、方便的需求.在不断优化产业结构的同时,一些骨干企业逐步发展壮大,产业集中度趋于提高.这些骨干企业通过通过兼并重组、淘汰落后,推动了食品工业向规模化、集约化方向发展.另外,我国食品工业的区域发展差距呈现出缩小的趋势,食品工业区域产业布局渐趋合理.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崛起等一系列区域发展战略推动了中西部农业资源优势向食品产业优势的转变,东中西部食品工业产值的比值由2005年的58.3:23.1:18.6,转变为2010年的51.6:29.3:19.1.食品企业持续向主要原料产区、重点销区和重要交通物流节点集中,形成了黄淮海平原小麦加工产业带,东北和长江中下游大米加工产业带,东北和黄淮海玉米加工产业带,东北和长江中下游、东部沿海食用植物油加工产业带,冀鲁豫、川湘粤猪肉加工产业带,东北、西北、中原牛羊肉加工产业带,环渤海、西北黄土高原苹果加工产业带等[1].1.2 我国食品产业与区域规划存在的问题我国食品产业与区域规划仍然存在诸多的问题与不足.一是食品产业链的有效衔接不足,绝大多数食品加工企业缺乏配套的原料生产基地,原料生产与加工需求不适应,价格和质量不稳定,加之多数食品加工企业缺乏必要的仓储和物流设施,导致原料供应保障程度低,资源浪费严重,抗风险能力弱.二是产业发展方式仍然维持以数量扩张为主的粗放式发展,使得资源加工转化效率差,附加值低,部分企业甚至存在高耗能、高污染的现象,不利于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三是食品工业产业发展的区域协调机制尚不健全,各个地方政府仍然根据自身的资源特点发展地方食品工业,而没有顾及产业发展的区域联动机制,充分利用各个区域的比较优势发展食品工业,产业细分程度不足,产业链不能够充分拉长,成本节约和提高附加值的瓶颈得不到很好的解决.1.3 我国食品产业与区域规划面临的形势从国际食品工业发展的趋势看,近年来食品跨国集团空前活跃,发达国家和跨国公司大举抢滩登陆我国食品工业,在全球范围内通过资本整合,以专利、标准、技术和装备的垄断以及人才的争夺,将技术领先优势迅速转化为市场垄断优势,不断提升核心竞争能力,采用兼并、控股、参股等多种手段大举进入我国市场,使我国竞争力尚不够强的食品工业面临着严峻的国际竞争挑战.从国内的发展来看,食品工业发展得到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提出了食品产业结构调整的指导方向,有利于推动食品工业持续健康发展.同时,国家努力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对中西部开发持续投入及支持东部地区率先发展的政策,给食品工业的初级农产品原料供给和消费提升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契机,促进食品工业区域产业布局调整发生适应性变化.西部大开发、东北振兴、中部崛起及其他区域规划,都把食品加工业作为主导产业.很多省市也把食品工业作为地方支柱产业,并出台了相关支持政策,食品工业发展的宏观环境逐渐改善.2 我国食品产业与区域规划“十二五”发展目标与主要任务2.1 我国食品产业与区域规划“十二五”发展目标《规划》指出:坚持新型工业化道路以及促进食品工业集聚集约发展作为食品工业产业发展方向.在产业规划上,实现食品工业集约化、规模化的进一步提高,产生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现代食品产业,培育一批食品知名品牌,增加食品工业的科技水平和附加值水平,鼓励和支持食品加工企业向产业园区集聚,提高食品产业对社会的贡献度,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和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在区域协调发展上,食品工业区域布局更加优化合理.利用东部地区技术优势和中西部地区资源优势,形成东中西部食品工业协调发展的新格局.2.2 我国食品产业与区域规划“十二五”发展任务1)推进食品工业产业结构调整一是通过完善企业组织结构,形成以大型骨干企业为龙头、中型企业为支撑、小(微)型企业为基础的共同发展新格局,并引导和推动优势企业实施强强联合、跨地区兼并重组,提高产业集中度;二是培育新兴食品产业.积极适应食品消费需求结构转型升级的新要求,培育新的食品经济增长点,加快推动传统主食品工业化,培育壮大方便食品、功能食品等产业,增强品牌企业实力,造就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新兴食品工业企业群体;三是淘汰落后产能,建立健全产业退出机制.