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工作岗位研究原理与应用》[1]
广东自考2024年4月《11468工作岗位研究原理与应用》试题及参考答案
广东2024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工作岗位研究原理与应用试题课程代码:11468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工作分析最终结果是形成A、工作描述B、工作计划C、工作规范D、工作说明书2、系统的工作分析最早出现在A、18世纪末19世纪初B、19世纪末20世纪初C、20世纪末21世纪初D、17世纪末18世纪初3、在人力资源素质评价的因素中,决策能力属于A、体质B、智力C、情商D、能力和素养4、信息搜集人员是指在工作分析过程中承担信息搜集任务的人员,应着重培训他们的A、思考能力B、逻辑能力C、记忆能力D、沟通技能和分析技能5、工业心理学之父是A、泰勒B、闵斯特伯格C、斯考特6、提出双因素理论的是A、马斯洛B、麦克里兰C、赫兹伯格D、特里斯特7、知识型员工的工作特点是A、自主意识强B、注重自我价值的实现C、工作成果很难衡量D、流动性大8、因素比较法的优点是A、简单易行B、成本较低C、准确性高D、评定结果较为公平9、工作规范对任职资格的要求是履行该工作职责的A、理想要求B、最高要求C、期望要求D、最低要求10、绩效管理的前提是A、工作描述B、工作分析C、工作评价D、工作规范11、通过一定的方法来确定企业内部工作与工作之间的相对价值称为A、工作分析B、工作评价D、工作考核12、提取职位层次的绩效考核指标的重要基础和依据是A、工作概要B、绩效标准C、工作识别D、工作职责13、依据一定的标准,对单位或个人的工作业绩进行管理的过程称为A、工作评价B、工作考核C、绩效管理D、预算管理14、岗位在工作过程中对任职者身体的影响指的是A、工作责任B、劳动强度C、工作技能D、工作环境15、现代工作设计的理念更加强调A、工作生活质量的改进B、工作的效率C、工作职责变革D、组织的变革16、古典工作设计理论始于A、科学管理活动B、社会技术系统理论C、双因素理论D、工作特征理论17、适用于结构稳定、规模较小的企业的工作评价方法是A、排列法C、评分法D、因素比较法18、通过与岗位任职者进行面对面的交谈而搜集工作信息的方法是A、访谈法B、工作日志法C、问卷法D、观察法19、企业最低薪酬与最高薪酬的确定问题指的是A、薪酬的幅度B、薪率C、薪酬范围D、薪酬的公平性20、当人力资源供不应求时,组织的人力资源政策是A、裁员B、培训C、减少工作时间D、分解工作职责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四级)(第三版)
参考书目1.安鸿章.工作岗位研究EM3.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5.2.安鸿章,孙义敏.定员定额师培训教程[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7.3.祝士苓.工作分析与组织设计[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7.4.寒武.人力资源战略与规划[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7.5.郑明身.组织设计与变革一一理论·实务·案例[M].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2007.6.安鸿章,余刘军.现代企业劳动定额定员管理与标准化[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8。
7.林泽炎.执行人力资源战略规划I-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8。
8.汪玉弟.企业战略与HR规划[M].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8.9.侯光明.人力资源战略与规划[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
10.付亚和.工作分析(第2版)[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
11.赵曙明,戴万稳.人力资源战略规划I—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12.刘明鑫,刘崇林.人力资源规划(第2版)[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0。
13.萧鸣政.工作分析的方法与技术(第3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14.赵永乐,李海东,张新岭等.人力资源战略与规划[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0。
15.许玉林.组织设计与管理(第2版)E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
16.郭威.新组织设计EM3。
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11。
17.赵曙明.人力资源战略与规划(第3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
18.安鸿章.工作岗位研究原理与应用(第3版)[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12。
19.马国辉,张燕娣.工作分析与应用(第2版)[M].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12。
20.毛文静,唐丽颖.组织设计EM3.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2.21.王建民.战略人力资源管理学(第2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
《工作岗位研究原理与应用》-第3章
一、工作分析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
2、工作分析的可行性分析--需要选择成熟的机会 ➢ 组织结构和工作流程是否相对明确、清晰和稳定 ➢ 组织的战略目标是否相对明确、清晰和稳定 ➢ 各部门现有的岗位职责是否相对明确、锦清十晰七和原稳创定模板 ➢ 组织的各种模式(业务、管理模式)是否相对明确、清晰和稳定 ➢ 这项活动能否获取组织内部人员的充分支持 提问:医生是如何考虑手术是否具备的成熟机会?
02
PART TWO
实战训练 锦十七原创模板
历年真题
真题1.工作信息的来源主要有( )【2018-1】 A:书面资料 B:任职者的报告 C:同事的报告 D:任职者主管的报告 E:直接的观察
真题2.选择工作信息收集方法需要考虑的因锦素十包七括原(创)模【板2017-7】
A.工作分析的目的
B.分析岗位的不同特点 C.实际条件的限制
➢ 明确工作分析小组成员的工作职责
(1)制定详细的计划(2)监督与审查
➢ 对工作小组成员进行培训
(1)信息搜集人员(2)信息分析人员(3)信息分析专家
提问:为什么高层领导一定要参与?
