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论素材zi自己整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近日,深圳市某公务员打骂父母一事引发热议,其中暴露的官员心理问题不容董志超】观人之道与用人
发布时间:2011-11-09 15:02
在人力资源管理中,“把合适的人,在合适的时间,安排在合适的地方”是一项基本原则,也是人力资源管理整个环节中至为重要的一环,选到一个合适的人,其作用远远大于后期的培训、考核。如何判断合适?这需要从岗位需求和组织发展与个人能力素质匹配的角度去考量。选人用人是篇大文章,这里就如何选人,如何观察判别一个人的能力素质角度谈几点看法。
孔子曰:“听其言,观其行,察其所由,观其所安”,诸葛亮讲观人七法:“。。。。临之以利观其廉,临之以危观其勇。。。”,毛主席讲:“要在长期革命实践中考察核识别干部,挑选和培养接班人。。。”现在讲的冰山模型、洋葱模型都在揭示一个原理,冰山以上或洋葱皮的部分,如:年龄、性别、学历、职称、考试成绩。。都是很容易看到的,但冰山以下或洋葱核的部分是不容易看到的,而这部分素质对于一个人及组织的影响是长远的,会影响到一个人能飞多高,走多远,会影响到一个组织的竞争力甚至生死存亡,所谓:“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所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那么这个会影响人飞多高,走多远的是什么呢?
首先是最基本的是做人的准则或价值观。这个价值观是长期以来,社会环境、教育和本人接受与行动的过程中形成的。我们现在讲的“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德就是指这方面的内容。问题在于如何判别一个人的“德”,这个品德会不会随着时间的改变、环境的改变而有所改变?有人说德不好考核,你说谁的德行差谁会跟你急,但人与人怎么差别就那么大呢?总结前人的理论与实践,大概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察、考核一个人的德:一、他孝敬父母,善待兄妹吗?这其实是“六戚法”,是尧舜时代考察一个人品德的重要方式;二、他做事行为的准则是什么?老子道德经里谈到什么是德?德即按大道行事,这个大道就是客观规律,事物本质的内在要求,所谓行大道中正,这在当前复杂环境下,在平衡生存与发展的关系中要做到按大道行事是不易的;三、他有否感恩之心,西方有感恩节,中国有“谁知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其次,他是干什么的?人们常说:“天生我材必有用”,这个天生的我才,其实
是遗传加后天环境及教育形成的,人才的特点是区分性或差异性,你于别人一样,那就是“有你不多,无你不少”。要善于发现这个“天生我材”,要善于使用这个“天生我材”。心理学讲是一个人的认知力,俗话说是一个人的悟性,意识到这一点是很重要的,我们常常听到一些领导报怨下属素质低,而松下则恰恰相反,他由衷地认为下属比他能干,他说:“我是把方向盘和端茶倒水的,”为什么端茶倒水,那时因为你们比我能干,你们辛苦了。总结前人的理论与实践,大概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察、考核一个人悟性:一、职业性向测验,这是西方心理学的应用,从个人特质看一个人更适合做什么;二、实践,可以通过多种形式的试用、共事来观察他是和做什么,这一点对人员招聘有些难度,“试用不适用”,那么我们可以从他以往的履历或背景分析中进行判断;对于组织内部的人则通过长期的实践,业绩的表现,基本可以判断某人善于或不善于做什么,问题的关键在于领导者能否做到知人善任,这句话说起来容易,实践中最大的挑战是用人中的平衡关系与用人中如何处理公平与效率的关系;需要说明的是,面试是很重要的一关,但其效果与面试官的能力水平经验都有太大的关系,尤其对于一个从未共过事的人,要判断其冰山之下的部分,可以说是非常困难的事情。历史的上有多少用人不当的教训都是与对人的判断有关。需要提到的是我们习惯于各种“力”的表述,如:组织协调能力、文字表达能力、。。。等等,这些需要结合岗位的需要加以具体化。
第三,他的个性特征是什么?人们常说的“性格决定命运”,这是在一定条件下成立的命题,因为决定命运不止性格,同样性格的人也可以由截然不同的命运。这方面,西方人格理论和测验手段已经比较成熟了,从应用方面也比较成熟。从管理实践上看,我们需要正确对待一个人的性格特点,心理测验清楚地表明,没有笼统意义上的好性格或不好的性格,除非属于病理范畴的问题。他们有辩证性,需要强调人与组织、岗位、团队、组织文化的契合性。这个性格特征所表现出来的特质,比如:利己与利他,囤积与分享等等,严格讲是不能简单地用优缺点来评价的。
观人也要观己,人们常说的“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个山,更多的可能是名利之山,更多的可能是自我保护之山,成年人比孩子强大但可能脆弱,孩子可以批评、甚至骂两句,成人就不同了。因此能够做到常自省自悟
自律,就能够少犯错误,也能够更好地看待别人,更好地用好自己、用好别人。
忽视
【核心阅读】
深圳市某区近日发生了一起公务员打骂自己父母的事件,引发社会舆论关注。在各方关注之下,这名“不孝公务员”终于在父母面前长跪流泪道歉。
一个受过高等教育、曾被父母引以为“骄傲”的人,一个在单位、在社会被评价为“彬彬有礼”的人,为什么会同时是一个打骂父母的不孝之人?
应该看到,这起公务员打骂父母的事件,绝对是极其极端的、个别的和偶然的,但是,也应当看到其在某些方面的、深刻的现实代表性。比如,从家庭内在因素方面看,如何处理伦理关系,如何让家庭、事业、社会各归其位?从社会道德方面看,公务员如何提升道德修养,规范行为,并且在道德建设方面成为表率……而其中一个需要引起注意的方面,是官员特别是基层干部的心理问题。身处社会转型期,人们的生活节奏日益加快、生活环境发生巨变,特别是一些年轻人从农村来到城市、从学校来到机关,承受的工作压力、生活压力难免很大。这极容易使一些原有价值标准、道德规范受到冲击,造成一些人的心态失衡乃至行为失范。“压力”与“焦虑”可以说是当下一些都市青年心理状态的高频词。分析深圳市这起公务员打骂父母事件的起因,不少媒体报道也提到了其心理压力问题。那么,如何看待当前干部群体的心理健康状况?对于官员心理危机的干预,需要什么样的机制与措施?带着这些问题,记者采访了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院长许燕。
官员压力“内隐化”
身心有压力但不愿承认
记者:最近关注度很高的深圳公务员打骂父母事件,有媒体称是因为工作生活的压力,导致这种“不孝”行为发生,您怎么看?
许燕:一个人压力过大,会出现“去人性化反应”,其中一种表现就是去道德化,缺乏同情心,将人视为无生命的物体,甚至出现打骂等攻击行为。但是,因为没有具体的心理调查分析资料,我无法确定该公务员的行为是由于其心理压力过大造成,还是其品行问题,或是他是家庭暴力实施者。如果是品行问题,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