重点在粮食加工、肉类屠宰加工、发酵、酿酒、乳制品等产能严重过剩领域,依法淘汰一批技术装备落后、资源能源消耗高、环保不达标的落后产能.2)促进产业集聚发展一是加快发展食品产业集群,推广产业集群示范,在具有资源优势、物流和消费集中的地区,依托食品骨干企业,加强专业分工协作,整合品牌、市场、技术等资源,发展一批上规模、上水平的现代食品工业园区,培育形成以骨干企业为龙头、“专、精、特”中小企业为支撑,配套检验检测、人才培训、科技开发、产品设计、物流建设、融资平台等多项生产性服务业,推动食品工业集约化、规模化发展,形成功能完68德州学院学报 第28卷 善、布局合理、资源节约、特色突出的现代食品产业集群;二是促进全产业链的有效衔接,鼓励食品工业企业积极向上、下游产业延伸和相互协作,建立从原料生产到终端消费各环节在内的全产业链,促进各环节有效衔接,加快产业链间的集成融合,实现优势互补、信息共享、协调发展.3 食品产业与区域规划相关研究概述食品产业与区域规划的研究主要包括食品产业集群研究、食品产业链研究、食品产业区位选择研究以及食品产业细分产品市场发展研究.3.1 食品产业集群研究现有的国内关于食品产业集群的研究包含食品产业集聚的内在动力机制研究、食品产业集群内部企业竞争与合作关系研究、食品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发展以及政府政策研究等.高群(2006)[2]对绿色食品产业集群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生成进行了成本上的经济学分析,从生成的成本传导机制、追求低生产成本的动力、降低交易费用的动机三方面进行了成本推动机理分析,得出循环合作网络能够有效降低非合作成本的结论.李娜等(2008)[3]探讨了食品产业空间集聚的影响因素,发现食品产业空间集聚程度主要由地理集中度决定.刘春蓉等(2012)[4]探讨了循环绿色食品产业集群生成的动力与行为主体博弈,分别分析了政府与企业、企业与企业间的集群生成过程中的利益博弈,得出政府的策动力及龙头企业的影响力对集群生成的重要作用.陈继红、孙璐(2006)[5]对哈尔滨绿色产业集群发展研究发现产业集群对集群内企业在竞争力提升上有重要作用,通过绿色食品产业集群的发展壮大,提高了产品与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推动绿色食品产业的持续发展.栾立明、代海涛(2007)[6]提出产业集群是提高长白山绿色食品产业竞争力的重要途径,长白山地区应采取积极的对策发展绿色食品产业集群.刘斌(2010)[7]以东莞茶山镇食品产业集群为例,探讨产业集群推动地区经济转型升级的路径,并提出政府牵头制定相应的政策措施创建和帮扶食品产业集群的发展,促进地方经济转型.3.2 食品产业链研究食品产业链的研究主要以提高食品安全水平为主要出发点.杨伟民、胡定寰(2010)[8]从产业链的角度探讨乳业产业组织模式创新,指出居于产业链前端的奶农奶站是分散、小规模且缺乏组织化的,产业链各环节之间主要依靠市场交易方式链接,这成为一些机会主义和“败德行为”出现的主要原因.只有提升产业链前端的组织化程度,建立奶农合作社,才能使奶农形成与加工企业博弈的力量,促使产业链各主体形成稳定有序的交易状态,进而提高食品安全水平.石朝光、王凯(2010)[9]以食品产业链为研究基点,构建了食品质量安全管理体系,并提出通过对食品产业链实施质量安全管理,以提高我国食品质量安全水平.3.3 食品产业区位选择研究王庆丰(2007)[10]对河南食品产业区位品牌培育途径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刘英贤(2007)[11]对河南食品产业的区域发展及区位选择提出政策建议.李晓磊(2011)[12]研究了辽宁省绿色食品产业布局调整,提出建立水稻重点生产区、环渤海水果产区、食用菌及山野菜山特产区及水产养殖加工产区产业布局发展的对策建议.另外,周静等(2006)[1 3]、罗岱(2007)[14]也分别研究了辽宁和湖南的食品产业区位布局问题并提出对策.金少胜、德永澄宪(2010)[15]从市场能源、原材料接近度的角度研究了日本食品产业在华投资的区位选择;金少胜、刘合光(2010)[16]从产业细分特征与投资阶段差异方面对日本食品产业在华投资区位选择进行了实证分析.3.4 食品产业细分产品市场发展研究王德章等(2006)[17]及诸多学者对我国绿色食品产业的发展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周丽娟、余伯阳(2008)[18]对我国保健食品产业区域性创新绩效展开研究.陈冬红、赫凤起(2010)[19]、马珍、马文滔(2010)[20]等探讨了清真食品产业的发展.