五、明确有关人员的角色
1、高层管理人员角色 ➢ 根据组织发展的状况,结合工作分析的需要,提岀工作分析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在组织内发
二、明确工作分析的目的
1、主要目的为
➢ 正确描述和认识各种特定工作
➢ 编制或修订工作说明书
➢ 对工作进行设计或再设计
锦十七原创模板
➢ 明确岗位资格要求,制定招聘标准和招聘测试方案。
➢ 确定组织培训需求并制定培训计划
➢ 明确岗位职责权限
➢ 进行工作评价,平衡薪酬待遇,实现公平公正
➢ 为制定考核程序及方法提供依据
11468-工作岗位研究原理与应用-单项选择题(答案)
工作岗位研究原理与应用-单项选择题第一章1.在一定的时间内,企业中由特定人员所承担的一项或多项职责的集合是()。
分值1分○A. 任务○B. 职责●C. 岗位○D. 职业回答正确(+1分)2. 一组主要职责相近的岗位的集合是()。
分值1分○A. 职业●B. 工作○C. 职权○D. 职责回答正确(+1分)3. 在一个组织内,岗位的功能越大,其能级就越()。
分值1分○A.复杂●B.高○C.简单○D. 低回答正确(+1分)4. 企业中各个岗位功能的等级是()。
分值1分○A. 系统●B. 能级○C.标准化○D. 最优化回答正确(+1分)5.企业中的成员为了完成某一特定任务所需要做的一系列相关工作是()分值1分○A.工作职责●B. 工作流程○C. 工作关系○D. 工作环境回答正确(+1分)6. 人力资源管理的基础和前提是()分值1分○A. 人力资源规划○B. 员工招聘●C. 工作分析○D.薪酬管理回答正确(+1分)7. 确定任职资格的依据是()分值1分●A. 工作职责○B. 工作流程○C. 工作权限○D. 工作关系回答正确(+1分)8. 企业中的工作再设计过程目的是满足()。
分值1分○A.员工对物质报酬的需要○B. 员工对事业成就的需求○C.提高工作的吸引力●D. 提高工作效率回答正确(+1分)答案解析:教材第3页,“通过工作再设计的过程......使工作效率有所提高”9. 人力资源规划成功的关键在于()分值1分○A.工作岗位分析到位○B.确保有合适数量的员工●C.合理预测未来的人力资源供给状况○D. 完善的人力资源储备制度回答错误(+0分)正确答案:A.工作岗位分析到位10. 科学的工作分析最早是从()分值1分●A. 泰勒○B. 闵斯特伯格○C. 摩利斯·威斯利○D.巴鲁斯回答正确(+1分)11.伴随着()的编制完成,工作分析逐渐成为基础的人力资源管理工具并在西方企业界得到广泛应用。
[单选题] 分值1分○A.《就业指导词典》○B.《职业编码表》●D.《职业大辞典》○C.《职业名称词典》回答正确(+1分)12. "工作分析问卷法"是由()开发的。
《工作岗位研究原理与应用》-第4章
四、编制工作说明书的问题与策略
2、工作说明书存在一些误区 ➢ 重技术,轻理念:认为只要掌握 好工作分析的各种方法(如问卷调查法、面谈法、观察法
等),就能把工作分析做好 ➢ 重结果,轻过程:某些企业认为只要工锦作十说七明原书创模最板后能编制出来,工作分析的过程如何进行
并不重要 ➢ 重繁杂,轻简洁:认为只有繁杂的工作说明书才能最大限度地说明问题、解决问题, 一味求多
工作岗位研究原理与应用
【第四锦章十】七工原作创分模析板的结果
目录
CONTENT
第一节 工作描述
第二节 工作规范 锦十七原创模板 第三节 工作说明书
01
PART ONE
知识要点 锦十七原创模板
工作描述
一、工作描述的含义及应用
锦十七原创模板
一、工作描述的含义及应用
1、工作描述指用书面形式对组织中各类岗位的工作性质、 工作任务、工作职责与工作环境等所 做的统一要求。【2020-1】【2017-7】
工作规范
一、工作规范概述
锦十七原创模板
一、工作规范概述
1、工作规范又称岗位规范或任职资格,是指任职者要胜任该项工作必须具备的资格与条件。
2、工作描述和工作规范都是工作分析的结果,工 作描述是工作规范的基础。区别主要表现为: ➢ 从编制的直接目的看,工作描述是以“工锦作十”七为原中创心模,板为工作评价、工作分类提供依据; 工
2、工作识别又称工作标识、工作认定,其作用是将工作与组织中其他工作分开,主要包括 工作 名称、工作身份、工作编号、工作地点等【2017-7】
➢ 工作名称是工作识别中最重要的项目,表明了工作人员在组织中所扮演的角色 提问:工作名
称的注意事项
锦十七原创模板
➢ 工作身份又称工作地位,是指工作所在的实际位置,一般排在工作名称之后 提问:对工作身
工作岗位研究原理与应用试题
1501-广东省-工作岗位研究原理与应用总分:100一、单项选择题〔共20题,共20分〕1、那些接受过特意培训,懂得系统搜集和分析信息的人员,也就是特意搜集工作信息的人员指的是〔〕(1分)A:工作分析人员B:高层领导C:同事D:下属2、对从事某种岗位的从业人员必须到达的受教育程度、知识、技能、态度、经验等条件方面的要求叫做〔〕(1分)A:任职资格B:员工招聘C:工作描述D:工作要求3、为完成某一特定目的所从事的具体活动称为〔〕(1分)A:任务B:职务C:职权D:职责4、在一个组织内,岗位的功能越大,其能级就越〔〕(1分)A:复杂B:高C:简单D:低5、让有关人员以书面形式答复有关岗位问题的工作分析方法是〔〕(1分)A:问卷法B:面谈法C:关键事件法D:观察法6、最为普遍确实定关键事件的方法是〔〕(1分)A:工作会议B:访谈法C:问卷法D:观察法7、当我们把人视作经济人的时候,往往采纳的工作分析方法是〔〕(1分)B:问卷法C:工作导向型分析系统D:人员导向型分析系统8、最简单接受工作分析活动的群体是〔〕(1分)A:高层治理人员B:中层治理人员C:工作分析人员D:员工