李亮亮、郭顺堂(2010)[21]研究我国速冻食品产业发展及存在的问题.张润昊(2011)[22]对森林食品产业发展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研究.4 “食品经济与管理基地”食品产业与区域规划方向主要研究内容 “食品经济与管理基地”成立于2011年6月,是78 第2期 王 辉:食品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与食品产业与区域规划研究山东省教育厅批准的省级人文社科研究基地,食品产业与区域规划是该基地的一个主要研究方向,该方向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1)食品产业布局研究主要包括食品产业布局的有效协同研究、食品产业布局与国家安全以及食品产业布局与区域经济发展的耦合度研究.食品产业布局的有效协同研究从食品产业发展布局的关联度出发研究不同区域产业布局之间的协同效率问题,用以评价总体产业布局的成败,总结经验并提出建议;食品产业布局与国家安全研究从食品产业的国际贸易与投资、产业生存环境、产业的制度结构以及产业政策导向等方面研究食品产业布局与国家安全的关系;食品产业布局与区域经济发展的耦合度研究从区域发展的资源、人力资本、区位甚至地方政府政策取向等角度出发探讨食品产业布局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交互作用.2)新兴食品产业研究该研究方向主要包括新兴食品产业厂商发展战略研究、新兴食品产业与传统食品产业的博弈研究以及新兴食品产业的培育、支持与升级系统研究.新兴食品产业厂商发展战略研究从新兴食品产业厂商的角度出发,研究新兴食品企业发展战略的执行,主要包括战略执行框架的设计、产权制度设计、集团管控模式设计、财务管理模式设计、市场营销战略、企业文化战略以及人力资源战略等内容;新兴食品产业与传统食品产业的博弈研究从新兴食品产业发展的视角出发,研究传统食品产业在面对新兴食品产业冲击时的企业行为以及新兴食品产业的市场进入行为;新兴食品产业的培育、支持与升级系统研究从市场和政府两个主体的角度研究新兴食品产业的培育、支持以及升级体系.3)食品产业集聚发展研究该方向主要包括食品产业集聚机制研究、食品产业集聚与食品产业创新研究以及食品产业集聚中的产业扩散与转型研究等.食品产业集聚机制研究从食品行业产业集聚出发,以人缘、地缘、资缘为研究出发点,研究食品产业集聚的生成机理;食品产业集聚与食品产业创新研究以食品行业为研究对象,研究各个食品子行业产业集聚过程中的组织结构创新、技术创新以及产品创新等行为;食品产业集聚中的产业扩散与转型研究根据食品集群产业的形成因素与结构,研究食品集群产业扩散与转型的动力、条件以及路径.4)食品产业链研究该方向主要包括农产品产业链及优化研究和食品产业链协作研究.农产品产业链及优化研究从农业产业链的稳定机制、优化机制、功能实现途径、农民增收等方面研究产业链上的厂商行为;食品产业链协作研究从纵向一体化、协同产品开发、协同市场管理等方面研究食品产业链各个环节厂商的协作行为.5)食品企业落后产能问题研究该方向以食品企业落后产能为研究的出发点,从食品产业集聚、新兴食品产业发展、技术进步以及产业链优化的角度探讨食品企业落后产能的企业退出、转型、重组以及兼并问题.食品产业与区域规划方向研究团队现有成员18人,其中具有博士学位的成员5人,具有硕士学位成员13人;副教授及以上职称6人,中级职称12人;研究梯队结构合理.本方向力争在“十二五”期间,根据以上研究内容形成一系列具有较高学术水平和应用价值的研究成果为不同区域、行业的食品产业发展提供指导、借鉴.参考文献:[1]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工业和信息化部.食品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Z].2011-12-31.[2]高群.循环型绿色食品产业集群生成的成本推动机理[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06,(10):52-53.[3]李娜,石敏俊,金凤君.我国食品产业空间集聚的实证研究[J].管理评论,2008,(1):32-39.[4]刘春蓉,黄宁生,匡耀求.循环绿色食品产业集群生成的动力与行为主体博弈分析[J].生态经济,2012,(1):150-156.[5]陈继红,孙璐.哈尔滨市发展绿色食品产业集群的基本条件与优势[J].学术交流,2006,(6):115-118.[6]栾立明,代海涛.发展优势产业集群提升综合竞争能力[J].税务与经济,2007,(5):109-112.[7]刘斌.以产业集群推动地区经济转型升级研究[J].