9、工作分析的结果常常表现为任职人员的条件的是〔〕(1分)A:工作调查B:工作评价C:工作描述D:工作标准10、工作设计的实质是〔〕(1分)A:工作任务变革B:工作结构变革C:工作职责变革D:一场组织变革11、胜任工作要求具备的主观条件称〔〕(1分)A:职责能力要求B:知识要求C:能力要求D:经历要求12、通过肯定的方法来确定企业内部工作与工作之间的相对价值是〔〕(1分) A:工作分析B:工作描述C:工作评价D:工作考核13、岗位在工作过程中对任职者技术素养方面的要求〔〕(1分)A:工作责任B:工作技能C:劳动强度D:工作环境14、美国联邦政府最初使用的工作评价方法是〔〕(1分)A:评分法B:分类法D:因素比拟法15、岗位分类的重要前提是〔〕(1分)A:工作分析B:工作评价C:工作设计D:工作调查16、岗位分类总的原则是〔〕(1分)A:以事为中心B:以人为中心C:以物为中心D:以岗位为中心17、依据组织历史上的人员资料,采纳影响组织人力资源变化的因素作为变量,预测组织在未来一时点完成估计任务所需要的人员数量的是〔〕(1分)A:现状预测法B:经验预测法C:自下而上法D:统计学法18、人员预算的实质是企业的〔〕(1分)A:招聘工作方案B:工作分析方案C:岗位分析方案D:培训需求方案19、作为一个培训效果问题,员工培训需要进行〔〕(1分)A:工作任务分析B:工作内容分析C:投资收益分析D:培训目的分析20、绩效治理是一种检查工作与任务完成情况的〔〕(1分)A:手段B:目的C:任务D:目标二、多项选择题〔共10题,共20分〕21、工作描述主要包含〔〕(2分)A:工作识别B:工作概要D:工作职责E:绩效标准22、访谈法的优点有〔〕(2分)A:操作简单B:灵敏性强C:对访谈者的技巧不高D:工做本钱较高E:方便搜集深层次信息23、工作分析要遵循的根本原则是〔〕(2分)A:系统性原则B:能级原则C:标准化原则D:最优化原则E:经济性原则24、问卷法的设计形式有〔〕(2分)A:顺序法B:放开式C:封闭式D:倒置式E:混合式25、工作描述的根本内容包含〔〕(2分)A:工作性质B:工作目的C:工作任务D:工作职责E:研究工作环境26、工作设计的效果评价指标主要包含〔〕(2分)A:治理层意见B:员工的态度和反响C:员工的工作绩效D:企业的投资本钱和效益E:企业的产品27、影响组织人力资源需求的主要因素包含〔〕(2分) A:能力因素B:组织内部因素C:组织外部因素D:素养因素E:人力资源自身因素28、为了满足组织未来开展对人员配置的需求,要进行〔〕(2分)A:工作评价B:人力资源供应预测C:人力资源需求预测D:开展潜力评价E:优势与劣势评价29、在员工培训过程中,通过工作分析可以了解受训者的〔〕(2分)A:哪些人需要培训B:哪些知识、技能已经老化C:哪些态度不利于工作业绩的完成D:培训经费是多少E:哪些方面的改变能促进生存率的提高30、绩效治理的意义在于有利于提高培训的〔〕(2分)A:针对性B:广泛性C:有效性D:灵敏性E:周期性三、文字题〔共8题,共50分〕31、简述工作分析在企业人力资源治理中的根底地位。
工作岗位研究原理与应用
工作岗位研究原理与应用
工作岗位研究是指对特定行业或职业的工作岗位进行深入研究和分析,以了解其原理与应用。
通过研究工作岗位,可以帮助企业和组织更好地了解岗位需求和职业发展方向,从而制定适当的人力资源策略和培训计划。
以下是工作岗位研究的主要原理与应用。
原理:
1. 需求分析:通过对岗位需求进行分析,包括技术、知识和技能等方面的要求,以确定岗位的特点和职责。
这有助于企业明确岗位需求,并招聘到适合的人才。
2. 工作流程分析:研究岗位上不同任务的流程和顺序,以确定岗位的具体工作过程和职责分配。
这将有助于优化工作流程,并提高工作效率。
3. 绩效评估:对岗位的绩效进行评估,包括工作成果、效率和质量等方面的评价。
这有助于企业评估岗位的价值和贡献,并进行绩效考核和奖惩。
应用:
1. 招聘与选拔:通过对岗位需求和岗位特点的研究,企业可以制定相应的招聘和选拔策略,确保招聘到与岗位要求相匹配的人才。
2. 岗位设定与调整:通过对工作流程和绩效的分析,企业可以合理设置岗位和职责,确保各项工作得以高效完成。
如果岗位存在问题,还可以进行调整和优化。
3. 绩效管理:通过对岗位绩效的评估,企业可以及时发现并解决绩效问题,提高员工工作质量和效率。
4. 职业发展规划:通过对不同岗位的研究,企业可以为员工制定科学的职业发展规划,提供相应的培训和发展机会,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潜力。
总结而言,工作岗位研究是一项重要的人力资源管理工具,通过深入了解和分析工作岗位的原理与应用,可以帮助企业招聘适合的人才,优化工作流程,提高绩效管理水平,并为员工的职业发展提供有效的支持。
工作岗位研究原理与应用(单选与多选)
*为实现某一特定目的所从事的具体活动称为().――任务*由一名员工承担的各项任务组成的工作活动叫做()。
――职责*在一定的时间内,企业中由特定人员所承担的一项或多项职责的集合叫做()。
――岗位*一组主要职责相近的岗位的集合叫做()。
――工作*人们在社会中所从事的作为主要生活来源的工作叫做()。
――职业*在一个组织内,岗位的功能越大,其能级就起()。
――高*企业中各个岗位功能的等级是().――能级*由若于既有区别又相互依存的要素所组成的,处于一定环境条件中并具有特定结构和功能的有机整体称为()。
――系统*企业中的成员为了完成某一特定的任务,需要做的一系列相关的工作是()。
――工作流程*人力资源管理的基础和前提是()。
――工作分析*确定任职资格的依据是().――工作职责*工作分析项目的确定依据是()。
――工作分析的目的*对工作分析理论与方法的创立与初步发展起了巨大推动作用的是()。
――泰勒*工作分析与工作评价制度首先在()领域得以推广应用。
――工商企业*我国的工作分析起源于()。
――人事心理学研究*通过与岗位任职者进行面对面的交谈而收集工作信息的一种方法叫()。
――面谈法*让有关人员以书面形式回答有关工作岗位问题的工作分析方溘是()。
――问卷法*采用直接观察法进行工作分析时,调查者在()地方观察比较合适。
――不引人注意的*在大量收集工作信息的基础上,详细记录其中的关键事件,进而分析出岗位特征及要求的方溘是()。
――关键事件法*面谈溘适用于()。
――对文字理解有困难的人群*工作分析人员直接到工作现场,针对特定对象的作业活动进行观察,收集、记录有关工作信息,并进行分析和归纳总结的方法是()。
――观察溘*任职者按时间顺序详细记录自已的工作内容与工作过程,然后经过归纳,分析,实现工作分析目的的方溘是()。
――工作日志法*由主管人员在日常工作中记录与分析所管辖人员的工作任务、责任与要求的方溘是().――主管人员分析法*在现有资料的基础上对每个工作岗位的任务、责任、权力、工作负荷、任职资格等进行初步分析,为进一步调查、分析奠定基础的方溘是()。
广东省2023年4月自考《工作岗位研究原理与应用11468》试题及答案
广东2023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工作岗位研究原理与应用课程代码:11468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由主管人员在日常工作中记录与分析所管辖人员的工作任务、职责与要求的工作分析方法是A、主管人员分析法B、访谈法C、工作日志法D、观察法2、为实现某一特定目的所从事的具体活动是A、任务B、职责C、岗位D、职业3、整个工作分析的核心人物是A、主管人员B、信息搜集人员C、信息分析人员D、信息分析专家4、人员预算实际就是企业的A、招聘工作计划B、财务分析计划C、岗位分析计划D、培训需求计划5、企业中的成员为了完成某一特定任务所需要做的一系列相关工作是A、工作职责B、工作权限C、工作流程D、工作环境6、比较适合短期外显行为特征分析,并常用于相对简单、重复性高且容易观察的工作信息搜集方法是A、问卷法B、面谈法C、工作日志法D、观察法7、依据一定的标准,对单位或个人的工作业绩进行管理的过程称为A、工作评价B、工作考核C、绩效管理D、预算管理8、绩效管理的初始环节是A、绩效计划B、绩效辅导C、绩效考核D、绩效反馈9、选择工作信息搜集方法时不需要考虑的因素是A、工作分析的目的B、每个岗位的绩效计划C、实际条件的限制D、工作分析方法与人员的相互匹配10、在工作识别中,某标识又被称为工作地位,指工作所在的实际位置,该标识是A、工作名称B、工作身份C、工作地点D、工作编号11、根据组织内各个部门或细分单位在未来时期对人力资源需求的资料进行归纳、汇总,形成组织在未来对人力资源需求的总体规划的方法是A、现状预测法B、经验预测法C、自下而上法D、统计学方法12、在人力资源素质评价的因素中,爱国属于A、体质B、道德品质C、能力和素养D、情商13、工作分析前的准备阶段不包括的任务是A、开展工作分析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B、组建工作分析小组C、明确工作分析目的D、对工作信息进行搜集14、在关键胜任能力中,一个人在某种情境下是如何采取行动的是指A、人际技能B、工作风格C、认知能力D、技术技能15、在限定时间范围内可以自由地变更工作时间的工作设计方法是A、工作轮换B、工作专业化C、弹性工作制D、工作丰富化16、下列属于工作技能要素的是A、品种质量难易程度B、工时利用率C、劳动姿势D、劳动紧张程度17、不同薪级之间的薪酬差距是指A、薪酬范围B、薪率C、薪酬的幅度D、薪酬的公平性18、应用最广泛的工作搜集方法是A、面谈法B、问卷法C、工作日志法D、观察法19、知识型员工工作任务特征中,工作的责任、任务和活动应尽可能具有多样性指的是A、内在工作反馈B、任务多样性C、外在工作反馈D、任务重要性20、分析同行业的薪酬数据后,根据企业的状况选用不同的薪酬水平是指A、薪酬调查B、工作分析C、薪酬定位D、工作评价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3工作岗位研究原理与应用复习要点1
第一章导论任务。
指为达到某一特定目的而进行的一项活动。
职务。
指对职工民应承担任务的规定.责任。
指份内应做的事,亦即职工在职务规定的范围内应尽责尽职、保质保量地进行劳作,完成任务。
定编。
就是按照一定的程序,采用科学的方法,从企业生产技术组织条件出发,合理确定企业组织机构的结构、形式和规模,以及人员配置数额。
定员.是在定编基础上,严格按编制员额和岗位的质量要求,为企业每个岗位配备合格的人员。
系统.就是由若干既有区别又相互依存的要素所组成的,处于一定环境条件中,具有特定结构和功能的有机整体.单/多1、岗位确定的对象是企业中需要由人来承担的劳动岗位。
2、工作研究.方法研究和时间研究的总称。
工作研究起源于19世纪末,由美国的工程师泰勒,以及吉尔布雷斯夫妇首创。
3、方法研究是时间研究的前提、而时间研究又是衡量、评价方法研究成果是否经济合理的依据.4、美国的工程师泰勒是企业科学管理的主要倡导人、举世公认的“科学管理之父”5、岗位研究是劳动人事管理的基础6、美国著名行政学教授怀特认为,当今人事管理建立在两大柱石上,一是选贤任能,二是职位分类。