财经问题研究,2010,(5):41-44.88德州学院学报 第28卷 [8]杨伟民,胡定寰.食品安全背景下的乳业产业链与组织模式创新研究[J].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6):32-37.[9]石朝光,王凯.基于产业链的食品质量安全管理体系构建[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10,(1):29-34.[10]王庆丰.河南食品产业区位品牌培育途径研究[J].企业活力,2007,(2):27-29.[11]刘英贤.河南食品产业的问题与对策[J].企业活力,2007,(12):81-83.[12]李晓磊.关于辽宁绿色食品产业布局调整的对策建议[J].农业经济,2011,(5):43-44.[13]周静,周虹,姜波,刘佳.辽宁省绿色食品产业发展问题研究[J].农业经济,2006,(12):59-61.[14]罗岱.湖南绿色食品产业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J].安徽农业科学,2007,(36):12105-12106.[15]金少胜,德永澄宪.市场潜能、原材料接近度与日本食品产业在华投资的区位选择[J].经济地理,2010,(6):976-981.[16]金少胜,刘合光.日本食品产业在华投资区位选择的实证分析:基于产业细分特征与投资阶段差异[J].国际贸易问题,2010,(7):55-60.[17]王德章,赵大伟,陈建梅.产业竞争优势模型:基于黑龙江省绿色食品产业的实证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06,(5):32-39.[18]周丽娟,余伯阳.我国保健食品产业区域性创新绩效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8,(12):93-95.[19]陈冬红,赫凤起.宁夏清真食品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J].回族研究,2010,(3):111-114.[20]马珍,马文韬.宁夏清真食品产业发展的SWOT分析及对策研究[J].回族研究,2010,(4):133-136.[21]李亮亮,郭顺堂.我国速冻食品产业发展及存在的问题[J].食品工业科技,2010,(7):422-424.[22]张润昊.森林食品产业发展影响因素实证研究[J].湖北农业科学,2011,(10):4100-4102.The Twelfth Five-years Plan for Food IndustryDevelopment and Studies on Food Industry and Reginal ProgrammingWANG Hui(Department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Dezhou University,Dezhou Shandong 253023,China)Abstract:The Twelfth Five-years Plan for food industry development points out the guiding ideology,basic routin and researching assignment for the research of food industry and reginal programming.On theground of this paper,this article advances the suitable main research content of food industry and reginalprogramming basing on the analysis of china food industry and reginal programming development.Duingthe twelfth five-year,we do all one can to achieve some excellent study productions which having higheracademic value and application value.Key words:food industry;The Twelfth Five-years Plan;industry and reginal programming98 第2期 王 辉:食品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与食品产业与区域规划研究。