一、岗位确定的基本原则:1、系统原则一个系统具有以下特征:整体性、目的性、相关性、环境适应性2、能级原则一个岗位能级的大小,是由它在组织中的工作性质、繁简难易、责任大小、任务轻重等因素决定的(多选)3、标准化原则岗位研究的标准化表现为岗位分析、评价的内容、方法、程序、因素、指标的标准化、岗位研究各项成果-—岗位规范、工作说明书等人事文件的标准化.4、优化原则而岗位设置的决策应体现优化原则,即以最低数量岗位设置,谋求总体的高效率化,确保系统目标的实现。
二、岗位研究中主要采用以下方法:1、调查研究的方法2、数量分析的方法3、心理学的方法(又分为:测验法、观察法、评定量表法)三、工作研究与工作分析、评价、分级之间联系与区别:工作研究主要是研究工作的具体程序和操作方法,从而制定出科学合理的作业操作方法和工程程序,最后确定出标准时间和劳动定额;而工作分析着重研究的是工作任务的内容、项目和影响因素,以及人员承担本工作的资格、条件和要求。
广东省03年7月—05年1月工作岗位研究原理与应用试卷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2003年7月广东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工作岗位研究原理与应用(考试时间:150分钟)(课程代号:8410)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号码填在题干的括号内。
每小题1分,共24分)1、个人在社会中所从事的作为主要生活来源的工作叫做()。
A、岗位B、职务C、职业D、职级2、岗位培训的前提是()。
A、定编B、定员C、定岗D、岗位规范化3、方法研究和时间研究的总称叫做()。
A、工作研究B、工作分析C、工作评价D、程序分析4、在一个组织中,功能大的岗位,其能级就()。
A、复杂B、简单C、高D、低5、在岗位调查表中,若采用封闭式答题则适用于()方式。
A、面谈B、现场观测C、书面调查D、电话调查6、()是对操作者整个工作日的工时利用情况,按时间消耗的顺序,进行观察、记录和分析的一种方法。
A、工作日写实B、测时C、时间研究D、时间分析7、岗位描述是对有关岗位工作的()。
A、详细描述B、一般性说明C、特征描述D、重点描述8、从内容和范围来看,工作说明书和岗位规范的关系是()。
A前者包含后者 B、后者包含前者 C、两者含义相同 D、两者互不相干9、采用序列法进行岗位评价时,为了让岗位的序数差更好地反映出岗位的相对价值差,可采用()。
A、个案分析法B、函数变换法C、系统分析法D、结构变换法10、在岗位测评中,信度是指()。
A、收集资料的可信程度B、测评方法的可靠程度C、测评过程的准确程度D、测评结果的前后一致性程度11、岗位分类适用于()。
A、国家机关职能部门B、军队C、社会团体D、各种企业、事业单位12、岗位分类总的原则是()。
A、以人为中心B、以事为中心C、以物为中心D、以岗位为中心13、对劳动强度的测定主要是用测定()。
A、能量代谢法B、心率法C、体温法D、排汗量法14、劳动紧张程度应该包括()。
的紧张程度。
A、心理B、生理C、生理和心理D、肌肉15、广州地区的企业,工作地点的温度达到(),则属于高温作用。
广东自考11468工作岗位研究原理与应用重点知识点汇总
工作岗位研究原理与应用(11468适用广东)速记宝典简答题命题来源:围绕学科的基本概念、原理、特点、内容。
答题攻略:(1)不能像名词解释那样简单,也不能像论述题那样长篇大论,但需要加以简要扩展。
(2)答案内容要简明、概括、准确,即得分的关键内容一定要写清楚。
(3)答案表述要有层次性,列出要点,分点分条作答,不要写成一段;(4)如果对于考题内容完全不知道,利用选择题找灵感,找到相近的内容,联系起来进行作答。
如果没有,随意发挥,不放弃。
考点1:简述工作分析的原则。
答:(1)系统原则;(2)动态性原则;(3)能级原则(4)最优化原则(5)标准化原则。
考点2:简述工作分析的内容。
答:①工作职责分析②工作流程分析③工作权限分析④工作关系分析⑤工作环境分析⑥任职资格分析考点3:简述工作分析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基础地位表现在哪些方面?答:①使人力资源规划更准确②使工作职责更明确③使工作设计更合理④使人事管理更科学考点4:简述访谈法的优缺点。
答:(1)优点:操作简单;灵活性强;方便搜集深层次信息;有利于工作分析的开展。
(2)缺点:对访谈者持巧要求高;工作成本较高;易受个人因素影响。
考点5:简述观察法的优缺点。
答:(1)优点:获得的信息较客观;可以搜集更多的细节信息;操作简单。
(2)缺点:获得的信息有限;易受人为因素的影响;耗时较长,成功本较高。
考点6:简述现代工作分析方法有哪些?答:①关键事件法。
②职能工作分析法③任务清单分析法④职位分析问卷法⑤管理职位分析问卷法⑥工作要素法⑦临界特质分析法⑧能力要求法考点7:简述工作分析的流程。
答:①工作分析前的准备工作;②工作信息的搜集;③工作信息的分析与标准化;④工作分析结果的形成;⑤工作分析结果的应用。
考点8:简述在什么情况下需要进行工作分析?答:①组织管理体系、业务流程运行不畅。
②新技术、新方法、新工艺或新系统的引进使工作内容和性质发生改变时。
③组织的战略计划得不到有效落实时。
工作岗位研究原理及应用
工作岗位研究原理及应用工作岗位研究是一种对工作进行系统分析和评估的方法,旨在通过了解工作内容、要求和条件来帮助员工工作更高效、更满意。
本文将介绍工作岗位研究的原理和方法,并探讨其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
一、工作岗位研究原理工作岗位研究的原理在于了解和识别工作岗位上的关键要素,以便更好地理解工作活动并为改进和发展做出贡献。
1. 工作分析在进行工作岗位研究之前,需要进行工作分析,明确工作岗位的职责和要求。
这涉及收集和分析关于工作的信息,例如工作任务、技能需求、所需知识和经验等。
通过工作分析,可以有效地了解工作的目标和要求,为后续的工作岗位研究提供基础。
2. 工作要素工作岗位研究的核心是识别工作岗位上的关键要素。
这些要素包括任务特征、候选人特征和工作环境。
任务特征指的是工作活动的性质、范围和复杂性;候选人特征则涉及到完成工作所需的技能、知识和能力;工作环境则包括工作场所的物理和组织特征。
3. 数据收集为了获得准确的工作岗位信息,需要采取各种数据收集方法,例如访谈、问卷调查、观察等。
这些方法可以帮助收集到员工对工作的看法和体验,从而更好地了解工作的实际情况。
通过数据收集,可以获取到关于工作任务、技能需求、工作条件等方面的详细信息。
二、工作岗位研究方法在进行工作岗位研究时,可采用多种方法和工具,以获得全面和准确的数据。
1. 访谈访谈是一种常用的数据收集方法,通过与工作岗位相关的员工、上级或其他相关人士进行深入对话,可以获得关键信息。
在访谈过程中,需要提出具体问题,并听取对方的回答和观点。
访谈可以帮助了解工作的细节、挑战和需求,从而为改进和优化工作岗位提供参考意见。
2. 观察观察是另一种重要的数据收集方法,在实际工作场景中观察员工的工作活动和行为,可以了解他们实际面临的问题和困难。
观察需要根据既定的观察指标和标准进行,并尽量避免主观偏见。
观察可以帮助识别工作岗位上的潜在问题,并为改进工作流程和培训提供参考依据。
南京中医药大学高等教育研究与评价中心2007年9月第6期(总第
南京中医药大学高等教育研究与评价中心2007 年9月第6期(总第18期)2007年9月份教学督导听课检查情况小结2007-2008年第一学期9月份,教学督导采取随机听课方式,对我校教学工作进行听课检查。
教学督导共听课28课时,收回28份“课堂教学评价表”。
表一:南京中医药大学教学督导教学听课情况一览表(2007年9月)南京中医药大学高等教育研究与评价中心2007 年9月第6期(总第18期)表二:总体评价汇总表D (差)0.0%在表四中,督导在教学内容项目评价上,良好以上占26人次,只有2人次评价中等。
表三:总体印象为优的教师统计表表四:分项评价等级汇总表可以看出我校教师在教学内容的把握上,基本上能做到概念清楚,定义准确,授课重点突出,对问题的阐述深入浅出,难点、疑点讲解清楚;大多数老师能够理论联系临床,适当举一些例子,充实课本内容。
在教学方评价方面,良好以上26人次,2人次评价中等。
大多数教师能够使用现代教学技术,运用手提电脑投影上课,语言清晰,普通话较标准,板书设计合理,字迹清楚,讲课比较有感染力。
不足之处教学方法尚显陈旧,缺乏启发式、引导,不能充分调动学生课堂积极性;课时安排不合理,有的老师在开课第七课时时仍讲概述,显得内容空泛,甚至言之无物。
在教学态度评价方面,良好以上27人次。
个别老师缺乏课堂礼仪,教学态度不端正,课堂纪律较差,学生上课睡觉,讲话,玩手机,老师不加制止,放任自流。
有的老师,备课不充分,上课不认真,过分依赖课件上课。
督导反映我校教师无论是在教学内容的把握,教学方法的运用,还是教学态度方面上总体上来说是让人满意的,但还是存在一些问题。
1、电脑投影上的字迹不够清晰,尤其是淡绿、淡黃色字迹模糊。
2、个别老师授课进度存在问题,可能有些内容无暇顾及,因而难得系统讲述。
督导建议量体裁衣,合理安排时间和教学内容。
3、有的老师售自编校内教材,但未按教材讲述。
督导建议应适当讲述编写的教材,讲清章节、页码;授课中新增内容最好能上网,便于学生查阅。
人力资源的三大基石两种技术
人力资源的三大基石两种技术现代人力资源管理是为了实现组织既定的目标,采用计划,组织,指挥,监督,激励,协调,控制等有效手段,充分开发和利用组织系统中的人力资源所进行的一系列活动的总称。
从我国企业长期的人力资源管理的初中活动来看,现代人力资源管理学,即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应当建立在三大基石,即定编定岗定员定额,绩效管理和员工技能开发,以及工作岗位研究和人员素质测评两大技术的基础之上.(一)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三大基石基于全新的管理哲学和管理理念,现代人力资源管理更加强调以下三个方面的基础工作:1。
定编定岗定员定额定编是指根据组织发展和组织战略规划的要求,对组织结构模式的正确选择,以及各种职能部门和业务机构的合理布局和设置;定岗是在生产组织合理设计以及劳动组织科学化的基础上,从空间上时间上科学地界定各个工作岗位的分工与协作关系,并明确地规定各个岗位的职责范围,人员的素质要求,工作程序和任务总量;定员是在定编定岗的基础上,为保证组织生产经营活动的正常进行,按照一定素质要求,对配备各类岗位的人员所预先规定的限额;定额是在一定的生产技术组织条件下,采用科学合理的方法,对生产单位合格产品或完成一定工作任务的活劳动消耗量所预先规定的限额。