山东省制造业“十二五”发展规划

山东省制造业“十二五”发展规划

山东省制造业“十二五”发展规划
一、总体目标
山东省制造业“十二五”发展目标旨在:(1)突破结构性瓶颈,形成升级改造的更为优质的产业结构;(2)加快技术创新的步伐,加快实施节能减排,创新发展内部逻辑,提高制造业水平;(3)提高企业品牌价值,将省级重点工程产品、重点企业集群产品建立成为省级品牌产品;(4)推动制造业经济新增动力,实现绿色、高效、共享发展;(5)构建城乡制造业统一发展格局,加快涌现农村制造业新动能,促进转型升级;(6)建设国际一流的产业制造业集群,推动制造业大有可为;(7)推动山东省制造业实现未来可持续的发展。

二、制定主要措施
(一)制定优化发展环境的政策措施。

山东省要采取更加积极稳健的政策及措施,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改善劳动就业环境,完善税收政策,创新资源配置方式,改善制造业经济发展环境,提升制造业发展效益。

(二)优化产业结构。

山东省要大力优化产业结构,加快推进现代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完善产业、地域、升级及结构性,加快提升制造业技术水平,形成更加优质的产业发展格局。

山东省十二五轻工业发展规划

山东省十二五轻工业发展规划

山东省十二五轻工业发展规划一、“十一五”发展回顾(一)“十一五”成就1.行业现状。

2005年以来,我省轻工业销售收入年均增长率达到21.65%以上。

2010年全省规模以上企业16220家,实现销售收入和利税、利润分别为20613亿元、2013亿元、1314亿元,分别是“十一五”末的1.8倍、2.67倍、2.9倍和3倍,四年时间各项经济指标均实现了翻番。

在全省各工业部门中仍居第一位,在全国同行业中居第二位,而经济效益已连续五年稳居全国第一位。

我省轻工行业主要优势产业集中在食品、造纸、家电、盐业、塑料、日用硅酸盐等行业,特别是食品、造纸、家电、塑料四大行业为主,其销售收入占全行业的70%左右。

主要产品产量如原盐、淀粉、味精、功能糖类、肉禽加工产品、果蔬加工产品、水产加工产品、饮料酒(啤酒、葡萄酒)、机制纸及纸板、铅笔、农用薄膜、冷冻箱、太阳能电器产品以及搪瓷制品等继续保持全国第一位。

糕点、乳制品(液体乳)、白酒、木质家具、日用玻璃等产品居全国第二位。

方便面、皮革服装、圆珠笔、塑料制品、锁具、不锈钢日用制品、电动自行车、原电池、电冰箱、吸排油烟机和电热水器、钟等产品居全国第三位。

轻工行业企业拥有总资产为8650.66亿元,全部从业人员241.56万人。

从企业所有制结构来看:股份制企业8275家,占全部轻工企业的57.11%,外商投资企业2503家,占17.27%,私营企业3342家,占23.06%,国有企业101家,占0.7%,集体企业269家,占1.85%,企业结构日趋合理,活力逐步增强。

2.产业及产品结构。

食品、造纸及纸制品、日用电器、塑料制品四大传统优势产业继续保持持续快速发展势头,2010年实现的销售收入、利税和利润分别占全行业的69%、67%和67%。

其中塑料制品、日用电器制造和木材加工三大行业,在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最困难时期,实现了逆势增长,2010年实现的销售收入均首次突破1300亿元大关。

山东省粮油加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

山东省粮油加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

山东省粮油加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目录一、行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2)(一)现状 (2)(二)存在的问题 (2)二、指导思想 (3)三、发展目标 (3)四、发展重点 (3)(一)加快调整产品结构 (3)(二)进一步优化产业布局 (4)(三)着力提升产业层次 (5)(四)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7)五、政策措施 (7)(一)加大科技投入,提高企业核心竞争能力 (7)(二)认真落实各项优惠政策,营造良好发展环境 (8)(三)多渠道开发利用资源,稳定粮油加工原料供应 (8)(四)发展壮大骨干企业,提升产业发展水平 (9)(五)完善质量安全保障体系,促进行业健康发展 (9)一、行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一)现状我省粮油加工业主要以小麦、玉米、大豆、花生和薯类加工为主,小麦粉加工、食用植物油加工、淀粉及淀粉糖加工居国内先进。