定编定岗定员定额工作之所以被称为人力资源管理的基石,就在于它是行组织诊断,组织变革和创新,使工作岗位对员工的质与量的规定性更加明确,从而为企业科学地选贤任能,实现人力资源数量和质量(素质)的合理配置,搭建了一个保障其系统有效动作的平台.我国企业经过50多年的管理实践,从正反两个方面充分地证明了强化定编定岗定员定额工作(以下简称“四定”)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特别是在社会广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更加凸显了强化“四定”的重要意义.仅从劳动定员定额工作来看,它对企业科学有效地组织生产经营活动,公平合理地进行分配,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和不容忽视的作用:劳动定员定额是企业编制人力资源规划,中长期生产经营计划以及各种生产作业,劳动组织,财务成本年度计划的重要前提;劳动定员定额是企业进行人力资源经济活动分析,建立和推行人工成本核算控制制度的主要依据;劳动定员定额是企业革新挖潜,提高劳动生产率,不断增强员工综合素质的必要手段;劳动定员定额是企业建立有效约束,激励和竞争机制,贯彻“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按劳付酬"的分配原则,建立“对外具竞争力,对内公平”的薪酬制度的基本保障;劳动定员定额是贯彻劳动法律法规,进行集体谈判,订阅集体合同,保障劳资双方合法权益的主要根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岗位评价的常用方法有哪几种?答:主要有四种,一、序列法,也称排列法,是一种最简单的岗位评定方法,它是由评定人员凭自已的判断,根据岗位的相对价值按高低次序进行排列。
它只适用于生产单一,岗位较少的中小企业。
二、分类法,可用于多种岗位的评价,但以对不同系统的岗位评比存在着相当的主观性,准确度较差,欧美、日本等国一般不再采用此法。
三、评分法,也称点数法。
它适用于生产过程复杂,岗位类别,数目多的大中型企业。
四、因素比较法。
6、国外企业岗位评价工作的特点有哪些?答:一、岗位评价日益受到重视,成为企业一项重要的日常工作。
二、岗位评价的方法日益科学化、标准化。
这一特点主要表现在岗位评价的要素,具有较高的相关性和准确性,并且在一定范围内建立了统一的衡量标准;多数企业采用了点数法和因素比较法。
三、岗位评价与人员评价密切联系,成为企业制定工资制度、衡量劳动报酬的依据。
7、试述评分法的步骤及其优缺点。
答:评分法亦称点数法,它首先是选定岗位的主要影响因素,并采用一定点数表示每一因素,然后按预定的衡量标准,对现有岗位的各个因素逐一评比、估价,求得点数,经过加权求和,最后得到各个岗位的总点数。
具体步骤:一、首先确定岗位评价的主要因素,大致有四个方面:岗位的复杂难易程度;岗位的责任;劳动强度与环境条件;岗位作业紧张、困难程度。
二、根据岗位的性质和特征,确定各类岗位评价的具体项目。
比较普遍的评价项目包括:劳动负荷量;工作危险性;劳动环境;脑力劳动紧张疲劳程度;工作复杂繁简程度;知识水平;业务知识;熟练程度;工作责任;监督责任。
三、确定岗位评价的主要因素及具体项目之后,为了提高评价的准确程度,还应对各评价因素区分出不同级别,并赋予一定的点数。
四、将全部评价项目合并成一个总体,根据各个项目在总体中的地位和重要性,分别经定权数。
五、为了将企业相同性质的岗位归入一定等级,可将岗位评价的总点数分为若干级别。
它的优点是:容易被人理解和接受,由于它是若干评定要素统合平均的结果,并且有较多的专业人员参与评定,从而大大提高了评定的准确性。
缺点是工作量大,较为费时费力,在选定评价项目以及给定权数时还带有一定的主观性。
8、试述因素比较法的步骤及其优缺点。
答:因素比较法是先选定岗位的主要影响因素,然后将工资额合理分解,使之与各影响因素相匹配,最后再根据工资数额的多寡决定岗位的高低。
具体步骤是:一、先从全部岗位中选出15-20个主要岗位,其所得的劳动报酬应是公平合理的。
二、选定各岗位共有的影响因素,作为评价的基础,一般包括:智力条件;技能;责任;身体条件;工作环境和劳动条件。
三、将每一个主要岗位的每个影响因素分别加以比较,按程度的高低进行排序。
四、评定小组应对每一岗位的工资总额,经过认真协调,按上述五种影响因素分解,找出对应的工资份额。
五、找企业中尚未进行评定的其他各岗位,与现有的已评定完毕的重要岗位对比,某岗位的某要素与哪一主要岗位的某要素相近,就按相近条件的岗位工资人配计算工资,累计后就是本岗位的工资。
本法的优点是:富有一定的弹性。
进行评定时,所选取定的影响因素较少,各因素均无上限,这就避免了重复,扩大了适用范围;由于本法是先确定主要岗位的系列等级,然后以此为基础,分别对其他各类岗位再进行评定,使得本法简单易行,大大减少了工作量。
本法的缺点是:各影响因素的相对价值在总价值中所占的百分比,完全是靠评定人的直接判断,这就必然会影响评定的精确度。
由于作为对比基础主要岗位的工资额,只是过去的或现行的标准,随着生产的发展,职工劳动生产率水平的提高,特别是消费品价格的波动,企业总要适当增加职工的工资,为了保证岗位评价的正确性,在增加工资时,应给所有的岗位增加相同百分比的工资。
9、应如何选取岗位评价的要素和指标?答:要素是指构成或影响岗位工作的基本因素。
岗位评价要素以及构成这些要素各类指标的合理确定,是保证岗位评价工作质量的重要前提。
影响岗位工作的要素很多,但就相关程度来看,大致可区分为四大类:主要因素,即高度相关、显著相关的因素;一般因素,即中度相关的要素;次要因素;无相关因素。
在确定岗位评价要素时,首先应当明确各个要素的重要程度,然后决定取舍,一般来说,次要因素,无相关因素不应当列入评价因素及指标体系中。
要素和指标的确定应体现以下四个原则:一是少而精的原则。
要素的设计应当尽量简化。
结构精简的评价要素,便于测定人员掌握和运用,可以缩短测量、汇总、评定等项工作的周期,减少数据采集、处理、传递、储存的费用,节省人力和时间,提高评价的效益。
二是界限清楚、便于测量的原则,对每个评价要素都要给出明确的定义,使内涵明确,处延合理。