2009年,全省规模以上粮油加工企业达1080家,小麦粉产量1900万吨、食用植物油521.23万吨、玉米淀粉700万吨,规模以上粮油加工企业实现销售收入2200亿元。

我省粮油行业大企业集团龙头带动作用突出,销售收入过10亿元的粮油企业有30多家,其中销售收入过30亿元的企业15家。

涌现出西王、保龄宝、鲁洲、阜丰、菱花、鲁花、龙大、渤海油脂、三星、香驰、半球、发达、民天等一批国内知名企业及知名品牌。

行业拥有中国名牌和中国驰名商标30多个,山东名牌和山东省著名商标100多个。

行业创新体系建设技创新能力居国内领先地位,2009年末,我省粮油行业已拥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3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个、国家农产品加工技术研发分中心2个、国家功能糖公共实验室2个,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和工程技术研发中心20个。

(二)存在的问题一是企业小、多、散,特别是面粉、玉米淀粉、油脂等行业问题较为突出。

二是深加工、高附加值产品少,多数企业盈利水平较低,产业链条短,初、粗加工产品多,营养、卫生、安全和绿色新产品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东省“十二五”食品工业发展规划根据山东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关于编制《山东省“十二五”制造业发展规划》和《关于推进食品工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的要求,制订本规划。

一、“十一五”食品工业发展回顾“十一五”以来,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坚持以市场为导向、科技为支持,大力实施名牌战略,优化产业结构,提高食品质量,发展循环经济,有效化解了国际金融危机、原辅材料及生产成本上升等不利因素影响,推动全省食品工业持续较快发展,提前完成了”十一五“食品工业发展规划制定的各项目标。

(一)取得的成就1、食品工业经济总量上新台阶。

到2010年末,全省规模以上食品工业企业6885家,资产总额4981.41亿元,从业人员118.65万人,年均增长10.60%、18.40%和5.40%;分别占全省工业的14.64%、9.39%和12.77%。

2010年,全省规模以上食品工业增加值2780亿元,年均增长22.1%;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1104.39亿元,年均增长23.4%;利润654.86亿元,年均增长24.7%;利税990.93亿元,年均递增24%;分别占全省工业的11.98%、12.45%、10.84%、10.22%;主营业务收入、利润、利税分别占全国食品工业的20.31%、20.68%、20.03%。

2、食品工业结构进一步优化。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饮食结构、饮食方式的改变,推动了食品工业结构调整。

一是名优食品增多,主要食品产量大幅增加。

2010年末,全省食品行业有62个产品获中国名牌,381个产品获山东名牌,分别比2005年增加37个和271个;获中国驰名商标68件,省著名商标487件,分别比2005年增加53件和151件。

小麦粉、食用植物油、鲜冷藏冻肉、乳制品、啤酒、葡萄酒等重点产品产量比2005年增长60%—310%。

二是食品新兴产业得到较快发展。

2010年,淀粉糖产业主营业务收入达350亿元,海洋食品1500亿元,速冻调理食品500多亿元,均比2005年增长一倍以上。

三是重点龙头企业增多。

2010年末,全省过亿元的重点龙头食品企业超过1300家,比2005年增加600多家;其中10亿元以上的100多家,比2005年增加500家;50亿元以上的15家,比2005年增加11家;100亿元以上企业6家。

3、自主创新能力明显提高。

“十一五”以来,我省食品工业科研和技改投资增多,创新平台建设步伐加快,食品技术创新能力不断增强,行业整体技术装备水平有较大提高。

2010年末,有13家食品企业获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57家食品企业获省级技术中心,分别比2005年增加9家和41家。

目前,我省食用植物油、肉类加工、乳制品、淀粉糖及功能糖、真空冷冻干燥食品、速冻调理食品、啤酒、葡萄酒等行业的重点龙头企业的技术装备水平达到国内或国际先进水平。

4、食品质量安全水平有所提高。

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十分重视食品质量安全工作,制订完善食品相关法规、标准,建立食品质量安全和标准化管理体系,支持食品企业开展质量管理和食品安全体系等认证,严格执行市场准入制度,加大食品质量监管力度,增强食品质量安全意识。

目前,全省大、中型食品企业基本上建立了食品质量安全管理体系,有近9000家企业获得了1万余张食品生产许可证;2006年以来共制订、修订地方食品标准近300余项。

2010年,食品生产环节监督抽查合格率达87%以上,其中白酒、啤酒等重点产品抽检合格率达90%以上;食品流通环节检测合格率达86%以上;出口食品检验合格率为99.8%。

5、节能减排取得新进展。

2006年以来,食品工业认真贯彻国家节能减排有关政策,认真抓好啤酒、白酒、酒精、淀粉及淀粉糖等行业清洁生产示范工作,积极推广清洁生产先进工艺技术,节能减排工作取得明显的成效。

西王、保龄宝、阜丰、菱花、鲁洲等玉米深加工企业实现了玉米产业链多层次开发和副产品的综合利用,发展循环经济。

青啤、景芝、生力源、古贝春等酿酒企业积极实施清洁生产,节能减排取得较大成绩。

目前,全省有16家食品企业被命名为山东省环境友好型企业。

按照国家有关部门淘汰落后产能的规定要求,对年生产能力3万吨以下的酒精、味精以及工艺落后、能源资源消耗高、环保不达标的企业进行了技术改造或依法关停。

(二)存在问题和不足目前,我省食品工业发展中存在着一些问题和不足,主要有以下五点。

1、初加工和低档产品多,深精加工和高附加值产品少。

2010年,农副食品加工业占全省食品工业的72.45%,食品制造业占18.28%,饮料制造业占9.27%。

2、企业技术自主创新能力不够强。

中小食品企业技术研发投入资金占销售收入的比重不足1%,核心技术和重大技术自主创新率低。

3、食品质量安全保障体系不完善。

多数小型食品企业质量管理和标准化体系不健全,在食品安全保障方面还存在不少问题和隐患。

4、食品资源综合利用水平较低,节能减排任务艰巨。

粮油、肉禽、果蔬、水产品加工等行业副产品综合开发利用和节能减排等方面需进一步提高。

5、食品专用原料基地建设相对滞后。

大多数食品企业缺少稳定的专用原料生产基地,分散农业提供的原料在品种、品质等方面不能适应食品工业发展的需要。

二、“十二五”面临的形势(一)有利因素一是政策环境较好。

各级政府重视食品工业,加大了对龙头企业扶持力度,重点企业、龙头企业发展条件好。

特别是我省将要实施“蓝色经济”发展战略,海洋食品产业将成为发展的重点领域,形成新的竞争优势;二是优势产业竞争力强。

玉米深加工、畜禽加工、水产品加工、蔬菜加工、食用植物油、啤酒、葡萄酒等优势产业将继续保持全国领先地位;三是食品行业名牌产品数量多,国内市场占有率高。

青岛啤酒、张裕葡萄酒、鲁花花生油、龙大食品、西王淀粉糖、保龄宝功能糖等知名品牌省外市场发展快,产能扩张迅速。

(二)不利因素一是竞争压力加大。

近几年来,我国中西部地区食品工业发展迅速,对我省食品工业发展带来较大的竞争压力。

二是企业生产经营成本压力增大。

“十二五”期间,食品原材料价格、劳动力成本仍进一步上涨,推动企业生产成本增加,企业盈利能力减弱,对食品企业生产经营将产生较大影响。

三是部分食品行业原料供应省内难以保证。

目前,玉米加工、花生油等行业原料省内供给严重不足,30%以上加工量需要由省外或国外购进,大豆、啤酒大麦和模拟蟹肉、鱼糜制品原料等全部依赖进口。

四是部分行业节能减排压力大、企业技术改造任务重。

食品生产大多属于传统工业,以中小企业为主体,,能源、资源消耗率相对较高,企业资金投入不足,技术改造和节能减排任务艰巨。

三、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目标(一)指导思想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转方式、调结构为主线,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坚持以市场为导向,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提高产业的集中度;坚持以技术创新为动力、加快科技投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推动行业技术进步,提高食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提高技术装备水平;坚持发展壮大优势产业和新兴产业,集中力量,抓好重点,龙头企业和产业集群提高食品工业的市场竞争力;全面实施名牌战略,加强食品标准、质量安全和诚信体系建设,保障食品质量安全;加强食品企业管理和节能减排工作,提高食品工业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促进全省食品工业持续健康发展。