要素名称的措词要准确清晰、直观性强,防止界限模糊,避免产生错觉,影响测量的质量。
三是综合性原则。
要素的设置要体现出“用尽量少的要素反映尽可能多的信息”的要求,就应当设立综合性的要素,将若干相近、相似的项目归结为同一个具有代表性的要素。
四是可比性原则,在评价要素总体设计上,应当将可比性因素排列在一起,使测评人员能直接进行比较。
第五章工作岗位分类1、简述岗位分类的原则与要求。
答:岗位分类总的原则是:以“事”为中心,从实际出发,岗位的划类、归级、列等要力求适用、准确、可靠和精简。
几点要求是:一岗位分类的结构要合理,一般应呈金字塔型。
二是岗位分类的依据,是客观存在的“事”。
三是岗位分类反映了岗位工作诸因素的差别,但差别要适度。
四是岗位分类一般是静态分类。
2、简述岗位分类的步骤。
答:一是岗位的横向分类。
它是根据岗位工作的性质和特征,对岗位所进行的多类型的横向划分。
二是岗位的纵向分类,它是按一定标志,将所有岗位一一归入一定档次级别。
三是根据岗位分类的结果,分别制定出各岗位的具体规范,为企业劳动工资管理提供依据。
四是建立企业岗位分类图表,说明企业各类岗位的分布及配置状况,为企业职工的分类管理提供依据。
3、对企业岗位进行横向分类时,应注意哪些问题?答:应注意一是岗位分类的层次宜少不宜多。
一般控制在两个层次。
二是工人岗位分类应以企业的劳动分工与协作的性质来决定,即以工种或作业的性质区分小类。
干部岗位应以具体职能划分小类。
三是大类、小类的数目多少与划分的粗细程度有关,可通过控制类别的数目来限制划分的粗细程度。
4、简述岗位纵向分类的内容。
答: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划分岗级,它是在横向分类的基础上,分别对性质相同的一个小类岗位即岗系内的每个岗位,按其工作难易繁简程度、责任大小,以及上岗人员所需具备的资格条件等因素进行评价,根据评价的结果,将各个岗系的所有岗位划分为若干岗级。
二是统一岗等,它是在各个岗系分别归级的基础上,将不同岗系的岗级进行评比、衡量,凡是各种要素相似的岗级,都归为统一的岗等。
5、工人岗位纵向分类应注意哪些问题?答:一是科学性与灵活性相结合,二是特殊问题特殊解决,三是进行专家评审,保证工作质量,四是合理规定评价标准的档次,提高评比的精确程度。
6、干部岗位归级的困难有哪些?答:面临两个方面的困难:一是对以脑力劳动为主的岗位采用量化描述存在较大难度,使干部岗位归级比工人岗位归级要复杂、困难得多。
这一点表现在一方面企业干部岗位构成复杂,既有专业性、技术性很强的业务类岗位,又有政策性、思想性很强的政务类岗位;既有一般行政事务类岗位,又有较高层次专家类岗位。
另一方面企业干部岗位的工作任务量以及最终成果,受到主、客观多种因素的影响,不象工人岗位那样,可直接测定。
二是我国企业干部岗位没有经过科学的设计,岗位设置庞杂混乱,因人设事的现象十分严重,也给干部岗位归级带来较大困难。
7、简述干部岗位纵向分类的基本思路。
答:一是在总结和吸收国内外工作分析与职位分类先进经营和科学方法的基础上,精简企业组织机构,加强编制定员管理,对企业干部岗位进行全面的调查、分析、并改进岗位设计。
二是改进岗位设计后,要认真仔细地完成企业干部岗位横向分类的任务。
三是为了有效地完成干部岗位划岗归级的任务,评价要素的项目分档要多,岗级数目也应多于工人岗位的岗级数目。
四是在各干部岗系分别评价、划分岗级的基础上,参考工人岗位统一归级的办法,如经验判断法、基本点数换算法,交叉岗位换算法等,对全部干部岗位进行统一归级,并编列统一归级的一览表。
8、试述岗位分类与职位分类的异同。
答:企业岗位分类与国家公务员管理中的职位分类在工作程序、实施方法等方面有许多相似之处,但也有一定的差别。
首先,职位分类作为一种人事制度,一般是由国家专门的组织机构负责制定,经过国家立法程序,以法律的形式公布、实施,带有很大的强制性。
而企业岗位分类则由企业及其主管部门负责组织,每个企业都可根据自已的实际情况具体组织实施,上级主管部门提出的分类方法只是参考性标准,不具有强制性。
其次,两者的实施范围和研究对象不同,职位分类适用于国家各级政府及其职能部门和机构,研究的对象范围是国家公务员的各级各类岗位;而岗位分类适用于实行职位分类法以外的各种企业、事业单位,考察、研究的对象是企业单位中的各类生产、技术、经营、管理、服务岗位。
再次,实施的难度不同,国家科学、合理的职位分类的形成,往往需要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时间,只有经过不断的摸索、调整、修改,才能形成一套比较完善的、切合实际的职位分类体系。
可以说,职位分类在整个行政人事管理中,是最重要、最复杂、最难处理的问题。
而企业岗们分类无论在实施范围方面,还是在考察对象方面,都没有那么大的难度。
9、试述岗位分类的原则和要求。
答:岗位分类总的原则是以“事”为中心,从实际出发,岗位的划类、归级、列等要力求适用、准确、可靠和精简。
要求包括:一是岗位分类的结构要合理,高层次的岗位如决策层、管理层的岗们要相对减少,而低层次的岗位如执行层,操作层的岗位应相对地多,一般应呈金字塔型。
二是岗位分类的依据,是客观存在的“事”。
从实际工作的性质、特征、任务量等具体情况出发,对岗位进行分类分级,而不能依据被调查者的简单陈述。
一般地说,被调查岗位的现任者,总是将自已的位置放在主导地位上,强调自已岗位的重要、工作量的大,劳动条件的差等。
三是岗位分类反映了岗位工作诸因素上的差别。
差别是客观存在的,但岗位分类在体现这些差别时要适度,既不应过大,也不应过小。
四是岗位分类一般是静态分类。
为了保证岗位分类具有良好的使用性,在分类的过程中,要留有一定的余地。
对岗位未来的变化要有预测。