(二)基本原则1.坚持市场导向原则。

加强市场调研,开发生产市场销路好、潜力大、附加值高的产品,不断创新市场营销机制,适应国内外市场发展的需求。

2.突出技术创新原则。

加快产学研技术创新平台建设,加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重大技术的研发,推进科技成果产业化。

积极采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食品工业,推进行业技术进步,优化食品产业结构。

3.突出发展优势产业原则。

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加快资金、技术、人才等要素向优势产业和优势企业流动,抓好重点产品,促进产业延伸,培植和提升具有特色的食品优势产业集群。

4.坚持名牌带动原则。

大力实施名牌战略、强化企业品牌意识、加强企业诚信体系建设,依靠树品牌、创名牌、讲诚信开拓市场,提高企业的竞争能力。

5.保障食品质量安全原则。

加强专用食品原料基地建设,建立健全企业质量安全管理和标准化体系,从食品原料生产、加工、储存、运输、销售等全过程受控,确保食品质量安全。

6.坚持发展循环经济原则。

加快清洁生产先进工艺、技术的推广应用,促进资源深加工和综合利用,提高节能减排水平,促进食品工业可持发展。

(三)发展目标“十二五”末,全省规模以上食品工业主营业务收入达到25000亿元,年均增长18%;工业增加值5300亿元,利税1900亿元,利润1200亿元,年均分别增长16%。

年主营业务收入过10亿元以上的龙头企业200家,50亿元以上企业32家,100亿元以上的企业10家;省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工程研究中心、重点试验室100家以上,国家级食品龙头企业的技术装备水平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食品制造业的产值占全省食品工业的比重提升10个百分点;全行业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量和主要污染物排放量降低15%以上;八大产业集群实现主营业务收入5000亿元,占食品工业主营业务收入比重提高到20%。

四、发展重点(一)粮食加工业。

小麦加工以增加面粉品种和提高面粉出粉率为重点,大力发展各类食品专用粉、营养强化粉、小麦谷元粉、面制品、改性淀粉等精深加工产品。

重点扶持:民天、半球、白樱花、发达、利生、泰裕、永乐等企业。

玉米加工以玉米淀粉为基础向深加工方向发展,重点发展玉米改性淀粉和糖、醇、酸等系列深加工产品,提高玉米加工副产品的综合利用水平。

重点扶持西王、保龄宝、鲁洲、雪花、诸城兴贸、寿光金玉米、青援、山东龙力、沂水大地等企业。

(二)食用植物油加工业。

重点发展花生油、玉米油,积极开发营养保健食用油和食品专用油,稳定发展大豆食用油,提高专用油的比重。

充分利用我省大豆饼粕、花生饼粕资源优势,重点发展浓缩蛋白、组织蛋白、专用分离蛋白、蛋白活性肽及大豆改性蛋白、蛋白粉、低聚糖、多糖、黄酮、纤维等高附加值的产品。

重点扶持鲁花、龙大、三星、西王、香驰、渤海、嘉冠、蓝山等企业。

(三)畜禽加工业。

稳定发展冷冻猪肉和高温肉制品,重点发展冷鲜肉和低温肉制品等深精加工制品。

鲜肉制品向小包装、细分割方向发展,熟肉制品向多品种、系列化、营养化、易存储、食用方便方向发展。

采用生物等先进技术,搞好畜禽副产品的综合利用。

积极推行食品国际注册,努力扩大肉制品和生物制品出口。

加大推行定点屠宰工作力度,提高屠宰机械化、自动化水平。

重点扶持金锣、得利斯、龙大、九联、诸城外贸、凤祥、六和、盈泰、德州扒鸡、绿源等企业。

(四)水产品加工业。

重点发展罐头、速冻调理食品、海带食品、鱼糜、鱼片和调味料等深精加工产品,大力开发系列营养方便食品,提高水产品加工品附加值,加大藻类和水产品加工下脚料的综合开发和利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